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安全科学原理

安全科学原理

举报
开通vip

安全科学原理第1 章   绪    论 1.1   安全的概念及其特征 1.1.1   安全问题的产生 一、安全问题的产生及其认识过程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两个流向:一个是自然流向;另一个是人为流向。 (1)自然流向。按事物本身的动力作用来说,它总要按自然状态发展,但也受随机因素的控制与调节;事物按其自然流向总有产生、发展、衰退以及消亡的过程,部分事物在此过程中会产生危害、危险,从而产生了安全问题。 (2)人为流向。人类诞生以后,并不满足于现状,要设法遏制其自然流向,改变事物的发展过程使其为人类服务,这时,就出现了保持协调、相...

安全科学原理
第1 章   绪    论 1.1   安全的概念及其特征 1.1.1   安全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的产生 一、安全问题的产生及其认识过程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两个流向:一个是自然流向;另一个是人为流向。 (1)自然流向。按事物本身的动力作用来说,它总要按自然状态发展,但也受随机因素的控制与调节;事物按其自然流向总有产生、发展、衰退以及消亡的过程,部分事物在此过程中会产生危害、危险,从而产生了安全问题。 (2)人为流向。人类诞生以后,并不满足于现状,要设法遏制其自然流向,改变事物的发展过程使其为人类服务,这时,就出现了保持协调、相互适应的问题。人类处于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对自然界或生产、生活系统的改变是不同的,也就出现了不同的安全问题。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安全就是生命。自从人类诞生以来,就离不开生产和安全这两个基本要求。然而人类对安全的认识却长期落后于对生产的认识。 人类对安全认识的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 4 个阶段: (1)无知安全认识阶段。生产力和仅有的自然科学都处于自然和分散发展的状态,人类对 自身的安全问题还未能自觉地认识和主动采取专门的安全技术措施。 (2)局部安全认识阶段。生产中已使用大型动力机械和能源,导致生产力和危害因素的同步增长,迫使人们对这些局部人为危害问题不得不进行深入认识并采取专门的安全技术措施。 (3)系统安全认识阶段。由于形成了军事工业、航空工业,特别是原子能和航空技术等复杂的大型生产系统和机器系统,局部的安全认识和单一的安全技术措施已经无法解决这类生产制造和设备运行系统的安全问题,因此必须发展与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系统和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进入了系统的安全认识阶段。 (4)动态的安全认识阶段。当今的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特别是高科技的发展,虽然极大 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由于系统的高度集成,一旦出现事故,带给人类的灾害也是相当严重的,加之系统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静态的系统安全技术措施已不能满足人们对安全的需求。因此,人们要求对系统的运行进行动态的掌握,以达到 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管理档案一煤矿调度员先进事迹安全生产副经理安全生产责任最近电力安全生产事故安全生产费用投入台账 的目的,随之带动人们对安全的认识进入一个新阶段。 二、安全在人类历史上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 (1)在远古的石器时代,生产力极为低下,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较低,而安全问题也主要来自于自然,比如水灾、野兽侵袭等,人被动地依附于自然。 (2)在农业经济时代,人类为了满足自我基本安全生存条件的需要,学会了利用大自然尽可能逃避各种灾难,形成了最基本的安全观;但同时,由于可利用的资源有限,因此产生的安全问题大多数来自于自然。 (3)在工业时代,人类利用技术开发资源,制造机器,可以说技术无处不在,技术给人类带来了文明和财富,同时也伴随着新的灾难。 三、高科技发展带来的安全问题 1.环境安全问题 (1)化学污染 (2)鸟类灭绝 (3)大气污染 2.核安全问题 核能的开发和利用给能源危机带来新的希望,核反应堆在世界各国陆续建成。但是核能的开发和利用在缓解能源危机的同时,也会由于其失控而造成人员伤亡和环境灾害等危害。核反应堆的放射性物质可以杀伤动植物的细胞分子,破坏人的 DNA 分子,并诱发癌症。 3.航空、航天事故 4.交通运输事故 据英国官方统计, 1986 年英国共发生交通事故 21.5 万起,其中死亡人数达 5400 人,比1985 年的死亡人数上升 4% ,重伤人数为 6.9 万人,轻伤人数为 21.7 万人。 1.1.2​ 安全的概念及其属性 1、​ 安全的含义 安全是人的身心免受外界(不利)因素影响的存在状态(包括健康状况)及其保障 条件。 二、安全度 人的身心安全程度及其事物保障的可靠程度构成安全度的概念,确立安全度的概念是确立安全科学的概念的具体表现,也是安全达到科学分析高度的必要前提。 三、安全的属性 从人的生存和生活方式来看,人的本性表现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而作为人的最基本的需要———安全———也就相应地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1.1.3​ 安全的基本特征 一、安全的必要性和普遍性 安全是人类生存的必要前提,安全作为人的身心状态及其保障条件是绝对必要的。而人和物遭遇到人为的或天然的危害或损坏极为常见,因此,不安全因素是客观存在的。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首先是安全,如果生命安全都不能保障,生存就不能维持,繁衍也无法延续。实现人的安全又是普遍需要的。在人类活动的一切领域,人们必须尽力减少失误、降低风险,尽量使物趋向本质安全化,使人能控制和减少灾害,维护人与物、人与人、物与物相互间的协调运转,为生产活动提供必要的基础条件,发挥人和物的生产力作用。 二、安全的随机性和相对性 “安全”一词描述的是一种状态,但这种状态也决非是一种事故为零的所谓“绝对安全”的概念。从科学的角度讲,“绝对安全”的状态在客观上是不存在的。 三、安全的局部稳定性 无条件地追求系统的绝对安全是不可能的,但有条件地实现局部安全,是可以达到的。只要利用系统工程原理调节和控制安全的要素,就能实现局部稳定的安全。安全协调运转正如可靠性及工作寿命一样,有一个可度量的范围,其范围由安全的局部稳定性所决定。 四、安全的经济性 安全是可以产生效益的,从安全的功能看,可以直接减轻或免除事故或危害事件给人、社会或自然造成的损伤,实现保护人类财富、减少无益损耗和损失的功能;同时还可以保障劳动条件和维护经济增值过程,实现其间接为社会增值的功能。 五、安全的复杂性 安全与否取决于人、机、环境及其相互关系的协调,实际上形成了人—机系统。实践与研究均表明,系统中的人是安全的主体,包括了人的思维、行为、心理和生理等因素,使得安全问题具有极大的复杂性。 六、安全的社会性 安全与社会的稳定直接相关,无论是人为的灾害还是自然的灾害,如生产中出现的伤亡事故,交通运输中的车祸、空难,家庭中的伤害及火灾,产品对消费者的危害,药物与化学产品对人健康的影响,甚至旅行娱乐中的意外伤害等,都将给个人、家庭、企事业单位或社会群体带来心灵和物质上的危害,成为影响社会安定的重要因素。安全的社会性的一个重要方面还体现在对各级行政部门以及对国家领导人或政府高层决策者的影响如“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基本国策,反映在国家的法令、各部门的法规及职业安全与卫生的规范标准等,从而使社会和公众在安全方面受益。 1.2​  安全科学的发展历程 1.2.1   安全科学的定义 安全科学本身是一个动态的、发展变化的科学体系。因此,发展中的各个阶段对安全科学的定义也不尽相同。 (1)德国学者库尔曼认为:安全科学的主要目的是保持所使用的技术危害作用绝对地最小 化,或至少使这种危害作用限制在允许的范围内。为实现这个目标,安全科学的特定功能是获取及总结有关知识,并将有关发现和获取的知识引入到安全工程中来。这些知识包括应用技术系统的安全状况和安全设计,以及预防技术系统内固有危险的各种可能性。 (2)比利时学者 J.格森定义:安全科学研究人、技术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即以建立这三者的平衡共生态为目标。 (3)中国学者刘潜在《中国安全科学学报》中定义:安全科学是专门研究人们在生产及其活动中的身心安全,已达到保护劳动者及其活动能力,保障其活动效率的跨门类、综合性的科学。 (4)现行定义:由上述安全的概念及科学本身的意义,定义安全科学是认识和揭示人的身 心免受外界(不利)因素影响的安全状态及保障条件与其转化规律的学问。即安全科学是专门研究安全的本质及其转化规律和保障条件的科学。 1.2.2   国外安全科学的发展历程 一、局部安全技术理论的形成期 16 世纪,西方开始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到了 18 世纪中叶,蒸汽机的发明给人类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使人类从繁重的手工劳动中解脱出来,劳动生产率空前提高。但是,劳动者在自己创造的机器面前致死、致伤、致残的事故与手工业时期相比也显著增多。起初,资本所有者为了获得最高利润率,把保障工人安全、舒适和健康的一切措施视为不必要的浪费,甚至还把损害工人的生命和健康以及压低工人的生存条件本身看做不变资本使用上的节约,以此作为提高利润的手段。后来由于工伤事故的频繁发生以及劳动者的斗争和大生产的实际需要,促使人们不得不重视安全工作。这也迫使西方各国先后颁布劳动安全方面的法律和改善劳动条件的有关规定,工业革命导致安全事故的快速增长,使得资本所有者不得不 拿出一定资金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与此同时,一些工程技术人员、专家和学者研究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不安全和不卫生的问题。这样,逐渐形成了局部的安全技术理论。 2、​ 专项安全研究机构的形成期 真正从事安全科学研究,形成专门的安全研究机构,是在 19 世纪的下半叶,为防止生产事故和职业病,德国和荷兰等国家先后建立了防止生产事故和职业病的保险基金会等组织,并赞助建立了一部分无利润的科研机构,如德国于 1863 年建立了威斯特伐利亚采矿联合保险基金1887 年建立了公用工程事故共同保险基金会和事故共同保险基金会等;1871 年,建立了研究噪声与振动、防火与防爆、职业危害防护理论与组织等内容的科研机构; 1890 年荷兰国防部支持建立了以研究爆炸预防技术与测量仪器,以及进行爆炸性鉴定的实验室等。 三、大规模研究机构的形成期 到 20 世纪初,许多西方国家建立了与安全科学有关的组织和科研机构。据 1977 年统计,德国建立 36 个,英国 44 个,美国 31 个,法国 46 个,荷兰 13 个。从内容上看,有安全工程、卫生工程、人机工程、灾害预防处理、预防事故的经济学、职业病理论分析和科学防范等。其中,美国的安全教育发展较快,到 20 世纪 70 年代末,一部分大学设立了卫生工程、安全工程、安全管理、毒物学和安全教育方面的硕士和博士学位。日本在安全方面的研究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它注重吸收世界各国的经验和教训,在安全工程学这一科学技术层次上进行了研究和发展。到 1970 年为止,日本大学增设了反应安全工程学、燃烧安全工程学、材料安全工程学和环境安全工程学等 4 个讲座课程,继而又在研究生院设置了硕士课程。 1.2.3   我国安全科学的发展历程 我国的安全科学技术,主要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逐步发展起来的,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 3个阶段。 1、​ 初步形成 2、​ 迅猛发展阶段 3、​ 新的发展阶段 1.3   安全科学的研究对象及学科体系 1.3.1   安全科学的研究对象 一、​ 安全科学的研究内容 1.​ 学的基础理论 2.​ 安全科学的应用理论与技术 3.​ 安全科学的经济规律 二、安全科学的研究领域 从根源上看,事故灾害是人、技术、环境综合或部分欠缺的产物。从另一角度来看,人类安全活动所追求的是保护系统中的人、技术、设备及环境。从实现安全的手段上看,除了技术措施,还需要人的合作、环境的协同,因此,安全系统是由人( Men )—技术(Technolo gy )—环境(Environment )构成的复合系统。按照系统论的思想,可以把安全系统看做一复杂系统,即MET 系统。 1.3.2   安全科学的学科体系 一、​ 构成安全整体的组成部分 (1)人,安全人体,是安全的主题和核心,是研究一切安全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人既是保护对象,又可能是保障条件或者危害因素,没有人的存在就不存在安全问题。 (2)物,安全物质,可能是安全的保障条件,也可能是危害的根源。能够保障或危害人的物质存在的领域很广泛,形式也很复杂。 (3)人与物的关系,包括人与人以及人与物,安全人与物的关系。广义上讲是人安全与否 的纽带,既包括人与物的存在空间和时间,又包括能量与信息的相互联系。因此,把“安全人与物”的时间、空间与能量的联系称为“安全社会”;“安全人与物”的信息与能量的联系称为“安全系统”。 “安全三要素”即是指安全人体、安全物质、安全人与物,将安全人与物分为安全社会和安全系统(后称“四因素”)。 二、安全科学学科体系中纵横向的分类层次 根据“安全四因素”的不同属性、作用机制(即理论实践的认知关系)可进行纵横向分类。安全科学学科科学体系模型(见表 1.1 )。 1.3.3   安全科学的学科分类 国家技术监管局( 1992 年 11 月 1 日)正式颁布的《学科分类与代码》(GB /T13745 —92 ),将“安全科学与技术”列为一级学科,由 5 个二级学科和 27 个三级学科组成,如图 1.2 所示。 1.3.4   安全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一、​ 安全学科的综合特性 二、安全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4​ 安全科学的学习与研究方法 1.​ 安全科学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坚持辩证统一的观点 2.​ 安全的复杂性决定了解决安全问题要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 3.​ 安全的模糊性决定了安全研究必须应用灰色系统和模糊理论的方法 4.​ 安全科学研究必须吸收和借鉴行为科学的理论和方法 5.​ 安全科学方法学是研究和发展安全学科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方法 6.​ 由于安全学科的综合属性,比较研究方法是研究安全科学的最有效的途径 第二章 事故致因理论     事故致因理论是从大量典型事故的本质原因的分折中所提炼出的事故机理和事故模型。这些机理和模型反映了事故发生的规律性,能够为事故原因的定性、定量分析,为事故的预测预防,为改进安全管理工作,从理论上提供科学的、完整的依据。   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方式的发展,事故发生的本质规律在不断变化,人们对事故原因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因此先后出现了十几种具有代表性的事故致因理论和事故模型。     2.1 事故致因理论的发展     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资本主义工业化大生产飞速发展,美国福特公司的大规模流水线生产方式得到广泛应用。这种生产方式利用机械的自动化迫使工人适应机器,包括操作要求和工作节奏,一切以机器为中心,人成为机器的附属和奴隶。与这种情况相对应,人们往往将生产中的事故原因推到操作者的头上。   1919年,由格林伍德(M.Greenwood)和伍兹(H.Woods)提出了“事故倾向性格”论,后来又由纽伯尔德(Newboid)在1926年以及法默(Farmer)在1939年分别对其进行了补充。该理论认为,从事同样的工作和在同样的工作环境下,某些人比其他人更易发生事故,这些人是事故倾向者,他们的存在会使生产中的事故增多;如果通过人的性格特点区分出这部分人而不予雇佣,则可以减少工业生产的事故。这种理论把事故致因归咎于人的天性,至今仍有某些人赞成这一理论,但是后来的许多研究结果并没有证实此理论的正确性。   1936年由美国人海因里希(W.H.Heinrich)所提出的事故因果连锁理论。海因里希认为,伤害事故的发生是一连串的事件,按一定因果关系依次发生的结果。他用五块多米诺骨牌来形象地说明这种因果关系,即第一块牌倒下后会引起后面的牌连锁反应而倒下,最后一块牌即为伤害。因此,该理论也被称为“多米诺骨牌”理论。多米诺骨牌理论建立了事故致因的事件链这一重要概念,并为后来者研究事故机理提供了一种有价值的方法。   海因里希曾经调查了75 000件工伤事故,发现其中有98%是可以预防的。在可预防的工伤事故中,以人的不安全行为为主要原因的占89.8%,而以设备的、物质的不安全状态为主要原因的只占10.2%。按照这种统计结果,绝大部分工伤事故都是由于工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海因里希还认为,即使有些事故是由于物的不安全状态引起的,其不安全状态的产生也是由于工人的错误所致。因此,这一理论与事故倾向性格论一样,将事件链中的原因大部分归于操作者的错误,表现出时代的局限性。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高速飞机、雷达、自动火炮等新式军事装备的出现,带来了操作的复杂性和紧张度,使得人们难以适应,常常发生动作失误。于是,产生了专门研究人类的工作能力及其限制的学问——人机工程学,它对战后工业安全的发展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人机工程学的兴起标志着工业生产中人与机器关系的重大改变。以前是按机械的特性来训练操作者,让操作者满足机械的要求;现在是根据人的特性来设计机械,使机械适合人的操作。   这种在人机系统中以人为主、让机器适合人的观念,促使人们对事故原因重新进行认识。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不能把事故的发生简单地说成是操作者的性格缺陷或粗心大意,应该重视机械的、物质的危险性在事故中的作用,强调实现生产条件、机械设备的固有安全,才能切实有效地减少事故的发生。   1949年,葛登(Gorden)利用流行病传染机理来论述事故的发生机理,提出了“用于事故的流行病学方法”理论。葛登认为,流行病病因与事故致因之间具有相似性,可以参照分析流行病因的方法分析事故。   流行病的病因有三种:①当事者(病者)的特征,如年龄、性别、心理状况、免疫能力等;②环境特征,如温度、湿度、季节、社区卫生状况、防疫措施等;③致病媒介特征,如病毒、细菌、支原体等。这三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可以导致人的疾病发生。与此相类似,对于事故,一要考虑人的因素,二要考虑作业环境因素,三要考虑引起事故的媒介。   这种理论比只考虑人失误的早期事故致因理论有了较大的进步,它明确地提出事故因素间的关系特征,事故是三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并推动了关于这三种因素的研究和调查。但是,这种理论也有明显的不足,主要是关于致因的媒介。作为致病媒介的病毒等在任何时间和场合都是确定的,只是需要分辨并采取措施防治;而作为导致事故的媒介到底是什么,还需要识别和定义,否则该理论无太大用处。   1961年由吉布森(Gibson)提出,并在1966年由哈登(Hadden)引伸的“能量异常转移”论,是事故致因理论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一步。该理论认为,事故是一种不正常的,或不希望的能量转移,各种形式的能量构成了伤害的直接原因。因此,应该通过控制能量或者控制能量的载体来预防伤害事故,防止能量异常转移的有效措施是对能量进行屏蔽。   能量异常转移论的出现,为人们认识事故原因提供了新的视野。例如,在利用“用于事故的流行病学方法”理论进行事故原因分析时,就可以将媒介看成是促成事故的能量,即有能量转移至人体才会造成事故。   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生产设备、工艺及产品越来越复杂,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相继成熟并在各个领域获得广泛应用。对于复杂系统的安全性问题,采用以往的理论和方法已不能很好地解决,因此出现了许多新的安全理论和方法。   在事故致因理论方面,人们结合信息论、系统论和控制论的观点、方法,提出了一些有代表性的事故理论和模型。相对来说,20世纪70年代以后是事故致因理论比较活跃的时期。   20世纪60年代末(1969年)由瑟利(J.Surry)提出,20世纪70年代初得到发展的瑟利模型,是以人对信息的处理过程为基础描述事故发生因果关系的一种事故模型。这种理论认为,人在信息处理过程中出现失误从而导致人的行为失误,进而引发事故。与此类似的理论还有1970年的海尔(Hale)模型,1972年威格里沃思(Wigglesworth)的“人失误的一般模型”,1974年劳伦斯(Lawrence)提出的“金矿山人失误模型”,以及1978年安德森(Anderson)等人对瑟利模型的修正等等。   这些理论均从人的特性与机器性能和环境状态之间是否匹配和协调的观点出发,认为机械和环境的信息不断地通过人的感官反映到大脑,人若能正确地认识、理解、判断,作出正确决策和采取行动,就能化险为夷,避免事故和伤亡;反之,如果人未能察觉、认识所面临的危险,或判断不准确而未采取正确的行动,就会发生事故和伤亡。由于这些理论把人、机、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系统)看待,研究人、机、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反馈和调整,从中发现事故的致因,揭示出预防事故的途径,所以,也有人将它们统称为系统理论。   动态和变化的观点是近代事故致因理论的又一基础。1972年,本尼尔(Benner)提出了在处于动态平衡的生产系统中,由于“扰动”(Perturbation)导致事故的理论,即P理论。此后,约翰逊(Johnson)于1975年发表了“变化一失误”模型,1980年诺兰茨(W.E.Talanch)在《安全测定》一书中介绍了“变化论”模型,1981年佐藤音信提出了“作用一变化与作用连锁”模型。   近十几年来,比较流行的事故致因理论是“轨迹交叉”论。该理论认为,事故的发生不外乎是人的不安全行为(或失误)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或故障)两大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即人、物两大系列时空运动轨迹的交叉点就是事故发生的所在,预防事故的发生就是设法从时空上避免人、物运动轨迹的交叉。与轨迹交叉论类似的理论是“危险场”理论。危险场是指危险源能够对人体造成危害的时间和空间的范围。这种理论多用于研究存在诸如辐射、冲击波、毒物、粉尘、声波等危害的事故模式。   事故致因理论的发展虽还很不完善,还没有给出对于事故调查分析和预测预防方面的普遍和有效的方法。然而,通过对事故致因理论的深入研究,必将在安全管理工作中产生以下深远影响:①从本质上阐明事故发生的机理,奠定安全管理的理论基础,为安全管理实践指明正确的方向。②有助于指导事故的调查分析,帮助查明事故原因,预防同类事故的再次发生。③为系统安全分析、危险性评价和安全决策提供充分的信息和依据,增强针对性,减少盲目性。④有利于认定性的物理模型向定量的 数学 数学高考答题卡模板高考数学答题卡模板三年级数学混合运算测试卷数学作业设计案例新人教版八年级上数学教学计划 模型发展,为事故的定量分析和预测奠定基础,真正实现安全管理的科学化。⑤增加安全管理的理论知识,丰富安全教育的内容,提高安全教育的水平。     2.2 几种有代表性的事故致因理论     (一)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1.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 海因里希是最早提出事故因果连锁理论的,他用该理论阐明导致伤亡事故的各种因素之间,以及这些因素与伤害之间的关系。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伤亡事故的发生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一系列原因事件相继发生的结果,即伤害与各原因相互之间具有连锁关系。   海因里希提出的事故因果连锁过程包括如下五种因素:   第一,遗传及社会环境(M)。遗传及社会环境是造成人的缺点的原因。遗传因素可能使人具有鲁莽、固执、粗心等对于安全来说属于不良的性格;社会环境可能妨碍人的安全素质培养,助长不良性格的发展。这种因素是因果链上最基本的因素。   第二,人的缺点(P)。即由于遗传和社会环境因素所造成的人的缺点。人的缺点是使人产生不安全行为或造成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原因。这些缺点既包括诸如鲁莽、固执、易过激、神经质、轻率等性格上的先天缺陷,也包括诸如缺乏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等的后天不足。   第三,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H)。这二者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海因里希认为,人的不安全行为是由于人的缺点而产生的,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第四,事故(D)。事故是一种由于物体、物质或放射线等对人体发生作用,使人员受到或可能受到伤害的、出乎意料的、失去控制的事件。   第五,伤害(A)。即直接由事故产生的人身伤害。   上述事故因果连锁关系,可以用5块多米诺骨牌来形象地加以描述。如果第一块骨牌倒下(即第一个原因出现),则发生连锁反应,后面的骨牌相继被碰倒(相继发生)。   该理论积极的意义就在于,如果移去因果连锁中的任一块骨牌,则连锁被破坏,事故过程被中止。海因里希认为,企业安全工作的中心就是要移去中间的骨牌——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或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从而中断事故连锁的进程,避免伤害的发生。   海因里希的理论有明显的不足,如它对事故致因连锁关系的描述过于绝对化、简单化。事实上,各个骨牌(因素)之间的连锁关系是复杂的、随机的。前面的牌倒下,后面的牌可能倒下,也可能不倒下。事故并不是全都造成伤害,不安全行为或不安全状态也并不是必然造成事故,等等。尽管如此,海因里希的事故因果连锁理论促进了事故致因理论的发展,成为事故研究科学化的先导,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2.博德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博德在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与现代安全观点更加吻合的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博德的事故因果连锁过程同样为五个因素,但每个因素的含义与海因里希的都有所不同。   第一,管理缺陷。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由于各种原因,完全依靠工程技术措施预防事故既不经济也不现实,只能通过完善安全管理工作,经过较大的努力,才能防止事故的发生。企业管理者必须认识到,只要生产没有实现本质安全化,就有发生事故及伤害的可能性,因此,安全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一环。   安全管理系统要随着生产的发展变化而不断调整完善,十全十美的管理系统不可能存在。由于安全管理上的缺陷,致使能够造成事故的其他原因出现。   第二,个人及工作条件的原因。这方面的原因是由于管理缺陷造成的。个人原因包括缺乏安全知识或技能,行为动机不正确,生理或心理有问题等;工作条件原因包括安全操作规程不健全,设备、材料不合适,以及存在温度、湿度、粉尘、气体、噪声、照明、工作场地状况(如打滑的地面、障碍物、不可靠支撑物)等有害作业环境因素。只有找出并控制这些原因,才能有效地防止后续原因的发生,从而防止事故的发生。   第三,直接原因。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是事故的直接原因。这种原因是安全管理中必须重点加以追究的原因。但是,直接原因只是一种表面现象,是深层次原因的表征。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停留在这种表面现象上,而要追究其背后隐藏的管理上的缺陷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从根本上杜绝事故的发生。   第四,事故。这里的事故被看做是人体或物体与超过其承受阈值的能量接触,或人体与妨碍正常生理活动的物质的接触。因此,防止事故就是防止接触。可以通过对装置、材料、工艺等的改进来防止能量的释放,或者操作者提高识别和回避危险的能力,佩带个人防护用具等来防止接触。   第五,损失。人员伤害及财物损坏统称为损失。人员伤害包括工伤、职业病、精神创伤等。   在许多情况下,可以采取恰当的措施使事故造成的损失最大限度地减小。例如,对受伤人员进行迅速正确地抢救,对设备进行抢修以及平时对有关人员进行应急训练等。   3.亚当斯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亚当斯提出了一种与博德事故因果连锁理论类似的因果连锁模型,该模型以表格的形式给出,见表2-1。   表2-1 亚当斯事故因果连锁模型     在该理论中,事故和损失因素与博德理论相似。这里把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称做现场失误,其目的在于提醒人们注意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的性质。   亚当斯理论的核心在于对现场失误的背后原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操作者的不安全行为及生产作业中的不安全状态等现场失误,是由于企业领导和安技人员的管理失误造成的。管理人员在管理工作中的差错或疏忽,企业领导人的决策失误,对企业经营管理及安全工作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管理失误又由企业管理体系中的问题所导致,这些问题包括:如何有组织地进行管理工作,确定怎样的管理目标,如何计划、如何实施等。管理体系反映了作为决策中心的领导人的信念、目标及规范,它决定各级管理人员安排工作的轻重缓急、工作基准及指导方针等重大问题。   4.北川彻三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前面几种事故因果连锁理论把考察的范围局限在企业内部。实际上,工业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很复杂的,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水平等诸多社会因素,对伤害事故的发生和预防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日本人北川彻三正是基于这种考虑,对海因里希的理论进行了一定的修正,提出了另一种事故因果连锁理论,见表2-2。   表2-2  北川彻三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在北川彻三的因果连锁理论中,基本原因中的各个因素,已经超出了企业安全工作的范围。但是,充分认识这些基本原因因素,对综合利用可能的科学技术、管理手段来改善间接原因因素,达到预防伤害事故发生的目的,是十分重要的。    2.3 能量意外转移理论   1.能量意外转移理论的概念   在生产过程中能量是必不可少的,人类利用能量做功以实现生产目的。人类为了利用能量做功,必须控制能量。在正常生产过程中,能量在各种约束和限制下,按照人们的意志流动、转换和做功。如果由于某种原因能量失去了控制,发生了异常或意外的释放,则称发生了事故。   如果意外释放的能量转移到人体,并且其能量超过了人体的承受能力,则人体将受到伤害。吉布森和哈登从能量的观点出发,曾经指出:人受伤害的原因只能是某种能量向人体的转移,而事故则是一种能量的异常或意外的释放。   能量的种类有许多,如动能、势能、电能、热能、化学能、原子能、辐射能、声能和生物能,等等。人受到伤害都可以归结为上述一种或若干种能量的异常或意外转移。麦克法兰特(Mc Farland)认为:“所有的伤害事故(或损坏事故)都是因为:①接触了超过机体组织(或结构)抵抗力的某种形式的过量的能量;②有机体与周围环境的正常能量交换受到了干扰(如窒息、淹溺等)。因而,各种形式的能量构成伤害的直接原因。”根据此观点,可以将能量引起的伤害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伤害是由于转移到人体的能量超过了局部或全身性损伤阈值而产生的。人体各部分对每一种能量的作用都有一定的抵抗能力,即有一定的伤害阈值。当人体某部位与某种能量接触时,能否受到伤害及伤害的严重程度如何,主要取决于作用于人体的能量大小。作用于人体的能量超过伤害阈值越多,造成伤害的可能性越大。例如,球形弹丸以4.9N的冲击力打击人体时,最多轻微地擦伤皮肤,而重物以68.9N的冲击力打击人的头部时,会造成头骨骨折。   第二类伤害则是由于影响局部或全身性能量交换引起的。例如,因物理因素或化学因素引起的窒息(如溺水、一氧化碳中毒等),因体温调节障碍引起的生理损害、局部组织损坏或死亡(如冻伤、冻死等)。   能量转移理论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是:在一定条件下,某种形式的能量能否产生人员伤害,除了与能量大小有关以外,还与人体接触能量的时间和频率、能量的集中程度、身体接触能量的部位等有关。   用能量转移的观点分析事故致因的基本方法是:首先确认某个系统内的所有能量源;然后确定可能遭受该能量伤害的人员,伤害的严重程度;进而确定控制该类能量异常或意外转移的方法。   能量转移理论与其他事故致因理论相比,具有两个主要优点:一是把各种能量对人体的伤害归结为伤亡事故的直接原因,从而决定了以对能量源及能量传送装置加以控制作为防止或减少伤害发生的最佳手段这一原则;二是依照该理论建立的对伤亡事故的统计分类,是一种可以全面概括、阐明伤亡事故类型和性质的统计分类方法。   能量转移理论的不足之处是:由于意外转移的机械能(动能和势能)是造成工业伤害的主要能量形式,这就使得按能量转移观点对伤亡事故进行统计分类的方法尽管具有理论上的优越性,然而在实际应用上却存在困难。它的实际应用尚有待于对机械能的分类作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以便对机械能造成的伤害进行分类。   2.应用能量意外转移理论预防伤亡事故   从能量意外转移的观点出发,预防伤亡事故就是防止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从而防止人体与过量的能量或危险物质接触。在工业生产中,经常采用的防止能量意外释放的措施有以下几种:   ①用较安全的能源替代危险大的能源。例如:用水力采煤代替爆破采煤;用液压动力代替电力等。   ②限制能量。例如:利用安全电压设备;降低设备的运转速度;限制露天爆破装药量等。   ③防止能量蓄积。例如:通过良好接地消除静电蓄积;采用通风系统控制易燃易爆气体的浓度等。   ④降低能量释放速度。例如:采用减振装置吸收冲击能量;使用防坠落安全网等。   ⑤开辟能量异常释放的渠道。例如:给电器安装良好的地线;在压力容器上设置安全阀等。   ⑥设置屏障。屏障是一些防止人体与能量接触的物体。屏障的设置有三种形式:第一,屏障被设置在能源上,如机械运动部件的防护罩、电器的外绝缘层、消声器、排风罩等;第二,屏障设置在人与能源之间,如安全围栏、防火门、防爆墙等;第三,由人员佩戴的屏障,即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帽、手套、防护服、口罩等。   ⑦从时间和空间上将人与能量隔离。例如:道路交通的信号灯;冲压设备的防护装置等。   ⑧设置警告信息。在很多情况下,能量作用于人体之前,并不能被人直接感知到,因此使用各种警告信息是十分必要的,如各种警告标志、声光报警器等。   以上措施往往几种同时使用,以确保安全。此外,这些措施也要尽早使用,做到防患于未然。      2.4 系统观点事故致因理论   这类事故理论都有一个基本的观点,即:人失误会导致事故,而人失误的发生是由于人对外界刺激(信息)的反应失误造成的。   1.威格里斯沃思模型   威格里斯沃思在1972年提出,人失误构成了所有类型事故的基础。他把人失误定义为“(人)错误地或不适当地响应一个外界刺激”。他认为:在生产操作过程中,各种各样的信息不断地作用于操作者的感官,给操作者以“刺激”。若操作者能对刺激作出正确的响应,事故就不会发生;反之,如果错误或不恰当地响应了一个刺激(人失误),就有可能出现危险。危险是否会带来伤害事故,则取决于一些随机因素。   威格里斯沃思的事故模型可以用图2-1中的 流程 快递问题件怎么处理流程河南自建厂房流程下载关于规范招聘需求审批流程制作流程表下载邮件下载流程设计 关系来表示。该模型绘出了人失误导致事故的一般模型。   图2-1 威格里斯沃思事故模型     2.瑟利模型   瑟利把事故的发生过程分为危险出现和危险释放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各自包括一组类似人的信息处理过程,即知觉、认识和行为响应过程。在危险出现阶段,如果人的信息处理的每个环节都正确,危险就能被消除或得到控制;反之,只要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使操作者直接面临危险。在危险释放阶段,如果人的信息处理过程的各个环节都是正确的,则虽然面临着已经显现出来的危险,但仍然可以避免危险释放出来,不会带来伤害或损害:反之,只要任何一个环节出错,危险就会转化成伤害或损害。瑟利模型见图2-2。   图2-2瑟利事故模型     由图2-2可以看出,两个阶段具有相类似的信息处理过程,每个过程均可被分解成6个方面的问题。下面以危险出现阶段为例,分别介绍这6个方面问题的含义。   第一个问题:对危险的出现有警告吗?这里警告的意思是指工作环境中是否存在安全运行状态和危险状态之间可被感觉到的差异。如果危险没有带来可被感知的差异,则会使人直接面临该危险。在生产实际中,危险即使存在,也并不一定直接显现出来。这一问题给我们的启示,就是要让不明显的危险状态充分显示出来,这往往要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和方法来实现。   第二个问题:感觉到了这警告吗?这个问题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人的感觉能力如何,如果人的感觉能力差,或者注意力在别处,那么即使有足够明显的警告信号,也可能未被察觉;二是环境对警告信号的“干扰”如何,如果干扰严重,则可能妨碍对危险信息的察觉和接受。根据这个问题得到的启示是:感觉能力存在个体差异,提高感觉能力要依靠经验和训练,同时训练也可以提高操作者抗干扰的能力;在干扰严重的场合,要采用能避开干扰的警告方式(如在噪声大的场所使用光信号或与噪声频率差别较大的声信号)或加大警告信号的强度。   第三个问题:认识到了这警告吗?这个问题问的是操作者在感觉到警告之后,是否理解了警告所包含的意义,即操作者将警告信息与自己头脑中已有的知识进行对比,从而识别出危险的存在。   第四个问题:知道如何避免危险吗?问的是操作者是否具备避免危险的行为响应的知识和技能。为了使这种知识和技能变得完善和系统,从而更有利于采取正确的行动,操作者应该接受相应的训练。   第五个问题:决定要采取行动吗?表面上看,这个问题无庸置疑,既然有危险,当然要采取行动。但在实际情况下,人们的行动是受各种动机中的主导动机驱使的,采取行动回避风险的“避险”动机往往与“趋利”动机(如省时、省力、多挣钱、享乐等)交织在一起。当趋利动机成为主导动机时,尽管认识到危险的存在,并且也知道如何避免危险,但操作者仍然会“心存侥幸”而不采取避险行动。   最后一个问题:能够避免危险吗?问的是操作者在作出采取行动的决定后,是否能迅速、敏捷、正确地作出行动上的反应。   上述六个问题中,前两个问题都是与人对信息的感觉有关的,第3-5个问题是与人的认识有关的,最后一个问题是与人的行为响应有关的。这6个问题涵盖了人的信息处理全过程并且反映了在此过程中有很多发生失误进而导致事故的机会。   瑟利模型适用于描述危险局面出现得较慢,如不及时改正则有可能发生事故的情况。对于描述发展迅速的事故,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3.劳伦斯模型   劳伦斯在威格里斯沃思和瑟利等人的人失误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对南非金矿中发生的事故的研究,于1974年提出了针对金矿企业以人失误为主因的事故模型见图2-3,该模型对一般矿山企业和其他企业中比较复杂的事故情况也普遍适用。   图2-3 劳伦斯事故模型     在生产过程中,当危险出现时,往往会产生某种形式的信息,向人们发出警告,如突然出现或不断扩大的裂缝、异常的声响、刺激性的烟气等。这种警告信息叫做初期警告。初期警告还包括各种安全监测设施发出的报警信号。如果没有初期警告就发生了事故,则往往是由于缺乏有效的监测手段,或者是管理人员事先没有提醒人们存在着危险因素,行为人在不知道危险存在的情况下发生的事故,属于管理失误造成的。   在发出了初期警告的情况下,行为人在接受、识别警告,或对警告作出反应等方面的失误都可能导致事故。   当行为人发生对危险估计不足的失误时,如果他还是采取了相应的行动,则仍然有可能避免事故;反之,如果他麻痹大意,既对危险估计不足,又不采取行动,则会导致事故的发生。这里,行为人如果是管理人员或指挥人员,则低估危险的后果将更加严重。   矿山生产作业往往是多人作业、连续作业。行为人在接受了初期警告、识别了警告并正确地估计了危险性之后,除了自己采取恰当的行动避免伤害事故外,还应该向其他人员发出警告,提醒他们采取防止事故的措施。这种警告叫做二次警告。其他人接到二次警告后,也应该按照正确的系列对警告加以响应。   劳伦斯模型适用于类似矿山生产的多人作业生产方式。在这种生产方式下,危险主要来自于自然环境,而人的控制能力相对有限,在许多情况下,人们惟一的对策是迅速撤离危险区域。因此,为了避免发生伤害事故,人们必须及时发现、正确评估危险,并采取恰当的行动。   2.5 其他理论 世界是在不断运动、变化着的,工业生产过程也在不断变化之中。针对客观世界的变化,我们的安全工作也要随之改进,以适应变化了的情况。如果管理者不能或没有及时地适应变化,则将发生管理失误;操作者不能或没有及时地适应变化,则将发生操作失误。外界条件的变化也会导致机械、设备等的故障,进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1.扰动起源事故理论   本尼尔认为,事故过程包含着一组相继发生的事件。这里,事件是指生产活动中某种发生了的事情,如一次瞬间或重大的情况变化,一次已经被避免的或导致另一事件发生的偶然事件等。因而,可以将生产活动看做是一个自觉或不自觉地指向某种预期的或意外的结果的事件链,它包含生产系统元素间的相互作用和变化着的外界的影响。由事件链组成的正常生产活动,是在一种自动调节的动态平衡中进行的,在事件的稳定运行中向预期的结果发展。   事件的发生必然是某人或某物引起的,如果把引起事件的人或物称为“行为者”,而其动作或运动称为“行为”,则可以用行为者及其行为来描述一个事件。在生产活动中,如果行为者的行为得当,则可以维持事件过程稳定地进行;否则,可能中断生产,甚至造成伤害事故。   生产系统的外界影响是经常变化的,可能偏离正常的或预期的情况。这里称外界影响的变化为“扰动”(Perturbation)。扰动将作用于行为者。产生扰动的事件称为起源事件。   当行为者能够适应不超过其承受能力的扰动时,生产活动可以维持动态平衡而不发生事故。如果其中的一个行为者不能适应这种扰动,则自动平衡过程被破坏,开始一个新的事件过程,即事故过程。该事件过程可能使某一行为者承受不了过量的能量而发生伤害或损害,这些伤害或损害事件可能依次引起其他变化或能量释放,作用于下一个行为者并使其承受过量的能量,发生连续的伤害或损害。当然,如果行为者能够承受冲击而不发生伤害或损害,则事件过程将继续进行。   综上所述,可以将事故看做由事件链中的扰动开始,以伤害或损害为结束的过程。这种事故理论也叫做“P理论”。图2-4为这种理论的示意图。   图2-4 扰动理论示意图     2.变化一失误理论   约翰逊认为:事故是由意外的能量释放引起的,这种能量释放的发生是由于管理者或操作者没有适应生产过程中物的或人的因素的变化,产生了计划错误或人为失误,从而导致不安全行为或不安全状态,破坏了对能量的屏蔽或控制,即发生了事故,由事故造成生产过程中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图2-5为约翰逊的变化一失误理论示意图。   图2-5 变化-失误理论     按照变化的观点,变化可引起人失误和物的故障,因此,变化被看做是一种潜在的事故致因,应该被尽早地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作为安全管理人员,应该对下述的一些变化给予足够的重视:   (1)企业外部社会环境的变化。企业外部社会环境,特别是国家政治或经济方针、政策的变化,对企业的经营理念、管理体制及员工心理等有较大影响,必然也会对安全管理造成影响。例如,从对新中国成立以后全国工业伤害事故发生状况的分析可以发现,在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两次大的社会变化时期,企业内部秩序被打乱,伤害事故均大幅度上升。   (2)企业内部的宏观变化和微观变化。宏观变化是指企业总体上的变化,如领导人的变更,经营目标的调整,职工大范围的调整,录用,生产计划的较大改变等。微观变化是指一些具体事物的改变,如供应商的变化,机器设备的工艺调整、维护等。   (3)计划内与计划外的变化.对于有计划进行的变化,应事先进行安全分析并采取安全措施;对于不是计划内的变化,一是要及时发现变化,二是要根据发现的变化采取正确的措施。   (4)实际的变化和潜在的变化。通过检查和观测可以发现实际存在着的变化;潜在的变化却不易发现,往往需要靠经验和分析研究才能发现。   (5)时间的变化。随着时间的流逝,人员对危险的戒备会逐渐松弛,设备、装置性能会逐渐劣化,这些变化与其他方面的变化相互作用,引起新的变化。   (6)技术上的变化。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或开始新工程、新项目时发生的变化,人们由于不熟悉而易发生失误。   (7)人员的变化。这里主要指员工心理、生理上的变化。人的变化往往不易掌握,因素也较复杂,需要认真观察和分析。   (8)劳动组织的变化。当劳动组织发生变化时,可能引起组织过程的混乱,如项目交接不好,造成工作不衔接或配合不良,进而导致操作失误和不安全行为的发生。   (9)操作规程的变化。新规程替换旧规程以后,往往要有一个逐渐适应和习惯的过程。   需要指出的是,在管理实践中,变化是不可避免的,也并不一定都是有害的,关键在于管理是否能够适应客观情况的变化。要及时发现和预测变化,并采取恰当的对策,做到顺应有利的变化,克服不利的变化。   约翰逊认为,事故的发生一般是多重原因造成的,包含着一系列的变化一失误连锁。从管理层次上看,有企业领导的失误,计划人员的失误、监督者的失误及操作者的失误等。该连锁的模型见图2-6。   图2-6 变化一失误连锁模型     2.6   事故预防 事故的发展可归纳为 3 个阶段:孕育阶段,人们可以感觉到它的存在,而不能指出它的具体形式;生长阶段,是由于基础原因的存在,出现管理缺陷,不安全状态和不安全行为得以发生,构成生产中事故的隐患阶段,此时,事故处于萌芽状态,人们可以具体指出它的存在;损失阶段,是生产中的危险因素被某些偶然事件触发而发生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阶段。安全工作的目的是要避免因事故而造成损失,因此要将事故消灭在孕育阶段和生长阶段。 2.6.1   事故金字塔 事故法则即事故的统计规律,又称 1∶29∶300 法则,同时也称为事故金字塔。即在每330 次事故中,会造成死亡重伤事故 1 次,轻伤、微伤事故 29 次,无伤事故 300 次。这一法则是美国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统计分析了 55 万起事故提出的,得到安全界的普遍认同。人们经常根据事故法则的比例关系绘制成三角形图,称为事故三角形,如图 2.12 所示。事故法则告诉人们,要消除 1 次死亡重伤事故以及 29 次轻伤事故,必须首先消除 300 次无伤事故。也就是说,防止灾害的关键,不在于防止伤害,而是要从根本上防止事故。所以,安全工作必须从基础抓起,如果基础安全工作做得不好,小事故不断,就很难避免大事故的发生。 图 2.12   事故三角形 上述事故法则是从一般事故统计中得出的规律,其绝对数字不一定适用于每一个行业事上述事故法则是从一般事故统计中得出的规律,其绝对数字不一定适用于每一个行业事故。因此,为了进行行业事故的预测和评价工作,有必要对行业事故的事故法则进行研究。有关学者曾对这一问题做过一些初步研究,对煤矿事故得出的结论如下: 对于采煤工作面所发生的顶板事故,其事故法则如下: 死亡 ∶ 重伤 ∶ 轻伤 ∶ 无伤 =1∶12∶200∶400 对于全部煤矿事故,事故法则如下: 死亡 ∶ 重伤 ∶ 轻伤 =1∶10∶300 2.6.2   事故预防的原则 综上所述,事故的发生有其规律,除了人类无法左右的自然因素造成的事故(如地震、山崩等)以外,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所发生的各种事故均可以预防。 事故的预防工作应该从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考虑,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如下: 1. 技术原则 在生产过程中,客观上存在的隐患是事故发生的前提。因此,要预防事故的发生,就需要针对危险隐患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进行治理。在采取有效技术措施进行治理的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如下: (1)消除潜在危险原则。即从本质上消除事故隐患,其基本做法是,以新的系统、新的技术和工艺代替旧的不安全的系统和工艺,从根本上消除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例如,用不可燃材料代替可燃材料,改进机器设备、消除人体操作对象和作业环境的危险因素,消除噪声、尘毒对工人的影响等,从而最大可能地保证生产过程的安全。 (2)降低潜在危险严重度等的设备原则。即在无法彻底消除危险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限制和减少危险程度。例如,手电钻工具采用双层绝缘措施,利用变压器降低回路电压,在高压容器中安装安全阀等。 (3)闭锁原则。在系统中通过一些原容器件的机器连锁或机电、电气互锁,作为保证安全的条件。例如,冲压机械的安全互锁器,电路中的自动保护器,煤矿上使用的瓦斯—电闭锁装置等。 (4)能量屏蔽原则。在人、物与危险源之间设置屏蔽,防止意外能量作用到人体和物体上,以保证人和设备的安全。例如,建筑高空作业的安全网、核反应堆的安全壳等都应起到保护作用。 (5)距离保护原则。当危险和有害因素的伤害作用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减弱时,应尽量使人与危险源距离远一些。例如,化工厂建立在远离居民区的地方,爆破时的危险距离控制等。 (6)个体保护原则。根据不同作业性质和条件,配备相应的保护用品及用具,以保护作业人员的安全与健康。例如,安全带、护心镜、绝缘手套等。 (7)警告、禁止信息原则。用光、声、色等其他标志作为传递组织和技术信息的目标,以保证安全。例如,警灯、警报器、安全标志、宣传画等。 此外,还有时间保护原则,薄弱环节原则,坚固性原则,代替作业人员原则等,可以根据需要,确定采取相关的预防事故的技术原则。 2. 组织管理原则 预防事故的发生,不仅要遵循上述的技术原则,而且还要在组织管理上采取相关的措施,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1)系统整体性原则。安全工作是一项具有系统性、整体性的工作,它涉及到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各方面。安全工作的整体性要体现出:有明确的工作目标,综合地考虑问题的原因,动态地认识安全状况;而且落实措施要有主次,要有效地抓住各个环节,并且能够适应变化的要求。 (2)计划性原则。安全工作要有计划和规划,近期的目标和长远的目标要协调进行。工作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财务的使用要按照规划进行,并且要有最终的评价,形成闭环的管理模式。 (3)效果性原则。安全工作的好坏,要通过最终成果的指标来衡量。但是,由于安全问题的特殊性,安全工作的成果既要考虑经济效益,又要考虑社会效益。正确认识和理解安全的效果性,是落实安全生产措施的重要前提。 (4)党政工团协调安全工作原则。党制定正确的安全生产方针和政策,教育干部和群众遵章守法,了解和解决工人的思想负担,把不安全行为变为安全行为。政府实行安全监察管理职责,不断改善劳动条件,提高企业生产的安全性。工会代表工人的利益,监督政府和企业把安全工作搞
本文档为【安全科学原理】,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68421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566KB
软件:Word
页数:29
分类:
上传时间:2011-10-24
浏览量: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