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指导书-何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指导书-何

举报
开通vip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指导书-何淮 阴 工 学 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名称: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 课程编号: 学时学分: 1周、1学分 学生班级: 土木109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何春林 龚成中 制订日期: ...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指导书-何
淮 阴 工 学 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名称: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 课程编号: 学时学分: 1周、1学分 学生班级: 土木109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何春林 龚成中 制订日期: 2012年 12月 归口单位: 建 筑 工 程 学 院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某一工业车间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 二、设计资料 楼盖梁格布置如图所示,楼面荷载、材料及构造等设计资料如下: 1、楼面活荷载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值 或( 、 、 ); 2、生产车间的四周外墙均为承重砖墙,内设钢筋混凝土柱,其截面尺寸为b×h=400mm×400mm ,层高 4.5m 。楼面面层:20mm 厚水泥砂浆找平层。(水泥砂浆抹面容重: ;水磨石:0.65kN/m2;钢筋混凝土 )。板底及梁用20mm厚混合砂浆抹底( ); 图1 平面图 表1 柱网尺寸表 序号 L1 L2 1 5700 5400 2 5700 5700 3 6000 5100 4 6000 5400 5 6000 5700 6 6000 6000 7 6300 4800 8 6300 5100 9 6300 6000 10 6300 6300 3、学生分组情况说明 为了达到每人的课程设计完全不相同,分组情况如下: (1)每个班学生按照学号1-10号的柱网尺寸按照表1确定,依次11-20,21-30,31-40,41-。 (2)活荷载的标准值不同,1-10为 ,11-20为 ,21-30为 ,31-44 为 。 比如:1号同学,柱网为5700×5400mm, ;2号同学,柱网为5700×5700mm, ;13号同学柱网为6000×5100mm, ;等等。 要求每名学生必须按照自己的学号进行设计。 三、设计内容和要求 1、结构平面布置图:柱网、板、次梁及主梁的布置。 2、板的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3、次梁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4、主梁强度计算(按弹性理论计算)。 5、绘制结构施工图: 1 )结构平面布置图( l : 200 或 l : 100 )。 2 )板的配筋图( l : 50 )。 3 )次梁的配筋图( 1 : 50 或 l : 25 )。 4 )主梁的配筋图( l: 40 或 1 : 20 )及弯矩 M 、剪力 V 的包络图。 5 )钢筋明细表及图纸说明。 要求完成全部的设计内容,完成设计计算书一份,计算书要求计算准确,步骤完整,内容清晰。设计图纸一套,建议计算机画图。课程设计时间为一周。 四、课程设计目的 (1)了解单向板肋梁楼盖的荷载传递关系及其计算简图的确定; (2)通过板及次梁的计算,熟练掌握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计算方法; (3)通过主梁的计算,熟练掌握按弹性理论分析内力的方法,并熟悉内力包罗图和材料图的绘制方法; (4)了解并熟悉现浇梁板的有关构造要求; (5)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表达方式和制图 规定 关于下班后关闭电源的规定党章中关于入党时间的规定公务员考核规定下载规定办法文件下载宁波关于闷顶的规定 ,进一步提高制图的基本技能; 五、设计参考进度 本设计按排在《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课程结束后进行,时间为1周。具体安排如下:第一天:布置设计任务,阅读设计任务书、指导书及设计例题,复习有关课程内容。确定梁格布置、板计算及绘制板的配筋草图; 第二天:次梁的计算及绘制配筋草图;第三天:主梁的计算及绘制配筋草图; 第四至五天:绘制板、次梁和主梁的施工图;编写设计说明书;准备答辩。 六、参考资料 ( l ) 《 混凝土结构(上册) ) ) (第二版),吴培明主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 ( 2 ) 《 混凝土结构( 下册 数学七年级下册拔高题下载二年级下册除法运算下载七年级下册数学试卷免费下载二年级下册语文生字表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 ) ) ) (第二版),彭少民主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4 。 ( 3 ) 《 混凝土结构(中册)一混凝土建筑结构设计 》 (第四版),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合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 ( 4 ) 《 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上册) 》 ,罗福午、方鄂华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5 。 ( 5 ) 《 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下册) 》 ,罗福午、方鄂华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5 。 ( 6 ) 《 混凝土结构疑难释义附解题指导 》 (第三版),沈蒲生、罗国强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 ( 7 ) 《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 ( GB 50009 一 2001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 ( 8 ) 《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 ( GB 50010 一 2002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 ( 9 ) 《 建筑工程课程设计 指南 验证指南下载验证指南下载验证指南下载星度指南下载审查指南PDF 》 ,沈蒲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 ( 10 ) 《 楼盖结构设计原理 》 ,沈蒲生编著,科学出版社, 2003 。 淮 阴 工 学 院 课程设计指导书 课程名称: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 课程编号: 学时学分: 1周、1学分 学生班级: 土木109 指导教师: 何春林 龚成中 制订日期: 2011年 12月 归口单位: 建 筑 工 程 学 院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指导书 在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中,板、次梁、主梁的计算模型为连续板或连续梁,其中,次梁是板的支座,主梁是次梁的支座。柱或墙是主梁的支座。为了简化计算,通常作如下简化假定: (1)支座可以自由转动,但没有竖向位移。 (2)不考虑薄膜效应对板内力的影响。 (3)在确定板传给次梁的荷载以及次梁传给主梁的荷载时,分别忽略板、次梁的连续按简支构件计算支座竖向反力。 (4)跨数超过五跨的连续梁、板,当各跨荷载相同,且跨度相差不超过 10 %时,可跨的等跨连续梁、板计算。 一、平面结构布置 柱网及梁格布置应根据建筑物使用要求确定,因本厂房在使用上无特殊要求,故结构布置应满足实用经济的 原则 组织架构调整原则组织架构设计原则组织架构设置原则财政预算编制原则问卷调查设计原则 ,并注意以下问题: 1、梁格及柱网布置应力求简单、规整,以减少构件类型,便于设计和施工。柱网布置可为正方形或长方形。 2、板跨一般为1.7~2.7m,次梁跨度一般是4.0~6.0m,主梁跨度则为5.0~8.0m,同时宜为板跨的3倍(二道次梁),这样主梁的受力均匀,弯矩变化较为平缓,有利于主梁的受力。 3、对于板、次梁和主梁,实际上不宜得到完全相同的计算跨度,故可将中间各跨布置成等跨,而两边跨可布置得稍小些,但跨差不得超过10%。 4、为了提高建筑物的侧向刚度,主梁宜沿建筑物的横向布置。 5、在混合结构中,梁的支承点尽量避开门窗洞口。 二、板的设计(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板的分类 ― 单向板与双向板楼盖结构中每一区格的板一般在四边都有梁或墙支承,形成四边支承板。为了设计上方便, 《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 ( GB 50010 一 2002 )第 10 . 1 . 2 条规定: ( 1)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小于或等于 2 . 0 时,应按双向板计算。 ( 2)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大于 2 . 0 ,但小于 3 . 0 时,宜按双向板计算;当按沿短边受力的单向板计算时,应沿长边方向布置足够数量的构造钢筋。 ( 3)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大于或等于 3 . 0 时,可按沿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计算。 1、板、次梁、主梁的截面尺寸确定。 板厚 ,(当 时,满足刚度要求,可不验算挠度)。 次梁 ~ , ~ 。 主梁 ~ , ~ 。 2、板的计算简图: 板为多跨连续板,对于跨数超过五跨的等截面连续板,其各跨受荷相同,且跨度相差不超过 10 %时,均可按五跨等跨度连续板计算,也就是说,所有中间跨的内力和配筋都按第三跨来处理,如图2( b )所示。 板的受荷范围如图 1 所示,一般取 lm 板带宽进行计算,板的计算简图如图 2 ( a )所示,图中的 L1 为板的计算跨度,注意区别按弹性理论计算和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时,计算跨度取值的不同。 图1 图2 在计算假定中忽略了支座对被支承构件的转动约束,这对等跨连续梁、板在恒荷载作用下带来的误差是不大的,但在活荷载不利布置下,次梁的转动将减小板的内力。为了使计算结果比较符合实际情况,采取增大恒荷载、相应减小活荷载,保持总荷载不变的方法来计算内力,以考虑这种有利影响。同理,主梁的转动也将减小次梁的内力,故对次梁也采用折算荷载来计算次梁的内力,但折算得少些。 折算荷载取值如下: 连续板: 连续梁: 式中 g 和 q ― 分别为单位长度上恒荷载和活荷载设计值; g'和 q ' ― 分别为单位长度上折算恒荷载和折算活荷载设计值。 当板或梁搁置在砌体或钢结构上时,则荷载不作调整。 当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时,其计算跨度: 中跨: 边跨: . ( ) 3、荷载计算: 取1m宽板带计算: 面层 水磨石每平方米重×1 = 板自重 板厚×γ×1 = 平顶粉刷 每平方米重×1 = 恒载: 活载: 标准值×1 设计值总值: = 4、内力计算: 用塑性内力重分布理论计算,则有α系数如下: 则 5、配筋计算: 根据各跨跨中及支座弯矩可列表计算如下: 截面 1 B 2 C M( ) ( ) 选钢筋 实际配筋 位于次梁内跨上的板带,其内区格四周与梁整体连接,故其中间跨的跨中截面( 、 )和中间支座( )计算弯矩可以减少20%,其他截面则不予以减少。 为了便于施工,在同一板中,钢筋直径的种类不宜超过两种,并注意相邻两跨跨中及支座钢筋宜取相同的间距或整数倍(弯起式配筋)。 6、确定各种构造钢筋: 包括分布筋、嵌入墙内的板面附加钢筋,垂直于主梁的板面附加钢筋。板构造配筋如下图: 7、绘制板的配筋示意图:可用弯起式或分离式配筋。 三、次梁设计(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1、确定计算跨度及计算简图。 当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时,其计算跨度: 中跨: 边跨: ( ) 当跨差不超过10%时,按等跨连续梁计算。 2、荷载计算: 由板传来: 板恒载×次梁间距 = 次梁肋自重: ×钢筋混凝土容重 = 次梁粉刷重 ×粉刷层每平米重 = 恒载: 活载: 活载标准值×次梁间距 设计值总值: = 3、内力计算: α值: β值: 其中: 4、正截面强度计算: 1) 次梁跨中按T形截面计算,T形截面的翼缘宽度 按 且 考虑。支座截面按 矩形截面计算。所以确定 。并判断是第几类T形截面。 2) 钢筋截面计算如下: 截 面 1 B 2 C M( ) ( ) ( ) 选择钢筋 实际配筋 截 面 A C V( ) (= ) 箍筋肢数、直径 实配箍筋 5、根据计算结果和构造要求,绘制次梁配筋示意图。 6、配筋构造 次梁的配筋方式有弯起式和连续式,一般连续式配筋形式施工方便,应用广泛。沿梁长纵向钢筋的弯起和切断,原则上应按弯矩及剪力包络图确定。但对于相邻跨跨度相差不超过 20 % ,活荷载和恒荷载的比值酬 g的连续梁,可参考图 6 布置钢筋。 四、主梁设计(内力按弹性理论计算): 1、计算简图: 由于钢筋混凝土主梁的抗弯刚度比钢筋混凝土柱大得多,故可将主梁视作铰支于钢筋混凝土柱的连续梁进行计算。主梁的计算简图如图所示。主梁除承受自重和直接作用在主梁上的荷载外,主要是次梁传来的集中荷载。为简化计算,可将主梁的自重等效为集中荷载,其作用点与次梁的位置相同。 则主梁计算跨度: 中跨: (支座中心线之距) 边跨: 2、荷载计算: 为简化计算,主梁自重亦按集中荷载考虑。 次梁传来的荷载: 次梁恒载×主梁间距 = 主梁自重: ×次梁间距×γ = 主梁粉刷重: ×次梁间距×每平米粉刷层重 = 恒载: 则 活载: 次梁活载×主梁间距 3、内力计算:主梁的内力按弹性理论方法计算,用结构力学中所述的方法进行。为了减轻计算工作量,对于等跨连续板、连续梁在各种不同布置的荷载作用下的内力系数,已制成计算表格,设计时可直接从表中查得内力系数。 1) 其中, 可由书中表查取,L计算跨度,对于B支座,计算跨度可取相邻两跨的平均值。 2) 其中, 可由书中表查取, 4、最不利活荷载布置的原则 连续梁或板所受荷载包括恒荷载和活荷载两部分,其中活荷载的位置是变化的,所以在计算内力时,要考虑荷载的最不利组合和截面的内力包络图。活荷载可能出现在某一跨或某几跨,也可能出现在每一跨。最不利活荷载布置的原则如下: ( l)求某跨跨中最大正弯矩时,应在该跨布置活荷载,然后向两侧每隔一跨布置。 ( 2)求某跨跨中最大负弯矩(即最小弯矩)时,应在该跨不布置活荷载,而在两邻跨布置活荷载,然后每隔一跨布置。 ( 3)求某支座截面最大负弯矩时,应在该支座相邻两跨布置活荷载,然后向两侧隔一跨布置。 ( 4)求某支座截面最大剪力时,其活荷载布置与求该截面最大负弯矩时的布置相同。根据以上原则可确定活荷载最不利布置的各种情况,它们分别与恒荷载(满布)组合在一起,就得到荷载的最不利组合。 主梁弯矩计算 项 次 荷载简图 ① ② ③ ④ ⑤ ( ) 组合项次 组合值 ( ) 组合项次 组合值 由此可作出下列几种情况下的内力图: ①+②; ①+③; ①+④; ①+⑤ 将以上各图绘于同一坐标系上,取其外包线,则为弯矩包络图。 主梁剪力计算 项 次 荷载简图 ① ② ④ ( ) 组合项次 组合值 ( ) 组合项次 组合值 同样可绘出剪力包络图。 5、主梁正截面和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正截面配筋计算: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因梁、板整体浇筑,板也可作为主梁的上翼缘。故主梁跨内截面按 T 形截面计算,支座截面按矩形截面计算。在主梁的支座处,主梁与次梁截面的上部纵向钢筋相互交叉重叠,致使主梁承受负弯矩的纵筋位置下移,梁的有效高度减小。所以在计算主梁支座截面负钢筋时,截面有效高度 h0:一排钢筋时, h0 = h 一( 50 一 60 ) mm ;两排钢筋时, h0=h 一 ( 70 一 80 ) mm , h 为截面高度。 截 面 1 B 2 M ( ) 选择钢筋 实际钢筋 注意:主梁跨中截面按T形截面计算,其翼缘宽度 按如下计算: 且 ,并判断是第几类T形截面。 斜截面配筋计算 截面 A V(kN) 箍筋直径、肢数 弯起钢筋 弯起钢筋面积 实配箍筋 6、主梁吊筋计算: 附加横向钢筋计算 次梁与主梁相交处,在主梁高度范围内受到次梁传来的集中荷载的作用。次梁顶部在负弯矩作用下将产生裂缝,如图 9 ( a ) 所示。因次梁传来的集中荷载将通过其受压区的剪切面传至主梁截面高度的中、下部,使其下部混凝土可能产生斜裂缝见图 9 ( b ) 〕 ,最后被拉脱而发生局部破坏。因此,为保证主梁在这些部位有足够的承载力,位于梁下部或梁截面高度范围内的集中荷载,应全部由附加横向钢筋(箍筋、吊筋)承担,如图所示,附加横向钢筋宜优先采用附加箍筋。箍筋应布置在长度为: 2h+ 3b 的范围内。 当采用吊筋时,其弯起段应伸至梁上边缘,且末端水平段长度在受拉区不应小于 20d ,在受压区不应小于 10d , d 为弯起钢筋的直径。附加横向钢筋所需的总截面面积应符合下式: 图9 图10 7、根据计算结果及构造要求绘制主梁配筋示意图。 8、材料图及纵筋的弯起和切断。 1) 按比例绘出主梁的弯矩包络图 2) 按同样比例绘出主梁纵向配筋图,并满足以下构造要求: ① 弯起筋应在被充分利用的截面以外距离 的截面处弯起(下弯点),上弯点距支座边缘距离为50mm。 ② 切断钢筋应在“理论断点”以外,当 时,从该钢筋充分利用截面伸出的长度 ;当 时,从该钢筋充分利用截面伸出的长度 ③ 纵筋伸入支座大于等于两根,且面积不得少于跨中钢筋面积的50%,并且伸入支座要有一定的锚固长度。 五、有关制图的一些说明 1、图纸: 采用2#图纸,2张 2、图标: 3、字体及图线: 图纸上所有字体一律采用仿宋字,所有图线、图例及尺寸标注均须符合制图标准。 4、钢筋明细表: 构件 名称 编号 简图(mm) 直径 长度(mm) 数量 总长(m) 板 ① ② 次 梁 ① ② 主 梁 ① ② (1)对有弯钩的钢筋,在计算长度时,应加上弯钩长度,每两个半圆弯钩的长度为: 钢筋直径(mm)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5 28 32 每两个半圆弯钩长度(mm) 80 100 120 150 180 200 240 260 290 330 370 420 (2)一般箍筋标准内包尺寸,箍筋的弯钩长度按下表: 箍筋直径(mm) 5~10 12 弯钩长度(2a)值(mm) 纵筋d≤25 150 180 d=28~40 180 210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实例 一、设计题目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二、设计内容 1、结构平面布置图:柱网、主梁、次梁及板的布置 2、板的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3、次梁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4、主梁强度计算(按弹性理论计算) 5、绘制结构施工图 (1) 结构平面布置图(1:200) (2) 板的配筋图(1:50) (3) 次梁的配筋图(1:50;1:25) (4) 主梁的配筋图(1:40;1:20)及弯矩M、剪力V的包络图 (5) 钢筋明细表及图纸说明 三、设计资料 1、楼面的活荷载标准值为9.0kN/m2 2、楼面面层水磨石自重为0.65kN/m2,梁板天花板混合砂浆抹灰15mm. 3、材料选用: (1) 混凝土:C25 (2) 钢筋:主梁及次梁受力筋用Ⅱ级钢筋,板内及梁内的其它钢筋可以采用Ⅰ级。 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 一、平面结构布置: 1、确定主梁的跨度为 ,次梁的跨度为 ,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 。 楼盖结构布置图如下: 2、按高跨比条件,当 时,满足刚度要求,可不验算挠度。对于工业建筑的楼盖板,要求h≥80mm,取板厚h=80mm 3、次梁的截面高度应满足 h=( ~ )L=(278~417)mm,取h=400mm。则b=( ~ )h=(133~200)mm,取b=200mm。 4、主梁的截面高度应该满足h=( ~ )L=(440~660)mm,取h=600mm。则b=( ~ )h=(200~300)mm,取b=250mm。 二、板的设计(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1、荷载计算: 板的恒荷载标准值: 取1m宽板带计算: 水磨石面层 0.65×1=0.65 kN/m 80mm钢筋混凝土板 0.8×25=2.0 kN/m 15mm板底混合砂浆 0.015×17=0.225 kN/m 恒载: gk=2.905 kN/m 活载: qk=9×1=9 kN/m 恒荷载分项系数取1.2;因为工业建筑楼盖且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大于 ,所以活荷载分项系数取1.3。于是板的 设计值总值: = 2、板的计算简图: 次梁截面为200mm×400mm,现浇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不小于100mm,取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为120mm。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板的计算边跨: , 取l01=2020mm (a=120mm) 中跨: l02=ln=2200mm-200mm=2000mm 板为多跨连续板,对于跨数超过五跨的等截面连续板,其各跨受荷相同,且跨差不超过10%时,均可按五跨等跨度连续板计算。 计算简图如下图: 3、内力计算及配筋: 用塑性内力重分布理论计算,则有α系数如下: 表1.0 支承情况 截 面 位 置 端支座 边跨支座 离端第二支座 离端第二跨中 中间支座 中间跨中 A 1 B 2 C 3 梁板搁支在墙上 0 1/11 两跨连续:-1/10 三跨以上连续:-1/11 1/16 -1/14 1/16 板 与梁整浇连接 -1/16 1/14 梁 -1/24 梁与柱整浇连接 -1/16 1/14 则由 可计算出 、 、 、 ,计算结果如下表: 截面位置 1 B 2 C α 1/11 -1/11 1/16 -1/14 由题知: 则 , 根据各跨跨中及支座弯矩可列表计算如下: 截面 1 B 2 C M( ) 5.633 -5.633 3.87 3.10 -4.43 3.54 ( ) 42.84 0.131 0.131 0.090 0.073 0.103 0.083 ( ) 0.141 0.141 0.094 0.076 0.109 0.087 0.930 0.930 0.953 0.962 0.946 0.957 (mm2) 480.7 480.7 322.3 255.8 317.7 293.6 选钢筋 ①~②轴线 ⑤~⑥轴线 8/10@130 8/10@130 8@130 8@130 ②~⑤轴线 8/10@130 8/10@130 6/8@130 6/8@130 实际配筋 ①~②轴线 ⑤~⑥轴线 495mm2 495mm2 387mm2 387mm2 ②~⑤轴线 495mm2 495mm2 302mm2 302mm2 位于次梁内跨上的板带,其内区格四周与梁整体连接,故其中间跨的跨中截面( 、 )和中间支座( )计算弯矩可以减少20%,其他截面则不予以减少。 4、确定各种构造钢筋: ⑴分布筋选用 6@300。 ⑵嵌入墙内的板面附加钢筋选用 8@200。 ⑶垂直于主梁的板面附加钢筋选用 8@200。 ⑷板角构造钢筋:选用 8@200,双向配置板四角的上部。 5、绘制板的配筋示意图: 采用弯起式筋,详见板的配筋图. 三、次梁设计(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1、次梁的支承情况: 2、荷载计算: 由板传来: 次梁肋自重: 次梁粉刷重 恒载: 活载: 设计值总值: = 3、确定计算跨度及计算简图。 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时,其计算跨度: 中跨: 边跨: ,取 ( ) 因跨度相差小于10%,可按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简图如下: 3、内力计算: 由 可计算出 、 、 、 ,计算结果如下表: 截面位置 1 B 2 C α 1/11 -1/11 1/16 -1/14 由 可计算出 、 、 、 ,计算结果如下表: 截面位置 α 0.45 0.60 0.55 0.55 4、截面承载力计算: ⑴ 次梁跨中按T形截面计算,T形截面的翼缘宽度 ,按 ,故取 。 梁高: 翼缘厚: 判定T形截面类型: 故各跨中截面属于第一类T形截面。 ⑵ 支座截面按矩形截面计算,离端第二支座B按布置两排纵向钢筋考虑,取 ,其他中间支座按布置一排纵向钢筋考虑, 取 ⑶ 次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见下表: 截 面 1 B 2 C 弯矩M 76.61 -76.61 50.10 -57.26 或 EMBED Equation.3 EMBED Equation.3 EMBED Equation.3 EMBED Equation.3 0.030 0.278 0.019 0.183 0.030 0.334 0.019 0.208 0.985 0.833 0.911 0.896 720.2 901.7 468.1 591.7 选用钢筋 318(弯1) 318+116(弯起) 316(弯1) 316(弯1) 实际钢筋截面面积(mm2) 763 964.1 603 603 ⑷ 次梁斜截面承载力计算见下表: 截 面 A C V 76.03 101.37 92.82 92.82 EMBED Equation.3 截面满足 截面满足 截面满足 截面满足 EMBED Equation.3 需配箍筋 需配箍筋 需配箍筋 需配箍筋 箍筋肢数、直径 2 6 2 6 2 6 2 6 56.6 56.6 56.6 56.6 445.0 123.3 156.1 185.7 实配箍筋间距 150 150不足用 补充 150 150 满足 不满足 满足 满足 9.55mm2 选配弯起钢筋 由于纵向钢筋充足,可弯起118 118 由于纵向钢筋充足,可弯起116 由于纵向钢筋充足,可弯起116 实配钢筋面积 254.5 mm2 254.5 mm2 201.1 mm2 201.1 mm2 5、构造配筋要求:沿全长配置封闭式箍筋,第一根箍筋距支座边50mm处开始布置,在简支端的支座范围内各布置一根箍筋。 四、主梁设计(按弹性理论计算): 1、支承情况: 柱截面400×400,由于钢筋混凝土主梁抗弯刚度较钢筋混凝土柱大的多,故可将主梁视作铰支于钢筋混凝土柱的连续梁进行计算。主梁端部支承于砖壁柱上,其支承长度a=370。 2、荷载计算: 为简化计算,主梁自重亦按集中荷载考虑。 次梁传来的荷载: 主梁自重: 主梁粉刷重: 恒载: EMBED Equation.3 恒载设计值: EMBED Equation.3 活载设计值: EMBED Equation.3 3、确定计算跨度及计算简图 主梁计算跨度: 边跨: , 近似取 中跨: 因跨度相差不超过10%,可按等跨梁计算,计算简图如下: 4、内力计算: 1) 弯矩设计值: 其中, 可由书中表查取,L为计算跨度,对于B支座,计算跨度可取相邻两跨的平均值。 2) 剪力设计值: ,其中, 可由书中表查可知。 主梁弯矩计算 项次 荷载简图 ① ② ③ ④ EMBED Equation.3 组合项次 ①+③ ①+④ ①+② ①+④ 组合值 56.01 -368.58 87.09 179.44 EMBED Equation.3 组合项次 ①+② ①+③ 组合值 341.44 195.76 由此可作出下列几种情况下的内力图:①+②; ①+③; ①+④ 将以上各图绘于同一坐标系上,取其外包线,则为弯矩包络图。 主梁剪力计算 项 次 荷载简图 ① ② ④ 组合项次 ( ) ①+② 154.35 ①+④ -242.89 ①+④ 215.8 同样可绘出剪力包络: 5、主梁正截面和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⑴、主梁跨中按T形截面计算,T形截面的翼缘宽度 ,按 ,故取 。 梁高: (边跨), (中间跨) 翼缘厚: 判定T形截面类型: 故各跨中截面属于第一类T形截面。 ⑵、支座截面按矩形截面计算,离端第二支座B按布置两排纵向钢筋考虑,取 。 正截面配筋计算。 截 面 1 B 2 弯矩M 341.44 -368.56 195.76 -88.16 EMBED Equation.3 -331.11 或 EMBED Equation.3 EMBED Equation.3 EMBED Equation.3 EMBED Equation.3 0.045 0.392 0.026 0094 0.046 0.535 0.026 0.099 0.977 0.733 0.987 0.951 2157.3 2841.0 1224.3 551.8 选用钢筋 622(弯4) 622+220(弯起422) 422(弯2) 220 实际钢筋截面面积(mm2) 2233 2909 1520 628 斜截面配筋计算: 截 面 A V 154.35 242.89 215.8 ,截面尺寸按下面式验算 EMBED Equation.3 截面满足 截面满足 截面满足 剪跨比: EMBED Equation.3 需配箍筋 需配箍筋 需配箍筋 箍筋肢数、直径 2 8 2 8 2 8 100.6 100.6 100.6 143.8 66.15 78.75 实配箍筋间距 取150不足用 补充 取150不足用 补充 取150不足用 补充 不满足 不满足 不满足 4.05 mm2 278.8mm2 278.8mm2 选配弯起钢筋 弯起122 122 由于纵向钢筋充足,可弯起122 实配钢筋面积 380.1 380.1 380.1 验算最小配筋率 EMBED Equation.3 ,满足要求 说 明 由于剪力图呈矩形,在支座A截面右边的2.2m范围内需要布置两排弯起钢筋,而且要使箍筋加密为100mm即可满足要求。 由于剪力图呈矩形,且比较大,在支座截面B左边的2.2m范围内需要布置三排弯起钢筋,而且要使箍筋加密为100mm,即可满足要求。 由于剪力图呈矩形,在支座截面B右边的2.2m范围内需要布置两排弯起钢筋,而且要使箍筋加密为100mm即可满足要求。 为了施工方便,除加密区箍筋间距一律为150 6、两侧附加横向钢筋的计算: 次梁传来的的集中力: , 附加箍筋布置范围: 取附加箍筋 8@200 ,则在长度范围内可布置箍筋的排数: 排, 梁两侧各布置三排。 另加吊筋118, ,则由: , 满足要求。 五、关于计算书和图纸的几点说明: 1、经验算各截面的尺寸、最小配筋率均可满足要求。 2、根据计算结果绘制板、次梁、主梁配筋图,图纸采用2#图纸,2张。 2、结构平面布置图:比例1:200。 3、板的配筋图:比例1:50 ⑴ 分布筋选用: 6@250 ⑵ 与主梁垂直的附加负筋选用: 8@200,深入板中的长度为500mm。 ⑶ 与承重砌体墙垂直的附加负筋选用: 8@200,伸出墙边长度为300mm。 ⑷ 板角附加短钢筋双向布置 8@200,每一方向伸出墙边的长度为500mm。 4、次梁的配筋图:比例1:30 ⑴ 箍筋选用: 6@150通长布置。 ⑵ 中间支座负钢筋的弯起,上弯点距支座边缘为50mm。 ⑶ ②、⑤号钢筋弯起后在B支座共同抵抗负弯矩,相当于116 ,在矩支座边缘1300mm处截断。 ⑷ 离支座边缘50mm处各设置一个附加箍筋。 ⑸ 两根⑤号钢筋弯起后在C支座共同抵抗负弯矩,相当于 116 ,在矩支座边缘1300mm处截断。 ⑹ B支座第二批截断的⑥号钢筋,在距支座边缘1800mm处截断。 ⑺ ③号钢筋左端通长兼作第一跨架立筋,右端在距支座边缘2100mm处截断,与⑦号钢筋在600mm范围内搭接,兼作第二跨的架立筋。 ⑻ ⑦号钢筋在C支座右端通常兼作架立筋。 5、主梁的配筋图:比例1:30 ⑴ 箍筋选用:加密区选用 6@100,非加密区选用 6@150。 ⑵ 中间支座负钢筋的弯起,上弯点距支座边缘为50mm。 ⑶ 在次梁与主梁交界处设置附加横向钢筋,选用 8@200,两边各布置三排,另加一根118吊筋. ⑷ 离支座边缘50mm处各设置一个附加箍筋。 ⑸ 其余钢筋截断详见配筋图。 淮阴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砼结构基本原理 课程设计 PAGE _1165658724.unknown _1244375438.unknown _1258922865.unknown _1258923705.unknown _1258924655.unknown _1323531773.unknown _1323531797.unknown _1323538589.unknown _1261935128.unknown _1323519241.unknown _1258923993.unknown _1258924006.unknown _1258923919.unknown _1258923989.unknown _1258923808.unknown _1258923906.unknown _1258922877.unknown _1258923019.unknown _1258923030.unknown _1258923107.unknown _1258923024.unknown _1258922882.unknown _1258922872.unknown _1258922077.unknown _1258922763.unknown _1258922770.unknown _1258922567.unknown _1244375662.unknown _1258922064.unknown _1258922070.unknown _1258921843.unknown _1258921822.unknown _1244375651.unknown _1244375656.unknown _1244375610.unknown _1165686660.unknown _1165764268.unknown _1165836425.unknown _1165846622.unknown _1165848787.unknown _1165849394.unknown _1165849561.unknown _1165849640.unknown _1165849688.unknown _1165849401.unknown _1165849177.unknown _1165849262.unknown _1165848989.unknown _1165847797.unknown _1165848540.unknown _1165846642.unknown _1165846453.unknown _1165846465.unknown _1165846587.unknown _1165846457.unknown _1165836481.unknown _1165846396.unknown _1165836604.unknown _1165836472.unknown _1165765502.unknown _1165833180.dwg _1165835281.unknown _1165835305.unknown _1165835405.unknown _1165833611.dwg _1165835257.unknown _1165765557.unknown _1165765590.unknown _1165765653.unknown _1165765515.unknown _1165764547.unknown _1165765445.unknown _1165765446.unknown _1165764933.unknown _1165764958.unknown _1165764975.unknown _1165764609.unknown _1165764349.unknown _1165764523.unknown _1165764299.unknown _1165732633.unknown _1165732957.unknown _1165733418.unknown _1165764121.unknown _1165764238.unknown _1165733419.unknown _1165733675.unknown _1165733361.unknown _1165733417.unknown _1165733332.unknown _1165733360.unknown _1165732768.unknown _1165732923.unknown _1165732953.unknown _1165732797.unknown _1165732729.unknown _1165732745.unknown _1165732660.unknown _1165731863.unknown _1165732539.unknown _1165732589.unknown _1165732404.dwg _1165732467.unknown _1165732513.unknown _1165732346.dwg _1165732153.unknown _1165732277.dwg _1165726061.unknown _1165728428.dwg _1165729880.dwg _1165731675.dwg _1165726079.unknown _1165726170.unknown _1165725919.unknown _1165725964.unknown _1165725648.unknown _1165725758.unknown _1165725889.unknown _1165725719.unknown _1165725615.unknown _1165678336.unknown _1165683551.unknown _1165684669.unknown _1165685959.unknown _1165686597.unknown _1165686652.unknown _1165686243.unknown _1165686499.unknown _1165686038.unknown _1165684690.unknown _1165685893.unknown _1165684674.unknown _1165684683.unknown _1165683602.unknown _1165684633.unknown _1165684642.unknown _1165684605.unknown _1165684586.unknown _1165683599.unknown _1165683600.unknown _1165680791.unknown _1165680828.unknown _1165682964.unknown _1165683275.unknown _1165681699.unknown _1165680946.unknown _1165681193.unknown _1165680839.unknown _1165680804.unknown _1165680818.unknown _1165679398.unknown _1165679801.unknown _1165680146.unknown _1165680215.unknown _1165680596.unknown _1165679904.unknown _1165679418.unknown _1165678628.unknown _1165678710.unknown _1165678403.unknown _1165660167.unknown _1165660359.unknown _1165660433.unknown _1165675847.dwg _1165675961.unknown _1165660454.unknown _1165661964.dwg _1165660444.unknown _1165660395.unknown _1165660413.unknown _1165660368.unknown _1165660310.unknown _1165660328.unknown _1165660337.unknown _1165660320.unknown _1165660200.unknown _1165660235.unknown _1165660259.unknown _1165660280.unknown _1165660222.unknown _1165660185.unknown _1165659185.unknown _1165659270.unknown _1165659444.unknown _1165660130.unknown _1165659443.unknown _1165659251.unknown _1165659260.unknown _1165659213.unknown _1165658994.unknown _1165659040.unknown _1165659177.unknown _1165659013.unknown _1165658950.unknown _1165658960.unknown _1165658751.unknown _1165658760.unknown _1144300471.unknown _1144319876.unknown _1165561622.unknown _1165568781.unknown _1165657193.unknown _1165657233.unknown _1165657496.unknown _116565
本文档为【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指导书-何】,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74804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MB
软件:Word
页数:31
分类:金融/投资/证券
上传时间:2012-01-06
浏览量: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