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五章 人口生态问题

第五章 人口生态问题

举报
开通vip

第五章 人口生态问题null第五章 人口生态问题第五章 人口生态问题何为PM2.5?何为PM2.5? PM2.5又称气溶胶PM2.5,气溶胶指的是大气中超细的悬浮颗粒,PM2.5则是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是以往被忽视的致命“杀手”。PM2.5标准,由美国在1997年提出,主要为监测在旧标准中被忽略的对人体有害的PM2.5颗粒物。PM2.5指数已经成为测控空气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数。null1.全球气候变暖 马尔代夫可能消失 http://travel.163.com/09/0915/12/5J8J...

第五章 人口生态问题
null第五章 人口生态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第五章 人口生态问题何为PM2.5?何为PM2.5? PM2.5又称气溶胶PM2.5,气溶胶指的是大气中超细的悬浮颗粒,PM2.5则是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是以往被忽视的致命“杀手”。PM2.5标准,由美国在1997年提出,主要为监测在旧标准中被忽略的对人体有害的PM2.5颗粒物。PM2.5指数已经成为测控空气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数。null1.全球气候变暖 马尔代夫可能消失 http://travel.163.com/09/0915/12/5J8JSOCL00063JSA.html 2.周迅获联合国环保人物最高奖 奖金将捐青海灾区 http://ent.sina.com.cn/s/m/2010-04-23/07502937619.shtml 3.空气杀手:中国全球第一 http://view.news.qq.com/zt2010/pm/index.htm?pgv_ref=aio null 人口生态问题是人口问题和生态问题的总称。人口是指生活在特定地域内的具有一定数量、素质和结构的人的总称,它既具有自然属性,更具有社会属性。人口不是指单个的人,而是指人的集合体。所谓人口问题,是指由于人口数量过多、素质偏低、结构失衡而形成的社会问题。 生态问题,又称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对自然的不当开发利用而引起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调以及自然界所呈现出来的对人的生存与发展活动的否定性状态。 null全世界每天新增人口23.6万,其中97%在发展中国家。 1987年世界人口达到50亿,1999年初达到60亿。 每年有16~20亿公顷的热带雨林和森林被毁。 目前估计有12亿人缺乏清洁的饮用水。 当美国家庭每天在进晚餐的时候,全世界有418人正因饥饿而死去。 每个美国人,无论年龄大小,每天生产至少6磅固体垃圾,每年超过1吨。 美国每75分钟发生一起有毒化学事故,其中的16%引起死亡、伤害或扩散。一、人口问题理论一、人口问题理论 人类存在的200万年里的大部分时间,人口增长一直相对缓慢,每年大约稳定增长0.002%左右。但是到1900年,世界人口已增至10亿,年增长率为0.5%。1960年,人口年增长率升至2%;1987年世界人口增至50亿。 1999年地球总人口达到60亿。在这之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略微减缓,1997年的增长率为1.47%,每小时大约有1600名新生儿诞生。 两百多年来,科学家一直担心无法控制的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关于这个社会问题,有着各种各样的说法,其中3种观点较为普遍。1.马尔萨斯的人口悲观论1.马尔萨斯的人口悲观论 托马斯·马尔萨斯提出了迄今为止对世界未来最为悲观的一种看法。1798年,马尔萨斯出版的《人口论》认为人口的指数级增长速度大大超过粮食供应速度,并断言高出生率将一直持续下去,直至疾病、饥饿等自然界的制裁或战争等人为事件,死亡率才会升高,使人口降低到能够承受的水平。2.地球—救生艇理论 2.地球—救生艇理论 救生艇的寓意就是:把世界想像成载有“已从海上救起的”大约50个国家的暂时不会沉没的救生艇,而在它周围有约100多个国家正在危险中挣扎。哈丁宣称,试图援救其他国家毫无益处,反而会使救生艇不堪重负而沉没。 哈丁提倡采取国家主义的概念,认为各国都是一个明确的地域单位,有其自身的“支撑能力”,即其资源和经济前景能支持多少人口的潜力。3.人口过渡理论 3.人口过渡理论 将人口变化分作三个阶段的人口过渡理论(the demographic transition theory)则较为乐观。它假定当一个国家的经济科学发达了,人们自然而然地就会希望减小家庭规模。如果真能如此,我们的政治方针就可以明确:应全力以赴促进国家的发展。 第一阶段:1700年以前,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相互抵消,增长率很低。 第二阶段:迅速降低的死亡率使人口快速增长。 第三阶段:约从1850年起,欧洲、北美,出生率降低并接近已降低了的死亡率。 二、世界人口压力二、世界人口压力1.人口将继续持续增长 最新的联合国预测显示,人口增长速度正在减缓。尽管如此,只要增长率超过0,世界人口就在增加。即使按天计算,人口增加数量也是令人震惊的。1997年,地球上每天增加23.6万人口,出生38.2万名婴儿,死亡14.6万人(其中婴儿2.2万人)。根据联合国人口部门预测,到2l世纪中叶,世界人口将达到77~112亿之间。 null2.人口数量与资源枯竭2.人口数量与资源枯竭发达国家对环境的污染比快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更为严重: 公式:I=P×CL×T 文字表述:对环境的影响等于人口数量乘以消费水平再乘以技术。 在发达国家,以信用卡为基础的经济提高了购买力,加之高度机械化的工业提供了以消费者为基础的社会所需的生产力,因而每个人消耗资源,制造废物的速度也成倍增长。 null 在任何一个发展阶段,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总是与人口数量成正比的。人们通常用人均消耗和技术引起的环境损害来表示环境资源的消耗。现在,发达国家对全球环境影响最大。但是,随着发展中国家生活水平的提高,其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也将增加。越来越多的人理所当然地渴望“生活过得更好”,因而对环境的潜在危害也越来越大。 ……最明显的环境损害一般都是局部的,例如森林和相关流域的消失,土壤侵蚀或沙漠化,以及像洛杉矶或成都那样的城市被灰色烟雾所笼罩: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海洋鱼类减少,土壤、水源被化学物质和其他有害金属污染之类的现象也屡见不鲜。 ……每年被侵蚀的耕地面积估计约为500~700万公顷(1250~1750万英亩),外加因洪水和盐碱化被吞噬去150万公顷(375万英亩)。近几十年来,水土管理措施不良导致了12亿公顷(40亿英亩)的土地恶化——相当于中国和印度的面积总和,占全球可耕地面积的11%。此外,每年还有1600~2000万公顷(4000~5000万英亩)的热带雨林和森林消失。 资料来源:United Nations Population Fund,Population lssues 1997.3.雨林的破坏3.雨林的破坏 在世界范围内,雨林的面积正以递增的速度在消失。在热带地区伐10株树才补种1株。在非洲,这一比例为29:1。也许在未来20年里,茂密的赤道森林带就会变成一圈光秃秃的贫瘠土地。造成这个日益加剧的灾难的主要原因是采伐和人口增长。纵观全球,在巴西、印度尼西亚、扎伊尔和其他一些地方,对木材的需求以及因人口增长而开垦更多农田,造成了热带雨林和森林每年减少16至20亿英亩。巴西拥有大面积的亚马逊雨林,但仅在1992至1996年间,被伐毁的雨林就相当于一个丹麦的面积。null 雨林是个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树木靠其土壤中自身的枯枝落叶的腐烂而获得滋养。森林砍伐造成了土壤养分枯竭和水土流失。形成一英寸土壤需要100年,相对而言,土地的贫瘠化则极为迅速。破坏雨林对世界造成许多有害的而且至今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的严重后果。 1.药物资源 2.水利资源 3.全球气候调控 4.发展中国家的饥饿问题4.发展中国家的饥饿问题null饥饿仍然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世界上每天有3.5万人、每年有1400万人死于营养不良或其他相关的可预防疾病。 数据显示将近有10亿人,世界人口的20%,处于营养不良的状态。 在世界部分地区,饥饿仍是一个严峻的现实。有些时候,是内战破坏了食物供应,如上图(摄于1997年)中这个严重营养不良的卢旺达儿童。而在苏丹和其他第三世界国家,饥荒常常是因人口数量过多或是因旱灾、洪水、土地桔竭造成的粮食减产而引起的。 三、生态系统三、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ecosystem)一词是英国植物生态学家亚瑟·乔治·坦斯利1935年提出的。他认为要了解一种植物,必须同时了解其周围的土壤、气候和动植物环境。所以,生态系统的思想很快成为理解环境问题的主要手段。null1.相互关联性: 生态系统的任何一个组成部分,至少潜在地与其他部分相关联。 食物链是相互关联性的一个典型例证。作为美国象征的秃鹰种群的濒临灭绝就是最明显的后果。物种的“链”包括,人们担心害虫吃庄稼,于是向农田大量喷撒DDT,经过雨水或灌溉使DDT流入排水道,污染了食物链(food chain)底层的粮食资源;然后渐次被大一点的甲壳类动物和鱼类吃掉(毒素也逐渐集中),直至最后,鹰吃了最大的鱼;高度集中的DDT严重损害了鹰的生殖系统,使它们所生的蛋易碎且难以存放。 null2.超载: 生态系统可以处理相当数量的污染。河流能将污水变成无害的化学制品,就像土壤里的微生物可以使动物的粪便变成肥料。在某种程度上,当系统不能继续分解废料,生物开始死亡的时候,就称为达到了限度(threshold)。这种情况曾于1980年发生在纽约附近的大西洋中。海洋生物学家发现,大片海水中完全没有了生物,只有绿色的黏液和历年来城市排水系统排放人海的大量废渣。 酸雨是另一个罪魁祸首,它是工厂排放的化学物质污染而含有酸性的自然降雨,其PH值甚至与柠檬汁相差无几。当雨水的酸度超过承受限度时,树木和动物就会突然大量死亡。null3.触发效应(trigger effects): 人类排放的少量废物就可能破坏自然平衡。当我们向一个生态系统中引入某一新物种时,这种情况常常发生。如果没有天敌,这一物种就会快速繁殖,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例如,澳大利亚人正为一种进口的兔子而大伤脑筋,不得不在许多地区建起“防兔”围栏以控制其活动范围。 四、对策四、对策1.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共生。 2.走内涵型增长之路。 3.走低耗高效发展之路。null思考题: 1 .人口问题的实质是什么? 2.简述目前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 3.可持续发展的道德观与价值观是什么?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福利与社会进步报告(2000)》时正新主编 2.《首届全国中青年学者老龄问题学术讨论会主题报告—老龄化的中国》
本文档为【第五章 人口生态问题】,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84277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439K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其他高等教育
上传时间:2012-05-17
浏览量: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