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薄层色谱(TLC)详细介绍及制作

薄层色谱(TLC)详细介绍及制作

举报
开通vip

薄层色谱(TLC)详细介绍及制作薄层色谱,或称薄层层析(thin-layer chromatography),是以涂布于支持板上的支持物作为固定相,以合适的溶剂为流动相,对混合样品进行分离、鉴定和定量的一种层析分离技术。这是一种快速分离诸如脂肪酸、类固醇、氨基酸、核苷酸、生物碱及其他多种物质的特别有效的层析方法,从50年代发展起来至今,仍被广泛采用。 一、基本原理 薄层层析是把支持物均匀涂布于支持板(常用玻璃板,也可用涤纶布等)上形成薄层,然后用相应的溶剂进行展开。薄层层析可根据作为固定相的支持物不同,分为薄层吸附层析(吸附剂)、薄层分配层析(...

薄层色谱(TLC)详细介绍及制作
薄层色谱,或称薄层层析(thin-layer chromatography),是以涂布于支持板上的支持物作为固定相,以合适的溶剂为流动相,对混合样品进行分离、鉴定和定量的一种层析分离技术。这是一种快速分离诸如脂肪酸、类固醇、氨基酸、核苷酸、生物碱及其他多种物质的特别有效的层析方法,从50年代发展起来至今,仍被广泛采用。 一、基本原理 薄层层析是把支持物均匀涂布于支持板(常用玻璃板,也可用涤纶布等)上形成薄层,然后用相应的溶剂进行展开。薄层层析可根据作为固定相的支持物不同,分为薄层吸附层析(吸附剂)、薄层分配层析(纤维素)、薄层离子交换层析(离子交换剂)、薄层凝胶层析(分子筛凝胶)等。一般实验中应用较多的是以吸附剂为固定相的薄层吸附层析。 吸附是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面的一个重要性质。任何两个相都可以形成表面,吸附就是其中一个相的物质或溶解于其中的溶质在此表面上的密集现象。在固体与气体之间、固体与液体之间、吸附液体与气体之间的表面上,都可能发生吸附现象。 物质分子之所以能在固体表面停留,这是因为固体表面的分子(离子或原子)和固体内部分子所受的吸引力不相等。在固体内部,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力是对称的,其力场互相抵消。而处于固体表面的分子所受的力是不对称的,向内的一面受到固体内部分子的作用力大,而表面层所受的作用力小,因而气体或溶质分子在运动中遇到固体表面时受到这种剩余力的影响,就会被吸引而停留下来。吸附过程是可逆的,被吸附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解吸出来。在单位时间内被吸附于吸附剂的某一表面积上的分子和同一单位时间内离开此表面的分子之间可以建立动态平衡,称为吸附平衡。吸附层析过程就是不断地产生平衡与不平衡、吸附与解吸的动态平衡过程。 例如用硅胶和氧化铝作支持剂,其主要原理是吸附力与分配系数的不同,使混合物得以分离。当溶剂沿着吸附剂移动时,带着样品中的各组分一起移动,同时发生连续吸附与解吸作用以及反复分配作用。由于各组分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以及吸附剂对它们的吸附能力的差异,最终将混合物分离成一系列斑点。如作为标准的化合物在层析薄板上一起展开,则可以根据这些已知化合物的Rf值(后面介绍Rf值)对各斑点的组分进行鉴定,同时也可以进一步采用某些方法加以定量。 薄层层析有许多优点:它保持了操作方便、设备简单、显色容易等特点,同时展开速率快,一般仅需15~20分钟;混合物易分离,分辨力一般比以往的纸层析高10~100倍,它既适用于只有0.01μg的样品分离,又能分离大于500mg的样品作制备用,而且还可以使用如浓硫酸、浓盐酸之类的腐蚀性显色剂。薄层层析的缺点是对生物高分子的分离效果不甚理想。 二、固定相支持剂的选择和处理 在薄层层析时,对支持剂的选择主要考虑两方面:一是支持剂的性质与适用范围;二是支持剂的颗粒大小。一般来说,所选吸附剂应具有最大的比表面积和足够的吸附能力,它对欲分离的不同物质应有不同的吸附能力,即有足够的分辨力;所选吸附剂与溶剂及样品组分不会发生化学反应。吸附力的强弱规律可概括如下:吸附力与两相间界面张力的降低成正比,某物质溶液中被吸附的程度与其在溶剂中的溶解度成反比。极性吸附剂易吸附极性物质,非极性吸附剂易吸附非极性物质。同族化合物的吸附程度有一定的变化方向,例如,同系物极性递减,而被非极性表面吸附的能力将递增。 1、支持物的性质与适用范围 薄层层析的支持剂较常用的是硅胶、氧化铝、硅藻土、纤维素、聚酰胺及DEAE—纤维素。 (1)硅胶 硅胶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极性吸附剂。它的主要优点是化学惰性,具有较大的吸附量,易制备成不同类型、孔径、表面积的多孔性硅胶,一般以SiO2•xH2O通式表示。硅胶的吸附活性取决于含水量,吸附层析一般采用含水量为10%~12%的硅胶,含水量小于1%的活性最高,而大于20%时,吸附活性最低。用加热脱水法可使硅胶活化,降低吸附活性的硅胶能显著改善分离性能,增加样品的负载量。 硅胶适用于分离酸性和中性物质,碱性物质能与硅胶作用,因此如用中性溶剂展开,碱性物质有时留在原点不动,或者斑点拖尾,而不能很好地分离。为了使某一类化合物得到满意的分离,可改变硅胶酸碱性。例如,可用稀酸或稀碱液(0.1~0.5mol/L)或一定pH值的缓冲溶液代替水制备酸性、碱性或某一pH值的薄层;也可在硅胶中加入氧化铝(碱性)制成薄层;或在展开剂中加入少量的酸或碱进行展层。 使用硅胶和硅藻土时,通常要先加入粘合剂再在支持板上涂布。常用的粘合剂为煅石膏和淀粉,在硅胶、氧化铝和硅藻土中分别加入5%~20%石膏后,称为硅胶G、氧化铝G和硅藻土G。用煅石膏为粘合剂的薄层易从玻璃板上脱落,但具有耐腐蚀性试剂的优点。加淀粉制成的薄层,机械性能较好,但不宜用腐蚀性强的试剂。 (2)氧化铝 氧化铝为微碱性吸附剂,适用于亲脂性物质的分离制备,氧化铝具有较高的吸附容量,价格低廉,分离效果好,因此应用也较广泛。 在使用氧化铝作吸附层析时,要注意选择适当活性及适当酸碱度的产品。氧化铝通常可按制备方法不同而分为碱性、中性和酸性三种。碱性氧化铝可应用于碳氢化合物的分离;中性氧化铝适用于醛、酮、醌、某些苷类及酸碱溶液中不稳定的酯、内酯等化合物的分离;酸性氧化铝适用于天然及合成的酸性色素以及醛、酸的分离。 (3)聚酰胺 聚酰胺由己二酸与己二胺聚合而成,也可用己内酰胺聚合而成,因它们都含有大量酰胺基团,故统称聚酰胺。 聚酰胺薄膜层析是1966年后发展起来的一种薄层层析方法,用此方法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氨基酸衍生物DNP-氨基酸、PTH-氨基酸、DNS-氨基酸及DABTH-氨基酸时,具有灵敏度高、分辨力强、展层迅速和操作简便等优点。目前由国产原料制成的聚酰胺薄膜性能良好、效果满意,已用于酚类、醌类、硝基化合物、氨基酸及其衍生物、核酸碱基、核苷、核苷酸、杂环化合物、合成染料;磺胺、抗菌素、环酮、杀虫剂及维生素B等16类化合物的分析。 (4)硅藻土和纤维素 它们是中性支持剂,需在吸附水、缓冲溶液或甲酰胺等之后,才能用于薄层层析。 2、支持剂的颗粒大小 用作薄层层析固定相的支持剂颗粒,要求大小适当、均匀。颗粒过大,展开时溶剂推进速率太快,分离效果不好;颗粒太小,展开太慢,斑点拖尾不集中,分离效果也差。颗粒大小固定在一定范围内并且薄层厚度均匀一致时,每次得出的Rf值即可保持恒定。无机类支持剂的颗粒以150~200目(直径为0.07~0.1mm)、薄层厚度为0.25~1mm较合适。有机吸附剂如纤维素等的颗粒为70~140目(直径0.1~0.2mm)、薄层厚度为1~2mm最恰当。 三、薄层板制作 薄层板制作简称制板,是指作为固定相的支持剂被均匀地涂布在玻板上,形成一薄层。所用的玻板要求表面平滑、清洁。玻板的大小按需要选定,常用的规格为6cm×20cm、20cm×20cm及2.5cm×7.5cm。 1、软板制作 软板也称干板,是不加粘合剂,将支持剂干粉直接均匀地铺在玻板上制成的。这种薄层板制作简单,展开快,但极易吹散。其具体制作方法如下: (1)选用直径约为0.5cm的玻璃管一根,根据薄层的厚度(一般为0.4~1mm)在其两端绕胶布数圈。 (2)将支持物干粉倒在玻板上,固定玻板一端以防玻璃推进时移动。 (3)将玻璃管压在玻板上,将支持剂干粉由一端推向另一端即成薄层。 2、硬板制作 硬板或称湿板,是将支持剂加粘合剂和水或其他液体后,均匀地铺在玻璃板上,再经烘干而成的薄层板。制作方法可用专门的薄层制板器,也可用手工,均能得到满意的效果。下面介绍三种手工涂布制板的方法: (1)玻棒涂布 将支持剂用水或适当溶剂调成胶浆,倒在玻板上,然后依软板制作相同方法,用玻棒在玻板上将支持剂由一端向另一端推动,即成薄层。 (2)玻片涂布 在玻板两旁放置两块稍厚的玻板,把支持剂胶浆倒在中间的玻板上,然后用另一块玻片的边缘将胶浆刮向另一端,即成一定厚度的薄层。干燥后用刀刮去薄板两侧的支持剂。更换玻板两旁不同厚度的玻片,即可调节薄层的厚度。 (3)倾斜涂布 将支持剂胶浆倒在玻片上,然后将玻板倾斜,使胶浆均匀涂布于玻板上。 上述任何一种方法将支持剂均匀涂布于玻板上后,静置片刻,待薄层表面无水渍后,置烘箱中,让温度升到100℃,持续1小时。关闭电源,待温度降至接近室温时,取出薄层板,放入干燥器备用。此一步骤称为活化。 四、点样 点样是将经处理后的样品点加在薄层的特定部位,这是一项需要十分仔细的操作步骤,点样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分离效果。点样可用玻璃毛细管,如作定量测定,应使用微量移液管或微量注射器,市售血球计数管经加工磨尖头部并标定体积后使用也甚理想。点样的位置,上行展开法一般点样在离薄层下端4~5cm处,下行展开法在离上端6~8cm处。如作双相纸层析分离,点样处应位于距薄层右侧边5cm与距底边5cm直线的交点。 薄层层析点样方法应注意以下几点: (1)样品最好用具挥发性的有机溶剂(如乙醇、氯仿等)溶解,不应用水溶液,因水分子与吸附剂的相互作用力较弱,当它占据了吸附剂表面上的活性位置时,就使吸附剂的活性降低,而使斑点扩散。 (2)点样量不宜太多,否则会降低Rf值,一般为几到几十μg,体积为1~20μg。 (3)原点直径要控制在2mm以内。欲达此目的,就须分次点样,边点样,边用冷、热风交替吹干。 (4)薄层板在空气中不能放置太久,否则会因吸潮降低活性。 五、展层 1、展开剂的选择 选择展开剂须视被分离物的极性及支持剂的性质而定。对初选展开剂合适与否的评价,要根据其分离有效成分的效果来确定。如果不合适,还需进行极性调整,直到达到对有效成分的完全分离为止。 如果薄层层析所用的支持剂是吸附剂,在同一吸附剂上,不同化合物的吸附性质有如下规律:①饱和碳氢化合物不易被吸附;②不饱和碳氢化合物易被吸附,分子中双键愈多,则吸附得愈紧密;③当碳氢化合物被一个功能基取代后,吸附性增大。吸附性较大的化合物,一般需用极性较大的溶剂才能推动它。 选择展开剂的另一个依据是溶剂的极性大小。一般而论,在同一种支持剂上,凡溶剂的极性愈大,则对同一性质的化合物的洗脱能力也愈大,即在薄层上能把此化合物推进得愈远,Rf值也愈大。如果用一种溶剂去展开某一成分,当发现它的Rf值太小时,可考虑换用一种极性较大的溶剂,或在原来的溶剂中加入一定量极性较大的溶剂进行层析。溶剂极性大小的次序是: 石油醚<二硫化碳<四氯化碳<三氯乙烯<苯<二氯甲烷<氯仿<乙醚<乙酸乙酯<乙酸甲酯<丙酮<正丙醇<甲醇<水。 2、展层 展层装置种类较多,根据展层方式基本上可分上行、下行、连续及水平式四种。不加粘合剂的薄层只能作近水平式(板与水平成10度~20度角)的上行或下行展开。不论何种展层方式,展层容器必须关闭,并事先要使展开剂蒸气达到饱和。容器的体积大小要视薄层板的面积而定,因为大容器要达到溶剂蒸气饱和所需的时间比小的长。根据实验证明,在不饱和的展层装置中,由于混合展开剂内含有几种挥发性试剂,致使薄层板边缘与中间的试剂比例不同,因此样品在边缘和中间展层的距离也不同,这种现象称为边缘效应,严重时会影响分离效果。 薄层层析时为了获得更好的分离效果,可采用双向展层和分次展层。分次展层是先用一种溶剂展开至一定距离后,将薄层板取出,待溶剂挥发后再按同一方向用第二种溶剂展开。 六、显色和定量 薄层板展开完成后,从展开装置中取出,于室温或烘箱中干燥,然后根据被分离物质的种类和性质,选用相应的显色剂喷雾显色,或用紫外灯检测被分离的物质斑点,测量和计算各斑点的Rf值。通过薄层层析被分离的各种溶质组分在滤纸上移动的速率通常用Rf表示: Rf=组分移动的距离/溶剂前沿移动的距离=原点至组分斑点中心的距离/原点至溶剂前沿的距离。 在薄层、溶剂、温度等各项实验条件恒定的情况下,各物质的Rf值是不变的,它不随溶剂移动距离的改变而变化。Rf与分配系数K的关系: Rf=1/(1+αK) α是由薄层性质决定的一个常数。由此可见,K值愈大,溶质分配于固定相的趋势愈大,而Rf值愈小;反之,K值愈小,则分配于流动相的趋势愈大,Rf值是定性分析的重要指标。 在样品所含溶质较多或某些组分在单相薄层层析中的Rf比较接近,不易明显分离时,可采用双相薄层层析法。该法是将滤纸在某一特殊的溶剂系统中按一个方向展层以后,即予以干燥,再转向90度,在另一溶剂系统中进行展层,待溶剂到达所要求的距离后,取出薄层,干燥显色,从而获得双相层析谱。应用这种方法,如果溶质在第一种溶剂中不能完全分开,而经过第二种溶剂的层析能得以完全分开,大大地提高了分离效果。 由于薄层层析在分析定量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1)在喷雾显色时,不加粘合剂的薄层要小心操作,以免吹散吸附剂。 (2)薄层层析还可以用强腐蚀性显色剂,如硫酸、硝酸、铬酸或其他混合溶液。这些显色剂几乎可以使所有的有机化合物转变为碳,如果支持剂是无机吸附剂,薄层板经此类显色剂喷雾后,被分离的有机物斑点即显示黑色。此类显色剂不适用于定量测定或制备用的薄层上。 (3)如果样品斑点本身在紫外光下不显荧光,可采用荧光薄层检测法,即在吸附剂中加入荧光物质,或在制备好的薄层上喷雾荧光物质,制成荧光薄层。这样在紫外光下薄层本身显示荧光,而样品斑点不显荧光。吸附剂中加入的荧光物质常用的有1.5%硅酸锌镉粉,或在薄层上喷雾0.04%荧光素钠、0.5%硫酸奎宁醇溶液或1%磺基水杨酸的丙酮溶液。 (4)由于薄层边缘含水量不一致,薄层的厚度、溶剂展开距离的增大,均会影响Rf值,因此在鉴定样品的某一成分时,应用已知标准样作对照。 (5)定量时,可对斑点作光密度测定,也可将一个斑点显色,而将与其相同Rf值的另一未显色斑点从薄层板上连同吸附剂一起刮下,然后用适当的溶剂将被分离的物质从吸附剂上洗脱下来,进行定量测定。 七、薄层层析法的近代发展 薄层层析法由于其本身所具有的许多优点,几十年来,在混合物的分离、定性及定量分析中的应用相当普遍,并逐渐取代了纸层析分离技术。为了克服薄层层析法存在的某些不足,获得更有效的分离效果,在薄层制备、展开方式、分析鉴定手段以及相配套的仪器设备等方面近年来进行了许多革新,其中最根本的是支持剂的改进。以一种直径更小的支持剂颗粒替代常规的支持剂剂型所制备的薄层,比常规的薄层具有所需样品少、展开速率快、距离短、分辨力高等优点;而且此种新型的薄层具有较好的光学特性,更有利于对分离斑点进行光密度扫描。为了区别于常规的薄层层析分析法,通常将此种新方法称为高效薄层层析法(high performance thin-layer chromatography,HPTLC),也称现代薄层层析法(modern TLC)。 在进行HPTLC时,为了保证恒定的吸附剂活性和薄层板的相对湿度,预制板可用固定相浸渍剂加以处理。经处理后的薄层板一般不再受外界湿度的影响。固定相浸渍剂分两类:①亲水性固定相,多数用甲酰胺、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乙二醇和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乙二醇或不同种类的盐溶液浸渍;②亲脂性固定相,一般作反向层析用,多数用液体石蜡、十一烷、十四烷、矿物油、硅酮油或乙基油酸盐等浸渍。也有利用与浸渍剂形成络合物或加成物得以分离的,如经三硝基苯或苦味酸浸渍的,可利用络合反应分离多环化合物。用NaHSO2浸渍,可与含有羰基化合物生成加成物而得以分离。
本文档为【薄层色谱(TLC)详细介绍及制作】,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37125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8KB
软件:Word
页数:6
分类:
上传时间:2011-11-24
浏览量: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