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世界文明史简编

世界文明史简编

举报
开通vip

世界文明史简编第一章 中世纪:中世纪(Middle Ages)(约公元476年~公元1453年),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时代(主要是西欧),自西罗马帝国灭亡(公元476年)数百年后起,在世界范围内,封建制度占统治地位的时期,直到文艺复兴时期(公元1453年)之后,资本主义抬头的时期为止。“中世纪”一词是15世纪后期的人文主义者开始使用的。这个时期的欧洲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统治。封建割据带来频繁的战争,造成科技和生产力发展停滞,人民生活在毫无希望的痛苦中,所以中世纪或者中世纪早期在欧美普遍被称作“黑暗时代”,传统上认为这是欧洲文明...

世界文明史简编
第一章 中世纪:中世纪(Middle Ages)(约公元476年~公元1453年),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时代(主要是西欧),自西罗马帝国灭亡(公元476年)数百年后起,在世界范围内,封建制度占统治地位的时期,直到文艺复兴时期(公元1453年)之后,资本主义抬头的时期为止。“中世纪”一词是15世纪后期的人文主义者开始使用的。这个时期的欧洲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统治。封建割据带来频繁的战争,造成科技和生产力发展停滞,人民生活在毫无希望的痛苦中,所以中世纪或者中世纪早期在欧美普遍被称作“黑暗时代”,传统上认为这是欧洲文明史上发展比较缓慢的时期。 亚洲:亚洲(Asia)是亚细亚洲的简称,是世界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洲。其绝大部分土地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传统上被定义为非洲-亚欧大陆的一部分。全称是亚细亚洲,意思是“太阳升起的地方”。相传亚细亚的名称是由古代腓尼基人所起。频繁的海上活动,要求腓尼基人必须确定方位。所以,他们把爱琴海以东的地区泛称为“Asu”,意即“日出地”;而把爱琴海以西的地方则泛称为“Ereb”,意为“日没地”。Asia一词是由腓尼基语Asu演化来的,其所指的地域是不很明确的,范围是有限的。到公元前一世纪Asia已成为罗马帝国的一个行政省的名称,以后才逐渐扩大,包括现今整个亚洲地区,成为一个世界最大的洲名。 海洋文明:海洋文明是人类历史上主要因特有的海洋文化而在经济发展、社会制度、思想、精神和艺术领域等方面领先于人类发展的社会文化。所以,一种海洋文明之所以能称为海洋文明,一是它要领先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二是这种领先主要得益于海洋文化,两者缺一不可。 2、 了解重大的古代亚非文明,分析它们与河流的关系,并思考地理环境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关系 地理环境与人类物质生活资料的关系 地理环境和人类生产力发展为"正相关"关系:文明形成后,地理环境越好,则越有利于文明发展,促使了各文明发展的不平等,自然条件优与劣,富与贫都直接影响农业生产力. b. 环境对生产的作用更重要还表现在对生产力的性质和特点的影响: ◆ 环境的差异性影响着自然产品的多样性.差异大,产品多,有利于促进民族内部成员形成自然分工. ◆ 环境差异形成了各民族国家不同的经济生活.(如:雅典和斯巴达) ◆ 各具特色的经济地区之间进行商品交换,从而打破了各地区原先的地理界限,加强了交往,加强生产力多样性的形成,促进社会发展. c. 环境对生产关系和社会组织及上层建筑也存在影响.这主要使通过生产力发展的不同特定间接造成的. 大规模的畜牧业民族,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主要财产是畜群,因此它们对土地私有的观念比农业民族淡薄,社会组织也长期保持宗法家族和氏族制,而不象农业民族一样以地区划分.(农业民族,如我国的地方主义,排外情绪浓厚;落叶归根的观念) 另外,同样是农业文明,同样是封建制国家,中国,西欧的农业文明以及封建制特点却完全不同.其中原因之一就是环境因素 另外,地理环境对民族性格,意识形态和文化特点也起到直接的影响.  第二章 1.金字塔 埃及的金字塔(Pyramids)建于4500年前,是古埃及法老(即国王)和王后的陵墓。陵墓是用巨大石块修砌成的方锥形建筑,因形似汉字“金”字,故译作“金字塔”。埃及迄今已发现大大小小的金字塔110座,大多建于埃及古王朝时期。在埃及已发现的金字塔中,最大最有名的是位于开罗西南面的吉萨高地上的祖孙三代金字塔。它们是大金字塔(也称胡夫金字塔)、海夫拉金字塔和门卡乌拉金字塔,与其周围众多的小金字塔形成金字塔群,为埃及金字塔建筑艺术的顶峰。 2、法老1.古埃及时期拥有绝对权威的君主,居于权利结构的顶峰2.他的意志就是法律3.他被奉为神或神的后裔,为专制统治提供依据4.被视为全国土地的最高所有者5.依靠强的军事力量对内专制,对外发动侵略战争6.第三王朝开始建设金字塔. 3、美尼斯 : 古埃及第一个法老,约公元前3000年底统一上下埃及,开创埃及第一王朝,并在尼罗河三角洲建立孟斐斯城 4、象形文字 : 古代埃及大约在公元前4000年代末叶发明了文字。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主要用于雕刻和宗教方面,后为实现现实生活尤其是经济生活需要而化繁为简,先后形成祭司体和民书体。4000BC发明象形文字虽处表意阶段,但影响狠大。地中海东岸腓尼基人创造22个字母,后来又派生出希腊字母,象形文字是现代欧洲一切字母直接或间接的源头。 5、木乃伊 : 木乃伊,即干尸。古代埃及人用防腐的香料殓藏尸体,年久干瘪,即形成木乃伊。古埃及人笃信人死后,其灵魂不会消亡,仍会依附在尸体或雕像上,所以,法老王等死后,均制成木乃伊,作为对死者永生的企盼和深切的缅怀。 古埃及人不论贫富贵贱,死后都要被制成木乃伊。这是因为古埃及人相信,人是由躯体和灵魂构成的,即使在阴间的世界里,死者仍需要自己的躯体。尸体并非“无用的躯壳”,只要这个躯壳一直保存完好,就可以一直用下去。灵魂随着肉体的点滴破坏而逐渐丧失,而肉体的彻底毁灭则意味着灵魂的全部消亡。只要保存住肉体,让灵魂有栖身之处,死者就能转世再生。 1、 古埃及重大成就 : 1.创造了象形文字,对古希腊及周边地区和欧洲文字有重大影响 2.在建筑方面有神殿,雕刻,金字塔等建筑艺术 3.在自然科学(天文,数学,物理,医学等)都取得成就。古埃及历法是人类第一部太阳历。掌握十进位,计算面积,制作木乃伊等。 第三章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汉谟拉比法典: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统治时期编制的,是目前所知的世界上第一部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当时发达的奴隶制的产物。又称石柱法。法典分引言,正文,结语三部分,内容涉及经济法,民法,婚姻法,民法和刑法等多个领域,严格保护私有财产,维护奴隶主等剥削阶级的利益,较清晰的向后人展示了古代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经济状况。法典将居民分为三级: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奴隶。 (《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颁布的一部法律,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比较系统的法典。法典全文用楔形文字铭刻,除序言和结语外,共有条文282条。包括诉讼手续、损害赔偿、租佃关系、债权债务、财产继承、对奴隶的处罚等。) 2、吉尔加美什史诗:世界上第一部史诗,两河流域文学最杰出的作品之一,出土于尼尼微。主要描述了英雄吉尔伽美什最初施暴政,激怒了神而饱受磨难。在经过漂荡归来之后,终成为洗尽前非的贤君。史诗歌颂了友谊及不畏邪恶的勇敢精神,反映了人们探索生死奥秘的愿望,也表现了人们反抗神意最终难逃失败的悲剧色彩。史诗的泥版现藏于大英博物馆。 3、楔形文字: 楔形文字是苏美尔文明的独创,最能反映出苏美尔文明的特征。 苏美尔人用削成三角形尖头的芦苇秆或骨棒、木棒当笔,在潮湿的黏土制作的泥版上写字,字形自然形成楔形,所以这种文字被称为楔形文字。 楔形文字对西亚许多民族语言文字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西亚的巴比伦、亚述、赫梯、叙利等国都曾对楔形文字略加改造,来作为自己的书写工具。甚至腓尼基人创制出的字母也念有楔形文字的因素。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可是,由于它极为复杂,到公元1世纪,就完全消亡了 4、苏美尔城邦: 城市文明。苏美尔文明实际是城市、城邦文明。城邦是一个中心城市结合周围村落组成,地不过百里,人不过数万,小国寡民。在世界历史上最早建立城市的民族。早在公元前4300――前3500年,苏美尔人就在两河流域内部平原上建立了不少城市,如欧贝德、埃利都、乌尔、乌鲁克、捷姆迭特•那色等。城市的建立,标志着两河流域南部地区氏族制度的解体和向文明时代的过渡。公元前3500-前3100年,两河流域由农村到城市的发展过程进一步加快了,到公元前 3100~前 2800年,两河流域南部已经形成了数以十计的城邦即城市国家,主要有埃利都、乌尔、乌鲁克、拉伽什、乌玛、苏鲁帕克、尼普尔、基什、西 帕尔等。 5.通天塔《圣经·旧约·创世记》第11章宣称,当时人类联合起来兴建希望能通往天堂的高塔;为了阻止人类的计划,上帝让人类说不同的语言,使人类相互之间不能沟通,计划因此失败,人类自此各散东西。此故事试图为世上出现不同语言和种族提供解释 在希伯来语中,“巴别”是“变乱”的意思,于是这座塔就称作“巴别塔”。也有人将“变乱”一词解释为“巴比伦”,称那座城叫“巴比伦城”,称那座塔叫“巴比伦塔”。 6、美索不达米亚及其地理位置: 美索不达米亚来自希腊语,意指“两河之间”是指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土地,但事实上,所指的地理范围要广阔得多,包括受到两河之间产生的那种文明同化的地区。就今天来说,两河流域相当于今天的伊拉克一带。 第四章 古代印度与佛教文明 1.印度“印度”一名来自印度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印度河,古代印度的地理概念指整个南亚次大陆。我国最早知道印度是西汉张骞通西域的时候,最初称印度为身毒,后来称为天竺、贤豆等。唐代高僧玄奘西行之后在其著作中始称印度,这一称谓沿用至今。   公元前2500年左右,印度河流域出现了灿烂辉煌的城市文明——哈拉帕文明。但在自然灾害和外族入侵的双重打击下,哈拉帕文明逐步消亡。约公元前14世纪,来自南俄草原的游牧民族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地区征服了当地土著,于公元前一千纪初期在印度逐步建立奴隶制国家,从而形成高度发达的文明。婆罗门教形成于这一时期,以神的名义制定的种姓制度一直影响到今天。 2、释教 : 佛教大约在公元前4世纪时, 通过水路传入战国时期的中国,后又在秦朝初年通过陆路传入中原。佛教在中国的正式确立应该是在西汉时期。南北朝时期佛教传到了中国许多地区,被称为“释教”,意思是释迦牟尼创产的宗教职工。 3、四谛说 : 佛教教义。即苦、集、灭、道四谛。 1. 苦谛:人世间充满痛苦,苦海无边。人生也是一个连续不断的痛苦过程 2. 集谛:探讨人生痛苦的原因是人的渴求 3. 灭谛:断灭世俗痛苦的根本是消除欲望 4. 道谛:阐明进入涅磐境界所应遵循的途径和方法 (这是佛陀证悟并晓示世人的关于人生真实状况的价值判断及其解脱道路的真理。谛,即真理义。所谓四谛,即:①苦谛。说人生存在的本质为苦,这包括肉体的精神的痛苦,和生命中永远无法满足的企望,追求,必然遭受的挫折,以及关于生存的焦虑。佛教总结有8类苦。②集谛,又称习谛 。具体指业与惑 ,它们是人世痛苦的根源。在如何说明这种苦因的作用过程中引出佛教的十二因缘论。烦恼及烦恼增上所生业可以说是有情众生在生死中流转的原动力。简言之,烦恼及业是生存于痛苦现状中的根本因。③灭谛。揭示世间诸苦可以断灭,因而造成生死轮回的十二因缘的锁链是可以打破的。灭谛可以导向一条清净的超越性的存在,称为涅槃。④道谛。它揭示出断灭惑业及烦恼,趣向涅槃解脱的清净行,这就是八正道。八正道是唯一可以超脱世间因果而出世间的途径,它自身就包含了知苦、断集、证灭、修道的全过程。) 4、种姓制度 : 印度的种姓制度,社会成员被划分为四等: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关于起源,肤色是一个基本因素。前三个种姓由雅利安人自己的职业等级即祭士(婆罗门)、 武士贵族(刹帝利)和农民(吠舍)组成。第四种姓(首陀罗)留给达塞人。 四个基本特征:一是严格的等级制;二是与职业相联系;三是世袭 ;四是,种姓之间的隔 性,互相的接触有限制。 影响:种姓流行使印度民族概念淡化了。在印度的历史上,国家难于统一、外族十分易于入侵,可能种姓制度是重要原因之一。种姓制度使印度社会具有超稳定性,因为职业是固定的,等级是固定的,统治与被统治关系是固定的,经济关系也是固定的。在印度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次改朝换代和外族入侵的事件,但都未能触动种姓制度。 5.印度教源于古印度韦陀教及婆罗门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它拥有10.5亿信徒(1993年统计数),仅次于拥有15亿信徒的基督教和11亿信徒的伊斯兰教。所谓“印度教”是存在于印度本土上的宗教、哲学、文化和社会习俗的综合称谓,它的信仰、哲学、伦理观点等复杂多样,甚至相互矛盾。印度的社会等级、集团和不同的文化阶层有着各自相异的信仰和实践。这种综合性、多样性使人们很难对印度教的信仰和特征作出公认、明确的定义。这个词是由与印度毗邻的阿富汗、俻路支和波斯等省的穆斯林叫起来的。在印度西北部边界上,有一条叫辛度的河,穆斯林因为发不准辛度这个音,所以便把这条河叫做印度河,把住在这一带的居民叫做印度人。” 1. 佛教知识 :P50~61 佛教。佛教创始于佛陀,佛陀的本名是乔达摩•悉达多(Gutama Siddhartha)。他原是喜马拉雅山麓今尼泊尔南方释迦族的王子(生卒年代大致在公元前623一543年之间,亦有说在前563—480年、前463—383年)。“佛陀”的意思是“觉悟者”,中国曾译为“浮图”。在各种文献中,对他的称呼颇多,如“释迦牟尼”等,而最为中国人所熟悉和爱用的名称则是“如来佛”。佛陀及其教团,专心致志于探讨的是人类内心世界的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人类如何摆脱人生苦恼的问题。“精进”于探索这一传统在印度几乎延续至今。 佛教的基本教义是四谛,基本内容是:1、“苦谛”,说明人生所经历的生、老、病、死等一切皆苦;2、“集谛”,说明一切苦的原因在于欲望,有欲望就有行动,有行动就会造业,造业就不免受轮回之苦;3、“灭谛”,说明必须克制一切欲望,达到不生不灭的涅槃境界,从而消灭苦因,断绝苦果;4、“道谛”,说明要达到涅槃必须修道。同时,佛教还提出了具体实践四谛的“八正道”,即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佛教的发展和传播。早期的佛教不承认什么神的存在,不承认有永恒的物质存在,认为一切物质都是变化着的,最初佛教不设庙宇。公元前三世纪,阿育王皈依佛教并给佛教盖了很多寺庙,佛教也因阿育王(?一前232)的保护而盛行一时,同时又派传教师到周围国家传教,使佛教逐渐成为世界性宗教。佛祖创立佛教一百年后,佛教发生分裂,分为“上座部”和“大众部”,称为“部派佛教“。以后又分裂出“大乘“佛教,以前的佛教被统称为“小乘“佛教。 佛教向亚洲各地传播,大致可分为两条路线:南向最先传入斯里兰卡,又传入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国。北传经帕米尔高原传入中国,再由中国传入朝鲜、日本、越南等国。 自佛教兴起以后,婆罗门教趋于衰落。约四、五世纪以后(笈多帝国),婆罗门教进行了重建,吸取了耆那教和佛教教义中的精华,并改称印度教,重新在印度取得了主导地位,而佛教在印度的影响和地位则日渐衰落。 概要了解美洲的印第安文明P111~113 美洲印第安人的三大文明是:位于今尤卡坦、危地马拉和英属洪都拉斯地区的玛雅文明、位于今墨西哥地区的阿兹特克文明和从厄瓜多尔中部到智利中部、延伸3000英里的印加文明。 玛雅人以其艺术和科学的显著发展而闻名于世。他们独自发展了表意文字。用字母或记号作为表达思想的传统符号。为了计算时间、预言未来和为献祭和主要的丧葬事宜推算吉日,他们还研究了天体的运动。由经过专门训练的祭司搜集的天文学知识非常广泛,玛雅人的复杂的圣历以共同周期为基础;这种周期在其倍数与时间相一致时便并入更大的周期。他们的有些历法计算跨越几百万年——这是一个给人印象极为深刻的时间范围方面的观念,如果我们回想起最近在欧洲,世界的创造是如何被确定在公元前4004年的话。  玛雅人的城市,是举行仪式的中心,而不是要塞、居住地或行政首都。因为玛雅人从事的是刀耕火种的农业;这种农业在两、三年内便耗尽了土壤的肥力,因此,他们需要不断地迁移村庄驻地。为了平衡这种暂时的生活方式,玛雅的耕种者们在主要是举行宗教仪式的中心建立了一些巨大的石头建筑物,以此来表承他们的社会的统一。这些建筑物是巨大的金字塔庙宇和公共住宅,祭司和新教徒可能就住在这里。这种建筑物完全靠石制工具建成,用雕刻加以装饰;这些雕刻在美洲是无与伦比的。现被列为世界伟大的艺术之一。 同爱好艺术、富有知识的玛雅人相比,阿兹特克人显得粗野好战;这一对比使人联想起东半球的罗马人与希腊人之间的悬殊差别。实际上,阿兹特克人是后来才进入墨西哥的。几个世纪内,这里相继形成了一系列高度发展的社会。这些社会很容易遭到来自干旱的北方的蛮族的攻击;自然,这些蛮族是被肥沃的土地所吸引而迁移南下的。最后一批入侵者就是阿兹特克人。他们在特斯科科湖的一些岛屿上定居下来,然后,占据了阿纳瓦克谷地的大部分地区。随着人口的增长,岛屿变得非常拥挤,阿兹特克人通过建造"浮动园地"来扩大耕地面积。"浮动园地"是一些在湖底丛生的杂草上面铺垫上湖土、由生长的杂草固定在湖底的浮岛。直到今天,某些地区仍使用这种耕作方法。每次播种之前,农民们都要挖些新的湖上,铺在"浮动园地"上,因此,其表面随着一次次耕种而不断增高。然后,农民们再挖去表层的泥土,用于建造新的"浮动园地",于是开始了一个新的循环。 最后谈谈秘鲁的印加人。应该指出,"印加"是其君主的称号,因此,虽然习惯上称印加人为印加印第安人,但严格地说,这样称呼是不正确的。实际上,他们是擅于饲养美洲驼和种植马铃薯、操克丘亚语、属于克丘亚种族的许多部落中的一个。12世纪,他们在库斯科谷地定居下来,不久便统治了这个地区。在早期阶段,他们的战争首领逐渐建立起一个王朝,而他们的部落成员则成为其他部落中的贵族。  这一帝国在地理上由完整的道路系统紧紧地连接成一体;大面积的灌溉系统同样很重要,它使印加帝国成为繁荣昌盛的农业国;当时的通讯靠由驿站和信差组成的综合系统维持;  复杂的朝廷仪式和基于太阳崇拜的国教,进一步促进了帝国的统一。印加帝国被认为是有史以来世界上最成功的极权主义国家之一。 第六章古希腊文明 1.两希文明 : 一个是希腊—罗马文化,另一个是希伯来—基督教文化 双希文明,又称“两希文明”,代指:希腊——罗马文明(文化)、希伯来——基督教文明(文化),被称为欧洲文明的源头。西方文明的源头可以用两个希概括,现代西方文明有两个源头:一个是古典文明,一个是基督教文明,习惯将源头最小化为两个希,就是希腊文明与希伯来文明。 我们在这里所说的古典文明首先是指古希腊文明,其次也包括之后的古罗马文明。其中,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开端与核心组成部分;希伯来文明系指统治西方精神世界千年之久的基督教文明,基督教是从希伯来文明或小一点说希伯来人的宗教犹太教脱胎而来,基督教的创始人耶稣被钉上十字架的时候,其实还是犹太教的一小支派别的精神与组织领袖。 2.荷马时代 : 公元前11世纪到前9世纪,《荷马史诗》反映的时代,又称英雄时代。它处原始社会解体向阶级社会过渡的时代,已由青铜时代过渡到铁器时代。农业与手工业分离。当时军事民主制盛行,三种机构为:民众会,长老议事会,军事首领巴赛勒斯。当时多利安人入侵毁灭了迈锡尼文明,使希腊步入文化低落的黑暗时代。 (国内外用来概括古希腊史的一个大阶段(前11—前9世纪)的传统术语。因过去关于这一时期的知识主要出自可能为荷马所作的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故名。由于史诗中的主人公皆为“英雄”人物,故又有“英雄时代”的说法。但随着百余年来考古发掘成果,属于这一时代的实证史料日益增多,逐渐取代不太可靠的史诗材料,国外学者已使用其他术语来替换这一概念。但也有部分人从约定俗成的意义上继续使用它。该时代的希腊社会看来退回到原始社会末期,没有文字、宫殿、国家、城市,因此又常被称作“黑暗时代”。但是阶级社会的曙光已经出现。铁器得到应用,居民从事农业、家畜饲养业,手工业、商业有初步发展。在生产力的这种发展水平上,土地私有制已产生,贵族、平民、奴隶阶级均已出现。贵族把持氏族、部落的管理机构,军事首长(王,希腊人称巴赛勒斯)掌有军事指挥权、宗教祭祀权和部分社会管理权,国家即将从军事民主制状态下的原始社会脱胎而生。) 3.马拉松赛跑: 超长距离赛跑的一项。公元前490年 希腊 人在 马拉松 地方同敌军作战取得了胜利,有士兵 斐迪辟 (Phidippides)从 马拉松 平原不停顿地跑到 雅典 (全程42,195米)报捷后即死亡。为了纪念历史上这一 事迹 优秀志愿者事迹材料平安创建事迹材料优秀班集体事迹材料工会先进集体事迹材料优秀教师事迹300字 ,1896年在 希腊 雅典 举行的近代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就用这个距离作为一个竞赛项目,定名为马拉松赛跑。 4.奥林匹克运动会 : 奥林匹克运动会(Olympic Games) 是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办的包含多种体育运动项目的国际性运动会,每四年举行一次,来源于古希腊的奥林匹亚村。公元前884年,希腊的伊利斯城邦和斯巴达城邦发生了一场为争夺奥林匹亚的战争。当时,频繁的战争使广大平民百姓厌弃诉诸武力,渴望和平的生活。遂后经协调,双方订立了神圣条约,规定奥林匹亚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地方,并将其作为和平的圣地和竞技的场所。按照规定,赛会前后一段时间整个希腊境内要实行“神圣休战”。 第1届古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在公元前776年举行的。每隔1417天(即4年)举行一次。优胜者可获象征荣誉的橄榄冠外,还要在运动场的墙壁上刻下每个获胜者的名字。此外,对三次获得冠军的运动员,还要在宙斯庙旁为他们塑像,以示表彰和纪念 古奥林匹克运动会共举行287届,公元394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下令废止奥林匹克运动会。 19世纪末由法国的顾拜旦创立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从1896年开始奥林匹克运动会每四年就举办一次(曾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中断过三次),会期不超过16天。奥林匹克运动会现在已经成为了和平与友谊的象征。 1、概要掌握古希腊文明重大成就 : 政治:同过梭伦改革,庇西特拉图实行僭主政治,克利斯提尼改革大大推进并确立了民主政治。 文学:希腊的文学作品种类繁多,有史诗、抒情诗和戏剧。 诗歌:荷马的《伊里亚特》、《奥德赛》是两部最早的史诗。 赫西阿德的教谕诗《田功农时》,反映公元前8世纪希腊社会状况,还具有一定的史学价值。赫西阿德提出了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英雄时代和黑铁时代的划分。 寓言:《伊索寓言》其中许多故事,直至今日仍广为流传,被人作为比喻和借鉴。 戏剧:悲剧是希腊人文学的最高成就。从赞美酒神的颂歌和祭祷发展而来的。雅典最有名的三大悲剧作家是埃斯库罗斯(《俄狄浦斯王》和《安提戈涅》)、素福克勒斯(得奖最多的悲剧诗人)和欧里庇得斯(《阿尔克斯提斯》、《美狄亚》和《特洛伊妇女》)。公元前五世纪,喜剧得到充分发展,其杰出代表是阿里斯托芬。 历史:最著名的史学家有希罗多德(“历史之父”)、修昔底德和色诺芬三人 。 艺术(建筑、雕刻、绘画): (1)建筑:突出的是神庙建筑。希腊最杰出的建筑群体,是位于典雅城中的雅典卫城建筑。卫城中最宏伟和精湛的建筑就是帕特农神庙和伊列克提翁神庙。 (2)雕刻:第一个特征是它的写实性和模仿性。第二个特点是对比例的独特关注和重视。第三个特点是强调和突出理性精神。 (3)绘画:希腊瓶画艺术。在公元前7世纪末,其陶绘艺术就开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出现了一种被称为黑绘式的陶瓶。绘画内容大多都是希腊神话及传说,也有关于人们日常生活的描写。人物接近写实的手法,带有一些装饰性,线条流畅活泼,非常富有特色,体现了希腊艺匠们的创造与技艺。 1.大陆法系大陆法系,是指以古罗马法、特别是以《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为传统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法律的总称。它包含法国法系和德国法系两个支系。属于大陆法系的,除了欧洲大陆国家,还有曾是法国、德国、荷兰、葡萄牙等国的殖民地及受其影响的国家或者地区。英国的苏格兰、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加拿大魁北克省,也属于大陆法系。 2.儒略历大多数国家通用的公历的前身,16世纪以前西方采用的一种历法。公元前46年,罗马统治者儒略·凯撒采纳天文学家索西琴尼的意见制定儒略历。公元前8年其侄奥古斯都又作了调整。儒略历以回归年为历法基本单位,实质上是一种阳历。把一年分为12个月,1,3,5,7,8,10,12月为大月,每月31日;4,6,9,11月为小月,每月30日;2月平年为28日,闰年为29日。历年长度在平年为365日,在闰年为366日。凡公元年份数能被4整除的,为闰年,即每4年置一闰,历年平均长度为365.25日,比回归年要长0.0078日,到16世纪后期,累差已约10天;春分由3月21日提早到3月11日。后经罗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于1582年命人修订而成现今通行的公历。 3.格列高利历罗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在1582年组织了一批天文学家,根据哥白尼日心说计算出来的数据,对儒略历作了修改。将1582年10月5日到14日之间的10天宣布撤销,继10月4日之后为10月15日,所以1533年的春分又复归于3月21日;过去将4年置1个闰年,400年共计100个闰年,现在改为400年中有97个闰年,从而大体上弥补了11分14秒的误差。置闰的方法是:凡是逢百年那一年可以用400除尽的就是闰年,除不尽的就不是(如:1600年是年,1700年、1800年、1900年皆不是年,2000年是闰年)。后来人们将这一新的历法称为“格里高利历”,也就是今天世界上所通用的历法,简称格里历或公历。 古罗马建筑的巨大成就 p94 第7章 基督教文明 十字架是一种古代处以死刑的刑具,是一种死刑的处决方式。特别流行于波斯帝国、大马士革王国、犹大王国、以色列王国、迦太基和古罗马等地,通常用以处死叛逆者、异教徒、奴隶和没有公民权的人。在当时的社会,这种处分是一种忌讳。由于消耗的资源很大,因此一年通常只会处分数人。而且除非是极度重犯,否则并不会采用这种刑罚。在西方文学中,一般用十字架比喻苦难。今天,十字架是基督教的信仰标记,不再是痛苦耻辱的象征。天主教徒和东正教徒在胸前画十字或佩带十字架以坚定信仰、作洁净之用或以纪念耶稣为拯救全人类的死亡。 圣诞节(Christmas),这个名称是“基督弥撒”的缩写。弥撒是教会的一种礼拜仪式。圣诞节是一个宗教节。因为把它当作耶稣的诞辰来庆祝,因而又名耶诞节。这一天,世界所有的基督教会都举行特别的礼拜仪式。每年12月25日,是基督徒庆祝耶稣基督诞生的庆祝日,在圣诞节,大部分的天主教教堂都会先在12月24日的耶诞夜,亦即12月25日凌晨举行子夜弥撒,而一些基督教会则会举行报佳音,然后在12月25日庆祝圣诞节;而基督教的另一大分支——东正教的圣诞节庆祝则在每年的1月7日。 复活节(主复活日)是一个西方的重要节日,在每年春分月圆之后第一个星期日。基督徒认为,复活节象征着重生与希望,为纪念耶稣基督于公元30到33年之间被钉死在十字架之后第三天复活的日子。 基督新教(Protestantism),简称新教,或译为更正教、反对教,也经常被直接称为基督教,是与天主教、东正教并列,为广义上的基督宗教的三大派别之一。 新教是由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中脱离罗马天主教会的教会和基督徒形成的一系列新宗派的统称。词源来自德语的“Protestanten”(抗议者)。原指1529年 HYPERLINK "http://baike.baidu.com/view/36606.htm"神圣罗马帝国举行的帝国议会中的少数反对派,该派诸侯对于会议通过支持天主教压制宗教改革运动各派的决议提出了强烈的抗议,后即以其泛称宗教改革各新教派。 基督教的主要知识 一,基督教的前身是犹太教 1《旧约全书》与《新约全书》
本文档为【世界文明史简编】,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9325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76KB
软件:Word
页数:14
分类:
上传时间:2012-01-14
浏览量: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