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闽侯昙石山遗址2004年考古发掘简报

闽侯昙石山遗址2004年考古发掘简报

举报
开通vip

闽侯昙石山遗址2004年考古发掘简报 昙石山遗址自1954年初发现以来,已先 后经历八次正式考古发掘[1]。2004年,为配 合昙石山遗址保护规划的编制,省文物局决 定组成昙石山遗址考古队,对遗址进行全面 考古钻探和部分地段试掘,以便全面了解昙 石山遗址文化遗存的分布范围和堆积情况, 为全面保护遗址奠定基础。考古钻探报告己 先期发表[2],这里主要记述考古发掘情况。 此次考古发掘分三个地点:第一地点位 于山顶中部北侧,共开2×10米探沟三条, 加上扩方,总计发掘面积 80平方米。第二地点位于 遗址山顶西部北侧,布 5×5米探方一个。这两个 地点所布...

闽侯昙石山遗址2004年考古发掘简报
昙石山遗址自1954年初发现以来,已先 后经历八次正式考古发掘[1]。2004年,为配 合昙石山遗址保护规划的编制,省文物局决 定组成昙石山遗址考古队,对遗址进行全面 考古钻探和部分地段试掘,以便全面了解昙 石山遗址文化遗存的分布范围和堆积情况, 为全面保护遗址奠定基础。考古钻探报告己 先期发表[2],这里主要记述考古发掘情况。 此次考古发掘分三个地点:第一地点位 于山顶中部北侧,共开2×10米探沟三条, 加上扩方,总计发掘面积 80平方米。第二地点位于 遗址山顶西部北侧,布 5×5米探方一个。这两个 地点所布探沟、探方及其 编号均纳入遗址第八次考 古发掘时统一布设的探方 网络,采用该网络的探方 编号。第三地点位于山顶 中部南侧,布2×10米探 沟三条,加上扩方,共计 发掘80平方米。该地点因 超出第八次发掘布设的探 方网络,则另行编号,分 别为04MT32-1、33-1,34-1、35-1, 36-1、37-1(图一)。三个地点总发掘面 积为176平方米。 一 地层堆积 本次发掘三个地点内的文化堆积情况不 尽相同,兹作如下分述。 第一地点以T2009、2109北壁剖面为例 说明(图二)。 第1A层:堆土或耕土层。厚0.45~0.75米。 闽侯昙石山遗址2004年考古发掘简报 福建博物院 福建省昙石山遗址博物馆 图一 发掘探方分布图 1 福建文博2010年第1期 第1B层:上世纪60至80年代,闽侯县粮 食部门建设粮仓的石构地基及铺垫土,厚 0.3~2.1米。 第2B层:灰褐色土,土质疏松。出土物 有少量明清时代的青花瓷片、宋元青瓷片和 黑釉瓷片等。另有少量陶片。本层仅分布于 探方北部和南部中段。层面深0.55~1.45、 厚0~0.5米。 第2D层:红褐色土,土质致密。深 0.65~0.80、厚0~0.30米。含零星烧土粒和 炭屑,出土遗物见有黄土仑文化类型的印纹 硬陶壶、罐和原始青瓷豆口沿残片,以及零 星的新石器时期陶片。本层较为纯净,遗物 极少,推测其成因可能为冲积形成的,主要 分布于探方南部中段。 本方缺失第3层堆积。 第4层:浅红色土层。土质致密而纯净。 含零星烧土和炭屑,出土遗物极为零星,仅 见新石器时期陶片和个别打制石器。深 0.7~1.0、厚0~0.40米。本层分布于探方南 部,其堆积成因应与第2D层相似。 第4层下为红色生土层。 第二地点以T0908南壁剖面为例说明 (图三)。 第1A层:表土层,厚0.1~0.3米,本层 下见有现代水泥面及墙基、排水管道等。 第1B层:耕土层,深0.05~0.15、厚 0.1~0.3米。本层土质较松,土色为黑色。 第2A层:杂色土层,深0.05~0.15、厚 0~0.5米。层内含大量现代房屋板瓦残片, 夹杂少量陶片,当属现代建筑废弃堆积。 第2B层:灰褐色土,深0.3~0.65、厚 0~0.6米。土质稍致密,含大量破碎蛤蜊 壳,还包含有零星风化石块及少量动物骨骼 碎片,均分布于探方东北部及中北部地域。 同时该层出土了较多陶片,器形有罐、釜、 豆、簋等。但在此层中部也发现个别明清时 期的酱釉瓷片和青瓷片。 第2B层下发现南北走向的壕沟 (编号04MTG104) 一条。沟下即生 土层。 第三地点以T32-1、33-1北壁剖 面为例说明(图四)。 第1层:耕土层,厚0.1~0.2米。 第2A层:现代废弃物堆积,深 0.1~0.2、厚0.2~1.9米。土质疏松, 色杂,内含瓦砾、废砖、塑料制品 等废弃物及大量灰烬。 第2B层:灰褐色土,深0.35~ 0.55、厚0~0.65米。土质疏松,较 纯,含有少量清代至近代的板瓦和 青瓷、白瓷及青花瓷片等。 图二 T2009、2109北壁剖面图 图三 T0908南壁剖面图 2 ○闽侯昙石山遗址2004年考古发掘简报 第2C层:黄褐色土,深0.75~0.8、厚 0~0.8米,土质较硬。本层除发现少量陶片 外,仍见有灰砖、红瓦和宋元时期的青、白 瓷片。本层下发现H141、H142、H143、 H146等多个灰坑遗迹。 第2D层:红褐色土,土质坚硬,深 0.75~0.85、厚0~0.8米。出土物中以印纹 硬陶片为主,兼有少量软陶片。本层主要分 布于探方东南部。本层下发现H145、M147 和M148等灰坑和墓葬。 本方缺失第3层堆积。 第4层:浅红色土层。土质致密,深 1.6~1.65、厚0~0.2米。出土陶片不多,主 要是夹砂红褐、灰黄陶片和泥质灰、黑陶片 等。本层仅见于探方东南角。 第4层下为红色砂质生土。 根据上述3个地点的地层堆积状况,以 及各个层位发现的文化遗迹现象和出土物的 特征,参照以往历次、尤其是第八次考古发 掘报告对昙石山遗址地层堆积的划分情况, 可将此次发掘的文化堆积作如下归纳:本次 发掘区域未见第八次考古发掘的一期文化层 (即第5层)和三期文化层(即第3层)。第4 层文化内涵相当于第八次考古发掘的二期文 化遗存,即昙石山文化遗存。第2D层相当 于第八次考古发掘的四期文化遗存,即黄土 仑文化遗存。第2C层以上至第1层,为历史 时期唐宋以来及近现代所形成的地层,该地 层中也发现少量属于早期的文化遗物,本报 告选择其中的一部分放在黄土仑文化遗存一 节中一并介绍,余从略。 二 昙石山文化遗存 (一)遗迹 1.灰坑 发现灰坑一个,编号04MTH144。位于 T36-1、T37-1中部,坑西北角未发掘,东南 部被现代土坑打破。平面近平行四边形,上 部斜壁,不规则;下部坑壁直而规整,平 底,明显系人为加工而成。坑口开在2B层 下,打破G103,坑口距地表深1.9、残长2.5、 宽2.5米,坑口至坑底深0.85米。坑内堆积自 上而下分为二层:第一层为灰褐色土,土质 致密,含零星铁锈色斑点,局部土色稍深, 较纯。第二层为灰黑色土,质细腻松软,较 杂,含较多灰烬、炭粒和细红烧土块。 2.墓葬 发现墓葬6座,编号为04MTM143~148。 其中3座已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墓葬形制 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口、墓壁多不规 则,墓葬朝向多属东北-西南墓葬。6座均 未见葬具及人骨,但多有随葬物品,随葬器 物以陶质生活用器为主,以釜、壶、豆、 盘、簋、碗、杯及罐最为常见(附表一)。 M145位于T36-1、37-1西部,方向311 度。平面近长方形,斜直壁,平底。东北局 部被扰乱。开口在2B层下,距地表深1.6米, 叠压在G103之上,打破第4层。墓口长2.14、 宽1.04~1.2、深0.2米。墓坑内填土为红褐 色,零星分布铁锈色斑点,土质致密,较 纯,填土中有个别夹砂陶片。人骨无存,随 葬品均为陶器,共16件,头脚两处各放2件, 其余成一线摆放在墓坑北侧(图五)。 M147位于T32-1、33-1东南部,方向 230度。平面为长方形,直壁、平底。开口 在2D层下,距地表 深1.75米,打破生 土。墓口长3.15、宽 1.16、深0.14米。墓 坑内土色为黄褐色夹 红烧土块,土质坚 硬,中部红烧土块较图四 T32-1、33-1北壁剖面图 3 福建文博2010年第1期 少,土色偏黑,较纯,出土有零星夹砂、泥 质陶片。人骨无存,随葬品共8件,陶器7件 分别摆放在墓坑首尾两端,石锛1件单独摆 放在墓坑中部(图六)。 3.灰沟(壕沟) 发现灰沟和壕沟各一条,编号04MTG 103~G104。 G103位于T34-1、35-1和T36-1、37-1 之间,西段延伸部分未发掘,南沿被M145 叠压,东段被H144打破。出露部分平面为 不规则长条形;沟底剖面呈圆凹形锅底状。 开口在2B层下,打破生土。沟口距地表深 1.45米,揭露部分长8.5、宽0.95~1.6米,沟 口至沟底深0.5~0.65米。沟内堆积多为红褐 色土,土质致密,较纯,中部低凹地段局部 土色偏黑,较松。出土少量陶片,均较破 碎,另有个别打制石核。 G104系壕沟局部,位于T0908,南北走 向纵贯全方,向北、向 南延伸部分未发掘。开 口在2B层下,打破生土。 平面近长方形,沟壁上 部斜、不规则,下部近 直,沟壁规整,人工痕 迹明显,底近平。沟底 北面略高,由北向南倾 斜。沟口距地表0.65~ 1.05米,出露部分长4、 宽3.5米。沟口至沟底深1.85~1.95米。沟内 堆积分为6层:第1层土色呈黄色泛褐,层内 北部含风化石块、零星炭粒、大量蛤蜊壳, 壳表皮多风化脱落,露出白色内质。还出土 有贝器、陶片。第2层为黄色土,土质坚硬 致密,层中含少量蛤蜊壳,出土陶片极少。 第3层亦为黄色土,但夹有零星烧土块、小 炭粒和陶片。第4层土色黄 而较杂,包含零星炭粒,风 化石块。出土有动物骨骼和 陶片。第5层土色呈灰黄泛 褐,较杂,包含较多动物骨 骼、牙齿,还见有较多的炭 粒和风化石块,出土陶片较 多,还发现贝类工具和个别 石器、陶网坠等。第6层土 色为灰黄夹灰白色斑土。层 内从上到下均见大量风化石 块,且个体较大(图七)。从G104的所处位 置、层位及其走向判断,它与遗址第八次发 掘的G102当属同一壕沟遗迹。 (二)遗物 1.生产工具 (1)石器 以磨制为主,石料多为凝灰岩,石质较 细密坚硬。颜色以灰色为主,还有灰黑色 等。器形有锛、镞、砺石及不辨器形的石器 残件等。 石锛 4件。平面形状为长方形和梯形, 图六 M147平面图 1.釜 2、5、6、8.壶 3.杯 4.碗 7.石锛 图五 M145平面图 1、5、8、9.釜 2、3、6.盘 4.纺轮 7.盂 10、12.碗 11.壶 4 ○闽侯昙石山遗址2004年考古发掘简报 横断面呈长方形,单面刃。M143:11,灰 黄色并有白色斑点,磨制精细,长3.2、宽 3.5、厚0.6厘米 (图八:1)。M146:6,青 灰色,磨制精细,长3.1、宽2.5、厚0.7厘米 (图八:2)。 石镞 2件。平面近长棱形,截面为棱 形。M143:10,青灰色,通体磨制精细。 长7、宽1.5、厚0.8厘米(图八:3)。 砺石 1件。H144②:4,平面近方形, 单面磨,中部因磨制而内凹,长6.5、宽6.3、 厚5.5厘米。 残石器 2件。不规则形,见有打制和 磨制痕迹。 (2)贝器 贝铲 2件。利用牡蛎壳加工而成。 G104①:1,平面呈圆角长方形,顶端及刃 部边缘残,长13.6、宽8.2、厚0.5厘米 (图 八:6)。G104⑤:11,残损较甚,残长 12.3、宽8.4、厚0.4厘米。 (3)陶器 陶质生产工具有纺轮、网坠等。 网坠 1件。G104⑤:3,细沙灰陶, 整体呈圆柱状,横断面呈椭圆形,两端两侧 均有下凹沟槽。长2.8、直径0.8~1厘米(图 八:4)。 纺轮 1件。M145:14,灰黑色泥质 陶,横断面呈扁平梯形,一侧边沿残损,上 径2.2、下径3.2、厚2厘米(图八:5)。 2.生活用具 皆陶器,均属软陶。其中,夹砂陶约占 二分之一弱,泥质陶约占二分之一强。夹砂 陶器表呈色以灰黄色为主,次为灰或灰黑 色,羼和沙粒一般较均匀,羼和粗砂粒及粉 末状贝壳碎屑的少见。泥质陶胎质细腻,多 呈灰色,有深、浅之分,深者发黑,浅者灰 白,也有少量呈黄色和浅红色的。陶器制 法,手制、轮制兼有。圜底器多属手制,圜 底内侧见有凹凸不平的垫窝,器壁厚薄不 匀。圈足器则多轮制,圈足与器身属分制而 后再行粘接的,粘接部位都经手工操作,湿 泥添抹。陶器表面的装饰以拍印纹为主,也 有少量压印、戳点等纹饰和堆塑、镂孔及器 表磨光等。拍印纹中以绳纹、条纹、交错条 纹最为常见,还有篮纹、不规则的曲折纹、凹 点纹等。压印纹饰主要是贝印纹。附加堆纹是 以堆贴泥条形成凸棱为主,有的并在泥条凸 棱上再行按压,致其多呈锯齿或绳索状。其中 完整或可复原者多出土于墓葬 (图九)。 陶器主要器形有釜、罐、壶、豆、盘、 簋、钵、碗、杯、盂等。 釜 13件。基本形态为侈口束颈,弧腹 或折腹,圜底。以口沿、腹部的变化状况, 分三型。 A型:7件,宽沿深弧腹,分二式。 Ⅰ式:2件,腹径大于口径。G104⑤:5, 图七 G104平、剖面图 图八 出土器物图:石器、贝器、陶器 1、2.石锛(M143:11、M146:6) 3.石镞(M143:10) 4.陶网坠(G104⑤:3) 5.陶纺轮(M145:14) 6.贝铲(G104①:1) 5 福建文博2010年第1期 图九 陶片纹饰拓片 1、4.交错条纹(绳纹) 2、5.附加堆纹上压印纹 3.凹点纹(麻点纹) 6.篮纹、绳纹组合 7、10.曲折纹 8.凹点纹、篮纹组合 9.篮纹、戳点组合 11.绳纹 夹砂灰陶,鼓腹,底残,沿面内凹,有明显 的轮弦纹,腹饰绳纹,口径19.2、残高13厘 米 (图十:1)。M145:5,夹砂灰陶,折 腹,折腹处饰凸棱一道,腹及底饰绳纹,口 径16.2、高13.2厘米(图十:2)。 Ⅱ式:5件,腹径与口径略等。M146:3, 夹砂黄陶,沿面斜直,腹饰绳纹。口径 18.4、高13.6厘米 (图十:5)。M147:7, 夹砂黄陶,沿面微内凹,腹饰绳纹,口径 18.8、高12.2厘米(图十:3)。 B型:5件,宽沿浅弧腹,分二式。 Ⅰ式:2件,腹径与口径略等。M145:12, 夹砂灰陶,沿面斜平,微折腹,腹饰绳纹, 口径21.1、高11.1厘米(图十:4)。M145:8,夹 砂灰陶,沿面斜平,折腹,底略平,素面, 口径15.4、高7.3厘米(图十:6)。 Ⅱ式:3件,腹径小于口径。M148:10,夹 砂黄陶,沿面微内凹,腹微折,腹饰绳纹, 口径20.6、高10.8厘米(图十:9)。M148:9, 夹砂黄陶,沿面微内凹,折腹,腹饰绳纹, 口径20.4、高9.8厘米(图十:8)。 C型:1件,窄沿深弧腹。M146:5,夹 砂灰陶,腹径略大于口径,腹饰绳纹,口径 16、高13.6厘米(图十:7)。 圈足罐 2件,侈口、束颈、深鼓腹、 圜底,小圈足,中腹有凸棱一道。M143:1, 泥质灰陶,口径15.2、足径10、高18厘米 (图十一:1)。 残罐 2件,仅存口沿。G104⑤:4,夹 细砂红褐陶,侈口广肩,口缘内敛,内沿下 凹略呈盘口,肩及口沿外缘压印凹点纹。口 径12、残高4.5厘米(图十一:5)。G104⑤:5, 夹砂红陶,小口短颈,口缘外侈,颈肩处有 凹痕,口径12、残高3.5厘米(图十一:4)。 壶 13件,基本形态为直口、长颈、鼓 腹或折腹、圜底下附矮圈足,分四式。 Ⅰ式:4件,颈略短、小于腹高,最大 腹径在中腹,呈圆球状,腹中凸棱一道。 M146:4,泥质灰陶,口径7、足径6.4、高 8.6厘米 (图十一:2)。M148:3,泥质黄 陶,直口尖唇,腹中部起凸棱一道,口径6、 足径5、高8.3厘米(图十一:8)。 Ⅱ式:3件,颈相对略长,与腹之高度 略等,扁鼓腹或折腹。M147:2,泥质灰 陶,直口尖唇,扁折腹。口径9.8、足径8.8、 高11、2厘米(图十一:9)。 6 ○闽侯昙石山遗址2004年考古发掘简报 图十 出土器物图:陶釜 1、2.A型Ⅰ式(G104⑤:5、M145:5) 3、5.A型Ⅱ式(M147:7、M146:3) 4、6.B型Ⅰ式(M145:12、M145:8) 8、9.B型Ⅱ式(M148:9、M148:10) 7.C型(M146:5) 图十一 出土器物图:陶罐、陶壶 1.圈足罐(M143:1) 2、8.Ⅰ式壶(M146:4、M148:3) 3.Ⅳ式壶(M148:7) 4、5.残罐(G104⑤:5、G104⑤:4) 6.Ⅲ式壶(M148:5) 7.折肩壶(M144:1) 9.Ⅱ式壶(M147:2) 10.残壶(M147:1) Ⅲ式: 1件,颈较长、大于腹高。 M148:5,泥质灰陶,直口尖唇,扁折腹。 口径6.8、足径6.6、高9.1厘米 (图十一: 6)。 Ⅳ式:2件,口外敞,颈更长,扁折腹。 M148:7,泥质灰陶,折腹处起棱一道。口 径7.2、足径6.2、高12.4厘米(图十一:3)。 折肩壶 2件,直口长颈,折肩斜弧腹, 圜底下附矮圈足。M144:1,泥质灰陶,小 圈足略残,口径8.4、残高13.1厘米 (图十 一:7)。 残壶 1件 (M147:1),泥质灰陶, 口部残缺,上腹及颈起凸棱二道,下腹圆 鼓,小圈足。足径12.5、残高20.2厘米 (图十一:10)。 豆 6件,基本形态为敞口或敛口的 豆盘,分二型。 A型:2件,敞口、浅盘。M143:9, 泥质黑陶,敞口斜折沿,口沿微内凹,斜 浅腹,中腹起棱,高圈足。口径23、足径 15、高15.2厘米(图十二:1)。 B型:4件,敛口、深盘。其中一件圈 足略高,M144:4,泥质灰陶,口径17.2、 足径10、高13厘米 (图十二:3)。另三件 圈足略矮,M144:3,泥质灰陶,口径16、 足径12.8、高10.6厘米(图十二:2)。 盘 5件。形态与敞口豆类似,但圈足 较宽大,分二型。 A型:3件,敞口、宽沿,浅盘。M145:10,泥 质灰陶,斜折沿,沿面微内凹,斜浅腹、圜 底,圈足斜直,足根不外撇。口径24.4、足 径16.6、高7.3厘米 (图十三:1)。M145:1, 泥质灰陶,沿面下折、内缘起棱,斜浅腹、 圜底,圈足足根外撇。口径24.5、足径22、 高7.6厘米(图十三:2)。 B型:2件,敞口、窄沿、盘略深。 M148:11,泥质灰陶,沿面微外斜,斜浅 腹、圜底,腹部饰小凸棱一道,喇叭状圈足 镂三个圆形孔。口径20.8、足径15、高7厘 米(图十三:4)。M143:7,泥质灰陶,窄 平沿,内端尖凸起棱呈敛口,斜直腹、圜 底,圈足上有四个圆形镂孔。口径23.2、足 径17.2、高9.4厘米(图十三:3)。 簋 6件,形态与敛口豆类似,但多深 腹,圈足低矮,分二型。 A型:3件,敛口,深弧腹、弧底,下附 喇叭状矮圈足。分二式。 Ⅰ式:2件,腹底转折处凸棱一道,腹 7 福建文博2010年第1期 图十四 出土器物图:陶簋 1.A型Ⅰ式(M146:1) 2.B型Ⅰ式(G104⑤:14) 3.B型Ⅱ式(M143:6) 4.A型Ⅱ式(M148:1) 图十三 出土器物图:陶盘 1、2.A型(M145:10、M145:1) 3、4.B型(M143:7、M148:11) 图十二 出土器物图:陶豆 1.A型(M143:9) 2、3.B型(M144:3、M144:4) 壁略直。M146:1,泥质灰陶,口径17、足 径13.6、高9厘米(图十四:1)。 Ⅱ式:1件,中腹及腹底转折处各凸棱 一道,腹壁斜弧。M148:1,泥质黑陶,口 径14.8、足径11.4、高6.4厘米(图十四:4)。 B型:3件,小侈口,深斜腹,浅弧或平 底,下附矮圈足,分二式。 Ⅰ式:2件,侈口束颈,沿面微内凹。 G104⑤:14,泥质灰陶,上腹微鼓,口径 20、足径13.2、高10.2厘米(图十四:2)。 Ⅱ式:1件,侈口、沿面深凹。M143: 6,泥质灰陶,腹底交界处有凸棱一道,圈 足足根处转折起棱,口径24、足径16.2、高 9.4厘米(图十四:3)。 圈足钵 1件,敛口,浅弧腹,圜底, 下附喇叭状矮圈足。形态类似敛口簋。 M144:5,泥质灰陶,腹底交界有棱一道, 矮圈足,口径17.2、足径12、高10.2厘米(图 十五:2)。 碗 4件,斜直口外敞,深腹,圜底, 下附矮圈足,分二式。 Ⅰ式:3件,腹底交界处转折并起棱。 M146:2,泥质灰陶,斜直腹,口径15、足 径9.8、高8.6厘米 (图十五:3)。M145:6, 细泥灰陶,深弧腹,口径16、足径9.2、高 11.6厘米(图十五:1)。 Ⅱ式:1件,中腹及腹底交界处各起棱 一道。M147:5,泥质灰陶,口径14、足径 8、高9.6厘米(图十五:4)。 盂 1件,M145:15,泥质灰陶,敛口 方唇,折腹,转折处起棱,小圈足。口径 10、足径6.6、高6厘米(图十五:5)。 杯 3件,M143:2,泥质灰陶,敞口、 斜直腹、底略平,下附小圈足,腹底间有凸 棱一道,一侧附扁平耳。口径11.6、足径7、 高7厘米 (图十五:6)。M147:8,泥质灰 陶,敛口,深鼓腹,圜底附矮圈足,足根 残,一侧附环状耳,口径5、足径4.4、高7.9 厘米(图十五:7)。 3.其他 本次发掘中还采集了一些贝壳、动物骨 骼、炭化稻谷等标本。 根据检测,贝壳类主要为黄皮蚬,还有 青皮蚬和海蛎等。动物骨骼没有进行全面鉴 定,明显可辨的有猪、鹿、狗以及禽类、啮 齿类动物等,还有少量鱼类、爬行类动物的 碎骨。 三 黄土仑文化遗存 (一)文化遗迹 8 图十七 H145平、剖面图 ○闽侯昙石山遗址2004年考古发掘简报 图十五 出土器物图:陶碗、杯、盂、钵 1、3.Ⅰ式碗(M145:6、M146:2) 2.圈足钵(M144:5) 4.Ⅱ式碗(M147:5) 5.盂(M145:15) 6、7.杯(M143:2、M147:8) 图十六 H141平、剖面图 1.灰坑 5个,编号为04MTH141~H143、H145、 H146。平面形状大体可分近圆形、近椭圆 形、近长方形和不规则形四类。大小各不相 同,深浅各异,坑底形态多为锅底状,少量 为平底。 H141位于T32-1、33-1东南部,开口在 2C层下,打破生土。坑口平面近椭圆形,直 壁、平底。坑口距地表深1.35、长1.2、宽 0.58、深0.85米。坑内堆积可分二层:第一 层为黄褐色土,土质较松,该层内出土4件 完整与可复原的陶器,还有一些石块。第二 层为黄褐夹灰褐色斑点土,土质较硬,陶片 较少(图十六)。 H145位于T32-1、33-1中部偏东,平面 近方形,直壁,斜平底(北高南低)。坑口开 在2C层下,北部打破M148。坑口距地表深 1.25米,坑口长1.94、宽1.64、坑深0.8米。 坑内堆积为黄褐色土,并夹杂大量红色土 块,局部发现小薄层的灰烬,土质致密坚 硬。出土陶片较多,还有砺石、椭圆形石器 和石料等(图十七)。 2.柱洞 2个,呈东西向排列,编号D101~D102。 D101位于T2109西南部,西距D102近2.5 米。洞开口在2B层下,打破2D层及M143。 平面呈椭圆形,直壁,底未详。洞口距地表 深0.87、长0.36、宽0.27米,清理深度0.3米。 洞内堆积为深褐色土,土质较致密,含较多 灰烬、烧土块及零星陶片和小石块,近底部 小石块尤多。 D102位于T2009东部,东距D101约2.5 米。开口在2B层下,打破2D层。平面呈椭 圆形,直壁,底未详。洞口距地表深0.85、 长0.33、宽0.24米,清理深度0.10米。洞内 堆积为红褐色土,土质较致密,含少量烧土 粒与炭粒和陶片。 (二)遗物 1.生产工具 (1)石器 石料多为凝灰岩,多呈灰黑色。器形主 要是锛和镞。 锛 2件,T2209②D:4,平面长方形, 横断面近梯形,单面刃,通体磨制,长9.4、 9 福建文博2010年第1期 图十九 陶器纹饰拓片 图十八 出土器物图:石器、玉器、陶器 1.石镞(T34-1②A:1) 2.玉器(T32-1②C:1) 3.陶纺轮(T2209②A:2) 4.石锛(T2209②D:4) 宽4.3、厚1.3厘米 (图十八:4)。另一件仅 存上半段,T32-1②C:8,平面长方形,横 断面呈等腰三角形,粗磨制,残长4.9、宽 4.3~4.8、厚3.2厘米。 镞 3件,平面均近长棱形,横断面呈 扁菱形,短铤。T34-1②A:1,磨制精细, 器形规整,锋稍残,长7、宽2、厚0.8厘米 (图十八:1)。D102:1,磨制精细,锋残 缺。残长5、宽1.5、厚0.4厘米。 砺石 1件,H145:1,平面近梯形, 单面磨,磨面下凹。长13.5、宽4.6~8.8、 厚2.5~4.3厘米。 残石器 1件,H145:2,不规则形,器 形不辨,局部磨制。长9.6、宽4、厚3.3厘米。 2.玉器 仅在2C层发现 1件(T32-1②C:1), 平面呈半圆形,截面底边平直,外缘较薄, 顶边呈弧形,灰白色,中部穿一圆孔。直径 2.5、厚0.4厘米(图十八:2)。 3.陶器 陶质分夹砂陶和泥质陶二类。以泥质陶 为主,少量夹砂陶。其中约半数以上为硬 陶。陶色以灰色、灰黄色为主。个别为灰红 色。纹饰常见的有席纹、方格纹、云雷纹、 曲折纹、附加堆纹、凸弦纹和几何状刻划纹 等,组合纹饰常见 (图十九)。可辨器形有 罐、壶、豆、杯等。 陶纺轮 1件,T2209②A:2,边沿残 损,泥质黄陶,横断面呈扁梯形。上径1.8、 下径3.2、高1厘米(图十八:3)。 罐 3件,T2009②D:2,泥质灰硬陶, 侈口,短颈,深弧腹,圜底微内凹,颈、腹 间饰六道凸弦纹,腹部饰方格纹。口径 13.6、底径13.2、高13厘米 (图二十:3)。 H141:3,泥质褐硬陶,侈口,短颈,溜 肩,斜弧腹,圜凹底,颈、肩处起棱,腹饰 回形纹,一侧附扁平耳。口径8.6、底径4.4、 通高10.8厘米 (图二十:2)。H141:4,泥 质灰硬陶,侈口,短颈,扁鼓腹,圜凹底, 腹饰回形纹,一侧口沿处附扁平鋬耳。口径 10.4、底径6.2、通高9厘米(图二十:1)。 壶 1件,T2009②D:1,泥质灰硬陶, 侈口,长颈,扁鼓腹,圜底,颈部饰复线刻 划纹,颈、腹间饰凸棱二道,一侧附扁平 耳,耳顶面有螺旋状泥条堆饰。口径5.8、 通高7厘米(图二十:8)。 豆 2件,H141:1,泥质灰硬陶,口 敛而外折、并起棱,浅斜腹,弧底,腹、底 间曲折起棱,圈足中部曲折隆起,足根外 撇。口径9.6、足径7、高7.4厘米 (图二十: 7)。H141:2,泥质灰硬陶,基本形态如前 者,唯底近平,高圈足、足中下部起棱一 道,凸棱以上独镂一圆孔,凸棱以下近足根 处镂对称四圆孔。口径8.8、足径7.4、高9.2 厘米(图二十:6)。 杯 2件,T32-1②D:9,泥质灰硬陶, 敞口,斜直腹,平底,下附小圈足,腹部饰 席纹。口径10、足径6、高4.5厘米 (图二 10 ○闽侯昙石山遗址2004年考古发掘简报 图二十 陶器 1、2、3.罐(H141:4、H141:3、T2009②D:2) 4、5.杯(T32-1②D:9、T2209②A:1) 6、7.豆(H141:2、H141:1) 8.壶(T2009②D:1) 9.陶盂(T32-1②D:3) 十:4)。T2209②A:1,灰褐硬陶,直口微 敞,斜深腹,平底,上腹分组刻划斜线纹, 腹底交界处施三道凸棱。口径8.8、底径9、 高10.7厘米(图二十:5)。 残器底(盂) 1件,T32-1②D:3,泥 质灰陶,口部残缺,扁折腹,圜底。腹径 10、残高3.6厘米(图二十:9)。 四 小结 昙石山遗址自上世纪50年代发现以来, 先后历经八次考古发掘。本次发掘为第九 次,主要是为了配合昙石山遗址保护规划的 编制而进行的,虽然发掘面积不大,但由于 在发掘过程中以最大限度获取信息量为出发 点,所以收获还是颇丰的。 这次发掘共清理新石器时代昙石山文化 墓葬6座以及壕沟、灰沟和灰坑等遗迹;发 现了黄土仑文化时期的灰坑和柱洞遗迹。为 昙石山遗址以及昙石山文化的研究又增添了 一批新的资料。发掘过程中对昙石山文化堆 积采样的水洗,发现了数十枚动物牙齿和百 余块动物残骨,为复原昙石山文化的自然生 态环境提供了实物证据。在水洗中同时发现 水稻种子一粒,验证了新石器时代的昙石山 人可能开始水稻种植的假说。在昙石山遗址 的历次发掘中,第一次采集了木炭标本并对 其进行了碳十四年代测定,为昙石山文化年 代的精确判定提供了依据。 考古领队:林公务 参加发掘:陈兆善、陈子文、程 璐、 林凤英、林瑞明 绘 图:林凤英 程 璐 摄 影:陈兆善 林公务 执 笔:林凤英 林瑞明 林公务 注释: [1] 昙石山遗址前八次发掘资料分别见: 华东文物工作队、福建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闽 侯昙石山新石器时代遗址探掘报告》,《考古 学报》1955年第10册。 福建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厦门大学人类博物 馆:《闽侯昙石山遗址第二~四次发掘简报》, 《考古》1961年第12期。 福建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厦门大学考古实习 队:《闽侯昙石山遗址第五次发掘简报》,《考 古》1964年第12期。 福建省博物馆:《福建闽侯昙石山遗址第六次发 掘报告》,《考古学报》1976年第1期。 福建省博物馆:《福建闽侯县昙石山遗址发 掘》,《考古》1983年第12期。 福建博物院:《闽侯昙石山遗址第八次发掘报 告》,科学出版社,2004年。 [2] 福建博物院:《闽侯昙石山遗址2004年考古钻探 报告》,《福建文博》2004年第3期。 (责任编辑:栗建安) 11 福建文博2010年第1期 实验室 编号 层位 碳14年代 (bp) BA04289 H144(2) 3965±30 2570BC (27.2%) 2520BC 2500BC (41.0%) 2450BC 2580BC (32.8%) 2510BC 2500BC (56.6%) 2400BC 2380BC ( 6.0%) 2340BC BA04290 H144(2) 3975±30 2560BC (30.3%) 2520BC 2500BC (37.9%) 2460BC 2580BC (93.9%) 2400BC 2380BC ( 1.5%) 2350BC BA04292 G104 (1) 4055±30 2630BC (42.2%) 2550BC 2540BC (26.0%) 2490BC 2840BC ( 4.6%) 2810BC 2670BC (90.8%) 2470BC BA04293 G104 (5) 4025±30 2580BC (66.7%) 2490BC 2480BC ( 1.5%) 2470BC 2620BC (95.4%) 2460BC BA04294 G104 (5) 4120±30 2860BC (22.1%) 2810BC 2740BC ( 5.0%) 2720BC 2700BC (37.5%) 2620BC 2610BC ( 3.6%) 2590BC 2870BC (26.0%) 2800BC 2790BC (69.4%) 2570BC BA04295 G104 (5) 4095±30 2850BC (15.0%) 2810BC 2670BC (53.2%) 2570BC 2860BC (21.7%) 2800BC 2760BC ( 6.3%) 2720BC 2710BC (63.2%) 2560BC 2520BC ( 4.2%) 2490BC BA04297 G104 (6) 9020±520 9200BC (68.2%) 7500BC 9800BC (95.4%) 6700BC BA04298 H145 3970±40 2570BC (32.5%) 2510BC 2500BC (32.4%) 2450BC 2420BC ( 3.3%) 2400BC 2580BC (95.4%) 2340BC BA04299 H146 4095±40 2860BC (17.8%) 2810BC 2700BC ( 0.8%) 2690BC 2680BC (47.7%) 2570BC 2510BC ( 1.9%) 2500BC 2870BC (20.7%) 2800BC 2780BC (67.8%) 2550BC 2540BC ( 6.8%) 2490BC 树轮校正后日历年代 (BC) 1σ(68.2% probability) 2σ (95.4% probability) 墓号 朝向(度) 位置 层位 形制 规 格长×宽-深(米) 距地 表深 填土 随葬器物 备注 143 25070 T2109 西南 2D→ →4 不规则 长方形 残2×1.35-0.22 0.9 浅红褐土 锛、镞、A型Ⅱ釜、罐、A型豆2、 B型豆2、B型盘、B型Ⅱ簋、杯 144 23252 T2009 西南 2D→ →4 不规则 长方形 残1.2×1.44-0.14 0.85 浅红褐土 壶、B型豆2、圈足钵、 不辨残器2 145 311131 T36-1 西 2B→ →4 长方形 2.14×1.2-0.2 1.8 红褐土 纺轮、A型Ⅰ釜、B型Ⅰ釜2、B型Ⅱ釜、 折肩壶、A型盘3、Ⅰ碗2、盂、残杯、不辨残器3 146 23858 T2009 西南 4→ →生土 长方形 1.94×0.78-0.3 1.12 红褐土 錛、A型Ⅱ釜、C型釜、A型Ⅰ壶、罐 A型Ⅰ簋、Ⅰ碗 南部 未清理 147 23050 T32-1 东南 H145→ →生土 长方形 3.15×1.16-0.14 1.75 黄褐土 錛、A型Ⅱ釜、A型Ⅰ壶、A型Ⅱ壶2、 残壶、Ⅱ碗、杯 148 22545 T32-1 东北 H145→ →生土 长方形 2.85×1.26-0.3 1.25 红褐土 分化石块 B型Ⅱ釜2、残釜、A型Ⅰ壶2、A型Ⅱ壶、 A型Ⅲ壶、A型Ⅳ壶2、B型盘、A型Ⅱ簋、 昙石山遗址第九次发掘墓葬登记表 附表一 附表二 北京大学加速器质谱(AMS)碳-14测试报告 (测定日期 2005-1) 1.P.S.计算年代采用的碳十四半衰期为5568年,校正所用树轮曲线为intCal98和marine98,所用 程序为OxCal V3.9。Calibrated by Dr. Xiaohong Wu. 2.碳测样品均属木碳。 12
本文档为【闽侯昙石山遗址2004年考古发掘简报】,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60251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3M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14
分类:
上传时间:2012-03-02
浏览量: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