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灾害地质学课件

灾害地质学课件

举报
开通vip

灾害地质学课件null灾害地质学 灾害地质学 讲授:第一章 地质灾害的概念、类型 和分布 第一章 地质灾害的概念、类型 和分布 第一节 地质灾害的内涵 一、灾害的基本涵义 (一)灾害的定义 联合国减灾组织(UNDRO,1984):“一次在时间和空间上较为集中的事故,事故发生期间当地的人类群体及其财产遭到严重威胁并造成巨大损失,以至家庭结构、社会结构...

灾害地质学课件
null灾害地质学 灾害地质学 讲授:第一章 地质灾害的概念、类型 和分布 第一章 地质灾害的概念、类型 和分布 第一节 地质灾害的内涵 一、灾害的基本涵义 (一)灾害的定义 联合国减灾组织(UNDRO,1984):“一次在时间和空间上较为集中的事故,事故发生期间当地的人类群体及其财产遭到严重威胁并造成巨大损失,以至家庭结构、社会结构也受到不可忽视的影响。” 联合国灾害管理培训教材:“自然或人为环境中对人类生命、财产和活动等社会功能的严重破坏,引起广泛的生命、物质或环境损失;这些损失超出了受影响社会靠自身资源进行抵御的能力。”(二)灾害的类型(二)灾害的类型1.按成灾条件 ①自然灾害 ②人为灾害 2.按成灾潜势 ①高潜势灾害 ②中潜势灾害 ③低潜势灾害(三)环境灾害(三)环境灾害史密斯(Keith Smith 1996)提出了环境灾害的概念,他认为“环境灾害”术语涵盖了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的范畴,并将其概括为“极端的地质事件、生物变化过程和技术事故以能量和物质的集中释放为特征,并对人类生命安全构成不可预料的威胁及对环境和物质造成极大的破坏。”(四)灾害效应(四)灾害效应1.原生灾害效应 灾害本身造成的效应。如地震造成的房屋倒塌、滑坡掩埋房屋、矿井瓦斯爆炸造成人员伤亡等。 2. 次生灾害效应 主要灾害事件诱发的灾害性过程造成的,如地震造成煤气酿成火灾等。 3. 后续灾害效应 往往是长期的,甚至是永久性的。其中包括野生生物的绝灭、洪水造成的河道变迁、火山造成的农作物减产、气候变化等。(五)损失(五)损失1.直接损失 直接损失是指灾害发生后立即产生的后果,如地震后建筑物的破坏情况、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等;多数情况下可用货币价值来衡量损失的大小。 2. 间接损失 间接损失是指一场灾难中第二顺序产生的后果,如灾害引发的饥谨、疾病、生产萧条、失业增加以及精神伤害等。间接损失比直接损失持续的时间要长得多,其影响多是无形的,很难用货币来估量。二、地质灾害及其内涵二、地质灾害及其内涵(一)地质灾害定义 地质灾害是指在地球的发展演化过程中,各种自然地质作用和人类活动所形成的灾害性地质事件。一般认为,地质灾害是指地质作用(自然的、人为的或综合的)使地质环境产生突发的或渐进的破坏,并造成人类生命财产损失的现象或事件。 地质灾害与气象灾害、生物灾害等都是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具有突发性、多发性、群发性和渐变影响等特点;它往往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自然灾害中占突出地位。 (二)地质灾害的内涵(二)地质灾害的内涵1.动力条件 地质灾害的动力条件为内、外力地质作用和人为地质作用,伴随科技发展,人类活动范围、活动能力直线上升,充分显示了人类对地表形态和物质组成的巨大改造力量,其力量往往超越自然;因此人为地质作用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和利用。 2.后果 只有对人类生命财产和生存环境产生破坏和影响的地质事件才是地质灾害,无人区的火山喷发、滑坡、泥石流不是地质灾害,往往会有利于人类的未来开发。第二节 地质灾害的属性特征 第二节 地质灾害的属性特征 一、地质灾害的必然性与可防御性 二、地质灾害的周期性和随机性 三、地质灾害的突发性和渐进性 四、地质灾害的群体性和诱发性 五、地质灾害的成因多元性和原地复发性 六、地质灾害的区域性 七、地质灾害的破坏性和“建设性” 八、地质灾害影响的复杂性和严重性 九、人为地质灾害的日趋显著性 十、地质灾害防治的社会性和迫切性第三节 地质灾害的分类与分级 第三节 地质灾害的分类与分级 一、地质灾害的类型 (一)地质灾害的划分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1.由地质作用或地质条件恶化导致 的自然灾害 2.仅限于自然地质作用为主导因素 形成的自然灾害(二)按地质灾害空间分布分类(二)按地质灾害空间分布分类1.陆地地质灾害 分地面地质灾害和地下地质灾害。 2.海洋地质灾害 分海底地质灾害和水体地质灾害。(三)按地质灾害的成因分类(三)按地质灾害的成因分类1.自然动力型地质灾害 ①内动力亚型地质灾害:地震、火山活动、 地裂缝等。 ②外动力亚型地质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岩溶塌陷等。 ③内、外动力复合亚型地质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等。null 2.人为动力型地质灾害 按人类活动性质可分为水利水电工程地质灾害、矿山工程地质灾害、道路工程地质灾害、城镇建设地质灾害、海岸港口工程地质灾害、核电工程地质灾害等。 3.自然与人为复合动力型地质灾害 ①人为与外动力复合亚型地质灾害:崩塌、 滑坡、泥石流、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 ②人为与内动力复合亚型地质灾害:岩爆、煤与瓦斯突出、地面沉降、地裂缝等。(四)按地质环境变化速度分类(四)按地质环境变化速度分类1.突发性地质灾害: 地震、火山、崩塌、滑坡、泥石流等。 2.渐进性地质灾害: 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地面沉降等。二、地质灾害分级二、地质灾害分级 从广义上讲,地质灾害的破坏损失由生命损失、经济损失、社会损失、资源与环境损失构成。但从定量化的角度看,生命损失、经济损失对人类不但具有最直接的关系,而且比较容易定量化评价;社会损失、资源与环境损失主要表现为间接损失,目前还难以进行定量化评价。因此地质灾害破坏损失主要是指地质灾害的经济损失,即以货币形式反映的地质灾害受灾体的价值损失。第四节 中国地质灾害的发育概况 与分布规律 第四节 中国地质灾害的发育概况 与分布规律 一、中国地质灾害的发育概况 (一)地震 (二)崩塌、滑坡、泥石流 (三)岩溶塌陷 (四)矿山采空 (五)地面沉降 (六)地裂缝 (七)土地荒漠化二、中国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规律二、中国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规律(一)平原、丘陵地面沉降与塌陷为主的地质 灾害大区 位于山海关以南,太行山、武当山、大娄山一线以东,包括中国东部和东南部的广大地区。 (二)山地斜坡变形破坏为主的地质灾害大区 包括长白山南段、阴山东段,长城以南,阿尼玛卿山、横断山北段一线以东、雅鲁藏布江以南的广大地区,属中国中部地区、青藏高原南部及东北部分地区。 null(三)内陆高原、盆地干旱、半干旱风沙为 主的地质灾害大区 地处秦岭、昆仑山一线以北、由高原、沙漠、戈壁及高大山系、盆地、平原等地貌类型组成。 (四)青藏高原及大、小兴安岭北段地区冻 融为主的地质灾害大区 位于青藏高原中北部及大、小兴安岭北段地区,大地构造上属于青藏断块和东北断块区。第二章 地质灾害灾情评估与减灾效益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第二章 地质灾害灾情评估与减灾效益分析 第一节 地质灾害灾情评估 一、地质灾害灾情评估的目的、类型 与主要内容 (一)地质灾害灾情评估的目的 1.揭示地质灾害的成因和发展规律。 2.评价地质灾害的危险性、损失及人类抗灾能力,运用经济学原理评价减灾防灾的经济投入和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之和超过减灾防灾经济投入的目的。(二)地质灾害的评估类型 (二)地质灾害的评估类型 1.按评估时间分类 ①地质灾害灾前评估 ②地质灾害灾期跟踪评估 ③地质灾害灾后总结评估 2.按评估范围和面积分类 ①点评估 ②面评估 ③区域评估 (三)地质灾害灾情评估的内容(三)地质灾害灾情评估的内容1.危险性评价 2.易损性评价 3.破坏损失评价 4.防治工程评价二、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价二、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价 (一)突发性地质灾害发生概率的确定 (二)渐进性地质灾害发展速率的确定 (三)地质灾害危害范围的确定 (四)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三、社会经济易损性评价三、社会经济易损性评价(一)社会经济易损性构成 易损性是指受灾体遭受地质灾害破坏机会的多少与发生损毁的难易程度。 (二)易损性评价的主要内容与基本方法 主要评价内容包括:划分受灾体类型,调查受灾体数量及其分布情况,核算受灾体价值,分析各种受灾体遭受不同类型、不同强度地质灾害危害时的破坏程度及其价值损失率。null1.受灾体价值损失率 受灾体价值损失率是指受灾体遭受破坏损失的价值的比率 。 2.灾害敏感度分析和承灾能力分析 ①灾害敏感度 灾害敏感度是指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评价区内人类及其财产和所处的环境对地质灾害的敏感水平和可能遭受危害的程度。 ②承灾能力 承灾能力是指人类社会对地质灾害的预防、治理程度及灾后的恢复能力。 四、地质灾害破坏损失评价四、地质灾害破坏损失评价(一)地质灾害破坏损失构成 从广义上讲,地质灾害的破坏损失由生命损失、经济损失、社会损失、资源与环境损失构成。但从定量化的角度看,生命损失、经济损失对人类不但具有最直接的关系,而且比较容易定量化评价;社会损失、资源与环境损失主要表现为间接损失,目前还难以进行定量化评价。因此地质灾害破坏损失主要是指地质灾害的经济损失,即以货币形式反映的地质灾害受灾体的价值损失。 (二)评价内容及损失核算方法(二)评价内容及损失核算方法1.评价内容 地质灾害破坏损失评价是定量化分析地质灾害经济损失程度的过程,利用以货币形式表示的绝对损失额和相对损失额来反映地质灾害破坏损失的程度。其主要内容包括:计算评价区域地质灾害经济损失额、损失模数、相对损失率;评价经济损失水平和构成条件;分析破坏损失的区域分布特点。null2.损失核算方法 ①成本价值损失核算 成本价值损失核算以受灾体成本价值为基数,根据其灾害损失程度或者修复成本、防灾成本投入核算受灾体的价值损失。 ②收益损失核算 收益损失核算以受灾体可能收益为基数,根据其灾害损失程度核算受灾体价值损失,主要适用于农作物价值损失核算。 ③成本—收益价值损失核算 成本—收益价值损失核算以受灾体的成本和收益为基数,根据其灾害损失程度核算受灾体价值损失,主要适用于资源价值损失核算。 (三)评价方法(三)评价方法1.历史灾害破坏损失评价 历史灾害破坏损失评价是指对已经发生的地质灾害的经济损失进行统计分析,评价的基本方法是调查统计。 2.地质灾害期望损失评价 在危险性评价和易损性评价基础上核算可能的灾害损失平均值,即期望损失评价。 五、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评价五、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评价 (一)评价内容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评价的基本内容是分析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科学性,评估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经济效益,评价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可行性和合理性。(二)防治工程评价经济效益 评价方法(二)防治工程评价经济效益 评价方法 以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为主构成的灾害防御系统,其基本功能是减轻或免除灾害给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以及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保障和维护人类的正常生产和生活,促使人类劳动价值的增值(财富增值)。防灾效益取决于防治条件下减少的地质灾害(期望)损失费用与防灾工程的投入费用,其表达式为: E = O/I (2—1) 其中,E:防灾效益,O:防灾收益(或地质灾害期望损失费用),I:防灾工程投入费用。第二节 地质灾害减灾效益分析 第二节 地质灾害减灾效益分析 一、地质灾害经济损失分析 (一)地质灾害经济损失分析 1.地质灾害经济损失类型 地质灾害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是指由灾害事件摧毁或损坏的现有设施的价值;而救灾资金的投入、各产业部门产值的减少、环境的恶化以及自然资源的破坏等均属间接经济损失。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有所不同,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所造成的损失主要是破坏地表的建筑物;土壤盐渍化则主要使农作物减产;而煤层自燃主要表现为自然资源的破坏等。 null2.地质灾害经济损失分析 地质灾害经济损失评估涉及面广、内容复杂,对地质灾害经济损失的评估结果往往有一定出入。1992年国家计委下达“全国地质灾害现状调查”项目,该项目对我国15种地质灾害的直接经济损失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准确的评估。采用的评估方法有直接统计法(水土流失、土壤岩渍化、冷浸田、谋层自燃、瓦斯爆炸、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模数法(崩滑流)直接引用主管政府部门发布的数字(土地沙化、地震)。 (二)中国地质灾害发育现状评估(二)中国地质灾害发育现状评估 1.崩滑流 2.地面变形 3.水土流失 4.特殊岩土 5.矿井灾害 6.冻融 7.海岸灾害 8.地震二、地质灾害减灾效益分析二、地质灾害减灾效益分析(一)地质灾害损失计算方法与防治工程投资效益 1.地质灾害损失计算方法 ①直接经济损失 直接经济损失在统计评估时,一般按各种资产的原值或现值进行计算。 ②间接经济损失 包括5个部分: a.用于人员伤亡的善后处置费、医药费和灾民生活、生产 救济费。 b.原地无法重建时的易地搬迁费和人员安置费。 c.从生产力遭受破坏或影响到恢复期间所损失的工农业 产值。 d.国土资源损失,如崩塌和滑坡造成的林地损失、农田 毁坏或土壤肥力降低造成的损失等。 e.对次生灾害所投入的抗灾、救灾等费用。2.防治工程投资效益2.防治工程投资效益 防治工程投资效益是以防治地质灾害为目的的资金投入,既不是生产性投入也不是经营性投入,它不产生资金增殖,因此不能用投入与产出之比反映它的效益。它属于社会公益性投入其效益反映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个方面。 null①保值效益 灾害区现有资产的保障属于直接经济效益—保值效益。保值效益(Z)由灾害损失价值(J)与减灾投入资金(T)之差求得,即 Z = J-T (2-2) 或用减灾效益比(b)来表示:b = Z/T ②保产效益 是一种间接经济效益,即减灾资金投入后对未来经济收益的保障,主要为受益地区现有生产规模的工农业年产值。保产效益等于减灾投入资金与受益地区的生产总值之比。(二)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减灾效益分析实例(二)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减灾效益分析实例1.湖北秭归县新滩滑坡 2.四川云阳县鸡扒子滑坡 3.四川华莺市溪口地区崩滑流灾害 4.天津市地面沉降第三章 地质灾害减灾对策 第三章 地质灾害减灾对策 第一节 地质灾害减灾措施与减灾系统工程 一、“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与21世纪全球 减灾新战略 (一)“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简介 (二)21世纪全球减灾新战略 二、减灾防灾的基本原则二、减灾防灾的基本原则(一)、树立全民减灾防灾意识,提高全社会的防灾抗灾能力 (二)、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 (三)、群众性与专业性相结合 (四)、突出重点,兼顾一般 (五)、减灾与发展并重,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减灾对策 (六)、积极开展灾害科学研究,充分发挥政府的协调职能 (七)、避免盲目发展,保护生态环境三、减轻地质灾害的措施三、减轻地质灾害的措施(一)灾害监测 (二)灾害预报 (三)灾害评估 (四)防灾 1.工程性措施 2.非工程性措施 (五)抗灾与救灾(五)抗灾与救灾1.抗灾 2.救灾 救灾予案的主要内容: ①灾情分析,明确主要灾害种类、灾害破坏程度、 发生频率及分布规律。 ②救灾通讯系统的设计与启用方案。 ③灾情评估,,设计快速判定灾情的备用方案,以指挥调动救灾队伍的种类和数量。 ④人员、物资、设备等不同种类救灾力量的分布、预组织和调用的方案设计。 ⑤不同种类、不同等级救灾指挥部的组织预案。 ⑥死伤人员和幸存人员的安置、确保道路交通畅通的准备方案等。null (六)安置与恢复 (七)保险与援助 1.灾害保险 2.灾害援助 (八)宣传教育与减灾立法 (九)组织与指挥 四、减轻地质灾害的系统工程四、减轻地质灾害的系统工程(一)减灾系统工程的主要任务 减灾系统工程的主要任务包括攻克减灾措施中关键性技术难关、建立立体勘察监测系统和信息处理系统;研究灾害群发性的成因机制和分布规律、探索及时有效的灾害预报方法;选择灾种多、频次高、成灾强度大的重灾区,建立测、报、防、抗、救、援的综合减灾实验区;建立多学科的综合研究体系,开展全社会减灾教育、提高全民减灾意识。(二)减灾系统工程的主要内容(二)减灾系统工程的主要内容1.监测与预报 2.灾害评估 3.防灾与抗灾 4.救灾 科学技术、立法与教育、减灾基金与保险是减灾系统工程的三大支柱。第二节 地质灾害监测预报与防治 第二节 地质灾害监测预报与防治 一、地质灾害监测 (一)地质灾害监测的目的与内容 1.地质灾害监测的目的 2.地质灾害的监测内容 地质灾害的监测内容包括成灾条件的监测、成灾过程的监测以及地质灾害防治效益的反馈监测。(二)地质灾害监测的技术方法 (二)地质灾害监测的技术方法 1.建立立体监测系统 2.运用高科技仪器与技术,提高监测精度 3.建立实时监测预报系统 二、地质灾害预报二、地质灾害预报(一)地质灾害预报的步骤 (二)地质灾害分析 (三)灾害预报模型 (四)地质灾害预报方法 1.类比分析预报 2.因果分析预报 3.统计分析预报 4.综合分析预报三、地质灾害防治三、地质灾害防治(一)地质灾害防治的基本原则 1、预防为主的原则 2、全面规划与重点防治相结合的原则 3、防治地质灾害与社会经济活动相结 合的原则 4、防治工程最优化原则(二)地质灾害防治的基本途径 和措施 (二)地质灾害防治的基本途径 和措施 1.地质灾害防治的基本图径 (1)、控制灾害源、消除或减弱灾害体的活动能量,减少灾害威胁。 (2)、对受灾体采取防护或避让等保护措施,使其免受灾害破坏,或增强受灾体的抗御能力。null2.地质灾害防治的措施 (1)、削弱灾害活动强度措施 (2)、受灾体防护措施 (3)、监测预报措施 (4)、灾害避让措施第三节 地质灾害管理 第三节 地质灾害管理 一、灾害管理的目的与原则 (一)地质灾害管理的目的 (二)地质灾害管理的原则 地质灾害管理的基本原则是实行分级管理、推进减灾社会化,推进灾害管理消息化、科学化、现代化、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化和法制化,把地质灾害管理同地质资源管理、环境管理、国土开发以及其他自然灾害管理结合起来;建立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地质灾害管理体系。地质灾害管理还必须遵循超前预见性原则、顾全大局原则、就近调度原则、长远利益至上原则和科学筹划原则等 二、地质灾害管理的主要内容二、地质灾害管理的主要内容(一)灾害目标管理 1.灾害灾情管理 2.加固抗灾建筑管理 3.其他抗灾活动管理(二)灾害过程管理(二)灾害过程管理 1.灾害监测管理 2.灾害预报管理 3.灾害预防管理 4.灾害抗御管理 5.灾害救助管理 6.灾后援建管理(三)减灾项目管理(三)减灾项目管理1.研究开发项目管理 2.工程建设项目管理 3.国际合作项目管理 4.信息与通讯系统管理 5.宣传教育培训管理(四)减灾职能管理(四)减灾职能管理1.战略决策与对策管理 2.减灾方针政策管理 3.减灾机构人员管理 4.减灾效益管理三、地质灾害管理的主要手段三、地质灾害管理的主要手段(一)经济手段 (二)行政手段 1.制定和实施减灾规划 2.进行减灾宣传教育 3.组织实施基础性地质灾害勘查和区域地质灾害监测、预测以及灾情评估工作。 (三)法律手段 (四)技术手段四、系统科学理论在地质灾害管理中的应用四、系统科学理论在地质灾害管理中的应用(一)减灾系统工程的环节 1.减灾系统分析 2.减灾系统综合 3.减灾系统评价(二)减灾系统工程的阶段(二)减灾系统工程的阶段 按系统工程理论,减灾系统工程可分为相互独立、相互制约又相互衔接的六个阶段,即减灾目标确立阶段、灾害情报消息处理阶段、设计减灾方案阶段、灾情评估阶段、减灾决策优选阶段、减灾信息反馈阶段。第四章 地 震 灾 害 第四章 地 震 灾 害 第一节 地震与地震活动 一、地震与地震波 (一)地震 1.地震的概念 地震是岩石圈物质在地球内力作用下发生弹性应变,当应变能超过岩石强度时,岩石就会发生破裂或沿原有破裂面急速滑动,应变能以弹性波形式突然释放,使岩石圈剧烈震动的地质现象。null2.震源与震中 ①震源 ②震中 ③震源深度 ④震中距 ⑤震源距null地震仪B震源距B震 源震源距A地震仪A震中震源深度null图4-1 地震震中、震源及地震波传播示意图 图4-1 地震震中、震源及地震波传播示意图图4-1 地震震中、震源及地震波传播示意图null(二)地震波(二)地震波1.体波 ①P波 ②S波 ③体波的传播速度—初波与次波 null2.面波 ①勒夫波(Love wave) 勒夫波是在地表做蛇形运动的面波,质点在水平面上垂直于波的传播方向水平振动;与横波不同的是勒夫波只在水平面上左右摆动。 ②瑞利波(Rayleigh wave) 瑞利波是在地面上向前滚动传播的面波,质点在与平行传播方向的垂直平面内做椭圆形运动。其波速:υR ≈ 0.9υSnull地震波在地表附近的传播方式示意图体 波面 波二、地震的震级与烈度 二、地震的震级与烈度 (一)地震的震级 1.里氏震级 震级是指距震中100km的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地震仪所记录的以微米表示的最大振幅(A)的对数值,其表达式: M = LogA 标准地震仪是指周期为0.8s,阻尼比为0.8,放大倍数为2800倍。里氏震级最大为9级。nullnull2.面波震级 3.震级与能量 Ⅰ级地震的能量相当于2×106J,每增大一 级,能量约增大30倍。一个7级地震释放的能量 相当于30个20000t级的原子弹。(二)地震的烈度(二)地震的烈度1.地震烈度及其影响因素 地震的烈度是指地面以及各类建筑物的破坏程度。 地震的烈度的大小与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地震波的传播介质及地质构造条件有关。震级高,烈度大;震源深度小,烈度大;震中距近,烈度大;震中烈度最大。对浅源地震震中烈度(I)与震级的关系可用经验公式表示: MS = 0.58I + 1.5 一次地震,震级只能有一个;而烈度可以有若干个。震中烈度最大,相外呈椭圆形缩减,长轴方向一般平行于构造。null 2.地震烈度表 为了表示地震的影响程度,必须有一个烈度评定标准,即地震烈度表。 目前多数国家采用12度的烈度表,欧洲有些国家采用10度的,日本采用8度的烈度表。 null 3.基本烈度 基本烈度是指某一地区在以后一定期限内(50~100年)可能遭遇的地震最大烈度。 4.场地烈度 场地烈度是建筑物场地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和地层结构等工程地质条件产生的烈度。 三、地震的成因与类型 三、地震的成因与类型 (一)地震的成因 1.弹性回跳说 2.岩浆冲击说 3.结晶相变说 (二)地震的类型(二)地震的类型1.按震源深度分 地震可分为浅源地震(0~70km)、中源地震(70~300km)和深源地震(>300km)。 2.按震级与人的关系分 可分为微震(<2级,人感觉不到)、有感地震(2~5级)和破坏性地震(5级)。 3.按地震成因 ①天然地震 ②人为地震四、地震的发生条件及一般规律 四、地震的发生条件及一般规律 地震的发生条件及一般规律取决于岩石的弹性应变能(U ),弹性应变能积累足够大时,才能发生地震。弹性应变能的表达式为: U = Kδ 其中U为弹性应变能;K为弹性系数;δ为地应力。 五、地震的分布 五、地震的分布 (一)地震的垂直分带性 地震的震源具有垂直分带性的特点,地壳中的地震(0~33km)占72%,上地幔(33~300km)的地震占24%,大于300km上地幔中的深震占4%。 (二)地震的水平分带性(二)地震的水平分带性1.环太平洋地震带 2.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3.大洋中脊地震带 4.大陆裂谷地震带 5.转换断层地震带 6.地表无断层线形分布的地震带 (三)中国的地震分布(三)中国的地震分布1.中国地震的活动特点 ①地震活动分布广 ②地震活动频度高 ③地震震源深度浅 null2.地震的空间分布 ①台湾地震带 ②西南地震带 ③天山地震带 ④西北地震带 ⑤华北地震带 ⑥东南地震带 3.地震的时间分布 ①地震活跃期 ②地震活跃幕 null二、中国地震的时空分布第二节 诱发地震第二节 诱发地震一、诱发地震的类型及其特点 (一)流体诱发地震 1.水库诱发地震 ①水库诱发地震概况 ②水库诱发地震特点 ③水库诱发地震的成因 2.抽注流体(液、气)诱发地震 ①深井注液诱发地震 ②石油(天然气)开采诱发地震 ③矿坑排水诱发地震(二)非流体诱发地震(二)非流体诱发地震1.采矿诱发地震 ①采矿诱发地震概况 ②采矿诱发地震的特点 ③采矿诱发地震的成因 ④诱发矿震的地质条件 2.地下核爆炸及其诱发地震二、预防诱发地震的对策 二、预防诱发地震的对策 (一)水库诱发地震的对策 1.在可行性研究阶段,根据已有坝区地震地质资料,通过现场勘察、对比研究或其他方法,进行诱发地震可能性的初步评价,从而对水库坝址进行优化筛选。 2.在初步设计阶段,对可能发震的水库库区和坝址进一步评价其诱发地震危险性,确定可能发震的地段和可能发生的最大震级。同时进行地震动参数的分析,为工程抗震设防提供依据。 3.在大坝兴建和运行阶段,对于具有诱发地震危险的水库,在可能的发震地段设立地震监测台网进行监测。 4.水库蓄水后如发生地震,则应及时组织进行专门研究,以便尽快对地震的发展趋势作出评价,从而为工程加固、防震抗震采取应急措施提供依据。null (二)其他因素诱发地震的对策 对于抽、注液诱发的地震,应当考虑注水孔的合理布局和控制水压力的变化,使之不致诱发地震。对于采矿诱发地震,应当合理布置巷道,采取合理的采矿方式,使巷道和采场承受较小的应力,不致引起较大的能量释放。在矿山中,当观测到应力集中程度较高时,可采用注水或爆破法诱发应力缓慢释放;对于地震可能危及的巷道和地面建筑物应加强支护和抗震设防。 第三节 地震灾害 第三节 地震灾害 一、地震效应 (一)场地破坏效应 1.地面破裂效应 2.斜坡破坏效应 3.地基变形破坏效应 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 (二)强烈地振动破坏效应 (二)强烈地振动破坏效应 1.地震力对建筑物的作用 2.地震周期对建筑物的影响 ①一般来讲,建筑物愈高,自振动周期愈长;所以,长周期的地基振动使较高的多层建筑物破坏,而低层建筑物却无损坏。 ②距震中愈远,地面振动的周期愈长,因而常见到距震中较远处的高层建筑物遭受破坏的现象。 ③在厚层松散堆积物地区,由于堆积物对深部基岩传来的地震起选择放大作用,使地面振动周期变长,自振动周期较长的高层建筑常因共振而破坏,而自振动周期较短的低层建筑的破坏反而轻微 二、地震灾害的特点与破坏形式 二、地震灾害的特点与破坏形式 (一)地震灾害的特点 1.地震灾害发生突然,来势凶猛,可在几秒到几十秒钟内摧毁一座文明的城市。 2.地震成因的特殊性使得地震临震预报工作还很不成熟。 3.地震不仅直接毁坏建筑物、造成人员伤亡,还不可避免地诱发多种次生灾害。有时次生灾害的严重程度大大超过地震灾害本身造成的损失。 4.在地震灾害的发生过程中,有时无震成灾。 (二)地震灾害的破坏形式(二)地震灾害的破坏形式 1.地面运动的破坏形式 2.断裂与地面破裂 3.余震 4.火灾 5.斜坡变形破坏 6.砂土液化 7.地面标高改变 8.海啸 9.洪水null第四节 地震活动的监测与预报 一、地震监测 二、地震预报 二、地震预报 (一)预报的主要内容 1、地震参数预报:以地震事件的发生时间、地点和强度3个参数(简称时、空、强三要素)为主,即狭义的地震预报。 2、地震灾害预测:分长期预测(几年到几十年或更长时间)、中短期预报(几个月到几年)和临震预报(几天之内)。 3、地震灾害损失预测:就是评估潜在地震灾害的损失,预测未来地震灾害中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二)预报方法 (二)预报方法 1.大地形变测量异常分析 2.定点形变测量 3.水文地球化学方法 4.地下水动态微观异常 5.地电阻率法 6.地磁短周期变化 7.钻孔应力、应变异常 8.地热 9.地震综合预报方法 (三)地震预报的发展方向及研究途径 (三)地震预报的发展方向及研究途径 地震前兆现象的复杂性和前兆异常与地震关系的不确定性。 (i)实际震例的研究; (ii)实验与理论研究。 第五节 地震灾害损失预测 第五节 地震灾害损失预测 地震灾害损失预测是指在建筑物及其他人工设施和人口状态及分布的详细调查基础上,通过地震危险性评价、建筑物和生命线工程等易损性分析,预测未来地震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一、地震灾害损失预测的内容 地震危险性分析和建筑物等的易损失分析。 二、地震灾害损失预测方法 二、地震灾害损失预测方法 建筑物易损性分析主要包括: (一)以地震震动时不同建筑物对破坏的抵抗力为依据,建立某一地区建筑物的分类系统。 (二)制定易损性分析需要考虑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易损性清单,包括建筑物设施的地理位置、抗震类型、经济价值、用途类型等。 (三)对清单中的每一项,建立地震灾害损失率与地面震动强度之间的关系,如平均损失曲线,损失率用可比价值的百分率表示。null三、地震灾害损失的等级划分 经济损失/元人 e107 d108 c109 b1010 a无上限 员伤亡 E1~9人 E.e D10~99人 D.d C100~999人 C.c B1000~9999人 B.b A≥10000人 A.a 第六节 减轻地震灾害的对策 第六节 减轻地震灾害的对策 一、国际减轻地震灾害的对策 (一)加强地震灾害基础性研究工作 1.收集整理出版地震史料 2.注重地震灾害的监测预报 3.开展地震危险性评估 4.加强地震工程学研究 null(二)建立和完善地震灾害防抗体制 null (三)提高地震防灾能力和防灾水平 (四)颁布实施防御震害的法律二、中国减轻地震灾害的对策 二、中国减轻地震灾害的对策 (一)监测预报 (二)抗灾 (三)预防 (四)救助 (五)灾后重建 三、减轻地震灾害对策的发展趋势 三、减轻地震灾害对策的发展趋势 (一)世界各国减轻地震灾害对策的特点 1.以防为主,各有侧重 2.全面防御,重点突出 3.多学科综合研究 4.应用新技术新理论探索地震灾害 5.充分发挥政府的决策指挥作用 (二)地震灾害防御对策发展趋势 (二)地震灾害防御对策发展趋势 1.防、抗、救一体化 2.防灾对策系统化 3.防、抗、救对策最佳化 4.抗震减灾法规化 5.地震灾害研究与防震减灾的国际化 6.建立防震减灾应急决策信息系统 第五章 火山灾害 第五章 火山灾害 第一节 火山与火山活动 一、火山的类型 (一)依据火山活动情况划分 死火山、活火山和休眠火山。 (二)根据喷发的特点、喷发物质所形成的 地形特征 马尔式火山、夏威夷式火山、维苏威式 火山。 (三)根据同一个火山的活动次数 单式火山与复式火山。 二、火山喷发样式 二、火山喷发样式 (一)猛烈式和宁静式 (二)裂隙式和中心式nullnull三、火山喷发物质 三、火山喷发物质 (一)火山碎屑流 (二)火山碎屑物 (三)气体喷发物 四、火山的空间分布 四、火山的空间分布 (一)全球火山分布 1.环太平洋火山带 2.地中海火山带 3.大西洋海底火山带 4.大陆裂谷火山带null (二)中国火山分布 (二)中国火山分布 1.东北环蒙古高原区域 2.西南青藏高原区域 3.东部环太平洋西岸区域 第二节 火山喷发灾害效应与资源效应 第二节 火山喷发灾害效应与资源效应 一、火山喷发灾害 nullnull(一)火山熔岩流灾害 (二)火山碎屑流灾害 (三)火山喷发物降落造成的灾害 null(四)火山地震灾害 (五)有毒气体逸散 (六)火山喷发对气候的影响 (七)火山滑坡与火山泥流 (八)洪水 (九)海啸 (十)饥荒和疾病 null二、火山喷发的资源效应 第三节 火山活动的监测与预报 一、火山活动的前兆现象 (一)地震活动 (二)地面变形 (三)地面热辐射变化 (四)地球化学场变化 二、火山活动监测 二、火山活动监测 (一)地震定位 (二)地形变测量 (三)地电测量 (四)地磁观测 (五)地球化学方法 null三、火山喷发预报 三、火山喷发预报 (i)使科学家们能够得知岩浆在火山“管道”系统中的分布和运动; (ii)能够及时探测前兆并确认异常现象,这些异常前兆现象表征了火山内部活动的事件与过程。 (i)确定火山历史上的喷发样式,这对预报活动类型和喷发可能影响的范围是十分重要的; (ii)确定火山喷发的周期,它是准确预报喷发时间的关键。 第四节 减轻火山灾害的对策 第四节 减轻火山灾害的对策 一、危险性火山的识别与评价 二、火山地区土地利用规划 三、与工程有关的减灾对策 (一)阻隔熔岩流和火山泥流 (二)增强建筑物抗灾能力 四、火山应急管理 五、灾后援助与重建 第六章 斜坡地质灾害 第六章 斜坡地质灾害 第一节 斜坡地质灾害的类型及其影响因素 一、斜坡地质灾害的类型 (一)斜坡物质的快速失稳,结果导致相对整体的土体或岩块向坡下运动,运动的形式有滑塌、塌落和滑移。 (二)岩土与水的混合物向坡下的流动。null 斜坡地质灾害综合分类表null 按运动速度大小及岩土体含水量不同的斜坡地质灾害类型二、斜坡地质灾害的影响因素 二、斜坡地质灾害的影响因素 (一)地形地貌 (二)地质构造与新构造活动 (三)地层岩性与岩体结构特性 (四)地下水 (五)暴雨和连续降雨 (六)人类活动 三、中国崩塌、滑坡、泥石流的 发育规律 三、中国崩塌、滑坡、泥石流的 发育规律 中国特大、较大型崩滑流分布直方图null (一)中部强烈发育区 (二)西部中等发育区 (三)东部弱发育区第二节 崩 塌 第二节 崩 塌 一、崩塌的特点 崩塌的主要特征为:下落速度快、发生突然;崩塌体脱离母岩而运动;下落过程中崩塌体自身的整体性遭到破坏;崩塌物的垂直位移大于水平位移。 二、崩塌的形成条件 二、崩塌的形成条件 (一)地形地貌 崩塌多发生于坡度大于55°、高度大于 30m、坡面凹凸不平的陡峻斜坡上。 (二)地层岩性与岩体结构 1.地层岩性 2.岩体结构null (三)地质构造 1.断裂构造对崩塌的控制作用 2.褶皱构造对崩塌的控制作用 (四)地下水对崩塌的影响 (五)地振动对崩塌的影响 (六)人类活动的影响三、崩塌的力学机制 三、崩塌的力学机制 (一)倾倒崩塌 (二)滑移崩塌 (三)鼓胀崩塌 (四)拉裂崩塌 (五)错断崩塌四、崩塌的分类 四、崩塌的分类 崩塌的类型及其主要特征 null 重庆市北温泉斜坡岩土体地质结构剖面图 1.碎块石土,2.长石石英砂岩, 3.粉砂岩, 4.砂质泥岩第三节 滑 坡 第三节 滑 坡 一、滑坡的特点 (1)发生变形破坏的岩土体以水平位移为主,除滑动体边缘存在为数较少的崩离碎块和翻转现象外,滑体上各部分的相对位置在滑动前后变化不大。 (2)滑动体始终沿着一个或几个软弱面(带)滑动,岩土体中各种成因的结构面均有可能成为滑动面,如古地形面、岩层层面、不整合面、断层面、贯通的节理裂隙面等。 (3)滑坡滑动过程可以在瞬间完成,也可能持续几年或更长的时间。规模较大的“整体”滑动一般为缓慢、长期或间歇的滑动。二、滑坡的形成条件 二、滑坡的形成条件 (二)地层岩性 (二)地层岩性 (三)地质构造 (四)水文地质条件 (五)人类活动三、滑坡的成因机制 三、滑坡的成因机制 (一)滑动面与斜坡稳定性的关系 (二)滑坡的发育阶段 1.蠕动变形阶段 2.滑动破坏阶段 3.压密稳定阶段四、滑坡的分类 四、滑坡的分类 1.按滑动面特征划分 (1)顺层滑坡: (2)切层滑坡 2.按滑动性质划分 (1)牵引式滑坡 (2)推动式滑坡 (3)混合式滑坡 3.按滑坡的主要组成物质和滑体规模划分 (1)土质滑坡 (2) 岩层滑坡 null 4.按滑坡形成机制划分 楔形体滑坡、圆弧面滑坡、顺层面滑动的滑 坡、复合型滑坡、堆积层滑坡、崩坍碎屑流 型滑坡、岸坡或斜坡开裂变形体、倾倒变形 边坡和溃屈破坏边坡。 五、滑坡的危害 五、滑坡的危害 (一)滑坡对城镇的危害 (二)滑坡对交通运输的危害 (三)滑坡对工厂、矿山的危害 (四)滑坡对农田的危害 (五)滑坡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危害 (六)滑坡的次生灾害 第四节 泥 石 流 第四节 泥 石 流 一、泥石流的一般特征 (1)泥石流具有土体的结构性, (2)泥石流具有水体的流动性, (3)泥石流一般发生在山地沟谷区,具有较大的流动坡降。 泥石流体是介于液体和固体之间的非均质流体,其流变性质既反映 。二、泥石流形成的条件 二、泥石流形成的条件 (一)物源条件 (二)水源条件 (三)地形地貌条件 三、泥石流的运动特征与机理 三、泥石流的运动特征与机理 (一)泥石流的径流特征 1.流态特征 2.流速、流量特征 3.泥石流的直进性和爬高性 4.泥石流漫流改道 5.泥石流的周期性 (二)泥石流的运动机理 (二)泥石流的运动机理 1.塑性蠕动流 2.粘性阵流 3.阵性连续流 4.稀性连续流 四、泥石流的分类 四、泥石流的分类 (一)根据环境对泥石流的分类 泥石流的环境分类图 (二)按流域地貌对泥石流的分类 (二)按流域地貌对泥石流的分类1.据流域自然属性对泥石流的分类 据源地对泥石流的分类 2.按流域社会属性对泥石流 的分类 毁灭性、严重、中度、轻微和微弱 (三)据流态对泥石流的分类2.按流域社会属性对泥石流 的分类 毁灭性、严重、中度、轻微和微弱 (三)据流态对泥石流的分类 紊动流、扰动流、层动流、蠕动流和 滑动流 五、泥石流的危害 五、泥石流的危害 (一)灾害性泥石流的主要特征 1.暴发突然 2.来势凶猛 3.冲击力强 4.冲淤变幅大 5.主流摆动速度快、幅度大(二)泥石流的危害方式 (二)泥石流的危害方式 1.冲刷 2.冲击 3.堆积(三)泥石流的危害 (三)泥石流的危害 1.泥石流对城镇的危害 2.泥石流对道路交通的危害 3.泥石流对厂矿企业的危害 4.泥石流对农田的危害 5.泥石流的次生灾害六、泥石流的灾害实例 六、泥石流的灾害实例 (一)蒋家沟泥石流 (二)四川利子依达沟泥石流 (三)盐井沟泥石流 (四)西藏古乡沟特大冰川型泥石流 第五节 斜坡地质灾害的监测与预报 第五节 斜坡地质灾害的监测与预报 一、斜坡地质灾害的监测 (一)监测的内容 1.斜坡岩土表面及地下变形的二维或三维位移、倾斜变化的监测。 2.应力、应变、地声等特征参数的监测。 3.地震、降水量、气温、地表水和地下水动态和水质变化以及水温、孔隙水压力等环境因素和爆破、灌溉渗水等人类活动的监测。 (二)监测仪器 (二)监测仪器 1.位移测量仪器 2.倾斜测量仪器 3.应力测量仪器 (4)环境要素测量仪器 (三)监测方法 (三)监测方法1.宏观地质观测法 2.简易观测法 3.设站观测法 4.仪器仪表观测法 5.自动遥测法二、斜坡地质灾害的预测预报二、斜坡地质灾害的预测预报 区域性山区斜坡稳定性空间预测步骤框图 (一)滑坡滑动时间的预测预报 (一)滑坡滑动时间的预测预报 1.滑坡变形前兆的现象预报法 2.位移—时间曲线变化趋势判断法 3.斋滕法和改进的斋滕法 4.统计模型法 5.非线性动力学模型预报法 6.降水量参数预报法 7.声发射参数预报法(二)滑坡活动强度预测预报 研究现状与趋势(二)滑坡活动强度预测预报 研究现状与趋势 1.质点运动学预测方法 2.滑坡运动机理研究与质量运动学相结合 的预测方法(三)滑坡危害预测预报 研究现状与趋势 (三)滑坡危害预测预报 研究现状与趋势 第六节 斜坡地质灾害的防治工程 第六节 斜坡地质灾害的防治工程 一、崩塌的防治 (一)防治原则 (二)防治措施null 崩塌落石防治主要措施 null 1.修筑拦挡建筑物 崩塌防治工程措施示意图 null 2.支撑与坡面防护 3.锚固 4.灌浆加固 5.疏千岸坡与排水防渗 6.削坡与清除 7.软基加固 8.线路绕避 9.加固山坡和路堑边坡 二、滑坡的防治 二、滑坡的防治 (一)防治原则 (1)以长期防御为主,防御工程与应急抢险工程相结合;应急抢险工程应尽可能与防御工程衔接、配套。 (2)根据危害对象及程度,正确选择并合理安排治理的重点,保证以较少的投入取得较好的治理效益。 (3)生物工程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与管理、开发相结合。 (4)因地制宜,讲求实效,治标与治本相结合。 (二)防治措施 (二)防治措施 1.“拦”即拦挡、拦截,如挡土墙等拦挡工程。 2.“排”即排水,包括拦截和旁引可能流入滑坡体内的地表水和地下水; 3.“稳”即稳坡,包括降低斜坡坡度,滑坡后部削方减重及滑坡前缘回填压脚;以生物工程和护坡工程来保护边坡等。 4.“固”即加固,包括采用各种形式的抗滑桩、预应力锚索和预应力抗滑桩、抗滑明洞等工程,或采用灌浆、电化学加固、焙烧等方法以改变滑带岩土的性质来进行加固,增大滑面的抗滑力。(三)防治措施的施工方式(三)防治措施的施工方式 1.排除地表水和地下水 滑坡治理工程措施示意图 (a)拦挡工程,(b)排水工程,(c)削坡压脚工程null 滑坡治理的类型、措施及其主要作用null2.减重与加载 (1)后部主滑地段和牵引地段减重 (2)滑坡前部加载 3.抗滑挡土墙 4.抗滑桩 5.护坡工程 6.绕避 7.其他措施 三、泥石流的防治 三、泥石流的防治 (一)防治原则 1.全面规划,突出重点 2.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 3.分清类别,因害设防 4.因均制宜,合理设计 (二)防治措施 (二)防治措施 治理泥石流的措施分类 null 1.治理泥石流的工程措施 泥石流综合治理措施一览表 null 2.治理泥石流的生物措施 3.泥石流的综合整治第七章 地面变形地质灾害 第七章 地面变形地质灾害 第一节 地面变形地质灾害的类型 及其分布规律 一、地面变形地质灾害的类型 (一)地面变形地质灾害的形式分类 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缝、渗透变形、特殊岩土胀缩变形等。 (二)地面变形地质灾害的成因分类 内动力地面变形、水动力地面变形、重力地面变形和人类活动诱发地面变形等。 二、主要地面变形地质灾害的 分布规律 二、主要地面变形地质灾害的 分布规律 (一)东部地区 (二)中部地区 (三)西部地区 第二节 地面沉降 第二节 地面沉降 一、地面沉降的特征与分布 (一)地面沉降的特征 波及范围广,下沉速率缓慢,往往不易察觉,但它对于建筑物、城市建设和农田水利危害极大。 (二)地面沉降的分布规律 (二)地面沉降的分布规律 1.世界地面沉降分布概况 2.中国地面沉降分布规律 (1)大型河流三角洲及沿海平原区 (2)小型河流三角洲区 (3)山前冲洪积扇及倾斜平原区 (4)山间盆地和河流谷地区 二、地面沉降的危害 二、地面沉降的危害 (一)滨海城市海水侵袭 (二)港口设施失效 (三)桥墩下沉,影响航运 (四)地基不均匀下沉,建筑物开裂倒塌三、地面沉降的成因机制和形成条件 三、地面沉降的成因机制和形成条件 (一)地面沉降的成因机制 沉降是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石油和天然气、卤水以及高大建筑物的超量荷载等引起的。 (二)地面沉降的产生条件 1.厚层松散细粒土层的存在 2.长期过量开采地下流体 3.新构造运动的影响 4.城市建设对地面沉降的影响四、地面沉降的监测与预测 四、地面沉降的监测与预测 (一)地面沉降的监测 (二)地面沉降趋势的预测五、地面沉降的防治 五、地面沉降的防治 建立健全地面沉降监测网络,加强地下水动态和地面沉降监测工作;开辟新的替代水源、推广节水技术;调整地下水开采布局、控制地下水开采量;对地下水开采层位进行人工回灌;实行地下水开采总量控制、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开采和目标管理。第三节 地 裂 缝 第三节 地 裂 缝 一、地裂缝的特征、类型与分布 (一)地裂缝的特征 1.地裂缝发育的方向性与延展性 2.地裂缝灾害的非对称性和不均一性 3.灾害的渐进性 4.地裂缝灾害的周期性 (二)地裂缝的类型 (二)地裂缝的类型 1.构造地裂缝 2.非构造地裂缝(三)地裂缝的分布 (三)地裂缝的分布 中国东部部分地区地裂缝分布示意图null 1.汾渭盆地地裂缝带 2.太行山东麓倾斜平原地裂缝带 3.大别山北麓地裂缝带 4.
本文档为【灾害地质学课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62479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9M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建筑/施工
上传时间:2011-12-14
浏览量: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