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北京市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模式研究

北京市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模式研究

举报
开通vip

北京市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模式研究 · d· 中国水土保持 SWCC 2009年第 4期 北京 市生态清洁小流域 治理 杨 (北京市水土保持工作总站,北京 100038) 模式研究 [关键词]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模式;北京 [摘 要]不同区域的小流域因自然、经济特征以及生态功能的差异,使得达到生态清洁小流域目标所采取的治理措施 有所不同。在分析北京市山区功能定位、水土流失和农村水污染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土壤侵蚀强度分布、区域产业发展、 生态破坏状况及其成因分析,将北京市山区划分为重要水源保护区、农地水土保持区、山地景观保育区等...

北京市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模式研究
· d· 中国水土保持 SWCC 2009年第 4期 北京 市生态清洁小流域 治理 杨 (北京市水土保持工作总站,北京 100038) 模式研究 [关键词]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模式;北京 [摘 要]不同区域的小流域因自然、经济特征以及生态功能的差异,使得达到生态清洁小流域目标所采取的治理措施 有所不同。在分析北京市山区功能定位、水土流失和农村水污染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土壤侵蚀强度分布、区域产业发展、 生态破坏状况及其成因分析,将北京市山区划分为重要水源保护区、农地水土保持区、山地景观保育区等 3种治理类型 区,最后根据不同类型区特点,提出了北京市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S15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0—0941(2009)04—0004—03 北京市山区总面积 10 072 kmz,占全市总面积的62%。近 年来 ,北京市按照构筑“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 线的思路,加大了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力度,有效地促进了山 区水源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在实践过程中,部分区县在治理 模式上开展了一些探索 但 由于缺乏从区域尺度上的系统 分析,且对小流域 自然特征和经济特征认识不足 ,出现了治理 模式分类过于牵强、治理和管理重点措施不清、适用区域不明 等问题,影响了治理模式的推广使用。本文结合生态清洁小流 域建设的一般原则和技术要求,对北京市不同地区的生态清洁 小流域治理模式进行探讨 ,以期为北京市水源保护和水土保持 工作提供参考。 1 北京市山区的功能定位 1.1 是北京市的坚实生态屏障 北京市山区是北京市上风上水地区,呈扇形分布于东北 部、北部和西部,构成了对平原地区的生态屏障。广泛分布在 山区的森林发挥着调节气候、保护地表、拦截雨水、延长汇流时 间等多种效应,起着防风、固沙、保育土壤和净化环境的作用。 从整个城市发展的角度来看 ,山区主要通过防止和减轻外来环 境破坏以及自身的净化和维持能力达到对整个城市生态环境 的防护与保育作用。 1.2 是北京市的重要资源支撑 北京市山区有70多条河流、547条小流域、80座大中型水 库。首都城市用水的50%来源于山区,特别是担负着城市供水 重要任务的密云、怀柔、官厅三大水库都位于山区,因此山区的 自然生态系统承担着水源涵养的重要作用,是首都的“水塔”。 同时山区也是生物多样性及景观资源保护的重要地区,目前山 区有 l8个自然保护区、18处地质遗址保护区、21个森林公园和 27个风景名胜区,基本构成 r山区景观资源和自然保护体系。 1.3 是北京市的特色产业基地 北京计丁山 是北京市特色林果业 、绿色养殖业和休闲旅游 业三大产业基地。随着节假日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的调整,人们更注重多样化 度假,对生态服务、休闲度假、观光旅游的需求日益增强,而山 区依托资源环境优势,可为市民提供休闲游憩的理想空间。同 时山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及独特的小气候形成了一些独特的地 域性优质农产品,使其成为首都重要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 此外,山区良好的山水资源也为发展特色养殖业提供了基础条 件。 2 北京市山区水土流失及农村水污染特点 2.1 水土流失特点 (1)近年来山区经济发展迅速,公路建设、民俗旅游开发、 村镇建设等开发建设活动造成的人为水土流失日益严重。 (2)历史上形成的开矿、采石废弃地水土流失较为严重。 根据2006年北京市关停废弃矿山调查结果,整个山区关停废 弃矿山总面积达到50.92 km ,形成大面积原生裸地 。 (3)山区分布有 705条泥石流沟道,其中可能冲出固体物 质在 l0万 一50万m (百年一遇)的泥石流沟道有51条;危害 严重的泥石流沟道有 117条 J。这些沟道多数在 20~4O年内 暴发 1次泥石流,极少数沟道间隔几年或 10余年活动 1次,但 其危害较大,一旦暴发,将冲毁农田、村庄、交通设施,水库上游 暴发的泥石流还会挟带大量泥沙和有机物等进入水库,对饮用 水源地造成严重威胁 。 (4)北京市山区坡度大于 25。的坡面面积占山区总面积的 46%,汛期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70%以上,且多以暴雨形式出 现,春秋季节干旱多风,土壤抗蚀能力较低,特别是近年来的连 续干旱,使水土流失地区生态环境更加脆弱,局部甚至出现了 植被退化现象。加之多年来水土流失治理采取先易后难的原 则,尚未治理的水土流失地区多为难治理地区。 2.2 农村水污染特点 (1)农村污水总量不大,但治理难度较大。据调查,2006年 7个山区县农村污水排放量达到3 032万t,但由于村庄数量众 杨坤:北京市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模式研究 ·5· 多,且有相当数量的村庄布局较分散、经济条件较差等,造成污 水不易收集 ,给集中处理增加了难度。山区还存在规模不等的 养殖场和养殖小区以及散养的畜禽。据统计 ,2006年 7个山区 县农村养殖废水总量达到 1 786万 t,其污染物浓度远超过一般 的生活污水 ,直接排放将造成严重的水污染。 (2)旅游餐饮污水对水体威胁日益加大。近年来北京市山 区休闲旅游业发展迅速,据统计7个山区县 2006年共接待游客 4 806万人次。旅游业发展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 农村水环境带来了很大压力,许多旅游餐饮点沿河依沟而建, 产生的污水直接入河 (沟),造成了严重的地表水污染 ,加之旅 游点抢占水资源,致使部分沟道被拦截,造成下游断流,自净能 力减弱。 (3)农村垃圾对水体污染作用 明显。受传统生活习惯影 响,山区一些沿河、沿沟村庄将沟道、水渠等流水通道作为垃圾 及固体废弃物的消纳场所及堆积场,依靠汛期洪水清理 ,给下 游水域造成污染。调查表明,仅2004年密云“7·22”暴雨就冲 入!『亡牛河、转山子等水库约21.5 t垃圾 。同时,由于连年干 旱,河流来水锐减 ,水环境容量降低,农村垃圾造成的水污染问 题更加突出 。 (4)农业非点源污染逐步显现。随着山区点源污染治理的 加快和水土流失的发生与发展 ,分布广泛的农业非点源污染 日 益明显。资料表明,在密云水库周边点源污染得到初步控制的 情况下,非点源污染已成为密云水库水质污染的主要来源 。 3 北京市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类型区划分 3.1 划分原则 (1)一致性原则。同一类型区内的水土流失情况、产业状 况、土地利用条件、区位功能等基本一致,治理方向和治理措施 基本一致,尽量保持区内一致性和区外差异性。 (2)连续性原则。同一类型区尽量集中连片,体现 出区域 性特征。 (3)协调性原则。以类型区为基础,小流域功能与区域 自 然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等条件相协调。 3.2 类型 区划分 3.2.1 重要水源保护区 (1)范围。密云水库、怀柔水库和官厅水库一、二级保护区 及上游主河道两侧以及房山拒马河流域水源保护区,包括 141 条小流域。 (2)区域特征。该区主要为低 山、丘陵区,切割比较强烈, 冲沟较发育,全市 1/3的泥石流沟道分布于此,曾有泥石流暴 发危害水源事件发生 。该区山坡下部和山麓 台地多被辟为 农 田和果园,河谷内河漫滩和阶地农 田集 中,目前土壤流失主 要集中在密云水库二级保护区及上游 白河、安达木河、白马关 河、丰亡牛河、琉璃河等河道两侧及官厅水库二级保护区库北地 区。当地农村主导产业为特色农业和休闲旅游业,区内交通便 利,常流水的部分河道及支沟沿岸民俗旅游活动集中,个别地 区还存在规模较小的分散畜禽养殖小区,在水源区重点污染源 得到基本治理的情况下 ,这些分散点源和农业面源污染 日渐明 3.2.2 农地水土保持 区 (1)范围。7个 山区县山地与平原(盆地)的过渡地带以及 延庆妫川盆地,包括 95条小流域。 (2)区域特征。该区主要为丘陵和台地,西山丘陵较陡,北 山丘陵较缓 ,台地表面起伏和缓,切割轻微,区内泥石流沟道分 布较少,危害不大。该区山坡下部、山麓台地及谷地多已辟为 农田、果园及果粮问作地;妫川盆地为重要农耕区,盆地边缘山 麓地带果园较多。该区土壤流失主要集中在妫川盆地东部和 南部边缘、密云、平谷、昌平 、房山、门头沟等地区的山地与平原 过渡带。该区既是主要的特色农产 品基地,也是畜禽养殖生产 基地,种植、养殖业较为发达,人为活动频繁,地表植被覆盖度 偏低,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同时,该区也是废弃矿山集中地区, 以采石场、金属矿居多,水土流失治理难度较大。 3.2.3 山地景观保育区 (1)范围。7个 山区县的其他山区部分 ,包括 311条小流 域。 (2)区域特征。该区主要为中山、低山区,其中中山区山坡 坡度一般大于25。,山脊多呈陡峭的锯齿状。西部的低山地带 山坡坡度较陡,北部的低山地带地势较低缓,但在延庆北部和 东北部及平谷的低山区地势较为陡峻,沟谷窄深,山坡坡度较 大;区内滑坡和泥石流分布广泛。该区水土流失主要集 中在延 庆东部和北部山地、密云东部山地、门头沟永定河官厅山峡地 区以及房山、门头沟废弃矿山地区。该区农田、果园较少 ,但生 态旅游资源丰富,山区的地段美和时序美 在该区有着集中体 现,山区主要的名胜风景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均分布于 此。随着山区产业结构调整,这一地区旅游休闲产业发展迅 速,开发建设活动增多,经济活动频繁,局部地区水土流失严 重 ,污水和垃圾污染逐年加重。 4 北京市不同类型区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模式 4.1 重要水 源保 护 区治理模式 (1)在流域上游以封育为主,根据不同类型现有植被的恢 复演替阶段,在不破坏天然植被分布格局和生境的条件下,适 度借助于人力 干扰(定 向恢复)和 自然力促进其 自然生长、更 新、繁殖、演替,使次生林由稀变密、由纯林变成混交林,提高水 源涵养能力。 (2)在流域中、下游加强生活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同 时加大泥石流沟道治理力度。对农村生产生活污水采取分散 与集中相结合的方式治理,可集中收集的,铺设污水管网收集 处理;不宜集中收集的,建造化粪池收集后堆肥或定期抽出送 至污水处理厂处理 ;畜禽养殖场全部迁出,禁止排放污水。农 村垃圾全部采用村收集、镇运输、区县处理的方式实施无害化 处理。在农田果园推广使用有机肥,提倡生物防虫,禁用高毒、 高残留农药。对 l5。以下坡耕地全面实施坡改梯工程 ,通过梯 田建设减少化肥、农药流失造成的面源污染;将 15。以上坡耕地 退耕还林还草。在流域 中上游支沟布设谷坊,拦沙透水;对于 规模较大、危害严重、影响直接的泥石流沟道,建设骨干拦沙坝 工程和排导设施,提高减灾能力。 (3)在流域下游 ,对沟 (河)道进行清理整治,清除违章设 · 6· 中国水土保持 SWCC 2009年第 4期 施、垃圾等障碍物,同时在沟道入河、入库平缓地段建设复合沸 石床等水质净化工程,对雨水和微污染河水进行处理。在水库 周边、水系两侧按照“乔木林一灌丛一草地一挺水植物一沉水 植物”格局建设岸边植被拦污缓冲带,减轻污染物对水质的影 响,改善河道水环境。同时在入库口建设湿地工程,强化水质 净化能力。 4.2 农地水土保持区治理模式 (1)在流域上游全面实施封禁治理,在出入路口设置封禁 标牌,加强现有林草植被保护 ,林草破坏严重 、植被状况较差地 区因地制宜采取林草补植措施。 一 (2)在流域 中、下游加强农地水土流失治理 ,提高土地肥 力 ,同时对农村生活污染进行初步治理。实施坡改梯和梯 田整 修工程,使农田、果园实现梯田化,在靠近河(沟)道、地坎边坡 不稳定的地段建造护地坝;5。以上、地形破碎、地块较小的经济 林地修建树盘。沿坡向建设田问生产道路,在农 田与道路之间 种树、种草,构筑坡地等高缓冲带,控制面源污染。采取测土配 方施肥,推广使用有机肥,减少化肥使用量;提倡使用高效低毒 低残留的农药,推广应用生物防虫技术。结合已有的沟、池、渠 等坡面水系工程,发展节水灌溉,提高单位土地生产力。农村 生产生活污水 以分散处理为主、集 中处理为辅的方式进行治 理,其他洗涤废水通过路边沟排人土地处理系统或人工湿地处 理 ;逐步引导畜禽养殖场规模化,并 自行处理污水后达标排放。 农村垃圾分类处理,可回收垃圾 (如炉渣 、厨房垃圾等)进行好 氧堆肥施用于农田、果园,不可回收垃圾集中收集后外运实施 无害化处理。对流域中存在的废弃矿山,应根据合理的土地利 用方向,确定土地整治措施,使其得到良好的修复和优化利用。 (3)在流域下游,对影响沟(河 )道行洪的淤积物、垃圾、违 章设施等进行清理;结合地形、地貌,选择低洼地段,开挖或利 用原有废弃坑塘 ,建设雨污水调蓄塘 ,利用雨水沟或排水渠道, 将雨污水送至调蓄塘,通过延长雨污水停留时间,拦截和沉淀 污染物,控制和减少进入水体的面源污染物总量。 4.3 山地景观保育区治理模式 (1)在流域上游实施封育保护,以 自然修复为主,部分林草 破坏严重、植被状况差的地区实施严格 的封禁措施,设置护栏 围网减少人为干扰。 (2)在流域中、下游结合农村生活污染和水土流失治理,加 强山地景观保护。农村污水采取分片处理方式治理,污水量 大、居住集中的,建设集中污水处理工程;污水量大且居住分散 的,分别配备小型污水处理装置;污水量小的用化粪池简单处 理。农村垃圾全部采用村收集、镇运输、区县处理的方式实施 无害化处理。适度对破损梯田及坝阶地进行修复整理,形成集 观赏与经济效益于一身的梯田景观;对坡耕地实施退耕还林种 草工程。对人为活动频繁的步行道进行整修,建设铺石路或石 板路等,路旁宜林地营造风景林。在道路、村庄受山洪泥石流 威胁的地段构筑护村坝和护路坝等防护体系,建设时将植物材 料整合在工程结构上,使其在防治灾害的同时,兼具景观美化 功能;对威胁严重的泥石流沟道做好移民搬迁。对村庄进行美 化,清理整治废弃地,采取植树、种草 、排水、硬化路面等措施 , 构筑村屯庭院景观。对流域中存在的废弃矿山进行生态修复, 通过护坡、挡土墙及林草措施,做好矿山开创面修复、弃渣控 制 、边坡稳定等工作,属于矿山泥石流沟道的还应建设骨干拦 沙坝及排导工程,防止人为泥石流灾害发生。同时加强对分散 的小型开发建设项 目的监督管理 ,落实水土保持方案;做好旅 游宾馆饭店的排污治理和管理工作,预防新的生态破坏和水环 境污染。 (3)在流域下游,按照生态理念 ,采取近 自然治理方式实施 沟道清理及河岸治理工程,保留河流自然特性;采用的林草措 施和工程措施不仅要考虑水土保持功能,而且要把生态与艺术 结合起来,适当安排园林小品以满足游憩和观赏需求。 5 结 语 本项研究在对北京市山区自然条件、土壤流失、污染成因、 产业发展等分析的基础上,对山区小流域进行了分类,并针对 不同类型地区,提出了生态清洁小流域的治理模式,对北京市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工作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由于生态清 洁小流域建设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因此在今后的规划和工程 实施过程中还需要做更深入细致的工作,如山区小流域生产、 生活和生态功能受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影响显著 ,而且这种影响 具有阶段性变化特征,应考虑随着山区的发展变化,对生态清 洁流域治理措施的配置适时进行调整,并进一步在不同类型区 划分亚区,细化治理措施方案,以更好地指导生态清洁小流域 建设工程的实施。 [参考文献] [1]曹玉亭.门头沟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与管理实例 [J].中 国水土保持,2007(9). [2]韩富贵.密云县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的实践[J].中国水土 保持,2007(9). [3]甘敬.关停废弃矿山的生态修复对策[J].林业经济,2007 (12). [4]钟敦伦,谢洪,王士革,等.北京市山区泥石流[M].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4:10—107. [5]毕小刚,杨进怀,李永贵,等.北京市建设生态清洁型小流 域的思路与实践[J].中国水土保持 ,2005(1). [6]段淑怀,路炳军,王晓燕.浅谈北京市山区水土流失与非点 源污染[J].中国水土保持,2005(9). [7]田至美.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特点和开发途径——以北京市 山区为例[J].资源 ·产业,2005,7(1). [作者简介]杨坤(1977一),男,陕西汉中市人,工程师,硕士, 从事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管理与农村污水治理等工 作。 [收稿15t期]2008—08—31 (责任编辑 张培虎)
本文档为【北京市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模式研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94212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295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3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2-05-17
浏览量: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