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

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

举报
开通vip

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 2011年 第2期 No. 2 2011 55 0.引言 本文的形成有以下三个动因: 一是,生态翻译学在中国学者提出之前是 “世界上原本没有的东西” ①,可谓之“无中生 有”;同时,生态翻译学是从一个与以往研究有 很大不同的新视角对翻译所做的系统综观和探 讨,其中还有不少新的术语和概念,又可谓之 “自说自话” ②。那么,生态翻译学从无到有究竟 “生”出了一些什么样的东西?生态翻译学自己 到底又“说”出了一些什么样的话语?本文试图 对此简作列述与阐释。 二是,近年来已有逾百篇有关生态翻译学理论 ...

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
2011年 第2期 No. 2 2011 55 0.引言 本文的形成有以下三个动因: 一是,生态翻译学在中国学者提出之前是 “世界上原本没有的东西” ①,可谓之“无中生 有”;同时,生态翻译学是从一个与以往研究有 很大不同的新视角对翻译所做的系统综观和探 讨,其中还有不少新的术语和概念,又可谓之 “自说自话” ②。那么,生态翻译学从无到有究竟 “生”出了一些什么样的东西?生态翻译学自己 到底又“说”出了一些什么样的话语?本文试图 对此简作列述与阐释。 二是,近年来已有逾百篇有关生态翻译学理论 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文章在海内外发表,全国也有 60余所高校师生(硕士 /博士)运用生态翻译学 的基础理论作为整体的理论框架完成学位论文和 发表研究论文。对于这些包括学位论文在内的各 类研究文章,它们主要是围绕生态翻译学的哪些 理论视点展开研究的?这些研究视点与生态翻译 学的整体研究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本文试图 对此简作梳理与例示。 三是,肇始于中国的生态翻译学即将走过十 年的历程。十年,对于历史的长河而言,可谓短 暂的一瞬;然而,对于一种研究途径或一个话语 体系而言,却是一个关键的时段。那么,经过十 年的洗礼和实践的检验,生态翻译学中的哪些基 本理论命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或学术观点得到认可或逐步接受?又 有哪些在逐步改进或自然淘汰?本文也试图对此 简作回望与梳理。 1.关于“生态范式” 范式(paradigm)是个大概念。它涉及到的是 特定研究领域里大的“方向”和大的“原则”,是 一种研究途径或研究模式的总体理念、价值判断 和研究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的集中体现。 生态翻译学多次对其译论“范式”作出定位。 例如,在谈到生态翻译学的基础理论“翻译适应选 择论”的研究目的时指出,“在于试图找到一种既 具有普适的哲学理据、又符合翻译基本规律的译 论范式”(胡庚申,2004: 9);其翻译观是“着眼 于‘人’,致力于‘纲’举‘目’张,最终确立译 者为中心的‘翻译 =适应 +选择’的理论范式”(同 上:70)。翻译适应选择论还被概括为“以达尔文 ‘适应 /选择’学说的基本原理和思想为指导、以 ‘翻译即适应与选择’的主题概念为基调、以‘译 者为中心’的翻译理念为核心、能够对翻译本体 作出新解的翻译理论范式”(同上:181);该理论 “致力于揭示和复现翻译之本来面目,并试图找到 一种既有普适的哲学理据、又符合翻译基本规律 的译论范式”(同上:181-182)。总之,作为一个 具有跨学科性质的生态学翻译研究途径,生态翻 译学是运用生态理性、从生态学视角对翻译进行 综观的整体性研究,是一个“翻译即适应与选择” 的生态范式和研究领域。(Hu, 2003: 278; 胡庚申, 2004: 41; 2006; 2008; 2009) 根据The New Oxford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 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 胡庚申 澳门理工学院 /清华大学 摘 要:作为一个具有跨学科性质的生态学翻译研究途径,生态翻译学是运用生态理性、从生态学视角对翻译进行综观的整 体性研究。本文拟集中阐述生态翻译学的九大研究焦点和理论视角,具体包括:(1)生态范式;(2)关联序链;(3)生 态理性;(4)译有所为;(5)翻译生态环境;(6)译者中心;(7)适应/选择;(8)“三维”转换,以及(9)“事后追 惩”等。文献研究表明,本文列述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点,既是生态翻译学的核心理念,也是目前一些高校研究生学位论文 的理论框架,同时还是一些翻译研究人员评述和引用较多的理论命题和学术视点。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研究焦点;理论视角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3X (2011) 02-0005-05 译论研究 中 国 翻 译 Chinese Translators Journal 6 (2007),paradigm释意为:a world view underlying the theories and methodology of a particular scientifi c subject. 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Thomas Kuhn) 指出,“科学不是事实、理论和方法的简单堆砌, 科学的发展也不是知识的简单积累,而是通过范 式的不断转换所进行的不断革命的进程”(吴小英, 2000: 19)。赫曼斯也指出,“范式”为翻译研究 制定“指导原则”,是“研究特定问题的手段”和 “解决问题的方法”(Hermans, 1999: 9-10)。可见, 范式实际上包括了学科共同体所共有的理论假设、 研究模式、研究方法、价值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和形而上学的原 则,是某一学科共同体成员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 法论的“总和”。 在生态翻译学研究领域里,上述从生态学视角 探讨翻译理论的“生态范式”正在逐步形成,并受 到越来越多的认同。其主要标志是,不少学者在研 究相关问题时的基本观念、价值判断、研究方法、 以及所采用的术语和结论的指向等都基本上纳入了 翻译理论的生态学研究途径。 这些聚集在生态翻译学“共同体”里的研究 者们认同生态翻译学对翻译的基本描述,接受生 态翻译学对翻译研究的指导原则,遵循生态翻译 学整体关联的研究方法,而他们在进行特定问题 研究时也采用了生态翻译学共同的价值标准。这 些研究已经不是孤立的、单一的个案研究,而可以 看作是约定在生态翻译学理论“范式”之下的共 同研究。 据不完全的文献资料统计,在已经检索到的 百余篇有关生态翻译学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期 刊论文和学位论文中,2005年发表了 6篇,2006 年 10篇,2007年 15篇,2008年 15篇,2009年 30篇,2010年(含已接受待发表的文章)预计 在 40篇以上。可以看出,在生态翻译学研究“范 式”之下,以生态翻译学归类和直接以生态翻译 学命名的各项研究,在近年来的翻译研究中,有 逐年增加的趋势。 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只是生态翻译学研究在第 一个十年的发展情况,到 2011年将迈入它的第二 个十年。随着“国际生态翻译学研究会”的成立, 随着“首届国际生态翻译学研讨会”的举办,随着 “生态翻译学学刊”的创刊,随着生态翻译学研究 队伍的不断壮大,生态翻译学研究“范式”在其第 二个十年里的发展之势当更为可观。 2.关于“关联序链” 早在生态翻译学的基础理论起步研究之初, 我们就阐述了翻译活动(翻译生态)和自然界 (自然生态)之间的关联性和互动性,并曾图示了 一条从“翻译”到“自然界”的具有内在逻辑联 系的认知视野延展的链条,姑且称之为“关联序 链”(the sequence chain)。 该“关联序链”的要点是:鉴于翻译是语言 的转换,而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是人类活动 的积淀,而人类又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这样一来, 我们便可以从中看到一个很有意义的内在联系: 这一“关联序链”体现了人类认知视野扩展 和理性进步的基本路径,它符合人类认知能力演 化的基本规律,同时具有互动性和递进性的特征, 可以说勾勒出了人类认知视野递进衍展的逻辑序 列和内在的指向机制。翻译研究的重心从翻译本 身到语言、文化、人类生态,其间又不断反复、互 动,正好反映出这一走向及其特征。从上述“关 联序链”,也可以看出翻译活动与生物自然界之间 的互联关系,以及自然生态系统与人类社会系统 共通互动的基本特征。 “关联序链”的重要性使之成为生态翻译学形成 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和依据。近年来,不断有学 者开始注意并应用和发展“关联序链”的基本内容。 孟凡君(2010)在“生态翻译学视野下的当 代翻译研究”一文中指出,翻译研究与学术系统内 的其他学科研究一样,在本体论研究之后,就会按 “语言学→文化学→社会学→人类学→生态学”的 次序进行研究范式的转向。他认为,翻译研究的范 式转换,并非是翻译研究视角的转向,而是翻译研 究视野的扩大。这种视界的扩大可图示如下: 从生态翻译 学中“关联序 链”的理论视角 来看,从“翻译” (翻译生态)到 “自然”(自然生 态),其中具有 明显的关联性、 互动性和递进性 的特征。该理论 视点所勾勒出的 “翻译→语言→文化→人类→自然界”的人类认知 视野递进衍展的逻辑序列和关联界面,不论对于 宏观的译学整体研究,还是对于微观的文本翻译 研究和评析,显然会更为全面、更为系统,因而也 会更为接近所研究事物的真实。 3.关于“生态理性” 笔者(2009;2010)曾将翻译生态理性归纳为: 注重整体 /关联、讲求动态 /平衡、体现生态美学、 关照“翻译群落”以及提倡多样 /统一。 所谓注重整体 /关联,就是遵循生态理性,研 究翻译生态体系时,不能只是孤立地局限于某子 翻译 语言 文化 人类 自然界 态 类 会 化 生 人 社 文 语言 翻译 2011年 第2期 No. 2 2011 77 生态系统(如翻译本体生态系统)或某一相关利 益者(如翻译活动资助者)。从生态理性视角来看, 需要关照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关联及其整体性。 所谓讲求动态 /平衡,就是遵循生态理性,研 究翻译生态体系时,通过关注翻译活动主客体之 间、翻译活动主体与其外部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 作用、相互影响,形成翻译生态相互依赖的动态平 衡系统。 所谓体现生态美学,就是遵循生态理性,研究 翻译生态体系时,在翻译学研究过程中,无论是宏 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一直追求着美,一直在讲求 着“对称”、“均衡”、“对比”、“秩序”、“节奏”、“韵 律”等这些审美要素和生态审美原则。 所谓“翻译群落”,指的是翻译活动中涉及到 的“人”,即以往所称的“诸者”,包括译者、读者、 作者、资助者、出版者、评论者等等,当然是以译 者为总代表。而所谓关照“翻译群落”,就是将以 译者为代表的“翻译群落”作为整体加以关照,这 是翻译生态系统具有的整体、关联、动态、平衡的 “生态理性”使然,也是生态翻译学研究重视译者、 重视“人”的因素的一个特色和优势。 所谓提倡多样 /统一,体现了人类生活与自然 界中对立统一的规律。整个宇宙是一个多样统一 的和谐整体。“多样”体现了各个事物个性的千差 万别。“统一”体现了各个事物的共性或整体联系。 遵循这一生态理性,研究翻译生态体系时,特别是 对于实现“多样统一”的宏观译学系统架构和中 观理论体系构建都具有统领的意义。鉴此,笔者认 为,任何一种理论在一定程度上都具有普适性,但 应该有一种理论在整体上具有普适性。 正是由于上述注重整体 /关联、讲求动态 /平 衡、体现生态美学、关照“翻译群落”和倡导多样 /统一的“五大”生态理性,才使之成为建构生态 翻译学话语体系的宏观指导理念。而以生态理性 为宏观指导的生态翻译学,表现为一种整体性思 维、有机性思维、关联性思维和过程性思维,既注 重分析与综合的结合与统一,又注重翻译生态环 境对译者行为的影响与制约;既强调“译学”、“译 论”、“译本”的贯通与协调,又追求“译者”、“文 本”、“环境”的整合与一体。 上述生态理性对构建生态翻译学的话语体系 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笔者也相信会有越来越多 运用生态理性的理论翻译研究和应用翻译研究。 4.关于“译有所为” 生态翻译学基础理论中提出的“译有所为”, 从内涵上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译者从 事翻译有其特定的动因(侧重主观动机);二是, 翻译出来的东西可以做事情(侧重客观效果)。 对于前者,译者从事翻译活动有温饱情欲之需, 有功名利禄之求,有道德伦理之爱,有宗教信仰之 信,还有渴求天地宇宙之悟。因此,从译者主观动 机的视角看,“译有所为”可以:(1)“为”在“求生”; (2)“为”在“弘志”;(3)“为”在“适趣”;(4)“为” 在“移情”;(5)“为”在“竞赛”,等等。 对于后者,翻译功能之大、业绩之丰无人否 认。从“译有所为”的视角来看,翻译之功可以:(1) “为”在促进交流沟通;(2)“为”在引发语言创新; (3)“为”在激励文化渐进;(4)“为”在催生社会 变革;(5) “为”在推动译学发展,等等。 许建忠(2010)在“‘不作为’:译者的一种 适应性”一文中认为,译者作为谦谦君子,应该有 所为,有所不为。他指出,译者的主动拒绝译事也 能从翻译适应选择论中获得解释,因为这也是适 应性选择 (adaptive selection)和选择性适应 (selective adaptation)的结果。 5.关于“翻译生态环境” “翻译生态环境”的概念最早是在“翻译适应 选择论初探”(胡庚申,2001)一文中提出来的。 开始引入“翻译生态环境”的概念、而没有沿用“语 境”或“文化语境”,笔者当时的主要考虑:一是 使用“生态”环境的提法能与达尔文生物进化论 中“适应 /选择”学说匹配。二是,“翻译生态环 境”与语境、文化语境在基本概念、范围、所指等 方面有很大的不同。语境即使用语言的环境,而文 化语境还是语境,只是侧重在文化学视角,或只是 用文化学的术语而已。语境是以使用语言为参照, 不包含语言本身或语言使用。而“翻译生态环境” 的构成要素包含了源语、原文和译语系统,是译者 和译文生存状态的总体环境,因此“翻译生态环境” 的概念要比翻译的“语境”更拓展一些。 随着研究的深入,“翻译生态环境”更为明确 地是指原文、源语和译语所构成的世界,即语言、 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 联互动的整体。“翻译生态环境”构成的要素包含 了源语、原文和译语系统,是译者和译文生存状态 的总体环境,它既是制约译者最佳适应和优化选 择的多种因素的集合,又是译者多维度适应与适 应性选择的前提和依据。翻译生态环境是影响译 者最佳适应和优化选择的多种因素的集合。(Hu, 2003: 288;胡庚申,2004: 128) 近几年,“翻译生态环境”定义更为宽泛,是 指由所涉文本、文化语境与“翻译群落”,以及由 精神和物质所构成的集合体。翻译生态环境有大 环境、中环境小环境之分;翻译生态环境也既包括 物质环境又包括精神环境等。可以这么说,对于翻 译而言,译者以外的一切都可以看作是翻译的生 态环境;同时,每个译者又都是他人翻译生态环境 的组成部分。(胡庚申,2006; 2008) 由于翻译生态环境是生态翻译学的核心概念 之一,特别是近年来其概念外延在不断调适和扩 中 国 翻 译 Chinese Translators Journal 8 展,因此也正在引起学者们的关注。 如同一则英语名言“No context, no text”,翻译 生态环境对于翻译文本的产生至关重要。对于具 体翻译来说,大到内容风格,小到选词造句,总会 与翻译生态环境有关联,只是这种关联可能表现 为不同的形式(如直接的或间接的、物质的或精神 的)或者不同的程度(如较密切的或稍远一点的) 等等。有鉴于此,这一方面的专门研究还应当进一 步加强。 6.关于“译者中心” 翻译理论的根本问题之一,是如何描述和解释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译者在翻译过 程中的重要性,也使得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成为翻 译界一个永恒的话题。 生态翻译学研究的是译者与翻译生态环境的 关系问题。就译者而言,他 /她是一个独立主体, 翻译活动自始至终必须通过译者主体意识和主导 作用才能完成。译者处于不同语言和不同文化间 各种力量交互作用的交互点上,既是翻译过程的 主体,又是译事得以进行的基石。 生态翻译学认为,译者是翻译过程中一切“矛 盾”的总和。“译者为中心”的翻译理念把活生生的、 感性的、富有创造性的译者推向译论的前台,使翻 译理论建立在真实的、具体的译者基础之上。“译 者为中心”翻译理念的提出,有助于使翻译学中译 者研究的“研究半径”得到延伸,并使其理论层次 有所提升;同时,对译者的自重、自律以及自身素 质的提高也有促进作用。 这种取向于译者并以译者为终极关照的翻译 理论,其优越性日益彰显,从而使对译者中心、译 者主导、译者主体等方面的专题研究持续不断。 7.关于“适应/选择” “适应”与“选择”之间的关系如何,在生态 翻译学的基础研究“翻译适应选择论”出现之前 尚鲜有论及,更无人做过专题、系统的描述和阐 明。翻译适应选择论认为,对于译者来说,既要适 应,又要选择。适应中有选择,即适应性选择;选 择中有适应,即选择性适应。这种选择性适应和 适应性选择的具体特征:一是“适应”─译者 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二是“选择”─译者 以翻译生态环境的“身份”实施对译文的选择。 翻译被描述为译者适应和译者选择的交替循环过 程。这一循环过程内部的关系是:适应的目的是 求存、生效,适应的手段是优化选择;而选择的法 则是“汰弱留强”。翻译批评的标准也从“适应 / 选择”的视角作了相应的表述:最佳的适应是选 择性适应;最佳的选择是适应性选择;最佳的翻 译是“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翻译(另参见下 文第 9节)。 由于“适应 /选择”是生态翻译学基础理论研 究的一个核心理念,因此,在生态翻译学研究范式 下,围绕“适应 /选择”的理论视角展开的相关研 究相对比较多。可以说,从 2005年以来,以此视 角考察翻译的相关研究逐年增多。 8.关于“‘三维’转换” 生态翻译学的基础理论将翻译方法简括为“三 维”转换,即在“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的原 则之下,相对地集中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 适应性选择转换。 所谓“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者在 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这种 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是在不同方面、不同层 次上进行的。所谓“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与 阐释。这种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在于关注源 语文化和译语文化在性质和内容上存在的差异, 避免从译语文化观点出发曲解原文,译者在进行 源语语言转换的同时,关注适应该语言所属的整 个文化系统。所谓“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交际意图的适应性 选择转换。这种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要求译 者除语言信息的转换和文化内涵的传递之外,把 选择转换的侧重点放在交际的层面上,关注原文 中的交际意图是否在译文中得以体现。 显而易见,所谓“三维”转换,主要是发生在 翻译操作层面的,也是应用研究的一个焦点。 9.关于“事后追惩” 所谓“事后追惩” (post-event penalty),不是指 具体的翻译方法或具体做法,而是指对于翻译理 论或对于译者行为的要求或指导思想。 “事后追惩”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它不重在事 先对译者提出“说教”、“警告”、“限定”,而是 强调在翻译活动的每一个阶段都尽由译者能动地 去“操纵 /支配 /摆布 /重写”,即一切由译者去 作适应性的选择;然而,在每一个阶段的选择之 后,或在“事后”(即译事之后)对译者的选择、 特别是对最终的译文给予评判与处理。具体来说 就是,译事之后依据翻译生态环境所遵循的“适 者生存”、“汰弱留强”的法则对译者的选择作出 再次选择和仲裁。 这里的“事后追惩”与“适者生存”、“汰弱 留强”的思想是一致的。事前和事中“不教”、“不 惩”,可以体现以“译者为中心”、一切由译者“主 导”。但事后则不然,要由“自然”选择、裁定,对 于(译者和译文)“不适者”、“弱者”、“劣者”进 行撤稿、滞销、批评等等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淘 汰,相对来说,这都可以视为一种“惩罚”,即所谓 “事后追惩”。 “事后追惩”的情形在翻译活动中的表现相当 2011年 第2期 No. 2 2011 99 普遍。 例如,在译界举办的各式翻译竞赛里,尽管所 有参赛者在赛前、赛中都是平等地、公平地由自 己去适应、选择、决策、发挥,但在“交卷”之后, 则就由不得译者了。应该说,除第一名(头等奖) 之外的其它参赛者,都可以看作是在“事后”受 到了不同程度的淘汰,即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所谓 “追惩”。 梁实秋先生曾参与了 1942演出《哈姆雷特》 (Hamlet)的工作。他的“译本也多少犯了田汉 译本的毛病,并不很适合上演 [……]1942年重庆 演出不大成功,剧本当然要负一部分责任”(周兆 祥,1981: 387-389)。这里的“不很适合上演”、“演 出不大成功”,以及译本所受到的种种批评,可以 说都是译本相对于舞台演出来说的“不适”和“弱” 的一种反映,也可以说是一种形式的“淘汰”或 “惩罚”。 译员在口译现场被当场撤换的情形也并不鲜 见。对这种情形的解释,可以说是由于译员“适 应 /选择”的失误而被“淘汰”,或是因为译员的 现场表现(on-the-spot performance)“失当”所受 到的“惩罚”。 可以看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是名正言顺 的“主宰”,译者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适应能力、 判断能力、选择能力和创造能力。一句话,译者 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一切优势,做出自己的一切 决定;而只是到了译文(译著、译案)形成之后, 才由翻译生态环境的自然法则─“适者生存”、 “汰弱留强”─对译者的行为和表现作出最后 选择和裁定。 关于译者适应与选择的“事后追惩”的机理 问题似乎尚没有引起关注,因此,目前这方面的理 论应用研究尚嫌欠缺,这也是今后可以做的研究 之一。如果从“事后追惩”的理论视点研究翻译 中的“误译”问题,特别是对于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失误造成重大损失(政治外交、经济贸易、科学技 术、文化教育、人际关系等等方面)的翻译案例进 行分析研究,应当不失为有意义的研究选题。 结语 以上所述是生态翻译学及其前期理论研究中 的一些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其中,既有比较宏观 一些的,如关于生态范式、生态理性、翻译生态环 境、译有所为、译者中心等;也有相对微观一些的, 如关于关联序链、适应 /选择、“三维”转换,以 及“事后追惩”等。文献研究也表明,一些理论视 角如适应 /选择、“三维”转换、译者中心、译有所 为,以及生态范式、生态翻译环境等命题在翻译研 究中的接受程度相对较高一些,应用研究也更广 泛一些;而生态理性、关联序链、“事后追惩”等 理论视点似乎尚未引起足够的注意,这方面的理 论应用研究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同时,除以上所 述的研究焦点和理论视角之外,还有“整体适应选 择度”、“翻译生态体系”、“翻译群落”、“科际关 联互动”等等,限于篇幅,未予详述。即便是本文 已述各项,也只是列述了它们的主体内容或主要 结论、结果表述,限于篇幅,它们立论的理据和论 证的过程也都未作详述,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进一 步参阅相关的专著和论文。 *本文是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生态 翻译学:译学的生态视角研究”(N0.08BYY007) 的一部分;同时也获得澳门理工学院科研项目“翻 译学流派研究:‘生态翻译学派’透视”(RP/ESLT- 06/2009)课题的资助。 注 释 ① “向世界贡献出原本没有的东西。”见钱冠连:外语研究 创新略论 [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年第 1期,第 10-14页。 ② “在学科理论建设方面,我们基本上还在‘照着说’和 ‘接着说’,缺少‘自说自话’的意愿、信心和能力。” 见 杨武能:营造良好的文学翻译生态环境(创刊笔谈)[J]. 《东 方翻译》2009年(创刊号),第 xii-xiii页。 参 考 文 献 [1] Hermans, T. Translation in Systems: Descriptive and System- oriented Approaches Explained [M]. Manchester: St. Jerome Publishing, 1999 . [2] Hu, G.engshen.Translation as Adaptation and Selection [J]. Perspectives: Studies in Translatology. 2003 (4): 283-291. [3] Hu, Gengshen.Understanding Eco-translatology [P]. Paper presented a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ranslating Cultures -Towards Interdisciplinary (Re) Construction, August 11-14, 2006, Beijing. [4] 方梦之 .从核心术语看生态翻译学的建构 [P]. 首届国际 生态翻译学研讨会,2010, 澳门 . [5] 胡庚申 .初探翻译适应选择论 [P]. 国际译联第三届亚洲 翻译家论坛,2001, 香港 . [6] 胡庚申 .翻译适应选择论 [M].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4. [7] 胡庚申 . 生态翻译学:译学研究的“跨科际整合”[J]. 上 海翻译,2008 (2): 3-8. [8] 胡庚申 . 生态翻译学解读 [J]. 中国翻译 , 2008 (4). [9] 胡庚申傅雷翻译思想的生态翻译学诠释[J]. 外国语2009(2): 47-53. [10] 胡庚申 .生态翻译学:产生的背景与研究的基础 [J]. 外语 研究 , 2010(4). [11] 孟凡君 .生态翻译学视野下的当代翻译研究 [J]. 外国语 (待发表), 2010. [12] 吴小英 .科学、文化与性别 [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 版社 , 2000. [13] 周兆祥 .汉译哈姆雷特研究 [M]. 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 1981. [作者简介]胡庚申,博士,澳门理工学院客座教授,清华大学 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生态翻译学、国际跨文化语用学、英 语语言文化教学 [作者电子信箱]stronghugs@ipm.edu.mo;hugs@tsinghua.edu.cn 2011年 第2期 No. 2 2011 9595 Eco-translatology: Research Foci and Theoretical Tenets By Hu Gengshen(Macao Polytechnic Institute, Macao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China) p.5 Abstract: Eco-translatology refers to an approach to translation studies that is characterized by an ecological conception and distinct with an interdisciplinary orientation. This paper offers an explication of eco-translatology by identifying the foci of its research and the theoretical tenets that guide its practice. These include researches into the ecological paradigm of translation, the ecological principles underlying the paradigm, the eco-environment for translation, the three-dimensional transformations as the effect of eco-translation; as well as guiding principles and doctrines such as “doing things with translations,” “translation as adaptation and selection,” and according a centrality of place to the translator. These foci and tenets not only constitute eco-translatology as a unique approach to translation studies, but also participate in the shaping of theoretical frameworks for many other methods in the fi eld as a whole. Key words: eco-translatology, research focus, theoretical tenet Eco-Literature and Eco-Translatology: Deconstruction and Reconstruction By Wang Ning (Tsinghua University/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p.10 Abstract: The rise of eco-translatology has posed a formidable challenge to many traditional doctrines of literary and cultural translation and to translation studies itself. While ruthlessly deconstructing the anthropocentric mode of thinking in selecting texts for translation, eco-translatology has also reconstructed a new paradigm of sorts, setting intrinsic characteristics of translatability as the single most important criterion for selecting source texts, demanding that the ecological balance of the original be preserved in the translated text, and calling for a balance between the subject (translator) and the object (text) as well. Despite the importance it attaches to “balancing,” however, one detects in this new paradigm a tendency to overemphasize the subjectivity of translator. Key words: eco-writing; eco-translatology; deconstruction; reconstruction An Ageless Song as Collective Memory:The Translation and Transmission of the Tibetan/Mongolian Epic Gesar By Wang Hongyin & Wang Zhiguo (Nankai University, Tianjin, China) p. 16 Abstract: This is a tentative report on a multi-dimensional investigation into translation’s involvement in the evolution and transmission of the Tibetan-Mogolian epic Gesar ( Gesar in Mongolian). Following a brief overview of the epic’s origination, development and transmission, we examine its numerous versions and its many available translation channels, looking closely into how the original text was rendered domestically into Han Chinese and other ethnic languages in China on one hand, and was further turned into English and many other foreign languages on the other. The survey makes available a cognitive map showing how Gesar has been translated and transmitted throughout its textual history, and how its various renditions in different languages are interrelated with one another. By undertaking this cross-cultural and cross-disciplinary research into the oral transmissions, text translations and modern reconstructions of Gesar, we have also broken the pattern in China’s translation studies of focusing on the rendition of Han classics and texts in Chinese written language only, offering new theoretical insights into and perspectives on the history of China’s multi-ethnic literary translation. Key words: epic; Gesar; oral literature; translation; ethnopoetics; rewriting; translation history MA and MTI in Translation Education: Divergent Goals, Differentiated Curricula By Mu Lei & Wang Weiwei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Guangzhou, China) p.29 Abstract: The past fi ve years had witnessed a rapid development of translation education in China ’s mainland. To consolidate and facilitate the development, it becomes imperative that the education goal and instructional pattern of MA in Translation Studies (MA) be clearly distinguished from those of Maste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MTI).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the kind of graduates China ’s translation industry needs and refl ecting on the existing MTI programs and their training models, we present two carefully differentiated sets of curricula and propose that they be adopted by MA and MTI respectively. Key words: MA of Translation Studies; MTI; training model; curriculum 英文摘要 English Abstracts of Major Papers in This Issue
本文档为【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62523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2M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6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2-05-15
浏览量: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