首页 强夯施工方案

强夯施工方案

举报
开通vip

强夯施工方案强夯施工方案 目 录 第一章 工程概况................................................................................................................................1 1.1本工程工程概况 ....................................................................................................

强夯施工方案
强夯施工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目 录 第一章 工程概况................................................................................................................................1 1.1本工程工程概况 ....................................................................................................................1 1.2工程地质情况........................................................................................................................1 1.3工程平面布置........................................................................................................................5 1.4主要参建单位........................................................................................................................6 第二章 编制依据 ..............................................................................................................................7 第三章 施工计划 ..............................................................................................................................8 3.1施工进度计划........................................................................................................................8 3.2材料与设备计划 ....................................................................................................................8 第四章 施工工艺技术 .......................................................................................................................9 4.1强夯施工参数........................................................................................................................9 4.2施工准备...............................................................................................................................9 4.3基本规定...............................................................................................................................9 4.4施工方案...............................................................................................................................9 4.5强夯方法............................................................................................................................. 11 4.6操作工艺............................................................................................................................. 11 4.7成品保护 ........................................................................................................................... 11 第五章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 12 5.1施工安全环保措施............................................................................................................... 12 ........................................................................... 13 5.2质量目标及保证措施 ................................ 5.3冬季施工措施...................................................................................................................... 13 第六章 劳动力计划 ........................................................................................................................ 15 6.1劳动力准备 ......................................................................................................................... 15 第七章 计算书 ............................................................................................................................... 16 7.1有效加固深度...................................................................................................................... 16 7.2强夯影响范围...................................................................................................................... 16 第一章 工程概况 1.1本工程工程概况 乌鲁木齐市xxxxxxx位于乌鲁木齐市天山区燕儿窝路东侧、赛马场路北侧、三屯碑水库西南方向的丘陵上。由于人为活动的原因,山头基本被削平,沟谷被建筑垃圾填埋。停车场东侧为居民区,西侧为乌鲁木齐市社会职业中等专科学校和市民国防教育基地,南端为一片湿地,北侧为垃圾填埋场。停车场位于剥蚀丘陵区,地形略有起伏,地势北高东低、地面标高一般在951.00,972.00m之间。停车场工法主要采用明挖放坡法施工,场站设计 3路面标高为954.00m,路堑最大边坡高度为21m。土石方工程总计121.2万m,其中杂填 33土共计76.4万m,?级岩石共计44.8万m。 燕儿窝停车场 图1.1 本工程平面位置图 1.2工程地质情况 1.2.1河流水文 场地内南侧湿地有地表水自东向西漫流,宽度约170m,深0-0.5m,水源主要为红雁池水库和电厂排水,其次为地下水补给,水量较小,勘测期间水面标高为952-953m。场地东北方向600米处为“三屯碑水库”,据调查了解水库为1964-1965年修建,后期经过多 2次维修整治。目前三屯碑水库坝顶高程938.72m,水面面积约21.1万m,其补给来源为地 1 下径流及红雁池水库水。因年代久远,未收集到相关资料。 1.2.2气象概况 乌鲁木齐地处北半球亚热带的欧亚大陆腹地,是世界上离海洋最远的城市,属中温带干旱大陆性气候区,以气候干燥,降雨量小,冰冻期长,昼夜温差变化较大,春、秋多风,夏季短促而炎热,冬季漫长且严寒为其主要特征。 1.2.3地层岩性 根据成因和勘察测试,场地内主要地层由冲、洪积形成的第四系全新统粉质黏土、粉土、砾砂、圆砾和角度不整合下伏的三叠系泥岩、砂岩、砾岩构成。第四系地层厚度差异较大,沉积紊乱,岩性分布纵、横向变化均较大;三叠系基岩面起伏较大。场地地表普遍分布厚度不均的人工填土。 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筑土(Q4ml) 广泛覆盖于地表,为人类活动所致,主要为道路和建筑周边回填土。 (1)1-1杂填土 灰黄色、灰色,稍密,稍湿-很湿,以圆砾、卵石为主,含有大量建筑垃圾、碎石块、植物根系等。分布于地表,不均匀,厚度差异大,由南向北逐渐增大,东西两侧薄,中间厚,层厚1-25m。 2、第四系全新统(Q4al+pl) (1)2-3粉质黏土 灰褐色,青灰色,含有机质4.6-6.1%,软塑-硬塑,土质不均匀。主要分布于杂填土与基岩之间,厚度由北向南逐渐增大,东西两侧薄,中间厚,层厚不均,一般为2.5-6.5m。 (2)2-4粉土 灰黄色、青灰色,稍密-中密,湿-很湿,土质不均匀,大部分含砾石5%-20%。主要分布于杂填土与基岩之间,层厚不均,一般为2.5-11.4 m。 (3)2-8砾砂 灰黄色。颗粒较均匀,含粉黏粒较多。成分灰岩、砂岩等。粒径2-20mm约占30%、大于20mm约占5%。中密,稍湿。仅揭露于Z-63-5,层厚约2.6m。 (4)2-9圆砾 灰色,呈次圆状、圆棱状,成分主要为砂岩,微风化状。粒径组成:一般大于20mm占10%-25%,20-2mm占50%-70%,以粉黏粒充填为主,中密,饱和。仅揭露于Z-56,层厚约1.2m。 3、三叠系上统(T3) 2 根据现场勘探以及收集资料,本区间基岩主要由三叠系泥岩、砂岩及砾岩组成,岩层产状:N25?-40?E/23?-32?S,岩体类型呈层状结构,砂岩、泥岩及砾岩呈互层状分布,节理裂隙较为发育。主要发育两组节理,J1:N30?E/80?N,平直、微张,间距5-30cm,延伸0.5-1m;J2:N55?W/85?S,平直、微张,间距30-100cm,延伸2-5m。 (1)7-1-1全风化泥岩:灰黄色,岩芯多呈角砾状、碎块状,手掰易碎。可基本上辨别母岩结构。 (2)7-1-2强风化泥岩:灰褐色,泥质结构,局部夹粉细砂结构,泥质胶结,中-厚层状构造,节理裂隙发育,填充物为粉黏粒。岩芯多呈碎块状及饼状,锤击易碎。 (3)7-1-3中等风化泥岩:灰黑色,少量节理裂隙。岩芯多呈短柱状,锤击不易碎。根据场地的岩石抗压强度试验,饱和单轴极限抗压强度为1.22-12.9MPa,平均4.41MPa;天然单轴极限抗压强度为9.58-20.9MPa,平均12.65MPa。物理力学性质离散性较大,按岩石坚硬程度,分属于极软岩、软岩,平均为软岩。 (4)7-2-1全风化砂岩:灰黄色,岩芯多呈角砾状、碎块状,手掰易碎。可基本上辨别母岩结构。 (5)7-2-2强风化砂岩:灰绿色,粉细砂状结构,局部为粗砂结构,泥质胶结,中-厚层状构造,节理裂隙较发育,填充物为粉黏粒和褐铁矿。岩芯多呈短柱状,锤击不易碎。 2-3中等风化砂岩:灰色,砂状结构,少量节理裂隙,节理面略有变色。岩芯(6)7- 多呈长柱状,锤击声脆,不易碎。根据场地的岩石抗压强度试验,饱和单轴极限抗压强度为29.2-40.2MPa,平均36.35MPa;天然单轴极限抗压强度为43.7-73.9MPa,平均43.7MPa。按岩石坚硬程度,属于硬质岩。 (7)7-3-1全风化砾岩:灰黄色,岩芯多呈角砾状、碎块状,手掰易碎。可基本上辨别母岩结构。 (8)7-3-2强风化砾岩:灰绿色,细砾状结构,砾石成分主要为灰岩、花岗岩,泥钙质胶结,中-厚层状构造,节理裂隙较发育,填充物为粉黏粒和褐铁矿。岩芯多呈短柱状,锤击不易碎。 (9)7-3-3中等风化砾岩:灰色,砾状结构,砾石成分主要为灰岩、花岗岩,泥钙质胶结,厚层状构造,少量节理裂隙,节理面略有变色。岩芯多呈长柱状,锤击声脆,不易碎。砾岩产状为N25?-40?W/23?-32?N。主要发育两组节理,J1:N30?E/80?N,平直、微张,间距5-30cm,延伸0.5-1m;J2:N55?W/85?S,平直、微张,间距30-100cm,延伸2-5m。 根据场地的岩石抗压强度试验,饱和单轴极限抗压强度为40.8-50.2MPa,平均 3 45.8MPa;天然单轴极限抗压强度为55.7-76.6MPa,平均64.1MPa。按岩石坚硬程度,属于硬质岩。 1.2.4水文地质特征 1.2.4.1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1、地下水类型 xxxxxx地下水类型按照赋存条件分为第四系松散堆积层中的孔隙潜水、基岩裂隙水及构造裂隙水三种。 (1)第四系孔隙潜水主要分布于乌鲁木齐河两岸阶地、漫滩区及冲、洪积平原区,第四系孔隙潜水地下水水位南高北低,赋水量较小。 (2)基岩裂隙水局部赋存于基岩裂隙中,基岩裂隙水的透水性因地层的岩性、风化程度、裂隙发育程度等因素存在较大差异,表现出强烈的不均匀性和各向异性。 (3)构造裂隙水主要分布于沿线经过的褶皱、断层等构造裂隙中。 2、地下水动态及补径排关系 xxxxx沿线主要位于乌鲁木齐河谷地段,由于人们大量的与地下水有关的经济活动,使乌鲁木齐河谷地下水动态因素,由最初的自然因素为主改变为大部分地区目前以人为影响因素为主。 1961年在乌鲁木齐河谷上游乌拉泊修建了水库,下游原河道已建成河滩公路,河水改由和平渠输往下游,改变了河谷区地下水补给条件,使其由原来的以地表水入渗补给和地下水侧向径流补给为主变成以地下水侧向径流补给和乌拉泊大坝渗漏补给为主,同时相应的改变了河谷区地下水动态,造成河谷区潜水位大幅度下降。 乌鲁木齐地下水位年变化幅度约为1-2m,每年的3-4月及7-9月为高水位期。 1.2.4.2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1、场地地表水 线路东侧为三屯碑水库,间隔距离约400m。三屯碑水库坝顶高程938.72m,水面面积约21.1万m2,其补给来源为地下径流及红雁池水库水。据调查访问水库为1964-1965年修建,水库坝体设置有简单的防渗措施,坝基底部未采取防渗,因年代久远,未收集到相关资料。沿线未见地表径流。 2、地下水类型与特征 根据勘探揭示的地层结构,勘探深度内地下水可分为松散层孔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潜水。 (1)松散层孔隙潜水 4 潜水主要埋藏于地表人工(杂)填土及粉土中,水位埋深4-20m,稳定水位标高952.5-953.5m,局部标高954-956m,含水层厚度0.1-11m。 (2)基岩裂隙水 基岩裂隙潜水主要分布于场地两侧,赋存于下伏三叠系砾岩、砂岩、泥岩中,水位埋 957.64m,根据现场抽水试验资料,砂岩和砾岩渗透系数为深4.5-20.5m,高程950.35- 12.18m/d,泥岩渗透系数为0.11-4.88m/d。裂隙水为微咸水,为SO4-Na或SO4-Na?Ca型水。 (3)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主要补给源是地下径流和大气降水的渗入,沿裂隙运移,经过复杂的运移路径,部分地下水以泉的形式排泄,部分通过地层的接触部位以隐敝方式向深部径流,少部分以蒸发形式排泄掉。 对强夯工程的主要影响是地下水给强夯施工带来了一定困难,现场已采取降排水措施,主要是以开挖沟槽及集水坑进行明排水处理。 1.2.5特殊岩土及特殊地质问题 1.2.5.1人工填土 本场地内特殊岩土为杂填土,主要分布于地表,成分较杂,主要成分为卵砾石、建筑垃圾和少量生活垃圾,分布不均,厚度差异较大,一般厚5-10m,局部25米。杂填土的极不均匀性是其最大的特点,物理力学性质差,未经处理不得作为地基土。 1.2.5.2 风化岩 拟建场地分布的风化岩主要为全-强风化泥岩,全-强风化砂岩,风化带的厚度一般为1-8m,变化较大。并含有基岩裂隙水,力学性质差异较大。泥岩具有遇水易软化、崩解的特性,对边坡稳定不利。设计施工时需加以重视,注意顺层边坡的设计检算,做好防护措施。 1.3工程平面布置 5 图1.2 地基处理强夯范围平面示意图 2本专项方案只涉及里程RDK1+387-RDK1+530处地基强夯范围,约5300m。 1.4主要参建单位 建设单位: x 建设管理单位: x 监理单位: x 勘察单位: xx 设计单位: xx 施工单位: xx 6 第二章 编制依据 1、《强夯地基技术规程》(YSJ209-92)(YBJ25-92) 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3、《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05) 4、《工程测量成果检查验收和质量评定标准》(YB9008-98) 5、《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6、《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03) 7、《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 7 第三章 施工计划 3.1施工进度计划 根据xx现场实际情况,我单位根据实际情况计划总工期为15天。 3.2材料与设备计划 1、夯锤:锤重19.8吨 落距:16m 锤底直径:2.6m。 夯击能(E)=锤重(M)?重力系数(g)?落距(H) 2、起重机械:选用起重能力30t 以上的宇通300履带式起重机,满足提升高度16m 的要求,并均需设安全装置,防止夯击时臂杆后仰。 3、自动脱钩装置:要求有足够强度,起吊时不产生滑钩;脱钩灵活,能保持夯锤平 稳下落,挂钩方便、迅速。 4、测量设备:水准仪、钢尺。 8 第四章 施工工艺技术 4.1强夯施工参数 根据设计院设计要求:本工程地基强夯处理深度最大为6.0m。 对拟建地基采用(3000kN•m单击夯击能)和(1500kN•m满夯夯击能)进行强夯处理:采用一夯一平法(即一遍点夯一遍满夯)。 具体强夯施工参数见下表 单击夯能 夯点间距 夯击遍数 处理范围 预计单击遍数 (KN?m) (m) 点 夯 3000KN?m 3.5,4.0m 见施工图 6-8击 满 夯 1500KN?m d/3搭接 见施工图 2击 试夯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为满足设计要求: a. 最后两击平均下沉量小于5.0cm; b. 周围不应出现过大隆起; c(不因夯坑过深而发生起锤困难; 4.2施工准备 1、应有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及设计对强夯的效果要求等技术资料。 2、结合场区内的具体情况,编制施工方案。 3、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专业工种应进行短期专业技术 培训 焊锡培训资料ppt免费下载焊接培训教程 ppt 下载特设培训下载班长管理培训下载培训时间表下载 。 4、进行测量基准交底、复测及验收工作。 5、其他技术准备工作。 4.3基本规定 1、强夯施工前,应在现场有代表性的场地上选取试验区,进行试夯或试验性施工,以确定相应的施工参数,试夯面积为20m×20m。 2、施工前应检查夯锤重量、尺寸、落距控制手段及被夯地基的土质。 3、施工中应检查落距、夯击遍数、夯点位置、夯击范围。 4、施工结束后,进行地基土承载力检测。 4.4施工方案 根据该项目工程特点(强夯区设计换填基底标高952.0m以下杂填土厚度小于6.0m,该层以下为基岩)、设计文件要求及相关地基处理规范,结合地基强夯处理工艺造价低、施工工期短、处理效果显著等特点,对拟建地基土进行强夯处理,以消除该层地基土的不均匀性、提高该层地基土的承载力,经强夯处理后该层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150kpa, 9 强夯后承载力特征值检测结果应由载荷试验来确定。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的规定,强夯处理范围应根据拟建建筑物基础外边线或大放角最大尺寸外放3.0m,强夯底标高应高于设计换填基底标高(952.0m)60cm,即为952.6m。根据处理深度6.0m,确定点夯夯击能应为3000kN.m,满夯夯击能为1500kN.m。 由于现场存有松散层孔隙潜水,在强夯施工之前需根据现场情况在强夯场地周围开挖深3.0m的排水沟。一定要遵循先降排水后施工的原则。 1、夯点的夯击次数,应按现场试夯得到的夯击次数确定,并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1)夯击能,4000 kN.m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大于50mm, 夯击能?4000 kN.m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大于100mm; (2)夯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生过大的隆起; (3)不因夯坑过深而发生起锤困难。 2、夯击遍数应根据地基土的性质确定,采用点夯1遍,最后再以低能量满夯1遍,满夯可采用轻锤或低落距夯击,锤印相接。 3、夯击点位置根据基底平面形状,采用正三角形布置。点夯夯点的间距为4.0m×4.0m,满夯锤印相接。 夯点的布置形式见下图: 10 4.1图 夯点平面布置示意图 4.5强夯方法 用大吨位夯锤,反复起吊至高处使其自由下落,给地基以冲击和振动能量,利用重锤自由下落的冲击能来夯实浅层填土地基,使表面形成一层较为均匀的硬土层来承受上部荷载的地基。 4.6操作工艺 1、强夯工艺要点 (1)清理并平整施工场地; (2)标识点夯强夯点位置; (3)起重机就位,使夯锤中心对准夯点位置; (4)测量夯前锤顶标高; (5)将夯锤起吊到预定高度,夯锤脱落自由下落后放下吊钩,测量锤顶标高; (6)重复步骤(5),按设计要求的夯击次数及控制标准,完成一个夯点的夯击; (7)换夯点,重复(3),(6),完成第一遍全部夯点的夯击; (8)用推土机将夯坑填平,最后用低能量满夯,将表层松土夯实。 2、施工操作要点 (1)强夯施工场地应平整并能承受夯击机械荷载,施工前必须清除所有障碍物及地下管线。 (2)强夯机械必须符合夯锤起吊重量和提升高度要求,并设置安全装置,防止夯击时起重机臂杆在突然卸重时发生后倾和减少臂杆的振动。 (3)强夯施工,必须严格按照试验确定的技术参数进行控制。夯击深度应用水准仪测量控制。 (4)强夯时,首先应检验夯锤是否处于中心,若有偏心时,应采取在锤边焊钢板或增减混凝土等办法使其平衡,防止夯坑倾斜。 (5)夯击时,落锤应保持平稳,夯位正确。 4.7成品保护 1、做好现场测量控制桩、控制网的保护工作。 2、做好现场夯击位置布点的保护工作。 3、做好现场排水设施的保护工作。 11 第五章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5.1施工安全环保措施 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保证体系,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组织学习安全技术规范及施工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 2、定期和不定期地组织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应及时整改。 3、进入现场必须带安全帽。 4、吊机起重臂活动范围内严禁站人,非工作人员严禁进入强夯区域。 5、夯机驾驶室前应安装安全防护网,测量仪器应架设在距夯机30m 以外的地方,夯锤下落位置与施工人员的安全距离为20m。 6、夯机在工作状态时,臂杆仰角应为69-70度。 7、梯形门架支腿不得前后错位,门架支腿在未支稳垫实前,严禁起锤。 8、变换夯位后,必须重新检查门架支腿,支腿应立稳可靠,然后再将锤提起10-30cm,检查整机的稳定性,确认可靠后方可作业。 9、夯锤上升接近规定高度时,必须加强观察,防止自动脱钩器失灵时夯锤上升过高发生事故。 10、夯锤落下时,吊钩尚未降到夯锤吊环附近时,操作人员不得提前下坑挂钩,从坑中提锤时严禁挂钩人员站在锤上,随锤提升。 11、夯锤必须留有通气孔,通气孔作业中有堵塞现象时,应随时清理,严禁任何人站在锤下进行清理。 12、夯锤内有积水或因粘土产生锤底吸力增大时,应采用措施排除,不可强行排除。 13、转移夯点、门架随夯机移动时,支腿离地面高度不得超过50cm,严禁在作业时将锤悬挂在空中。 14、强夯机高大,稳定性较差,能级较大,因此对施工现场要求较严,不得有虚填,坑洞和浅层基坑。 15、工作人员进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吊车上应架设防护网,非施工人员不得进入施工现场,以防止土块区弹物伤害事故发生。 16、群机作业,要特别注意机组之间的分布情况,两机前后左右距离间隔始终要保持35-40m。 17、应随时检查机具的工作状态,经常维修保养,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8、临时供电要按照规定铺设线路,防止有漏电事故发生,并确保电线与机组之间有安全距离。 12 19、施工现场周围要设置警示标志牌、精神文明标语牌和安全文明标志牌。 20、施工时应随时观察机械的工作状态,发现问题及时予以解决。 21、施工应按计划有序进行,保持现场安全文明施工。 22、施工垃圾、生活垃圾应定期清理,以免污染环境。 5.2质量目标及保证措施 保证一次性完成所有强夯内容,强夯处理后该层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150kpa。 1、本工程将按照公司质量体系运行管理,完全按照国际标准要求对项目的实施过程进行控制,以实现确定的质量目标,保证工程施工质量,提高工程管理水平。 2、实行质量责任负责制,设专职质检工程师,负责全过程的质量检查监督工作。 3、对施工人员进行质量意识教育,每周定期召开质量例会,坚决实施质量否决权制度。 4、调整施工参数必须报请现场代表和设计部门审批。 5、施工过程中各专业技术人员,详细做好各项质量记录,随时接受现场监理、设计部门的检查。 6、严格按照明确的质量控制环节和控制点实行质量预控。 7、现场技术负责人在开夯前检查夯锤落距是否正确,在施工过程中采用自动脱钩装置,当夯锤提升不到规定的落距时不得脱钩下落,且每班技术人员要进行落距检查,以确保单击夯击能符合设计要求。 8、施工前由施工员进行布点,防止漏夯。 9、夯锤落距在施工前由各机组测量员,机长共同施测,并做标识,质检员复测确认,施工过程中由测量员控制。 10、夯击数由测量员控制,并具体负责签写《强夯施工记录》,《强夯施工记录》应如实填写锤重、落距、夯击数,每击的夯沉量及总夯沉量等。 11、夯锤的通气孔在施工时保持畅通,如被堵塞,应立即疏通,以防止产生气垫效应,影响强夯施工质量。 12、要严格遵守雨雪季施工的特殊方案。 13、强夯的夯坑要及时整平,防止水分消失而影响工程施工质量。 5.3冬季施工措施 强夯在冬季施工时,应采取以下措施,保证强夯地基处理效果: 1、强夯冬季施工应根据所在地区的气温、冻深和施工设备性能及施工效益综合确定; 2、当最低温度在-15?以上、冻深在80cm以内时,可进行点夯施工,不可进行满夯 13 施工,但点夯的能级与击数应适当增加。气温低于-15?时,宜停止强夯作业; 3、冬季点夯处理的地基,满夯应在解冻后进行,满夯应考虑冻土层夯入地层中增加的深度,能级应适当增加; 4、强夯施工完成的地基如跨年度长期不能进行基础施工,在冬季来临时,应填土覆盖进行保护,避免地基受冻害,覆盖层厚度应大于等于当地标准冻深。 5、强夯竣工面应防止重型车辆碾压。 14 第六章 劳动力计划 6.1劳动力准备 我方抽调得力精干施工经验丰富管理人员1人专门负责强夯施工,抓工期、保质量,确 保在计划工期内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现场负责1名,起重司机1名、起重工2名;辅助工 1名。 管理人员组织及任务表 职务或职称 任 务 强夯工程负责人 负责技术指导及施工安排 技 术 员 现场技术负责 安 全 员 负责现场安全 质 量 员 负责强夯质量 机械人员安排及任务 工 种 人数 任 务 强夯组长 1 组织强夯施工、质量控制 起重司机 1 强夯机操作 起重工 2 辅助工 1 配合强夯施工 15 第七章 计算书 7.1有效加固深度 根据梅那公式,强夯加固的有效深度可通过公式确定: Z=α0.1MH Z:有效加固深度; M:锤重(KN);19.8t=194KN H:落距(m);16m α:经验系数,一般为0.35,0.6。 Z=0.35?(0.1*194*16)?6m 7.2强夯影响范围 目前,国内还没有专门的强夯振动安全标准,工程界一般采用国家标准《爆破安全规程》GB6722的相关规定,见表4 表4 爆破振动安全允许标准 安全允许振速(cm/s) 序号 保护对象类别 ,10Hz 10Hz,50Hz 50Hz,100Hz a1 土窑洞、土坯房、毛石房屋 0.5,1.0 0.7,1.2 1.1,1.5 a2 一般砖房、非抗震的大型砌块建筑物 2.0,2.5 2.3,2.8 2.7,3.0 a3 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 3.0,4.0 3.5,4.5 4.2,5.0 b4 一般古建筑与古迹 0.1,0.3 0.2,0.4 0.3,0.5 c5 水工隧道 7,15 c6 交通隧道 10,20 c7 矿山巷道 15,30 8 水电站及发电厂中心控制室设备 0.5 d新浇大体积混凝土 2.0,3.0 龄期:初凝,3d 9 3.0,7.0 龄期:3 d,7d 7.0,12 龄期:7d,28d 注1:表列频率为主振频率,系指最大振幅所对应波的频率。 注2:频率范围可根据类似工程或现场实测波形选取。选取频率时亦可参考下列数据:硐室破,20Hz;深孔爆破10Hz,60Hz;浅孔爆破40Hz,100Hz。 a 选取建筑物安全允许振速时,应综合考虑建筑物的重要性、建筑质量、新旧程度、自振频率、地基条件等因素。 16 b 省级以上(含省级)重点保护古建筑与古迹的安全允许振速,应经专家论证选取,并报相应文物管理部门批准。 c 选取隧道、巷道安全允许振速时,应综合考虑构筑物的重要性、围岩状况、断面大小、爆源方向、地震振动频率等因素。 d 非挡水新浇大体积混凝土的安全允许振速,可按本表给出的上限值选取。 除了《爆破安全规程》,因强夯振动波的传播方式及衰减规律同动力机器基础的振动规律十分相似,所以强夯安全标准还可参考动力机器基础车间和房屋的允许极限振幅标准,车间和房屋允许极限振幅参考值见表5。 表5 车间和房屋的允许极限振幅参考值(mm) 精密测量仪实验室 0.0 精密车床和试验设备车间 0.02-0.04 自动电力操纵的汽轮发电机 0.02 铸工部和特殊制型部 0.03-0.05 行政用房和居住用房 0.05-0.07 计算振动防护体的位移振幅,并以表5的防护标准确定安全距离。 ,,r0r0,f0,0(r,r0)Arj,A00,(1,0)e,, ,,rr,, 式中 A—距离夯击点中心r处地面上的振动线位移,m; rjj A—夯击点处的振动线位移,m; 0 f—夯击点处的振动主频,一般为50Hz以下; 0 A r—夯锤半径,r=; 0, —量纲系数,按表6选用; ,0 ,0--地基土能量吸收系数,按表7选用。 表6 系数值 ,0 /m 振动基础的半径或当量半径r0 土的名称 0.5及以1.0 2.0 3.0 4.0 5.0 6.0 7及以上 下 一般粘性土、0.70-0.95 0.55 0.45 0.4 0.35 0.25-0.30 0.23-0.30 0.15-0.20 粉土、砂土 饱和软土 0.70-0.95 0.50-0.55 0.40 0.35-0.40 0.23-0.30 0.22-0.30 0.20-0.25 0.10-0.20 岩石 0.80-0.95 0.70-0.80 0.65-0.70 0.60-0.65 0.55-0.60 0.50-0.55 0.45-0.50 0.25-0.35 17 注:r为中间值时,可用插入法。 ,00 ,0表7 地基土能量吸收系数值 -1地基土名称状态 /(s?m) ,0 -3岩石(覆盖页岩、石灰岩 (0.385-0.485)×10 -31.5-2.0m) 砂岩 (0.580-0.775)×10 -3硬塑的粘土 (0.385-0.525)×10 -3中密的块石、卵石 (0.850-1.100)×10 -3可塑的粘土和中密的粗砂 (0.965-1.200)×10 -3软塑的粘土和稍密的中砂、粗砂 (1.25-1.450)×10 -3淤泥质粘土、粉土和饱和细砂 (1.200-1.300)×10 -3新近沉积的粘土和非饱和松散砂 (1.800-2.050)×10 ,,r0r0,f0,0(r,r0)Arj,A00,(1,0)e,,=33m ,,rr,, 18
本文档为【强夯施工方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50122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26KB
软件:Word
页数:24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09-19
浏览量: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