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提纲要点《史学引论》 王学典 手打校订版

提纲要点《史学引论》 王学典 手打校订版

举报
开通vip

提纲要点《史学引论》 王学典 手打校订版 1 史学引论 王学典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年 12 月第 1版 编纂缘起 “史学概论”应该明确,它的研究对象是整个的历史学,它比史学内部各分支学 科应高出一个层次,因而必须具有很高的理论性和概括性。而“史学概论”的内 容结构,应紧紧围绕历史本身的理论和方法而展开,既有对历史学的理论预设及 方法论的反思和批判,又有对历史学全局的鸟瞰和描述,内外结合,形成一个有 机的整体。 上编 历史与历史学 导论 “历史”是“往事本身”,也指“对往事的记录” 一、“史”之本义及其双重内涵 “历史的记录”和“历史本身...

提纲要点《史学引论》 王学典 手打校订版
1 史学引论 王学典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年 12 月第 1版 编纂缘起 “史学概论”应该明确,它的研究对象是整个的历史学,它比史学内部各分支学 科应高出一个层次,因而必须具有很高的理论性和概括性。而“史学概论”的内 容结构,应紧紧围绕历史本身的理论和方法而展开,既有对历史学的理论预设及 方法论的反思和批判,又有对历史学全局的鸟瞰和描述,内外结合,形成一个有 机的整体。 上编 历史与历史学 导论 “历史”是“往事本身”,也指“对往事的记录” 一、“史”之本义及其双重内涵 “历史的记录”和“历史本身”这两种不同的东西是用同一个“史”字来表达的, 这注定了二者之间纠缠不清的关系。 在中国史学界,较早将“历史”一词的双重内涵作出明确而又充分的界说的,可 能是李大钊。 二、实在的历史 1.从纯粹时间的角度看,凡是过去的都是历史 “历史”的本质是“变迁”和发 展,“时间”所昭示的则是事物所呈现的先后顺序。 “时间”是人们为了自己的 方便和某种特殊的考虑而设定的,它是度量历史变迁的一种手段;“历史”与“时 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在某一“时间”点之前的一切是否都是历史,这要看你如 何定义“历史”。 2.从与现实相对的意义上看,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将来的历史,或者说, “历史是稳定凝固了的现实,现实是流动变化着的历史”。 3.从内容构成的角度看,若下个宽泛的定义,只能是李大钊说的:“历史就是人 类的生活并为其产物的文化。” 历史无所不包。但历史又是生活的镜子:现实 中的人们主要在做什么、希望什么,史书中当然就会多记什么、强调什么,什么 就自然构成“历史”的主要内容。 4.从与自然史的比较来看,通常所说的“历史”指的是“追求着自己的目的的人 的活动”,但这种活动的总体特征又有与盲目的无意识的自然界相似之处。 (1)这一意义上的历史是人们有意识创造的。 (2)人们自觉地、有意识的、有目的的、有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的创造自己的历史这一特征 (3)历史是人们有意识创造的,但人的意志总的来说又是受制约的、被动的、 非自由的。 三、描述的历史 它们尽管就像高速行驶的列车,减去渐远,但还没有在我们的视野内最后消失。 (一)“描述的历史”的含义 1.“参照框架”在历史叙事中必不可少,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是选择什么样的叙事框架。 2 2.“历史总是记述以何理由惹人注意的事,至于如何的事才惹人注意,则古今不 同。” 3.“历史”是“被叙述”,“被描述”的,而在“历史”被叙述、被描绘的时候, “历史”本身早已消逝,只有一些踪影、一些蛛丝马迹保存在所谓的“史籍”中。 (二)“描述的历史”的特征 1.这种历史实质上体现的是一种过去观,而不是过去本身,因此,这种历史可以 而且应该因人而异。 胡绳的《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和蒋廷黻的《中国近代 史大纲》也提供了这方面的例证。胡著采取“革命化”的叙事立场,把鸦片战争 以来的中国近代史写成一种“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过程,蒋著采用“现代化” 的叙事线索,将海通以来的历史看作是中国不断向西方学习、实现工业化。近代 化的过程。这样,以鸦片战争为起点的同一部中国近代史就具有了两种面貌。 2.这种历史可以随时翻新,不断重构,因此,这种历史又可以因时而异。 过去 的人或事的消亡,成就了他们的历史的存在;自从他们消亡的那一刻起,他们便 已生存于后人的记忆中和想象中了。 第一章 作为本体的历史 把历史研究归结为认识问题,归结为主观的思想和活动,而无视历史中的客观存 在和物质基础,将导致一场“演丹麦王子而没有哈姆莱特”的错误。 第一节 历史:在决定与选择之间 决定论认为,在人类历史进程中,某种独立于人类主体之外的客观或主观的力量, 起着支配性作用。 选择论认为,人是历史活动中的能动因素,社会是人的活动场所,历史是人主观 选择的产物。选择论充分肯定了人的自由意志的作用。 一、历史发展中的结构性制约 历史中的人的活动无法摆脱社会经济文化结构的先天制约。无视这种制约,任意 驰骋主观意志,只能收到历史的惩罚。 人的主观能动性再强,也离不开外在 的因素的支撑、超越不了客观条件的限制。 (一)地理环境的制约 1.不同的地理环境产生了不同的生存方式。(1)干燥的高地及其广阔草原和平原; (2)大江大河流过的平原流域;(3)沿海地区 2.亚洲因其平原的广阔而建立了专制国家,如果不实行专制制度,就会形成割据, 使国家陷于一盘散沙,而这种割据的局面是与其地理性质不相容的。 土地肥 沃的国家常常是“单人统治的政体”,土地不太肥沃的国家常常是多数人统治的 政体。 3.居住在高原上的人粗犷、好客,易于冲动;生活在平原流域的人则表现得怯懦、 守旧和呆板;沿岸居民则表现得勇敢和喜欢冒险。 炎热的气候使人体格纤细、 脆弱、力量委顿、怯懦、怠惰;而在寒冷的气候下,人的身体魁伟,精力充沛, 勇敢、耐劳和精神有一定的力量使人能够从事长久的、艰苦的、宏伟的、勇敢的 活动。 千古以来,凡居中国之地者,南人之文化,必高于北人;南人之武勇, 必劣于北人。故南人恒为北人所制,此殆地形、民族之公例然哉。 地理环境 是人类历史发展中最基础、最长远的制约因素,但不能过分夸大它的作用。 但 是,随着历史的发展,道德风尚、法律规则和风俗习惯等社会因素就越来越占首 3 要的地位。 历史是在人类与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不断调适中发展的。 (二)历史发展中的经济因素 从长远的眼光看,经济因素一直在社会基础或底层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衣食住 行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而人们不断发展的需求与有限的资源几乎是一个永恒 的矛盾。 历史唯物论的传统观点的缺陷恰恰在于把“物质”同“经济”混为一 谈,忽视了政治领域和文化领域的物质层次,不能把唯物论的观点和方法论完全 贯彻于政治的环节和文化的环节。 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条件和物质环境,构成历史发展的必要条件而非充足条件。 依社会实际来看,衣食足而后不知礼仪者大有人在,保暖思淫欲即经济富足而道 德败坏的铁证。 可见把经济因素作为充足条件是不能成立的。 经济因素有 时的确能够起到决定性作用,但不是人们的全部活动都源于经济动机。 经济 因素的作用大小视不同的社会和时代而定。 总之,经济因素在历史进程中居 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但经济决定论的立场并不可取。我们应当剥除包裹在马克思 主义身上的教条主义外壳,吸收其合理内核,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提供的历史洞 察力,对历史发展中的经济变迁加以积极的关注和精细的研究。 政治因素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政治制度、政策制约干预经济发展。 有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经济决 定政治,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经济的反映,二者之间存在着非常明确的层 次关系。这种看法过于简单化了。 第二、政治制度和政治设施规约着人们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 第三、政治导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文化学术的面貌。 第四、政治变动尤其是政治斗争使整个社会发生根本性变革。 革命是指一个 社会的政治制度、社会结构、领导权、政府政策及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发生了迅 速根本性的转变。 (四)文化因素的作用 文化是社会的神经。人之所以能组织社会,区别于禽兽,就是因为有精神的生活, 或叫狭义的文化。 中国没有成功发展出西方那样的资本主义,主要原因是缺 乏类似的宗教伦理作为激励力量。虽然儒教也是一种入世伦理,但儒教惧怕,拒 绝任何变革。 二、历史创造中的主体选择 社会生活的可能性使人的选择成为必需。在可能性空间中,何种可能性成为现实, 取决于人的自觉活动,取决人的选择。戊戌政变前夕,袁世凯可以在光绪帝和西 太后之间进行选择;东汉末年,王莽可以在维持刘汉政权和另立新朝之间作出选 择。在这种情况下,历史当事人有着相当大的自主性。 现实的可能性空间并 非无限的,而是在既有的现实条件和环境的制约范围之内。 在 15 世纪,中国 具备了超过葡萄牙和西班牙的航海技术,但没有出现哥伦布,没有取得发现新大 陆推动历史前进的业绩,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主体需求不同。中国发展航海技术的 目的不是征服和掠夺。 三、决定论与选择论的整合 假如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当时整个社会结构决定的,是不可避免的话,纳粹 头子希特勒只是加速了其爆发的时间。这种说法实在是减轻希特勒个人的罪行。 第二节 历史中的偶然与必然的交响 一、目前存在的争议 (一)必然支配偶然 4 这表明貌似偶然的现象背后有必然性在起作用,只不过当事人对这种必然性缺乏 充分认识而已。 (二)历史取决于偶然 二、偶然性、必然性的内涵与特征 (一)偶然性的内涵及特征 (二)必然性的特征及作用限度 必然性在历史中发挥作用,由可能转化为现实,必须借助于一定的历史条件。历 史条件不可能一成不变,必然性也就具有了相对性。 三、现代科学视野中的偶然与必然 四、关于偶然性与必然性递减的误解 旧的必然性消失,新的必然性就是很快产生,必然性本身的作用仍会存在下去。 第三节 谁主沉浮:历史中的精英与大众 一、历史舞台上的英雄 人类历史由无数个人构成,个人是社会最小的单位。由于禀赋、才能、机遇尤其 是地位的差异,每个人在历史进程中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 精英人物的选择 作用如此巨大,其奥秘在于他们能够凭借自身的社会地位,将个人意志上升为集 体意志,将个体选择转化为群体选择。 英雄在历史选择、历史创造过程中也 不是随心所欲、任意妄为的,也要受到时代的制约。每个现实的人都生活在一张 社会关系的网络之中,在依靠这张网络生存的同时,又必须受到它的约束。 人 是一种社会性动物,个体的行为无时无刻不处于社会的框范之中。从这个意义上 说,只有当时势造出英雄之后,英雄才能造时势。 二、群众与历史创造 无论说英雄选择历史,还是群众创造历史,都是笼统片面的。历史是由英雄和群 众共同创造的。 英雄人物位于历史舞台的最前端,广大群众则站在英雄的身 后,英雄和群众分属于历史选择的不同层次,即个体选择和群体选择,所以他们 发挥作用的方式也有差异。相对来说,精英人物的个体选择对历史活动的影响直 接而明显,给人一种引导历史进程的印象。 第二章 历史学的学科性质 第一节 历史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关系 一、19 世纪的自然科学对历史学的同化 这种“习惯”的最高境界是:“他从不让我们知道他对任何事情的看法,而只让 我的知道他面前的事情”;“使历史学从历史学者那里独立出来。” (1)历史是在历史学者头脑之外存在的一个或一系列的事件;(2)历史学家可 以知道这些事实,并一如其发生的那样地客观地描述它们;(3)历史学家可以排 除任何宗教的、政治的、哲学的、道德的等等利害的考虑。 二、史学对象和事实与科学对象和事实之间的差别 (一)历史学研究的对象是“过去”的事实 自然科学可以直接面对和研究确定的、能感知到的事实,而历史研究无法面对“过 去”本身。这是历史学与自然科学的基本差异。 这个一度存在过的“秦”王朝,无法像“秦时明月”一样仍在那里“实在”着。 “秦”王朝现在只存在于《史记》和《汉书》等典籍之中,它在当下的存在不可 能离开《史记》和《汉书》。17 世纪的牛顿曾经对宇宙天体运行秩序做出过自己 的描述,即使是四百年过去了,当年的天体仍然照旧运行着,四千年后仍会如此。 5 (二)历史事件的内部与外部 柯林武德告诉他的读者:一个自然过程仅仅是各种事件的过程,而一个历史过程 则是各种思想的过程。 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都是在历史学家自己的心灵 中重演过去的思想。 三、史学方法与科学方法之间的异同 爱因斯坦曾经表达过这样一种 意见 文理分科指导河道管理范围浙江建筑工程概算定额教材专家评审意见党员教师互相批评意见 :历史有两种,一种是内部的或者直觉的历史, 还有一种是外部的或者有文献证明的历史。后者比较客观,但前者比较有趣。 (一)历史学的基本方法——体验与理解 自然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是“观察”和“实验”,历史学接近和进入历史本身的 基本方法、基本途径应该是“体验”和“理解”。 首先,历史所研究的是历史学家也置身其中的人类自己的活动。其次,“认识你 自己”,是历史认识由此进行的前提。其三,正因为古今人性是相通的,所以令 人才能设身处地地理解古人,进入古人心灵之中,乃至“重演他们的思想”。 历史学家必须根据各种书籍文件才能逐渐把这些行为再现出来。我们可以立即对 他人的行为和著作作出解释,但不经研究、不取得证据,我们无法断定哪些理解 与解释才是正确与准确的。“拿证据来”,历史理解必须被置于证据的限制之下。 (二)历史学家的想象 前人的陈述总是残缺不全的,我们所欲构成历史系统又必须保持连续性和一贯 性,其间待填补之处当然就是历史想象的空间。 《(柳如是)别传》写的是一个充满着生命和情感的完整故事。其中的考据虽精, 但这些考据的结果只不过建立了许多不易撼动的定点。由于点与点之间都是互相 联系的,因此,又由点形成许多线,再进一步则因线的交叉而形成一个比较清晰 的网络。 “想象”的功能不是技术性的,而是基础性的、本体性的。 第二节 历史研究的客观性问题 若以“人们的普遍同意”为尺度的话,历史学简直没有客观性可言。 一、导致历史叙述非客观的种种因素 导致历史阐述非常客观的因素虽然有许许多多,但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类: 1.个人的好恶 纯属历史学家个人的,与历史学家的个性、气质、地位相关的 那些价值偏好或“偏见”。 2.集体假设或集团偏见。主要指与历史学家所属的某一集团的身份相联系的那些 基本假定。(1)民族主义观念(2)阶级立场(3)宗教偏见(4)党派偏见 3.各种互相冲突的,据以解说历史学的学理。胡适就明确主张“秃头史观”,即 经济因素固然可以变动社会、解释历史、思想因素、知识因素也同样可以变动社 会、解释历史,从而把历史中的政治、经济与心智因素平列并置。 4.根本的哲学对立。 人们所持有的不同的基本伦理准则和形而上学信念或前 提假设。 总之,一个十分明显的事实是,在历史思维中有着一种无法排除的主 观成分在起作用。 二、历史学中的客观性是一个程度概念 “客观性”问题并不均等地出现在一切问题上,它与“主观性”之间的紧张关系 一般只表现在那些与现实利害相关较高的问题上;课题离现实、离政治越近,“客 观”与“主观”之间的关系可能就越紧张。 三、不同层面上的历史客观性问题 “历史”可划分为历史事实、历史叙述和历史解释三个层面。 6 1.对历史事实客观性的要求。 2.对历史叙述客观性的要求。 有选择的历史叙事还能叫做“客观”吗?“选 择性”会不会损害或削弱历史叙述的“客观性” ? 任何历史叙事不管规模多 大,都必须选择。 如果一种叙述是被缩写了的话,它并不必然地就是被歪曲 了的;由于某些东西被删节是可以造成误解的,但是只要被节略的仅仅是相对琐 碎的而又不重要的东西,那么节略本身并不是坏事。 第一,某种历史叙事客 观与否,取决于用来支持它的事实本身是否确凿。第二,选择不具有本体性,还 在于它必须得依据一定的“标准”来进行。第三,某些事实是否有价值,是否有 意义和是否重要。这取决于它们与历史叙事赖以进行。 3.对历史解释客观性的要求。 所谓历史的解释可能主要指两点:(1)首先是指所要考察的对象放到一个更广阔 的历史脉络之中加以评估。(2)历史解释的另一重内容,就是挖掘历史现象、历 史事实背后隐藏的意义。 历史学家追求的客观性,不仅不是一种与现在无关 的客观性,而且也不是一种与将来无关的客观性。联系现在、联系将来研究历史, 才可能有所谓的客观性。 当我们说一个历史学家比较客观的时候,实际上是指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 他有能力超越自己所在的社会以及所在的历史之中的地位所具有的那种有局限 性的眼光——这种能力,部分地要看他对在那种地位里自己牵涉进去的程度的认 识能力而定;另一方面,是指他有能力把他的眼光投射到将来,因而这就给予他 一个更深入、更持久的对于过去的洞察力,这当然要比那些把视野完全束缚在自 己当前地位的历史学家所能得到的要深入。 历史解释的客观性还与历史所确 立的历史方向感有关。 第三节 历史学:既是实证的,也是诠释的 历史学不可能是一门科学,尤其不可能是一门自然科学意义上的科学,理由已如 上述。但我们这里又必须强调,当我们上节说历史学决不能轻易摆脱“客观性” 的约束与限制时,我们在事实上又承认了历史学肯定具备“科学”的某些特征, 特别是具备了“科学”的实证特征。 一、历史学的实证属性 历史学是一门基于证据的学问,它的每一步,每一个环节,都受到证据的限制; 没有证据就没有资格谈论历史。 历史学家类似于法官:手中若没有确凿的人证物证,你不能指控任何一个人。“有 一分材料说一分话,有十分材料说十分话,没有材料就不说话”。 尽管我们常常称史书为“汗牛充栋”,但实际上,历史被忘记、失记和漏记的部 分可能远远多于已记的部分,甚至远远也重要于已记的部分。所以,只有依靠考 据学才有可能发掘出许多忘记、失记、漏记甚至被故意掩盖的内容。 历史研 究的真正前提,是执意从记载中发现人们不想说出的东西,最起码,要揭穿那些 历史的骗局。 一个诚挚的历史学家必须首先是一个真诚的实证主义者,他必 须不懈地采集一切与课题相关的可以得到的资料。 二、历史学的诠释性质 历史学的首要首要任务当然是收集资料、厘清事实,但历史不等于事实,无其不 等于资料。 把史料收集考辨等同于历史学,就是把手段等同于目的,把前提 等同于派生物,把砖瓦沙石等同于房子。 第三章 历史的价值与意义 7 从大方面来说,历史可以提供经验教训,作为国家社会现实活动的借鉴;可以促 进国家、民族的认同感,增强凝聚力,激发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可以作为道德 教育的生动范本,提升人们的道德水准、从小方面而言,历史对个人也有多重意 义,可以丰富知识、开阔眼界、启迪智慧,如培根所说“读史使人明智”;可以 陶冶性情、变化气质、净化心灵、训练洞察力。 第一节 历史是依然活着的过去 历史研究的主体是已经过去的事物,是已经凝固了的现实,属于完成时态而非进 行时态或将来时态。 一、被选择的历史 (一)历史叙述过程中的选择 历史叙述是有选择性的。 在 1949-1979 年“反西方”冷战语境中,义和团运 动被描绘成一场英雄主义的爱国运动,成为一种“进步”的象征。 到了“文 革”后的“新启蒙”语境中,义和团运动成为一场反现代化运动,是一种落后的 象征。 二、重建的历史 (一)发现还是重建? (二)立足现在的重建 三、历史是过去与现在的对话 历史不是对过去的简单复制,必然包含当代人的创造活动。 第二节 历史价值的二重性:求真与致用 一、求真的三种类型 (一)朴素求真观 (二)科学求真观 历史被视为一门科学,自然也应以求真为首务。科学崇尚客观实证的精神,也使 中国史学的求真观念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受近代科学洗礼的人们坚信,只要采取 超然物外、纯然中立的态度,严格遵循科学方法,就能够完全认识世界、发现最 终真理。 历史家的唯一目的,不是爱国主义,不是宗教,也不是艺术,史是求得真相。 胡适称:我不认为中国学术与民族主义有密切的关系。若以民族主义或任何主义 来研究学术,则必有夸大或忌讳的弊病。我们整理国故只是研究历史而已,只是 为学术而做工作,所谓实事求是是也,从无发扬民族精神感情的作用。 近代的科学求真呈现出两个重要终点: 第一,求真观与科学观联系在一起,求真观为科学观所支配。 第二,求真与致用的对立、冲突日益强化。 (三)相对求真观 近代的求真观实质上只是一种科学的求真观。而随着认识的深化,历史学不再被 视为一门不折不扣的科学,科学性只是历史学的属性之一,人文因素日益受到重 视。从现代的眼光看,历史学即是科学,又是艺术,是主客观交融互渗的产物。 历史学不是纯粹客观的科学,而具有相对性。这是因为:第一,一个历史事件的 全部真实内容,不能被记载者全部观察到;第二,记载者不是包罗一切所知内容, 而是根据个人的兴趣和偏见有所选择;第三,从观察者目击事件的发生到记录此 事件,其心理状态已发生变化,记载的真是性难以保持。因此,历史之真只能是 相对之真。 二、致用的三种类型 8 致用呈现出三种不同的形态:贵族本位、国族本位和社会本位的致用观。 (一)贵族本位的致用 服务对象设定为当时的统治者,它是传统史学的一部分,又与中国传统社会相始 终。 中国传统社会的中心在政治领域和道德领域。 资治是指为国家政府的 政治统治、管理决策提供经验和教训。 训诫主要指道德教化。无论何种社会, 都必须有一套共同的遵循的道德规范来维系其存在。中国传统社会尤其如此,道 德在人们心目中是至高无上的。 通过不同的“属辞”方式达到褒善贬恶的效 果。如记载人的死亡,分别有崩、薨、卒、歼、杀、弑等不同名称;记载战争行 为,分别有伐、讨、入、侵、袭、围、取、克、执、灭、救、败、平等不同名称。 (二)国族本位的致用 近代意义上的史学致用主要从属于民族主义(或称“国族主义”)运动,旨在唤 醒或培育民族意识。 章太炎即是一个典型。他认为,中国应永远保存的国粹 即是史书,因为它是民族主义的寄托。 近代致用观存在于社会、政治、文化 的剧烈变动时期,它不能满足常态社会的需求。 (三)社会本位的致用 历史学是人类文明的精神产品,对提高人们的精神品味、人文素质意义重大。在 现代社会中,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精神文明却日益萎缩、衰退。精神层面的问题 是现代人无法回避的。而历史学恰好可以为解决人们的精神问题、满足精神需要 提供些许助益。历史学提供给现代人一篇精神栖息、灵魂安顿的家园。现代人无 时无刻不处在焦虑、孤独、虚无感的困扰之中,而借助历史可以极大地扩展生命 空间,使人们从当下的时空中超脱出来,从种种烦恼、欲望的缠绕中解放出来, 从而进入一种健康平衡的精神状态。 第三节 历史价值的内在冲突及其解决途径 一、求真与致用的冲突 求真和致用是历史价值的两个基本属性,求真是史学赖以自立的基础,致用是史 学保有活力的源泉。 (一)求真排斥致用 在中国史学的历史进程中,求真出现过两次高潮。一次是清代乾嘉时期,“实事 求是”成为当时史家的一句流行口号;一次是 1920 年代实验主义史学兴盛期, 它上承乾嘉余绪,旁通西方的科学史学,标举“为学问而学问”的旗帜。 首 先是造成史学与社会、时代、生活的脱节。 其次是使史学停留在史料整理层 面上。 史料考订只是史学研究的基础,不是史学的全部。 如果将史学研究 比作造房子,史料的搜讨、考辨只是准备了一些砖瓦材料,至多算是打好了地基, 下一步甚至是更重要的工作是重建历史事实、还原历史场景,缺少这一环节,则 房子永无造成之日。 最后是造成选题上的失衡。他们选择的题目,多是冷僻 偏窄、无关宏旨。一个人的生卒年代,一个小说故事来源的考辨,一个名词的解 释,往往成为万字长文的题目。 (二)致用压倒求真 这种因权力升降和政治需要进行的频繁改作,极大地损伤了历史记载的真实性。 传统史学注重维护礼仪纲常、道德伦理,避讳即是手段之一。 避讳起源于周 代,到秦代形成定制。 近代史学致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影射史学”和意识 形态化两个方面。 首先应当看到,它的存在是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的。“影射史 学”的出现根源于社会政治的不正常。要取消“影射史学”这个怪胎,必须先消 除孕育它的基因。 有时它不是“影射”,而是“直射”;不是史论,而是时论。 9 影射史学往往把古与今混同为一,远离了历史的本来面目。 二、基础历史学和应用历史学的划分 (一)基础历史学和应用历史学划分的依据 基础历史学和应用历史学两个层次的划分是有一定理论和现实依据的。 (二)基础历史学和应用历史学的内容 基础历史学是指那些不带有科学之外的任何目的,不考虑现实社会的一时需要, 纯以记述和认识历史本身为宗旨的史学研究活动。 基础历史学本身包括两个 层次:一个是整理事实、记录,主要完成的本来面目。 关于第一项,主要是指 史料的搜集与鉴别。 史料搜集应包括原始材料和次生材料两部分。 史料鉴 别即辨明史料的真伪。 关于第二项,揭示诸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关联。单个 事实考订完毕,下一步就是把它们编织起来,形成一个规模或大或小的历史网络。 以研究近代铁路史为例,分门别类地罗列相关史实,叙述其表面的经过,这远远 不够,还应更进一步,分析铁路发展的原因、背景、影响;也不能只描述某些铁 路的发展过程而无从纵观整个铁路事业的大势,限于就事论事;叙事范围不应同 限于铁路本身,而应将其置于整个近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脉络之中加以观察。 应用历史学是指那些带有明确的现实动机,以满足学术之外的需要为总之的史学 研究活动。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实用性和现实性。 一般根据社会现实需求来选择历史研究的课题,这些课题往往具有社会热点性 质。 应用史学可分为宏观研究、实际研究和知识普及三个分支。 通常使用 的方法有:一、仿效法。二、借鉴法。三、抽象法。四、类比法。五、启迪法。 两点注意:第一、它归根结底是研究历史的,而不是研究现实的。第二、应用历 史学的服务对象应该是多元的,服务范围应该是广阔的。 (三)二者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 第一、应用历史学必须奠基在基础历史学之上,否则它就会丧失作为历 史学的基本品格。第二、一般来说,基础历史学中包含有可供利用的成分,应用 历史学中内在地具有学术含量。第三、二者的区分标准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区别 第一,基础历史学的目的在于认识历史,它注重知识的全面、系统和完 整;应用历史学的目的在于运用历史知识为特定的现实利益服务,所以专着眼于 与现实需要相关的史事。 第二,基础历史学主要完成历史本身的职能,并且 不带史学之外的直接现实目的,所以评价它的尺度是客观真实。 第三,基础 历史学往往具有较强的生命力,而且其中整理、厘清基本事实的部分,还可能成 为全人类全社会的永久性文化财富。 第四,基础历史学具有学术史意义,应 用历史学具有思想史意义。 第四节 历史价值的具体表现 一、保存记忆:人类学本体论的需要 (一)自我辨识以维系人类生存的连续性 (二)突破时空局限获得超越感 二、强化民族、国家和文化认同 (一)集体记忆与民族认同 对于个人而言,历史是个人关于过去生活的记忆。同时,历史还是集体记忆。作 为一种集体记忆,历史可以促进民族、国家和文化认同。个人的记忆在有形与无 形的方面维系着个人的认同。 (二)利用历史强化认同的途径 通过强化、重视部分历史记忆可以促进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 10 就中国而言,在回忆辉煌历史、强化民族认同时,利用的主要是中国古代史。 在重温屈辱历史以促进民族认同时,我们利用的主要是中国近代史。 追思、赞美历史上的民族英雄、斥责历史上的民族败类也是强化民族认同、国家 认同的重要方式。 在全球化趋势下,各民族国家都在努力保持自己的特色,延续民族传统的血脉传 承,以求达到民族性和世界性的和谐统一。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世界性以民 族性为前提。 三、维护和普及人类最基本的价值准则 道德与价值不是绝对的、抽象的、而是相对的、历史的,每一时代每个民族具有 不同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不说谎,不偷盗这类准则就为古今中外所普遍承认,具 有长期的稳定性,并不因时空转换而颠倒。 (一)道德判断的古今之别 中国史学历来有褒贬的传统,它主张史学不但要记事,还要进行评价。现代史学 评判矛头也由个人转向社会制度。 (二)道德评判的基本立场 四、为预测未来提供参照 (一)预言与概括 (二)历史语言的限度 第一,重复性有个程度问题。 第二,历史具有重复性并不意味着一定可以做出准确的预言。 历史预言的有 效性总是局限在一定范围之内,它尤其不能准确地预言特定的历史事件。比如讲, 某所学校有几个孩子患了麻疹,可以得出结论说,这种麻疹将会蔓延开来,但是 不能作出特定的预言,说张三或李四一定会得麻疹。历史中的概括作用也是如此。 中编 历史学的基本层面 第四章 历史考证:事实的确定 第一节 历史考证的必要性及其源流 一、考证的必要性 历史科学的本质属性之一是尊重事实、靠事实说话,而事实即包涵于史料之中, 因此历史研究必须以史料为依据,这是最普通的常识。 二、中西考证的源流 第二节 外考证与内考证 一、考证的基本类型与一般途径 所谓外考证,是指考察和确定文本的真伪及其产生的时间、空间等问题;所谓内 考证,则衡量文本内容的可信程度,也就是确定所记与客观事实相符合的程度。 二、外考证:版本、校勘与辨伪 (一)版本的鉴别与校勘 文本分为原本,善本,劣本。 始终校法: 一是对校法,即以同书之祖本或别本对读,遇不同之处,则注于其旁。主旨在校 异同而不校是非,虽祖本或别本有误,亦照式录之,不参已见。 二是本校法,即以本书前后互证,而抉摘其异同,则知其中之谬误。 11 三是他校法,即以他书校本书。 四是理校法,即在无古本可据,或数本互异,而无所适从时,以义理定其是非。 (二)史料文献的辨伪 三、内考证:由知人论世而证实考信 (一)史料记载人信用和能力的考察 (二)订正史料的几种基本证据形式 第三节 考证方法的综合运用 一、多重证据法:殷先公先王考 二、内在和谐原则:胡惟庸党案考 三、演绎推理法:“三年之丧”非殷制考 四、“问答逻辑”:谁杀死了约翰•道埃 第四节 考证的专长与局限 一、专长与局限共生互存 二、应当肯认的几项传统 其一,推原求真,实事求是的传统。 其二,博学多识,力求创新的传统。 其三,修旧起废、订讹补阙,不废天下史文的传统。 其四,谦和谨慎、有错不惮改的传统。 其五,治学方法上与时俱进的传统。 三、理论和方法上的缺陷 传统史学考证的内在局限性:一是过分囿于旧史的体系,不善于或不愿意作研究 体系上的更新。二是过分强调了历史的“客观性”,有意无意地忽视史家主体意 识。 第五章 历史的叙述与编纂 第一节 与历史叙述有关的若干问题 一、历史叙述的发生和演变 二、事、义、文:历史叙述的三要素 三、文史不分的传统 四、历史叙述与历史理解的关系 第二节 传统历史叙述的基本形式 一、以年代为中心的叙述——编年体 二、以人物为中心叙述——纪传体 三、以事件为中心的叙述——纪事本末体 历史叙述通常多是围绕历史事件的系统而展开的,这就要求叙述者能够尽可能地 叙述出每一事件的本末始终。历史事件一般都不是瞬时的,也不是孤立的、定点 的,其本末始终的叙述也有不同的形式。 四、以制度为中心的叙述——典志体 自唐代史学家杜佑撰《通典》之后,这一类型的历史著作形成一种独立的体裁, 过去或称典章制度体(典制体)、典志体、政书体,名目不一。 五、经纬的变动:叙述体裁的多样化 第三节 历史叙述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 一、叙述结构的变动与早期的新式通史 12 这类新编通史在编纂上的共同特点: 其一,历史观和指导思想都基于当时流行的历史进化理念和事物发展的因果律, 相信直线式的历史进步,同时承认这种进步会有反复;学术立场则坚守华夏文化 本位,于译述和著作活动中贯注强烈的民族情感与爱国热情,强调博古通今,以 史为鉴。 其二,贯通全史,划分历史阶段,分期叙述。 其三,叙述内容明显受到近世西方文化史学的影响,不同程度地突破了传统史学 以王朝政治为中心及所谓“帝王将相史”的格局,从而广及于人类生活于社会文 化的各个层面,特别是关注记述社会下层的“民史”。 其四,诸书都采用由西方引进而时兴的章节体,对传统体裁的继承、借鉴和改造 都纳入章节体的组织体系中。 其五,近世早期的通史教材为求通俗易懂,大致用浅近的文言文写成,或接近于 白话,而不完全是白话。 二、多种类型与风格的通史叙述 三、通史叙述的“新综合体”与断代史、专题史的叙述 第六章 历史解释:意义的追寻 第一节 被解释的历史 处于混沌无序状态的历史,使我们难以接近或辨明历史的真相,而解释为我们打 开了一条通道,提供了一种可能。 一、历史离不开解释 二、历史解释的依据 史家的价值理念、历史观、现实观和未来观,以及具体的社会科学原理,是进行 历史解释的依据和参照。 就读历史的意义时,人们不仅以实在的“现在”为参照,还以非实在的“未来” 为参照。 你推倒了一个政府,颠覆了一个帝国,夺取了一片江山,这什么都 不能说明。假如你明天把这片江山弄得更糟,那你就丧失了“起事”的合法性, 而不论这种“起事”的动机多么美好。 第二节 历史解释的基本模式 一、覆盖律模式 二、理性解释模式 三、历史解释的其他类型 第一种修正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是由斯克立文提出的,他主张运用“范常陈述”和“常理”进行 推理和解释。他认为,可用于历史解释的普遍规律是极为鲜见的,所以应当放宽 对普遍规律的要求,而用类法则代替普遍法则。 第二种做法将普遍规律限定在特定的时空范围,从而使它们转化为有限概括。 第三种修正的方案。他也怀疑历史解释中普遍规律的可行性。人是可以自由选择 的,因此人的事件中无定律。 (1)事件的连续性模式,即不必引入普遍规律,只要把历史事件按事件先后依 次排列,事件的起源就自然得到了解释。 (2)可能性解释模式,即解释历史事件如何可能发生,而不是做出必然的判断。 (3)概念解释模式,即通过普遍概念可以把一些个别事件综合为一个整体,它 注意的不是事件的共性,而是事件的联系。 13 第三节 历史解释应用举例 一、明清小农经济:“萌芽论”与“过密化(内卷化)” 黄宗智认为农村经济变迁有三种:首先是单纯的密集化,产出或产值以与劳动投 入相同的速率扩展;其次,过密化,总产出在单位工作日边际报酬递减为代价的 条件下扩展;第三,发展,即产出扩展快于劳动投入,带来单位工作日边际报酬 的递减。 过密型增长主要依靠由粮食作物转向劳动更为密集的经济作物,尤 其是棉花和桑蚕。 二、法国大革命:社会解释与政治文化解释 三、清代思想史:外缘因素与内在理路 在中国学术思想史绵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清代的学术思想可以说处于一个辉煌 璀璨的重要时段。在学风上,清初力矫晚明王学末流“束书不观,游谈无根”之 弊,竭力提倡实事求是,易主观为客观,改空谈为证实,处处求证据,不尚空谈。 在此风气的影响下,清代学术进入了一个对既往成果进行清理、总结的时代,以 考据为特征的乾嘉汉学风靡一时,与此相关的文字、音韵、训诂、辑佚。目录、 版本等各门学科也迅速发展并取得了客观的成就。“考证学”几乎成为清代学术 思想的代名词。 历史解释不具有终极性,而是有点类似于盲人摸象,一种解释无论如何圆满周密, 也不可能穷尽历史的真相。历史解释不具有唯一性、排他性,而应当是多种路径 兼容互补。从这一意义上说,开放性是历史解释的生命。 下编 历史学的现状与未来 第七章 现代史学的基本特征:(一)研究领域的扩张 第一节 比较史学 一、比较史学的发展历程 比较史学是现代史学中一个主要从事历史比较研究的派别。所谓历史比较研究, 就是历史学家在研究中使用比较的方法,即通过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历史现象的 比较,来加深、扩大和验证对历史的认识,它往往要求跨越不同的研究领域和研 究对象。 思想家的历史比较从根本上说仍然是思想的比较而不是历史学的比较。历史比较 方法真正被历史学家普遍接受只是近百年的事情。 在中国,历史比较研究也有悠久的传统。比如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1921 年) 二、比较方法的功能及局限 比较史学之所以受到当代史学家的重视,是因为比较方法在历史研究中起着越来 越重要的作用。首先,历史比较方法有助于历史学家从宏观上把握历史,避免历 史研究的片面性和狭隘性。 第二,历史比较方法有助于发现人类历史的普遍 性。 第三,历史比较方法有助于揭示不同历史现象的特殊性。 第四,历史 比较方法为历史的评价提供了尺度。 第五,历史比较方法可以帮助历史学家 检验或修正某种历史认识。 再例如美国历史学家特纳曾把美国民主制度的形成归因于边疆的扩张。后来一些 美国历史学家对这个问题重新进行考察,把美国的西进运动同加拿大、南非、澳 大利亚、巴西等国的边疆扩张作了对比,发现边疆扩张并不一定都产生民主制度, 从而推翻了特纳的结论。 14 首先,历史比较方法虽然为历史学家认识历史提供了一条可供选择的途径,但它 不会自动得出结论。 其次,历史比较研究只是研究历史的一个特定的角度,它不能取代其他角度的历 史研究。 三、比较研究的工作程序 第二节 口述史学 一、口述史学之今昔 首先,传统史学只把口头传说当作一种辅助性的东西,而现代口述史学则把口述 资料作为研究写作历史的主要依据,许多著名历史著作都是完全根据口述史料写 成的。 其次,传统史学家在使用口述资料时尽量避免主体意识的掺入,处理 口述资料时也强调保持其原有风貌,排除史学家的个人印记。现代口述史学家则 公开承认口述资料中主观因素的存在。 第三,传统的历史写作是少数知识分 子的专利,是历史学家为人民群众写历史;而现代口述史学则主张历史学家和人 民群众一起写历史,或者干脆就是由人民群众自己来写历史。 第四,传统口 头资料的来源仅局限于上层人物,相比之下,现代口述资料则具有范围广的特点, 几乎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第五,传统史学对口头资料的搜集是一种比 较粗糙和简单的活动,不需要任何理论的指导,而现代口述史学已经有了专门的 理论探讨甚至理论体系。 二、“过去的声音”:口述史学的功能与价值 第一,口述资料可以作为文献资料的补充。 第二,口述史学恢复了普通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地位。 第三,口述史学是当代历史研究一个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它能把一些看上去琐碎 的日常生活细节连接成一个宏大的丰富多彩的历史整体,使人们从中深刻 体会 针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昆山之路icu常用仪器的管理名人广告失败案例两会精神体会 出 时代的变动。 第四,口述史学有助于历史学家深入揭示历史上人们的意识和情感。 第五,口述史学如实地再现了落后国家的历史,有助于打破陈旧的欧洲中心论的 史学模式。 三、口述史学的缺陷 首先是口述资料所可能带有的主观性和片面性。 从认识论的角度说,一个历 史事件只要经过了回忆,它就不再是原来的历史事件了,回忆者的个人偏见、怀 旧的情绪、童年的不幸经历、对亲人的情感以及健康的妨碍等都可能使回忆发生 扭曲。 其次,口述史学也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它比较适用于缺少文献资料的 特定的领域或细小的问题,不太适合研究庞杂的问题。对以统计为主的经济史、 人口史和以原始文件为主的政治史制度史,口述史学也难以发挥作用。另外,口 述资料的调查往往要花费大量金钱,口述史学家需要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交 往能力,这些都无形中增加了开展口述史学的困难。 第三节 社会史学 一、充满歧义的社会史概念 第一种观点认为社会史是政治史以外剩余的历史。 第二种观点认为,社会史是社会整体的历史。 第三种观点认为,社会史是关于普通人日常生活的历史。 第四种观点以英国历史学家卡尔为代表,认为社会史就是历史学与社会科学的结 合。 第五种观点认为,社会史是社会问题的历史。 15 史学界大致都承认社会史的三个基本特征:一是注重社会结构和社会变迁,从社 会的角度去看人类的全部历史;二是突出普通人特别是社会下层在历史上的作 用;三是理论和方法的跨学科借用。 二、社会史的新领域 城市史与西方国家城市化的过程相伴而生。1933 年美国历史学家老施莱辛格出 版了《美国城市的兴起,1878-1898》。1961 年美国历史学家兰帕德在《美国历史 评论》上发表了《美国史学家与城市化研究》。阐述了城市史的理论和方法。他 认为,城市史不应只限于研究城市实质和城市活动,而应着重研究城市化过程, 建立一套全面的、探索性的“群体结构”理论,突出人口、环境、科学技术水平、 社会流动和管理等因素的作用。1968 年写了《城市史的范围》。 三、繁荣过后的思考 首先,社会史学的研究课题有越来越细小的趋势,给人以琐碎、繁杂的感觉。 其次,社会史学过多地依赖社会学和其他学科的理论与方法,而自身必要的理论 概括却严重不足。 第三,社会史学有片面排斥政治史的倾向。 政治史和社会史还是有密切关系的,一个复杂的政治问题往往放到广泛的社会史 范围里才能得到透彻的说明。 第四节心态史学 一、何谓心态史 心态史学一般研究的是历史上社会群众(某一部分或集团)所共有的观念和意识, 这种观念和意识在民间世代相传,不会因政权的更迭而发生突变,因此,它不同 于官方的意识形态,而是人类社会精神文化最具稳定性的部分。 二、心态史:从法国到世界 三、走向历史的深处:贡献与缺憾 第八章 现代史学的基本特征:(二)科际整合 第一层次是在历史研究中借用或引进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如社会学的模型分 析、语言学的结构分析、心理学的精神分析、人类学的田野调查、自然科学的计 量统计、横断学科的系统方法等;第二个层次是历史学与其他学科合作进行历史 课题的综合研究。第三个层次是在历史学和其他学科的边缘地带形成新的交叉学 科。 第一节 现代历史学走向科际整合的必然性 一、科学的内在整体性 现代科学整体化的趋势还表现在科学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渗透和跨学科的研究 倾向上。 这些新兴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出现表面上看是学科的细化,实际 上却打破了原有学科封闭和孤立的状态,消除或模糊了原有学科的界限,在原有 学科之间建立起共同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式,从而为科学更大规模的综合创造了 条件。 二、历史学的综合性 历史学是一门古老的学问,但它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却是近代的事情。近代 以前,历史学同其他学科的界限是比较模糊的。 三、可能的误区 第一,跨学科研究不是概念、属于、分析模型的简单照搬,而是两门或多门学科 16 的融会贯通和实质性的交流。 第二,跨学科研究应注意历史与现实的区别,注意现实社会科学方法在研究历史 时的局限。 第三,历史学家必须随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在跨学科研究中坚持历史学家的自我 和历史学的学科独立性。 第二节 历史学与人类学的整合 一、历史学与人类学的互动 由于历史人类学更加注重普通人民群众的非事件的默默无闻的日常生活,因此它 并不依赖传统的历史文献,而是大量采用了以往被旧史学所忽视的诸如财政和司 法档案、财产调查、税收账目、教区文书、审判记录等历史资料,还有口述史料 和各种考古文物,在方法上强调历史叙述和实地调查的对话式并置。 二、“深度描述” 三、历史人类学在中国 第三节 历史学与社会学的整合 一、历史学与社会学:从对抗到合作 二、社会学引起的历史学变革 历史学家对理论的态度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是顽固地拒绝理论,这种 人已经越来越少;第二种是接受某种理论并在研究中遵循它,如许多马克思主义 者;第三种是看重理论但又不受制于理论,只是用理论来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或 者说用理论来发现问题而不是寻找答案。 三、未来的道路 首先,历史学和社会学的关系并不是一种平衡的关系。 其次,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还很难消除彼此的隔阂和偏见,反对学科整合的势力 仍然存在甚至还很强大。 第三,就目前来看,历史学与社会学的整合尚处在比较低的层次,仅限于借用对 方的理论、方法、概念、视角形成以历史学为主的社会历史学或以社会学为主的 历史社会学,基本上还是在各自学科内部打转。 最后,在历史学跨社会学研究的过程中,存在着滥用或误用理论模式的危险。历 史学家的弱点是轻信理论,常常把社会学当作可以任意从中选取概念的理论库。 第四节 历史学与自然科学的整合 一、近代以来自然科学对历史学的影响 二、计量史学的兴衰 三、新趋势:环境史的兴起 第九章 历史学的新动向:后现代主义 第一节 后现代主义对历史哲学的挑战 一、断裂的历史 后现代主义者与之针锋相对,他们怀疑进步,否认历史的连续性。 福柯特别 强调历史的“断裂”。 历史学的基本特点是强调事件的延续性,而这种延续性 是建立在人们的时间观念上的。时间自然是不断流逝、前后相继。但时间的延续 性并不能保证历史的延续性,因为每个历史事件都是个别的、不延续的。历史学 强调连续性,实际上与人们的时间观念关系不大,而与历史学所采用的写作方式 有关。 17 二、破碎的历史 后现代主义拒绝总体化的历史,不但否认历史的连续性,还刻意突出历史的破碎。 既然历史本身是破碎不堪的,历史学研究也就日益局部化和碎片化。史学的碎化 源于对所谓宏大叙事的解构,对大预设的抛弃,是整个社会世俗化的结果。 历史的碎化使微观史学取代宏观史学成为一种流行的研究模式。微观史唤起了学 界对宏观史派所主导的解释模式的不满。宏观史学在很大程度上是现代主义的东 西,而微观史学则是后现代主义的重要特征。 三、多元的历史 具体到中国史的研究比较典型的是美国史学家柯文对欧洲中心论支配性影响的 深入反思。在 1984 年出版的《在中国发现历史》一书中,他开篇即提出:研究 中国历史,特别是研究西方冲击之后中国历史的美国学者,最严重的问题一直是 由于种族中心主义造成的歪曲。 后现代主义视野中的历史是多元的、具有多个中心的,或者说根本没有中心。 后现代主义瓦解了连续的、整体的、一元的历史,只承认断裂的、局部的、多元 的历史,从根本上放弃了对宏观历史的追求和探究。 第二节 根本冲击:历史知识的客观性 一、知识与权力的互动 长期以来,政治意识形态是左右历史学的一种重要的权力因素。 二、历史学=文学 一般后现代主义者确认历史学的文学性质时,首先强调语言的作用。 历史学 必须运用于文学相同性质的语言,借助各种修辞方法表情达意。这样,历史叙述 就可能成为一种文字创作活动。 历史学家的写作活动可归结为三个过程:第一个过程是原始的素材、碎片或者资 料。第二个过程是编年史,编年史没有逻辑的起点和终点,就是说编年史的作者 从哪儿开始写,那么历史就从哪儿开始;他在哪儿搁笔,在什么时候搁笔,历史 就在哪个地方结束。在此基础上进入第三个过程,叫做带故事性的历史,即今天 的历史学家在经过原始材料、编年史之后,我们今天在写历史的时候开始给它加 上头、尾、结构、逻辑,把过去那些没有逻辑的历史起点和终点的事加上逻辑的 开端和终点,这实际上像编故事一样。 三、文本与真实 第一,既然文本具有自主性,文本之外,别无他物,其存在不以一定的客观内容 为基础,那么历史学与作为客体的过去原本牢不可破的关系就被切断了。 第二,将历史当做文本,还引起了史料观念的刷新。 第三,对证据的态度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观点认为证据本质上是某些已发生 的往事的证明。但当历史被视作文本之后,证据不再针对过去,而是针对关于过 去的其他解释。 第四,历史解释的随意性增大,无客观标准可循。 第三节 后现代主义对史学研究的具体影响 一、后现代主义史学诞生的基础 社会史特别关注普通人的历史,关注人们的日常生活,重视下层群体的状况。 二、后现代史学的支柱:新文化史和女性史 三、后现代主义与中国史研究 1990 年代以来,后现代主义进入中国,激起了人文学术界的回响。 后现代史学专著以熊秉真的《童年忆往》和卢建荣的《分裂的国族认同》为代表。 18 积极引进后现代方法研究中国史的是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他们在地方史和口述 史方面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和尝试,形成一种“新社会史”。“新社会史”有三个选 择:一是把研究对象从对普遍性的关注转向对地方性的关注,从抽象的概念世界 转向日常的生活世界。二是实现历史认识论的转变,吸收后现代的文本解读方法。 三是摆脱以美国中国学为中心的中国研究,建构本土化的中国历史叙述。 推荐阅读书目 后记
本文档为【提纲要点《史学引论》 王学典 手打校订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42966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253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18
分类:
上传时间:2012-02-12
浏览量: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