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学校“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初中学校“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举报
开通vip

初中学校“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初中学校“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杭州市2011年规划 课题编号:G00710 初中学校“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一、研究的原始思考 如何让更好的促进教师进行自主的教学研究,如何在整体上引领教师走向学科教学的变革,„„这些问题存在于学校之中已经有很长时间了,但集中起来进行分析,找出解决的串联之法,是我们的原始思考。 1.如何更好的促进教师的个性化备课与备课组的集中备课的统一, 在本课题研究之初,我们曾对学校教师的备课情况结合课堂教学进行详细的调研(具体情况见【附件】),发现许多教师的备课...

初中学校“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初中学校“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杭州市2011年规划 课题编号:G00710 初中学校“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一、研究的原始思考 如何让更好的促进教师进行自主的教学研究,如何在整体上引领教师走向学科教学的变革,„„这些问题存在于学校之中已经有很长时间了,但集中起来进行分析,找出解决的串联之法,是我们的原始思考。 1.如何更好的促进教师的个性化备课与备课组的集中备课的统一, 在本课题研究之初,我们曾对学校教师的备课情况结合课堂教学进行详细的调研(具体情况见【附件】),发现许多教师的备课呈现出如下的特点: 1.虽然备课时大多数是详案~但总是以摘抄教学知识点为主线~教学流程的设计缺少自己的风格~最常采用的是“引入?新课?小结?作业”四个步骤。在与青年教师的探讨中~他们缺少考虑用合适的主线来串联设计~形成自己的风格的意识。 2.备课稿中看不出教法学法~教师总是不注意分析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层次~没有对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提前作出预设~并设想相应的对策。从整体上看~教学设计的针对性还有待于提高。 3.一些教师有自己设计上的创意之处~而且方法也较好。这些教师的教学设计都有一些特点~如有的老师对基础知识的演绎较为深刻~有的老师对内容的把握较为周到~有的老师整体设计的理念把握到位~有的老师在某知识点教学上采用特殊的方法……但这一些~缺乏教师之间的共享~这对于同伴之间的共同成长~是不利的。 4.缺少对学生活动的设计~就“学习金字塔理论”的表述而言~光听讲、复述~对知识的掌握是有限的~设计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和活动特点:七年级学生好动~怎样在动中设计学习活动,八九年级渐趋理性:怎样增加思维含量,和教学需要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逐渐实现发展~在教学设计中也是必须的。 这些情况反映了我校近年来教师备课上的主要问题,虽然学科不同,但这些问题也具有共性:如目标与过程脱节,教学过程主要是知识(习题)的摘录,教学预设不足(或未呈现),反思无病呻吟、千篇一律,备课组下的研讨 教案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教案 下载北师大版¥1.2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的教案关于坚持的教案初中数学教案下载电子教案下载 运用上的变革较差„„学科备课组的效用还发挥得不够。 当然,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总的来说是是两个: 其一是学校的检查式管理与教师的应付性任务的观点对立。 备课是教学的起始环节,也是重要的依托。教师的备课水平如何,如何对教师的备课质量进行评价,还是欠缺一套行之有效的检查方法,一般就教导处的管理来说,一般均是以定性评价为主,只能从个案的质量,整体的数量,完整性或优秀个 - 1 - 案的评比等方面入手,而对于比较深入的学科特点等问题,评价总是比较困难。我们也曾使用过多种方法:如纸质备课,数量规定,细节要求,电子备课,课件替代等,但无论怎么用什么方法操作,教师在总是会有许多应付性的工作,尤其是在网络盛行的今天,更是造成了教师备课稿的质量的参差,这显然对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没有多少促进作用。 第二是教师和备课组在备课活动上的衔接缺乏合适的载体。 备课组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上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我校近年在提高备课组活动效率上采取了多种措施,有时效果甚微。备课组的活动组织不能只依靠制度或管理的限制,而是应该给备课组的成员以合适的载体。这个载体,不仅仅是需要广大的教师都能参与的并有所收获的,而且要让参与的教师有参与的必要。——经过两年的摸索,结合学校的实际,我们研究了本课题,算是突破的形似的备课组活动,真正的促进了教师的参与。 一直以来,我们都在思考:能否进行学校备课组活动的有效改革,使之能更好的促进教师备课的创造性,并在备课组的集体研讨下进行合理的改良,当然,构建独有的、合理的教案模式,才能有促进教师深入思考的备课,那么我们的教案用怎样的模式来构建才好, 2.先进的课堂教学理念如何更好的在学校中实施与贯彻, 结合近年来学校组织的各类教学设计活动和教师学科课题的研究,我们发现,部分教师逐渐开始了具有共性的研讨,他们接触到的先进的教学理念等也触动了我们的思考,是我们可以抓住的一个突破口。如: 在 论文 政研论文下载论文大学下载论文大学下载关于长拳的论文浙大论文封面下载 《我磨“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了吗”的过程与感悟》中~我校的几位语文教师就提出设计“主线问题”进行串联的教学设计~执教的朱××老师将该课分解为7个主线问题~引领学生进行探讨。 九年级语文备课组结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问题链”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的课题~将课堂问题的设计问题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文章背景、文学常识,第二类是关于文本内容的,第三类是知识的梳理和拓展。 九年级语文组的俞××老师在实践中发现~要将语文课堂呈现为若干个主线问题~其关键是设计好主线问题~因此她对主问题的设计策略进行探索~如抓住文章的主旨设计,在字里行间寻点设计,发挥想象空间的设计,综合材料的选题设计,活用巧练上设计等就是一些良好的策略。 九年级数学组在《初中数学预习问题设计的实践研究》中~就将预习问题的设计分为三个板块:初读 教材 民兵爆破地雷教材pdf初中剪纸校本课程教材衍纸校本课程教材排球校本教材中国舞蹈家协会第四版四级教材 ~了解内容,精读教材~把握知识,精读难点~标注疑点。并提出数学预学问题的设计要能设计好促进学生理解的问题和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的习题相配套的思路。 八年级数学组在课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链”教学策略的分析与实践》中从“提出问题?整合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角度入手~开展了以“问题 - 2 - 设计+问题解决”的课堂教学思路。 七年级数学教师章××在探讨问题设计时~将课堂问题的设计分为“先导性问题,预学或课堂引入的问题,”、“主干性问题,重点知识、习题及其生成性的问题,”、“小结性问题”三类进行了自己的实践。 七年级的吴××老师在科学教学中~进行了采用每天给学生两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学的尝试。 九年级的瞿××老师在历史与社会会的教学中~将课堂问题设计的类型进行了分类~她认为可以设计的问题有事件判断型问题、知识叙述型问题、材料述理型问题、综合评价型问题及运用型问题。 学校曾组织教师进行大量的理论学习,教师们也明白要少讲,要精讲,要让学生更多的参与的道理,但更进的过程总是在实现着“改良”,到了一定的阶段,这种改良的效果也变得越来越小。我们在寻找一条可以突破的路„„ 从上面的教师的研究课题中,部分教师对于如何进行问题的设计及利用问题进行教学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而且这些课题的研究,为我们打开了一条比较清晰的道路,利用“问题”进行我们的校本推介和改革,也许是一条可行之路。 学校在2003年开始进行了数年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提升学生学力水平的研究,组织了对教师的培训。因此一些教师都有教学模式研究的基础,如语文学科的阅读教学模式、综合性学习模式等,数学的模仿教学模式、参与?发展模式,英语的AICCAR模式、参与学习模式,科学的探究教学模式、实验教学模式,多学科的复习教学模式、纠错教学模式等,这些课题的研究在一部分教师中已经具有了基本教学模式的基础,为我们开展教学模式的变革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和保证。 针对学校内教师“讲授过多”的课堂教学现状,我们也曾在教师中开展“目标导学”的观点论述,具体见【附件】18,,帮助相关的教师进行一些学科课题的研究。如一位科学老师给出的目标导学模式如【图1】: 【图1】:初中科学目标导学教学模式图 回顾 基本 拓展 知识 展示 目标 达标 整理 习题 延伸 建构 交流 检测定位 师生目标小组合作巩固总结释易解难 小组合作 明确阶段 自学阶段 检测阶段 探讨阶段 探究阶段 虽然这些研究的层次并不是很高,,但它体现了学校教师的一些课堂改革的基本想法。结合目前的教学改革形势的发展,课堂模式的改革已逐渐趋向于学生为主体的导学模式的改革,导学模式的改革,可以更有效的帮助教师自觉的实现少讲、精讲,可以更好的实现基础薄弱的农村学生的主体参与。作为一所农村初中,在教师的积累和科研水平均不是很高的前提下,我们期望借助于“问题导学”模式的改革 - 3 - 实践,更好的实现学校课堂教学真正意义上的“改革”。 3.建设从引领?实践?反思?跟进的教师研修平台以什么为合适载体, 结合学校近年来对校本教师培养的工作,如2004年开始的平实性主题教研活动,2006年建设的异质青年教师发展团队,2007年打造的七环课例研讨活动,2008年主力建设的学科备课组等,经过几年的发展,促使教师的教研科研意识和能力得到较大的提升,较为有效的推动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但在对学科备课组建设滞后,我们明显的感觉到了一些问题,尤其是当教师基本适应了该活动的模式后,原有的创意、模式、过程等已经缺乏对教师的吸引力了,学科备课组的后续动力不足,活动中往往出现形似而神不在的情况。课题组对我校的这几类教师培养活动的过程等进行探讨时发现,后期动力不足原因主要有三: (1)缺少行为与理念上衔接的中介。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内容是提升实践智慧。对教师的培养有效的方法是基于实践,即内容来源于实践,并以理论整合的方式回馈于实践。而用理论的回馈对普通教师来说是最难的,有的教师学习了一些理论,但总是不知道如何去合理有效的实践,这就需要我们加以有效的引领。 (2)缺少类同主题(专题)的联动。因为缺少类同的主题,使得参与的教师只能谈自己的一些个案,互相之间缺少共同的话题,而凭个人自己的经验、感悟、兴趣点去吸纳他人的观点,效果不佳,也促动不了教师内心深处的弦。 (3)缺少教师团队之间的合作互补。团体之间的合作互补,将个体智慧转化为群体实践智慧,再依靠群体的力量、集体的智慧同构新经验,这是促动教师发展的有效途径。这就需要我们构筑一个良好的环境,有效帮助教师的互补与合作。 结合本课题的研究推进,我们构筑了以“问题导学”为主线的研修平台,比较有效的解决了上述的问题。 4.国内高校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带来的启示 我们仔细查阅了国内目前比较流行的几种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如:杜郎口的“10+35”模式,昌乐二中的“271”课堂模式,兖州一中的“循环大课堂模式”,江苏灌南新知学校的“自学•交流”学习模式,潍坊的“345”教学模式等,结合学习,我们认为一般的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具有如下的一些特点: (1)注重模式的整体性。每个教学模式的建构到实施从结构上都可以包括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导学阶段、应用评价阶段。 在准备阶段,这些成功的教学模式都改变传统的学生只带着耳朵来听课,而是需要带着问题、带着思想、带着对新学知识的或深或浅的理解来听课。 导学阶段,这些成功的教学模式无一例外地打破传统的课堂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一讲到底的模式,甚至都没有保留那种我们新课程改革后很多教师采用的对话教学模式,不是亦步亦趋地将教师的话语权一点一点转给学生,而是倡导学生自学。 应用评价阶段,成功的课堂教学模式无一例外地强调当堂反馈,教师将学生在课堂上的真实学情作为自己授课的起点,教师将强化反馈环节作为提高自己教学质 - 4 - 量的保证。 (2)关注课堂教学的真实有效性。成功教学模式的实践者都意识到,只有面对真实的学生,进行真实的教学,才是教学成功的起点。 (3)关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 (4)关注评价对有效课堂教学的推进作用。 我们也查阅了一些与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相近的其他一些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成果,如山东鱼台一中的“四环导学”课堂教学模式,辽宁新民市二高的“问题导学”尝试教学模式,江苏镇江一中的“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等。发现这样的教学模式也有一些特点: (1)问题教学包含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带着问题教学生;第二个层面是带着学生探究问题;第三个层面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2)教学目标明确、目标达成率高。大多数这样的模式,其教学程序的主题是问题的设计,而且教学也是紧紧围绕问题展开和深化的。 (3)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问题型的教学结构,把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真正纳入到了教学中。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中,一般情况下,学生动嘴、动脑、动手的活动时间在20分钟以上。 以上的理论分阐述,正好为我们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理论的基础。 结合以上的分析,我们认为:构建“问题导学”的教学模式,将备课改为编写导学稿,系统的给教师带来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点,努力寻求课堂上促进学生合作或自主学习的策略,必将改进我校教师的课堂教学先现状。 ——我们的课题,正式在这样的原始思考的引导下开展的。 二、研究的设计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1.教学模式: 所谓教学模式,就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或教学任务,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对影响教学的各个要素进行系统化的总体评析、研究,并最终策划、形成可以具体操作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作为结构框架,突出了教学模式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作为活动程序则突出了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 教学模式不等于教学方法,它的外延比教学方法宽泛,层次比教学方法高。教学模式不仅包括对教学方法的选择,而且包括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媒体的选择等内容,同时在具体的教学方法及其组合上也存在着策略问题,是教学实施的总体谋划与控制,不是抽象的教学原则,它有具体明确的内容,具有可操作性。 2.“问题导学”教学模式: - 5 - 我们把它界定为一种基于问题式教学法之上的一种更适合于学科教师采用的教学整体框架与思路。具体的来说,就是在对一堂课的教学和目标分析的基础之上,结合设计、预学、导学、反思四个环节,设计数个合理的问题,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教学模式。其基本要求可以如下(如【图2】): 【图2】:“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图 说明 关于失联党员情况说明岗位说明总经理岗位说明书会计岗位说明书行政主管岗位说明书 : 1(教学模式是一个整体~我们认为教学设计,备课,也是其中的一环~因此我们的四环就从教师的教学设计开始~而把学生学习的第一环节预学放在本模式的导学一环中~作为导学环节的一个小环节。 2(教师对课堂主问题案的设计~应发挥备课组的作用~立足教材~参考相关资料以及自己所教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识水平等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合理处理、整合教材~尽量做到重点突出~难点分散~达到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和开拓学生思维~增强学生自主尝试学习能力的目的。 3(课堂主问题的设计应该是由备课组全体成员共同讨论的结果~备课组的每个教师都应该明白这些问题设计的意图与所要达成的目标~这些主问题的得出应该要能体现学校教师对于相关学科教材研究的最高水平。而这些问题的解决策略与方式就体现教师个性化备课的一面。 结合这个模式的框图,基本操作思路,整个教学和学习的流程分为三段八步,和四大教学环节:设计环、预学环、导学环、反思环;其中每个环节(每个步骤)中教师和学生的任务及大致时间等的规定如下: 1(设计环。也就是教师结合对学生的理解~对教材的掌握等~在具有一个初步教学规划的基础上,教案或课件,~设计好导学稿~并交由备课组长统一审核、修改定稿~并油印整个年级统一的导学稿。 2(预学环。每天给学生25分钟左右的时间完成导学稿。其中10分钟阅读~要求看两到三遍的教材~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点圈划~若有时间多~小组可以讨论~然后安排15分钟左右独立解答导学稿。其间教师可以指导~也可进行时间上的调整。 - 6 - 3(导学环。也就是课堂上分为的四个环节: ,1,合作交流?学生小组合作互助。每节课的开始10-15分钟~学生小组合作讨论~针对导学稿上的问题~小组内讨论解决~教师给每个小组分配展示任务。对于组内的优秀的同学~在这个环节可以充分展示自己在组内的才华。 ,2,班级展示?教师掌控主要流程。之后是主要教学的25分钟左右的时间~其中15分钟左右的时间~由教师精讲~特别是针对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或者学生不能解答的问题~或者教师需要自主调整的教学,体现个性化,进行精讲。 ,3,总结梳理。这并不是一个很独立的环节~但教师也要安排适当的时间进行。 ,4,诊断评价?检测学生学习效果。一般8分钟。校对答案~组长批改2分钟~教师了解自己的教学成效~编制的试题可来自教材或个性化的布置。 4(反思环。也就是反思与作业?主要巩固学生学习所得。当然这里还有学生反思与教师解惑的环节。尤其是教师~教师要在“导学稿”上填写“课后反思”~针对课堂教学情况形成“错题集”~用作下次集中备课交流时的补充。 ,二,研究的载体 1.参与对象:本校2011年入学的全体七年级学生(8个班级)及相关学科的教师(学校一些优秀骨干教师参与调研等活动)。 2.参与学科:就我校教师的基础水平而言,本模式一般适用于各类主要学科教学的新授课,我们在初中阶段的研究主要推进为四门课程,即七年级的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的课堂教学改革。 3.操作基点:本课题我们主要是在以下三个基点上切入并展开: (1)构建合理的教学模式。构建适合学校、适合学科、适合师生的完整的教学模式,这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也是主要操作要点。课题组从初期的思路出发,经过实践操作、诊断修正,形成较为合理(适合教师参与)的整体模式(或学科细化模式)。 (2)设计问题为主体的导学稿。导学稿是本课题研究的一个重要基础,所有的学、教活动都是基于导学稿的基础的。因此,要参与教师能设计以问题(任务)设计为主体的、体现学科特色的、适合学生预学,有效帮助教师开展教学的导学稿。 (3)开展高效的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开展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切入口和载体。在课堂上,要求教师能少讲和精讲,但在以往的研究和调查中,学校的老师往往由于观念或操作等方面的限制,很难达到这个要求。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就是建立从学校层面推进的,构建与导学稿下的课堂教学密切结合的课堂教学过程。 4.教师参与的途径: (1)七年级的主体教师——参与整个实践的进程。在实践中进行合理的反思与调整,为整个课题的推进提供支撑性素材。 (2)部分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师——进行相关的课题研究。对其中自己感兴趣的一些话题进行课题或案例的研究,为整个课题的推进提供观点、素材。 - 7 - (3)校内的部分优秀教师——参与课题调研。深入课堂听课,与相关教师交流,给课题的研究提出建议。 ,三,模式的价值定位 基于以上的一些分析与思考,我们构建了“四环•问题导学”的教学模式并将付诸研实践究。研究这个课题,我们认为具有显然的价值: 1(构建以问题的设计和课堂导学为出发点的“问题导学”的教学模式,引导教师更为有效的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并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提升。 2(通过研究形成学科“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多种策略和具体操作方式,为学校进行全方位的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和经验。 3(通过实施“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对学校的课堂常规与备课常规均进行改进,促进教师更好的研究教材、研究课堂,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4.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更高效的学习习惯。 基于大部分教师课题研究水平还不是很高,我们认为本课题最大的优势在于绝大多数教师多能参与其中,而且根据课题研究的安排,参与其中的教师都能获得相应的成果。因此,我们认为本课题的操作性强,易于操作,易出成果。 三、实践进程 在本课题的主要研究进程中,我们设计和操作了大量的促进教师参与和发展的研究活动,具体见【附件】5:“问题导学”模式改革一年记事,,并主要采用了如下的程式图(【图3】)加以控制。 [1]课题研究的“四格”进程示意图 【图3】: 2011年 2012年 10月 6月 7月 时间 建格 阶段 立格 定格 破格 具体的来说: 1.建格:在不断学习中寻找规范。 ——2011年7月 本阶段主要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完成,通过对导学的作用、合作学习的设计与操作、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操作、优秀教学模式的核心特征等材料的学习,整合了学校已有的研究基础,确立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操作。对部分教师进行培训,完善、改进初期的研究方案。 2.入格:在不断摸索中引领前行。 ——2011年10月 本阶段开始,在领导小组成员的带领下,七年级的参与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教师逐渐深入到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之中。 课题组共召开领导小组、备课组长、参与教师的各类培训、研讨会议10次,对 [1] 格:即为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规范之意。 - 8 - 学生及学生小组长进行培训。9月份由示范课堂改进后的初步模式,10月中下旬进行全体成员的听课调研。其中涉及的内容主要有:学科导学问题的设计、学科导学稿的编写、课堂教学的开展、以及一些操作细节的调整等。,具体见【附件】15/16, 3.定格:在学习模仿中明确方向。 ——2012年6月 本阶段是本课题研究的中心环节,我们具体做了以下的工作: (1)了解教师所需:通过前一阶段的学习、实践、反思与调整,教师心中产生了大量的疑问,主要体现在对学科的具体操作上,需要一些合理的可供借鉴的模式。 (2)引领教师学习:在校长室的指导下,带领全体教师外出考察,寻找课改行动的参考模板为课堂模式的改革提供参考。,具体见【附件】17, (3)指导教师实践:结合学习所得,对课堂教学的模式进行比较深入的改革,经过三轮的磨合,得到学校的“问题导学”教学模式。 (4)邀请学校内的各学科的优秀教师、指导教师等深入课堂进行教学调研2次,收集建议,对各个操作的细节等进行诊断与调节。 (5)开展教师的后续培训,结合学科课题的立项,指导教师进行“问题导学”课堂教学模式下的细化与深入研究。 (6)进行初期的成果推介。如学科导学稿设计的思考,课堂导学环接的策略,学科优秀案例的阐述等,主要是将教师中的较为优秀的研究成果进行校内推广。 (7)部分环节的变式推进。 4.破格:在诊断完善中思考突破。 2012年6月—— 在本课题的研究逐渐深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许多的细节问题,尤其是市教科所的调研过程中,提出了要深化研究,并给老师一个合理参与的载体的思路,这也是我们下一个课题研究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如: (1)导学稿的设计和使用中如何应对学生的差异, (2)课中使用导学稿和知识生成如何密切的衔接, (3)如何引导学生有效预习并使之成为习惯, (4)课堂上交流、展示、反馈时间不够用,怎么办, (5)课堂上如何更有效的“兵教兵”, (6)英语学科如何有效地“导学”, (7)各学科的细化课型如何处理, (8)如何更好的与导学新作业配套, (9)如何合理的处理教师的“导学”与“精讲”的关系, 四、模式的构建 教学模式的构建必须建立在合理的理论的基础之上,采用实践验证的方式逐步构建。结合我校教师基本科研水平还不是很高的前提下,课题组从导学稿编写(导学问题设计)、教学模式的构建(课堂教学的开展)等4个方面设计并组织了课题研 - 9 - 究的活动,每个项目均在实践中指导教师推进,帮助老师更好的参与,促进课题研究的成效,保证教师在研究的参与中获得发展。 ,一,课堂导学问题的设计及导学案的编写研究。 结合我们本课题的研究阐述,导学稿是合理实施的有效载体,编写好合理的、有效的导学案,是我们的出发点,也是实施的主要切入点。 1.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与规划。 在“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下,导学的核心是问题式导学,也就是将知识问题化、能力过程化。这就需要把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形成一个个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既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在这样一个过程中,“问题”是关键、是核心。 “问题”主导教学的全过程,也是知识和能力的集中体现,所以问题的设计需要揣摩,细心把握。在为期一年多的实践中,对课堂导学问题的设计,经历了总体规划?设计实践?反馈整合三个阶段,形成各学科基本统一的设计思路。 设计导学稿的就是设计好促进学生理解的问题和帮助学生掌握的习题,并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设计的核心就是学生的学习任务,也就是导学的问题。因为要考虑学生的基础和潜力等因素,一般来说,设计5个左右问题帮助学生的预学,完成的时间在10分钟左右为佳,而且对导学问题的设计,我们制定了五个方向的规则(具体的案例可以参考【案例1】及其分析): (1)促进学生阅读的问题。 预学的目的就是促进学生的自学,而学生自学的预基础就是阅读,一个掌握了阅读方法的学生,能从教材的文本中读出一些自己独到的内容,就达到了促进了学生预学的主要目标。在这个点上,主要是结合教材内容设计问题,教师通过自己对教材的理解,结合教学的具体要求进行问题的合理设计,在教材中需要学生细读的节点上设计问题,在需要学生加深认知的点上设计。 在学科上当然可以各有侧重:如语文课在结合标题、文学常识、或促进对课文语言的理解上设计问题;数学课则在结合概念、定理法则、例题教学的解题过程设计问题;英语课的结合图片、学习任务设计问题;科学课的结合实验、探究教学的问题设计等。 (2)促进学生模仿的问题。 对学生来说,模仿能力是他们学习中的第一能力,学生的学习都是从模仿中开始的,从模仿中熟悉,从模仿中提炼,从模仿中创造。尤其是对于教材中重点的语言、习题、知识、方法等,学生除了在阅读中注意了一些重要的语句等可以更好的理解题意之外,还有的就是能进行模仿的解答,只有会模仿,才会有足够的动力进行创新这就需要教师提供给学生用于模仿的问题。 这类问题的设计,可以采用如:模仿文中的„„进行书写„„;模仿例题解答;„„等思路,是很好的让学生进行模仿的问题。 (3)促进学生创新的问题。 - 10 - 也就是要设计能让学生进行知识拓展的问题。对于农村初中的学生来说,他们学习中受到制约的程度较大,随着教师的不断指导,知识可能掌握了,解决问题的常规有了,但就是对于一些新颖问题(或者是问题的背景发生改变后),就是想不到如何解答,因此接触一些新颖的,促进他们创新(有创新思考的问题),应该是很重要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 在这个方面,可以是结合生活情境进行问题设计,也可以是在课外拓展上设计问题,结合新颖的试题设计问题。如语文课结尾阶段的拓展问题:数学课解题后对本题的拓展;英语学科的课外阅读拓展;科学学科的实验、探究拓展等。 (4)促进学生梳理的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往往会让学生进行小结和梳理,如题后小结、思路方法概括等都是。教师需要设计这类帮助学生小结和梳理的问题,一方面更好的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概括,另一方面也建立学生有一些梳理的意识,这对于学生学习的促进,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在操作上,可以是学生课前完成的,也可以是学生课中记录的(可结合教师的讲解做的课堂笔记),也可以是让学生课后整理的(类似于课后反思)。当然结合相关的知识点(如理科的解题思路总结等)或课堂小结的梳理要求设计问题等也均可。 (5)促进学生疑问的设计。 让学生会提出问题,提出合理的问题,这是一个主要目标,也是开展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的切入口。一方面,学生的疑问说明教师在课堂上应该要有重点的展开,为学生解惑,另一方面,学生的疑惑也是设计课堂精讲的重要依据。 【案例1】:七上数学《4.2代数式》的导学问题设计 问题1:先填空~并考虑每一个代数式填写的注意哪些方面,类似于,1,,. ,1,一隧道长l米~一列火车长180米。如果该列车穿过隧道所花的时间为t分~则列车速度为 。注意:除法应写成分数线形式 ,2,已知大米的单价为a元/千克~食油的单价为b元/千克。买10千克大米和2千克食油共需 元。 ,3,日平均气温是指一天中2:00~8:00~14:00~20:00四个时刻气温的平均值。如果一天中上述四个时刻气温的摄氏度数分别是a~b~c~d~3a那么这一天的日平均气温是 摄氏度, a,4,一五彩花圃的形状如图~花圃的面积为 。 问题2:代数式的意义 ,1,填空:用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代数式。单独 的一个数或字母也是代数式。 ,2,你知道什么样的情况不是代数式吗,请举几个例子。 问题3.下来各式中属于代数式的是 ,填序号, 326a,1a,b2a,b?,?,?,?,?3,?,?3>1,?m。 S,,r22x,y 问题4: 完成P85课内练习1~2~?并总结列式时要注意什么, ,1,字母与字母相乘~要不写_________,如a×b~通常写作________或_________ - 11 - ,2,数字与字母相乘~_____写在_____d的前面~如a×3通常写作____________。 ,2,相除不用?号~而写成__________形式~如a?2通常写作___________ ,3,带分数一般写成假分数. ,4,后接带单位的相加,或相减,的式子要加括号~例如,2m+3n,元。 问题5:,1,连续三个整数~中间一个是n~则第一个和第三个整数分别 是______、______, ,2,连续三个偶数~中间一个是2n~则第一个和第三个偶数分别是____、_______。 ?(3)自己编2个代数式~并结合你的生活经验给这两个代数式作出具体解释。 ?(4)我市出租车收费标准为:起步价10元~4千米后每千米价2.2元~则某人乘出租车x,x,4,千米的付费为__________元。 [评价]:在这个数学导学稿的5个问题设计中,1/5是促进学生模仿的,2/3是促进学生阅读的,4是促进学生整理的,当然这个问题学生并不能很好的解决,需要在教师讲解后进行。这样的导学问题设计,基本是符合本课题研究的要求,也基本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结合以上的学科导学稿的问题设计案例,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在该导学稿中基本上以我们提出的要求进行编写的,虽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或者没有体现出不同学科的差异,但在整体上体现了我们的导学问题编写的创意。因此,在编制导学问题时,也给出了以下的编写注意点或要求,完善教师的问题设计思路: (1)以适合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展开,也就是问题的设计不仅要切合教师的教学要求,还要能促进学生的学习。 (2)设计的问题要具有目的,或能给出相关的答案或要求,考虑问题的设计意图等。 (3)问题的设计要把握”度”。包括提问设计的难度、深度、亮度、跨度(抓住教材重点、难点,问得集中,施行浓缩法,加大问题容量)、角度、精度、密度等,尤其是提问设计中的难易度的把握。 (4)问题的设计要有梯度,不要呈现的问题都需要大量的时间来研讨的,也就是要注意:第一、考虑学生讨论约15分钟内可以完成的;第二、考虑三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都能进行一定的活动。 (5)设计的有几个问题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问题更能促进学生的思考和学习。 (6)问题的设计也需要一些变式。不是都是疑问的才是问题,如语文的默写、数学的解题、英语的任务、科学的实验等也可以当做是一个主问题,当然,问题的设计形式也可以是操作、表格等。 (7)这里的问题,指的是教学设计的主要问题,至于主问题下可能还有若干小问题,这是老师自己的教学策略的变式。 这些规则与要求均是结合课题实践的过程逐步完善的,比较适合我校教师的科研水平。 2.学科导学稿的编制及其要求 - 12 - 学科导学稿是我校实施“问题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的重要载体,也是提升学生学习质量的关键所在。编写一个完整的导学稿,是我们研究的主要深入点之一。在研究中,我们不断结合课堂教学中的导学高实施的情况,收集教师中对学科导学稿的编写和使用的意见(见【案例2】),并不断完善导学稿编写的基本要求和原则: 【案例2】导学稿设计的意见、建议调研汇总(一) 1.导学稿的设计体现出一个基本的作用——引导学生的预学~特别是在预学的部分~结合了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潜力进行设计~效果不错。 2.导学稿的设计上整体的环节较为流畅~基本遵循了课前预习、课中探究、课后拓展的设计思路~值得提倡。 3.语文学科的导学稿以文章整体为主线设计导学问题~体现出结构和阅读的完整性。导学稿设计的整体板块较为清晰~有结构的分析和对人物的分析~能紧扣中心开展。 4.问题的整体设计缺乏主线~有时细枝末节的一些问题设计冲淡了了学生主体问题的把握。如何用一个主干性的问题穿插若干小问题进行设计需要在总体上理顺。 5.要把握学生在预学时还缺少老师指导的这一事实~因此问题的设计要更为详细一些~对更好的引导学生的预学有更明晰作用。 6.导学问题的设计留给学生学习思考、教师进行教学拓展的空间较大~需要教师进行良好的教学拓展与个性化的安排。 7.在整体环节的设计上~建议保持其完整性~如增加“学习目标”、“学习疑惑”、“学后反思”、“文本拓展”等环节~促进学生的学习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以上的教师建议,促使我们完善导学稿编写的基本要求和原则: (1)体现出教学内容的基本需要。 有的老师认为,编制导学稿,只需要编制能促进学生预学的部分内容或大部分学生都能解决的两三个问题就够了,如学生阅读教材后能学习到的知识和一些基本的习题,模仿教材中的例题解答相关的习题就可以了,不必很麻烦的去编制整节课的学习内容,至于教学中的促进学生创新和梳理的问题,或是一些重点的教学内容等,这是教师在教学中展开的,有时学生解决不了,只有教师才能帮助他们解决,因此可以不必设计在导学稿中。 这样的观点在定位上有一个明显的偏差——还是把学生的预学定位于是教师开展教学的一个补充这样一个作用上的,其实应该反过来才对。现代教学改革的发展,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有一个基本的定位,就要“以学定教”、“以教促学”,教应该是学的补充才对,而学生的学习,不能断章取义式的学习其中的一部分,应该要涵盖整节课的内容才更有效。 (2)符合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特点。 设计教案很多时候考虑的比较多的是教师的如何教才更有效,也就是让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参与教师设计的环环紧扣的、层层深入的问题或活动,并在参与中 - 13 - 获得发展和收获。 而导学稿则不同,他应该是学生主体在教师主导下的一种学习活动,这里占主要地位的应该是学生,尤其是在预学(第一次阅读教材并完成导学稿)的阶段,缺少的是教师的指导,这就是一种基于学生原始学习经验基础之上的学习,因此在设计时应该更多的考虑学生的特点和学习习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并注意对学生的培训和积极的引导。 (3)能有效的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或策略有很多,同样的在导学稿的设计和教学中也是适用的,初步归纳为5有: 有兴趣:即要能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有活动:设计的学生活动,是不是包含了老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是不是能让他学到他要学的知识。 有方法:好优秀的导学稿是学生学习的指南针,应该能引导并教会学生学习该科某类型知识的方法,最终能达到独立自学,灵活运用。 有创新:好的导学稿绝对不是只让学生读懂教材内容、会算题目就行了,而是要引导学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逐步深入,并使学生能够触类旁通。 有改进:这不是指教师的改进,而是指学生的改进。学生在课堂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因此导学稿的之中要照顾到各个层面的学生的学识水平、学习能力等,教学上要能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展示学习成果。 (4)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一个好的导学稿,学习内容有层次性,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侧重点的学习研究不同层次的问题;是优秀的学生感到挑战,是一般的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要给每一位学生一个学习的理由。设计时要本着以下要求: ※ 设计的问题要能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 设计的问题不宜过多和细碎。 ※ 设计的问题应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教材并思考; ※ 设计的问题或者说知识点的呈现要尽量少用填空的方式,避免学生照课本填空,对号入座,抑制学生的积极思维。 ※ 设计的问题所用叙述语应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参与。多用合适学生参与问题情景去设计学习过程,让导学案成为学生自主学习指导的老师。 (5)使合作交流和阅读教材成为需要。 导学稿是引导学生自学的方案,学生在自学中,一定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必然想与其他同学进行探索与交流,小组合作交流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避免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主义。 再者导学稿中的问题都是围绕课本上的新知识设计的,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会首先意识到,要解决导学稿中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思考不行。这样,就有利的 - 14 - 培养了学生带着问题看书和看书后进行思考的良好习惯。 (6)留给教师适当精讲或拓展的余地。 任何一位老师,都会有各自不同的教学特色,导学稿的设计和使用也应该要给不同的老师留些精讲或拓展的发挥的余地,一般来说,每节新课到需要导学稿的,编制的任务其实很重,需要配合的,因此导学稿应该是备课组教师集体智慧的结晶,但不一定会适合备课组内的每一位教师,更多的是适合占主导地位的那位教师,(相信经历过集体备课的老师应该会有这样的感受吧),因此教师对备课组统一设计的导学稿进行教学的第二次加工。 (7)各学科导学稿具有基本环节。 在我们的研究中,一个完整的学科导学稿一般由课题、教学目标、问题呈现、课堂梳理、课堂演练、作业拓展等几个环节构成(具体的见附件1-4)。其具体要求如下: 板块 编写阐述 编写注意点 说明 对学从学生的角度进行分析1.学习目标是学生学习的起点和归 生通过学与编制,与教学目标有一定的宿,是教学目标的一部分。 习后应达不同,让学生的学习更有方2.学习目标注重知识和技能目标, 到的行为向。 过程和方法、情感可渗透在教学过程中,【学状态进行可以不出示。 习目的具体、明3.学习目标是需要不同层面的学生标】 确、详细的能看懂,可操作要强,语言就必须做到 描述 准确、具体。 4.要能使学生在预学过后指导本课 的学习目标是什么,自己能否达成。 将教1.每个问题都需要有中1.问题编写前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 学中的知心点的归纳; 材及材料,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分类; 识方法等2.对主要的数学方法进2.“站在编者的肩膀上”看教材。 归结为5行梳理; 并对教材中涉及的教学知识、方法等进【问个左右的3.要引导学生合理的阅行合理的演绎,使之更适合学生的学习。 题呈问题,并编读教材; 3.思考并处理以下的问题(基于学现】 制相关促4.对每类问题的难度等生预学的基础):?新知如何呈现;? 进学生预进行合理的编排,保证每个小例题如何阅读;?基本方法如何归纳; 学的问题 组的题量均合理; ?重点难点如何突破 5.对若干较难的问题打 上“*”,可让学生预学时选做。 对教1.让学生对本课的知识1.课堂小结有助于学生形成知识框 材中的主有清晰的认识; 架,掌握学习的方法和要领。课堂上涉 要方法、知2.可穿插在问题呈现环及较多的内容,但学生只须掌握知识重【课识等进行节中,也可以在课堂结尾处进点、理解数学方法的实质就可以了。 堂梳整理,也可行小结与梳理; 2.出示方法上如填空、表格、框图、理】 以选择使3.课参考一些优秀课件提问等均可。 用“导学新中的设计; 3.适当注意学生质疑和扩展新知的 作业”上的4.注重于知识与方法的设计。 - 15 - 梳理部分 结合; 检测1.控制好10分钟左右时当堂达标测评,及时反馈学情,不 课堂成效间的题量 断休整,完成教学任务。课堂演练的形【课的习题,结2.可以选取教材后的作式可以多种多样,既可以是课本上的练堂演合教学内业题及作业本上的相关题目 习题,也可以是教师编写的达标训练题练】 容,适当考3.编写时可以多几个题目,其核心在于检测教学实效,反馈学 虑学生的目,执教教师自己选取 情。 分层 合理结合已有的资料进行作1.变换形式,同一内容可用多种形 的控制作业的设计,题目要精选,并进式表现,由于形式一变,思路也变,就 业量,并进行合理的拓展,供学有余力的增加了学生的思考性和趣味性。 【作行拓展 学生继续深化。 2.拓展延伸,要通过课堂练习,架业拓起创设空间知识桥梁,设计一些拓展延展】 伸的知识让学生去进行探究性学习。但 拓展延伸的内容,不得漫无边际,不得 无意义,违背规律,这样会把学生引向 极端。 导学稿是共性的,因为学情不同,每位教师在落实导学稿的过程中,应根据自己所面对的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个案补充,形成个性的导学稿,使其针对自己的学生,具有可操作性。所以,有符合自己所教班学情的个案补充是一个优秀导学稿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也是一篇导学稿合格的基本条件;另外,教师还要注重反思在教学中的作用,每篇导学稿都应该有该堂课的教学反思。 二,“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 1.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变革。 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是本课题研究中的中心环节,我们的模式改革成功与否,其实就是我们的课堂是否真正实现了教师的少讲、精讲,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没有得到保证。结合其他优秀教学模式的形成经历,针对学校教师的实际,对课堂模式的变革,我们在主要由课题组进行掌控和指导,针对多次不同的课堂教学调研的情况,对前期构建的以“问题导学”为基础课堂模式进行对此改进,以此不断完善我们的研究。 结合我们给出的模式图,不包括课前后,课堂主要分为四个环节(详见【案例3】): 课前侯课:课前对部分学生(或小组长等)进行个别的批改(第一次反馈),了解学生预学的学情,并提供给学生小组长一些指导(结合批改情况第一次解惑),为课堂的展开提供一些依据。 (1)合作交流:学生小组合作互助。每节课的开始10-15分钟,学生小组合作讨论,针对导学稿上的问题,小组内讨论解决,教师给每个小组分配展示任务。对于组内的优秀的同学,在这个环节可以充分展示自己在组内的才华。教师参与部分小组的合作学习,并就上课前了解到的学生中存在的难度比较大的问题与一些学生小组进行交流,第二次解惑(约15分钟); - 16 - (2)班级展示:教师掌控主要流程。之后是主要教学的25分钟左右的时间,其中15分钟左右的时间,由教师精讲,特别是针对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或者学生不能解答的问题,或者教师需要自主调整的教学(体现个性化)进行精讲。或者学生小组展示,其他学生追问,教师穿插指导(约20分钟); (3)总结梳理。这并不是一个很独立的环节,但教师也要安排适当的时间进行。需要教师引领或学生小组整理,学生小组解答笔记(约3分钟); (4)诊断评价:检测学生学习效果。一般8分钟。校对答案,组长批改2分钟,教师了解自己的教学成效,编制的试题可来自教材或个性化的布置。 【案例3】以《月相》为例的课堂导学阐述 1.学习目标:使学生明确自己学习的任务和方向 2.信息提供:任务性 目标性 方便性 ? 本导学案的信息根据学习目标分成3块:月相介绍,月相形成原因及规律,月相变化应用。 ? 以月相介绍信息为例任务性:把涉及到的月相、形状的描述、出现的时间用红笔化出来 ? 目标性:使学生对典型月相的认识有一个理性的印象~为识别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做一个铺垫。 方便性:信息的提供是为方便学生提炼知识而服务的~指导学生如何看书服务的。实例中~我们采取了一诗一解释模式。同时考虑到学生对月相的认识是既熟悉又陌生故而在结尾中都采用如“故而不可见”“反C字形”“大写的 D字”“形状象个玉盘”“反D字形状象C字”等明显词眼 3.知识提炼:信息提供的最终目的是学生能够对阅读中的文字描述进行理性的概括再到知识的提炼。 4.活动展示:本节课的难点在月相形成的原因及规律~而要真正理解此知识点~就必须通过活动体会~然该活动又并非真正放手放学生去做~介于该活动的特点~我在上新课的前一天~老师进行必要的说明与指导。 5.知识应用:本导学案的知识应用并非简单的就知识的应用而应用~而是采取了阅读的方式~使学生既可以得到知识应用的锻炼~又可增加与此知识有关的情感教育。 6.我的困惑:能够提出问题的学生是在思考的学生~基于此理念~我们特在导学稿的结尾处设置此项目~让学生通过导学稿的学习提出存在的疑问。 虽然对于学科中的课型变式、教师个性化的变式等方面,还有待于深入的研究,但也有了一些变化。 如一些学科的教学中增加了“目标导学”(2分钟左右)的环节; 如在合作学习的环节中,有的老师增加了学生帮教的内容;有的老师将学生合作按需要分成两次、三次合作等。 - 17 - 如在小组展示的环节中,有的老师对所有小组已经全部正确的问题抛开不讲,而专讲有疑惑的问题;有的老师组织是学生口答+展示的方式解决问题;有的老师则侧重于追问的设计等; „„ 2.“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完善与实施。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构建,是本课题研究的中心环节,它不是一个独立的研究内容,而是在上述三个步骤中同步进行的。 课题组成员深入的学习了相关的支撑性理论,加深了对教学模式构建、问题教学设计两大系列的认识,结合我们的课题推进,本模式从出台?成型的过程,也能体现出我们的思考与研究的基本过程。 (1)2011年3月梳理的原始模式: 教学 问题设计要求 教师工作 学生要求 四环节 由备课组为单位进行教学主问题 的设计~要求每位教师均能明白问1(进行教学设计 准备 结合预学问题题设计的意图与目标、答案与教学2(给学生以预学问题进行课前预习 ,预学, 要求等~并能根据主问题有个性的,一般2个, 设计自己的教学过程。 要求是能在学生已经预学的前提结合教师的问给出问题~引导学生进下能促进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问题~对的知识导学 入学习。 题。 进行初步学习 一般设计3-4个主问题,当然视学依据主问题~设计教学在教师的带领 科的不同特点也将会有一定的改活动过程~指导学生开或指挥下~结主体 变~但注意问题的设计必须是针对展学习。主问题数量较合教师的主问 全体学生,~对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少~就是要老师尽量发题进行相关的,课堂主 容进行串联,备课组工作,~并能动学生的学习热热情与学习~其间体环节, 让执教的教师依据这些主问题进参与~留给学生更多的现出学习方式 行个性化的教学开展。 学习机会和时间。 的变革。 设计1个带有提高或拓展性质的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拓对知识进行梳问题~引领全体学生的巩固或者是展。要求能引导学生进拓展 理或拓展。 前三分之一学生的学习。 行学习的巩固深化。 结合这样的模式,我们的老师在实践中出现了一些疑难,其实也是课题组在模式构建中认识还不够到位的原因所造成的。 (1)只有对课堂模式的阐述,不是教学模式的架构,设计导学稿成为了一个附属环节,显然不符合教学模式的构建思路。 (2)对课堂模式只有粗线条的阐述,没有深入的整理,原则上只是对原有课堂的改良; (3)将导学稿设计的中心定位为文字性的问题,没有对问题的设计进行细化的阐述,导致部分教师实践的第一环节(设计合理的导学问题)就产生了疑难。 - 18 - (4)没有考虑到大部分教师的研究水平不高的情况,操作上出现了比照案例不足的情况,对教师的实践产生了负面影响。 (2)2012年2月梳理的改进模式 课堂四环 环节要求 教师要求 学生要求 1(备课组分工合作~组长统筹~1.备课组为单位进行发挥个人智慧与集体合力。 集体备课。 设计环 2(导学稿的设计一般有:学习1.提倡对新课内容2.备课组对教材进行目标、回顾及预习、合作探究,问进行提前自主预习。 ,集体备分析处理、落实导学稿题导学,、小结与练习、资料助读、2.要求对课本内容设计任务。 课~设计作业布置、本课反思。 进行通读~圈画重点3.导学稿设计完后~3(导学稿一般要求提前一周完及疑难点。 学稿, 进行组内交流并修改成~利于老师个性化处理及相关完善 教学用具的准备。 1.导学稿提前一天下1.根据导学稿进行 1.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导学发给学生。 课前预习。 预学环 稿预学部分~提倡作为家庭作业2.进行适当的指导或2.主要是完成回顾,个性预回家完成。 个别辅导 及预习部分。选择性 2.每门课预习时间要控制在153.对学生的完成情况做好合作探究部分学~课前 分钟左右。 进行抽查。 的问题。 分工, 3.学生需在课前单独完成任务。 4.对合作探究的问题3.对组内人员进行 进行组间分工。 课前分工。 1.组内小展示期间适1.小展示时~组内要进行合理分当参与~掌握小组学习1.按导学稿的流程工~杜绝组长一言堂或组长权威。动态及学生的疑难点。 进行组内小展示~以时间一般为10分钟。 导学环 2.组间大展示时要点“兵兵互教互学”的2.大展示时~要求板书清晰、声拔要害~该出手时就出形式开展自主学习。 ,小大展音洪亮、重点突出。 手。 2.以小组为单位进3.教师讲述时间一般要控制在示~自主3.对学习进行适当的行课堂大展示~分享10分钟之内。要求表述简洁、条拓展~增加学生的知识学习成果~暴露学习学习, 理清晰。时间一般为20分钟。 面。 问题~完善知识结4.特别关注后1/3学生的表现4.及时评价打好分构~培养学习能力。 情况。 数。 总结环1.课堂自测题的设计要突出课1.对学生课堂表现进1.小结本节课所学,回顾小堂所学的重、难点及应用所学知行适当反馈。 内容。 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抽查学生自测情况 2.完成课内自测。 结~当堂 2.时间一般为10分钟。 3.布置作业 3.进行本课反思。 训练, 这个模式是结合教师的模仿学习和实践反思等过程,结合学科的实践整理出来的,在这个模式中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基本上有了教学模式的雏形,对每个环节的研究也给出了具体的要求,可以帮助教师更为有效的进行操作。 但我们也认识到,其中出现的最大问题就是,表述太过于复杂。 (3)2012年5月总结的完善模式 (具体的模式阐述详见本文P4的核心概念的界定中)以下仅以【案例4】来说明我们教学中的具体操作: - 19 - 【案例4】七下数学《4.3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1)》的教学操作(详细的导学稿见,具体见【附件】29/30, 设计环: 1.备课组长明确具体要求:如导学稿设计的基本模式和要求等, 2.备课组教师进行备课任务的分工, 3.主备教师分析教材、钻研参考材料,教参、作业本、优秀课件等,~设计导学稿, 4.备课组成员集体研讨:如主备教师就问题设计的意图进行阐述~教后针对导学稿中部分问题设计是否有效或合理进行探讨~或提出自己的修改建议~或提出自己的教学思路, 5.主备教师修改成稿。 预学环: 1.前一天下发导学稿~明确导学任务, 2.学生独立完成导学稿中要求的部分, 3.在校内预学期间~教师可以进行一些学生组长的辅导, 4.课前对部分学生,或小组长等,进行个别的批改,第一次反馈,~了解学生预学的学情~并提供给学生小组长一些指导,第一次解惑,~为课堂的展开提供一些依据。 导学环: 1.明确学习目标,1分钟,, 2.学生小组合作~教师参与部分小组的合作学习~并就上课前了解到的学生中存在的难度比较大的问题与一些学生小组进行交流~第二次解惑,约15分钟,, 3.学生小组讲解、教师穿插追问~教师的追问着重于一些基础的数学解题方法,或思路的归纳等,~学生中存在的困惑,也可以是学生的追问,~第三次解惑,约20分钟,, 4.全体课堂梳理,约3分钟,, 5.课堂小结演练,8分钟,。 反思环: 1.作业布置与批改、二次反馈 2.当堂知识自主梳理、四次解惑 五、操作的措施 ,一,课题组整体引领~打造研究团队 1.组建课改小组,明确职责和任务。 】: 具体见下【表5 【表5】:课改小组成员及相应任务分工 分工 人员 任务 课题 1.课题指导与调研 金××、陈××、俞××、罗××、董×× 组 2.负责相关学科的教学指导 操作 四门学科的备课组长: 1.课题研究的深入指导(问 - 20 - 组 瞿××、洪××、蒋××、金×× 题设计、导学稿) 2.学科教学的情况反馈 3.学科推进的过程调控 四门学科的七年级老师 语文:王××、瞿××、傅××、娄××、陈×× 1.设计相应的导学稿 参与 数学:章××、俞××、瞿×、沈××、洪×× 2.进行实践与反思 人员 英语:傅××、蒋××、金××、王× 3.对课题研究提出建议 科学:金××、唐×、瞿××、方×× 2.整体引领活动开展 在本课题的开展过重中,除了每月一次的全体成员总结会议,至少每半月半天的备课组会议,每半学期一次的教学调研等常规活动之外,还组织相关成员学习理论,指导他们的课堂开展,实现整体的引领,保证实践的顺利进行。 ,二,学校教师多方位调研~在诊断与调整中完善研究 1.调研与建议 在本课题的研究进程中,学校内的骨干教师(非参与课题)也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如在每一次校本调研中,他们就给出了许多的建议,而这些,都是课题领导小组成员无法完成的,许多教师的观点都对我们的研究产生了影响。 如对我们关注的重点之一的导学稿设计,教师们的建议众多(见【案例5】),给许多编写的教师带来了深入的思考,也给我们制定和完善相应的规则提供了依据。 【案例5】课堂教学改革调研活动之导学稿设计建议 1(符合七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符合七年级学科的基本特色与要求, 2(部分问题的呈现不适合学生的学习思路~要注意原理性知识与教学性知识的区别, 3(导学问题设计的目标指向性明确~具有“导学”的作用~但层次与梯度的设计有待进一步考量, 4(导学问题的设计应呈现学生学习知识的一些基本方法与思路~不要就问题而设计问题~就问题而设计习题, 5(有的班级中学生的导学稿很少见到双色笔的使用~应提醒学生注意, 6(一些班级导学稿在课前没有批改~课前应至少部分批改~并对学生小组长进行合理的预先指导, 7(导学问题的设计应难度小些~密度大些~这样可以呈现更多学生学习中的基本缺失, 8(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知识的突破设计也能基本体现在导学稿中~有力的促进了学生雨雪能力的提升, 9(从大部分导学稿的情况来看~框限了预学的内容~也框限了学与教的内容~这样的情况不好,不应框限学的内容与教的内容~教师应在这里做合理的教学拓展, 10(教室内的5个学生小组均进行展示之时~教师应在学生合作之时对各个小组的情况进行了解和调适~尤其是注意5类问题设计中的均衡程度,难易程度答题相当,~这样才能保证对每个学生小组均公平, - 21 - 11(设计导学稿时需要根据课时学习目标进行设计~才可以更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学习, 12(导学稿中的问题设计~应在符合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教学要求外~尽可能的丰富学生的预学形式~可以有阅读~有思考~有操作~有拓展等~注重不要总是用笔头的问题来代替预学,象数学学科~就基本为这样了,, 13(注重学生提升思考量的问题的设计~也就是要注意设计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语文学科做得比较好,, 14(教学内容的知识模块比较清晰~但需要注意模块之间的串联, 15(适当控制导学稿中的题目量以及难易程度~体现出教学内容之间的渐进性, 16(从解题中或问题的回答中概括或梳理出某类方法或思路的设计~才更有助于学生对这类的知识的掌握, 17(导学稿不应只是教材内容的呈现或教材习题的翻版~还应从中加入一些教师自创的内容~才会更有助于学生的整理。 2.评价与修正 一方面,开展执教教师的自我评价与反思,提出修正建议,保证课堂教学的有 [1]效性(见【案例6】【案例7】)。 【案例6】七下数学《4.3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1)》的评价与反思 1.“学习目标”的优点与不足: ,1,两个目标的设计基本到位~但学生在学习中有些不了解, ,2,对于一写目标的设计还不到位~如代入的表达形式等~学生不能叙述~尤其是对效果的检测等。 2.“问题呈现”的优点与不足: ,1,对整节课的教材进行了处理~使之更适合于学生的学习~也更有助于学生的基础技能的掌握~如问题1主要注重于学生的与本科相关基础知识的掌握~问题2沿用了教材中的 “合作学习”的思路~是对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的基础知识的梳理~问题4、5则能较为有效的促进学生阅读教材~并从中总结出合理的解题思路等~对学生学习有一定的帮助。 ,2,问题的呈现方式为线性呈现~螺旋上升~虽然考虑了学生的基础~但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要求还是太高~而且课前预习的量较大~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应注意有更多的精选。 ,3,课堂容量太大~就教师而言~按照上述程序基本不可能完成任务~课堂上的小结演练环节没有时间开展~因此要更为精选问题~并促进学生小组的学习合理。 3.“合作交流”的优点与不足: ,1,学生小组能开展正常的合作交流~而且留给学生小组的时间较为充裕~有4个小组能完成任务~1个小组还差1个问题, [1] 与【案例9】所表述的为同一节课 - 22 - ,2,学生对与小组合作还是有些流于表面~虽然已经明确了基本方式与步骤等~也能进行合理的操作~但总的来说效果不是很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的推选出来讲评的学生面对其他学生的质问~还有不能解释的现象~对整个解题过程的解释也只是按照书写的进行阅读~没有能对关键的步骤开展解释,其二是只有一个小组内进行了争论~并请教师裁决~其他的小组只是校对答案而已。 ,3,由于题量较大~学生小组内没有开展“兵教兵”的过程~这也是教师的操作还没有到位的原因。也许有的问题不必交流~可以师生直接完成~小组合作将重点的问题校对出来就可以了。 ,4,部分后进学生的参与还有较大的问题~游离于小组之外的学习还存在着。 4.“课堂梳理”的优点与不足: ,1,穿插于问题之中进行多次的梳理~符合学生的学习和认知规律。 ,2,对于本科的核心问题的梳理不足~尤其是针对后进学生的设计比较欠缺。 【案例7】七下数学《4.3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1)》的改进策略 1.导学稿中的问题设计还需要精简~尤其是在本课的重点知识,代入法解方程,上展开还不足。 2.对于相关的问题的设计虽然比较到位,如问题3基础的代入,~但这样的问题应该放在追问或教师的拓展中才能更为有效。 3.教学应用上还有待于进一步整合与处理~如问题1、复习回顾~问题2、代入法解方程~问题3、基础的代入~采用教师集中下的小组回答的方式开展教学~比学生直接讲解的效果要更优~这样可以节约更多的课堂教学时间~也可以更多的促进问题4、5的解决。 另一方面,构建相关的系列活动,将我校原有的“七环课例”的校本活动串联于其中,具体见【附件】21/22/23/24:导学评价阐述,,以这种教师熟悉的活动的变革,不仅促进更多的教师参与并发展,也更好的发挥学校教师的能动作用。 ,三,校内创设多维度的研究平台~提供教师完善的机会 1. 创设锻造理性的内联学习平台。 对于参加研究的我校(农村初中)的教师而言,他们的基础研究水平是薄弱的,他们的优势在于能够实践、反思、修正,他们的劣势在于基础理论水平和整体操作架构是不足的,因此,课题组所要做的事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进行课题的研究架构,指导教师参与有效实践;其二是指导教师学习理论,促进教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本课题的研究中,我们针对学校教师的特点,采用了两个的学习平台建设: (1)理论与研讨。如针对教学模式、合作学习、导学稿编写、课堂开展、先进课改经验等细节问题,由教科室负责提供素材,让教师在备课组长的带领下进行学习、实践反思和交流。 (2)教师资源的发挥。发挥学校中优秀教师的资源,参与到课题的研讨交流(如 - 23 - 评课、参与小课题研究等)中,为我们提供旁观者眼中的课改情况,促使我们的改革更为其他教师所接受。 2. 创设有效促进发展的实践平台。 教师的发展,总是在实践之中获得的,教师只有认真参与到实践之中,才能为我们的研究提供更有价值的过程性材料。在本课题的研究中,我们所给出的八类附件,有6类都源于教师的实践参与(材料节选)。 正是我们的构建“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课题研究,给了教师一个良好的实践平台,并指导教师在这个平台中不断实践?反思?修正,形成了系列的教师实践素材,这也是本课题研究的亮点之一。 3. 创设提升内涵的外联推介平台。 对于学校而言,向其他学校的推介是促进学校把该项工作努力完善的途径之一;对于教师而言,向外的推介是促动其自身成长的有力手段之一。因此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一方面扎实的做足做好校内的研究实践,也把一部分优秀教师向外推介,把我们的课题研究成果向外推介。有效的促动了教师的发展。,具体见【附件】5/19/20, 六、研究的成效 本课题的研究前后经过了约15个月的实践,结合我校的研究基础进行了扎实的实践(我们选择呈现的43个附件材料就能说明这一点),在前面的过程中我们只要呈现的是研究的基本进程与改进,但在实践中,我们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构建了一个有效推进的载体——“问题导学”教学模式。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在我校的构建与实践,我们结合了学校的实际,前面我们呈现的三个阶段(设想?实践?改进)的实践与改进的过程(具体见本文P22中,四,教学模式的建构)中均有阐述,结合4个基点深入研究,目前已经形成了研究学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基本思路,也构建了适合我校的“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具体见本文P5中2.“问题导学”教学模式)。 该教学模式的构建,基本上完成了我们提出的研究任务——将教师的备课(设计导学稿)与课堂教学模式整体改革进行整合的主要目标。 1.形成了适合学校教师研究的有效教学模式。 在本课题的推进过程中,我们多次召开研讨活动,对每个阶段的研究任务都切分的比较清晰,而且在不断的推进过程中,从各方面教师的参与与实践情况来看,虽然有不适应和质疑的阶段,但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讲,本模式在向我校的构建还是比较成功的。 【案例8】课改领导小组对课堂教学情况的调研意见汇总 1.能体现出“以问导学”、“以学促教”的基本理念~能按“四环导学”的基本模式开展教学。 - 24 - 2.学生参与面广~发言积极~教师基本能起到穿针引线~适当点拨的作用。 3.要能更合理的构建出具有教师自身特色的导学稿下的教学模式或者课堂流程。要有一些不同的操作变式~不能一刀切。 4.一组组问题之间如何更好的进行衔接~需要教师进行合理的编排与思考~构建出其中的问题主线~将情节、修持、过度等环节的展开有所依托。 5.课题组规定的合作学习、教师精讲的时间要求在参与的18位老师中只有6位达到要求~另有5位老师有1项基本达标。 6.教师的指导学生合作学习的操作还需要培训~13位老师对基本操作程序和要求还不是很清晰。 7.要更好的设计课后作业~或者有更多的符合学生的拓展性的练习~对学生学习后的帮助会更大。 8.教师的教学变式要进行更为详细的设计~导学稿是备课组集体的智慧结晶~是一个具有共性的教学方案~因此需要教师做合理的自我补充和拓展变式~体现出教师个体的教学个性~这样才会更有成效。 以上是我校课改领导小组成员对我校参与研究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调查后的建议汇总,透过这些建议,我们发现这样的思考比原来的课堂调研更为深入和透彻,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本模式是适合我校学校教师参与的。 2.完善了学校对教学模式研究和推进的校本机制。 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随着研究的进行不断的进行调整与思考,并将学校原有的一些研究基础融入其中是闲着学校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的良性发展。 ,二,师生获得了共同发展。 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也促进了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1(教师的个人专业水平得到发展。 从显性的指标来说:这一年研究参与的18位教师(其中有3位是在近3年内退休的老教师)中,有11位教师获得了显性的发展(下列获奖基本都在2011年12月以后)。 【案例9】七年级课改教师2012年获奖统计 陈××——导学新作业(语文)区一等奖,具体见【附件】39, 瞿××——小班化论文(语文)区一等奖 陈××——小班化案例(语文)区一等奖 王××——小班化案例(语文)区三等奖 俞××——导学新作业(数学)区一等奖,具体见【附件】40, 章××——导学新作业(数学)区一等奖 沈××——导学新作业(数学)区三等奖 俞××——小班化案例(数学)区一等奖 - 25 - 瞿××——区学科课题(数学)立项,具体见【附件】41, 蒋××——小班化论文(英语)区三等奖,具体见【附件】43, 蒋××——区(英语)学科课题立项 傅××——参与课堂教学交流获得好评,具体见【附件】42, 瞿××——在区内(科学)进行经验推广,具体见【附件】20, 瞿××——小班化论文科学区三等奖 方××——科学片优质课三等奖(刚分配的新教师) 方××——执教陕西教育考察团的交流课。 可以说,通过这一年的实践,由于课题组的调研、监控等措施的实行,全体教师均在导学稿编写、学生小组合作、学生课堂展示、教师课堂指导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改良,向着课题组要求的目标前行,全部参与的教师的理念都向“以学定教”的方向发展,比领导的讲解有效得多。主要体现在: (1)预学及导学时有效的引导学生探索 在我们的模式下,强调的较多的是学生自主及合作的学习活动,教师则引导和参与学生的探索活动,主要是教师要通过引导,帮助促进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释问题(小组内成员之间的沟通),通过问题的解决而实现学习内化,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操作会不自觉的跟随着学生进行,虽然我们的实践也产生了一些偏差,但总的来说,在启发引导上,教师的成效明显比以往高了很多。 (2)合理的组织学生的课堂展示 无论是学生的组内交流、解释与指导,还是组际的课堂交流、追问与解释,都比以往顺畅了许多。一方面是教师有教学前后的学生情况了解,促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其二是学生能力题提升,展示中也更多的暴露了思维过程,为教师的有效讲解铺垫了道路。 (3)真正实现了教学设计的创造性。 因为是全新的问题(任务)为载体的导学稿设计,教师的备课(设计导学稿)就拜托了原来的“抄袭”,更多的体现了教师对教学要哀求和内容的理解,更多的体现了教师的学科研究和探讨,实现了创造性的劳动,提高了教师的 计能力。 2(学生获得良性的发展 就学生的课堂表现而言,敢于发言的学生多了,能接受追问的学生多了,会作精彩发言的学生多了——这是走进我们的课堂的显性表现。 (1)增强了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 由于自己只有努力才能获得好的评价,在学生心中,教师的讲课的作用已经被渐渐的“弱化”。因此,学生需要参与到学习中来,在不断的解答和探求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有了学习的方法,更会学习了,兴趣和动机自然得到加强。 (2)学习方式灵活、个性、多样 - 26 - 本模式的教学实施,促进了更多的学生的参与,发挥了学生自己的主动性和无限的内在潜能。渐渐的,越来越多的学生有了自己个性化的学习方法,有效的租金了学生的发展。 (3)学业水平不断提高 在七年级的年段过关测试中,四门学科的三个指标(前30%,前97%,后27%的平均分)中,我校在同一片内的比较中有9个项目位于第一(共12个指标,除英语学科外其他所有的指标均明显高于同类学校)。 3.促动了更多教师的有效思考。 【案例10】课改成员之课堂教学思考 ? 与传统模式的如何合理整合„„„„„„„„学科教师 ? 教师可以根据本节课的内容来确定要学生掌握的主要内容~从而有效地分配时间。 ? 能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教师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预设的教学内容~能给学生清晰的概述学习的重点难点考点。 ? 可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就能获得大量系统的科学知识。 ? 采取定论的形式直接向学生传递知识~避免了认识过程中的许多不必要的曲折和困难~这比学生自己去摸索知识可少走不少弯路~能有效地保证让绝大部分学生在短时间内学到人类花费漫长时间积累起来的知识和技能。 ? 目前阶段中存在的重要问题„„„„„„„„领导成员 ? “以学定教”的理念已有接触~已有落实~但还是不够。一些老师不能合理操作我们要求的模式~又滑向了讲授式的模式~需要重新定位。 ? 部分教师的课堂掌控力度不够~已经滑向了另一个极端——“以学代教”~这种有点类似于“放羊”的课堂实不可取~教师必须讲至少10分钟~但还是尽量不要超过20分钟。 ? 同学科教师之间的模式没有变化~课堂上应该有一些不同之处的~需要各位参与教师结合自身的特点进行合理的开发。 从上面的这些教师的语录中,我们可以显然的观察到教师的反思与思考,不仅更具有深度,而且也更有针对性了。 ,三,形成了合适学科导学稿。 目前我们形成了具有学科特点的四科七年级导学稿,并在不断的实践中加以改,具体见【附件】1/2/3/4:学科变式和【附件】25-38:导学稿的编写案例及思考,。不进 仅为下一学年的继续深入研究打下了基础,也保证了本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四,形成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的研究机制 “问题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完善的研究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需要课题组挖掘每个教师的优势,为他们找准切口,并实施针对性的引领,才能保证研究得以顺利进行。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采取的教科室引领、教导处组织, - 27 - 课题组调研,操作组修正,参与人员实践的模式,有效的保证了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七、研究的反思 进行“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完善的研究一年多来,随着每一步的深入进行,我们不断的反思?调整,获得了较为良好的成效,但走过这一路,也还是有许多的问题有待于后续课题研究的是持续深入。如: 1(将研究的任务进行细化的分解。 在本模式基本成型并能整体推进的基础上,需要针对教师个体的特长,设计更为合理的载体,让更多的教师在某个更为细小的切入点上进行深入才能有更好的效果;这个方面在我们前期的研究中已经有所思考。 2(要在理论的研究上对教师进行更深入的培训。 目前我们的研究中还有许多的问题,如导学稿的编写不够合理,课堂模式的控制还不够得力,学生的参与导学稿的编写也还不足,尤其是促进学生提出问题等方面,教学的不同课型的使用变式等,不仅要深入研究,还应强化教师的培训和指导。 主要参考文献: 1.张海晨,李炳亭著《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 山东文艺出版社 2010.10 2.盛群力,郑淑贞著《合作学习设计》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6.7 3.杨永华,周佳萍译《有效的课堂教学手册》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8.11 4.贺红,曾白云译《有效的课堂管理手册》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8.11 5.黄河清著《中学数学问题导学教学策略》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8.1 6.李炳亭著《高效课堂九大“教学范式”》 山东文艺出版社 2010.8 7.余文森,洪明,张蓉《有效教学的理论和模式》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11.4 8.李星镐 南成日《关于构建新型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 23卷 2期 9.问题导学(教学)法的相关材料:如《运用“问题式导学法”构建初中数学优质高效课堂》(邓州城区五初中乔永存)《如何开展问题式教学》(延边第二中学张建凤)《“ 问题式导学”教学模式》(襄汾二中李枫)等,来源于百度文库 10.江苏镇江一中“学科问题导学模式研究”课题的相关资料(学校网站) - 28 - 初中学校“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课题成果附件目录 附件一:学科变式 1.“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下的初中语文导学稿设计 „„„„1 2.“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下的初中数学导学稿设计 „„„„2 3.“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下的初中英语导学稿设计 „„„„3 4.“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下的初中科学导学稿设计 „„„„4 附件二:实践进程 5.“问题导学”模式改革一年记事 „„„„5 附件三:课改操作 6.“问题导学”课堂教学改革第一阶段操作方案 „„„„8 7.七年级课堂教学改革调研活动记录要求 „„„„9 8.学生完成“导学稿”时间安排 „„„„10 9.七年级课改班级文化布置安排 „„„„11 10.七年级课堂教学改革评价细则 „„„„11 11.七年级课堂教学学生组长调查表 „„„„12 12.七年级课堂教学学生组长调查分析 „„„„14 13.七年级课堂教学改革调研情况反馈 „„„„15 14.七年级课堂教学改革调研活动之导学稿设计教师建议 „„„„16 附件四:学习培训 15.问题设计与教学开展的参考策略 „„„„17 16.对课改教师参与汇报展示活动的几点建议 „„„„20 17.课改成员外出学习体会 „„„„21 18.基于“目标导学”的初中数学教学分析(课件) „„„„25 19.初中数学问题导学课堂模式改革情况介绍材料 „„„„28 20.初中科学学科的“四环?问题导学”教学模式讲解 „„„„31 - 29 - 1.这是 一首叙事 诗~请大家 按照故事情 节来划分故附件五:导学评价 事的层次。 21.《2.4 力的图示》导学稿设计 „„„„34 请用四个字 来简单概括22.《2.4 力的图示》的教学反思——小组合作促学习 „„„„35 每一部分内23.《2.4 力的图示》的教学评价——导学稿设计 „„„„36 容。 24.《2.4 力的图示》的教学评价——教师主导 „„„„37 2.文章 开头写木兰附件六:案例思考 停机叹息有 25.语文《猫(2)》导学稿 „„„„38 什么作用, 3.战场26.《猫(2)》导学稿个案点评 „„„„38 上木兰表现27.语文《木兰诗(2)》导学稿 „„„„39 如何,请结 28.《木兰诗(2)》导学稿个案点评 „„„„40 合文中语句 29.数学《4.3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1)》导学稿 „„„„41 分析。 4.第630.《4.3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1)》导学稿个案点评 „„„„42 段写木兰回31.《6.4 因式分解的简单应用》导学稿 „„„„43 家与亲人团 32,《6.4 因式分解的简单应用》导学稿个案点评 „„„„45 聚~用了什 么修辞手33.《7.1 分式(1)》导学稿 „„„„45 法,表现了34.《7.1 分式(1)》导学稿个案点评 „„„„47 她怎样的心35.《Unit 10 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Period 2》导学稿„„„48 情, 36.《Unit 10 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导学稿个案点评„„„49 5.木兰 是怎么样一37.《物质的溶解性》导学案 „„„„51 个女子,从38.《第二节 声音的发生和传播》(第二课时)导学稿 „„„„52 文章中找出 语句来说附件七:导学作业 明。 39.七上语文《12 济南的冬天》导学作业设计 „„„„53 6.木兰 为什么辞官40.七上数学《6.2统计表》导学作业设计 „„„„57 还乡~请你 附件八:教师研究 结合自己对 中国封建社41.“问题导学”模式下初中数学法则教学课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63 会的了解来42.初中英语课堂导学教学的案例 „„„„68 谈谈看法。 43.七年级英语导学稿设计的研究 „„„„70 7.假如 你是木兰的 亲人~十几 年没见面 了~见到木 兰会做些什 么,会说些 什么, - 30 - - 31 -
本文档为【初中学校“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69254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02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初中语文
上传时间:2017-10-12
浏览量: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