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运用新媒体引导青年研究

运用新媒体引导青年研究

举报
开通vip

运用新媒体引导青年研究运用新媒体引导青年研究 由于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和新闻界对其定义存在一定差异。美国《连线》杂志把新媒体定义为“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美国新媒体研究专家凡•克劳思贝(Vin Crosbie)认为,新媒体就是能对大众同时提供个性化内容的媒体,是传播者和接受者融会成为对等的交流者、而无数的交流者相互间可以同时进行个性化交流的媒体。清华大学熊澄宇教授提出,“新媒体拥有高度的互动性、个人性和感知方式的多样性。”阳光文化集团首席执行官吴征这样理解新旧媒体的差别,“相对于旧媒体,新媒体的第一个特点是它的消...

运用新媒体引导青年研究
运用新媒体引导青年研究 由于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和新闻界对其定义存在一定差异。美国《连线》杂志把新媒体定义为“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美国新媒体研究专家凡•克劳思贝(Vin Crosbie)认为,新媒体就是能对大众同时提供个性化内容的媒体,是传播者和接受者融会成为对等的交流者、而无数的交流者相互间可以同时进行个性化交流的媒体。清华大学熊澄宇教授提出,“新媒体拥有高度的互动性、个人性和感知方式的多样性。”阳光文化集团首席执行官吴征这样理解新旧媒体的差别,“相对于旧媒体,新媒体的第一个特点是它的消解力量——消解传统媒体(电视、广播、报纸、通信)之间的边界,消解国家与国家之间、社群之间、产业之间边界,消解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等等。”人大匡文波教授把“数字化”和“互动性”作为判断新媒体的主要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上述国内外人士的看法各异,但基本上包含了对新媒体几个主要特点的把握。笔者认为,新媒体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一、新媒体技术发展的特征        1、个性化的信息制播方式。新媒体中,由于信息制作与传播的门槛降低,人人都能够按照自己的需求和意愿以其所需要和喜爱的方式来发布和传播信息,自由的表达意见,宣泄个人情感,获取外界的认同,在这当中不需要受到社会赋予的“外在角色约束”。手机、电脑、摄录设备已经开始成为人们尤其是青少年普遍使用在信息生产工具。博客、微博、论坛成为青少年表达个人观点和情感的重要方式。人们可以通过图片、视频、文字、影视作品等行使发布个性化的信息,表现最具个性的自我。        2、虚拟化的身份特征。与传统的社会交往方式不同,新媒体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跨越了时空界限,大家同处虚拟的平台中,人们的身份具有隐匿性,昵称、虚拟ID、代号取代了社会人的特征,人们不再是真实的自我。一方面减少了传统交流当中身份差异等因素产生的干扰,更加真实的表达自我。人们更多的依靠个人的能力、才华、素养、表达技巧获得他人的认同,从中获得尊重感、满足感、成就感。不过另一方面虚拟化的身份也可能导致人们在交流过程中缺乏社会责任感、道德感,产生不负责任的行为,带来负面影响。      3、极强的互动性。随着通讯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可以通过不同的终端平台获取、接受并交换信息,新媒体实现了资讯之间的平等传播。无论什么人,只要他跨过了技术门槛,都可以在虚拟空间里获得自己的身份,能够与他人进行平等的交流,能够获得对自己或者话题感兴趣的人积极回应,自己也可以与他人开展讨论,双方具有很强的互动性,新媒体中,人们在影响他人的同时又在被他人所影响。     4、无边际的时空界限。较之传统的信息传播手段,新媒体技术传递信息具有更强的时效性、快捷性。通过新媒体技术,信息可以瞬间传递,世界已经成为地球村,人们可以在世界上的任意地点获取第一手资讯,在任何时间段和在线的任何人展开交流交流,新媒体创造了一个没有边界的时空。 二、新媒体对青年的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开始日益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以互联网为例,根据2010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截止2010年6月,我国总体网民超过4.2亿,突破4亿关口,互联网普及率达31.8%。2010年6月,手机网络用户达2.77亿。从年龄结构上看,30岁以下的青少年网民占全体网民数的60.4%。    1、新媒体成为青少年主要的沟通平台。根据iResearch艾瑞咨询推出的网民连续用户行为研究系统iUserTracker最新数据显示,2009年12月,即时通讯软件总日均覆盖人数1.6亿人,环比增长2.6%。与此同时,微博作为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开始兴起,据新浪发布《中国微博元年市场白皮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预计,2010年底,中国互联网微博累计活跃注册账户数将突破6500万个。       2、新媒体成为青少年娱乐休闲的重要平台。据2010年2月统计,《魔兽世界》这款游戏同时在线人数峰值1150万之多。在社交网站 Facebook则发现每天有7380万人在FarmVille游戏中种菜偷菜。        3、新媒体成为重要的商务平台。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10年度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已达4.5万亿,同比增长22%。 由此可见,新媒体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方方面面的影响,而青少年由于其对新技术的理解、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对新生活方式的兴趣,已经成为新媒体影响最为深刻和广泛的群体。新媒体已不仅仅是他们主要的学习、工作、交往工具,也成为他们一种生活方式,同时,他们的创造和实践,又给新媒体的发展注入了重要的力量。         三、新媒体发展给青年政治思想工作带来的挑战         1、新媒体从对青少年的基本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构成重大冲击。首先,新媒体提供了联系世界资源的途径。比如网络连接了世界上的20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入网络如入信息海洋,世界变成了“地球村”,为青少年了解和认识世界开辟了新的渠道。其次,新媒体又是一个多种观念相互激荡,多种思潮相互影响,多种文化相互融合的平台。由于新媒体的全球性和自由性, 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多种思想观念都在这里汇聚。由于虚拟世界无权威、无主导和多元化的特点,各种思想言论、各种价值观都活跃在其中,很容易对青少年思想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第三,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期和确立期,很容易受到新鲜事物的吸引,形成多元价值观念。再加之青少年分析力、判别力相对较弱,网络中多元化的价值观对青少年的思想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冲击,容易使青少年容易陷入价值观的迷途,尤其是对普世价值观念无意识的认同,已不同程度地影响到青少年正确的理想、信仰和价值观的确立,尤其是不少青少年为了彰显自己独特个性,往往对正统价值观教育产生逆反心理。         2、新媒体对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造成消极影响。青少年的社会化是青少年成长必须经历的一个必然过程,但是新媒体却干扰了这种自然过程。首先,新媒体容易导致青少年对现实交往的冷漠化。2010年4月,江苏省的通信管理局发布了《江苏省青少年互联网使用状况调查报告》。该调查显示,在江苏,7成青少年通过网络交友,10.1%的人经常与网友见面。导致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与现实社会人际网络关系的交往。在新媒体当中,青少年多以匿名或者化名的方式进行交流,言行无法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真实性得不到保证。所以通过新媒体交往的青少年往往具有很强的信任危机,影响青少年之间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其次,新媒体交往容易导致青少年出现角色错位。由于新媒体的虚拟性,给生活在现实社会压力下的青少年提供了展示才能、表现自我的场所,开辟了另一条摆脱成长烦恼、宣泄情感和寻找心理平衡的渠道,但是长期沉迷于虚拟世界会让青少年对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之间的差异产生混淆,产生角色错位,发生人格障碍。第三,新媒体容易导致青少年不道德行为和违法犯罪的增多。互联网上肆意散布的黄色、不健康信息以及低级趣味的网上游戏,不仅耗费青少年大量的时间,而且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青少年的心智不成熟,对其危害的抵御能力较低,往往成为色情网站侵蚀最严重的人群。据统计, 48.28%的青少年接触过黄色网站,42.39%的青少年收到过含有教唆、引诱等内容的电子邮件, 有约10%的青少年网民正身陷色情网站不能自拔。         3、新媒体组织给共青团等传统青年组织带来挑战。首先,新媒体非正式青年组织淡化了传统青年组织的概念。随着网络和网络化非正式青年组织的快速发展,青少年网民在现实中迷失的归属感在虚拟的网络中得到回归,而归属感在网络上的回归反过来淡化了传统青年组织的概念。其次,新媒体中非正式青年组织削弱了传统青年组织的吸引力。网络化非正式组织及其活动的多元、开放、自主、自由的特点,较好的满足了现代青年的心理、娱乐需求,相比团组织、青年社团等传统青年组织的单一、封闭、被动等特性,更多地青年们向网络化非正式组织靠拢。再次,新媒体中非正式青年组织弱化了传统青年组织的影响。新媒体中非正式组织由于能够给青年创造一个更为广阔的平等交流、娱乐的平台,提供一个自我实现的机会,其对青少年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在不断扩大。          4、新媒体技术导致政工部门对青年人思想动向的监管难度加大。首先,随着手机系统技术的更新以及黑客技术的发展,手机与互联网的互动更具有隐蔽性和不可预见性。由于一些通讯设备营业部和网吧都没有严格执行实名制,使得通过通讯技术对信息源头查找的难度加大,同时由于代理服务器、虚拟IP地址等网络技术的发展,也让网监部门工作难度加大。其次,新媒体中人人都成为信息的制造者、消费者,并且呈现多向、无序传播的特点,使得新媒体传播的信息量空前巨大。新媒体参与者之多,信息量的空前巨大都是传统媒体不可比拟的,增加了监管的工作量。第三,新媒体中往往把个体意见或个别事件转化为公共话题或群体情绪,其传播的效应又导致各个阶层的利益诉求不断放大。虚拟空间酝酿、发酵和涌动,相对于传统政治运行方式而言具有很强的无序性和不可控性,这让追查信息源头的难度以及对信息真实性的鉴别难度进一步加大,给管理当局的网络监管、研判及预警处置增加了困难。           四、如何运用新媒体引导和教育青年      1、构建影响青少年的新媒体主流体系,建设新媒体精神家园。尽管新媒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有着多点对多点传播,人人都能够表达自我意见的缺点,但是这并不影响新媒体平台中出现有影响力的焦点。一些门户网站和网络社区凭借本身优秀的新闻采编资源和编辑体系,在网络上的影响力逐步扩大,形成了主流门户网站,如搜狐、新浪、人民网、天涯社区等等,上述门户网站在广大网民中又有很大影响力,成为网民关注最多的网站群体,它们的意见、态度和倾向引导着主流网民的态度,成为主流舆论体系。但是这些主流新媒体平台在针对青年方面仍然有所不足,没有专门针对青年心理发展特点、性格气质特征、生活发展阶段的专业性平台,很大程度上削弱了青年组织在网络世界的影响力。因此,我们要加大新媒体青少年专有平台的建设,建立一批为青少年所关注、信任和喜爱的新媒体平台,建立一批青少年参与、互动、亲近的虚拟社区,让青少年通过兴趣、理想、专业等分类的方式在新媒体上拥有自己的阵地,形成可以让他们为之信任的“精神家园”,提高他们的归属感。          2、建立理论阅评体系,引导青少年建立理性思维模式。随着众多新媒体事件的发生,我们可以得知青少年在看待新媒体上出现的问题时,往往并不是采取客观分析、深入了解事件背景的理性态度来看待新媒体事件。很多时候他们从感性出发,从自己的喜好和情感倾向出发,对事件不调查研究,而轻信一些谣言。青少年感性、肤浅的思维方式,一方面与其在政治上不成熟、社会阅历简单有很大关系,但是另一方面也与他们没有实现理论武装,没有建立理性思维模式有着很大关系。对此,首先,我们要建立网络理论阅评队伍。选择理论素养深厚,对青少年问题有深入研究的专家组成理论专家团队。对网络热点问题、重大事件进行言简意赅、通俗易懂的理论解读,帮助青少年用理论武器来深刻分析事件深层次背景。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看待问题,理性解读问题,深入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赋予他们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其次,我们应当注意发现和培养在青少年中间影响力较大的意见领袖。在已经发生的新媒体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和传统事件的发生不同,政治权威、学术权威对网络事件的走向影响力不如原有的强大,而代替他们出现并发挥重要影响的就是意见领袖。这些人通过对事件的充分解读,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并在青少年群体中获得广泛的认同和支持。意见领袖在青少年中的影响力非常巨大,某些有资望的意见领袖甚至能够影响网络事件的走向。因而在青少年当中发现和培养意见领袖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应当选拔专人担任青年网络社区的“版主”与“博主”,努力成为青年人支持、认可和佩服的“意见领袖”和“舆论先锋”。第三,注意理论引导的技巧。青少年由于知识结构、成长背景、年龄特征等关系,在关注热点事件的时候,并不能完全以科学的方法、正确的态度、合理的角度来看待这些热点问题,我们不能一味指责他们,要求他们理性,而应当适当注意感性技巧的运用,疏导他们的情绪。       3、建立完善的管控——反映体系。新媒体的广泛性与便捷性为青少年提供了两个很重要的平台,那就是信息收集平台和情绪宣泄平台。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信息封闭下的青少年不能了解相关事件的真相,就会在新媒体上肆意揣测,家猫变成虎,甚至引发群体性事件。因此我们应当建立良好的信息防控体系,要对新媒体中信息的传播开展监测,当然由于新媒体传播信息量大,不可能对所有的信息开展监控。在监控的方法上,第一,应当对新媒体关注焦点和热点进行监控,尤其要关注点击率和评论率两个指标。尤其要注意通过博客和微博的监控,即时发现问题,尽早将其消灭于萌芽状态。第二,要建立快速反应的 机制 综治信访维稳工作机制反恐怖工作机制企业员工晋升机制公司员工晋升机制员工晋升机制图 。纵观网络诞生以来发生的网络事件,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网络谣言的传播很大程度上是我们对网络上发生的热点问题、重大问题没有做出即时反映。很多时候由于信息发布的滞后。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这一点,肆意传播谣言,制造混乱。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在基于多年对网络舆情的分析和对媒体环境的观测,首次提出了突发事件中的“黄金4小时媒体”概念。因此我们对热点问题、重大事件,要保持足够的重视和敏感,对能够马上回应的,立刻做出回应,不能立刻回应的,要将事件的进展迅速告知公众,做到信息的公开、迅捷。第三,要建立分级和实名制度。国外的网站对上网者的信息都要进行核实,一些不适合青少年浏览的网站是不允许他们进入的,达到一定的年龄阶段才能进入相应的网站,这点很有学习的必要,我们不仅仅要在上网时推行实名制度,而且要在新媒体平台进入上设置门槛,这样就能够做到有效防止有害信息侵蚀青少年。      4、倡导建立新媒体道德体系。新媒体由于其门槛低、信息传播的多向性、信息量巨大,完全依靠相关部门的监管仍然是不足的,更加重要的是要探索新媒体道德体系。众所周知,新媒体在信息传播方面由于其具有的虚拟性,很多青少年因此放松了对自己的道德要求,将新媒体作为发泄情绪、宣泄不满的场所,忽视自律,因此我们应当形成舆论氛围,建立虚拟空间文明公约,同时对新媒体中不文明、不健康、不道德的现象进行谴责,鼓励探索新媒体中建立健全的道德规范体系,让道德在新媒体的信息传播中发挥“防火墙”的作用。和投入庞大的监管力量相比,形成这样一种舆论氛围则更加重要,可以发挥全社会的力量将新媒体引入常态化的发展轨迹。(主要执笔人:王安中 ,该文系湖南社科院团委推荐) PAGE 2
本文档为【运用新媒体引导青年研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72612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7KB
软件:Word
页数:5
分类:
上传时间:2012-05-18
浏览量: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