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于具体项目的项目管理教学

基于具体项目的项目管理教学

举报
开通vip

基于具体项目的项目管理教学基于具体项目的项目管理教学 摘要:本文结合软件工程专业的特点,根据项目管理课程的教学实际,提出一种基于具体项目的软件项目管理教学方案。通过基于项目驱动的评价体系建立和基于项目过程的知识传授与演练,使学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本文来自:计算机毕业网 :软件工程 项目管理 教学改革        一 引言    项目管理技术是软件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其教学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工程化方法。内容涉及项目...

基于具体项目的项目管理教学
基于具体项目的项目管理教学 摘要:本文结合软件工程专业的特点,根据项目管理课程的教学实际,提出一种基于具体项目的软件项目管理教学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通过基于项目驱动的评价体系建立和基于项目过程的知识传授与演练,使学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本文来自:计算机毕业网 :软件工程 项目管理 教学改革
      
  一 引言
  
  项目管理技术是软件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其教学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工程化方法。内容涉及项目管理知识体系(PMBOK)九大知识领域和五个标准化过程组,几乎涵盖了软件项目从立项到结束的方方面面,是一门具有相当广度的课程。然而,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却不容乐观。
  其一、项目管理技术的理论知识多脱胎于工程管理领域,由于国内软件工程专业建设刚刚起步,相关教材往往照搬工程管理理论,缺乏完全针对软件开发的必要整理和筛选。因此同软件开发实践结合并不十分紧密。
  其二、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重理论而轻实践,教师将理论知识“满堂灌”给学生,学生“死记硬背”理论条文,并不懂得如何将理论用于实际软件开发。这种仅以理论的多寡深浅作为对学生评价激励唯一标准的教学手段,必然导致培养的人才实用性不强,职业能力较差,工程化程度较低。达不到项目管理技术的教学要求。
  因此,需要对软件项目管理技术的教学进行改革。
  
  二 基于具体项目的软件项目管理教学
  
  软件工程项目相比一般工程项目具有更强的复杂性和更多的不可控因素,传统的项目管理教学所传授的知识常常不易使理论知识和实际开发吻合,给学生造成“学习无用之感”;课程本身也难以完全包括软件开发过程的全部情况。最好的方法是通过一个具体软件项目的开发过程,使学生接受项目管理的理念,而软件项目的开发设备相对单一,团队人数相对较少,相比一般工程项目更易进行实践演练。
  
  图1 软件项目管理过程
  图1所示为项目管理的五个标准化过程组,可以看出,项目管理进行过程将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变更、计划控制和计划执行的搏弈和循环。由于软件项目有以下特点:
  (1)软件产品是无形的,不可捉摸的,无法感觉形状,设计也难以直观表示,很难确定产品质量或估计开发工作量。
  (2)由于软件的拷贝生产轻而易举,因此,几乎全部的软件项目成本在开发过程中,而不是在制造过程。
  (3)软件开发过程属于劳动密集型过程,尚未实现完全自动化,因此对软件项目开发进度的计划和控制比对一般工程项目更加复杂。
  (4)软件是逻辑实体,本身很容易修改,但由于其复杂性,又很难正确地修改,在缺乏沟通的情况下,对个别模块的修改可能会带来新的错误。
  (5)软件不像其他产品会因使用而磨损,和一般工程产品不同,软件产品的维护常常通过增加新模块功能完成升级。为保证新版本的稳定性,常常需要对新版本的重新设计
  因此,软件过程主要集中于软件项目的开发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相比一般工程项目,项目管理过程组的核心循环表现得更加突出。基于具体项目对软件开发过程进行阐述将更有利于学生理解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项目管理。
  由于课程目标并不在于具体技术细节的学习,而在于体会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项目管理。因此在项目选择中,不能使学生投入过多精力在技术细节上,而应更多的关注软件项目管理的沟通、计划和控制。我们选择计算机学院行政管理系统网站作为实践项目让学生组队开发,这一项目属于MIS(信息管理系统)项目类,难度不大,且能充分体现软件项目需求不明确、多变、沟通复杂等特点。作为计算机学院的学生,学生对项目的需求的理解也将更加实际。
  2.1 基于项目驱动的评价体系
  “为了解决软件问题,重要的第一步就是将整个软件开发任务看做一个可控的、可度量的以及可改进的过程。”将项目管理方法运用于具体软件项目开发的实践或在实践中改进现有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项目管理技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将学生分成若干团队,每个团队8~13人,充分使学生体会到团队感,增加管理意识。
  项目经理是靠干出来的,不是靠背出来的。为使学生在具体项目实践中更加投入,必须改革原有的基于卷面成绩的评价体系。我们提出基于项目驱动的评价体系,使学生自觉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及时用于项目。
  学生的总评成绩将由团队项目评分、演练与总结评分、期末论文评分三部分组成:
  (1)团队项目评分:60%
  其中20%由教师根据团队分阶段提交的项目 资料 新概念英语资料下载李居明饿命改运学pdf成本会计期末资料社会工作导论资料工程结算所需资料清单 给出;剩下40%由每个团队的“项目经理”根据团队的成员的表现给出。而项目经理的打分权限则取决于项目完成时专家对项目的评审得分。
  (2)演练与总结评分:20%
  项目结束后各个团队成员对整个项目管理过程进行总结,评价和反思项目经理的管理过程,教师根据学生个人上课时有关项目的各种演练表现以及项目总结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进行评分。
  (3)期末论文评分:20%
  要求学生对项目管理九大知识领域进行一定深度的论述。
  为确保评价体系更加公平、公开、公正,我们规定:
  (1)项目经理享有计划和分配项目团队资源,为项目组成员进行打分的权利,同时具有带领项目组完成所有课堂演练环节,完成项目开发的义务。作为奖励,项目经理可以直接获得满分的演练与总评成绩;作为制约,项目经理为自己所打分数只得在项目评审得分5%上下浮动,如果项目经理引起过团队半数以上成员不满,将被弹劾,一旦弹劾,相应权利和奖励同时消失。
  (2)项目评审后,项目经理将得到“项目评审得分*团队开发人数”的可分配分数,项目经理根据项目组分数分配方法给团队成员打分,上限为40。
  (3)项目评审时将邀请学院软件工程专家、需方代表不少于5人组成专家组对各团队项目进行公开评审,评审将从需方满意度、项目开发文档、项目开发过程三个角度进行打分。团队最终得分通过delphi法得到。
  可以看出,在以上的评价体系中,基于项目驱动的评分所占比重相当大,不仅注重项目的结果,同时注重项目开发过程。学生的分数在一定程度上模拟了现实生活的“奖金”,而项目团队则更加贴近现实生活中的软件开发公司。为了使项目成功,学生必须自觉地实践和探索科学的项目管理方法,不论成功与失败都将成为学生宝贵的经验和教训。评分中,由于个体学生所能获得的成绩与其所在团队成绩紧密相关,因此,为整个团队获得高分而努力的开发过程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通过教学实践,这一评价体系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2.2 基于项目过程的知识传授和情景演练
  表1显示了项目管理九大知识领域在五个标准化过程组中的作用。可以看出在不同的过程组中,各知识领域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配合实际项目开发的过程,为使所传授的知识能够及时用于实际项目,我们颠覆了原有教材顺序,按软件项目五个过程组所涉及的知识领域对教学顺序进行重新安排,基本做到项目进行阶段与所传授的相关知识同步。每次课程教学前后都及时安排对相关内容的情景演练。由表2所示教学实施安排表可以看出,项目管理的九大知识领域几乎都能做到安排于项目情景中进行传授,起到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或总结作用。
  可以看出,每次演练环节一般都是对上次所传授知识的总结或当次所传授知识的及时操练,知识点覆盖较全面。通过设身处地去当一名项目经理或软件工程师,增加了学生对软件开发项目的感性认识和兴趣,提高了他们的管理才能。通过知识传授和情景演练的密切配合,使学生对软件项目的管理过程理解得更加深刻 。
  
  
  三 结论
  
  基于具体项目的项目管理教学使学生能够体会项目管理各知识领域的作用,领会各种方法、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所适用的环境。通过实际开发后自己总结提炼的经验和教训,学生将更加接受项目管理的理念和知识,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在学期末进行的教学效果调查中,83%的学生认为这种教学方法效果良好。学生普遍反映“项目管理枯燥的理论知识变活了,知道怎么用了,印象更加深刻了。”
  项目管理是软件工程重要的专业课,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将继续改进教学方法,做到量体裁衣,因地制宜,加强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本文出自: 计算机毕业网
  [1] 韩万江,姜立新. 软件项目管理案例教程[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2] 张海藩. 软件工程[M] .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
  [3] 齐治昌,谭庆平,宁洪. 软件工程(原书第二版)[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4] 孙家广,刘强. 软件工程——理论方法与实践[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联系方式:南京理工大学 计算机学院,南京 210094
  email:yuligong@mail.njust.edu.cn;yuligong@126.com
  mobile:13815876624
  严悍,博士,副教授,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系统理论与技术 系主任
  宋继红,工程师,计算机学院教务员

课程是专业教育的核心。作为计算机专业的一门经典课程,编译课程在计算机专业教育中的基础和核心地位无可否认,一直受到高度重视。编译原理对理论和实践要求较高,需要综合运用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系统结构、软件工程方法等领域的知识和方法,同时又涉及集合论和自动机理论,教师和学生普遍反映难讲难学。传统编译技术的成熟以及互联网时代再次面临新的机遇,对课程教学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作为一门课程,编译在计算机本科教学中承载着什么样的使命?如何确定其定位?针对课程定位,哪些内容必讲,哪些内容选讲?如何组织教学?理论和实践如何结合?是主讲教师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教育部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推进,编译课程的教学研究和改革也取得可喜成果。在“全国第一届编译课程教学研讨会”这个交流平台上,来自全国各地的教师对“编译原理”课程的教学定位、内容组织、方法研究、实验改革等开展了交流和讨论,同时也为积极推广各级精品课程的建设经验,提高我国编译课程教学的整体水平建言献策。
  《计算机教育》始终关注计算机专业的课程改革和人才培养。本期专题将继续探讨将课程目标落实到理论和实验课程改革中,采用多样化方法开展教学,以满足社会对专业型人才的需求。
  

摘要:我院以传统的Online Judge系统为基础设计开发了针对在线程序设计实践和教学辅助的编程网格系统。本文首先介绍该系统的目标和总体功能结构,然后详细说明系统中的虚拟教学资源和教学活动,并阐述了系统在此过程中的教学辅助功能。
  关键词:程序设计类课程;Online Judge;教学辅助;编程网格;虚拟机
      
  1引言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教育与计算机辅助教学引发了一场深刻的教育模式和教育观念的变革。一方面计算机技术减轻了教育者的工作量,提供了更丰富的教育表现形式,并可在教育资源和教育对象之间建立联系;另一方面互联网技术使得更为广泛的群体可以远程接受到更高质量的教育。在这方面,人们已经有了不少的工作成就,MIT的开放课件系统OCW[1]和Moodle课程管理系统[2]即是其中的两个。
  在面向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教学辅助方面,以PKU ACM JudgeOnline[3]为代表的Online Judge系统能够对用户提交的程序进行“黑盒判定”来自动生成判题结果。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传统的Online Judge系统针对的是解题训练,并不针对课程教学辅助的场景[4]。为了弥补这一不足,为程序设计类课程提供一定程度的网络教学辅助,我们基于Online Judge功能,开发了一个针对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教学辅助系统——编程网格系统(Programming Grid,PG)。
  PG利用Online Judge的功能提供了程序设计类课程对学生编程能力的锻炼,通过将现实中的教学中的资源、场景、活动引入系统,在虚拟教学活动中提供教学辅助功能,为使用该系统的师生展现了一个虚拟的程序设计类课程的编程训练、教学辅助、教学互动的平台。同时,为了方便各学校或者组织加入到此系统并充分利用其中的资源和功能,PG采用了分布式的系统结构,为系统未来的部署和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2PG系统概述
  
  PG面向的是程序设计类课程及其师生,以及网络上的编程爱好者和计算机相关课程的自学者。对于PG来说,主要的用户包括:一般用户、学生用户、教师用户以及管理员。显然,学生和教师用户是系统中主要活动的发起者与参与者。
  PG以Online Judge为基础功能,为用户解决编程问题提供自动判别能力,同时针对程序设计类课程,引入了题目、题集、文摘、课程等教学资源,以这些教学资源为核心形成了众多的虚拟教学场景,利用这些虚拟教学场景中的教学活动为系统中的师生用户提供教学辅助,特别在这些教学活动中增加了师生之间教学互动的功能,为教学中的一对一辅导提供一定的支持。下面几节就分别概述一下系统的这几个方面。
  2.1Online Judge
  Online Judge系统的最大特点是可以对用户提交的程序“在线判定”其对错。在Online Judge系统中,用户可以在线提交程序多种语言(如C、C++)源代码,系统对源代码进行编译和运行,并通过预先设计的输入/输出测试数据来检验程序源代码的正确性,并对代码生成的程序质量做一定的监控——譬如对程序运行时所使用的内存大小或运行时间进行限制。
  目前,这一功能的实现方式主要是“黑盒判定”。对于每一个算法,我们知道,它有0个到多个输入,1个到多个输出,并且具有穷性、确定性和可行性等特征,而每一个算法都是解决一类问题。Online Judge系统上有很多的编程题目,对于每一道题目,都存储了关于此题的多个输入输出对,这些输入输出对已经经过验证符合题意要求。当用户提交一道题目的源码之后,系统会把这个源码放入系统中编译运行,并针对题目的每一个输入输出对比较用户程序的输入输出。最后系统会根据结果返回给用户一个状态:通过(Accepted)、答案错误(Wrong Answer)、超时(Time Limit Exceed)、超内存(Memory Limit Exceed)、运行时错误(Runtime Error)、编译错误(Compile Error),并同时返回程序使用的内存、运行时间等数据信息。
  Online Judge功能对于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教学来说十分有用,它可以代替教师对学生的程序正确性和一定程度上的效率作出判断并自动给出结果,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之上从更高的角度对学生学习效果和课程教学成果作出评估[4][5]。
  2.2虚拟教学资源和场景
  一般Online Judge系统针对的是编程训练,更多看重的是用户的解题数、解题质量和解题效率,并不关注在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过程中所可能有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辅助。PG以Online Judge系统为基础,但表现形式更为活泼多样,并提供与程序设计类课程相对应的虚拟教学资源和场景,帮助虚拟教学活动的展开。本节中我们介绍一下PG中所引入的虚拟教学资源和教学场景,第3节中将详细说明以这些教学资源和场景为中心,系统所提供的教学辅助功能,这是PG的特色所在。
  PG中所包含的主要教学资源对象如图1所示。
  
  既然系统以Online Judge为基础,那么PG中首先不可或缺的教学资源自然就是题目对象Problem。PG中的每道题目有它自己的描述,用户可以针对每道题目提交自己的源码,由Online Judge子系统来判定。PG中的题目都是由教师用户更新维护的,并提供给系统的每一个用户使用。题目有一个重要的属性就是“题目数据”。在2.1节中我们已经了解到Online Judge的基本实现原理是利用了算法的输入输出特性,题目数据就是预存的关于一道题目所描述问题的正确输入输出对,在用户提交源码时,系统就是根据它们来判定用户源码所编译生成的程序是否满足题意。
  与题目相关的资源对象还有解答对象Solution。所谓解答,就是PG所记录的用户针对一道题目的某一次提交结果,它的属性包括这次提交的结果、提交者、提交时间、程序运行时间、程序运行所用内存大小等等。通过解答对象,为用户——主要是学生的每次解题保留了历史记录,一方面便于教师针对指导,另一方面也方便学生自己自学复习。
  PG针对题目和解答设置了相关的评论对象Comment。对于这些评论,系统做了严格的权限限制:只有教师(包括助教)才可以对题目和解答作出评论,这是为了促进教学辅导的开展——教师对于题目作出评论,可以方便出题者修改题目中的错误,促进更高质量题目的产生;教师对于解答作出评论,可以与此解答的学生进行互动,产生更好的教学辅导效果。
  利用PG中的题目和在线评测的功能,可以让用户很好地训练自己的编程能力,评价自己对于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但是,单纯的题目对象,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是最有效的。在学习时,用户可以采取多种方法选择题目。譬如可以按修改时间排序选择最新更新的题目,或者利用某个关键词检索一类题目,或者利用某些关键词分别检索出一些题目等等。但是,无论采取用户采取哪种方法来检索题目,对于教学来说,都是盲目且不理想的。也就是说,在仅仅有题目的概念下,系统所拥有的资源不过就是一个线性的题目集合。
  所以,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将现实中的练习、作业、考试等概念平移到系统中,并设计了题集ProblemList这样一个对象来更好地管理和组织题目。题集是由教师用户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组织成的一些题目的有序集合,是练习、作业、考试等的一个抽象概念。在引入这样一个概念后,一些面向某种教学目的教学方案就在PG这个虚拟世界中有了承载体,教师可以创建这样的承载体以体现他的教学目标并布置给学生,而学生则可以利用这个承载体来更加系统地检验自己的某一方面的学习成果。

关于题集的另一个重要对象是题集解答对象ProblemListSolution。在PG中,题目解答对象Solution应该是数据量增长最为快速的一个对象,任何用户的每一次提交都会生成一个新的Solution对象,所以,从Solution对象集合中快速寻找出所需要的对象就成为了系统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功能。在面向题集的时候,对于题集中的题目的提交,详细的信息都会记录到Solution对象中。在用户查看一个题集的相应解答结果时,系统就需要去Solution对象中寻找提交了该题集题目的对象,这个相对于一般的寻找某道题目的Solution对象是一个比较耗费资源的过程。从性能的角度考虑,同时也为了系统更好地对题集对象的管理,系统设置了ProblemListSolution对象,它存储了某一个用户针对某道题集的综合的提交结果。
  至此,在PG中,题目是基础,题集是从管理题目的角度出发,为了更好地表现和完成某一个教学目的而设计出来的。但是,这些对于课程教学辅导来说是不够的。很自然的,我们将现实中的课程引入到系统中来,这才算完成了针对课程教学辅导的虚拟教学资源的主体建设。
  PG的目标针对的是程序设计类课程,在引入课程这个对象之后,才可以说是覆盖了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的大部分过程。只有引入了课程对象,系统中的题目、题集等对象才能够更有效地被组织管理起来,在课程的整体要求和目的下,对教学发挥更大也更具组织规划性的作用。综合言之,课程是PG中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和教学辅助模式。
  课程相关的对象很多,这是由它的地位和复杂性决定的。这些对象包括资源、通知、学生、授课老师、助教,当然,对于PG的功能来说,最为重要的是从题集对象引申的练习、作业、考试等课程题集对象。这些对象将是系统教学活动最主要的开展场所,这一点将在第3节中详细说明。
  PG的另一类特殊的教学资源是文摘。所谓文摘,就是一篇关于某个主题的文章,可能是关于某个技术,也可能是关于学习方法的PG来源于Online Judge,所以实际上,它是以解题为中心的一个系统,通过解题以及反馈来帮助师生达到教学目的。而文摘的出现则是系统为了进一步拓展以解题为中心的功能,同时希望从理论的角度巩固学生所学而设计的一类辅助的资源,它的目的是为了给学生一些课外的参考资料,扩大学生的认知范围和知识面,拓展学生学习的深度;同时,在以课程为主题的PG中,文摘的出现,可以配合题目题集等资源,在学生通过解题检验自己学习水平的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同学们:
  下午好!
  今天站在这个讲台上,我很激动,也好不自在。被评选为师德标兵就让我有点惭愧,再代表师德标兵发言本是没有这个资格,但是看到除我之外的九位标兵,有老校长、院长、首席,他们都是比我更忙的人,所以我就接受了这个机会。也非常感谢学校的安排,能使我借此向各位汇报我做一名普通教师的感受。
  从小我就梦想做一名教师,可是真正理解教师这个职业的分量,是在我从教的过程中。我看到过一首小诗这样写道:“有一首歌最为动人,那就是师德;有一种人生最为美丽,你就是教师;有一种风景最为隽永,那就是师魂;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拥有同一颗火热的太阳,我们拥有同一片广博的天空;我们用爱播撒着希望……”。这首诗本是对教师的赞美,但是我感到更是对教师这个职业的要求!教师应该是用师德谱写动人歌曲的人,是用师魂营造隽永风景的人,是用爱播种希望的人!而这一幅幅壮美的画卷,正是需要教师用勤奋和执着、用知识和智慧,在平凡工作的点点滴滴中勾画出来,它需要用一生的精力不断地去创造和完善,这就是我理解的教师所具有的美丽人生!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对教师提出了四点希望:“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讲话在全国广大教师中引起了强烈共鸣,这从敬业、勤业、创业、乐业四个方面诠释了人民教师的师德精髓。光阴荏苒,转瞬间我做教师已经整整30年。回首这30个冬去春来,不论是摸爬滚打,还是酸甜苦辣,在大学校园这个追赶太阳的特殊氛围中,容不得半点懈怠。我们只争朝夕,在平凡的岗位上努力实践着这些师道精髓,不断地成就别人,陶冶自己,积累着经历,收获着成长。如果用几个关键词
本文来自:计算机毕业网 来表达我做教师以来的体会,那就是:敬业、奉献、进取、创新!
  敬业是为人之本分!教师必须敬业,否则将误人子弟。而“敬业”一词对教师而言深度无限!完成工作可谓敬业,用心完成工作同样称为敬业。可这其中的付出完全不同,收到的效果也完全不同。我深爱教师这个职业,痴迷于教学和讲堂,也甘愿为这个职业付出自己的全部热情和心血,为之认真敬业!本来工会希望我们讲点有关师德的先进事迹,我苦思冥想,竟然找不出称得上先进的事迹,家人提醒我说你不是多次整夜不睡早上再接着上课吗?记得那是在90年代末,扩招使教学手段的改革迫在眉睫,当时多媒体技术刚刚走进课堂,电子课件还没被更多的老师熟知和接受, 这时计算机课理应作出示范。但是这种完全多媒体教学使备课的工作量巨大,要想在一学期内靠一个人完成是很难的,每次课几十个页面,时常要整夜赶着备课,早上再接着去上头两节课。当时我的身体不是太好,自己也有点担心,可每次一到了课堂上,看到座无虚席的教室,看到同学们渴望的目光,便会精神倍增,思维活跃。这些事应该算不上先进,顶多可记为事迹。而且为此我已经得到了许多荣誉,1999年获得了我校首届电子课件评比个人一等奖。制作的CAT软件获国家教委“全国多媒体教学软件大奖赛”优秀奖。不仅如此,同类内容还获得过多项集体奖。我是想说,这点努力、这种敬业理当是做教师的本份,却得到了许多肯定和荣誉,这种鞭策和鼓励使我时常怀着一份感恩的心在工作。
  爱岗敬业是我校教职工的整体特点,在这个群体里,我不是最敬业的,但我一直在努力。因为我热爱教师这个职业,也热爱北京理工大学,我从这里毕业,感受着校园合着时代脉搏的千变万化。我希望我们学校快速发展,能真正成为国际一流,也愿意为此付出我的全部心血。我是工农兵学员,有时代留下的无奈,不得不学会一些必要的放弃,但是我更多地选择了坚持,为自己所热爱的职业,无怨无悔。我时常想起艾青的一句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在座的有我的领导、我的老师、师兄师妹,我没有太远大的理想,只要求自己能像你们一样,为北理工增光添色,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为此而勤业、敬业。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书是职业,育人是目的,谁都知道,达到这个目的是要有奉献精神的。课堂是教书育人的重要领地,教师的师德也要在课堂教学中体现。申报教学名师时,要求写“名师寄语”,我是这样写的:“在固定的教室里固定的座位上等待老师的讲评和答疑,这是高中:背着书包找教室找座位和老师在网络教室交流,这是大学。大学有更自由的空间,更丰富的生活,更精彩的舞台。自由需要自主,丰富需要选择,精彩需要设计。大学是追求人生大目标的开始,需要精心设计大学的有限目标,并用自信、用意志、用速度为这个目标而奋斗。”其实,这是为大一新生第一堂程序设计课讲过的话。在新生的课上到三周以后的时候,我会提醒学生借什么类型的参考书,听哪位比我讲得好的老师的重复课,十周左右会推荐给学生一些时间安排建议,期末之前会给他们一些课程总结复习方法指导,第二学期开始再给他们一些如何设计大学生活的成功案例,平时会给一些特殊学生开点小灶。这些说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尤其做好是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而这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需要的。有很多潜质很好的学生糊里糊涂就在第一学期把自己的保研资格丢掉了,很可惜。大学的时间是有限的,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是无限的。作为大学的一名教师,最能理解奉献的含义,要将教书和育人同时并举,才不辜负这个职业。
  我时常会收到学生“呼救”的信息,比如:“老师救我,上机程序又怎么怎么样了……”,“老师,急!!提交作业又如何如何了”,“老师,我都想退学了……”。记得我还在数学系的时候,有位很有漫画天份的学生考到了数学系,勉强坚持到大一第一学期时就出现多门课程不及格。我是她的班主任,费了很多周折,把她调整到艺术学院,在那里她发挥了自己的优势,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后来这位同学非常感动地说:“老师是你救了我”。听到这些真诚的表白,谁还能吝啬自己的付出呢?爱与责任应该是师德的灵魂!还是在网上我看到这样一句话:“我曾做伟人的老师。”我感到很有意思。是的,谁说我们平凡的工作面对的学生就不是将来的伟人?我正是带着‘做伟人的老师’的欣幸和责任来对待我的工作。当在课堂上听到一阵阵掌声时,当收到一封封激情洋溢的邮件的时候,我深深感到教师这个职业的伟大,感到奉献的价值。尤其让我感动不已的是,仅仅是课堂教学,同学们就给了我名过其实的肯定:2005年在“我爱我师”评选活动中被学生评为“我心目中最优秀的教师”;2006年获我校首届T-more优秀教师奖;2007年在计算机学院“当红谁主教”学生评选活动

中获十佳教主。昨天在准备这份稿子的时候,无意发现了一个社会点评老师网站,上面也有很多评价。这些评价、这些荣誉远远超过了我所做的工作,其实也超越了荣誉本身,她让我感受到心与心碰撞时的那份快乐,感受着自己总是走进生命最灿烂的时刻。
  进取是教师制胜的法宝。自古有“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为师准则。作为21世纪的教师,我们站在新世纪的起点上,面对着和时代赛跑的学生,我时常在问自己,拿什么丰富我们的讲堂?如果现在谈我的体会,那就是:用科研促教学!因为科研可以使你了解更广‘泛的需求、更先进的技术、更前瞻的构想:可以使书本变活,使课堂和社会相融,使学生的思维和国际接轨。当然,这对搞基础课的老师来说,谈何容易!我的态度是:因为不易才要进取!所以,从20世纪90年代末,我开始作真正意义上的科研。从应用开发到国防基础研究,从总装预研到基金,从“十五”的一百多万到“十一五”的六百多万,这和我们的科研大户比起来差之千里,但是这些科研使我在研究生课上开设了虚拟现实的开放实验,在“教授开讲”系列讲座中向本科生作为关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学科讲座。许多学生从本科毕业设计就加入到我们的科研队伍,直到在我的实验室获得博士学位,尽管这个过程经历了许多坎坷,也正面临着新的问题,但是,科研的开展迅速提高着自己,也着实促进着教学。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培根说的一句话,我们不应该像蚂蚁单是收集,不应该像蚂蚁只从肚里抽丝,我们应该像蜜蜂,既采集又整理,这样才能酿出香甜的蜂蜜。天道酬勤,一份付出,一份收获,只有自身的不断提高,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
  创新是教师的生命力。有人批评教师墨守成规说:“有人教了一辈子书,但实际上只相当于教了一年,因为,其他都是这一年的完全重复”。是的,这样的教学可以完全用现代的电子设备来完成,教师将失去了他的生命力。21世纪是一个需要开拓、充满生机的时代,创新已成为时代的主流、教育的主导。对于计算机课程来说,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都需要配合日新月异的需求和发展,创新是教改的永恒主题。近几年来,在学校的支持下,我多次主持了我校的教改课题,开发了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获得了校级、部级多项奖励。这些工作,推动了课程改革的进程,同时也把自己对课程的理解、对教学的经验、对学生的责任体现在这些成果中。1999年,在配合“211工程”检查的过程中,我将自己制作的电子课件刻成光盘发给所有讲课教师,作为一线教师,这是一种乐趣所在,既方便了别人,也提高了自己。2001年,我主编的教材《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获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2003年主讲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获首届“北京高等学校精品课程”。教师的创新性工作不是有工作量的任务,它是时代的需要和教师的责任,需要我们有主动的意识和不懈努力。21世纪是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时代,机会永远属于有准备的人。只要用执著去追求,用行动去准备,机会时刻就在我们身边。
  几十年的教师经历告诉我,师德不是长篇大论的大道理,它是教师用不断进取的旋律谱写的歌,是从教生涯中的一点一滴所折射出的人性的光辉,它让学生如沐春风,也让自己在春风中自由飞翔。我想用魏

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教学方法的思考

  关键词:数据结构;算法;教学策略
摘要:本文分析了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的特点、教学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讨论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以期解决课堂教学的组织与设计、实验教学设计等问题。

  
  数据结构与算法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不仅是程序设计的基础,而且是设计和实现编译原理、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等系统程序和大型应用程序的重要基础。本课程主要研究非数值计算的程序设计问题中所出现的计算机操作对象、数据之间的关系、数据的操作、算法复杂性分析等内容,教学的突出难点是知识的抽象性和动态性,学习过程也是复杂程序设计的训练过程,理论性和实践性均较强。由于学生基础知识不牢固,再加上课程本身内容抽象,有一定难度,学生普遍反映该课程“难懂、难做、难用”。针对这个问题,本文从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入手,进行了教与学的分析和探讨。
  
  1教学存在的问题
  
  1.1先导课程不扎实
  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的先导课程有高等数学、高级程序设计和离散数学等。学生在学习该课程前必须能够较好地掌握这几门课程。例如,算法分析的研究必须要以一定的数学理论为基础;非线性结构的分析必须用到图和树的基本知识。另外,数据结构中的算法大多由类C、C++或C语言描述而成,虽然C语言在高级程序设计课程中已经学习过,但由于学生刚刚开始接触高级程序设计语言,难度较大,用起来就比较困难。尤其是指针、结构体部分是C语言中学习的难点,而这些又是在数据结构中频频出现的用法,学生遇到算法时往往感觉很吃力,实验课也遇到很大困难。在数据结构课堂教学中,老师往往要花一部分时间在C语言的复习上。尽管如此,学生仍然模糊不清,教学效果不理想,久而久之,有些学生甚至失去了学习兴趣。因此,先导课程掌握不扎实,给数据结构课程的教学埋下了隐患。
  1.2课程内容抽象复杂
  课程主要介绍两部分内容,一是数据结构,二是算法。数据结构部分包括线性结构、树形结构和图形结构,教材都用抽象数据类型描述,内容抽象不生动,加之学生C语言基础不牢固,理解类C语法困难,因此学起来比较吃力。而算法部分在数据结构基础上展开,包括排序算法、查找算法等,是栈、图、树等数据结构的综合应用,虽然这部分有很多实例辅助,但这些算法涉及的知识较多,都是基于数学模型及其基本操作基础上的研究,而且主要是基于算法思想的研究,不易理解,因此相当一部分同学学习到这里时,心理上感到恐惧,难度非常大。
  1.3实践能力缺乏
  数据结构与算法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课程的教学要求之一是训练学生进行复杂程序设计的技能和养成良好程序设计的习惯,其重要程度决不亚于知识传授。对涉及的题目,要求学生要能用相应的数据结构和算法解决,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完成上机实习是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假设每周授课学时为4学时,那么学生每周至少应有4个机时同步实践算法。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实验平均每周1.2机时左右,缺少的时间只能靠学生课后自觉完成,但是多数同学不能完成。由于实践辅助不足,理论课上的算法也就变成了“纸上谈兵”,学生学得肤浅,也比较枯燥乏味,对刚刚接触这门课的学生来说,总有一种不知所措的感觉,教师在讲授这门课时也是困难重重,成绩平平。
  
  2提高教学效果的思考
  
  2.1重视前导课程的复习
  牢固的前导课程知识是学习数据结构与算法的前提条件。离散数学是计算机科学的数学基础,所提供的训练十分有益于提高概括抽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归纳构造能力,有益于培养学生严谨、完整、规范的科学态度。因此,学好离散数学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对部分前导课程内容加以复习,这样学生一方面感受到前导课程的重要性,一方面又建立起前导课程同数据结构的内在联系,对学生学好数据结构起到积极的作用。
  另一门非常重要的前导课程是高级程序设计,其中C语言的结构体和指针是描述存储结构的基础,灵活地运用指针可以处理各种复杂的数据结构。在教学中,教师要从注重语言语法转变为注重学生编程能力的培养,要统筹安排各部分内容的授课时间,保证指针、结构体和函数等内容有足够的教学时间。由于C语言学习一年后才开设数据结构与算法,因此在开展数据结构教学时,要给学生复习C语言的知识,并布置复习任务,尤其是与数据结构相关性大的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状况和相应算法,再适当补充必要的C语言知识,抓住两门课程的衔接点实施教学。例如,要重点复习数组、结构体、指针等在程序中的具体应用,用一周的时间回顾C语言知识,让学生上机实验。
  2.2理清知识体系脉络
  数据结构与算法的知识点虽然比较多,但其主体知识框架是非常清晰的。大多数教材都以数据的逻辑结构为主线,顺序介绍线性结构、树形结构、图形结构和文件结构,介绍每种数据结构时都讨论其存储结构及相关算法。例如对于线性表,如果考虑到存储,可以分为数组方式存储和链表方式存储;考虑到运算的特殊性,则可以分为栈、队列、串、数组和广义表。对于一些比较重要的算法,再列出单独的章节来讨论,例如排序、检索、存储管理等。每个章节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教学中,教师要抓住主线,理清其内在联系,对整个内容进行有机组合,合理安排,了解课程的知识框架和各种结构的关系后,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逐步深入地实施教学。
  对于每个章节的内容,也应按照一定的流程展开学习。例如,首先掌握每章节的基本概念,再熟悉该结构的抽象数据类型定义和主要操作的实现方法,然后要理清算法实现的思路以及算法实现的框架,最后通过上机调试进一步掌握该算法。
  学生对学过知识的印象是分散的、片面的,无法将知识衔接起来,举一反三。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承前启后、不断总结、及时复习、注重理解。以链表学习为例,在线性表章节学习了单链表、双链表及循环链表,它们三者是相互关联、层层深入的。而后面章节中树的链表表示法、图的邻接表和逆邻接表表示法、链地址法解决哈希表冲突都是链表的具体应用。在授课的时候,教师应注意复习前面的内容,把有联系的内容相互串联起来,使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必拘泥于教学大纲的内容,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并不断吸收新内容、新知识和考研内容。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拆分和重组,做到突出重点、细化难点。
  2.3重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数据结构与算法的内容比较抽象,在讲授第一节课时,教师应首先强调应用,通过介绍数据结构的实际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针对学校的学生管理系统,如何实现学生信息的快速查找;一家人出门旅游,如何选择线路才能最节省开支;一个复杂的工程,如何管理才能实现最短工期;智能汉字输入法中怎样实现常用字的前置;还有经典的农夫过河问题、猴子选大王问题、迷宫问题等,这些问题趣味性比较强,能激发起学生探究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愿望以及学习数据结构相应知识的愿望。兴趣激发起来了,就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教师在每堂课开始时,也要注意尽可能使用生活中的例子导入课程,例如讲解栈结构时,可以用烙饼的例子来引入,烙出来的饼从下往上放,而吃的时候是从上往下吃,栈就好像一个装饼的容器,先进后出。在讲解队列时,可以举学生食堂排队买饭的例子,大家排成一队,学生一个一个排到队尾,最后从对头打饭出来,这就是一个队结构,先进先出。这样通过例子过渡到知识点,学生就不会觉得枯燥,也乐于接受。

 

1 个人经历过的通识教育课程
  
  因着奇妙的机缘,在美国念了一年的大学部。为了省钱拼学分,跑去选了一堂叫“古典家具修复”的通识课。一方面好奇大学怎么会开这种课,同时也想喘口气免得从早到晚都与计算机打混,当然,主要还是因为听说不用考试。试想我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大哥大,才两百年的美利坚小弟还能有什么“古典”可言?真是谁怕谁!
  开了课才发现教室就在工厂,要动手做实物,首先就得张罗个够旧的家具。我是全班唯一的“老外”,没祖国同胞可商量,更没考古题可参考,这下可真是束手无策。好在热心的老美同学帮我从废物场拖了把老椅子,每堂课就拙手笨脚模仿着别人,拿着各型号的砂纸,左擦擦右磨磨。每当老师带领学生审视每件家具时,大家兴高采烈地讨论样式、色彩、设计,我却插不上嘴,不是英文不好,是脑袋中不知道有什么可谈的,而无言以应对。
  我对个人的专业课程非常有把握,平时上课老师经常参考我发表的意见,因为没事就会考满分,台湾同学给我封了个外号叫“Hundred王”。可是面对那把破椅子,我可是如履薄冰,生怕被当掉,除了平时与同学拉好关系,三不五时就到老师办公室“打招呼”。就这么磨磨擦擦一学期,在学期末最后的上漆修饰时,才突然发现这破椅子的型还颇有味道的,不知它的主人是谁?它为何流落?居然还有点不舍。
  但是俗不可耐的我,至今对商店里的古董一点兴趣也没有,总觉得那些“东西”的所有权是属于“作古人”的,摆在博物馆里就可以,放在家里难道不会毛毛的?真不了解老东西有啥好买卖的?为什么价钱可以卖得比新的还贵?有闲钱不如买新产品,除了享受新科技,还能促进经济活络,那有多好!肯定是商人的炒作,不信且等萧条时,看是馒头值钱还是古董值钱。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从此以后经过路边见到弃置的家具,每次我都会多看两眼。不是想要拿来用,而是好奇它的主人长得什么样?它是否参与了某个家庭的变迁?它有没有陪伴孩子们长大?它肯定对我们的社会进步有某些程度的贡献,应该脱帽致敬!不仅如此,如今我见到了稍有年代的老单车、老房舍、甚至老人家,我会不自主地多停留那么一下,试图拼凑他/它昔日的光彩,想象曾经生活在他/它周遭的人、事、物,期望寻得蛛丝马迹,找着仍然美丽的灵魂……
  
  2 摸索东西方对通识教育的认知
  
  完成学业,也在美国大学设帐误人子弟十余年,其间因参与课程规划及系所认证工作推动,对美国的高等教育有进一步体认。后来因思念远在台湾的二老,同时想让孩子能扎根中华文化,于是也加入了海归,拥抱生长的土地。很荣幸地能进入台湾铭传大学服务,更幸运的是能投身国际学院,站在第一线推动教育国际化。
  国际学院是台湾唯一全英语授课的教学单位,有一半的学生是台湾本地生,另外是来自全球60多国300多位中文不灵光的国际生。目前大学部有国企、传播、观光、信息四学程,加上华语文教学系,另外还有国际关系研究所。特别感佩铭传大学李铨校长的远见,这个国际学院的设立,还不仅是让国际学生来认识台湾,主要的目的是培养台湾的学生,能提早具备国际观及全球化竞争力。
  然而回到东方后,尤其在进入推动教育国际化的工作里,慢慢发现我理解的高等教育似乎与现况有差距。问题好像还不单单是结构层面的,许多时候在与同仁讨论、交流,甚至冲突中,体认到可能是观念上的不同。
  结构上的改变还比较容易沟通,观念上的差异会完全不知如何交流。就以通识教育为例,在我海外服务养成的认知里,无论在任何大学中,通识教育都是不可或缺的核心项目,虽然台湾早就有了通识教育,然而当我推动一些相关科目计划时,没有几位同仁认为有必要,反而认为只要有几个学分“长”得与外国大学一样即可。
  本来我这个学计算机的,逻辑应该还不错的,突然间发现认知全乱了套,弄不清自己是对是错,回想当年在台湾读大学时没听过通识教育,现在同仁们也不认为重要,怀疑自己是否太过重视通识教育,是否在海外练就的武功已走火入魔了?一直到2005年参加了台湾辅仁大学举办的“大学原创精神”研讨会,经过多位教育界前辈精彩的描述高等教育的来龙去脉,顿时觉得有如打通任督二脉,也发现自己的脑袋还算正常。个人认为可能的关键问题,是东方与西方对大学的功用,有基本认知上的差异。这个问题尤其在通识教育这个议题上最能突显,个人也认为这正是推行通识教育的瓶颈。
  这个认知上的差异,简单说来就是“大学是不是等于职业培训?”答案应该是否定的。以个人的专业来说,计算机科技快速成长,新的知识技术瞬息万变,大一学生所学的知识,可能到他大三就已过时。而美国前教育部长Richard Riley也曾表示;2010年最迫切需要的十种工作,在2004年时可能根本不存在。可以说现在的学生毕业后,面对的将是目前还
  不存在的工作(而非当前的热门工作)、使用根本还没发明的科技、解决从未想象过的问题(注:Karl Fisch, http://thefischbowl.Blogspot.com/2006/08/did-you-know.html 朱学恒翻译, http://blogs,myoops,org/Lucifer,php/ 2007/04/04/a_a_c_a_oaf_if)。那大学要教什么?如果只是为了职业培训,花几个月时间补习就可拿到证照去谋职,何必浪费四年在大学?
  高等教育要给学生什么?难道就只有职前训练么?难道就只能谈证照么?在拉丁文里的大学一词为“Universitas”,指的应是培养学生知人、知物、知天,使人的才能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全人”(Uomo Universale)(注:单国玺 (2005, December 08) The Origin and Spirit of University, Proceeding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for the Original Spirit and Future Prospect of University.)。可见大学的存在不应是职业导向,从西方大学的校训不难见其办学理念,例如哈佛大学的“让真理与你为友”,普林斯顿大学的“为国家服务、为世界服务”,简单且富有感力。但说的比唱的好听,他们是如何落实理念?如何去培养人?答案是通识教育!
  以美国Kent大学对通识教育的说明为例,清楚说到通识教育是大学使命的核心,以准备学生居住在今天复杂的全球性社会(注:www.kent.edu/kasada/Handbook/AcademicRequirements/LER.cfm)。如果说大学是棵大树,通识教育应该是大树的主干,而各个学系是树上的枝干。这种观念似乎与东方思维有差距,因为我们大部分的人认定大学就是要培养专业人才,所以举目只见各院系专业挂帅、山头林立,没人理睬通识教育。虽然台湾的高等学府普设“通识教育中心”,但也只沦为宴席上的几道小菜,原因就非常清楚了。
  如果得空去Google一下,您会发现台湾的大学各种通识教育中心,不知能否算为台湾高等教育的一个特色。阁下如果参观美国大学不见所谓的通识教育中心,因为整个大学就是通识教育中心。这些年间台湾铭传大学接受相关评鉴机构MSCHE(注:www.msche.org)的认证,通识教育被单独立项检核,而没有任何一个单独的系所被如此检核。且不论大家如何把专业科系凌驾通识教育之上,现代大学发展趋势将是分领域而不强调科系了(注:Special Report, Newsweek, August 18, 2008),单就这一点,就值得我们审慎思考。

但是什么是通识教育?我在国外读书以及教书期间不断接触通识教育,我能非常肯定通识教育对大学生的影响,可以搬出许多例子说明,也可以告知如何操作。但要我几句话说明什么是通识教育,就好像要我说明爱情的滋味是什么,总有个东西卡在喉

本文档为【基于具体项目的项目管理教学】,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6574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89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经济学
上传时间:2012-04-19
浏览量: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