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举报
开通vip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12级) XX职业学院 二〇一二年五月 前 言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设计和实施蓝图,是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的重要保证,是组织课内外教育教学过程和安排教育教学任务的重要依据。我院是全国100所国家示范校建设单位,我院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取得了实质性地突破和进展。为了更科学地规划与指导人才培养过程,使其更好地适应淄博市及周边区域产业发展和人才需求变化的实际,特提出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思想。 1、 用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人才观引领人才培养...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2012级) XX职业学院 二〇一二年五月 前 言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设计和实施蓝图,是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的重要保证,是组织课内外教育教学过程和安排教育教学任务的重要依据。我院是全国100所国家示范校建设单位,我院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取得了实质性地突破和进展。为了更科学地规划与指导人才培养过程,使其更好地适应淄博市及周边区域产业发展和人才需求变化的实际,特提出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思想。 1、 用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人才观引领人才培养过程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始终遵循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为依据,以理论知识够用,实践操作技能过硬为前提,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融入区域经济发展,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与实施过程中,要广泛开展社会调研,立足于就业面向的工作条件和环境、工作内容和职责、需要的能力和任职资格、兴趣和发展空间等探索职业岗位(群)要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有机结合的途径和方式。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与实施均应由社会用人单位参与,在设计教学内容和选择教学方法时处理好社会需求与实际教学工作的关系。不断实践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大力推进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改革,改善人才培养过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培养融为一体,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应围绕实现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培养而展开。 1.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部分活动课程化管理。将新生入学教育、军训、校园文化科技活动、公益劳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内容当课程来建设和实施,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进程安排,将课外与课内培养融为一体。 2.突出人文素养类课程体系化设计与个性化实施。按照自入校至就业的人才培养进程安排,对入学教育、人际沟通、大学英语、高等数学、职业角色体验、潜能开发、社会实践等11门人文素养课程进行课题式管理和实践,自成体系,同时在将具体素质和能力要求单独设置为课程的基础上,将相关内容融入到其他课程的讲授和实训过程中,强化和规范职业素质的养成。 3.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的构建体现工作过程系统化。按照工作岗位(群)要求,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参照将职业能力培养所需要的教学内容进行项目等为载体的工作过程系统化重构,实现“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的理念。 4.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把握柔性教学原则。在完成核心课程教学的基础上,可以根据企业的用人需求(订单培养、企业提前招聘、实习期的调整等),遵循以市场需求为中心的原则对未完成教学的课程进行调整,可以以网上学习(精品课程和课程内容上网的课程)、在企业授课、企业实训等替代原有的教学安排。 四、可根据专业特点差异,在统一规范的基础上打造人才培养优势 专业正因为其不同的内涵才决定了它存在的价值。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在统一规范的思路之上,以强化优势为根本、突出特色为核心,充分体现专业建设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改革、保障制度等方面的差异,培养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总之,人才培养方案既要保持相对稳定,又要根据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适时修订、不断完善,才能充分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一、专业名称 1.专业名称 物联网应用技术 2.专业代码 590129 二、招生对象 1.招生对象 普通高中毕业生 2.基本学制 全日制三年 三、培养目标 根据对专业服务面向、培养目标的调研分析,本专业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较强专业技能的生产一线物联网应用技术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通过系统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物联网应用技术的基础理论、计算机网络技术、物联网技术、物联网工程施工安装调试技术、物联网通信组网技术、物联网工程使用及其维护技术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毕业后能够从事物联网相关专业的产品生产、技术服务、维护维修、产品推广及营销等工作岗位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四、培养规格 (一)知识 1) 掌握从事物联网应用相关工作所必备的基础知识。 2) 掌握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大学英语、应用文写作方面的知识。 3) 掌握计算机文化基础及计算机基本操作知识。 4) 掌握物联网技术应用的基本知识; 5) 掌握物联网传感器的基本知识; 6) 掌握物联网组网的基本知识; 7) 掌握物联网工程施工、使用与维护及升级的基本知识; 8) 掌握并具备物联网项目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9) 了解物联网应用技术领域出现的新技术、新思想。 (二)能力 1.专业能力 1) 能够进行物联网应用系统简单集成测试; 2) 能够进行物联网工程现场施工及管理; 3) 能够进行物联网传感器安装及调试; 4) 能够进行物联网网络安装; 5) 能够进行物联网无线组网安装及调试; 6) 能够进行物联网工程竣工测试与验收; 7) 能够进行物联网系统日常运行维护; 8) 能够对物联网系统简单故障进行诊断及排除; 9) 能够实现物联网系统的简单升级调试; 10) 能够掌握一门脚本设计语言; 11) 能够独立制作物联网应用的网站。 12) 能够进行物联网网络的日常运营维护。 2.方法能力 (1)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熟练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和Office软件;能熟练地在因特网上检索、浏览信息、下载文件、收发电子邮件。 (2)较强的外语应用能力: 可借助字典阅读英文专业资料及说明书,具有初步的外语口头交际能力。 (3)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能针对不同场合,恰当地使用语言与他人交流;能有效运用信息撰写比较规范的常用应用文。如调查报告、工作计划、研究 论文 政研论文下载论文大学下载论文大学下载关于长拳的论文浙大论文封面下载 及工作总结等,且书写工整。 (4)自主持续学习、独立思考、自我提高能力:能不断更新知识,善于接受新事物,学习新技术、新方法,自我提高意识强。 (5)自我控制、管理与评价能力:具有自我教育和管理的意识和能力,确定符合实际的个人发展方向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安排并有效利用时间完成阶段工作任务和学习计划;能正确的评价(自我、他人)能力。 (6)创新能力:在学习和工作中,勤于思考,愿意提问,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实验、实习、实训和毕业设计(或毕业综合实践)中善于动脑,乐于探索,有一定的创新见解。 3.社会能力 (1)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 (2)较强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 (3)良好的工作品格和严谨的行为规范。 (4)较强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社会交往、协商沟通能力。 (5)较强的团队精神、协作精神和劳动组织能力。 (5)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克服困难的能力以及坚忍不拔的毅力。 (7)能与物联网开发公司、物联网硬件生产商等单位建立良好、持久的关系。 (8)能进行自我批评与检查,敬业、吃苦耐劳的精神、勇于承担责任。 (三)素质 1.基本素质 (1)思想道德素质:有正确的政治方向;有坚定的政治信念;遵守国家法律和校规校纪;爱护环境,讲究卫生,文明礼貌;为人正直,诚实守信。 (2)科学文化素质:有科学的认知理念与认知方法和实事求是勇于实践的工作作风;自强、自立、自爱;有正确的审美观;爱好广泛,情趣高雅,有较高的文化修养。 (3)身体心理素质: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标和个人发展目标,能正确地看待现实,主动适应现实环境;有正常的人际关系和团队精神;能处理好男女之间的友谊、爱情关系;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学校组织的各种文化体育活动,达到大学生体质健康合格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 2.职业素质 (1)职业道德:具有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和遵纪守法意识,不谋私利,廉洁自律,坚持公平、公正的工作原则,保守职业秘密。 (2)职业行为:具备风险意识、责任意识、吃苦耐劳精神,有严谨、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文明生产,团结协作,热爱集体,求新追优。 (3)职业态度: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健康的择业心态,正确的择业方法、工作取向、独立决策能力与择业态度。 五、就业面向 由于物联网产业需要“金字塔结构”的人才资源结构,该结构由领军人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研发团队,众多技术人员和技术操作人员组成应用、服务团队。本专业将培养具有物联网技术能力、应用创新能力、跨专业的复合型的技术人员及技术操作人员,工作重点在应用、服务、生产领域。根据如图5-1所示物联网产业链,本专业毕业生将面向物联网相关设备制造商、物联网工程公司、物联网网络公司、物联网系统使用单位等岗位,能从事物联网领域网络的运营管理和维护,从事物联网工程系统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和管理等工作。 图5-1 物联网产业链示意图 从具体毕业可能从事的工作岗位可以分为核心岗位和相关工作岗位。其主要的技术专业职业岗位如表5-1所示。 表5-1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职业岗位 序号 工作岗位 岗位描述 职业能力要求及素质 1 核心工作岗位 物联网应用系统集成 负责系统的软件、硬件和传感装置集成在一起,进行调试,发现并改进单元设计过程中的错误  了解物联网系统的体系结构设计、掌握系统调试的基本流程与技巧、具备发现与修改设计过程中的错误 ,具有团队合作的精神。 2 物联网产品应用开发   参与及物联网相关产品研发,如IC卡/RFID等应用流程设计、开发和测试等工作,编写各种设计文档   具备物联网相关知识,熟悉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具有良好的编程习惯和编程意识。熟悉物联网相关产品的应用系统开发;具备良好的诚信自律、团队合作、学习能力、沟通能力、积极主动性、逻辑思维能力、成就导向、坚韧性等素质。 3 物联网配套软件研发 主要负责物联网配套软件的研发。 熟悉软件编程,能够进行网站开发;掌握数据库知识,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4 物联网应用系统的维护 负责物联网应用系统硬件和软件的日常维护工作 熟悉物联网产品设备(如传感器)的基本应用技巧、具有维护物联网应用系统后期硬件和软件的能力、协调交际能力及其它相关能力与技能。 5 RFID系统集成 物联网行业的相关工作,负责RFID解决方案研究、项目设计方案、系统开发和集成、工程设计和施工指导; 掌握RFID系统集成项目的设计、开发、实施的基本技能,具备团队协作和协调交际能力。 6 嵌入式系统应用开发 负责嵌入式系统的解决方案研究、项目设计方案、系统开发和集成、工程设计和施工指导; 了解嵌入式系统原理,掌握嵌入式系统集成项目的设计、开发、实施的基本技能,具备团队协作和协调交际能力。 7 传感器技术支持 负责传感器的采购、售前、售后维护等技术工作 了解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掌握传感器测量技术,具备团队协作和协调交际能力。 8 物联网及传感网的构建 负责无线网络与移动设备的构建、组网等工作 具备无线网络的基础知识,掌握其网络组建的基本能力。具备团队协作、解决实际问题和协调交际能力。 9 相关工作岗位 物联网相关产品销售营销人员 负责建立客户关系,能根据客户的需求,为客户推荐其感兴趣的产品,突出产品优势。 熟悉物联网相关产品的名称、特点,熟悉公司的销售流程,具有基本的销售技巧。作为销售团队中的辅助力量,负责客户关系维护。搜集市场信息等等。 10 物联网相关产品及售后维护人员 根据客户需求进行物联网相关产品的配置、安装 硬件组装及维护能力、协调交际能力及其它相关能力与技能。 11 物联网相关产品使用人员和维护人员 负责本单位物联网系统的日常和维护,进行一些基本的故障维修。 熟悉本单位物联网系统的特点和使用规则,具备一些基本的故障维修能力。具有设备使用文档管理的习惯和能力,具有较强的协调工作能力和文字处理能力 六、培养模式 以培养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为目标,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 1.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学习领域的课程开发理念 本学习领域根据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将来所必须具备的综合能力出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通过召开专家工人访谈会,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构建了以“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求为中心,以工作过程为主导,以校企合作为途径,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融‘教、学、做’为一体的”工学结合课程模式。在课程设计与开发过程中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内容选取:以工作需求为目标; (2)教学组织:以工作过程为主线; (3)教学方法:以实际工作为场景; (4)表现形式:以真实项目为载体; (5)课程标准:以职业资格为依据。 2.“三位一体,三方合作”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三位一体:学校(虚拟工场)、校办公司(校内公司)与合作企业(校外公司)三方合作,他们的结构如图6-1所示: 两个支撑(三角形的两个底角):校办公司(校内公司)、合作企业(校外公司) 一个基本点(三角形的顶角):学校(虚拟工场) 一个共同的培养目标(三角形中间的园):学生(职业人) 图6-1 “三位一体,三方合作”示意图 3.注重学生的职业化培养,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职业化是指一种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而职业化管理,就是某一行业依照其特有的标准、规范和制度实施各项管理。从人员管理的角度讲,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备本职工作所需要的相关知识、能力、技能、个性特征,也包括相关的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在英文中,职业化管理和专业化管理的含义非常接近,甚至等同。具体讲包括职业素养、职业行为规范和职业技能三个部分内容。 职业素养概括的说包含以下四个方面: ①职业道德;②职业思想(意识);③职业行为习惯;④职业技能 前三项是职业素养中最根本的部分。而职业技能是支撑职业人生的表象内容。在衡量一个人的时候,企业通常将二者的比例以6.5—3.5进行划分。它们属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范畴的产物。从出生到退休或至死亡逐步形成,逐渐完善。而后一项,是通过学习、培训比较容易获得。例如,计算机、机械制造、建筑等属职业技能范畴的技能,可以通过三年左右的时间令学生掌握入门技术,在实践运用中日渐成熟而成专家。可企业更认同的道理是,如果一个人基本的职业素养不够,比如说忠诚度不够,那么技能越高的人,其隐含的危险越大。 4.工学结合的课程教学模式 校内实践与校外顶岗实习一体化规划,校企合作共建校内实训基地,开展认证物联网工程师培训,学生赴物联网硬件生产企业、物联网应用开发公司、物联网应用公司,如物联网物流公司等顶岗实习,多层面实现工学结合。整个课程体系面向物联网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基于工作过程和工作岗位的模块设计,采用任务驱动式、项目管理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教学做结合,实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七、课程体系 (一)课程体系构建 按照“瞄准职业岗位→分析归纳岗位实际工作任务→确定行动领域→行动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创设学习情境,设计教学过程”基本路径,依据物联网产业链上中下游的各个岗位及岗位群的不同,以及相应岗位的职业资格标准的不同要求,以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确定了典型工作任务、行动领域和专业学习领域,由此构建了基于物联网应用技术工程施工、设备操作与维护、技术服务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具体内容如下图7-1所示。 图7-1 物联网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成如图 7-2所示,主要由11门人文素养课程、12门职业能力课程、3门职业拓展课程、4门专业选修课程、4门公共选修课程和3门活动类课程六部分组成。 A) 人文素养课程 入学教育、思想政治、大学英语、计算机文化基础、身心健康、职业角色体验、职业指导、潜能开发、人际沟通、社会实践、高等数学。 B) 职业能力课程 电工电子技术、C语言程序设计、微控制器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物联网技术、传感器及 检测 工程第三方检测合同工程防雷检测合同植筋拉拔检测方案传感器技术课后答案检测机构通用要求培训 技术、RFID与物流供应链技术、无线组网及其维护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Zigbee技术及应用技术、物联网综合布线、物联网工程。 C) 职业拓展课程 数据库应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和企业网站建设。 D) 专业选修课程 TCP/IP网络与协议、中间件技术原理与应用、嵌入式系统技术教程、Java程序设计。 E) 公共选修课程 学术基本要素、当代中国经济、美学原理、文艺美学。 F) 活动类课程 智能家居、智能温室大棚、智能货架。 图 7-2 物联网应用技术课程体系构成示意图 (二)课程开发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职业能力课程设置如表7-1所示。 表7-1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职业能力课程设置一览表 编号 学习领域名称 学习难度范围 核心课程 总学时 备注 1 电工电子技术 1 64 2 C语言程序设计 1 64 3 微控制器应用技术 2 64 4 计算机网络技术 2 64 5 物联网技术 2 ※ 64 6 传感器及检测技术 2 64 7 RFID与物流供应链技术 3 ※ 72 8 无线组网及其维护技术 3 ※ 72 9 无线传感器网络 3 72 10 Zigbee及应用技术 3 ※ 72 11 物联网综合布线 3 ※ 72 12 物联网工程 3 72 合计 832 (1)电工电子技术 学习领域“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开发 学习领域1 学习难度范围1 电工电子 时间安排 理论实践一体化:64学时 职业行动领域描述 随着电子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通讯等领域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各非电行业与电工电子技术越来越密不可分。社会对高职高专人才的要求学校培养出一批具有一定理论基础、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很强的实践应用能力,面向生产第一线的技能型型工程技术人才。 各学习场所的学习目标 (学校的)理论学习 会必要的电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电路基本元器件的特性;会电路分析计算的基本方法;会整流、放大电路及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分析计算方法;会组合、时序逻辑电路的基本知识;掌握电工、电子技术应用、发展概况。 (企业的)实践教学 会电工与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技能,会常用仪器的使用,具备一定的测试电子器件,电子电路的能力,会阅读电子电路图,会组装、调试小型电子设备以及排除简单电路故障。 工作与学习内容 工作对象 电工电子实验台、模电实验箱、数电实验箱等。 工具方法组织 工具 电脑、信号发生器、示波器、频率计数器、扫描仪、图示仪、直流稳压电源、电子电压表、数字万用表等。 工作方法 劳动组织 根据具体项目进行针对性基础知识学习,结合相关实验进行设计验证,到企业进行实习锻炼。 工作要求 各种仪器仪表使用方法及规范; 企业的相关工作制度。 学习情境设置和国家职业标准相关要求 学习领域1 电工电子 学习难度范围 1 参考学时 64 学习情境设置 序号 名称 学时分配 学习情境1 电阻、电容的识别与测试及万用表使用 4 学习情境2 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 (示波器、信号源、交流毫伏表 4 学习情境3 晶体管放大器的设计 16 学习情境4 基本运算电路的设计 16 学习情境5 信号处理电路的设计 16 学习情境6 RC正弦波振荡器的设计 8 (2)C语言程序设计 学习领域“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开发 学习领域2 学习难度范围1 C语言程序设计 时间安排 理论实践一体化:64学时 职业行动领域描述 C语言程序设计是高职高专计算机类和电子信息类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职业素质必修课,旨在培养高职学生计算机编程基本思想、编程基本技能及逻辑思维能力,掌握运用C语言编程来解决岗位工作中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步骤,为提高职业能力和拓展职业空间打下坚实基础。本课程是电子信息类专业公共平台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处理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编程基础,还为后续的MCU微控制器和物联网嵌入式开发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C语言作为应用系统开发设计语言对学生工作后单片机应用、网络应用、计算机控制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各学习场所的学习目标 (学校的)理论学习 通过课程的实施,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的知识、情感、技能得到全面发展,既为今后的专业课程学习打下良好的知识与技能基础,又培养良好的态度,为其将来从事专业活动和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序设计基本方法,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能力目标主要有:   (1)培养编程思想,熟悉基本程序设计方法;   (2)能更好的利用程序设计思想解决本专业领域中的问题;   (3)将程序设计方法用于后续计算机语言课程的学习中,为其他相关课程奠定基础。 (企业的)实践教学 学生在企业实际的实际应用中,能够将C语言程序应用在实际的物联网嵌入式编程中,能够根据具体的物联网工程的需要对硬件节点进行编程、调试,而且按照用户要求进行配置和维护,使用户产品运行达到最优化。学生在工作中要有团队意识,对所完成的工作进行交流沟通,能做到共同成长进步。 工作与学习内容 工作对象 实验环境和实验平台等 工具方法组织 工具 电脑、C语言编程及调试环境 工作方法 理论讲授+实践指导 劳动组织 根据情景项目进行针对性基础知识学习,结合相关实验进行设计验证 工作要求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要符合规范,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采用案例教学; 注重培养学生服务意识、文明法制意识、合作精神、能够与他人进行合作,具有协调工作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自我知识及技术更新能力 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对C语言的应用要熟练掌握,能够独立编写项目并指导学生完成 学习情境设置和国家职业标准相关要求 学习领域2 C语言程序设计 学习难度范围 1 参考学时 64 学习情境设置 序号 名称 学时分配 学习情境1 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 4 学习情境2 顺序结构程序设计 8 学习情境3 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8 学习情境4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8 学习情境5 数组的使用 8 学习情境6 函数和预处理 8 学习情境7 指针的运用 8 学习情境8 结构体和联合体 8 学习情境9 文件的读写 4 全国计算机等级三级考试国家职业标准相关要求一览表 职业功能 技能要求 相关知识 一、C程序语言基础知识 1.掌握C语言的数据类型 2.掌握整型、实型、字符型数据的常量及变量 3.掌握C语言的运算符 4.掌握运算符的优先级与结合性 1.源程序的书写格式 2.C的数据类型(基本类型,构造类型,指针类型,空类型)及其定义方法。 3.C运算符的种类、运算优先级和结合性。 4.不同类型数据间的转换与运算。 5.C表达式类型(赋值表达式,算术表达式,关系表达式,逻辑表达式,条件表达式,逗号表达式)和求值规则。 1. 二、C语言程序结构化设计基础 1. 掌握结构化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及算法的表示方法 2. 掌握C语言常用的输入/出方式 3. 掌握实现选择结构的两种语句、两个运算符 4. 掌握三种循环语句的语法结构 1.表达式语句,空语句,复合语句。 2.数据的输入与输出,输入输出函数的调用。 3.复合语句。 4.GOTO语句和语句标号的使用。 5.用IF语句实现选择结构。 6.用SWITCH语句实现多分支选择结构。 7.选择结构的嵌套。 8.FOR循环结构。 9.WHILE和DO WHILE循环结构。 10.CONTINUE语句和BREAK语句。 循环的嵌套。 三、数组、指针、函数 1. 掌握一维数组的定义和引用 2. 掌握二维数组的定义和引用 3. 掌握字符数组的定义、初始化、引用,及输入与输出 4. 掌握字符串处理函数 5. 掌握函数的嵌套调用 6. 掌握函数的递归调用 7. 掌握数组作为函数参数的使用 8. 掌握数组作为函数参数的应用(虚实结合) 9. 掌握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的作用范围 10. 掌握变量的指针和指向变量的指针变量 11. 掌握数组与指针 12. 掌握字符串与指针; 13. 掌握指向函数的指针及返回指针值的函数;掌握数组指针的定义及使用方法。 1.一维数组和多维数组的定义、初始化和引用 2.字符串与字符数组。 3.库函数的正确调用。 4.函数的定义方法。 5.函数的类型和返回值。 6.形式参数与实在参数,参数值的传递。 7.函数的正确调用,嵌套调用,递归调用。 8.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 9.变量的存储类别(自动,静态,寄存器,外部),变量的作用域和生存期。 10.内部函数与外部函数。 .指针与指针变量的概念,指针与地址运算符。 11.变量、数组、字符串、函数、结构体的指针以及指向变量、数组、字符串、函数、结构体的指针变量。通过指针引用以上各类型数据。 12.用指针作函数参数。 13.返回指针值的指针函数。 14.指针数组,指向指针的指针,MAIN函数的命令行参数。 四、结构体和共用体、位运算、文件) 1. 掌握结构体变量的初始化; 2. 掌握结构体数组; 3. 掌握文件的打开与关闭; 4. 掌握文件的读写函数的使用; 5. 掌握文件定位函数的使用 出错检测函数的使用 1.结构体和共用体类型数据的定义方法和引用方法。 2.用指针和结构体构成链表,单向链表的建立、输出、删除与插入。 3.位运算符的含义及使用。 4.简单的位运算。 只要求缓冲文件系统(即高级磁盘I/O系统),对非标准缓冲文件系统(即低级磁盘I/O系统)不要求。 5.文件类型指针(FILE类型指针)。 6.文件的打开与关闭(FOPEN,FCLOSE)。 7.文件的读写(FPUTC,FGETC,FPUTS,FGETS,FREAD,FWRITE,FPRINTF,FSCANF函数),文件的定位(REWIND,FSEEK函数)。 8.宏定义:不带参数的宏定义;带参数的宏定义。 9.“文件包含”处理。 (3)微控制器应用技术 学习领域“微控制器应用技术”课程开发 学习领域 学习难度范围 微控制器应用技术 时间安排 理论实践一体化:68学时 职业行动领域描述 微控制器技术已广泛应用到人类社会和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可以说无处不在。办公自动化设备;机电一体化产品;实时过程控制设备;日常生活及家用电器;各类仪器仪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设备;商业营销设备;医用设备;汽车电子产品;航空航天系统和国防军事设备、尖端武器等,所有这些领域都离不开微控制器应用技术。 各学习场所的学习目标 (学校的)理论学习 会使用微控制器。能够基本掌握微控制器的硬、软件构成的基本知识,了解微控制器内部资源及系统扩展的原则。通过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使学生基本掌握系统的设计和制作,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继续提高自己的微控制器应用技术的理论和技能打下坚实的基础。 (企业的)实践教学 学生在企业的微控制器应用技术岗位,按照用户的实际需求选择和应用微控制器及外围元器件,并进行改进或二次设计,对微控制器的应用程序和资源进行配置,使微控制器应用系统运行达到优化。学生在团队工作中对所完成的工作进行说明并予以反思,并同时指出可能的改进建议。 工作与学习内容 工作对象 微控制器芯片、各类接口器件(A/D 或D/A)、存储器、发光管、数码管、液晶显示器、按键、开关、扬声器、印制板、各类传感器等;集成编程环境软件如KEIL;编程器、烙铁等。 工具方法组织 工具 用户需求信息表;微控制器芯片和各类器件;集成编程环境软件;编程器;烙铁;电源等 工作方法 用户需求分析;微控制器性价比分析;功能规划;软硬件应用分析;系统运行状况记录。 劳动组织 微控制器最小基本应用系统的设计与调试;微控制器实际应用系统功能划分与设计;多人组合,按照软件硬件进行分工设计与制作,先分部调试,再综合调试,分析故障原因、提供解决方案、实施方案、不断总结,不断完善。 工作要求 符合要求的微控制器实训室; 符合要求的微控制器集成编程环境软件、实训教材和教具; 微控制器应用系统组装的社会价值及规范(电压安全、环境保护、电磁辐射保护、劳动保护); 规范的微控制器应用系统故障解决程序。 学习情境设置和国家职业标准相关要求 学习领域9 微控制器应用技术 学习难度范围 3 参考学时 68 学习情境设置 序号 名称 学时分配 学习情境1 信号灯显示控制技术 8 学习情境2 数码管显示控制技术 8 学习情境3 按键识别控制技术 8 学习情境4 制作报警器 8 学习情境5 制作秒表 8 学习情境6 液晶显示控制技术 8 学习情境7 PC与微控制器串口通信技术 8 学习情境8 制作数字电压表 8 学习情境9 调压电路发生器 4 (4)计算机网络技术 学习领域“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开发 学习领域4 学习难度范围2 计算机网络技术 时间安排 理论实践一体化:68学时 职业行动领域描述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计算机科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它的主要研究基于网络原理的各种技术实现方案,包括硬件与软件,主要阐述与网络原理相关的具体技术有哪些,包括这些技术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公认标准、性能特征及其评价等,因此它一方面承接网络原理,一方面开启网络应用,即实现网络原理中所描述的功能。该门课程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了解目前现有的网络技术方案,包括其实现原理、细节、标准和性能特征、应用前景等,使学生学会评价技术的优劣并密切注意技术的改进和变化。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深入钻研参与到技术的改进过程中,不断探讨新的可能,因此对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重要意义。 各学习场所的学习目标 (学校的)理论学习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理解主要的和常用的网络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公认标准、性能特征及其评价。学会评价网络技术的优劣并密切注意技术的改进和变化。引导和鼓励学生钻研某些技术的细节,能分析解决使用中遇到的问题。引导和鼓励学生进一步深入钻研,努力参与技术的改进,不断探讨新的可能。 (企业的)实践教学 学生在企业环境中对实际的网络进行调试和测试;通过对企业实际运行的网络设施,加深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认识,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有更深的理解,从而对整个网络技术建立清晰的全貌。另外,学生在团队工作中对所完成的工作进行说明并予以反思,并同时指出可能的改进建议。 工作与学习内容 工作对象 网络实训设备、网络实用软如Windows 2000 Server 工具方法组织 工具 网络设备、相关软件等 工作方法 集中授课,实验指导,网络实训 劳动组织 根据情景项目进行针对性基础知识学习,结合相关实验进行设计验证 工作要求 符合要求的网络实训室; 符合要求的网络集成编程环境软件、实训教材和教具; 网络系统的规范(电压安全、环境保护、电磁辐射保护、劳动保护); 规范的网络应用系统故障解决程序。 学习情境设置和国家职业标准相关要求 学习领域4 计算机网络技术 学习难度范围 2 参考学时 68 学习情境设置 序号 名称 学时分配 学习情境1 计算机网络基础 10 学习情境2 局域网技术 10 学习情境3 广域网技术 12 学习情境4 ATM网络 12 学习情境5 网络互联与接入技术 12 学习情境6 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 12 网络管理员国家职业标准相关要求 工作内容 技能要求 专业知识要求 ㈠基础知识 1、数据传输与通信基础知识 2、网络体系结构基础知识 3、网络设备基础知识 4、网络管理基础知识 5、网络应用基础知识 1、电工基础 2、电子电路基础 ㈡专业知识 1、能够正确安装网络终端设备的软、硬件 2、能够正确配置网络终端设备的软、硬件 3、能够正确使用基本的网络客户端软件 4、能够正确配置简单的网络资源共享 5、能够使用常用的防病毒软件进行病毒的防治 6、能够进行网络终端设备的日常保养 7、能够正确使用网络实用工具、网络管理软件和网络应用软件,对网络基本服务进行监视 8、能够判断网络基本服务是否工作正常 1、网络终端设备的软硬件安装配置方法 2、网络客户端软件的安装配置方法 3、计算机病毒的正确识别和处理方法 4、网络终端设备保养方法 (5)物联网技术 学习领域“物联网技术”课程设计 学习领域5 学习难度范围2 物联网技术 时间安排 理论实践一体化:68学时 职业行动领域描述 物联网技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 各学习场所的学习目标 (学校的)理论学习 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理解物联网的主要框架结构,掌握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的基本知识点。握物联网节点网络层的基本传输组网方式。了解节点编程环境和节点编程基本知识,了解物联网的应用领域和基本特点。 (企业的)实践教学 学生在参与企业物联网工程的施工、调试和维护过程中,综合提高对物联网工程应用的能力,从而对物联网的三层 架构 酒店人事架构图下载公司架构图下载企业应用架构模式pdf监理组织架构图免费下载银行管理与it架构pdf 有更加深入的体会和理解,能够将物联网的基本理论灵活运用,逐步转化为实际物联网工程的实施和使用维护技能。 工作与学习内容 工作对象 学校物联网实训室、多媒体教室、机房、教学案例库、网络教学平台等。 工具方法组织 工具 物联网综合实验平台、物联网实验节点、节点嵌入式编程环境 工作方法 理论教学、实验台实验、仿真分析、嵌入式编程等 劳动组织 综合演示、小组合作实验、编程与调试 工作要求 符合要求的物联网综合实训室; 符合要求的集成编程环境软件、实训教材和教具; 学习情境设置和国家职业标准相关要求 学习领域5 物联网技术 学习难度范围 2 参考学时 68 学习情境设置 序号 名称 学时分配 学习情境1 认识物联网 4 学习情境2 物联网感知与识别技术 10 学习情境3 物联网通信与组网技术 4 学习情境4 物联网服务与管理技术 10 学习情境5 物联网应用技术 4 学习情境6 物联网应用系统开发及仿真实验平台 16 (6)传感器及检测技术 学习领域“传感器及检测技术”课程开发 学习领域8 学习难度范围3 传感器及检测技术 时间安排 集中实践:56学时 职业行动领域描述 《传感器及检测技术》是物联网技术专业职业能力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技能训练,使学生能认识传感器,了解测量基本原理,理解各种传感器进行非电量电测的方法,掌握传感器的基本结构和使用方法。初步具备实用传感器的应用和电路制作技能,并了解相应的测量转换电路、信号处理电路的原理及各种传感器在工业中的应用。本课程主要包括传感器的认识、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分别介绍常用传感器应用技术及实用电路的分析与设计。 各学习场所的学习目标 (学校的)理论学习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传感器的结构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以构建测试电路的基本技能;了解传感器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以及传感器的应用技术和发展趋势,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养成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职业规范,为就业打好基础;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逐步养成科学的价值观;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企业的)实践教学 通过行为导向的项目式教学,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独立学习及获取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的能力;与人交往、沟通及合作等方面的态度和能力。 工作与学习内容 工作对象 传感器实验台、多媒体教室等。 工具方法组织 工具 传感器实验台说明书等。 工作方法 实验法、观察法、归纳法。 劳动组织 通过对实验的观察、思考和探究,让学生在了解传感器、熟悉传感器工作原理的同时,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工作要求 1. 输入电源:AC220V±5%    50±1Hz 2. 额定电流:≤5A 3. 相对温度:-5℃~40℃  相对湿度:<75%(25℃) 学习情境设置和国家职业标准相关要求 学习领域6 传感器及检测技术 学习难度范围 2 参考学时 68 学习情境设置 序号 名称 学时分配 学习情境1 传感器的基本概念 10 学习情境2 力和压力的测量 18 学习情境3 测温传感器的应用 8 学习情境4 湿敏传感器的应用 8 学习情境5 光敏传感器的应用 8 学习情境6 液位、物位和流量的测量 8 学习情境7 磁敏传感器的结构组成和应用 8 (7)RFID与物流供应链技术 学习领域“RFID与物流供应链技术”课程开发 学习领域6 学习难度范围2 RID射频识别技术 时间安排 理论实践一体化:68学时 职业行动领域描述 随着信息采集与智能计算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的广泛应用,大规模发展物联网及相关产业的时机日趋成熟。今天的物联网已经将RFID和传感网等逐步融为一体,成为一种具有全新意义、巨大发展潜力和市场空间,能够催生一个新的产业链的新兴产业,被称为是下一个万亿级的通信业务。在这样长期延续的产业发展背景下,社会、企业对高素质技能型物联网人才,特别是对射频设备的生产、制造、对RFID系统的安装、调试、使用和维护等岗位的实际技能应用物联网技术人才需求增长旺盛。 《RFID射频识别技术》课程是我院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物联网工程培养方向的核心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射频识别产品的使用、调试、维护、产品推广和技术支持服务等能力。同时兼顾本专业学生后继的从业资格证书考试、工作过程知识和工作素养的培养等可持续发展能力。 各学习场所的学习目标 (学校的)理论学习 1.使学生能够了解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发展过程、RFID相关的基本概念、RFID设备的工作原理、无线射频识别的频率标准与技术规范等。 2.使学生能够理解RFID读写器的构成、工作方式、种类、现有的主要产品和发展趋势等。 3.使学生能够理解RFID系统的整体构成、标签和读写器的协议、中间件和系统的配置方式。 4.使学生能够掌握RFID系统的初步设计,合理的选择各种元器件,能够对运行环境与各种接口进行初步的搭建与配置。 5.使学生能够掌握RFID系统分析与设计文件的组成和编制,包括系统需求、软硬件配置、系统构成等内容; 6.使学生能够掌握常见RFID标签、读写器和RFID系统的安装、调试、使用和维护等操作。 (企业的)实践教学 让学生以RFID产品技术人员的身份参与到合作企业的实际工程中去,直接参与实际工程中的RFID产品设计、生产和RFID系统的组建与维护等实际工作,通过对工作过程的直接接触和切身感受,巩固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训练学生分析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工作与学习内容 工作对象 RFID电子标签、RFID读写器、RFID系统等。 工具方法组织 工具 多媒体计算机,RFID电子标签设计图,RFID读写器说明手册,RFID系统设计软件等。 工作方法 在教学中以工作过程为主线,采用来自企业的实际工程案例作为载体,并按照岗位能力的要求实施项目教学法,学生以企业员工的身份参与合作企业的顶岗实习 劳动组织 理论学习和讨论;实践操作和应用。 工作要求 能采用规范的方式编写表格与相关文件; 具有奉献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学习情境设置和国家职业标准相关要求 学习领域6 RFID射频识别技术 学习难度范围 2 参考学时 68 学习情境设置 序号 名称 学时分配 学习情境1 RFID标签的制作 10 学习情境2 RFID读写器的安装与调试 10 学习情境3 RFID系统中间件的使用 8 学习情境4 RFID应用系统的规划 12 学习情境5 RFID物流管理系统的实现 12 学习情境6 RFID系统管理 8 学习情境7 RFID系统维护 8 (8)无线组网及其维护技术 学习领域“无线组网及其维护技术”课程开发 学习领域2 学习难度范围1 无线组网与维护技术 时间安排 理论实践一体化:64学时 职业行动领域描述 物联网是通过部署具有一定感知、计算、执行和通信等能力的各种设备,获得物理世界的信息,通过网络实现信息的传输、协同和处理,从而实现广域的人与物、物与物之间信息交换的互联的网络。被认为具有比目前人与人通信市场更大的发展潜力,是电子信息产业新的增长点。短距离通信技术是支撑物联网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无线组网技术贯穿了整个物联网阶段,可以延伸至蜂窝移动通信技术所难以涉及的区域,包括Wi-Fi、蓝牙、UWB、ZigBee等。通过无线组网的构建及与现有网络的融合将大大促进物联网在社会中的应用与发展。无线网络的维护也将成为保障物联网正常运行的关键因素。 各学习场所的学习目标 (学校的)理论学习 了解常见的无线通信组网方式技术,了解短距离无线数据通讯基础和原理,掌握无线自组网技术,基本无线网络拓扑,ZIGBEE无线技术和802.15,.4无线标准,高级的ZIGBEE技术。网络安全和加密技术,C语言和无线网络算法高级技术原理;微功耗802.11标准WI-FI传感器网络原理和结构,内置多ARM和WI-FI收发器的无线单片机,802.15.1 蓝牙技术和低功耗蓝牙无线技术原理;Wi-Fi/蓝牙,ZIGBEE PRO 无线通讯协议栈原理和设计;无线网络维护技术。 (企业的)实践教学 学生能根据工作环境选择合适的无线通信网络组网方案,采用正确的的无线组网技术,布置无线网络拓扑,保持无线通信网络正常运行,对出现的网络故障能够做出正确判断并能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维护。 工作与学习内容 工作对象 服务器、基站、无线终端、网关、无线路由器等 工具方法组织 工具 IP协议、路由协议、MODEM、IEEE802协议、网卡等 工作方法 实地考察 劳动组织 用户需求分析;组网方案规划;无线网络组建;网络运行测试;网络维护。 工作要求 正确严谨的组网环境调研; 符合要求的网络拓扑; 工作态度认真,具备吃苦耐劳精神; 规范的网络故障排查及解决程序。 学习情境设置和国家职业标准相关要求 学习领域2 无线组网与维护技术 学习难度范围 1 参考学时 64 学习情境设置 序号 名称 学时分配 学习情境1 常见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 4 学习情境2 基于蓝牙技术的无线通信网组建 8 学习情境3 基于Wi-Fi技术的无线通信网组建 8 学习情境4 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通信网组建 8 学习情境5 基于移动Adhoc网络的无线通信网组建 8 学习情境6 基于3G技术的无线通信网组建 8 学习情境7 基于多种技术的融合无线网络组建 8 学习情境8 无线网络故障分析和维护 12 (9)无线传感器网络 学习领域“无线传感器网络”课程开发 学习领域9 学习难度范围3 无线传感器网络 时间安排 理论实践一体化:72学时 职业行动领域描述 无线传感器网络由部署在监测区域内大量的廉价微型传感器节点组成,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形成一个多跳的自组织的网络系统,其目的是协作地感知、采集和处理网络覆盖区域中被感知对象的信息,并发送给观察者。通过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学习,掌握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基本结构和组成,掌握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基本工作原理,并能进行基本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设计。        各学习场所的学习目标 (学校的)理论学习 熟练掌握有关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基本的分析设计方法,包括:无线信道、协议特征、信号编码技术、扩频技术和差错控制。较好掌握有关各种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具体结构,无线局域网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了解无线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和实现方法, 进一步了解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和发展前景。通过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使学生基本掌握系统的设计和制作,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继续提高自己的单片机应用技术的理论和技能打下坚实的基础。 (企业的)实践教学 学生在企业实际的技术岗位,按照用户的实际需求选择和应用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具体应用场景,实际具体的物联网方案,能够实施、调试无线传感器网络工程,能够在团队工作中对所完成的工作进行说明并予以反思,并同时指出可能的改进建议。 工作与学习内容 工作对象 无线传感器网络各种应用、各类传感器节点、集成编程环境软件、编程器等 工具方法组织 工具 无线传感器实验硬件节点,集成编程环境软件, 编程器,实验平台等 工作方法 理论讲授与实验结合交替、注重原理与应用的结合、多媒体进行讲解和演示,结合试验操作讲解等 劳动组织 课堂讲授,作业、学生自学,试验操作、应用任务(解决方案)设计、小组课题 工作要求 符合要求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实训室; 符合要求的集成编程环境软件、硬件节点、实训教材和教具; 学习情境设置和国家职业标准相关要求 学习领域5 无线传感器网络 学习难度范围 2 参考学时 68 学习情境设置 序号 名称 学时分配 学习情境1 认识无线传感器网络 4 学习情境2 无线传感器网络通信技术 10 学习情境3 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 4 学习情境4 无线传感器网络管理 10 学习情境5 无线传感器网络协同 4 学习情境6 无线传感器网络开发环境与仿真平台 16 学习情境7 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 8 (10)Zigbee及应用技术 学习领域“Zigbee及应用技术”课程开发 学习领域11 学习难度范围3 Zigbee及应用技术 时间安排 理论实践一体化:72学时 职业行动领域描述 Zigbee协议及应用技术对低能耗、低传输速率的物联网应用比较有竞争力的无线数据传输协议,实际上已经成为业内企业标准。该协议对传感器有着很好的支持,可以在单芯片内实现传感器数据的采集、处理、传输,此外像嵌入式操作系统、TCP/IP协议栈以及功能多样的应用程序,以及面向传感器领域的多通道AD/DA转换器、多种外围接口等等都可以集成在内。此外低功耗是Zigbee技术的极大优势。Zigbee不仅向终端消费者提供了价格低廉、操作简单的Zigbee产品,同时也为产品开发商提供了低开发成本、高开发效率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对Zigbee协议及应用技术的学习对于物联网工程的设计、工程集成、工程施工具有重要作用。 各
本文档为【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07160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MB
软件:Word
页数:57
分类:
上传时间:2012-07-20
浏览量: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