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四章:荀子的经济思想

第四章:荀子的经济思想

举报
开通vip

第四章:荀子的经济思想null 第四章:荀子的经济思想 第四章:荀子的经济思想一、荀子生平、时代与历史地位: 1、生平: (约前313年——前238年),赵国人,又名孙卿或荀卿,15岁(又说年五十)游学齐国,是“稷下学宫”的老资格学者,曾三为“祭酒”。曾任楚兰陵令,卒于此。 荀子的弟子中知名的有韩非、李斯、毛亨、浮丘伯、张仓等,所以他对汉代的文化学术的影响很大。 《荀子》一共32篇,75183字。大部分是荀子亲笔所著,少部分是他的弟子或再传弟子记录整理而成。null2、时代 战国后期,统一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为统一...

第四章:荀子的经济思想
null 第四章:荀子的经济思想 第四章:荀子的经济思想一、荀子生平、时代与历史地位: 1、生平: (约前313年——前238年),赵国人,又名孙卿或荀卿,15岁(又说年五十)游学齐国,是“稷下学宫”的老资格学者,曾三为“祭酒”。曾任楚兰陵令,卒于此。 荀子的弟子中知名的有韩非、李斯、毛亨、浮丘伯、张仓等,所以他对汉代的文化学术的影响很大。 《荀子》一共32篇,75183字。大部分是荀子亲笔所著,少部分是他的弟子或再传弟子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整理而成。null2、时代 战国后期,统一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为统一后的帝国设计统制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和统治理论,成为各派思想家所面对的问题 各派学术思想出现互相吸收、互相融合的趋势 3、历史地位 “二千年来之学,荀学也” ——谭嗣同 “二千年间宗派屡变,一皆盘旋荀学肘下” ——梁启超 二、荀子的唯物主义思想:儒道结合二、荀子的唯物主义思想:儒道结合1、“不与天争职”-尊重客观规律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修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故水旱不能使之饥,寒暑不能使之疾,祆怪不能使之凶。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故水旱未至而饥,寒暑未薄而疾,祆怪未至而凶--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 《天论》null 2、 “制天命而用之”-发挥主观能动性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愿于物之所以生,孰与有物之所以成!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天论》 3、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欲贱而贵,愚而智,贫而富,可乎? 曰:其唯学乎。”——《儒效篇》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於物也” ——〈劝学篇〉 null三、荀子经济思想的要点 1、荀子经济思想的目标:富国富民。 (1)富国必须以富民为基础。 “王者富民,霸者富士,仅存之国富大夫,亡国富府库,府库已实,而百姓贫,夫是之谓上进而下漏,入不可以守,出不可以战,则倾复灭亡可立而待也”。 (2)主张在国民财富总量增长的基础上使国库的收入和百姓的财富同步增长,将法家富国之学和儒家富民之学统一和协调起来。 null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故田野县鄙者,财之本也;垣窌仓廪者,财之末也。百姓时和,事业得叙者,货之源也;等赋府库者,货之流也。 《富国》 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臧其余。节用以礼,裕民以政。彼裕民,故多余。裕民则民富,民富则田肥以易,田肥以易则出实百倍。上以法取焉,而下以礼节用之,余若丘山,不时焚烧,无所臧之。夫君子奚患乎无余?故知节用裕民,则必有仁圣贤良之名,而且有富厚丘山之积矣。此无他故焉,生于节用裕民也。不知节用裕民则民贫,民贫则田瘠以秽,田瘠以秽则出实不半;上虽好取侵夺,犹将寡获也。而或以无礼节用之,则必有贪利纠譑之名,而且有空虚穷乏之实矣。此无他故焉,不知节用裕民也。 《富国》null ( 3)富国富民的手段是“强本节用”。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 。《天论》 “夫不足非天下之公患也,特墨子之私忧过计也”。 “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数盆,一岁而再获之。然后瓜桃枣李一本数以盆鼓;然后荤菜百疏以泽量;然后六畜禽兽一而剸车;鼋、鼍、鱼、鳖、鳅、鳣以时别,一而成群;然后飞鸟、凫、雁若烟海;然后昆虫万物生其间,可以相食养者,不可胜数也。夫天地之生万物也,固有余,足以食人矣;麻葛茧丝、鸟兽之羽毛齿革也,固有余,足以衣人矣。” 《富国》 “则财货浑浑如泉源,汸汸如河海,暴暴如丘山,不时焚烧,无所藏之。夫天下何患乎不足也?” null 2、荀子经济思想的出发点:人的自利行为(性恶论)。 “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非相》 “若夫目好色,耳好听,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感而自然,不待事而后生之者也。”《性恶》。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是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性恶》 null附录: 荀子批评宋子的寡欲论。  子宋子曰:“人之情,欲寡,而皆以己之情,为欲多,是过也。”故率其群徒,辨其谈说,明其譬称,将使人知情之欲寡也。   应之曰:然则亦以人之情为目不欲綦色,耳不欲綦声,口不欲綦味,鼻不欲綦臭,形不欲綦佚--此五綦者,亦以人之情为不欲乎?   曰:“人之情,欲是已。”   曰:若是,则说必不行矣。以人之情为欲,此五綦者而不欲多,譬之,是犹以人之情为欲富贵而不欲货也,好美而恶西施也。古之人为之不然。以人之情为欲多而不欲寡,故赏以富厚而罚以杀损也。是百王之所同也。 《正论》荀子的人欲论荀子的人欲论荀子批评道家的去欲论 凡语治而待去欲者,无以道欲而困于有欲者也。凡语治而待寡欲者,无以节欲而困于多欲者也。有欲无欲,异类也,生死也,非治乱也。欲之多寡,异类也,情之数也,非治乱也。 《正名》null清晰划分了“欲”和“求”的界限 欲不待可得,所受乎天也;求者从所可,所受乎心也。所受乎天之一欲,制于所受乎心之多,固难类所受乎天也。人之所欲生甚矣,人之恶死甚矣;然而人有从生成死者,非不欲生而欲死也,不可以生而可以死也。故欲过之而动不及,心止之也。心之所可中理,则欲虽多,奚伤于治?欲不及而动过之,心使之也。《正名 》null 3、荀子经济目标实现的途径: “明分使群”。 有天有地,而上下有差;明王始立,而处国有制。夫两贵之不能相事,两贱之不能相使,是天数也。埶位齐,而欲恶同,物不能澹则必争;争则必乱,乱则穷矣。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使有贫富贵贱之等,足以相兼临者,是养天下之本也。书曰:“维齐非齐。”此之谓也。 《王制》 兼足天下之道在明分:掩地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亩,刺山殖谷,多粪肥田,是农夫众庶之事也。守时力民,进事长功,和齐百姓,使人不偷,是将率之事也。高者不旱,下者不水,寒暑和节,而五谷以时孰,是天之事也。若夫兼而覆之,兼而爱之,兼而制之,岁虽凶败水旱,使百姓无冻餧之患,则是圣君贤相之事也。 《富国》 null 虽王公士大夫之子孙也,不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庶人。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卿相士大夫。 《王制》    故上贤禄天下,次贤禄一国,下贤禄田邑,愿悫之民完衣食。 《正论》 以类行杂,以一行万。始则终,终则始,若环之无端也,舍是而天下以衰矣。天地者,生之始也;礼义者,治之始也;君子者,礼义之始也;为之,贯之,积重之,致好之者,君子之始也。故天地生君子,君子理天地;君子者,天地之参也,万物之摠也,民之父母也。无君子,则天地不理,礼义无统,上无君师,下无父子,夫是之谓至乱。君臣、父子、兄弟、夫妇,始则终,终则始,与天地同理,与万世同久,夫是之谓大本。故丧祭、朝聘、师旅一也;贵贱、杀生、与夺一也;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一也;农农、士士、工工、商商一也。《王制》 null(1)为什么人类需要“明分使群”? 答:人是不能脱离社会群体孤立地进行生产活动,人和人之间“离居不相待则穷”。 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何以能群?曰:分”。 (2)为何其他动物不能分工惟独人类能进行分工呢? 答:人类找到了能够降低合作成本,调处人群内部的矛盾的秘诀—“义”。“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本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人必须要调处人群内部的矛盾。 null(3)为何人群内部会闹矛盾呢? 答曰:人的自利性引起。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是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性恶》 集体生活的天然弱点是互相攀比,搭便车,机会主义,如此,“则人有树事之患,而有争功之祸矣”。 集体生活矛盾的表现形式从横向讲,是本位主义,互相推诿;从纵向讲,是以上凌下或以下犯上,亦或是下位非其人(贤、不肖;能、愚易位)。null矛盾的进一步发展必定造成群体的纷乱,削弱人们征服自然的力量,导致社会贫穷:“人生不能无群,群则无分则争,争则乱,乱则离,离则弱,弱则不能胜物” (4)怎样能够保证“分”更有效率地达到“群”呢? “分何以能行?曰:义。故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故宫室可得而居也。故序四时,载万物,兼利天下,无他故焉,得之分义也”。 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虽尧舜不能去民之欲利;然而能使其欲利不克其好义也。虽桀纣不能去民之好义;然而能使其好义不胜其欲利也。故义胜利者为治世,利克义者为乱世。上重义则义克利,上重利则利克义。 《大略》 null4、“明分使群”的内容 (1)明君、民之分。 首先要厚君。“人君者,所以在分之枢要也”。 “不美不饰之不足以一民也,不富不厚之不足以管下也,不威不强之不足以禁暴胜慢也”。 在达到了区分贵贱,分辨轻重的目的以后,荀 子还主张实行节用原则,即“以法取民,以节用”。 其次是裕民,即减轻对百姓的搜刮。“轻田野之税,平关市之征,省商贾之数,罕兴力役,无夺农时,如是则国富矣,夫是之谓以政裕民”。 null 荀子认为,只要正确处理了厚君与裕民的关系,社会生产力将大大发展。“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藏其余,上以法取焉,而下以礼节用之,余若丘山,不时焚烧,无所藏之。夫君子奚患乎无余!” (2)士与农工商之间的关系。 “农农、士士、工工、商商” ——《王制篇》 首先,重视官员士大夫在社会生活中的指导作用。 “农精于田而不可以为田师,贾精于市而不可以为市师,工精于器而不可以为器师.有人也,不能此三技而可使治三官,曰:精于道者也。精于物者以物物,精于道者兼物物”。 null“君子以德,小人以力。 力者,德之役也。百姓之力待之而后功……百姓之财待之而后聚。” ——《富国篇》 其次,应根据士大夫的不同才能委任他们以不同的管理职责(如设司空以管理水利,设治田以管理耕种,设虞师以管理山泽,设乡师以管理六畜,设工师以管理百工,设市师以管理关市等),并使他们享受比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更优厚的物质待遇,从而使各项经济事业都在精于道的士君子的治理下健康发展。 “论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皆使人载其事而各得所宜”。“德必称位,位必称禄,禄必称用”。 null 第三,提出“士大夫众则国贫”的论断,认为这将使国民所得相当程度上被其获取,厚君裕民的原则将落空,这是中国最早的精兵简政思想。 (3)农业与工、商业关系。 首先,农工商各业均很重要,都应发展。 “故泽人足乎木,山人足乎鱼,农夫不 削而足械用,工贾不耕田而足菽粟”。 其次,提出“工商众则国贫”的论断,呼吁封建国家必须坚持“省工贾,众农夫”的原则,限制工商业的从业人数,尤其限制奢侈品工商业的发展,以保证农业劳动力的数量。 荀子正确处理士农工商关系的目标是使“农以力尽田,贾以家尽财,百工以巧尽械器,士大夫以上至于公侯莫不以仁厚知能尽官职”。null (4)在生产力发展方面,特别重视人的劳动在财富创造中的作用,主张国家必须善于使用民力 首先,“度人力而授事”,即根据所拥有的可以使 用的劳动力的数量,来安排或兴办各项事业。“量地而立国,计利而畜民,度人力而授事、使民必胜事,事必出利,利足以生民 ”。 其次,在民力使用上,反对两种错误倾向。 一种是为了讨百姓欢心,向人民施小恩小惠,该用 民力而不用,该兴办事业而不兴办,荀子斥之曰“垂事养誉”。 null 另一种是好大喜功,不顾百姓的负担能力,荀子斥之曰“以遂功而忘民”,由于违背民意,其结果必然是“徙坏堕落,必反无功”。所以荀子特别警统治者说,“上好功则国贫”. null四、荀子经济思想的弱点: 1、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大规模国家组织大型工程(国防、民用)的困难。秦始皇修长城、隋炀帝修运河的困境 2、官员的俸禄与土地占有之间的矛盾 富与贵的分离,导致官员工作未必尽心,有可能违背岗位职责犯错误 3、知识阶层了解社会风俗人情的重要性 4、强调政府(国君、官员)的重要性与约束其犯错误之间的矛盾 人性恶理论只用在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百姓行为方面,而没有用在规范君主、士大夫犯错误方面? 厚君与裕民之间的矛盾? 韩非子看到了荀子学说的这一不足,提出了官员犯错误问题,并提出用法术势理论加以解决。汉朝的思想家透过秦王朝的覆灭看到了君主犯错误的问题,用“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加以解决?null5、强调“制天命而用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改造自然,提高生产可能性曲线的一面,既对技术稳定,改造自然的能力不高,以致生产可能性曲线很难上升的一面估计不足,又对君主、官员主观能动性发挥,危害社会的一面严重低估。须知,犯错误的君主、官员多为能者。正因为能力强,才高度自信,从而蔑视他人。 总之,荀子思想在重视官员主导作用方面继承了传统儒家的观点,但在如何防范官员犯错误一面强调不足,由此背离了传统儒家的路线。 孔子开创的儒家既强调发挥官员的主导作用(孟子、荀子在这方面进一步发挥),又重视对官员的极端约束(孟子在这方面大大发展了孔子的思想)。荀子在第一个方面继承、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但在第二个方面则大大倒退,这就是历史上荀子的评价不如孟子高的原因,也是为什么称孔孟之道而不是孔荀之道的重要原因。
本文档为【第四章:荀子的经济思想】,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58923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103K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2-02-26
浏览量: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