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免疫学总复习1

免疫学总复习1

举报
开通vip

免疫学总复习1null免疫学考研复习(一)免疫学考研复习(一)考研复习参考书考研复习参考书医学免疫学(金伯泉主编,第5版) 医学免疫学 (龚非力主编) 免疫学考研复习及试题精解(科学文献出版社)复 习 方 法复 习 方 法仔细阅读教材,并将重点加以总结; 将各个章节的重点及关键提纲列出来,并熟记(反复2-3遍); 穿插做题,注意横向串联和总结。第一章 免疫学绪论(简介)第一章 免疫学绪论(简介)1. 概念:免疫、免疫学、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 2. 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3. 免疫应答的类型 4. 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特点 5...

免疫学总复习1
null免疫学考研复习(一)免疫学考研复习(一)考研复习参考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考研复习参考书医学免疫学(金伯泉主编,第5版) 医学免疫学 (龚非力主编) 免疫学考研复习及试题精解(科学文献出版社)复 习 方 法复 习 方 法仔细阅读教材,并将重点加以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 将各个章节的重点及关键提纲列出来,并熟记(反复2-3遍); 穿插做题,注意横向串联和总结。第一章 免疫学绪论(简介)第一章 免疫学绪论(简介)1. 概念:免疫、免疫学、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 2. 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3. 免疫应答的类型 4. 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特点 5. 了解对免疫学具有重大贡献的、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免疫与免疫学免疫与免疫学 免疫(immunity) 是机体识别“自己”, 排除“异己(非己)”过程中所产生的生物学效应的总和,正常情况下是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性防御功能。 免疫学(immunology) 研究机体免疫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独立学科。免除税赋,免除差役 immunitas免于疫患,免除瘟疫 immunitynull免疫系统的功能免疫系统的功能1.免疫防御(immune defense) 指机体对外来微生物及其毒素的免疫保护作用; 应答过强或持续过长→超敏反应; 应答过低或缺如→免疫缺陷病。 2.免疫自稳(immune homeostasis) 免疫系统通过调节网络实现免疫系统功能相对稳定; 自稳机制发生异常(应答过强或过弱)→自身免疫病。 3. 免疫监视(immune surveillance) 指免疫系统识别畸变和突变细胞并将其清除的功能; 免疫监视功能异常→肿瘤发生或持续病毒感染。 null免疫应答的类型免疫应答的类型天然免疫应答(非特异性免疫应答) 长期种系发育、进化而成;出生时具备,泛特异性,无免疫记忆,产生快,作用时间短。 获得性免疫应答(特异性免疫应答) 后天接受抗原刺激产生, 高度特异性,具有免疫记忆,产生漫,作用时间长。 - 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 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特异性免疫应答特点 特异性免疫应答特点 1.特异性 * 特定的免疫细胞克隆仅能识别特定抗原(决定基); * 应答过程中形成的效应细胞和抗体仅与诱导其产生的抗原(决定基)发生特异性反应。 2.记忆性 淋巴细胞初次接触特定抗原(决定基)→产生应答 →形成特异性记忆细胞 →再次接触相同抗原(决定基)刺激 →记忆细胞迅速被激活,产生强的再次应答 3.耐受性 免疫细胞接受抗原(决定基)刺激 →对特定抗原(决定基)产生特异性不应答 →免疫耐受 null 20世纪获得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的免疫学家 年代 学者姓名 国家 获奖成就 1901 Behring 德国 发现抗毒素,开创免疫血清疗法 1905 Koch 德国 发现结核杆菌,发明诊断结核病的结核菌素 1908 Ehrlich 德国 提出抗体生成侧链学说和体液免疫学说 Metchnikoff 俄国 发现细胞吞噬作用,提出细胞免疫学说 1912 Carrel 法国 器官移植 1913 Richet 法国 发现过敏现象 1919 Bordet 比利时 发现补体, 建立补体结合试验 1930 Landsteiner 奥地利 发现人红细胞血型 1951 Theler 南非 发明黄热病疫苗 1957 Bovet 意大利 抗组胺药治疗超敏反应 1960 Burnet 澳大利亚 提出抗体生成的克隆选择学说 Medawar 英国 发现获得性移植免疫耐受性 1972 Edelman 美国 阐明抗体的化学结构 Porter 英国 阐明抗体的化学结构 1977 Yalow 美国 创立放射免疫测定法 1980 Dausset 法国 发现人白细胞抗原 Snell 美国 发现小鼠H-2系统 Benacerraf 美国 发现免疫应答的遗传控制 Jerne 丹麦 提出天然抗体选择学说和免疫网络学说 Kohler 德国 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 Milstein 阿根廷 单克隆抗体技术及Ig基因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达的遗传控制 Tonegawa 日本 抗体多样性的遗传基础 Murray 美国 第一例肾移植成功 Thomas 美国 第一例骨髓移植成功 1996 Doherty 澳大利亚 提出MHC限制性,即T细胞的双识别模式 Zinkernagel 瑞士 提出MHC限制性,即T细胞的双识别模式 第二章 抗 原第二章 抗 原1.概念:抗原、免疫原性、抗原性、半抗原、表位、异嗜性抗原、胸腺依赖性抗原、非胸腺依赖性抗原、超抗原、丝裂原、佐剂 2.T细胞表位和B细胞表位特性比较 3.TD抗原与TI抗原 4.重要丝裂原 5.超抗原的特征:直接结合TCRVb-MHCII;激活多克隆CD4T细胞;通过分泌大量CK参与病理过程。 抗原的概念和特性抗原的概念和特性 概念:抗原(antigen) 可被T、B淋巴细胞识别,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并可与应答产生的抗体和效应细胞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特性: 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 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能力。 抗原性(antigenicity) 与诱生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特异性结合的能力 。null完全抗原 同时具有免疫原性和抗原性的物质。 半抗原(hapten) 仅具有抗原性而无免疫原性的物质。 载体(carrier) 与半抗原结合而赋予其免疫原性的物质。概 念 抗原的特异性 抗原的特异性 抗原诱导机体产生应答及与应答产物发生反应所显示的专一性。 null * 决定抗原特异性的基本结构或化学基团,又称表位(epitope)。 *是抗原与TCR/BCR及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基本单位。 抗原决定基 (antigenic determinant, AD) * 抗原特异性的分子基础抗原决定基的类型及性质抗原决定基的类型及性质抗原的T细胞表位和B细胞表位抗原的T细胞表位和B细胞表位胰高血糖素:N端1-17氨基酸  B细胞识别(抗体) C端18-29氨基酸 T细胞识别(效应T) T细胞和B细胞抗原表位特性比较 T细胞和B细胞抗原表位特性比较 T细胞决定基 B细胞决定基 识别受体 TCR BCR MHC分子 必需 不需 表位性质 必须要加工处理 天然多肽、多糖、脂 成小肽片段 多糖、有机化合物 表位大小 8-12氨基酸(CD8+T) 5-15氨基酸、5-7单糖 12-17氨基酸(CD4+T) 或5-7个核苷酸 表位类型 线性表位 构象表位/线性表位 表位位置 抗原分子任意部位 抗原分子表面 抗原的交叉反应(cross reaction)抗原的交叉反应(cross reaction)交叉抗原(共同抗原):带有共同表位的抗原null 根据产生抗体是否需要Th细胞辅助分类 * 胸腺依赖性抗原(thymus dependent antigen, TD-Ag):由B细胞表位和T细胞表位组成,绝大多数蛋白质抗原属此类。 * 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hymus independent antigen, TI-Ag):由B细胞表位组成,可分为TI-1Ag(细菌脂多糖)和TI-2Ag(荚膜多糖、聚合鞭毛素等)。 抗原的种类null TD抗原 TI抗原 T细胞辅助 需要 不需要 抗体类型 IgG IgM 细胞免疫 常引起 不引起 免疫记忆 有 无 表位性质 T、B细胞表位 B细胞表位TD抗原与TI抗原特性比较null 丝裂原(mitogen) 与淋巴细胞相应受体结合,激活多克隆静止淋巴细胞,促进其增殖的物质。人和小鼠T、B细胞丝裂原 ———————————— 丝裂原 人 小鼠 ———————————— T B T B ConA + - + - PHA + - + - PWM + + + - LPS - - - + SAC - + - - ————————————null超抗原(superantigen, SAg) 单克隆T细胞应答 1/104 – 1/106超抗原* 一类由细菌外毒素和逆转录病毒蛋白构成的抗原,能与多数T细胞结合,并为T细胞活化提供信号,极微量蛋白可活化多克隆T细胞,产生很强的刺激效果,故称为超抗原。 null * 无须抗原加工与递呈 * 形成TCR Vβ-超抗原-MHC-Ⅱ类分子复合物, *无MHC限制性   SAg的生物学意义  *毒性作用及诱导炎症反应  *自身免疫病  *免疫抑制 SAg与T细胞结合的特点超抗原与普通抗原比较超抗原与普通抗原比较─────────────────────── 特点 普通抗原 超抗原 ─────────────────────── 物质属性 蛋白质、多糖 细菌外毒素、 逆转录病毒蛋白 应答特点 须被APC处理 无须被处理 然后被T细胞识别 直接刺激T细胞 反应细胞 B细胞、T细胞 CD4+T、gdT、B细胞 T细胞反应频率 1/106~104 1/20~1/5 与MHC结合部位 肽结合槽 非多态区 与TCR结合部位 α链V区 - β链V区 β链V区 MHC限制性 + - ───────────────────────小 结小 结Antigen, epitope,免疫原性,抗原性,半抗原,超抗原,异嗜性抗原,丝裂原,佐剂 T表位与B表位的区别 - T表位:线性表位,抗原任意部位,需要APC处理,与MHC结合成复合物,被TCR识别(识别加工处理的抗原); - B表位:构象性和线性表位,抗原表面,不需APC处理和 MHC限制,直接被BCR识别(识别天然抗原)。 决定免疫原性的条件: - 抗原的理化性质:抗原种类,分子大小,结构复杂性和表位的易接近性; -与机体的相互作用:异物性,进入机体的途径和机体遗传因素。 佐剂的作用机制: 改变物理性状;刺激单核吞噬系统,促进抗原递呈;刺激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 超抗原的作用特点:结合特征;多克隆激活;不需APC处理和MHC限制 重要的T/B细胞丝裂原 第三章 免疫器官和组织第三章 免疫器官和组织1. 中枢免疫器官:胸腺和骨髓功能 免疫细胞产生 、发育、分化成熟的场所 2. 外周免疫器官:淋巴结、脾脏和黏膜免疫系统 成熟T/B细胞定居、产生免疫应答的场所、过滤 黏膜免疫系统:指呼吸道、消化道和泌尿生殖道黏膜固有层和上皮细胞下散在的淋巴组织;功能:参与局部免疫应答、分泌SIgA和口服耐受 3. 淋巴细胞再循环:外周免疫器官输出淋巴管胸导管上腔静脉血液循环在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处穿越HEV 返回外周免疫器官 null细胞组成: -胸腺细胞 -胸腺基质细胞: DC, M, 上皮细胞 胸腺微环境: -激素:胸腺素 -细胞因子 -黏附分子 胸腺功能: -T细胞发育分化的场所 -免疫调节功能 -屏障作用: 血-胸腺屏障 胸 腺骨 髓骨 髓各类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 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B细胞再次应答的场所 第三章 免疫器官和组织第三章 免疫器官和组织1. 中枢免疫器官:胸腺和骨髓功能 免疫细胞产生 、发育、分化成熟的场所 2. 外周免疫器官:淋巴结、脾脏和黏膜免疫系统 成熟T/B细胞定居、产生免疫应答的场所、过滤 黏膜免疫系统:指呼吸道、消化道和泌尿生殖道黏膜固有层和上皮细胞下散在的淋巴组织;功能:参与局部免疫应答、分泌SIgA和口服耐受 3. 淋巴细胞再循环:外周免疫器官输出淋巴管胸导管上腔静脉血液循环在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处穿越HEV 返回外周免疫器官 nullArteryVeinLymph nodenull脾脏的结构第三章 免疫器官和组织第三章 免疫器官和组织1. 中枢免疫器官:胸腺和骨髓功能 免疫细胞产生 、发育、分化成熟的场所 2. 外周免疫器官:淋巴结、脾脏和黏膜免疫系统 成熟T/B细胞定居、产生免疫应答的场所、过滤 黏膜免疫系统:指呼吸道、消化道和泌尿生殖道黏膜固有层和上皮细胞下散在的淋巴组织;功能:参与局部免疫应答、分泌SIgA和口服耐受 3. 淋巴细胞再循环:外周免疫器官输出淋巴管胸导管上腔静脉血液循环在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处穿越HEV 返回外周免疫器官 null 淋巴细胞再循环* 淋巴细胞再循环:外周免疫器官输出淋巴管胸导管上腔静脉血液循环在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处穿越HEV 返回外周免疫器官 小 结小 结mucosal-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MALT),淋巴细胞再循环 中枢免疫器官 -胸腺: -骨髓: 外周免疫器官 -淋巴结: -脾脏: -MALT的组成及功能: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免疫调节和屏障作用造血,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B细胞再次应答的场所T/B定居处,免疫应答发生场所,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过滤作用T/B定居处,免疫应答场所,分泌活性物质和过滤作用参与局部免疫应答,分泌sIgA, 参与口服抗原介导的免疫耐受第四章 免疫球蛋白第四章 免疫球蛋白1.概念:抗体、免疫球蛋白、独特型、单克隆抗体、多克隆抗体、基因工程抗体、抗体的类型转换 2. 抗体的基本结构、结构功能及水解片段 3. 抗体的类、亚类、型、亚型 4. 抗体的生物学功能 5. 五种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特性 null由两条相同的重链和两条相同的轻链通过二硫键连接而成的四肽链分子。null重链与轻链 * 重链(heavy chain, H链) -约450-550氨基酸 -根据重链恒定区抗原特异性不同,将之分为5种:、、、、。其相应Ig为IgG、IgM、IgA、IgD、IgE, * 轻链(light chain, L链) -约210个氨基酸 -根据轻链恒定区抗原性不同,分为和两种。 -在不同种属的动物与链的比例不同: 人: 2:1 小鼠:20:1 nullnullFlexibility of immunoglobulins铰 链 区(hinge)-位于CH1和CH2之 间,含丰富的脯氨 酸,易伸展弯曲; -利于Ig与抗原结合; -利于暴露补体结合 位点; -IgG、IgA和IgD有 铰链区,而IgM 和IgE则无。null补体结合位点可变区恒定区Fab段Fc段(ADCC、调理)高变区,CDR铰链区nullJ链和分泌片 J链(joining chain) -由浆细胞合成 -连接Ig的单体 -SIgA和IgM有J链 分泌片(secretory component) -由粘膜上皮细胞合成和分泌 -与SIgA非共价键结合 -参与SIgA的分泌;保护 SIgA铰链区,免遭蛋白酶 降解 免疫球蛋白的功能免疫球蛋白的功能V区的功能 特异性结合抗原, 通过Fc发挥效应; 中和毒素及阻断病原体入侵; BCR特异性识别并结合抗原分子,介导体液免疫应答。免疫球蛋白的主要功能免疫球蛋白的主要功能V区功能一: 特异性结合抗原; C区: 发挥免疫效应。Neutralization By Antitoxin AntibodiesNeutralization By Antitoxin AntibodiesV区功能二:Neutralization By Antiviral AntibodiesNeutralization By Antiviral AntibodiesnullV区功能 三: BCR识别抗原的B细胞表位nullC区功能: 1. 激活补体null2.C区功能:ADCC的效应细胞ADCC的效应细胞Fc的功能Fc的功能4. 细胞亲嗜性: IgE 和 IgG 5. 介导I型超敏反应: IgEnullC 区的功能 激活补体: IgM、IgG1-3  激活补体经典途径 聚合的IgA和IgG4  激活补体旁路 与细胞表面FcR结合: 1)调理作用(opsonization); IgFc段与吞噬细胞表面FcR结合促吞噬; 2)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ADCC) 3) 介导I型超敏反应 穿过胎盘和粘膜: IgG通过胎盘;sIgA穿过粘膜nullnull木瓜蛋白酶胃蛋白酶null类(class):根据CH抗原特异性的不同分为五大类 γ μ α δ ε IgG IgM IgA IgD IgE 亚类:重链抗原特异性,二硫键数目和位置的不同 IgG1-G4; IgA1-A2; IgM1-M2。 型(type):根据CL抗原性不同:κ型和λ型 亚型:λ型有亚型(OZ+, OZ-)免疫球蛋白的分类null 同种型(isotype) 指同一种属所有个体的Ig分子共有的抗原特异性 标志 禁止坐卧标志下载饮用水保护区标志下载桥隧标志图下载上坡路安全标志下载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下载 ,位于IgC区。 同种异型(allotype) 指同一种属不同个体间Ig分子所具有的不同的抗原特异性标志,广泛存在于Ig的C区和V区(IgG, IgA,IgE和链C区)。 独特型(idiotype) 指同一个体不同B细胞克隆产生的Ig分子所特有的抗原特异性标志,独特型由若干个抗原决定簇组成,又称为独特位(idiotope) ,主要存在于V区。 免疫球蛋白的血清型五种免疫球蛋白特性五种免疫球蛋白特性1. IgG: 血清含量最高 再次免疫应答的主要抗体 调理、ADCC、激活补体经典途径 通过胎盘 2. IgM: 分子量最大 初次免疫应答早期出现的抗体 激活补体作用最强 天然抗体为IgM 3. IgA: 血清型IgA(单体)和分泌型IgA(二聚体) 参与呼吸道、消化道等局部黏膜免疫 4. IgD:血清型功能不清;膜型为BCR的重要组成成分,是B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标志 5. IgE: 血清含量最少 与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结合,参与I型超敏反应 与抗寄生虫免疫有关 人工制备抗体人工制备抗体多克隆抗体 单克隆抗体 基因工程抗体null针对不同表位的B细胞带有多个表位克隆增殖多种抗体的混合物 (多克隆抗体)刺激小鼠多克隆抗体 (polyclonal antibody)用含多种抗原决定簇的抗原物质免疫动物,刺激多个B细胞克隆所获得的免疫血清(含多种抗体的混合物),此为多克隆抗体。 来源广泛,制备容易;特异性不高。 null单克隆抗体 monoclonal antibody, mAb借助小鼠B细胞杂交瘤(hybridoma)技术,所制备的高度均一(属同一类、亚类、型别)、单一特异性(仅针对特定抗 原表位)的抗体。 纯度高、特异性强、可大量生产。Koehler, 1975HAT: H:次黄嘌呤 A: 氨基喋呤 T:胸腺嘧啶核苷基因工程抗体基因工程抗体 又称重组抗体 借助DNA重组技术和蛋白质工程技术,按人们的意愿在基因水平上对Ig进行切割、拼接或修筛,重新组装成为新型抗体分子 小 结小 结Monoclonal antibody, idiotype, 免疫球蛋白、抗体、多克隆抗体 抗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由两条相同的重链和两条相同的轻链通过二硫键连接而成的四肽链分子(可变区、铰链区、恒定区、J链、分泌片) -可变区功能:结合抗原、中和作用、BCR - Fc区功能:激活补体、调理、ADCC、I型超敏反应、通过胎盘 抗体的类、亚类、型、亚型 五种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特性 多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基因工程抗体 第五章 补 体 系 统第五章 补 体 系 统1.概念:补体、经典激活途径、旁路激活途径、MBL激活途径 2.三个补体激活途径的过程与比较 3.补体激活的调控 4.补体的生物学功能概 念概 念补体系统(complement system): 由30余种广泛存在于血清、组织液和细胞膜表面蛋白质组成的、具有精密调控机制的蛋白质反应系统,其活化过程表现为一系列丝氨酸蛋白酶的级联酶解反应。 null1.补体的固有成分 经典途径的C1q、C1r、C1s、C4、C2、C3; 旁路途径的B因子、D因子、P因子 MBL途径的MBL、MASP 三条途径的共同末端通路C5~C9。 2.调节蛋白:C1抑制物、I因子、H因子、 DAF、MCP、C4结合蛋白等。 3.补体受体:CR1~CR5、 C3aR、 C4aR、C5aR等。补体系统的组成nullMASP激活C3(H2O) C3 自发性活化 C3 自发性活化 C3H2OBD C3 C3 转化酶的产生This C3b molecule has a very short half lifeC3b结合在“激活物”表面才能进一步活化旁路途径C3b结合在“激活物”表面才能进一步活化旁路途径C3bC3转换酶null C3 C5BDPC5转化酶形成如果不被降解……C3 激活之放大机制C3 激活之放大机制BD C3 C3 激活之放大机制C3 激活之放大机制C3aBD C3 C3 激活之放大机制C3 激活之放大机制C3aC3a C3 BDC3 激活之放大机制C3 激活之放大机制C3aC3aC3aC3 激活之放大机制C3 激活之放大机制C3aC3aC3anullnullMASP激活C3(H2O)null 经典途径 旁路激活途径 MBL途径 激活物质 IC(IgM,IgG1-3) 肽聚糖,酵母多糖,LPS 病原体表面的甘露糖 凝聚的IgA, IgG4 起始分子 C1q C3 MBL 参与补体成分 C1-C9 C3,C5-C9,B,D,P因子 C2-C9, MASP C3转换酶 C4b2a C3bBb C4b2a C5转换酶 C4b2a3b C3bnBb C4b2a3b 生物学作用 参与特异性免疫 参与天然免疫 参与天然免疫补体三条激活途径的比较 nullnull正反馈放大效应旁路途径调控: C3转换酶nullS蛋白阻止C5678不能插入细胞膜。补体调节蛋白对补体活化的调控C1: C1INHC4b2a: DAF,C4bp,CR1,MCP,I C3bBb: DAF, H, CR1,MCP,I C4b2a3b,C3b2Bb: CR1,H,IMAC: CD59, S蛋白补体的生物学作用 1.CDC 2.调理 3.引起炎症反应: -趋化 -激肽样作用 -过敏毒素 补体的生物学作用 1.CDC 2.调理 3.引起炎症反应: -趋化 -激肽样作用 -过敏毒素 null4. C3b参与免疫复合物的清除。 5. 参与免疫调节(C3b+CR1) (C3d+CR2) 补体的生物学作用补体的生物学功能补体的生物学功能CDC:溶菌、溶解病毒 调理作用(CR1、CR3、CR4) 清除免疫复合物(C3b/CR1) 炎症介质作用(C3a、C5a) 参与免疫调节(C3d/CR2)null小 结小 结Complement, membrane attack complex (MAC) 补体激活三条途径的过程和比较 补体的生物学功能: CDC、调理、清除IC、炎症介质(趋化、激肽、过敏毒素)、免疫调节 补体的调节
本文档为【免疫学总复习1】,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82643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13M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理学
上传时间:2012-06-08
浏览量: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