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12文登考研政治点题班讲义-

2012文登考研政治点题班讲义-

举报
开通vip

2012文登考研政治点题班讲义- 文登 网校 文登 2012考研政治点题班讲义 - 1 - 2012 年点题讲义 肖秀荣教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一、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加强社会文化建设、深化文化体 制改革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具有相对 独立性,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具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 平衡性;其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 存在的能动...

2012文登考研政治点题班讲义-
文登 网校 文登 2012考研政治点题班讲义 - 1 - 2012 年点题讲义 肖秀荣教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一、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加强社会文化建设、深化文化体 制改革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具有相对 独立性,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具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 平衡性;其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 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就在于,它把不同集团、阶级,尤其是统治阶级的利益要求内化为人的 思想、情感、意志,以支配人们的行动,从而影响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 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是通过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 实现的。一种社会意识发挥作用的程度及范围大小、时间久暂,同它实际掌握群众的深度和广度紧密相连。 正确而充分地发挥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有赖于社会文化建设特别是先进文化的建设。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发展变化的方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为自 己的经济基础服务。我国现行文化体制中存在着的一些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方面仍相当突出,在一定程 度上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是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客观规律的必然要求,也是全 面推进各领域改革的重要内容,必须贯穿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它是根源于民族优秀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并吸收人类文 明成果发展起来的,适应了时代发展要求,集中反映着当代中国人民的理想信念和精神追求,是我国社会 主义文化的引领和主导。 二、人与自然的关系、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关系及在实践中如何处理两者的关系 角度:以气候问题为例 1.正确的实践观点是理解人与自然关系、人与自然统一的关键。实践使人从统一的自然界中分化出 来之后,就从总体上、根本上更深刻、更全面地依赖于自然和社会的物质运动规律。因此,通过劳动实践 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它们的和谐统一,便成为人类必须面对的永恒主题。如果人类不保持自身与自 然的和谐统一,那就会危及自身的生存发展。气候变暖并不单纯是自然系统内平衡关系的严重破缺,实际 也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严重失衡。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 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2.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所谓真理原则是指人类必须按照世界的本来面 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追求和服从真理。所谓价值原则是指人类必须按照自己的需要去认识和改造世界, 创造和实现价值。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有区别的,又是能够统一的,即统一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之中。人 类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通过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够解决真理和价值的冲突。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 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都必然是既遵循真理尺度,又符合价值尺度,并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结果。 3.社会发展是一个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过程,自然史和人类史彼此相互制约;社会发展是合目的 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要把人类的内在尺度和客观世界的外在尺度统一起来。 三、认识的发展规律、党的群众路线工作方法的哲学基础 文登网校 www.bjwendeng.com 电话:010-59534220 旺旺:韩圆圆1 店铺 shop35250918.taobao.com 文登 网校 文登 2012考研政治点题班讲义 - 2 - 角度:调查研究与“走转改” 1.认识的发展过程,要经历由实践到认识(即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和从认识到实践(即从理性 认识到实践)的两次飞跃。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2.认识的发展过程还表现在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认识发展的无限性上。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 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这是人类认识运动的辩证发展过程, 也是人类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这一认识运动过程和基本规律决定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 体的和历史的。所谓具体的,即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所谓历史的, 即主观认识要同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相适应。由于客观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所以,主观认识 也应当是具体的、历史的。 3.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正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在实际 工作中的创造性运用。群众是实践的主体,也是认识的主体。认识从群众中来,主要是从群众的实践中来; 认识回到实践中去,也主要是回到群众的实践中去。 四、可能性和现实性、必然性与偶然性、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 1.可能性和现实性是揭示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相互关系的范畴。可能性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 潜在的东西,是包含在事物中并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现实性是指已经产生出来的有内在根据、 合乎必然性的存在。把握事物的可能性,要注意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现实的可能性和抽象(非现实) 的可能性、好的可能性和坏的可能性。现实性和可能性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要 争取实现好的可能。 2.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客观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的不同趋势的范畴。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 展过程中一定要发生、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并非确定发生的,可以出现, 也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要重视事物发展的必然性,把握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又要善于从偶然中发现 必然,把握有利于事物发展的机遇。 3.正确理解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 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社会生活未来发展 的多种可能性是主体选择的客观前提,主体的利益和需要是选择的内在根据。 五、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1.所谓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就是指矛盾的相对的同一性和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事物发展 的动力。在矛盾推动事物发展中,斗争性和同一性各有其作用。斗争性对于事物发展的作用主要是:推动 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造成事物的量变;促使矛盾双方地位或性质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同一性 对于事物发展的作用主要是:矛盾双方可以利用对方的发展使自己获得发展;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 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矛盾双方可以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并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 矛盾推动事物发展是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共同作用的结果。矛盾同一性所要求的统一体的稳定状态,是 事物也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在促进事物发展中,具有独特的重要作用。中国提出的合作发展、共同 发展,是自觉利用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动力作用的具体体现。 2.事物是对立统一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分离、相 互排斥的性质和趋势。同一性或统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包含以及相互转化的关系。这种包含 着向自己对立面转化的相互贯通性,最深刻地体现了对立面之间的内在的统一性。 文登网校 www.bjwendeng.com 电话:010-59534220 旺旺:韩圆圆1 店铺 shop35250918.taobao.com 文登 网校 文登 2012考研政治点题班讲义 - 3 -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说明,事物的发展不仅表现为“相反相成”,而且表现 为“相辅相成”。这在方法论上的根本要求,就不是强调一方克服另一方而使自身获得发展这一解决矛盾 的方法,而是强调用缓和矛盾、化解矛盾甚至搁置矛盾的方法解决问题,努力寻找各方利益的共同点,求 同存异,兼顾各方利益,以达到互利共赢。要正确把握和谐对事物发展的作用。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 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但和谐并不意味着矛盾的绝对同一。和谐是 相对的有条件的,只有在矛盾双方处于平衡、协调、合作的情况下,事物才展现出和谐状态。社会的和谐、 人与自然的和谐,都是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实现的。事物是多样性的统一,和谐的本质就在于协调事 物内部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促进最有利于事物发展的状态。 例题: 材料1 国际社会始终会存在竞争和矛盾。各国应该在良性竞争中取长补短,不断寻找合作机会,扩大合作领 域,拓展共同利益。中国坚持以合作谋和平、以合作促发展、以合作化争端,同其他国家建立和发展不同 形式的合作关系,致力于通过同各国不断扩大互利合作,有效应对日益增多的全球性挑战,协力解决关乎 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生存进步的重大问题。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2011年 9月 6日 材料 2 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 恩格斯 1893 年 10 月 10 日给俄国友人尼·丹尼尔逊的复信 材料 3 对于一个伟大的国家,灾难不仅带来挑战,也历练国家能力;对于一个坚强的民族,灾难不仅意味风 险,也砥砺民族精神。 ——2010年 12月 8日《人民日报》社论:风雨见证伟大的精神 请回答: (1)从唯物辩证法角度阐述国际社会始终存在着竞争和矛盾,各国为什么还能实现合作、共赢? (2)指出材料 2、3所蕴含的哲学道理并加以阐述。 (3)它在方法论上的根本要求是什么? 六、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1.联系的观点 (1)联系的含义: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 用的关系。 (2)联系的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 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来实现的。 (3)系统:联系的普遍性造成了事物普遍地以系统的形态存在着。 系统的特征:整体性(整体的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结构性、层次性和开放性。 2.方法论意义 (1)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要善于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 开放性的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文登网校 www.bjwendeng.com 电话:010-59534220 旺旺:韩圆圆1 店铺 shop35250918.taobao.com 文登 网校 文登 2012考研政治点题班讲义 - 4 - (2)当代中国正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就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 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坚持统筹 兼顾,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和持续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之间的相互联系日趋 紧密,这就要求我们树立世界眼光,顺应世界潮流,把握世界发展进程中诸方面的相互联系,抓住机遇, 努力发展自己。 3.发展的观点 (1)发展的含义:发展是前进上升的运动。 (2)发展的实质: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3)发展的过程性: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过程是指事物自身发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一切事 物只有经过一定的过程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 4.发展的过程性原理 原理内容:一切事物只有经过一定的过程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事物发展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 事物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和空间上的广延性的交替;从内容上看,是事物在运动形式、形态、结构、功能和 关系上的更新。 5.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第一,坚持发展的过程性,反对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和“激变论”。 第二,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把一切事物如实地看作是变化、发展的过程,既要了解它们的过去, 观察它们的现在,又要预见它们的未来。在今天,科学地认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历史 过程、历史阶段、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对我们坚定信念、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具有 重要的现实意义。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一、入世 10周年与对外开放 1.入世 10周年评价:第一,中国的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对外经贸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中 国在世界大家庭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得大于失。第二,中国是说话算数的国家,是勇 于担当的国家,是致力于共同发展的国家。实践证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大家庭,是中国的成功,也是世 界的成功。中国扩大对外开放,惠及 13亿中国人民,也惠及世界各国人民。中国的发展是和平的发展、 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 2.中国对外开放格局与把对外开放作为基本国策的原因。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中国要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推进对外开放是因为:第一,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第二,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第三,实行对外开放也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优越性,吸取人类文明成果,建 设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的需要。 3.正确认识及应对贸易保护主义包括人民币汇率问题 (1)自由、开放、公正的国际贸易,能够促进社会分工,提高劳动效率,扩大市场规模,增加就业机 会,符合世界各国的根本利益;相反,贸易保护主义只会拖累世界经济复苏步伐,最终受损的是各国人民。 (2)美参院推动以立法方式逼迫贸易伙伴货币升值,这不仅严重违反了国际 规则 编码规则下载淘宝规则下载天猫规则下载麻将竞赛规则pdf麻将竞赛规则pdf ,威胁中美经贸关系 的稳定发展,也与世界各国共同应对挑战、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努力背道而驰。把人民币汇率同中国的贸 易顺差挂钩,是错误的。造成美方对华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不是人民币汇率,而是两国的贸易和投资结构。 文登网校 www.bjwendeng.com 电话:010-59534220 旺旺:韩圆圆1 店铺 shop35250918.taobao.com 文登 网校 文登 2012考研政治点题班讲义 - 5 - 人民币汇率是经济问题,绝不能政治化。当前人民币汇率正逐渐趋于均衡合理水平。中国实行以市场供求 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符合中国国情,也有利于国际经济金融的稳 定与发展。 (3)应对贸易保护主义,我们除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并依据有关的国际规则尽力维护国家和企 业的正当利益外,要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主要是:第一,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益。 继续发展和巩固传统比较优势,尽快培育新的竞争优势。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培育品牌、营销网络和研发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等方面,生产出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精、尖、新产品,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第二,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第三,切实维护国家安全。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文化体制改革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 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 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物质贫乏不是 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文化是民族的血脉, 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通过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和其他国力要素来增强综合国力;通过提高全民族思想道 德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来增强综合国力。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 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及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大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 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 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的思想基础,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 心内容,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只有推进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才能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 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 3.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以创造生产更 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精神文化产品为目标,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要坚持一 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加快 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 点,在关键环节上实现新突破。 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要性、基本要求与途径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问题,表现在:就需求结构而言,经济 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就产业结构而言,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就要素结构而言,经 济增长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 2.必须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经济结构是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内容。要加快转变经 济发展方式,就必须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推动经济尽快走上内生增长、创新驱动的轨道。 第一,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一是改造提升制造业;二是加快培养发展战 略性新兴产业;三是大力发展服务业;四是加快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建设。第二,促进区域协调 发展。第三,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第四,加强节能环保和生态建设。 文登网校 www.bjwendeng.com 电话:010-59534220 旺旺:韩圆圆1 店铺 shop35250918.taobao.com 文登 网校 文登 2012考研政治点题班讲义 - 6 - 3.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 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赢得发展先机和主动权,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 最关键的是要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一个国家科技竞争力决定了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前途。我们 要从国际、国内经济、科技发展的大势来认识科技进步和创新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作用,把科技进 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4.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质及如何实现转变:实质就是要求我们采取综合措施。两个坚持三个 转变: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 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 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 创新转变。 四、分配问题 1.正确认识和处理“先富”与“共富”关系。从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出发,如果不谈“先富”、只 谈“共富”,只能回到平均主义的老路上去,导致共同的贫穷;如果不谈“共富”,只谈“先富”,就可能 导致两极分化,偏离社会主义的目标。党提出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这个大政策,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共同富裕。从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出发,在处 理“先富”与“共富”关系上,在不同的时期也应该有不同的重点。当前的主要是要注重社会公平,防止 两极分化。 2.既要把蛋糕做大,又要把蛋糕分好。这首先是因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必须坚持不懈地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增加社会财富,才能为全体人民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奠定物质基础; 同时,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经济,根本目的是要让全体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必须始终坚持走共 同富裕的道路。其次,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应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快速发展社会生产力;二是发展成果 惠及广大人民,走共同富裕道路。快速发展社会生产力,就是致力于尽快把蛋糕做大;让广大人民共享发 展成果,消除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就是要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我 们的分配制度和政策既要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率,不断增加社会财富;又要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充分调动 各方面积极性。 3.解决收入分配不公的重要性及如何解决。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合 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构建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关系到最广大 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要解决收入分配不公:第一,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 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第 二,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主要是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 产率提高同步,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第三, 加大个人收入分配调节力度。一要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二要努力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三要切实对过 高收入进行有效调节。四要取缔非法收入。五要规范垄断行业的收入。 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2.中国共产党如何不懈探索“中国道路” 3. 保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根本点。 文登网校 www.bjwendeng.com 电话:010-59534220 旺旺:韩圆圆1 店铺 shop35250918.taobao.com 文登 网校 文登 2012考研政治点题班讲义 - 7 - 例题: 材料 1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力推进马 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 中国共产党人坚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坚信马克思主义必须随着实践发展而 不断丰富和发展,从来不把马克思主义看成是空洞、僵硬、刻板的教条。马克思主义,理论源泉是实践, 发展依据是实践,检验标准也是实践。任何固守本本、漠视实践、超越或落后于实际生活的做法都不会得 到成功。在历史上的一些时期,我们曾经犯过错误甚至遇到严重挫折,根本原因就在于当时的指导思想脱 离了中国实际。我们党能够依靠自己和人民的力量纠正错误,在挫折中奋起,继续胜利前进,根本原因就 在于重新恢复和坚持贯彻了实事求是。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1年 7月 1日 材料 2 要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紧密结合中国实际、时代特征、人民愿望,用发展着的马克 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科学分析世情、国情、党情新变化,深入研究解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课题,不断深化 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把党带领人民创造的成功经验上 升为理论,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请回答: (1)说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2)阐述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如何不懈探索“中国道路”? (3)说明中国共产党保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根本点。 【答案要点】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过程,即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在一 定意义上,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提出和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 国化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 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 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系统回答了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如何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 和社会主义革命的问题,并对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艰辛探索,以创造性的内 容为马克思主义宝库增添了新的财富。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系统回答了 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 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2)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走自己的路,先后成功地探索出了三条道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 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正是这条道路,使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彻底改变了 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的命运, 完成了救亡图存的百年命题,开启了民族复兴的曙光,奠定了现代化建设的制度基础。新中国成立后,我 们党创造性地完成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实现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始了在 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们党又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 文登网校 www.bjwendeng.com 电话:010-59534220 旺旺:韩圆圆1 店铺 shop35250918.taobao.com 文登 网校 文登 2012考研政治点题班讲义 - 8 - 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是这条道路,使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 家上百年的路,迎来国家繁荣昌盛的崭新面貌、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3)根本点在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党 开拓前进的精神动力;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任人唯贤、广 纳人才,始终保持党的蓬勃活力;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始终保持党的肌体健康。 六、发展不平衡问题:区域不平衡与城乡不平衡 例题: 材料 1 喀什,中国西部边陲的一个城市,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长期以来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当地 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2010年 5月,中央批准在喀什设立经济开发区,实行特殊经济政策。如今,这座 千年古城打破了沉寂,吸引着众多投资者蜂拥而至,带来无限商机和活力,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从“怎么看”到“怎么办”·理论热点面对面 2011⑦》:怎么解决发展不平衡 材料 2 2010年我国城乡收入之比仍高达 3.23∶1;从区域差距看,2010年我国西部地区经济总量仅占全国的 19.31%,西部省区市中人均 GDP 最低与东部省区市中最高相差 10倍多。 ——《从“怎么看”到“怎么办”·理论热点面对面 2011⑦》:怎么解决发展不平衡 请回答: (1)说明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意义。 (2)说明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基本目标和基本途径。 (3)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应怎样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答案要点】 (1)统筹区域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则,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它是经济问题;第二,也是政治问题;第三,关系现代化建设的全局;第四,也关系社会稳定和国 家的长治久安。 (2)基本目标是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区域发展差距是自然、历史、经济综合作用的结果, 具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解决起来具有长期性。通过逐步缩小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推进城乡基本 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使不同区域的人们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不断缩小生活水平差距,是比较切合实际的要求。基本途径是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要按照资源、 环境的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基础和未来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分布、国土利用和城镇化 格局,创造条件,通过人口和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 (3)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坚持统筹兼顾,就是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 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区域发展。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主要是处理好东部和中西部的关系、沿 海和内地的关系。根据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和我国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 是: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 成分工合理、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结构,推动各地区共同发展。 (1.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的伟 大成就,都是同高度重视解决“三农”问题密不可分的。2.解决好“三农”问题依然是一项长期和艰巨 的任务。目前我国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 文登网校 www.bjwendeng.com 电话:010-59534220 旺旺:韩圆圆1 店铺 shop35250918.taobao.com 文登 网校 文登 2012考研政治点题班讲义 - 9 - 最需要加快。而我国目前扩大国内需求,最大潜力在农村;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基础支撑在农业;保 障和改善民生,重点难点在农民。3.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关键问题。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一、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三件大事、三大成就 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人民对国家出路进行的探索以及探索没有成功的原因 一是没有先进理论的指导,二是没有先进社会力量的领导。中国人民付出艰辛努力、作出巨大牺牲, 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和核心力量。这条正确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 个核心力量就是中国共产党。 先进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在于其可以使人们科学地揭示问题的本质,发现事物发展的规律,进而找 到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坚定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是指引人民推动社会进步、创造美好生活的科学理论。 代表社会前进方向的先进社会力量的领导,才能使革命有团结一切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才能制定 正确的纲领。由于掌握了马克思主义这个锐利的思想武器,中国共产党就能为中国革命指明斗争的目标和走 向胜利的道路,就能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光明和希望。 2.中国共产党由“简”到“巨”, 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紧紧依靠人 民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 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3.90年的奋斗、创造、积累的成就和得出的基本结论:成就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 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办好中国的事情, 关键在党。 二、辛亥革命 1.意义。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 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此后,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在中国再也不 能建立起比较稳定的统治,从而为中国人民斗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第二,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 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了 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第三,辛亥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中 华民族发展进步探索了道路,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觉醒。第四,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 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第五,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列宁把辛亥革命看成“亚洲的觉醒”。 2.中国共产党人与孙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事业及辛亥革命先驱的关系:最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 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不断实现和发展了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的伟大抱负。 3.辛亥革命以来百年历史给予我们的最为重要的启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找到引领中 国人民前进的正确道路和核心力量。这条正确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个核心力量就是中国共 产党。 三、延安整风运动与党的自身建设 文登网校 www.bjwendeng.com 电话:010-59534220 旺旺:韩圆圆1 店铺 shop35250918.taobao.com 文登 网校 文登 2012考研政治点题班讲义 - 10 - 1.延安整风运动的必要性、主要内容及其意义。党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陈独秀右倾错误和三次“左” 倾错误的主要原因在于,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准备不足,不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全面地、 正确地结合起来。延安整风运动就是要解决思想路线的问题。主要内容是解决“三风”特别是学风问题。 通过整风运动,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在全党范围确立了起 来。 2.中国共产党特别强调加强党的建设。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建设是党的三大法宝之一。这是 因为:第一,中国共产党的成员,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占多数。第二,中国共产党长期处于农村游击 战争的环境,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特别是小资产阶级思想必然反映到党内来,党内无产阶级思想和非无 产阶级思想之间的矛盾成为党内思想上的主要矛盾。要建设一个广大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 党,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也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党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 题新挑战,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 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落实党要管 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 3.加强党的建设的主要经验。第一,必须把思想建设始终放在首位,克服党内的非无产阶级思想。 第二,在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同时,必须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必须把党的建设同党的政治路线 紧密联系起来。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理三大作风,这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 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 四、中国革命道路与土地问题 1.对革命道路的探索:党的探索,毛泽东的贡献。从 1928年中共六大以后,党逐步认识到应当以 大部分力量甚至全副力量去发展乡村工作;用广大的农村革命势力以向城市进攻。与此同时,1928年毛泽 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两篇文章中,论证了红色政权能够长期存 在并发展的主客观条件,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1930年 1月,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 文初步形成了中国革命道路的思想。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是对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斗 争经验的科学概括,是在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同当时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 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作坚决斗争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 权道路理论的提出,指明了中国革命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的初 步形成。 2.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先后实行两种政策:消灭或削弱封建土地制度。 3.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道路和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实践提供的启示:要坚持实事求是,独立思考,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找到适合中国情况的革命道路,制定符合实际的政策。 五、三种建国方案的斗争:中国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行不通 例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 在救亡图存运动中,一些先进的中国人曾经把目光转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在中国发动资产阶 级民主革命。1911年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终结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 专制制度。但是,辛亥革命后试图模仿西方民主制度模式建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包括议会制、多党制等, 并没有实现中国人民要求独立、民主的迫切愿望,很快就在中外各种反动势力的冲击下归于失败。时人悲 文登网校 www.bjwendeng.com 电话:010-59534220 旺旺:韩圆圆1 店铺 shop35250918.taobao.com 文登 网校 文登 2012考研政治点题班讲义 - 11 - 愤地感叹道:“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中国人民仍然处于被压迫、被奴役、被剥削的悲惨境 地。中国的出路在哪里?中国人民在黑暗中思考着、摸索着、奋斗着。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材料 2 就是这样,西方资产阶级的文明,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人民的心目 中,一齐破了产。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让位给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给人民 共和国。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年 请回答 (1)指出近代中国三种主要政治力量提出的建国方案。 (2)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而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行不通? 【答案要点】 (1)三种政治力量分别提出了三种不同的建国方案:第一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方案。 主张继续实行地主阶级、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统治,使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 第二是民族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他们是要建立一个名副其实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以便使资本主义得到自 由和充分的发展,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第三是工人阶级和其他进步势力的方案。他们主 张在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下,首先进行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新式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新民主主 义革命,以便建立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即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并经过这个人民共和国,逐 步达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上述三种建国方案始终摆在中国人民的面前,由他们在自己的政治实践中去 作出选择。但是,从根本上说,由于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并不具备现实性,可供中国人民选择的方案主要 是两个:或者是继续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或者是创建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 (2)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这首先是因为,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 产阶级的方案由于违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遭到了广大人民的唾弃,他们的反动统治也在根本上被推翻 了。其次,民族资产阶级的方案由于脱离中国实际,也没有得到中国广大群众的拥护,连提出这种方案的 多数人最终也承认这个方案是行不通的。 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之所以在中国行不通,是因为:第一,从民族资产阶级自身来看,民族资本 主义经济的特点决定了民族资产阶级是带有两重性的阶级,它没有勇气和能力去领导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 的革命斗争,不能为资产阶级共和国扫清障碍。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第二,从当 时中国所处的时代条件来看,帝国主义列强不可能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第三,从 中国的革命形势来看,国民党当局不允许任何阻止其一党专政的力量存在。国民党当局不仅极度仇视中国 共产党,而且对民主党派、民主人士也充满敌意,不断以暴力对他们施行迫害。 六、抗日战争的地位、胜利的原因和重大意义 例题: 材料 1 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的胜利对 于中华民族发展和世界文明进步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胡锦涛 2010年9月3日上午在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时的讲话 材料 2 以下是对中国抗战的评价: 文登网校 www.bjwendeng.com 电话:010-59534220 旺旺:韩圆圆1 店铺 shop35250918.taobao.com 文登 网校 文登 2012考研政治点题班讲义 - 12 - 美国总统罗斯福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地 区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大利亚,打下印度…… 英国首相丘吉尔说: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而能够避免上 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 苏联领导人斯大林说: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被捆住,我们才能在德国侵略者进攻我国的时候避免 两线作战。 材料 3 中国抗战胜利的那一天,《新华日报》在一篇声情并茂的社论中说:“半世纪的愤怒,50年的屈辱,在 今天这一天宣泄清刷了。8年间的死亡流徙,苦难艰辛,在今天这一天获得了报酬了。中国人民骄傲地站 在战败了的日本法西斯者前面,接受了他们的无条件投降,这是怎样的一个日子呀!谁说我们不该欢喜得 发疯?谁说我们不该高兴得流泪呢?” 朱自清则在《这一天》中激情洋溢地写道:“东亚病夫居然奋起了,睡狮果然醒了。从前只是一块沃 土,一大盘散沙的死中国,现在是有血有肉的活中国了……” 请回答: (1)结合材料 2,指出中国抗战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2)说明中国人民八年间的“死亡流徙,苦难艰辛”为什么能够“获得了报酬”? (3)结合材料 1、3,说明抗日战争胜利的重大意义。 【答案要点】 (1)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的东方主战场。中国是日本侵略的最大受害国,也是首先进行反法西斯战争的国家。从 1931年到 1937年, 中国人民独自抗战,在东方开辟了反对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中国战场每年平均牵制日本陆军的 74%以上, 最高年份达 90%。日军在海外作战中损失的 287万人中,有 150万人伤亡在中国战场。中国是在亚洲大陆 上反对日本侵略者的主要国家。中国战场牵制和削弱了日本的力量,使之不敢贸然北进,又不能全力南进, 减轻了盟军的压力,并为实施战略反攻创造了有利条件。中国在抗日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做出了伟 大贡献。 (2)八年抗战能够取得胜利,主要是因为:第一,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 用。第二,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 定性因素。第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 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3)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的 胜利对于中华民族发展和世界文明进步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第一,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 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第二,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 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第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 民族的伟大精神。第四,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中国人民为最终战胜世界法西斯势力作出的历史性贡献,在全世界人民面前树立了一个以弱胜强的范例, 显著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 文登网校 www.bjwendeng.com 电话:010-59534220 旺旺:韩圆圆1 店铺 shop35250918.taobao.com 文登 网校 文登 2012考研政治点题班讲义 - 13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一、公民道德建设特别是诚信建设 1.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式对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功能与作用。道德的功能集中表现为,它 是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及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重要精神力量。道德的主要功 能是认识功能和调节功能。此外,还具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辩护功能、沟通功能等。道德的社会作用 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思想道德建设直接关系到民族和国家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而国民的思想道德素 质,是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诚信缺失、不讲信用,不仅危害经济社会发展,破坏市场和社会秩序,而且 损害社会公正,损害群众利益,妨碍民族和社会文明进步。 2.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与重点。内容: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重点:诚实守信。原因:第一,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尽管世事更替、时代变迁,中华民族讲 究诚信的精神始终延续不断。第二,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更加需 要大力倡导诚实守信的美德。首先,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的一项基本道德准则。其次,诚 实守信是职业道德的一项基本要求。最后,诚实守信是做人的一项基本道德准则。第三,诚信既是一个人 安身立命、为人处世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也是一个社会维持正常秩序和有效运行的必然要求。就个人而 言,诚实守信是高尚的人格力量;就单位而言,诚实守信是宝贵的无形资产;就社会而言,诚实守信是正 常秩序的基本保证;就国家而言,诚实守信是良好的国际形象。良好的社会信用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前 提,是每个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成员立足于社会的必要条件。 3.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建设的要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 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 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原则及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这一核心的确立具有深刻的理论依据和坚实的实践基础。 第一,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第二,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 康发展的要求。 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第一,这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必 然要求。第二,也是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3.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是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4.在实践中加强个人品德修养要特别注意自觉向现实生活中的道德模范学习。道德模范是自觉践行 社会道德要求的典范,反映了社会发展进步的时代精神。模范人物以自身的道德行为,构成了个体在道德 实践过程中的标准与参照。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道德模范,就是社会上竖起的一个标杆、一面旗帜, 就是在群众中提倡的一种导向、一种追求。道德模范的典型形象能够带给人以极大的精神鼓舞与心理感染, 对社会良好风尚的形成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无数模范人物以自 己高尚的品德和先进事迹鼓舞和鞭策了一代又一代人。 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自由与互联网言论自由及网络生活中的自律与他律 1.自由平等观念是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的重要内容之一。公民在理解和行使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自由 时,应树立依法享有和行使自由权利的观念。一方面,善于行使和运用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自由权,充分 表达和实现个人的意愿和追求,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另一方面,严格依照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各种制 文登网校 www.bjwendeng.com 电话:010-59534220 旺旺:韩圆圆1 店铺 shop35250918.taobao.com 文登 网校 文登 2012考研政治点题班讲义 - 14 - 度和程序行使自由权,不得超越法定的范围和界限。自
本文档为【2012文登考研政治点题班讲义-】,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03815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944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28
分类:
上传时间:2011-12-31
浏览量: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