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水系

水系

举报
开通vip

水系中学综合学科资源库——水系 胡 波(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 张映辉(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 第一部分 南水北调 北方严重干旱缺水,南方却有许多富余的水资源白白流入大海。 只有南水北调,才能从战略高度将水资源的保护、节约和开发结合起来。经过44年的酝酿,中国政府在“十五”计划中绘制了南水北调工程宏伟蓝图。预计到2010年,北京人将喝上汉江水。 这是一个萦绕在中国人心头的梦想。 经过专家长期、科学的论证,南水北调工程分西线、东线、中线三条调水方案。西线方案是从长江上游的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引水入黄河,以解...

水系
中学综合学科资源库——水系 胡 波(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 张映辉(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 第一部分 南水北调 北方严重干旱缺水,南方却有许多富余的水资源白白流入大海。 只有南水北调,才能从战略高度将水资源的保护、节约和开发结合起来。经过44年的酝酿,中国政府在“十五”计划中绘制了南水北调工程宏伟蓝图。预计到2010年,北京人将喝上汉江水。 这是一个萦绕在中国人心头的梦想。 经过专家长期、科学的论证,南水北调工程分西线、东线、中线三条调水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西线方案是从长江上游的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引水入黄河,以解决西北地区的缺水问题;东线方案是从长江下游扬州三江营江面抽引长江水,沿着京杭大运河苏北段和沿途河湖北上,在山东东平附近穿过黄河进入河北、天津;中线方案由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引水,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经过河南、河北等城市一直流向北京、天津。与长江、淮河、黄河、海河相连构成我国水资源“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总体格局。 南水北调工程建成后,总调水量将达到380至480亿立方米,每年的调水量相当于在我国北方增加一条黄河,可以有效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紧缺状况,对于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西部大开发具有重大意义。 南水北调工程的伟大意义,在于它是我国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水资源的一次带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结构调整。这项工程完工后,它将与长江、淮河、黄河、海河流域相连相通,统一互用,构成我国水资源“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新格局。南水北调工程全部建成以后,每年的调水量相当于在北方再造一条黄河,将从根本上扭转中国水资源分布严重不均的被动局面。   调水更应节水。南水北调节水问题十分重要。首先要增强全民节水意识,要把节水放在突出位置,建立合理的水价机制,全面推行节水技术,发展节水型产业,建立节水型社会。同时,还必须开源与节流并重。通过全面节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决不能造成“大调水、大浪费”的局面。 【练习】 一.读南水北调的“中线方案”和京杭大运河示意图(见右图),完成: 1.在图中画出南水北调的“东线方案”的工程线路。 2.请分析华北地区缺水的主要原因。 3.历史上隋朝为什么要开凿大运河,与“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目的有何不同? 4.从长远的角度看应如何切实解决华北地区缺水问题? 【参考答案】 1.沿京杭大运河从“扬州”到“天津”。 2.①我国水资源南多北少,分布不均衡,而耕地分布则南少北多,水土资源配合欠佳。华北地区用于我国的半湿润区(干湿区)内,易发生干旱。 ②华北地区工农业较发达,8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工农业生产用水量急剧增大。 ③在发展经济过程中,由于缺乏环保意识和节水意识,水资源污染浪费严重,使水资源供需矛盾日趋尖锐。 3.当时,江南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成为经济的中心。隋统一全国后,开凿大运河,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对东南地区的控制,加紧对东南财富的攫取,促进南北经济交流,巩固统一。而现在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北方水资源问题。 4.①努力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和环保意识,节约有限的水资源; ②充分发挥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合理提高水价,严格控制用水。 ③积极发展和扶持节水型农业和工业,充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 ④加大科技投入,积极开发和推广节水产品,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十五计划纲要》把南水北调工程作为一个重要项目。为了解决我国北方地区严重缺水的困难,研究人员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了三个南水北调的方案,其中的东线方案是在扬州提取长江之水,沿京杭大运河输送到苏北、安徽、山东、河北等缺水地区,年调水量可达200亿立方米。 1.京杭大运河是在历史上形成的一条人工运河,请结合史实简要指出这条人工运河的历史变迁。 2.南水北调东线调水方案是在扬州提取长江之水沿京杭大运河输送到黄淮海平原,从人文因素分析黄淮海平原缺水的原因。 3.南水北调东线调水时,要用泵站将水位逐级抬高,某级泵站要求将水位抬高20 m,水流量为100m3/s,设抽水机的效率为80%,则抽水机的功率为 4.南水北调工程方案的提出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参考答案】 1.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就已开通连接江水和淮水的运河,隋朝时期开通了以洛阳为中心,东北通到诼郡,东南通到余杭包括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的一条人工河渠。元朝在山东境内开凿会通河,在大都附近地区开凿通惠河,疏浚并连接原有河段,形成了以大都为中心的一条新型运河。 2.城市众多,人口密集,工农业生产和生活耗水量大。 3.2. 5×107W 4.为解决我国北方地区严重缺水的困难,研究人员设计三个南水北调方案,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也体现了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造福于人类。 三.材料一:中国南水北调,是指从长江上游、中游和下游,通过渠道、隧洞等方式,将长江水输送到华北和西北地区,以缓解这些地区的水资源短缺,改善生态环境。 严恺主编《中国南水北调》 浙江科技出版社 材料二:近日,国务院召开南水北调工程座谈会,朱鎔基总理在会议上强调指出,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势在必行。但是各项前期准备工作一定要做好。 2000年10月15日《人民日报》 根据上述两则材料,联系所学知识解答下列有关问题: 1.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按空间位置主要有东线、中线和西线三大套方案。东线方案的主要优势是 ;中线方案的主要优势是 ;西线方案的主要优势是 。 2.南水北调中线方案计划分两步:第一步从长江最大支流 上的丹江口水库引水到华北平原;第二步在长江三峡工程建成后,从三峡水库引水到丹江口水库,向华北平原供水。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目前世界上在建的 的水电站,其装机容量比目前世界上已建成的 大560万千瓦,工程位于 省宜昌市的三斗坪,正式开工于 年;1997年11月8日大江截流成功,预计首台机组正式发电是 年。与三峡工程同建在长江干流上的另一座水电站是 。 3.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解决西北和华北地区的缺水问题。从供水量和需水量两方面分析,华北地区缺水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在江苏省扬州取水,通过京杭大运河调水至天津。京杭大运河北起 ,南到杭州,全长1800千米,纵贯京、 、 、 、 、浙六省市,沟通 、 、 、长江和 五大水系。京杭大运河的开凿对沟通 交通,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曾起了很大作用;目前可以通航的只有 以南的河段。 5.京杭大运河是公元605年 下令开凿的,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路线最长的人工河。隋朝开凿的大运河以东都 为中心,自北向南可分为 、 和 、 四段。元朝时期对运河进行取直,使之直上北京;元朝时期京杭大运河的主要作用是 。 6.南水北调工程经过近半个世纪的论证,到现在还没有最后确定。这体现了什么哲学原理? 7.为什么说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势在必行? 8.为什么说南水北调工程的规划和实施要建立在节水、治污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 【参考答案】 试题 中考模拟试题doc幼小衔接 数学试题 下载云南高中历年会考数学试题下载N4真题下载党史题库下载 以备受国人关注的南水北调工程为材料和切入口,联系地理、历史和政治的有关知识,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试题在设问时侧重于对学生地理知识的考查,兼顾历史、政治知识。解题过程中首先要根据材料和题干获取有关南水北调的信息,联系所学知识,将两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同时也要求学生平时要注意收集有关的时事资料,注意书本知识和课外知识的结合。试题前四问重点考查学生的文科基础知识,后四问重点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1.有京杭大运河及天然湖泊可以利用,且取水有保证;地势南高北低,可以自流引水;输水线路较短。 2.汉江、最大、伊泰普水电站、湖北、1994、2003、葛洲坝水利枢纽; 3.从供水量来看,华北地区降水量不足,主要河流黄河出现断流,海河、滦河水量较小;从需水量来看,华北地区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导致华北地区严重缺水。 4.北京;津、冀、鲁、苏;海河、黄河、淮河、钱塘江;南北;山东济宁。 5.隋炀帝;洛阳;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南粮北运。 6.①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 ②事物是不断发展的观点; ③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④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7.①水、土资源不匹配。我国降水量南多北少造成了我国水资源分布南多北少,而我国耕地的分布是南少北多,水、土资源不匹配,加剧了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的矛盾; ②用水量急剧增加。随着北方地区人口的不断增长,工农业生产和城市的迅速发展,用水量不断增加,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缺水已严重影响了工农业生产,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供水不足给人民带来了很大困难;水资源短缺已引起华北生态环境恶化。为缓解华北水资源短缺的矛盾,从邻近的长江流域实施调水不仅十分必要,而且是相当紧迫的。 8.①我国北方地区一方面水资源十分紧缺,另一方面水的浪费现象也十分严重,许多农田仍是大水漫灌,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很低,城市供水和使用过程中跑冒滴漏现象相当普遍。因此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必须坚持开源节流并重,节水优先的原则。 ②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水污染不仅直接危害人民的生活和健康,给工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影响,而且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因此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必须切实重视和加强水污染防治工作。 ③南水北调工程将对长江调水区,华北受水区及沿线地区的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必须加强科学研究,高度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努力把可能造成的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使南水北调工程成为可持续发展工程。 南水北调工程浩大、涉及面广,任务艰巨。因此,南水北调的规划和实施,必须建立在节水、治污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 第二部分 保护长江源行动 1.长江源区 长江源区实际上是指青藏高原上楚玛尔河口以上的通天河上段源流地区,流域面积约10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在5500米以上,南侧为青藏高原上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唐古拉山,北侧为昆仑山脉,中间分布有祖尔肯乌拉山、乌兰乌拉山、冬布勒山和可可西里山,山地之间为海拔5000米左右的宽阔平地,地面自西向东倾斜。科学家考证后确定长江有三源,即正源沱沱河、南源当曲河和北源楚玛尔河。在河源地区,多年冻土发育、冰川雪被,湖泊沼泽和泉源的广泛分布是其主要的自然地理特色。 长江源头植被类型少,主要是高寒草原和高寒草甸,群落的种类组成简单,结构层次分化不明显,覆盖率底,平均在15%~45%之间。长江源头环境的另一特点是生物种类贫乏,但非常独特。被子植物只有210种,其中72种为青藏特有;鸟类48种,18种为青藏特有;哺乳动物19种,其中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就有8种,如野牦牛、藏羚羊、藏野驴、盘羊等。鉴于此,国家在2000年8月19日正式建立了包括长江源、黄河源和澜沧江源的面积达36万平方米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这也是迄今为止国内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 2.脆弱的生态环境 总体而言,长江源区自然环境尚处于保护完好的自然状态。然而,随着气候的变暖,以及近年来人为活动正沿着青藏公路向两侧渗透,尤其是淘金者大量涌入,在河流两侧乱挖滥采,已造成一些地区植被的严重破坏,地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裸露,沙漠化明显,在青藏公路沿线和河滩地区已有流沙堆积。生态环境退化突出表现在沼泽趋干,草场沙化,地表荒漠化。在长江源区,原来大片的沼泽湿地消失,草甸变成草源,草场沙化则更为严重,有些区域甚至成片荒漠化。 3.源区不堪重负 关于长江源区生态环境退化原因,有的认为主要是气候变暖使然,有的认为主要是人为活动的影响,还有的认为是气候、人为双重因素叠加作用的结果。对1959~1997年近40年气象资料的分析结果表明,江河源地区年平均气温总体呈明显变暖趋势。气候的变暖以及多大风的天气,导致地表蒸发量的增加,使地表水分减少,成为湖泊萎缩、沼泽干化、草场沙化、地表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长江源区生态环境非常脆弱,生态系统稳定性低,恢复能力差,近年来的气候变暖趋势加快使水分条件恶化,这是一系列的环境退化过程发生的自然背景和根本驱动力。因此,长江源区生态环境退化的最根本和最主要的原因是自然的因素。同时,不适当的人为活动还加剧了生态环境的退化:草地退化、沙化造成水土流失加剧。它们彼此互为条件,相互作用,促使该地区生态系统的逆向演替,生态环境陷入恶性循环。 长江源区虽然处在高寒条件下,但因其相对高度低,有利于放牧和经济活动,因此,长期以来已成为青海省畜牧业和经济的主要开拓区域。近年来,已使草地的生态系统的功能失调,草地退化和沙化现象十分普遍,环境明显恶化。同时,从20世纪80年代始,大量淘金者涌入被喻为生命禁区的海拔5000米以上的江河源头采金,给这里的自然环境和野生动物带来了灭顶之灾。此外,冬季过牧的问题。一方面是草场退化,另一方面新长的草不适合牲畜,更加剧了草场退化。长江源区生态环境退化与成因类型见下表。 长江源区生态环境退化与成因类型表 生态环境退化表现 成因类型 敏感因子 生态系统 草场面积减少,载畜能力减少,植被种类变化或优势种群演替 气候变化,冻土冻融过程改变,鼠、虫害、过牧、人为破坏 植被生长状况,植被面积 植被生态 土地次生裸土化,土地沙漠化,土地有效养分降低 气候变化,植被生态退化,冻土冻融过程改变,人为活动 次生裸土化面积,土地沙漠化面积,土地潜在沙漠化比例,流动沙丘比例 土地生态 沼泽植被草甸化,泥炭干燥或裸露,湿地面积减少,生物多样性下降 气候变化、冰川退缩,冻土冻融过程改变,过牧 沼泽植被演替,湿地面积,生物多样性,土壤含水量 湿地生态 湖泊水域减少,湖水盐化,河水含沙量增加,河流出源量减少 气候变化、冰川退缩,植被退化,湿地生态功能下降,高原隆起 湖泊面积,湖泊与河水水质,河流含沙量,河流径流量 水环境生态 4.保护长江源的措施 1998年10月16日,有关部门通过了《关于加强长江源及上游地区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的建议》。综合专家意见,该建议提出了长江源区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的8项措施:① 开展长江源及上游环境现状的调查,制定综合治理规划;② 恢复和重建已遭破坏的森林生态系统;③ 高寒草甸、草原利用的科学管理;④ 加强对干旱河谷的治理;⑤ 小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整治;⑥ 制定相应的倾斜政策,促进经济发展;⑦ 切实保护好现有的保护区;⑧ 建立相应机构,强化环保意识。 补充资料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材料一】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自然保护区。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位于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地区。总面积36多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两个山东省的面积,平均海拔4000多米,是目前我国面积最大、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自然保护区,也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和三江生态系统最敏感的地区。三江源地区素有“中华水塔”之美誉,据科学家初步计算,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和澜沧江总水量的15%都来自这一地区。 2000年8月19日上午,在海拔3700米的青海省通天河畔,国家主席提写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纪念碑揭幕,标志着我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自然区正式成立。国家林业局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列为新世纪中国生态一号工程,并把这项规模浩大的重要生态工程作为当前中国林业工作的标志性工程。 近年来,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境内湖拨萎缩,湿地退化,径流量减少;草地严重退化,土地沙漠化剧烈发展,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种类和数量锐减。有关专家经过科学考察说,三江源地区是中国最主要的两大河流和一条国际河流的发源地,如果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不到有效控制,脆弱的生态环境得不到保护和改善,三江流域上、中、下游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将受到严重的影响。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建立,是响应江泽民主席“再造山川秀美的大西北”的伟大号召和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 【材料二】 三江源头的觉醒 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江源是这三条大河的源头。 2000年8月19日,在长江上游海拔3700米的通天河畔,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正式成立。国家主席江泽民亲笔题写了碑名“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三江源头的玉树人民,在立碑的激动和振奋之后,面对的是冷静的思考和更扎实的行动。 高原人缺氧不缺精神 其实,三江源头人民的觉醒和行动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这些行动包括—— 宁可每年多支出7000多万元运费,也要关闭小砖瓦窑:50年代初至70年代末,三江源头的玉树州建起了小砖瓦窑,基本实现了州内所需砖瓦的自给自足。但由于玉树地区无煤炭,生产砖瓦、石灰所需的燃料,用的是灌木材。据统计,每烧一窑5万块青砖或10万块青瓦约需灌木材1万公斤。几十年来,因此破坏了大量的植被。80年代初,玉树人开始意识到烧砖瓦用木材做燃料对生态破坏的严重后果。于是,州委、州政府下令关闭了大部分砖瓦企业,宁可从西宁拉运砖瓦等建材。仅此一项,每年就多支付运费7290万元,20年来累计多支付运费14.58亿元。但是,15200公顷的灌木林因此被保护下来。 宁可暂时减少收入,也要减畜增草,保护草原植被。70年代中期,玉树州的牲畜存栏最高曾达500多万头(只),而草原载畜过重,导致了草场严重退化。认识到这一点后,玉树人为了保护和恢复草原植被,近年来逐渐减少草原载畜量,到去年末,全州牲畜存栏量只有260万头(只),减少近一半。 宁可别的地方少花钱,也要加大草原建设投资和实施长江防护林工程。从90年代开始,玉树推行了以草场为主要内容的防灾四配套建设,逐步探索出高寒牧区生态畜牧业的发展路子。将3个国有林场的职工转为造林护林,在过去的10年间,全州完成人工造林7.1万亩,封山育林160万田。 特别是一些寺院长期以来在生态环境方面功不可没。自80年代中期开始,全州27座寺院与州县有关部门签订“生态环境责任 协议 离婚协议模板下载合伙人协议 下载渠道分销协议免费下载敬业协议下载授课协议下载 书”,保护面积达2224万亩,几乎每座寺院周边都是生态保护区。在称得上三江源第一峡的囊谦县尕尔寺峡谷,笔者亲眼近距离看到有30多只石羊在寺院村寨附近与人共饮一溪清泉,周围的草场成为它们觅食的好去处。据三江源科考队的专家介绍,这一带的石羊至少有2000只左右;而类似这里人与野生动物和谐相处的情形,在其他地区已是十分罕见。其实,藏族群众出自传统文化心理,对动物及生态予以保护的自发性行为,在三江源地区比较普遍。 健全水资源补偿机制 然而一个玉树州的力量毕竟有限。况且这里的农牧民也要解决温饱,脱贫致富奔小康,这里的经济社会各项事业也要得到发展。时至今日,玉树州地方财政收入刚过4000万元,所辖6县中仍有4个为国家级贫困县,25万人口中有3万多农牧民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 尽管如此,三江源的各族人民在自身还非常困难、亟待发展的情况下,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了不同寻常的贡献;而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更是极大地鼓舞了源头各族干部群众。正如玉树州州长杨学武这位能说唱好几部《格萨尔》的藏族汉子,在保护区纪念碑揭碑仪式上代表源头5个州、55万各族人民所作的讲话:“我们祖祖辈辈生活在三江源,和源头结下了非常深厚的感情。源头生态利下游,下游经济促源头。源头人民有决心、有信心把这块土地保护好,建设好。” 玉树州的牲畜存栏从高峰期的500多万降到如今的260万头(只),是为了保护和恢复草原植被。虽然有了这样以草定畜的措施,但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有效缓解,同时也给农牧民脱贫致富带来影响。总结经验教训,玉树人清醒地意识到,实行休牧育草,起步易,投资少,见效快,是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出路。玉树计划用5年时间对全州五个纯牧业乡、178个牧业村、16万多牧业人口实行休牧育草,同时对17个农业乡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而休牧退耕之后,农牧民生活保障及地方财政运转,需要国家以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帮助解决。对此,杨学武州长谈到,三江源水资源对整个中华民族的贡献都是巨大的,江河水使中下游地区得以发展发达起来,但却没有从水资源的补偿角度给源头地区以回报。他建议,建立健全水资源补偿机制,在中下游地区征收水资源补偿费,用于源头地区的生态保护和建设。 让三江源头更秀美 揭碑仪式之后,通天河畔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纪念碑所在地的乡村干部和群众,就主动要求在这一带搞退耕,还林还草,种草种树。他们表示,即使眼前困难一些,也要勒紧裤带把这里的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好,使通天河畔的纪念碑附近更加秀美。 种草种树,灭鼠灭虫,治理黑土滩,退耕退牧还林还草,成了玉树人最上心、最用力的头等大事。玉树人下定决心,争取10年初见成效,20年大见成效。围绕十大工程,素有“江河之源、名山之宗、牦牛之地、歌舞之乡”美誉的玉树州,将畜牧业、旅游业和藏药业这三大特色经济作为支柱产业大力发展,进而富民强州。 【材料三】 “中华水塔”面临威胁 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称为“中华水塔”,近年来,由于疏于保护,长江上游通天河最大支流扎曲河被严重污染,当地人畜怪病不断涌现,灾害逐步逼近,而且日益威胁着“中华水塔”的环境安全。 碧水清波渐成污泥浊水 2000年8月,国务院设立了全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面积31万平方公里,三江包括:长江、黄河、澜沧江,均发源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长江上游通天河有一条最大的支流扎曲河,穿越高山峡谷,水流清澈,每年春夏两季,从长江游来的多种鱼类在这里产卵、繁殖。扎曲河是由扎曲和巴曲两条支流在玉树州首府结古镇江集而成,结古镇距通天河26公里。由于两条支流流域植被保护较好,扎曲河碧水清波,和通天河干流上的黄泥水形成鲜明对比,许多媒体曾对扎曲河流域的自然环境保护大加赞美之词。然而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镇规模的扩大,管理的混乱、滞后,雪域古镇现党以胜、乱、差出名,使这两条美丽的河流在痛苦地呻吟。 扎曲由西到东穿越结古镇,巴曲从南到东北,左岸是结古,两条支流均经过居民区,州县两级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居民住宅沿河畔依次排开,生活垃圾、工业“三废”经常随意排入。 巴曲扎曲在呻吟 先说巴曲,上游是巴塘草原,由许多细小的支流组成,水源大部分是泉水、冰雪融水,当地藏族同胞把这条河流的水称为“圣水”,洗了澡可治皮肤病,喝起来甘甜,冬季还是沿河周围居民的饮用水源,径流量占整个扎曲河的2/3,由于该河水量大,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国家先后投资兴建了3座中型水电站,从上到下依次为:禅古、西杭、东方红,保证了玉树州居民的用电问题。就是这条滋养了当地各族儿女的河流,某些急功近利的人却不知道珍惜保护它。在西杭水电站不远处的河滩上有一个垃圾场,垃圾不断堆积,脏物随河水不断向下游漂去。接着是州民族五金厂,这个围绕三北防护林、草原四配套建设办起的铁工厂,效益的确不错,但对一些废渣废料没有回收利用措施,全部倾入河里,当人们在河边垂钓时,鱼钩经常会被铁丝拴住。一些单位干脆把脏水通过管道直接排入河里;更有甚者,有些单位和个人把厕所建在河边。河边的一些滩地,经过多少人无数次的栽培,很多地方林木郁郁葱葱,是夏季人们野游休闲的好去处。随着城镇地皮的升值,许多单位和个人通过各种关系把目光瞄准了河滩,不断圈占,改造修堤,使河道越来越窄小,河水不断剥蚀对岸的林地、草地,好不容易成活的小树被连根拔走。20世纪90年代初期,河里的鱼类繁多,每年的4月至10月都可钓上半斤多重的鱼,由于各种各样的人为的污染破坏,现在只有5月中旬至6月中旬才能钓上这么大的鱼,一些贪婪者在河边的两边拉上网,对稍大一点的鱼一个也不放过;有的用高压电打鱼,小鱼也逃不过死亡的厄运。 灾害不断袭来 再看扎曲。流域内的扎西科发现了金矿,由于当地资金困难,承包给私人开采,管理的混乱,利益的驱动,乱采滥挖现象严重;加上过度放牧,植被破坏,裸露的黄土任雨水不断冲刷,河水由清变黄。发大水时,泥沙滚滚。扎曲流经结古镇繁华地段的民主路、新建路,两岸都有居民区、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河岸全部用石头水泥砌成,河里简直成了一些居民的生活垃圾场,只顾自己方便,哪管河水污染,死狗、死羊随意扔到河里,水上商场、两岸工商户的编织袋、废轮胎、纸箱等工业废品垃圾纷纷倒向河里。一些医院、个体门诊甚至把一次性针管等医疗垃圾倾入河内。每年夏天,苍蝇成群,当地历史上从来没有的蚊子也在玉树结古地区安家落户,扎曲在结古段变成玉树的龙须沟。 环境的恶化,给这里的人民生活带来直接的危害。玉树结古地区群众的发病率比过去明显上升,冬季狂风沙尘卷着塑料、纸片等漫天飞舞。人们在贪图方便省事的同时,灾害却不断地向人类袭来。许多以前未曾有过的人畜怪病都在玉树出现了。经济发展没有加快,却付出了牺牲环境的沉重代价。 何日再现蓝天碧水 让青藏高原变青,让江河之源清澈长流,植树种草,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美化环境,再造一个山水秀美的新玉树,保护中华水塔,一些有识之士和学校大声疾呼“爱我中华、爱我玉树,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的生命线”。玉树州电视台曾奋起呼吁,对乱倒垃圾者给予曝光批评。一部分机关、学校自发组织起来,清理河道的垃圾,疏理河道,张贴好示牌,以唤起社会和公民的环保意识,但收效甚微。已清理两次的扎曲河,又恢复成以前肮脏污浊的模样。当地管理部门的工作松散疏漏,执法不力,群众的环保意识差,是导致“两河污染”的重要因素。何日才会再现”玉树的蓝天碧水”?!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03月01日第十版) 十八.我国战国后期的成都平原,洪水泛滥吞没良田,十年九不收。郡守李冰决定治理水患。他根据水流的规律和当地的地理条件,倡导兴建了历史上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改变了成都平原水害、旱灾交织的局面。 1.这一史实说明 A 人们能够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条件,限制某些规律发生破坏作用的范围,使人们少受其害,或变害为利 B 人们能够利用规律指导自己的行动 C 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常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 人们能够利用对规律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为人类谋福利 2.李冰父子时期的成都平原在行政区划上属于 A 秦国蜀郡 B 楚国蜀郡 C 蜀国蜀郡 D 魏国蜀郡 3.成都平原是一个典型的冲积平原,在其形成过程中,下列哪些河流起了重大作用 A 金沙江 B 岷江 C 嘉陵江 D 沱江 4.成都平原是我国重要的 A 商品棉基地 B 商品粮基地 C 油菜籽生产基地 D 甘蔗、甜菜基地 5.历史上建都成都的农民起义政权有 A 绿林起义 B 黄巢起义 C 李顺起义 D 张献忠的大西农民政权 【参考答案】 读文选择检测学生对与成都平原相关知识的掌握及综合运用能力,由于是不定项选择,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要求较高; 1.A、B、D 2.A 3.B、D 4.B、C 5.C、D 第三部分 长江流域 【综合练习】 一.材料一:汉朝时长江流域仍是江南卑湿,丈夫旱天。……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大耕而水褥”。汉以后长江流域开发进程加快,至南朝后期,沿赣江一带已开发成重要的稻米产地从东晋、南北朝到隋、唐、宋时期的几百多年间,北方战乱频繁,人口大量南徙。使南方人口明显大增,移民纷纷转向丘陵山区开荒种地,从而促进了长江流域山区的开发。——李文澜《唐代长江中游水患与生态环境诸问题的历史启示》 材料二:唐初至隋末长江较大水患初步统计。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阅读材料后请回答: 1.长江在三国以前的地图上,常被称为 A 江水 B 河水 C 长江 D 大江 2.本世纪70年代,我国先后两次进行长江源头的调查,查清了长江的正源为 3.根据材料一及所学历史知识。简析我国古代长江流域开发的进程及原因。 4.长江是我国一条易发生水患的河流,在抗洪防洪问题上我国政府行使了哪些国家职能。 5.从古代长江的开发及存在的问题到当今对长江的治理,你能得出什么认识? 【参考答案】这是一道政、史、地相结合的试题,学生必须对历史上我国对长江治理的知识特别清楚,结合当今国家对环境问题治理的重视,才能完整回答,综合性较强。 1.A 2.青海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雪山西南的沱沱河 3.开发进程:西汉以前长江流域开发慢;西汉以后开发进程加快;到唐宋时期逐步成为全国经济中心。 原因:①江南自然条件优越,利于长江流域开发;②北方黄河流域战乱较多,北方人民大量南迁,促进了长江流域的开发;③随着政治中枢的南移,统治者重视开发长江流域。 4.行使了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和搞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5.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应注意兴修水利和治理江河、保护自然环境。 二.阅读毛泽东同志写于1956年6月的《水调歌头·游泳》,回答问题: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1.“一桥飞架南北”是指当时正在兴建中的__________,时值我国社会与经济发展的第________个五年计划正在执行当中。该桥的建成连接了__________、__________两条铁路,使得北京到广州的铁路运输变得畅通无阻。 2.“万里长江”全长________千米,为我国最长的河流,在世界大河中长度居第_________位。毛泽东同志所畅游的江段位于长江________游的_________(城市)地区。该城市位于长江与________交汇处,为________省的省会。 3.毛泽东同志笔下的“高峡”指的是举世闻名的____________,它自上而下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其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毛泽东同志提出的“高峡出平湖”的设想如今已经和正在变为现实___________水利枢纽工程已经全部建成并发挥巨大效益,更大规模的__________水利枢纽工程正在加紧建设当中。 5.试分析“高峡”形成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高峡出平湖”体现的主要哲学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武汉长江大桥 一 京汉 粤汉 2.6300 三 中 武汉 汉江 湖北 3.长江三峡 瞿塘峡 巫峡 西陵峡 峡谷两岸悬崖峭壁,水流湍急,水能极其丰富 4.葛洲坝 三峡 5.地壳上升,河流下切 6.①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②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认识和利用规模造福于人类;③价值观对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 三.阅读毛泽东同志写于1956年6月的(水调歌头·游泳)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风惜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回答: 1.这首倾注了毛泽东同志对社会主义事业的满腔热情的词写于 A 建国初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B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高潮时期 C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 D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2.“一桥飞架南北”是指当时正在兴建当中的 。大桥投入使用后形成了一条贯穿我国南北的铁路交通运输大动脉,这就是 铁路。 3.毛泽东同志提出的“高峡出平湖”的设想如今已经和正在变为现实: 水利枢纽工程已经全部建成并发挥巨大效益,更大规模的 水利枢纽工程正在加紧建设当中。 4.上述正在加紧建设当中的水利枢纽工程在开工以前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论证过程,说明了辩证唯物主义的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 1.B 2.武汉长江大桥 京广 3.葛洲坝 三峡 4.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处理主观和客观的关系过程中,必须坚持尊重客观规律,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原则。三峡工程是否上马,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研究论证,正是体现了这些原则,努力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四.读长江流域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四条穿过长江干流的铁路线名称 、 、 、 。并在下图上绘出最近几年通车的与长江干流垂直的铁路干线。 2.长江航线与铁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 。 3.写出在重庆直辖市境内入长江干流的两大长江支流名: 、 。 4.写出长江流域五个全国性商品粮基地的名称: 、 、 、 、 。并分析这些地区成为全国性商品粮基地的主要原因。 5.写出长江流域产量占全国首位的主要经济作物产品两种 、 。 6.1998年长江发生的全流域的特大洪水,其水量和峰高均与1954年大体相当,但水位却超过历史最高值,出现这种情况与生态环境状况直接相关,试分析人为破坏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原因 。 7.长期以来,人们只知道利用和改造自然,而不清楚自然还会报复人类。人们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滥砍滥伐,毁林开荒,致使长江上游森林覆盖率由20世纪50年代的30%左右下降到目前的10%。这是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历史罕见特大洪水的重要原因。痛定思痛,长江中上游各省根据各自存在的问题分别采取了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退田还湖等措施。 联系上述材料,运用哲学常识的有关知识说明,怎样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8.长江沿岸工业带由包括沪宁抗工业基地等若干工业基地组成,其中最上游的是以 、 为中心的 、 工业基地。 9.写出长江沿岸自上游至下游方向的人口超百万以上特大城市: 、 、 、 10.写出长江上游地区我国两个重酸雨城市: 和 。 【参考答案】 有关长江源和长江流域历史、生物、地理、政治所学的知识,兼顾知识、能力和技能的培养。此外,要了解我国长江流域的经济、地理、历史。文化等情况,熟悉主要交通、地形、气候和洪涝灾情及其防治成果;要用辩证的思想看待长江上、中、下游之间的关系。 1.京(津)沪线、京九线、京广线、焦枝一枝柳线。绘京九线(略) 2.运量大、投资省、成本低等优点。长江航线是有巨大的运输价值,长江流域资源丰富,沿长江的平原和长江三角洲是我国主要农业生产基地之一,干流沿岸有重庆、武汉、南京、上海等工业中心和众多城市。长江干流的航线与京广、京九、京沪等各条铁路以及京杭大运河相交,既沟通内地和沿海,又联系了南北广大地区 3.嘉陵江、乌江 4.成都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太湖平原(也可写江淮地区)。这些地区属于我国亚热带地区,热量充足,降水丰沛,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劳动力充足,城市众多,消费市场广大,粮食生产条件和基础良好,粮食商品率高,增产潜力大 5.油菜籽(莱油)、茶叶 6.与1954年相比,近几十年来,长江流域森林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面积增加,长江中下游湖泊面积减少,由于水土流失严重长江河床和沿岸彻底普遍淤高,导致水位超过历史最高值 7.① 要坚持联系、全面的观点。要利用自然,也要保护自然,反对不顾后果的滥砍滥伐等行为;② 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破坏生态平衡,就要受自然规律惩罚,退耕还林等措施是尊重自然规律的表现;③ 坚持发展观点。任何事物都有变化发展过程,利用自然要立足现在,着眼未来,反对只顾眼前利益的肆意开发行为;④ 坚持适度原则。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乱砍乱伐,过度利用资源将影响可持续发展;⑤ 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有特殊性,各省的不同治理方法体现了这一点;⑥ 在利用、改造自然的同时,自觉改造主观世界,深化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8.六盘水、攀枝花 煤炭、钢铁 9.重庆、武汉、南京、上海 10.重庆 贵阳 五.解答有关长江的若干问题: 1.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在三国以前的地图上,长江常被称为________,汉、魏、六朝以后才有“大江”和“长江”之称,20世纪70年代,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于1976年和1978年两次进行长江源头的调查,查清了长江的正确为青海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雪山西南的________河。 2.有一条著名的人工河渠把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联结在一起,这条人工河渠就是位于今________(省区)境内的________。 3.长江流域是中华文化发祥和繁荣的地区之一。请结合中国古代史知识,在今湖南、湖北范围内任选一个值得开发或加强建议的人文景观,并简单要说明理由。(应包括该人文景观的时代、内容和意义。) 4.长江也是我国一条容易发生水患的河流。据历史记载,自公元前185年(汉吕后三年)至公元1911年清朝覆亡时止,水灾平均每10年就有一次。建国以来,国家投入大量资金整治江河,兴修水利,仅长江中下游就完40亿立方米的土石方,修筑和加固堤岸3500余公里。据粗略统计,仅在去年洪灾期间,这些设施就减少经济损失7200亿元。专家估计,水利投资与收益的比率约为1︰10。去年长江发生的全流域特大洪水,其水量和峰高均与1954年大体相当,但水位却超过历史最高值。出现这种情况与生态环境状况直接相关。据统计,近30年间,长江流域森林覆盖率减少一半,水土流失面积增加一倍,中下游湖泊面积减少45.5%,湖底普遍淤高1—3米。国家重视环保工作,去年洪灾过后,又采取了包括制定《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在内的一系列措施,要求各地保护森林资源,制止毁林开垦、乱占林地行为,并对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和“退耕还林”、“退田还湖”等做出安排。 ①长江最容易出现水患的河段是_________,试分析最容易发生水患灾害的主要原因。 ②抗洪和防洪问题上,我国政府行使了哪些国家职能? ③我国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兴修水利、治理生态环境的经济意义是什么? ④结合上述材料,说明怎样才能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 【参考答案】 1.江 沱沱 2.广西 灵渠 3.如屈原故里,战国时期,楚国的政治家和大诗人;可建设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其他如随县编钟、马王堆汉墓、赤壁之战遗址、诸葛亮故居…… 4.①荆江 荆江河道特别弯曲,水流不畅,泥沙大量沉积,使河床高出两岸平地,我国因季风气候降水不稳定,暴雨季节,宜昌以上干支流以及南面洞庭湖水系洪水来自同一进期,河水猛涨。 ②在抗洪和防洪问题上,我国政府行使了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和搞好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③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兴修水利、治理江河、保护环境,减少了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也可答改善投资环境)。它很好地将人民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 ④按客观规律办事,就要尊重客观规律。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不能违背规律,否则就会受到惩罚。治理江河、兴修水利就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体现;而破坏生态环境,导致灾情加重,则是违背客观规律的结果。按客观规律办事,需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国家兴修水利、保护生态环境等都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具体表现。 六.右图为长江源区环境恶化过程示意,试从自然和人类活动两个方面概述长江源区环境恶化的原因,并提出防治的建议。 【参考答案】 长江源区环境恶化的现象有河流干涸、草场沙化。透过现象看本质,河流干涸归根到底是全球变暖,河流补给每况愈下。草场沙化归根到底是人口压力,滥捕滥猎野生动物,过度放牧两大因素造成的。 从自然条件方面看,全球变暖是主要原因。由此导致蒸发增加和地温上升,使河流的补给(冰川融水、土壤水)每况愈下,导致部分河段干涸,环境恶化。 在人类活动中,滥捕滥猎野生动物,使得生态平衡被破 坏;鼠害日益严重,以及过度放牧,是破坏草被和最终造成草场沙化的两大因素。制止对有益野生动物的滥捕滥猎,加强草场建设,提高畜牧业管理水平,是防止该区环境进一步恶化的主要措施。 七.完成下面我国1998年7、8月间,长江洪水暴发的人为原因分析图(把相关内容填入阁中空白方框内)。 1. 2.这个表格内容体现了唯物辩证论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 1.① 水土流失,河流含沙量增加 ② 调节洪水能力差 ③ 兴修水库 ④围湖造田 ⑤ 植树造林 ⑥ 整修河堤 2.① 正确把握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提高人们活动自觉性和预见性 ② 矛盾具有特殊性,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四节 黄河流域 【综合练习】 一.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以下各题: 1.下列原始社会遗址中,哪一组全位于黄河流域 A 马坝人 元谋人 长阳人 B 北阴阳营遗址 河姆渡遗址 良渚遗址 C 丁村人 蓝田人 半坡人 D 仰韶遗址 金牛山遗址 大汶口遗址 2.西晋灭亡到隋朝建立,这一期间,曾经统一过黄河流域的少数民族政权是 ① 鲜卑族建立的北齐 ② 氏族建立的前秦 ③ 鲜卑族建立的北魏 ④ 鲜卑族建立的西魏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3.华北平原土壤次生盐碱化的原因,主要是 A 气候干旱,蒸发旺盛 B 地面下沉,海水入侵 C 不合理的漫灌,缺少相应的排水设施 D 大量施用化肥、农药、除草剂 4.黄河流域土壤盐碱化、洪涝、断流现象严重,它们反映了哲学上的一些观点,下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客观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 黄河河床的上升与人的作用无关 C 规律是客观的,其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D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 5.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 和经济作物 的最大产区。 6.黄河上游冲积的两个重要的灌溉农业区是 和 。 7.黄土高原大部分在陕西省和 省境内。发展经济,建立起与当地自然环境相一致的生态系统。这一地区应着重采取的最重要的措施是 ,今后应着重发展业。 【考察答案】 1.C 2.B 3.C 4.B 5.小麦 棉花 6.宁夏平原 河套平原 7.山西 种树种草,加强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 畜牧业 二.阅读下列地图,回答问题。 秦 西汉 南宋 清末 1.根据上图指出不同时期黄河入海的大致情况。 2.为何会出现上述情形? 3.这种现象长江为何没有?运用历史知识加以分析。 4.长江现在状况如何?为何会出现这种变化? 5.根据朴素唯物思想的相关理论,谈谈我们应对的原则。 【参考答案】 1.秦时黄河由河北入海;汉代经山东入海;南宋时经江苏入海;清末又经山东入海。 2.我国封建社会是以农业立国,而农业的发展又依赖于土地面积增加,作为封建统治的中心区域——黄河流域地表资源遭过度开发,水土流失严重,河水泥沙含量高,再由于黄河下游地势平坦,形成淤积、河床抬高,阻塞河水后,必出现改道现象。连年战争,河堤失修也是重要因素。 3.中国古代江南地区开发较晚,严格意义上讲要以东晋南朝后才开始,所以地表植被,保存较好,加上长江沿途多河、湖,可以调节流量流速。 4.目前长江污染问题突出,水土流失严重,长江中下游洪水为害频繁。 自宋以来,经济重心南移,对江南的开发速度加快,地表植被被破坏严重,长江上游天然林过度砍伐,导致水地流失,使得河床抬高,沿海河湖蓄水量降低。 5.荀子认为,自然界变化有一定规律,人能够认识并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河流的流动也有规律,只要认真掌握,就能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有利。 刘禹锡说;自然与人“交相胜,还相用”,意思是说,要把开发和保护结合起来,否则将会受自然惩罚。 加大生产的技术投入,不要一味地开发资源,要重视保护环境,吸取黄河的教训,别让长江成为黄河。 三.我国历史上,黄河曾多次改道,而长江从未改道。请运用史地常识分析这两种不同情况的原因,并根据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相关理论,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原因:黄河流域长期以来一直是封建统治的中心区域,是我国古代以人类开发最早的生产、生活的主要地区,人口密集。长期的过度开发,使黄河流域(尤其是上中游)的森林、植被遭严惩破坏,导致水土流失严重,河水泥沙含量过高。加上黄河下游地势平坦,水流趋缓,泥沙容易沉积,河床不断抬高。河水阻塞,必然引起改道。 另外,黄河流域多次战乱(尤其是民族间战争),统治阶级的昏庸腐败,造成河堤失修,这也是黄河改道的重要原因。 而长江流域大规模的开发较晚,直至唐宋以后江南经济才赶上北方,故地表植被保存较好。加上长江沿岸湖泊、支流众多,可调节干流的流量和流速。这是长江未出现改道的原因。 理论、看法:大江大河是人类生存的重要组成部分。荀子认为,自然世界的变化有一定规律,人力能够征服自然,应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河流的流量流速有一定规律,只要我们认识并真正掌握了这个规律,就可使河流成为我们生产生活的有利条件。 刘禹锡认为,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这告诉我们,要把开发与保护结合起来。只重开发不重保护,破坏了生存平衡法则,必将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 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大生产的技术投入,而不是一味开资源。黄河的历史教训是深刻的,我们要引以为鉴,莫让长江成为第二条黄河。 四.读黄河流域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上勾绘出黄河上游两个主要农业用水区域,用字母A、B分别注明。并指出,A是 平原,B是 平原。 2.黄河上游子流沿岸工业、生活用水量大的城市有 、 、 等。 3.简答;近20年,黄河下游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外对这些问题应该采取的治理措施。 【参考答案】 黄河下游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三个方面:①“地上河”容易决堤,汛期水患威胁严重;②沿岸次生盐碱化,因为黄河下游河流水位高于两岸地下水水位,河水补给地下水,而且黄河下游濒临渤海,旱季时地下水沿土壤的毛细管蒸发到土壤表面,形成次生盐碱化,影响农作物生长润黄河下游旱季断流。治理措施关键是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工作。需要加强黄河全流域的统一规划管理。黄河下游加固堤防、营造护堤林,防止下游“地上河”决堤;中游黄土高原植树种草恢复植被,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上游修水库,调节水资源季节分配。 1.见下图 宁夏或银川 河套(两者顺序应与图一致) 2.兰州 白银 银川 石嘴山 乌海 包头(答出任何三个均可) 3.①
本文档为【水系】,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33332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500KB
软件:Word
页数:40
分类:高中其他
上传时间:2011-11-12
浏览量: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