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学素养与科研方法

科学素养与科研方法

举报
开通vip

科学素养与科研方法第一章 科学素养概述 科学素养是共鸣科学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民具备的科学素养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对于增强公民获取和运用科学知识的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发展,对于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节 科学与科学素养 一、理解科学的本质、精神和方法 (一)科学的本质:1、科学是一种认识...

科学素养与科研方法
第一章 科学素养概述 科学素养是共鸣科学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民具备的科学素养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对于增强公民获取和运用科学知识的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发展,对于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节 科学与科学素养 一、理解科学的本质、精神和方法 (一)科学的本质:1、科学是一种认识活动。2、科学是理论化的知识体系。3、3、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P3 (二)科学的精神:一是对未知事物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二是关心科学事业的发展。它主要包括:探索求真,理性思考,严谨实证和怀疑反思。P4 (三)科学的方法 人们常说的“与其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就是强调方法的重要性。P5 二、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P6 人们需要掌握自然科学、数学和技术方面的基础知识、对科学的本质、精神和方法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正确地理解。 作为一个现代社会的公民,应该了解现代科学知识体系的基本轮廓,理解这一知识体系中关于1宇宙与地球2物质与能量3生命科学4数学5技术的基本术语和核心观点。 三、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P9 (一)科学技术与人类文明进步 (二)科学技术与公众生活 (三)科学技术事业 (四)科学技术与公共政策 第二节 科学素养与科学教育 富雷所说P11 一、科学素养 1985年10月在巴基斯坦伊斯兰堡召开的科研课程研制会议上,专家们对科学教育的内涵、内容、目标能作了界定。大为·雷顿、钟启泉P12 美国教师协会课程委员会P13;1995年10月加拿大大西洋省编制的科学课程P13;欧阳钟仁P13.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有四个核心因素:(1)对科学技术的理解,包括理解科学技术的性质、概念、原理、过程;(2)对科学、技术、社会三者关系的理解;(3)科学的精神和态度;(4)运用科学技术解决日常生活及社会问题的能力,包括御用科学方法的能力、判断和决策的能力、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自我补充和继续学习的能力。P14 如果从发展的眼光来看,科学素养内涵的扩充出了重视科学、技术、社会三者的关系外,还强调了人的发展,包括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P14 二、科学教育的目标 科学教育的总目标是培养具有科学素养的人。P14 英国1988年把科学课程定位三大核心课程之一。P15科学调查能力包括三个方面:(1)提出问题,作出预言与假设的能力;(2)观察、测量及操作变量的能力;(3)解释结果并评价科学证据的能力。P15 福斯特P15 维克多和凯沃夫P16 从这两种科学教育的目标来看有两个特点:一是把如何学习科学纳入了科学教育的目标;而是强调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发展。 加拿大大西洋省的科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科学素养。其课程目标为:P16 加拿大的科学教育目标与美国的很相近,充分体现了STS(科学、技术与社会)的思想。P17 20世纪60年代斯诺就提出两种文化的问题。在谈到杨振宁、李振道的宇宙不守恒定律时P17 美国科学教育目标为:P18 中国科学教育采用的是分科教学的方式,可以归纳为:P18 三、特点与启示 比较世界上一些国家的科学教育目标,我们可以看出:P18 我国的科学教育与国外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我们应该改进和加强的方面为:P19 第二章 科研人员的道德修养和基本素质 科研人员的道德修养和科学事业的发展是统一的。 第一节 科研人员的基本道德修养 一、道德基本内涵P27 二、科研人员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 (一)热爱祖国,即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一条政治原则。这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说明:P28 (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P29 三、科研人员提高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P30 第一,科研创新实践是科研人员提高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社会生产实践和阶级斗争实践及其他社会实践是提高道德修养的基础。 第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言行一致是道德修养的重要原则。理论联系实际有两方面的含义: 第三,科学地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一武器,是培育和加强高尚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之一。“当事者迷,旁观者清”,“日能见几里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眉” 四、科研发展与道德进步的关系P31 第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道德的历史发展趋势有影响。 第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必将促进新的道德规范的形成。 第三,道德的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 五、科研道德的基本特点和功能 (一)科研道德的基本特点P31 (二)科研道德的功能P32 六、科研创新与科研人才道德修养和人才成长 (一)科研创新实践必然要产生一些道德问题P32 (二)良好的道德是科研人员成功的重要因素P33 如:牛顿、居里夫人、爱因斯坦 与此相反,在历史上由于道德修养差,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上述种种问题、酿成悲剧的科学家也有的。如法国著名化学家拉瓦锡。P34 詹天佑对青年技术人员要求“先品行后学问”、“崇高道德而高人格”等等,从而把科研人员放在道德修养的首位。P34 第二节 创新素质及其养成 一、科研创新要有“六敢”精神 (一)深刻领悟“有为,才能有位” (二)有为,科研创新要有“六敢”精神P35-36 敢为,这就要正确认识科研创新中的困难问题,从哲学的高度认识科研创新实践中的苦难与获得科研成果的关系。它们是对立统一关系,这表现在:P35 二、科研创新与十四种心理素质 (一)素质和心理素质 (1)素质有狭义和广义之分。P36 (2)心理素质是人的认识、意志、信念、自信、向往和理想、目标、气质、性格的的报告个性心理特征的总称。P36 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如何,全凭精神塑造,但心理素质在现实中有不同的表现,这是心理素质的外在体现。 (二)科研工作者若要敢于在科研领域顶天立地,需要十四种心理素质P37-40 (1)要有崇高理想。理想是信心之源,信心是理想之源,进取是成功之本。“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一位好士兵。”这诚如松下幸之助所说:“在荆棘道里,唯有信念和忍耐才能开辟出康庄大道,并且信念和忍耐能化不可能为可能。”“终究是曲曲折折地迈向成功。” (2)要有浓厚和强烈的创新意识。“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3)要有不管求异的心理。 (4)要有善于精选科研创新切入点的心理。一项研究课题确定之后,如何开始研究?从哪儿开始起步?也就是第一步从哪起始?这是成功的关键。如欧立希要发明一种“神奇的子弹”,就是从他的老师柯赫的一个猜想开始,最终发明了“606”。 (5)要有百折不挠的求胜心理。求胜心理有时还表现在:当自己付出心血所获成功未能得到社会或他人认可时,也不动摇自己对求胜的信心。 (6)要有一丝不苟的求实心理。科研创新是向未知领域开战,是实实在在的学问,来不得半点虚假,因此需要:a、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作分。严谨治学是科研创新实践和寻求真理的必然要求,是科研创新成果可靠性和准确性的内在要求。b、不怕困难和锲而不舍的实干和苦干精神。c、勇于坚持真理和勇于修正错误。勇于修正错误,则是在科研创新实践中求实精神的崇高表现,也是发展真理的必然要求。如爱迪生为了发明适用的灯丝,实验了六千多种材料才找到。 (7)要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渴望搜集、积累资料的心理。知识是最宝贵和最可靠的财富,“知识就是力量”,资料是科学研究的“成炊之米”。“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财”。这是科研创新的重要基础,也是做学问的基本功之一。 (8)要有不怕自我牺牲的献身科研事业的求是心理。在科研创新实践中,一方面要面对艰难复杂的未知世界,另一方面有时还要面对社会环境的压力。天文学家布鲁诺和西班牙的医生塞尔维特为坚持真理、坚持求是精神而惨遭罗马宗教裁判所判处火刑,宁死仍坚持求是。 (9)要有科学想象的心理。爱因斯坦说:“想象力创造一切”。 (10)要有实现崇高理想的自信心理。自信,是科研创新成功的起点。 (11)要有不怕吃苦和刚毅不拔、战胜困难的自强心理。莎士比亚“升平富足的盛世徒然养成一批懦夫,困苦永远是坚强之母。”、马克思“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大道光辉的顶点。”、保卫·托马斯曼“在安逸的环境里,没有任何工作会有成就的;……”、孟子“夫天将降大任于斯人者,……” (12)要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做人气节和民族自尊心理。 (13)要有强烈的爱国心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心理。国魂是激发人们科研创新的永恒的强大动力。 (14)要有处处事事维护国家、民族和本身崇高人格的自爱心理。 第三章 遵守科研规范 创造科研环境 第一节 科研的道德规范 一、科研道德失范的几种表现P47-49 (一)科学研究的低水平重复 据瑞士洛桑《国际竞争力报告》显示,中国科技竞争力排名从1998年的第13位大幅下滑至1999年地第25位,2000年则再度下滑至第28位。 (二)学术垄断 主要表现在:一是唯我独尊,排斥他人学术观点,压制同行或青年学者,蔑视或侵占课题组成员的劳动成果。二是科研项目垄断。“科研项目合适走出北京”三是借助自己的学术权威,为自己、亲属或他人谋取学术名誉、文化资本和社会地位。如首届“长江《读书》奖”。 (三)科研成果的虚报造假 (四)科技著作、 论文 政研论文下载论文大学下载论文大学下载关于长拳的论文浙大论文封面下载 的剽窃与抄袭 抄袭、剽窃是科研道德失范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之一。如北大某教授1998年出版的著作《想象的异邦》共32万多字,却有10万字左右来自他自己所翻译的哈维兰的《当代人类学》。合肥一位教授六篇;论文严重抄袭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为以色列专家投诉。 (五)侵占单位的知识产权 一是将职务发明非职务化,以个人名义申报专利或成果鉴定;而是隐藏职务成果,私下转让或作为“跳槽”资本。 (六)从事违反社会伦理道德或健康安全的课题研究 科学是一把双刃剑,违反社会伦理道德或健康安全的课题研究将给人类带来灾难,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严重的科研道德失范行为。如“人体克隆”、某中药研究所一位研究员,从事“毒瘾消”毒品的研究。 二、科研不正之风的特征与发生原因P49 (一)科研不正之分的特征:1、以追逐名利为目的,2、独立性与裙带性并存,3、具有极大的潜伏性、隐藏性,4、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 (二)科研道德失范现象产生的原因P50-53 1、科学道德问题是科技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2、官本位思想的诱导及其后果,3、利益驱使是科研不正之分产生的直接动力,4、学术评价制度不尽合理是科研不正之风的诱因,5、学术批评与监督机制不健全为科研不正之风容留了生存空间,6、人性弱点的过度膨胀导致科研道德失范的主管因素,7、社会、历史背景为学术腐败提供了滋生的土壤和温床。 三、加强科研道德建设的对策P53-56 (一)科研工作者个人层面的防治措施 科研工作者是智力科研不端行为的最核心要素,因此加强科技工作者的道德建设,提高科技工作者地科学道德修养是减少科学不端行为的重要方法之一。 (二)制度层面的防治措施 1、建立健全相关的制度规范,2、强化知识产权管理,鼓励原始性创新,3、改革人才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促进科研道德建设,4、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学术管理和评价机制,5、健全监督、约束和时候惩戒机制,6、完善法律处罚措施 (三)社会层面的防治措施 第二节 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学术、氛围、学术氛围的概念P56 如何营造一个单位的学术氛围?下面我们以学校、科研单位为例说明营造良好学术氛围的途径和方法。 一、制度激励:制度激励就是通过各种相关 规章 94财务与会计管理规章人事管理规章94财务与会计管理规章企业规章制度介绍肿瘤科规章制度 制度的建立,从根本上确立了一种重视理论研究、鼓励实践研究、提倡教学、科学研究的机制。P57 (一)奖励制度:1、物质激励,2、精神激励。P57 (二)研讨会制度:1、要做好研讨会的组织与成果评选工作,(首先要确定合适的主题)2、动员教职工、科研人员参与,3、做好论文的评选工作。(这一环节既是对本次活动的总结,更是直接为下次活动打基础的过程。评选的公正性与奖励措施直接影响下次活动人们的参与程度。)4、做好获奖成果的奖励与推介工作。(注意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学风的端正,第二个问题是优秀成果的宣传推介。)P58 (三)学术活动制度:1、要积极为教职工、科研人员外出学术研讨创造条件,2、要为外出人员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3、做好参加活动归来后的信息反馈,包括新的学术信息、获奖情况等,要及时在相关范围内或校园网上发布。P59 二、人文导引P60-61 (一)教研活动 (二)校园、院所单位文化建设(建设优秀校园、单位文化是营造学术氛围的必要前提):1、要把风气建设与学术氛围培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良好的风气是学校、科研院所精神面貌的具体体现,也是学校、科研院所综合实力和凝聚力的重要组成部分。)2、要通过教风建设来增强学术氛围,3、加强学风建设,培育教职工认真做学问的良好风气。 (三)举办学术讲座,参加学术会议(学术讲座是营造学术氛围的直接方式,也是最能去的立竿见影效果的一种方式。) 三、表率作用P62-63 (一)系主任的带头作用(二)学科带头人的动态激励作用(三)各级领导及相关职能部门的示范作用。首先是学校、科研院所内各级领导的作用。这样的作用至少能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己投身其中,更能体会做学问的苦乐,从而在政策方面能有所支持;二是对其他教职工、科研人员的示范作用。其次是教学辅助部门人员的作用。 第三节 树立团结合作的精神 一、团结合作与团结合作精神P63-66 团结合作的概念P63 团结合作作为一种社会互动行为是受多种因素所制约的。其中,目的的一致性是导致个人或群体合作的基础,协调作用则是合作的关键。而在合作过程中能否处理和协调好各种关系,又受人的知识、品德、修养、能力等多种因素的规定和制约。 团结合作精神的概念P64这一命题包涵以下几方面相互联系的内容:(一)团结合作精神属于意识倾向的范畴。意识倾向是人的意识与行为追求指向的方向,它集中表现为目的、理想、愿望、需求等,而这些目的、理想、愿望、需求又受人的认识、需要、情感等因素的规定和制约。人的合作意识的产生,首先是基于对合作意义的认识。“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俗语。 (二)团结合作精神是一种受人的知识、品德、修养、能力等多种因素所规定和制约的稳定的意识倾向,是一种优秀的思想品德。团结合作精神不同于一般的意识倾向之处:1、在于它不是一个人一时的想法或感情冲动,而是长期养成的一种希望与人合作并善于与人合作的稳定的意识倾向。(2)团结合作精神集中表现为不仅有与人合作的愿望,更重要的是善于与人合作。 由以上两点,我们可以看出:希望与人合作并善于与人合作是团结合作精神的主要特征。 (三)团结合作精神是人在先天互动的能力基础上,在与他人相互交往的过程中,通过后天的教育,逐渐学习、锻炼、培养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优秀的思想品德。 团结合作精神形成的另一个重要途径是教育。必要的教育是合作精神形成的重要条件。 影响团结合作的不良意识有以下几种P66-67:1、“个人中心”,又称“自我中心”。(表现a、在交往过程中,就是一贯从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而不顾及他人,b、在认识上就是只关注自己,c、在行为上就是可以要求别人按自己的意志行事,希望别人围着自己转,而很少为别人着想,有时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甚至不折手段。)2、嫉妒。(这种心理的主要特征是把别人的优势视为自身发展的威胁,并因此感到愤怒和恐慌。)3、自卑。4、猜疑。(严重的猜疑是心理变态的表现。) 二、科学研究是团结合作的事业P68-69 科学活动是在各种各样的科学共同体中进行的,它本质上市共同体的产物。 科技活动是分工协作的活动,科技事业是集体合作的事业。 20世纪科技的发展,显示出了急需科技工作者团结合作的鲜明特点:(一)各学科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的高度交叉与综合,即分化、交叉及综合成为当今科学发展的三大趋势,其中交叉和综合是主导趋势。(二)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人文科学相互渗透与综合成为当前科学发展的主要途径。1、是自然科学与技术科学相互渗透,2、就当代社会历史的客观进程看,它还使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奔向人文科学。 理论和实践均证明,重大科技成果的取得取决于科技工作者的合作。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人类于1969年踏上月球的阿波罗登月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共有400万人参加研制与实施;1981年,生物大分子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863计划”;诺贝尔奖;朱克曼在《科学界的精英》。 三、科技工作者团结合作精神的表现P70-72 (一)合作意识(二)合作精神1、合作要求一种真诚的态度,2、合作要求工作中的相互配合,3、合作还要有民主作风,4、合作更要求践行科学无私利性原则。 第四章 科学研究方法概述 第一节 科学方法与方法论 方法与方法论在认识上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方法是指用于完成一个既定目标的具体技术与工具,而方法论则是指探索方法的一般规律,它高于方法,是方法使用的指导。P79 一、自然科学方法P79 自然科学研究的任务包括两方面地内容:1、对未知的自然领域进行研究探索,以揭示和掌握自然界各种事物的本质和运行变化规律;2、研究如何将科学研究的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和物质产品。前一项研究被称之为基础理论研究,后一项研究则被称之为应用研究。 方法的选择和应用是否适当是决定研究工作是否有成效的一项关键性因素。 伟大的科技创新总是在新的科学方法的伴随下产生的。 所谓方法指的是P80 从哲学角度看,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方法暗器普遍性程度可分为三个层次:各门自然科学中的特殊研究方法,各门自然科学中的一般研究方法和普遍的哲学方法。P80 二、科学方法论 亚里斯多德(演绎法)、弗朗西斯·培根(归纳法)、希尔伯特(公理化方法)、维纳(控制方法)P80 1、科学方法论探讨科学研究活动本身的一般规律及一般方法,以及人类认识客观事实的基本程序及一般方法。 2、科学方法论的研究对象是子让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它是从自然科学的特殊研究方法中概况和发展出来的。 3、科学方法论既研究个别特殊科学研究方法的规律性,也研究这些个别科学研究方法整体上的相互联系。 4、科学方法论研究的重点是自然科学中的一般方法,而不是各门具体自然科学中的特殊方法。 自然科学的一般方法是指那些概括程度较高、使用范围较大的方法,它不局限于某一门具体的学科,而是对各门学科都普遍使用的方法。 三、科学方法的分类P81-82 1、按其普遍性由小到大的程度分,2、按方法本身的特点分,3、按学科研究对象的不同分 四、科学方法论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P82-83 科学认识是一种高级的认识形态,是对客观规律的主观能动反映。 (一)科学方法论的地位:1、首先体现在科学方法是科学认识主体形成的前提。2、科学方法是认识主体主观能动性的表现形式。3、科学方法是创造性思维的集中体现。 (二)科学方法在科学技术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它在科学技术研究中的导引、促进和规范作用。1、科学方法是导致科学发现的有效手段。2、科学方法是促进科学理论形成与发展的强力催化剂。伊凡·巴普洛夫说“科学是随着研究方法所获得的成就前进的”3、科学方法是科学研究程序规范化和最优化地指南。 科学认识过程的分类P83:1、从认识论角度看(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和复归实践三个阶段)2、从信息论角度看(输入星系、储存信息、处理信息和输出信息四个流程)3、从科学问题角度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个程序)。 科学成果的重大意义在于,它不仅提供某些具体指示,同时还提供新的思想和原则,提供寻求科学真理的新手段。P84 科学史表明,科学革命往往源于科学方法的革命性变革。P84 第二节 研究对象及相互关系 一、研究对象P84 在科学方法的三个层次中,以最高层次的哲学方法为指导,以具体领域特殊研究方法为基础,重点在第二层次科学方法论和第三层次领域特殊研究方法的结合部展开讨论,铺路搭桥,以期为方法的综合运用和适应性改造提供方向性意见。 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内容:1、介绍科学研究的哲学方法和思维科学方法,2、介绍系统方法,3、讨论一些具体领域的科学研究方法,4、介绍部分经济学和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二、相互关系P85 第三节 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历程 德国物理学家玻恩指出:P86 一、观察方法的产生于运用P86 人类研究自然始于观察,观察是人类最早的研究方法。观察方法是由于劳动生产的需要产生的。 二、逻辑方法的建立与发展P87 在2000多年前,自然科学在古希腊开始兴起,经过泰勒斯、德谟克利特、亚里斯多德等许多科学家和哲学家的努力,建立了逻辑方法论。P87 泰勒斯的科学认识方法的重要意义体现为:1、它使人类对自然认识脱离了神话阶段,走上从自然寻找合理解释的道路;2、使自然认识摆脱了直观,进入运用抽象概念大道普遍认识阶段。P87 德谟克利特对逻辑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他的著作《论逻辑》中研究了归纳问题。他认为认识就是从经验观察上升对自然界现象的理论认识。P87 逻辑方法研究的集大成者是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斯多德,他影响最大和贡献最大的成就是建立了基于他创立的形式逻辑上的科学方法论。亚里斯多德最早把推论推论作为研究对象,并由此建立了三段论,这也是他逻辑方法的核心。P88 亚里斯多德的贡献在于:1、他完成了逻辑方法论,2、他进一步发展了科学知识理论化思想。亚里斯多德提出了科学知识理论化思想,并创立了相应的逻辑工具——公理方法。公理方法的产生导致了科学史上第一门理论形态的科学——欧几里得几何学的产生。P88 阿基米德P88 三、经院哲学和教会的思想统治P89 公元5世纪至公元15世纪在历史上被称为中世纪。中国突出成就就是四大发明——指南针、活字印刷、造纸和黑火药。教会思想统治的理论支持是经院哲学,经院哲学把宗教神学、科学和哲学融为一体,使宗教神学披上了理论的外衣。被歪曲了的亚里斯多德学说成为宗教神学的理论支柱,为奉为“绝对权威”。经院哲学的代表人物是托马斯·阿奎那P89。 在这种教会思想的统治下,许多科学家受到了迫害,如布鲁诺、伽利略、哥白尼等。P89 四、实验方法的萌芽与建立P89 1、在中世纪末期,出现了英国进步思想家罗吉尔·培根。他的最大贡献是提出了“实验科学”,他是人类思想史上最先提出这一名称的人。在重视实验的同时,也很重视数学。P89 2、在中世纪黑夜之后开始的文艺复兴运动,冲破了宗教神学的枷锁,自然科学以神奇的速度发展起来,突出的是以力学为中心的实验科学的兴起。P90 3、达·芬奇和吉尔伯特两位杰出的科学家,他们的思想为近代实验科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4、近代实验科学的奠基人和主要代表人物是伽利略。 5、实验科学方法由罗吉尔·培根萌发,由达·芬奇和吉尔伯特推进,由伽利略完成。而实验科学方法论的总结和概括,则是由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完成的。弗朗西斯·培根作为近代实验科学的哲学代言人,在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础上,第一个为近代自然科学建立了系统的科学方法论,被马克思誉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鼻祖”。 P91 撰写了专著《新工具》P92 五、逻辑方法的发展P92 1、逻辑方法是在实验方法、数学方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逻辑方法主要沿着归纳逻辑和演绎逻辑两条路前进。如瑞典生物学家林奈(开创了生物分类学),波义尔(开始了化学分析的研究)。P93 2、传统逻辑即亚里斯多德的逻辑演绎,暴露出严重的缺陷。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笛卡尔创立了以数学为基础、演绎为核心的科学方法论。著作《思想的指导法则》和《更好地指导推理和寻求科学真理的方法论》。笛卡尔用代数的方法研究几何学,构建了数学的一个新体系——解析几何。P93 3、牛顿把当时的力学原理整理成为一个演绎体系,写成了经典力学的不朽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完成了科学史史上的第一次大综合。P93 六、假说方法的普遍运用P94 1、假说方法是科学性和假定性的统一。假说方法首先由笛卡尔提出,丰富和发展假说方法的是洛克、布莱尼兹等人。P94 2、如天文学中的康德(星云假说)、物理学中的热素假说、化学中的物质结构假说、生物雪中的进化论假说等。P94 3、恩格斯曾明确地、充分地肯定了假说方法在科学认识过程中的作用。他指出:“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这,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P94 4、假说方法在19世纪被确立反映了自然科学从近代向现代转变时对方法论的要求。P95 七、自然辨证法的创立P95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建了唯物辩证法,为正确研究自然科学方法论奠定了理论基础。 八、移植方法P95 1、英国剑桥大学教授贝弗里奇P96移植包括科学概念、原理、方法以及技术手段等,从一个领域移植到另一个领域。移植方法是科学整体化趋势的表现之一,也是发挥“杂交优势”、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方法。如量子力学P96 2、科学方法相互渗透和转移的另一个表现是多种方法的综合形成的新方法。如用数学方法辅助观察和实验设计,由此发展出了现代数理统计的一个分支——实验设计。P96 3、科学方法渗透和移植的客观基础在于客观世界本身的统一性与和谐性。P96 九、系统科学方法P96 系统科学方法中的功能模拟法、信息方法、反馈方法、系统方法等均是从整体上解决复杂系统实际问题的锐利武器。系统科学方法吧研究对象视为完整的有机体和复杂系统,将定量分析方法引入各个学科,是科学研究方法产生了质的飞跃。 十、数学方法P97 1、从某种意义上说,科学使用了一种“脱离实际”的语言系统和符号系统对自然界进行描述。美国数学家M·克莱因说P97 2、现代数学不仅能精确描述力学及物理学中大量宏观现象的运动规律,而且已经发展到可以用来精确描述物理、化学、生物学中的一些极其复杂的微观领域的运动规律。P97 3、我们通常所使用的仿真模拟方法实际上就是一种数学方法和计算机运用的结合。P98 第四节 科学研究方法的特性 一个完善的科学研究成果,是科学认识主题的探索性、创造性与科学方法灵活应用的结果。 一、源于研究实践P98 科学的生命在于创新,创新是科学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发展的源泉。正如乔治·萨顿所说:“在科学领域,方法至为重要。一部科学史,在很多程度就是一部工具史。” 二、引导研究发展P99 1、古代的自然科学被称为自然科学,科学蕴含于哲学之中,其根本原因在于当时的科学没有形成相对独立的研究方法。哥白尼于1543年发表的《天体运行论》是对中世纪宗教神学的沉重打击,预示着科学发展史上的一个春天。哥白尼认为:“占星术是没有根据的,天文学家只有两件法宝‘数学与观测’。” 2、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发现了粒子的过程,也充分体现了科学方法的导向作用。在丁肇中发现J粒子的第二年,美国费密实验室利用类似于丁肇中J粒子的方法和实验装置,发现了R粒子。 三、超越具体领域P100 重大科学发现或技术发明,由科学认识上升到科学理论的重大意义在于:1、告诉我们某些真理,2、回答了某些疑难问题,3、提供了某种具体知识,4、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新的思想、新的原则,提供了寻求真理的新手段。 20世纪初的数学巨匠希尔伯在1899年写了《几何基础》一书,1、整理、加工了前人的几何知识,作为科学理论成果并没有给人以更多新的数学知识,2、但它划时代的意义则在于开创了“现代公理化方法”。 四、构成独立学科P101 1、在科学认识过程中,科学仪器是科学认识的“硬件”,而科学方法则是科学认识的“软件”,是科学认识的精神手段。 2、正如计算机软件是计算机的灵魂一样,科学研究方法则是科学研究的灵魂,并像计算机软件一样构成了一个独立的学科——科学方法论。 3、如亚里斯多德对演绎法的研究,培根对归纳法的研究,希尔伯特对公理化方法的研究,维纳对控制论方法的研究等。 五、呈现艺术特征P101 1、科学研究方法呈现出的艺术特征主要体现在简单性、和谐性和科学美方面。霍夫曼、罗森。 2、科学研究方法呈现出艺术美特征的现象在数学家身上表现得十分明显,科技发展史上的许多事例均可以说明这一点。庞加莱在他的科学美学的经典著作《科学与方法》中说:“数学家极为重视其方法和结果的雅致。” 3、科学的没事建立在自然界本身固有的和谐性基础上的,同时对科学美的追求也是科学创造和方法创新的重要激励因素。 4、乐趣的基础是兴趣,而兴趣则是最好的激励因素。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第五节 掌握科学研究方法的意义 科技人员在研究工作中要:1、不断更新知识,2、吸纳新的思维方式,3、总结、分类、归纳、关联已掌握的认识工具和认识方法,4、并不断学习掌握性的认识工具和认识方法,这样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始终处于科学研究的前沿。 一、科学研究需要正确的方法P103 1、所谓科学研究方法,就是人们解决某些实际问题的研究中所采用的各种手段和步骤。 2、关于方法问题的重要性,毛泽东曾指出:“……”。 3、生理学家伊凡·巴普洛夫曾指出:“……”。法国杰出的科学哲学脚庞加莱认为,科学创造“首先需要创造方法”。实证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皮尔逊指出,“科学方法是通向绝对知识或真理的唯一入口”和“唯一道路”,“整个科学的统一只在于其方法而不在于其材料”。 4、“南辕北辙”说的就是由于路线的错误,虽然目的明确,但由于路线的错误,再努力仍达不到目的,所付出的代价越大,有可能偏离目的地越远。 二、掌握方法比掌握知识更重要P104 中国有句古语“与其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爱因斯坦的著名观点“方法比知识更重要”。拉普拉斯、朱克曼、贝尔纳、蔡元培。“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磨刀不误砍柴工” 三、丰富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P105 自学成才的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在总结自己学术上成功的经验时说:“我们每个人手中都有一把自学成才的钥匙,这就是:理想、勤奋、毅力、虚心和科学方法。” 四、培养提高自身的科学素质P105 1、我们当前所面临的问题,大多是复杂问题、非线性问题或多变量问题,采用已有的方法解决这些问题显得力不从心,需要寻求新的方法,或综合运用已有的方法。 2、著名科学家伽利略为证实亚里斯多德自由落体观念中的逻辑矛盾,采用了实验方法,做了斜面实验。 五、掌握发展辩证唯物主义哲学P107 1、科学研究方法是联系哲学和具体科学的主要纽带。一方面,哲学必须通过一定的方法论原则才能实现对具体科学的指导作用;另一方面,人类可以通过对科学研究方法的研究和学习,研究自然界各种事物和现象的性质和规律性,更好地总结具体科学的新成果,从中获取新的原理,做出新的哲学和方法论的概括,丰富和法杖辩证唯物主义哲学。 2、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如比较方法体现了同一性和差异性的辩证关系,试验方法和实验方法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在认识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哲学思想,系统方法则体现了可观物质世界普遍联系的原理。 3、通过学习和掌握科学研究方法,1、有利于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培养辩证思维能力,2、有利于对新事物进行辩证思考。 六、学习研究科学研究方法应注意的事项P108 (一)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为指导(二)学习科学技术发展史(三)学习积累人文知识(四)跟上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 第五章 科研选题的基本思路 第一节 确定选题的原则 确定科研课题,一般应从必要性、科学性、可行性三方面考虑。 一、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选题P113 科研实践是整个学习阶段的最后一环,其研究目的主要是通过实践来掌握科研方法。要从实际出发,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自己提出严格的要求,选择“篮球架式”的题目。 二、根据社会需要选题P114 根据这一原则选题,研究者应充分注意哪些与社会生活和科学文化事业密切相关的问题,也就是为千百万人们所关心的问题,例如物价问题、经济特区问题、通俗文化问题、我国古伦理学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关系问题,等等。 三、根据学术价值和科学发展趋势选题P114 一般来讲,只要做到下列几方面中的任何一项,就可以认为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例如:1、利用已有的理论解决了某一理论或实际问题,进行了一定的理论分析研究,得出了性的结果。2、利用其他学科领域的方法,解决了本学科的问题,具有理论或实际意义。3、发掘或整理了新资料,并利用这些资料充实或修正了本学科的某些内容。 列宁在谈到马克思的创新精神时指出:“凡是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 四、根据自己的特长选题P115 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分别选择理论分析性较强的、或比较研究类的、或资料性的题目。 在选题过程中,认真分析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明确特长所在,扬长避短,这是能否选好恰当的题目,使研究取得较大成果的前提条件之一。史学家孔凡礼先生,在《文史知识》的“治学之道”专栏谈自己的研究体会说,他自认为自己不擅长搞理论,而乐于资料的辩证。南开大学朱一玄教授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前辈学者,他的精力集中于对古典小说的版本研究,其成果被其他学者作为进一步研究的重要依据。 五、根据现有的科研条件选题P116 这里指的是科研的客观条件,如资料、导师、经费、设备、环境等,其中资料是最重要的条件。社会科学方面的资料包括图书报刊、文物图片、音像资料、计算机软盘以及口头传说等。列宁为了协作《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做了多年的精心准备,参考了583本书,摘录的各种材料和统计资料达数十万字。 第二节 选题的方法 从根本上讲,科研课题的产生来自于实践与理论的矛盾。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深入调查研究,是发现和选择课题的基本途径。 一、从读书和讨论中发现问题P116 我国宋代著名学者朱熹曾指出:“读书有疑,所有见,自不容不立论。其不立论者,只是读书不到疑处耳!”还有一种情况是,在不少科研论著中,可以发现常有这样一类词语:“在一定条件下”、“在相当程度上”、“在某种范围内”、“存在着这样那样的联系”、“多种多样的形式”等等。 二、从已有的研究成果中寻找薄弱环节P117 1、其成果有无不完备、不深入、不妥当之处?2、某学科领域中,哪些问题尚待解决?在已解决的问题中,有哪些问题需要根据时代的发展进行补充或修正?3、当前学术界有较大争议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争论的焦点在哪里?代表性的意见是什么?占上风的意见有何不足?相反的意见有何可取之处? 三、从学科之间或学科内部的“空白处”或交接处寻找新问题P117 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说:“在科学发展上可以得到最大收获的领域,是各种已经建立起来的部门之间被忽视的无人区。”例如文艺心理学、比较文学等学科就是在学科边缘结合部上开拓、发展起来的;而接受美学则是发现了文学研究者历来对读者接受方面有所忽略这一“无人区”,所以20世纪70年代以来蓬勃兴起。比如中国古代1234-1271年这三十余年实践,杂剧、散曲是如何发展的? 四、科学分析学科发展的前景,正确预测将会遇到的问题P118 比如在研究文史的青年人中,大多认为搞理论才有水平,学术价值高,二不愿从事艰苦细致甚至繁琐的资料研究工作。 五、回溯法P118 这种方法是从事物的结果或现状着手,进行逆向思维,追根究底,寻找矛盾的根源,确定选题。不如看了研究《红楼梦》…… 六、比较法P119 有纵向的比较,也有横向的比较。纵比是历史的比较,即比较同一事物在不同实践内的具体变化,如儒家思想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问题。横比,即不同的具体事物在同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下,确定其相同与相异之处,并探索原因何在,如研究清代两大代表性传奇《长生殿》与《桃花扇》的异曲同工,即时一种横向比较。 七、结合地方特色选题P119 选好这类课题,1、应了解本地的特色究竟是什么,比如在经济特区,有特殊的政策,不同的价值观念;2、在少数民族地区,有不同的语言和独特的风俗习惯;3、在山西省,有大量的古代建筑和戏曲文物,等等。要了解这方面的历史情况,可以查阅地方志;了解现实情况,则要靠调查研究。 八、综合法P120 这类选题大致分为“综述”和“述评”两类。选择这类课题:1、要全面占有资料。2、在介绍时要实事求是,进行科学的概括和分类,精要的表述。3、评价他人的成果时,力求客观公正,不带感情色彩;发表自己的意见时,要有独到见解,有理有据。 九、移植法P120 移植法指借鉴自然科学方法来研究社会科学。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成为现代科学发展的重要特点,这是移植法的客观基础。在文学领域,尝试用移植法写出论文;如林兴宅(解开了阿Q形象之谜)、李正民(提出了“文学散化律”)、周先民(解释李商隐的“无题诗”,揭示了前人所未道的深层心理奥秘)。 应该注意的是,运用移植法选题,首先要正确理解自然科学的一些基本原理和方法,并与本学科的特点和规律很好地结合起来,不可生搬硬套。 第六章 文献调查方法 科学研究立足于文献资料和经验事实。搜集经验事实的方法主要有社会调查方法、社会观察方法和社会实验方法,文献调查方法包括选题具体化方法、文献收集方法、文献分析与研究方法以及文献述评方法。 第一节 文献与文献调查法 一、文献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一)文献的含义P125 文献主要有三方面的要素构成:1、要有一定的知识、信息;如空白的…不能称之为文献。2、要有一定的物质载体;如口头流传的知识不能算是文献。3、要有一定的记录手段,如人类文明创造的工具、机器及艺术品不是文献。文献是以文字、图像、符号、声频等为手段记录知识信息的物质载体。 (二)文献的功能P126文献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突出表现在选择课题和提供理论依据两个方面。 科学研究是一种复杂的劳动,有着明显的继承性、连续性和创造新。事实上,无论是古今中外,杰出的科学工作者都是非常重视搜求和利用文献资料的,从本节开头所引用的《论语》片段,就能够看出孔子论事有据,注重文献的治学精神。 二、文献调查法的内涵与评价P127-129 (一)研究的一般顺序是:P128 文献调查法在各个阶段的作用P129 (二)文献调查法的主要优点是P129:1、它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从古今中外的极其广泛的文献中搜求、提炼与课题有关的知识信息;2、它所获得的知识信息一般比较系统、客观、真实、准确和可靠;3、它可以达到低花费、高效率的效果,等等。 (三)文献调查法的局限性P129:1、它所获得的书面知识缺乏直接性和生动性,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是也;2、它所获得的知识信息与客观实际之间总会有一定的差距,因为任何一种文献都是在一定时代和社会条件下由一定的人撰写的,它必然具有一定时代、一定社会条件的局限性;3、它所获得的知识信息具有滞后性,与客观实际之际总存在着一定的时差。 三、文献调查法的步骤P130 (一)制定文献调查计划,是文献调查的前期工作。第一步是使选题具体化,第二步是了解和熟悉各种文献信息源,第三步是撰写文献调查计划,内容包括:文献调查的目的、范围、重点、方法、组织工作与时间安排等方面。 (二)文献检索,是获取文献资料的最主要手段,也是文献调查的核心环节。此外,文献检索方法是图书馆学和情报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 (三)文献分析与研究,主要有信息推理术和内容分析法两种。 (四)文献评述,是文献调查法的最后一个环节,其产物通常是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主要形式有两种:一是综述,二是述评。 第二节 制定文献调查计划 制定文献调查计划是文献调查获得成果的保证。 一、选题的具体化P131 (一)术语分析P131包括四个相互联系的阶段:(以撰写市场经济与教育的关系为例)1、对与课题有关的术语及其相应的概念进行有目的的研究;2、通过词源分析搞清特定术语的来龙去脉;3、将课题所涉及的一组术语联系起来,研究术语及其多表达的概念;4、依据前几阶段获得的新资料,对照选题阶段的模糊表述明朗化。 (二)概念推演P132 术语分析的结果是概念推演的基础。概念推演法建立在一个重要的方法论原则——“同构原则”的基础之上。 概念推演过程为下述依次展开的四个阶段:(以“阅读技巧”为例)1、借助术语分析对课题涉及的术语内容有了准确的认识后,研究人员就要寻找在某种程度上决定术语的那些具体概念。2、对上述具体概念的概念特征进行分析,进一步展开课题所涉及的术语的内容。3、对上述具体概念的经验特征进行分析,时期具有可操作性。4、以上述推演为依据,搜集资料,经过分析加工后,再从较高的水平上返回原有的术语,以修改、充实和发展所研究的概念。 二、文献信息源及其评价标准P133 (一)文献信息源的种类P133-135 1、根据文献载体的形式分【印刷型文献(是知识信息传播的主要形式:包括木印、石印、油印、铅印、胶印、复印等)、缩微型文献(包括缩微胶卷、缩微胶片、缩微卡片等)、机读型文献(全称计算机阅读型文献)、试听型文献(又称声像文献:包括唱片、录音录像带、电影胶卷、幻灯片等)】 2、根据文献加工的层次与深度分【一次文献(如期刊论文、研究报告、学位论文、政府出版物等)、二次文献(包括书目、题录、索引、文摘、简介等形式)、三次文献(具有综合型、评述性和预测性,包括综述、动态、专题评述、年鉴、手册、词典、百科全书等)】 3、根据文献的出版形式分,文献信息源主要有检索工具书(二次文献)、参考工具书(三次文献)、报纸、期刊、专著、政府出版物、未出版资料、统计资料、数据库及历史档案(一次文献)等。 4、根据文献的内容等标准来分。 (二)文献信息源的评价标准P135 1、科学性,(这是衡量社会科学文献学术价值的重要尺度,也是评价文献信息的重要标准)2、理论型,(社会科学文献所记载的知识信息具有高度的逻辑性、系统性和指导性。)3、新颖性 (三)文献信息源的分布P136 三、文献调查计划的撰写P136 文献调查计划包括:1、文献调查的目的2、文献调查的范围与重点3、文献信息源的选择4、文献收集方法5、文献调查的组织6、文献调查的时间安排。 第三节 文献检索 文献调查的核心是搜集所需要的文献资料,文献检索方法是最主要的方法,也是扩大资料来源的重要方法。 一、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P138 (一)利用检索工具书查找法(适用于检索工具书齐全的图书馆、情报中心等部门) 这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检索工具书就是前述的二次文献,其主要作用是提供一次文献的线索。可分为:顺查法和倒查法。 (二)参考文献查找法,也称追溯查找法(适用于检索工具书短缺的部门或单位) (三)分段查找法,也称循环法 二、报刊论文检索P139 报刊报道迅速、周期短、内容新颖。报刊论文和图书专著共同构成了社会研究的最主要的两大信息源。 1、查阅建国前的报刊资料、查阅建国后的报刊资料、查阅现行的学术报刊、查阅台、港、澳及海外中文报刊资料 2、查阅哲学类论文、查阅史学类论文、查阅语言文学类论文、查阅经济学及法学论文、查询文化教育类论文 三、图书专著的检索P140 图书专著以其理论性、科学性和系统性构成了社会科学研究的又一重要的文献信息源。查阅现存古籍、近现代出版的哲学专著、史学著作、文学文艺著作、经济及法学著作、文化类著作 四、图书馆藏书地检索P141 1、要查到研究所需的各种文献资料,首先必须了解和熟悉图书馆的目录体系。 2、款目的内容包括:书名、著者、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月、页数、开本、价格、标准书号、提要、排检项等。 3、其中排检项是指具有检索意义的文献信息,主要有书名、著者、主题词、分类号四种,它们决定着款目在目录体系中的位置,是图书馆藏书排列和检索的依据。 4、根据排检方法的不同,图书馆的目录可以分为书名目录、著者目录、主题目录、分类目录(我国目前最常用的图书分类法有三种)。 五、西文社会科学文献的检索P142是社会科学研究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西文工具书的检索:常用的西方综合性工具书指南和场中的西方社科工具书指南 (二)西文图书专著的检索:查最近出版的西文图书和查阅西方图书馆藏西文文献可利用 (三)西文包括论文的检索:查阅西文现期期刊论文、查阅一定历史时期的西文期刊论文和查阅西文报刊发行情况可以利用 六、数据库及计算机文献检索P144 1、文献数据库可以分为全文数据库、文摘数据库、书名数据库、索引数据库。 2、文献数据库是计算机文献检索的依据。国际上著名的社会科学文献数据库有: 3、文献数据库主要是通过联机检索的方式得以利用的。联机检索的过程一般包括五个步骤: 4、联机检索系统是由计算机、通信网络、数据库和管理软件组成的。国籍上著名的联机检索系统主要有: 第四节 文献分析与研究 文献分析要求研究人员具有坚实深厚的知识背景、很强的分析综合能力、推理判断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 一、信息推理术P146 (一)概念。(二)信息推理通常采用二种方式:一是过去的资料为基础进行推理;二是以微小的资料做出假设。如20世纪60年代我国发现大庆油田 (三)信息推理术的步骤:1、获取信息2、异质结合3、由极少的资料、信息开始推理,充分发挥自己想象能力,敢于大胆地推测4、对上述推测进行检验和证实。检验和证实的结果又:一是有些推测可能是完全错误的,二是有些推测可能被证实或部分证实。 二、内容分析法P148 (一)概念。(二)美国学者肯尼斯·D·贝利在其《现代社会研究方法》一书中指出,内容分析常常用于下述目的: (三)内容分析的结果:一般可以用频数或图表等加以描述。 (四)内容分析法可以用于研究任何的信息形式,包括书籍、杂志、诗歌、报刊、歌曲、绘画、演说、信件、法律等,但只要用于文献信息分析方面。我们可以1、对《红楼梦》进行词频分析;2、对中小学语文课本中的人物故事进行分析;3、通过对英国和美国当代小说的分析;4、将选定的一组学术论文的第一段和最后一段抽取出来,分析学术论文不仅的特点;5、对1990年以来大学校长所发表的论文进行分析;6、选定几家报纸,以十年来这些报纸所发的有关金钱观念的方面的文章进行分析,等等。 (五)内容分析过程的步骤:1、抽取样本(如“牧师问题”),2、确定分析单位(如在研究武侠小说时),3、界定内容的类别,4、对内容的定量处理和计算(这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定量处理方法有几种:P149)。 (六)内容分析的目的在于准确,它要求消除研究过程中的倾向性,减少主观程度——这种主观型是分析或评价资料内容时应力求避免的。 第五节 文献调查中的技巧与问题 一、阅读技巧P150阅读是从文献中获取信息的最主要途径。具体说包括:1、侦查2、浏览3、精读。张之洞《书名问答》说:“读书不知要领,劳而无功。” 二、累积技巧P151做学问、搞研究是一种慢活,“欲速则不达”。累积的技巧有:(一)眉批(毛泽东在阅读是就常常用这种技巧。注意:眉批的范式只限于自己的书籍。) (二)做读书笔记(是最常用的累积文献信息的技巧) 1、从内容层次方面来说,做读书笔记有三种方式:抄录、提纲、札记;2、从形式方面来讲,做读书笔记有两种方法:笔记本法、卡片法。 (三)做读书笔记的要求:1、要勤2、要少3、要透4、要恒 三、鉴别问题P152 鉴别文献的方法主要有:P152 四、分类问题P153 (一)对文献资料的分类大致有两种情形:P153 (二)文献资料的这两种分类各有不同的特点和要求:P154 (三)对文献资料进行分类整理是文献分析与研究的基础。 五、编码问题P154就是利用计算机的问题。 第七章 科研设计与技能培养 科研设计主要是为了保证科研结果具有以下四个性质:1、有用性(适用性、目的性,也包括可行性)、2、独创性(先进性)、3、可重复性(在减少或排除系统误差前提下)、4、经济型(样本的代表性) 科研设计一般包括两大类型:研究型设计和实验性设计。 第一节 研究型设计 一、基本概念P160包括专业设计和统计学设计。 二、设计步骤P160 三、设计原则P161:科学性原则、创新性原则、规范性原则、统计学原则 四、主要内容P161 (一)格式要求:以“开题报告”或“研究设计书”的形式体现。 (二)主要内容P162 五、研究设计实例P163 第二节 实验型设计 一、基本概念P169基本要素包括处理因素P169、实验对象P170和实验效应P170。 二、设计步骤P170 三、设计原则P171:对照性原则、随机化原则、重复性原则、典型性原则 四、基本要求P172:数据表达(直观性和简便性)、误差控制(抽
本文档为【科学素养与科研方法】,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7663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14KB
软件:Word
页数:24
分类:
上传时间:2012-03-15
浏览量: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