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近代文学琴声8期(稿)

近代文学琴声8期(稿)

举报
开通vip

近代文学琴声8期(稿) 近代文學琴聲 第 8 期 Qin Tunes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Vol 8 福建工程学院·林纾文化研究所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十一日 本 期 要 目 2010 年世界林纾文化研究情况综述 苏建新 林纾与中国近代文学史 李建 林纾与辛亥 李建 林纾言情小说的爱情伦理及其文化意义 张俊才 林纾与《东方杂志》 王勇 林纾和他的《闽中新乐府》 郭建鹏 郭建辉...

近代文学琴声8期(稿)
近代文學琴聲 第 8 期 Qin Tunes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Vol 8 福建工程学院·林纾文化研究所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十一日 本 期 要 目 2010 年世界林纾文化研究情况综述 苏建新 林纾与中国近代文学史 李建 林纾与辛亥 李建 林纾言情小说的爱情伦理及其文化意义 张俊才 林纾与《东方杂志》 王勇 林纾和他的《闽中新乐府》 郭建鹏 郭建辉 闽都大讲坛“人文林纾”讲座走进福建工程学院 “中国近代文学研究三十年回顾与前瞻”学术研讨会暨中 国近代文学学会第十六届年会 2012 年将在湖南大学召开 2011 年中国近代小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近代文学学会 小说分会年会综述 刘青青 龙莹莹 2 2010 年世界林纾文化研究情况综述 2011 年 4 月 20 日,笔者使用学校图书馆资源搜索“林纾”,万方网共找到 75 篇符合条件的论文,清华同方网是 45 篇。而 3 月 24 日在中国知网数字出版 物超市搜到的是 96 条,包括了报纸和会议上出现的相关文献。加上个人经眼的 书籍和海外专家邮来的期刊、论著,笔者搜集到的 2010 年林学文献达 100 多项, 已经大大超过了往年。 一、对林纾文化立场的再认识 河北师大张俊才教授在福建工程学院学报发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林纾的“中学”观》、《林纾 的西学观》二文,[1]并在《林纾文化立场的再认识》中总结指出:“林纾的文化 立场仍可以用‘中体西用’这一术语来概括,但‘体’的含义是强调中华文化特 别是儒家文化的独有价值及其所代表的民族性必须坚守,‘用’的含义是强调西 方文化可以激活中华文化并使之实现现代转型”,表现出林纾试图儒化西学或者 援西学以入儒的意图。在赣州中国近代文学年会上,张教授提交了《林纾:一个 文化保守主义者》。当今仍持新文学立场的学者否认林纾为保守主义,理由是西 方此派保守的是自由的传统。张教授认为不能胶柱鼓瑟地片面理解这个概念。应 该说中西方的传统拥护者,他们的共同点都是保守他们认为“美好而有价值的传 统”。对西方人来说,他们要保的是自由,而林纾保的则是古文,孔子主张的伦 理等传统文学/文化中美好的东西。 九江学院姚建平、龚连英肯定林纾的儒者人格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认为 林纾虽主张用西学改造中学, 但始终坚持对传统文化的信仰,反对解构传统文化 的核心价值体系。 淮南师院胡焕龙教授认为历史歧路上的“伤心人”林纾,晚年以“情-礼” 调和的言情小说建设他心目中的“和谐王国”,企图以此寻求中华民族新的文化 坐标。 广西马德翠博士探讨了林纾的女权思想和国民性焦虑,认为他对国民性的剖 析,甚至触及到民族文化心理的深层结构,并且还提出了改造国民性的目标和途 径。林纾的女权思想始终扣住“女学”这个关键字眼,在某种程度上更能接近女 权主义的核心。 二、对新旧之争中的林纾的评价 1、否定方 《社会科学战线》上《1919 年:一段非同寻常的历史——〈新 青年〉6 卷 2 号一则“启事”背后“史实”考辨》一文,说林纾“把北大和《新 青年》捆在一起打”,蔡元培极力辨明的是攻击者“混为一谈”,制造种种“谣言”, 显得十分被动,不同于《每周评论》设《特别附录》汇集京、沪、浙、川四个省 市 14 家大报发表的 27 篇文章的正面反击, 也与陈独秀《关于北京大学的谣言》 汇集京、沪五家大报的评论以正视听有别。联系《〈新青年〉编辑部启事》发表 后半年多时间里新文化的走向, 可以看到, 这则“启事”所预示的校与刊结合的 “中止”, 又是《新青年》同人之间分化的表现, 新文化开始发生“分流”。 吉林大学张福贵为“文化五四”辩护,认为五四时期的文化结构并不只有激 进反传统一边, 还有激进保守传统一端。保守传统同样是可以激进偏执的。不仅 3 有激进的左翼, 还有激进的右翼。对于传统文化的维护, 与当下政治权力一起构 成文化专制和思想暴力。如林纾著小说《荆生》攻击新文化运动, 陈独秀在《每 周评论》上转载该小说, 并在编者按语中称荆生乃是暗指徐树铮,“想借武人政 治的威权来禁压”。 樽本照雄、陆建德等中外学者近年作文为林纾叫屈,认为把“荆生”与徐树 铮联系起来,是陷林纾于不义的一种手段。《同舟共进》上南京大学王彬彬先生 《徐树铮:现实中的“荆生”?》一文“以为是有些不妥”。他谈到,“即便林纾主 观上并没有以‘荆生’暗指徐树铮之意,新文化人士也有足够的理由,从‘荆生’ 想到徐树铮。说新文化人士将‘荆生’认作徐树铮是一种‘运动之术’,那才真 是厚诬了新文化人士”。 孙玉祥《现代文人的隐与痛》一书的开篇即坐实此事,认为“伟丈夫”正是 北洋三杰之一徐树铮。由于他的冤死,“林纾想借武力来行文化专制的希望当然 也就成了泡影”。次篇又把他跟梁实秋捆在一起揭批,说他们都是“狗仗人势狐 假虎威”,“典型的狐假虎威与狗仗人势”。 《陈独秀抨击“桐城派”探因》一文认为陈独秀抨击“桐城派”有几个方面 的原因,其一是以林纾为代表的“古文”势力成为了现实阻力,对林纾和桐城派 的批判成为提倡新文化、新思想、新文学的《新青年》重要的目标和任务。 新青年双簧戏的主角之一钱玄同偏激思想也得到考究。《游移于互助与竞争 之途》认为“林纾以抱残守缺的态度对抗新文学的西化是偏激”,而钱玄同“以 偏激的姿态剪裁进化理论,而被简化了的进化理论又助长着他偏激的思想言行”, 其偏激姿态与进化思想可谓相生相长,促成了他参与运作“双簧信”宣扬文学的 新旧对立等等。 2、肯定兼否定方 王学斌《另一半的“五四”》觉得“五四”当时的文化 版图,并非只有新文化战士一马独行,挥洒激情,而且那些旧士人也组成了另外 一番光景。林纾“笑骂由他我自聋”,按照北京俗话讲,这老头够“轴”的!有 股子十头牛拉不回来的倔劲。既表现在拒绝为当国袁氏的捧场上,也显现于孤身 一人同陈独秀、胡适、上演 “苦肉计”的刘半农、钱玄同诸辈轮番过招,舍得 一身剐之时。 南开大学耿传明先生《决绝与眷念》第三章指出林纾与“新青年”派的文化 对峙,是生活于两个世界、不同信仰之间的对立,不管是信奉传统主义一元论的 林纾,还是追求新的价值一元论的“文治主义”的“新青年”,都对于现代性的 多元性以及内部的冲突,缺乏充分的了解和体认。[2]论战双方显然都没有意识到 这种确保公平讨论的公共空间的重要。 3、肯定方 季雪、余霞《再评新文学论争中的林纾》认为林纾与对手的此 次论战,对白话文的推广、新文化运动的兴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对备受指 责的林纾的评价和此次论战的动机与目的,都要放在历史和政治的语境下重新审 视和评价。 程巍先生《谁领导了 1916-1920 的中国文学革命?》(《中国图书评论》第 3 期)指出,段祺瑞及其安福系把持的北京政府的时间(1916 年 6 月-1920 年 7 月) 与文学革命从发起到成功的时间(1916 年 8 月-1920 年 4 月,或按胡适的划分, 从 1917 年 1 月到 1920 年 1 月)并非偶然重叠。而后来胡适建构的一部中国文学 革命史,却把文学革命的宏大场景中的一个小小局部(《新青年》或北京大学) 无限放大,放大到足以遮蔽全景的地步,文学革命就变成了“胡适之陈独秀一班 人”发动和领导的革命,而革命真正的领导中心匿而不见了。林纾与安福系首领 4 徐树铮确有师生私谊,但私谊不等于政治关系。“考据癖”患者胡适为他指控的 “守旧势力”林纾与“黑暗势力”段祺瑞及其安福系的同盟关系出具的唯一铁证, 是林纾小说中的人物“荆生”恰好姓荆,而荆州恰好与徐州离得不远,而徐树铮 又恰好姓徐。看来,考据学也可用来发明历史。 李慶國先生《从诋毁林纾的“双簧戏”谈起》,提出了《對蔡元培〈答林君 琴南函〉的一點質疑》,他指出林信中提出的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和蔡信中归纳出来的问题有着 明显的不同,简而言之,即蔡答非所问,改换概念,强化了林纾据谣诼攻击北大 和新文学倡导者的蛮横无理印象。而以往现代文学史和教科书却缺少细致的比照 阅读和具体分析,对蔡信“几乎是众口一词的赞誉”,造成了长达九十载的“不 应有的忽略”。钱玄同、刘半农在《新青年》上演的那场“双簧戏”, 长久以来 一直被近现代文学研究者津津乐道,而其手段低劣和有违程序正义则很少有人置 疑。这些主流话语的描述和评价都是站在五四新文化阵营的立场作出的,手法是 扣帽子、打棍子和无线上纲,对林纾的言行缺少客观描述和分析,自然也无严谨 与公允可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双簧戏”可谓开启了现代传媒借舆论阵地利 用造假手法进行炒作的先河,对思想和文学、文化的论争也产生了负面、不良的 影响。[3] 福建工程学院朱晓慧教授主编的《国学新读本》(中国社会出版社 2010 年 9 月)认为《答大学堂校长蔡鹤卿太史书》中,作者按旧习惯称他为“太史”,既表 示作为遗民,不忘前清制度,也带有提请对方不要忘本,追思前朝遗爱的味道。 林纾出于对陈独秀为代表的《新青年》“覆孔孟、铲伦常”,“尽废古书”主张的 不满,写信给蔡元培,希望他能以主长北大的身份,约束他的属下文科学长陈独 秀、教授钱玄同、刘半农等激进人物,“为士林表率,须圆通广大,据中而立”, 使教育回复传统轨道。当然,在新文化全力推进、摧枯拉朽之际,林纾调和新旧 思想、文白雅俗的举措只会被时人视为保守的表现。在当今国学复兴、全力参与 现代化建设之际,我们方能体会老“维新党”的林纾在社会进步、西化成风的时 刻,渴望青年一代守住我们民族文化之根的苦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马勇研究员《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林纾》认为林纾 其实为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右翼。不过,从陈独秀、胡适、傅斯年等一系主流话 语来说,他们将林纾定位为反对派、守旧者,也是有根据的。其中根据之一是林 纾当胡适、陈独秀等人提出以白话取代文言,成为中国人的基本交往工具时,林 纾提出了一个很有力量的反对意见。胡适等人在后来回顾建构五四新文化运动谱 系时,有意无意忽略了林纾的贡献,片面扩大了林纾的反对意见,林纾基本上被 定位为新文化运动的反对派,甚至带有莫名其妙的小丑色彩。这显然是不真实的。 张俊才教授《林纾与五四新文化派之争史事編年》采用最原始的治史之法, 为林纾与新文化派之争做了一个“年表”,通过事件前因后果的显现,还原了以 下事实:第一,林纾不是“五四”新旧之争的主动挑起者。第二,林纾《荆生》、 《妖梦》谩骂对手过甚,但就此数次公开认错,这对孤傲的名人林纾来说不是一 件容易的事。第三,新文化派谩骂对手,较之林纾并不逊色,这使我们看到新文 化派诸公意识深处也存在一个旧文化的幽灵,这就是封建的“王侯意识”。他们 标榜“平等”,但骨子里却不承认反对者在人格上与之平等;他们推崇“民主”, 在思想上却未想到与反对者展开民主讨论……林纾何以被“五四”新文化运动确 定为首选对手呢?张先生认为主要原因不外两个:其一,林纾入民国后逐渐成为 旧文学最有影响力的代表人物。其二,林纾是近代“老新党”在文学界最主要的 代表人物。主张“全盘西化”的新文化派为了夺取现代中国文化建设的话语权, 5 他们就必须向“老新党”、旧文学发难,这场夺权之战如果不波及到文学领域, 林纾就会平安无事,一旦波及,“林纾就‘在劫难逃’,因为‘老新党’人物中, 只有林纾此时还一如既往地坚守在文学战线上”。 三、对林译小说的研究 这方面的文章依然是历年出现最多的,虽有彼此撞车的选题与老调重弹,终 究是看点甚多,魅力无穷。 (1)茶花女-伊索寓言-黑奴吁天录-迦茵小传-撒克逊劫后英雄略-鲁 滨孙飘流记-不如归-紅篋記-She-雨果等 临沂师院孙敏透过《巴黎茶花女遗事》“玛格丽特”的重塑,指出译者在处 理原著的人物性格或是外貌的描写上,都制造出了和原文大相径庭的效果。中南 大学刘园从林译《巴黎茶花女遗事》看到了译入语意识形态和诗学对翻译的影响, 这部法国小说以往很少被法语研究者结合勒费福尔的理论列专题分析过。贵州大 学杨丹屏也用相同理论(Andre Lefervere)分析了林译《希腊名士伊索寓言》 两则寓言背后的文化操纵和制控。 6 篇以上研究《黑奴吁天录》的论文中,福建师大林佩璇副教授从话语修辞 角度,审视了林纾翻译的归化现象,也借此探寻了林纾翻译现象的内在成因—— 林纾长期人生积累而形成的元认知促使林纾自然地采用归化修辞。林纾对原文的 选择是有目的的,他选择翻译那些能表达他政治理想的作品(潘悦),意识形态 对林纾翻译过程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孙艳燕)。山东大学张文龙的硕士论文引用 德里达和福柯的理论,通过对林译《黑奴吁天录》的个案研究,证明了翻译和权 力双向互动这种论题的有效性。(韩)김소정(Kim So-jung) 的 ranslation and Refraction: Reconstruction of Tom’s Cabin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China 认为经过林纾的再创作,《黑奴吁天录》成为一部宣扬反美帝国主义的翻译文本。 再由中国留学生话剧团体春柳社改写成剧本,在东京上演,对中华民族的民族意 识的觉醒起了巨大作用。 T 牛津大学刘倩论述了杨、包译《迦因小传》的创造性叛逆及其相关问题, 如译者为了维护女主人公的道德纯洁性而苦心经营,进行了许多删改。福州大学 潘红教授指出林纾通过修辞重构,以本土的话语方式改写了迦茵形象,使译本与 原著在人文精神方面产生了距离。上海大学杜俊芳着重从意识形态、诗学、译者 的文化资本及经济因素三个方面分析《迦因(茵)小传》两译本异同的原因。 福大潘红教授从林译《撒克逊劫后英雄略》的文本视角,管窥了林译小说对 中国传统叙事文体所产生的影响。她还以书中三则比喻的修辞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为例,说明认 知图式与文本的修辞建构的关系。[4]安徽师大罗奕将吕贝珈与《红楼梦》中的尤 三姐对照后, 认为这两位女性人物在外貌、性格、抗争等方面都有异曲同工之妙。 香港大学崔文东《晩清Robinson Crusoe 中譯本考略》梳理了从1902至1910 年的各种笛福小说译本,相对于沈祖芬等更早译出的“鲁宾孙漂流记”,林译本 已经易为水字旁的译名。他还对照沈、秦与林译三部译作,指出他们冲击了本土 传统,也颠覆了种族主义话语。但是,译者政治上反殖民,文化上却屈从于西方, 一方面改造殖民主义话语,同时又受制于殖民主义文化霸权。安徽大学方韵运用 勒菲弗尔等人的翻译思想,揭示意识形态对译者及其所译《鲁滨孙飘流记》的影 响作用。 复旦大学邹波对林纾转译日本近代小说《不如归》之底本进行考证。日本渡 辺浩司《林訳小説<紅篋記>などの原作(下)》继续探讨了林译与Headon Hill原 作Seaward for the Foe、Perils of the Red Box对照下的具体情况。 6 天津师大郝嵐分析了哈葛德小説的首篇中譯《She》從曾廣銓到林纾的流变, 林纾将《她》更名为《三千年艳尸记》。她认为相对于曾译《长生术》,林纾对哈 葛德这部名作的翻译“全面、准确得多”。 大阪经济大学樽本照雄先生在《施蟄存による林纾冤罪事件》中,对施蟄存 在《近代文学大系翻译文学集》前言指出的林纾缺点进行了辩正,认为林纾用福 州方音将雨果译成囂俄,另一部雨果《九十三年》的作者又变成“预勾”,造成 不正确的译名一直被许多译者沿用的“罪名”并不成立。樽本先生的《ユゴーの 漢訳名囂俄について》上下篇,对汉译“雨果”以前普遍使用的译名“囂俄”作 了详细考察。指出《新小说》第 1 年第 2 号(1902.12.14)最早出现“囂俄”一 名,附有作者像、英文Hugo和《小传》,同时也有译作“雨苛”的。此前日本多 用雨果法语的译音ユゴー,梁启超曾据此译为“姚哥”,而“囂俄”的无名译者 则是据Hugo、英译ヒューゴ译出的。 (2)严复、鲁迅、庞德等与林纾的比较 5 篇在“译才并世数严林”上做比较的论文,肯定严林的翻译为成功的翻译 (刘明),对近代中国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苏超)。他们采用的翻译策略符合 佐哈尔的多元系统理论观点(许春翎),知识背后的政治塑造了二人的中国文化 身份(李扬),大多数读者的普遍认可,确保了他们最终取得极大的成功(刘明)。 “痴迷”后又“背离”林纾的鲁迅,两位大家“无论是从文化造诣还是在文 坛上的影响力来说,都不能相提并论”,但“却在翻译的历史长河中有了一种在 形式上貌似完全相反在本质上却一致的某种契合”,因为他们都出色发挥了译者 的主体性,异曲同工地把翻译变做了推动中国进步的工具(陶兰)。从林纾、鲁 迅的翻译可看出翻译批评具有多重视野的必要(刘云虹)。 从文化视野比较中西译坛奇才林纾、庞德,发现他们的翻译策略虽然有别, 却都推动了本国文学的发展,且对20世纪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贡献甚巨(袁素平)。 (3)各种方法论视角下的林纾翻译 被学人用来解读林译的新方法包括多元系统理论(何红、许春翎、任娟娟、 刘进军、黄雅兰等),翻译适应选择论视角(边立红、阮红梅、罗天靓等),巴赫 金对话理论、接受美学(文月娥、孙开建等),Toury 翻译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理论(王淼等), 后殖民翻译理论(刘洋等),巴西的食人主义翻译思想(崔彩卉),等等。多种理 论的反复尝试,被不少论者看作是为人们理解林纾翻译现象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 视角。 (4)林纾的“误译”( 伪译)与“讹” 林纾的翻译或被称为“整理”(万宗琴),或叫作“伪译”(赵护林)。从翻译 伦理的理论视域出发,能窥见林译小说中“误译”不可避免的理据(罗虹)。林 译之“讹”,有无心之过,也有有意之为(蒋雯雯),后者“理所当然是一种创造 性叛逆”(吴双)。置身晚清社会文化背景,我们不能不肯定以《茶花女》为典型 的林纾“创造性误译”代表了当时翻译文学的最高成就(裘禾敏)。钱钟书先生 曾指出“讹”乃是翻译的本性。从文学和比较文学的角度来看,林纾的译本中的 “善讹”是可以宽容、肯定甚至鼓励的(林娜)。对于林纾本人的明知故犯,钱 钟书多半持肯定态度,但他对林译的态度还是“有些许暧昧的,就像评价虽够不 上正统优雅的大家闺秀,却性情率直”(申星鈺)。 (5)综论 《吟邊燕語留餘韻》一文对新文化人“双簧戏”中所涉林譯小説書、篇的命 名“问题”进行了梳理与分析,指出它们的确很有意思,或为“纪”、“记”,或 7 名“传”,或曰“录”,或作“遗事”、“史”、“外史”、“志异”等,大多根据小说 内容灵活设定,刘半农等人仅从书名来判断,难免生出望文生义之解,肆意歪曲 林译“肉麻”、“其知识实比‘不辨菽麦’高不了多少”。在林译《巴黎茶花女遗 事》问世百十周年之际,从林译小说书、篇名的设计、揣摩来体味林纾古文译述 的那份潇洒与斟酌的踯躅,亦不失为一桩快事。 台州学院高万龙教授从文化的角度透视出林纾与口译者对原作的选择与反 应,立足于林纾紧盯目标文化,充分考虑源文本与目标文本在题材、内容和风格 的相似性之上。他的探析,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林纾翻译在 20 世纪上半叶对中国 现代文化的贡献和重要性。 [5] 华东师大刘宏照博士的学位论文选择商务印书馆 1981 年重印的林译小说为 对象,运用语言文化综合研究法,从七个方面比较细致地挖掘和梳理了前人在林 纾的小说翻译研究上留下的问题空白。对时人热衷采用的各种国外翻译理论,他 认为可说明林纾翻译小说中的某些现象,却难以解释林译小说中的另外问题。在 林纾翻译策略的这个热议话题上,本文更深入地探析了与归化策略同时采用的语 言策略、异化策略和注释策略。指出林纾的翻译小说,虽然以归化为主,但其中 的异化策略也时有所见。在注释策略上,包括括号内加注,改原文为注释,改注 释为原文,译者直接介入等等,其手法别具一格。 作者自省的不足主要在于“研究范围主要限于‘十大林译小说’”,联系他在 绪论中提及的此前唯一的林译研究博士论文,其中考察对象也限于重点讨论林译 代表作(两部言情、两部世界名著及《黑奴吁天录》等),可见这未尝不是国内 高校学人因袭下来的不足。 四、林纾的艺术成就 将林译与他的书画成就综合分析的是兰若的《林纾的译才与丹青梦》。在叙 述了天赋译才与《茶花女遗事》的产生,唐·吉诃德式的古文“英雄”对新文学 作家的影响后,作者又介绍他精深的水墨丹青造诣,并以其收藏的林纾山水条幅 (“从无俗客扣岩扃”)为例,说明他不仅画风高古典雅,书法也是静穆妍美,风 韵独到,别有文人翰墨趣味。 张英从 1921 年林琴南、张之汉赠谈国桓的两幅特写画入手,追溯三人交往 的文人佳话,说明了当年张作霖出兵外蒙古平叛的背景。由林纾的《匹马从戎图》, 不难见出他对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戎马书生事”的推崇。 林纾花鸟画创作经历了早年习画期、风格形成期、成熟期的发展演变。龚任 界结合具体画作,加以探讨,指出林纾的花鸟画兼收并蓄元明清画法,超越地域 界限,冶“京津”、“海上”诸派画法于一炉。 上海好运分析了梅兰芳、季观之等六位“小名头”的书画家的市场潜力,认 为清末民初不能缺席的画家林纾,近几年作品价格有较大攀升,后市值得藏家关 注。 五、林纾的诗歌古文 上海师大博士高兴认为林纾的古文观别具一格,他提倡“正言”和“体要” 的统一,重视“意境”的营构,在价值取向上既强调“政教”效果又不忽略“娱 悦”作用。尽管林纾和“五四”新文人在古文的历史价值上产生了一定的观念冲 突,但两者的“风雅”之争实际上都体现了中国文人的传统文化情结。 郑州大学刘素萍从鲜人问津的林纾山水游记文学入手,分析了它在结构模 式、写景技巧、创作理论上的创新色彩,认为“在我国山水文学史当有一席之地”。 福州大学卓希惠对林纾传记文史传艺术也作了探析。 8 对《闽中新乐府》这部让林纾初登文坛的诗集,长春师院姜国、郭建鹏先生 从“末世悲悯与救世之音”的角度做了剖析,指出具有维新改良精神的林纾在民 族危亡之际,以“乐府”的形式传达了他对民族命运的焦虑和妇女的关注,在当 时的语境下具有强烈的政治性、现实性和时事性。 六、林纾的文学(批评)思想 湖南师大赵炎秋《林纾叙事思想试探》(《文学评论》)认为林纾多方面接受 了西方现实主义叙事观念,重视小说结构的系统与完整,肯定结构严谨、构思严 密的作品。对于欧美小说的叙事模式、倒叙等叙事技巧,也有比较深入的探讨。 韩洪举提交中国文学传播与接受国际学术研讨会的论文《论林纾对中外小说艺术 的比较研究》总结了林纾在比较文学研究上取得的重大成就,指出他不但比较中 外作品,还将自撰小说与之对比,尤其是“外外比较”(即外国不同民族之间的 小说进行比较),“是对比较这一研究方法的一大开拓”。广东商学院周小玲《林 纾副文本的文学思想》从林译小说 79 篇序、跋、识语等副文本入手,解读了林 纾以甘做“叫旦之鸡”为中心的文学思想,认为虽然没有多少理论文章,但“林 纾的文学思想是丰富而深刻”的。 七、林纾的教育思想 中国社科院毕苑女士从林纾的《修身讲义》入手,探讨了这位终身第一职业 为教师的林纾在“建造常识”的近代教科书演进中曾经发挥的作用。作为科目的 “修身”课,可能是 19 世纪从日本引入我国。它以经书为本,讲授人伦道理。 林纾这门课的讲义是在他十多年授课的基础上结晶而成的,若置于从“修身”到 “公民”的国民塑性的教科书演化中考察,林纾也许“没有达到”同时代知识人 (如李嘉穀《蒙学修身教科书》)的高度,但身处清末民初的林纾还是有可贵的 突破:他改变了古文自古没有讲义的现状。这部颇费了他一番心思的语录体讲义, 时时展现林纾的个性,“有时颇为可爱”,在五城中学堂、京师大学堂预科和师范 班、实业高等学堂等多所学堂讲授的效果极佳,“想来学生们一定大感兴趣,并 且服气”。[6] 林纾的爱国教育思想也在福建工院张丽华副教授的论文中得到分析。这是她 继《林纾教书人生论略》后对林纾教育成就所作的进一步探讨。 八、林纾的交游生平研究 南开大学李新宇教授《严复和他的朋友们》(三)(《名作欣赏》上旬刊 12 期)研究了林琴南与严复的好友关系。严复羡慕大自己一岁的林纾早中举人,这 位孤独先行者的后期思想,无疑受到了与之交游的林纾等一群遗民“忠义之举” 的影响。 柳成栋先生剖析了“林纾与东北名流的诗文交往”(《东北史地》3期、黑龙 江日报2010年04月08日)。林纾居京时,与当时寓居北京的黑龙江名流交往最多 最密的是成多禄,民国第一任黑龙江都督宋小濂、哈尔滨名士马忠骏、依兰道尹 阮忠植等其他东北名流也多为成多禄介绍相识。他们交往的主要形式是诗书画 文。目前虽然尚未有明确记载他是否到过东北,但林纾与吉林、黑龙江的社会名 流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也为吉黑两省文化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李子迟先生《中国历代名人情感揭秘》(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0 年 6 月)第一 章“文人墨客”以《林纾与谢蝶仙:花界超级“粉丝”想做教授夫人》压卷,固然 可以看出社会上对林纾与现实生活中的茶花女关系的浓厚兴趣依然不衰,然衡之 “苍霞精舍”办学初的历史,却是过早将京师大学堂的林纾职位预支给了当时中 学堂性质的该校汉文总教习。至于谢蝴仙入籍八大胡同(这正是陈独秀遭旧派攻 9 讦的出入之地),或许会令《秋悟生》中的榕城谢娘百思不得其解。 福建工院林纾所苏建新对前人弄不大明白的林纾在京寓所问题,做了新的 发掘,补充了永光寺街、芝麻街两处以外的另外 3 处:绒线胡同、棉花头条、下 斜街。并说明林纾不愿在京置办固定房产的原因。 九、有关林纾的研究文献及综述 樽本照雄先生80年代編《清末民初小説目録》,本年又有第4版(CD ROM) 光盘问世。输入检索词“林琴南”、“林纾”、“畏庐”,可以查到从A0052、A0059、 D0998到Y1859、Z0834、Z1258的作品大量信息,为研究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苏建新对上一年中外林纾研究状况的述评文章也赶上了年关末班车,在闽江 学院学报上得到公开发表。 十、作者、刊物排行榜 据笔者不完全统计,2010 年中外林学研究成果在两篇以上的有 10 余位作 者: 张俊才(河北师大),李慶國(日本追手門大学教授),潘红(福州大学), 樽本照雄(大阪经济大学),崔文东(香港大学),马德翠(广西区委党校),文 月娥(湖南科技大学),刘明(浙江财经学院),柳成栋(黑龙江地方志办),苏 建新(福建工院),龚连英、姚建平(九江学院)。 限于笔者所知,中外 2010 年发表林学论文的刊物据不完全统计,主要有八 家: 1.清末小说から(通讯)及清末小说(8 篇) 2.福建工程学院学报(6 篇) 3.安徽文学(文教研究)(4 篇) 4.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 篇) 5.青年文学家(2 篇) 6.考试周刊(2 篇) 7.时代文学(2 篇) 8.赤峰学院学报(原《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2 篇) 总览 2010 年世界林学,可见林纾的研究已经不囿于国内及对他的翻译的有 限探讨了。21 世纪的林纾研究在头十年结束之际,已经开始朝文化透视、多元 综合的方向迈进,并愈来愈为世界各国、神州各地学人所青睐。 参考文献 [1] 张俊才.林纾的西学观[J].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10(5). [2] 耿传明.决绝与眷念:清末民初社会心态与文学转型[M]. 上海:复旦大学出 版社,2010.212. [3] 李慶國.从诋毁林纾的“双簧戏”谈起[J]. 清末小说から第 96 号,2010(1). [4] 潘红.认知图式与文本的修辞建构——以《撒克逊劫后英雄略》中三则比喻 的修辞设计为例[J].中国文学研究,2010(3). [5] Wanlong Gao.Lin Shu’s Choice and Response in Translation from a Cultural Perspective[J].The Journal of Specialised Translation, Issue 13- January 2010. [6] 毕苑.建造常识:教科书与近代中国文化转型[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 10 社,2010.174. [7]苏建新. 2010年世界林纾文化研究文献目录[C].清末小说から第103号,2011 年 10 月 1 日. http://czjr.blog.hexun.com/66396995_d.html Lin Shu Studies’ Stepping to the World and Culture in 2010 SU Jian-xin苏建新 (Institute of Lin Shu Culture,Fuj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ujian Fuzhou 350108) Abstract: Lin shu studies in 2010 are rich in content and fruitful. Not only limited to the domestic and his translation, research on Lin shu has started to comprehensive direction and taken the cultural perspective. More and more researchers place favour on it all over China and abroad. Key words: 2010, world, Lin Shu Culture, Studies, Overview (本文亦将由山东菏泽学院学报刊出) 11 林纾与“中国近代文学史” 李建 解放以来二三十年间,因时势的缘故,“中国近代文学史”著者对林纾给予 了歪曲事实,谩骂,污辱人格,极不公正的评价和封杀。斗转星移,直到 20 世 纪 80 年代以后,国内外的一些学者才开始重新认识林纾,反省对他的评价,还 予他的人生面目与思想真缔,给他以正确的评价和尊重。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道 义责任,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社会良知。 文学是文化的基本构成,它承载着几千年中华民族的生产生活实践,有着自 身的传承发展规律。对文化的研究要与政治保持相对的独立性。我们应该反省的 是: “中国现代文学史”只承认鲁迅的“五四”观为现代文学的正宗,占统治 地位,把现代文学作为“党史”一部分的属性。摆脱政治对它的控制,直接提到 “五四”又为当时官方意识形态不允许的。由此,颠覆了社会文化的多元性,思 想文化,学术发展过程中产生不同的学术观点,不同的价值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以至形成不同 的学术派别都是正常的,合理的公平公正的理念。简单地将文化分为:中国文化 -西方文化,旧文化 -新文化,统治阶级文化-被统治阶级文化……这样相互 对立的二元结构模式。不容质疑的绝对肯定和绝对否定的标准就变成了一个消灭 一个,由谋一派别“独霸天下”达到所谓高度“统一”。现代文学史应该包括的 古诗文词和包笑天、张恨水的章回体小说都遭到了几位所谓“权威”的老先生的 反对。革命意识形态不仅是历史包袱,更是一种现实存在,所以我们要从中摆脱 出来。21 世纪的中共党史对“五四”新文化运动全盘否定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 反思,是时代发展进步的必然,理应成为再写“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借鉴和榜样。 旧版文学史把钱玄同、刘半农对林纾人格污辱,不耻于文化道德的“双簧戏” 加以美谈;且制造林纾(借助)军阀炮轰北大的神话。经有良知、负责任的史家 认真考证,认为:尽管林纾与徐树铮有私交,但林纾依然保持着独立的文人身份。 新文化阵营把小说中“荆生”附会为徐树铮,一时传闻四起,有的说徐树铮景山 (架)炮轰北大,有的说运动国会弹劾蔡元培,如此等等。但这些都是道路传闻, 至今仍查无实据,更重要的是传闻中所说的事实根本就没有发生。其实不仅是陈 独秀说到此事时都使用“听说”之类的字眼,表明它只是传闻,而近年来有多位 学者撰文对此事进行考辩并予否定。 然而,我们的史家却依然置基本事实于不 顾,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这些子虚乌有的传闻,莫非说文学史在史料采撷上也可 “文学化”?“小说化”?在此,真正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家缺失了。 重读王元化先生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反思,过去惯用的文白界限和新旧 界限就很不适用了。因为倡导从事新文化的人并不都能体现上述这一点,有的甚 至很不符合这一要求。而那些用文言写作的,也有吸收外来的自由主义思想,坚 持学术的独立地位。民众期待着新时代的“中国近代文学史”和真正的史家。 林纾与辛亥 李建(林纾外孙) 今人纪念和继承民族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两 12 千年的封建专治的帝制,建立为民族、民权、民生的民主共和的政体是伟大的历 史事件。翻开沉重的民族历史,朝代、政党频繁更迭,战乱不断,推倒旧皇帝想 当新皇帝的封建劣根思想仍不同程度存在,为民、亲民思维常被异化,民族传统 文化中“民为贵”的普世哲理亦渐淡忘。林纾出身贫寒,自幼勤奋苦读,传承民 族文化终成文学大家,其爱民族,亲百姓,兴国家,厌政治腐败,立志不为官的 本能在辛亥革命前后得以尽力彰显。 一、清廷腐败,民不聊生,在“戊戌变法”之前林纾即著白话诗《闽中新乐 府》呼喊反帝救国,抨击昏庸腐败官僚,为民请命。变法失败,林纾愤书:然德 宗果不为武氏所害,立宪早成,天下亦不糜烂到此,罪大恶极者为那拉氏。 二、为避免重开战事百姓涂炭,林纾力主南北议和,共举民主共和之政体, 终使清廷退位,共和事成。林纾与时俱进支持革命,祝福民国,天天祈祷中国走 向富强之路。并欣然接受民国《平报》编纂一职,为民国新政效力献策。同时也 勇于抨击民初时局混乱,政治腐败之社会现象。 三、袁世凯称帝,聘林纾为“高等顾问”,委以“参政”之职,林纾严辞峻 却,以死相拒。予友人信中道:“洪宪僭号万恶袁贼,曾以徐树铮道意,徵弟为 参政。弟毛发悚然。如遇鬼物,抗辞至四日之久。至五日,弟无术自解,面告徐 又铮,‘ 请将吾头去,此足不能履中华门也。’” 四、张勋举兵复辟,林纾始终持反对态度且不与支持参与者严复、康有为为 伍。 林纾在民族反对封建专治之帝制,建民主共和之“三民”国体的革命中始终 保持着朴实的亲民情结。统治者要真正地为民掌权,为民造福,不谋私利,才是 沧桑正道。如反其道行之,历史即为前车之鉴。 林纾《轻舟探幽》 13 林纾言情小说的爱情伦理及其文化意义 张俊才 (河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91) 摘要:林纾言情小说所阐扬的爱情伦理中,既有一抹现代色彩,如他笔 下的部分爱情故事已“稍稍涉于自由”;又有浓重的传统风致,如主张 使“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仪式化,认为女性应慎守矜持、含蓄、温婉的性情之 美,强调男女双方都不为苟且之事等。林纾言情小说所阐扬的爱情伦理,折射出 民国初年“老新党”建构现代中国文化的基本方略。 关键词:林纾;言情小说;爱情伦理;文化意义 林纾的小说创作始于辛亥以后,其中言情占有较大的比重。林纾的言情小说 与传统的或五四的言情小说有着很大的不同。传统的言情小说从总体上看都属于 “世情书”的范畴,即作者总是在世态炎凉、人情冷暖、人性良窳、人生多舛的 世情中言说爱情的发生或变故,从而达到对世情的针砭。五四言情小说从总体上 看更多地属于“启蒙书”的范畴,它固然也具有传统言情小说批判现实的精神, 但批判的对象却由宽泛的世情内聚为传统礼教,作家的创作主旨是以此来启发人 的现代意识。而林纾的言情小说却明显地属于“伦理书”的范畴。林纾创作言情 小说的动机,既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针砭世情,更不是为了启发人们的现代意识, 而是在宣扬一种他所认可的,既有一抹现代色彩又有浓重的传统风致的爱情伦 理。林纾言情小说所宣扬的爱情伦理,尽管所言仅仅是爱情问题,但从中可以窥 见林纾建构现代中国文化的一些基本思路。而这,对于我们全面深入地研究和评 价晚年林纾,无疑是有意义的。 一、林纾言情小说爱情伦理的现代色彩 甲午战争之后,林纾就跻身到维新派的行列之中了,因此他在爱情问题上还 是比较开明的。这就使得林纾的言情小说也多少反映出一些时代的变迁,涂有一 抹现代的色彩。其最主要的表现是他笔下的部分青年男女已尝试“自由”地追求 自己的爱情了,而林纾本人对这种行为是容许的。 最能表现林纾言情小说这一特色的,应该是短篇小说《鬊云》了[1]。 小说 写辛亥国变之年,少女杜鬊云从武昌来到上海依舅父而居。一次赴照相馆照相归 来,将自己的一帧旧照片遗落在租乘的人力车车茵之上。后来丝商之子陆元业亦 乘此车,遂捡得鬊云照片。从照片上的衣着和题词中陆元业断定鬊云不仅“落落 有大家风范”,而且“书法超绝,但其孝友,亦迈等伦”,于是便开始寻觅和追求 鬊云。他不仅以张贴告示的方法与鬊云舅父取得联系,而且亲至鬊云舅家试图面 见鬊云,后终于在茶寮中与鬊云相见。鬊云在舅父家隔窗窥见陆元业后,也觉其 “音吐风雅,似为绩学”,遂生爱意。鬊云父母双亡,按礼制其婚事应由叔父作 主,但其叔父却极力守旧,不允此事。在此情况下,鬊云舅父以“沪上恒讲自由” 为名,“抗颜”成全了陆元业与杜鬊云之间的自由恋爱。林纾认为,陆元业与杜 14 鬊云的恋爱已“稍稍涉于自由”了,他在小说中有这样一段议论:“且小说一道, 不述男女之情,人亦弃置不观。今亦仅能于叙情处得情之正。稍稍涉于自由,徇 时尚也。”然而,客观地说,在《鬊云》这篇小说中真正“稍稍涉于自由”的, 是陆元业而不是杜鬊云。有意思的是,在林纾的其他言情小说中,恋爱时能够“稍 稍涉于自由”的,却有不少都是女性。这种情况自然与林纾对女性婚姻、女性解 放等社会问题的看法有关。林纾对女性婚姻、女性解放等社会问题的看法,归结 起来不外如下两点:其一,“婚姻自由,仁政也。苟从之,女子终身无菀枯之叹 矣”。其二,要真正使女性从“婚姻自由”中得到好处,就必须使女性像男性一 样接受较高的教育,因为“凡有学之女,必能核计终身之利害,知苟且之事,无 利于己,唾而不为。”[2](P226)正因为林纾对女性婚姻、女性解放等社会问题持这 样的看法,因此他笔下的那些女性,基本上都是接受过一定文化教养的“才女”, 其中有的还留学异域,她们自然都属于林纾所说的“能核计终身之利害”的女性, 因此,林纾也就让她们都“稍稍涉于自由”了。且看如下两篇小说中的女主人公 是怎样追求自己的爱情的: 《裘稚兰》中的裘稚兰是一位侠女,为报杀父之仇潜入京师。一次郊游时忽 遇大风,裘稚兰的领巾被风吹至书生吕秋士的肩上,“旋风数匝,竟环此领巾于 生颈上”。秋士“眉目如画,然胸中卷轴至富”,裘稚兰一见即生爱意,于是便开 始了对吕秋士不舍的追求。她先是在吕秋士夜读时,以侠技不露踪迹地向吕秋士 赠送笔墨、食物、砚台、竹如意、玉箫等。吕秋士以为遇到了慕色之女贼,于是 迁至别处。但裘稚兰又寻踪而至,并以同样方法赠以裹着红线的金戒指。此时, 吕秋士“应京兆试,以通《毛诗》列魁选”,求婚者甚多。吕母每得求婚之帖, 必供诸祖宗木主前求阴灵指示。但裘稚兰每次都在深夜潜入吕家,在求婚之庚帖 上题写“勿许”二字。此时,吕秋士已醒悟到,屡屡向自己示爱的人可能就是那 个在郊外风中邂逅的裘稚兰,而自己也甚愿得裘稚兰为妻。最后,在水月庵盲尼 的帮助下二人结为夫妻。在这个爱情故事中,裘稚兰虽为一女子,但她不仅自选 意中人,而且一旦打定主意之后,就锲而不舍地追求,直至目的实现。林纾很清 楚他写的这个人物是爱情的主动追求者,故他在跋语中说:“想兰母必迷信,见 旋风之卷领巾,胡以不先不后径扑吕生之颈?则鬼神作合之说,已深中其心。而 女意则但悦吕生之美,想入都又必闻其文名,故益属意。观庚帖上之署‘勿许’, 入门时之矫妆出见,是直自荐耳。” 《桂珉》中的蔡桂珉,虽说是一位富家女,但也可以说是一位村姑。和一般 村姑不同的是,桂珉从小就受到教育,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桂珉的母亲虽然不幸 去世,但其父蔡翁却宽厚仁慈,对桂珉并不严加约束,这又使桂珉的天性得到了 较好的发展:“平日不事梳掠,恒以鱼白之绢裹头,双鬓如漆,露诸绢巾之下, 耳钳小珰,玉貌樱唇,天然入画。”正因为这样,在桂珉与同村贫家子谢玉井的 恋爱中,桂珉时时处于主动地位。当玉井给蔡翁送鱼初至蔡家时,桂珉见其“年 可十八九,两足如霜,冠箬笠,发辫盘其颈,明眸皓齿”,即“已定终身之计”。 “自是以来,数见亦不敛避,时时流目送睐”。玉井因为两家贫富悬殊,并不敢 接受桂珉的爱意。但桂珉却继续以村姑质朴自然的举动追求自己的爱情:她为了 能和玉井直接交谈竟然亲赴谢家,当玉井问她“姊氏何为惠顾寒舍”时,她忼爽 答道:“来省老母。吾惟丧母,故重人之母,同于己母。”——如此回答,实际上 等于已经表白自己愿嫁玉井了。但玉井仍以齐大非偶为由不接受桂珉的追求,在 此情况下,桂珉又请徐媪向玉井道意,并透露出自己对玉井出海捕鱼的牵挂。故 事的结局有些戏剧性:蔡家受村人械斗之连累而破产,蔡翁瘐死监中。桂珉“既 15 理父丧,家但壁立”,此时玉井始向桂珉求婚,“女可之,逾年生一子。”桂珉对 玉井的追求,虽然大胆主动,但并无任何轻薄之举。林纾对桂珉这种“稍稍涉于 自由”的恋爱,给予了明显的宽容和理解,因此他在跋语中又这样说:“究之男 女之爱,全球皆然,须有学问为之界域,可不至于乱也。” 既然林纾已容许他笔下的人物在恋爱中“稍稍涉于自由”了,显然,在林纾 言情小说所阐扬的爱情伦理中,传统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已不再占有第一 条规的位置了——尽管林纾并不准备放逐这一条规。但是,怎样保证这种“恋爱” 不会因为“涉于自由”而变成“乱爱”呢?这是清末民初那个时代刚刚倡导新式 婚恋时必须及时回答的一个现实问题,因为在当时的一些追逐“时尚”的青年心 目中,“自由”就是不受任何约束。林纾给出的答案非常明确,这就是爱情必须 “得情之正”,即确认爱情是一种超越金钱、门第、私利、肉欲的纯洁而高尚的 感情。林纾言情小说中所写的爱情,凡是已“稍稍涉于自由”的,无一不是这样 一种纯洁而高尚的爱情。例如,《盈盈》所写是一个俗家子弟和被迫出家的尼姑 的恋爱故事。在这个爱情故事中,书生施鉴对盈盈的追求,既不计盈盈当时已无 家可归的穷苦境况,也不计盈盈身入佛门这一经历会不会影响自己的前程,他所 看重的只是盈盈的美貌和善良;《柳亭亭》所写是一个良家子弟与秦淮名妓的恋 爱故事。书生姜瑰之所以心向柳亭亭,绝非只是慕色,否则当柳重病几死时他完 全可以视若路人。因此,他们二人之间的爱情同样是纯洁而无俗念的,正如姜瑰 对柳亭亭所说:“若两心相印,留待后期可也。”如果说《盈盈》《柳亭亭》的故 事多少有些传奇色彩,那么,在《春雯》这篇小说中林纾则通过普通家常的婚恋 故事,再次强调男女相爱必须“得情之正”。《春雯》所写是一个充满坎坷和伤感 的爱情故事:薛春雯与表弟潞儿一起读书,互相爱慕。但春雯父却嗜利入骨,硬 是把春雯许配给成都李姓富翁之子。春雯恹恹如罹重病,潞儿闻讯亦心痛如割。 后来,春雯因故几成残废,成都李姓富翁因之悔婚。潞儿此时虽已中举,但却坚 请父母向薛家求婚。他对母亲说:“人之所贵,贵相知心。姊意似久属我,乃为 豪夺。今在难中,吾不之娶,将张眼见我心中人填于沟壑耶?”显然,在林纾看 来,爱情必须冲破金钱、门第、私利、肉欲等世俗观念的羁绊,提升到“贵相知 心”的精神高度。林纾的这一观念,在另外一些小说的跋语中也多有表露。例如, 在《赵倚楼》的跋语中林纾就曾这样说:“天下深于情者,但为一己行乐谋耶?…… 以此为情,则但谓之图淫而已,去情不啻万重。” 二、林纾言情小说爱情伦理的传统风致 林纾的言情小说同时又有着浓重的传统风致。这源于林纾对男女恋爱必须 “律之以礼”的强调。林纾既然已容许他笔下的人物可以“稍稍涉于自由”了, 因此他所强调的“礼”自然就不可能是传统礼教对婚恋自由的那种钢性限制。林 纾的言情小说所肯定的“礼”主要有如下三种义涵: 其一,使“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种礼俗仪式化。林纾的言情小说中并没 有完全美化“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种传统礼俗,《春雯》、《藕茜》等小说都 有部分内容揭露了僵硬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给儿女造成的不幸。但是在林 纾看来,或许此类不幸并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种礼俗本身的罪过,而 是某些父母为儿女择婚不智的罪过。因此,林纾言情小说中的“父母”与“儿女” 关系,就不像启蒙作家笔下那样经常处于价值龃龉的状态中。他们大都能从长远 16 着眼并体察儿女们的心事,因而也都能得到儿女的信任。例如,《纤琼》中的男 主人公赵东觉从吴县来到合肥探视姑母时,发现表妹纤琼正是自己梦中心仪的女 子。经过一段相处,表兄妹俩人已心心相印,而姑母对此也已洞之了了。于是, 姑母便给赵东觉之母写信,“请以纤琼妻东觉也”。由于父母并非儿女恋爱中的蓄 意梗阻者,因此,林纾的言情小说中即使是那些已“稍稍涉于自由”的爱情故事 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依然是一个不可省略的环节。在盈盈与施鉴的爱情 故事中,是“佛心仙骨”的庵主代行了父母的职责;在裘稚兰与吕秋士的爱情故 事中,是水月庵的盲尼“代作冰人”向裘母求婚的;在蔡桂珉与谢玉井的爱情故 事中,桂珉向玉井的求爱从一开始就在其父的庇护之下,但当其父去世后,谢母 仍然采取了“乃以人求婚于女”的方式使桂珉不失身份地嫁到谢家;在《谢兰言》 这篇小说中,谢兰言与韩子羽在欧洲留学三年,日常交往,已循西俗,回国时“舟 人几以二人为未成婚之夫妇”。但正式婚约的缔结仍然是回国后以韩父通过媒人 向谢父求婚的方式来完成的。仔细分析一下林纾的此类言情小说,当可发现“父 母之命、媒妁之言”实际上已经被仪式化了:不是儿女们有了“父母之命、媒妁 之言”才去婚恋的,而是父母们体察到儿女的心事后才发出“父母之命、媒妁之 言”的。作为一种仪式,它的主要功能已由彰显父母对儿女婚姻的决定权转移为 显示儿女对自己终身大事的慎重和对父母地位、经验的尊重。 其二,应保持女性的性情之美。在《胡燕玉》这篇小说中,林纾让男主人公 薛载琪之母说过这样一段话:“老身非谓女子必须屈抑于男子之下,不过妇司阴 政,道主柔顺,古训谓之‘夫夫妇妇’。你不观欧西之妇人乎?前此百余年,欧 洲妇人之择婿者,多取武士。果其妇皆悍妒,胡不娶柔顺易制者而嫁之,必须此 纠纠洸洸又胡为也?”其实,这也是林纾一贯的观点,正因为如此,林纾言情小 说中的女性一般都能有意识地节制自己的情感,在行为上保留着适度的矜持、含 蓄和温婉。这里仅以《娥绿》为例作一说明。娥绿偕姨母第一次在杭州西湖孤山 遇见杨桑(字闲闲)时,杨桑哦诵苏轼诗的声韵已使她“不忍即行,冀其更读”。 但当杨桑邀请她和姨母进巢居阁小憩时,娥绿却“夷犹不即进”;及进,当杨桑 与姨母互谈家世时,娥绿虽然“眉棱眼角间,时时注闲闲”,却仍然“不发一语”。 次年元夕杨桑又以贺节为名来到娥绿姨母家,娥绿虽然出来相见,但也只是“微 与生语,即入”。显然,在与杨桑的接触中,娥绿一直慎守着女儿家的矜持和庄 重。娥绿真正比较主动地与杨桑接触,是在元宵节后与姨母、杨桑同游灵隐寺时。 这时的娥绿显然已有意识地“为悦己者容”了:“女衣狐白之裘,曳长裙,加以 貂帽,风神超出霞外,觉人间粉黛皆成凡艳,不足俪藐姑仙子也。”在登壑雷亭 时,娥
本文档为【近代文学琴声8期(稿)】,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85652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M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1-11-05
浏览量: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