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检查方法、呼吸系统正常表现

检查方法、呼吸系统正常表现

举报
开通vip

检查方法、呼吸系统正常表现null医学影像诊断学医学影像诊断学Medical imageology临床医学系课件首页课件首页 第一章 检查方法 (Radiography of the chest)null 呼吸系统常用的检查方法有胸部透视、胸部摄片、各种特殊检查(断层摄影及支气管造影等)。许多疾病仅人作一般透视或摄片即可作出诊断。 但对某些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早期病变的发现,要根据病情需要选择其他特殊检查方法,随着CT引进和介入性放射学的开展,胸部病变的CT检查以及肺内病变透视下穿刺活检,也逐...

检查方法、呼吸系统正常表现
null医学影像诊断学医学影像诊断学Medical imageology临床医学系课件首页课件首页 第一章 检查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Radiography of the chest)null 呼吸系统常用的检查方法有胸部透视、胸部摄片、各种特殊检查(断层摄影及支气管造影等)。许多疾病仅人作一般透视或摄片即可作出诊断。 但对某些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早期病变的发现,要根据病情需要选择其他特殊检查方法,随着CT引进和介入性放射学的开展,胸部病变的CT检查以及肺内病变透视下穿刺活检,也逐渐应用于胸部病变的检查。对于某些与血管有关的病变可用血管造影。 多种检查方法均有其优缺点,在选用检查方法时,应根据需要由简入繁,互相配合,取长补短方能充分发挥X线特殊检查的作用,以提高诊断效果。null一、胸部透视(fluoroscopy of the chest) 将病人置于X线管和荧光屏之间进行直接视诊。 (一)透视前准备 1.医生的准备 ①暗适应:传统透视须暗适应(戴红色护目镜10分钟——15分钟),电视透视不须暗适应。 ②了解病情及检查目的。 ③选择好透视条件。 2.病人的准备 除去胸部较厚衣物、饰品、敷料,头发长者要将其盘起。第一节 普通检查null传统透视与电视透视null(二)透视体位 胸部透视应采取站立位,病情严重者可采用半卧位或卧位。 1.正位 2.侧位 3.多轴位观察,可避开重叠。 4.前弓位:可使锁骨上移,显露锁骨下区病变。null(三)透视操作技术 1.胸透原则:对病变进行重点观察,既观察形态结构也观察脏器动态。 2.观察内容:胸廓、肺野、肺门、肺纹理、纵隔、横隔、胸膜。 null 3.透视方法:有目的让病人呼吸运动。 瓦尔萨瓦(Valsatva)试验(深吸气后,于屏息状态下作呼吸动作) 米勒(Miiller)试验(深呼气后,于屏息状态下作吸气动作) null(四)胸透及X线诊断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两胸廓对称,气管居中,两肺纹理清晰,两肺门大小形态位置正常,未见明显主质性病灶;心影大小形态正常,双膈面光滑位置正常,两侧肋膈角锐利。 意见:双肺未见明显异常。null二、胸部摄片(radiography of the chest) 将病人受检部位置于X线管与胶片之间,并贴近胶片,固定不动,X线穿过后使胶片感光,经过暗室处理后,对X线胶片进行的视诊。 1.胸部正位片:包括后前位(PA)及前后位(AP)。 2.胸部侧位片:包括右侧位或左侧位,患侧贴近胶片。null胸部正侧位null 3.胸部斜位片:主要为右前斜位及左前斜位。(如观察心脏大血管、气管、食管)。 4.胸部前弓位:显示锁骨后方病变,中(舌)叶不张和叶间胸膜积液。 5.胸部侧卧水平摄片:观察胸腔少量积液,肺底积液。null胸部右前斜位null胸部左前斜位null胸部前弓位、侧卧水平位null一、断层摄影(Tomography) 断层摄影已广泛用于胸部疾病的诊断,可使某一选定层面清晰显示,而使非选定层面模糊不清,为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重要根据。断层摄影可用于: ①确定有无空洞及其位置、形态、大小、数目、壁的厚薄、空洞引流及愈合情况等,对空洞的定性(如结核、脓肿及肿瘤性空洞)有一定的价值。②较准确地显示肺内肿块的轮廓、内部结构和与邻近组织的关系,有助于球形病灶诊断和鉴别诊断。③可是显示气管、支气管、肺叶支气管及肺段支气管有无狭窄、扩张、受压、中断及缺损,有无管壁增厚及不规则,腔内有无肿块等情况。④显示肺门及纵隔的肿块,及其与大血管的关系。第二节 特殊检查(自学)null 断层摄影层面及其深度的选择,视欲显示的结构及病变所在而不同。对肺内病变应根据正侧位胸片,测得病变距后胸壁的距离做为中心层面,再依病变大小,距中心层面向前、后间隔0.5~1.0cm取层,先摄2~3张,冲洗后观察取层是否正确。决定是否再增加摄片。null 呼吸系统的造影检查主要是支气管造影,是直接观察支气管病变的检查方法,诊断效果好,但有一定痛苦,应掌握适应证及禁忌证。 适应证包括:①原因不明的咯血或临床拟诊支气管扩张而平片无阳性发现或只有轻微改变;②如临床怀疑肺癌,但平片表现正常或平片拟诊肺癌,虽经断层摄影仍不能明确诊断者;③肺不张,可了解支气管阻塞的原因,明确炎性或癌性不张;④慢性肺化脓症及慢性肺结核需明确有无合并支气管扩张者;⑤支气管先天性异常。第三节 造影检查(自学)null 禁忌证包括:①高度衰弱、年龄过大、心、肺、肝功能不良者;②肺或支气管急性感染及进展期侵润肺结核;③近期有大咯血的患者。一般在咯血停止7~10d后方可考虑支气管造影。④对碘过敏或甲状腺机能亢进。⑤支气管哮喘。 造影剂:支气管造影一般用40%d碘化油,剂量一般为30ml,加入10g左右消毒干燥磺胺粉,调匀使用。有时可用硫酸钡胶浆或其它水溶性有机碘剂胶液。 null支气管造影 第二章 胸部正位X线表现 (Chest)null 由骨骼及软组织组成两侧对称。 一 、软组织 (正位上所显示的) (一)皮下脂肪 正位片上胸壁及肩部显示皮下脂肪呈半透明条状阴影,女性比男性厚,肥胖者较厚。 第一节 胸廓null皮下脂肪影null(二)胸大肌 两肺野中部外带扇形密影,外下缘清晰,呈斜行曲线伸向腋窝上缘,内缘不清。nullnull胸大肌影null(三)胸锁乳突肌 颈部两侧纵行向下伸延达肺尖内侧的密影,外缘清晰,下端与锁骨上皮肤相续,起自胸骨柄及锁骨胸骨端,止于乳突斜向后上走行。 (当颈偏斜时,常使一侧肌变模糊)null胸锁乳突肌影null(四)锁骨上皮肤皱褶 为锁骨上皮肤,及皮下组织的投影,表现为锁骨上方平行中等密度的软组织影,厚约2—3mm。null锁骨上皮肤皱褶null(五)乳房和乳头 1.女性乳房:正位胸片两肺下野半圆形密影,下缘清晰,向外与腋皮肤连续,上缘不清。 2.乳头:两下肺边界清,小圆形密影,双侧对称,位于第5肋间中带。null乳房、乳头影null(六)伴随阴影 沿肺尖第1、2后肋下缘与其平行1—2mm宽的线状密影,为胸膜在肺尖部反折处及胸膜外肋下软组织复合影。 (七)锁骨下动脉阴影 双侧肺尖部第2后肋下方,呈密度略高的弧形带状阴影,长3—4mm,宽1—2mm,边界不清,常与第2肋后段平行,止于腋部。 鉴别:锁骨下动脉阴影终止于腋部,而增厚之胸膜则常向外侧胸壁延伸。 null伴随阴影null二、骨骼 (一)肋骨(12对,后端连胸椎) null第五的肋前肋第五的肋后肋第四后肋间隙第四前肋间隙null 前肋后肋null 前肋后肋null 肋软骨:未钙化时不显影,钙化顺序先第1肋,以后自下而上钙化,最后钙化者为第2肋软骨,钙化后沿肋软骨边缘呈条状钙化,连肋骨皮质。 null 肋软骨钙化null肋骨变异: 1.颈肋:与C7一侧或两侧向外伸出,比第1肋小,走行较直,短小,女性多见。(与第一肋短小鉴别:C7横突向下倾斜,T1横突向上翘) null null 颈肋null 双侧第一肋发育畸形null 2.叉状肋:肋骨前端呈叉状膨大,一支粗大而另一支短小,多见右侧3—4肋前端。 null 叉状肋 null 3.肋骨联合:第5—6后肋间借一骨桥连成或第1—2肋前端。 null 肋骨联合null(二)肩胛骨 呈倒三角形,位于胸廓上外侧,脊柱缘常重于肺内。 null null(三)锁骨 呈横S形与两肺上部,正常两侧与中线等距,内侧端下缘由半圆形凹陷,为菱形窝,为菱形韧带附着处,不可认为骨破坏。 null null(四)胸骨 正位上:常重于纵隔内,胸骨柄两侧缘突于上纵隔外。 侧位:位于前胸。 null 胸锁关节null 胸骨null(五)胸椎 标准位上:见T1—4,横突突入纵隔影外。 (若全胸椎显示则摄影KV过高) null 胸椎正位null一、气管 起于C6喉部环状软骨。 正位片上:气管位于上纵隔居中,起自喉部环状软骨下缘,相当于第6-7颈椎水平;约T5—6水平分为左右主支气管,呈长管状(柱状)透亮影(密度减低影)。 第二节 气管和支气管null 气管null 胸椎正位null二、支气管 普通平片难显示,须造影检查才能分出。 两支气管交界处的下壁为气管隆突,其角度约为60-85度;右主支气管粗而短,走形较直,其长度约2.5cm,与气管长轴约成20-30度角;左主支气管细而长,走行较水平,其长度约5cm,与气管长轴约成45-55度。 null 气管、支气管正位null 图2-4 支气管分支与肺段 1.上叶尖支 2.上叶后支3.上叶前支 4.中叶侧(外)支5.中叶内(下)支 6.下叶背支 7. 下叶内基底支8. 下叶前基底支 9.下叶外基底支10.下叶后基底支null 支气管造影null第三节 肺一、肺野 肺野:纵隔两旁肺组织X线表现为均匀一致的透亮区。 正位片上,充满气体的肺呈均匀一致的透亮区,深吸气时透亮度大,深呼气时透亮度变小。 (亮度约含气量成正比,与含血量成反比) null null(一)肺野的分区(为了便于指明肺内上下关系) 以第2、4前肋尖端下缘各划一水平线,将肺野分为上、中、下野。 把第一肋外缘以内部分叫肺尖,把锁骨以下至第二肋圈外缘以内区叫锁骨下区。 (二)肺野的分带(每侧肺野纵向平均分为内、中、外三个弧形带) 内1/3叫内带:可见肺门影及粗大肺纹理。 中1/3叫中带:见明显纹理。 外1/3叫外带:肺纹理稀少或无。null 肺的分野、分带、肺尖、锁骨下区null null二、肺叶 由叶间裂将肺分隔的区域与叶支气管相连叫肺叶,右肺三叶,左肺分二叶,正位上各叶重叠,不能显其边界,侧位可显各肺边界。null 肺叶null(一)右肺上叶 正位上:占据上肺野及中肺野上部。 侧位上:可见后缘以斜裂分隔下叶,水平裂分隔中叶。 (二)右肺中叶—右肺前下部 呈三角形,正位:上缘以水平裂与上叶分界,内侧界达右心缘,下界为斜裂自水平裂最外向内下达膈内侧部,不参与右肋膈角组成。 (三)右肺下叶—右肺后下部 正位:上缘起T5水平,沿第五肋下行至肺外侧部,该线以下肺野至膈为下叶范围。 (下叶的上部与上叶的下部重叠,下叶的下部与中叶重叠,肋膈角区为独占)null 右肺null(四)左肺上叶 相当右肺上中叶之范围。 (五)左肺下叶 相当右肺下叶范围。null 左肺null三、肺段 每个肺段支气管所辖的肺组织叫肺段。 (一)右肺上叶肺段 (二)右肺中肺段 (三)右肺下叶肺段 (四)左肺上叶肺段 (五)左肺下叶肺段null 肺段null 肺段null 肺段null 肺段null四、肺副叶 指额外的肺叶,由深入肺叶内副裂分隔而成。 (一)奇叶 胚胎早期,奇静脉跨于右肺尖部之后,肺向上发展,而奇静脉下移至肺尖内侧,固定于纵隔肺根上方。 如奇静脉下移受阻,则嵌入右肺上叶尖部,脏壁层胸膜叶随之陷入并迫折成奇副裂,将右肺上叶内侧部分隔为奇叶,奇副裂于正位上呈细线条状密影,自肺尖向内下至肺门上方,终点为一倒置的逗点阴影,内侧为奇叶。null 奇静脉null 右上肺奇叶null(二)下副叶(心后叶) 以右侧为多,由下副裂分隔内基底段形成独立肺叶,自横膈内侧向上向内斜行达肺门。 正位胸片上下副裂呈一弧形线条状阴影,其内侧为下副叶呈楔形,底靠膈,尖向肺门,是先天肺囊肿、支扩好发部位。null(三)后副叶 由下叶背段所形成,多见右侧。后副裂呈水平方向深入,似为横裂向后延伸与横裂在同一水平。null 后副叶null(四)左中副叶 左横副裂把左舌叶与上叶分开形成独立肺叶,相当于右肺中叶。null 右中副叶null五、肺小叶 肺段由许多肺小叶组成。null肺小叶:由呼吸小叶(肺腺泡)组成肺腺泡:肺部X线病理改变的基本单位 1、2、3级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肺泡肺侧支通气 肺泡孔(Kohn孔):肺泡-肺泡 交通小管(Lambert管): 肺泡—细支气管肺小叶null七、肺间质null肺实质: 具有气体交换功能的含气间隙和结构。 包括肺泡囊、肺泡管、肺泡和肺泡壁肺实质和肺间质 两肺透亮影---肺实质null肺间质: 肺的结缔组织所组成的支架和间隙。 包括支气管、血管、淋巴管及其周围组织、 肺泡间隔、小叶间隔。 肺纹理---肺间质null八、肺的淋巴引流 浅层淋巴结分布于脏层胸膜及肺的表浅部,深层淋巴结分布在肺泡处形成淋巴管网。浅层和深层在肺表面及肺门处形成交通支。各级通过支气管肺淋巴结(肺门淋巴结),注入纵隔淋巴结。 (一)右肺上区 起自上叶前内侧部分,右侧上部支气管肺淋巴结—右气管支气管淋巴结—右气管旁潜淋巴结—右前纵隔血管前淋巴结。 (二)右肺中区 上叶后外侧部、中叶及下叶的上部,右中部支气管肺淋巴结—右气管支气管淋巴结—右气管旁淋巴结及窿突下淋巴结。null肺的淋巴引流null肺的淋巴引流null肺的淋巴引流null(三)右肺下区 下叶基底部,右下部支气管肺淋巴结—窿突下淋巴结及后纵隔淋巴结。 (四)左肺上区 左上叶的上部,左上部支气管肺淋巴结—左前纵隔血管前淋巴结—主动脉弓淋巴结及左气管旁淋巴结。 (五)左肺中区 上叶的下部及下叶的上部,左中部支气管肺淋巴结—窿突下淋巴结—左前纵隔淋巴结及左气管旁淋巴结。 (六)左肺下区 下叶的下部,左下部支气管肺淋巴结—窿突下淋巴结—后纵隔淋巴结。 null九、肺门 正位胸片上,中纵隔两旁,第2—4前肋间内带,长条状致密影叫肺门。(左比右高1—2cm) 组成:肺A、肺V、支气管、淋巴组织的投影,主要为肺A。肺门附近可见血管断面,呈边缘光滑的圆点密影,直径为2—3mm不等,环状透亮影为支气管断面。 null 支气管断面:常见于肺门区呈圆形透亮区。null正 位 肺 门null侧 位 肺 门null(一)正位上的肺门 1.右肺门 右肺门上部:约占上1/3,由右上肺V、右上肺A、右下肺A后回归支构成。 右肺门下部:占下2/3,由右下肺A构成。 肺门角:右肺门上、下部之间形成的夹角,角顶点向内,较圆钝,但不应有半圆形外凸影。 2.左肺门 左肺门上部:由左肺A弓及尖后支组成、左上肺V构成,左肺A弓边光滑半圆密影。 左肺门下部:由左下肺A及分支组成,常被左心缘掩盖。 null肺 门null肺 门左心房右下肺A肺门角左肺A弓右下肺V干左下肺V干右上肺V干左上肺V干右肺Anull正位肺门右下肺A肺门角左肺A弓null(二)侧位上的肺门 左、右肺门大部重叠,右肺门偏前,左肺门偏后上,于胸廓前后径的中点构成,上下径长,前后径短的椭圆形阴影,后连一拖长的尾巴。 前缘为右上肺V干,后上缘为左肺A弓,拖长的尾巴右两下肺A干,右靠前,左靠后。椭圆肺门影中部,两上叶支气管断面呈圆形透亮影,右侧在上,左侧在下。null侧 位 肺 门右上支气管断面左上支气管断面右上肺V干左肺A弓null八、肺纹理 正位片上,自肺门发出向肺野外围走行,呈近端粗并逐渐向远端变细的边缘清晰放射状分布的树枝状阴影叫肺纹理。 组成:肺A、肺V、支气管、淋巴管组成,主要为肺A、肺V次之,支气管、淋巴管正常不显影。 表现特点:自肺门向肺野外围逐渐变细,至外围几乎不能辨认,内中带粗多,外带细小稀少,下肺野比上肺野多而粗,右下肺纹理比左下肺纹理多而粗。 右中下肺野呈水平方向分布肺纹理,边缘模糊,为肺V投影,密度低,分支角大。 年龄:老人较年轻人多,瘦者比胖者多,卧位较立位多。null肺纹理null肺纹理增多null第四节 胸膜 一般不显影,但某些胸膜走行与X线束相一致时可显影,表现为线状密影。 一、斜裂 一般只在侧位片上显示 右斜裂:起于4—5肋后端水平,向前下行,止于前肋角后2—3cm处。 左斜裂:起于3—4肋后端水平,向前下行,达肺前下。 null胸膜null 左侧位null 右侧位null二、水平裂 宽约1—2mm的横行直线阴影。 正位:在第4前肋间,由肺门角行至肺的外缘。 侧位:从斜裂中部行至肺前缘。null 右侧位null第五节 纵隔 两纵隔胸膜之间,膈之上所有器官的总称叫纵隔。 null一、纵隔分区 位置:前:胸骨;后:胸椎;两侧:纵隔胸膜;下:膈面 分区:以标准侧位胸片上分。 1.先将纵隔划分为前、中、后三部分。 (1)前纵隔:为胸骨与心、气管、升主A之间的狭长三角影透亮区,尖向下。 (2)中纵隔:为心、主A升、弓部、气管和肺部所占部位。 (3)后纵隔:食管及以后区。 2.然后于胸骨角至T4下缘划一横线,T8下缘水平划一水平线,将上述三纵隔,每一个又分为上、中、下纵隔。null 纵隔的分区null null二、纵隔淋巴结 纵隔淋巴结分为前、中、后三组。 (一)前纵隔淋巴结 (二)后纵隔淋巴结 (三)中纵隔淋巴结 1.气管旁组淋巴结 2.隆突下组淋巴结 3.气管支气管组淋巴结 4.支气管肺淋巴结null纵隔淋巴结null纵隔淋巴结null三、胸腺 位于纵隔上部,胸骨之后,气管及心脏大血管之前,多见于婴儿。null 小儿胸腺三角形椭圆形null四、纵隔的X线表现 于后前位胸片上,纵隔为两肺之间的致密阴影,呼吸时无左右移位。前上纵隔和后下纵隔为生理薄弱区,两侧胸腔压力有差异时,一侧肺脏可由此区高压向低压侧疝,成为纵隔疝。 null影响纵隔位置因素: (1)立位:吸气、纵隔窄长。卧位:呼气,纵隔宽短。 (2)一侧胸压力大,纵隔移向对侧,一侧胸压力降低,纵隔移向患侧。null 胸腺null第六节 膈 正位胸片上,两肺野下部,向上凸起的圆顶状为膈。 主动脉孔、腔静脉孔、食管裂孔。 胸肋三角或胸骨旁(Morgagni)孔。 腰肋三角或胸腹膜裂孔(Bochdalek)孔。null 膈肌裂孔null 膈肌裂孔null一、横隔的形态 正位上:两膈呈凸面向上,轮廓光滑的半圆形,左膈下有胃泡气衬托,可显膈厚度,右膈下为肝,不能显示膈之圆顶最高处靠内侧,左比右低1—2cm。 侧位上:两膈重叠,识别方法为: (1)膈肌下方有胃泡影者为左膈, (2)与心尖密切接触者为左膈, (3)近X线片一侧的膈肌边界较清且位于上方, (4)正位上如一膈高于对侧,侧位上仍高于对侧。null膈肌null膈肌null二、横隔的位置 第5前肋尖端至第6前肋间水平,相当于第10后肋水平,形成结构,左比右低1—2cm,心膈角、肋膈角。null膈肌null三、膈的运动 透视下,正常人平静呼吸时,膈上下运动幅度约1—2.5cm,深呼吸达3—6cm. (一)局限性膈膨升 膈部分肌束薄弱,张力不均,常在膈内前方出现一向上的半圆形凸起,于深吸气明显。 (二)双穹窿膈 由于膈较长肌束强有力的收缩,使膈在正位上呈现2个半圆形凸起,两凸起间有一浅沟,叫双穹窿膈。null局限性膈膨升局限性膈膨升(正位)局限性膈膨升(正位)膈肌局限性膨隆膈肌局限性膨隆膈肌局限性膨隆膈肌局限性膨隆null(三)波状膈 膈肌由于多个不同的肌束收缩,使用膈呈现出3-4个弧形凸起,边缘相互重叠,呈波浪状,叫波浪膈(深吸气时明显)。 (四)梯状膈 由于膈肌附于各肋骨前端,深吸气时,膈肌受肋骨牵拉而呈梯状排列,类似多个小三角形影像,叫梯状膈。 (不要误认为胸膜粘连,在弥漫性肺气肿时易见到) ★以上变异在吸气时明显,深呼气减轻或消失。null波浪膈右波浪膈(正位)右波浪膈(正位)null天幕状粘连null某些疾病引起膈的变化: 1.胸内占位病变:肺气肿、胸水、气胸——膈下降。 2.胸内萎缩病变:肺不张、肺纤维化——膈上升。 3.腹内占位病变:妊娠、腹水、腹内巨大肿块——膈上升。null第七节 胸部正常CT表现(自学)课件末页课件末页Transitional PageTransitional Pagenull祝: 同学们勤奋学习,以仁德、仁术、仁心为本,成为未来优秀的仁医!Thank you !Transitional PageTransitional Page
本文档为【检查方法、呼吸系统正常表现】,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78553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21M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1-11-20
浏览量: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