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试述周扬与胡风在文学观念上的异同

试述周扬与胡风在文学观念上的异同

举报
开通vip

试述周扬与胡风在文学观念上的异同试述周扬与胡风在文学观念上的异同 中国左翼文学界内部的矛盾、冲突,有着复杂的原因。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开始,文学与政治集团关系密切,以及文学活动和文学组织的政治权利化,是冲突愈趋激烈的重要原因。进入五十年代以后,“一体化”的文学体制和格局,使矛盾和冲突的方式、性质,发生重要变化。 纵观二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的文学过程,可以看到左翼文学内部存在着不同的理论派别:一是以胡风、冯雪峰为代表的,包括五十年代的秦兆阳等;一是以周扬为代表的,包括后来成为左翼文学的主要领导者的邵荃麟、林默涵、何其芳等;另一则是在“文革”前夕形...

试述周扬与胡风在文学观念上的异同
试述周扬与胡风在文学观念上的异同 中国左翼文学界内部的矛盾、冲突,有着复杂的原因。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开始,文学与政治集团关系密切,以及文学活动和文学组织的政治权利化,是冲突愈趋激烈的重要原因。进入五十年代以后,“一体化”的文学体制和格局,使矛盾和冲突的方式、性质,发生重要变化。 纵观二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的文学过程,可以看到左翼文学内部存在着不同的理论派别:一是以胡风、冯雪峰为代表的,包括五十年代的秦兆阳等;一是以周扬为代表的,包括后来成为左翼文学的主要领导者的邵荃麟、林默涵、何其芳等;另一则是在“文革”前夕形成的,以江青、姚文元为首的派别。 一、 虽然周扬等与胡风、冯雪峰有尖锐的矛盾,但他们也有重要的共同点。 他们都无例外地把自己看作马克思主义者,坚持的是真正的(正统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把建立革命的(或无产阶级的)文学,作为自己的职责。他们也都不赞成文学与政治无关(无平行)论,认为从广义上说,文学应该是人民革命斗争、是思想启蒙的“武器”,中国的文学运动应是革命运动的组成部分。他们也都信奉、提倡“现实主义”。从这样的立场出发,对于中国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文学思潮和文学创作,他们都持激烈的批评态度。另一具有重要意义的共同点则是,他们都坚持文学“一体化”的理想、坚持建立文学的“统一规范”的必要。 二、 但是,他们之间也存在着一些重要的分歧。 第一, 关于文学与政治、实践与观念的关系。相对而言,周扬等更强调理论、思想观念的重要性,认为对作家而言,“正确的世界观”应置于第一位重要的位置上。胡风、冯雪峰也承认思想世界观的重要性,但认为更重要的是生活实践和艺术实践;思想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世界观问题,是表现在作家对现实的关系上,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表现出来,也必须在实践上去解决。 第二, 关于现实主义。周扬等更多接受苏联三十年代作家协会章程的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所做的规定,即文学要“从革命历史发展上”来反映现实,表现革命的远景,并注重对民众的教育作用。而胡风的“现实主义”则更多承接十九世纪法、俄文学的“批判生活”的性质,以及鲁迅所代表的中国现代作家的思想启蒙责任。对后者来说,他们更注意古老中国在“现代化”过程中的沉重负担,认为中国的“传统”和民众的生存状况和精神状态,一方面是韧性的战斗力、原始的生命力,另一方面则是奴性的卑贱与苟安。 第三, 创作上主客观的关系。周扬和毛泽东一样,重视深入生活的重要,并把生活主要理解为“工农兵”的斗争生活。而胡风则更强调作家的热情、创造力。他认为,文学创作是主客观的融合,如果这种融合是出色的,那就一定表现了主体对客体的主动态度。 第四, 关于“当代文学”的传统。在四五十年代之交,左翼作家需要面对二十世纪文学的三个“历史事件”:“五四”文学革命,产生于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毛泽东的《讲话》和解放区文学。这三个方面,既是文学思想、文学观念,又是文学事实、文学经验。在“五四”与《讲话》的关系上,胡风、冯雪峰、秦兆阳等虽然也承认《讲话》的指导意义,但并不把它的出现,看作是转折性事件。在有关当代文学“传统”问题的看法上,他们更重视“五四”的新文学传统,以保卫五四文学革命传统作为文学理想和文学实践的中心问题。对于五四新文学,也更强调它与西欧和俄国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继承关系。对于周扬来说,他们既强调《讲话》与“五四”文学革命的联系,甚至认为“五四传统”是最具有资格的继承者,同时更强调它们的区别。 试比较郭小川与贺敬之政治抒情诗的异同。(刘)?(简述2 0世纪俄罗斯诗歌对 中国现当代诗歌的影响。(最好列举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各一个例子来加以 说明 关于失联党员情况说明岗位说明总经理岗位说明书会计岗位说明书行政主管岗位说明书 ))(结合作品,分析郭小川和贺敬之在政治抒情诗创作上的异同。、03(简述郭小川骂贺敬之政治抒情诗的异同。I1108) 一、郭小川、贺敬之的政治抒情诗,既是中国历史的产物,也是中国文化的产物。从诗体上我们把政治抒情诗称作“颂新赋体诗”。郭小川、贺敬之的政治抒情诗以50年代的昂扬精神,重温了赋这一美学体验。并且,无论是贺敬之从马雅可夫斯基诗体化出的“东方楼梯式”,还是郭小川从中国古典诗律中重铸的“新辞赋体”,都以汉语独具的节奏和韵律,叠词排句的辉煌,传导了一个为大时代的磅礴气势、力量和展望的远景,与天安门前一年一度的游行和阅兵一样,成为一个时代不可重复的语言庆典。郭小川的《致青年公民》、《望星空》、《一个和八个》、《团泊洼的秋大》贺敬之的《同延安》、《放声歌唱》、《十年颂歌》、《雷锋之歌》简直就是人民共和国诗的编年史( 二、他们在政治诗的表现方式:也有某些相似之处。 1、贺敬之把马雅可夫斯基的“楼梯式”节奏与中国古典诗赋的对偶、排比的和谐韵律结合起来,把马雅可夫斯基的多层楼梯改为基本上两层对应的楼梯,这样,既有了参差起落的节奏变换,又有了我们民族诗学传统中对称的庄重,如他的《放声歌唱》。 贺敬之还把陕北民歌信天游发展成一种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的二行诗体,如《回延安》、《桂林山水歌》等。这种二行一节、匀称、并排的诗体,抒情节奏舒缓有致,行与行、节与节间诗思的跳跃和情感的跌宕,给读者留下想象飞驰的空间和感情回旋的余地。 贺敬之还化用古典诗歌的三、五、七言体,创造山一种新的半格律化的歌行体,如他的《三门峡歌》。 2、郭小川也继承了赋、比、兴传统的赋。他以偶句、俪辞、排比铺陈,构建了半格律的白话诗体,即格局比较严整,章节大致对称,自然流走而音韵铿锵的长句体利长短句体。长句体即所谓的“新辞赋体”,如《厦门风姿》等诗篇;长=短句体即所谓的“半散曲式的自由体”,如《祝酒歌》等诗篇。 三、他们间的差别也是显见的。在处理个人与群体、个体与历史、感性个体与历史本质之间的关系上,贺敬之从不(或极少)表现其间的裂痕和冲突。在他的诗中,“抒情主体”已经是充分“本质化”了,有限生命的个体由于融入了整体,由J1对“历史本质”的把握,而转化为有着充分自信的无限存在。而郭小川那些值得重视的作品那里,个体实现“本质化”过程的矛盾,得到关注。 试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文学界对短篇小说的特征和创作问题的讨论及其影响。? 从50年代初开始,文学界对短篇小说这一样式的特征和创作问题的讨论就持续不断。其中,1957年《文艺报》组织的短篇小说笔谈是讨论中重要的一次。 对于这一体裁的特质,即对它的结构形态做出界定,是讨论者最关心的问题。茅盾认为应从典型意义的生活片断、即截取“横断面”来看待短篇的特征。魏金楚提出“大纽结”与“小纽结”的用以区分中长篇和短篇的概念。侯金镜则主要从人物性格着眼,认为短篇是剪裁和表现性格的横断面和与此相适应的生活横断面等等。这些互相辩难的意见,其实包含着更多的相似点。他们或从对生活现象的处理,或从作品中矛盾的性质和展开的程度,或从人物性格的构成等不同方面,来强调短篇小说的“以小见大”、“以部分暗示全体”的特点。 对于中国当代作家来说,表现生活的“整体”和“本质”,是文学所要达到的目标。以敏捷、迅速反映生活见长的短篇小说,并不因此失去对社会生活“整体”和历史“本质”揭示的可能,只不过它以另外的方法来实现。当然,当代对T-短篇的讨论, 可能还包含着另外的意味;一些更多地标举19世纪以来西方现实主义小说艺术经验的作家(如茅盾、魏金枝等),试图以这种经验,来推动中国小说观念和技巧的“现代化”。他们的“严格”的短篇概念的提出,实际上是想扭转40年代以来,延安文学在小说艺术上更偏重于对“民间传统”的汲取,对通俗化和故事性的重视的趋向。 对短篇的这种讨论,推动了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初期,短篇艺术重视剪裁构思的潮流,而出现越来越多的那种写“横断面”的严格意义的短篇。 第七章 农村小说 山药蛋派?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在山西省逐渐汇集了一批较为成熟的短篇小说作家。他们有共同的文学主张和相近的艺术风格。也就形成了建国以来最早出现的、流派色彩最鲜明的—个作家群。人们略带风趣地称之为“山药蛋派”。这主要是针对他们的创作具有浓郁地方风风味和乡士气息而命名的。这个作家群以赵树理为中心,其重要成员有马烽、西戎等。他们都有意识地按照模拟公民的思想感情、文化水准和美学趣味去创作,强调长期深入农村基层生活的必要性,主张既要热情歌颂农民在新时代中的成睦,又不要回避他们在抛充千百年来的传统弱点和习惯势力方面需要进行的艰苦的改造,反对拔高人物、掩盖矛盾粉饰生活。赵树理的《套不住的手》、《实干家潘永福》,马烽的《我的第一个上级》,西戎的《赖人嫂》等,是该流派的翘楚之作。 比较赵树理与柳青在农村小说创作特色上的异同。? 在当代的农村小说中,存在着两个有影响、艺术倾向却有所不同的创作“群体”:一是赵树理等山西作家,另一是柳青等陕西作家。 一、他们的小说都呈现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小说艺术形态的两个发展趋势。一是关注“现实斗争”,即关注那些显示“中国社会”面貌“深刻的变化”的斗争,而这通常上指的是当时开展的政治运动。二是为了达到描写上的“深入核心”,作家在立场、观点、情感--,与自己的表现形象(农民)相一致。 二、比起来,柳青更坚定地实行表现“新的人物,新的世界”的决心,更重视农村中的先进人物的创造,更富于浪漫的理想的色彩,具有更大的概括“时代精神”和“历史本质”的雄心。 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观察,那么,柳青也许更像是乡村里的“外来者”,虽然他与所描写的土地和生活于其上的劳动者,已建立了密切的联系。而赵树理则更像是“本地人”,虽然他也获得一种超越性的眼界和地位。 他们的小说在关注、支持农村变革和“现代化”进程,关注“新人”的出现和伦理关系的调整和重建时,柳壹等更为重视的是新的价值观的灌输,赵树理等则更倾向于在农村的“传统”中发掘那些有生命力的素质。 就小说而言,柳青等所借鉴的,是西方和我国新文学中“现实主义小说”的传统,而赵树理更推重的是话本、说书等“宣讲”、“说话”的“本土资源”。 简述“山药蛋派”作家在小说创作上的共同性。? 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山西作家建立“流派”的努力,由于种种原因后来没有继续得到强调,但他们的创作仍形成了某些有迹可循的共同性。这包括: 一、地域的特征。赵树理、马烽等长期生活、工作在山西,作品也多取材于晋西北、太行山和太岳山盆地及汾水流域。山西乡村的民情风俗参与了他们小说素质的构成。 二、写作与农村“实际工作”的关系。小说的艺术自足性受到怀疑;“不作旁观者”的文学主张,不仅是叙事意义上,而且更是小说“社会功能”上的。赵树理的“问 题小说”的观念,他们关于写小说是为了“劝人”,能“产生指导现实的意义”的预期,是写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来写。但又认为,“本来面貌”,是以一个有先进思想的农民的眼睛的所见、所闻、所感。 四、重视故事叙述的完整矛?语言的通俗,以便能让识字不多的乡村读者接受。关于这个“流派”,评论界使用的称谓有“山西作家群”、“山西派”、“《火花》派”、“山药蛋派”等。 比较峻青与王愿坚在短篇小说创作上的异同。? 写作革命历史小说的作家中,俊青、王愿坚主要采削短篇的体裁。他们强调的是创造“幸福的路”的斗争的艰苦和残酷,并在这样的背景上塑造经过血与火检验的英雄形象。 峻青在l954年后,发表了一组写40年代山东胶东半岛战争(包括抗日战争和后来的内战)的短篇,如《黎明的河边》、《老水牛爷爷》、《党员登记表》等。人的生活环境的险恶,是这些小说 所着力渲染的。在情节上、偶然因素的安排,为人物布置接连不断的严峻境遇的磨难。在多少损害了对个体生命的人性关怀的情况下,酷刑、死亡等情节常用来突出英雄的“超人”式意志。这种构思方式,也出现在他写和平年代的作品,如《山鹰》中。由于俊青的创作所具有的这种“浪漫主义”的因素(正面塑造高大的英雄形象、理想激情的基凋)他的作晶在五六十年代受到很高的评价。 相对于峻青描述的铺张来,王愿坚的叙述要显得单纯清晰些;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们更接近于“故事”的形态。《党费》、《七根火柴》、《粮食的故事》、《三人行》等所写的30年代初“苏区”的斗争和红军的长征,作者并未亲历过。但他40年代红军队中的生活,以及参加《星火燎原》等“革命同忆录”丛书的编辑工作,帮助他掌握“革命历史”叙述上的原则和方式。 试比较孙犁与峻青短篇小说创作的不同风格。(刘)? 孙犁与峻青是当代运用短篇形式描摹革命历史风云的较早的开拓者。他俩有大致相近的生活经 历,走过大致相近的创作道路,但在创作风格和艺术追求上却表现出迎然有异的特色。 一、孙犁的《白洋淀纪事》是50年代短篇小说的结集。他的短篇小说的突出特点就是“诗美”的风格,即具有诗一般的情润、意境和美感。 1、作家并不去正面表现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和惊心动魄的斗争场景,而是用一种诗人的眼光和气质,善于从平凡的日常生活中,从家庭、夫妻、爱情和友谊的关系的变化中,从人物细腻的心理刻画并“情感倾诉中,提炼出富有时代精神和诗情画意的部分,稍加点染和凸现,从而绘制出鲜明生动的时代的剪影。 2、他的作品总是蕴蓄着饱满的诗情,精炼疏淡的笔墨表露出丰富的思想内蕴和深远的意境。这种诗情,不仅由于语言之美,更是因为作家是以一种诗意的眼光来看待生活。 3、他的创作还突破了那种由开头、发展、高潮、结局等环节构成的传统小说的格局,而是根据诗的某些特点,或详或略,时疏时密,有收有放,信笔铺排,不拘一格,如行云流水、明丽天然,蕴含一种内在的节奏感。 孙犁小说的诗美风格是在现代主义的基础之上,汇注入浓郁的浪漫主义情调的 一种独创。他孜孜追求的“美的极致”的艺术个性,在当代短篇小说园地中独树一帜的。 二、与孙犁的短篇小说题材近似,而艺术风格迥然有异的作家是俊青。《黎明的河边》是峻青五、六十年代短篇小说的结集。他的小说几乎都是正面地描写敌人的血腥罪行、军民的浴血奋战和英雄们的壮烈牺牲,也几乎都是直接明朗地展开尖锐的冲突,并把它急骤地推至高潮,强烈的紧迫感和悬念感,造成夺人心魄的艺术力量。峻青小说的最大特点就是传奇性与悲壮美的结合与统一。 1、他的作品总是选取高大的英雄人物作为小说的主人公,而他们又总是面临着生与死、勇者与懦夫、烈士与叛徒等重大的抉择和考验。故事惊心动魄,情节完整曲折,富有浓郁的传奇色彩。 2、小说以较大的比重表现了战争的残酷性。主人公的遭遇和故礤的结局往往是悲剧性的。而作者能以革命英雄土义作为基调,在悲的气氛中显现壮的包彩,在血和泪的溅洒中透露出理想的亮色。 如果把孙犁的小说比喻为淡笔勾勒的白描图,那么峻青的小说就是浓彩色重的油彩画。 结合当时的评述,谈谈杨沫《青春之歌》的题材意义。 《青春之歌》叙述中国共产党人在民族危亡的时刻,如何自觉地承担起决定民族命运的“历史责任”,组织民众,不避个人受难和牺牲进行英雄斗争。这是胜利者对其历史所作的确认。这种确认,在小说中主要通过对英雄形象(卢嘉川、江华、林红等)的创造来达到。因而,尽管卢嘉川等在小说中并非主要人物,当时评论在肯定这部作品时,他们的存在却是首要理由。当然,小说也存在一些特殊的因素。 首先,它同时是关于中国现代矢[I识分子道路的故事,另外,还多少牵涉到女性命运的主题。林道静的爱情、婚姻遭遇,隐含着复杂的女性问题。但有关女性命运的主题因素,在作品中是被压抑、被淡化,被主要当作阶级立场、阶级意识的矛盾和转变的因素来处理的。小说在否定戴愉、余永泽、白莉萍等的选择的同时,通过林道静的“成长”来指认知识分子惟一的出路:在无产阶级政党的引领下,经历艰苦的思想改造,从个人主义到达集体主义,从个人英雄式的幻想,到参加阶级解放的集体斗争——也即个体生命只有融合、投入以工农大众为主体的革命事业中去,他的生命的价值才可能得到真正实现。这一道路的叙说虽说早已做出,但在知识分子改造以获得“本质”成为严重问题的五六十年代,又是必须着重强调的。这是这部小说的“题材意义”,是它虽以知识分子为主人公,仍获得充分肯定的原因。 第十一章 散文 “散文年”II 1961年,在严重的经济困难面前,党和政府下决心进行政策调整,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指导方针。这一切调整措施虽然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自“反右”后愈演愈烈的“左倾”错误,但却在一定程度上为作家解了“禁”,松了“绑”,为创作的复苏和发展提供了一种客观的“可能性”。如上对散文创作有意识的倡导和扶植;同时,包括《红旗》在内的诸如《人民文学》《人民日报》、《文汇报》等众多杂志,报刊辟出阵地刊载散文作品,为散文的问世提供了丰沃的“土壤”——正是在这种主客观条件下,散文创作才在民国经济处于严重困难时期凭借它自身的文体优势再一次迅速“勃起”1961 年也就理所然地被人们称为“散文年”。 比较“十七年”期间艺术散文两次短暂“勃起”的不同特点。(刘)? “十七年”期间艺术散文的创作有两次短暂的“勃起”。 一、第一次发生在L956年,延续至l957年5月地,即“反右”前夕。剖视这次散文“勃起”的总体风貌,有如下三个特点: 1、创作“自由度”较高。 这既表现在题材撷取较为开阔这一方面,如养花、游山、吃茶、赏秋等皆可以入文:同时也表现在思想、文笔较为泼辣、洒脱这另一方面,如《惠泉吃茶记》批评了茶具不整、态度生硬、仰赖“虚名”经商的情况:《节序、风俗和艺术》指摘了现实生活中“简单化”、“贫乏”的普遍现象等。 2、散文的“理论建设”十分孱弱。 3.不少代表性作家初步奠定了其艺术风貌,开始走向成熟。 如杨朔发表了《香山红叶》,标志了他由“通讯特写”走上了“抒情散文”之路;秦牧发表了《社稷坛抒情》,开始酿“杂文”步入“散文”的殿堂;魏魏发表了《我的老师》,脱去过去的“报道气”,显出了醇正散文的味道,等等。 但与此同时,散文“小说化”的不良倾向也开始袭来,诸如何为的《第二次考试》、白桦的《洛阳灯火》等,背离了散文的自性,虚构编织,实不足取。 二、第二次发生在1961年,延续至1962年上半年,纵观这时期的散文创作,又有这样几个新的特点: 1、“主体”意识和“文体”意识普遍弱化。 散文的“主体”意识主要表现为抒写自我、个性,表现感情、心灵,显示出活泼渡的独特“性灵”和强大的“人格”精神,但这期间的散文普遍存在着隐匿自我、淡化个性的通病。 散文的“文体”意识由于“主体”的隐匿而不得不借助于其它“文体”的优长,如杨朔偏向“诗”,走了一条“以诗为文”之路;刘白羽偏向“政论”,走了一条“以论为文”之路;而秦牧则偏向“杂文”,走了一条“以知识为文”之路,其它如吴伯萧的“以赋为文”,曹靖华的“以乐为文”等,虽各有不同,利弊也不一致,但“文体”意识普遍弱化这一点却是共同的。 2、有了散文的“理论建设”与之相配合。 建国后有关散文发展的“理论建设”相当薄弱,但这一时期“笔谈散文”的讨论却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欠缺。纵观这次“讨论”,由于它是在“封闭”的、较为严峻的情势下进行的,所以其趋势也只能是“走向传统”。古典散文诸如“文以载道„‘缘情重理„“隋文并茂„短小精悍”等优良传统都得以挖掘并受到重视,而同样已经形成“新传统”的现代散文重视自我、个性鲜明、形式自由、幽默有趣的特点却被抹煞或回避。这些都对当代散文创作产生了正面或负面的深远影响。 3、在艺术表现上精益求精、惨淡经营。 前后两次“勃起”相比较,这一次在思想内容的开掘、探索上显然无所作为(泼辣、洒脱之笔难得一见),但在文字表现上却甚为有力,许多作品都精雕细刻、严谨求工,其表现之精、文字之美一篇赛一篇,大大提高了作品的审美品味。 简述杨朔散文创作的特色。(刘)? 一、杨朔在散文创作上独辟蹊径,执意标新,走了一条自己辟出的“险路”。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诗化散文”的艺术主张,揭起了“诗体散文”的大旗。 杨朔的散文创作其“主旋律”是以诗为“神魂”的。这主要体现为: 1、巧于“造境”,三笔两笔即能营造一个优雅、深透的意境,像“《雪浪花》少女戏水、《荔枝蜜》环山抱水的优美境界都是精妙的诗境点染” 2、善于“升华”,于不经意中“翻跌”出新颖诗意,像。《菜花赋》由“童子 面”茶花升华到“祖国面貌”、《泰山极顼》由“远眺”所见翻跌出“一副青山绿水”都是这种诗意的升腾。 3、工于“诗艺”,如多用“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手法,讲究“炼字”。 二、事实上,杨朔的散文还存在着“通讯化”、“小说化”的浓重痕迹。 1、通讯化的痕迹表现在;题材求“新”,不是沉淀的“记忆”,而是行进着的“现实”,时效性较强;“主体”淡化,“客体”成为“主角”“自我”让位于“他”(普通劳动者),“报道气”跃然纸上。 2、小说化的痕迹则表现在:看重写“人”,人多篇什都设有“主人公”(如画供、养蜂员、老泰山等)长于场景、对话的描绘:“口语化”(即生活语言)成为文章语言的“底色”。 这样,杨朔的散文其准确面貌即应该是以“诗化”为主旋律,辅以“通讯化”、“小说化”为副旋律的多重“交响乐”。 简述刘白羽散文创作的特色。(刘)(简述刘白羽散文的特色。III 02) 一、刘白羽的散文是有“个性”特色的: 1、首先,表现在“选材”上——这是创作的“初始”阶段,回答的是“写什么”的问题——他最愿意选取的题材是巍峨的高山、雄浑的大海、喷薄的日出、不灭的灯火以及沸腾的工地、勇猛的进军等等。这些都是“时代”的一角,因而剪取这“一角”也就最能体现出“时代”的风貌。 2、其次,,表现在“内容”上——这是创作的“关键”阶段,回答的是“怎么写”的问题——他特别强调坐着的思想、感情即“全部心灵”与生话、斗争和时代“结合的程度”,主张“抒人民之情、抒革命之情、抒时代之情”,从而“创造我们时代最好最美的新散文”,使其成为“壮丽生活的赞歌”、“战斗生活的号角”,因此,他的散文在内容表达上注重战士“豪情”的抒发;同时,激情的“议论”也强化了作品的“政论”色彩。 3、最好,在语言、风格上一一这是全部内容的“载体”,个性与精神气质的“外化”一一他认为我们这样一个“壮美”的时代,就只有以“壮美”的文风才能“内”“外”相符,与之相应。他的散文文笔粗犷、雄健,语言华美、明丽,善于以铺排的句式来造成磅礴的气势,长于以绚丽的词汇来显示文采的焕发,给它所反映的那个特定时代留下一个鲜明的“造影”。 4、讴歌“激流勇进”之美——这正是刘白羽散文的最突出、最鲜明的艺术特色。 二、刘白羽的散文较之杨朔、秦牧在写法上要纯正得多;他以“我”为作品主体,以我的“感情”为贯穿线索,以我亲见、亲历的“人、事、景、物”联想为表现内容,纵横开阖,起伏跌宕以“情”见“理”,升华成文。 简述秦牧散文创作的特色。(刘)? 一、秦牧在当代散文理论建设上可谓倡导“大散化”概念的第一人。他是由杂文走向散文的,杂文的重知识、善说理的倾向一直伴随着他,使他的多数散文始终徜徉于“知识小品”和“抒情散文”之间,未能完成“写心”、“抒情”的根本性战略转移。 二、秦牧的散文实际是“平民化”了的、“随笔式”散文。 l、在当时,英国随笔的那种“绅士气”和“五四”随笔的那种“名士”、“隐士气”连同那种“幽默味”都因着“服务工农兵”的时代风尚而被剔除了,通俗易懂、明白晓畅成了美学风范的共性要求:“个性”的鲜明显示和“情感”(适当调和也因着时 代的情势而被弱化了,隐匿自我、节制感情成了当时创作的普遍通病。秦牧的散文也未能幸免,这是一方面。 2、从另一方面看,秦牧的散文在取材上的“宽”和“软”(所谓天上地下、轶闻趣事、草木鱼虫、珍禽异兽无所不谈),在写法上的“开”与“合”(所谓抱定主线扯开去,做“滚雪球”式联想)等还是典型的“随笔”写法。 简述吴伯箫散文创作的特色。(刘)?(简述吴伯箫散文的思想艺术特色. 11102汇编) 吴伯箫60年代散文的主要代表作大多收录在散文集《北极星》中。他散文写得最好的是一组延安生活“同忆”之作,如'《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歌声》、《窑洞风景》等,包括“文革”后所写的《岗位》。在当时对战争年代精神传统发掘的社会思潮中,吴伯箫以有个性色彩的记忆做出了出色的反应。 这些散文用(都是“轮辐向心”的写法:环抱一个中心,四面八方--写来,极尽“铡冻”之能事。这种“以赋为文”的写法,要求条分缕析(写“全”写“园”),形象、具体(比喻、摹状),文字活泼、生动(寓“情”于“叙”,平中见奇)。把“状物散文”’写得如此之好是吴伯箫当代散文的一犬贡献。 第十二章 话剧 第四种剧本II(何谓“第四种剧本”) 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话剧创作,表现于人生活,多写先进思想与保守思想的斗争;表现农民生活,多写入社与不入社的矛盾;表现部队生活,多写敌我军事斗争。而“第四种剧本”则突破这些套子的限制,除了表现工农兵的“斗争生活”之外,还特别注重表现工农兵干部、知识分子的“感情生活”,且描写得深入、细致,情动于衷。代表作品有岳野的《同甘共苦》、杨履方的《布谷鸟又叫了》、海默的《洞箫横吹》等。“第四种剧本”对于冲破话剧创作中的教条主义束缚具有重要的意义。 结合作家作品,简述“第四种剧本”的主要特征。(刘)III 一、“第四种剧本”的i要特征是从生活出发,从人物出发,大胆突破当时话剧创作中公式化、概念化的套子。如《同甘共苦》剧本通过某省农村工作部副部长孟时荆和他的妻子华云、前妻刘片纹之间的感情纠葛、悲欢离合,表现出社会主义时期革命者应如何对待爱情、婚姻和家庭生活。作者岳野从生活出发,阐发了自己对人生、爱情的看法。在人物塑造上,作者更是明确指出:“不能简单把人分成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那是不科学的。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性格形成是很复杂的”,“人的本身也经常是矛盾的,矛盾解决了就又前进一步”。 二:其次,题材的开拓,构思独特也是“第四种剧本”的显著特点。 《布谷鸟又叫了》剧中,作者选用“抒情喜剧”的形式,通过合作化时期“青年男女的生活、爱情、劳动与理想等问题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矛盾和斗争”来揭示“人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宝贝”,“要关心人”。这与当时常见的写合作化运动的作品大相径庭。 《洞箫横吹》作为“干预生活”反映人民内部消极现象——思想僵化、官僚主义等的作品,它用一支由敌机残骸上的铝管自制而成的洞箫贯穿全剧。竖吹为箫,横吹为笛,凄凉的箫声与欢快的笛声成为主人公复员军人刘杰情绪“寒暑”的象征。构思独特,充满生活气息。 结合作品,试述老舍“京昧”话剧的特色。(刘)?(以一、两个剧作为例,试论“京味儿话剧”的特点。IV 02汇编) 一、老舍的剧作大多是以北方为背景,以胡同、茶馆、火杂院为具体场景,写北京和北京人的遭遇、命运及变化。北京是老舍艺术生命赖以存活的土地,是他写作的源泉。“我爱她(北京)像爱我的母亲”,这是这种赤子之情,化成了作者笔下一幅幅色彩浓郁的新老北京风情画。 《龙须沟》一以新的喜悦的笔墨,展现了北京日新月异变化着的新风貌。<茶馆》则是在更大的时空跨度上(1895-1945)展现了北京历史的风情画。作者选择老字号“裕泰”大茶馆为具体场景,将三教九流、五行八作,各色人等云集于此。通过:“众生相”的展示,表现不同时代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 二、在浓郁的北京风情画中,涌动着一群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小人物。作者对他们有的是重墨描绘,有的是粗线勾勒,有的则在对比、映衬中显示其独有神韵。 1、《龙须沟》众多人物中,最为成功的形象当推程疯子,作者对他作了浓墨重彩的描绘。《龙须沟》中这位唯一穿长衫的曲艺艺人的新生,是时代变迁的有力佐证。 2、其次,作者抓住人物盼主要特征,三笔两笔画出个人来。如《茶馆》中流氓打手二德子,作者就抓住了他的性格核心——欺软怕硬。 3、老舍还善于把人物放在复杂的矛盾关系中,通过对比、映衬来揭示人物性格。如《龙须沟》第一幕中,当冯狗子“大模大样”走进小杂院来寻衅闹事时,这院中每一个人由于身份和经历的不同,对冯狗子的反抗,以及对程疯子遭遇的同情从形式到程度也各不相同。又如《茶馆》五组社会渣滓的形象,作者运用对比手法,塑造得十分绝妙。 三、鲜活、精练、幽默诙谐的“京味”语寿。 1、他的语言将鲜活、精练与丰富饱满熔于一炉。精练之处惜墨如金,如《茶馆》中从沈处长嘴里挤出的那七个“好”字,令人叫绝;饱满之处用墨如泼,如第三幕王掌柜痛心陈辞的著名片断。 2、其语言还有幽默诙谐的特点。如《茶馆》第二幕中,老伙计李三面对繁重的活计,忿忿然发出“改良~改良~越改越凉,冰凉”,利用谐音造成幽默,反映人们对所谓“改良”的失望心态。 3、老舍语言的独特魅力充分体现了京味话剧“对语言趣味的倚重”,“味”在相当程度上也正是一种语言趣味。 四、老舍“京味”话剧结构的内蕴——“不像戏的戏”。 由于要展现广阔的生活画而,和众多人物的命运,传统话剧的解构(一人一事: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显然不能适应。作者的胆识正表现在‘反常规,跳出写故事的框囿,小以曲折惊险完整的情节取胜,而以刻画个性鲜明的人物和善于穿插具有时代色彩的生活片段取胜。《龙须沟》和《茶馆》就是这种结构的典型体现。 结合作家作品,试述当代历史剧创作的主要特点。(刘)?。 综观当代历史剧的创作,作家们共同追求的主要特点表现为: 一、注重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一般采用“依史作剧”。 “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这句“评论家的用语”茅盾生前曾经“不揣冒昧”给予了“一个比较醒目的注解: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的结合”,换句话说艺术虚构必须是在充分掌握、研究分析大量史料,在对历史事实(包括人物)本质认识的基础上方可进行。 话剧《关汉卿》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历史上有关汉卿生平史料的记载,可谓是凤毛麟角。根据这些极为有限的材料,为关汉卿立传,必须要进行人物的艺术虚构,剧作成功的关键在田汉再现了元代人都的典型历史环境与关汉卿这个典型历史人物之 间的关系。民族的与阶级的双重压力,正是关汉卿所处丰_会环境的高度概括。田汉从这典型环境中发出种种艺术处理i,如朱小兰冤杀、二姐被抢.《窦娥冤》创作经历的坎坷、赛帘秀双眼被剜„„尽管是虚构的,但本质上是真实的,并且虚构也是有限度的。 二、强调"古为今用“的创作原则。 在当代历史剧的创作中,对“古为今用”的理解,认识是各有所求,各有所需的。 1961年夏,在所有以卧薪尝胆为题材的剧本中,作为唯一的话剧《胆剑篇》问世了。曹禺在总结前人创作的基础上。对史实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开掘,努力从古老题材中“搞出向己的新东西来” 首先他摒弃了“春秋无义战”的传统观念,肯定了越国作为小国、弱国对吴国作战的正义性;其次他抓住人物,“以人带史”。从勾践到夫差、伍子胥和伯嚭、范蠡和文仲等人物性格对比和冲突的展示中,揭示出吴越两国强弱胜负矛盾互为转化过程,从中提炼出富有深刻这里的意蕴“ 时胜负在于力,千古胜负在于理”。与同类剧作相比,在古为今用上还是高出一筹的。 三、注重对历史人物形象的塑造。 剧作家对主要历史人物形象的塑造,注重在“史实”的基础上,一起各自独有的审美方式,赋予人物以艺术光彩。 1959年,在搁笔多年之后,郭沫若先后挥毫创作了历史剧《蔡文姬》、《武则天》,为历史上遭到众多非议的两个杰出人物——曹操和武则天翻案,表现了作家的胆识和勇气。郭沭若为曹操翻案的想法萦绕于心,由来已久。作者选择“文姬归汉”这事件来做翻案文章,表现曹操广罗人才,力修文治,在发展文化上的贡献:又展示曹操雄才人大略的政治家风度。 四、选材上讲究为人熟知,广为流传的人与事;结构上追求完整集中,扣人心弦 l、当代历史剧在选材上,在不违背历史真实的前提下,作家们大都选用为现代观众所了解熟知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如“卧薪尝胆”、“昭君出塞”,曹操、武则天和关汉卿等,其目的是为了拉开帷幕就能与观众迅速进行交流,为观众所欣赏。不要由于历史知识的繁复、生僻而给观众带来审美心理的障碍。 2、其次出于对历史事件整体认识和理解的需要,结构一般要求完整,人物相对集中。如话剧《关汉卿》,作者大胆采用“戏中戏”的结构方式来组织情节,将编、演、看全部都入了戏。 五、最后有关历史剧的语言,既不能让古人说出今天的话语,但又不能过分艰涩,令人费解。一般采用亦文亦白,亦骈亦散,“拟古”的语言。 如《胆剑篇》剧中,当勾践成为吴王阶下囚,面对非人的凌辱时,他愤起怒斥:“国不分强弱,有义才能立;人不分智愚,有勇才能存。大王但靠国大兵强,欺凌弱小,这是不义;残害无辜,这是不勇。不勇不义的国家可以出兵遍天下,杀人遍天下,但它是断难立足于天下的。”语言铿锵有力,饱含激情,悦耳易懂,将人物的内心表现得有声有色。 有些剧作家还借用诗化的手段,取得主观情感介入的自由。如《关汉卿》中长词“双飞蝶”,田汉“自铸伟词”表现关、朱二人共同意志、共同信念:“将碧血、写忠烈、作厉鬼。除逆贼,这血儿啊,化作黄河扬子浪千叠,长与英雄共魂魄„„”既是人物性格集中再现,又使剧作充满了诗情,蕴诗于史。 简述郭沫若历史剧《蔡文姬》的主题意义。?、 从现实政治问题出发,到“历史”中寻找事件和人物,以之作为对现实发言的依托,是郭沫若历史剧构思的基点。 《蔡文姬》是对传统戏曲、小说曹操形象的“改写”。代替那个“白脸奸臣”的曹操的,是伟大政治家、军事家、诗人的形象。作者充分理解这个时代推崇的是具有雄才大略的、开辟历史“新纪元”的“风流人物”,他的充溢着浪漫激情的这种“改写”,是对于这一“时代精神”的呼应。 自然,《蔡文姬》中,写得比较有光彩的,是汉代女诗人蔡文姬这个人物。在剧里,“文姬归汉”这一事件,无论是曹操遣使的动机,还是文姬在痛苦中依然离夫别子的决心,都被赋予“爱国”、“重建建安文化”的意义,而受到强调和渲染。国家、社会责任与个人情感的冲突,这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和文学的主题,在这里得到重现。这种情感体验,包括一个诗人对其才情的自我意识,能够激发作者的创作情感的投入。正是这个意义上,郭沫若说:“蔡文姬就是我,是照着我写的。” 简述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的艺术特色。(刘)?(简祈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在艺术上的可取之处。III 04) 剧作《霓虹灯F的哨兵》的成功主要表现在: 一、从生活出发,敢于突破“操场、军营、战场”这种习惯构思的窠臼,将部队放到五光十色、车水马龙的上海南京路„复杂矛盾的聚焦处,将军营生活与广阔社会生活联系起来。这种新的视角带来了题旨的深化——“拒腐蚀、永不沾”,使作品充满时代气息,克服流于单调的弊病。 二、《霓虹灯下的哨兵》中的人物形象鲜活,“都来自生活,来自长年的生活积累”,在作家心中已经达到呼之欲出的境界。如连长鲁大成是从上百的连、营长中凑成的“这一个”。作为人物的基调:他能征善战,嫉恶如仇,粗犷爽朗、热情质朴。面对南京路上阵阵“香风”的侵袭,他恼火,他着急,他恨铁不成钢„„剧本通过任务特定的行动方式,将他的热爱与激愤交织在一起,使人物鲜活地站立起来。 三、剧本表现形式上的创新。作者大胆吸收和借鉴电影的某些手法,如“画外音”(脍炙人口的“春妮来信”就用此法);“闪回”(如童母回忆阿男父亲解放前被害经过);“镜头分切”(如第八场采用灯光“暗转”达到场景迅速转换与切入的目的),扩大了剧本反映生活的容量,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第十五章 分裂的文学世界 简述穆旦晚年诗歌的思想艺术特色 在停止写诗多年后,穆旦在1975到1976年间,有了一次诗的火花的迸射,一共写了近三十首诗。这些诗可以看作是他生命晚期的对人生之路的回顾。它们有《智慧之歌》、《冥想》、《友谊》以及《春》、《夏》、《歌》、《冬》等。它们当然不再是四十年代的紧张和尖锐,而是冷静而朴素,但其实也是痛苦的,仍是对“自我”的解剖,但不再是五十年代的那种否弃“自己”的忏悔。 对现代“冲突”悲剧生活的体验,使作者具有“反讽”的精神态度和语言方式。他明白“沉默是痛苦的至高的见证”,但最终不愿痛苦随身而没:现实与理想,智慧和受难,感情和理智,言语和沉默„„在诗中构成矛盾性的张力。对于生活和艺术的纯正的追求,与这种追求在现实中的挫折,是悲剧的根源。 他既表达了对生命有所企望的智慧者所必须承担的责任和苦难,同时也承认在生命的“幻想的尽头”,只是“一片落叶子飘零的树林”。他骄傲于“唯有一棵智慧之树不凋”,却无情地“诅咒它每一片叶的滋跃”。这种“诅咒”并不只由于它“以我的苦汁 为营养”,由于它的获取所付出的高昂代价,还在于“我们的智慧终于来自疑问”——一对于“理想”“智慧”的必要和可能的际壁。执着而义疑惑,然后有了深刻,继而有对自身一对“不知我是否失去了我自己”的逼视。 这些诗是“苍老”的,有着回顾往事时的甚至“残酷”彻悟。但情感思绪,又仍然有着对人生信仰的坚守,对于温情、友址、青春的亲切守护:它们“像明镜般反映着窗外的世界,使那粗糙的世界显得如此柔和”(《友谊》)。然而,他明H,对'丁-“永远的流亡者”来说,“美”会很快“从自然,义从心里逃出”,安恬、宁静的秋日是瞬问的短暂。 简述“文革”期间“白洋淀诗群”的诗歌创作概况。? “文革”中的青年诗歌写作,形成一定规模和群体性的,是“白洋淀诗群”。 1969年以后,一批北京的中学生,先后到河北安新县境内的白洋淀地区(或毗邻地区)“插队”。另外,还有一些在北京、山西等地青年,与他们关系密切(多次造访白洋淀渔村,交流看法和诗艺。这些“知青”原来大多就读北京有名的中学,出身于知识分子或“高级干部”家庭,有比较广阔的阅读范围。“文革”中,又不成系统、但涉猎当时属于“禁书”的中外文学、政治、哲学等方面;籍。他们由此获得在情感、心智和艺术上超越现实的凭借。他们的写作,不可能获得认可,也没有公开发表的可能,甚至会带来风险。因此,写作与他们的生活具有在另外的时间不同的关系:甚至可以说写作就是他们生存方式的重要构成。 他们这一时期的诗作,有对于现实社会秩序,对专制、暴力的批判的主题,也写下他们生命的受挫,表达足下的土地发生断裂、错动时的迷惑、孤独和痛苦的体验。 在艺术方法上,虽然也从中国当代主流诗歌接受影响,但在较广泛的阅读中,也多方面地从中国现代诗歌和外国诗中寻找材料和方法。这在写作上出现了这样的现象,诗中使用的意象、描述的情景,许多来自他们读到的诗、小说,而与作者当时生活环境的关系并不是很密切;他们的感受和表达方式,大都与他们的阅读和“文化积累”有关。由于心理上和在实际生活上的普遍被放逐的感觉,使他们中的一些人,更倾向于俄国诗人(如普希金、叶赛宁等)的抒情方式。 白洋淀诗群(以及存在于别的地区的诗歌写作圈子)的诗有特定的“发表”和传播方式。诗主要靠小圈子传看、传抄的阅读方式传播。白洋淀诗群的主要作者有芒克、多多、根子等。 简述“文革”后期手抄本小说《波动》、《公开的情书》、《晚霞消失的时候》的思想价值。? 在“文革”后期的手抄本小说中,《波动》、《公开的情书》和《晚霞消失的时候》这三部中篇,是这一时期重要的作品。这三部中篇对现实的不合理性的批判,主要从精神悲剧的角度进行。它们都涉及原先确立的信仰的虚幻和崩溃,并为小说人物的“精神叛逆”的合法性辩护。在当时和后来,当人们出来批评这种“精神失落”和怀疑情绪时《波动》等的回答是,这一代人的“悲剧生活。是不应该被否定、更不是过去(人的经历和思考所能包容取代的。从思想和精神价值取向上,这些小说较早涉及了在八十年代社会思潮、文学创作广泛涉及的命题。 《晚霞》的主人公相信“善”的价值 和人类实现的能力,支持个体心灵反省达到人格的提升, 而批评了“动辄以改革社会为己任。自命可以操纵他人”的“狂妄”。它提出了宗教式的心灵完善,作为拯救和自赎的理想道路。 《情书》所张扬的则是启蒙主义的精英意识,一种“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先 觉者的骄傲。作品中被看作是这一圈子的精神领袖的人物申明,人们“将从我们的思想”能给他们多少光明“来判断我们的工作价值”。它重视的是思想探索和社会行动。 《波动》并不试图 设计方案 关于薪酬设计方案通用技术作品设计方案停车场设计方案多媒体教室设计方案农贸市场设计方案 。它只是质疑了一种把握历史、预言未来的自信。它表达了悲观,同时也试图反抗悲观。 第十七章 80年代文学概况 简述话剧《绝对信号》的特色。(刘?(《绝对信号》U06,109) 新时期第一台探索性小剧场话剧是高行健的《绝对信号》。《绝对信号》以心理逻辑为主,运用意识流手法把人物的心理活动与现实活动相组接,把人物心灵的隐秘外化为直观的舞台形象,表现了新时期戏剧舞台艺术的最初形态。在继承斯坦尼斯基体系传统和中国民族戏曲传统基础上,深刻体验与鲜明体现完美结合,舞台美术造型艺术效果达到了当时大剧场无法达到的境界。《绝对信号》是当时“震动首都舞台并使之发生‘倾斜’的最有力的信号”。 1、该剧只有五个人物,事件也十分简单:在一节昏暗破旧的守车中,老车长等人同妄图扒车窃货的惯匪之间展开了一场微妙斗争。这个剧的戏剧性“蕴藏在一个非常单纯的动作之中:主人公黑子占据车长的了望窗口的话,就参与作案了。因此,他向那个方向哪怕移动一下却步,都会牵动剧中其他四个人物,立即唤起他们的反应。” 2、五个人“都这连锁的反应网络之中,便勾起复杂的内心活动:从人物互相观察、猜度、试探,从不安到内心高度紧张的情绪变化中,作者成功地将现实、回忆和想象三个层次不同的时空加以叠化和交错,并且具象化为可见的舞台形象。如当蜜蜂姑娘中途上车,在昏暗的守车中意外地与恋人黑子相遇——表现这种特殊环境、特殊心下的瞬间内心活动,作者用“追光”米间隔心理与现实的空间,把人物从现实中抽象出来,进入人物心理时空。通过“内心的话”将他们两人之间那种抑制不住但又不能言明真相的两难心理给予了具象化的表现。 3.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音响灯光”是该剧的“灵魂”。侧光、逆光、顶光、追光等不同光束的运用,和行车节奏轻重快慢音响的调节,人物在不同时空中自由“出”“入”,展示人的心灵。这样,分幕分场的戏剧结构完全被打破了,成为一种全新的“无场次话剧”。 结合作品,试述新时期探索话剧在艺术表现和演出形式方面的革新。(刘)?(请结合作品,谈谈新时期话剧创作在艺术形式上有哪些重要的创新,IV01) 探索话剧在艺术表现和演出形式上不拘一格,异彩纷呈,出现了多种艺术因素综合应用的趋向。 一、在剧本结构上,打破了在“三一律”规范下的传统团块式结构(分幕、分场),追求自然流畅韵叙述性结构,总的趋向开放多样。 1、“蒙太奇”式结构。 《血,总是热的》,全剧分为十七大段,段与段之间靠灯光明暗来衔接,始终不拉大幕。在每一段中场景义进行若干次转换,类似电影中镜头“淡入”和“切入”办法。 2、“冰糖葫芦式”结构。如《陈毅市长》以陈毅这一主要人物为经线,将其十个生活片断加以组合,贴切地表现了“市长”日理万机、千头万绪的工作风貌,和作为“人民公仆的伟大品格。 3、“心理情绪”结构。如《绝对信号》以人物深层心理活动情绪起伏来结构全剧。 4、“散点透视式”结构。如《红房间、白房间、黑房间》,透过三个房间中的 不向人物,显示人生的不同色彩。 二、在表演手法上,呈现多样化风貌。突破话剧单纯性“话”的观念,从其它艺术门类中借鉴汲取,丰富并加强自己的表现力。 如从影视艺术中,引入心理片断具象法的手法:从小小说、诗歌中引入意识流、象征手法,如《绝对信号》中的车厢是社会的象征,是人物命运共同体的象征;从传统戏曲中学习大幅度夸张、虚拟、变形的表演方式,如在《WM(我们)》中,这种手法运用得十分普遍。 兰、其舞美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建立在充分发挥舞台假定性的基础上,布景道具简洁、明快。不求形似,只求意会。 如《屋外有热流》的舞台场景“用儿何图形的景物构成”将弟、妹寝室隔开的只是“„堵无形的墙”,靠人物虚拟的动作表示进出。这种简洁的舞美设计,取得了不受时空约束的极大自由。 四、舞台和剧场的构筑,呈现小型多样的风貌。 为了改变观演关系,强化剧场的交流效果,许多探索剧目采用小剧场的演出方式,填补了演出样式上的某种空缺。常见的小剧场演出彩式有伸出式舞台、中心舞台毋圆形舞台等,不论采用哪种形式,目的都是为了缩短观众与演员的距离,营造一个“身临其境”的戏剧氛围增加观众的参与感。 结合创作,试述当代话剧创作的危机与出路。(试析《狗儿爷涅檠》或<桑树坪纪事*的 艺术成就。IH03、) 进入80年代以来,沉重的危机感压迫着中国剧坛。话剧危机是不可否认的现实,其标志为:观众的减少、、“创作的衰退、剧场的失落。面对这种生存的困境,我们亟需为话剧寻找一条出路。 一、谈及出路,首先必须对危机的本质有一个清醒的正确的认识。话剧危机的形成不是一日之寒,它是长期以来戏剧形式内容的单一、板结、封闭的产物。 二、面对危机,这十多年米话剧自身进行了多方位艰辛的探索,尽管这些探索还有许多缺憾不足,但它其中的一些成功之作如《狗儿爷涅》、《桑树坪纪事》、《黑色的石头》等,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它预示着话剧艺术的新走向——一种出路所在。这些成功的剧作为我们提供的借鉴是: l、话剧创作必须来源于生活,来源于作家人生生涯中体验最为强烈、最为深刻的生活。 如《狗儿爷涅檗》,正是作者锦云几十年农村生活的积累,使他在建构戏剧大厦时,自然而然地把全部的热情倾注在这片熟悉的生活土地和人物身上,通过他们表现作家对生活的独特思考。 2、话剧创作必须把视点调向对人自身的把握与表现。人币再是囿于某种政治原则和道德原则的化身。 如狗儿爷,作者通过人与土地连心之情,打开了狗儿爷自身复杂的心灵世界。土地是狗儿爷的命根子。其父子两代,苦挣苦熬,甚至舍家丢命,为的是获得一小片能够安身立命的土地。随着土地得而复失,失而复得的戏剧性变化,作品展现其人生悲喜痴迷的苦涩年华。 首先,作者在对狗儿爷的自身——心灵准确把握的基础上,运用“疯癫”形式来加以表现。作者巧妙地让狗儿爷以半疯半真、自言自语的大段独白方式进行情感抒发。 其次,作家通过心理错觉、幻化等方式(与祁永年的幽灵多次对话)来扩大人物 心态的外延,深刻显示普通农民同地主之间存在着某种思想、心理的同一性。 3:话剧创作在形式上必须“辩证地兼收并蓄,以我为主,姊姊以求戏剧艺术的不断革新”。 话剧《桑树坪纪事》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剧作以现实主义艺术为基础,融合多种戏剧体系、手法为一体。桑树坪,这个20世纪70年代中国西部黄土高原的封闭小村,生活着一群勤劳、忠厚、但又愚昧、狭隘的男女小民。“围猎”作为人类史前狩猎文化的形式,是一种群体的行为。剧作借鉴这种形式再现了在现代黄土高原上,月夜“围猎”的惊心动魄的场面。耕牛“豁子”是全村人“命根”所系,桑树坪人爱它如子,惜它如命。当公社的“脑系们”为庆贺革委会的成立,居然要杀牛以饱口福时,桑树坪人疯狂、愤怒地围猎“打牛”。昔日的爱牛人变成了今日的杀牛人,正是通过这种令人惊骇、令人心悸的悖论,作品展示了桑树坪人苦涩的人生、悲怆的命运。现实主义手法的运用,使戏剧有怵目惊心的戏剧冲突、鲜明的人物形象,产生巨大的情感冲击力。 在再现的同时,作者又融进穿插歌队、舞队的表演,以及舞姿、形体造型等表现手法,赋予作品间离效果。为了强化对生活的思考,作者将写实与写意有机结合,以象征升华写实,以写实充实象征,深厚的现实感与作家强烈的主体意识得到统一。 三、面对危机,应该进一步拓宽戏剧的路子。要营造种宽松的环境,进行多种不同的实验,即希望于成功,也允许失败。 l、近几年已有学者对通俗戏剧的开拓进行探讨(通俗戏剧更强调可观性、愉悦性。但如何做到“通俗”而不“媚俗”,真正满足各阶层广大群众的审美需求,还期待进步研讨解决。 2、其次随着小剧场话剧的勃兴,它的优长缺陷逐渐为人们所看清,一些有识之士萌生了让话剧走同大众,“把话剧搬上广场,看看这一全新的表演空间将给话剧带来什么新意味”。把话剧搬上广场,让话剧走向大众,也许话剧将迎来一个光明的前景, 第十八章 80年代初期的小说 伤痕小说II “伤痕小说”是新时期第一个小说创作潮流。首先引起人们强烈共鸣的是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人们习惯上称呼的“伤痕小说”,就是以这篇小说的题目命名的。与此同时,一批这样的小说相继问世了,像陈世旭《小镇上的将军》、从维熙的《大墙下的红玉兰》、中杰英的《罗浮山血泪祭》、宗璞的《弦上的梦》等,都是当时有影响的创作。通过十年浩劫中政治迫害和冤假错案所造成的人生悲剧,表现人民群众的灵魂创伤和精神内伤,表现人妖颠倒、是非混淆的不合理现实所造成的畸形的社会现象和变态的社会心理,表现公理被践踏、真理遭篡改、人民受迫害的渗不忍睹的国情肚态,是这类小说的主题。 反思小说II 反思小说是继伤痕小说之后的第个创作浪潮。在时代的感召r,作家们J}j形象的塑造来探求十年浩劫的成因和根源,对我国当代曲折的历史进程、对一些颠倒了的历史是非进行再认识、再评价。这些小说以真实而严肃的回顾,从我党的路线及传统的变迁中,从整个社会思潮的升沉中总结经验与教训,由此形成了反思小说的创作浪潮(最早问世的反思小说是茹志鹃的短篇小说《剪辑错了的故事》。 改革小说II 对于“文革”的性质、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及“责任”,作家以对现代化国家的热切追求出发,来表达他们的相当一致的思考。在这方面,“改革文学(小说)”与反思小说有着相同的思想基点。改革小说面对“文革”的“伤痕”和“废墟”,呼唤、表 现在城市和乡村的改革。蒋子龙在这个时期,显然是特别关注这一题材的作家。他发表于1979年的短篇《乔厂长上任记》,被看作是开“改革文学”的风气之作。“改革文学”或“改革题材小说”既切合对于创作贴近现实,与社会生活同步的要求,又能平衡揭发“伤痕”在创作上的比重,因而受到指导创作的部门的重视和提倡。 “开拓者家族”II( 11 01) 蒋子龙继《乔厂长上任记》后,一鼓作气地发表了一系列有关工、农、商业战线改革内容的小说。像《一个工厂秘书的日记》、《开拓者》、《赤橙黄绿青蓝紫》《锅碗瓢盆交响曲》、《燕赵悲歌》等,都是名噪一时的佳作。尤其是作家对工业领域的各级、各色人物的塑造,构成了一个系统的人物谱——一个从中央领导、省市干部、部局首长、厂级头头直到车间的普通工人所汇集而成的完整有序的形象画廊。评论界把其中具有进取精神、改革志向和塞干作风的人物群,称之为“开拓者家族”。这是蒋子龙在新时期文学初期对改革小说开创的独特贡献。 结合作家作品,试述“伤痕小说”的特点和历史功绩。(刘)IV 一、“伤痕小说”的特点: 1、从生活实际出发,真实反映浩劫年月的社会和人生,是伤痕小说带给新时期文坛的一股新鲜的气息。它一反过去“瞒和骗”的浊流,以作名的良知面对严酷的现实。真实是伤痕小说的生命力所在。 2、强烈的控诉意识、浓郁的悲剧色彩,是伤痕小说的义一突出特点。.血泪凝聚的悲痫,无疑是这些作品的基调。而伤痕小说的可贵之处正在于悲怆、低沉的基凋带给读者的并不是消沉、绝望的情绪,而是对“四人帮”的仇恨、对历史逆流的思考。这是一种特殊的控诉书是讨伐“四人帮”的檄文。 二、伤痕小说在文学创作的拨乱反正方面最大的功绩就是对长期以来“四人帮”所设置的禁区的不断突破。走出了历史的泥泞,开拓出新生的天地。这为后来新叫期文学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l、大胆地抒写人性、人情,表现人道主义,表现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是这一阶段小说创作的重要的美学发展。 《西线轶事》中的刘毛姝就是一个有着多种性格侧面的立体化形象。 2、文学的批判功能得到了应有的恢复和发展。许多小说摒弃了以往那种粉饰生活的“无冲突沦”的框框,揭示矛盾、暴露时弊、批判生活,表现出强烈的社会忧患感和积极的参加意识。刘心武继《班主任》之后又创作了《爱情的位置》、《我爱每一片绿叶》等短篇小说。他的这些作品,总是在拨乱反正的重要时刻,扣准当时普遍的社会心理的集中点和积淀丽,率先给了敏感的、快捷的艺术表现。 3、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学的发展历程上,首次出现了“悲剧性小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结构。悲剧的酝酿因素和形成条件仍足大量仃存着、活动着。从维熙的《火墙下的红玉兰》就是一部发人深省的悲剧。无产阶级的牢房专了无产阶级革命者的政,这本末倒置的现象, 正是那个时代悲剧历史的概括。 4、破除了“四人帮”所搞的“题材决定论”和“三突出”的框框,在题材选取和形象塑造上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广阔性和多样性。 这一段小说中除“工、农、军事、革命历史传统题材以外,特别是知识分子、青年生活、海外侨胞、公安侦破方面的题材有了新的开拓。家庭、爱情、友谊等在文学领域重新获得了应有的地位。人物形象也焕发出多样化的绚烂色彩。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众多的、形形色色的普通人形象以空前的 规模活跃在小沈之中、活跃在文学作品主人公的行列之中。 结合作家作品,试述反思小说的特点和长处。(刘)? 一、反思小说的特点: 1、透过形形色色人物的不同命运(正面的或反面的、普通的或独特的、平淡的或骤变的),折射出历史的风云变幻,让客观生活本身去得出应有的结论,是反思小说的重要特点。 鲁彦周的中篇小说《天云山传奇》把我们带回到那政治斗争频繁的年代。小说写出了一群青年知识分子罗群、冯晴岚、宋薇、周瑜贞等近二十年所经历的色泽斑斓的生活道路:有事业的追求、爱情的变迁,有友谊的力量、道德的沦丧(„这一切正生动反映出时代的光明面与阴暗面的搏斗。 2、侧重开掘人物内心的曲折历程,从哲理的角度剖析生活的底蕴,具有浓郁的思辨色彩,是反思小说的又一重要特点。《士壤》表现了三个同窗大学生交织着善恶恩怨的友谊与交际。小说完全是以心灵自白的方式来叙述的。三个灵魂的英灿、撞击,迸射出人生哲理的耀日的火花。 二、从伤痕小说跨入到反思小说,是新时期小说的具有阶段性的一大进展。反思小说除了继承了伤痕小说的重要的艺术长处之外,还有许多新的开拓。 1、首先,主题,思想的开掘显示了更大的深度和力度。从抚摸伤痕到解剖伤痕,从情绪激昂的控诉到溯本探源的深沉思索,无疑是一次质的的飞跃。 2、其次,作品发现出视角更加丰富和多样了。伤痕小说的揭露和批判、大多局限在政治领域 之内。而反思小说的视野就更为开阔,社会领域、道德领域、爱情家庭领域、内心活动领域„„都在涉猎的范围之内。 3、再次,反心小说所体现出来的历史纵深感比伤痕小说大打地加强了。将历史事件、政治运动之问有机地联系起来追索,将历史的风云变幻与现实的复杂矛盾紧密结合起来描绘,使反思小说升华到一定的理想思考的高度。 4、最后,反思小说在艺术开拓上取得长足的进步,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方面山现了许多新的探索和创造,如王蒙在这个时期引人注目地运用“意识流”方法进行创作,在文学界曾引起极大的关注和热烈的讨论。 简述王蒙小说创作的特色。(简述王蒙《春之声》最突出的艺术特色是什么,11110 J 在七八十年代之交的“伤痕”、“反思”小说时期,王蒙的涉及“文革”的作品(如《布礼》、《蝴蝶》、《春之声》、《海的梦》、 《想见时难》等),很快就离开那种揭露、控诉的题材和情感方式,也离开当时普遍采用的历史事件的结构框架。它们表现出更关注人的心灵现实,和对历史理念、逻辑所作的哲理思辨的倾向。这些作品的基本主题,是个体(人多是青年时代投身革命的知识分子)与地位所献身的“理想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小说的主人公一开始都具有独特年代所赋予的理想化信念,并热情参与对这 一、“新世界”的创造。但这一“理想社会”不仅没能有力实践这一信念,反而使献身者受到伤害和陷入精神上的迷误。 在探索这一历史现象时,他的小说表现出一种他和有的批评家所说的“辩证”观点。他不把历史的责任归于某一或某几个人,也不想以某种僵硬的伦理观来裁决人、_}他竭力要从混乱中寻到秩序建立的可能,从负有责任者那里发现可以谅解之处,也会在被冤屈、受损害者中看到弱点,和需要反省的“劣根性”。 他既警惕地提防对纯粹的精神理念的沉迷,并质疑知识者的“精英”意识,而又流露出对成为“精神旗帜”的留恋。对于历史和自身的反省态度,使他的小说避免了普遍性的感伤,不过,思想信仰有时也会被抽离了具体的历史形态和实践内容,在他的小说中成为不可分析、怀疑的教条,转化为对人的压迫的力量:这一思想框架的封闭性,限制了思想境域的拓展。种种的矛盾和复杂性,构成他的小说的较为丰厚的内涵,也同时存在一种含糊不清的历史和精神态度;而“辩证”观点所具有;的穿透力,与精神上策略性的暧昧的界限,也常常难以分清。 二、王蒙在小说艺术上,作了多样的探索。 八十年代初的《布礼》、《蝴蝶》、《春之声》、《夜的眼》,采用了一种类似西方“意识流”小说的方法,以主要人物的意识流动来组织情节,结构作晶。在《名医梁有志传》、《来劲》、《球星奇遇记》和《坚硬的稀粥》等作品中,运用的是戏谑、夸张的寓言风格。 他似乎有意离开了规范的“写实”小说的路子,放弃了专注于典型情节的构思和人物性格的刻画。他更关心的,是对于心理、情绪、意识(印象的分析和联想式的叙述。这形成一种流动不居的叙述方式:语词上的变化和多样组合,不断展开的句式,对于夸张、机智、幽默才能的充分展示。 简述张贤亮小说创作的特色。? 张贤亮于1979年重新写作后的小说,有一部分表现八十年代中国社会经济变革,如长篇《男人的风格》,中篇《龙种》、《河的子孙》,另一部分则主要以自身近二十午“苦难生活”经历为素材。后一部分更为批评界所注意,被看作是他的代表性作品。它们是<土牢情话》,《邢老汉和狗的故事》、《灵与肉》、《绿化树》,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艮篇《习惯死亡》、《我的菩提树》等。 在他的这些带有“自叙传”色彩的小说中,一再出现的主要人物,是被流放、劳改的右派, 一个被社会所遗弃的“读书人”。他在西北贫瘠的荒漠地区经受着饥饿、性的饥渴和精神的困顿,在细致地展示知识者的受难情景和心理矛盾的同时,也为他提供了肉体和精神的救赎者——生存和劳动方式都相当“原始”的底层劳动者,尤其是其中泼辣、能干而又痴情的女性。他们坚韧的生命力和灵魂的美,抚慰他濒于崩溃的精神,成为他超越苦难的力量。因此,这些小说往往会编织个动人的爱情故事。 这些小说对主人公的刻画,无意中显现,现代中国知识者潜在意识中的“传统”因素。不论是对于原始性的崇拜,还是阅读《资本论》以反省西方“人道主义”的影响,都不能改变“读书人”那种凭借知识以求闻达的根深蒂固的欲望。这使得有的小说(如《绿化树》等)的情节和意识,暗合了中国古典戏曲、小说的表现“落难公子”的模式。 简述高晓声小说创作的特色。I? 一、在八十年代例,高晓声小说以表现当代农民的命运著称, 《李顺大造屋》、《“漏斗户”主》、《陈奂生上城》等,是当时有影响的作品和那些反思小说一样,人物的生活道路与当代各个时期的社会政治事件、政策的关联,是作品的基本结构方式。 在这些小说中引人注目的是对当代农民性格心理的“文化矛盾”的揭示。小说关注的是,在历史变迁时期,作为一个“文化群体”的农民的行为、心理和思维万式的特征:他们的勤劳、坚韧中同时存在的逆来顺受和隐忍晌惰性,对于执政党和“新社会”的热爱所蕴含的麻木、愚昧的顺从。因为在探索当代农民悲剧命运的根源上,作品提出了农民同身责任的问题,因此,这些小说被有的批评家看作是继续了鲁迅有关“国民性”问题的思考。 显然,高晓声在一个时期,醉心于在作品中留下八十年代以来农村变革的每一痕迹,而让人物(陈奂生等)不断变换活动场景,上城、包产、转业、出国,而创作的思想艺术基点则留在原地。 高晓声的另一类短篇,如《钱包》、《鱼钓》、《绳子》、《飞磨》等,以简单、富于民间色彩的故事,来寓意某种生活哲理,在有的批评家那里,得到更多的肯定。 二、高晓声小说的语言平实质朴,叙述从容、清晰。善于在叙述中提炼有表现力的细节,来刻画人物的心理特征。他的小说的幽默,常以不经意的叙述方式传达出来,对农民的嘲讽中包含着浓郁的温情,表现了一种将心比心的谅解。 简述刘心武小说创作的特色。? 在八十年代,刘心武以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和人道主义的精神立场,来关注作为社会个体的普遍人的生活状况和处境。成名作就是伤痕文学的代表作《班主任》。 八十年代后期,以“纪实小说”形式,发表《5?19长镜头》、《王府井万花筒》、《公共汽车咏叹调》,写北京市民的生活和文化心态。八十年代的这些创作,都明确地在作品中提出一个社会问题,并呼吁一种社会解决方式。 当那种单一的问题意识稍有消褪的时候,刘心武以较裕如的视角和方法,来描述具有特定的风情、习俗、世态的:北京市民社会的图景,这体现在《如意》、《立体交叉桥》,和长篇《钟鼓楼》、《四牌楼》、《风过耳》中。这些小说,被称为“京味都市小说”。 进入九十年代后,刘心武提出“大众文学精致化,精致文学大众化的构想,沟通两者,并以通俗小说形式,写作在通俗刊物上连载的中篇《一窗灯火》。他在文化讨论中所表达的观点和他的写作实践本身,显示了一部分在八十年代呼唤“救救孩子”,持精英“启蒙”立场的作家的市民化趋向。 简述从维熙小说创作的特色。 “文革”后从维熙的小说引入注意,在很大程度上与题材的选取有关;当代的监狱和劳改队的状况,在此前的创作中是个“禁区”。从维熙的这一期间的大都分作品,都与受难的知识分子坎坷的生活道路有关。其中存些小说,故事发生在劳改队和监狱火墙里面,又有中篇《人墙下的红玉兰》这样的题目,因此,有的评论文章称这类小说为“人墙内”小说,或“大墙文学”。 从维熙继续了中国传统戏媳、小说的历史观,即把历史运动,看作是善恶、忠奸的政治力量之间的冲突、较量的过程。“文革”等的曲折,和这其间正直者的蒙冤受屈服,都是奸佞之徒一时得势的结果。这种历史的道德化的观念,决定了从维熙的小说形态。人物被处理为某种道德的化身。着力刻画的“正面人物”(或“英雄人物”),都显现为灵魂“纯净”,道德“完美”。复杂的生活现象,被条理、清晰化为两种对立的道德体现者的冲突。井以此构造小说的情节。叙述者与人物、情境之间的欠缺距离、间隔,使情感常缺乏节制。 结合作家的创作,试述知青小说的发展演变过程。? 由于“文革”后知青的历史位置与现实处境的含糊不清,因而,知青的那段生活,便是他们为确定现实位置而不断挖掘、重新审察的对对象。这种记忆的挖掘、搜寻的方式和价值取向,既与时间有关,又和作家个人经历的独特性相连。因此,知青小说对于历史的叙述,一开始就表现出体验和阐释的多向性。 一、早期的知青小说,更着重于对“文革”悲剧的感伤的揭露利控诉:他们的青春、信念的被埋葬,心灵的受扭曲的过程。在卢新华的《伤痕》,郑义的《枫》,孔捷 生的《在小河那边》,老鬼的《血色黄昏》等作品中,有对生活基本权利得不到保障、真诚信仰被愚弄的愤怒,和回首往事的悔恨和悲哀。 二、随后,在越过最初的悲剧揭露、展示的表现方式之后,一部分创作,在视点、情感处理和叙述方法上出现了变化。这一变化,与“知青运动”事实上已结束有关,也与大批知青返城后的处境有关。在新的环境下,已逝的生活将会在记忆中“重构”。批评家普遍认为,在表现新的生活矛盾与精神困惑上,写于1981年的短篇《本次列车终点》(王安忆)和中篇《南方的岸》(孔捷生),是表现“知青文学”这种转移的最早作品。 三、此后,知青小说在生活评价上开始“分裂”。或者继续坚持对“文革”的“上山下乡”运动的否定,和生活的荒谬性的冷静批判。或者在复杂的历史过程中,“剥离”出值得珍惜的因素,维护一代人的“青春年华”和献身精神。 在不断地将“知青”投身运动的精神抽象化,并坚决地捍卫这“极其热忱的一代,真诚的一代,富有牺牲精神、开创精神和责任感的一代”的价值上,梁晓声的创作是有代表性的。在张承志、史铁生的“知青”题材的写作中,对往昔生活的挖掘,则表现为另一趋向。他们在开始时,已明显离开社会政治视角,而着重发现民间生活中可能具有的人性品格,以作为更新自我和社会的精神力量。 四、持一种较为冷静的态度来写知青生活,写“上山下乡”运动,是这一题材后来出现的变化。 阿城和李晓都迟至1984年才开始发表他们的创作。他们的小说虽然也写知青生活,但其视角和题旨,已难以用“知青文学”来概括。 “知青文学”作为一种潮流,在八十年代中期以后已失去实质意义。当然,这场牵涉到千百万人的命运的运动,留在许多人记忆中的不可能很快消失,它对现实的影响仍在继续。况且,这一历史事件所提供给文学的“资源”,也很难说已经充分挖掘。在这种情况下,这段“历史”还会被不断提起。 五、在进入九十年代以后,知青对自身经历的回顾,逐渐转化现实的成功者的怀旧,对昔日“辉煌”的构造,反思与批判的色彩几已消失。 第二十章 新诗潮 《会唱歌的鸢尾花》III 07) 《会唱歌的鸢尾花》是舒婷朦胧诗的代表作之一。这是舒婷于改革开放初期创作的具有较高艺术性的诗篇。诗作具有强烈的社会意识,对社会、人生、人的尊严和价值的关注,成为引领诗歌情感的理性因素,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广的爱和责任感。诗中呈现的抒情形象既是“迷茫的我”,又是“深思的我”和“沸腾的我”,是一个超越了诗人“自我”的具有普遍概括意义的一代人形象。 结合作家作品,试述“朦胧诗”创作的基本特征及其影响。(朱)?(结合当代作冢作品,谈谈朦胧诗的基本特点和影响。IV 04) 一、在人的本体与诗的本体双重失落的年代,蒙胧诗人是重建1人的本体与诗的本体的第一代人。 1、朦胧诗作为一种新诗潮,一开便呈现出与接统诗歌不同的审美特征。对人的自我价值的重新确认,对人道,主义和人性复归的呼唤,对人的自由心灵奥秘的探险构成了朦胧诗的思想核心。 舒婷以搁浅的船概括一代人的悲剧命运(《船》),面对神女峰这千年流传的人间神话“煽动新的背叛”(《神女峰》);梁小斌以一把钥匙的丢失来象征理想的失落(《中 国,我的钥匙丢了》);杨炼在大雁塔的自我历史中关照人民的命运(《大雁塔》);江河把自己垒进“纪念碑”感受民族的苦难(《纪念碑》)。诗人在觉醒与叛逆、迷惘与清醒、痛苦与庄严、失落与寻找、追悔与重建的感伤诗情中试图建构一个新的诗学主题。 2、朦胧诗对传统诗歌艺术规范的反叛和变革,为诗歌创作提供了新鲜的审美经验。意象化、象征化和立体化,是朦胧诗艺术表现上的重要特征。 朦胧诗高扬主体意识,以意象化方式追求主观真实而摒弃客观再现,意象的瞬间撞击和组合、语言的变形与隐喻构成整体象征,使诗的内涵具有多义性。捕捉直觉与印象,用情感逻辑取代物理逻辑,以时空转换和蒙太奇造成诗歌情绪结构的跳跃和立体感,使诗歌情绪内涵获得弹性张力空间。 北岛的诗歌充分地体现了上述特征。如他的《宣告》,“从星星的弹孔中将海流出血红的黎明”,天空——洞穿黑暗的星星——星眼中闪出的光明,烈士倒下的躯体——斑斑的弹孔——弹孔中涌出的鲜血,瞬间叠合为一;天空与躯体,星眼与弹孔,鲜血与光明,于是流出了“血红的黎明”,预示着历史的又一次曙光。 朦胧诗意味着中国现代主义诗歌探索的再出发,意味着诗坛恢复与世界现代诗坛的某些联系。 二、朦胧诗拓宽了诗歌的表现领域,丰富了诗歌的技巧和表现手法,强化了诗歌的暗示意味和思辨色彩。朦胧诗的影响迅速扩大,出现了一批新作者和数量众多的诗篇,确立了它在中国当代诗歌转折期的地位。 伴随着朦胧诗的崛起,诗坛上出现了各类诗歌样式竞相发展的多样式的局面。80年代中期以来,诗群蜂起,流派林立,诗歌的“艺术一律”被破除了,各有美学追求的诗人纷纷打起自己的旗号,诗歌进入了一个星光灿烂的时期。 简述舒婷诗歌创作的特色。(刘)?(简析舒婷诗歌的艺术特色。” 一、舒婷诗的世界是一个爱情世界。但不是人生里的爱情,而爱情里的人生,即是说,对于她,爱的历程是她也是一代人从失掉自我到寻找自我荐到开始超越自我的历程。她的《致橡树》不仅仅在于宣示了一种爱情观念,更为重要的是借此表达了一种对人的自我价值与尊严的肯定:“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影象和你站在一起”。而在《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其抒情形象是一个超越了诗人“自我”的具有普遍概括意义的一代人想象。 二、她的抒情,一方面,是汹涌后的宁静,如她的诗句“也许藏有一个重洋,但留出来,只是两颗泪珠珠”,离“绿肥红瘦”、“又是一钩新月,照黄昏”的宋词经那么近。最为本色的真挚的抒情方式,使舒婷的现代抒情具有一种古典美。另一方面,更多的是冲破宁静后的汹涌,如她的诗句 “当激情招来十级风暴,心,不知在哪里停泊”,又呈现为一种现代美。 三、舒婷的抒情意象化,无论是她的低诉还是倾诉,泣诉还是哭诉,都通过与情感相对应的物象转化成了客观的冷的吟咏。舒婷诗的意象解构,多以两相对立或对应的意象组合成一种矛盾的和谐,呈现情感世界的复杂与多向。如她的《船》,搁浅在礁岸的船与满潮的海,彼此呼唤着。满潮的海,再也涌不起一重浪涛,把自己辽远的疆域交给船;搁浅的船,再也无力逐浪,把自己未尽的航行交给海。船海都越不过“咫尺之内„”“永恒的距离”,可望而不可及,咫尺的遥远。 简述顾城诗歌创作的特色。 (朱)III 一、顾城的成名做是小诗《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体现了诗人对于漫长的历史“黑夜”的反思,并在反思之中寻觅生命的真谛。他后来的诗歌创作在艺术取向上基本上都体现出这种特点:反思与寻觅,而寻觅是他诗歌的最终旨归。 顾城的诗歌对历史的反思是深沉的,他的诗歌因此而充满历史、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他的反思是对历史与现实的揭示。但是,他的寻觅显得更为执着,他所寻找的往往是梦幻、童话般的纯美的生命境界,体现了独特的审美追求,因而有人把他称为“童话诗人’’_。 二、顾城的诗歌注重意象营造。他对人自然有着特别的偏爱,所以他的诗歌意象多取自具有生命内蕴的自然物象,尤其是蓝色的、开阔的“海”的意象,在他的诗歌中占有特殊的分量。顾城的诗歌想象独特常常出人意料,在“无理”的情感逻辑中体现出艺术上的妙处。如《生命幻想曲》:“把我的幻影和梦,放在狭陡的贝壳里,柳枝编成的船,还悬绕着夏蝉的长鸣,拉紧桅绳,风,吹起晨雾的帆,我开航了”,意象丰富而奇特,想象开阔,以生命为核心,建构了梦幻般的诗意境界。 顾城的诗歌善于敏感地捕捉细小的感觉,从个人感触中表达对于生命的体验。如《远和近》,诗人对“远”、“近”的感受实际上是对生命存在的评价、对人的评价,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隔膜、猜疑和戒备。 三、顾城的诗歌注重表达内在的生命感受,注重艺术上的创新,和其他一些出现于80年代的“朦胧诗人”一样,放弃高吼和说教,以自己独‘的艺术探索赋予了新诗以鲜征的蒡术生命。 比较江河和杨炼诗歌创作特色的异同。? 一、在七十年代末,当理解为个人情感表达的“自我表现”,被诗歌革新者作为重要原则提出的时候,江河和杨炼却倡导体现民族历史的“史诗”意识。这一意识,体现在他们最初的那些长诗(江河的《祖国啊,祖国》、《纪念碑》、《遗嘱》 《葬礼舻》《没有写完的诗》,杨炼的《大雁塔》、《乌篷船》、《土地》、《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中。这些为他们所称的“史诗”,有着强烈的社会意识。他们和当时的文学主潮一样,通过民族为生存所作的斗争,和民族文化传统的审察,来思考现实社会问题。 以“自我”来归纳民族历史。既是感知角度,也是由这一视角所转化的抒情方式:“叙述者”叙述的对象在诗中往往重合。纪念碑、大雁塔、土地 山川等,是他们经常用以象征民族历史的时间化的空间想象。由于坚信历史过程中存在痛苦而不屈的灵魂,因而在沉郁被撞的情调间,又洋溢着创造和变革的乐观。自由体长诗:组诗,是他们常采取的试题形式、叙述方式、意象的 构成等,可以看到来自包括惠特曼、聂鲁达、艾青等的影响.中国当代政治诗的政治性的理性思绪和诗歌词语特征,铺陈排比的句式章法,在这里也得到有选择的延续。 二、经历了英雄主义的“史诗”阶段之后,他们诗歌追求发生了变化。 江河在八十年代初曾有四年的沉默,当他再写诗时,己从对聂鲁达、帕斯、埃利蒂斯的向往,转到对汉民族审美特征的探寻。1985年发表的组诗《太阳和他的反光》,取材于代神话。诗风与前期有了明显差异:理性的叙说和激情的冲突已经淡化,情绪从喧腾、躁动走向宁静。 杨炼没有出现写作上的间隙,他的转变发生在写作过程中。离开了社会性主题之后,也开始从神话传说、古迹、甚至古代典籍取材,来“再现民族遥远的往昔”。他雄心勃勃地构造了一系列的“体系性”长诗,如《礼魂》、《西藏》、《逝着》、《自在者说》等。创作这些有着复杂哲理内涵和复杂结构的大型组诗系统,曰的据说是为了表现对于 人类生存和精神活动,以及人的存在和 然的存在的关系的阐释。 杨炼有很强的想象力和将感觉、理念、情绪加以综合的能力。他偏爱华丽的、修饰性的词语也讲究诗的音调和节奏感,在一些章节,常能营造出一种悲壮、辉煌的情调。 结合作家作品,试述“后”朦胧诗的基本特征。(刘)? 一、“后”朦胧诗是朦胧诗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但有着与朦胧诗截然不同的特点。 第一,与朦胧诗要升起一个共同的太阳不同,“后”朦胧诗宣告每一个孤独的生命自成恒星。人的中心与诗的中心同时被颠覆。不同于朦胧诗人自我英雄化崇高化的“主体意识”,“后”朦胧诗人一伙一伙地炫耀“个体意识”,想要进入“群体孤独者”的本真状态。 第二,与他们生命意识的自悟相随的是语言的自觉。与朦胧诗人作为“立言者”与“宣告者”的奥菲尔斯语言神话不同,“后”朦胧诗人只是在沉沦中寻找语言的超越,在流离中寻找语言的家。从“诗从语言开始”到“诗到语言为止”的相对相反的两极,都无不标明他们在语言中的深入。 在“后”朦胧诗的各色旗帜上只有也只需要有两个字:生活。他们自己是作为对北岛们的否定和替代而出现的。他们觉得北岛们太文化化了,便理所当然地喊出:诗回到生活~诗回到生命~所以我们认为,把新时代的生活诗看多是对北岛们“文化诗”的一种对立的补充,可能更为恰当。 二、韩东、于坚的“平面”化的诗,是“失去了深度,并且遗忘了历史”的“后现代”文化语境的写作。韩东的《你见过大海》的海已不“深”,《有关大雁塔》的塔已不“高”。被平庸的生命、平淡的语言“平面”化了的海和塔,失去了浪漫的情韵、冒险的精神和英雄的向往。 三、西川、欧阳江河、海子的“泛文化诗”与韩东、于坚的“非文化”诗又是对立的补充。他们的诗是一种对生命和宇宙终极目标的追寻。西川的“让灿烂的群星如亿万只脚,把我的双肩踩成祭坛”的星空(<在哈尔盖仰望星空》),欧阳江河的“开始之前已经有过遥远的开始”的秋风(《纸上的秋风》),海子的“走到人类的尽头”的太阳(《太阳>),都是指向崇高的极点。 四、翟永明、唐亚平、伊蕾的“女性诗歌”开始了诗歌文本的一场真正的革命。与世界性的女 权主义文学潮流合拍,中国的“女性诗歌”也使父权制的男性中心的汉语世界濒临崩溃。翟永明的《女人?独自》中,被男性话语暴力美丽了、淑静了女性,要由被读被写的本文,成为自我命名的本文,从而真正进入世界和历史。这既是一次生命的复活,也是一次语言的复活。 简述海子诗歌创作的特色。? 海子的抒情短诗有浪漫的、梦幻的色彩,他将自己童年与少年时代的乡村生活经验,凝结成一个质朴、单纯的世界:麦地、树庄、月亮、天空等,是海子诗中经常出现的、带有原型意味的意象。海子赋予这些意象以新诗意,使它们与现代社会的个人经验产生了联系。 但海子并不满足于写短诗,他说:“我的诗歌理想是在中国成就一种伟人的集体的诗,我不想成为一个抒情诗人,或者一位戏剧诗人,甚至不想成为一名史诗诗人,我只想融合中国的行动力成就一种民族和人类结合,诗歌和理想合一的大诗”出自这种理想,海子在他诗歌生涯的后期致力于长诗的写作。曾经单独出版的长诗《土地》是“太 阳七步书”中的部分,它拥有一个大型的象征体系,由生动的灵兽和诗歌神谱绸成;长诗的主题涉及人类在当代的整体命运。 简述西川诗歌创作的特色。I? 西川早期的诗歌注重抒情的纯净性,题捌涉及自然、爱情的质朴和善良品性。 1989年,他的两位诗人挚友海子和骆一禾的相继辞世,以及社会生活的动荡,给西川的精神带来直接而深刻的影响,写作也发生了转变。他不在满足于写单纯而质朴的诗歌,而是将个人的遭遇展开,联通他人与时间,在此基点上揭示出抒情主体“我”的生成过程,也揭示诗歌的虚构性,在诗歌方式上出发生从歌唱的诗歌向叙事的诗歌过渡,组诗《厄运》、《芳名》体现了这种取向。 总体而言,西川是一个注重诗歌创作广阔文化背景的诗人,他渴望在自己的诗歌中实现一种复杂性,矛盾性,含混性,由刊语、意象衍生出富于抒隋与沉思意味的文化想像。这使西川的诗歌有—种强烈的宗教感和热烈的抒情性,其总体的语调是高昂有力的,体现了诗人对诗歌感染力的追求。西川还是诗歌写作中的“知识分子精神”的较早的提倡者。 简述翟永明诗歌创作的特色。 翟永明于1984刚年完成的组诗《女人》,是近二十首诗的结构完整的组合,它将笔触深入到女性经验的细腻复杂的方面,揭示了女性内在气质的历史构成性及其独特的精神品质。 1985年完成的长诗《静安庄》是又一部重要的作品,它承续《女人》的白我寻根和成长的主题,并将个人成了和青春性的焦虑溶入到古老的土地象征和时间的命运循环主题之中。 九十年代初,翟永明一度旅居美国,1992年回国后写作的《咖啡馆之歌》、《莉莉和琼》、《祖母的时光》、《脸谱生涯》、《小酒馆的现场主题》、《十四首素歌》等,诗风发生了重要变化,由注重内心情绪和生命经验的挖掘,转向对现实生存场景的描摹和评述。值得注意的是,在翟永明的诗歌中,一直贯穿着独立的个人视角与谦恭的交流意识,这使她区别于那种将女性诗歌夸大地理解为自我独白的创作,也使她的诗歌写作具有内在的发展轨迹。 第二十一章 80年代后期的小说(一) 结合论争,谈谈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文学“寻根”主张提出的原因和背景。? 在1983年到1984年间,以“知青作家”为主的一些中、青年作家,如韩少功、李陀、郑义、阿城、李杭育、郑万隆等,围绕文学“寻根”问题,交换过意见,召开过座谈会。他们互有差异的讲述中,有着重要的共同点:中国文学应该建立在广泛而深厚的“文化开掘”之中,开掘这块古老土地的“文化岩层”,才能与“世界文学”对话。 文学“寻根”的提倡,既得到热烈欢迎,也受到诘难和批评。批评的主要根据之一,是指责它表现了“复古”倾向,会导向对需要批判性反思的传统文化的同归。在文学r材和主题意旨上,则忧虑于可能使创作纷纷潜入僻远、原始、蛮荒的地域和生活形态,而忽略对现实社会人生问题和矛盾的揭示。在文学“寻根”的主张发表三年后,发起者之一的李庆西撰变,指出他们当初的主要意图,是在于“寻找民族文化精神;”以获得民族精神自救的能为实际上回答了人们有关他们脱离现实的责难。 从社会文化背景,以及当代文学的状况等方面考虑,文学“寻根”的提出,应该说有一定的必然性。由于当时人们普遍认为“文革”是“前现代”的“封建主义”的“复辟”,因此,重提科学、民主的口号,向西方学习,反思“传统”以“走向未来”,是“文革”后主要的社会思潮。在经历八十年代前期政治社会层面的批判之后,产生了将“反思”深入到属于事物“本原”意义的趋向,探索历史失误与民族文化心理“积淀”之间 的关系。与此同时,对于传统文化的“守成”立场,也在激进氛围的空隙间生长。八十年代东西方文化“碰撞”,使文化比较和不同文化的价值观的评价重新凸现。一些作家不仅体验到“文革”等现实的社会政治问题的压力,而且猝不及防地遭遇到“现代化”进程和“文化冲突”所产生的令人团惑的难题,感受到更为广泛、深刻的“文化后来”的压力。他们会认为,如果以“现代意识识”来重新观照“传统”,将寻找自我和寻找民族文化精神联系起来,这种“本原”性(事物的“根”)的东两,将能为社会和民族精神的修复提供可靠的根基。 文学“寻根”的提出,还存在文学本身的更为直接的动机。对于西方现代文学历史和作家的状况有了较多了解之后,迫切要求文学“走向世界”的作家意识到,追随西方某些作家、“流派”,即使模仿得再好,也不能成为独创性的艺术创造。在他们看来,以“世界文学”的视境,从中国文化中寻找有生命力的东两,应是中国文学“重建”的更为可行之路。主张“寻根”的作家的这些想法,为美国作家稿克纳和南美洲在本世纪后半期取得的文学成就(特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被授予1982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所启发,也获得证实。心怀焦虑而义雄心勃勃的年轻作家认为,如果:将自己的文学刨造,植根于悠久而深厚的民族文化土壤之中,以中国人的感受性来改造西方的观念和形式,将有可能产生别开生面的成果。 结合作家作品,试述文化寻根思潮的总体审美特征。(刘)?(试析八十年代中期兴起的文化寻根小说的美学倾向。)(结合当代作家作品(谈谈寻根文学的主要特征。IV 04) 文化寻根思潮的总体审美倾向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注重对地域文化的发掘,使作品散发着浓郁的地方色彩和乡土气息。 在这方面,贾平凹的商州文化小说,郑义、李锐的晋文化小说,莫言、张炜的齐鲁文化小说等,都写得浑厚、质朴、凝重、深沉,呈现的是以黄河流域为主体的中原文化的特质。而韩少功的楚文化小说,李杭育的葛川江文化小说,陆文夫的“小巷文学”等,纤巧、秀丽,激情洋溢,渗透着以长江、汉水流域为主体的江汉文化的神韵。另外,郑万隆的黑龙江文化小说,鄂温克族作家乌热尔图描写森林狩猎生活的小说,以及藏族作家扎西达娃的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等,粗犷、强悍、蛮野、豪放,展示的是开发不够的边疆及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景观。这些地域文化小说以其鲜明的地方色彩和乡土气息,契合了现代人的“怀乡”情结,产生了极大的艺术魅力。 二、注重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探寻和原始生命力的张扬,使作品具有厚重、沉实的韵味。 1、“揭示一些决定民族发展和人类生存的谜”,这是寻根派作家的共识。基于此,他们对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利消极因素都十分关注。如汪曾祺通过对江苏高邮水乡风情的生动描写,所展示的儒家的传统美德;冯骥才在他的《三寸金莲》和《神鞭》中,通过“小脚”和“辫子”所展示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优长和劣根等等,都能引发人们对改造传统文化、重铸民族灵魂的思考。 2、寻根派作家不仅重视从现代人的世俗生活中寻找生存之谜,而且还把笔触延伸到悠远的蛮荒年代,从过着半原始生活的初民和少数民族生活中,去追寻生命之源。如韩少功、张承志、乌热尔图、扎西达娃、邓刚等作家都有此类创作。作品中的主人公,身处大自然的怀抱,有着强悍的体魄和狂放不羁的性格。作者肯定他们,旨在肯定人的原始生命力,这对于批判窒息人性、抑制创造力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封建意识,是有其积极意义的。 三、注重采用传统的审美方式和技巧,使作品染上了鲜明的民族色调。 改革开放的时代使寻根文学从中外多种流派、风格、样式的作品中汲取营养, 呈现出驳杂的艺术面貌。但相比较而言,它更注重于对中国传统审美意识的继承和弘扬。如对中国传统意象技巧的运用,无论是张承志笔下的“黑骏马”、“北方的河”,还是贾平凹笔下的“丹江”、“古柏”,无论烂莫言笔下的“胡萝卜”、“红高梁”,还是何立伟笔下的“白色岛”,都给人以强烈的感觉色彩,既鲜活生动,又扑朔迷离,颇具中国古代注重抒情写意的传统艺术精神。又如在结构艺术上,江曾祺对中国传统散文和戏曲情节解构的借鉴;在行文造句中,阿城羽自描手法的借鉴,无不包含着对中国传统美学精神的吸纳。 试述文学“寻根”主张对中国当代小说创作的影响。? 作为一种文学主张,文学“寻根”对文学创作,尤其是小说创作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一、对于风俗、地域文化的兴趣,是这期间小说创作开始?现的重要现缘。,在八十年代受到遍认可的小说观念则是,特定地域的民情风俗和人的日常生活,是艺术美感滋生的丰厚土壤,并有可能使对个体命运与对社会、对民族历史的深刻表现融为一体。 这样,在八十年代,加强对传统生活方式的了解,表现这一生活方式在现代的变迁,为不少小说家所重视。认为“风俗是一个民族集体创作的生活抒情涛”的汪曾祺,对民俗在小说情凋、氛围、人的心理表现的重要性理解,和三四十年代沈从文等的艺术追求有内在关连。倡导、或同情文学“寻根”的作家,如韩少功、贾甲凹、郑义、郑万隆、李杭育等,也都表现_r强烈地关心创作中的地域文化因素的倾向。“地域小说”的追求,在邓友梅、冯骥才、刘心武那里有更自觉、持久的表现。他们都经历了从社会政治性的取材,到写“民俗风味小说”的转移。 二、比起“伤痕”、“反思”小说来,带有“哥根”特征的小说,在思想倾向和价值估断上,显然表现得复杂而暧昧。倡导“寻根”的那些“知青”出身的作家,如韩少功、郑义、李杭育、阿城等,他们的小说,都更倾向于将“传统文化”作„“规范”和“不规范”的区分。对于他们所称的,以儒家学说为中心的“规范”的体制化的“传统”,持更多的拒斥、批判的态度;而认为在野史、传说、民歌、偏远地域的民情风俗,以及道家思想和禅宗哲学中,有更多的文化“精华”。“文革”后的当代作家,一般会很容易接受“五四”以来对于“传统文化”持激进批判的立场,不过,在东西文化对话、“碰撞”中,也会走同对悠久而丰厚的民族文化的沉迷,转而怀疑原先所持的批判态度。 二、在小说艺术的探索上,一些作家受到诸如福克纳、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启发,把对于生活情景、细节的真实描述,与象征、寓言的因素加以结合。叙述方式变换的技巧,也在一些作品中得到运用:以“现在时”和“过去现在时”的叙述来处理历史,在叙述者和故事人物,叙述时间和故事时间上构成复杂关系,以此来强化叙述的意识。不过,以现代意识,来审察中国传统小说的艺术方法,作为艺术创造的主要借鉴,在八十年代中期以后,也成为一种潮流。这种艺术追求,首先表现为小说整体情调、气氛的营造的重现。其次,在小说语言上,或者向着平淡、节制、简洁的方向倾移,或者直接融进文言词汇、句式,以加强所要创造的生活情景和人物心理的古奥。另外,小说的章法、结构、叙述方式,都可以看到向古代小说取法的情况。 简述邓友梅小说创作的特色。? 邓友梅“文革”后的小说,有“写北京的和写京外的”两套笔墨,引起文学界注意的则是前者。 其中,分别塑造不同性格、走着相异生活道路的八旗子弟形象的《那五》和《烟壶》,是他这类小说的代表作。这些作品的主人公(皇族后裔、八旗子弟、工匠艺人、落魄文人),他的生命大多联系着传统文化的某些方面,同时又在19世纪末期以来急剧变动中, 与社会大潮发生龃龉,而处于社会的边缘。在人物命运的叙述中,穿插各种风俗民情、仪式礼礼节、典章文物的细致描写。在他的小说中,社会风俗的描写,是人物命运的组成部分,并成为推动情节和人物发展的内在动力。 对于已失去其生命活力的“帝都”的衰败的揭发,和对于蕴藏于风俗文物中的传统文化神韵的着迷,交织在叙述中。这种矛盾性,邓友梅以温和的态度处理,避免过分和外显,这使各种冲突的因素得到平衡的控制。但“平和”也会走向。平淡,人物命运悲剧色彩受到削弱,影响了面对历史和现实时的体验深度。 邓友梅小说的语言,是经过提炼的地道的京白,在叙述止,能做到从容却不拖沓呆滞。 简述冯骥才小说创作的特色。III 冯骥才“文革”后-段时问的小说,主要写与“文革”自关的题材料。在写残酷历史和非人遭遇时,常表现人与人之问的温情,以作为苦难生活的寄托。 1981年在中篇小说《神鞭》的“附记’中,他宣布要“另辟—条新路走走”,这就是写清末民初天津的“闲杂人和希奇事”,并写出“地道的天津味”。因此,批评家称这驰小说为“津味小说”。除《神鞭》外,还有中篇《三寸金莲》、《阴阳八封》、《炮打双灯》和系列短篇《市井人物》。它们中的相当部分,取材于那些“文化遗迹”:男人的辫子,女人的缠足和道家的阴刚八卦等。人物的命运、生活方式和这些“文化”现象有密切关联,甚至人物就是某种“文化”的化封。这些小说常采用章同傩,并以天津方言、俗语作为小说语言的主体。在描述这些“文化遗迹”时,作者表示是在“沿着鲁遂先生对民族劣根性批评的路走”,同时也努力不以简单、粗糙的态度来处理这些习俗所体现的文化观念,企望以历史的眼光来廓清复杂、7n陋现象产生的根据。 冯骥才在写作这些“怪世奇谈”的小说时,会考虑加强娱乐性的传奇因素,但又并非要创作单纯的“通俗小说”。他不愿放弃严肃的思想批判深度,不过这种批判又相当有限。这种沟通“雅”和“俗”的努力,取得了一些成效(也留下诸多的矛盾。 简述贾平凹小说创作的特色。? 贾平凹开始引起文学界注意的是1983年以后陆续发表的有关陕西商州地区农民生活变迁的小说。它们是被称为“商州系列”的《小月前本》、《鸡窝洼人家》、《腊月.正月》和长篇《商州》、《浮躁》等。小说中,剥陕南山区自然和人文景观的描写,有意识地为人物的活动和心理特征,提供地域文化的背景。八十年代中国农村进行的经济改革,农村发生的剧烈变动,改变了传统社会秩序,导致不同价值观和人生方式的选择和“较量”,也由此引发了发生于乡利中的悲欢离合。这是这些小说持续开掘的主题。其间,社会转折期„现的“悲剧人物”(在小说中占有重要位置。作者描写了他们必然“被剥夺”的命运,但也给予深切的同情。社会变迁所引起的人生体味,是贾平凹长期关注的问题。但由于艺术上的原因,以及和许多当代作家一样的表现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承担的意识,使他这部分小说难以摆脱视域上的单一性,带来人物、故事上的重复。 九十年代初开始,情况有了改变。他更重视作家的人生体验,抵拒了宏大单一的主题的诱惑。这种追求,出现在他的有极大争议的长篇《废都》中。贾平凹的小说,在叙述方式、语言风格和艺术韵味上,力求对于中国明清白话小说艺术的吸纳,在文体上力求形成自然、含蓄、富内在韵味的格调。 简述莫言小说创作的特色。? 一、莫言的《红高粱》系列,以及发表于1995年的长篇《丰乳肥臀》,是作者对于民族的骁勇血性的那种理想状态的寻找。显然,他也要如福克纳那样,不断叙述他所建造的“高密东北乡”的故事。这些图景,来源于他童年的记忆,在那片土地上的见闻,以及他的丰沛的感觉和想象。他把笔伸向“历史”,在这片充满野性活力的生活场景上, 叙述先人在过去年代的生活,他们(“我爷爷”、,“我奶奶”)生命的奔放热烈和无所拘束的传奇性经历。 他的另一些小说,写当代的乡村生活,农民的情感、生存状态,人的本性所受到的抑和扭曲,如《透明的红萝卜》、《金发婴儿》、《枯河》等。这两部分作品似乎构成一稀对比,而暗含着对生活于其中的后代的怯懦、孱弱的批判。 二、莫言的小说,表现了富于感性他的风格。他的写作对当代小说过分的观念结构所形成的文体模式,是一次冲击。他采用一种不受控制的、重视感觉的叙述态度。在描述中,心理的跳跃、流动、联想,大量的感官意象奔涌而来,而创造一个复杂的„色彩斑斓的感觉世界。这种强烈的感性体验的写作方式,与对于带有原始野性生命力的向往有关。不过,有的小说也会由于对感觉过分倚重,表现出控制不够、刻意追求暖昧意象的倾向。 简述汪曾祺小说创作的特色。IIJ(简析汪曾祺小说创作主要的艺术特征oIIIOl) 和当代人多数小说家不同,汪曾祺小涉足中长篇,从未试验全景式或“史诗”陛的巨构,他只致力于短篇小说的创作。 一、他的短篇,人多取材于家乡乡村和市镇的旧日生活。 对于市井平民和下层知识分子的僵硬刻板的生活和他们有些卑琐的心理行为,他的小说不无针砭和嘲讽,但更多的是发现乡镇民间生活的美和健康的人性。小说中的哪种中国传统“文人”的情调和视角,也因民间具有生命活力的因素而得到“拯救”,某些陈旧气味受到抑制。80年代末以后的创作,多以十人大和知识分子的生活为表现对象,风格从平淡转向苍凉。 二、汪曾祺的小说注重风俗民情的表现。 他既不特别设计情节冲突,加强小说的故事性,着意塑造“典型人物”,也不想把风俗民情作为推动故事和人物性格的“有机”因素。他要消除小说的“戏剧化”设计,使小说呈现如日常生活的自然形态。在这方面,他继续的是40 年代“京派作家”作过的那种质疑“戏剧化小说”的努力在“散文化”小说的展开中,让叙述者的情致,自然地融贯、浸润在色调平淡的描述中。文字则简洁、质朴,但不缺乏幽默和典雅。 第二十二章 80年代后期的小说? (张艺谋导演的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是根据作家苏重的小说《 》改编而成的。1 04综合) 简述“先锋小说”的主要特征。ILI(“先锋小说”I1 04综合) 先锋小说是受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影响而产生的新文学思潮,主要活动于1986 1989年间。 “先锋小说”(或“实验小说”)在开始阶段,重视的是“文体的自觉”,即小说的“虚构性”,和叙述方法上的意义和变化。小说“实验”的观念和方法的依据,与法国的“新小说”、阿根廷的博尔赫斯的创作和理论有关。被用来解说“先锋小说”文体实验的依据的,还有六十和七十年代美国的所谓“反小说”。 重视“叙述”,应该说是“先锋小说”开始最引人注目的共通之处。他们关心的是故事的“形式”,即如何处理这一故事。他们把叙事本身看作审美对象,运用虚构、想像等手段,进行叙事方法的实验,有的并把实验本身,直接写进小说中。与传统小说竭力创造与现实世界对应的“真实”幻象相反,马明白指出他的小说就是一种编造,“我就是那个叫马原的汉人”是经常在小说中出现的句子。“虚构”是他一篇小说的题目,里面交代小说材料的几种来源。在讲述故事时,只是平面化地触及感官印象,而强制性地拆除事件、细节与现实世界的联系。读者将难以得到通常小说有关因果、本质的暗示,和有关政治社会、道德、人性之类的“意义”。它们拓展了小说的表现力,强化了作家 对于个性化的感觉和体验的发掘;同时,也抑制、平衡了当代小说中“自我”膨胀的倾向。从这一点而言,其意义不仅是“形式”上的。 当然,“先锋小说”那些出色的作品,在它们的“形式革命”中,总是包含着内在的“意识形态涵义”。它们对于“内容”、“意义”的解构。对于性、死亡、暴力等主题的关注,归根结蒂,不能与中国现实语境,与对于“文革”的暴力和精神创伤的记忆无涉。 结合作品,试述新写实小说的基本美学特征。(刘)?(结合具体作品说明新时期“新写实”小说的主要特征。IV98) 新写实小说的基本美学特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于描写琐屑的生活形态及人的生存状态、生命体验,是新写实小说的突出特征之一。 新写实小说突破现实主义创作所要求的“典型环境”的限制,往往淡化或忽略构成典型环境的一定时代的阶级矛盾、政治冲突和重大事件;尽力避开明晰的意识形态指向,而注目于生活中司空见惯、恒久不变的生命生活得原生态,追求对事件的的“本真”状貌的展示。如中篇小说《风景》(方方),以武汉三镇为背景,描写了居住在河南棚子里的市民底层的文化心理和人生世相可以看出,作品中人物活动的时代是解放以后,但作者并没有把它作为一种典型环境加以渲染,没有带进特定的政治、思想意向,而只是如实地写出了一个搬运I工世家几十年的生存状态,使人从对生活琐事的细致描写中,感受到人生的苦涩、艰辛。 二、倾心于对世俗类型人物的刻画,是新写实小说的义一个重要艺术特征。 新写实小说既然无意于进行意识形态的导向,这就决定它在人物描写上必然忽视理想的光照,而多写那些忙于庸常生活的凡夫俗子。这些人物即使有所谓“理想”,也多半是一般的“生活理想”,如物质待遇、精神欲求、职位升迁等,而绝少带有崇高的社会“政治理想”的成分。如《烦恼人生》(池莉)中那个为过日子操碎了心的普通工人印加厚,《单位》(刘震云)中那由幼稚单纯变得圆滑世故的人学毕业生小林,以及《风景》中那个一心想换个“活法”的小七子等,都是为生计奔忙的世俗人物。 正是因为新写实小说多追踪一种大致相同的世俗化的人生轨迹,而不注重现实主义所要求的艺术“典型”的塑造,因而其人物多呈现出类型化的倾向。在他们身上,不能说丝毫没有个性,但“类”的特点显然要比“个性”特点鲜明得多。 三、新写实小说的作者多以客观、冷漠的姿态写作,因而作品呈现出一种超然、淡泊的美学风范。 为了达到这种效果,不少写实小说在语言上,追求平实自然、含而不露的风格;在结构形式上,经常按照事物的发展顺序,在自然时空中推演情节,往往平铺直叙、娓娓道来,如同扯闲话、拉家常,让生活之流自然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有的作品为了实现超然的美学品位,有意阻断时间的连贯性,以拆除潜本文。 种种艺术技巧的运用,增强了作品的生活实感,强化了客观真实性。同时也表现出作者对接受者价值选择的尊重,能起到调动读者的主动性,去思考生活、积极参与创作的效果。 简述残雪小说创作的特色。? 残雪的作品主要有《山上的小屋》、<苍老的浮云》、《公牛》、《我在那个世界里的事情》等。她的小说没有通常批评家所概括的女性创作的那种风格(柔美,细腻,情绪性等)。她将现实与梦幻加以“混淆”,以精神变异者的冷峻感觉和眼光,创造了一个怪异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有许多恶、丑的意象,有不断的梦呓和谵语。乖戾心理的描述,将读者带进有关人的精神欲望的内心世界,展示在特定社会文化环境中人性卑 陋、丑恶的缺陷。 残雪以梦展开的心理现实,主要关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内容:他们之间的对立、冷漠、敌意。这种情况,不仅存在于广泛的生活环境里,也存在于以血缘、亲情为纽带的家庭成员之间。 残雪创造这个世界时,并不运用“寓言”的方式:以理知的立场,通过变形、夸张来寓意某种隐义。她更多的是诉诸个人的感觉、潜在经验、记忆。不安的、神经质的人。生活在阴暗、有着南方潮湿和霉味的环境中。与人一起存在的是墨色的雨,是墙壁的裂缝,是苍蝇、老鼠、蛆、白蚁和蝙蝠,人因无法把握自身,无法逃脱死亡的“剥夺”而精神惊恐,而不断地自我折磨和相互折磨。不过,残雪的世界的范围和深度是有限的,特别是从对人的生命、人性等的发掘的角度去衡量时,更是如此。这导致了她的小说出现的某些单一和重复的现象。 简述苏童小说创作的特色。? 苏童的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说《罂粟之家》《妻妾成群》、《红粉》,长篇小说《米》、《我的帝王生涯》等。他的小说。大多取材“历史”。对于“意象”的经营极为关注,尤其擅长女性人物的细腻心理的表现。在有关旧时中国家族的叙事中,流露着忧伤、衰败的情调和气息。 《妻妾成群》写现代女性的婚姻悲剧,这一“五四”以来常见的题材,被作不同的处理。主人公自愿进旧式家庭,尽管有过人的才情和气质,却无法抗拒失败的命运。 苏童的小说,既注重现代叙事技巧的实验,同时也不放弃古典的故事性,在故事讲述的流畅、可读与叙事技巧的实验中寻求和凿。在对待历史和人情上,他的小说表现了传统士人夫的融入态度,对于红颜薄命等主题和情调写得富有韵味,这削弱了小说中的创造性的文化内涵。 简述格非小说创作的特色。? 格非的作品常让一般读者感到晦涩难解,出现被称为“叙述的怪圈”的结构。这在最初的《迷舟》和《褐色鸟群》中,就有令人印象深刻的体现。在《迷舟》中,传统小说故事的重要关节(萧去榆关是递送情报还是与情人会面),在这里却出现了“空缺”,而使故事的推进变得扑朔迷离,也阻隔了读者的阐释、想象路线。《褐色鸟群》在主旨利叙事方法上更为晦涩玄奥。这些小说有着博尔赫斯的影响,但不是生硬的模仿之作。 此后的写作,沿着开始的这一“路线”展开,即面对具体现实和历史情景,持续地思考人的生存等一系列令人困惑而难解的问题。由于小说叙述人的知识分子背景,和叙述方式上的沉思的品质,他的小说在九十年代,被有的批评家称为“知识分子式叙述”。 简述余华小说创作的特色。I? 余华南到1987年的短篇《十八岁山门远行》和1988年的中篇《现实一种》,才“寻找”到了“一种全新的写作态度”,“思考脱离了常识的围困。在这些作品中,对丁“暴力”和“死亡”的精确而冷静的叙述,和在“冷静”后面的巨大的愤怒,让当时的许多读者感到骇讶。这些小说以一种“局外人”的视点,和冷漠、不动声色的叙述态度,构造“背离了现状世界提供给我的秩序和逻辑”的“虚伪的形式”。他拒绝那些关于“现实”的共享的结论,以其想象力来挣脱“日常生活经验”的围困。《鲜血梅花》、《河边的错误>、《古典爱情》,这些通常被看作是对于武侠、侦探、言情小说的戏拟作品,也参与了对于现实秩序的经验的颠覆。而事实上,余华这时只不过是发掘了过去被遮蔽、掩埋的那部分“现实”。 余华的这种和“现实”,和日常经验的“紧张”关系,在九十年代初写作《在 细雨中呼喊》开始,有了缓和,或者说,尝试新的解决方式。九十年代的几部长篇(《活着》、《许三观卖血记》),日常经验(“实在的经验”)不再被置于与他所追求的“本质的真实”相对立的地位上。他的叙述依旧是冷静,朴素,极有控制力的,但更加入了含而不露的幽默和温情。透过现实的混乱、险恶、丑陋,从普通人的类乎灾难的经历和内心中,发现生活的简单而完整的理由,是这些作品的重心。 试述池莉小说创作的特色。(总结)?(结合具体作品,分析池莉小说的艺术特点。IVOO)(结合作品,分析池莉和刘震云8 0年代小说创作的同中之异。IV03) 一、作为新写实的代表作家之一的池莉,和其他新写实小说家相比。她的小说是最贴近生活、最平民化的。在池莉的的笔下,日常生活显得格外平实、真切,她忠于生活的原生状态,通过大量琐屑的、平凡的、充满偶然性的生活事件表达对生活的感受和看法。在《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和《太阳山世》构成的“人生三部曲”中,主人公都逃脱不了生活之网的限制和束缚,纷纷告别青年的幻梦而踏上了漫长而又沉重的生活之旅。《烦恼人生》中的印加厚的一天是漫长而难耐的,纠缠着一件什繁琐而又不得不面对的事情,他无可奈何、委曲求全,在安于现实的同时又对未来生活充满希冀和渴望。 二、池莉的小说,始终关注小人物的生存状态,展现他们困窘的生活现状和灰色的人生悲剧。如《你是一条河》中的辣辣面对的是丈夫死亡,有拔个孩子需要抚养的极端艰难的生活困境,她接受并进而驾驭了这种生活环境,显示出顽强的生存能力,但这同时又是以她丧失道德规范的行为为代价的,辣辣的人生透露出生活得残酷:活着就必须不择手段。 90年代中期以后,在方方、刘恒、刘震云等新写实作家开始超越世俗,对人性、对历史进行深入开掘的时候,池莉则又一次把自己的写作视点下移,作品与现实的距离拉得更近,对平庸的日常生活由认同到赞美,如《小姐,你早(》讲述的是知识女性戚润物无意间发现了丈大与小保姆的私情,由痛不欲生到伺机报复,与另两个也受过男人伤害的女人合谋,展开了一场阴险的报复行动。 四、池莉的小说除真实描摹现实外,还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是“汉味小说”的代表作品。她的小说中随处可见泼辣、粗鄙、明陕的汉味语言,,和能苦能乐、能干能泓、刚柔兼济、进退自如的市民性格,以及地道的武汉地方景观。这种颇具文化内涵的地方色彩,为池莉的小说增色不少,但其中的深层文化意蕴还有待于进一步丰富和挖掘。 简述方方小说创作的特色。I? 方方于(1982年发表富于理想热情的小说《人篷车上》。随后的《白梦》、《向雾》、《自驹》,开始转向表现普通人灰色、沉闷的生活。1987年的《风景》在评论界反应热烈,这个中篇也被当作“新写实”小说的代表怍,这其实也是方方写得最好的作品。小说对于城市底层卑微、残酷的生存状况的表现比起另一些新写实作品来,远为复杂,而独特的视角和叙述语调所包含的“批判性,也更为一些评论家所重视。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的《祖父在父亲心中》、《行云流水》、《一唱三叹》,主要写当代知识分子的生活和精神困窘,在冷静、细致的叙述中,仍有者沉重、无奈的情绪 简述刘恒小说创作的特色。 刘恒创作取材的领域比较开阔。他写的表现农民、市民和城市知识分子的小说,都达到一定的水准。《狗日的粮食》、《伏羲伏羲》利《白涡》等,可以看到作家对于生存的基本欲望(食、性、权力等)的关注,并流露了人很难摆脱欲望陷阱的宿命情绪。 刘恒的小说,细致、从容的叙述,和内在的,存在于人物行为和心理中的恐惧和紧张,构成了一种对比。这种恐惧和紧张,不仅根源于欲望与外部力量压抑之间的矛 盾,而且来自对欲望本身的破坏力量的惊恐。 但刘恒并非从抽象意义上来探索人性问题,人物的生存环境和心理内容,具有清楚的特定时空特征(当代农民生存条件的恶劣,严酷的家族制度,传统文化对于性的压抑所造成的心理畸变等)。因而,小说对于现实政治和文化心理批判的色彩,并不需要特别敏感才能辨析。 简述刘震云小说创作的特色。?(结合作品,分析池莉和刘震云80年代小说创作的同中之异。IV03) 一、刘震云的《一地鸡毛》、《单位》、《官场》、《官人》等,侧重关注人与环境的关系:或者说在社会结构中人的处境。他对于“单位”这一特殊的当代社会机制,以及这一机制对人所产生的舰约,作了具有发现性质的描述。无法把握的欲望,人性的弱点,和严密的社会权力机制,在刘震云所创造的普通人生活世界中,构成难以挣脱的网。如《一地鸡毛》由机关生活将大学毕业生小林夫妇改造成小市民的故事,揭示出世俗战胜诗意、麻木取代真情的现实悲哀 二、生活于其间的人物面对强大的“环境”压力,对命运有不可知的宿命感;;同时又在适应这一生存环境的过程中,经历了人性的扭曲。对于他们的活动,互相的折磨,倾诉、以及所表现的猥琐、自私、残忍,小说有着冷静,然而深刻的揭示合批判。这种批判。在一些作品中,以喜剧的、嘲讽的方式得到更有力的表达。在小说《官场》中,官场的势利、官场的虚伪、官场的阴暗、官场的无常,都于平淡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嘲讽。 三、进入90年代,刘震云把力量放在长篇巨制的写作上。先后出版了《故乡天下黄花》、《故乡相处流传》和《故乡面和花朵》等“故乡系列”小说。 简述韩少功小说创作的特色。? 韩少功既是所谓的“知青作家”,义是随后“寻根文学”的主要倡导者。在八十年代初反思“文革”的文学潮流中,他的短篇《西望茅草地》和《飞过蓝天》,超越了控诉、揭露的普遍性形态,以其对历史体验和思考的深入而受剑注意。 1985年的《文学的根》一文,表达“寻根”派的某些重要观点。此后发表的小说《爸爸爸》、《女女女》、《归去来》、《火宅》等,可以看作是对于“寻根”主张的实践。在这些小说中,生活细节的“写实性”的描述,与变形、荒诞的方法,哲理性的寓意,方式不同地结合庄一起,展示近乎静态、封闭的湘楚地域的原始性文化,和这种文化所哺育的“群体”性格。《爸爸爸》这个中篇的人物丙崽,是永远长不大,却也死不了的白痴、侏儒。他生活在愚昧、龌龊的环境中,长相丑陋,思维混乱,言语不清,行为猥琐。这些,是作为民族文化“劣根性”的象征物来创造的。滞重的叙述语调,和阴郁、压抑的总体气氛,显示了对于这一衰败腐朽的“种族”的悲观。 但是,即使是在进行寻根文学阶段的创作的时候,韩少功也一直在使用着一个“知青”的视角,这个特点首先体现在短篇《归去米》,在长篇《马桥词典》和《暗示》一直延续。对政治意识形态之于人的强压作用,在90年代时写的一些作品中也有体现,但是采用些现代派小说的技巧。 简述阿城小说创作的特色。? 阿城的中篇小说《棋王》发表于1984年,受剑广泛好评。此后又有《树干》、《孩子王》、《遍地风流》等作品发表。他提供了另一种视角,即从基本的生存活动上表现“芸芸众生”在“文革”中的生活。“寻根”在阿城的作品中,主要表现为从传统文化中寻找理想的的精神,作为人对世俗生活超越的凭藉。 《棋王》等小说的人物,都有对于心灵自由的追求。他们所要建立的精神境界,其内涵更接近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家思想:在乱世中崇尚淡泊:身处俗世,不耻世俗, 但义超越世俗,也超越痛苦。老庄哲学的“无为而无不为”的生活态度,对朴素、本源推重的生命意识,以及禅宗强调直觉体验的感知方式,在阿城的小说中都有所体现。 不过,正如有的论者所指出的,那些人物坚持的并非纯然的出世精神,也有进取、争取生命价值实现的强烈欲望。而事实上,作品对这种“超脱哲学”的精神境界的渲染,本身便具有现实的批判性”。 阿城的小说重视文学民族传统的继承。采用略带幽默的自描的叙述方式,语言自然、素朴,但不浅俗。他让人物和事件直接呈现,避免情感的过分外露。 简述史铁生小说创作的特色。? 发表于1983年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既是史铁生,电是当时小说创作的重要作品。它在多个层面上被阐释:或说它拓展了“知青文学”的视野,或称它在文学“寻根”上的意义。 史铁生肉体残疾的切身体验,使他的部分小说写到伤残者的生活困境和精神困境。但他超越了伤残者对命运的哀怜和自叹,由此上升为对普遍性生存,特别是精神“伤残”现象的关切。和另外的小说家不同,他并无对民族、地域的感性生活特征的执著,他把写作当作个人精神历程的叙述和探索。 这种对于“残疾人”(在史铁生看来,所有的人都是残疾的,有缺陷的)的生存的持续关注,使他的小说有着浓重的哲理意味。他的叙述由于有着亲历的体验而贯穿一种温情、然而宿命的感伤;但又有对于荒诞和宿命的抗争。《命若琴弦》就是一个抗争荒诞以获取生存意义的寓言故事。 简述张炜小说创作的特色。? 张炜八十年代早期的小说,写农村青年男女的浪漫情感。从中篇《秋天的思索》、《秋天的愤怒》开始,包括长篇《古船》、《九月寓言》,对生活的复杂性的展示加强,并常在开阔的历史背景中,通过家族、阶级等矛盾交织的人物关系,来展示山东半岛农村历史变革中政治、经济、伦理的冲突。 进入九十年代,张炜写了一系列的长篇,如《怀念与追忆》、《我的田园》、《家族》、《柏慧》,它们改变,前此作品的基本的写实风格,代之以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和哲理内涵的“诗化”的叙述方式。这些小说与他同时写作的散文作品,表达了一种强烈的对社会文化现实的批判立场。他以理想主义的人文精神的基尺,呼唤“大地”情怀。在这些作品中,“芦清河”、“葡萄园”、“野地”、“田园”等,已不是实体的存在,而是一种寄托,一种理想化的“倾诉之地”,一个离弃了现实的丑恶,并使不安的心灵得到安顿的处所。 简述张承志小说创作的特色。III 张承志的小说有一种散文化的倾向,和一种“浪漫主义”的格调。这指的是作品中不懈的对丁(理想的坚守和追求,和那种抒情、渲泄的表达方式,他几乎所有的重要作品,如《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黑骏马》、《北方的河》、《黄泥小屋》、《金牧场》、《心灵史》等,都与生活于内蒙草原,特别是西北黄十高原的蒙占族、同族的历史和现实生活有关。特别是八十年代末以后的创作,更为执著地歌颂生活于贫瘠的甘、宁、青沙漠边缘的回族农牧民,他们面对占难对信念的忠贞不渝,为着自己的乡亲和信仰,平静地横陈于真主的祭坛之上。前期创作中已多少存在的宗教情绪,得到展开年突现,并成为对抗现代金钱社会的理想、道德衰败的根据。他因此创造r真挚情感倾泻铺陈,叙述和语言流畅然而也有时枝蔓,讲求色彩时而过于浓重的整体形态。 第二十三章 女作家的创作 简述张辛欣小说创作的特色。 张辛欣在八十年代的小说,大多与女性问题的“探讨”和女性的自我反思有关。 在叙事方法上,虽然并不执意追求“现代技巧”,但一些评论认为,她的小说(《清晨,三十分钟》、《疯狂的君子兰》)传达了现代都市人“主体”失落、离散的惶惑和焦虑。 在另外的一组小说中,青年知识女性的人格独立、事业上的抱负,与女性对家庭、婚姻等传统义务的冲突,被集中提出,这些作品触及到“现代女性”的心理矛盾,和“悖论式”的生活处境。 从表面看,作为夫妻的男画家与女导演都处在“同一地平线”,而女主人公却深刻意识到不平等:如果顽强地追求事业上的成就,就难免淡化女性作为妻子、母亲的角色而不被接受;如果只扮演贤妻良母的形象,就失去与“他”“在事业上、精神上对话”的条件而“仍会失去他”(《在同一地平线上》)。 《我们这个年纪的梦》中,女校对员在奋斗的挫折中,最终放弃对事业的争取,认同于“传统家庭”的女性地位。但内心冲突并未止息,只好不时拿少年时代的脆弱的梦,来抚慰、解脱对生活平庸、乏味的尖锐感觉。在这些小说中,“觉醒女性”的根本性困惑在于,她们仍然找不到真实、可靠的“归宿”——困境不止来自外部环境,也来自女性自身(《最后的停泊地》)。 简述谌容小说创作的特色。? 谌容1980年的中篇《人到中年》,则被看成是“新时期”文学“复兴”的标志性作品之一。谌容是追求表现“社会深度”的作家,八十年代初她为自己确定的创作目标,是“把人间的悲喜剧放在一定的历史范畴,探索决定人物命运的历史渊源,写出更深刻、更本质的历史面貌的作品。从对社会现象的分析中,来提出人们关注的某一社会问题,是她经常使用的构思方法。《人到中年》提出的是中年知识分子的处境、待遇的问题。《永远是春天》、《太子村的秘密》、《散淡的人》等,都包含有探索历史悲剧的意旨。 八十年代中期以后,她的小说风格发生一些变化。略带伤感和抒情的叙述有所削弱,而增加了荒诞、滑稽色彩的戏剧性成分。如《减去十岁》、《关于猪崽过冬问题》。《懒得离婚》这篇揭示普遍存在的家庭关系矛盾的小说,也显然增加了嘲讽的因素。 简述张洁小说创作的特色。? 张洁早期的许多作品,如《爱,是不能忘记的》、《祖母绿》和《方舟》等,都以女性人物为主人公,。写女性格感伤、细腻而富于利他精神的恋爱心理以及单身女性所面临的社会问题。《爱,是不能忘记的》较早的涉及到爱情与婚姻的矛盾,在当时引起很大的争议。通过女性近乎圣洁的“爱情”方式,来超脱痛苦的历史记忆的做法,在《祖母绿》中得到发展;而另一方面,女主人公曾令儿独立承担生活重压的坚毅形象,又成为女性独立意识的表征。《方舟》则写二个离异女性,她们因女性身份面临的不公平待遇,被作为社会问题提出:张洁作品的“女性意识”和作为“女性文学”的先导地位正体现在这些方面。 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张洁的一部分作品有了明显的变化,从诗情的追求转向反诗情,从浪漫诗意转向叙述上夸张的粗鄙化。不过,这其实是对理想诗情坚守的另一表现形态。她猛烈抨击、嘲讽某些男性人物的猥琐、低俗趣味,诅咒他们的欲望是令人恶心的“红蘑菇”开放在女性人物的生活中。 简述王安忆小说创作的特色。? 王安忆在女作家群中,是被认为视野颇为开阔、能够驾驭多种生活经验和文学题材的作家。她的创作表现出多变的风格,并始终保持很强的刨作活力。 王安忆作品的“女性意识”,表现在对男女两性微妙的支配关系的揭示上。《逐鹿中街》以喜剧的方式写一对夫妻在支配与反支配上的角逐。《岗上的世纪》则在“知青”生活的背景表现男女在欲望本能和社会权力关系之间的挣扎。这些作品所提示的是,不仅是社会关系,而且人的一 些基本属性(自然属性),对人的命运有深刻的制约力量。王安忆还进一步探索离开物质(如婚姻形式、性关系等),“光凭精神会支撑得多远”(《弟兄们》,《神圣祭坛》),以及“性力量的巨大:可以将精神扑灭掉”而“维持男女之爱”的可能(《小城之恋》、《岗上的世纪》)。 在对女性自主、觉醒等问题上,她的观点和处理方式与张辛欣、张洁都有差异。比较起张辛欣的“投入”和作品中显示的叙述者的女性立场,王安忆是冷静而旁观的。与《方舟》一样,《弟兄们》也写三位女性靠女性间的友谊、互助而摆脱男性中心社会的控制,但王安忆没有像张洁那样为她们的苦斗留下“光明的尾巴”,她们在本能的母性、妻性的“夹击”下终于溃败。 简述铁凝小说创作的特色。? 铁凝总是在冷静的现实主义笔法的描述中,展现传统与现代、纯朴与世故、文明与野蛮、女性的自主与依附等种种矛盾。在铁凝的作品中,女性的矛盾与困境往往与对社会文明进程的思考交织在一起,只有在那些没有被现代文明浸染的或带有原始生命体验的女性那里,才显出某种宁静、恬淡与充盈的抒情因素,如《哦,香雪》中的香雪、《麦秸垛》中的大芝娘、《孕妇与牛》中的孕妇与怀孕的牛, 《河之女》中的乡村女性群体。铁凝的《玫瑰门》被誉为展现女性历史命运的厚重之作。它通过以司绮纹为代表的庄家几代女性的命运,揭示女性生存与现代历史和社会秩序之间的深刻矛盾。 结合不同的理解,谈谈你对“女性文学”的看法。? 在八十年代,“女性文学”的内涵与指称对象,存在着几种不同的理解。有的是从“表现对象”的角度来界定的,即认为只要作品表现的是女性,无论是男作家还是女作家创作的,都可以称为“女性文学”;另-,种看法则以创作主体的性别作为依据,即广义地指女作家创作的一切作品。第三种理解是;不仅强调作家的性别因素,丽且强调作品内容、题材、主题必须是女性的,也就是,女性作家描写女性生活的作品。 在八十年代,以下的理解越来越被重视,虽然对这种看法存在的争议也最多,即在一定女作家写女性题材的前提下,提出女作家必须要有一种“女性意识”,米对女性的历史状况、现实处境和生活经验进行探究和描写;既要显示出与男作家水同的观点、态度和语言表达方式,又要表现一种女性“独立”的主体意识。 八十年代后期以来,在对女作家创作的特殊性作出概括的基础上,一些批评家意识到女作家的性别因素并不仅仅是一个文学特色的问题,而涉及到女性在整个社会文化中的处境。这样,对“女性文学”的理解主要倾向于两点:一是更明显地强调女性的性别差异:钟对八十年代女作家创作的“中性化”、男性化作出反拔,鼓励女作家书写女性独特的身心体验和她们在传统文学中遭到压抑的性别体验。 是更多地从文化角度讨论问题,认为女性身份并不是一种生理决定的产物,而是与传统男性中心社会的文化建构有关。 九十年代的一些女作家如陈染,林向、徐乾坤、徐小斌、蒋子丹等,都明确地承认自己在创作中的性别立场:她们的作品也对女作家创作的可能性作出了多种尝试。 简述林白小说创作的特色。? 林白于80年代中期开始发表小说,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同心爱者小能分手》和《子弹穿过苹果》,确立了她此后的叙述风格和女性主题。她的小说以诗化和抒情化的笔调,通过一个认同感 极强的女性叙述人之口,描述孤立于于庸、杂乱的社会生活中的女性形象。这些完美丽的女性形象与男性中心的社会处境之间的对比和悲剧性冲突,营造出一种强烈的情绪化风格。《一个人的战争》讲述一个名叫多米的女孩的成长经历,小说中关于女性的性体验和身体感受的描写引起很大争议。简述陈染小说创作的特色。? 陈染早期的小说主要表现校园中现代青年的精神状态,以l986年发表的《世纪病》为代表。其后,她以一个名为“乱流镇”的小镇上人们怪异的生活为主要内容,写了一系列带有“魔幻”与象征色彩的小说 自1990年的《与往事干杯》起,她的创作转向现代都市的女性生活和女性经验,尤其擅长表现独居的知识女性的生活历程和情绪体验。这类小说往往以女性第一人称形式,叙述一个在家庭、婚姻和社会处境中有着创伤体验的知识女性在幽居生活中的情绪感受。由于小说采取的叙述方式带有自传色彩,而表现的内容往往是女性个体成长经历中的涉及性别问题的部分,陈染的小说被称为“私人写作”。她的长篇《私人生活》是她的女性成长主题、反讽性叙述和反叛性立场的一次集中体现。陈染对小说文体频为精心,注重“陌生化”的表达形式。 第二十四章 散文创作 试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散文创作概况。? 八十年代,散文的发展面临着五六十年代形成的文体模式的障碍。这种模式,通常表现为以“以小见大”、 “托物言志”的方式,来靠近“时代精神”和社会思潮的主题和结构趋向,以及追求散文的“诗化”和意境。不过,从总的趋势上看,“回到”个人体验,表现日常事态和心绪,已在一些作家的创作中得到初步显示。八十年代初期,巴金、孙犁、杨绛等老作家和张浩;贾平凹、王英琦、唐敏等中青年作家,侧重对“自我”经验的“自由”书写,从对社会主题和呼应转向对个人情绪、心境的表达,语言和语言方式也追求作家的“个性”。八十年代中期以后,刘烨园、赵玫、周佩红、黑孩等散文作家,将散文的“自我表现,推向深入,面向人的感觉、情绪、意识流领域,着力表现现代人复杂的内心世界。这些作品被称为“新散文或“朦胧散文”。 八十年代散文发展的另一方面,是散文文体。“窄化”的趋势即将报告文学等叙事性形态和杂文等议论性形态从散文中加加以剥离。重新提出了“抒情散文”、“艺术散文”或“美文”等概念。与此同时,对一些散文与别的体裁因素渗透、交融而形成的混生性文体的命名,则又为散文文体的 “规范性”提供参照。 八十年代初期,住整个社会和文学界的反思性思潮的语境下,散文创作主要以老年作家巴金、孙犁,杨绛、陈白尘、黄裳等为代表。描述个人的亲身感受和经历,同忆„友和亲人,批判“文革”历史暴政造成的伤害,是大多数作品涉及的方面。一些中青年作家如张沽、宗璞、贾平凹、韩少华、庸敏、王颖奇等,则常会通过儿童视角,抒发一种温馨、感伤而清新的感情,展现“人性”中朴素、感人的一面,不过由于当代散文的积习已深,许多文章在语言和结构上仍可以看到受六十年代受散文模式的束缚。过于关注散文的“诗化”利“意境”的营造,是发现这种拘于的一端。 总体而言,在八十年代,相对于诗、小说、戏剧所取得的进展来看,散文的状况显得平淡。由此引发关于散文发展和革新的讨论。讨论涉及了散文文体的“自足性”和“规范性”,散文与文学另外的体裁的关系,散文表现内容的拓展问题等。讨论的积极意义主要是推动作家对丁这一文体的自觉意识,和变革散文创作的主动性。 试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散文创作概况。? 进入九十年代以后,散文在几乎没有任何预言、策划的情况下,突然显现了热烈而繁盛的局面。在图书市场_上。各种散文选本和散文集开始“畅销”。在各种散文选本中,二十年代至三十年代写日常生活、提倡闲适情调的散文小品被重新发掘。周作人、林语堂、梁实秋以及四十年代的张爱玲、钱钟书等的散文集,不仅有极大的销量,而且也引导了九十年代散文的重要写作方向。在九十年代,虽然不同散文作家具有很不相同的价值取向,他们创作的内容、风格的个性特征也更加突出,但是,作为一种总体状况 的“散文热”现象,却与市场经济下的文化消费取向有密切关联。即使是“闲适”,九十年代的散文小品与,二十年代的散文小品也存在着一些区别。三十年代林语堂等人的“闲适”被称为“消极的反抗,有意的孤行”,在石似闲适的表达中-,包含了作家的现实对抗立场和文化姿态;而九十年代许多散文中的闲适,则更多表现为与世俗化认同的倾向,是对社会的物质化追求和消费性的文化需要所作出的趋同性反应。因此,有人将报纸副刊上的散文称为“文化快餐”文体。 九十年代尽管也有些专门写作散文的作家如周涛、刘烨园、斯妤,但大量作者却往往身兼数任,许多学者、小说家和诗人参与到散文写作中来。这种现象显示了九十年代散文文体发展的新趋向。对于散文“规范性”的强调的声音减弱;而散文文体的宽泛性和平易性则显现出来。在诸种因素之中,散文的议论性与抒情性被突出。尤为引人注意的是学者的介入,加重了散文的知识品位和文化分量,使得“随笔”成为散文形态中的主体。张中行、金克木、余秋雨、史铁生、张承志、韩少功等的作品,从个人经验出发,引入关于文化和人生哲理的思考,被称为“文化散文”或“大散文”。这种散文与刻意追求散文“窄化”的做法相反,并不过分关心散文的“文学性”问题,而是将这种文体作为作者表达现实关注的一种重要方式。它们的出现,有可能开拓散文写作的新路,加强散文写作的思想哲理和人生体验的深度,并在文体、语言中孕育革新的可能性。 试述巴金《随想录》的思想艺术特色。(刘)?(巴金在1 978年到1986年的八年问写作了1 50多篇随笔,总称为《 》。I04综合)(简述巴金《随想录》的主要特点。HI98)(简述巴金《随想录》的思想价值。11106)(《随想录》1109) 巴金在1978年到1986年的八年间写作了150多篇随笔,总称为《随想录》。这部大书代表了巴金散文创作的最高水平。 一、思想特色: l、《随想录》在思想上—个鲜明特色是“人生探索”精神的一以贯之。 巴金从不认为自己是一个“作家”,而只是以一个人生“探索者”自称—也就是说,他是“把写作和生活人融合在一起,把作家和人融合在„起”的:生活是人生探索的“过程”,写作是人生探索的“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他“早期”的创作是这样,“后期”的创作仍是这样。 2、《随}录》在思想上的义鲜明特色是“说真话”、诉真情的人格勇气。 巴金的创作,不论是小说还是散文,从一开始就是坚持写“真”的。但在“前期”创作中这一点却被某些(违心的假话和不少真诚的假话冲淡了。“浩劫”过后,巴金痛定思痛,高擎起“说真话”的大旗。像《武训传》、《“创作自由”》、《赵丹的遗言》、《小骗子》、《思想复杂》等等,可以说在大多数篇什里都放射出前所未有的思想闪光和人格光芒。 3、《随想录》思想上的特色之三它充溢着的那种严苛的、动人的“自我解剖”精神。 巴金在对“文革”浩劫和“左”的思潮进行反思、揭露的时候,不是“隔岸观火”,也不是“置身局外”,而是白始至终把自己“摆进去”,进行剜肉剖心式的痛苦自省和深刻忏悔。像《小狗包弟》、《<家>的删改》、《“深刻的教育”》、《解剖自己》等,那种解剖自己的不留情面和不留余地都是甚为动人的。 二、《随想录》在艺术上的最大特点是文体自由、笔墨自由,是艺术最高境界的“无技巧”。 1、《随想录》的众多作品,火体有两类写法:其一是“随想”,笔随心转,岁“想”而“录”,无拘无束,纵意而淡,如《长官意志》、《十年一梦》、《思路》、《紧箍咒》、《老化》等,里讲淡色彩,数量居多;其二是忆念“散文”,以情系文,笔由情谴, 倾泻郁积,乙乙如抽,如《怀念萧珊》、《怀念老舍同志》、《怀念胡风》、《纪念雪峰》、《小狗包弟》等,呈叙事、抒情色彩,量少质高。 “随想”一体,虽与随笔、杂文接近,但并不是传统的随笔、杂文,而是种文体独创,是作者心灵自由、心想自由的一个自然产物:忆念“散文”虽承接“怀人”散文“体”有所“本”(但其思想、笔墨的“自由度”义是前所未有的。 2、巴金提出“无技巧”的主张,意义深远。“无技巧”不是不讲技巧、不要技巧,而是对“艺术最高境界”的一种崇尚、景仰,即返朴归真、以“神”驭“形”,把“技巧”化在心灵、血肉之中,溶在思想、情感之内,迸入一种得意忘言、得鱼忘筌的入境界、新大地。这是一种最高的“化境”——不是靠“精雕细刻”的手法,不是凭“雕虫小技”的文字,而是靠伟岸的“人格”魅力,撼人心魄的“人格”感召力化育人心、传世不朽。全部《随想录》都是作者追求“无技巧”这一“化境”的体现。 试述孙犁散文的思想艺术特色。(刘)? 一、“忆旧是孙犁散文共同的主题:从较早的童年漫忆、乡里旧闻,到稍后的求学生涯、战地生活,再到后来的病中感思、动乱岁月„„根据不同时期的人生记写,读者可以清晰地窥见作者生活变化的足迹和心灵发展的历程。可以这样说,再没有比孙犁及其作品更具有生活“真实感”和“自叙传”色彩的当代散文家和散文作品了。 他非常强调散文的真实性,力主要“有真情”、“写真象”,坐到“不虚美”、“不掩恶”,以成为“取信后世”的“信史”-这种忠于生活的“信史”品格赋予孙犁散文以“史”的厚度利长远的“生命力”使其成为二十世纪这一难忘“时代的一面镜子”。 二、孙犁散文的艺术特色有三点: 1、由实出虚,因情见志。 他对“虚”(情感表现)是较为节制的,往往采取“寓虚于实”的含蓄手法,字里行间,隐而少露。可以说, “物”(象) “情”一“理”(志)一“文”这散文“四大要素”在孙犁作品中是教好地统一的,它们统一在“物”和“理”上。而《黄鹂》这篇带有“转折性”标志的名作就典型地反映了他这种以“象”寓情见志的基本特色。 2.真中求美,美中显真 孙犁散文的精髓以“真”、“美”二字即可囊括:它以真的心地写真的景象,直抵“真”的极致;同时,以美的文笔写美的情思,展现“美”的极致。丽生,“真”与“美”这二者间是精神沟通、交相辉映的,即在“真”中探求“美”,在“美”中显现“真”如《亡人逸事》。 3、平易冲淡,睿智幽默。 这是孙犁散文在语言表现上的个性风格。 三、当然、孙犁散也是有它的局限的:过于重“实”,使他很少放飞“心灵”,从而在无限广袤的精神领域里自由翱翔;对“传统”的沉迷,使他较多地“同后看”,显得“-I代精神”不足。 比较巴金与孙犁散文创作的异同。(刘)I? 巴金和孙犁一起堪称新时期散文的“双璧”。如果说巴金是“最受西方文学影响的一个”的话, 那么,孙犁所受的影响却以中国的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为主。 一、共同之处: 1、他们都信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2、他们都看重散文的真实性原则—一巴金提出“说真话”,孙犁则力主“有真情”、“写真象”。 3.他们都是由“小说”创作走向“散文”创作的,而且都在“小说”创作上取 得r显赫的成就,继后在散文创作上又都享有公认的殊荣。 4、就文字表现而言,他们都是“语言大师”,都具有“个性化”的重要成就。 二、有很多不同: 1、巴金散文比较“洋”,特别是在思想观念上,布局行文上史有“自由”的气息;而孙犁的散文比较“土”,精、气、神都是地道“中国化”的。 2.巴金侧重对“假、恶、丑”的揭露,表现锐利的思想锋芒:孙犁却侧重对“真、善、美”的讴歌,体现了发现美、表现美的执着热情。 3、巴金推重“无技巧”,其语言风格是热烈自然酣畅流利;而孙犁是相当看重“艺术”的,其语言风格是平易冲淡、睿智幽默。 总之,他们作为“文苑双璧”将长久地垂范于后世。 简述杨绛散文创作的特色。?(______的《干校六记》记述作者1969年底到1972年春在“五七干校” 中的生活经历。I 04综合) 一、杨绛的《干校六记》记述作者1969年底到1972年春在河南“五七干校”中的生活经历。所写的内容,大都是个人亲历亲闻的“琐事”:下放记别,凿井记劳,学圃记闲,“小趋”。记情,冒险记幸,误传记妄。其名称、写法和作者的叙事“立场”,都可见明代作家沈复的《浮生六记》的某种承传。 杨绛的文字简约含蓄,语气温婉,对历史事件多少取置身事外,作平静的审视的态度。她将笔触专注于大时代事件中的小插曲,书写个人的见闻和感受。不停留在一己悲欢的咀嚼上,也不以“文化英雄”的姿态大声抨击,而能够冷静地展示个人和周围世界的形形色色的生态和灵魂,却往往写出了事件的荒谬性,透出心中深刻的隐痛。 二、杨绛写得最有新意、最富个性也虽具力度的是《孟婆茶》 .《隐身衣》、《“遇仙”记》和《<软里红尘>楔子》等几篇“奇文”。这些“奇文”,沉淀着理性,融汇着感情,把人生的“感悟。熔铸为一个“寓言”,从整体“象征”的层面艺术地映照着生活现 杨绛自云她有“放肆淘气”的时候一一这正是一切真正艺术家所共有 品格,所调自由、生机、灵气、神来之笔等等,俱源于其中。杨文化优势、性格优势少有人比:她的“心灵”空间是十分博大的——这一切将使她永远年轻。 简述贾平凹散文创作的成就。(刘?(简述贾平凹的“风情散文”的艺术特征。11199) 一、贾平凹是新时期起步较早也较有成就的作家。 l、他早期的“'空灵散文”如《月迹》、《一棵小桃树》及《丑石》等,重“意境”营造,讲“语言”纤巧,求“哲理”意味,但受孙犁前期风范影响明显,纤巧、漂亮,有“小女子气”,柔而少骨。 2、继后的风情散文如《黄土高原》《入川小记》《五味巷》,特别是《秦腔》等,以“宏观”的视角、“神韵”的把握、“细节”的描摹,状难言风情于纸端,传不尽神韵于篇外,令人拍案叫绝,这类人气、人度的“风情散文”是贾平凹的独创,拓展了当代散文的新生面 3、另外,他还写有一些“自传散文”如《一位作家》、《初人四记》、《读书示小妹十八生日书》及《自传——在乡间的九年》等,以新异的思维、越轨的笔致,使散文“自叙传”的特点、主体的深层个性,表现得超霸不俗、唯妙惟肖,有很高的“艺术”与“史传”价随。 4、八十年代中后期以及九十年代初他写的探索散文,如“小说化”散文、都偏离了散文的自性,呈现了较明显的“客观化”倾向。 二、贾平凹的散文创作受到悠久的秦汉文化的熏陶,他的《黄土高原》、《秦腔》 等,贯注着特有的秦川文化尤其是商州山地的文化意识及计审美价值取向。 贾平凹的散文无论是在思想意蕴、文化趣味,还是在语音表达-,都倾向_丁吸取中国文学传统因素,一种“虚”“静”的境界和简洁古朴的文风互为表里。 简述八九十年代“学者散文”的发展概况及创作特点。试阐述8 0年代中晚期以后, “学者型”散文的发展概况及创作特点。IU 9 7) 一、八九十年代散文创作的一个重要的现象是,出现一种被人称为“学者散文”或“文化散文”的形态。这些散文的作者大都是些从事人文学科或社会科学研究的学者,他们在专业研究之外,创作一些融会了学者的理性思考和个人的感性-表达的文章。“学者散文”的出现,显示了知识分子关注现实问题和参与文化交流的新的趋向。 80年代,较早进入散文创作的是金克木、张中行等老资格的学者。90年代初期金秋雨的散文结集成为《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出版,引起极大反响。 一些重要的刊物和出版社,也有意识地举荐这一体式的创作,而推动学者散文的兴盛。 二、“学者散文”的作者大都有较为丰富的学术修养,往往将学术知识和理性思考融入散文的表达之中。 l、他们也并不特别注重散文的文体“规范”,而将其视为专业研究之外的另一种自我表达或关注现实的形式。引人注意的首先并不是叙述形式,而是所谈论的内容。但由于这些谈论结合了作者的文化关怀和个人感受,文字表达上的生动个性也随之显现出来。因此,这些学者的写作比较自由,反而为散文创作融进了一些新的因素。 2、“学者散文”在风格上大多较为节制,通常会以智性的幽默来平衡情感的因素。学理知识的渗透,也使其具有特别的思想深度和情感厚度。这些散文随笔与“杂文”的不同之处是,它更关注的往往不是“识”,而是“情”与“理”。因而,有的批评家将之称为“文化散文”、“哲理散文”或散文创作上的“理论干预”。 简述张中行散文创作的特色。? 80年代初期,张中行陆续写下一批忆旧的随笔,主要是30年代前期以北京大学为中心的旧人旧事,它们定名为《负喧琐话》出版,引起注意。后又陆续出版以同类文章组成的负暄续话》、《负暄三话》以及《流年碎影》等随笔集。张中行借古语“负喧”(一边晒太刚一边闲聊)做自己的书名,大体能概括他追求的写作风格:。以“诗”与“吏”的笔法,传达„种闲散而又温暖的情趣。 张中行主要从事语言文字方新的研究工作,但他兴趣广泛,经史子集古今中外的知识都有所涉猎,被人称为“杂家”。体现在他的随笔中,则不仅是对人与事的各种知识和“掌故”的熟知,而日(评点人事,都透出理趣和淡雅的文化品位。 简述金克木散文创作的特色。? 金克木80年代以来的散文,也有回忆故人旧事的,但主要是思想随笔,涉及读书札记、文化漫谈、甚至文献考订等宽泛内容。往往是针对某一议题发开来,融进丰富的知识,表现出思维活跃,充满智慧而又诙谐从容的文风。 他所谈论的问题,太多具有定的学术针对性,根据自己的人生阅历,以及东西方历史、哲学、宗教、文学等方面的学识,:信笔展开,但所引证的材料和所得结沦,却颇严谨。这一特点被人称为“散文小品的学术化”。 他的散文语言朴素,近乎国语,但又自然地加入文言语汇和句式。小轻易表露情感,但总是在看似散漫的笔法中,透出世事洞明者的豁达和通透。 简述余秋雨散文创作的特色。(刘)?(谈谈余秋雨散文的特色。II1 0 3)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等都受到了“大读者(特别知识层)的欢迎。 一、他自己曾概括了他的“文化态度”:以人类历史的价值坐标去对待各种文 化现象; (二)关注处于隐蔽状态的文化: (三)诚实的理|生: (四)关注群体人格。这就很清楚地说明,他的《文化苦旅》或《山居笔记》等文章,均是以“理性精神”、“诚实态度”,为“隐蔽文化”(这是和“宫闱文化”相对立的“草野文化”)如“贬官文化”、“流人文化”、“书院文化”、“隐士文化”等等,特别是蕴含于其中的“群体人格”,作—个准确的“文化定位”。 二、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中的散文,大都以记游的方式进行文化思考。他在记叙自己对某名胜古迹的游历和感受的同时,也介绍与之相关的文化历史知识,井传达对于民族文化的思考,从而将“人、历史、自然混沌地交融在一起了”。余秋雨的散文有着强烈的文化反省意识,或者在历史时间回溯中感叹文化和山水的兴衰,或者在对于古代文化踪迹的探寻中思考知识分子的使命与命运。 虽然他借助大量的文化史知识,但并没有把散文写成简单的“文化”加“山水”,而是强调“人气”,即作者的文化思考和个人体验对所面对的景观的渗入,他将之称为“个人与山水的周旋”。 余秋雨的散文语言追求文雅,正如篇名“风雨天一阁”、“寂寞天柱山”一个王朝的背影”等所显示的。行文常常直抒胸臆,但情感的表达有时过于夸张。在篇章结构上,也有雷同的现象。 简述王小波散文创作的特色。? 王小波的随笔以其所坚持的理性、自由的文化立场和活泼生动的文风,而在90年代颇受关注。他的短文更近于“杂文”,“问题意识”很强,往往针对具体的文化思想问题进行写作,并在戏噱笑骂之中表现自己的态度。 他的思路十分独特,往往通过一个故事或个人的有趣经历,进入到对于问题的讨论,并随时机敏而生动地插入对相关问题的评点与论述。王小波特别强调写作的“有趣”,其文章语句幽默,经常夹杂一些北京口语,而形成一种独特的叙述方式。 第二十五章 90年代的文学状况 试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文学环境的变化对九十年代文学的影响。? 一、90年代中国大陆的最主要现象,是市场经济的全面展开并获得体制上的合法性。市场化不仅改变了作家的生存方式,而且也出现了作品自身与出版运作、广告宣传相配合而构成“畅销”热点的现象 在90年代,一方面,“现代化”作为一种具体的社会组织形式得到充分的实践和展开,另一方面,知识界对“现代化”的态度和文化想象却发生了不同于80年代的改变。在90年代文化意识和文学内容中,80年代那种进化论式的乐观情绪受到很人的削弱,而犹豫困惑、批判和反省的基调得到凸现。 一、90年代文学环境的另一个特点,是不同的文化形态和文化立场的公开呈现。 1、市场经济体制的确和发展,也使得文化与政治的关系相对疏离成为可能。同时,到90年代,中国的消费文化基本发展成型。“大众文化”成为人们主要的文化需求,并基本上已形成了一套工业形态的运作方。因而,90年代的文化分化更为明显。对于这种分化的描述有多种方式。其中较为典型的种是区分为三种形态,即“主流文化”(义称国家意识形态文化、官方文化、正统文化),知识分子文化(义称高雅文化)和人众文化(又称流行文化、通俗文化)。但其实,这种区分并那么恰当,而它们之间的关系更不是那么简单、划一。各种文化形态常常是互相交义、渗透的。 2、文化的分流造成了知识分子群体的进步分化。采取何种方式参与现实文化实践,站在什么样的文化立场上发言,成了知识分子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但这种分化 并不是以简单而直接的方式进行的,而是在不断的文化争论和文化交流中形成。 90年代影响也最为深远的是1993 1995年间关于“人文精神”的论争。一些人文学科的研究者从对社会和文学中的一些现象的批判中提出问题,从而引起争论。讨沦的核心主要是围绕知识分子的精神价值和社会功能问题展开。什么是“人文精神”,如何看待消费性文化现象以及90年代的社会现实等,是其中主要的话题。尽管这一讨论并没有形成什么“共识”性的结论,但主要的文化差异和文化矛盾在这一争论中展示出来(一个明显的事实是,90年代文学的主要冲突,从80年代针对文学与政治的关系提倡文学的“独立性”,更多地转移到文学创作与商业操作之间的冲突上来。 结合人文精神讨论,谈谈你对九十年代文学的看法。(朱)(结合人文精神讨论,谈谈你对九十年代文学的看法) 一、九十年代最为重要、规模最火、影响也最为深远的一场文化沦争,是1993-1995年间关于“人文精神”的论争。一些人文学科的研究者从对社会和文学中的一些现象的批判中提出问题,从而引起论争。讨论的核心主要是围绕知识分子的精神价值和社会功能问题展开。什么是“人文精神”,如何看待消费性文化现象以及九十年代的社会现实等,是其中主要的话题。尽管这一讨论并没有形成什么“共识”性的结论,但主要的文化差异和矛盾在这一争论中展示出来。一个明显的事实是,九十年代文学的主要冲突,从八十年代针对文学与政治的关系提倡文学的“独立性”,更多地转移到文学创作与商业操作之间的冲突上来。因此,如何看待文学与商业之间的关系,是我们对九十年代文学状况作出评述的关键。 二、商业时代的来临与商业社会的形成与九十年代文学的影响是最明显的。 1、首先,随着经济中心的确立和商业时代的到来,人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文化态度都发生了转变。传统的文化观念迅速蜕变,文化世俗化特征愈加明显,在九十年代,我们已经很难找到文化与非文化的真正区别,我们从前赋予文化的那种种神圣的精神内涵正在被消除。这使得人们对作为文化组成质疑的“文学”的期望值越来越低。文学不仅不再具有轰动效应,而且其生存方式本身也面临着巨大的考验。 2、其次,在市场化的商业社会中,由于影视传媒的日益发达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社会的读者已经越来越不耐烦文字阅读而情愿以影视画面来愉悦放松自己,文学精神价值变得模糊。这就使得文学在九十年代逐渐地由中心退居边缘,在“边缘化”的过程中文学不得不接受商品社会法则对自身的侵袭。进入九十年代以后,文学一方面被迫退居到边缘,一方面却又频频制造热点吸引人注意。但在种种热闹背后我们看到的正是文学的无奈。 可以看出,九十年代的商业文化语境使得中国文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虽然从表面上看,这种“边缘化处境”对于中国文学是被迫的,但其实质却不是可悲的,而是可喜的。中国作家有着很长时间的“禁忌”写作传统,他们为自由写作的理想呼吁、奋斗了多年,但一直到现在他们才真正得到了这种自由。从这个角度来看,文学的边缘化恰恰使九十年代成为了一个真正自由、自主的文学时代、一个真正反映个性特征的文学时代和真正多元发展的文学时代。然而,九十年代的文学在多元化的格局下,也包含了许多不能令人满意的因素,作家浮躁情绪的满溢给作品带来的粗糙和肤浅,一些青年作家对优秀传统的否定,作品过分地强调官能刺激等等,都是应该引起注意和重视的问题。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有哪些重要的文学现象,它们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一、文学潮流的淡化是90年代的文学现象之一。 在一个已逐渐失去单一“主题”的社会,而面对世界和文学的理解又更形“多元”的状况下,对于文学的基本思想和要求已经发生了变化。市场的选择和需求打破了关于文学的“有序”进程,而对于历史的反省,也使得要求历史发展和文学潮流对应的文学史受到怀疑。因而,“潮流”性趋势的削弱,是理所必然的。 二、在文体的形式上,比较突出的是“长篇小说热”和“散文热”。 1、长篇小说增多,可以看作是作家和文学的“成熟”的某种标志。但长篇小说的兴盛与商品化文学市场也有密切关系,这往往产生了更多并不成功的长篇小说。长篇小说具有一种“文体的经济性”。在作家方面,按字数计稿费会使作品越写越长,而且长篇小说的出版往往能形成较大的影响。从阅读上看,读者只要弄清了人物关系,对于一部长篇小说就可以不断地看下去,而不需要像读中篇小说那样,每次阅读都必须从头开始。从改编影视作品考虑,需要的也主要是长篇。 2、进入90年代以后,散文在几乎没有任何预言、策划的情况下,突然显现了热烈而繁盛的局面。在各种散文选本中,20年代至30年代写日常生活、提倡闲适情调的散文小品被重新发掘。周作人、林语堂、梁实秋以及40年代的张爱玲、钱钟书等的散文集,不仅有极大地销量,而且也引导了90年代散文的重要写作方向。在90年代,虽然不同散文作家具有很不同的价值取向,他们创作的内容、风格的个性特征也更加突出,但是,作为一种总体状况的“散文热”现象,却与市场经济下的文化消费取向有密切关联。 三、90年代文学的另一个现象是,批评文学在文学界的角色,变得更具独立性,但也颇为尴尬。 1、批评的理论化90年代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特征。文学批评已不完全是对文学作品作出评价,而是寻求自身理论的完整性,是在作品的基础上进行“创作”。这与对欧美60年代以来的文学批评理论的引进有较大的关系。新批评、叙事学理论、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等诸种理论,在90年代的文学批评中都有表现。理论的发展不仅丰富批评的认知前提,也使得批评获得了一定的独立性,同时,也对文学的阐释和理解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间。 2、但是,由于批评越来越与文学创作的脱节,这种现象也引起了很多文学研究者的质疑;而作家从一种传统的文学批评出发,对90年代批评状况也发出了许多责难。因而,有了“批评的缺席”的说法。这些都表明批评的某种尴尬处境。 试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文学的总体状况(试比较八、九十年代小说创作的不同) 与八十年代相比,九十年代文学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在90年代,文学的表现“内容”被突出和重视,而形式的探索相对地处于“边缘”的位置。8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先锋小说”作为一种文学潮流,在90年代并没有得到延续。 二、反思“历史”,仍是90年代文学创作的一个主题,但在反思的立场和深度以及“历史”的指向上,却有了不同。在90年代历史题材小说中,不仅涉及到80年代初期“伤痕小说”、“反思小说”所描绘的“文革”和“反右”等建国以来的历史,更将笔墨延伸到整个20世纪。与五六十年代的实时性,80年代初期的“政治反思”性相比,这些小说更加重视的是一种“抒情诗”式的个人的经验和命运。因此,有些批评家将之称为“新历史小说”。 三、八九十年代之交的社会和文化“转型”,知识分子位置和功能的变化,商业社会中的消费趋向,使得一部分作家更加急迫地关注生存的精神问题。他们的作品往往保 持一种“精英”立场,在剥离80年代利息那个主意精神的政治含义的同时,试图需求反抗商业社会的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精神资源。 四、在90年代,对现代都市生活物化现实的表现,在文学创作中得到前所未有的展开。“个人”经验在文学中具有了新的特别的含义,它意味着既意味着脱离80年代的集体性的政治化思想的独立姿态,也意味着在一个尚未定型的社会中,个人经验成了作家据以描述现实的主要参照。 五、日益突出的“新”现象,如都市生活、市民趣味等,也是90年代文学的主要表现内容。 80年代“现实主义”文学处理的对象,主要是国家“体制”内的人和事,而且往往能够获得某种合法的意识形态,但在90年代,一些“体制外”的人与事,如都市白领、个体户、普通市民等,也迅速成了文学的重要表现对象。 试述新时期小说创作的主要特点(总结)(20世纪是中国文学发展的重要阶段。试就当代小说的历史进程和创作业绩,谈谈它在整个20世纪小说史上的性质特点、艺术贡献、地位作用) 新时期小说创作大致有一条比较清晰的脉络:伤痕小说-----反思小说------改革小说-----寻根小说-------先锋小说-------新写实小说------现代主义的深化。 从新时期小说创作发展的脉络可以清晰地看出,以开阔胸襟感应时代、感应社会、感应人生,不断拓展视野和不断探求艺术创新,是推动小说持续发展,走向繁荣的根本原因。 一、 新时期小说艺术视野的拓展,集中体现在对创作题材的不断开拓上。 1、 新题材的开掘在新时期之初最先表现为突破以往被种种清规戒律所圈设的题材禁区。 大胆涉足当代政治生活领域,不仅使小说创作不断地触及到我国政治生活中令人警醒的问题,而且使作家能够在更开阔的背景上描写现实生活,带动其他题材领域的深化。爱情婚姻生活是当代文学发展中屡遭禁戒的又一题材,这个禁区的突破对新时期女作家的形成起到推动作用。 此外,以往尚未被表现过的生活领域不断地被开掘出来,几乎可以说,新时期小说的题材已经触及到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会阶层的各色人等,题材多样化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否认的文学事实。 2、当代小说题材的拓展与深化突出表现在农村生活和革命历史题材方面。 这一时期,作家们全方位地描写农村生活,使农村题材小说成为中国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革命历史题材领域是建国后小说创作的一块“熟地”,用当代人的眼光来审视革命斗争历史,是这类题材不断深化的主要原因。 除了以上堪称中国当代小说两大支柱的题材,其他各个题材领域如工业、军事、历史、知识分子生活、青年生活、少数民族生活等,都有进一步的丰富与充实。 二、随着艺术视野的拓展,新时期小说对艺术创新的探求是全方位的,从主题表达、人物塑造、情节布局、文体组织等宏观的方面,到叙述方式。意象营构、修辞手法等微观方面,都在不断地进行艺术探索和实验。这使得新时期小说进入了多元互补的风格化时代。 1、首先,新时期小说已经形成一个多彩、多情调、多音响、多层次的风格系统。风格的多样化即表现为“写什么”上的各得其所,又表现为“怎样写”上的各尽其妙。 2、其次,新时期小说从总体来说,体现出鲜明的时代风格和民族风格;从各个作家的创作来看,则有显著的个人风格,即使是遵循统一创作方法,取同一类题材的作家,写来也互不雷同,各有千秋。 3、再次,由于追求风格独创的自主意识日趋强化,许多青年作家的创作呈现出“风格早熟”的现象。更可贵的是许多已取得一定成就、体现出个人风格的作家不断地突破自己原有的风格,建树新的风格特征。风格的形成是作家成熟的标志,不断追去和创造新的风格是一个时代的文学具有活力和潜能的标志。 其他试题: 一、 文学知识: (新时期获得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和《平凡的世界》的作者是谁,各属什么题材,)张洁、路遥:体制改革、农村改革 二、 联系作品内容,简要解释下列名作题目的具体含义。 1、《一个死者对生者的访问》(刘树纲) 刘树纲剧本《一个死者对生者的访问》写的是一个普通青年叶肖肖见义勇为同歹徒搏斗而壮烈牺牲的事迹。作者借助荒诞的形式,通过死者对生者的逐一访问,剖析人的灵魂,探讨人生价值。 2、《祁连山下》(徐迟) 徐迟的报告文学《祁连山下》歌颂了画家、美术史家常书鸿在祁连山下的戈壁滩上不辞辛苦地发掘灿烂的敦煌艺术宝库的动人事迹。 3、《一个和八个》(郭小川) 郭小川的诗歌《一个和八个》讲述抗日战争初期,营教员王金被怀疑为敌人派遣入的奸细而入狱,在监狱他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严峻考验:一方面是同狱的八名真罪犯的报复性欺凌,另一方面是他所忠诚的革命队伍因误解而施予鄙视。诗作告诉人们,革命固然需要通过战争的手段,也需要有爱、同情心和人道的力量。 4、《天下第一楼》(何冀平) 何冀平的话剧《天下第一楼》写的是请咯民初,在北京前门这块商贾云集、尔虞我诈的竞技场上,有“天下第一楼”美誉的烤鸭店“福聚德”的兴衰聚散之事。剧本着重描写了掌柜卢孟实等旧时被视为下贱“五子行”中人的悲剧命运。 5、《铁木前传》(孙犁) 孙犁的小说《铁木前传》刻画了木匠黎老东和铁匠傅老刚的形象,重在写他们友谊交往与情感破裂的性格演变,并将其置于一定的历史和现实环境中,表现出传统的习惯势力和新时代生活不可避免的冲突。 三、文本分析 1、解析舒婷的诗《船》(10分) 附:《船》 一只小船/不知什么缘故/倾斜地搁浅在/荒凉的礁岸上/油漆还没褪尽/风帆已经折断/既没/ 绿树垂荫/连青草也不肯生长 满潮的海面/只在离它几米的地方/波浪喘息着/水鸟焦灼地扑打翅膀/无限的大海/纵有辽远的疆域/咫尺之内/却丧失了最后的力量 隔着永恒的距离/他们怅然向望/爱情穿过生死的界限/世纪的空间/交织着万古常新的目光/难道真挚的爱/将随着船板一起腐烂/难道飞翔的灵魂/将终身监禁在自由的门槛 解析:诗作先以简练自然的几笔勾画出荒滩上一直破败的搁浅的小船,它呈现出失去的奋斗者颓败的形象。相隔几米远的是,无限的大海:鸟儿在展翅,浪涛在翻卷,而小船,咫尺之间,却丧失了扬帆的力量。于是诗人不禁发出一连串的反问,传达出经过 文革的一代青年人的悲哀、惆怅和迷惘。 诗作整体上呈现出细腻、柔婉、典雅的风格,在感情上有一种浓郁的忧虑和感伤色彩。在具体的意象结构上,多以两相对立或对应的意象组合成一种矛盾的和谐,呈现情感世界的 复杂性。在这首诗中,满潮的海,再也涌不起一重浪涛,把自己辽远的疆域交给船;搁浅的 船,再也无力逐浪,把自己未尽的航行交给海。 2、简析顾城的《远和近》(15) 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 解析:诗作通过“你”看云时的“近”和“你”看我时的“远”之间的对比,来表达“你”“我”之间的那种微妙关系。诗作本来是写给恋人的短诗,可以理解为恋人之间的隔膜、猜疑和戒备。但是也可以将这种理解扩大化,“我”和“你”代表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诗作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回归自然的思想和对现代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失望。 3.结合下面所给的作品,谈该诗作者的艺术风格(25) 你苍白的指尖理着我的双鬓/我禁不住象儿时一样/紧紧拉住你的衣襟/呵,母亲/为了留住你渐渐隐去的身影/虽然晨曦已把梦剪成烟缕/我还是久久不敢睁开眼睛 我依旧珍藏着那鲜红的围巾/生怕浣洗会使它/失去你特有的温馨/呵,母亲/岁月的流水不也同样无情/生怕记忆也一样退色呵/我怎敢轻易打开它的画屏 为了一根刺我曾向你哭喊/如今带着荆冠,我不敢/一声也不敢呻吟/呵,母亲/我常悲哀地仰望你的照片/纵然呼唤能够穿透黄土/我怎敢惊动你的安眠 我还不敢这样陈列爱的祭品/虽然我写了许多支歌/给花、给海、给黎明/呵,母亲/我的甜柔深谧的怀念/不是激流,不是瀑布/是花木掩映中唱不出歌声的枯井/我怎敢惊动你的安眠,我还不敢这样陈列爱的礼品,/虽然我写了许多支歌/给话,给海,给黎明。/呵,母亲,/我的甜柔深谧的怀念,/不是激流,不是瀑布,/是花木掩映中唱不出歌声的古井。 提示:在分析这首诗的时候,可以从两个角度切入: 第一、 舒婷笔下的母亲是温馨的,慈祥、宽容、安全、奉献,是古典的母亲形象,而我对母亲则是充满了怀念和感恩;这可以通过和翟永明的《女人.母亲》所体现出的对母亲的反叛和对出生的质疑所体现的现代性作比较。 第二、 舒婷的这首诗,很像周邦彦、姜夔、吴文英的那种铺陈渲染的词作,多角度多层次地将感情表现出来。诗作采用了国画的艺术手法,由淡到浓,层层渲染,逐步加深对母亲的思念之情。梦与现实交替,平静与浓情互生,读来令人感叹不已。
本文档为【试述周扬与胡风在文学观念上的异同】,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77730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54KB
软件:Word
页数:99
分类:
上传时间:2017-09-21
浏览量: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