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七年级数学下册

七年级数学下册

举报
开通vip

七年级数学下册 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章:整式的运算 (代数式包括整式和分式。) 1.数与字母的乘积,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这样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 2.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多项式中不含字母的数字叫做常数式) 3.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整式。 4.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非零数的次数是0) 5.一个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6.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7.幂的乘方法则: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8.积的乘方等于每个因式...

七年级数学下册
年级 六年级体育公开课教案九年级家长会课件PPT下载六年级家长会PPT课件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练习题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件 数学下册 第一章:整式的运算 (代数式包括整式和分式。) 1.数与字母的乘积,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这样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 2.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多项式中不含字母的数字叫做常数式) 3.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整式。 4.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非零数的次数是0) 5.一个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6.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7.幂的乘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则: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8.积的乘方等于每个因式分别乘方后的积。 9.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 10. a°=1 (a≠0) 11.整式的乘法法则: 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它们的系数、相同字母的幂分别相乘,其余字母连同它的指数不变,作为积的因式。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根据分配律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12.两数和与这两数差的积,等于他们的平方差。(a+b)(a-b)=a²-b² 13. 完全平方公式:(a+b)²=a²+2ab+b² (a-b)²=a²-2ab+b² 14. a²+b²=(a+b)²-2ab=(a-b)²+2ab 15.整式的除法法则: 单项式相除,把系数、同底数幂分别相除后,作为商的因式;对于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一起作为商的一个因式。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先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分别除以单项式,再把所得的商相加。 第二章:平行线与相交线 1.如果两个角的和是直角,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余角; 如果两个角的和是平角,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补角。 ∠a与∠b互为余角 ∠a与∠b互为补角 2.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1=∠2 ∠1+∠3=90° ∠2+∠4=90° ∴ ∠3=∠4 3.对顶角相等。 ∠1=∠2 4.同位角“F” 内错角“Z” 同旁内角“U”或“C” 5. ∵ a∥b b∥c ∴ a∥c ∵ a⊥b b⊥c ∴ a⊥c 6.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1=∠2 ∴ ab∥cd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3=∠4 ∴ ab∥cd 同旁内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2+∠3=180° ∴ ab∥cd 7.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ab∥cd ∴∠1=∠2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ab∥cd ∴∠3=∠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相等。∵ab∥cd ∴∠2+∠3=180° 8. 1里=500米 1英里=1.6千米 第三章:生活中的数据 1. 1微米=10的负六次方米(百万分之一) 1纳米=10的负九次方米(十亿分之一) 2.测量的结果都是近似的。测量工具的不同会导致测量精确程度的不同。例如: 6.8厘米 6是精确的,8是估计的。 6.78厘米 6和7都是精确的,8是估计的。 3.利用四舍五入法取一个数的近似数时,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 4.对于一个近似数,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精确到的数位上,所有的数字都叫做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第四章:概率 1.人们通常用1或100%来表示必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用0来表示不可能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必然事件发生的概率为1,记作P(必然事件)=1;不可能事件发生的概率为0,记作P(不可能事件)=0;如果A为不确定事件,那么0<P(A)<1. 第五章:三角形 1.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内角和三个顶点。符号:△) 2.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两边之差<第三边<两边之和) 3.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4.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5.在三角形中,一个内角的角平分线与它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1=∠2) 6.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与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ab=bc) 7.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三条中线交于一点。(前者是内心,后者是重心) 8.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线,简称三角形的高。(ab⊥cd) 9.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的直线交于一点。 10.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称为全等图形。 11.全等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相同。 1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13.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边边边”或“SSS”。 14.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角边角”或“ASA”。 15. 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角角边”或“AAS”。 或 16. 两角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边角边”或“SAS”。 或 17.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斜边、直角边”或“HL”。 第六章:变量之间的关系 1.表格法: 优点:可以看出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具体数值。 缺点:①不能直接看出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式; ②不能表示自变量、因变量的所有数值。 2.关系式: 优点:可以表示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式;也可以计算自变量对应的因变量的值。 缺点:不能看出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具体数值。 3.图表法: 横坐标:自变量 纵坐标:因变量 第七章:生活中的轴对称 1.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2.对于两个图形,如果沿一条直线对折后,它们能完全重合,那么称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 3.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4.线段是轴对称图形,它的一条对称轴垂直于这条线段并且平分它,这样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简称中垂线。 5.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 AO=BO 又∴ PO⊥AB ∴PA=PB (中垂线的性质) 6.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7.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两个底角相等。 8.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重合(也称“三线合一”),它们所在的直线都是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 (∵∠1=∠2 BD=CD ∴AD⊥BC ) (∵∠1=∠2 AD⊥BC ∴BD=CD ) (∵AD⊥BC BD=CD ∴∠1=∠2) 9.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 10.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边也相等。( ∵AB=AC ∴∠B=∠C (等边对等角) ) ( ∵∠B=∠C ∴AB=AC (等角对等边) ) 11.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12.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 补充: 1.使A.B到点P的距离最小: 2.已知L1∥L2,射线MN分别和直线L1、L2交于点A、B,射线ME分别和直线L1、L2交于点C、D。点P在MN上(P点与A、B、M三点不重合)。 如图,如果点P在A、B两点之间(即点P在线段AB上)运动时,∠α、∠β、∠γ之间有何数量关系(∠α为∠PDB,∠β为∠PCA,∠γ为∠CPD)?请说明理由。 解:作辅助线L3过点P,并与L1∥L2∥L3。 ∵L1∥L3(已知) ∴∠β=∠1(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L2∥L3(已知) ∴∠α=∠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β=∠1 ∠α=∠2(已知) ∴∠α+∠β= ∠1+∠2(等量代换) ∵∠1+∠2=∠γ ∴∠α+∠β=∠γ 3.若(a+b)²=25,(a-b)²=9,则ab等于__4__。 解: (a+b)²=25 (a-b)²=9 = a²+2ab+b² =a²-2ab+b² 2ab+2ab=4ab 25-9=16 16÷4=4 4=ab
本文档为【七年级数学下册】,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7474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75KB
软件:Word
页数:10
分类:初中数学
上传时间:2012-07-11
浏览量: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