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马列经典选读

马列经典选读

举报
开通vip

马列经典选读马列经典选读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思路话语 一、 介绍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具体情况 1、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科学体系。 狭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指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广义的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和理论,而且还包括列宁和斯大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列宁主义阶段),也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是一个面向世界、面向生活的开放体系,也是一个随着无产阶级解放运动实践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 2、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 ...

马列经典选读
马列经典选读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思路话语 一、 介绍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具体情况 1、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科学体系。 狭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指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广义的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和理论,而且还包括列宁和斯大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列宁主义阶段),也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是一个面向世界、面向生活的开放体系,也是一个随着无产阶级解放运动实践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 2、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论,是马克思主义者认识世界和观察世界的根本方法;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主要包括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两个主要理论,并由此得出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科学社会主义是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基础,论述无产阶级解放实践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主要包括无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政党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以及无产阶级斗争的策略和战略问题。从理论实质上讲,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3、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实质 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质上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理论经历了由空想到科学、理论到实践、革命到建设的发展历程。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是社会主义由空想发展为科学。从马克思主 义产生的历史来看,马克思一开始接触的是黑格尔哲学,黑格尔哲学为马克思剖析资本主义提供了辩证思维的方法;费尔巴哈哲学使马克思的世界观发生了变化,马克思开始关注人的问题和实践问题。马克思最初的两部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世界观转变的标志性著作。《手稿》关注的是人的问题,指出人的类特性是“自由自觉的活动”,认为资本主义造成了人的异化,是人性的疏离,社会的发展应该是人性的复归,是人性的全面发展。理想的社会形态应该是人性的全面发展的社会,这个社会就是共产主义社会或社会主义社会。《提纲》是马克思对实践问题的经典性论述,指出,哲学不仅要解释世界,而且要改变世界;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改变的一致,应该被理解为革命的实践;实践是思维的真理性的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这就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两大基础:人的解放和实践。 以人的解放和实践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从它的诞生之日起,就带有明显的阶级性和实践性。阶级性和实践性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马克思的哲学,不是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斋里的思辨哲学,不是解释世界的哲学,而是改变世界的实践哲学;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不是歌唱世界的经济学,而是批判现实世界的批判经济学;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则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社会发展理论。 马克思主义以人的解放和实践为核心,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分析,得出了共产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的的结论;指出,无产阶级必须通过暴力革命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过渡到共产主义。 社会主义理论由革命到建设的发展,其理论逻辑必然要发生转换。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是以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起点,以阶级性为核心,以暴力革命为途径,以建立无产 1 阶级的国家政权为目标,以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为最高理想。社会主义革命理论的哲学基础是阶级性、实践性和批判性。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则是以人性为核心,以发展生产力为起点,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代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宗旨,以建构和谐发展的社会状态为目标。 4、 文本与阐释。 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及列宁和斯大林的著作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文本,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者的研究成果(专著和教材)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阐释。学习马克思主义,不仅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而且要研读马克思主义的原著,从实质上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理论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文本的解释,其中包含了作者对马克思主义文本的理解,这些理解未必和文本的原意完全一致。因此,只有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文本,才能真正地掌握马克思主义。 5、 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现状。 正统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实质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理论家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这种研究主要经历了两个不同的阶段,一是主要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革命实践的需要),而是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和解放的理论(建设实践的需要)。 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另类,主要是结合自己的理论观点对马克思主义所在的解释,像法兰克福学派、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就是如此。 6、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民族化、实践化、时代化和群众化。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就是突破了社会主义的人性禁区,认识到社会主义与人的生存、生活和发展的本质关联,确立了以人为本,以人的实践活动为创生机制和实现方式,以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的核心价值理念,这一核心理念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根本理念。 7、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 “照着讲”与“接着讲”。(冯友兰)坚持与发展。 批判、继承和创新。 二、马克思的实践观 ?马克思实现了由世界观哲学到实践哲学的转变,马克思哲学是实践哲学。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的根本区别。 ?实践是人的活动。(主体和客体的关系,自然的人化、人化的自然的过程就是实践,生产、劳动、实践) ?实践是人的生存方式和活动方式,是人的本质活动。人的类特性是自由自觉的活动。人的存在是未定性存在,人的本质是生成性本质,人的本性是超越本性,这就决定了人必须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完成自己的存在,生成自己的本质,超越自己的现状,获得更多的东西,过更有意义的生活。人的生活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偶然性和可能性,因此,人必须进行选择,选择自己生活道路,通过选择和自己的实践活动,使自己的生活更美好。因此,实践是人的本质活动。 2 ?实践的过程:1、实践观念(目的、价值观和价值观念)的确立,具有导向驱动作用,控制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作用,检验评价作用;2、实践的客体、手段、工具的选择,实践的具体条件的分析;3、主体对客体的改造过程,4、实践结果的形成,5、对实践结果的检验和评价,6、对实践结果的消费和利用。 ?实践的本质是合目的性与和合规律性的统一,是价值性和真理性的统一,是有利和可行的统一。 ?实践的特点是“人为”和“为人”的统一,是“成物”、“成人”和“成己”的统一。 ?实践的作用:,、认识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B、历史观,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现实动力。 三、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1、写作背景和历史意义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写于1845年春天的布鲁塞尔。这份《提 1847年自己的记事本第51—55页中。当时这个《提纲》只是“供进纲》写在马克思1844— 一步研究用的匆匆写成的笔记,根本没有打算付印。”1888年恩格斯出版《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时,发现了它,在做了文字整理之后,才作为该书的附录第一次公开发表了。对于这个《提纲》,恩格斯给予了高度地评价,认为这是一份“非常宝贵的”、“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又说,它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第24、25页) 为什么恩格斯把马克思的这个《提纲》称之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呢, 从时间上看,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5年春),是在他已经转变到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之后,但还没有建立起新的完整的世界观之前写的。从内容上看,马克思的这个《提纲》已经包含了以后他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所阐发的许多思想的萌芽。因此,恩格斯才把它称作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 我们知道,马克思和恩格斯并不是天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在哲学上,他们最初都不是唯物主义者,而是接近于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者;在政治上,他们最初都不是共产主义者,而是革命民主主义者。那么,马克思和恩格斯是什么时候才开始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转变的呢,按照列宁的说法,马克思指在科伦城《莱茵报》工作的期间(1842年—1843年3月)开始这个转变的,并在巴黎创办“德法年鉴”的期间(1843年秋—1844年春)完成这个转变的。恩格斯则是从1842年11月迁居到英国之后开始这个转变,以后又和马克思一样在1843年底1844年初完成这个转变的。那么我们能不能由此得出结论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44年的时候就已经建立并系统的阐述了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了呢,不能。建立新世界观的任务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45年秋到1846年春合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这本著作中完成的。因为在这本著作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才以明确的形式比较全面、比较系统的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 那么在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究竟表现在什么地方呢,在这个《提纲》中,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就表现在他十分强调实践的作用上。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一个是它的阶级性,一个是它的实践性。而实践问题,就好像一条红线一样自始至终地贯穿在整个《提纲》的每一条之中。在这里,马克思非常强调实践在人们认识中的作用、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并且强调指出用革命的实践 3 去改造世界,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以前一切哲学的根本区别之点。由于马克思十分强调实践的作用,并把人的活动理解为实践活动,把人看作是能够改造世界的实践的动物,这就为以后系统的制定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原理奠定了基础。因此,我们才说,强调实践的作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领域中所做革命变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不过,强调实践的作用并不是马克思在这个《提纲》中第一次突然提出来的思想。这个思想,马克思在写这个《提纲》以前也曾经有过。例如,马克思在1844年1月所写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一方面强调了理论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指出了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发挥巨大的作用。他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第460页)“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的,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同上,第467页)以后,马克思又在1844年所写的《经济学哲学手稿》一书中更加明确地指出:“解决理论上的疑难,这是实践的任务,而且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实现。真正的实践,是现实的积极的理论的条件。”(《经济学哲学手稿》,第102页)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所阐发的思想,就是在上述观点的基础上发展和形成起来的。 那么,恩格斯为什么把马克思以前所讲的实践观点不叫做“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而把马克思后来在《提纲》中所讲的实践观点叫做“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呢”,这是因为,马克思的这个《提纲》虽然是在以前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它并不是马克思以前思想的简单重复,而是过去思想的进一步发展。这里,马克思是把实践的观点第一次作为新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之点,作为新世界观的萌芽,集中地、突出地提出来了。因此,恩格斯才把这个《提纲》叫做“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 意义: 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虽然是从正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萌芽,但是,由于这个《提纲》是以批判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的形式写出来的,因此,它不论是对反对各种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斗争,还是对马克思哲学的发展都是有很大现实意义的。 首先,《提纲》立足于科学的实践观,从根本上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些基本原理,从而划清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一切旧哲学的界限。 马克思在《提纲》里,第一次明确地阐述了社会实践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决定作用。1、把实践引进了认识论,作为认识的基础、标准和目的,从而批判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消极性和直观性。2、把实践的观点应用于社会历史,揭示了人的本质和社会生活的本质,并对人和环境、教育的相互关系,以及宗教产生的根源和消亡的途径等问题,作了唯物主义的说明,从而批判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的唯心史观。这就从根本上划清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一切旧哲学的界限。 其次,《提纲》为系统的阐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制定了大纲,开辟了道路。 《提纲》的宝贵之处,就在于它勾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雏形。为它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1845年至1846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就是在《提纲》的基础上,批判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和唯心史观,从正面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系列重要原理。在后来恩格斯写的《反杜林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等著作中,对《提纲》的思想有进一步加以继承、丰富和发展。 2、主要内容和观点 《提纲》共有十一条,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总论,包括第一、二两条。马克思在这部分中,从总的方面指出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一切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就在于不了解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论述了实践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础;阐明了新旧唯物主 4 义的根本区别。第二部分是分论,包括第三至第九条。马克思在这部分中,批判了旧唯物主义不理解革命实践活动的意义,在社会历史领域陷入了唯心主义;揭露了旧唯物主义唯心史观的认识论根源;第一次阐明了人的本质和社会生活的本质等重要问题,还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观点。第三部分是结论,第十和十一两条,这两条是对整个《提纲》的总结。马克思在这部分阐明了哲学的阶级性,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在哲学上所实现的革命变革的实质。 第一条 在第一条中,马克思着重指出了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就在于它们不了解革命实践活动的意义。 马克思在这一条中讲了三层意思: 第一,揭露旧唯物主义把客观世界单纯地看作认识对象,不把它首先看作是实践的、改造的对象的错误观点。指出,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是缺乏实践观点。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物主义哲学,唯物主义地解决了哲学基本问题,坚持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唯物主义原则,把认识的对象看成是客观的,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这是正确的。但是,它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这里的“事物、现实、感性”三个词,在费尔巴哈的著作中是一个意思,都是指客观世界说的,也包括客观存在着的人。费尔巴哈对事物“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就是说,它把事物、人、现实社会等当作同人的实践活动毫无联系的纯客观的对象去理解,或者离开实践把人本身只看成是用消极的感性直观去认识对象的感受主体。费尔巴哈曾明确地说过:“意识是一面镜子”。他对事物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也就是说,他不是把现实事物当作人的实践的对象,并在实践过程中有目的地能动地去改造它和理解它。费尔巴哈说:“你所看到的,并未经人的手和思想接触过的,都是自然界。”(《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第592页)这样的自然界,就是费尔巴哈哲学的主要对象。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和客观世界的关系,一种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一种是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前一种关系又是主要的。旧唯物主义把实践从人和客观世界的关系中排除出去,因此,它把人对客观世界的关系只看作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不看作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旧唯物主义者根本不懂得人是在变革现实的实践中去认识世界,不懂得主观对客观的反作用。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批判费尔巴哈把人的认识看作离开人类生产实践而对事物进行消极直观的反映的错误时指出,改造世界的“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是整个现存感性世界的非常深刻的基础,只要它哪怕只停顿一年,费尔巴哈就会看到,不仅在自然界将发生巨大的变化,而且整个人类世界以及他(费尔巴哈)的直观能力,甚至他本身的存在也就没有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49—50页) 总之,由于一切旧唯物主义者不了解革命实践活动的意义,只是从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上,而不是同时从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上去理解人和客观世界,这样,他们也就不能正确地理解认识的本质和认识的对象。 第二,指出被旧唯物主义忽视的意识能动性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这就决定了旧唯物主义无力彻底粉碎唯心主义。 实践活动是实现意识的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 马克思指出:“所以,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我们 5 知道,旧唯物主义者把人的意识只看作是对客观世界的消极反映,他们的反映论是消极的直观的反映论,看不到人的主观能动性。相反,唯心主义却走到了另一极端,片面地夸大和歪曲了意识的能动性。“能动的方面”是指意识能动性。由于唯心主义认为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是脱离物质世界而独立存在的,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被意识能动地创造出来的。这种能动性不需要通过人类的客观的物质的实践活动来实现的。可见,唯心主义是在完全颠倒物质和意识关系的前提下,片面地强调人的意识能动性,错误地把思想看成是决定一切的基础。所以马克思说,能动性只是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 唯心主义为什么不能正确地说明意识的能动作用呢,马克思指出:“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这里的“现实的、感性的活动”就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所理解的实践活动。唯心主义者也由于他们不了解实践活动的意义,所以不能正确说明意识的能动作用。 由于旧唯物主义看不到意识的能动作用,无法理解意识的本质,这就决定了它不能彻底粉碎唯心主义。只有承认并且科学地说明意识能动作用的辩证唯物主义,才给了唯心主义以毁灭性的批判。 第三,批判费尔巴哈对实践的错误看法。 费尔巴哈早年是一个属于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者,他把理性、思维等当作自己哲学研究的对象,后来他认识到“绝对精神”是根本不存在的,真正存在的东西就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因此他就把自然界和人作为自己哲学研究的对象。他说:“观察自然,观察人吧~在这里你们可以看到哲学的秘密。”(《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第115页) 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客观的〔gegenstandliche〕活动。”“思想客体”指的是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和神;“感性客体”指的是自然界和人。马克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费尔巴哈坚决抛弃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反对把神秘的绝对精神这种“思想客体”作为研究对象,主张把自然界和人这种“感性客体”作为研究对象,这表明费尔巴哈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转变,说明他的思想有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这是应该肯定的。但是费尔巴哈不了解实践活动的意义和作用,他不是把人的实践活动看作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活动,而仅仅看成是一种理论的活动;他不是把人的活动看作革命实践活动,而是看做犹太人的利己主义活动。费尔巴哈在《基督教的本质》一书中说:“只到今天,犹太人还不变其特性。他们的原则、它们的上帝,乃是最实践的处事原则,是利己主义,并且,是以宗教为形式的利己主义。”(《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第146页)费尔巴哈鄙视实践,割裂认识和实践的联系,所以马克思说:“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 总之,马克思在第一条中强调了实践的意义,阐明了主观和客观、人和周围世界之间的辩证关系,批判了旧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地割裂这种辩证关系、否定实践活动的意义的错误观点。 第二条 在第二条中,马克思针对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缺点,阐明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检验认识的客观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判定人的思维的现实性的力量。 这里需要搞清楚认识、真理和实践的概念及其关系,需要介绍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 真理观属于认识论问题,认识和实践一样,都是人的活动,认识是人反映对象的活动,实践是人改造对象的活动,二者都体现了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真理是认识的一种类型。真理是标志着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 6 关于真理的标准是哲学史上长期争论的一个问题。一切唯心主义者都否认客观真理。有的把思想是否明晰清楚,是否自相矛盾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有的把凡对我有用的思想看作是真理。他们都不能正确解决真理的标准问题。费尔巴哈承认客观世界的存在,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认为人能正确认识世界及其发展规律。他虽然承认有客观真理,认为人的思想是客观事物的反映,但由于他不懂得革命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决定作用,因而对真理标准问题也不能做出正确的回答。什么是检验认识的客观真理性的标准呢,费尔巴哈把“不证自明”、“一目了然”的感性直观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他认为,能决定思维的客观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乃是直观”。他还声明真理不仅仅是个人的直观,只有观念在社会上被大家所接受才是真理。费尔巴哈说:“我一个人所见到的东西,我是怀疑的,别人也见到的东西,才是确实的。”(《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第173页)可见,费尔巴哈在真理标准问题上使用直观代替了实践,并没有科学地解决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 马克思针对费尔巴哈的这些错误观点,明确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这就是说,人的思想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对象,这个问题不能在思维的或理论的范围内解决,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解决。为什么一种意见是否正确,一种理论是否真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解决呢,因为只有实践才是检验人们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毛泽东曾指出:“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实际的情形是这样的,只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物质生产过程中,阶级斗争过程中,科学实践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时,人们的认识才被证实了。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乎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人们经过失败之后,也就从失败去的教训,改正自己的思想使之适合于外界的规律性,人们就能变失败为胜利”。(《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273页。)因此,“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273页。) 马克思还进一步指出:“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马克思在这里科学地回答了关于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就是说,人们应该在社会实践中去证明自己的思维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证明自己的思维具有正确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并且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使主观见之于客观,使人们的正确思想起到改造现实世界的作用。这里使用的“真理性”、“现实性和力量”、“此岸性”三个词是一个意思。“思维的真理性”是指人的思维与客观世界的一致和符合。“思维的现实性”是指正确的思维反映了现实并且能转化为现实。思维的“力量”是指正确的思维有通过实践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思维的此岸性”是说思维能够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此岸”和“彼岸”是康德的哲学术语,康德承认有离开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自在之物”,但他认为,人们只能认识“自在之物”的现象,而不能认识“自在之物”本身。因为,他认为在“自在之物”和“现象”之间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自在之物”在鸿沟的“彼岸”,而“现象”在“此岸”。所以,康德认为人只能认识现象,不能认识“自在之物”本身。在马克思看来,客观世界根本无所谓“彼岸”和“此岸”之分。在这里借用“此岸性”一词,只是为了说明思维能够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使“彼岸”的“自在之物”转化为此岸的“为我之物”。 马克思指出:“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这里,什么是经院哲学呢,经院哲学是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一种学派。由于它是在学院中讲学的学派,就被人们叫做经院哲学。经院哲学的特点就在于,它是脱离实践的,是为宗教神学服务的,它不研究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各种现实问题,而专门为教会的各种信条 7 去做论证。例如,“什么使猪走上市场:手呢还是绳子呢,”“亚当在他被创造出来的时候身长若干,”“万能的上帝能否创造不能高举的石块,”等等,就是他们曾经认真研究和讨论过的一些论文题目。在这些问题上,他们撰写过很多冗长的空洞的文章,进行过长期烦琐的无聊的争论。因此,人们有把这种哲学叫做烦琐哲学。以后,人们就把一切脱离实际、脱离生活、死啃书本、咬文嚼字,不是用实践和事实去证明理论,而是引经据典地用概念去证明概念,用书本去证明书本的教条主义习气,叫作经院习气。 这就是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把实践当作真理的标准,而在理论、认识范围内去争论思维是否正确反映现实,就如同中世纪的经院哲学一样,只能是繁琐无聊的争论,根本无法解决认识是否正确的问题。 第三条 马克思在这一条中进一步向我们指出,旧唯物主义主义者由于不了解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因而他们也就不能正确地说明人和环境、人和教育之间的关系。教育、环境和人的关系,实践的概念和实质。 把实践的观点贯彻到历史观领域,就要正确认识人、教育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旧唯物主义由于缺乏实践观点,因而不能正确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近代哲学的思维方式主客体对立,或“主客二分”,现代哲学的观点则是主客体统一,或“天人合一”。主体和客体是活动论范畴,不是本体论范畴。主体是人,环境是客体,教育是人的活动,教育改变人,人通过实践改变环境。实践是人改变环境的活动,同时在实践中,人也发生改变。因此,可以把实践理解为人的改变和环境的改变的一致性。 环境不仅是客体,是人的活动所改变的对象,而且是人的生存的家园,人必须善待环境,保护自己的家园。现代社会出现的生存环境的恶化与人类改变环境的关系。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当代世界要面对的重大问题。 1、旧唯物主义的环境决定论和教育万能论 旧唯物主义者认为,人的思想和行动是被环境和教育所决定的。好的思想和好的行为是被好的环境和好的教育所决定的。坏的思想和坏的行为是被坏的环境和坏的教育所决定的。有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什么样的人,环境变了,人才改变,环境没变,人也不会变。十八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者就认为,如果社会上好人少坏人多,罪恶不公平等占统治地位,那么在这种环境下生长起来的人,也就一定不会是好的。地主为什么那样残酷地压迫农民,暴君为什么那样无理地对待臣民,在旧唯物主义者看来,这都是因为他们没有遇到良好的环境,没有受到良好教育的结果。 由于旧唯物主义者把环境和教育看作是决定人们思想和行动的力量,因此,他们都非常强调教育的作用,都把教育看成是无所不能的东西。例如,十八世纪英国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洛克和法国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爱尔维修等,都是有名的教育万能论者。洛克认为,儿童的心灵像一块光洁的黑板一样,每个人都是如此,至于成年人中有好人,有坏人,有有用的人,有无用的人,这些差别都是由于受了不同教育的结果。爱尔维修也认为,一切人在出生的时候都具有不同的才能,都具有同样善良的品德和善良的情感。以后人们在智慧上、品德上的差异,也是由于受了不同教育的结果。费尔巴哈也是如此。在费尔巴哈看来,人在客观环境面前是完全被动的,环境能作用于人,人则不能反作用环境。在费尔巴哈看来,教育对人说来也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他在反对宗教的斗争中指出:宗教是无知的产物,因而教育就是反对宗教的唯一武器,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普及教育。因此,马克思在这里才说:“有一种唯物主义的学说,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些环境和一种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但是,马克思紧接着就指出:“这种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 8 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他们认为,人的思想和行动是由环境和教育决定的。环境和教育改变了,人也跟着改变。他们所说的“人”指的是人的认识、观点、性格和道德等,是人的精神面貌。他们把“教育”一词理解为社会影响的全部总和。这种学说虽然根据唯物主义原则批判了唯心主义,但他们只看到人是被客观环境决定的这个消极的被动的方面,不能正确解决环境如何改变、教育者的知识和才能又从何而来的问题。所以马克思指出:“这种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他们看到了环境和教育对人的作用,这一点是正确的。但他们把环境和教育的作用片面夸大,否认了人民群众的革命实践活动可以改变环境,否定了教育者本人也是要接受教育的。他们所说的环境并不是社会经济关系,主要是指政治法律制度,认为这是由人的理性、意志决定的,而真正的理性和正义又是由那些天才人物发现的,而人民群众是无能为力的。历史的发展必须依靠少数的天才和英雄来决定。这样,他们就完全陷入了唯心主义先验论和唯心主义英雄史观。所以,马克思指出:“这种学说必然会把社会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高出于社会之上(例如在罗伯特?欧文那里就是如此)。”欧文是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他认为,人民群众没有能力解放自己,必须依靠天才人物的拯救。因而它制定了一套空想社会主义理论,进行了一系列示范性的试验,企图以此说服统治阶级,达到自上而下地和平改造社会的目的,结果都归于失败。只有马克思主义才用实践观点正确地解决了人同环境、教育的关系。 2、马克思主义对人、教育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的正确说明。 新旧唯物主义有些什么不同。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物主义者,虽然根据客观决定主观的唯物主义原则,批判了唯心主义,并正确地指出了人的思想和行动是被客观环境所决定的,但是由于这种唯物主义是一种机械的、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因此,他们只能看到认识被客观环境决定的这个消极的被动的方面,而没有看到人是能够通过实践活动改造环境的这个积极的能动的方面。与此相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唯物主义虽然也承认客观决定主观、客观环境决定人的思想和行动,但它并不把人看作是一种完全消极被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思想和行动虽然是受客观环境、客观规律决定的,但是人在客观环境、客观规律面前也不是毫无自由的。因此,马克思主义者一方面承认客观环境、客观规律的决定作用,另一方面也不因此而否认群众、阶级、政党、领袖的能动作用。 这样看来,机械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虽然都承认客观决定主观、环境决定人的思想和行动,但是这两种唯物主义确实根本不同的:一种是见物不见人,只看到客观条件,客观规律的作用,而看不到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一种是见物又见人,既看到客观条件、客观规律的作用,又看到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一种是把人看成是客观环境的奴隶,认为客观条件是很难改变或根本不能改变的;一种则把人看作是自然和社会的主人,认为人定胜天,事在人为,客观环境是可以改变的,客观条件是可以创造的,客观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在人和教育的关系这一问题上,新旧唯物主义的观点也是根本不同的。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物主义者不仅十分强调环境对人的决定作用,看不到人对环境的改造作用,而且还非常强调教育对人的决定作用,看不到人能积极地改革教育。因此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物主义者很多都是教育万能论者。马克思主义并不否认教育的巨大作用,它认为教育在人的情感、观点、信念、世界观、道德、习惯的形成上起着巨大的作用。但是马克思主义也指出,教育对人的作用不管有多大,它的作用只能是一种影响作用,而不能是决定作用。谁要是过分夸大了教育的作用,把教育说成是决定人、决定一切的力量,那他就是唯心主义者。因为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看来,教育是社会上层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是决定政治和经济的第一性的东西,相反它却是被政治和经济决定的,为政治和经济服务的第二性的东西。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是被经济关系、阶级利益决定的,而不是被教育决定的。教育不但不能决定政治和经济、不能决定人们的思想和行动,相反,教育本身倒是被政治和经济决定的,倒是要为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服务的。 9 3、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概念 为什么旧唯物主义者不能正确说明人和环境、人和教育之间的关系,而新唯 物主义者却能说明呢,这是因为,旧唯物主义者不了解实践的作用,而新唯物主义者则了解实践作用的缘故。马克思主义者十分重视实践活动的意义,他们认为实践就是人的最根本的活动。人在实践活动中不仅改造了周围的环境,而且改造了自己,即不仅改造了客观世界,而且改造了主观世界,提高了认识,受到了教育。人在实践活动中提高了认识,受到了教育以后,又能回过头来更好地改造环境,改造客观世界。总之,改造客观实际和改造主观世界是一个统一的过程,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又是在实践的基础之上统一起来的。马克思在这一条的最后面所讲的:“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这一句话,就是这个意思。 总之,马克思在这一条中告诉我们:不仅要把实践的观点贯彻到认识论的领域中去,而且要把实践的观点贯彻到社会历史的领域中去。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认识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才能既看到客观规律对人的决定作用,又看到人的主观能动性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认识人和教育之间的关系,才能既充分地估计到教育的作用,又不过分夸大教育的作用,并把人分为天才人物和愚昧群众两个部分;只有这样,才能把直接从事物质生产和阶级斗争的劳动群众看成是社会历史的主人,才能进一步认识到无产阶级的历史人物和革命作用。 4-7条马克思肯定了费尔巴哈在批判宗教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宗教观及其唯心主义本质,论述了宗教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和阶级根源,对人的本质做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说明。 第四条 在第四条中,马克思分析和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宗教观,揭露了他对宗教批判的不彻底性,阐明了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和消灭宗教的正确途径。 宗教是一种人类文化现象,对之要从三个方面去分析: (1)从文化的角度去看,宗教是人的超越性的集中体现,是人类追求精神家园和终极关怀的产物。人在生活中始终还有一种淡淡的“乡愁”,对家园有一种思念和眷恋,这表现精神上就是对精神家园的追求。现代人的生存状态就是“人在途中”,漂泊与紧张是人对这种生存状态的心灵体验。现代人生存的“无根性”,就是信仰危机所造成的。 (2)从科学的角度看,宗教是反科学的,认为神灵是世界的创造者,坚持神创论,是唯心主义的世界观。 (3)宗教的特征是禁欲主义,是对生命的摧残和限制。 我们对宗教的态度只看到了第二个方面,忽视了第一个方面和第三个方面。 1、费尔巴哈的宗教观 人的生存世界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现实的世界,即世俗世界;二是意义世界,即文化世界,包括哲学、宗教道德等意识形态。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是从宗教上的自我异化,从世界被二重化为宗教的、想象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这一事实出发的。他致力于把宗教世界归结于它的世俗基础。”这里所谓“宗教上的自我异化”,是指一切宗教都把世界分成两个:一个是想象的宗教世界;一个是现实的人间世界。这里的“世俗基础”是指与神的宗教世界相对立的现实世界或人类社会。宗教认为,人和人间世界是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出来并受上帝支配的。费尔巴哈批判了这种错误观点,他认为不是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人类,而是人们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上帝,创造了宗教。他说,我们试想一下,为什么上帝的相 10 貌和我们人类一样呢,这说明上帝不就是人根据自己的形象和生活幻想出来的。其实,上帝是根本不存在的。 这就揭穿了宗教的神秘外衣,在当时反对宗教和唯心主义的斗争中,起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费尔巴哈到此为止,他没有从社会实践出发,去进一步分析“世俗基础”本身,因而不能正确地阐明宗教的社会阶级根源和消灭宗教的正确途径。因此,马克思说:“他没有注意到,在做完这一工作之后,主要的事情还没有做哪。”费尔巴哈只是表述了宗教产生的主观原因,而没有进一步找到产生它的比主观原因更为基本的客观原因和社会的根源。他不能说明人为什么会对自然界产生恐惧,人为什么不依赖于自身,而要依赖于上帝,为什么不到现实中寻找安慰,而要到幻想的上帝的哪里去寻找安慰。作为一个唯物主义者,费尔巴哈注意到自然界是自然宗教产生的客观基础。但是他不能从实践的角度和历史的角度说明,正是由于生产的不发展,人们知识的贫乏,造成了人对自然的恐惧。费尔巴哈没有能科学说明自然宗教产生的原因,更没有能进一步说明人为宗教产生的社会原因。他不能说明主要作为一些零散的传说、具有某种仪式的自然宗教,为什么会被人为地构成理论化、系统化的宗教世界观。 费尔巴哈没有进一步去探究这些问题,他在这些问题面前停步了。马克思认为:“世俗基础使自己从自身中分离出来,并使自己转入云霄,成为一个独立王国,这一事实,只能用这个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来说明。”这里是说,从人间世界分离出来一个神的天国,转入云霄,成为一个独立王国这一事实,根本原因在于现实世界自身中存在着自我分裂的根源,即经济的原因以及由此产生的阶级矛盾和阶级压迫。 2、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宗教观的批判。 马克思针对费尔巴哈宗教观的局限性,阐明了产生宗教的社会阶级根源和消灭宗教的途径。马克思主义认为,宗教不是从来就有的现象。原始社会产生最初的宗教是因为当时生产水平很低,人们把自然力加以神圣化的结果。后来人类社会本身分裂为阶级,出现了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宗教的产生和存在是和阶级剥削、阶级压迫分不开的,是和剥削阶级对宗教的支持和利用分不开的。剥削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需要利用宗教来麻醉被剥削阶级,而被剥削阶级在没有看到自己的力量的时候,就只好把自己的希望和幸福寄托于来世,寄托于上帝。这就是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及其阶级本质。因此要消灭宗教,就必须揭露“世俗基础”内在的阶级矛盾,然后通过革命实践来消灭私有制和阶级对立,这是消灭宗教的唯一正确途径。所以,不应当像费尔巴哈那样,在从“世俗家庭”(即现实世界)发现了“神圣家族”(即由圣父、圣母和圣子等诸神组成的宗教世界)的秘密之后,就止步不前,而应当进一步在理论上揭露人类社会中产生宗教的社会阶级根源,并通过革命实践去改造现存的资本主义社会,消灭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才能逐步消灭宗教。 第五条 在第五条中,马克思揭示了不懂得社会实践的意义和作用是费尔巴哈唯心史观的认识论根源。 从前面两条中我们看到了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者,看到了环境对人的影响,却看不到人对环境的反作用;看到了宗教天国是世俗世界的虚幻反映,却看不到消灭宗教的首要任务在于消除产生它的社会阶级根源。其原因何在,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不满意抽象的思维而诉诸感性的直观;但是他把感性不是看作实践的、人的感性的活动。”马克思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由于费尔巴哈是以强调感性直观而著称的唯物主义者,而不是一个强调抽象思维的唯心主义者,因此他才能在上述问题上持有正确的观点,做出巨大的成绩。但是,由于费尔巴哈还不是一个辩证唯物主义者,而是一个机械的、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者,因此他才在上述问题上也还有错误的一面,还有不足的地方。 11 费尔巴哈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指出他歪曲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他将“绝对精神”即思维看作是本原,而将存在看作是“绝对精神”派生的,实际上这是不存在的。费尔巴哈强调研究自然和人,“诉诸感性的直观”。这表明他在黑格尔学派解体的过程中,从唯心主义转变到唯物主义,恢复了唯物主义应有的权威。他对黑格尔的批判是应该肯定的。但是它的批判是有局限性的。他没有揭露黑格尔哲学的阶级根源,抛弃了黑格尔的辩证法,他的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他的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他不能说明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改变是在实践基础上的统一,不能揭示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和消灭宗教的途径,不能了解人的本质和社会的本质。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没能彻底战胜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这是因为费尔巴哈不懂得社会实践的意义和作用。所以,马克思说:“他把感性不是看作实践的、人类感性的活动。”而是把它看作对自然界和人的消极、被动的直观,像照镜子一样地反映。正是由于这一点,恩格斯指出:“费尔巴哈不能找到从他自己所极端憎恶的抽象王国通向活生生的现实世界的道路。” 正是由于费尔巴哈是一个不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的旧唯物主义者,才使得他一方面正确地说明了环境对人们的思想和行动的决定作用,另一方面又不能说明人对环境的主观能动作用;一方面揭露了宗教的神秘外衣,另一方面又不能进一步揭示产生宗教的社会根源,指出消灭宗教的正确途径。因而,也就不能彻底的粉碎宗教、消灭宗教。 第六条 在第六条中,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错误理解,提出了唯物史观关于人的本质的基本观点。 1、 马克思首先指出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问题的看法是根本错误的。 费尔巴哈在批判宗教神学的斗争中,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他说:“属神的本质不是别的,正就是属人的本质,或者,说得更好一些,正就是人的本质”。(《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第39页)并且,他还把人的本质作为自己的哲学的研究对象。费尔巴哈把神的本质还原为人的本质,这是正确的,在当时反对宗教神学的斗争中起到了积极进步的作用。 但是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却做了抽象的错误的理解。在他的哲学中所讲的人,并不是具体的、历史的、社会的人,而是一种抽象的、自然的人,生物的人。在他看来,人的本质就是从这些脱离社会的单个人中抽出来的共同性,即人的理性、意志和感情。他认为,不管是哪个时代、哪个阶级的人,只要他是一个正常的人,都具有理性、意志和感情,这些就是人的本质,人就是有理智、有意志和有感情的高级动物。马克思主义认为理智、意志和感情并不是人的本质,因为,虽然这些特性是人所共有的,但它们并不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最根本的特性。 2、 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论述。 究竟什么是人的真正本质呢,应该怎样去观察人的本质呢,在这里马克思科学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第一,人的本质并不是它的自然特性,而是它的社会性。第二,人的本质不是由社会关系的某一方面决定的,而是由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的。第三,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人不是自然的动物,而是社会的动物,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性,不是他的自然性,而是它的社会性。人们为了生存,必须从事物质生产,而为了进行生产活动,又必须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结成政治、法律、伦理、宗教等各种社会关系。在阶级社会中这些社会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正是这些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着人的本质。如果离开了社会关系,特别是生产关系,就不能正确地理解人的本质。因为,人从来就 12 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体现者和承担者,离开了生产关系以及其他社会关系,便不能生产劳动,也就不能从动物中分化出来,就不成其为人。由于生产关系以及其他社会关系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的,因而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世界上不存在抽象的、永恒不变的人的本质。由于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关系表现为阶级关系,人与人之间的阶级关系制约着社会关系的各方面,因此,在阶级社会里人的本质又是受着阶级关系的影响和制约的。可见,只能从社会关系的整体上去理解和揭示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是社会的,是在实践中生成的。人的类特性是自由自觉的活动,是实践。 、马克思分析了费尔巴哈在这个问题上所犯的两个主要错误。 3 第一,他是孤立的抽象的,而不是具体的历史的来考察人的本质。他“撇开历史的进程,孤立地观察宗教感情,并假定出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人类个体”。这里讲的“宗教感情”就是指的理智、意志、感情,即费尔巴哈所讲的人的本质。这里讲的“人类个体”是费尔巴哈虚构出来的超阶级、超社会的抽象的人。这句话的完整意思是说,费尔巴哈离开人的历史发展进程,离开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来考察人,只能把人看成是超阶级、超社会的抽象的人;而这些人的本质又是永恒不变的,不受任何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和影响的。事实上这种孤立的抽象的人是根本不存在的。 第二,他不是用社会性而是用自然属性去说明人的本质。马克思说:“他只能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共同性”。这里讲的“类”指的是整个人类具有的共同性。“他只能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类’”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费尔巴哈把人的本质看成是人类所具有的理智、意志、感情等共同特性。由于费尔巴哈把人的理智、意志和感情看成是存在于内心的,看不见、听不着、摸不到的生来就有的东西,所以,马克思说,费尔巴哈把人的本质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共同性。由于费尔巴哈讲的理智、意志、感情都是人在自然方面的属性,而不是人们在社会方面的属性,所以,马克思说费尔巴哈把人的本质理解为一种“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共同性”。总之,由于费尔巴哈离开人的社会属性,把人类共同具有的理智、意志和感情这些自然的、心理的属性看成是人的本质,从而没有科学地揭示人的本质。 第七条 在第七条中,马克思进一步阐述了在人的本质问题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费尔巴哈的错误观点的区别。 哲学上对人的本质的探讨,经历了从“预成论”到,“生成论”的发展过程。近代以前的哲学是“预成论”,现代哲学是“生成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现代哲学,在这个问题上是“生成论”,而不是“预成论”。 马克思在这一条里,首先说明了人的本质是社会的产物。关于人的本质问题,也就是关于人性的问题,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一直是一个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在我国哲学发展的历史上,也有过这样的争论。孟子认为人性天生就是善的。荀子则认为人性天生就是恶的。告子认为人的本性根本就无所谓善也无所谓恶。杨雄则认为人的本性既有善的一面又有恶的一面。至于王充和韩愈则认为人类的先天的本性是各不相同的,他们把人性分为上中下三等。以上各种观点虽然是各不相同,甚至是相互对立的,但从根本上说来,他们都是用唯心主义的、形而上学的观点来对待人性问题的。他们都把人的本质看作是先天的、永恒不变的、与社会制度根本无关的东西。因此,他们虽然争论很久,但是始终也没有而且也不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来。只有马克思才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第一次科学的说明了人的本质这一问题。 13 在马克思主义者看来,人的本质并不是每个人生来就有的,它是一定社会关系,特别是生产关系的产物,并随着社会关系的不断变化而发展着。费尔巴哈的错误就在于他没有认识到人的本质是社会的产物,却把任何人的本质说成是超阶级、超社会的东西。因此,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没有看到,‘宗教感情’本身是社会的产物。”这里讲的“宗教感情”不是指宗教徒对上帝的信仰,而是指费尔巴哈所讲的“宗教感情”,即人的理智、意志和感情等理性。接着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所讲的超阶级、超社会的抽象的人是不存在的,实际上任何的人都是属于一定社会形态的具体的人,都生活在一定的历史阶段的特定社会形式之中。 当然,在阶级社会中,人们的个性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勇敢、有的怯懦,有的诚实、有的狡猾,有的谦虚、有的骄傲,有的活泼、有的安静。但是,不管怎样他们都生活在阶级社会里,他们都属于一定的阶级并为这一阶级的阶级利益而服务,因此他们的思想和行动也就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从这一点上看来,在阶级社会中,人们的个性尽管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只有阶级性才是人的根本特性。 人的本质不仅是具体的、社会的,而且是变化发展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永恒不变的,它是随着社会历史的不断前进,而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在原始社会的时候,人的本质的特点就在于它是没有阶级性的,到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时候,人的本质的特点就在于它是有阶级性的;到了共产主义社会的时候,人的本质的特点又是没有阶级性的。不过,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的本质,并不是简单地恢复了原始社会中人的本质,相反,它将是一种比原始社会更为高级的人的本质。因为共产主义社会中的人,将是一种有更高觉悟,更高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的人,将是自然和社会的主人,即人是全面发展和自由的人。 第八条 在第八条中,马克思论述了实践活动是社会生活的基础的原理,阐明了理论对实践的依赖关系。 1、实践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本质。 马克思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就是说,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首先,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其次,实践活动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社会运动就是人的实践活动,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的实践活动发展的历史。再次,社会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基础地位决定了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特点。社会发展的规律就是人的实践活动发展的规律,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所推动的。 生产实践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在社会生活中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是生产实践使人类从自然界中最后分化出来,而产生了人类社会,是生产实践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生产活动一旦停止,人类社会就将灭亡。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32页) 生产活动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关系,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因而为了促进生产的发展,就必须从事调整和改变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它被生产实践所决定,反过来又促进生产和社会的发展。在阶级社会中,由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主要通过阶级关系表现出来,因此,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活动,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它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 14 直接动力。既然,实践活动是社会生活的基础,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条件,所以离开社会实践,就无法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和规律。旧唯物主义者,就是因为离开实践去观察社会生活,因而都陷入了唯心史观。 2、“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的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实践是理论的根源,理论是人的现实生活的反映。宗教属于社会意识形态,宗教神秘主义是人的现实生活的反映,只有在人的实践中,并通过实践才能得到正确的理解。 马克思主义认为,理论属于意识形态,它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都来源于实践。不用说正确的理论是来自实践,就是那些错误的理论和神秘主义的理论也可以在实践中找到它们的根源。正如马克思所说:“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的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例如,宗教神学本来是对客观事物歪曲的虚幻的反映,十分神秘,但是,也能在社会实践中找到它的根源,它是生产实践还不够发展的情况下,对自然力和社会压迫无法解释的产物。 为什么说宗教等神秘主义的理论也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我们也能在社会实践中找到他们的根源呢,难道社会中真的有上帝鬼神之类的东西吗,当然,我们说宗教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这绝不意味着我们唯物主义者也承认有上帝鬼神的存在。但是,我们也不可以因为社会上根本不存在着什么上帝鬼神之类的东西,而否认宗教也是一种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的社会意识形态。于此相反,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在人们的意识中没有而且也不可能有不反映物质世界的东西。宗教这种社会意识形态虽然与科学等其他社会意识形态不同,它不是一种对社会存在的正确反映,而是一种对社会存在的歪曲反映,但是,不管怎样宗教毕竟也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无论如何我们也不能把它不叫做反映。因为社会意识形态是否反映这是一回事,至于它反映的是否正确这又是一回事。那么宗教神秘主义的理论究竟是对什么的反映呢,它的根源何在呢,我们知道,在生产力水平很低的原始社会中,在存在着剥削和压迫的阶级社会中,人们对自然发展的规律,尤其是对社会发展的规律,是没有多少认识或根本没有认识的。人们不了解生老病死的原因,不明白水旱虫雹等自然灾害的缘故,更不知道饥饿、贫困、剥削、压迫等社会痛苦的根源。人们对于这些自然和社会的自发力量,既不能正确地说明他,更不能有效的征服它,于是人们就仅仅把这些现象看作是神秘的、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这是由于人们在自然和社会自发力量面前的无能和恐惧,才产生了相信上帝鬼神、灵魂、命运等宗教迷信的思想。这种宗教迷信的思想一经产生以后,剥削统治阶级就马上利用它来作为麻痹人们革命意志和巩固自己统治地位的工具,因此,宗教也就一代一代地被保留下来了。 由此可见,任何社会理论,包括宗教各种神秘主义的理论在内,都不是脱离社会物质条件凭空产生出来的,他们都有着自己产生和存在的社会根源。因此,马克思才在这里指出:“凡是把理论引诱到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恩格斯说:“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354页) 马克思对理论本质的这种认识,只有在那种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社会关系总和的新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指导下才能达到。因为,按照新唯物主义的观点看来,人的本质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是自然的而是社会的,因此,不同社会不同阶级的人,对于同一事物,往往会产生不同的甚至是根本对立的看法。在这些不同的认识,不同的理论中,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有进步的也有保守的。但是,不论哪种认识或那种理论,它们都是和生产实践和处理社会关系实践分不开的产物,我们都能在社会生活中找到它们产生和存在的物质根源。因此,我们决不能认为只有那些科学理论才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才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才有它产 15 生和存在的物质根源,至于那些非科学的理论则不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而是某些人凭空臆造出来的无稽之谈,因此,它在社会中也就没有自己产生和存在的物质根源。 与此相反,一切旧唯物主义者,由于他们不把人了解为一种社会的人,阶级的人,而把人看作是一种自然的人、生物的人;由于他们不把人的认识看作是一种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映像,不人为不同阶级的人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看法,而把人的认识看作是和镜子一样呆板的、机械的反映,因此他们也就不能正确地说明理论的本质。正因为他们不能说明理论是在实践基础上产生并为实践服务的,所以他们也就不能揭示出理论的阶级性;正因为他们把人的认识看作是和镜子一样的消极反映,所以他们也就只能说明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而不能进一步错误的认识、非科学的理论也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显然,这种只把正确的认识当作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而把错误的认识不当作是对客观存在反映的观点,是根本错误的,是与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根本不相容的。 马克思在这里阐述的理论依赖于实践的思想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奠定了基础。 第九条 在第九条中,马克思指出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不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从而陷入了历史唯心主义。 马克思指出:“直观的唯物主义,即不是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至多也只能做到对‘市民社会’的单个人的直观。”所谓“直观的唯物主义”,就是指看不到社会实践在社会生活和人的认识过程中的作用的旧唯物主义。所谓“市民社会”是十八世纪以来资产阶级学者用来表示社会财产关系和经济关系的一个术语。在这里是指社会的经济关系。所谓“对‘市民社会’的单个人的直观”,是指旧唯物主义者把处于一定社会经济关系中的人作为孤立的单个人来观察,而不是作为社会的、阶级的人来理解。合起来看,马克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旧唯物主义由于不了解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不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所以,把人看作是脱离经济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的孤立的、单个的人。最终,在历史领域中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坑。这样,在观察社会历史时,他们只能看到孤立的、单个人的思想动机,而不能指出产生思想动机的社会经济根源;只能看到个别人物的作用,而看不到从事物质生产的劳动群众的历史作用;只能把社会历史看作是许多偶然事件的堆积,而不能揭示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最终,在历史领域中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坑。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虽然是由许多个人组成的,但是社会绝不是一个由许多单个个人拼凑起来的机械结合体。因为社会中的人并不是孤立存在彼此无关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同时,这种联系也不是被上帝或某些政治家的主观愿望所决定的,而是被生产关系这个客观的物质的因素所决定的。这就是说,生产关系是整个社会的基础。为什么生产关系是整个社会的基础呢,首先,因为生产关系是社会存在的前提条件。没有生产关系就没有社会。我们知道,人和生产的发展都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实现的,因此,没有生产关系,也就不可能有任何的生产。没有生产,也就没有衣、食、住等生活资料,没有衣、食、住等生活资料,也就不可能有任何的社会。其次,生产关系不仅是社会存在的前提条件,而且是决定社会性质和面貌的根本因素。不仅社会的性质、社会的面貌、社会的发展是被生产关系决定的,而其政治、法律、道德、艺术、哲学等上层建筑的内容,以及社会中的各个阶级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也是被生产关系决定的。因此,社会的本质就在于,它是一种建立在一定生产关系基础上的人们的共同体。所以,社会虽然是由许多单个个人组成的,但社会绝不是一个由许多个人拼凑的机械结合体,相反,它却是人们在一定生产关系基础上的组织起来的有机的统一整体。 16 对社会本质的这种认识,只有在那种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社会关系总和的新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指导下才能达到。与此相反,马克思主义以前的一切唯物主义者,由于不了解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由于把人看作是一种自然的生物的人,因此他们也就不可能把社会理解为在一定生产关系基础上组织起来的有机的统一整体,而只能把社会看作是由许多孤立的、彼此无关的单个个人拼凑起来的机械结合体。旧唯物主义对社会本质的认识是根本错误的。因为自从人类社会产生的那一天起,人们就是过着集体生活的。所以人要生存下去,就必须有吃的、穿的等物质生活资料;为了取得这些物质生活资料,人们就必须生产它、必须与大自然进行斗争;为了生产,为了和大自然进行斗争,只靠个人的力量是不成的,而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来进行,在集体生产的过程中,人和人之间又必然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因此,社会中的人决不是孤立的、彼此无关的,相反,他们总是被一定的生产关系联系在一起的。 “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或者说“实践的唯物主义”,是相对与直观的唯物主义而言的。所谓“实践的唯物主义”即以实践为纽带,对物质和精神的关系进行唯物辩证理解的唯物主义,或者说是以实践为中介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结合起来的世界观,即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是以实践为基础对人的改变和环境的改变进行统一理解,以及对人的本质和社会的本质进行统一理解的唯物主义,即历史唯物主义。因此,那种把实践的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对立起来的观点是不对的,把实践唯物主义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别称也是不准确的;把实践的唯物主义说成实践本体论则更是不对的。 第十条 在第十条中,马克思对新旧唯物主义的立足点进行了对比,指出,旧唯物主义的立足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足点是人类社会,意在说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 马克思在分析旧唯物主义的社会根源和阶级根源时指出:“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所谓“市民”是指资产阶级,所谓“市民”社会是指资本主义社会。因此,马克思这句话是说,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上产生的意识形态,它是为巩固和发展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服务的,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是资产阶级的世界观。所谓“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是说旧唯物主义立足于对市民社会的直观。即把作为私人利益关系总和的社会,看成是纯粹是私人根据单纯的个人动机,自由地,不受任和约束地区追求她的利益的领域。它肯定人的物质欲望的合理性,肯定人的享乐和追求幸福生活的合理性,肯定了具有利益含义的自爱、自保等原则。他们认为,这是普遍的人。旧唯物主义从这种普遍的人性出发,以它为基础,用关于个人功利的观点来说明结成政治社会的必要。 旧唯物主义所止步的地方,也正是历史唯物主义高明地方。历史唯物主义不仅承认市民社会决定国家,而且认为,人不仅在国家这个政治共同体中过着社会生活,而且在市民社会中也作为社会的人,也是在社会关系中生活的。因此,“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其含义是指历史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人的实践活动所创造的社会,或是一定社会关系所制约的从事实践活动的人。这就是《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说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发点“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而不是旧唯物主义那样“从口头说的、思考出来的、设想出来的、想象出来的人出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73页) 马克思在谈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社会根源和阶级根源时指出:“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和社会化了的人类。”这里讲的“新唯物主义”指的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这里讲的“人类社会”是指共产主义社会。因为,马克思认为只 17 有消灭了剥削制度、剥削阶级和阶级差别的、人们成为社会和自然的真正主人的共产主义社会,才是真正的人类社会。这里讲的“社会化了的人类”是指现代无产阶级,因为,他们是社会化大生产者。马克思这句话,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共产主义和无产阶级的联系,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适应无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的需要而产生的,它是共产主义的思想体系,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第十一条 在第十一条中,马克思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旧哲学的根本特点是实践性,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在哲学领域中所作的革命变革的实质就在于,它给哲学提出了一个崭新的任务,不仅要说明世界,而且要改造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改变世界”的实践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变革就是实现了哲学的“实践转向”,由思辩哲学,“解释世界”,转变为实践哲学,“改变世界”,。这反映了两种不同的哲学理念,由此构成了两种不同的哲学形态,近代哲学是“解释世界”的世界观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改变世界”的实践哲学,就是要通过人的实践活动,使世界发生革命性变革。 1、旧哲学是“解释世界”的思辩哲学。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一切哲学家,他们不了解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不懂得理论来源于实践,又要回到实践中去为实践服务。因此,他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往往把哲学的任务只归结为对某种腐朽旧制度的批判和对某种进步的新制度的辩护。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家虽然也有人提出过变革社会的主张,但是,却反对通过革命实践来实现自己的革命主张。例如,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公开提出了改造封建社会,建立资本主义社会的主张,但是,却认为达到这一目的的途径只在于对封建制度进行理性批判,对群众进行“启蒙”教育,只要把群众从封建神学的枷锁中解脱出来,使他们恢复天然的“理性”,资本主义的“理性王国”就会自然到来。至于青年黑格尔学派,虽然他们标榜自己是一切的无情批判者,但是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的:“青年黑格尔派玄想家们尽管满口讲的都是所谓震撼世界的词句,却是最大的保守派。如果说,他们之中最年轻的人宣称只为反对‘词句’而斗争,那就确切的表达了他们的活动。不过他们忘记了:他们只是用词句来反对这些词句;既然他们仅仅反对这个世界的词句,那么他们就绝不是反对现实的现存世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47页)费尔巴哈也不例外,他和其他理论家一样,只是希望达到对现存事实的正确理解,然而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的任务却在于改变这种现存的东西。旧哲学以各种方式去说明世界,但不等于说他们对世界做出了正确的解释,实际上从总体上看,旧哲学对世界的解释都是不科学的。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改变世界”的实践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以往旧哲学的最根本的特点就在于它的实践性。马克思主义者十分强调实践对理论的决定作用。他们认为,理论不仅要以实践为基础,而且还要积极地位实践服务。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说明新唯物主义哲学这种特点时指出:“这种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由此还可得出下述结论:意识的一切形式和产物不是可以用精神的批判来消灭的,也不是可以通过把他们消融在‘自我意识’中或化为‘幽灵’、‘怪影’、‘怪想’等等来消灭的、而只有世纪的推翻这一切唯心主义谬论所由产生的现实的社会关系,才能把他们消灭;历史的动力一及宗教、哲学和人和其他理论的动力是革命、而不是批判。”(《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43页)因此,马克思才在这里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说明世界,而问题却在于改变世界。”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任何把 18 改造世界的事业归结为大脑的批判活动的观点,都是错误的。工人“要想站起来,仅仅在思想中站起来,而现实的、感性的、用任何观念都不能解脱的那种枷锁依然套在现实的、感性的头上,那时不行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第105页)“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第152页)当然,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不轻视对世界的认识,只是认为,在改造世界中才能认识世界,而认识世界的根本目的还在于改造世界。正如毛泽东所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268页) 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是把自己的哲学当作无产阶级改造世界的武器来看待的。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基础之上产生并发展起来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从事理论活动的一开始,就是十分强调理论和实践之间的联系,并把自己的理论活动服务于当时的政治斗争的。例如,马克思在他的第一篇政论性的文章《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中,就揭露和批判了威廉四世所颁布的书报检查令的反动本质,并指出:“治疗书报检查制度的真正而根本的办法,就是废除书报检查制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第31页)马克思还进一把书报检查制度看作是普鲁士反动社会政治制度的表现之一,并进而展开了反对君主专职制度和各种反动封建思想的斗争。在《评‘普鲁士人’的‘普鲁士国王和社会改革’一文》中,马克思又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不通过革命是不可能实现的。社会主义需要这种政治行为,因为它需要消灭和破坏旧的东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第489页)和马克思一样,恩格斯在迁居到英国之前,也对普鲁士的专职制度进行了批判。他在《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威廉四世》这篇文章中,就抨击了威廉四世用来复活中世纪社会秩序的各项反动政策。恩格斯指出:“弗里德里希——威廉四世所力图建立的国家,照他自己的说法,就是一个基督教国家。”(《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第536页)他还指出,普鲁士王国的进一步发展,必然要导致革命,因为“人们对贵族的特权和一切教派的僧侣的贪得无厌却已恨之入骨,只要弗里德里希——威廉明目张胆地干起来,就不能不遭到失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第541页)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已开始进行理论活动的时候,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当作无产阶级改造世界的革命武器来看待的。这一点就充分地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在哲学领域中所作的革命变革的实质,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以前一切哲学都是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的。 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使命不限于科学地解释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恩格斯说:“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说来,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48页)这就不仅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在哲学上所实现的革命变革的实质,而且也指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伟大历史使命。 四、唯物史观的系统阐述——《德意志意识形态》 我国理论界有一个公认的观点,即认为马克思在1859年1 月为他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所写的序言中第一次对唯物史观作了经典表述。其实,这一观点是不准确的。笔者以为,早在1845——1846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就有对唯物史观所作的经典表述。马克思以后一直潜心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并为此而付出了极其艰苦的劳动,经过15年的研究,终于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又一次对唯物史观作了表述。(这一表述也就是理论界称为的“经典性表述”)比较《形态》和《序言》中对唯物史观的两次表述,其差异还是存在的:前者的出发点是批判旧哲学,清算以往的哲学信仰,后者则是研究政治 19 经济学的成果总结;前者侧重于对历史的现实基础的阐述,后者则侧重于对物质生产关系的解剖。但二者的共同性更是明显:都揭示出唯物史观的实质性内容,强调了人类全部历史的现实基础及发展的基本规律,得出了要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来认识历史及历史发展的结论;都体现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社会革命发生的根源及物质因素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内容。从二者之间的联系而言,我们以为,《形态》对唯物史观的表述是规定其基本内容,搭框架,而《序言》对唯物史观的表述是在前者的基础上作深刻剖析,为其提供充实的论据。因而,二者都可谓“经典”。二者的结合,构成了马克思、恩格斯对唯物史观的最完整、最准确,也是最完善的表述。 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史上,《德意志意识形态》无疑是一部里程碑式的重要著作。马克思、恩格斯在这部著作里第一次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作了系统的阐述,透过这部著作我们可以领会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和理论特色;它也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给我们留下的卷卷最为浩繁的哲学著作,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宝贵思想资源。当代中国理论界的许多争论,例如关于实践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人道主义和异化、意识形态的本性和“非意识形态化”、马克思主义与现代性等问题的争论,都发端于或围绕着这一理论源头。因此,我们今天研读这部巨著,既要有历史感,即努力从原著形成的具体历史环境上准确把握其精神实质,感受其深邃思想,辨析其理论界限,又要有当代意识,即着眼于当代背景下的中国实践,从坚定信念、创新思想、提升国家“软实力”、开创马克思主义理论新境界的高度把握《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理论贡献和当代价值,以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当代中国实践的指导。 (一)《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成的标志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主要写作时间是1845年11月至1846年8月。作为被学界公认的唯物史观形成的标志性著作,它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无疑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但它在马克思、恩格斯生前却由于各种原因(主要是党内的不同意见)未能公开发表(仅发表了第2卷的第四章)。恩格斯逝世以后,手稿由德国社会民主党的领导人保管,未及时发表。直到1924年,经苏联梁赞诺夫整理,它才以俄文首次发表了第一章,编入《马克思恩格斯文库》。1932年苏共中央马列主义研究院由维?拉多茨基主持编辑,用德文发表了全文,载入旧国际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部分第5卷。1955年苏共中央马列研究院根据苏共中央决定编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俄文第2版时,《德意志意识形态》被收入第3卷。由于旧版本是按编者意图重新编排的,因而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与原文原意不符的错误,1965年苏联《哲学问题》重新发表了巴加图利亚按原稿写作过程整理编排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并在1966年出版了该章的单行本。此后,又有日本学者广松涉关于该章的新编版问世(1974年),以及正在编撰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订版第二版(MEGA2)。尽管不同的版本体现了不同的编排原则,甚至在立场上的差异,但是,尽可能真实地展示作者的创作过程,则是版本编排和研究的总趋势,总的看来,新版本的不断问世并没有影响人对于该著作的总体评价。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世界观经历了由唯心主义和革命民主主义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再向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共产主义的两次转变。这两次转变的过程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过程,是哲学领域革命变革实现的过程。《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有时简称《形态》)就是这个过程大致完成的标志。《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继《神圣家族》之后的第二部合作著作。这部主要以论战形式出现的著作,集中批判了黑格尔之后的思辨哲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意识形态”这个词在当时主要用来表达被颠倒了的虚假意识。马克思恩格斯用这个术语概括在《形态》中被他们批判 20 的对象,即以思辨哲学方式出现的使实在神秘化的哲学和观念形态,并通过对这种意识形态的批判揭示了现实资本主义社会的颠倒性和奥秘,初步解剖了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在哲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它基本上完成了对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的批判,清算了以往的主流哲学思想,实现了人类哲学史上最伟大的革命变革,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点,揭示了社会发展包括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一般规律,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关于《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形成的标志,苏联学者巴加图利亚有过较为恰当的分析,他指出:“能够根据许多特征将《德意志意识形态》同马克思、恩格斯以 ,,,(P56)前的全部著作相区别。在这里,很多东西是第一次确立或论述的。比如,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第一次提出了“唯物主义历史观”这个概念,产生了社会结构学说;第一次揭示了马克思的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的特点(马克思后来曾在给魏德迈的那封著名的信中简明地陈述过这些特点),表述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完成了对青年黑格尔派的批判,承认自己是共产主义者了(而在《神圣家族》中,他们还自命为“现实人道主义者”)。当然,上述理论贡献还不是最根本的特征,《德意志意识形态》最根本的特征在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部著作中第一次弄清并简要陈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在批判了黑格尔法哲学之后,马克思得出一个结论:市民社会决定国家。但是,把国家问题还原为市民社会,首先要完成对于市民社会的革命批判,否则将会落入粉饰现存事物的保守立场(如经济唯物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关系的揭示,标示着马克思恩格斯对于市民社会科学解剖的决定性突破:它给了人们了解社会全部结构和历史全过程一把钥匙。《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其他的基本特征都是从这个重要的发现中派生出来的。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阐发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全部观点,都是它的逻辑展现。这一矛盾关系的揭示也是第一次对科学共产主义理论的哲学论证。总体上说,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唯物主义历史观已经形成,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基本特质已经具备,这是第一部成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主要理论成就:唯物史观的系统阐述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以论战的方式清晰而完整地阐发了自己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从而奠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世界观基础。 1、现实的个人:唯物史观的前提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唯物史观,最大的难题是如何确立历史的坐标,即如何确立历史观赖以成立的真正历史基石。观察历史总离不开历史观察者本身,而历史观察者总是一定历史时代的人,因而确立历史标尺的实质是确立人的真实存在。近代以来哲学家们都把人的真实存在同“知”相联系,笛卡尔关于“我思故我在”的论断,代表了此前探索这一难题的一种基本思路,历史也因此而被当成了精神史、认识史。19世纪末以来,相反的思路占了上风,即变“我思故我在”为“我在故我思”,然而“在”是什么,或者说,“在怎么样”的问题并没有因此解决。这两种思路的共同特点,在于其立足点都是“我”,且都把真实的存在归结为一种无条件的存在,即虚构的“原人”。毫无疑问,任何历史观的前提必须是人,因为历史只能是人的历史。但是,现实的人总是受到历史条件限制的,因而只能是历史的存在,而不是“纯粹的存在”。唯物史观正是从现实的前提出发的,而且一刻也不离开这种前提。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某种处在幻想的与世隔绝、离群索居状态的人,而是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中的人。 人要受历史条件的制约,这是任何经验都无法推翻的基本事实。这种制约大致上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自然基础,包括人的生理条件和各种自然条件(地理环境等);二是历史 21 基础,包括每一代人所必须面对的历史遗产和历史起点等。这些限制总起来说就是生存条件,主要是物质生活条件。人的生命只能在这些具体的制约中“冲动”,历史只能在这些具体的条件下“创造”,否则,就不是现实的人,而只是想象的、抽象的人。马克思、恩格斯在谈及这一问题时指出:“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并不是任意提出的,它们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想象中才能加以抛开的现实的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得到的现成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所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此,这 [2](P23)些前提可以用纯粹经验的方法来确定。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现实的个人”的论断首先针对着“思辨的个人”。整个德国古典哲学在人的问题上有许多重大突破,例如从康德到黑格尔,都把实践引进哲学,尤其是人性论,从而把人看作是自我创造、自我成就的主体,也因而从根本上破除了宗教神学的教条前提。以此为基础,他们也就确立了自由是人的最高价值,或者说,确立了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的基本准则。但是,在黑格尔那里,人被归结为“绝对精神”,人的创造活动和自主活动变成了“绝对精神”的自我发展,也就是说,人格化的逻辑成了主体,而人反倒成为其对象化的客体。这种主客体的根本颠倒,引发了青年黑格尔派的哲学批判运动。但是,他们却始终未能离开黑格尔哲学的基地,“他们和黑格尔的论战以及相互之间的论战,只局限于他们当中的每一个人都抓住黑格尔体系中的某一方面来反对他的整个体系,或反对别人所抓住的那些方 [2](p21)面”。其所以如此,是因为“这些哲学家没有一个想到要提出关于德国哲学和德国现实 [2](P23)之间的联系问题,关于他们所作的批判和他们自身的物质环境之间的联系问题”。表现在他们的哲学特征上,则是他们都从一种“无前提”的人出发。 很显然,这种“无前提”性的实质是非历史性,也就是说这种人不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并通过一定的历史活动形成的,而是可以无条件地存在的;从方法论上说,这类哲学都以某种“纯粹的人”(即“原人”)作为自己的分析起点,这种和历史相脱离的“纯抽象”的结果必然是“抽象过头”,以致其抽象的对象变成了“抽象的人”。对“思辨的个人”的批判就显然针对着两种对象:一是舍弃了一切关系而作为终极存在的“原子式个人”,另一种是只存在于想像关系中的诸如费尔巴哈的“类”、黑格尔的“异化”等的“抽象的人”。在马克思看来,历史的绝对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马克思给“生活”所加的边注是: [3](p90)“地质学、水文学等等的条件。人体。需要,劳动。”就是说,地理环境、有生命的人以及他们为满足生存需要而从事的劳动构成了“生活”的基础。正是这个基础决定了“第一个历史活动”不是“分工”和“交换”,更不是“批判”,而是生产满足生存需要的衣、食、住及其 [4](P79)他方面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 。“第一个历史活动”虽然强调其历史性的起点意义,然而它本身又是一个多侧面的结构,“生活资料的生产”、“新的需要的生产”、“人口的生产”以及“社会关系的生产”等诸多方面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形成了一个复杂而不断变化的系统,构成了生生不息的人类历史的基础。 作为唯物史观前提的“现实的个人”,处在自然和历史的交汇点上,是自然进化的终结和历史创造的开端,因而也就成为一切历史过程和社会关系的前提。“现实的人”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其一是,人是活动的人、实践的人;其二是,人是社会的人。“活动的人、实践的人”,是强调人的能动性,强调人对世界的改造,人在对客观世界的改造过程中满足自己的物质生活需要,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社会的人”,是说“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生活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这种社会关系是具体的、可变的,不是抽象的、孤立的。“社会的人”还在于强调人的活动是受特定的社会关系制约的,人的活动是在特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下进行的,人不可能超越这些条件,但人可以通过自己的活动改变这些条件。特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既是人的活动的前提,又是人的活动所改变的对象。人的改变和环境的改变得一致性,二者的统一就是实践。在这里,马克思和恩格斯把《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对人的本质和论述和对实践的论述统一起来 22 了,并且使之更加深化了,具体了。在人身上,浓缩着人和自然、个体和类的最简单、最基本和最普遍的关系,而任何撇开了这种关系的“人”的观念,只能导致把历史创造活动建立在想象的基础上。也就是说,无论具有自我意识的“观念人”,或者具有利己主义动机的“经济人”,都是历史活动的产物,而不是历史活动的前提。因此,以往的历史观实质上是“没有前提的”,问题就在于它们都把历史中形成的人和人的关系当作无需加以说明和考察的当然前提,因而它们就这样那样地用“自然”割断了“历史”,或者说,把“历史”当作了“自然”。 可见,把握“现实的个人”这一概念,有两个关节点:一个是自然和历史,另一个是个体和类。“现实的个人”不是“自然人”,他的生存条件连同他的本性(或“自然”都是其实践的结果,因而他是历史的;然而“现实的个人”又不等同于“现存的个人”,或者说,“现存的个人”只是“现实的个人”的一种形态,它总是被历史超越的,而现实的个人则是一切历史活动的绝对前提,是不可能被历史所超越的。同样,“现实的个人”不是“孤立的个人”,不是“唯一者”,而是必然与他人形成各种联系并因而总是属于一定社会形态的个人;“现实的个人”也不是没有个体性的共性人,而总是以有着非常具体个性的自主活动类型为其表现形式。可以说,“现实的个人”是真正科学抽象意义上的人,是人和自然、个人和类之间最基本、最本质关系的规定。因此,它是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的有机统一。把“现实的个人”作为唯物史观的前提,一方面确立了人的自我创造、自我生成的历史主体地位,从而言免了把人和历史加以割裂,使人沦为“历史”之工具的偏向,另一方面也奠立了人的历史制约性的科学根据,从而言免了把人和“自然”加以割裂,用“历史”冒充“自然”甚至完全取代自然的偏向。“现实的个人”是自然进化和历史创造、个性化和社会化的矛盾体,包含着历史进化过程的基本矛盾和可以简单抽象的要素,因此,它不仅是一切历史活动的前提,也是科学历史观的逻辑起点。说到底,“现实的个人”就是从事物质生产活动或劳动的人。 2、唯物史观的核心: 人类的物质生产是整个历史发展的出发点,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生产关系)的矛盾 。 人类社会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有机体,其历史发展的出发点在哪里呢,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看法是绝然不同的。唯心史观把从头脑中产生出来的范畴、观念做为历史发展的出发点,唯物史观则把人类的物质生产做为历史发展出发点。如何确定历史发展的出发点,直接影响能否正确认识极其复杂的人类社会有机体,能否客观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及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我们说,唯心史观是一种对社会历史的错误想象,对人类社会及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根本错误的,而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是社会有机体普遍本质的理论再现,其原因,就在于对历史发展的出发点的理解不同。由此,马、恩特别重视并在对唯物史观的表述中首先明确指出考察社会历史要“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 当哲学的出发点转向实践、转向生产劳动时,人和自然、人和人的统一问题就再也不是浪漫的想象,而是历史的真实。但是,对实践、劳动等本身也有个如何把握的问题。我们知道,对“实践”可以作唯心主义的解释,将其视为“意志的活动”,康德、黑格尔、青年黑格尔派的许多人都是这样理解的;对“实践”也可以作经验论的把握,将其视为直观的个体实践,国民经济学工业唯物主义、实用主义以至社会主义运动中的伯恩施坦主义等都持类似立场。因此,固然不能用幻想代替现实,以道德尺度衡量历史,然而要立足现实、面对现实并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资本主义,却绝不是经验直观所能达到的。 问题的症结在于:尽管实践(以生产、劳动、交往等形式表现)是人类生存的永恒基础,然而实践的社会形式却又是历史的、具体的、非永恒的,它集历史动力和变革对象于一身。从直观的观点出发,要么无法将实践的两重性区分开来,尤其无法将蕴藏其中的革命性剥离出来,要么把两者绝对对立起来。比如说对工业,要么不加区分地加以赞扬,结果把对工业的赞扬变成了对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赞扬,这就是马克思所称之为的“经济学?的工业唯物主义”观点;要么不加区分地加以否定,结果把对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批判变成了 23 对于工业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否定,这也就是马克思所称之为的“感伤的、怀旧的浪漫主义”立场。由此可见,对实践两重性(自然物质性和社会历史性以及相类似的许多两重性)的科学区分,是唯物史观创立的关键所在。 马克思、恩格斯正是通过对工业两重性的区分及其相互联系的探讨,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点,并因而奠定了整个唯物史观的基础。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的矛盾的揭示,就是这种探讨的卓越成果。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只要从现实的个人出发,也就是从人的生存方式(生产方式)出发,个人就必然要同自然、社会发生一定关系,形成有机整体,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样,生活的生产—无论是自己生活的生产(通过劳动),或他人生活的生产(通过生育)—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的含义是指许多个人的合作,至于这种合作是在什么条件下、 [2](p33)用什么方式和为了什么目的进行的,则是无关紧要的。” 因此,个人和自然、个人和他人的统一性问题只有在物质生产方式的基础上才能得到合理的解决。 由于人们必须通过和自然界的物质交换才能满足自己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因而进行这种物质变换的能力和方式必然是第一位的,它决定着人们的其他关系和活动。“由此可见,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因而,始终必须把„人类的历史?同工业和交换的历史联系起来研究和探讨。”不仅如此,生产力并不能直接决定全部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只是决定了那些最基本的社会关系,这就是由需要和生产方式所直接决定的物质的社会关系。物质的社会关系及由其所决定的其他社会关系一道所构成的社会关系总和,表现为一定的社会关系类型,或社会形态。它们的不断更替,就形成了“历史”。“由此可见,一开始就表明了人们之间是有物质联系的。这种联系是由需要和生产方式决定的,它的历史和人的历史一样长久;这种联系不断采取新的形式,因而就呈现出„历史?,它完全不需要似乎还把人 [2](p34)们联合起来的任何政治的或宗教的呓语存在。” 因此,生产力的发展,是历史川流不息的源泉,是社会日新月异的动因。由于生产力有一种不可遏制的、永不满足的发展势头,因而把任何一种社会关系或社会制度永恒化的企图都注定要落空。一切历史地产生的事物也一定会历史地走向灭亡,这就是历史辩证法。“人们永远不会放弃他们已经获得的东西……为了不致丧失已经取得的成果,为了不致失掉文明的果实,人们在他们的交往(commerce)方式不再适合于既得的生产力时,就不得不改变他们 ,,,(p323)继承下来的一切社会形式。” 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矛盾运动规律的发现,使得当时最为令人困惑的两个历史之谜得到了合理的解答:一是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问题,另一个是人的本质和异化问题。从第一个问题看,当时由于缺乏关于人类早期社会的资料,人们对于原始社会的状况几乎还一无所知,因而把私有制和国家视为人类历史一开始就存在的观点非常流行。而赞成或反对私有制的思潮的交锋点则只能集中在人性问题上,双方都力图从人性中寻找对自己有利的根据,这就使得批判和改造资本主义的现实要求被搁置在抽象的人性争论上。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的矛盾运动第一次给了我们观测历史运动的正确视角。马克思、恩格斯用这个方法去考察私有制和国家时,着眼点有二:一是其产生的历史必然性,二是其内在的矛盾性。前者说明私有制和国家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不可避免地要产生,或者说,它们适应了生产力一定程度发展的需要;后者说明私有制由于其内在的矛盾,在生产力更高的发展阶段不可避免地自己把自己推向灭亡之路。 从第二个问题看,马克思、恩格斯不再抽象地谈论人的本质和异化问题,而是把这一问题置于现实的基础上。他们指出:“每个个人和每一代所遇到的现成的东西:生产力、资金和社会交往形式的总和,是哲学家们想象为„实体?和„人的本质?的东西的现实基础,是他 ,,()4p93们神化了的并与之斗争的东西的现实基础。”这样,人的本质及其异化的抽象人性论问题,便被转化为人的生存条件的历史变化问题。要认识和克服人的异化问题,必须诉诸 24 改造世界的历史活动,不是用人性及其异化去说明历史,而是用历史去说明人性及其历史变化。 3、对意识和意识形态的论述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始终存在着两个系列的概念,一是“物质”(包括规律、本质等)、“实践”、“社会存在”这一系列的概念,它们都是客观存在着的东西;二是对这些客观存在的东西的反映形式的概念,即“意识”、“认识”(包括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和真理等)和“社会意识”(包括“社会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它们的关系作了既唯物又辩证的理解,这就是:物质决定意识,实践决定认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一是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实践对认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些决定作用和反作用都是在人类现实的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实现的。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首先对意识以及意识和物质的关系进行了论述,而这些论述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就是联系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进行的,始终把意识放在与物质的关系中,置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前提下进行的。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以及意识是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的产物的原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是自己的观念、思想等等的生产者,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是划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唯一标准。在上述表述中,马、恩以“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回答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马、恩还明确指出,只有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原理,才能够完整地描述其全部过程及这个过程的各个不同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具体说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中,马、恩向我们指出了物质实践是社会历史发展及社会意识诸形式产生、发展的动力,不能从范畴、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要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从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这也就是说,任何一种观念的东西,只要把它放在社会实践中加以考察,就能弄清楚它的来龙去脉和真实面目;错误的观念及一切唯心史观的谬论,都有其产生的社会基础,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推翻这一社会基础,以致消灭由之产生的错误的观念和唯心史观的谬论。这里,马、恩科学地解决了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辩证关系,说明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关系,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性作用。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里,马克思、恩格斯虽然照顾当时的习惯,主要在“虚假的观念体系”含义上使用“意识形态”一词,但即便在这个意义上也有自己的独特用法。他们在书中反复地指出,德国哲学是从“天上到地上”,而我们则要从地上(即从现实的基础)出发。因此,这里所说的“意识形态”的虚假性的基本规定无疑指其“颠倒性”,就是说,它根本颠倒了存在和意识、生活和观念的关系,不是从生产、生活和实践出发,而是从幻想的观念出发,甚至以观念代替现实。很显然,这里所说的“假”,主要指其没有把观念摆在适当的位置上,以致从根本上混淆了主宾、本末、头足。这种规定本身无疑地含有价值上的否定意义,但是,这里并没有涉及这些思想观念的内容本身之正误、真假问题,因此,不能简单地把意识形态的虚假性等同于“错误的观念”。 相反,意识形态的颠倒性源于社会存在,故而对于其颠倒性的批判必然导致对于现实社会的批判,并最终导致对于现实社会的实践批判。 25 除了“虚假的观念体系”外,《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所说的意识形态的含义至少还有两种:其一,指统治阶级的思想,亦即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因而它必定构成现存社会制和社会关系的一部分。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支配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的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受统治阶级支配的。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表现为思想的占统治 [2](P52)地位的物质关系;因而,这就是那些使某一阶级成为统治阶级的各种关系的表现”,从这方面看,意识形态就谈不上“虚假”,因为它不仅是现存经济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而且其本身就是现存统治关系的组成部分。简单地说,作为统治阶级思想的意识形态,实际上就是“制度化的思想体系”,它作为价值系统发挥作用并使人们认同现存社会制度。把意识形态视为每一个社会的统治思想,实际上是一种较为客观的判断,并不含有价值上的否定意义。 其二,指革命阶级的阶级意识,亦即每一个领导革命的阶级借以认清使命、团结群众的思想观念及口号,因而它又必定是每一种革命得以成功的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就此而写道:“每一个企图代替旧统治阶级的地位的新阶级,就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不得不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抽象地讲,就是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 [2](P54)的形式,把它们描绘成唯一合理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必须看到,这种把自己的思想和要求描绘成全社会的要求的做法决不仅仅是一种宣传伎俩。革命阶级的革命思想能够以社会代表的名义动员群众,向旧社会宣战,是有其客观原因的。“它之所以能这样做,是因为它的利益在开始时的确同其余一切非统治阶级的共同利益还多少有一些联系,在当时存在 [2](P54)的那些关系的压力下还来不及发展为特殊阶级的特殊利益。”因此,无产阶级革命和其他阶级革命的区别,并不在于它不需要意识形态,不需要以全社会的唯一代表的面目出现,而在于它的阶级利益确实是人类根本利益的体现,因而不仅在革命时期,而且在革命以后都能保持同其他群众共同利益的密切联系。 既然革命意识形态总是同人类的普遍利益或共同利益相联系的,因而其变化发展也就有一定的规律性。首先,“一定时代的革命思想的存在是以革命阶级的存在为前提的”,而 [2](P53)革命阶级存在的前提则是新的生产方式的产生。因此,解放生产力,调整代表新的生产方式的阶级的相应社会关系就成为任何革命意识形态的绝对要求。而因为无论在何种生产方式中,劳动者都是基本的生产力,因而任何革命都要有群众的参与,而任何革命意识形态的力量总在于能够得到群众的拥护,唤起群众的历史主动性。其次,正因为革命意识形态与革命阶级和新的生产方式存在这种内在联系,而由于现代生产力的不断社会化和全球化是绝对的趋势,人类社会分裂为阶级后其共同利益的弱化趋势也必将被扭转并重新得以实现,表现在革命意识形态上,就是革命的观念越来越具有人类性和普遍性,其总趋势是从解放劳动者到劳动者的解放,从部分人的解放到“人类解放”。然而,一旦人类普遍利益真正成为现实,意识形态的虚幻性也就不复存在了。“只要那种把特殊利益说成普遍利益,或者把„普遍的东西?说成是统治的东西的必要性消失了,那末,一定阶级的统治似乎只是某种思想的 ,,2(p54~55)统治这种假象当然也就会完全自行消失。” 4、社会进步的机制及其实现的形式 唯物史观的简要概括: ? 从物质生产实践出发,来说明社会历史的发展,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的物质生产方式制约着全部社会生活、精神生活和政治生活的过程。 ? 人类社会发展的两个带有根本性的规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经 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 社会结构的三个层次: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包 括社会意识形态);经济——政治——文化。 26 ? 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两个决不会”):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 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绝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 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绝不会出现的。 ? 实现社会进步的最高形式不是批判,而是革命实践。(动力) ?社会实践的继承性和创造性: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 对生产方式矛盾运动的分析,特别是生产关系概念的界定,使马克思、恩格斯能够从历史的动态过程阐发社会结构的状况,这就是市民社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他们指出:“在过去一切历史阶段上受生产力所制约、同时也制约生产力的交往形式,就是市民社会”,“这个市民社会是全部历史的真正发源地和舞台”,“市民社会包括各个个人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的一切物质交往”,“这一名称始终标志着直接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这种社会组织在一切时代都构成国家的基础以及任何其他观念上的上层建筑 ,,()2P4l的基础”。 这样,整个社会在结构上被剖析为四个相互联系的层次,即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政治上层建筑—社会意识形态,或者简要地概括为“生产力、社会经济形态和社会思想形态”这三个基本因素,从而科学地揭示了社会运动的内部机制。 对历史观的概括:“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并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然后必须在国家生活的范围内描述市民社会的活动,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态,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这样做当然就能够完整地描述全部过程(因而也就能够描述这个过程的各个不同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了。这种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由此还可得出下述结论:意识的一切形式和产物不是可以用精神的批判来消灭的,也不是可以通过把它们消融在„自我意识?中或化为„幽灵?、„怪影?、„怪想?等等来消灭的,而只有实际地推翻这一切唯心主义谬论所由产生的现实的社会关系,才能把它们消灭;历史的动力以及宗教、哲学和任何其他理论的动力是革命,而不是批判。这种观点表明:历史并不是作为„产生于精神的精神?消融在„自我意识?中,历史的每一阶段都遇到有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数量的生产力总和,人和自然以及人与之间在历史上形成的关系,都遇到有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尽管一方面这些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另一方面,它们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由此可见,这种观点表明: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每个个人和每一代当作现成的东西承受下来的生产力、资金和社会交往形式的总和,是哲学家们想象为‘实体’和‘人的本质’的东西的现实基础,是他们神化了的并与之作斗争的东西的现实基础,这种基础尽管遭到以„自我意识?和„唯一者?的身份出现的哲学家们的反抗,但它对人们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和影响却丝毫也不因此而有所削弱。各代所面临的生活条件还决定着这样一些情况:历史上周期性地重演着的革命震荡是否强大到足以摧毁现存一切的基础:如果还没有具备这些实行全面变革的物质因素,就是说,一方面还没有一定的生产力,另一方面还没有形成不仅反抗旧社会的某种个别方面,而且反抗旧的„生活生产?本身、反抗旧社会所依据的„总和活动?的革命群众,那么,正如共产主义的历史所证明的,尽管这种变革的思想已经表述过千百次,但这一点对于实际发展没有任何意义。”〔1〕 这清晰地表明,唯物史观绝不是片面地强调经济作用的经济史观,而是努力完整地把握历史全过程的学说,为此,一是必须关注其“物质性”,即把与一定生产方式相联系的交往形式作为历史的基础,二是必须关注其“过程性”,即各种矛盾关系的历史展开(相互作用)。 27 对于社会结构的科学阐发,不仅进一步揭示了社会进步的实质(即社会形态的转换)而且深入阐明了社会进步的内在机制(代表新生产关系的利益集团取代过时的利益集团)。因此,实现社会进步的最高形式不是批判,而是革命实践。社会革命不是某些阴谋家、煽动家蓄谋的结果,而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群众斗争的方式。如果不具备革命变革的物质条件—适应更高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生产关系代表和反抗旧社会的革命群众,那么尽管把革命思想表述千百次,也没有任何实际的意义。马克思恩、格斯还特别针对国家权力的特点论述了革命的必要性,这就是革命对于摧毁国家暴力及“唤起民众”和教育革命者自身的不可替代作用。他们指出:“较早时期的利益,在与之相适应的交往形式已经为适应于较晚时期的利益的交往形式所排挤之后,仍然在长时间内拥有一种表现为与人隔离的虚幻共同体(国家、法)的传统权力,这种权力归根结底只有通过革命才能打倒。”“革命之所以必需,不仅是因为没有任何其他的办法能推翻统治阶级,而且还因为推翻统治阶级的那个阶级,只有在革命中才 、[2](p8178)能抛掉自己身上的一切陈旧的肮脏东西,才能建立社会的新基础。” (三)围绕《德意志意识形态》展开的理论辨析和当代争论 1、历史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变革是从历史观的变革突破的,《形态》主要阐发了历史唯物主义,因此,以该著作为依据,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有两种看法:一是指认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就是历史唯物主义,或实践唯物主义,或实践哲学,否定辩证唯物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科学(概括;二是指控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忽视自然界、忽视生活源泉的物质主义、生产主义哲学,因而必须用生态哲学、生存论哲学加以超越。关于第一种看法,诚如黄楠森先生所说:“分歧的实质在于是否应该区分宇宙(或自然)与社会、宇宙史(或自然史)与社会史,是否应该构建研究整个世界的本体论(或世界观)与研究人类社会 ,,6及其历史的历史观(或社会哲学)。”关于第二种看法,如果用“生存哲学”取代唯物史观,第用自然法则取代社会法则,其结果是消解判断善恶是非的价值标准;第二,用生理本性取代社会本质,其结果是根本取消改造客观世界和完善人性、超越自我的历史性任务;第三,用现象描述取代科学研究,其结果是感性主义和相对主义泛滥,使人类在历史领域的创新陷入一团混乱。 2、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方法而不是体系,这是自卢卡奇以后学界颇为流行的观点。就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同于黑格尔式的逻辑中心主义体系哲学而言,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问题在于有人因此而将方法与立场(世界观)加以对立,甚至借此而呼应当代西方的唯心主义哲学,这是完全错误的。事实表明,唯物主义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又是其具有“第一”性质的方法论,离开这一点去谈论方法论,必然出错。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哲学变革的过程,始终贯穿的一个轴心,就是努力区分“正本”(生活、现实)和“副本”(思想、学说);而这一变革的实质,如《形态》所言,就在于它一反德国哲学“从天国降到人间”的立场,“是从人间升到天国”,就是说,不是从想象的东西出发,而是从可以通过经验确定的、能动的生活过程出发。因此,尽管他们严厉地批判直观的唯物主义,强调历史的、辩证的方法的价值,但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恰恰是唯物主义的。正如列宁所指出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学说是从费尔巴哈那里产生出来的,是在与庸才们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自然他们所特别注意的是修盖好唯物主义哲学的上层,也就是说,他们所特别注意的不是唯物主义认识论,而是唯物主义历史观。因此,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的著作中特别强调的是辩证唯物主义,而不是 [7](P225)辩证唯物主义,特别坚持的是历史唯物主义,而不是历史唯物主义。”把方法与立场割裂,就为非马克思主义化打开了缺口。 28 3、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立场 尽管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中,主要是在“虚假的观念体系”意义上使用意识形态概念,但能否因此就断定《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意识形态”概念只能是贬义的呢,实际上,如果我们不拘泥于“词句”,就可透过“虚假的观念体系”这一具有贬义的判断,发现他们实际上将意识形态定位在支配性的阶级意识上。这样,意识形态在历史中就具有三种表现形式:统治意识(在一个时代占统治地位的统治阶级思想)、革命意识(借以冲破思想牢笼并上升为统治阶级的阶级意识)、虚假意识(掩盖真像的纯粹辩护伎俩)。由于对于意识形态概念多重含义的不同理解,就形成有关其意识形态理论的争论。主要集中在三大问题上:其一,意识形态为剥削阶级所特有,还是为一切可能上升为统治阶级的阶级所具有,换言之,无产阶级是否需要意识形态,这个问题在列宁看来是不言而喻的,他甚至认为不具备争夺统治权的阶级意识的社会集团,不能称之为“阶级”。他说:“从马克思主义观点看来,否认或不了解领导权思想的阶级就不是阶级,或者还不是阶级,而是行会,或者是各种行会的总 [8](P111)和”。其二,意识形态所固有的党派立场和科学的怀疑与批判精神能否协调统一,换言之,社会历史领域的知识如何通向科学,就马克思学说的研究者而言,这里有三大思路:一是凸现意识形态和科学的“断裂”,从“非意识形态化”走向“拒斥意识形态”(阿尔都塞);二是对于意识形态进行拆分(区分其不同含义),从意识形态走向“知识社会学,?(曼海姆);三是重新阐释意识形态的社会基础,从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走向科学和客观真理(卢卡奇、葛兰西)。其三,意识形态作为集团意识的一元化本性和个性自由及人文精神是否格格不入,换言之,坚持指导思想上的一元化是否必然导致思想僵化和精神贫乏,按照当代西方意识形态的流行观点,除非实行意识形态的多元化,意识形态必然是扼杀个性和精神自由的思想禁锢;而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看,没有阶级意识的确立,就谈不上广大下层人民的个性觉醒和真正解放。 4、异化、物化与超越资本主义 异化在《形态》中的地位问题也一直为学界所争论不休。一种观点认为,当《形态》以历史唯物主义话语取代了人道主义话语时,也就取消了异化的哲学地位;另一观点则认为,发端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异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的精神内核,不仅在《形态》中作为隐性话语继续存在,而且成为历史唯物主义精髓贯穿于马克思的全部思想探索中。实际上,这两种观点都不符合《形态》的精神实质。一方面,在这部著作中对于异化确实有了不同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认识,即不再把异化作为根本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另一方面,不仅异化的主题(资本主义雇佣劳动的颠倒性,即异化劳动)得以保留,而且其作为一种分析视角也被纳入了唯物史观的视野。 从揭示资本主义奴役的奥秘角度,意识形态批判可以被看作是其异化劳动批判的继续。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根本特征在于其颠倒性,根源于后来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概括的两大特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一开始就有两个特征。第一。它生产的产品是商品。使它和其他生产方式相区别的,不在于生产商品,而在于,成为商品是它的产品的占统治地位的和决定的性质……这种生产方式的主要当事人,资本家和雇佣工人,本身不过是资本和雇佣劳动的体现者,人格化,是由社会生产过程加在个人身上的一定的社会性质,是这些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的产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第二个特征是,剩余价值的生产是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动机……这是劳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个特殊形式,不过,这种劳动社会生产力是作 ,,9(p582~584)为与工人相对立的资本的独立力量,因而直接与工人本身的发展相对立。 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第一个特征中我们可以引申出其第一个“颠倒”,这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准确地说是“价值”)的颠倒。我们知道,商品之所以能够交换,乃在于它有使用价值,能够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在于它本质上是劳动产品。因此,使用价值是价值的基础。可是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却是“为卖而买”。从客观上看使生产和消费的脱离 29 成为可能,因而内含了经济危机的隐患;而从主观上看,则造成了人和物关系的颠倒,商品的属人性质被掩盖了,呈现出来的是物和物的关系。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第二个特征可以引申出其第二个“颠倒”,这就是活劳动和死劳动的“颠倒”,或者,是劳动和资本关系的根本“颠倒”。由于“劳动被假设是在工资雇佣劳动的形式上,生产资料被假设是在资本的形式上”,因而不仅资本被当作会自行增殖、会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在运行,而且工资雇佣劳动也被最终归结为社会总资本的一部分而完全丧失了作为剩余价值源泉的存在。这样,在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过程中,劳动社会生产力的增长只表现为资本生产力的不断增长,这完全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实起源,实质上否定了工人的剩余劳动。 因此,如果说经典作家通过对于资本主义的科学批判而超越了以往的哲学的话,那么,异化劳动批判、意识形态批判和商品拜物教批判,就构成了这一批判的不同探索,其中的继承和突破也就不言而喻了。 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系统总结——《费尔巴哈论》 (一)、写作背景和意义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在我国通常被叫作《费尔巴哈论》,是恩格斯在1886年所写的一部著作,当时分两期发表在《新时代》杂志上,1888年出单行本。恩格斯在为这个单行本写的序言中,讲了对写这部著作的直接原因,这就是《新时代》杂志编辑部要对写一篇评论文章,来评述丹麦哲学家、社会学家施达克在1885年写的一本关于费尔巴哈的书。然而更深层的原因是,恩格斯想在这个时候阐明以马克思名字命名的他们的理论同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之间的关系,这在当时意义非常重大。因为这个时候,整个德国乃至西欧,出现了一股反对黑格尔哲学和批评费尔巴哈哲学的浪潮;而这种批判又是意气用事的、形而上学的,黑格尔被肢解了,费尔巴哈更是不在话下。 恩格斯在这部著作中所阐述的基本思想是:对马克思的理论历程是从黑格尔哲学出发,经过费尔巴哈哲学,最终达到他们自己的哲学。在一种浓重的蔑视的氛围中公开承认自己是“这位大思想家的学生”自己的哲学同这两位哲学家哲学的渊源关系,这在当时是一种了不起的理论勇气。何况恩格斯在书中还非常科学地评价了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这在当时是完全必要、非常及时的。 恩格斯讲到,这本书的写作是为了实现马克思和恩格斯多年的愿望,即全面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早在19世纪40年代,他们就打算系统阐述这个问题-------即阐明马克思恩格斯的见解“与德国哲学的意识形态的见解的对立,实际上是把我们从前的哲学信仰清算一下。这个心愿是以批判黑格尔以后的哲学的形式来实现的。”马克思恩格斯于1846年所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对此作了初步阐述。在此后的40年中,由于种种原因,他们都没能有机会再回到这个题目上来。因此,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的任务并没有完成。1883年马克思逝世,这个任务理所当然地落到了恩格斯的肩上。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之间的关系,实现了马克思和他本人多年的愿望。此外,恩格斯撰写此书也是当时思想斗争的需要。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主义诞生。70---80年代,马克思主义在西欧社会广泛传播,一方面在工人阶级中产生广泛影响;另一方面,也遭受到资产阶级思想家的误解和攻击,他们企图用新康德主义和新黑格尔主义错误思潮取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时引起了思想上的混乱。为此,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不仅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还进一步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 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是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主要著作。恩格斯对费尔巴哈“爱”的宗教的批判,对黑格 30 尔“恶是历史发展动力借以表现出来的形式”的认同与肯定,以及通过区分“现实性”与“现存”而得出的“凡是现存的,都是应当灭亡的”这一革命性命题,无不冲击和震撼着我的神经;其平实、缜密、犀利的文风,又使人初步领略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品的论辩之美。可以这么说,这本只有几十页的薄薄小册子让我们始真正感受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力量和思想魅力,常读常新。 在这部以黑格尔以来德国哲学的演变为脉络的著作中,恩格斯通过对黑格尔学派、费尔巴哈哲学思想以及机械唯物主义的剖析,着重阐述了辩证法关于发展的观点以及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中的具体运用。恩格斯自己在对黑格尔以来德国哲学的演变以及十八世纪唯物主义的分析中,就不仅考察了这些理论、思想产生的经济背景和阶级根源,同时重点剖析了当时的自然科学进展情况以及这些理论观点自身所蕴含的发展态势。他还站在发展的、历史的角度,令人信服地说明了从形而上学到辩证法、由黑格尔体系经费尔巴哈到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思想演替,对于各种思想在当时的合理性予以充分承认,对蕴藏在其中的合理因素也给予充分肯定。虽然这部被认为是“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著作,并没有像各种简单、机械、僵硬的教科书那样“开中药铺子似地”罗列各种所谓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要点和教义,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却始终洋溢在字里行间,成为统帅全书的“灵魂”。捧读这部著作,无异于在恩格斯这位创始人的导引下进行了一次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想之旅” 这部著作使我们获得了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好的材料,人们把这部著作看作是集马克思、恩格斯这两位思想家的哲学观点的大成,具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的意义。如果要原原本本地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要知道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谛,就请研读此书。 (二)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 在《费尔巴哈论》一书中,其基本结构包括了1888年单行本序言、四章的主要内容和一个简短的结束语。第一章,分析了黑格尔的哲学,阐述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第二章,分析费尔巴哈的哲学,阐述哲学的基本问题;第三章,批判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说明费尔巴哈哲学错误的根源;第四章,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我们节选第二章和第四章加以介绍: 1、哲学基本问题理论 在第二章中,恩格斯分析了费尔巴哈的哲学,阐述了哲学基本问题。主要包括:(1)什么是哲学基本问题;(2)揭露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3)批判施达克的错误。 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根据恩格斯的研究,这个问题根源于人类的蒙昧时代,是一个非常古老的问题。然而第一次把这个问题作为理论并系统加以阐释的,却是从恩格斯这部著作始,这就是本书的第二章。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分别叙述如下。 (1)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内容 第一方面的内容是思维与存在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这里讲的思维就是指精神;这里讲的存在就是指自然界。所以,思维对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精神对自然界的关系问题”。明确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存在”这个概念的含义是不确定的,可以是物质的存在,也可以是精神的存在。恩格斯指出,这里的“存在”就是指的自然界,也就是说,指的是物质的存在,而不是精神的存在。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出,当一种哲学把存在当作精神的存在时,即使它主张存在第一性,也不能认为就是唯物主义哲学。比如,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把存在说成是一种主观的意识,尽管它提出“存在先于本质”这样的命题,但这种哲学也不属于唯物主义阵营。第一性、第二性讲的是本原问题,也就是精神与自然界谁是本原,谁是派生的。“哲学家依照他们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而分成了两大阵营。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说来是本原 31 的,从而归根到底承认某种创世说的人(而创世说在哲学家那里,例如在黑格尔那里,往往比在基督教那里还要繁杂和荒唐得多),组成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各种学派。” 自从哲学产生以来,由古而今,这个领域派别林列,一个哲学家只要提出一个新概念就可能被认为是一个创造性的体系。这个领域就被这样的体系无序地堆满了,其混乱和复杂不难想像。恩格斯提出这个标准以后,顿时使这个领域澄明清晰起来,原来这个被一大堆诡辩言辞和学究气十足的烦琐语句所充斥的领域,包含着的是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这是恩格斯在理论上的一个重大贡献。 理解和运用这个标准,有三点值得注意: 第一,恩格斯的这个标准是一种科学的标准,就是说,它不是恩格斯主观想像的产物,而是从对整个自然、人类发展史的考察中概括出来的,它正确地反映了哲学发展的实际。哲学上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两大阵营的存在是客观事实,不是人们喜欢它就存在,不喜欢它就不存在,这是一个具有客观真理性的标准。有了这个标准我们也就有了识别哲学派别的武器。当我们用思维与存在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去检验一种哲学理论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时,这个理论的哲学党派倾向立刻就会呈现出来。 自从这个标准提出以来,坚持还是反对、承认还是否认这个标准,就成了哲学斗争的重要内容。有人根本否认这个标准的存在,例如当时出现在德国的新康德主义和新休漠主义,现代西方的实证论和实在论哲学,它们以尊重事实和科学为幌子,鼓吹只有一个一个具体的事实,没有思维、存在这样抽象的东西,思维和存在关系的问题是不真实的,实质上是为他们根本背弃唯物主义立场做掩护。恩格斯指出:“这种企图在科学上就是开倒车,而在实践上只是一种暗中接受唯物主义而当众又加以拒绝的羞羞答答的做法。”因为唯物主义的根本命题就是物质第一性,它是科学的前提和基础,一切真正的科学研究,如若丢弃这个前提都是不可能的。还有一种人,他们指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片面性”,企图超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种倾向在我国理论界也颇有市场。有的人宣扬要摆脱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束缚,把当年马克思、恩格斯清除掉的垃圾又重新拣了回来,把一些胡言乱语、冠冕堂皇的谬论当作新发现、新方向,推荐给社会和青年。由此可以看出,掌握和坚持这个标准,在今天仍然是非常必要的。 第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党派性鲜明的哲学。 现在有一种很奇怪的现象:一说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就有人出来说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正确的理解,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等同于18世纪机械唯物主义。在这些人看来,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同18世纪唯物主义区别开来,就不能用唯物主义这个提法。这个理解是很成问题的。在回答思维与存在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上,作为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同18世纪的唯物主义同属一个阵营,是没有什么区别的。我们决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唯物主义阵营中开除出去,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属于唯物主义阵营难道属于唯心主义阵营抑或凌驾于这两大阵营之上吗,当我们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其含义仅仅在此,此外并无更多的意思。至于它同旧唯物主义的区别,这个问题恩格斯早就解决了。对曾指出:“一旦了解到以往的德国唯心主义是完全荒谬的,那就必然导致唯物主义,但是要注意,并不是导致18世纪的纯粹形而上学的、完全机械的唯物主义。同那种以天真的革命精神简单地抛弃以往的全部历史的做法相反,现代唯物主义把历史看作人类的发展过程,而它的任务就在于发现这个过程的运动规律。” 恩格斯在指出哲学中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之后,接着就用相当大的篇幅分析了从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开始直到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哲学。对指出这个时期的唯物主义存在三大局限性,即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所谓机械性,是由于那时只有重力的力学达到了某种完善的地步,造成了人们用纯粹机械的原因去解释化学的、生物学的现 32 象,“正如在笛卡儿看来动物是机器一样,在18世纪的唯物主义者看来,人是机器”。所谓形而上学性,是指这种唯物主义不能把世界理解为一个过程,理解为一种处在不断的历史发展中的物质。这是由于当时科学的发展尚不能冲破形而上学思维方法所造成的。不彻底性是指这种唯物主义不能把唯物主义原则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关于这一点费尔巴哈认为:“在我看来,唯物主义是人的本质和人类知识的大厦的基础;但是,我认为它不是……大厦本身。向后退时,我同唯物主义完全一致;但是往前进时就不一致了。”费尔巴哈没有前进的正是社会历史领域,就是说,在社会历史领域,费尔巴哈也未能越出唯心主义的藩篱。 既然已经揭示了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同黑格尔哲学的分离必然要返回到唯物主义观点,但这种唯物主义观点不能是旧唯物主义观点。恩格斯指出:“不过在这里第一次对唯物主义世界观采取了真正严肃的态度,把这个世界观彻底地(至少在主要方面)运用到所研究的一切知识领域里去了。”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也就是彻底的现代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属于唯物主义阵营,具有鲜明的党性,这本来是非常明确的。然而这些年来,有的研究者却要抹去或淡化这种鲜明性,他们强调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这无可非议),以便否认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这是不能容忍的错误),似乎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划归唯物主义阵营就降低或贬损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列宁指出:“如果把马克思在《资本论》和其对著作中的一些哲学言论考察一下,那么你们就会看到一个始终不变的主旨:坚持唯物主义,轻蔑地嘲笑一切模糊问题的伎俩、一切糊涂观念和一切向唯心主义的退却。”可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固有的特质,并非是谁主观强加的。我们应坚持努力把唯物主义贯彻到一切研究领域,同时要警惕向唯心主义的退却。 第三,只有在如何回答思维与存在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上,才能使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术语,不能在别的意义上使用这两个术语。 施达克说:“费尔巴哈是唯心主义者,对相信人类的进步。”“唯心主义仍旧是一切的基础,根基。在我们看来,实在论只是在我们追求自己的理想的意图时使我们不致误人迷途而已。难道同情、爱以及对真理和正义的热诚不是理想的力量吗,”针对施达克对费尔巴哈的这段评述,恩格斯批评道,施达克在找费尔巴哈的唯心主义时找错了地方,“在这里无非是把对理想的追求叫作唯心主义。”恩格斯指出,决不能把承认理想的意图和理想的力量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混为一谈,这是完全不相干的。施达克这样说,实质上是由于他对诽谤唯物主义这个名称的庸人偏见作了不可饶恕的让步。“庸人把唯物主义理解为贪吃、酗酒、娱目、肉欲、虚荣、爱财、吝啬、贪婪、牟利、投机,简言之,即对本人暗中迷恋着的一切龌龊行为;而把唯心主义理解为对美德、普遍的人类爱的信仰,总之,对„美好世界?的信仰”。对于这种庸人,恩格斯揭露说:“他由于自己习以为常的„唯物主义的?放纵而必然感到懊丧或遭到破产,并因此唱出了对心爱的歌:人是什么,一半是野兽,一半是天使。”恩格斯高度哲学党性的原则性和维护唯物主义声誉、不向任何唯心主义让步的精神,令人敬佩,更值得今人学习。 (2)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的内容 思维和存在还有另外一个方面,这就是:“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恩格斯在这里一连问了三个问题,有的教科书把这三个问题归结为一个问题,即世界可知性的问题。我以为这样归结有些简单化。三个问题中无疑包含世界可知性的问题,但更为重要的是,世界的可知性同如何解决思维与存在关系第一方面的问题是分不开的。如果对思维与存在的关系第一方面问题的回答是唯心主义的,那么就会陷入两种情形:一种是像黑格尔那样,走绝对观念绕了一个大圈子又回复到自身的道路;一种是像康德和休谟那样,干脆否认思想、认识和外部世界的关系。在这两种情况下,世界的可知性问题都不可能获得科学的解决。由此不难看出,只要站在唯心主义哲学阵营,就一定 33 不能真正解决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即使在逻辑上解决了,也是不真实的。只有回到唯物主义,把我们关于周围世界的思想看作是对现实世界的反映,才是科学地解决了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即解决了世界可知性的问题。对于这一点,以往的唯物主义是做到了;然而问题还未最终解决,还必须进一步解决我们头脑中的表象和概念是不是正确地反映了现实这样一个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旧唯物主义是无能为力的。恩格斯在这个地方把唯物主义向前推进了,对提出了实践。对说:“对这些以及其对一切哲学上的怪论的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实践,即实验和工业。”就是说,人们通过实践,能够证明人头脑中的表象和概念同外部世界是一致的,这样,一切关于现实世界的不可认识的错误理论就无立足之地了。 以上就是恩格斯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如前所说,这是一种科学的理论。其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正确地反映了哲学发展的实际,并不断为这种实际所证实。自从地球上出现了人,自然界就一分为二了,就产生了精神与物质的对立和统一。当然还有其对对立统一,但这是最基本的。人生活于、实践于这个矛盾之中,无可逃言和摆脱。哲学是升人云端(意指它高度的抽象性)的学问,它概括的是最基本、最本质的东西,于是抓住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思维和存在是最普遍、最一般的现象,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恩格斯把这个问题说成是“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说它“基本”,因为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是其对一切哲学问题的基础,离开了这个基础,其对哲学问题便无由产生,更谈不上解决。说它“最高”,因为在哲学意义上,思维与存在关系的问题制约、统摄着其对一切哲学问题。不论什么样的哲学体系,只要它对思维与存在关系两个方面的问题作出了解答,这个解答就制约着这个体系的全部观点,这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这些年来,在我国理论界出现了一股对恩格斯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认识不以为然的论调。大致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受现代西方实证主义的影响,提出思维和存在是一种宏大叙事,无法实证,因而是没有意义的。哲学应把个人的生存状态、人的自由、人的价值等作为基本问题来研究。还有一种是认为哲学基本问题没有关照到人,哲学的本性是“不会失落人”,应“以人为主题”。这两种理论实质是一样的,都认为哲学基本问题丢弃了人,人应成为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应该唯“人”,而不是唯“物”。提倡哲学关爱人,关心人的自由、价值等,本无可厚非;但将此当作哲学唯一的任务,要它绝对地把人的全部问题都承担起来,恐怕未必合适。谁都知道,哲学是理论思维的科学。恩格斯曾经指出,在实证科学纷纷独立之后,全部哲学中仍独立存在的就只有思维及其规律的学说。我认为,这样的学说只能在世界观层面去考察人和最一般地把握人;要求哲学去具体地、深人地关照人的方方面面,是否有要求过苛之嫌,如果一种哲学没有做到,就指责它不近人情、非人化,请问这种指责是严肃的吗,真有道理吗,现在马克思主义有了一个新分支,这就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有关人的许多问题将会得到全面而系统的研究,它必将极大丰富马克思主义哲学,并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进一步发展。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对人的理论直接等同于马克思主义哲学。 2、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系统阐述 在第四章中,恩格斯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1)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及其意义。(2)论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现代唯物主义 在这一章中,恩格斯一开始就阐述了一般唯物主义的意义。对说:“人们决心在理解现实世界(自然界和历史)时按照它本身在每一个不以先人为主的唯心主义怪想来对待它的人面前所呈现的那样来理解;他们决心毫不吝惜地抛弃一切同事实(从事实本身的联系而不是从幻想的联系来把握的事实)不相符合的唯心主义怪想。除此以外,唯物主义并没有别的意义。”恩格斯这里说的“唯物主义”是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内的;在讲了一般的唯物主义的意义之后,接着讲道:“不过在这里第一次对唯物主义世界观采取了真正严肃的态度,把这个世界观彻底地(至少在主要方面)运用到所研究的一切知识领域里去了。”这后面所讲极 34 端重要,这里说的“唯物主义”已经不是一般的唯物主义,而是同马克思名字联系在一起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从这里我们不难发现,马克思主义哲学推进和深化了唯物主义。 一是把辩证法同唯物主义结合起来。辩证法在黑格尔体系中是被颠倒的、误用的,马克思从黑格尔体系中接过了革命的辩证法,不再把它看作是绝对观念的自我运动,而是把它看作是现实世界自身运动的自觉反映。从此,就有了最好的工具和最锐利的武器—唯物主义辩证法。恩格斯认为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创立,除了马克思的睿智和天才之外,更为重要、具有决定意义的是社会实践和科学的发展。恩格斯特别提到了自然科学中的三大发现,正是这三大发现和自然科学的其他巨大进步,冲破了旧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为唯物主义辩证法的产生提供了客观基础。有了这个客观基础,唯物辩证法的创立和产生就是必然的了,即使不是马克思,也会有别的什么人把它创立起来。 二是把唯物主义辩证法运用到研究社会历史的一切部门和研究人类事物的一切科学,这也就是我们特别要关注的恩格斯在本章中所阐述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容。 (2)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发现人类社会的历史上起作用的一般运动规律的途径。 这个途径不是黑格尔的绝对观念,也不是哲学家、历史学家头脑中臆造的联系,恰恰相反,在这里也完全像在自然领域一样,应该通过发现现实的联系来清除那种臆造的人为的联系。 恩格斯分析了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不同,前者是由自然界中各种没有意识、盲目的动力彼此发生作用而形成的;相反,在社会历史领域进行活动的是具有意识、追求某种目的的人。这就容易使人认为,在社会历史领域起决定作用的是人的意识和目的,社会历史的发展是受人的意识和目的所支配。恩格斯的分析是深刻的,对不是简单否定人的意识和目的对社会历史发展的意义,而是探索在这些意识和目的背后的东西。经验告诉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所预想的东西很少如愿以偿,许多预期的目的在大多数场合都互相干扰,彼此冲突。这就出现了一种现象:行动的目的是预期的,但行动实际产生的结果并不是预期的,或者这种结果起初似乎还和预期的目的相符合,而到了最后却完全不是预期的结果。这是为什么,这说明社会历史具有不以人的意识和目的而转移的内在的东西。恩格斯写道:“这样,历史事件似乎总的说来同样是由偶然性支配着的。但是,在表面是偶然性起作用的地方,这种偶然性始终是受内部的隐蔽着的规律支配的,而问题只是在于发现这些规律。” 为了发现这些规律,就不能仅仅停留在人的思想动机上。毫无疑问,每一个人都是在一定思想动机支配下去进行创造历史的活动的,而个人动机产生的原因是很复杂的,不能排除精神方面(如对真理和正义的热诚、功名心、个人的憎恶,或者纯粹个人的怪想)的原因;但这里我们要追究的是决定产生思想动机背后的动因是什么,在行动者的头脑中以这些动机形式出现的历史原因是什么,这里讲的思想动机,从社会历史发展角度来看,与其说是个别人物、即使是非常杰出的伟大人物的动机,不如说是使广大群众、使整个民族,并且在整个民族中使整个阶级行动起来的动机,我们应当去探求作为意识形态的形式反映在群众行动及其领袖即伟大人物头脑中的动机的动因,这才是能够引导我们去探索那些在整个历史中以及在个别时期和个别国家的历史中起支配作用的规律的唯一途径。以往的历史理论仅仅停留在探讨动机本身上,从来没有给自己提出探索动机背后的动因这样的任务,因而他们始终只能徘徊在科学的大门之外。 黑格尔曾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对不满意以往历史学家只是停留在对历史事变的记载和描述,提出要探索历史事变背后的东西。对探索的结果是众所周知的,那就是绝对观念。在对看来,整个世界史不过是绝对观念的外化,纷繁复杂的历史事变背后,对事变起决定作用的是绝对观念。可见黑格尔的思想是深刻的,然而这种深刻性由于受到唯心主义的局限并未结出真实的果实。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向自己提出了这个问题,而且发现了解决这个问题 35 的崭新道路,这就是:寻找思想动机背后的动因,不能像以往历史学家那样,只是到头脑或哲学中寻找,而是应当到社会存在和经济学中去寻找。最终可以发现:引发人们产生这样而不是那样动机的根本原因,深藏在经济的事实之中,是经济的发展和物质利益的冲突,导致人们这样或那样意识和目的的产生。 ? 经济关系领域是决定性的因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 阶级之间利益冲突以及由此而引起的阶级之间的斗争是现代历史的动力,这一点,资产阶级的历史学家就已经发现了。法国复辟时期的历史学家,从梯叶里到基佐、米涅和梯也尔,总是指出阶级斗争是理解中世纪以来法国历史的钥匙。所以,马克思曾申明:发现现代社会中的阶级和阶级斗争不是他的功劳,对的贡献在于揭示:历史上的一切阶级的产生和存在都与那个时代生产发展的水平相联系。一切阶级斗争归根到底都是围绕着经济解放而进行,因此,不应当把国家、法当作是决定性的因素,市民社会、经济关系当作是被决定的东西;与这种传统观点相反,市民社会,经济关系的领域才是决定性的因素,国家、法、政治制度是从属的东西。国家不是一个具有独立发展的独立领域,它的存在和发展归根到底应从社会的经济条件中得到解释。恩格斯写道:“如果说国家和公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那么不言而喻,私法也是这样,因为私法本质上只是确认单个人之间的现存的、在一定情况下是正常的经济关系。私法是社会各阶级经济关系的法律形式。以上这些,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 从这部恩格斯晚年的著作中,很难发现为后来的所谓“批评家”们所诟病的、庸俗机械的“经济决定论”和“历史决定论”的气息。在恩格斯看来,历史的发展是“合力”的结果——“人们通过每一个人追求她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而创造自己的历史,却不管这种历史的结局如何,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影响所产生的结果,就是历史。”与自然规律类似,社会历史规律也同样存在和表现于各种力量的相互作用之中。普列汉诺夫在俄文版注释中说:“社会发展规律,如果没有人的中介作用,很少能够实现,正如同自然规律如果没有物质的中介作用也是很少能够实现的一样。”。正是由于每个人的行动都会对“合力”的形成产生影响,因此历史的进程和规律的实现都取决于人的参与程度和方式,而非一种简单的、机械式的必然。这颇类似于博弈论所描述的情况:局中人各自为了自身的利益最大化而行动,最后的结果却是未必符合每个局中人预期但又无法单方面加以改变的均衡格局,然而如果局中人改变自身行为或退出博弈,博弈的结果也会发生变化,出现新的均衡局面。 恩格斯特别剖析了本来不能成为独立领域的国家是如何演变成对社会说来独立的机关的。国家是由统治阶级建立的凌驾于社会之上的一种特殊物质力量,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这种机关越是成为阶级统治的机关就越是独立,它是统治阶级维持统治、镇压被统治阶级的工具。被压迫阶级的反抗首先面对的就是阶级政治统治的国家机关,因而被压迫阶级反对统治阶级的斗争必然要变成政治斗争,必然要变成这样或那样的主义、观念、思想之间的斗争。这样一来,对这种政治斗争同经济基础联系的认识就日益模糊起来,甚至使人们完全忘记了最初的经济原因,而只满足于对国家、思想、政治斗争本身的描述。以往的思想家、历史学家差不多都是这样做的。然而,在唯物史观创立以后,特别是在今天,在我们这样一个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国度,居然有人还在重蹈覆辙,把某些西方学者明显的唯心史观奉为圭臬,满足于对国家、思想争论、政治斗争的一般的描述。他们听信那些把唯物史观诬称为经济决定论的诳语,怀着特有的偏见,对唯物史观抱着蔑视的态度。殊不知,当他们这样做的时候,并未摆脱恩格斯在一百二十年前就已经揭示了的反对唯物史观的学者的同样的命运。这就是当前我国学界存在的视浅薄为深沉之风的重要原因。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 36 恩格斯指出,国家、法一旦成为理论家、法学家们的观念,就成为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意识形态。正是这种相对独立性使得理论家们既不可能、也不愿意去探寻他们的理论与经济事实的联系,反而把这些理论当作他们头脑睿智的产物。 国家和法是这样,离物质经济基础更远的哲学和宗教这两种意识形态,它们与自己的物质条件的联系,越来越错综复杂,越来越被一些中间环节弄糊涂了,它们与同产生它们的经济事实的关系就更不易被人们搞清。然而,拂去掩盖着的烦言赘语,透过一个个中间环节,即使玄奥的哲学也能发现产生它的社会现实的基础。恩格斯在书中举了文艺复兴的例子,说明那时“哲学的内容本质上仅仅是那些和中小市民阶级发展为大资产阶级的过程相适应的思想的哲学表现”。就是说,近代资产阶级哲学实际上是近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的产物,是资本主义经济事实的理论表现。 恩格斯特别分析了宗教,因为它离物质生活最远,而且好像同物质生活最不相干。恩格斯首先分析了宗教的产生过程。原始的、民族的宗教,不论形式上多么不同,实际上在每个民族那里都是依各自遇到的生活条件而独特发展起来的,归根到底是由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宗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一经产生便具有相对独立性,人们便会把它当作服从自身规律的独立的东西来对待。恩格斯用宗教发展的历史事实,纠正了人们这种错误的认识。伴随罗马世界帝国的出现,古老的民族神就被新的世界宗教—基督教所替代。首先是地上有了统一的君主,然后天国中才有了统一的上帝。宗教的变革,新教异端的出现,根源也在于新的市民阶级的兴起。“新教异端的不可根绝是同正在兴起的市民阶级的不可战胜相适应的。”无论德国路德的宗教改革还是法国加尔文的宗教改革,尽管形式和结果各有特点,但都是各自国家的新兴市民阶级反抗封建贵族斗争的产物。 以上分析表明:各种不同形式的意识形态,不论看起来同社会生活实际、同经济事实距离多么遥远,但只要深人考察就不难发现,它们决不能脱离产生它们的社会实际,决不能脱离产生它们的经济基础,它们只有从社会存在中才能获得真正解释,这就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原理。 37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一 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所以,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它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所以他在《基督教的本质》中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做是真正人的活动,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卑污的犹太人活动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所以,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 二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及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 三 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这种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因此,这种学说必然把社会分成两部份,其中一部分高出於社会之上(例如在罗伯特(欧文那里就是如此)。 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做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 四 费尔巴哈是从宗教上的自我异化,从世界被二重化为宗教的,想像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这一事实出发的。他致力於把宗教世界归结於他的世俗基础(他没有注意到,在做完这一工作之后,主要的事情还没有做。因为,世俗的基础使自己和自己本身分离,并使自己转入云霄,成为一个独立王国,这一事实,只能用这个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来说明。因此,对於世俗基础本身首先应当从他的矛盾中去理解,然后用排除这种矛盾的方法在实践中使之革命化。因此,例如,自从在世俗家庭中发现了神圣家族的秘密之后,世俗家庭本身就应当在理论上受到批判,并在实践中受到革命改造。 五 费尔巴哈不满意抽象的思维而诉诸感性的直观;但他把感性不是看作实践的,人类感性的活动。 六 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於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费尔巴哈不是对这种现实的本质进行批判,所以他不得不: (?)撇开历史的进程,孤立地观察宗教感情,并假定出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人类个体。 (?)所以,他只能把人类的本质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地连系起来的共同性。 七 所以,费尔巴哈没有看到,"宗教感情"本身是社会的产物,而他所分析的抽象的个人,实际上是属於一定的社会形式的。 八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 38 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九 直观的唯物主义,即不是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至多也只能做到对"市民社会"的单个人的直观。 十 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 十一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於改变世界。 马克思 1845年春天於布鲁塞尔 《马列经典著作选读》复习思考题 提纲的主要思想:新旧唯物主义的区别是在于是否从实践出发去理解事物;对实践本身的理解,实践在认识论中作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在历史观中的作用(涉及到人的本质,社会身后的本质,存在和意识的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 关系,社会意识形态的 本质),哲学的本质和功能在于改变世界。 3、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实质, 4、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5、 为什么恩格斯《费尔巴哈提纲》称之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 一个文件”呢, 6、 马克思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 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如何正确理解实 践在认识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7、 旧唯物主义者把环境和教育看作是决定人们思想和行动的力量,因此,他们都非常强调教育的作用,都把教育看成是无所不能的东西。马克思指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如何正确理解教育和环境、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8、 费尔巴哈在批判宗教神学的斗争中,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他说:“属神的本质不是别的,正就是属人的本质,或者,说得更好一些,正就是人的本质”。认为,理性、意志和感情,这些就是人的本质,人就是有理智、有意志和有感情的高级动物。马克思在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如何正确理解人的本质, 9、 马克思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如何正确理解实践在社会历史中的重要作用, 10、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 11、 简述马克思在《提纲》中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论述的主要观点。 39
本文档为【马列经典选读】,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68482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39KB
软件:Word
页数:79
分类:
上传时间:2018-02-03
浏览量: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