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跨文化心理学中的文化适应研究

跨文化心理学中的文化适应研究

举报
开通vip

跨文化心理学中的文化适应研究 心理科学进展 2005,13(6):836~846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跨文化心理学中的文化适应研究* 余 伟 1, 2 郑 钢 1 (1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北京 100101) (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39) 摘 要 文化适应(acculturation)的研究已经成为跨文化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这方面 的研究急剧增加,新的理论模型不断出现,其研究对西方国家移民政策产...

跨文化心理学中的文化适应研究
心理科学进展 2005,13(6):836~846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跨文化心理学中的文化适应研究* 余 伟 1, 2 郑 钢 1 (1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北京 100101) (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39) 摘 要 文化适应(acculturation)的研究已经成为跨文化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这方面 的研究急剧增加,新的理论模型不断出现,其研究对西方国家移民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文章从文化适应 的定义出发,回顾了文化适应的理论发展和主要的研究范式,同时也指出了当前文化适应研究中存在的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最后对文化适应研究今后的发展趋势做出了展望。这一研究领域对我国流动人口的适应问题和民族融 合等方面的研究也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关键词 文化适应,跨文化心理学,移民,适应策略,理论模型。 分类号 B849:C91 1 “文化适应”的定义和研究起源 文化适应是当今跨文化心理学研究中 最重要的领域之一[1]。许多著名的跨文化心 理学家都对文化适应理论的发展做出了贡 献,如John Berry[1,2], Colleen Ward[3,4], Ype Poortinga[2]等一些学者对“文化适应”进行 了溯源,Floyd W. Rudmin甚至追溯到了柏拉 图,发现柏拉图主张减少文化之间的相互接 触,使社会避免受到外来文化糟粕的影响, 他同时也反对文化间的完全隔离[5]。不过在 当时还没有出现“acculturation”这个单词, 真正第一次使用到“acculturation”这个词的 是美国民族事务局的J. W. Powell[6]。他在 1883年把“文化适应”定义为来自外文化者 对新文化中的行为模仿所导致的心理变化, 这与现在我们所说的文化适应还是有很大 差别。现在我们一提到文化适应,一般都会 援引Redfield, Linton和Herskovits在1936年 给出的定义[7~9]: 收稿日期:2005-01-19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30470582。 通讯作者:郑钢,E-mail: zhengg@psych.ac.cn,电话:(010) 64864329。 “由个体所组成,且具有不同文化的两 个群体之间,发生持续的、直接的文化接触, 导致一方或双方原有文化模式发生变化的 现象。” 早期的文化适应研究是由人类学家或 者社会学家所组织进行的,并且一般都是集 体层次上的研究[3],他们探讨的通常是一个 较原始的文化群体,由于与发达文化群体接 触而改变其习俗、传统和价值观等文化特征 的过程。心理学家在这一领域的贡献主要是 最近几十年来的工作,他们通常更加注重个 体这个层次[10],强调文化适应对各种心理过 程的影响。虽然从 Redfield, Linton和 Herskovits对文化适应的定义来看,文化适 应的过程实际上对发生相互接触的这两个 不同文化都会产生影响,但是由于影响程度 大不相同,对一直生活在主流文化(host culture/dominant culture)中的群体影响很 836 第 13卷第 6期 跨文化心理学中的文化适应研究 -837- 小,对新到这个文化环境的群体的影响相对 而言就大得多,这一过程甚至可以影响到他 们生活的所有方面,与此相对应,已有的文 化适应研究实际上主要探讨的就是文化适 应过程对这些新到一个文化环境的移民或 者暂居者的影响。 虽然人类学家最早开始进行文化适应 的研究,但是心理学家对文化适应的研究也 有一个比较长远的历史。早在1918年Thomas 和Znaniecki就提出第一个文化适应的心理 学理论[5],从此文化适应的研究越来越受到 心理学家们的重视,各种理论也层出不穷。 尤其是最近二三十年来,交通和通讯技术的 发展,移民数量的激增,民族间越来越频繁 的交流,都有力地促进了文化适应研究的发 展。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心理学 家的出现以及他们对文化适应研究的关注 也共同推动了文化适应研究的前进 [5]。 Rudmin对1900年以来直到2000年的这100年 间 PsycINFO 和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这两个数据库中所包含的文化 适应研究做了一个统计(见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1),形象地说 明了文化适应研究的蓬勃发展[5]。 表1 文化适应研究的数量 年代 PsycINFO Dissertation Abstracts 1900-1930 0 0 1931-1940 17 5 1941-1950 60 25 1951-1960 97 49 1961-1970 111 69 1971-1980 248 153 1981-1990 572 700 1991-2000 1571 1376 2 文化适应理论的发展 文化适应研究的蓬勃发展与它的理论 众多不无关系。且不说人类学和社会学中的 文化适应理论,单是心理学中的理论就很不 统一,许多心理学家,特别是跨文化心理学 家都提出了他们自己的理论框架[2,4,11,12]。对 这些理论框架的验证和比较有力地推动了 文化适应理论的发展。下面我们将主要从维 度模型的角度来综述跨文化心理学中的文 化适应理论的发展情况。 2.1 单维度模型 最初的文化适应理论是单维度,且单方 向的。这一理论认为文化适应中的个体总是 位 于 从 完 全 的 原 有 文 化 (culture of origin/heritage culture)到完全的主流文化这 样一个连续体的某一点上,并且这些个体最 终将到达完全的主流文化这一点,也就是说 对于新到一个文化环境的个体来说,其文化 适应的最后结果必然是被主流文化所同化。 同时,个体受到主流文化的影响越多,原来 民族文化对他的影响就相应地越少。这一连 续 体 的 中 点 是 一 种 双 文 化 的 状 态 (biculturalism),此时文化适应中的个体在某 些方面已经被主流文化所同化,但是在另外 一些方面却仍然受原来的文化的影响。例 如,Song等[13]在他们对加州的韩裔美国人的 研究中使用了单维度量表 SL-ASIA(the Suinn-Lew Asian Self-Identity Acculturation Scale),并且根据这些韩裔美国人在此量表 上得分的不同,将他们分成了三组:传统型, 双文化型和同化型。结果发现男性的BMI体 重指数与文化适应程度正相关:三组被试的 BMI指数随着文化适应程度的增加而增加 (24.2,24.4,24.9),但是女性却不具有这一 趋势,各组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 这种单维度模型的历史相对而言最长, 最初由Parks和Miller在1921年提出,后来由 -838- 心理科学进展 2005年 Gordon等进一步发展[12]。这一理论具体体现 在美国就是美国社会的“熔炉”(melting pot) 观,或者对移民“美国化”(Americanization) 的期望。 2.2 双维度模型 虽然单维度模型在20世纪前期和中期 都占据着 治地位,但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 来越来越 些心理学 [1,2,11],并 [10,14]。现 Berry所发 应中的个体对自己原来所在群体和现在与 之相处的新群体的态度(orientation)来对文 化适应策略进行区分,他提出的两个维度分 别是保持传统文化和身份的倾向性,以及和 其他文化群体交流的倾向性[1,2]。并且他认为 这两个维度是相互独立的,也就是说,对某 种文化的高认同并不意味着对其他文化的 当文 文化,也 时,他们 体不愿意 他文化群 使用的策 重视自己 维度 1: 和其他民 族文化群 体交流的 倾向性 统 多的心理学家对它提出了挑战。一 家相继提出了他们的双维度模型 且得到了许多实证研究的有力支持 在研究中使用最多的双维度模型是 展出来的模型。Berry根据文化适 认同就低。根据文化适应中的个体在这两个 维度上的不同表现,Berry区分出了4种不同 的文化适应策略:整合(integration),同化 (assimilation),分离(separation),和边缘化 (marginalization)(见图1的左边部分)。 维度 2:保持传统文化和身份的倾向性 少数民族群体使用的策略 图1 Berry的 化适应中的个体既重视保持原有 注重与其他群体进行日常的交往 所采用的策略就是“整合”;当个 保持他们原来的文化认同,却与其 体有经常性的日常交流时,他们所 略就定义为“同化”;当这些个体 的原有文化,却希望避免与其他群 整合 分离 同化 边缘化 ++ — — + — 主流文化群体所使用的策略 双维度理论模型 体进行交流时,就出现了“分离”;最 当这些个体对保持原来文化,对和其他 进行交流都没有什么很大可能性,也缺 趣时,这时的文化适应策略就是“边缘 [2]。 许多研究者对Berry的双维度理论 和量表的普遍适用性进行过验证。例如 多元文化 种族隔离 熔炉 排斥 后, 群体 乏兴 化” 模型 ,Lee 第 13卷第 6期 跨文化心理学中的文化适应研究 -839- 等使用Berry发展起来的双维度量表对韩裔 美国人的文化适应进行了研究,找出了三种 文化适应策略:整合,同化和分离[10]。结果 表明,采用同化策略的被试主要是那些年龄 很小就移民到美国的人以及出生在美国的 第二代韩裔,这些人最能适应美国社会的生 活;采用分离策略的移民则最适宜生活在韩 国的文化背景中;而整合组的被试虽然参加 美国主流文化的活动,也有美国主流文化的 社交圈子,他们同时也保持了参加韩国文化 群体活动的习惯,也有韩国人的朋友圈子。 这项研究在特定文化领域和总体的文化适 应这两个层次都有力地支持了Berry的双维 度模型。 现在,双维度的理论模型得到了越来越 多研究者的支持,并对社会舆论和国家政策 产生着日益显著的影响。这种观点强调多元 社会的文化多样性,在术语上也随之出现了 与“熔炉”观相对立的“马赛克”(mosaic) 观或“沙拉百汇”(salad bowl)观,认为多 元社会里的每一个民族都是马赛克拼图或 者沙拉拼盘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彼此之间是 平等的。 2.3 多维度模型 随着心理学家对文化适应研究的深入, 一些心理学家甚至提出了从三个或三个以 上的维度来研究文化适应[1,12]。例如,Berry 考虑到文化适应中的民族文化群体在很多 情况下并不能自由地选择他们的文化适应 策略,同时也是从 Redfield, Linton和 Herskovits对文化适应的经典定义出发,在 他原有理论两个维度的基础上增加了第三 个维度:文化适应期望和主流文化群体在强 有力的相互文化适应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由此在原有双维度模型的基础上(如图1左) 增加了一个类似的结构(如图1右)[1,2]。正 如美国上个世纪前中期的现实一样,当主流 文化群体通过种种手段来促进移民的“同 化”时,实际上就是把美国社会当成一个“熔 炉”,试图把所有少数民族文化都熔化进去; 当这些主流文化群体追求并加强“分离”时, 采用的是“种族隔离”策略,这一策略在南 非和美国都实行过;当主流文化群体将文化 适应中的群体“边缘化”时,实际上采用的 是一种“排斥”策略;最后还有一种,就是 当主流文化群体承认其他文化的对等重要 性,并追求国家的文化多样性时,就出现了 与“整合”相对应的“多元文化”,这一策 略在加拿大等国家比较受欢迎,并且开始在 全球范围内获得越来越多的重视。 2.4 融合模型 前面的模型都与文化适应的维度有关, 但是Arends- Toth和Van de Vijver在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其他 研究者的研究结果的基础上,从另外的思路 提出了一个新模型——融合模型 (fusion model) [15]。他们认为文化适应中的个体实际 上面对的是一种新的“整合的文化”,而不 是单一的主流文化,或者原有文化。这种整 合的文化可能包含了两种文化里所共有的 精华部分,也可能包含着某一文化所特有的 但并不突出的内容。这一模型在理论上确实 有创新之处,无论是对文化适应的研究,还 是对跨文化心理学的其他研究都有重要意 义,但是到目前为止很少有实证性研究的支 持,并且也很难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出针对这个模型的实证 性研究。因此,也就不难理解它在维度理论 里近乎无人注意的地位。 文化适应的维度问题是文化适应理论 的两个核心问题之一[1],也一直是文化适应 研究中争论的热点问题。由于多方面原因的 -840- 心理科学进展 2005年 存在,如量表不统一,文化适应包含的内容 不明确等,各种维度模型并存在文化适应的 研究中。总的来说,在当今的跨文化心理学 领域,虽然还有些研究支持或者部分地支持 单维度模型[12,15],在理论层次上还是有一个 明显的向双维度模型过渡的趋势[16,17],而多 维度模型和融合模型在现阶段则缺乏足够 的实证性证据。 在文化适应理论上除了对维度的讨论 外,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进展,主要体现在 对文化适应的层次和领域的研究上。在文化 适应的层次方面,Ward和她的同事做了大量 的工作[3, 4],他们把文化适应分成两种类型: 心理层次上的以及社会文化层次上的文化 适应。并且,他们对在尼泊尔工作的国际援 助工人的研究中[4],成功地把他们的层次理 论与Berry的双维度模型进行了整合,发现对 民族文化的高认同能够预测心理层次上更 好的适应,而对主流文化的高认同则意味着 更少的社交困难(社会文化层次)。另外, 有些研究者,特别是荷兰的一些心理学家提 出要注意移民在不同生活领域的不同文化 适应策略[15, 18]。以往的研究倾向于把所有的 生活领域等同化,在测量一个移民的文化适 应时,经常都是把他在各个项目(领域)上 的得分简单相加,以此来确定他的文化适应 程度或者文化适应策略。这些研究者认为这 样做显然不符合实际情况,因为一个移民很 可能会追求经济和工作上的同化,语言上的 整合,但是在家庭、婚姻和饮食等问题上却 采用分离的策略。Arends-Toth和Van de Vijver在他们对荷兰本地人以及荷兰的土耳 其移民的研究中就发现,对于这些土耳其移 民来说,虽然在公共领域的适应或者说同化 很重要,因为这些可以帮助他们获得社会承 认和平等机会,但是在家庭这种私人领域, 他们更加愿意保持原来的文化传统[18]。Lee 等对韩裔美国人的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 果[10]。 3 文化适应的主要研究方向 跨文化心理学中的文化适应研究越来 越多,也涉及到许多方面,但总的来说可以 归为两大类,一类是文化适应理论方面的探 讨,主要有理论框架的讨论、比较,以及量 表的发展和修订;另外一类则是探讨文化适 应与各种心理过程以及行为的关系,其中研 究得最多的是文化适应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3.1 文化适应理论上的探讨 由于文化适应的理论框架还不够清晰, 量表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目前许多文化适 应的研究都与理论的发展有关,涉及的主要 是文化适应的框架和使用的量表两个方面。 参与理论框架讨论的心理学家主要来 自于加拿大[1],新加坡[4],荷兰[15]等地。由 于这些心理学家不断地提出和改进他们的 理论框架,现在文化适应的研究相对于十几 年前的状况来说已经大大地改观了,虽然这 个领域的研究曾经在90年代初被人批评为 十多年都没有什么进展[19]。当然,在文化适 应的理论结构上还存在不少争议,也有不少 研究专门针对这些理论框架和模型进行过 比较,但是结论不一。例如,在维度模型的 问题上,就有不少研究者专门做过对比研究 [10,12,14,15],结果也不统一,在某些研究中单 维度的框架占优势[15],另外一些研究则支持 双维度模型[10,14],还有的研究对两个模型都 部分支持[12]。 理论框架上的讨论和比较必然引起建 构于理论框架之上的量表之间的比较,并推 动新的量表的出现。最近,双维度模型的流 第 13卷第 6期 跨文化心理学中的文化适应研究 -841- 行,多维度模型的出现都有力地促进了新量 表的不断涌现。另外,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 心理学家也开始发展出基于本民族原有文 化的文化适应量表。例如,长期以来,大多 数心理学家在研究亚洲移民的文化适应时, 使用的都是Suinn等的SL-ASIA量表(单维 度),或者对原来的SL-ASIA量表稍做修订 后再用,而Lim等则根据Berry的双维度理论 框架和高棉文化的实际情况建立了适用于 柬埔寨移民的双维度专用量表[20]。这个新量 表与原来研究中所使用的SL-ASIA大不相 同。例如,将SL-ASIA运用到柬埔寨移民时, 会有一个语言方面的项目:“当你阅读的时 候,你是只阅读高棉语的材料,阅读高棉语 好于英语,两者同样好,阅读英语好于高棉 语,还是只阅读英语的材料?” 要求 对教师党员的评价套管和固井爆破片与爆破装置仓库管理基本要求三甲医院都需要复审吗 被试在 Likert五点量表上进行评定,但是在Lim等的 新量表中,类似的语言问题同时出现在两个 分量表中,在高棉文化倾向量表中,是“我 能够阅读高棉语的小说”,在美国主流文化 倾向量表中,则是“我能够阅读英语的小 说”,要求被试在Likert四点量表上对这些 项目进行评定。 3.2 文化适应与各种心理过程及行为的关 系 可以说绝大部分的这类研究都在试图 探讨文化适应与各心理健康变量之间的关 系,这些心理健康变量包括药物依赖[21],酗 酒[22],吸烟[23],饮食习惯[24],以及不良行 为[25]等。早期的这类研究大多是针对拉美移 民,尤其是墨西哥移民及其后代所进行的, 研究结果对其他少数民族群体的推广受到 了限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开始关 注其他少数民族移民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 他们修改和修订原来为拉美移民所编制的 文化适应量表,对其他少数民族的文化适应 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探讨[8]。可以说现在 这类研究的研究结果和十多年前Rogler等[19] 对拉美移民的文化适应和心理健康状况的 综述差不多:在不同的研究中,某些心理疾 病或行为的发生与文化适应的关系不一致。 当然,也存在一些结果相当稳定的研究,例 如无论是东亚人,还是拉美人,他们吸烟, 喝酒的频率都与文化适应的程度正相关 [13,22,23]。许多研究者[8,19]都曾经对研究结果 之间的巨大差异做过深入分析,总结起来, 可以认为以下几个因素共同导致了这种差 异的出现:研究中使用的不同测量方式,来 自不同少数民族群体的研究对象,移入国不 同的政治经济环境,以及对移民不同的接纳 态度等。 除了在文化适应与移民心理健康的关 系上进行探索之外,还有一些研究探讨了文 化适应与其他一些变量之间的关系,例如与 学业成就[26],喂养方式[27]等的关系。由于这 些研究比较少,很少有研究者对文化适应与 这类变量的关系多次进行测量,也很少有研 究者在不同的少数民族文化群体中检验从 其他群体中得出的结论,因而这些研究很少 出现相互矛盾的结论,也很少引起其他研究 者的关注。 4 文化适应研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很明显,文化适应的研究中还存在一些 棘手的问题一直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这 些问题阻碍了文化适应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总的来说,存在的比较普遍的问题主要有以 下几个: 第一,单维度理论仍然占据着相当重要 的地位。虽然目前大量的研究证明双维度或 者多维度理论更加具有说服力[10,14],许多研 -842- 心理科学进展 2005年 究者也倾向于认同双维度或者多维度理论 [9,28],但是一方面,现在的文化适应研究所 使用的量表大部分还是基于单维度的理论 框架的,如适用于拉美移民的ARSMA(the Acculturation Rating Scale for Mexican Americans)和适用于亚洲移民的SL-ASIA, 这些量表和它们的修订版被使用的频率绝 对高于双维度或者多维度量表;另一方面, 还有一些实证性研究支持单维度理论,虽然 一些研究者对这些结果提出了质疑,但是也 没有找到实证性证据来从根本上否认单维 度框架;同时,某些国家,例如美国社会对 “熔炉”观和“美国化” 理论的一贯支持, 也使单维度理论有了继续生存的客观基础 和条件。 第二,量表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现 在,研究者所使用的量表极其不统一,有些 使用单一的变量来测量文化适应,如移民使 用的语言[29],和移民的世代[30];有些则使用 了两个或者几个变量的组合来测量文化适 应[23,24,31];使用最多的则是使用某些单维度 的量表,如ARSMA[32]和SL-ASIA[13];还有 一些最近的研究使用的则是双维度的量表 [25]。一方面,这种情况的出现与文化适应理 论框架的模糊性有关,另一方面,由于不同 研究里所使用的量表不同,导致结果之间无 法比较,或者即使一定要拿这些结果进行比 较,结论之间也存在着很大差别,有时甚至 相互矛盾,各种理论模型也因此都得到了不 少实证研究的支持,进一步使各理论框架之 间的比较、争论更加激烈。另外,现在已有 的量表所采用的项目一般都是比较容易测 量的项目,如使用的语言,在移入国居住时 间的长短,朋友中主流文化群体朋友所占的 比例等,却因为难于测量的.原因,排除了一 些特别重要的,可能在文化适应结构中更加 重要的变量,如价值观等[28]。 第三,很少考虑到少数民族文化群体与 主流文化群体的关系。虽然不断有研究者强 调少数民族群体在社会中的地位对这些少 数民族移民文化适应的重要性[28],却很少有 量表包含了少数民族文化群体与主流文化 群体关系的项目,也很少有研究考虑到了两 种文化群体的关系。很容易理解,由于加拿 大政府以及整个加拿大社会对多元文化的 认同,少数民族文化群体移民在加拿大的文 化适应情况肯定不同于相同文化群体在美 国这个一直推崇“熔炉”观的国度的文化适 应情况;同样,由于burakumin人在日本社 会的地位较低,他们在日本主流社会的文化 适应肯定也不同于盎格鲁撒克逊人在日本 的文化适应。这种情况的出现一方面可能与 某些研究者的疏忽有关,但是更重要的原因 在于少数民族文化群体的地位,或者说这些 群体与主流文化群体之间的关系难于测量。 第四,文化适应作为自变量使用的现象 仍然存在。上个世纪下半叶,曾经有许多研 究者和政府机构以文化适应促进移民的身 心发展为由,推动移民的“美国化”或者“西 化”,当时有许多研究都证明过文化适应对 移民的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直到最近还有 一些研究者试图探讨文化适应与某些心理 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26,27]。虽然随着越来越 多研究者开始质疑这种因果关系,越来越多 的研究改为探讨文化适应与各种心理变量 之间的相关关系[21,24,31],但是这种不符合多 元文化社会理念的研究方法仍然存在,也不 容忽视。 此外,现在已有的文化适应研究一般都 是由主流文化的研究者所组织进行的,这些 第 13卷第 6期 跨文化心理学中的文化适应研究 -843- 研究者根据自己的经验确定文化适应的结 构和测量文化适应的量表,然后用它们来研 究文化适应。这些研究者不可避免地受到他 们成长和受教育的环境的影响,难于发现移 民或者流动人口文化适应过程中的深层次 内容。正如法国社会学家Pierre Bourdieu所 指出的,因为研究者们从主流社会的立场来 研究“移民”,仅仅从“移民”可能给主流 社会带来问题这个角度来看待“移民”,而 没有同时从“移民”的角度进行多元思考, 真正了解移民的感受和他们的适应问题,实 际上并不能深入探讨那些导致人口流动和 不同流动过程的各种原因[33]。 5 文化适应研究的发展展望 在理论发展方面,到底是单维度,双维 度,还是多维度框架更加适合?如果是多维 度,那么究竟是多少个维度?这些维度的重 要性有没有差别?随着越来越多文化适应 研究的开展,对研究结果的元分析必然能够 对这些问题给出部分答案,因此文化适应的 理论框架有望在不久的将来更加清晰。同 时,由于多方面条件限制的存在,现在还不 适宜得出文化适应对移民的心理健康有促 进或者阻碍作用这种大而全的结论,并且事 实证明,这种概括性过强的结论根本不适用 于文化多样性显著的现代西方社会,因此具 体解释某个少数民族文化群体,在何种主流 文化背景下,怎样进行文化适应更有效这类 更具针对性的理论可能更加适合现代西方 社会,这些具体理论的发展最终也将促成概 括性的文化适应理论的出现。 在量表发展方面,需要确立双维度和多 维度理论框架在量表构建中的地位,改变以 往单维度量表在文化适应研究中占主导地 位的状况。令人欣慰的是,现在双维度和多 维度的理论框架越来越受到广大研究者的 注意,也不断有双维度或者三维度量表出现 [20,34]。随着这些新出现的量表的逐步被认 可,双维度和多维度量表必将取代目前单维 度量表在实证研究中的主导地位。量表的发 展一方面要确定好其维度,另外,也要注意 选择好项目,确定一些必要的,在文化适应 结构中占重要地位的指标,而不仅仅是那些 常用的替代变量(proxy variables)。通过这 样的方式,我们能够尽可能地使这些项目所 代表的结构与现实的文化接近,增加测量的 内部效度。 在外部效度方面,现在已有的文化适应 研究的范围比较小,影响到了理论的外部效 度,在以后的研究中有必要通过扩大和增加 参与研究的地区,群体和层次,以及加强对 主流文化群体的文化适应研究来提高文化 适应研究的外部效度。提高外部效度,首先 必须将研究中的移入国扩展到其他接受移 民的发达国家,如某些西欧和北欧国家以及 日本;同时也可以将移入的少数民族文化群 体扩展到拉丁美洲人和东亚人以外,包含到 其他如非洲民族在内的文化群体;还有可以 将文化适应研究扩展到国家这个层次以外, 如农村向城市的移民,以及国内少数民族的 移民等;同时主流文化群体的文化适应也不 应该忽视,毕竟从 Redfield, Linton和 Herskovits对文化适应的经典定义就可以看 出主流文化群体也会受到移入群体的文化 的影响,并且许多心理学家也已经开始注意 到文化适应对主流文化的影响这个方面研 究的缺乏[1,35]。 6 文化适应研究对中国的意义 理论的提出和发展总是和社会的需求 联系在一起的。最开始的时候,文化适应研 -844- 心理科学进展 2005年 究的开展主要是出于殖民统治的需要,研究 如何帮助土著人更好地融入到殖民者的主 流文化中去。到20世纪中叶以后,随着国际 间移民潮的不断涌现,文化适应被用来帮助 解决这些国际移民所产生的适应问题。在我 国,目前学术界对文化适应的研究,尤其是 对文化适应的心理学关注尚少。但是,随着 我国外出人员和国外来华人员人数的迅猛 增长和国内流动人口人数的不断增加,来自 不同文化或亚文化人员之间的相互适应问 题、与文化适应有关的心理健康问题以及社 会的安定与和谐问题必将促使文化适应研 究得到我国研究者和全社会的极大关注。 首先是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与其他国 家在文化交往、融合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文化 冲击和文化适应问题。目前学者们关注较多 的是西方文化及其文化产品对中国主流文 化的影响,例如以美国好莱坞的电影,麦当 劳和可口可乐等为代表的文化产品对中国 社会和文化的影响。但是同时我们也应该从 移民的文化适应这个角度来看问题,因为移 民群体更加弱小,更迫切需要帮助。这里主 要有两种情况:一是我国居民或者华裔在其 他国家的文化适应,二是其他国家居民在我 国的文化适应。尤其是那些在华的外国人, 由于他们的人数比较少,语言交流方面又存 在问题,对他们的文化适应情况进行研究意 义重大。 其次是在我国日益加速的城市化进程 中,大量的农民工进入城市后面临的文化冲 击与文化适应问题。这些农村外出打工的群 体具有人口众多,规模庞大,难于管理的特 点。2004年,我国农村外出打工人员超过1 亿4千万人次,聚集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 角洲等经济发达地区。这些流动人口与当地 居民之间存在着许多文化和认知的差异,一 般难于融入他们所到城市的主流文化,他们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群体。流动人口的文 化适应问题关系到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 社会的稳定和谐,是近年来研究者关注的又 一热点问题。 我国少数民族在与汉族的交往、融合过 程中所产生的文化冲击和文化适应问题也 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在改革开放前,许 多少数民族一般都以聚居的形式存在,他们 与汉族人民之间的交流比较有限。近年来随 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少数民族人民纷纷到各 大城市求学和工作,他们在这些汉族文化占 主导地位的地区遇到的适应问题也给个人 和社会带来了一些问题。同样,来自农村地 区的大学生入学后也面临着许多心理适应 问题。这些问题都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目前,我国学者在文化适应上所做的工 作比较有限,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领 域:一是在国外的中国人,或者华裔的文化 适应。由于海外有大量的中国学者的存在, 这方面的研究比较多。在UMI论文数据库中 用 acculturation 和 Chinese 检 索 摘 要 (1950~2005年),就可以查到356篇论文。 另外就是国内某些学者研究了少数民族群 体在汉族主导地区的文化适应,其中最多的 是社会学方面的“涵化”研究(在社会学里 acculturation一般翻译成“涵化”)。这些研 究一般很少考虑到个体在新文化环境中所 产生的情绪适应和心理健康问题。另外虽然 在一些一般性社会调查中,提出了许多需要 引起社会注意的现实问题,但很少能够提出 基于科学论证的可操作性建议,也没有研究 者运用文化适应的理论来分析过这些问题。 因此,从社会现实问题出发,采用理论探索 第 13卷第 6期 跨文化心理学中的文化适应研究 -845- 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式[36],坚持多元思考 的模式研究文化适应问题是非常必要的[37]。 一旦心理学及跨学科的文化适应理论和实 证方法被引入这一研究领域,必然对我国的 文化适应研究以及人口安全研究产生长远 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Berry J W. Conceptual approaches to acculturation. In: K Chun, P B Organista, G Marin (Eds.). Acculturation: advances in theory, measurement, and applied research.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03. 17~37 [2] Berry J W, Poortinga Y P, Segall M H, et al.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2nd ed.).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345~383 [3] Ward C. The A, B, Cs of acculturation. In: D Matsumoto (Ed.). The handbook of culture & psycholog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411~ 445 [4] Ward C, Rana-Deuba A. Acculturation and adaptation revisited.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1999, 30(4): 422~442 [5] Rudmin F W. Catalogue of acculturation constructs: Descriptions of 126 taxonomies, 1918-2003. In: W J. Lonner, D L Dinnel, S A Hayes, et al (Eds.). Online Readings in Psychology and Culture (Unit 8, Chapter 8). (http://www.wwu.edu/~culture). Center for Cross-Cultural Research, Western Washington University, Bellingham, Washington, USA, 2003 [6] Webster Online Dictionary. (http://www.webster-dictionary.org/ definition/ acculturation) [7] Cabassa L J. Measuring acculturation: where we are and where we need to go. Hispanic Journal of Behavioral Sciences, 2003, 25(2): 127~146 [8] Salant T, Lauderdale D S. Measuring culture: a critical review of acculturation and health in Asian immigrant populations.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2003, 57: 71~90 [9] Trimble J E. Introduction: social change and acculturation. In: K Chun, P B Organista, G Marin (Eds.). Acculturation: advances in theory, measurement, and applied research.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03. 3~13 [10] Lee S, Sobal J, Frongillo E A. Comparison of models of acculturation: the case of Korean Americans.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2003, 34(3): 282~296 [11] Bourhis R Y, Moise L C, Perreault S, et al. Towards an interactive acculturation model: A social psychological approac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1997, 32: 369~386 [12] Flannery W P, Reise S P, Yu J. An empirical comparison of acculturation model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001, 27: 1035~1045 [13] Song Y J, Hofstetter C R, Hovell M F, et al. Acculturation and health risk behaviors among Californians of Korean descent. Preventive Medicine, 2004, 39: 147~156 [14] Ryder A G, Alden L E, Paulhus D L. Is acculturation unidimensional or bidimensional? A head-to-head comparison in the prediction of personality, self-identity, and adjustmen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0, 79(1): 49~65 [15] Arends-Toth J, Van de Vijver F J R. Domains and dimensions in acculturation: Implicit theories of Turkish– Dutc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2004, 28: 19~35 [16] Liebkind K. Acculturation. In: R Brown, S Gaertner (Eds.). Intergroup processes. Blackwell handbook of social psychology, Vol. 4. Oxford: Blackwell, 2001. 386~406 [17] Van de Vijver F J R, Helms-Lorenz M, Feltzer M J A. Acculturation and cognitive performance of migrant children in The Netherland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1999, 34(3): 149~162 [18] Arends-Toth J, Van de Vijver F J R. Multiculturalism and acculturation: Views of Dutch and Turkish – Dutch.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2003, 33: 249~266 [19] Rogler L H, Cortes D E, Malgady R G. Acculturation and mental health status among Hispanics: Convergence and new directions for research.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91, 46(6): 585~597 [20] Lim K V, Heiby E, Brislin R, et al. The development of the Khmer acculturation scal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2002, 26: 653~678 [21] Orozco S, Lukas S. Gender differences in acculturation and aggression as predictors of drug use in minorities. Drug and Alcohol Dependence, 2000, 59: 165~172 [22] Hahm H C, Lahiff M, Guterman N B. Acculturation and parental attachment in Asian-American adolescents' alcohol use.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 2003, 33: 119~129 -846- 心理科学进展 2005年 [23] Chen X, Unger J B, Cruz T B, et al. Smoking Patterns of Asian-American youth in California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acculturation.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 1999, 24: 321~328 [24] Lv N, Cason K L. Dietary pattern change and acculturation of Chinese Americans in Pennsylvania.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Dietetic Association, 2004, 104: 771~778 [25] Jeltova I, Fish M C, Revenson T A. Risky sexual behaviors in immigrant adolescent girls from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Role of natal and host culture. Journal of School Psychology, 2005, 43: 3~22 [26] Garcia-Vazquez E. Acculturation and academics: effects of acculturation on reading achievement among Mexican-American students. The Bilingual Research Journal, 1995, 19(2): 305~315 [27] Kaiser L L, Melgar-Quinonez H R, Lamp C L, et al. Acculturation of Mexican-American mothers influences child feeding strategie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Dietetic Association, 2001, 101(5): 542~547 [28] Sue S. Foreword. In: K. Chun, P. B. Organista, G. Marin (Eds.), Acculturation: advances in theory, measurement, and applied research.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03. xvii~xxi [29] Yu S M, Huang Z J, Schwalberg R H, et al. Acculturation and the health and well-being of U.S. immigrant adolescents.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 2003, 33: 479~488 [30] Gordon-Larsen P, Harris K M, Ward D S, et al. Acculturation and overweight-related behaviors among Hispanic immigrants to the U.S.: the National Longitudinal Study of Adolescent Health.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2003, 57: 2023~2034 [31] Evenson K R, Sarmiento O L, Ayala G X. Acculturation and physical activity among North Carolina Latina immigrants.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2004, 59: 2509~2522 [32] Jolicoeur P M, Madden T. The good daughters: acculturation and caregiving among Mexican-American women. Journal of Aging Studies, 2002, 16: 107~120 [33] Bourdieu P. Preface. In: A. Sayad (Ed.). The suffering of the immigrant. Cambridge, U.K.: Polity Press, 2004. xi~xiv [34] Kim C, Laroche M, Tomiuk M A. A measure of acculturation for Italian Canadians: Scal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 valid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2001, 25: 607~637 [35] Bar
本文档为【跨文化心理学中的文化适应研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98360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M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11
分类:教育学
上传时间:2012-04-08
浏览量: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