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工厂化水产养殖中的水处理技术

工厂化水产养殖中的水处理技术

举报
开通vip

工厂化水产养殖中的水处理技术 收稿日期:2009- 06- 16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GA06B203);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2002DIB50121);黑水产基本科研专项(207HSYzx- YZ- 11). 作者简介:韩世成(1974-),男,助研,从事养殖工程研究. 通讯作者:曹广斌(1957-),男,研究员,从事养殖工程研究. 工厂化水产养殖是应用工程技术、水处理技术 和高密度水产养殖技术进行渔业工业化生产的技 术模式。随着水产养殖业向现代化水平的发展,工 厂化水产养殖技术作为我国水产养殖业现代化的 支撑技术,受到...

工厂化水产养殖中的水处理技术
收稿日期:2009- 06- 16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GA06B203);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2002DIB50121);黑水产基本科研专项(207HSYzx- YZ- 11). 作者简介:韩世成(1974-),男,助研,从事养殖工程研究. 通讯作者:曹广斌(1957-),男,研究员,从事养殖工程研究. 工厂化水产养殖是应用工程技术、水处理技术 和高密度水产养殖技术进行渔业工业化生产的技 术模式。随着水产养殖业向现代化水平的发展,工 厂化水产养殖技术作为我国水产养殖业现代化的 支撑技术,受到科学研究者和渔业生产部门的高度 重视,在相关的养殖工艺、水质控制、净化处理等方 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有些技术已 经在生产中获得应用。其中养殖水体的处理技术, 作为工厂化养殖技术的关键技术之一,随着研究的 不断深入,获得较快发展,形成了机械、化学、生物 和综合处理等多项技术,为工厂化水产养殖的进一 步发展奠定了基础[1,2 ]。 工厂化水产养殖水体的处理主要包括几个方 面,即:增氧、分离(分离固体物和悬浮物)、生物过 滤(降低 BOD、氨氮和亚硝酸盐)和暴气(去除二氧 化碳等)、消毒、脱氮等处理过程[ 3,4 ],其中悬浮物和 氨氮去除是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难点。 本文根据近年的研究进展和国内外研究资料, 对养殖水处理技术及其应用进行了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和归纳,为 工厂化养殖的设计和管理提供必要的技术资料,并 期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先进技术和处理方 法、开发出相关的高效养殖工程设施和设备。 1 增氧技术 养殖水体的溶解氧是养殖鱼类赖以生存和处 理设备中的微生物生长的必备条件。在工厂化养殖 系统中,鱼类正常生长的溶解氧应该达到饱和溶解 度的 60%,或者在 5mg/l以上;溶解氧低于 2mg/l,用 于工厂化养殖水体处理的硝化细菌就失去硝化氨 氮的作用[5 ]。一般情况下,工厂化养殖系统溶解氧消 工厂化水产养殖中的水处理技术 韩世成,曹广斌,蒋树义,陈中祥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黑龙江 哈尔滨 150070) 摘要:水产养殖的水处理技术是发展工厂化养殖技术的关键,本文根据我国现代渔业发展的趋势,结合国内外 有关水产养殖水处理技术的研究结果与发展趋势,从增氧、悬浮物处理技术、氨氮处理技术、有害气体处理技 术、消毒杀菌技术等方面,论述了目前水产养殖水处理技术的主要方法以及进一步研究的发展趋势,为实际应 用和开发新技术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工厂化;水产养殖;水处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S969 文献标示码:A 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 in 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System HAN Shi-cheng, CAO Guan-gbin, JING Shu-yi, CHEN Zhong-xiang (Heilongjiang River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 Harbin 150070,China) Abstract: Water treatment is one kind of key technology in 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system. Based on requirement of fishery modernization, the present paper described the results of water treatment research in recent years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in future. The content collected the main technologies and methods of water treatment in recirculting aquaculture, including aeration, suspended solid removal, ammonia and nitrite-nitrogen control, dissolved harmfull gas treat and disinfections. Those technologies and methods can be uesed in the practice of aquaculture and as the base of further research. Key words: recirculating system,; aquaculture; water treatment 文章编号:1005- 3832(2009)03- 0054- 06 第 22卷第 3期 2009年 9月 水 产 学 杂 志 CHINESE JOURNAL FISHERIES Vol. 22,No.3 Sep. 2009 耗主要来自养殖鱼类代谢、代谢物的分解、微生物 氨氮处理等,系统所需溶解氧根据所养鱼类的不同 而有所变化,并随着养殖密度和投饵的增加而增 加。因此,在工厂化水产养殖的工艺设计中,要根据 养殖对象、养殖密度、水体循环量等因素来确定增 氧方式。 1.1 空气增氧 由于各种增氧机械设备在工厂化养殖池很难 应用,因此,空气增氧多采用风机加充气器的 办法 鲁班奖评选办法下载鲁班奖评选办法下载鲁班奖评选办法下载企业年金办法下载企业年金办法下载 , 以小气泡的形式增氧。这种办法虽然具有使用方 便、投资小的特点,但是增氧效率低,一般在 1.3kgO2 /kW·h(20℃温度),28℃时仅为 0.455kg O2 /kW·h,养 殖密度也只能达到 30~40kg /m3[ 5 ]。研究工厂化养 殖的增氧专用设备,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重要 途径。 1.2 纯氧增氧 纯氧根据选择的方便性可分为氧气瓶纯氧,液 体氧罐和纯氧发生器三种。无论采用那种纯氧增 氧,象空气增氧中利用充气器的办法都是非常浪费 的,最高只有 40%的纯氧可以利用,其余没有溶解 的氧气逸出水面而浪费。因此,必须有专门的设备 充分利用氧气。常用的办法是压力过饱和法,即在 高压容器里使水气充分混合,在高压下使水体达到 饱和浓度,释放到常压下的养殖水体,成为常压下 的过饱和溶解氧水体,以分子的形式向周围水体渗 透,达到增氧的目的。该方法氧气的利用率约为 90%,养殖密度可达 100 kg/m3[6 ]。 1.3 微气泡增氧 在利用空气和氧气增氧的研究中,为了提高增 氧效率和氧气的利用率,各项研究集中在产生微气 泡的技术上,有些学者研究了氧气气泡在水中的形 成与溶解变化过程,以确定适宜氧气气泡大小[ 6 ,7 ]。 日本东京大学研究了利用超声波击碎小气泡的办 法,可产生平均直径小于 20μm的微气泡,增加了 增氧处理的效率 [7 ]。 2 悬浮物及其处理技术 工厂化水产养殖中的悬浮物主要由于饵料的 投喂而引起[8,9 ]。在一次性过流高密度养殖水体试验 中,根据饵料投喂量的不同,其含量在 5~50mg/l左 右[ 10- 12 ]。在饲料系数 0.9~1.0情况下,鱼体每增重 1kg就会产生 150~200g悬浮物[ 9,13 ]。因此,作为循 环使用的养殖水体,悬浮物在水中的积累是非常迅 速的。 养殖水体中鱼类的固体排泄物,在正常代谢的 情况下,以悬浮物的形式存在于水体中。在流动的 养殖水体中,悬浮物大部分以小于 30μm的颗粒存 在于水中[ 12,14 ]。悬浮物的比重略大于水,颗粒小、流 动性好、有一定的黏附性,在有水流的条件下呈悬 浮状态。从养殖水体中去除 30μm以下的悬浮物, 一直是工厂化水产养殖设计研究的重要方向。 养殖水体中的悬浮物的积累,使水体浑浊,影 响养殖鱼类鳃体的过滤和皮肤的呼吸,增加鱼类环 境胁迫压力,恶化水质、消耗水中的溶解氧[ 15- 18 ]。工 厂化水产养殖过程中及时清除养殖水体中的悬浮 物是非常必要的。 2.1 固定式滤床 固定过滤床一般由粗滤、中滤和细滤三层滤料 组成。根据其工作水流的不同可分为喷水式滤床 (Trickling filter)和压力式滤床(Pressed filter),是比较 普遍的过滤方式。固定式滤床可根据需要调整滤料 的粒度和过滤层的厚度,过滤不同大小的悬浮颗 粒,达到理想的过滤效果。其应用难度在于设备庞 大、效率低、长时间运转容易堵塞,反冲困难[19- 21 ]。 2.2 滤网过滤 滤网过滤是用细筛网进行悬浮物的过滤,主要 有平盘滤网过滤和转鼓滤网过滤。其中转鼓滤网过 滤在不断过滤的同时进行反冲洗,过滤效率高、效 果好,应用普遍。滤网的网目一般约为 30~ 100μm,可过滤 36~67%的悬浮物,网目越小过滤 越彻底,但是网目小于 60μm就会影响过水性能 [ 11,22 ]。 为了改善其过滤性能,增加过滤面积,防止堵塞,减 少尺寸和反冲用水是进一步研究的重点。 2.3 浮式滤床 浮式滤床应用比水比重小的塑料球作为过滤 介质,在过滤过程中悬浮于水中形成过滤层。塑料 浮球具有表面积大、吸附性强、过水阻力小的特点, 形成过滤层可有效过滤悬浮物。浮球直径为 3 mm 左右滤床,可过滤 100%的 30μm以上 79%的 30 μm以下的悬浮物颗粒,获得很好过滤效果[ 23 ]。由 于养殖水体中的悬浮物具有结块的特性,为了防止 反冲时堵塞和较好的过流量,浮球生物滤器需要频 繁的反冲[24- 26 ],增加了用水量和应用成本。为了改善 其应用效果,必须进一步研究防止堵塞的结构和方 3期 韩世成等:工厂化水产养殖中的水处理技术 ·55· 法。 2.4 自然沉淀处理 自然沉淀技术是应用鱼池特殊结构或沉淀池, 使悬浮物沉淀、集聚并不断排出。设计良好的沉淀 池可去除 59%~90%悬浮物[ 27 ],其中设计的关键是 确定悬浮物的沉降流速。有资料表明,应用自然沉 淀处理,过流流速应低于 4 m/min,适宜流速为 1 m/ min[28 ];单位面积的流量为 1.0~2.7 m3 /m2 h [29 ]。自然 沉淀虽然具有较好的效果,但是限制了水体循环的 流量,从而使结构庞大,增加了成本。 2.5 气泡浮选处理 气泡浮选处理的原理是通过气泡发生器持续 不断的在水中释放气泡,使气泡形成象筛网一样的 过滤屏幕,并利用气泡表面的张力吸附水中的悬浮 物。产生微小气泡(直径为 10~100μm),使气泡均 匀持续与水体有效混合,可有效去除水产养殖水体 中的悬浮物[30,31 ]。气泡越小,效率越高。因此,研究产 生微小气泡的发生装置,是该项技术应用的关键。 3 养殖水体中的氨氮及其处理技术 工厂化养殖水体中的氨氮主要是由于养殖鱼 类的代谢、残饵和有机物的分解而引起。一次性过 流试验表明,高密度流水养殖排水中的氨氮浓度一 般为 1.4 mg/l左右[32 ]。投喂的饲料中,大约有 40%饲 料蛋白的氮被鲑鳟鱼类转化成氨氮(NH3+ NH4+), 在饵料系数为 1.0的情况下,鲑鳟鱼类每增长 1kg 就会产生 33g N [9,13 ]。如不进行处理,氨氮在循环养 殖水体中的积累呈快速直线上升的趋势。 养殖鱼类排泄的氨氮中,大约只有 7~32%的 总氮是包含在悬浮物中,大部分溶解于养殖水体 中,分别以离子铵 NH4+和非离子氨 NH3的形式存 在,并且随着 pH值和温度的变化而相互转化。研究 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氨氮处理先进技术和有效方 法,是工厂化水产养殖的重要课题。 氨氮在养殖水体中的积累会对鱼类产生毒性作 用,其中非离子氨对鱼类毒性作用很大。工厂化养殖 水体的氨氮总量一般不应超过 1mg/l,非离子氨不 应超过 0.05mg/l [33 ]。由于离子铵 NH4+和非离子氨 NH3在不同 pH值和温度条件下相互转换,因此在控 制养殖水体氨氮积累的同时,应注意根据温度的变 化调节 pH值,从而使非离子氨保持在较低水平。 3.1 空气吹脱 空气吹脱的原理是应用气液相平衡和介质传 递亨利定律,在大量充气的条件下,减少了可溶气 体的分压,溶解于水体中的氨 NH3穿过界面,向空 中转移,达到去除氨氮的目的。空气吹脱的效率直 接受到 pH值的影响,在高 pH值的条件下,氨氮大 部分以非离子氨的形式存在,形成溶于水的氨气: HH4+ + OH- →← NH4OH→ H2O + NH3↑ 在 pH值为 11.5时,水气体积比为 1:107的条 件下,空气吹脱可去除 95%的氨氮,在正常养殖水 体也可获得一定的效果[34,35 ]。 空气吹脱应用的关键是 pH值的调整,使处理 过程既能提高处理的效率,又能适应养殖鱼类对水 体 pH值的 要求 对教师党员的评价套管和固井爆破片与爆破装置仓库管理基本要求三甲医院都需要复审吗 。同时空气吹脱需要空气的流量大, 养殖水体水温易受影响。 3.2 离子交换吸附 离子交换吸附是应用氟石或交换树脂对水体 中的氨氮进行交换和吸附。氟石的吸附能力约为 1mg/g,设计适宜可吸附 95%的氨氮,在达到吸附容 量后,可用 10%的盐水喷林 24小时进行再生,重复 使用[ 36 ]。在工厂化养殖中应用氟石有较好的效果, 但其再生操作烦琐、时间长。有些研究利用氟石作 为生物处理的介质,在氟石上接种硝化细菌,达到 提高生物处理效率的目的[37 ]。 3.3 生物处理 生物处理是利用硝化细菌、亚硝化细菌和反硝 化细菌对水中的氨氮进行转化和去除。亚硝化细菌 (Nitrosomonas europaea and Nitrosococcus mobilis)把 氨氮转化为亚硝酸盐、硝化细菌 (Nitrobacter wino- gradski and Genus Nitrospira)把亚硝酸盐转化为硝酸 盐。如果进行彻底脱氮处理,可利用反硝化细菌进 行处理。由于反硝化过程是在厌氧条件下(溶解氧 低于 1mg/l)进行,应用于水产养殖有一定的困难。 研究表明,硝酸盐对鱼类的影响很小,一些养殖鱼 类可抵抗大于 200 mg/l浓度的硝酸盐[ 33 ]。因此,水 产养殖水体的处理,很少应用反硝化过程。 生物处理具有投资少,效率高的特点,受到广 泛的关注和应用。有资料显示,应用硝化和亚硝化 细菌附着浮球进行氨氮处理,氨氮的转化率为 380g /(m3·day),饵料负荷能力为 32kg/(m3·day)[26 ]。 但是,硝化细菌的最佳生长温度在 30℃以上, 温度降低其活性降低,处理能力下降,低于 15℃已 经很难利用。有些研究涉及了低温下优势细菌的驯 水 产 学 杂 志 第 22卷·56· 化、培养和利用技术,获得低温下生物处理的良好 效果,是水产养殖水体处理的重要研究方向[38 ]。 3.4 臭氧氧化处理 臭氧作为消毒和去除悬浮物在水产养殖上获 得广泛应用,其也有一定的氨氮氧化效果。研究表 明臭氧的直接氧化可去除水体中氨氮的 25.8%[39 ], 在加入催化剂的条件下,可大幅度提高其氧化效 率[ 40,41 ]。臭氧氧化氨氮的方法在水产养殖上还没有 深入研究,利用催化方法提高臭氧氧化氨氮的效 率,应用于养殖水体的处理,可为水产养殖的氨氮 处理开辟新途径。 3.5 电渗析处理 电渗析处理的原理是水体在电场的两极流动 时,水中的带电离子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定向移 动,阴离子透过阴膜进入阴离子集水槽,阳离子通 过阳膜进入阳离子集水槽,从而可把水体中的离子 氨去除[42,43 ]。由于氨氮在 pH值为 7的中性条件下, 非离子氨仅为氨氮总量的 0.55%,99%以上是离子 氨,所以电渗析处理可获得好的处理效果。 电渗析处理具有分离效率高、装置紧凑、自动 化容易的特点,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化工、食品、冶金 和航天领域的水处理工程。结合工厂化水产养殖的 实际,研究可用于养殖水体处理的电渗析设备,应 是工厂化水产养殖水处理技术研究的新领域。 4 有害气体处理 工厂化养殖水体中的有害气体主要是鱼类代 谢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以微气泡的形式存在 于水中。水中的二氧化碳对鱼类健康非常有害,二 氧化碳气体含量超过 20mg/l时,养殖鱼类就会产生 气体压力反应,表现为向水面或增氧设备集中,摄 饲明显减少[44 ]。 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气体可与水结合进行 可逆反应形成碳酸。碳酸是弱酸,也会降低养殖水 体的 pH值,从而影响水质。碳酸极不稳定,在空气 中很容易分解为水与二氧化碳。因此,采取 措施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软件质量保证措施下载工地伤害及预防措施下载关于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 使 养殖水体充分与空气接触,就可及时去除养殖水体 中的二氧化碳气体。 4.1 机械设备去除 利用增氧机或暴气设备,在养殖水体中形成上 下交换的水流,使水体充分与大气接触,达到分解 碳酸,去除二氧化碳的目的[45 ]。 4.2 水力设计去除 在设计过程中,回水管和回水槽间留有一定高 度的落差,使水流在回水过程中充分暴露在大气 中,分解碳酸,去除二氧化碳。 4.3 充气去除 在水流通过的水道上设置微气泡释放装置,利 用气泡相互积累的特性,使散布于水中的二氧化碳 与释放的气泡结合,由气泡把二氧化碳带上水面, 达到去除的目的。 5 消毒杀菌 工厂化水产养殖由于养殖密度高、饵料负载量 大,鱼类的代谢在水体中富集了大量营养物资,为 细菌的繁殖和生长提供了很好的环境条件,如不及 时杀菌消毒,很容易发生疾病,在高密度养殖条件 下,发生疾病,很快就会蔓延,对养殖生产造成灾难 性的后果。因此,在系统设计中设置有效的灭菌消 毒设备是十分必要的。消毒杀菌主要有臭氧杀菌消 毒和紫外线杀菌消毒。 5.1 臭氧杀菌消毒 臭氧是一种极不稳定的强氧化剂,在一定浓度 下可破坏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的细胞膜,杀死病原。 有资料表明,根据不同需要,养殖水体中含有 0.1~ 0.2mg/l的臭氧,持续 1~30min就可以达到杀菌消 毒的理想效果[46 ]。 臭氧还具有沉淀悬浮物和氧化氨氮的作用,如 果能提高其综合利用效率,臭氧将会在工厂化水产 养殖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5.2 紫外线杀菌消毒 研究表明,一定波长的紫外线(180- 300nm)具 有很好的灭菌消毒效果[47 ]。一般养殖水体中消毒的 强度为 15,000~30,000μw sec./cm2,在紫外线强度 为 30 000μW/cm时,紫外辐射消毒对几种常见鱼病 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如 100 %杀灭对虾白斑病需 2.67 s;鲤科鱼类的水霉病和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都 只需 1.60 s[48 ]。有些研究进行了紫外线臭氧发生器 的试验,在紫外线消毒杀菌的同时,产生一定浓度 的臭氧,进行消毒和氨氮的氧化,达到了综合利用 目的。 工厂化水产养殖水处理技术的开发是利用物 理、化学和生物有关理论进行应用技术研究的过 程,是一个由理论 - 方法 - 技术 - 工艺 - 设备的过 3期 韩世成等:工厂化水产养殖中的水处理技术 ·57· 程,是理论研究和生产实际结合的总结。实际研究 和设计中,应更加注重多项技术的集成应用研究和 一项技术的综合利用研究。在设计循环水工厂化水 产养殖中,就要集成各种处理技术为一体,形成有 效的综合处理工艺;有关臭氧氧化氨氮的研究,就 是在其具有消毒、沉淀悬浮物功能的基础上增加应 用范围和利用效率研究;各种虑床接种或挂膜硝化 细菌的研究,可使滤床在具有悬浮物过滤的基础上 具有较好的氨氮硝化能力;气泡浮选处理技术的研 究,使处理过程具有增氧、悬浮物分离和去除氨氮、 有机物的功效。进行这些研究的宗旨,就是为了提 高处理效率、降低成本、扩大使用范围,为工厂化水 产养殖提供高效、廉价、操作和使用方便、自动化程 度高的工艺、设施和设备。 参考文献 [1] 宋协法,宋伟华,田树川,等.集约化养殖水处理系统研究 [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22(1):35~39. [2] 刘芳, 白植庆. 一种工业化水产养殖的水质处理装置 [J].渔业现代化, 2002,3:26~28. [3] Summerfelt, S.T., An integrated approach to aquaculture waste management in flowing water systems[C]. In: Libey, G.S., Timmons, M.B. (Eds.), Proceedings of the Second In- 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Roanoke, USA,16- 19 July 1998,87~97. [4] Ronald F. Malone , Lance E. Beecher, Use of floating bead filters to recondition recirculating waters in warmwater aquaculture production systems [J]. Aquacultural Engi- neering,2000,22:57~73. [5] Boyd, C.E. and B.J. Watten Aeration systems in aquacul- ture.CRC Critical Reviews in Aquatic Sciences [J] . 1989,1: 425~ 472. [6] 蒋树义,曹广斌,韩世成,等.工厂化水产养殖水体增氧 气泡最佳尺寸的计算[J].大连水产学院学报,2005,20, (1): 45~50. [7] Toshinori MAKUTA and Fumio TAKEMURA, Simulation of Micro Gas Bubble Generation of Uniform Diameter in an Ultrasonic Field by a BoundaryElement Method[J]. Physics of Fluids,18,(10)108~102, 2006,1~4. [8] Losordo, T.M., Westers, H., System carrying capacity and flow estimation [M]. In: Timmons, M.B., Losordo, T.M. (Eds.), Aquaculture Water Reuse Systems: Engineering De- sign and Management. Elsevier, Amsterdam, 1994,9~60. [9] Asgard, T., Shearer, K.D., Dietary phosphorus requirement of juvenile Atlantic salmon, Salmo salar L[J]. Aquacult. Nutr. 1997, 3: 17~23. [10] Alabaster, J.S., Survey of fish- farm effluents in some EIFAC countries[M]. EIFAC Tech In, Silkeborg, Den- mark, 1982,(41): 5~20. [11] Bergheim, A., Sanni, S., Indrevik, G., H?lland, P., Sludge removal from salmonid tank effluent using rotating mi- crosieves[J]. Aquacult. Eng. 1993, 12: 97~109. [12] Cripps, S.J., Serial particle size fractionation and charac- terisation of an aquacultural effluent [J]. Aquaculture, 1995, 133: 323~339. [13] Cho, C.Y., Hynes, J.D., Wood, K.R., Yoshida, H.K., Quantification of fish culture wastes by biological (nutri- tional) and chemical (limnological) methods [C]; Pro- ceedings of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Nutri- tional Strategies in Management of Aquaculture Waste, Univ. Guelph, Ont., Canada, June 1991,37~50. [14] Kelly, L.A., Bergheim, A., Stellwagen, J.,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of wastes from freshwater fish farms[J]. Aquacult. Int. 1997, 5: 65~78. [15] Braaten, B., Poppe, T., Jacobsen, P., Maroni, K., Risks from self- pollution in aquaculture: evaluation and conse- quences[C]. Proceedings of 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 ence on Aquafarming 'Aquacoltura'86', Verona, Italy, Oct. 9- 10, 1986,139~165. [16] Liltved, H., Hansen, B.R., Screening as a method for re- moval of parasites from inlet water to fish farms[J]. Aquacult. Eng. 1990, 9: 209~215. [17] Klontz, W., Stewart, B.C., Eib, D.W., On the etiology and pathophysiology of environmental gill disease in juvenile salmonids[M]. In: Ellis, A.E. (Ed.), Fish and Shellfish Pathology. Academic Press, London, 1985,199~210. [18] Welch, E.B., Lindell, T., Ecological Effects of Wastewate [M]. Applied Limnology and Pollutant Effects. Chapman and Hall, London, 1992,76~81. [19] Drennan, D., Golz, W., Ahmed, H., Malone, R.F., Clarifi- cation abilities of floating bead filters used in 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systems [C]. In: Aquaculture Engineering and Waste Management, Proceedings from the Aquacul- ture Exposition VIII and Aquaculture Mid- Atlantic Con- ference, Washington, D.C., June 24- 28, 1995,256~257. [20] Losordo, T.M., Rakocy, J.E., Masser, M.P., 1992. Recir- culating aquaculture tank production systems. Publication No. 453, North Carolina Cooperative Extension Service, 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 Raleigh. [21] Manthe, D.P., Malone, R.F., Kumar, S., Submerged rock filter evaluation using oxygen consumption criterion for 水 产 学 杂 志 第 22卷·58· closed 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systems[J]. Aquac. Eng. 1988, 7: 97~111. [22] Twarowska, J.G., Westerman, P.W., Losordo, T.M., Water treatment and waste characterization evaluation of an in- tensive recirculating fish production system[J]. Aquacult. Eng,1997,16: 133~147. [23] Drennan, D., Golz, W., Ahmed, H., Malone, R.F., Clarifi- cation abilities of floating bead filters used in 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systems[C]. In: Aquaculture Engineering and Waste Management, Proceedings from the Aquaculture Exposition VIII and Aquaculture Mid- Atlantic Confer- ence, Washington, D.C., June 24~28, 1995,256~257. [24] DeLosReyes, A.A. Jr., Rusch, K.A., Malone, R.F., Perfor- mance of a commercial scale recirculating alligator pro- duction system employing a paddle- washed floating bead filter[J]. Aquac. Eng,1997,16 (4): 239~251. [25] 曹广斌,蒋树义,韩世成,等.双层浮球生物滤器设计 及其水产养殖水处理性能试验[J].水产学报,2005,4: 578~582. [26] Balaji N. Sastry, Aurelio A. DeLosReyes Jr.and Kelly A. Rusch, Ronald F. Nitrification performance of a bub- ble- washed bead filter for combined solids removal and biological filtration in a 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system [J]. Aquacultural Engineering ,1999, 19:105~117. [27] Bergheim, A., Cripps, S.J., Liltved, H., A system for the treatment of sludge from land- based fish- farms[J]. Aquat. Liv. Res,1998, 11: 279~287. [28] Henderson, J.P., Bromage, N.R., Optimising the removal of suspended solids from aquacultural effluents in settled lakes[J]. Aquacult. Eng, 1988, 7: 167~181. [29] Bergheim, A., Cripps, S.J., Liltved, H., A system for the treatment of sludge from land- based fish- farms. Aquat. Liv. Res, 1998, 11: 279~287. [30] Weeks N C, Timmons M B, Chen S, Feasibility of using foam fractionation for the removal of dissolved and sus- pended solid from fish culture water. Aquacult. Eng. 1992, 11: 251~265. [31] 李法松,路扬,陈书琴.溶气气浮系统用于去除养鱼水 体微型固体颗粒物的试验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 报(自然科学版),2007,3:48~51. [32] Cripps, S.J., Kelly, L.A., Reductions in wastes from aqua- culture[M]. In: Baird, D.J., Beveridge,M.C.M., Kelly, L. A., Muir, J.F. (Eds.), Aquaculture and Water Resource Management. Blackwell, Oxford, 1996,166~201. [33] Thomas M. Losordo, Michael P. Masser and James Rako- cy, 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tank production systems (An overview of critical considerations)[J]. SRAC Publi- cation ,1998, No. 451: 1~ 6. [34] P. H. Liao, A. Chen, K. V. Lo, Removal of nitrogen from swine mature wastewaters by ammonia stripping[J]. Bioresource Technology ,1995, 54: 17~20. [35] Timmons, M.B., Use of foam fractionators in aquaculture [A]. Aquaculture Water Reuse Systems: Engineering Design and Management[M]. Elsevier, Amsterdam, 1994, 24:72~79. [36] Meyer Steve,Pondkeeper's guide to filration[J]. Aquari- um Fish Magazine,1990, 2(4): 16. [37] Ori Lahav, Michal Green, Ammonium removal using ion exchange and biological regeneration [J]. Wat. Res. 1998, 32(7): 2019~2028. [38] 陈中祥,曹广斌,刘永等,低温工厂化养殖水体氨氮 处理微生物的初步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5,8: 132~136. [39] Shen L Lin and Chang L Wu,Removal of Nitrogenous Compounds from Aqueous solution by Ozone and Ion Ex- change[J].Wat. Res. 1996, 30(8): 1851~1857. [40] Min Yang and Haruki MYOGA, Ammonia Removal in Bubble Column by Ozon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Bromide [J]. Wat. Res. 1999, 33,(8): 1911~1917. [41] 刘永,曹广斌,蒋树义等,冷水性鱼类工厂化养殖中臭 氧催化氧化降解氨氮[J]. 中国水产科学,2005,6: 790~795. [42] Coralie Goffin, Jean Claude Calay, Use of continuous electrodeionization to reduce ammonia concentration in steamgenerators[J].Desalination, 2000, 1- 3: 249~253. [43] E. F.Spiegel and P. M. Thompson, Investigation of an elec- trodeionization system for the removal of low concentra- tions of ammonium ions[J]. Desalination,1999,1:85~92. [44] Michael P. Masser , James Rakocy and Thomas M. Losor- do,Management of Recirculating Systems[J].SRAC Pub- lication 1998, 452: 1~12. [45] Thomas M. Losordo , Michael P. Masser and James E. Rakocy,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Tank Production Sys- tems—AReviewof Component Options[J].SRAC Publi- cation ,1999, 452: 1~12. [46] Steven T. Summerfelt,Ozonation and UV irradiation*/an introduction and examples of current applications[J]. Aquacultural Engineering, 2003, 28 : 21~36. [47] Raymond C. Smith , Ozone , Middle Ultraviolet Radiation and The Aquatic Envirnment [J]. Pliorochonistry and photobiology, 1989, Vol. 50, No. 4: 359~468. [48] 张继辉,曲克明,马绍赛. 紫外辐射技术及其在水产养 殖上的应用[J].海洋水产研究,2006,27(1):93~97. 3期 韩世成等:工厂化水产养殖中的水处理技术 ·59·
本文档为【工厂化水产养殖中的水处理技术】,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49303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241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6
分类:农业
上传时间:2011-11-13
浏览量: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