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关键词

举报
开通vip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关键词nullnull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关键词 季 玢null关键词的标准:在特定文化网络中的核心位置。 每一个时代都会产生一些关键的概念,它们隐含着这个时代最为重要的信息,或者成为复杂的历史脉络的聚合之处。提到这些关键性的概念也就是从某一个方面阐释一个时代。 null一.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一)概念的提出1985年5月,陈平原、钱理群、黄子平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座谈会”上首次提出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概念 《论“20世纪中国文学”》发表于《文学评论》1985年第5期 《读书》1985年10-12期连载了《2...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关键词
nullnull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关键词 季 玢null关键词的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在特定文化网络中的核心位置。 每一个时代都会产生一些关键的概念,它们隐含着这个时代最为重要的信息,或者成为复杂的历史脉络的聚合之处。提到这些关键性的概念也就是从某一个方面阐释一个时代。 null一.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一)概念的提出1985年5月,陈平原、钱理群、黄子平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座谈会”上首次提出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概念 《论“20世纪中国文学”》发表于《文学评论》1985年第5期 《读书》1985年10-12期连载了《20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 null 不单是为了把目前存在着的近代文学、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这样的研究格局加以打通,也不只是研究领域的扩大,而是要把20世纪中国文学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来把握。 —— 《论“20 世纪中国文学”》 null 20 世纪中国文学是一个由古代中国文学向现代中国文学转变、过渡并最终完成的进程,一个中国文学走向并汇入世界文学总体格局的进程,一个在东、西方文化大撞击大交流中、从文学方面(与政治、道德等其他方面一起) 形成现代民族意识(包括审美意识) 的进程,一个通过语言艺术来折射并表现古老的民族及其灵魂在新旧嬗递的大时代中获得新生并崛起的进程。 —— 《论“20 世纪中国文学”》null走向“世界”的文学; 以“改造民族的灵魂”为总主题的文学; 以“悲凉”为基本核心的现代美感特征; 由文学语言结构表现出来的现代化进程; 与此观念相关的文学史研究的方法论问题。“20 世纪中国文学”的基本构想涵纳以下内容:null陈思和把20 世纪中国文学史研究划分为三个阶段: 1、“中国新文学史”研究时期; 2、“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时期; 3、“20世纪中国文学史”研究时期。null(二)概念的意义从外部看, 它降低了旧的意识形态的权威性, 落实了现代文学与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密切关系, 体现了强烈的介入意识和当下意识。 从内部看, 它的现代意识和整体意识拓展了现代文学的内涵和视野, 体现了鲜明的系统性、开放性和世界眼光。null(三)对概念的质疑 1.时间层面的问题王富仁许志英谭桂林null2.对现代性缺乏反省 全炯俊:《“20世纪中国文学论”批判》 吴 炫:《一个非文学性命题——“20 世纪中国文学”观局限分析》 null3.文学性的认定 用“现代性、共同性和技术性”体现的对文学的把握、描述,主要是从文化角度、思潮角度、技术和材料等角度对文学的观照,难以触及到文学“穿越”这些要求、建立独特的“个体化世界”所达到的程度,这一文学观虽然突破了政治对文学的束缚,但却未能突破文化对文学的束缚,其非文学性表现在现代性、共同性和文体性三方面。 ——吴 炫null(四)对概念的认知 “20 世纪中国文学”论试图打破文学理论、文学史和文学批评之间的割裂,它揭示出新旧文学之间伴随着深刻联系的裂变关系,具有观照百年世纪文学的整体性开放性视野。这是一个历史性的阶段性概念,它并不能完全否定近代文学、现代文学以及当代文学等概念的有效性。 null二.重写文学史命名的置换象征着文学史研究的一次重要转型 (一)命题的提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文学观是“重写中国文学史”之序曲。 李劼:《中国现代文学史一九一七——一九八四论略》(《黄河》杂志1988年第1期) null 20世纪中国文学史应是文学的本体性不断失落而又不断被寻求的审美精神和语言能力的消长史。 ——李劼1988年第4期至1989年第6期《上海文论》开设 “重写文学史”专栏,陈思和、王晓明明确提出此口号。null(二)命题的意义 进入1950年代, 随着现代文学学科的建立, 最突出的变化, 是研究者职业化了, 学术生产‘体制化’了, 文学史思维受教学需求和政治的制约也多了, 个人的研究程度不同都会接受意识形态声音的询唤, 研究中的‘我’就自觉不自觉地被‘我们’所代替。 ——温儒敏:《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稿〉与现代文学学科的建立》,《文学评论》, 2003年第1期 null第一次写到1949年第一部力图以毛泽东的《新民主义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指导原则 是在新文学史成为一门新的学科,在大学中文系被规定为基础课的条件下,最早出版的教材。肯定了中国的新文学是从“五四”开始, 其基本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学, 指导思想是无产阶级。 null‘重写文学史’首先要解决的, 不是要在现有的现代文学史著作行列里再多出几种新的文学史, 也不是在现有的文学史基础上再加几个作家的专论, 而是要改变这门学科的原有性质, 使之从从属于整个革命史传统教育的状态下摆脱出来, 成为一门独立的、审美的文学史学科。 ——陈思和:《关于“重写文学史”》《文学评论家》,1989年第2期。 null“重写文学史”的价值追求, 主要表现为文学研究必须对已有的文学史观念进行整体突破, 必须大胆解除文学对政治的过重承诺, 解除文学与政治之间的强制性合约, 恢复文学自身的独立性, 让现代文学自身具有的、被政治遮蔽已久的审美特征发散出迷人的光彩。1.把以往政治的文学史重写为审美的文学史; 2.把统一的文学史改变为多元的个人性的文学史。 null(三)重写文学史的三大陷阱1.陷阱之一: “历史恰恰既聋又瞎”历史成了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还原历史并不平均关注历史世界的各个部分, 而总有一个中心意识, 但中心并不是唯一, 它仍然要与其他各个部分发生作用。没有其他各个部分, 就没有所谓的中心。 null杨守森 著 力图从文艺心理学角度切入, 对本世纪中国作家的心态类型、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变化以文学创作的影响进行分析描述, 以期进一步探讨文学自身发展的规律。 ——杨守森 null 在后现代主义大肆盛行的当下, 还原历史细节要有自身的原则,即历史细节必须具有影响历史还原意义或者被扩大后足以填补整个历史退隐之后留下的空白的价值功能。 null2.陷阱之二: “纯理性还原”或“纯感性还原”“理性还原”的理论资源是儒家的注疏传统, 依照的是清代章学诚“辨章学术, 考镜源流”的精神, 是一种 经验 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宣传工作经验交流材料优秀班主任经验交流小学课改经验典型材料房地产总经理管理经验 实证。 “理性还原”是写作者对于长期以来政治叙述模式、清晰明确的二元对立思维方式强烈不满, 宣扬回到历史“原初”的产物。 null 着重点不是对这些现象的评判, 即不将创作和文学问题从特定的历史情境中抽出来, 按照编写者所信奉的价值尺度(政治的、伦理的、审美的) 做出臧否, 而是努力将问题放回到‘历史情境’ 中去审察。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前言》 null“感性还原”就是打破一切成见(即前判断),有意保持自由知识分子的心态, 凸现主体意识的还原方式。文学史写作本质上被理解为研究对象与研究主体相互建构的对话过程。 “感性还原”强调文学研究的当代性, 即用今天的价值标准来衡量过去的文学。其价值则在于延宕历史的当代性。 null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的艺术生命不在于陈词滥调地 宣传 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孕期保健知识宣传1冬季预防流感知识宣传手足口病防知识宣传森林防火宣传内容 和维护那些过时的政策和政治口号,也不是反过来仅仅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加以简单的否定, 而是看它是否经得起今天的艺术标准来重新阐释。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前言》 null 长期以来我们所奉行的二元对立且抑扬褒贬的思维方式使得一部分文学史写作者将“理性还原”和“感性还原”决然地对峙起来, 大家自言其说, 缺乏对自身的反省。 我们拒绝非“理性还原”即“感性还原”, 因为作为文学史的历史还原应该是“理性还原”与“感性还原”的融合, 这是一种既有历史客观书写的严谨和精深, 又有对丰富的文学世界还原的灵动和生机的还原方式, 由此种方式所生成的文学史一定会具有历史的真实与历史理解的真实相交融的艺术感染力。null3.陷阱之三: “逆向之思”与“功利之心”“逆向之思”, 即“反”历史之思, 还原历史是为了给历史“平反”“翻案”。 还原历史与历史反思是相随的,反思历史是还原历史的目的, 而还原历史是反思历史的前提。 有意义的过去就是那种在存亡关头向我们闪现的柔弱现象,将历史不公正地抹除了的影子唤入现在, 使它们把某种力量借给我们。 ——伊格尔特:《历史中的政治、哲学、爱欲》null“逆向之思”与“功利之心”是一对孪生姐妹。 一种论断越是明晰简析, 越是给人某种洞见般的启发, 就越应具有确实的审慎根据。 ——刘小枫:《拯救与逍遥》 null三、现代性(一)一个复杂的西方概念 现代性(modemity)一词是一个内涵繁复、聚讼不已的西方概念。 ——汪晖 现代性是一种叙事。 —【法】利奥塔null 把现代性看作为一种态度而不是历史的一个时期。我说的态度是指对于现时性的一种关系方式:一些人所作的自愿选择,一种思考和感觉的方式,一种行动、行为的方式。它既标志着属性也表现为这一种使命,当然,它也有一点像希腊人叫作气质的东西。 —【法】福柯:《何谓启蒙》null 现代性:一个未完成的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德]尤根·哈贝马斯null 现代性是未完成且无法完成的规划。 ——【英国】齐格蒙特·鲍曼 null 现代性是一种社会生活或者组织模式。 ——【英】安东尼·吉登斯 null(二)中国“现代性”的流行及其原因最早在真正意义上用现代性理论来审视中国现代文学的是旅美学者李欧梵 null 在中国,“现代性”不仅含有一种对于当代的偏爱之情,而且还有一种向西方寻求“新奇”这样的前瞻性。因此,在中国,现代性这个新概念似乎在不同的层面上继承了西方“资产阶级”现代性的若干常见的含义:进化与进步的思想,积极而坚信历史的前进,相信科学和技术的种种益处,相信广阔的人道主义所制定的那种自由和民主的理想。——李欧梵 null 1994年“现代性”概念大面积进入大陆文学理论与批评领域,甚至成为人们描述和言说百年文学与思想史的不可或缺的通用术语。 宋剑华主编:《现代性与中国文学》 陈晓明主编:《现代性与中国当代文学转型》 温奉桥主编:《现代性与20世纪中国文学》 null流行原因:1.后现代主义的刺激 后现代论述的扩张一再返回现代性问题,触发了重新理解现代现象的需求。 ——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null2.时间之窗的影响3.社会文化的巨幅转型(三)20世纪中国文学的现代性内涵1.历史学意义上的现代性 在词源学的意义上,现代性首先是一个时间概念,它与“古代”相对,意味着“新”,从而蕴含着一种新的时间意识。 null 只有在一种特定时间意识,即线性不可逆转的、无法阻止地流逝的历史性时间意识中,现代性这个概念才能被构想出来。 ——【美】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 null2.社会学意义上的现代性 现代性问题是人类社会现代化历史进程中,从物质经济到精神文化各个领域形成和出现的一种属性。 从宏观上把握了中国现代性发生、发展,也就能从宏观上把握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null3.人学意义上的现代性 结合文学的具体规定性,“文学是人学”是统摄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的核心灵魂。 对“人”的发现,是推动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性”发展的内在的动力。 null4.审美意义上的现代性 现代性既不是一个文学文本的形式构成问题, 也不是一个题材和内容问题, 更不是一个单纯的思想意蕴和人学内涵问题,而是由整个文学系统展现、开拓和贯穿的现代情感问题。 (1)第一个层次是文学主体(以作家为主) 构成的现代性情感发生层, 也是现代情感发生的原点。 null第一个环节是人文精神的构建 nullnull李贽的“童心”说汤显祖的“唯情说”公安派的“性灵说”null第二个环节是现代理性精神的孕育 怀疑、批判、否定 不畏权威的独立精神 超越精神 null第三个环节是自由意志的健全 当各种信仰可以自由竞争时, 即当各种信仰能够各执己见,且不受法律或金钱影响时,思想就是自由的。 从我们的思想自由中产生了整个艺术、哲学和美的想象的世界。 ——【美】罗伯特·罗素:《自由之路》 null(2)现代性情感的第二层是文学本体即文本世界所折射出的人类在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自我中表现出来的人文精神、自由意志、独立人格、理性智慧和批判精神。 第二层情感与第一层情感是相辅相成的,具有明显的因果逻辑关系, 即第二层情感是第一层情感的符号化。 null(3)现代性情感的第三层是由文学客体即社会生活所显现出的人类勇于探索、创新和超越的审美力量。 天才从根本上说只会出现在艺术领域, 而不会出现在科学世界。 ——【德】叔本华 null现代性情感现实主义:自然主义、批判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新现实主义 浪漫主义:积极浪漫主义、消极浪漫主义 现代主义:印象主义、抽象主义、未来主义、立体主义、形式主义、意识流、荒诞派、垮掉的一代、黑色幽默、达达主义 后现代主义:女权主义、新马克思主义、新历史主义、新殖民主义、第三世界、东方主义、解构主义 null(四)现代性远没有完成“现代性终结论” “现代性未完成论” 分歧以审美意义上的现代性为例来说明 1.中国现代文学总体系统的现代美学质素羸弱 创作主体、文学文本系统、接受主体 null2.20 世纪的中国文学在大部分时间内将外在的功利性诉求置于文学本体的审美性诉求之上, 彰显出现代审美理性的弱势地位。 欲新一国之民, 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故欲新道德, 必新小说; 欲新宗教, 必新小说; 欲新政治, 必新小说; 欲新风俗, 必新小说; 欲新学艺, 必新小说; 乃至欲新人心、欲新人格, 必新小说。何以故?小说有不可思议之力支配人道故。 ——梁启超null政治制导下的文学 市场机制下的文学 两把利剑身体写作网络写作青春写作null林白陈染棉棉安妮宝贝 null “身体”概念正在被许多批评家所关注、阐释和使用。葛红兵用“身体”概念分析晚生代的创作;谢有顺提出“文学身体学”的命题;董之琳对女性躯体写作的批评;陈仲仪对肉身化诗歌的分析;王岳川对身体资本与文化资本关系的诠释以及龚卓军对科幻电影的身体学分析等等。“身体”成为现代文学与文化批评不可回避的范畴。null 身体美学认为,身体体验既包括精神性,又是肉体感受,而且精神性是寓于身体感受中的。身体美学虽然强调身体性与精神性的同一,但实际上是倾向于身体性的,精神性只被看作身体性的一部分,它并不比身体性高雅,也不能超越身体性。它强调了欲望的强力作用,把审美从高雅的彼岸拉回到世俗世界。null痞子蔡null网络文学的三驾马车:宁财神、李寻欢和邢育森nullnullnull3.20 世纪中国学存在着悲剧成分过少而正剧成分过多的反现代性美学现象悲剧是一种现代性的审美诉求 null 20 世纪中国文学中甚嚣尘上的正剧美学倾向存在的原因:政治意识形态制导作用、中国古典美学中“大团圆”叙事结构的影响。 null四、纯文学(一)概念的缘起最早是西方在反对宗教意识形态和伦理观念对文学直接干涉的背景中提出来的。 在理论上率先对纯文学的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并确立了纯粹艺术的根据的是康德。 null 美的艺术是这样一种表象方式, 它本身是合目的性的, 并且虽然没有目的, 但却促进着对内心能力在社交性的传达方面的培养。⋯ ⋯审美的艺术作为美的艺术, 就是这样一种把反思判断力、而不是感官感觉作为准绳的艺术。 ——康德《判断力批判》 null(二)概念的中国内涵演变1. 指与古代“文学”概念相对的现代独立的文学学科观念 中国古代的文学观是“杂文学观”,文史混杂,文笔兼收;20 世纪的文学观接受西方影响,祛杂提纯,强化文学的独立价值和科学体系,采取的是“纯文学”观。 ——杨义null2. 与工具 论文 政研论文下载论文大学下载论文大学下载关于长拳的论文浙大论文封面下载 学观相对立的自律的审美的文学观中国最早引进西方纯文学概念的是王国维 美术之无独立价值也久矣, 此无怪历代诗人, 多托于忠君爱国劝善惩恶之意, 以自解免, 而纯粹美术之著述, 往往受世之迫害而无人为之昭雪者也。 ——王国维:《论哲学家与美术家之天职》 null王国维引进纯文学的概念, 标志着现代中国的文学自觉时代的开始。 null 由纯文学上言之, 则以一切美术之本质, 皆在使观听之人, 为之兴感怡悦。文章为美术之一, 质当亦然, 与个人暨邦国之存, 无所系属, 实利离尽, 究理弗存。故其为效, 益智不如史乘, 诫人不如格言, 致富不如工商, 弋功名不如卒业之券。 ——鲁迅:《摩罗诗力说》 null 20世纪80年代初将纯文学视为与政治强制规范的文学相对立的一种文学标准, 强调文学的审美性、自足性, 强调文学具有自己的独特规律性,改变了古典文学运动以来追求文学的实用理性功能的工具论文学观, 使文学走上了一条关注自身形式因素的先锋主义发展道路。 null3.与商业文化相对抗的纯文学观 在一个文化资本稀缺的时期, 通俗文学与纯文学并没有产生尖锐的冲突, 相反通俗文学与现代派、先锋文学等自律的纯文学共同承担了文学启蒙的使命。 null90 年代初在市场化的洪流中, 通俗文艺与纯文学的冲突愈演愈烈。 新浪读书频道携手贝塔斯曼书友会评选出的“当代读者最喜爱的100位华语作家”中,当代通俗文学作家就占了三成多,其中包括10多名网络作家。韩寒、郭敬明、安妮宝贝位居前20名之中,且名次盖过了苏轼、李清照、朱自清、徐志摩、白居易这些经过近百年乃至千余年历史淘砺的名家。 null 文学期刊是坚持纯文学的品味和立场, 还是为适应生存而变脸? 成为晚近几年媒体关注的一个焦点。 null(三)“纯文学”概念的质疑与批判2001年第3期《上海文学》在“批评家俱乐部”栏目, 以头条位置刊出李陀的访谈录《漫说“纯文学”》, 引发了一场关于“纯文学”的讨论。 null薛毅《开放我们的文学观念》、张闳《文学的力量与“介入性”》、葛红兵《介入: 作为一种纯粹的文学信念》、韩少功《好“自我”而知恶》、吴炫《文学的穿越性》两个基本观点:对“纯文学” 匮乏介入精神的批评 消解“纯”与“不纯”的二元对立 null 从历史的经验看, 纯文学的概念, 其意义基本是从批判的方面表现出来的, 即是在对现存的过于功利化的文学的批判中表现出它的价值来。如此,纯文学总能够改变文学的道路, 使之朝着更注重文学自身的审美特点的方向发展, 但它却无法从正面提供一个纯文学的样板, 不能为纯文学确立一个可以实证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指标体系, 故可以说它从来没有创造出一种真正的纯文学来。 null 90 年代所谓的“纯文学”文本彻底失去了在更深层次上和生活激流相呼应的激情, 而沦为知识分子回避大众、时代、社会这些复杂命题的遮羞布。
本文档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关键词】,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71009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5M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2-06-02
浏览量: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