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风,眩晕,头痛中医诊疗方案

中风,眩晕,头痛中医诊疗方案

举报
开通vip

中风,眩晕,头痛中医诊疗方案脑病科中医诊疗方案 眩晕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一中医病证部分》(2008年),及《实用中医内科学》(王永炎、严世芸主编,第二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 (1)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轻则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舟船,甚则仆倒。 (2)可伴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耳聋、汗出、面色苍白等。 (3)起病较急,常反复发作,或渐进加重。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眩晕》(粟秀初,...

中风,眩晕,头痛中医诊疗方案
脑病科中医诊疗方案 眩晕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一中医病证部分》(2008年),及《实用中医内科学》(王永炎、严世芸主编,第二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 (1)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轻则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舟船,甚则仆倒。 (2)可伴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耳聋、汗出、面色苍白等。 (3)起病较急,常反复发作,或渐进加重。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眩晕》(粟秀初,黄如训主编,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第二版,2008年)。 诊断要点: (1)眩晕为发作性视物或自身旋转感、晃动感,不稳感,多因头位或(和)体位变动而诱发。 (2)眩晕同时或伴有其他脑干等一过性缺血的症状,如眼症(黑蒙、闪光、视物变形、复视等)、内耳疼痛、肢体麻木或无力,猝倒、昏厥等。 (3)有轻微脑干损害体征,如角膜和(或)咽部反射减退或消失,调节和(或) 辐辏障碍,自发性或转颈压迫一侧椎动脉后诱发的眼震以及阳性的病理反射等。 (4)测血压,查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及心电图、电测听、脑干诱发电位、颈椎X线摄片、经颅多普勒超声等有助明确诊断。有条件做CT、MRl或MRA检查。 (5)肿瘤、脑外伤、血液病、脑梗死、脑出血等引起的眩晕患者除外。 眩晕程度分级标准 0级:无眩晕发作或发作已停止。 1级:眩晕发作中和过后的日常生活均不受影响。 11级:发作中的日常生活被迫停止,过后很快完全恢复。 1Ⅱ级:发作过后大部分日常生活能自理。 Ⅳ级:过后大部分日常生活不能自理。 V级:发作过后全部日常生活不能自理,且需别人帮助。 轻度:0、I级;中度:Il、Ⅲ级;重度:Ⅳ、V级。 (二)证候诊断 1.风痰上扰证:眩晕有旋转感或摇晃感、漂浮感,头重如裹,伴有恶心呕吐或恶心欲呕、呕吐痰涎,食少便溏,舌苔白或白腻,脉弦滑。 2.阴虚阳亢证:头晕目涩,心烦失眠,多梦,面赤,耳鸣,盗汗,手足心热,口干,舌红少苔,脉细数或弦细。 3.肝火上炎证:头晕且痛,其势较剧,目赤口苦,胸胁胀痛,烦躁易怒,寐少多梦,小便黄,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弦数。 4.痰瘀阻窍证:眩晕而头重昏蒙,伴胸闷恶心,肢体麻木或刺痛,唇甲紫绀,肌肤甲错,或皮肤如蚁行状,或头痛,舌质暗有瘀斑,苔薄白,脉滑或涩。 5.气血亏虚证:头晕目眩,动则加剧,遇劳则发,面色咣白,爪甲不荣,神疲乏力,心悸少寐,纳差食少,便溏,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6.肾精不足证:眩晕久发不已,听力减退,耳鸣,少寐健忘,神倦乏力,腰酸膝软,舌红,苔薄,脉弦细。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1.风痰上扰证 治法:祛风化痰,健脾和胃。 推荐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制半夏、白术、天麻、茯苓、生姜、橘红、大枣。 2.阴虚阳亢证 治法:镇肝息风,滋阴潜阳。 推荐方药:镇肝息风汤加减。怀牛膝、代赭石、生龙骨、生牡蛎、生龟板、生白芍、元参、天冬、川楝子、生麦芽、茵陈、甘草。 3.肝火上炎证 治法:平肝潜阳,清火息风。 推荐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钩藤、石决明、川牛膝、益母草、黄芩、栀子、杜仲、桑寄生、夜交藤、茯神。 4.痰瘀阻窍证 治法:活血化痰,通络开窍。 推荐方药:涤痰汤合通窍活血汤加减。胆南星、半夏、枳实、茯苓、陈皮、石菖蒲、竹茹、麝香(冲服,或白芷代)、丹参、赤芍、桃仁、川芎、红花、牛膝、葱白、生姜、大枣。 5.气血亏虚证 治法:补益气血,健运脾胃。 推荐方药:八珍汤加减。人参(或党参)、黄芪、当归、炒白术、茯苓、川芎、熟地黄、生白芍、肉桂、枸杞子、怀牛膝、炙甘草。 6.肾精不足证 治法:补肾填精,充养脑髓。 推荐方药:河车大造丸加减。紫河车、龟甲、黄柏、杜仲、怀牛膝、天冬、生地、麦冬、党参、茯苓。 (--)辨证选择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 可选用黄芪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灯盏细辛注射液、三七总皂苷注射液(血塞通或血栓通)等。 (三)针刺治疗 体针:百会、四神聪、风池(双)、三阴交。 耳穴:肾区、脑干、神门。 辨证取穴:风痰上扰加丰隆、内关;阴虚阳亢加太溪、肝俞;肝火上炎加行间、太冲;气血亏虚加足三里、血海;肾精不足加太溪、关元:痰瘀阻窍加膈俞、脾俞。 (四)其他疗法 1.根据患者情况,可选用耳尖放血疗法。 2.可选用以下设备辅助治疗:多功能艾灸仪、数码经络导平治疗仪、针刺手法针疗仪、智能通络治疗仪等。 (五)护理 1.静卧,预防跌伤。 2.避免忧郁、焦虑等不良情绪等。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中医疗效评定标准参照l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订发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一辑)中规定的疗效标准。并制定相应的疗效指数标准。 痊愈:眩晕等症状消失,疗效指数i>90%; 显效:眩晕等症状明显减轻,头微有昏沉或头晕目眩轻微但不伴有自身及景物的旋转、晃动感,可正常生活及工作。疗效指数>/70%,同时<90%; 有效:头昏或眩晕减轻,仅伴有轻微的自身或景物的旋转、晃动感,虽能坚持工作,但生活和工作受到影响。疗效指数≥30%,同时<70%; 无效:头昏沉及眩晕等症状无改善或加重,疗效指数<30%。 脑病科中医诊疗方案 (二)评价方法 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的变化进行评价:①主证:头晕目眩;②伴随症状:如恶心呕吐,耳鸣耳聋,倦怠乏力,汗出等;③发作频率。 同时结合经颅多普勒(TCD)等检查结果综合评价。 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一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中医眩晕程序分级评分表 症状 分级量化标准 头晕目眩 D0分:无头晕目眩;口2分:尚可忍受,闭目即止;D4分:视物旋转, 如坐舟船;D6分:眩晕欲仆,不能站立。 恶心、呕吐 口0分:无恶心、呕吐;口l分:轻度恶心、呕吐,但不影响日常生活 及进食;口2分:影响日常生活及进食;口3分:频繁严重恶心呕吐, 需卧床休息。 耳鸣耳聋 口O分:无耳鸣耳聋;Dl分:偶尔出现;口2分:频繁出现,轻度听力 下降:口3分:持续出现,影响工作和睡眠,明显听力障碍。 倦怠乏力 口O分:无倦怠乏力;口1分:乏力,偶有倦怠;口2分:时有嗜卧,乏 力倦怠;口3分:整日困卧,对外界事物兴趣下降,坐时即可入睡。 汗出异常 口0分:无汗出;口1分:皮肤微潮,稍动更甚;口2分:皮肤潮湿,动 则汗出;口3分:稍动汗出,如水流漓。 发作频率 口0分:无发作;口1分:偶尔出现;口2分:经常出现;口3分:持续 存在。 头痛(偏头痛)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王永炎、严世芸主编的《实用中医内科学》(上海科技出版社,2009年)。 (1)主要症状:头痛,或全头痛,或局部疼痛,性质可为剧痛、隐痛、胀痛、搏动痛等。急性起病,反复发作,发病前多有诱因,部分病人有先兆症状。 (2)辅助检查:应查血常规、测血压,必要时进行颅脑cT、MRI检查、脑脊液、脑电图、经颅多普勒彩色超声(TCD)、血液流变学指标,排除器质性疾病。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HIS《国际头痛疾病分类》(2004年)第二版(:ICHD—II)原发性头痛(偏头痛)诊断标准。 (1)偏头痛不伴先兆 A、至少5次疾病发作符合标准B—D。 B、每次疼痛持续4—72小时(未治疗或治疗无效)a. c、至少具有下列之中两个特征:①单侧性;②搏动性;③程度为中度或重度(日常活动受限或停止);④因日常的体力活动加重,或导致无法进行日常运动(如走路或爬楼梯)。 D、发作期间至少具有下列的一项:①恶心和/或呕吐;②畏光和怕声。 E、不能归因于另一疾病。 (2)偏头痛伴典型先兆 A、至少2次疾病发作符合标准B—D。 B、先兆包括以下症状至少一种,但没有运动机能减弱:①完全可逆的视觉症状, 包括阳性的表现(如:点状色斑或线形闪光幻觉)和/或阴性的表现(如视野缺损);②完全可逆的感觉症状,包括阳性的表现(如针刺感)和/或阴性的表现(如麻木);③完全可逆的言语困难性语言障碍。 c、以下标准至少二项:①双侧视觉症状和/或单侧感觉症状;②至少一种先兆症状逐渐发展历时>/5分钟和/或不同的先兆症状相继出现历时/>5分钟:③每种症状持续≥ 5分钟且≤60分钟。 D、头痛符合无先兆偏头痛的标准B_D,开始时伴有先兆症状发生,或在先兆发生后60分钟以内出现。 E、不能归因于另一疾病。 (3)偏头痛其他类型 (二)证候诊断 1.肝阳上亢证:头痛而胀,或抽搐跳痛,上冲巅顶,面红耳赤,耳呜如蝉,心烦易怒,口干口苦,或有胁痛,夜眠不宁,舌红,苔薄黄,脉沉弦有力。 2.痰浊内阻证:头部跳痛伴有昏重感,胸脘满闷,呕恶痰涎,苔白腻,脉沉弦或沉滑。 3.瘀血阻络证:头痛跳痛或如锥如刺,痛有定处,经久不愈,面色晦黯,舌紫或有瘀斑、瘀点,苔薄白,脉弦或涩。 4.气血两虚证:头痛而晕,遇劳则重,自汗,气短,畏风,神疲乏力,面色咣白,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而弱。 5.肝肾亏虚证:头痛,颧红,潮热,盗汗,五心烦热,烦躁失眠,或遗精,性欲亢进,舌红而干,少苔或无苔,脉细弦或细弦数。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l.发作期治疗、预防性治疗均可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1)肝阳上亢证 治法:平肝潜阳,熄风止痛。 推荐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钩藤、生石决明、牛膝、益母草、山栀子、黄芩、茯神、夜交藤、桑寄生。 (2)痰浊内阻证 治法:燥湿化痰,降逆止痛。 推荐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半夏、白术、天麻、陈皮、茯苓、甘草、生姜、大枣。 (3)瘀血阻络证 治法: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推荐方药:桃红四物汤加昧。桃仁、红花、川芎、生地、当归、白芍、羌活、独活、鸡血藤、白芷、细辛、防风、泽泻、薏苡仁。 (4)气血两虚证 治法:补气养血,缓急止痛。 推荐方药:八珍汤加减。川芎、熟地、当归、白芍、白术、党参、茯苓、甘草、黄芪、鸡血藤。 (5)肝肾亏虚证 治法:滋养肝肾,育阴潜阳。 推荐方药:镇肝熄风汤加减。怀牛膝、玄参、龟板、白芍、茵陈、生麦芽、代赭石、天冬、甘草、川楝子、生龙骨、生牡蛎。 2。对于病程长、证候要素较多如同时具有风、瘀、痰湿等证的偏头痛患者可选用正天丸等治疗。 3.辨证选择口服中成药 可辨证配合选用中成药。可在头痛缓解后使用中药汤剂或中成药维持治疗,如正天丸(胶囊)、川芎茶调丸(散、颗粒、片)、元胡止痛片(胶囊、颗粒、滴丸)、养血清脑颗粒、镇脑宁胶囊等。 (二)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 在偏头痛发作期或住院患者可辨证选用中药注射液静脉滴注。如天麻注射液、丹参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三七总皂苷注射液、灯盏细辛注射液等。 (三)其他治法 1.一般头痛可按摩太阳,推印堂,拿风池,点按合谷穴。 2.根据头痛的轻重缓急,或针、或灸、或点刺放血,或局部取穴、或远道取穴、或两者兼用,方法有耳针、腕踝针、电针等。 主穴:风池、太阳、百会、合谷。 配穴:瘀血头痛可配合阿是穴、血海、三阴交;痰浊头痛可配合头维、丰隆、阴陵泉;肝阳头痛可配太冲、太溪;气血两虚头痛可配心俞、脾俞、胃俞、足三里;阴虚阳亢头痛可配肾俞、肝俞、太冲、太溪。 3.可选用阿是穴邻点透刺加缠针震颤法、热敏灸疗法、浅针疗法、火针疗法等,用于治疗偏头痛发作期或预防性治疗。 (1)阿是穴邻点透刺加缠针震颤法标出阿是穴,使用0.30mm直径,长40mm的不锈钢毫针,以10~15度的角度进针,缓慢边捻转边向阿是穴透刺;得气后,向右轻轻捻转针柄180~360度,使软组织轻轻缠绕针尖,此时,患者针感会增强,然后行250~500次/分的震颤法1分钟,轻轻回转针柄180~360度,留针5分钟;如此反复操作5次后出针。 注意事项:在针下空松时缓慢出针,按压针孔1分钟以防出血。 (2)热敏灸疗法:热敏穴位以头面部、背部及小腿外侧为高发区,多出现在头部局部压痛点、风池、率谷、至阳、肝俞、阳陵泉等区域。每次选取上述2~3组穴位。每次治疗以灸至感传消失为度,每天卜2次。10次为1个疗程。 (3)浅针疗法 取百会、合谷(双侧)、上星、神庭、太阳(双侧)、列缺,宜先补后泻。久病者,宜补多泻少。若偏头痛,加风池(双侧)、丝竹空(双侧)、足三里(双侧),用平补平泻;痰多,加尺泽(双侧),用平补平泻;风邪外感,加外关(双侧)、风府、大椎,用泻法;湿盛,加脾俞(双侧),用补法,小肠俞(双侧),用泻法。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1星期。 (4)火针疗法:取阿是穴(痛点)。局部酒精常规消毒,选用细火针,烧红烧透后,对准阿是穴,速刺疾出。不留针。出针后用消毒干棉球重按针孔片刻,每周治疗2次,5次为一疗程。点刺头部痛点注意速度宜快,避免烧燃头发。 4.根据病情可选择塞鼻法,选用活血、通络、止痛等中药研细末后,用布袋包少许药末塞鼻。左侧头痛塞右鼻孔,右侧头痛塞左鼻孔,发作时用。如用川芎、白芷、制远志各50g,冰片7g,共为细末,和匀,用布袋包少许药末塞鼻。也可采用搐鼻法,将中药研末后,每次用少许药末吸入鼻内。 5.相关中医诊疗设备 光电治疗仪、疼痛治疗仪可辅助止痛。 (四)内科基础治疗 如头痛发作仍不能缓解,可配合应用其他能缓解偏头痛发作的治疗方法,以镇静、镇痛、调节血管舒缩功能为治疗原则,可选用止吐药、非甾体类药、曲坦类药等。 积极除去诱因,如避免食用富含酪氨酸或亚硝酸盐的食物;停用血管扩张剂或口服避孕药等可能诱发头痛发作的药物;注意心理疏导,避免紧张、焦虑、疲劳等诱发因素。 (五)护理 护理的内容包括体位选择、饮食、脑科观察、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等,并注意做好健康宣教工作。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1.发作期疗效评价参照以下标准(参考European Federation of Neurological Societies(EFNS)2006年((EFNS guide]ine on the drug treatment of migraine report 0f an EFNS task Force))、2009年((guideline on the drug treatment of migraine revised report of an EFNS task force))): (1)治愈:用药24小时内疼痛消失,其后48小时内头痛无再次发作。 (2)有效:用药24小时内头痛症状从中度、重度减轻到轻度,其后48小时内并维持疼痛减轻。 (3)无效:用药72小时内头痛无明显缓解。 2.预防性治疗的疗效评价按以下标准:利用头痛日记记录治疗前后头痛每4周平均发作次数、每4周平均头痛天数以及头痛程度的分级,并根据积分法判定疗效。疗效指数 临床控制:临床症状、体征积分改善>/95%。 显 效:临床症状、体征积分改善≥’70%cZ95%。 有 效:临床症状、体征积分改善>/30%<70%。 无 效:临床症状、体征积分改善<30%。 (二)评价方法 选用症状记分法+疼痛量表测定法来评价 1.症状记分法 (1)主症 头痛发作次数:0分:无发作。 3分:每月发作2次以下(≤2次)。 6分:每月发作3—4次。 9分:每月发作5次以上(>/5次)。 注:如果头痛在上次缓解后48小时内重新出现,应视为一次发作。 头痛持续时间:0分:无发作。 3分:每月平均发作时间≤12小时。 6分:每月平均发作时间持续>12小时≤2天。 9分:每月平均发作时间持续>2天。 头痛程度分级:0分:不痛。 3分:疼痛量表测定数字为卜3.5。 6分:疼痛量表测定数字为>3.5且≤6.5。 9分:疼痛量表测定数字为>6.5—10。 伴随症状: 0分:无。 1分:伴有恶心、呕吐,畏光、怕声其中l项。 2分:伴有恶心、呕吐,畏光、怕声其中2项。 3分:伴有恶心、呕吐,畏光、怕声其中3项。 (2)次症:其余症状,按项计算。无症状为0分,有症状为1分。计算以上积分之和。 2.数字疼痛量表测定法数字疼痛分级法(NRS):0—10的数字代表不同程度的疼痛,0为无痛,10为最剧烈的疼痛,让患者自己圈出一个最能代表疼痛的数字。(卜3.5为轻度,3.6—6.5为中度,6.6-10为重度) 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诊科研协作组起草制定的《中风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年)。 主要症状:偏袒、神识昏蒙,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次要症状: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等,就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卒中诊断指南撰写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2010年)。 (1)急性起病(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3)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4)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它病变(5)脑CT或MRI有责任梗死病灶。 (二)疾病分期 1.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三)症候诊断 1.风火上扰证:眩晕头痛,面红耳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绛,舌苔黄腻而干,脉弦数。 2.痰瘀阻络证:头晕目眩,痰多而黏,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3.痰热腑实证:腹胀便干便秘,头痛目眩,咯痰或痰多,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或偏袒侧弦滑而大。 4.阴虚风动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眩晕耳鸣,手足心热,咽干口燥,舌质红而体瘦,少苔或无苔,脉弦细数。 5.气虚血瘀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面色晄白,气短乏力,口交流涎,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肿胀,舌质暗淡,舌苔白腻,有齿痕,脉沉细。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治疗应标本兼顾、扶正祛邪,后遗症期则扶正固本为主。因此,恢复期以益气活血、育阴通络为主要治法。 1.风火上证 治法:清热平肝,潜阳息风。 推荐方药:①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钩藤(后下)、生石决明(先煎)、川牛膝、黄芩、山夏枯草等。 ②羚角钩藤汤加减,羚羊角粉(冲服)、生地、钩藤、菊花、茯苓、白芍、赤芍、竹茹、川牛膝、丹参等。 中成药:天麻钩藤颗粒、牛黄清心丸等。 2. 痰瘀阻络证 治法:化痰通络。 推荐方药: ①化痰通络方加减,法半夏、生白术、天麻、紫丹参、香附、酒大黄、胆南星等。 ②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半夏、天麻、茯苓、橘红,丹参、当归、桃仁、红花、川芎等。 中成药:中风回春丸、华佗再造丸、通脉胶囊、欣脉通胶囊等。 3. 痰热腑实证 治法:化痰通腑。 推荐方药:①星蒌承气汤加减。生大黄(后下)、芒硝(冲服)、胆南星、瓜蒌等。 ②大承气汤加减。大黄(后下)、芒硝(冲服)、枳实、厚朴等。 中成药:安脑丸、牛黄清心丸等。 4.阴虚风动证 治法:滋阴息风。 推荐方药: ①育阴通络汤加减,生地黄、山萸肉、钩藤(后下)、天麻、丹参、白芍等。 ②镇肝息风汤加减。生龙骨(先煎)、生牡蛎(先煎)、代赭石(先煎)、龟板(先煎)、白芍、玄参、天冬、川牛膝、川楝子、茵陈、麦芽,川芎等。 中成药:大补阴丸、知柏地黄丸等。 5.气虚血瘀证 治法:益气活血。 推荐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生黄芪、全当归、桃仁、红花、赤芍、川芎、地龙等。 中成药:消栓通络片、脑安胶囊、脑心通胶囊、通心络胶囊等。 (二)针灸治疗 1.治疗原则:根据不同分期、不同症候选择合理的穴位配伍和适宜的手法进行治疗。治疗方法包括体针、头针、腕踝针、眼针、腹针、梅花针、、耳穴服帖、灸法和拔罐等。 2.针灸方法 临床可分为中脏腑、中经络,采用传统针刺方法辩证取穴和循经取穴,主穴:肩髃、极泉、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环跳、阳陵泉、足三里、丰隆、解溪、昆仑、太冲、太溪等。在选择治疗方案的同时,根据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常见症状如吞咽困难、便秘、尿失禁、尿潴留、血管性痴呆、肩-手综合征等加减穴位,如吞咽困难可加翳风等,或采用咽后壁点刺等;尿失禁或尿潴留可加针中极、曲骨、关元等,局部施灸、按摩或热敷;肩-手综合征可加针肩髃、肩髎、肩内陵、肩贞、肩中俞、肩外俞,痛点刺络拔罐;语言—言语障碍可加针风池翳风、廉泉、哑门、金津、玉液、通里等。 可按照软瘫期、痉挛期和恢复期不同的特点和治疗原则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如头穴丛刺长留针间断行针法、抗痉挛针法等。可根据临床症状选用张力平衡针法治疗中风后痉挛瘫痪技术、项针治疗假性延髓麻痹技术、病灶头皮反射区围针治疗中风失语症技术等。 (一)张力平衡针法治疗中风病痉挛恢复期或后遗症期患者。 操作方法:①取穴:上肢屈肌侧:极泉、尺泽、大陵;上肢伸肌侧:肩髃、天井、阳池;下肢伸肌侧:血海、梁丘、照海;下肢屈肌侧:髀关、曲泉、解溪、申脉;②手法:弱化手法;强化手法。 注意事项:病人体位要舒适,留针期间不得随意变动体位。医者手法要熟练,进针宜轻巧快捷,提插捻转要指力均匀,行针捻转角度不宜过大,运针不宜用力过猛。 (二)项针治疗假性延髓麻痹 操作方法:患者取坐位,取0.45×50㎜毫针,取项部双侧风池、翳明、供血,刺入约1-1.5寸,针尖稍向内下方,施以每分钟100转捻转手法各约15秒,留针30分钟。期间行针3次后出针。再取项部廉泉、外金津玉液,用60㎜长针向舌根方向刺入约1-1.5寸,吞咽、治呛、发音分别直刺刺入0.3寸,上述各穴均需快速捻转行针15秒后出针,不留针。 注意事项:饥饿、疲劳,精神过度紧张时,不宜针刺。年纪较大,身体虚弱的患者,进行针刺的手法不宜过强。 (一)病灶头皮反射区围针治疗中风失语症 适应症:中风失语症。 操作方法:CT片示病灶同侧头皮的垂直投射区的周边为针刺部位。用28-30号1-1.5寸不锈钢毫针,围刺平刺,针数视病灶大小而定,针刺皆刺向投射区中心。得气后以180-200次/分的频率捻转1-2分钟。留针30分钟,中间行针1次。配穴哑门、廉泉、通里穴用平补平泻手法。 注意事项:饥饿、疲劳,紧张时不宜针刺;有自发性出血倾向或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针刺;出血按压针孔。 (三)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 可选用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注射液静脉滴注。如:丹参注射液、丹红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三七总皂甙注射液、灯盏细辛注射液等可以选择使用:辩证属于热证者,选用具有活血清热作用的中药注射液静脉滴注,如苦碟子注射液等。 (四)熏洗疗法 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常见肩-手综合征、偏瘫痉挛状态、瘫侧手部或同事见到瘫侧手、足部的肿胀,按之无凹陷,似钟非肿,实胀而非肿。可在辩证论治原则下给予具有活血通络的中药为主加减局部熏洗患肢,每日1-2次或隔日1次。 可选用智能中药熏蒸汽自控治疗仪配合治疗。 (五)推拿治疗 依据辨证论治原则,根据肢体功能缺损程度和状态进行中医按摩循经治疗,可使用不同手法以增强全关节活动度、缓解疼痛、抑制痉挛和被动运动等。避免对痉挛组肌肉群的强刺激,是偏瘫按摩中应注意的问题。按摩手法常用揉、捏法,亦可配合其他手法如弹拨法、叩击法、擦法等。 (六)其他疗法 根据病情看选择有明确疗效的治疗方法,如香疗法、蜡疗法、水疗法等。 根据病情需要和临床症状,可选用以下设备:多功能艾灸仪、数码经络导平治疗仪、针刺手法针疗仪、特定电磁波治疗仪及经络导平治疗仪、智能通络治疗仪等。 (七)内科基础治疗 参考2010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主要包括: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血压血糖的调整、合并感染及发热的处理原则与方法等。(具体内容参照指南原文) (八)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内容包括物理治疗(良肢体位设定、被动关节活动度维持训练、体位变化适应性训练、平衡反应又发训练、抑制痉挛训练、吞咽功能训练)、作业治疗、言语康复训练等多项内容。 (九)护理 护理的内容包括体位选择、饮食、口腔护理、呼吸道护理、皮肤护理、导管护理、血压的调理与护理、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等。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1.中医症候学评价:通过《中风病辩证诊断标准》动态观察中医症候的改变。 2.疾病病情评价:通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如神志、肢体偏瘫、面瘫、失语等;通过Barthel指数评价日常生活能力,如吃饭、穿衣、活动能力等;通过改良Rankin量表进行评价。如通过简短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价认知功能,脑电图评价癫痫,洼田饮水实验评价吞咽障碍等。 (二)评价方法 可在患者不同入院时间选用不同的评价量表进行评价。 1.入院当天:可选用《中风病辩证诊断标准》、NIHSS量表、Barthel指数等进行评价。 2. 入院15—20天:可选用《中风病辩证诊断标准》、NIHSS量表、Barthel指数、改良Rankin量表等进行评价。 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起草制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年)。 主要症状:半身不遂,神识昏蒙,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次要症状: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西医诊断标准: (二)疾病分期 1、急性期:发病4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三)病类诊断 1、中经络:中风病无意识障碍者。 2、中脏腑:中风病有意识障碍者。 (四)证候诊断 1、中脏腑 (1)痰蒙清窍,血行瘀滞证(阴闭证):神识昏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痰鸣漉漉,面白唇暗,肢体松懈瘫软不温,静卧不烦,二便自遗,周身湿冷,舌质紫暗,苔白腻,脉沉滑缓。 (2)痰热内闭,血行瘀滞证(阳闭证):神识昏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鼻鼾痰鸣,肢体强痉拘急,项强身热,气粗口臭,躁扰不宁,甚则手足厥冷,频繁抽搐,偶见呕血,舌质红绛、舌苔褐黄干腻,脉弦滑数。 (3)元气败脱,血行瘀滞证(脱证):昏愦不知,目合口开,四肢松懈瘫软,肢冷汗多,二便自遗,舌痿,舌质紫暗,苔白腻,脉微欲绝。 2、中经络. (1)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头晕目眩,痰多而粘,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2)痰热腑实,血行瘀滞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腹胀便干便秘,头痛目眩,咯痰或痰多,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弦滑而大。 (3)气虚血瘀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面色觥白,气短乏力,口角流涎,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肿胀,舌质暗淡,舌苔白腻,有齿痕,脉沉细。 (4)肝肾阴虚,风阳上扰,血行瘀滞证证:平素易头晕、头痛、耳鸣目眩、少寐,突发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舌质红,少苔或无苔,脉弦细数或弦滑。 (5)肾元亏虚,血行瘀滞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腰膝酸软,鸡鸣泄泻,舌质淡白,舌体胖大,苔白或少苔、无苔,脉沉细弱,双尺尤甚。 二、治疗方案 (一)辩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中脏腑 (1)痰蒙清窍,血行瘀滞证(阴闭证) 治法:豁痰开窍,活血通经。 代表方药:涤痰汤加减,配合鼻饲苏合香丸。制半夏9g,陈皮9g,枳实9g,胆南星6g,茯苓15g,石菖蒲9g,竹茹6g,远志9g,丹参15g,川芎15,当归15,甘草9g等。临证加减:病情演化迅速,或肢体抽搐,加天麻9g,钩藤后下15g以平肝熄风;痰声漉漉,舌苔厚腻者,加苏子9g,瓜萎15g以化痰降浊。 中成药: 1)苏合香丸:每日3次,每次1丸。 2)步长脑心通胶囊:每日3次,每次2~4粒。 3)复方鲜竹沥口服液:每次20ml,每日2~3次,口服。 4)通心络胶囊:每日3次,每次2~4粒。 (2)痰热内闭,血行瘀滞证(阳闭证) 治法:清热化痰,活血通经,醒神开窍。 代表方药:黄连温胆汤加减,配合鼻饲安宫牛黄丸。黄连9g,半夏10g,陈皮15g,茯苓10g,甘草5g,竹茹15g,枳实10g,山栀9g,天麻9g,钩藤15g,石菖蒲9g,丹皮9g,羚羊粉0.6g冲服等。临证加减:痰多者加天竺黄9g,胆南星6g,以清热化痰;如大便数日未行,可合用星蒌承气汤或大承气汤治疗以通腑泻热。 中成药: 1)安宫牛黄丸:一次1~2丸,每6~8小时灌服或鼻饲1次。 2)通心络胶囊:每日3次,每次2~4粒。 3)步长脑心通胶囊:每日3次,每次2~4粒。 4)麻仁软胶囊:每次1~2丸,每日2~3次。 5)复方鲜竹沥口服液:每次20ml,每日2~3次,口服。 (3)元气败脱,血行瘀滞证(脱证) 治法:益气回阳固脱,活血通经复脉。 代表方药:参附汤加减。人参15g,附子9g,山萸肉15,丹参15,红花15等。临证加减:汗出不止加山萸肉15g,黄芪15g,煅龙骨15g,煅牡蛎15g以敛汗固脱;出现戴阳证,两颧潮红,明堂白或晦黯,鼻鼾气粗,下肢清冷,脉来虚大而尺脉尤弱,可在参附汤中加入熟地15g,山萸肉15g以滋阴敛阳;若见汗冷、肢厥者,合用四逆汤以回阳救逆;若见紫绀息微、心率加快、脉细欲绝者,合用生脉散加减以益气养阴复脉。 2、中经络 (1)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 治法:熄风化痰,活血通络。 代表方药:化痰通络汤加减。半夏10g、茯苓15g、白术10g、胆南星6g、天竺黄10g、天麻10g、香附10g、丹参15g、陈皮10g、当归10g。临证加减:痰多色黄者,加全瓜萎30g、浙贝母9g以清化痰热;舌质紫暗或有瘀斑,加桃仁9g、红花9g、赤芍15g以活血通络;黄腻者,加黄连10g、黄芩9g、山栀9g以清热解毒;头晕、头痛,加菊花9g、夏枯草9g以清利头目。 中成药 1)通心络胶囊:每日3次,每次2~4粒。 2)步长脑心通胶囊:每日3次,每次2~4粒。 3)麻仁润肠丸:每日2~3次,每次1~2丸。 4)祛脂降粘丸:每日3次,每次9克。 5)脉通宁冲剂:每日3次,每次1袋。 (2)痰热腑实,血行瘀滞证 治法:化痰通腑,活血化瘀。 代表方药:星蒌承气汤加减。全瓜蒌30g,胆南星6g,生大黄后下9g,芒硝冲服9g,丹参15g等。临证加减:大黄、芒硝的用量需根据病人的体质而定,以大便通泻为度,不宜过量,腑气通后改用清热化痰等法治疗。若用药后大便已通,但舌苔剥脱,舌质红或红绛,改用清热养阴法;若采用星萎承气汤治疗而仍腑气不通时,可改用大柴胡汤,或加入行气之品;口苦咽干、心烦易怒者,加黄连6g、山栀9g清心除烦。 中成药 1)通心络胶囊:每日3次,每次2~4粒。 2)步长脑心通胶囊:每日3次,每次2~4粒。 5)麻仁润肠丸:每日2~3次,每次1~2丸。 6)祛脂降粘丸:每日3次,每次9克。 7)脉通宁冲剂:每日3次,每次1袋。 (3)气虚血瘀证 治法:益气活血。 代表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生黄芪30g~120,当归9g,桃仁9g,红花9g,赤芍15g,川芎9g,地龙9g、穿山甲9g、全虫6g、蜈蚣1条、桑枝10g、怀牛膝10g、炙甘草6g等。 临证加减:若见心悸胸闷,脉沉缓或结,可合用生脉散,加党参15g,麦冬9g,五味子9g以补益心气;动则气短,乏力便溏,肢体松懈瘫软,加党参15g,白术9g以益气健脾;肢体痉挛,加木瓜15g,伸筋草9g以柔肝缓急;舌有瘀斑、瘀点,舌下脉络青紫,加莪术9g,水蛭6g,鸡血藤30g以破血通络;腰膝无力加枸杞子9g,怀牛膝15g以补肾强腰。 中成药: 1)通心络胶囊:每日3次,每次2~4粒。 2)步长脑心通胶囊:每日3次,每次2~4粒。 7)祛脂降粘丸:每日3次,每次9克。 8)脉通宁冲剂:每日3次,每次1袋。 (4)肝肾亏虚,风痰阻络,血行瘀滞证 治法:滋阴潜阳,镇肝熄风,化痰通络。 代表方药:镇肝熄风汤加减。怀牛膝30g、代赭石30g、生龙骨15g(捣碎)、生牡蛎15g(捣碎)、生龟板15g、川楝子6g、生白芍15g、元参15g、天冬15g、生麦芽6g、天麻10g、茵陈6g、生甘草10g、川芎10g、当归10g。临证加减:口干加石斛9g,麦冬9g以滋阴润燥:大便干燥加肉苁蓉30g,火麻仁15g以润肠通便;心烦失眠者加黄连6g,山栀9g,夜交藤30g,珍珠母先煎30g以清心除烦;头痛重加生石决明先煎15g,夏枯草15g以镇肝熄风。 中成药: 1)通心络胶囊:每日3次,每次2~4粒。 2)步长脑心通胶囊:每日3次,每次2~4粒。 3)六味地黄丸:每日3次,每次8粒。 5)祛脂降粘丸:每日3次,每次9克。 6)脉通宁冲剂:每日3次,每次1袋。 (5)肾元亏虚,血行瘀滞证: 治法:益肾精,调阴阳,活血脉。 代表方药:地黄饮子加减。熟地15g,巴戟天10g,山萸肉15g,炮附子10g,石斛15g,麦冬15g,五味子5g,石菖蒲10g,远志10g,茯苓15g,肉苁蓉10g,肉桂5g,水蛭15g,红花10g,当归10g,川芎10g。临证加减:食少纳呆,气短懒言,口涎外溢,或四肢不温,腹痛喜按者,加党参15g,黄芪30g,白术;痰声漉漉,舌苔厚腻者,加苏子9g,瓜蒌15g以化痰降浊;痰液稀薄色白,流涎甚者,加细辛10g,法半夏10g,干姜10g,桂枝10g。 中成药: 1)左归丸:每日3次,每次9克,口服。 2)右归丸:每日3次,每次9克,口服。 3)六味地黄丸:每日3次,每次9克,口服。 4)杞菊地黄丸:每日3次,每次9克,口服。 6)祛脂降粘丸:每日3次,每次9克。 7)脉通宁冲剂:每日3次,每次1袋。 3.常见变证的治疗 中风急性期重症患者出现顽固呃逆、呕血等变证,需要随时救治。 呃逆 生理情况下,脾胃居于中焦,升降相因。中风总因气血逆乱化风所致,脾胃被扰则升降失常,胃气当降不降,上逆动膈而生呃逆。 予平逆止呃汤(经验方)治疗。柿蒂、炒刀豆、柴胡、郁金、青皮、黄芩、枳壳、良姜、莱菔子、生姜以和胃理气降逆。 如呃逆声短促不连续,脉细数者,可合用西洋参、粳米以益气养阴,和胃降逆。 如呃声洪亮有力,口臭烦躁,便秘尿赤,舌红苔黄燥起芒刺,脉滑数或弦滑而大者可予生大黄(后下),芒硝冲服以通腑泄热,和胃降逆。配合穴位封闭,选内关穴或足三里穴。 (2)呕血:选用大黄黄连泻心汤,还可用云南白药或三七粉,生大黄粉等鼻饲。如出现高热不退,可给予犀角地黄汤或紫雪散以清热凉血。 (二)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 1、中脏腑 闭证:选用清开灵注射液或醒脑静注射液等具有醒神开窍作用的中药注射液静脉滴注。 选用静脉点滴丹参制剂或银杏叶制剂或三七皂苷制剂等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注射液静脉滴注。 元气败脱证:选用参麦注射液或参附注射液或生脉注射液等具有扶正作用的中药注射液静脉滴注。选用静脉点滴丹参制剂或银杏叶制剂或三七皂苷制剂等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注射液静脉滴注。 2、中经络 可选用具有活血化瘀的中药注射液静脉滴注。如:丹参制剂,三七总皂苷注射液,银杏制剂,红花注射液,川芎注射液,灯盏细辛注射液等可以选择使用。 辨证属于热证者,选用具有活血清热的中药注射液静脉滴注,如清开灵注射液等。 (三)针灸治疗 1、应用时机:针灸在病情平稳后即可进行 2、治疗原则:按照经络理论,可根据不同分期、不同证候选择合理的穴位配伍和适宜的手法进行治疗。治疗方法包括体针、头针、电针、腕踝针、腹针、梅花针、耳穴贴敷、灸法和拔罐等。 3、针灸方法 辨证可分为中经络和中脏腑。中经络者取穴以手足阳明经穴为主,辅以太阳、少阳经穴;中脏腑脱证者选用任脉穴为主,用大艾炷灸治疗,闭证者取水沟、十二井穴为主。 中经络 上肢取穴——肩髑、曲池、外关、合谷、内关等。 下肢取穴——环跳、承扶、风市、足三里、血海、委中、阳陵泉、太冲等。 加减——吞咽障碍加风池、完骨、天柱、天容;语言不利加廉泉、金津、玉液、哑门;手指握同加八邪、后溪;足内翻加丘墟、照海。 方法:针刺每日1次。 中脏腑 脱证取穴——选用关元、足三里,施大艾炷隔姜灸法,神阙隔盐灸。 闭证取穴——水沟、十二井、太冲、丰隆、劳宫等。 方法:针刺或灸法每日1次。 (2)电针治疗卒中后吞咽困难 适应症:卒中后吞咽困难 卒中后吞咽困难(吞咽液体或食物方面的异常)是卒中的常见并发症,它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饮食营养,并可能导致死亡,与重度卒中和转归不良有关。误吸的存在可增加卒中后发生肺炎的风险。中风之后,若肝木过旺,从阳而化,内生肝风,风旋于内,常挟痰挟瘀横窜经隧而伤肢体、内入脏腑而扰神明。痰、瘀二端常仗风之“善行数变”的特性,上扰咽喉搏结阴阳,中干脾胃伐伤气血,致使咽喉为之所困而失其所用,脾胃痰浊不降而发吞咽困难、饮水反呛。 对策:电针双人迎、针刺廉泉。 操作发法:患者取卧位,取颈部廉泉,60mm长针效舌根方向刺入约1-1.5寸,快速捻转行针15秒后出针,不留针。取双侧人迎穴,刺入1-1.5寸,针尖平刺向下颌方向,接电针,留针30分钟。 注意事项:饥饿、疲劳,精神过度紧张时,不宜针刺。年纪较大,身体虚弱的患者进行针刺的手法不宜过强。 病灶头皮反射区围针治疗中风失语症 适应症:中风失语症 操作方法:CT片示病灶同侧头皮的垂直投射区的周边为针刺部位,用28——30号1-1.5寸不锈钢毫针,围针平刺,针数视病灶大小而定,针尖皆刺向投射区中心。得气后以180-200次每分的频率捻转1-2分钟,留针30分,中间行针一次。配穴哑门,同里,廉泉用平补平泻手法。 注意事项:饥饿,疲劳,精神过度紧张时不宜针刺;有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针刺,出针后按压针孔。 4、治疗设备 根据病情需要和临床症状,可选用以下设备:经络治疗仪,电针治疗仪,超短波治疗仪,偏瘫治疗仪等。 (四)推拿治疗 依据辩证论治原则,根据肢体功能缺损程度和状态进行中医按摩循经治疗,可使用不同手法以增加全关节活动度、缓解疼痛、抑制痉挛和被动运动等。 半身不遂 常用穴:天宗、肝俞、胆俞、膈俞、肾俞、环跳、阳陵、委中、承山、膝眼、解溪、尺泽、曲池、手三里、合谷等。 手法:按法、揉法、搓法、擦法等。 肩手综合征 取穴:合谷、曲池、缺盆、肩髑、肩贞、肩井、天宗。 手法:一指禅推、点、按、拿、扳、拨伸、摇、抖、搓。 (五)中药外敷 在恢复期或后遗症期,瘫侧手部或同时见到瘫侧手、足部的肿胀,按之无凹陷,似肿非肿,实胀而非肿。可予“敷肢消肿液”外敷肿胀的肢体:透骨草30g,伸筋草30g,红花30g、皂刺30、海桐皮30、制附子15g、冰片10g、吴茱萸10g、络石藤30g、忍冬藤30g,水煎500ml,蘸药汁敷患肢,每日2~3次。 (六)其他疗法 1、穴位封闭:发热者,选复方柴胡注射液2m或复方氨基比林2ml封闭内关穴、合谷穴或阳陵泉穴。呃逆者选胃复安针10mg或654-2针10mg或维生素B1针2ml封闭内关穴或足三里穴。 2、艾灸法:呃逆者属虚证艾灸神阙穴、关元穴,腹泻属虚证者艾灸中脘穴,尿潴留属虚证者艾灸关元、水分等穴,四肢厥冷者艾灸神阙、气海、关元、百会、中脘等穴。 (七)内科基础治疗 中经络和中脏腑均采用内科基础治疗,参考2010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主要包括:呼吸功能维持与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血压血糖的调整、颅内高压和脑水肿、合并感染及发热的处理原则与方法等。 (八)康复训练 脑梗死患者的康复训练在生命体征平稳后即可开始,一般在病后7~1 4天开始。包括运动功能,感觉障碍,痉挛,失语症,构音障碍,吞咽障碍等的康复。 方案的选择包括良肢位的设定、被动关节活动度维持训练、体位变化的适应性训练、平衡反应诱发训练和抑制痉挛等。在康复中贯彻“松”和“静”的原则和方法。“松”是精神的放松和偏瘫侧肢体,包括健侧肢体局部的放松。“静”是心静气宁,克服焦躁、压抑的情绪,而且要避免误动、盲动,在“动”中强调动作的质量,而不强求动作的次数。 (九)护理 护理内容包括体位选择、饮食、口腔护理、呼吸道护理、皮肤护理、导管护理、血压的调控与护理、并发症的调理与护理等。 三、疗效评价 评价标准 中医证候学评价:通过《中风病辩证诊断标准》动态观察中医征候的改变。 疾病病情评价:通过Glasgow昏迷表(GC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如神志、肢体偏瘫、面瘫、失语等;通过Barthel指数评价日常生活能力,如吃饭、穿衣、活动能力等;通过改良Rankin量表评价病残程度。 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与并发症评价:必要时针对患者出现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并发症进行评价,可通过实验室检查和相关量表进行评价。如通过简短神经状态量表(MMSE)评价认知功能,脑电图评价癫痫,洼田饮水实验评价吞咽障碍等。 评价方法 可在患者不同入院时间,选用不同的评价量表进行评价。 入院当天;可选用《中风病辩证诊断标准》、GCS量表、NIHSS量表进行评价。 入院15-20天:可选用《中风病辩证诊断标准》、NIHSS量表进行评价、Barthel指数等评价。
本文档为【中风,眩晕,头痛中医诊疗方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54784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75KB
软件:Word
页数:33
分类:
上传时间:2012-06-29
浏览量: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