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伤痕文学

伤痕文学

举报
开通vip

伤痕文学伤痕文学 1. 背景介绍 ①“四人帮”垮台,十年文革结束,历史的变化导致了文学的变化,文学上开启了新的时期。 ②“拨乱反正”,为十七年文学平反,产生了怀旧的热情,对五十年代的怀念。 ③“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思想的解放打开了大门。 ④ 1978年8月11日,北京《文汇报》上发表了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围绕《伤痕》等作品,在1978年夏到次年秋天发生了热烈的争论。文艺与意识形态、文艺的社会功用等命题得到的重新辩论与争鸣。由此,“伤痕文学”得到了确立。 二.概念:伤痕文学是本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在中国文坛...

伤痕文学
伤痕文学 1. 背景介绍 ①“四人帮”垮台,十年文革结束,历史的变化导致了文学的变化,文学上开启了新的时期。 ②“拨乱反正”,为十七年文学平反,产生了怀旧的热情,对五十年代的怀念。 ③“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思想的解放打开了大门。 ④ 1978年8月11日,北京《文汇报》上发表了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围绕《伤痕》等作品,在1978年夏到次年秋天发生了热烈的争论。文艺与意识形态、文艺的社会功用等命题得到的重新辩论与争鸣。由此,“伤痕文学”得到了确立。 二.概念:伤痕文学是本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在中国文坛上占据主导地位的一种文学现象,他得名于卢新华的小说《伤痕》。伤痕文学的主要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是控诉文革罪行,暴露政治黑暗,宣泄痛苦,展露伤痕。代表作有刘心武的《班主任》、卢新华《伤痕》、茹志鹃的《剪辑错了的故事》、冯骥才的《铺花的歧路》、从维熙的《大墙下的红玉兰》、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 三.重要作家及作品 (1)刘心武《班主任》(发表于1977年11月的《人民日报》) 在粉碎“四人帮”之后,恢复现实主义的过程中,刘心武《班主任》具有开创的意义。 人物形象分析:小流氓宋宝琦:一个在文革中感染不良社会风的失足少年 外伤 团支书谢慧敏:一个在文革思想专制统治下精神扭曲的好学生 内伤 班主任 张俊石 反思文革给教育带来的灾难,并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喊 主旨:文革中对孩子肉体和心灵的摧残,对教育的功能和价值的严重漠视,不仅对文革的否定,更带有反思的意义。 刘心武创作的三阶段:70年代末“伤痕”小说《班主任》、《爱情的位置》、《醒来吧,弟弟》 “人情小说”《如意》、《钟鼓楼》(第二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纪实小说《5.19长镜头》 (2)卢新华《伤痕》(反表于1978年8月11号《文汇报》) (3)茹志鹃《剪辑错了的故事》 “开宗明义,这是衔接错了的故事,但我努力让它显得很连贯的样子,免得读者莫名其妙。” (4)冯骥才《铺花的歧路》 “当一系列暴烈的行为被奉为“革命行动”,而风行于世的时候,它的矛头所向,即刻化为灾难。检验它的代价无法计算。另一边,权威在被窃用,真理在被偷换。冒牌货总有它更为炫目的外表。隐身的骗子们在蜜果四边撒下拌了糖的毒粉,在征途两旁布下铺了花的歧路。” (5)从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 《大墙下的红玉兰》描写了文革期间,监狱大墙之内共产党人与“四人帮”同伙的斗争,带有强烈的悲剧色彩,由此产生了一系列以描写监狱生活,控诉文革罪行的“大墙文学”。 大墙文学: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以描写文革时期监狱以及劳改农场的生活为内容,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表现手法再现反右运动的生活,讴歌了共产党人的忠诚、坚贞,揭露了“四人帮”的种种罪行的文学作品。其中代表作有从维熙的《大墙下的红玉兰》、《雪落黄河静无声》,张贤亮的《绿化树》、《土牢情话》等。 补充:伤痕文学中也出现了一些中、长篇小说,如冯骥才《啊!》、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第一届矛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四.伤痕文学的特征 (1)价值的错乱,单纯理想的彻底幻灭 (2)回到个人的命运中间 (3)悲剧色彩与感伤情绪 (4)现实主义的回归,社会批判功能的重现 五 .评价伤痕文学 (1)伤痕文学的问世标志着新时期文学的开端。它是觉醒了的一代人对刚刚逝去的噩梦般的反常的苦难年代的强烈控诉。伤痕文学的作者们以清醒、真诚的态度关注、思考生活的真实,直面惨痛的历史,在他们的作品中呈现了一幅幅十年浩劫时期的生活图景。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是伤痕文学的精神实质。 (2)它是粉碎“四人帮”之后,文学的思想解放运动中率先出现的文学思潮,作家们对时代潮流感应的敏感和对重大社会问题的关注使作品摒弃了文革时期“假大空”的文学,强化了文学的社会批判功能,为现实主义的回归和深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3)它是特定历史时期出现的文学思潮,所以其思想价值高于文学价值,促使知识分子摆脱了十年的精神桎梏,开始深入地观察生活,描写人所遭受的痛苦,重新强调人的尊严与权利问题,为“反思文学”的出现做了过渡和铺垫。 缺点:(1)艺术表现上,"伤痕文学"显得十分幼稚。早期的伤痕文学作品艺术成就并不高。刚刚从梦魇中醒来的人们迫不及待地想要诉说,情绪激动,感情过于浓烈,叙述过于急切,揭露曝光丑恶的功利性过强,说教味浓重,艺术上的幼稚、矫揉造作,斧凿的痕迹较明显。 (2)思想深度上,“伤痕文学”虽然否定了文革,但缺乏对文革错误深刻的分析和反思,缺乏对传统文化心理、封建意识的分析,一味地暴露黑暗、揭露伤疤,减少了文学的深度。
本文档为【伤痕文学】,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79640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9KB
软件:Word
页数:4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2-04-07
浏览量: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