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防雷演示稿件

防雷演示稿件

举报
开通vip

防雷演示稿件一.新增内容1.总则1.0.1为使建(构)筑物防雷设计因地制宜地采取防雷措施,防止或减少雷击建(构)筑物所发生的人身伤亡和文物、财产损失,以及雷击电磁脉冲引发的电气和电子系统损坏或错误运行,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建(构)筑物的防雷设计2.术语新规范列出了供50个术语,有些是原来使用的术语,是有些是新的术语,有些是改变称谓。如下:2.0.5防雷装置lightningprotectionsystem(LPS)用于减少闪击击于建(构)筑物上或建(构)筑物附近造...

防雷演示稿件
一.新增内容1.总则1.0.1为使建(构)筑物防雷MATCH_ word word文档格式规范word作业纸小票打印word模板word简历模板免费word简历 _1714000712029_3因地制宜地采取防雷措施,防止或减少雷击建(构)筑物所发生的人身伤亡和文物、财产损失,以及雷击电磁脉冲引发的电气和电子系统损坏或错误运行,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制定本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建(构)筑物的防雷设计2.术语新规范列出了供50个术语,有些是原来使用的术语,是有些是新的术语,有些是改变称谓。如下:2.0.5防雷装置lightningprotectionsystem(LPS)用于减少闪击击于建(构)筑物上或建(构)筑物附近造成的物质性损害和人身伤亡,由外部防雷装置和内部防雷装置组成。(新规范增加了外部防雷装置和内部防雷装置的概念;原规范中防雷装置为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第1页/共79页2.0.6外部防雷装置externallightningprotectionsystem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组成。(原规范中防雷装置)2.0.7内部防雷装置internallightningprotectionsystem由防雷等电位连接和与外部防雷装置的间隔距离组成。(是新增加概念,包括电气系统和电子系统的防电涌保护及隔离放电间隙)2.0.8接闪器air-terminationsystem由拦截闪击的接闪杆、接闪带、接闪线、接闪网以及金属屋面、金属构件等组成。(原规范名称为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线、避雷网)2.0.9引下线down-conductorsystem用于将雷电流从接闪器传导至接地装置的导体。第2页/共79页2.0.10接地装置earth-terminationsystem接地体和接地线的总合,用于传导雷电流并将其流散入大地。2.0.11接地体earthelectrode埋入土壤中或混凝土基础中作散流用的导体。2.0.12接地线earthingconductor从引下线断接卡或换线处至接地体的连接导体;或从接地端子、等电位连接带至接地体的连接导体。2.0.13直击雷directlightningflash闪击直接击于建(构)筑物、其他物体、大地或外部防雷装置上,产生电效应、热效应和机械力者。2.0.14闪电静电感应lightningelectrostaticinduction由于雷云的作用,使附近导体上感应出与雷云符号相反的电荷,雷云主放电时,先导通道中的电荷迅速中和,在导体上的感应电荷得到释放,如没有就近泄入地中就会产生很高的电位。第3页/共79页2.0.15闪电电磁感应lightningelectromagneticinduction由于雷电流迅速变化在其周围空间产生瞬变的强电磁场,使附近导体上感应出很高的电动势。2.0.16闪电感应lightninginduction(原规范-雷电感应)闪电放电时,在附近导体上产生的雷电静电感应和雷电电磁感应,它可能使金属部件之间产生火花放电。2.0.17闪电电涌lightningsurge(原规范-雷电波)闪电击于防雷装置或线路上以及由闪电静电感应或雷击电磁脉冲引发,表现为过电压、过电流的瞬态波。2.0.18闪电电涌侵入lightningsurgeonincomingservices(原规范-雷电波侵入)由于雷电对架空线路、电缆线路或金属管道的作用,雷电波,即闪电电涌,可能沿着这些管线侵入屋内,危及人身安全或损坏设备。第4页/共79页2.0.19防雷等电位连接lightningequipotentialbonding(LEB)(注意:与局部等电位连接LEB区别)将分开的诸金属物体直接用连接导体或经电涌保护器连接到防雷装置上以减小雷电流引发的电位差。2.0.20等电位连接带bondingbar将金属装置、外来导电物、电力线路、电信线路及其他线路连于其上以能与防雷装置做等电位连接的金属带。2.0.21等电位连接导体bondingconductor将分开的诸导电性物体连接到防雷装置的导体。2.0.22等电位连接网络bondingnetwork(BN)将建(构)筑物和建(构)筑物内系统(带电导体除外)的所有导电性物体互相连接组成的一个网。2.0.23接地系统earthingsystem将等电位连接网络和接地装置连在一起的整个系统。2.0.24防雷区lightningprotectionzone(LPZ)划分雷击电磁环境的区,一个防雷区的区界面不一定要有实物界面,如不一定要有墙壁、地板或天花板作为区界面。第5页/共79页2.0.25雷击电磁脉冲lightningelectromagneticimpulse(LEMP)雷电流经电阻、电感、电容耦合产生的电磁效应,包含闪电电涌和辐射电磁场。2.0.26电气系统electricalsystem(电源系统)由低压供电组合部件构成的系统。也称低压配电系统或低压配电线路。2.0.27电子系统electronicsystem(电子信息系统)由敏感电子组合部件构成的系统。(电子系统包括由通信设备、计算机、控制和仪表系统、无线电系统、电力电子装置构成的系统)2.0.28建(构)筑物内系统internalsystem建(构)筑物内的电气系统和电子系统。2.0.29电涌保护器surgeprotectivedevice(SPD)用于限制瞬态过电压和分泄电涌电流的器件。它至少含有一个非线性元件。第6页/共79页2.0.30保护模式modesofprotection电气系统电涌保护器的保护部件可连接在相对相、相对地、相对中性线、中性线对地及其组合,以及电子系统电涌保护器的保护部件连接在线对线、线对地及其组合。2.0.31最大持续运行电压maximumcontinuousoperatingvoltage(Uc)可持续加于电气系统电涌保护器保护模式的最大方均根电压或直流电压;可持续加于电子系统电涌保护器端子上,且不致引起电涌保护器传输特性减低的最大方均根电压或直流电压。2.0.32标称放电电流nominaldischargecurrent(In)流过电涌保护器8/20μs电流波的峰值。2.0.33冲击电流impulsecurrent(Iimp)由电流幅值Ipeak、电荷Q和单位能量W/R所限定。2.0.34以Iimp试验的电涌保护器SPDtestedwithIimp耐得起10/350μs典型波形的部分雷电流的电涌保护器需要用Iimp电流做相应的冲击试验。第7页/共79页2.0.35I级试验classItest电气系统中采用I级试验的电涌保护器要用标称放电电流In、1.2/50μs冲击电压和最大冲击电流Iimp做试验。I级试验也可用T1外加方框表示,即。2.0.36以In试验的电涌保护器SPDtestedwithIn耐得起8/20μs典型波形的感应电涌电流的电涌保护器需要用In电流做相应的冲击试验。2.0.37Ⅱ级试验classⅡtest电气系统中采用Ⅱ级试验的电涌保护器要用标称放电电流In、1.2/50μs冲击电压和8/20μs电流波最大放电电流Imax做试验。Ⅱ级试验也可用T2外加方框表示,即。2.0.38以组合波试验的电涌保护器SPDtestedwithacombinationwave耐得起8/20μs典型波形的感应电涌电流的电涌保护器需要用Isc短路电流做相应的冲击试验。第8页/共79页2.0.39Ⅲ级试验classⅢtest电气系统中采用Ⅲ级试验的电涌保护器要用组合波做试验。组合波定义为由2Ω组合波发生器产生1.2/50μs开路电压Uoc和8/20μs短路电流Isc。Ⅲ级试验也可用T3外加方框表示,即。2.0.40电压开关型电涌保护器voltageswitchingtypeSPD无电涌出现时为高阻抗,当出现电压电涌时突变为低阻抗。通常采用放电间隙、充气放电管、硅可控整流器或三端双向可控硅元件做电压开关型电涌保护器的组件。也称“克罗巴型”电涌保护器。具有不连续的电压、电流特性。2.0.41限压型电涌保护器voltagelimitingtypeSPD无电涌出现时为高阻抗,随着电涌电流和电压的增加,阻抗连续变小。通常采用压敏电阻、抑制二极管作限压型电涌保护器的组件。也称“箝压型”电涌保护器。具有连续的电压、电流特性。2.0.42组合型电涌保护器combinationtypeSPD由电压开关型元件和限压型元件组合而成的电涌保护器,其特性随所加电压的特性可以表现为电压开关型、限压型或电压开关型和限压型皆有。第9页/共79页2.0.43测量的限制电压measuredlimitingvoltage施加规定波形和幅值的冲击波时,在电涌保护器接线端子间测得的最大电压值。2.0.44电压保护水平voltageprotectionlevel(Up)表征电涌保护器限制接线端子间电压的性能参数,其值可从优先值的列表中选择。电压保护水平值应大于所测量的限制电压的最高值。2.0.451.2/50μs冲击电压1.2/50μsvoltageimpulse规定的波头时间T1为1.2μs、半值时间T2为50μs的冲击电压。2.0.468/20μs冲击电流8/20μscurrentimpulse规定的波头时间T1为8μs、半值时间T2为20μs的冲击电流。(一般标称放电电流为1/2标称冲击电流)2.0.47设备耐冲击电压额定值ratedimpulsewithstandvoltageofequipment(Uw)设备制造商给予的设备耐冲击电压额定值,表征其绝缘防过电压的耐受能力。第10页/共79页二.建筑物的防雷分类条文3.0.2、3.0.3、3.0.4均为强制性条文,共分三类防雷建筑1.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均为有爆炸危险的工业建筑(有爆炸危险的工业建筑不是一类防雷建筑就是二类防雷建筑)2.第二类防雷建筑物:a.有爆炸危险但不会造成巨大破坏力的的工业建筑b.国家级和大型公共建筑,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c.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05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和其他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以及火灾危险场所d.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25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或一般性工业建筑物。第11页/共79页3.第三类防雷建筑物:a.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及省级档案馆。b.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1次/a,且小于或等于0.05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和其他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以及火灾危险场所。c.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5次/a,且小于或等于0.25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或一般性工业建筑物。d.在平均雷暴日大于15d/a的地区,高度在15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在平均雷暴日小于或等于l5d/a的地区,高度在20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第12页/共79页4.注意:爆炸性粉尘环境区域的划分和代号采用现行国家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第3部分:存在或可能存在可燃性粉尘的场所分类》GB12476.3—2007/IEC61241—10:2004中的规定。与《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划分标准不尽相同,此规范中爆炸性粉尘环境划分为10区、11区,火灾危险环境划分为21区、22区、23区。0区:连续出现或长期出现或频繁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场所。1区:在正常运行时可能偶然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场所。2区:在正常运行时不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场所,或即使出现也仅是短时存在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场所。20区:以空气中可燃性粉尘云持续地或长期地或频繁地短时存在于爆炸性环境中的场所。21区:正常运行时,很可能偶然地以空气中可燃性粉尘云形式存在于爆炸性环境中的场所。22区:正常运行时,不太可能以空气中可燃性粉尘云形式存在于爆炸性环境中的场所,如果存在仅是短暂的。第13页/共79页5.划分防雷等级标准相对提高了一些,按新规范要求计算,可能出现三类防雷建筑设防变为二类防雷建筑物设防、不需要设防的建筑物变为按三类防雷建筑物设防。原因:(1)相应调整了预计雷击次数判定建筑物的防雷分类的数值,年预计雷击次数范围缩小,原规范分别为0.012次、0.06次、0.3次,新规范分别为0.01次、0.05次、0.025次;(2)简化了雷击大地的年平均密度计算公式,原规范为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其中带入前式,新规范中带入前式新规范者数据比原规范相对大些。(见附录A)第14页/共79页三.建筑物的防雷措施本章主要讲第二类、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中注意点.1.基本规定2.高层建筑防雷措施3.防闪电电涌侵入措施防雷电波侵入4.防闪电感应措施防雷电感应5.其他防雷措施(包括防接触电压和防跨步电压的措施)第15页/共79页1.基本规定4.1.1各类防雷建筑物应设防直击雷的外部防雷装置,并应采取防闪电电涌侵入的措施。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和本规范第3.0.3条第5~7款所规定的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尚应采取防闪电感应的措施。4.1.2各类防雷建筑物应设内部防雷装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在建筑物的地下室或地面层处,下列物体应与防雷装置做防雷等电位连接:1)建筑物金属体。2)金属装置。3)建筑物内系统。4)进出建筑物的金属管线。2除本条第1款的措施外,外部防雷装置与建筑物金属体、金属装置、建筑物内系统之间,尚应满足间隔距离的要求。第16页/共79页4.1.3本规范第3.0.3条第2~4款所规定的(国家级公共建筑)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尚应采取防雷击电磁脉冲的措施。其他各类防雷建筑物,当其建筑物内系统所接设备的重要性高,以及所处雷击磁场环境和加于设备的闪电电涌无法满足要求时,也应采取防雷击电磁脉冲的措施。防雷击电磁脉冲的措施应符合本规范第6章的规定。2.高层建筑防雷措施1).第二类防雷建筑物防雷措施4.3.1(防直击雷的装置)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外部防雷的措施,宜采用装设在建筑物上的接闪网、接闪带或接闪杆,也可采用由接闪网、接闪带或接闪杆混合组成的接闪器。接闪网、接闪带应按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沿屋角、屋脊、屋檐和檐角等易受雷击的部位敷设,并应在整个屋面组成不大于10m×10m或12m×8m的网格;当建筑物高度超过45m时,首先应沿屋顶周边敷设接闪带,接闪带应设在外墙外表面或屋檐边垂直面上,也可设在外墙外表面或屋檐边垂直面外。接闪器之间应互相连接。(加粗部分,新增内容)第17页/共79页4.3.9高度超过45m的建筑物,除屋顶的外部防雷装置应符合本规范第4.3.1条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变化较大)1对水平突出外墙的物体,当滚球半径45m球体从屋顶周边接闪带外向地面垂直下降接触到突出外墙的物体时,应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2高于60m的建筑物,其上部占高度20%并超过60m的部位应防侧击,防侧击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建筑物上部占高度20%并超过60m的部位,各表面上的尖物、墙角、边缘、设备以及显著突出的物体,应按屋顶上的保护措施处理。 2)在建筑物上部占高度20%并超过60m的部位,布置接闪器应符合对本类防雷建筑物的要求,接闪器应重点布置在墙角、边缘和显著突出的物体上。  3)外部金属物,当其最小尺寸符合本规范第5.2.7条第2款的规定时,可利用其作为接闪器,还可利用布置在建筑物垂直边缘处的外部引下线作为接闪器。 4)符合本规范第4.3.5条规定的钢筋混凝土内钢筋和符合本规范第5.3.5条规定的建筑物金属框架,当作为引下线或与引下线连接时,均可利用其作为接闪器。3外墙内、外竖直敷设的金属管道及金属物的顶端和底端,应与防雷装置等电位连接。第18页/共79页2).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防雷措施4.4.1(防直击雷的装置)第三类防雷建筑物外部防雷的措施宜采用装设在建筑物上的接闪网、接闪带或接闪杆,也可采用由接闪网、接闪带和接闪杆混合组成的接闪器。接闪网、接闪带应按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沿屋角、屋脊、屋檐和檐角等易受雷击的部位敷设,并应在整个屋面组成不大于20m×20m或24m×16m的网格;当建筑物高度超过60m时,首先应沿屋顶周边敷设接闪带,接闪带应设在外墙外表面或屋檐边垂直面上,也可设在外墙外表面或屋檐边垂直面外。接闪器之间应互相连接。(加粗部分,新增内容)4.4.8高度超过60m的建筑物,除屋顶的外部防雷装置应符合本规范第4.4.1条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变化较大,与二类防雷建筑要求相似)第19页/共79页1对水平突出外墙的物体,当滚球半径60m球体从屋顶周边接闪带外向地面垂直下降接触到突出外墙的物体时,应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2高于60m的建筑物,其上部占高度20%并超过60m的部位应防侧击,防侧击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建筑物上部占高度20%并超过60m的部位,各表面上的尖物、墙角、边缘、设备以及显著突出的物体,应按屋顶的保护措施处理。  2)在建筑物上部占高度20%并超过60m的部位,布置接闪器应符合对本类防雷建筑物的要求,接闪器应重点布置在墙角、边缘和显著突出的物体上。  3)外部金属物,当其最小尺寸符合本规范第5.2.7条第2款的规定时,可利用其作为接闪器,还可利用布置在建筑物垂直边缘处的外部引下线作为接闪器。  4)符合本规范第4.4.5条规定的钢筋混凝土内钢筋和符合本规范第5.3.5条规定的建筑物金属框架,当其作为引下线或与引下线连接时均可利用作为接闪器。3外墙内、外竖直敷设的金属管道及金属物的顶端和底端,应与防雷装置等电位连接。第20页/共79页3.修改防闪电电涌侵入措施(防雷电波侵入)1)第二类防雷建筑物防雷措施4.3.8防止雷电流流经引下线和接地装置时产生的高电位对附近金属物或电气和电子系统线路的反击,应符合下列规定:1)在金属框架的建筑物中,或在钢筋连接在一起、电气贯通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的建筑物中,金属物或线路与引下线之间的间隔距离可无要求;在其他情况下,金属物或线路与引下线之间的间隔距离应按下式计算:式中:——空气中的间隔距离(m)——引下线计算点到连接点的长度(m),连接点既金属物或电气和电子系统线路与防雷装置之间直接或通过电涌保护器相连之点——分流系数2)当金属物或线路与引下线之间有自然或人工接地的钢筋混凝土构件、金属板、金属网等静电屏蔽物隔开时,金属物或线路与引下线之间的间隔距离可无要求。第21页/共79页3)当金属物或线路与引下线之间有混凝土墙、砖墙隔开时,其击穿强度应为空气击穿强度的1/2。当间隔距离不能满足本条第1款的规定时,金属物应与引下线直接相连,带电线路应通过电涌保护器与引下线相连。4)在电气接地装置与防雷接地装置共用或相连的情况下,应在低压电源线路引入的总配电箱、配电柜处装设Ⅰ级试验的电涌保护器。电涌保护器的电压保护水平值应小于或等于2.5kV。每一保护模式的冲击电流值,当无法确定时应取等于或大于12.5kA。5)当Yyn0型或Dyn11型接线的配电变压器设在本建筑物内或附设于外墙处时,应在变压器高压侧装设避雷器;在低压侧的配电屏上,当有线路引出本建筑物至其他有独自敷设接地装置的配电装置时,应在母线上装设Ⅰ级试验的电涌保护器,电涌保护器每一保护模式的冲击电流值,当无法确定时冲击电流应取等于或大于12.5kA;当无线路引出本建筑物时,应在母线上装设Ⅱ级试验的电涌保护器,电涌保护器每一保护模式的标称放电电流值应等于或大于5kA。电涌保护器的电压保护水平值应小于或等于2.5kV。第22页/共79页6)低压电源线路引入的总配电箱、配电柜处装设Ⅰ级试验的电涌保护器,以及配电变压器设在本建筑物内或附设于外墙处,并在低压侧配电屏的母线上装设Ⅰ级试验的电涌保护器时,电涌保护器每一保护模式的冲击电流值,当电源线路无屏蔽层时可按本规范式(4.2.4-6)计算,当有屏蔽层时可按本规范式(4.2.4-7)计算,式中的雷电流应取等于150kA。7)在电子系统的室外线路采用金属线时,其引入的终端箱处应安装D1类高能量试验类型的电涌保护器,其短路电流当无屏蔽层时可按本规范式(4.2.4-6)计算,当有屏蔽层时可按本规范式(4.2.4-7)计算,式中的雷电流应取等于150kA;当无法确定时应选用1.5kA。第23页/共79页8)在电子系统的室外线路采用光缆时,其引入的终端箱处的电气线路侧,当无金属线路引出本建筑物至其他有自己接地装置设备时可安装B2类慢上升率试验类型的电涌保护器,其短路电流宜选用75A。9)输送火灾爆炸危险物质和具有阴极保护的埋地金属管道,当其从室外进入户内处设有绝缘段时应符合本规范第4.2.4条第13款和第14款的规定,在按本规范式(4.2.4-6)计算时,式中的雷电流应取等于150kA。第24页/共79页2)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防雷措施4.4.7(防闪电电涌侵入措施=防雷电波侵入)防止雷电流流经引下线和接地装置时产生的高电位对附近金属物或电气和电子系统线路的反击,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符合本规范第4.3.8条第1~5款的规定,并应按下式计算:2)低压电源线路引入的总配电箱、配电柜处装设Ⅰ级试验的电涌保护器,以及配电变压器设在本建筑物内或附设于外墙处,并在低压侧配电屏的母线上装设Ⅰ级试验的电涌保护器时,电涌保护器每一保护模式的冲击电流值,当电源线路无屏蔽层时可按本规范式(4.2.4-6)计算,当有屏蔽层时可按本规范式(4.2.4-7)计算,式中的雷电流应取等于100kA。第25页/共79页3)在电子系统的室外线路采用金属线时,在其引入的终端箱处应安装D1类高能量试验类型的电涌保护器,其短路电流当无屏蔽层时可按本规范式(4.2.4-6)计算,当有屏蔽层时可按本规范式(4.2.4-7)计算,式中的雷电流应取等于100kA;当无法确定时应选用1.0kA。4)在电子系统的室外线路采用光缆时,其引入的终端箱处的电气线路侧,当无金属线路引出本建筑物至其他有自己接地装置的设备时,可安装B2类慢上升率试验类型的电涌保护器,其短路电流宜选用50A。5)输送火灾爆炸危险物质和具有阴极保护的埋地金属管道,当其从室外进入户内处设有绝缘段时,应符合本规范第4.2.4条第13款和第14款的规定,当按本规范式(4.2.4-6)计算时,雷电流应取等于100kA。第26页/共79页4.防闪电感应措施(防雷电感应)4.3.7本规范第3.0.3条第5~7款所规定的建筑物,其防闪电感应(防雷电感应)的措施应符合下列规定:(非民用建筑)1建筑物内的设备、管道、构架等主要金属物,应就近接到防雷装置或共用接地装置上。2除本规范第3.0.3条第7款所规定的建筑物外,平行敷设的管道、构架和电缆金属外皮等长金属物应符合本规范第4.2.2条第2款的规定,但长金属物连接处可不跨接。3建筑物内防闪电感应的接地干线与接地装置的连接,不应少于2处。5.其他防雷措施4.5.4固定在建筑物上的节日彩灯、航空障碍信号灯及其他用电设备和线路应根据建筑物的防雷类别采取相应的防止闪电电涌侵入的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第27页/共79页1无金属外壳或保护网罩的用电设备应处在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内。2从配电箱引出的配电线路应穿钢管。钢管的一端应与配电箱和PE线相连;另一端应与用电设备外壳、保护罩相连,并应就近与屋顶防雷装置相连。当钢管因连接设备而中间断开时应设跨接线。3在配电箱内应在开关的电源侧装设Ⅱ级试验的电涌保护器,其电压保护水平不应大于2.5kV,标称放电电流值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4.5.6在建筑物引下线附近保护人身安全需采取的防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的措施,应符合下列规定:第28页/共79页1防接触电压应符合下列规定之一:1)利用建筑物金属构架和建筑物互相连接的钢筋在电气上是贯通且不少于10根柱子组成的自然引下线,作为自然引下线的柱子包括位于建筑物四周和建筑物内的。2)引下线3m范围内地表层的电阻率不小于50kΩm,或敷设5cm厚沥青层或15cm厚砾石层。3)外露引下线,其距地面2.7m以下的导体用耐1.2/50μs冲击电压100kV的绝缘层隔离,或用至少3mm厚的交联聚乙烯层隔离。4)用护栏、警告牌使接触引下线的可能性降至最低限度。第29页/共79页2防跨步电压应符合下列规定之一:1)利用建筑物金属构架和建筑物互相连接的钢筋在电气上是贯通且不少于10根柱子组成的自然引下线,作为自然引下线的柱子包括位于建筑物四周和建筑物内的。2)引下线3m范围内地表层的电阻率不小于50kΩm,或敷设5cm厚沥青层或15cm厚砾石层。3)用网状接地装置对地面做均衡电位处理。4)用护栏、警告牌使进入距引下线3m范围内地面的可能性减小到最低限度。第30页/共79页4.5.7对第二类和第三类防雷建筑物,应符合下列规定:1没有得到接闪器保护的屋顶孤立金属物的尺寸不超过下列数值时,可不要求附加的保护措施:1)高出屋顶平面不超过0.3m。2)上层表面总面积不超过1.0m2。3)上层表面的长度不超过2.0m。2不处在接闪器保护范围内的非导电性屋顶物体,当它没有突出由接闪器形成的平面0.5m以上时,可不要求附加增设接闪器的保护措施。4.5.8在独立接闪杆、架空接闪线、架空接闪网的支柱上,严禁悬挂电话线、广播线、电视接收天线及低压架空线等。第31页/共79页四.防雷装置5.1防雷装置使用的材料.注意:热镀锌钢与铜接触形成直流电耦合可能受到严重腐蚀。有的设计等电位连接带(板)非要铜板或紫铜板不一定正确,有些情况下是错误的,如果,该等电位连接带(板),连接的接地装置是钢筋混凝土内钢筋,等电位连接线均采用镀锌扁钢或镀锌圆钢,接入接出均为钢材,则该等电位连接带(板)没有必要采用铜质材料,而且是错误的,可能使等电位连接带(板)受到严重腐蚀。该等电位连接带(板)只有在与电气系统或电子系统等电位连接时才可用铜质材料。第32页/共79页第33页/共79页5.1.2防雷等电位连接各连接部件的最小截面,应符合表5.1.2的规定。连接单台或多台Ⅰ级分类试验或D1类电涌保护器的单根导体的最小截面,尚应按下式计算:第34页/共79页5.3引下线5.3.8第二类防雷建筑物或第三类防雷建筑物为钢结构或钢筋混凝土建筑物时,在其钢构件或钢筋之间的连接满足本规范规定并利用其作为引下线的条件下,当其垂直支柱均起到引下线的作用时,可不要求满足专设引下线之间的间距。(建筑电气2012年第1期,P12,林维勇:与专设引下线(和条)有关联的条文是条,即当不能采用条的规定时才设专设引下线。以上两种情况都要考虑防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的措施,即条。)第35页/共79页4.3.3专设引下线不应少于2根,并应沿建筑物四周和内庭院四周均匀对称布置,其间距沿周长计算不应大18m。当建筑物的跨度较大,无法在跨距中间设引下线时,应在跨距端设引下线并减小其他引下线的间距,专设引下线的平均间距不应大于18m。4.4.3专设引下线不应少于2根,并应沿建筑物四周和内庭院四周均匀对称布置,其间距沿周长计算不应大于25m。当建筑物的跨度较大,无法在跨距中间设引下线时,应在跨距两端设引下线并减小其他引下线的间距,专设引下线的平均间距不应大于25m。“专设”指专门敷设,区别于利用建筑物的金属体。本条为强制性条文第36页/共79页五.防雷击电磁脉冲6.1基本规定6.1.1在工程的设计阶段不知道电子系统的规模和具体位置的情况下,若预计将来会有需要防雷击电磁脉冲的电气和电子系统,应在设计时将建筑物的金属支撑物、金属框架或钢筋混凝土的钢筋等自然构件、金属管道、配电的保护接地系统等与防雷装置组成一个接地系统,并应在需要之处预埋等电位连接板。6.1.2当电源采用TN系统时,从建筑物总配电箱起供电给本建筑物内的配电线路和分支线路必须采用TN-S系统。第37页/共79页6.2防雷区和防雷击电磁脉冲6.2.1防雷区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1本区内的各物体都可能遭到直接雷击并导走全部雷电流,以及本区内的雷击电磁场强度没有衰减时,应划分为LPZOA区。(LPZ0A)2本区内的各物体不可能遭到大于所选滚球半径对应的雷电流直接雷击,以及本区内的雷击电磁场强度仍没有衰减时,应划分为LPZOB区。(LPZ0B)3本区内的各物体不可能遭到直接雷击,且由于在界面处的分流,流经各导体的电涌电流比LPZOB区内的更小,以及本区内的雷击电磁场强度可能衰减,衰减程度取决于屏蔽措施时,应划分为LPZ1区。4需要进一步减小流入的电涌电流和雷击电磁场强度时,增设的后续防雷区应划分为LPZ2···n后续防雷区。第38页/共79页6.2.2安装磁场屏蔽后续防雷区、安装协调配合好的多组电涌保护器,宜按需要保护的设备的数量、类型和耐压水平及其所要求的磁场环境选择(图)。第39页/共79页6.2.3在两个防雷区的界面上宜将所有通过界面的金属物做等电位连接。当线路能承受所发生的电涌电压时,电涌保护器可安装在被保护设备处,而线路的金属保护层或屏蔽层宜首先于界面处做一次等电位连接。第40页/共79页第41页/共79页6.3屏蔽、接地和等电位连接的要求6.3.1屏蔽、接地和等电位连接的要求宜联合采取下列措施:1所有与建筑物组合在一起的大尺寸金属件都应等电位连接在一起,并应与防雷装置相连。但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独立接闪器及其接地装置应除外。2在需要保护的空间内,采用屏蔽电缆时其屏蔽层应至少在网端,并宜在防雷区交界处做等电位连接,系统要求只在一端做等电位连接时,应采用两层屏蔽或穿钢管敷设,外层屏蔽或钢管应至少在两端,并宜在防雷区交界处做等电位连接。3分开的建筑物之间的连接线路,若无屏蔽层,线路应敷设在金属管、金属格栅或钢筋成格栅形的混凝土管道内。金属管、金属格栅或钢筋格栅从一端到另一端应是导电贯通,并应在两端分别连到建筑物的等电位连接带上;若有屏蔽层,屏蔽层的两端应连到建筑物的等电位连接带上。4对由金属物、金属框架或钢筋混凝土钢筋等自然构件构成建筑物,或房间的格栅形大空间屏蔽,应将穿入大空间屏蔽的导电金属物就近与其做等电位连接。第42页/共79页6.3.3接地和等电位连接除应符合本规范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每幢建筑物本身应采用一个接地系统(图6.3.3)。2当互相邻近的建筑物之间有电气和电子系统的线路连通时,宜将其接地装置互相连接,可通过接地线、PE线、屏蔽层、穿线钢管、电缆沟的钢筋、金属管道等连接。6.3.4穿过各防雷区界面的金属物和建筑物内系统,以及在一个防雷区内部的金属物和建筑物内系统,均应在界面处附近做符合下列要求的等电位连接:第43页/共79页1所有进入建筑物的外来导电物均应在LPZOA或LPZOB与LPZ1区的界面处做等电位连接。当外来导电物、电气和电子系统的线路在不同地点进入建筑物时,宜设若干等电位连接带,并应将其就近连到环形接地体、内部环形导体或在电气上贯通并连通到接地体或基础接地体的钢筋上。环形接地体和内部环形导体应连到钢筋或金属立面等其他屏蔽构件上,宜每隔5m连接一次。对各类防雷建筑物,各种连接导体和等电位连接带的截面不应小于本规范表5.1.2的规定。当建筑物内有电子系统时,在已确定雷击电磁脉冲影响最小之处,等电位连接带宜采用金属板,并应与钢筋或其他屏蔽构件做多点连接。第44页/共79页2在LPZOA与LPZ1区的界面处做等电位连接用的接线夹和电涌保护器,应采用本规范表F.0.1-1的雷电流参量估算通过的分流值。当无法估算时,可按本规范式(4.2.4-6)或式(4.2.4-7)计算,计算中的雷电流应采用本规范表F.0.1-1的雷电流。尚应确定沿各种设施引入建筑物的雷电流。应采用向外分流或向内引入的雷电流的较大者。在靠近地面于LPZOB与LPZ1区的界面处做等电位连接用的接线夹和电涌保护器,仅应确定闪电击中建筑物防雷装置时通过的雷电流;可不计及沿全长处在LPZOB区的各种设施引入建筑物的雷电流,其值应仅为感应电流和小部分雷电流。第45页/共79页3各后续防雷区界面处的等电位连接也应采用本条第1款的规定。穿过防雷区界面的所有导电物、电气和电子系统的线路均应在界面处做等电位连接。宜采用一局部等电位连接带做等电位连接,各种屏蔽结构或设备外壳等其他局部金属物也连到局部等电位连接带。用于等电位连接的接线夹和电涌保护器应分别估算通过的雷电流。4所有电梯轨道、起重机、金属地板、金属门框架、设施管道、电缆桥架等大尺寸的内部导电物,其等电位连接应以最短路径连到最近的等电位连接带或其他已做了等电位连接的金属物或等电位连接网络,各导电物之间宜附加多次互相连接。第46页/共79页5电子系统的所有外露导电物应与建筑物的等电位连接网络做功能性等电位连接。电子系统不应设独立的接地装置。向电子系统供电的配电箱的保护地线(PE线)应就近与建筑物的等电位连接网络做等电位连接。一个电子系统的各种箱体、壳体、机架等金属组件与建筑物接地系统的等电位连接网络做功能性等电位连接,应采用S型星形结构或M型网形结构(图6.3.4)。当采用S型等电位连接时,电子系统的所有金属组件应与接地系统的各组件绝缘。6当电子系统为300kHz以下的模拟线路时,可采用S型等电位连接,且所有设施管线和电缆宜从ERP处附近进入该电子系统。S型等电位连接应仅通过唯一的ERP点,形成Ss型连接方式(图6.3.4)。设备之间的所有线路和电缆当无屏蔽时,宜与成星形连接的等电位连接线平行敷设。用于限制从线路传导来的过电压的电涌保护器,其引线的连接点应使加到被保护设备上的电涌电压最小。第47页/共79页7当电子系统为兆赫兹级数字线路时,应采用M型等电位连接,系统的各金属组件不应与接地系统各组件绝缘。M型等电位连接应通过多点连接组合到等电位连接网络中去,形成Mm型连接方式。每台设备的等电位连接线的长度不宜大于0.5m,并宜设两根等电位连接线安装于设备的对角处,其长度相差宜为20%。6.4安装和选择电涌保护器的要求SPD使用要求:1安装SPD之后,在无电涌发生时,SPD不应对电气系统电子系统正常运行产生影响。2安装SPD之后,在有电涌发生的情况下,SPD能承受预期通过的雷电流而不损坏,并能箝制电涌电压和分流电涌电流。3在电涌电流通过后,SPD应迅速恢复高阻状态,切断工频续流。第48页/共79页6.4.1复杂的电气和电子系统中,除在户外线路进入建筑物处,LPZOA或LPZOB进入LPZ1区,按本规范第4章要求安装电涌保护器外,在其后的配电和信号线路上应按本规范第6.4.4~6.4.8条确定是否选择和安装与其协调配合好的电涌保护器。6.4.4需要保护的线路和设备的耐冲击电压,220/380V三相配;电线路可按表6.4.4的规定取值;其他线路和设备,包括电压和电流的抗扰度,宜按制造商提供的材料确定。第49页/共79页第50页/共79页6.4.5电涌保护器安装位置和放电电流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户外线路进入建筑物处,即LPZOA或LPZOB进入LPZ1区,所安装的电涌保护器应按本规范第4章的规定确定。2靠近需要保护的设备处,即LPZ2区和更高区的界面处,当需要安装电涌保护器时,对电气系统宜选用Ⅱ级或Ⅲ级试验的电涌保护器,对电子系统宜按具体情况确定,并应符合本规范附录J的规定,技术参数应按制造商提供的、在能量上与本条第1款所确定的配合好的电涌保护器选用,并应包含多组电涌保护器之间的最小距离要求。3电涌保护器应与同一线路上游的电涌保护器在能量上配合,电涌保护器在能量上配合的资料应由制造商提供。若无此资料,Ⅱ级试验的电涌保护器,其标称放电电流不应小于5kA;Ⅲ级试验的电涌保护器,其标称放电电流不应小于3kA。第51页/共79页6.4.6电涌保护器的有效电压保护水平,应符合下列规定:1对限压型电涌保护器:2对电压开关型电涌保护器,应取下列公式中的较大值:式中:——电涌保护器的有效电压保护水平(kV)——电涌保护器的电压保护水平(kV)——电涌保护器两端引线的感应电压降,即L*(di/dt),户外线路进入建筑物处可按1kM/m计算,在其后的可按计算,仅是感应电涌时可略去不计。3为取得较小的电涌保护器有效电压保护水平,应选用有较小电压保护水平值的电涌保护器,并应采用合理的接线,同时应缩短连接电涌保护器的导体长度。第52页/共79页6.4.7确定从户外沿线路引入雷击电涌时,电涌保护器的有效电压保护水平值的选取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被保护设备距电涌保护器的距离沿线路的长度小于或等于5m时,或在线路有屏蔽并两端等电位连接下沿线路的长度小于或等于10m时,应按下式计算:式中:——被保护设备的设备绝缘耐冲击电压额定值(kV)。设备查表电缆查表,2当被保护设备距电涌保护器的距离沿线路的长度大于10m时,应按下式计算:式中:——雷击建筑物附近,电涌保护器与被保护设备之间电路环路的感应过电压(kV)式中:——雷击建筑物附近,电涌保护器与被保护设备之间电路环路的感应过电压(kV),按本规范第6.3.2条和附录G计算。第53页/共79页3对本条第2款,当建筑物或房间有空间屏蔽和线路有屏蔽或仅线路有屏蔽并两端等电位连接时,可不计及电涌保护器.与被保护设备之间电路环路的感应过电压,但应按下式计算:4当被保护的电子设备或系统要求按现行国家标准《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GB/T17626.5确定的冲击电涌电压小于时,式(6.4.7-1)~式(6.4.7-3)中应用前者代入。6.4.8用电气系统的电涌保护器的最大持续运行电压值和接线形式,以及用于电子系统的电涌保护器的最大持续运行电压值,应按本规范附录J的规定采用。连接电涌保护器的导体截面应按本规范表5.1.2的规定取值。第54页/共79页 SPD的后备保护SPD的后备保护装置作用:当电涌发生时,在有效时限内能承受预期通过的雷电流而不损坏,保持电涌电流对地泄流;在无电涌发生时,当SPD故障时有效切断SPD对地故障电流。SPD的后备保护熔断器或断路器,应由电涌保护器厂家提出配套要求,如果厂家不能提出要求,则按下式计算,选择保护器,知道电涌电流的峰值及其波形,用以下公式估算出电涌电流的值:对10/350μs波形:8/20μs波形:式中:——电涌电流峰值(kA);——发生短路时短路能量(A2s)第55页/共79页后备保护的断路器或熔断器(查设备样本)应≥电涌电流的值,若后备保护采用RT12-63A,=40000(A2s);RT12-80A,=62000(A2s),RT6-63A,=27000(A2s)不满足要求;gG-63A,=6500(A2s)不满足要求.J.1.1电涌保护器的最大持续运行电压不应小于表J.1.1所规定的最小值;在电涌保护器安装处的供电电压偏差超过所规定的10%以及谐波使电压幅值加大的情况下,应根据具体情况对限压型电涌保护器提高表J.1.1所规定的最大持续运行电压最小值。第56页/共79页第57页/共79页J.1.2电涌保护器的接线形式应符合表J.1.2的规定。具体接线图见图J.1.2-1~图J.1.2-5。(接线形式1如图,接线形式,2如图)第58页/共79页第59页/共79页附录Ekc分流系数E.0.1单根引下线时,分流系数应为1;两根引下线及接闪器不成闭合环的多根引下线时,分流系数可为0.66,也可按本规范图E.0.4计算确定;图E.0.1(c)适用于引下线根数n不少于3根,当接闪器成闭合环或网状的多根引下线时,分流系数可0.44。E.0.2当采用网格型接闪器、引下线用多根环形导体互相连接、接地体采用环形接地体,或利用建筑物钢筋或钢构架作为防雷装置时,分流系数宜按图E.0.2确定。E.0.3在接地装置相同的情况下,即采用环形接地体或各引下线设独自接地体且其冲击接地电阻相近,按图E.0.1和图E.0.2确定的分流系数不同时,可取较小者。E.0.4单根导体接闪器按两根引下线确定时,当各引下线设独自的接地体且各独自接地体的冲击接地电阻与邻近的差别不大于2倍时,可按图E.0.4计算分流系数;若差别大于2倍时,分流系数应为1。)第60页/共79页第61页/共79页第62页/共79页五.建筑物防雷设计中常见病1.不交代建筑物防雷分类依据。2.建筑物防雷分类划分有误。3.表述防雷措施不完整,甚至有误。4.术语使用错误。5.电涌保护器标注遗漏或有误。6.电涌保护器后备保护装置整定值有误。7.等电位联结有误。8.缺失接地及等电位平面图。9.防雷平面图漏标建筑物屋面各点标高。公安部关于人员密集场所加强消防安全管理的通告(2007年12月20日)-本通告所称密集场所是指宾馆、饭店等餐饮场所,商场、市场、超市、金融和证券交易厅等商业场所,歌舞厅、影剧院、夜总会、游艺厅、网吧、洗浴等公共娱乐休闲场所,医院,学校、托儿所、幼儿园,养老院、福利院等公共服务场所,体育场馆、展览馆、博物馆、图书馆、会堂等人员集中场所,汽车、火车站候车室,港口码头候船室,机场候机厅,人员密集的生产加工车间及员工集体宿舍。)第63页/共79页六.思考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问题1:关于:共用接地装置接地电阻是否应小于1欧问题的提出《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除另有规定外,电子设备接地电阻值不宜大于4Ω。电子设备接地宜与防雷接地系统共用接地网,接地电阻不应大于lΩ。当电子设备接地与防雷接地系统分开时,两接地网的距离不宜小于10m。电子计算机的三种接地系统宜共用接地网。当采用共用接地方式时,其接地电阻应以诸种接地系统中要求接地电阻最小的接地电阻值为依据。当与防雷接地系统共用时,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1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归范》GB50116-9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应符合下列要求:采用专用接地装置时,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采用共用接地装置时,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1Ω;第64页/共79页不同观点:《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防雷接地与交流工作接地、直流工作接地、安全保护接地共用一组接地装置时,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必须按接入设备中要求的最小值确定。条文解释共用接地系统是由接地装置和等电位连接网络组成。接地装置是由自然接地体和人工接地体组成。采用共用接地系统的目的是达到均压、等电位以减小各种接地设备间、不同系统之间的电位差。其接地电阻因采取了等电位连接措施,所以按接入设备中要求的最小值确定。没有必要规定共用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要小于1Ω。第65页/共79页《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注:按本款方法敷设接地体以及环形接地体所包围的面积的等效圆半径等于或大于所规定的值时,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可不作规定。共用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按50Hz电气装置的接地电阻确定,应为不大于按人身安全所确定的接地电阻值。4.3.6共用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应按50Hz电气装置的接地电阻确定,不应大于按人身安全所确定的接地电阻值。在土壤电阻率小于或等于3000Ωm时,外部防雷装置的接地体符合下列规定之一以及环形接地体所包围面积的等效圆半径等于或大于所规定的值时,可不计及冲击接地电阻;(条文说明)1.对一接地体的真实表示更多地应如图3中的图(c),它清楚地表示为一复数阻抗。第66页/共79页第67页/共79页2.电子系统的功能性接地是要流过直流至高频的电流。在高频条件下,接地阻抗大大增加。例如,一个61m长的水平接地体,在小于10kHz频率下的阻抗约为6Ω~7Ω,当频率增大至1MHz时,其阻抗将加大到52Ω,见图4中的A接地体。当频率再增大,从图中曲线的走向,可推测其阻抗将大大增加。其次,接地线的感抗为XL=2πfL,一根25mm2铜导体和一根107mm2铜导体,其在自由空间的一些有关数值见表6和表7。第68页/共79页第69页/共79页3.在不同频率下,感抗都大大地大于电阻,因此,导体的阻抗可略去电阻,看作等于感抗;将导体的截面从25mm2加大到107mm2,即截面加大约三倍,而感抗减小的比例却很小,例如,30.5m长的导体,在100MHz下仅减小(35—31.4)/35=3.6/35=0.1=10%,,因此,由于流过的电流很小,功能性接地/等电位连接线的截面无需选的很大。4.现代电子系统绝大多数为数字化,其怕干扰的频率为数十乃至数百兆赫兹。因此,上述所指出的接地阻抗和接地线感抗将会增至很大。所以,功能性接地电阻要求很低的直流至工频的接地电阻(如0.5Ω~1Ω)是毫无意义的,而且浪费了人力和财力。当为共用接地装置时,工频接地电阻应取决于50Hz供电系统对人身安全的合理要求值。5.对本款款的注,不能简单提出几个接地电阻的具体数值,因为它们取决于供电变压器是否设在本建筑物内,高压是采用不接地系统还是小电阻接地系统,低压是采用TN-C-S、TN-S、TT还是IT系统等因素。第70页/共79页问题2:关于:利用建筑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作为防雷引下线时,下部在室外地坪下0.8~lm处宜焊出一根直径为12mm或40mm×4mm镀锌钢导体问题的提出《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11.7.7利用建筑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作为防雷引下线时,其上部应与接闪器焊接,下部在室外地坪下0.8~lm处宜焊出一根直径为12mm或40mm×4mm镀锌钢导体,此导体伸出外墙的长度不宜小于lm,…条文说明:2008年版对此没有说明,1992年版条款说明中解释为:其一,根据“IEC防雷标准”“接地装置”一节的规定。其次,对应每根引下线在距室外地坪0.8~1.0m处引水平接地体,既起疏散雷电流的作用又减轻基础的疏散负担,从而基础钢筋的热量降低,更能保护基础的安全性。另外,这根外引水平接地体还能起到遥测电阻和当整个建筑物的接地电阻值达不到规定要求时,给补打接地体创造了有力的条件。第71页/共79页4.3.6共用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应按50Hz电气装置的接地电阻确定,不应大于按人身安全所确定的接地电阻值。在土壤电阻率小于或等于3000Ωm时,外部防雷装置的接地体符合下列规定之一以及环形接地体所包围面积的等效圆半径等于或大于所规定的值时,可不计及冲击接地电阻5在符合本规范第4.3.5条规定(利用建筑物的钢筋作为防雷装置时,应符合的规定)的条件下,利用槽形、板形或条形基础的钢筋作为接地体或在基础下面混凝土垫层内敷设人工环形基础接地体,当槽形、板形基础钢筋网在水平面的投影面积或成环的条形基础钢筋或人工环形基础接地体所包围的面积符合下列规定时,可不补加接地体:1)当土壤电阻率小于或等于800Ωm时,所包围的面积应大于或等于79m2。2)当土壤电阻率大于800Ωm且小于或等于3000Ωm时,所包围的面积应大于或等于按下式计算的值:A≥π[(ρ-550)/50]2(当土壤电阻率等于1000Ωm时A≥254.3㎡,当土壤电阻率等于3000Ωm时A≥7540㎡)第72页/共79页土壤电阻率ρ=60——黑土、田园土;土壤电阻率ρ=100——砂质粘土;土壤电阻率ρ=200——黄土;土壤电阻率ρ=300——含砂粘土、砂土;土壤电阻率ρ=600——表层土夹石、下层砾石;土壤电阻率ρ=1000——砂、较干时砂土;土壤电阻率ρ=3000——较干燥的砂、砂砾(一般土壤的电阻率均小于800Ωm)6在符合本规范第4.3.5条规定的条件下,对6m柱距或大多数柱距为6m的单层工业建筑物,当利用柱子基础的钢筋作为外部防雷装置的接地体并同时符合下列规定时,可不另加接地体:1)利用全部或绝大多数柱子基础的钢筋作为接地体。2)柱子基础的钢筋网通过钢柱,钢屋架,钢筋混凝土柱子、屋架、屋面板、吊车梁等构件的钢筋或防雷装置互相连成整体。3)在周围地面以下距地面不小于0.5m,每一柱子基础内所连接的钢筋表面积总和大于或等于0.82㎡。第73页/共79页4.3.5利用建筑物的钢筋作为防雷装置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建筑物宜利用钢筋混凝土屋顶、梁、柱、基础内的钢筋作为引下线。本规范第3.0.3条第2~4款、第9款、第10款的建筑物,当其女儿墙以内的屋顶钢筋网以上的防水和混凝土层允许不保护时,宜利用屋顶钢筋网作为接闪器;本规范第3.0.3条第2~4款、第9款、第10款的建筑物为多层建筑,且周围很少有人停留时,宜利用女儿墙压顶板内或檐口内的钢筋作为接闪器。2当基础采用硅酸盐水泥和周围土壤的含水量不低于4%及基础的外表面无防腐层或有沥青质防腐层时,宜利用基础内的钢筋作为接地装置。当基础的外表面有其他类的防腐层且无桩基可利用时,宜在基础防腐层下面的混凝土垫层内敷设人工环形基础接地体。第74页/共79页3敷设在混凝土中作为防雷装置的钢筋或圆钢,当仅为一根时,其直径不应小于1Omm。被利用作为防雷装置的混凝土构件内有箍筋连接的钢筋时,其截面积总和不应小于一根直径1Omm钢筋的截面积。4利用基础内钢筋网作为
本文档为【防雷演示稿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莉莉老师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2M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79
分类:
上传时间:2022-01-13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