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唐宋文学

唐宋文学

举报
开通vip

唐宋文学隋唐五代文学 思考题 1. 何谓近体诗?其艺术形式有哪些特点? 2. 为什么诗歌在唐代取得了高度的成就? 唐诗创作的繁荣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3. 初唐诗歌革新经历了几个阶段? 4. 为什么说王绩是唐初最为独特的诗人? 5. 初唐四杰的诗歌创作和主张在初盛唐诗文革新进程中,有何意义? 6. 陈子昂的文学主张及其在初盛唐诗文革新进程中的作用。 7. 简述初盛唐近体诗律探索和完善的过程。 8. 为什么说张说是盛唐文学的开路人? 9. 盛唐诗歌的时代特征和艺术风貌。 10. 王维山水田园诗歌的艺术成就。 ...

唐宋文学
隋唐五代文学 思考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1. 何谓近体诗?其艺术形式有哪些特点? 2. 为什么诗歌在唐代取得了高度的成就? 唐诗创作的繁荣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3. 初唐诗歌革新经历了几个阶段? 4. 为什么说王绩是唐初最为独特的诗人? 5. 初唐四杰的诗歌创作和主张在初盛唐诗文革新进程中,有何意义? 6. 陈子昂的文学主张及其在初盛唐诗文革新进程中的作用。 7. 简述初盛唐近体诗律探索和完善的过程。 8. 为什么说张说是盛唐文学的开路人? 9. 盛唐诗歌的时代特征和艺术风貌。 10. 王维山水田园诗歌的艺术成就。 11. 如何理解苏轼所说的:“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12. 盛唐边塞诗派及其繁荣原因。 13. 举例 说明 关于失联党员情况说明岗位说明总经理岗位说明书会计岗位说明书行政主管岗位说明书 高、岑边塞诗创作的异同。 14. 李白的性格、思想有何特点?其诗歌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5. 简要说明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 16. 李白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7. 杜甫《秋兴八首》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18. 举例说明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 19. 杜甫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20. 大历十才子及其诗歌创作风尚。 21. “中唐诗歌之再盛”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2. 白居易的诗歌创作观念? 23. 如何理解白居易《长恨歌》主题? 24. 白居易诗歌创作成就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5. 韩孟诗派及其创作特点? 26. 韩愈诗歌的“雄奇险怪”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7. 如何理解韩愈的“以文为诗”? 28. 李贺诗歌的艺术成就? 29. 简述初盛唐诗文复古观念及其对韩柳古文运动的先导作用。 30. 韩柳古文运动的文学理论主张有哪些? 31. 韩愈散文的艺术特征有哪些? 32. 柳宗元散文的创作成就? 33. 简述唐代古文运动在文学史上的作用和影响。 34. 你如何评价晚唐诗歌的创作成就? 35. 杜牧诗歌的艺术特色。 36. 简要评述李商隐诗歌的艺术成就。 37. 李商隐主要通过哪些艺术手法营造朦胧的意境美的? 38. 你是如何看待词的起源问题的? 39. 简述中唐文人词的创作情况。 40. 温庭筠在词的意境创造方面有哪些成就? 41. 为什么说韦庄词是花间词中的别调? 42. 举例说明李煜词的创作成就及其在词史上的重要地位。 43. 唐传奇兴盛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44. 《柳毅传》是如何刻划人物形象的? 45. 《霍小玉传》中的霍小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46. 简述唐传奇的历史地位和对后世文学之影响。 唐代文学教案 第一讲:隋唐文学概述 引言: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该诗为李白流放夜郎遇赦后所作,一说是天宝年间被排挤离开长安,南游金陵时写。 首联连用三个凤字,却不嫌重复,因音节流转,自然明快,脱口而出。 颔联发挥“凤去台空”之意。吴国宫廷已经荒芜,东晋的风流人物也已进入坟墓。 颈联跳出对历史的凭吊、沉浸,转向自然江山。若隐若现的三山和中分长江的白鹭洲触发了诗人的豪情,气象壮丽,对仗工整。 尾联回到现实,心情沉痛。想望长安却不能,寄寓深意。 长安是朝廷所在,日是帝王象征。陆贾《新语·慎微》: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这里暗示皇帝被奸邪包围,报国无门。触境生愁,意寓言外。 传李白激赏崔颢《黄鹤楼》,乃作此诗较胜负。本诗用韵上,意到笔随,自然成韵;语言流畅自然,不事雕饰;结构上,融典故、景物和感情于一炉,抒发忧国伤时的怀抱,意旨深远。 杜甫《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此诗为杜甫晚年出蜀,北归无望,漂泊湖湘而作。首联紧扣题目,点明登临之意,暗含沉郁之感。清人仇兆鳌云:“昔闻,今上,喜初登也。”结合尾联来看,与其说喜悦,不如说感慨忧伤。颔联承上,写洞庭湖的雄奇壮观,浩瀚无边,又展示了杜甫的博大胸襟。颈联转折写自身凄苦情状。和颔联相比,一开阔,一黯淡,于开阔处陡然一转,令人凄然欲绝。百年多病,壮志难酬。尾联出人意料,不承上写景和念己,而是转到对于国事的关心,更从精神上见其博大胸襟。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 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崖疆。渚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一、前人概说·唐诗 闻一多说:“一般人爱说唐诗,我却要讲‘诗唐’,诗唐者,诗的唐朝也。” 胡应麟所说:甚矣,诗之盛于唐也!其体,则三、四、五言,六、七、杂言,乐府、歌行、近体、绝句,靡弗备矣。其格,则高卑、远近、浓淡、浅深、巨细、精粗、巧拙、强弱,靡弗具矣。其调,则飘逸、浑雄、沉深、博大、绮丽、幽闲、新奇、猥琐,靡弗诣矣。其人,则帝王、将相、朝士、布衣、童子、妇人、缁流、羽客,靡弗预矣。(《诗薮》外编卷三) 二、唐诗的主要成就 1、创作队伍的扩大和主导力量的改变。 2、反映的社会生活面的扩大。 3、艺术风格和流派的多样化。 魏晋南北朝诗歌偏于华丽、绮靡、纤巧,唐人则杂之于险怪、粗犷、诡谲,诸象纷呈,各放异彩。 4、诗歌艺术形式的完善。声律风骨兼备,内容形式并美。 三、唐代文学繁荣的原因 (1)国力强大、文化开放、士人自信与文化繁荣。 贞观四年(630),唐朝打败突厥,原属东突厥的各属国都归附唐朝,推尊太宗为天可汗,唐朝遂取代突厥成为东亚盟主。 统治者心境开放和文化兼容,中外文化交流活跃。去华夷之防,包容外来思想和文化是唐朝的基本国策。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强大的经济、开放的文化环境,科举制度的完善,培养了士人自信,这又促进了士人的自强。 绘画、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法、音乐等的繁荣使文学风格多样化。 唐人意气风发、自信自强的表现: 王翰“发言立意,自比王侯”(《旧唐书·王翰传》) 陈子昂“方谒明天子,清宴奉良筹。再取连城璧,三陟zhi平津侯。不然拂衣去,归从海上鸥。”(《答洛阳主人》) 岑参“丈夫三十未富贵,安能终日守笔砚?”(《银碛qi山西馆》) 杜甫“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纯”(《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 (2)漫游、入幕丰富了文学题材与内容。 唐人漫游扩大了东晋以来的山水游览诗。漫游名山大川、通都大邑、边塞大漠,促进了山水诗和边塞诗的繁荣。 进入幕府是唐代士人入仕的重要途经。王翰、高适、王维、李白、岑参、杜甫、元结等人曾在幕府生活过。李商隐的仕途更主要在幕府。幕府宴饮、乐妓唱诗、唱和送别、戎幕闲谈等对于诗词小说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3)行卷、读书山林与贬谪促进文学发展 科举前的行卷作品对诗歌技巧的提高、诗歌内容的多样等有促进作用。 唐代士人入仕之前,或隐居山林、或寄宿寺庙、道观以读书。清幽的环境会影响到诗风。如陈子昂、李白、岑参、孟郊等。 唐代文人的贬谪生活,丰富了唐代文学的情调意境、诗风文貌。贬谪的悲愤不平、孤独寂寞、理想破灭等对文学影响很大。 (4)佛道思想丰富了文学题材、风格 从立国之本来说,唐代以儒为主;从思想文化领域来说,则是儒道释并存。 在政权运作、人才选拔与使用方面,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而在人生信仰、生活情趣与生活方式方面,则时时杂入释道。 道家思想对唐代文人来说,主要是使他们返归自然,亲和自然。 道教对唐人人生信仰的影响更大,主要表现在神仙思想的影响上。王勃、卢照邻、陈子昂、宋之问、李白、李商隐等都有神仙信仰。 佛教的具体影响 孟浩然“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王维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终南别业)李颀“始觉浮生无住著,顿令心地欲皈依”(宿莹公禅房闻梵) 禅宗讲究体的自性,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的,借助具体物象表现难以言传的禅机。唐诗空灵境界,明净和平的趣味,淡泊而又深厚的意蕴就是受此影响。 大量诗僧出现。《全唐诗》收录诗僧113人,诗2783首。王梵志、寒山诗就是其中的代表。拓展了唐文学的体裁。俗讲和变文就是此时出现的新文体,内容主要为佛经。 (5)文学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 文学到魏晋南北朝,其艺术特质得到了充分认识,走向自觉与自立。表现在它逐步与学术分离,淡化它的政教功利目的,追求审美。 从内容上看,重个人感情的抒发,甚至走向娱乐;从形式看,重辞采声律之美,重艺术技巧。 骈文将这种形式美推向了极致。近体诗也即将形成。唐人对之加以继承与革新,使之达到文质彬彬,风骨兼备。 (四)唐代文学的分期及特点 (1)初唐(618-711):唐诗繁荣前的准备阶段。文章仍以骈文为主。诗歌革新有: 表现领域上,题材从宫廷台阁走向关山与塞漠,作者从宫廷官吏扩展到一般寒士。 情思格调上,北朝文学的清刚劲健之气与南朝的清新明媚相融合,走向声律风骨兼备的境界。诗歌形式上,将四声二元化,解决了律诗的黏式律问题,从而创造了新体诗——律诗。 (2)盛唐(712-761):诗鼎盛期。 盛唐在诗体上推陈出新的表现: (1)李白袭用古乐府旧题,熔铸新的现实内容,倾泻自己情感,使乐府古题获得了新的生命。 (2)高岑等人的七言歌行突破了初唐时骈偶整齐的格局,句式参差,章法多变。 (3)李白、王昌龄等的七绝达到化境,被推为神品。 (4)杜甫诗歌各体兼备,七绝、五古、律诗、新题乐府都集历代之大成。 (3)中唐(762-826)全面繁荣 中唐前期,诗为盛唐向新时期转变的过渡期,作家多但创新少。“大历十才子”为代表。 中唐后期,“诗到元和体变新”,到贞元、元和间,诗歌新变。以元稹、白居易、张籍、王建为代表的写实讽喻诗派和以韩孟为代表的险怪奇崛诗派。李贺以奇情异想和幽峭冷艳的语言、柳宗元以幽深峻洁的风格分别独树一帜。 古文勃兴,传奇成熟,曲子词和讲唱文学流行,辞赋和骈文新变。 (4)晚唐(827-907)唐诗尾声 李商隐的诗歌深情绵邈,意境深沉,追求幽美细约的审美情趣,开拓了以朦胧为特征的审美境界。同时也是杜甫以后的七律大家。 面对末世,晚唐诗坛普遍弥漫着一种感伤情调,咏史怀古和恋爱艳情成为流行题材。 随着晚唐城市经济的发展,配乐歌唱,风格婉约绵邈的词兴起。《花间词》就是代表。面对黑暗现实,秉承文以明道的文人,如罗隐、陆龟蒙、皮日休等,以杂文小品批判社会。 韩柳古文运动后,后继乏人,骈文复兴。 五、隋代诗歌简述 隋朝只存在37年,文学文化具有过渡性特点。诗歌代表人物为薛道衡、杨素以及隋文帝杨广。卢思道应是北朝诗人。 隋文帝对浮艳文风十分反感。李谔上书斥责南朝文风为:“竞一韵之奇,争一字之巧。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唯是风云之状。” (《隋书·李谔传》)主张对文风浮华者加以治罪,以行政手段来纠正文风。 六、杨素诗分析 《赠薛播州》 北风吹故林,秋声不可听。雁飞穷海寒,鹤唳霜皋净。含毫心未传,闻音路犹敻。惟有孤城月,裴徊独临映。吊影余自怜,安知我疲病。 注释:本诗为杨素重病时寄薛道衡所作。权倾一时,功高震主,为炀帝猜忌,内心惴惴不安。素寝疾之日,帝每令名医诊候,赐以上药。然密问医人,恒恐不死。素又自知名位已极,不肯服药,亦不将慎,每语弟约曰:“我岂须更活耶?(隋书·杨素传) 素尝以五言诗七百字赠番州刺史薛道衡,词气宏拔,风韵秀上,亦为一时盛作。未几而卒,道衡叹曰:“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岂若是乎!(隋书·杨素传) 《野望》作者辨析 闻一多说:“《隋遗录》所载炀帝诸诗皆明秀可诵,然系唐人伪托,《铁围山丛话》引佚句‘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亦伪。”(《唐诗杂论》) 罗宗强认为《全隋诗》录自明代莫是龙《笔麈》的“寒鸦飞数点”一首似为伪作。(罗宗强、郝世峰等编《隋唐五代文学史》 曹道衡、沈玉成亦认为:“秦观词好用成句,但炀帝此诗,意境词语均不似唐以前作品,也有可能是宋人据秦观词改作,姑存疑。”(《南北朝文学史》) 附:秦观《满庭芳》 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 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第二讲 初唐诗歌——王绩、上官体与初唐四杰等 一、唐初南朝梁陈宫廷诗流行 虞世南、李义府之流,诗思基本未越出宫廷贵族生活的狭窄范围,写的大都是应制颂圣、艳情唱酬之作。但与梁陈宫体诗借珠帘锦帐、朱唇翠袖以寄托没落帝王及其文学侍从颓废的享乐思想不同,初唐宫廷诗所展示的是巍峨的宫殿,整齐的仪仗,表现的是新王朝创立者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同时,也有少量情辞慷慨的作品。如虞世南《咏蝉》、魏征《述怀》。 附:虞世南《咏蝉》:垂緌rui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首句緌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触须,形似,故云。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表面写蝉,实为比兴象征。 次句写蝉声远传,疏字更见梧桐的高挺,且与“秋风”照应。流字状蝉声的长鸣不已,出字把蝉声传送的意态形象化了。 后两句为比兴寄托的点晴之笔。蕴涵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自能声名远播。 后两句中的自、非两字,正反呼应,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表现出一种雍容不迫的风度气韵。唐太宗屡次赞赏虞的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这里有自况含义。 沈德潜: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唐诗别裁) 施补华: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身自远,端不籍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南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南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 二、唐初宫廷诗风盛行原因 1、传统以来南朝文学的主导地位,梁陈文臣进入新朝,带来原以定型的诗风 2、宫廷文人创作面的狭窄和应制诗的局限 3、唐王朝初建时期处于文学上的起步阶段,往往旧风格与新气象错综交织,新风难以马上形成 4、大分裂后社会升平带来文人思想的陶醉 三、唐太宗和魏征的文学思想 唐太宗反对浮华文风,强调文学的社会功用,主张以中和雅正之音来教化人民。但其作品主要风貌还是南朝诗风。魏征提出融和南北文风之长: 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气质则理胜其词,清绮则文过其意,理深者便于时用,文华者宜于咏歌。若能掇彼清音,简兹累句,各去所短,合其两长,则文质彬彬,尽善尽美矣。(《隋书·文学传序》) 四、上官体及闻一多评价 上官体:指初唐宫廷诗人上官仪的诗体。其工于五言,词采华丽,对偶工整,以绮错婉媚为本。由于其地位显赫,故被时人仿效、学习,谓之“上官体”。《八咏应制》为其诗风代表。 闻一多《唐诗杂论》云:“依然是简文帝时那没筋骨、没心肝的宫体诗。不同的只是现在词藻来得更加细致,声调更流利,整个的外表显得更乖巧、更酥软罢了。” 五、隐逸诗人王绩 以清高淡远的诗风迥异于崇尚富丽华艳的时代;赞美隐居和歌颂饮酒是其诗的两大主题;意趣澹远,为王、孟的前驱。 王绩《野望》: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野望》主题分析 明·唐汝询《唐诗解》根据“长歌怀采薇”,认为“此感隋之将亡也” 清·吴昌祺《删定唐诗解》认为“然王尝仕唐,则通首只无相识之意。”不能理解为有隐居不仕之志。 何文焕《唐律消夏录》批为“王无功,隋之遗老也。欲何依,怀采薇,可以见其志矣。” 施蛰存认为“长歌怀采薇”,是为个人的“徙倚欲何依”,是为了个人的政治出路。王做过门下省待诏、太乐署丞,不能说是遗老 《野望》写的是山野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几分彷徨和苦闷。 如果沿着诗歌史的顺序,从南朝的宋、齐、梁、陈一路读下来,忽然读到这首《野望》,便会为它的朴素而叫好。南朝诗风大多华靡艳丽,好象浑身裹着绸缎的珠光宝气的贵妇;而《野望》则像一位荆钗布裙的村姑,不施脂粉的朴素美有特别的魅力。 首联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皋,水边地。东皋为其家乡绛州龙门的一个地方,其归隐后常游览之地。 中间两联写所见景物。山树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憔悴。静谧中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有田园牧歌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光与色、远景和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然终无法像陶渊明那样从田园中找到慰藉,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了。 既是五言律诗,又是山水田园诗。不仅中间两联对仗工整,而且平仄协调,符合律诗格律要求。早于沈、宋六十余年的王绩,已经能写出成熟的律诗,说明他是一个勇于尝试新形式的人。 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写景清新淡远,抒情自然质朴,语言不事雕饰,经过情──景──情这一反复,意思深化。这也正是律诗的一种基本章法。 六、王梵志、寒山等通俗诗僧 诗风:语言浅显,说理通俗,类似佛家偈ji语。 风格坦白、直接,有时甚至以不登大雅之堂的粗语、俚语入诗。如“快哉混沌身,不饭复不尿”,又如“猪吃死人肉,人吃死猪肠。猪不嫌人臭,人返道猪香” 。 传播与接受:寒山诗在日本和在美国很流行,其通俗说理、豁达开朗之风被广泛接受。 七、初唐四杰:王杨卢骆 指唐高宗至武后初年间位卑而才高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努力摆脱齐梁诗风的影响,突破宫体诗的狭小范围,要求抒写自己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与悲欢离合的人生感慨;反对纤巧绮靡,提倡刚健骨气;积极开拓诗歌的思想、题材,对诗歌的格律形式也有所探索,开启了一代诗风。 闻一多认为其题材“由宫廷走到市井”,“从台阁移至江山与塞漠”(《唐诗杂论》)。 初唐四杰的文学观念 王勃《上吏部裴侍郎启》:“夫文章之道,自古称难……自微言既绝,斯文不振。屈宋导浇源于前,枚马张淫风于后;谈人主者,以宫室园囿为雄;叙名流者,以沉酗骄奢为达。故魏文用之而中国衰,宋武贵之而江东乱。虽沈、谢争鹜,适先兆齐梁之危;徐庾并驰,不能免周陈之祸。” 杨炯《王子安集序》:“尝以龙朔初载,文场变体,争构纤微,竞为雕刻。糅之以金玉龙凤,乱之以朱紫青黄。影带以徇其功,假对以称其美。骨气都尽,刚健不闻。思革其弊,用光志业。” (二)四杰作品分析 卢照邻《长安古意》 主题:此诗即用传统题材以写当时长安现实生活中的形形色色,托“古意”实抒今情。通过对汉代长安上层权贵疯狂享乐,社会畸形繁华景象的铺陈描写,指出盛极必衰,骄奢必亡,一切声色豪华都不能永恒,只有甘于寂寞、著书立说的清贫自守文士才能万古流芳。 《长安古意》内容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从“长安大道连狭斜”到“娼妇盘龙金屈膝”。铺陈长安豪门贵族争竞豪奢、追逐享乐的生活。 第二部分从“御史府中乌夜啼”到“燕歌赵舞为君开”。主要以市井娼家为中心,写形形色色人物的夜生活。 第三部分从“别有豪华称将相”至“即今惟见青松在”。写长安上层社会除追逐难于满足情欲而外,别有一种权力欲,驱使着文武权臣互相倾轧。 《长安古意》内容 第四部分即末四句,在上文今昔纵向对比的基础上,再作横向的对比,以穷愁著书的扬雄自况,与长安豪华人物对照作结,寄寓着对骄奢庸俗生活的批判,带有不遇于时者的愤慨寂寥之感和自我宽解之意。 沈德潜说:“长安大道,豪贵骄奢,狭邪艳冶,无所不有。自嬖宠而侠客,而金吾,而权臣,皆向娼家游宿,自谓可永保富贵矣。然转瞬沧桑,徒存墟墓。”(《唐诗别裁》) 《长安古意》艺术特色 一、七古巨制和充沛感情交融。 二、赋体为诗,铺陈始终;重点突出,细节描摹;回环照应,详略得宜;结尾比兴,耐人寻味。 三、一般以四句一换景或一转意,诗韵更迭转换,形成生龙活虎般腾踔chuo的节奏。同时,在转意换景处多用连珠格,或前分后总的复沓层递句式,使意换辞联,形成一气到底而又缠绵往复的旋律。 四、结束了陈隋“音响时乖,节奏未谐”现象,“一变而精华浏亮;抑扬起伏,悉谐宫商;开合转换,咸中肯綮”(《诗薮》) 五、词采华艳富赡,犹有六朝余习,但大体上能服从新的内容需要;前几部分铺陈豪华故多丽句,结尾纵、横对比则转清词,所以不伤于浮艳。 总之,在宫体余风尚炽的初唐诗坛,卢照邻“放开粗豪而圆润的嗓子”,唱出如此歌声,压倒那“四面细弱的虫吟”,在七古发展史上确实是可喜的新声 。 骆宾王《在狱咏蝉》写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高宗仪凤三年(678)。当时骆宾王任侍御史,因上疏论事触忤武后,遭诬,以贪赃罪名下狱。 闻一多说骆宾王“天生一副侠骨,专喜欢管闲事,打抱不平、杀人报仇、革命、帮痴心女子打负心汉”(《宫体诗的自赎》)。 他敢抗上司、敢动刀笔,被抨击者当然要以“贪赃”、“触忤武后”将他收系了。也正因为如此,骆宾王才在狱中写下这首诗。 《在狱咏蝉》结构分析 起二句在句法上用对偶句,在作法上则用起兴的手法,以蝉声来逗起客思。诗一开始即点出秋蝉高唱,触耳惊心。 三、四两句,一句说蝉:一句说自己,用“不堪”和“来对”构成流水对,把物我联系在一起。诗人几次讽谏武则天,以至下狱。大好的青春,经历了政治上的种种折磨已经消逝,头上增添了星星白发。在狱中看到这高唱的秋蝉,还是两鬓乌玄,两两对照,不禁自伤老大。诗人用比兴,把这份凄恻的感情,委婉曲折地表达了出来。 来对白头吟的双关含义 1、秋蝉对着自己的白头哀吟。 2、表达诗人清直而遭谗的感情。白头吟,古乐府《楚调》名。相传司马相如对卓文君爱情不专后,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伤。其诗云:“凄凄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这里运用了该典故,进一步比喻执政者辜负了诗人对国家一片忠爱之忱。十字之中,悲愁这一类明点的字眼一个不用,意在言外,充分显示了诗的含蓄之美。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沈 纯用“比”体。两句中无一字不在说蝉,也无一字不在说自己。“露重”、“风多”比喻环境的压力,“飞难进”比喻政治上的不得意,“响易沉”比喻言论上的受压制。蝉如此,我也如此,物我在这里打成一片,融混而不可分了。咏物诗写到如此境界,才算是“寄托遥深”。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该诗感情充沛,功力深至,故虽在将近结束之时,还是力有余劲。第七句再接再厉,仍用比体。秋蝉高居树上,餐风饮露,有谁相信它不食人间烟火呢?这句诗人自喻高洁的品性,不为时人所了解,相反地还被诬陷入狱,“无人信高洁”之语,也是对坐赃的辩白。然而又有哪个来替诗人雪冤呢?只有蝉能为我而高唱,也只有我能为蝉而长吟。未句用问句的方式,蝉与诗人又浑然一体了 《在狱咏蝉》特色 感情充沛,取譬明切,用典自然,语多双关,于咏物中寄情寓兴,由物到人,由人及物,达到了物我一体的境界,是咏物诗中的名作。与虞世南《咏蝉》、李商隐《蝉》为唐代三大咏蝉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咏蝉》)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李商隐《蝉》)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首联属“工对”中的“地名对”,极壮阔,极精整。第一句写长安的城垣、宫阙被辽阔的三秦之地所“辅”(护持、拱卫),气势雄伟,点送别之地。 第二句里的“五津”指岷江的五大渡口,这里泛指“蜀川”,点杜少府即将宦游之地;而“风烟”、“望”,又把相隔千里的秦、蜀两地连在一起。自长安遥望蜀川,视线为迷蒙的风烟所遮,微露伤别之意,已摄下文“离别”、“天涯”之魂。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首联已对仗工稳,为了避免板滞,故次联以散调承之,文情跌宕。“与君离别意”承前写惜别之感,欲吐还吞。翻译一下,那就是:“跟你离别的意绪啊!……”那意绪怎么样,没有说;立刻改口,来了个转折,用“同是宦游人”一句加以宽解。 意思是:我和你同样远离故土,宦游他乡;这次离别,只不过是客中之别,又何必感伤! 海内存知己……儿女共沾巾 三联推开一步,奇峰突起。从构思方面看,很可能受了曹植《赠白马王彪》“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的启发。但高度概括,自铸伟词,便成千古名句。 尾联紧接三联,以劝慰杜少府作结。“在歧路”,点出题面上的那个“送”字。歧路者,岔路也,古人送行,常至大路分岔处分手,所以往往把临别称为“临歧”。 杨炯《从军行》  汉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 旧题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写边报传来,激起了志士的爱国热情。诗人并不直接说明军情紧急,却说“烽火照西京”,通过“烽火”这一形象化的景物,把军情的紧急表现出来了。一个“照”字渲染了紧张气氛。“心中自不平”,是由烽火而引起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不愿再把青春年华消磨在笔砚之间。 一个“自”字,表现了书生那种由衷的爱国激情,写出了人物的精神境界。首二句交待了整个事件展开的背景。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第三句描写军队辞京出师的情景。“牙璋”是皇帝调兵的符信,分凹凸两块,分别掌握在皇帝和主将手中。“凤阙”是皇宫的代称。 “牙璋”、“凤阙”两词,显得典雅、稳重,既说明出征将士怀有崇高的使命,又显示出师场面的隆重和庄严。 第四句表明唐军已经神速地到达前线,并把敌方城堡包围得水泄不通。“铁骑”、“龙城”相对,渲染出龙争虎斗的战争气氛。一个“绕”字,又形象地写出了唐军包围敌人的军事态势。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五六两句开始写战斗,诗人却没有从正面着笔,而是通过景物描写进行烘托。 前句从视觉出发:大雪弥漫,遮天蔽日,使军旗上的彩画都显得黯然失色;后句从听觉出发:狂风呼啸,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 两句诗,有声有色,各臻其妙。诗人别具机抒,以象征军队的“旗”和“鼓”,表现出征将士冒雪同敌人搏斗的坚强无畏精神和在战鼓声激励下奋勇杀敌的悲壮激烈场面。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直接抒发从戎书生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艰苦激烈的战斗,更增添了他对这种不平凡的生活的热爱。他宁愿驰骋沙场,为保卫边疆而战,也不愿作置身书斋的书生。 从军行特色 1、抓住整个过程中最有代表性的片断,作了形象概括的描写。至于书生是怎样投笔从戎,怎样告别亲人等都略去 。 2、采取跳跃结构,从一个典型场景跳到另一个典型场景,给人丰富的想象余地,又使诗歌具有明快的节奏。 3、对仗工整,节奏鲜明,气势雄健。除第一联外,三联皆对。不仅句与句对,而且同一句中也对。音韵铿锵,文气流畅。 初唐四杰的诗歌创作成就: 1、扩大题材,使之从宫廷走向市井,从台阁走向江山塞漠。 2、改革诗风,注重现实,高扬时代精神,以迥异于宫廷诗风的“骨气”、“兴寄”,开启了盛唐之音。 3、完善形式,为唐代五言律诗的成熟和七言歌行的发展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杜甫“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指出了四杰的功绩不可抹杀。 第三讲 初唐诗歌(二)——沈宋、文章四友、张若虚、刘希夷与陈子昂 一、沈佺期和宋之问 沈宋:指初唐诗人宋之問、沈佺期。其诗内容多歌颂应制之作﹐格律严整,文辞华靡。在前人应用格律形式的基础上,他们完成律诗“回忌声病,约句准篇”的任务,使四声二元化、粘对定型化、对仗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化,为唐代近体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沈佺期《独不见》分析 卢家少妇郁金堂, 海燕双栖玳瑁梁。(首联)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起平收) 九月寒砧催木叶, 十年征戍忆辽阳。(颔联)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白狼河北音书断, 丹凤城南秋夜长。(颈联)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秋处应仄 谁谓含愁独不见, 更教明月照流黄!(尾联) 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独处应平 七律平起式格律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1、平起平收式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钟山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虎踞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宜将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天若 2、平起仄收式。第一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平仄,即平起仄收式,其余不变。 独不见又作《古意呈乔补阕知之》 这首七律借用了乐府古题“独不见”。郭茂倩《乐府诗集》解题云:“独不见,伤思而不得见也。”本诗的主人公是一位长安少妇,她所“思而不得见”的是征戍辽阳十年不归的丈夫。 内容:诗人以委婉缠绵的笔调,描述女主人公在寒砧处处、落叶萧萧的秋夜,身居华屋之中,心驰万里之外,辗转反侧,久不能寐的孤独愁苦情状。 独不见创作特色 1、人物心情与环境气氛密切结合。“海燕双栖玳瑁梁”烘托“卢家少妇郁金堂”的孤独寂寞,尾联“含愁独不见”的情语借助“明月照流黄”的景物渲染,便显得余韵无穷。 2、既有反面的映照(“海燕双栖”)也有正面的衬托(“木叶”、“秋夜长”)多方面多角度地抒写了女主人公“思而不得见”的愁肠。 3、虽取材于闺阁生活,语言也未脱尽齐梁以来的浮艳习气,但境界广远,气势飞动 宋之问《度大庾岭》 度岭方辞国,停轺一望家。 魂随南翥鸟,泪尽北枝花。 山雨初含霁,江云欲变霞。但令归有日,不敢恨长沙。 公元705年,武则天病重,宰相张柬之率大臣发动政变,逼武后退位,拥立中宗李显。武的嬖臣张易之被杀。谄事张的宋之问因受牵连被贬为泷州(今广东罗定县)参军。这诗是在迁徙途中写的。  二、文章四友 文章四友:指武后时期的宫廷诗人、李峤、崔融、苏味道和杜审言。他们诗风较为浮艳,苏、李更为浓艳。杜审言是其中成就较高的一位。“四友”专力写作律诗,对唐代律诗的形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闻一多“在这种诗面前,一切的赞叹是饶舌,几乎是亵渎。”(《唐诗杂论·宫体诗的救赎》) 内容:把游子思妇的离愁放到春江花月夜的背景上,借良辰美景衬出离愁之苦;又以江月与人生对比,显示人生的短暂,因而离愁就更显得浓郁。在几许感伤凄凉而不颓废中,展示了大自然的美,表现了对青春年华的珍惜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宇宙和人生深情的思索。 闻一多《宫体诗的自赎》:“那是更迥绝的宇宙意识!一个更深沉,更寥廓,更宁静的境界!在神奇的永恒前面,作者只有错愕;没有憧憬,没有悲伤。……这里一番神秘而又亲切的,如梦境的晤谈,有的是强烈的宇宙意识,被宇宙意识升华过的纯洁的爱情,又由爱情辐射出来的同情心,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春江花月夜》特色 诗人将传统题材,注入了新的含义,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凭借对春江花月夜的描绘,尽情赞叹大自然的奇丽景色,讴歌人间纯洁的爱情,把对游子思妇的同情心扩大开来,与对人生哲理的追求、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结合起来,从而汇成一种情、景、理水乳交溶的幽美而邈远的意境。深邃美丽的艺术世界隐藏在惝恍迷离的艺术氛围之中,仿佛笼罩在一片空灵而迷茫的月色里。 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洛阳女儿惜颜色,行逢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惟有黄昏鸟雀悲。 代悲白头翁又名代白头吟 拟古乐府。古辞写女子毅然与负心男子决裂。刘希夷这首诗则从女子写到老翁,咏叹青春易逝、富贵无常。构思独创,抒情宛转,语言优美,音韵和谐 。 艺术成就:比兴发篇;融会汉魏歌行、南朝近体及梁、陈宫体诗的艺术经验,形成清丽婉转的风格。还汲取乐府诗的叙事间发议论、古诗的以叙事方式抒情的手法,又巧妙交织运用各种对比,发挥对偶、用典、排比和回文的长处,给人美的享受。 三、陈子昂:以复古为革新 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然而文献有可征者。仆尝暇时观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每以咏叹。思古人,常恐逶迤颓靡,风雅不作,以耿耿也。一昨于解三处见明公《咏孤桐篇》,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 。遂用洗心饰视,发挥幽郁。不图正始之音,复睹于兹,可使建安作者相视而笑。 (《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 面对唐初诗歌主流仍是绮靡纤弱的情况,陈子昂慨叹“汉魏风骨,晋宋莫传”;批评“齐梁间诗,采丽竞繁,而兴寄都绝”。主张继承“风、雅”传统,强调比兴寄托和政治社会内容;高扬风骨,提倡思想明朗,语言有力,风格刚健的诗风,一扫六朝以来的绮靡诗风。《感遇》诗38首和《登幽州台歌》为其代表作。 《感遇》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主旨:托物寓意,运用以香花香草比拟自己高洁情怀的传统手法,描写兰草和杜若春夏欣欣向荣,空绝群芳,待到秋风一起,便摇落无成,借以隐寓怀才不遇的感慨和理想幻灭的苦闷。 陈子昂诗歌的思想内容和成就 1、摒弃华丽词藻和颓靡气习,以朴质的古体诗形式和比兴寄托手法,抒写政治感受,表达自己理想抱负和失意情怀,反映现实政志弊端和人民苦难,表现一种苍凉悲壮的时代气息,形成沉郁悲凉又高雅冲淡的风格。如《感遇诗》。 2、赠别、行旅之作,下语凝练厚重,写景自然贴切,气势流畅,情景交融。如《送魏大从军》、《晚次乐乡县》等。 陈子昂的文学地位 陈子昂上承建安,下启盛唐,对初盛唐之际唐诗革新有很大功绩。 宋刘克庄《后村诗话》说:“唐初王、杨、沈、宋擅名,然不脱齐梁之体,独陈拾遗首倡高雅冲淡之音。一扫六代之纤弱,趋於黄初、建安矣。” 金·元好问《论诗绝句》云:“沈宋横驰翰墨场,风流初不废齐梁。论功若准平吴例,合著黄金铸子昂。” 2、以其进步、充实的思想内容,质朴、刚健的语言风格,对唐代诗歌产生了巨大影响。 张九龄《感遇》、李白《古风》,都以他的《感遇》诗为学习榜样。 杜甫:“公生扬马后,名与日月悬。……终古立忠义,《感遇》有遗篇。”(《陈拾遗故宅》) 白居易《与元九书》、元稹《叙诗寄乐天书》都谈到他们努力写作讽谕诗,是受到陈子昂《感遇》诗的启发。 3、其散文虽还夹杂骈偶语句,但大体上质朴疏朗,接近先秦两汉的古文,改变了唐初文风,是古文运动的前驱者。 《新唐书·陈子昂传》说:“唐兴,文章承徐庾余风,天下祖尚,子昂始变雅正。” 萧颖士认为“近日陈拾遗子昂文体最正”(李华《萧颖士文集序》引);梁肃说“陈子昂以风雅革浮侈”(《补阙李君前集序》);韩愈说“国朝盛文章(包括诗文),子昂始高蹈”(《荐士》) 第四讲 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以孟浩然、王维为代表 1、 盛唐诗风概说 开元、天宝年间,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涌现出大批禀受山川英灵之气而天赋极高的诗人。“既闲新声,复晓古体;文质半取,风骚两挟;言气骨则建安为传,论宫商则太康不逮”(殷璠《河岳英灵集序》)初唐以来讲究声律辞藻和抒写慷慨情怀至此汇而为一,韵律与抒情融和,气协律而出,情因韵而显,达到神来、气来、情来,声律风骨兼备的境界。 二、张九龄:盛唐先驱诗人 张九龄诗歌内容: 以兴寄为主,托物言志的《感遇》诗。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佳客,奈何阻重深。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其七 此诗为贬谪时在荆州而作。以橘自比。 江南,经冬,岂伊,自有四句 屈原《橘颂》: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南国深秋,树木凋零,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而丹橘依旧绿意盎然,犹字充满赞颂之意。丹橘经冬犹绿,是由于地利还是出于本性?先以反诘语一纵,又以肯定语一收,跌宕生姿,富有波澜。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古诗十九首《橘柚垂华实》:委身玉盘中,历年冀见食。表达作者不为世用的愤懑。这里荐嘉客就是冀见食的意思。经冬犹绿,本性已高;果实冀食,更见品德高尚。 然而,嘉树硕果却为重山深水所阻隔,不能敬奉上去,为之奈何!失望、无奈之心溢于言表。 运命,循环。徒言,此木四句 丹橘命运遭遇在心中久久萦回,思绪难平,终于想到是命运,是遭遇的不幸。而命运否泰的交替规律却是找不出它的道理的。感慨深沉,委婉含蓄。 最后以反问结束,人家只知忙于栽培桃李,不要橘树,难道橘树不能遮阴,没有用处吗?愤慨之情蕴涵其中。 写景抒情的五律,声韵流畅,境界阔大 《望月怀远》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首联涵盖天地,气势磅礴;颔联是流水对,情韵悠远而又自然流畅;颈联柔情细腻,孤枕难眠;尾联情思不尽,悠远缠绵。 二、张说、贺知章、王湾简介 张说诗《送梁六自洞庭山作》:“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海上浮。闻到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将浓厚的别情融入到飘逸冲淡的兴象之中,写景简淡清远,但神韵悠然,耐人寻味。贺知章开朗豪放,不羁好酒,开元著名诗人。《回乡偶书》、《咏柳》为代表作。王湾《次北固山》“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脍炙人口。 三 山水田园诗派兴起原因 诗派的划分不是绝对的,是相对的,依据的是其主要风格。如王维就有很多边塞诗 盛唐山水田园诗兴起的原因: 1、经济富裕、社会安定、庄园别业的兴起为之提高了社会基础,丰富了文人的审美需求。 2、漫游和隐逸之风促使了山水田园诗的出现。 3、文学自身发展的结果。 四 孟浩然: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处盛世而已布衣终老,他实际上是引以为憾的。其诗内容有: 表现村居生活中的闲情逸致和游赏山水时的情志襟怀。如《过故人庄》。 故人过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过故人庄》浅析 沈德潜认为孟浩然诗“语淡而味终不薄”,即读孟诗应透过它淡淡的外表,去体会内在的韵味。该诗也是平淡叙述,语言明净,几乎没有夸张,没有令人兴奋的词语和深奥典故,淡到看不见诗。 陶渊明《归园田居》: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沈德潜:篇法之妙,不见句法。(唐诗别裁) 首联文字记事简单随意,然正是至交之间不用客套的表现。鸡黍显出农家风味和待客热情。颔联写景,绿树近景和青山远景衬托交融,清淡幽静。 颈联宾主临窗举杯,谈论桑麻,暗示忘怀名利,陶然自得。 尾联告别留言,相约再来,将故人的热情、客人的惬意、主客之间的亲切和谐等融汇其中。 表达隐居生活高雅闲适的情趣,风格清淡 《夏日南亭怀辛大》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诵之有泉流石上、风来松下之音”(陆时雍《诗镜总论》) 表现漫游生活的山水诗,意境宁静淡泊或气象雄浑壮阔。 《晚泊浔阳望香炉峰》的宁静淡泊: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东林精舍近,日暮但闻钟。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的雄浑壮阔。冲淡中有壮逸之气。语言纯净,格调清新,意境浑融完整为其诗总的特点。 五、储光羲、常建、祖咏简介 储光羲田园诗反映了士大夫闲适隐逸的情趣,经常流露出广置田产多养子孙的意识 常建有较多边塞诗,更多的是山水诗,尤其善于用光和影构成清冷幽静的境界。如《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磐音。 祖咏山水诗语言简洁、含蓄深厚。 六 王维:盛唐山水田园诗的最高代表 题材广阔,内容丰富,有山水田园诗、政治感遇诗、游侠、边塞诗和思亲别友诗,成就都较高。如边塞诗《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其他诗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送元二使安西》、《相思》等都脍炙人口。 附录:《使至塞上》分析 当时河西节度副使崔希逸战胜吐蕃,王维以监察御使史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实际上是被排挤出朝廷。 首联点明事件、地点,单车微露失意之情 颔联既是写景,点明是春天;又是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古诗多用飞蓬比喻飘零的游子,这里却比喻朝廷大臣,暗写内心的激奋和抑郁。与单车照应,万里行程十个字带过。 颈联继续写景,凸现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尾联写不遇首将,暗含惋惜。 沙漠浩瀚无边,故用大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升起的浓烟就格外醒目,故用孤字,突出其孤;直字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 沙漠荒凉,没有草木山峦遮挡,横贯其间的黄河,用长字感觉精当。落日本使人感伤,但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圆、直,不仅准确描绘了沙漠景象,更表现了诗人深切的感伤。 七、王维山水诗的艺术特色 1、诗中有画,即善于发现与自己主观情感相契合的客观景物,以画家之心构成意境,从而托物寓情,立象尽意。如《终南山》: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隐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终南山》分析 首联用夸张手法勾勒山的总轮廓,显示是眺望远景而得。从平地遥望终南,顶峰接天,故云近天都。终南山西起甘肃,冬到河南,远远没有达到海边,接海隅不是生活真实,但可理解为与其他山连接不断,直到海隅,突出其绵延不绝的气势。 颔联互文写近景,满山都弥漫着青白的云雾,连成一片,暗显景物的朦胧隐约。 颈联高度概括,尺幅万里。诗人立足中峰,纵目四望,只见山的南北东西都属于不同的分野,可见山区的广阔;山谷也因为向阳和背阳的原因,光线明暗不同。 尾联有人认为它与前三联不统一,不对称,否定它。但“欲投”主体为诗人,则可见诗人想留宿再游;樵夫则以人点景,深化写景的意蕴,增加了诗的生机和活力。 2、善于以清新笔调,匀润色彩描绘山水田园的优美境界,表现其闲情逸致。 《渭川田家》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依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3、善于描写自然界的各种音响,以表现山水的精神气象。 《山居秋瞑》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八 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特点 1、题材大多是青山白云,鸣禽芳草、惠风流水;人物多是山林隐士、野老牧童、樵夫浣女;思想多是回归自然、向往闲适隐逸。 2、风格偏于恬静淡雅,富于阴柔之美。 3、与边塞诗人多歌行、七绝相反,山水田园诗长于五言诗,多用无古、五律、五绝。 第五讲 盛唐边塞诗派——以高适、岑参、王昌龄为代表 一、边塞诗派兴起原因及代表作家 1、民族交流和民族战争提供了社会基础。 2、诗人向往、亲赴边塞提供了创作条件。 “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高适《塞下曲》) 3、前代战争、边塞题材提供了历史渊源。如《采薇》《东山》、汉乐府战争诗写出了战争灾难和征夫行役之苦。魏晋南北朝边塞诗增多,但多局限于离愁别绪。四杰陈子昂确立了高昂的英雄气概和理想精神 代表作家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等。 二、高适诗歌思想内容 1、抒发政治抱负,感叹怀才不遇,报国豪情和忧时愤慨常常交织在一起。 高适“喜言王霸大略,务功名,尚节义”,而时世多艰,壮志难酬,故多感怀之作。 2、关心现实,指陈时弊,特别是揭露边防政策弊病,表达对国事民生的忧虑。如《燕歌行》。 3、反映人民疾苦,农村农民困苦境遇。 附录《燕歌行》分析 主旨:谴责在皇帝鼓励下的将领骄傲轻敌,荒淫失职,造成战争失败,使广大士兵受到极大的痛苦和牺牲。 以浓缩的笔墨,分四节写出了一次战役的全过程。第一节八句写出师;第二节八句写战败;第三节八句写被围;第四节四句写战斗的结局。 “汉家烟尘在东北”以后八句 “汉家,汉将”指明战争方位和性质。“男儿,天子”貌似赞扬汉将告别时的威武荣耀,实则包含讽刺。樊哙在吕后面前说“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季布便当面斥责他欺君该斩。横行暗含恃勇轻敌。残贼表明汉将所破的是余寇。 “摐金,旌旆”写行军浩荡气势,可见将军临战时不可一世的骄态。“校尉”句“飞”字表明军情紧急;“单于”句表明残敌威力仍大。 从辞家去国到榆关、碣石、瀚海、狼山,概括了出征历程,气氛也渐趋紧张 “山川萧条极边士”八句 “山川”句展现地带开阔,气氛肃杀;“胡骑”句写敌人迅猛剽悍,像狂风暴雨卷地而来。“战士,美人”两句写士兵奋勇杀敌,死伤惨重,而将军们却在营帐中寻欢作乐。严酷对比,揭露了将军士兵矛盾,暗示了失败原因。 “大漠,孤城”两句力竭兵稀,重围难解,孤城落日,衰草连天,既有边塞特点,又烘托出兵败后的悲凉。“身当,力尽”两句回应上文“横行”,暗示将军罪责难逃。 “铁衣远戍辛勤久”八句 写被围士兵心情。“铁衣,玉箸。少妇,征人。边庭,绝域”六句三联,两两相对。一句征夫,一句征夫悬念中的思妇,错综相对,离别之苦,逐步加深。相去万里,永无见期。 “杀气,寒声”两句,突出了士兵危险、恶劣的处境,而造成士兵危急的人是谁呢?当然是前面骄傲轻敌的将军。 “相看白刃血纷纷”四句 最后四句收束全篇,淋漓悲壮,感慨无穷。士兵与敌人短兵相接,浴血奋战,那种视死如归的精神,难道是为了个人的功勋?只可惜没有李广这样的良将来体恤他们啊! 用爱护、体恤士卒的李广和骄横的将军对比,表明作者的悲愤之情。从汉到唐,又有多少李将军! 附:《燕歌行》艺术特色 1、用错综复杂的笔法表现复杂深广的现实内容,风格苍凉悲壮,气势畅达。 2、善于渲染悲剧场面、描写士兵变化的内心活动。 3、用韵平仄相间,对偶工整,语言整饬又流畅。 4、人物和场景对比鲜明,节奏起伏跌宕 三、高适诗歌艺术特色 1、以古体为多,尤擅长七言歌行。保留了初唐歌行长于排比铺叙的特点,但能删去枝蔓,有条不紊。 2、语言于整饬凝练中见浑厚质朴。 3、追求风骨,多悲壮感慨之音。 殷璠《河岳英灵集》评为: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故朝野通赏其文。 四、岑参诗歌内容 “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1、歌颂边塞征战生活和自然风光,表现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苦的乐观精神。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描写边塞的各种生活习俗和异域场景。 3、表达怀土思亲的情感。如《逢入京史》 4、揭露军中苦乐不均的问题。 附《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本诗为送封常清出兵远征播仙而作。风沙的猛烈、人物的豪迈,给人以雄浑壮美之感。 用反衬手法,渲染夸张环境的恶劣,突出人物不畏艰险、高昂豪迈的爱国精神。 开头围绕风字落笔,描写出征的自然环境。将经过走马川、雪海边、走进茫茫戈壁。狂风怒号,黄沙飞扬,遮天蔽日,迷迷朦朦,一片浑浊景象,典型的沙漠风光 开头无风字,但写了白天风“色”之猛烈。 “轮台,一川,随风”三句。对风由暗写转入明写,行军由白天而进入黑夜;转写风声。风在怒吼,在咆哮,吼字形容风猛烈巨大。接着又通过石头写风。斗大石头随风滚动。“乱”字表现风的狂暴。这几句把环境的恶劣生动勾勒出来,显示行军的艰苦 “匈奴,金山,汉家”三句写匈奴进攻,汉将迎战。“烟尘飞”形容烽烟同匈奴铁骑卷起的尘土一起飞扬,表现了敌军来势汹汹。唐军出师迎战,暗示也早已做好了准备。 “将军,半夜,风头”三句写唐军。抓住典型环境和细节来描写其飒爽英姿。夜不脱甲,写将军重任在身,以身作则。戈相拨可见夜晚漆黑,大军衔枚疾走、军容整肃严明的情景。风大且冷,故云如刀如割。 “马毛,五花,幕中”三句写边地严寒。不直写冰雪,而是以几个细节来表现的。战马在寒风中奔驰,那蒸腾的汗水,立刻在马毛上凝结成冰;幕中起草檄文时,发现砚水也冻结了。以少胜多,渲染了天气严寒,环境艰苦和临战的紧张气氛。 续 “虏骑,料知,车师”三句设想敌军闻风丧胆,临阵逃脱,唐军凯旋而归,表现对封常清出师必胜的信心。 通过以上对唐朝军威的描写,已可看出这支军队是不可战胜的。“虏骑,料知”两句,既是诗人对战情有事实根据的推断,也是诗人蔑视敌人,颂扬唐军的爱国热情的自然流露。所以最后一句实为发自诗人肺腑的热烈祝愿 附:该诗艺术特色 1、奇而壮的风格。抓住典型环境和细节来描写场景,雄浑壮美。 2、反衬手法的运用。极力渲染、夸张环境的恶劣,来突出人物不畏艰险的精神。 3、句句用韵,三句一转的声韵特色。韵味密集,换韵频繁,节奏急促有力,情韵灵活流宕,声调激越豪壮。 殷璠《河岳英灵集》评:语奇体峻,意亦造奇。 五、高岑边塞诗比较 1、岑反映现实的深度不及高,但题材的广阔性超过高适。 2、岑以浓厚的异域情调、夸张的想象、活泼的语言、奔放的气势,形成雄奇瑰丽的风格。高则是悲壮慷慨,气骨兼备。 3、岑对诗歌形式有所突破,有的句句用韵,有的两句一转、三句或四句一转
本文档为【唐宋文学】,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8445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65KB
软件:Word
页数:31
分类:其他高等教育
上传时间:2011-12-02
浏览量: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