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如何提高个人素质

如何提高个人素质

举报
开通vip

如何提高个人素质 “如何提高个人素质” 1、什么是素质教育要知道什么是素质教育,首先要知道什么是素质。素质的含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素质概念是生理学和心理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即“遗传素质”。《辞海》写道:“素质是指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在心理学上,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但不能决定人的心理内容和发展水平。”①这是关于狭义素质的典型解释。广义的素质指的是教育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

如何提高个人素质
“如何提高个人素质” 1、什么是素质教育要知道什么是素质教育,首先要知道什么是素质。素质的含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素质概念是生理学和心理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即“遗传素质”。《辞海》写道:“素质是指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在心理学上,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但不能决定人的心理内容和发展水平。”①这是关于狭义素质的典型解释。广义的素质指的是教育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通常又称为素养。主要包括人的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②素质教育中的素质,指的是广义素质。关于素质教育的含义,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从根本上说具有一致性。全面发展教育就是要促进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充分自由地、主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就是要促进人的各方面才能和兴趣、特长的和谐统一的发展。同时包括人的道德水平、审美情操的发展。素质教育同样把教育工作的重点放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上,这两种教育观所达到的教育目的和人才培养目标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素质教育是对全面发展教育的完善。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是根本对立的两个教育观。所谓“应试教育”,是指“在我国教育实践中客观存在的偏离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单纯为应付考试、争取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一种倾向。”③它们的对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教育目的不同。“应试教育”着眼于分数和选拔,以考取高分获得升学资格为目地,属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而素质教育则受教育者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旨在提高国民素质,追求教育的长远利益与目标。2、教育对象不同。“应试教育”重视高分学生,忽视大多数学生和差生。而重视高分学生,更确切说,是重视高分。这就违背了义务教育的宗旨,违背了“教育机会人人均等”的原则。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它是一种使每个人都得到发展的教育,每个人都在他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都在他天赋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发展。素质教育也是差异性教育。素质教育面向每一个学生,正是面向每一个有差异的学生,即素质教育要求平等,要求尊重每一个学生。3、教育内容不同。“应试教育”紧紧围绕考试和升学需要,考什么就教什么,所实施的是片面内容的知识教学。只教应试内容,忽视了非应试能力的培养,如语文、外语学科忽视听说能力的训练,学生无法充分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在数理化学科中忽视对理论知识的运用及动手操作,以致学生在实际问题面前束手无策。而素质教育立足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教以适合学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内容。4、教育方法不同。“应试教育”采取急功近利的做法,大搞题海战术,猜题押题、加班加点、死记硬背、“填鸭式”等,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也使学生的能力得不到全面的培养。素质教育则要求开发学生的潜能与优势,重视启发诱导,因材施教,使学生学会学习,生动活泼地发展。5、教育评价标准不同。“应试教育”要求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围绕着备考这个中心而展开,要求学生积累与考试有关的知识、形式、应试技能,考取高分,要求老师将分数作为教学的唯一追求,以分数作为衡量学生和老师水平的唯一尺度;素质教育则立足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以多种形式全面衡量学生素质和教师的水平。6、教育结果不同。在“应试教育”下,多数学生受到忽视,产生厌学情绪,片面发展,个性受到压抑,缺乏继续发展的能力。在素质教育下,全体学生的潜能达到充分发挥,获得素质的全面提高,个性得到充分而自由的发展,为今后继续发展打下扎实基础。二、为什么要实施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是时代的呼唤,是社会发展的需要。1、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迎接国际竞争的迫切需要。21世纪已经到来。我国的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我们正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我们要在21世纪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在实现现代化这一宏伟实践当中,在完成新的社会转型的过程当中,我们面临着资金、技术、和物质资源不足的问题,而最大的问题是素质和人才问题。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的发展中国家,如何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的优势,是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所在。这正如十五大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所指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国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国民素质的提高必须依靠教育,人力资源的开发所指就是教育。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优先发展教育,而且必须实施素质教育,惟其如此,才能实现发展教育的根本任务,提高民族素质。正如《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所指出的:“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这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条必由之路。”2、实施素质教育是迎接21世纪科技挑战的需要。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是:发展速度加快,新领域突破增多;学科高度分化而又高度综合;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大大缩短;知识信息传播超越时空。当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同时也就带来了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职业的广泛流动性。所有这些都对未来人的素质的培养和教育提出了新要求。为了更好地迎接21世纪科学技术和知识经济的挑战,每一个都必须终身学习,不断调整、提高、发展自己。在终身教育观、大教育观下,基础教育阶段具有特殊的意义,每一个人在基础教育阶段都要打好基础,养成基本素质,学会学习,学会自主地发展自己。3、实施素质教育既是社会的要求,又是教育领域自身的要求。我国正在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所谓义务教育,指的是依据法律,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适龄儿童青少年必须接受的一定年限的教育。义务教育的实施, 标志 禁止坐卧标志下载饮用水保护区标志下载桥隧标志图下载上坡路安全标志下载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下载 着社会教育观念从少数到全体、从权利到义务、从家庭和个人的事情到社会公务的革命性转变。义务教育的本质要求就是要使每一个人都得到应有的发展,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反映了义务教育的这一本质要求。终身教育是我们打开21世纪大门的一把钥匙。“终身教育”概念起初应用于成人教育,后来逐步应用于职业教育,现在则包括整个教育过程和个性发展的各个方面。“因此,终身教育变成了由一切形式、一切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达方式和一切阶段的教学行动构成了一个循环往复的关系时所使用的工具和表现方法”“它首先关心儿童教育,帮助儿童过着他应有的生活。同时它的主要使命是培养未来的成人,使他们准备去从事各种形式的自治和自学。”④这就要求基础教育阶段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基本素质以适应终身学习的要求。实施素质教育是克服“应试教育”倾向的需要。我国中小学教育长期为“应试教育”倾向,为片面追求升学率所困扰,违背了《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的原则,影响了国家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实施,不利于青少年一代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不利于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更不能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应试教育”的倾向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实施素质教育也正是在克服“应试教育”倾向中逐步明确、逐步提出的基础教育改革课题。素质教育是我们时代和社会的需要,是我们基础教育改革的时代主题,也是我们克服“应试教育”影响的总对策。三、怎样实施素质教育1、改变教育观念。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社会化现代化建设的宏伟事业,现代化不仅是“物”的现代化,同时也是“人”的现代化,并最终取决于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最根本的就是要提高人的素质。我国目前在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上存在的腐败、道德滑坡、法制观念淡薄等现象,与部分国民的素质不高有着直接的联系。同时,我国的现代化不可能离开国际大环境孤立地进行,我们将长期面临激烈的挑战和竞争。中华民族要振兴、要发展、要实现现代化,就必须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把教育摆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素质教育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提高民族素质,实施素质教育,关键是要转变教育观念。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全面提高,积极推进义务教育普及。在义务教育阶段要淡化选拔意识,要承认受教育者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调动个体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使自身个性得以充分发展,使整体素质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改善和提高。2、转变学生观。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学生的成长主要依靠自己的主动性。要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必须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积极主动精神,发挥学生个性特长。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以育人为本。基础教育应对儿童实施全方位的素质培养。基础教育阶段实施素质教育不仅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还要引导学生自尊、自重、自主、自律。当然,强调学生的自主性,绝不意味着可以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放松学校的组织纪律。而是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前提下,采取相应的措施,引导、推动学生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身的素质。3、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素质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而不是一门具体的课程或一种具体的方法,是通过学校的各种教学活动来进行的。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只有通过课堂教学,才能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到实处。因此我们必须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方法一是要从时代和社会发展的特征和趋势来审视过去的教学方法;二是要研究文化传统问题;三是要吸收科学技术的新成果。此外,校园文化对于学生素质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于某些素质的形成,如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往往比课堂教学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因此,营造良好的氛围,开展多种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学术的、文娱的、体育的活动,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校园文化的熏陶,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2、素质的要义所在,只有思路正确、认识到位、才有可能提高个人自身修养. 如何提高你的个人素质  ——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  一、静  少说话,多倾听。因为爱说话的人,本就失去了一分宁静的美。而且,言多必失。有句话是,三思而后行,我这里要说的是,三思而后言。即使是网络这个靠语言交流的平台,多言也会让人讨厌的。想说话了,就对自己说,不要对别人说,因为现在几乎没有人愿意听。  二、缓  有句训诫是,讷于言而敏于行,而我认为,在某种情况和某种环境下,应该是,讷于言而缓于行。做事,你太快了,有时候,你刚做好,领导认为不需要做了。而且,你太热心,一种微妙的心理,他又会不那么舒服,以为里面是不是有什么特别之处。缓,还有个好处,就是可以在别人失败的基础上,走成功的捷径。但这样往往又会错失过很多的机会。反正不是做生意,不需要抢市场。关键是太能干的人,会成为嫉妒和防备的对象。  三、忍  面对不公,别气愤,别宣泄。一来气愤伤身体,二来气愤不解决问题。“有肚量去容忍那些不能改变的事,有勇气去改变那些可能改变的事,有智者能去区别上述两类事。”这是成功者要具备的三个素质。既然有些事情不是个人能力所能作为的,何不冷眼旁观呢?宣泄不满,只会让旁人看戏。  四、让  大是大非,涉及到原则问题,不能退让,要由个人来做出决定;但小事情,尽量听别人的意见。能按别人的意见办的,就不坚持己见。退一步,海阔天空。而且如果是按别人的意见办的,错误也就有所分担。  五、淡  一切都看淡些。对名利,对金钱,对感情。没有什么是离开了,就不能有活了的东西。得失也是辩证的,你在这方面损失了,你的心灵会得到释放,会有机会去尝试别的选择。经济学里的机会成本用在这里比较适合,越是看得淡,就越是心灵平静,就越能体会平凡的幸福。  六、平  是平凡,是平淡,是平衡。有棱角的坏处,就是让别人咬起你来很容易下口。思想是存在于工作之外的。如果一个人,能把思想和行为统一在工作之中,那是有决定权力的领导。有句网络时髦语言:“思想有多远,你就滚多远。”在单位,你的思想仅可以存在于你有权利作决定的范围内。尽管平凡的人,没有什么色彩,但往往生存的时间最长。人要活得精彩,但首先是要能活下去,而不被踢出局。有工作的同学说“对工作,要信奉唯物主义;对生活,要信奉唯心主义。”因此,我们需要有亲密的朋友,要有自己展露思想的安全空间。在那里,我们就可以显示我们的不平凡了。大学生就业前景大学生就业前景大家众说周知现在大学生就业前景不好已经是非常严重的一个问题,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今年大学生就业前景尤其窘迫。通过对大学生就业前景困难的现状进行分析,认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主要是一下三个原因。   大学生就业前景不好原因之一经济原因   金融危机直接影响行业就业,并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就业冲击。因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国际社会金融海啸导致了金融机构的连锁性破产,引发了金融行业的裁员风潮。金融危机渗透到实体经济领域,会对整个经济增长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就中国而言,作为国际金融体系的组成部分,行业性的冲击不可避免,尽管由于资本市场“防火墙”的存在而在程度上有所减缓。此外,与国际贸易相关的行业就业会受到最为明显的冲击。如果这个过程继续影响到经济增长,这对就业增长将是一个非常不利的信息。   大学生就业前景不好原因之二社会原因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着“选材难”的问题。好多企业虽明知其公司的栋梁和骨干是大学生,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学生,但是,他们每年基本上不要应届大学生。这将是应届大 学生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企业是不会无缘无故不要应届生的。大家都知道,大学毕业为的就是能找到好的工作,可是,为什么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让大家困扰呢?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就是供过于求。每年毕业的大学生的数量比社会上所需要的就也岗位数量多的多;而且,这个差距还在逐年的增大。   此外,大学没有迅速适应就业市场对高等教育所提出的日益苛刻的要求。从传递知识的角度上看,在整个大学教育中,知识教育仍然是非常大的一个比重,理论功底及其相应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构建仍然极为薄弱;持续的扩招可能进一步稀释了大学既有的教育资源。对于大学生从学校到工作的转换,大学缺乏系统的职业指导与服务规划,导致学生或许有专业能力,但是缺乏获取职业信息,展示专业能力,适应实际工作以及应对职业转换的能力。   大学生就业前景不好原因之三自身原因   很多大学毕业生,尤其是名校的毕业生,刚刚毕业,刚刚踏入社会,就认为自己高人一等,希望自己的薪水高出社会现实水准。从而对一些企业的相对较低的薪水不屑一顾。其实,这就象军人打仗一样。能带兵打胜仗的将领,不一定受过什么好的教育,但通过实践,他们可以带兵打出漂亮的一站;而那些从学校里学出来的将领却未必有那样的本领。因为他们只是通过理论来看战争,很少付诸实践,只是纸上谈兵,真要上战场的时候,有些事情跟纸上的并不一样。所以,即使是名校毕业的学生,也不能自以为是,有些事情并不象想像中的那样。所以,也不能期望太高。    好工作,应该是适合你的工作,具体点说,应该是能给你带来你想要的东西的工作,你或许应该以此来衡量你的工作究竟好不好,而不是拿公司的大小,规模,外企还是国企,是不是有名,是不是上市公司来衡量。小公司,未必不是好公司,赚钱多的工作,也未必是好工作。你还是要先弄清楚你想要什么,如果你不清楚你想要什么,你就永远也不会找到好工作,因为你永远只看到你得不到的东西,你得到的,都是你不想要的。可能,最好的,已经在你的身边,只是,你还没有学会珍惜。人们总是盯着得不到的东西,而忽视了那些已经得到的东西。   如果你不去接触企业,你又怎么能知道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自己到底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呢?所以在我们浑浑噩噩的在校园里面虚度时光,不如去走进企业,参观企业,并去请教企业高端领导人,他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而自己又和他们的要求差多远。大学生只有自己度量了才能够切身体会到自己该干什么,想要干什么!需要干什么!接触不一样的事物,那么那就将得到不一样的未来!   所以说大学生就业前景不好是现在一个非常紧要的一个问题,他关系着中国的发展,中国的前途,只有在大学毕业生对自己的正确定位,以及政府政策疏引、学校教育培养结构调整、用人单位社会责任的树立、等综合引导下,大学生就业前景不好的的问题才能够得到解决 大学生就业前景分析 来源:作者:时间:2008-11-24Tag:点击: 一、大学生就业前景分析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对我国大学生就业情况的统计,2005年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达340万人,但实际就业率不超过70%,也就是说2005年就有102万大学毕业生无法找到就业岗位,将形成高学历待业的情况。同时大学生就业的起薪水平也随之在大幅度的下降,一般本科大学生的起薪已由往年的2000元/月下降至1000元/月;研究生的月薪已降至2000元/月。更有甚者一些大学生为了尽快就业,采取“零起薪就业”的办法。相对于“零工资就业”,现在有些大学生面对“就业歧视”、“就业陷阱”,还提出建立“薪资联盟”,1500元以下薪资大家都不要去干。这两种走极端做法都不妥当。  调查显示,1200家企业中,绝大部分企业对所谓的“薪资联盟”很反感,认为大学生缺少工作的经验,拿什么来谈钱。同样,对“零工资就业”,企业家们认为,缺少工作能力的人,哪怕不要钱企业也不欢迎。  2006年全国大学毕业生达到413万人,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如何应对今年的就业压力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严峻形势之下两大因素不容忽视,一是国家宏观调控的力度进一步增大,使得一些基础建设、能源、钢铁等行业供求关系发生变化,这必将影响这些行业对毕业生的需求;二是人民币升值和金融风险压力增大,这对纺织、服装等传统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的用人带来影响。  另外,一些新情况值得关注。一是用人需求向重点大学集中、向研究生集中,一些地方院校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度增大;二是高校毕业生“重心”下移受阻,由于下岗失业人员、中学毕业生、农民工等的抢占,一些低端岗位被占领;三是研究生就业率出现下降的趋势;四是近年来待就业毕业生有增加的趋势;五是社会的有效需求赶不上高校毕业生的快速增长,以及东部一些中心城市限制人口政策的出台。  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从地区看,东部省市吸纳了全国50%以上的高校毕业生,而西部不足20%;从学科专业看,工科和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专业就业形势较好,而一些文科专业就业出现困难。  专家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至少要持续至2015年,在这期间大学生就业应从四个方而入手:  1、国家继续加大投入保证经济和就业岗位的不断增加,并调整教育结构中的矛盾;2、各高校应根据市场情况调整专业招生和书本教育的教育形式;3、学生新生择专业时要从实际出发,并在学习中不断加强自身的社会实践能力;4、社会各种机构就在大学生就业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二、就业委托业务的产生背景  根据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是十分艰难的,而种现状又不是国家和社会在短期内能够解决。由于就业压力大,大学在校时根本无法安心学习,有些大学生大四一年几乎不上课,整日奔跑各个大大小小的招聘会,结果收效甚微,还因此耽误了大量的时间。自考做为我国高等等教育的一种形式,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优秀的人才,但由于社会对自考毕业证的认可度不如正规学生的大学毕业证,因此在就业途中更多了一些坎坷,为此广大学生和家长不断呼唤能够出现一种服务为学生就业提供保障的。三、走进大学网就业委托业务介绍  走进大学网根据就业市场基本状况和学生、家长的呼声,2003年推出入学就业一条龙服务,免除广大学生的后顾之忧。也就是说,在走进大学网上报读自考院校的学生,只需向走进大学网交纳少量的服务费,就可以在毕业时由走进大学网向广大学生提供就业机会,学生在校期间根本不用为就业而投入任何时间和精力,同时走进大学网在学生在校的四年中不停的跟踪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每个学生的职业规划提供帮助,并在四年间免费提供各种职场培训,让学生在毕业前就有一定的职场经验。走进大学网承诺在学生毕业半年内全部就业,如因我方造成学生不能按时就业,我方则加倍退还所收取的服务费。由于业务开展时间较晚现在只针对自考学生,以后我们将逐步开展面向各种学生的就业保证服务。                         摘自新浪博客大学生就业前景暗淡(2009-07-0215:38:58)以三年计算,2007年毕业495万,08年559万,09年610万,每年递增10%,这还不算研究生。今年710万求职大学生,假定半年就业率比去年86%减少5%,那就又有135万留存到2010年,加上当年毕业的约660万,人数将爆炸到800万!而且这依然是保守的数字,前提是中介机构的调查对就业率没有高估的话。 中介机构称2009届本科生签约率仅40%  【《财经网》北京专稿/实习记者兰方】毕业时节已到,2009届高校毕业生陆续走出校园。一份中介机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09年6月底,应届本科生的签约率仅为40%,高职高专学生签约率为33%。  2009年7月1日,麦可思人力资源信息管理咨询公司(下称麦可思)发布“2009大学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6月月度报告。该月调查数据截止6月25日,共收回17408份有效答卷。  调查结果显示,至6月底大学生毕业之际,仍有58%的本科生、64%的高职高专生未与雇主签约,2%的本科生、3%的高职高专生已签约但被雇主取消。本科生40%的签约率较5月底的数据上升了2个百分点,而高职高专生的签约率则较5月底下降了3个百分点。  在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地矿、能源动力、材料科学等工学专业学生依旧紧俏。2009届地矿类毕业生始出校门,其签约率即已达到82%。根据《2009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2008届地矿类毕业生半年后的签约率为97%。  已签约的大学生中,42%的本科生和54%的高职高专生进入民营及个体企业就业。进入政府及科研机构的本科生仅13%,高职高专生仅6%。  根据调查结果,2009届本科生的签约薪酬为1995元,与2008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月收入2133元相比,该薪酬标准明显走低。而高职高专生的薪酬则略有上升。2008届高职高专生毕业半年后的月收入不过1647元,2009届毕业生刚出校门则已拿到1724元。  上海、北京两大城市为毕业生提供了最高的薪金。签约上海的本科生平均月薪为2473元,高职高专生为2192元;在北京地区工作的本科生则可拿到2369元,高职高专生工资为2284元。  尚未找到工作的毕业生中,有57%的大学生选择继续求职。而着手自主创业的学生比例大幅提高。据麦可思既往调查,在2月底,仅有6%的本科生和12%的高职高专生准备自主创业,到6月底,该数据分别上升为17%和22%。 中介机构称2008届大学生就业率达86%  【《财经网》北京专稿/实习记者兰方】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企业提供的工作岗位有所减少,但高校毕业生就业究竟受到多大影响,毕业后半年的就业率数字和就业结构或许更能说明问题。  2009年6月10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正式发布了由麦可思(MyCOS)-中国大学生就业研究课题组撰写的就业蓝皮书——《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下称《报告》),或将为分析大学生就业难题提供重要参考。  麦可思是由人力资源管理、教育市场和劳动经济学的专家共同创建的教育数据咨询公司。  该份报告调查对象为毕业半年后的2008届大学毕业生,抽样达到44.4万人,收回有效 问卷 关于教学调查问卷关于员工内部调查问卷员工内部调查问卷基药满意度调查问卷论文问卷调查格式 21.8万份,覆盖3079所高校、1196个专业及648种职业,对2008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收入、工作能力、就业与教育公平等做出了研究分析。毕业半年就业率略有下降  据《报告》数据,2008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约为86%,比2007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下降了2个百分点。而其中,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率与往年持平。  毕业半年后,有73.56万大学毕业生处于失业状态(包括有了工作又失去的),其中还有16.51万是既无工作又无学业,且没有求职求学行为的“啃老族”。  《报告》的就业率统计口径,与教育部门官方统计并不一致。《报告》主撰稿人、麦可思总裁、西南财经大学特聘教授王伯庆告诉《财经》记者,《报告》所采用的就业率统计口径,排斥了读研、留学及入伍人群;其分子为实际就业人数,需有稳定的全职工作,包括实际工作和自主创业。  此外,教育部门每年公布的70%左右的就业率,为截至每年9月1日的数据。但调查结果显示,2008届毕业生约三分之一的就业是在毕业后半年内完成的。因而,《报告》选择了毕业后半年的就业率数据。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教育专家杨东平认为,现在公布的毕业时的签约率、就业率没有实质意义,只可能引起恐慌。一般到12月,大学生的就业率都能达到80%以上,一年后能再上升10个百分点。“大学生就业的确难,但也不是想像中的那么难。”杨东平指出,对于大学生就业不必过于悲观。  对于即将走出校门的2009届毕业生,王伯庆表示,如果今年经济结构不发生太大变化、经济增长保持在8%,那么大学生的签约率也不会有太大波动专业结构失衡明显  《报告》还显示,2008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最高的专业大类是工学和管理学,最差的是法学和哲学。全国本科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对口率为71%。其中,工学类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可以达到77%,而法学专业的对口率仅为47%,哲学更是低至32%。  毕业半年后,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三个专业的失业人数最多。这三个专业同时也是2007届失业最多的专业。  “像法学这样的热门专业失业率增加,很大一个原因在于人数过多,供大于求。”王伯庆如是表示。据了解,在当前法学人才饱和的情况下,从北京大学到温州医学院,“中国教育在线”所列的510所高校均在2009年招收法学学生。  除专业人数过多,专业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的严重脱节,也造成某些专业学生就业困难。“前程无忧”的首席人力资源专家冯丽娟告诉《财经》记者,一些专业的知识结构完全没有和市场的需要、发展联系起来。“例如会展业,现在是很热门的行业。于是很多学校都开设了展览、动漫专业。但这些专业培养的学生还是找不到工作,每年国家都要引进大量的海外策展人才。这是因为学校教的东西,都是从理论知识引入,这些学生四年里甚至没有去会展公司实习实践过一次。”  王伯庆表示,如何通过大学生的就业情况来调整专业设置以及招生规模,一方面需要政府的作为,但另一方面,就业率、就业质量等信息为公众知悉后,公众也可以通过高考志愿选择专业,“对专业也可以进行市场化调整”。大学生综合素质待提高  在杨东平看来,比专业结构失衡更明显的,是大学生整个综合素质以及职业能力的缺乏。“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评价,并不是在专业技能上,更多的是看重大学生的价值观、基本的工作能力。”  《报告》显示,不同类型的企业都把积极学习、有效的口头沟通看做大学生基本工作能力的首要,而将电脑编程、维修机器和系统等技能性的素质放在后位。  根据雇主对大学生各项工作能力的评估,2008届毕业生的应用分析能力、管理能力较弱。本科毕业生亟需提高口头沟通、谈判技能和说服他人的能力。  冯丽娟亦向《财经》记者表示,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文化素质普遍缺乏。“很多学生、学校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而这些东西也是短期包装不出来的。”  《报告》还显示,2008届毕业生对学校的总体满意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211院校86%、非211本科院校79%和高职高专院校70%。毕业生对课堂的师生互动最不满意。“这也为当前的大学教育模式提出了质疑。”零点研究咨询集团副总裁吴垠表示。  对于自己的同学,2008届毕业生认为同龄人在“团队合作”和“追求理想”上表现不佳,满意度较高的则是“诚信”和“关心他人与社会”。 2009年大学生就业签约率走低  【《财经网》北京专稿/实习记者张艳玲白玲】截至2009年5月底,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签约率仍然整体偏低。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下称人保部)数据,2009年高校毕业生达610万人,加之此前的100万未就业毕业生,2009年有710万名大学生面临就业问题。  来自专业调查机构和官方的统计均显示,目前大学生就业签约率仍低于去年同期水平。签约率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6月1日,麦可思人力资源信息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下称麦可思)发布新一期网络调查“2009届大学毕业生签约率”的结果指出,截至5月底,普通本科毕业生签约率为38%,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签约率为36%,这与此前4月发布的本专科签约率均为39%相比,均有所下降。  麦可思是由人力资源管理、教育市场和劳动经济学的专家共同创建的教育数据咨询公司。  该月度调查自2009年2月起进行,预计将持续到2009年6月底结束。此次调查从2009年4月26日到5月25日,根据独立的IP地址进行,有效答卷共1.9987万份,其中本科1.0163万份,高职高专9824份。  有关部门和各地公开资料也显示,年初以来,大学生就业签约率整体低于去年同期。2009年武汉市有25万名应届高校毕业生,截至3月1日,当地教育部门统计,应届毕业生就业签约率平均为20.56%,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  根据广东省教育厅统计,截至3月10日,广东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的签约率为7.61%、专科毕业生的签约率为8.43%、毕业研究生的签约率为14.87%,相比2008年同期下降了50%以上。人保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在2009年4月23日的新闻发布会上称,按照正常的情况,一季度应届高校毕业生的签约率大体是20%-30%。他据此表示,2009年一季度在校大学生的签约率总体低于去年同期。   进入4月,毕业生签约率仍偏低。据《四川日报》报道,截至4月底,四川省高校毕业生共签约146161人,签约率51.87%,较3月月增长10.5%。签约人数同比净增1500余人,但签约率同比下降2.2个百分点。  2009年5月25日,辽宁省政府有关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辽宁省大学生就业签约率仅33%左右,同比下降10%。浙江、广东签约率下降  麦可思调查显示,由于金融危机影响,浙江、广东等发达地区,大学生就业签约率甚至有所下降。浙江省的签约率从4月的40%降至39%,广东4月的签约率为37%,到5月底降至35%。  西部地区的重庆、四川、陕西等几个省市签约率上升较快,跃居前列。  对此,二十一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中国东部地区是外向型经济,受金融危机打击很大,人才需求减少是签约率不高的主要原因”。  “相对而言,西部地区人才需求依然稳定,加之国家促进就业出台的政策大多偏向西部地区,都促成了西部地区毕业生的签约率上升”,熊丙奇指出,“金融危机对于西部地区的影响小得多。”民营企业成为就业主流  调查还指出,有45%的本科生、53%的专科生进入民营或是个体企业,是签约者中大多数人的选择;有27%的本科生进入国有企业工作;到政府机关、科研事业单位工作的本科毕业生仅占12%,高职毕业生的这一数字为9%。  对此,在5月23日举行的“第八届中国农业人才论坛”上,人保部就业促进司高校毕业生就业处负责人李祥伟指出,根据往年毕业生统计数据,除了考研、出国等继续深造的,有70%左右的高校毕业生要到各类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毕业生到党政机关就业的只有1%。人保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政府虽然出台了很多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专项项目,但与610万庞大的就业群体相比,只能吸纳一小部分毕业生就业。  人保部一份关于大学生形势的 调研报告 关于民族工作的调研报告关于就业的调研报告XX公司人才现状调研报告XX村综治维稳工作的调研报告干部职工思想状况调研报告 还指出,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虽然大学生已经自动降低了就业的心理预期,但仍高于实际需求。专业供需仍然失衡  不过,相对于整体偏低的签约率,一些专业的毕业生供不应求,工科专业受整体就业形势影响尤其偏小。  调查指出,截至5月底,在被调查大学生中,制造业、电信及电子信息服务业、建筑业、文化体育教育和娱乐业、金融保险房地产业仍然是签约量最大的行业。  能源动力类、地矿类、地质学类、测绘类等专业签约率仍然很好。其中,能源动力类本科生签约率为66%,高职生签约率则高达75%。  而且,地质学类、测绘类、地矿类等专业对口比例也居于前列。调查显示,地质学类本科专业对口比例为99%,测绘类为96%。  麦可思分析,签约率排在前20位的本科、高职高专专业中,仍以理工科类专业居多,其中工科专业更显优势,往届属于招生热门的经管类专业则榜上无名。  人保部有关调研报告指出,在工科专业里,机械电子、工程研发等专业仍然存在企业找不到合适人才的问题,而文科类、艺术类的困难则最为突出。  然而,根据教育部最新出版的《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简况》,2009年毕业的经济类本专科大学生有26.5万人,而管理类本专科毕业生超过百万人。  熊丙奇分析,自大学生扩招以来,“就业难”现象年年存在,但高校毕业生人数的递增以及中国产业经济结构未充分调整的现状,将会使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大学生就业难,关键原因是大学生供给与市场需求之间的错位”,人保部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指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有哪些?毫无疑问,这些事件不仅影响到总体就业状况,也必然会对大学生就业产生影响。然而,对于大学生就业而言,最关键的影响因素还是“结构性的”。这些因素包括短期供给超量、区域选择偏好、就业能力不足等方面,其中解决就业能力不足问题将是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的根本所在。在时间结构上,大学毕业生供给超量增长在短期内超出了需求的增长,劳动力市场还需要时间逐步调整。近年来,我国经济一直快速增长,特别是经济结构的升级速度加快,带动了对高人力资本存量的高校毕业生的强劲需求,从而促动了高等教育迅速发展。我国从业人口中具有各类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仅占5%,而工业发达国家则为25%-30%,因此,加快提升国民素质的需要也极大地推动了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问题是,大学毕业生供给增长的速度远高于经济增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寻找工作。劳动力市场需要一定的时间逐步消化大学毕业生在短期内的超量供给。但是,必须说明的是,不能仅仅以大学生暂时的就业困难就去否定高等教育政策,这是两个不同的问题。严格地说,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扩大,为更多的青年人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不仅促进了教育公平,改进了个人职业发展潜力,还从整体上促进了我国人力资源开发水平的提升。在区域结构上,大学毕业生就业区域选择偏好差异与政府政策激励上的错位导致实际有效需求不足。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区间与城乡间差异,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很难对大学生形成有效需求,而且在较长的时期内,地区性的有效需求不足的局面都将难以改变,从而对扩大高校毕业生的市场需求是一个不利因素。虽然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计划而产生大量需求,但由于欠发达地区所能支付的价格(工资收入、发展机会、流动性等)不足以补偿大学生的人力资本投资,因此,按照劳动力市场机制,无法实现供求结合。在我国,由于人才流动的单向性特点导致的流动成本过高进一步恶化了欠发达地区的有效需求不足。尽管国家也采取了“西部志愿者计划”等政策措施,但是无论从需求量扩大还是人力资本补偿来说,都难以有效改变这种状况。与此相反,由于大城市是中国的经济中心,对大学生就业的吸引力很大,而且这些中心大都居于高端的产业结构而对大学生有着强劲的需求,但是一些地方性的需求抑制(显性的指标限制与隐性的行政限制)与对中小企业或非正规部门的需求抑制(户口、社会保障、流动等),导致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人为分割,其结果要么是直接人为地降低了用人单位的有效需求,要么是“促进”灵活就业,增加了大学生的就业成本与风险。在能力结构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并不是基于职业路径的需要进行建构与培养,难以满足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变化,用人单位的需求模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用人单位的劳动力需求行为基于“职位分析下的任职资格模型”在劳动力市场上通过价格机制选用合适的人才。例如,IBM中国区对大学生的基本素质要求有:第一个方面是服务意识,能不能从客户的角度去出发,去想问题;第二个方面是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个方面是沟通的能力;第四个方面是团队合作的精神以及职业操守和商业道德。然而,大学生并不能很好地满足“任职资格模型”。对个人而言,就业能力取决于他们所拥有的知识、技能与态度等资产,他们使用和配置这些资产的方式与向用人单位展示这些资产的方式以及他们寻找工作的特定环境(个人环境与劳动力市场环境)。由于大学生是作为一个“产品”在一个高等教育系统中被制造出来的,因此就业能力不足主要是与大学联系在一起的。这既与传统上相对集中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有关,也与高校本身的教育能力不足相联系。长期以来,大学没有迅速适应就业市场对高等教育所提出的日益苛刻的要求。从传递知识的角度上看,在整个大学教育中,知识教育仍然是非常大的一个比重,理论功底及其相应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构建仍然极为薄弱;持续的扩招可能进一步稀释了大学既有的教育资源。此外,对于大学生从学校到工作的转换,大学缺乏系统的职业指导与服务规划,导致学生或许有专业能力,但是缺乏“市场能力”——获取职业信息,展示专业能力,适应实际工作以及应对职业转换,等等。 素质与就业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带动人类的发展,成为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引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竞争也表现的越来越激烈,白热化。每年有几百万的学子进入大学深造,伴随的是每年又有几百万的毕业生进入社会,面对这样的就业压力,不得不引起年青人的反思,怎么样才能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中取胜。作为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我个人认为影响就业的主要因素还是素质,其次才是文凭。素质与就业成正比,素质越高就业的成功率就越大,反之就越小。从就业市场特别是用人单位反馈的信息看,用人单位最看中的是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因为素质是底蕴、是内涵,只有高素质,才能转化为高能力。大学生要能够参与社会竞争,适应社会要求,在激烈的人才市场中能够脱颖而出,就必须从以往的片面注重专业知识学习,转到同时注重对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轨道。这里讲的素质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是指个人的才智、能力和内在涵养,即才干和道德力量。比如去应聘一个会计岗位,如果应聘者的职业操守各方面的素质遭到了质疑,或者有前科犯过错误,那么企业在录用这个人的时候肯定会考虑再三,这个应聘的成功率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作为刚出来的大学生一定要有意识的去提高自己的素质。做事要有恒心,要有敬业精神,善于交往等等。。。都要得到提高。 职场上有这么一句话:前三年靠学历,后三年靠能力。这句话说的太对了,能力的提升就体现在素质上。宝洁公司的一位前任董事长RichardDeupree曾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如果你把我们的资金、厂房及品牌留下,把我们的人带走,我们的公司会垮掉;相反,如果你拿走我们的资金、厂房及品牌,而留下我们的人,十年内我们将重建一切。”微软总裁比尔?盖茨一次被采访到下列问题:“如果让你离开你的办公大楼,您还可能创办出如此奇迹的公司吗?”他回答如下:“当然可以。不过,得让我挑选出100名员工带走。”品牌创造,都是由企业员工来完成的。企业如何发展,能否打造成品牌与企业人员的素质息息相关。德国在二战战败后,留给德国人民的是被炮火摧毁的城市废墟,破烂不堪,但是德国在其后的10几年里迅速发展,再一次成为了欧洲经济,军事强国,在各个领域保持世界先进水平,为什么会发展的这么快?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德国整个德意志民族整体素质比较高,很快使自己的国家从新崛起。可见素质是多么的重要,关系到一个企业的生死存亡,甚至是一个国家,民族的兴衰。总之,素质对一个应聘者来讲是非常重要的,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前途,同时也是人在这个社会上立足的根本,务必要得到提高。
本文档为【如何提高个人素质】,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0644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42KB
软件:Word
页数:16
分类:
上传时间:2011-12-14
浏览量: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