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教育简史考试大纲

中国教育简史考试大纲

举报
开通vip

中国教育简史考试大纲中外教育简史 中国教育简史大纲 第一编先秦时期的教育 第一章中国原始时期的教育 教育起源于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中国原始教育的内容:1、早期的生产劳动教育。2、早期的社会生活教育。3、原始宗教活动中的教育。 学校教育的萌芽:1、成均:五帝时代的“大学”,以乐教为主。2、虞庠之学:教育内容侧重于敬老慈幼。 原始时期教育的特点:1、教育不是专门的社会活动。2、教育的社会性和无阶级性。3、教育内容十分简单。4、教育以口耳相传和模仿为主要手段。 第二章夏、商、西周时期的教育 一、夏商的教育 1、...

中国教育简史考试大纲
中外教育简史 中国教育简史大纲 第一编先秦时期的教育 第一章中国原始时期的教育 教育起源于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中国原始教育的内容:1、早期的生产劳动教育。2、早期的社会生活教育。3、原始宗教活动中的教育。 学校教育的萌芽:1、成均:五帝时代的“大学”,以乐教为主。2、虞庠之学:教育内容侧重于敬老慈幼。 原始时期教育的特点:1、教育不是专门的社会活动。2、教育的社会性和无阶级性。3、教育内容十分简单。4、教育以口耳相传和模仿为主要手段。 第二章夏、商、西周时期的教育 一、夏商的教育 1、夏代的学校 有学、校、序等。夏尚武,军事教育是序、校的重要教育内容。 2、商代的学校 瞽宗是新见于商代的一种学校。 商代学校的主要教育内容:习礼、习武及进行读、写、算的教学。其中习礼的内容主要是学习祭祀和乐歌;习武的内容主要是习射。 二、西周的教育 1、“学在官府”的教育行政体制 “学在官府”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的重要特点,意指学校设在官府之中,官师不分。 2、西周的官学系统 西周学校已有较完备的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分两类、两级:一类是国学,一类是乡学;国学专为统治阶级的上层贵族子弟而设,按学生的年龄与程度又分设大学与小学。天子所设大学,有“五学”之称,即中“辟雍”,南“成均”,北“上庠”,东“东序”,西“瞽宗”。诸侯所设的大学称“泮宫”。乡学是地方学校,按地方行政区划设立。 三、以“六艺”为纲的教育内容 “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其中书、数为“小艺”,主要是小学的课程;礼、乐、射、御是“大艺”,是大学的课程。“礼”是大学中最重要的课程,是政治伦理道德教育课。“乐”和“礼”紧密相联、互为表里。乐修内,礼修外。乐和礼共同构成了西周六艺教育的中心。乐是综合艺术课。“射”、“御”之教是军事训练课。“书”、“数”之教是基础文化课。 第三章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 一、学术下移与士阶层崛起 学术文化开始挣脱官守的藩篱,向民间扩散。而士阶层在这次学术扩散中起到了桥梁和急先锋的作用。 二、官学的衰落与私学初兴 春秋战国之际,经济、政治的大变革反映在教育上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学在官府”的教育 1 正走向衰落,新的教育组织形式——私学开始兴起。 造成官学衰落的直接原因:1、世袭制度造成贵族不重教育;2、贵族统治力量衰落;3、动乱阶段,战争频繁。 私学的兴起发端于春秋中后期,最直接的原因是学术下移与士阶层的崛起。私学的首创者是包括孔子在内的孔子时代的一批教育家,而孔子是最早创办私学的群体中的杰出代表。孔子创办私学是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是学术平民化、知识普及化的开端。私学始于春秋盛于战国,对教育发展影响最大的是儒、墨、道、法四家私学。儒家私学到了战国时期开始走向分化,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以孟子为代表的“孟氏之儒”和以荀子为代表的“孙氏之儒”。儒、墨两家在战国时并称为“显学”。 西周官学与诸子私学的差别: 1、社会基础不同。西周官学建立在土地国有的经济基础和奴隶主贵族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基础之上;私学则建立在土地私有的个体经济和新兴地主阶级为首的包括农、工、商等自由民在内的阶级联盟基础之上。 2、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不同。官学以“学在官府”为其主要特征;私学则以”学在四夷“为其主要特征,政教分设,官师分离,迈出了教育独立化的第一步。 3、施教对象不同。官学被奴隶主贵族子弟所垄断;私学则向平民开放,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 4、教育内容与方式不同。在教育内容上,官学局限于传统的”六艺“;私学则突破了传统的”六艺“教育,传授各学派的政治观点、道德思想及新的知识、技能。在教育方式上,官学有固定的教育场所和相应的基本设备,制度上比较规范化;私学则以教师为中心,流动性较强,设备也较简单,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三、孔子的教育思想 1、教育作用论 (1)教育与政治、经济、法律的关系 孔子政治主张的基本出发点是”为政以德“,他认为教育工作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工作,教育可以传播政治思想、伦理道德。 孔子认为一个国家有众多的人口、富足的财富、发达的教育,这个国家就大有希望了。他还把”足食、足兵、足信”作为立国的基本要素。 孔子认为教育比政令、刑律更加有效,因为对百姓进行道德教育,可以产生强大的道德力量,使人耻于为非,可收到法律难以取得效果。 (2)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 孔子认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人的本性是很接近的,后来之所以有较大的差别,是教育和学习的结果。但又认为有”生而知之”的上者及“唯上智与下愚不移”等思想则使他的思想陷于混乱和自相矛盾之中。 2、提倡“有教无类” “有教无类”本意是说,实施教育不分等级、种类、国别。孔子“有教无类”的招生原则,打破了贵族垄断、学在官府的格局,开创了平民讲学之风。 3、教育目标论 孔子把“君子”发展成为一个具有一定道德标准的理想人格。君子的品格可归为两个方面:既要能做到修养自己,养成恭敬谦逊的态度,还要做到使别人安乐,以至能治理天下百姓。即内圣外王。 孔子认为德才都需要学习,学习是做官从政的准备,要做官就必须经过学习。“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比较准确地概括了孔子关于教育目的的主张。其进步意义在于“举贤才”,作为世袭制的对立面被继承下来,对以后两千年的学校教育和唐宋后的科举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负面作用在于提出求学的唯一目标就是做官,把求学当做获取高官厚禄的敲门砖,形成了所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传统。 4、教育内容论 在孔子的教育内容体系中,主要是《诗》、《书》、《礼》、《乐》四种课程。孔子最为重视的是礼、乐,尤其是“礼”。即在孔子的教育内容中,德育占首位,文化知识的学习必须为德育服务。孔子比较轻视自然知识的教育。 5、教学方法论 (1)启发诱导 孔子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即:在教学中必须让学生认真思考,心求通但未得,然后可以启发他;经过思考有所领会,但未能以适当的言辞表达,此时可以开导他。学生必须开动脑筋,做到“举一反三”。 孔子认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启发式教学的核心是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应该指出的是,孔子的启发式仍是比较原始的、简单的“原型启发”,用的主要是类比与比喻,虽然在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也往往会限制思想的广阔性,有时也会导致牵强附会。 (2)因材施教 孔子注意从学生的具体实际出发进行教学,对于学生所问的同一问题,常因发问者的个性、需要而给予不同的回答。 孔子的思想对我们的启发:一是要了解学生,深入学生,细心观察,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教学,符合学生的实际;二是对学生既要有共同的要求,又要注意发挥学生的特长,适应个别差异性,使之各尽其才。 (3)学思并重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谦虚诚实 6、自觉修养德行 (1)立志乐道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自省自克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克己复礼为仁”;“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3)身体力行 “言必信,行必果”。 (4)改过迁善 “过,则勿惮改”。 7、关于教师的思想 (1)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孔子教学,尤重身教。孔子的“身教”体现在:其一,严于责己;其二,无私无隐;其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2)“循循善诱” (3)宽严结合 8、孔子在教育史上的贡献 (1)提出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要重视教育; (2)实行“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扩大了受教育的范围,使文化教育下移到平民; (3)提倡“学而优则仕”,为封建官僚的政治体制准备了条件; (4)重视古代文化的继承和整理,奠定了后世儒家经籍教育体系的基础; (5)总结了教育实践经验,对教育教学方法有新的创造,他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原则等都揭示了一定的教育教学规律。 四、墨子的教育思想 1、论教育作用 “染丝说”:以染丝为例, 说明 关于失联党员情况说明岗位说明总经理岗位说明书会计岗位说明书行政主管岗位说明书 了环境和教育对人性形成的影响。在他看来,人性不是命定的,先天的人性不过如待染的素丝,有什么样的环境与教育,就能造就什么样的人。 2、论教育目的和内容 教育目的:主张培养“贤士”(又称“兼士”),具体标准是“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 教育内容: (1)以“兼爱”为内容的道德教育; (2)注意对自然科学、生产技能、军事知识等技能的训练; (3)“辩乎言谈”方面的训练,即思维方法的训练,目的在于锻炼论辩能力。 提出衡量言谈是否正确的三条标准:“三表法”。 墨子的教育内容论很有特色,其价值主要体现在科学技术教育和训练思维能力的教育上,突破了儒家六艺教育的范畴,有进步意义。 3、教育教学原则 (1)主动:主张“强说人”。 (2)创造:主张“述而且作”,反对儒家的“信而好古,述而不作”。既反映了墨子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也体现了他重创造的教育教育方法论。 (3)强力而行 五、孟子的教育思想 孟子被后世尊称为“亚圣”,他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视为人生的三大乐趣之一。 1、教育作用论 孟子认为教育的社会作用是“得民心”。 从“性善论”出发,孟子认为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求放心”。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这四者是仁义礼智的四端。在这个意义上说,任何人只要接受教育,肯于学习,就可以成为圣人,“人皆可以为尧舜”。不过后天的不良环境会使“善端”“陷溺”,而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帮助人找回散失的本性,保存和发扬天赋的善端。 2、论教育目的和内容 培养目标:培养“君子”、“圣贤”及“大丈夫”。“大丈夫”的主要标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从教育对社会的影响这个角度来看,孟子明确概括了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目的——“明人伦”。 教育内容:孟子以“五伦”为中心,建立了一个伦理道德教育的内容体系——仁、义、礼、智四德教育。以伦理道德教育为基本教育内容,以孝悌之义为伦理道德基础的教育,是整个中国封建社会教育的重要特点。 3、论道德教育的原则与方法 道德教育是孟子教育思想的核心。 (1)持志养气:重视“立志”,提出了“舍生取义”的理想境界。在立志问上,与孔子不同的是,孟子提出了立志与“养气”的关系。认为普通人只要注意“养气”,经过量的积累就能形成圣人身上的所谓“浩然之气”。 (2)动心忍性:即意志锻炼,尤其是要在逆境中得到磨砺。 (3)存心养性:主张寡欲。 (4)反求诸己:主张凡事须严于律己,时时反思。 4、论教学原则与方法 在学与思的关系上,孟子过分强调和夸大了“思”的作用,因此使得他的教学思想更具内倾性。 (1)深造自得:强调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依靠深造自得。 (2)盈科而进:这是指学习和教学过程中要循序渐进。 (3)专心有恒: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且要持之以恒。 (4)教亦多术:教学方法不能千篇一律,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 六、荀子的教育思想 1、教育作用论 荀子主张“性恶论”,认为人之所以能为善,全靠后天的努力。明确区分了“性”和“伪”。教育对人的成长起着“化性起伪”的作用,任何人只要肯努力,经过长期的教育,就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2、论教育目的与内容 教育目的:培养由士到圣人的各种治术人才。 荀子把当时的儒者划分为俗儒、雅儒、大儒等几个层次。大儒是教育所要培养的理想人格。 教育内容:荀子重视《诗》、《书》、《礼》、《乐》、《春秋》等儒家经籍的传授。而诸经之中,荀子尤重《礼》、《乐》。 3、教学思想 在教育思想上,与孟子“内求”的思路相反,荀子更强调“外铄”;在学与思的关系上,更侧重于“学”。 (1)闻、见、知、行的教学认识过程:闻、见是学习的起点、基础,也是知识的来源。“知之”的阶段实际上是思维的过程。而行是学习必不可少也是最高的阶段。 (2)虚壹而静,专心有恒:重视对学习态度的培养,把学习态度归结为“虚壹而静”,认为只有做到虚怀若谷、精神专注、头脑清醒,学习才能取得进步。 (3)解蔽救偏,兼陈中衡:所谓的“蔽”就是对复杂的食物和现象缺乏全面了解,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解蔽之法,便是“兼陈中衡”,即不偏执于某一事物和事物的某一方面,对事物做全面、广泛地比较、分析、综合,以求如实地把握事物及其关系。 七、《大学》与《学记》中的教育思想 1、《大学》中的教育思想 《大学》着重阐述了大学教育的目的、任务和步骤,提出了一个完整而概括的政治、道德教育的纲领和程序。 “三纲领”——教育目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八条目”——教育程序和步骤: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前后相续,逐个递进而又相互联系,体现了阶段与过程的统一。 2、《学记》中的教育思想 《学记》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教育论著,对先秦时期的教育和教学,第一次从理论上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总结。,它的出现意味着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专门化的形成,是中国“教育学的雏形”。 (1)教育作用与目的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学记》将教育与政治、社会高度结合起来,把教育当成政治的重要手段。 (2)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 《学记》提出了一个完整的教学进程和考查标准,体现了德智并重、循序渐进的特点。 (3)教育教学原则——这是《学记》的精华所作 第一,教学相长:深刻揭示了教与学之间的辩证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学”因“教”而日进,“教”因“学”而益深。 第二,尊师重道:明确提出了“师严而道尊”的思想,一方面高度评价了教师的作用;另一方面又对教师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第三,藏息相辅:正课教学与课外练习必须兼顾,相互补充。 第四,豫时孙摩:”豫“是预防性原则;”时“是及时施教原则;”孙“是循序渐进原则;”摩“是学习观摩原则。 第五,启发诱导:”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重视调动学生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和发展。 第六,长善救失:要求教师懂得掌握教育的辩证法,坚持正面教育,善于因势利导,利用 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将缺点转化为优点。 第二编从秦统一到鸦片战争时期的教育 第四章从秦统一到鸦片战争时期的教育制度 一、文教政策 1、秦朝奉行法家教育思想及维护集权统一的文教政策 (1)“书同文”,“行同伦”。 (2)以法为教。实行合法律、教师、官吏为一体的“吏师制度”。 (3)颁“挟书令”、“禁私学以吏为师”导致“焚书坑儒”。“焚书坑儒”是秦在文教政策上的重大失误,造成了不可弥补的巨大损失,严重影响了文化教育的发展。 2、汉代“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与实施 董仲舒根据当时政治需要,把“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的原始儒学改造成夹杂大量迷信成分的神学化儒学,并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建元五年(前136年),西汉政府决定专置五经博士,从而结束了延设百家博士的局面,儒学独尊政策得以确立。在这个政策指导下,儒经受到极大地尊崇,并得到广泛地传播。经学的昌盛,有力地推动了学校教育的发展。教育目的、内容及教材空前地统一起来,学校教育基本上成了经学教育。 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和实施,对后世封建社会的教育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魏晋玄学兴起,儒学地位下降,文化教育多元化 4、隋唐“尊崇儒术”,兼重佛道 5、两宋的“重文治”和元代的“遵用汉法” 宋代的统治策略从重视“武功”改变为重视“文治”,把尊孔崇儒作为治国的指导思想,同时支持佛、道二教,使儒、佛、道三派融合起来,互相补充,相互为用,为“理学”——宋明时期新儒学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元、明、清各代均崇奉理学为官方统治思想、文教政策的主要依据。 元代“遵用汉法”,理学成为元代统治者的“治国安民”之道,朱熹的《四书集注》成为官方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 6、明清时期崇理学、创八股,实行文化专制 二、官学制度 历代官学一般分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两级。 1、中央官学 (1)封建社会中央官学的创立——两汉时期的中央官学 元朔五年(前124年),汉代建立太学,这是封建中央官学之始,也标志着我国封建官学制度的建立。 宫邸学:也称“四姓小侯学”,创建于东汉明帝永平九年(66年),是为贵族子弟开设的贵胄学校。 鸿都门学:汉灵帝光和元年(178年)创置,是宦官为对抗太学生的反抗而另立的一所官学。内容是学习辞赋、小说、尺牍、绘画、书法,意在对抗太学的经学。鸿都门学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专门的文艺大学,是近代文学艺术大学的嚆矢。 (2)官学体系和制度的确立与兴盛——魏晋至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学 西晋初立国子学:晋武咸宁二年(276年)设立,是我国古代于太学之外专为士族子弟另设国子学之始。 隋文帝时期创设了管理中央官学的专门机构国子寺(后称国子监)。 唐朝国子监下设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属于直系。东宫设有弘文馆,门下省设有崇文馆,亦为皇族子弟受教之所,属于旁系。 (3)封建官学制度的发展与衰落——宋元明清时期的中央官学 两宋以后,官学制度发展的特点: ①等级性逐渐放宽,教育对象有所扩大。 ②官学形式有所发展。 ③学校管理和教学制度有所健全和改进:宋代首创学田制。北宋教育家胡瑗在苏州、湖州两地办学,改变当时重辞赋的学风,注重经义和时务,史称“苏湖教法”,在当时和以后都有很大影响。北宋王安石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将太学分成外舍、内舍和上舍,生员升舍均需经过考试。上舍生考试列为上等的,不再经过科举考试而直接授予官职。这样学校就不仅担负养士的任务,而且具有取士的职能了。元代太学实行“升斋积分法”。明朝国子监实行“监生历事制”,是挂职实习的雏形。 ④学校成为科举的附庸。 2、地方官学 (1)两汉时期的地方官学 汉代地方官学始于文翁设学。 汉代地方学校制度:郡国设学,县、道、邑、侯国设校;乡设庠,聚设序。学、校置经师1人,庠、序置孝经师1人。所习内容均为儒家经典。 (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地方官学 北魏献文帝时制定了地方官学制度,此制在教育史上有重要意义。 (3)隋唐时期的地方官学 唐朝地方官学除儒学外,还有医学、崇玄学。 (4)宋以后的地方官学 宋代地方官学在学校管理方面的特点:①设地方学官,执掌地方教育事务;②行“三舍法”; ③划拨学田,保障经费;④地方官员重视兴学。 元代定“社学”之制,对明清地方教育有深刻影响。 三、私学制度 1、历代私学的实施与发展 (1)两汉时期的私学 汉代私学盛行。汉代私学的学生求学分著录弟子与及门弟子两种。汉代私学教学是个别教学。汉代私学就其程度说有小学与专经阶段的区分。青少年儿童的启蒙阶段的教育主要由私学中的“书馆”等进行。相当于小学程度的私学又可分为两段,一段为“蒙学”,学生读字书,学习识字。第二段学习《论语》、《孝经》,是专经前的准备阶段。 (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私学 除名儒聚徒讲学非常兴盛外,玄学家、佛学家也纷纷聚徒讲学,大大丰富了私学的内容。 宗族和家庭教育在这个时期有所发展。许多儒家学、玄学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都是通过家族的学术传授培养起来的。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是这个时期家庭教育的代表作。 (3)宋明时期的私学 私学大体分为“蒙学”和“经馆”两类。“蒙学”或称“乡学”、“村学”、“私塾”,以授书、背书和写字为最基本的内容,教学中强调牢固记忆和基本训练及培养儿童符合封建伦常道德的品质和习惯。经馆是以应科举为目的、程度较高的私学阶段。教学内容主要为儒家经典及注疏文学,教材以四书、五经为主,元明以后,强调学习朱熹的《四书集注》。经馆还要求学生开始学做诗赋和八股文章,作为科举考试的准备。 2、蒙养教材 汉代史游所做的《急就篇》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蒙书。《急就篇》盛行于汉、魏晋南北朝以至于南宋。 宋元明清时期使用最普遍、流传最广的蒙养教材是《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 四、书院制度 1、书院的产生和发展 (1)书院的产生 书院的名称始见于唐代。作为教育机构的书院主要是指私人设置的书院。 书院产生的原因:①社会的动荡和需要;②书籍集聚和传播;③私人讲学的传统;④佛教禅林讲学制度的影响。 (2)宋代的书院 北宋初期的六大书院: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嵩阳书院、石鼓书院、茅山书院。 书院在南宋得到极大的发展,几乎取代官学成为当时的主要教育机构。当时最著名的书院有岳麓、白鹿洞、丽泽、象山四书院。南宋书院与理学家讲学有密切关系。 朱熹主持重修白鹿洞书院,为书院订立学规,亲自讲习经典,教授生徒,对于南宋书院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3)元代的书院 元代对书院采取提倡、扶植和加强控制的政策,使书院逐渐官学化。 太宗八年(1236年)杨惟中创办太极书院,这是元代第一所官办书院。 (4)明代的书院 明初书院不发达,经过100多年到成化年间才逐渐发展起来,至嘉靖年间达到极盛。这与王守仁、湛若水等理学大师讲学有直接关系。 明代书院有两个问题值得重视:①书院与科举关系更加密切,书院官学化程度比元代更甚; ②明末官方“禁毁书院”。明朝统治者对书院采取官学化和禁毁两种对立的态度,表现了统治者利用书院为其服务的两手策略。 (5)清代的书院 清代书院官立,书院与科举联系亦更加密切。 2、书院在管理和教学上的特点 (1)书院是教学机构,同时又是学术研究机构。 (2)书院允许不同学派的学者莅临讲学,重视学术交流,开展争辩,特别是南宋以后书院盛行“讲会”制度,成为书院重要的教学形式。 (3)书院讲学不受地域限制。 (4)书院教学以学生个人读书钻研为主,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兴趣;书院多采用问难辩论式,注意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能力。 (5)书院内师生关系比较融洽。 (6)书院的组织机构比较精干,经费多以自筹为主,有较大的自主权。 书院的负责人一般称“山长”(白鹿洞书院的负责人称“洞主”)。 (7)书院一般订有“学规”。学规是书院教学的总方针。宋代最著名的学规是朱熹制订的“白鹿洞书院揭示”。这是后来书院学规的一个 范本 协议范本下载族谱范本下载临帖范本下载公司章程范本下载监理月检范本下载 。 五、历代选士制度 1、汉代的察举制 封建社会选士制度的形成是从汉代开始的。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年),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为汉代举“孝廉”的开始,并进而制度化。察举科目中最主要且影响最大的是“贤良方正”和“孝廉”两科。 察举选士对教育的影响: (1)体现了尚贤任能的精神,为“学而优则仕”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证。 (2)为社会下层人士进入统治集团开辟了切实可行的道路。 (3)为人才使用规定了明确的方向。成才后的出路便是从政做官,使教育具有为封建政治服务的浓厚色彩。 (4)不过,追求功名利禄的学习动机,固然可以激励士人刻苦求学,但由此也出现了道德水平下降、学习不切实务、教学呆板僵化等一系列问题,成为整个封建时代教育难以克服的弊病。 2、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始于魏国。具体做法:地方设中正官,他们的职责是察访、了解士人的家世(又称“品”)和德才(又称“状”)情况,并评定其等第,等第分为九品。 由于魏晋之际,世族势力日益膨胀,品第士人的标准也逐渐舍弃才德,专讲家世门第了,甚至达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成为巩固门阀制度的工具了。对学校教育的发展也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3、隋唐至清末的科举考试 (1)科举制的产生、实施和演变 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定十科举人,标志着我国历史上科举制度的产生。隋以前是察举,隋以后是考试,这是中国古代选士制度的一大分界线。开科考试的特点是录取标准专凭试卷,专重资才,声名德望不再是主要依据了。 唐代科举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常科主要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 宋代科举:采用糊名誊录,防止门第势力的影响。 元代科举:开始从“四书”中出题,并规定以朱熹的章句集注为标准。 明清时期是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和制度化的时期。明清时期形成严密的考试系统:第一步是乡试,中试者称为“举人”;第二步为会试,在京城举行,由礼部主持,考中者称“贡生”;第三步为殿试,又称“廷试”,由皇帝主考,取中者称“进士”。清朝在“乡试”之前还增加了“童试”,取中者称为“秀才”。明朝科举的重大变化是明宪宗成化年间开始盛行“八股取士”。“八股文”是明清科举考试所采用的一种专门文体,它的题目一般采用“四书”、“五经”中的原文,内容诠释必须以程朱理学家注释为准,不得自由发挥,结构体裁有一套固定格式,并有文字限制。 (2)科举制的作用和影响 对政治的影响:①官吏选用大权由中央朝廷来行使,这就加强了全国政权的统一和集中; ②选官有了统一的标准,有利于思想统一;③向各地方庶族地主、平民打开门路,网罗了一批中下层知识分子参政,扩大了统治阶级基础;④吸引全社会知识分子埋头读书,养成极其驯服的性格,不易发生不满封建统治的不良思想。 对教育的影响:①选才和育才的标准和要求一致起来,激起了人们读书的积极性,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②学校日益成为科举的附庸。 第五章历代主要教育家的教育思想 一、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汉代教育家,被誉为“汉代孔子”,代表作:《春秋繁露》 1、《举贤良对策》中三大文教政策思想 (1)兴办学校以广教化、育贤才 基于董仲舒的建议,汉代在中央设置太学,标志着封建官学制度的确立。 (2)行选举以拔擢贤才 董仲舒的建议为汉代察举制度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3)独尊儒术以统一思想 这一主张,实际上是要求实行思想专制,达到以儒学统一思想的目的,有利于维护和巩固封建统治。 2、关于教育作用的主张 (1)教育对人性的作用 ①董仲舒调和孟荀的“性善”论和“性恶”论,认为人性兼含善恶的要素。而善的要素必须通过人为的教育,才能使它进而为善。肯定了后天教育的作用。 ②明确提出了“性三品”说,把人性划分为三品,即“圣人之性”、“中民之性”、“斗筲之性”。具有“中民之性”的人是主要的教育对象。 (2)教育对社会的作用 董仲舒重视教化的社会作用,认为德教能够化民成俗,而有效地预防犯罪。 3、关于道德教育的思想 (1)道德教育的内容:“三纲五常”是董仲舒提倡的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2)道德教育的原则方法 ①“以仁安人,以义正我” :即宽于待人和严于责己。 ②“必仁且智” :即强调德育与智育相结合。 ③“明道”、“重志”:董仲舒提出“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 ④“强勉行道”、“进善诛恶” 二、王充的教育思想 汉代教育家,代表作:《论衡》 1、对迷信烦琐的经学教育的批判 (1)反对“信师是古”,主张“极问” (2)反对“记诵章句”,主张……贵通?? 2、关于培养目标 王充把人才划分成四个层次:鸿儒、文人、通人、儒生。鸿儒是理想的培养目标。 3、知识论和教学思想 (1)知物由学,反对生知 王充认为首先依靠耳目去接触客观事物以获得知识,在这一基础上还要开动脑筋,进行理性思考以判断知识的真伪,而检查知识真伪的标 准则 租赁准则应用指南下载租赁准则应用指南下载租赁准则应用指南下载租赁准则应用指南下载租赁准则应用指南下载 是“有效”、“有证”。 (2)关于教学原则与方法 ①距师和问难:主张破除对教师的迷信,敢于问难求解。 ②专心一志 ③循序渐进,“勤学不舍” 三、颜之推的教育思想 魏晋南北朝时期教育家,代表作:《颜氏家训》,后人以为家教规范,流传极广。 1、关于家庭教育 (1)实施早期教育 (2)把爱子和教子结合起来,反对溺爱、偏爱 (3)父母应以身作则,注意环境习染对子女的影响 2、关于士大夫教育 (1)揭露士大夫教育的腐朽空泛 (2)培养“德艺周厚”的专门人才 四、韩愈的教育思想 唐代教育家,代表作:《师说》、《进学解》 《师说》论师 (1)阐明了教师的作用——“古之学者必有师” (2)明确教师的任务——传道、授业、解惑 (3)提出择师的标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4)论述了师生关系——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包含有“相互为师”、“能者为师”和“教学相长”的思想 五、胡瑗的“苏湖教法”和王安石的教育改革 1、胡瑗的“苏湖教法” (1)实行“分斋教学”,设有经义斋和治事斋,根据学生专长和爱好分斋而教。经义斋的学生主要学习儒家六经等经典,以培养未来的封建统治人才为目的。在治事斋中分“治民”、“讲武”、“堰水”(水利建设)和历法算术等科,主要培养各行业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从内容上看来,这一改革不仅在中国教育史上,而且在世界教育史上都是一个创造,开了文理教学分科设置和建立主副科制度的先河,对后世教育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2)培养目标:培养明体达用,有实际才干的人才 (3)教学方法:循循善诱,能联系实际,还提倡实地考察,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 2、王安石的教育改革 (1)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 (2)整顿地方学校。 (3)颁定《三经新义》。 (4)设置专门学校。 (5)改革科举制度。 六、朱熹的教育思想 南宋教育家,朱熹是宋代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代表作:《四书集注》、《小学》等。 1、关子教育阶段的划分和教育内容的安排 (1)朱熹把教育分成“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划分教育阶段的根据是年龄和智力发展水平。 (2)小学阶段:8岁至15岁,是打基础的阶段,教学内容是“学其事”。朱熹专门编著《小学》作为这个阶段的教材。 (3)大学阶段:15岁以后。教学内容是在小学“学其事”的基础上,以“明其理” 。朱熹精心规划了教学内容和学习步骤:先读四书,再读五经。 2、朱子读书法 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 评价:(1)朱子读书法,是朱熹关于读书方法论述的概括和总结,集中体现了他的读书论和读书经验,很有见地,在封建教育实践中影响很大。(2)需要注意的是,朱熹的读书法不曾注意到书本知识和实际调查的配合,更谈不到实验或实践。 七、王守仁的教育思想 明代教育家,代表作:《传习录》等。王守仁哲学思想的核心是“心即理”、“致良知”说。 关于儿童教育的主张 (1)对当时儿童教育的状况,进行了抨击和批判。 (2)教育儿童要从积极方面入手,要用培养、诱导、顺应儿童性情,鼓舞儿童兴趣的教育方法。 (3)教学内容包括歌诗、习礼与读书。 八、王夫之的教育思想 明末清初教育家,与颜元同为实学思潮的代表性人物。 人性论和教育作用:主张人性是后天学习而成的,是“日生则日成” 、“继善成性”的。认为“习”在人性形成、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九、颜元的教育思想 明末清初教育家,实学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1、对理学教育的批判 颜元批判传统教育有三大祸害,即毁坏人才、灭绝圣学和败坏社会风气。 2、关于教育的作用 教育的社会作用:教育培养人才是治国的基础。 教育对人性培养的作用:在于预防和去掉“引蔽习染”。 3、关于教育目的和内容 教育目的:培养实用的人才。 教育内容:强调“实学” 。 4、关于教学方法 强调“主动”、“习行” ,和“主静”与偏重文字的传统教育方法根本对立。所谓主动的教学方法,就是要通过实际活动,通过具体的事去学去教。“习”是颜元教学方法的中心原则。而“格物致知”是颜元习行原则的主要方法。 第三编晚清至民国时期的教育 第六章晚清的教育 一、晚清的文教指导思想 1、晚清传统教育的衰败与人们的批判 以龚自珍、魏源等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改革派的主张: (1)主张改革传统教育; (2)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魏源著《海国图志》,明确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2、西学东渐与早期教会学校对传统教育的冲击 1839年美国传教士布朗在澳门开办用中英文教学的马礼逊学堂,该校是我国本土出现的第一所教会学校。 3、“中体西用”文教指导思想的萌芽、提出和系统化 “中体西用”的内涵:“中体西用”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简称。中学指中国固有文化思想(主要指经史之学和纲常名教理论)及其教育制度;西学指西方近代文化思想及其文教制度(包括西文、西艺和西政等重要内容)。“中体西用”是指以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为根本,以学习西学为中国所用。 “中体西用”思想的系统化: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张之洞撰成《劝学篇》,该书全面系统地概括了中体西用思想。“中体西用”成为日后清政府制定新学制的指导思想。 “中体西用”思想的历史影响:中体西用作为晚清教育的指导方针,一方面,推动了近代教育的改革和催发了新式教育的产生,清末新学制就是中体西用的产物;另一方面,迎合了当时国民普遍守旧、难以承受剧变的心理,坚持以固有传统文化为本,未能从根本上触及传统教育制度,从而对中国教育近代化起着一定的阻碍作用。 二、太平天国的文教改革 1、对封建教育的批判和冲击,反儒的文教方针 2、实行普遍的、平等的教育 3、改革教育内容,编辑新教材 主要有《旧遗诏圣书》、《新遗诏圣书》、《真命诏旨书》、《三字经》、《幼学诗》、《御制千字诏》等。 4、改革考试制度 主要改革措施:①废除了封建门第出身,妇女也可以参加考试。②考试内容,不准出“四书”、“五经”上的题目,而是从《旧遗诏圣书》、《新遗诏圣书》、《真命诏旨书》及其他太平天国官书中选择。 三、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 1、创办新式学堂 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方言学堂,也就是外国语学堂;第二类是军事学堂;第三类是技术学堂。 京师同文馆:1862年在北京开设,是我国最早的官办新式学校,在创立之初,是专修外国语的学校,1866年增设算学馆,同文馆变为综合性学校。1902年并人京师大学堂。在学校管理上,受外国列强控制。同文馆的课程,外语居于首位。从教学组织形式看,它实施分年课程和班级授课制度。凡此皆与传统封建官学有明显的区别。正因如此,它可说是我国近代改革封建传统教育的首次尝试和教育近代化的开端。 2、留学教育 首开我国近代公费留学教育的先河。最著名的是容闳率领120名幼童留美。 四、维新变法时期的教育 1、变法运动中创办的新式学堂 影响最大的是万木草堂和时务学堂。万木草堂是康有为于1891年到1895年在广州长兴里设立。时务学堂是1897年10月由熊希龄、陈宝箴、黄遵宪、梁启超、谭嗣同在湖南长沙创办。 2、“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 (1)废除八股,改革科举制度。 (2)设立京师大学堂。民国初年,京师大学堂改为北京大学。京师大学堂开我国近代新型综合性大学的先河。 (3)筹办高等、中等、初等各级学堂和各种专门学堂。 (4)派人出国游学。 (5)建立译书局和编译学堂,编译外国教科书及其他书籍。 五、新式学制的建立 1、壬寅—癸卯学制的建立与近代学校教育的发展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即壬寅学制,这是我国近代第一个比较系统的法定学制,虽经公布却未实施。 1904年1月(光绪二十九年冬月)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这是我国第一个比较完整、经正式颁布并在全国施行的近代学制。 癸卯学制是我国现代学制初步建立的标志,比起传统教育制度具有很大的先进性。①建立起初(蒙)、中、高三级七段衔接和普、实、师三类并列的学制系统,促进了我国教育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②将实业教育正式纳入学制系统中,适应了近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具有推动民族工商业发展的作用。③重视师范教育,适应了发展基础教育,提高人民素质的需要。④重视学前教育,正式把蒙学纳入学制系统中。⑤将大量近代西学列为教学科目,极大突破了传统课程体系,促进了中国近代科学的发展。 但是,癸卯学制由于是在中体西用思想指导下制定的,因此带有浓厚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 2、近代教育行政机构的建立和科举制的废除 (1)近代教育行政机构的建立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政府设立学部作为统辖全国教育的最高行政机关。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清政府设置提学使司为省级教育行政机关,在府、厅、州、县设置劝学所作为省以下各地的教育行政机关。 (2)科举制改革和废除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科举制度终告停止,在形式上宣告了封建教育的终结,预示着中国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六、张之洞的教育思想 张之洞是近代教育史上封建教育制度的掘墓人和近代教育制度的奠基人。 1、“中体西用”的教育思想 这一思想集中反映在《劝学篇》(1898年)中。他说:“新旧兼学:《四书》、《五经》、中国吏事、政书、地图为旧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偏废。” 这一思想,是洋务教育的中心,以后成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制度的纲领。 2、关于师范教育 张之洞认为,师范教育必须突出以下特点:(1)重视教育类和教师技能类课程,突出师范性;(2)附设小学堂,以利师范生实习;(3)规定师范生享受免费待遇,以使人羡慕;(4)规定师范生毕业后最低从教年限6年。 张之洞的师范教育思想与实践对我国近代师范体系的确立和师范教育的发展影响极大。 七、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的教育思想 1、康有为、梁启超的教育思想 (1)教育的作用与目的 万木草堂以“激励气节,发扬精神,广求智慧”为教育宗旨。 梁启超提出了培养“新民”的新教育目标,并论述了“新民”的具体规格:具有新的道德、思想、精神及新的特性和品质。 (2)主张废八股、变科举、兴学校 (3)论新式学校教育制度 康有为关于学校教育制度的设想反映在1884年写成的《大同书》中。康有为设计了一个包括人本院、育婴院、小学院、中学院和大学院在内的体系完整、前后衔接的学校教育制度,强调早期教育、学前教育,主张男女教育平等,主张实行德、智、体、美诸方面发展教育,反映了改良主义者的良好愿望,具有强烈的空想色彩。 (4)论儿童教育 梁启超在《论幼学》中,对儿童教育有详细具体的论述。 ①批评中国封建社会私塾教育,十分赞赏西方的儿童教育,主张为孩子办新式学校;②学习要循序渐进;③教育内容应该丰富多彩,要合乎儿童年龄特征;④要改进教学方法;⑤建议为孩子们编辑一套蒙学书籍,还指出了教学方法,是我国近代最早提倡各科教材教法的教育家; ⑥专门为8—12岁儿童拟了一个教学程序表。 2、严复的教育思想 (1)智、德、力体诸方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主张通过发展教育来培养智、德、力等方面发展的“真国民”。他认为,要根本解决国人愚、贫、弱问题,应在提高民智、民力、民德上下功夫。严复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培养智、德、体三者具备人才的教育目的的教育家。 (2)讲求实用、中西皆学的教育内容 严复主张“求才为学二者,皆必以有用为宗”。“有用”的教育内容包括:一是为后继学习打基础的知识技能;二是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专业技术知识,即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三是个体身心个性发展所需要的内容。 第七章民国时期的教育 一、教育宗旨 民国初年的教育宗旨(1912年9月民国教育部颁布):“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 历史意义: ①这一宗旨是对清末教育宗旨的革命性变革,其中最突出之点是废除了“忠君”、“尊孔”这一封建教育的核心; ②它赋予了德育以“自由、平等、亲爱”的资产阶级观念,且首次把美育列入其中,这些都具有开创意义,标志着资产阶级教育观开始正式登上我国教育思想的舞台; ③它规定了德育为首,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和美感教育为辅的顺序,初步体现了资产阶级教育关于人的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思想。 二、教育制度 1、学制沿革 (1)壬子——癸丑学制:1912年-1913年陆续颁布。壬子——癸丑学制与癸卯学制相比,具有诸多进步性: ①初、中等教育的修业年限缩短了2~3年,有利于基础教育的推广,在客观上增加了民众享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②女子教育在学制中占有了一定的地位,初步体现了资产阶级男女教育平等的思想。 ③取消了清末的贵胄学校,中小学废除了读经课等改革措施,具有鲜明的反封建特色。 壬子——癸丑学制也有若干不彻底的方面: ①有关法令、法规大多效仿日本和德国,有脱离当时中国实际的倾向; ②初等教育年限仍显偏长,与当时普通民众的经济承受能力还有差距; ③女子受教育的程度低于男子,其内容偏重贞淑教育,因而男女受教育权仍未完全平等。 (2)壬戌学制:1922年颁布,又称“六三三制”。 壬戌学制是我国近现代资产阶级教育家综合民初以来教育改革成果的产物,它侧重反映了“五四”以后在中国推行资产阶级新教育的基本要求。这种进步性具体表现在: ①小学年限缩短和初中可单设,有利于初等教育普及和发达地区向初中教育普及过渡。 ②中学三三分段增加了办学的灵活性。 ③职业教育取代实业教育,单列系统地位更加突出。 ④中小学加强了文科和理科课程,并废除了男校和女校的区别,体现了时代的新要求。 ⑤取消大学预科,有利于减轻大学的负担和提高其教育质量;设置单科大学,有利于提高我国科技教育和师范教育的水平。 该学制的不足之处: ①明显带有移植美国“六·三·三”的色彩,缺乏独创精神; ②盲目移植带来许多问题,以至后来不得不对其调整; ③新学制在名义上提高师范教育的地位,但随之出现的“高师改大学”和中师并入综合中学等状况,实际却削弱了师范教育,不利于师范教育的发展。 2、教育行政制度的变化 (1)中央教育行政制度的变化 1912年设立教育部。1927年以大学院制取代教育部制。大学院制是借鉴法国教育行政制度的产物,是将全国最高学术机关和最高教育行政机关合为一体的制度。1928年废止大学院制,恢复教育部制。 (2)地方教育行政制度的变化 北洋政府教育部1917年规定各省设立教育厅;1927年一些省(区)曾试行大学区制;1929年停止试行大学区制,恢复教育厅制。 市县级教育行政制度大体先后经历了教育科、劝学所、教育局多次变迁。 三、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 1、学前教育 民国时期,学前教育机构正式纳入学制系统。民国时期最著名的幼稚园有1923年陈鹤琴创办的南京鼓楼幼稚园和1927年陶行知创办的南京燕子矶幼稚园。民国时期最著名的幼稚师范学校是陈鹤琴1940年创办的江西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1943年改名国立幼稚师范学校并添设幼稚师范专科部,是我国最早、民国时期唯一单独设置的国立幼教师资培养机构。 陈鹤琴的教育思想:陈鹤琴是我国现代著名儿童教育家。他针对当时幼稚教育存在的种种弊端,提出了“活教育”思想。 “活教育”的目的:培养具有健全的身体、建设和创造的能力、合作的态度和服务的精神的“现代中国人”。 “活教育”的课程:以大单元和活动中心为原则编制和实施包括健康、社会、自然、艺术、文学等方面活动的“五指活动”课程。 “活教育”的方法:突出“做”,采用“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的综合教学方法。 评价: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及其实验明显受到美国实用主义教育的影响,反对死读呆记的中国传统幼稚教育,力图探索和创造适合中国国情的幼稚教育,魏国现代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2、初等教育 民国时期初等教育发展的重大事件是普及义务教育的提倡和推行。清政府学部在光绪三十二至三十三年(1905-1906年)制定了中国第一个实施义务教育的正式法令《强迫教育章程》。 很多教育家也发起和推行普及教育。晏阳初提出平民教育的目的就是扫除文盲,普及最初限度的基础教育,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陶行知在江苏、上海、桂林等地开展的教育活动均以“如何是教育普及”为主旨。 3、中等教育 (1)普通中等教育 抗战期间,国民政府对中等教育的改革: ①创设国立中学,收容沦陷区流亡师生。 ②实行中学分区制,培养国家急需的抗战建国人才。 ③推行中学一贯制实验。 ④颁布《青年训练大纲》和《训育纲要》,加强对中学的思想品德教育和行为习惯训练。为此,又在中学实行导师制。 (2)中等师范教育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随着“乡村师范”的大量涌现和“综合中学制”的废止,中等师范教育出现了第一个发展高潮。 《师范学校法》(1932年)和《师范学校规程》(1933年)颁行后,中等师范教育体系包括师范学校、女子师范学校、乡村师范学校、师范学校附设特别师范科及幼稚师范科、简易师范学校或师范学校附设简易师范科。 (3)中等职业教育 民国时期职业教育发展的重大事件包括:①改实业学堂为职业学校;②颁布职业教育法令,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③涌现了“盛极一时”的职业教育思潮;④成立了中国第一个以研究、推行职业教育为宗旨的中华职业教育社;⑤建立了国立职业教育制度;⑥内地职业教育得到较大发展。 这一时期职业学校中最著名的是黄炎培等人于1918年在上海创办的中华职业学校。 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黄炎培是中国近现代职业教育重要奠基倡始人。 ①把职业教育的目的概括为“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 ②提出了“大职业教育”思想。 ③主张职业教育必须做到“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理论与实际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才能养成学生实际的有效的生产能力。 ④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把“敬业乐群”作为上海中华职业学校的校训。 (4)高等教育 抗战爆发后,在云南、甘肃艰苦办学的西南联大、西北联大是当时由内迁高校组合而成的著名高等学府。 (5)留学教育 民国时期留学教育的突出事件是“庚款留学”、“留法勤工俭学”。 (6)教会教育 进入20年代后,我国教育界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收回教育权”运动,反对教会教育。但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才彻底收回了教育权。 四、民国时期的教育教学改革实验 1、五四新文化运动推动下的教育改革 (1)恢复民国初年的教育宗旨,废除读经科,提倡民主科学的新教育。 (2)确立男女平等教育权。1920年暑假,蔡元培主持的北京大学首次招收女生。 (3)学校教学采用国语和白话文。教育部于1920年明令公布,小学一二年级的国文改为语体文,并规定至1922年止,凡旧时所编的文言教科书一律废止,改为语体文。 (4)大学的改制。蔡元培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提出了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收的办学方针。 (5)各种教育思潮的涌现和各种教育团体的建立。五四时期,涌现了平民教育、工读教育、职业教育、实用主义教育等多种进步教育思想,建立起不少教育团体。教育团体主要有:①1915年成立的“中国科学社”;②1915年成立的“全国教育会联合会”;③1917年成立的“中华职业教育社”;④1921年成立的“中华教育改进社”;⑤1923年成立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 2、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教学改革实验 (1)试行智力测验和教育测验。1918年俞子夷编《毛笔书法测验》,为中国编制测验之始。 1931年,“中国测验学会”成立。 (2)推行设计教学法和实验道尔顿制。设计教学是克伯屈所创,1917年输入中国。道尔顿制是帕克赫斯特所创,1922年起介绍到中国。1931年美国教育家华虚朋来华,介绍文纳特卡制。 (3)改教授法为教学法。陶行知首先在南京高师提出改教授法为教学法。 3、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乡村教育运动 (1)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农村改进试验区 最早提出划区实验农村教育的是中华职业教育社。1925年黄炎培提出“山西划区试办乡村职业教育计划”。中华职教社的农村改进区把发展农村经济放在首位,采取“富政教合一”的方针,这是它的独特之处。 (2)陶行知创办的乡村师范和山海工学团 1927年创办南京试验乡村师范学校,1929年改名晓庄师范。1932年创办山海工学团,采取小先生制,学习内容主要是陶行知编的《老少通千字课》。陶行知所提倡和实验的乡村教育着重点在于普及识字教育。 (3)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的定县试验区 1926年“平教会”选择河北定县翟城村做试验区。乡村教育观点:“平教会”认为中国农村的根本问题是农民的“愚、穷、弱、私”,主张实施文艺、生计、卫生、公民四大教育,采取学校式、社会式和家庭式三大方式。 (4)梁漱溟的“乡村建设” 梁漱溟认为乡村是伦理社会的基础,从而提出了改造社会要从乡村着手的“乡治”主张。“乡村建设”的具体办法是由“乡村运动者”,通过政教合一的途径,用乡农学校去实行对农民的精神陶冶、自卫训练和生产知识等的教育。1929年在河南辉县创办“河南村治学院”。1931年在山东邹平创办乡村建设研究院。1933年山东省政府划邹平、菏泽两县为县政建设实验区兼乡村建设实验区。 (5)邰爽秋的“民生本位教育实验” 邰爽秋是“民生本位教育”的倡行者。他主张“救国先救穷,教民先教富”,把发展人民生计、改进人民生活作为民生教育的出发点、中心和归宿。 五、革命根据地的教育 1、文教方针政策 1934年毛泽东正式提出了苏维埃文教建设的总方针和中心任务:总方针是“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总任务是“厉行全部的义务教育,发展广泛的社会教育,努力扫除文盲,创造大批领导斗争的高级干部。” 1940年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指出: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2、教育体系 干部教育 共产党早期开办的培养革命干部的学校主要有湖南自修大学、上海大学、平民女学、农民运动讲习所和陆军军官学校。湖南自修大学是毛泽东于1921年创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主要培养农运干部,创办于1924年。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创立于1924年,1926年更名为中国国民党中央军事政治学校。 革命根据地的干部教育中影响较大的干部教育机构有:苏维埃大学、抗日军政大学、延安大学等。抗日军政大学:1936年创办。抗大的教育方针是:“坚定不移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校训是“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主要任务是“训练抗日救国军政领导人才”。对象主要是红军骨干及部分内地赴延安的知识分子。教育内容以马列主义和军事技术为主。教学方法主要有注重启发的集中讲授、注重研究的自学和讨论、注重实践的实地演习、实地调查和生产劳动等。 3、主要经验 (1)教育为中心工作服务:首先,坚持把干部教育置于首位;其次,重视政治教育。 (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3)依靠群众,因地制宜,多种形式办学。 六、蔡元培、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1、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1)体、智、德、美和谐发展的教育方针思想 蔡元培认为普通教育的目的在于“养成健全的人格”。这种教育包括军国民教育(体育)、实利主义教育(智育)、公民道德教育(德育)和美育。这四育不可偏废。 蔡元培提出的体、智、德、美和谐发展的方针符合当时历史的要求,在教育史上是一种重大的进步,是对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教育宗旨的否定;从人才培养上看,这几方面的教育也符合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规律。 (2)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高等教育思想 这是蔡元培提出的改革北京大学的原则,成为他发展高等教育的指导思想。 (3)尚自然、展个性的教育思想 蔡元培反对注入式教学,提倡发挥儿童个性,要学生自动、自学、自助。 2、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1)普及教育思想 ①打破学生关,消除儿童与成人、男子与妇女的界限,让所有男女老幼都成为普及教育的对象。 ②打破先生关。陶行知认为普及教育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利用“小先生制”。 ③打破课堂关。普及教育必须适应群众生产生活的需要,工学结合,时间安排和教学组织应灵活多样。 ④攻破课本、纸笔关。普及教育要从群众经济状况出发,因陋就简,因地制宜。 ⑤攻破学校关。采用自学团、共学团、工学团、空中学校等组织形式,广泛开展普及教育活动。 ⑥打破人口关。要普及教育,必须控制人口增长。 ⑦要有立法保证。 (2)生活教育思想 ①“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的本体论。陶行知认识“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在于生活之变化”。 ②“社会即学校”是生活教育的领域论。陶行知认为“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是教育的场所”。 ③“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的方法论。陶行知主张以“做”为教与学的中心。 (3)创造教育思想 陶行知强调培养人的创造能力,包括:①“治学”能力,即自动、自学和自得的治学能力; ②思维能力或认识能力,即观察、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的能力;③“治事”能力,即手脑并用,能言能行,善待人,会办事的能力。 陶行知认为创造教育要从儿童抓起,提出培养儿童创造能力需要“六大解放”: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
本文档为【中国教育简史考试大纲】,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11210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81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教育学
上传时间:2020-03-06
浏览量: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