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浅析城市滨水带景观设计

浅析城市滨水带景观设计

举报
开通vip

浅析城市滨水带景观设计     浅析城市滨水带景观设计                  文/陶威在英文中滨水可以翻译为“waterffont”,在1991年版的《牛津英语词典》中对此词的解释为“与河流、湖泊、海洋毗邻的土地或建筑;城镇邻近水边的部分。城市滨水带是城市中一个特定的空间地段,指沿河流、海岸走向的带状空间及其周围的生物群落、土地和建筑,是城市向水域过度的区域。在进行规划设计时,应将这一地区作为整体全面考虑,以城市水域为中心,通过林荫步行道、自行车道、滨水绿带及景观小品、市政设施等将滨水区联系起来,保持水体岸线的连续性,而且也...

浅析城市滨水带景观设计
     浅析城市滨水带景观设计                  文/陶威在英文中滨水可以翻译为“waterffont”,在1991年版的《牛津英语词典》中对此词的解释为“与河流、湖泊、海洋毗邻的土地或建筑;城镇邻近水边的部分。城市滨水带是城市中一个特定的空间地段,指沿河流、海岸走向的带状空间及其周围的生物群落、土地和建筑,是城市向水域过度的区域。在进行规划设计时,应将这一地区作为整体全面考虑,以城市水域为中心,通过林荫步行道、自行车道、滨水绿带及景观小品、市政设施等将滨水区联系起来,保持水体岸线的连续性,而且也可以将郊外自然空气和凉风引入市区,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缓解城市热岛效应,营造出宜人的城市滨水生态环境。城市滨水带景观设计时遵循的一些理念1、创建优美的滨水人居环境景观处在城市居民新村附近的内河滨水开放空间,规划设计考虑为新村居民服务。这类滨水绿地的服务半径在500m之内,要求创建优美的滨水人居环境景观,提出“以人为本”的设计创意理念,并通过各种设计措施来达到目的。在滨水公共绿地空间中,设计按照人体行为工程学原理,安排多种健身设施与器具,创造舒适休闲建身空间环境。游步道宽1.2~1.5m,以便两个人相向步行,能宽松地通过在林荫下漫步。路面铺装应平坦,尽量在临水面安排铺装广场,设置较舒适的坐椅,让人近水观赏,游赏水景。要使这条绿带真正成为市民喜欢的公共场所,成为全体市民的公共财富。必须防止各种圈地现象,使市民不能进入。滨水区应提供多种形式的功能,如林荫步道、成片绿茵休憩场地、儿童娱乐区、广场、游艇码头、观景台、赏鱼区等,结合人们的各种活动组织室内外空间。点线面相结合。线一连续不断得以林荫道为主体的贯通脉络;点一一在这条线上的重点观景场所或被观景对象,如重点建筑、重点环境小品、古树;面一一在这条主线的周围扩展开的较大的活动绿化空间,如中心广场、公园等。这些市室外空间可与文化|生、娱乐性、服务性建筑相配合。在临水空间的建筑、街道的布局上,应注意留出能够快速容易到达滨水绿带的通道,便于人们前往进行各种活动。应注意形成风道引入水滨的大陆风,并根据交通量和盛行风向,使街道两层的建筑上部逐渐后退以扩大风道,降低污染和高温,丰富街道立面空间2、追求园林植物群体美景观,发挥大自然生态群落效应园林植物群体美,是现代风景园林美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是通过相近植物与同种植物按园林艺术美的韵律节奏与比例协调关系的组合布局,表现植物群体规模,以体现景观的气势雄伟,并且表现组合植物景观美。园林植物按生态规律布局,最大限度发挥植物自然生态群落效应,改善生态环境;并为城市输送大量氧气,成为“城市绿肺”,最大限度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在滨水植被设计方面,应增加植物的多样性。这种群落物种多样性大,适应性强,使城市野生动物适应的栖息场所。他们不仅在改善城市气候、维持生态平衡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而且为城市提供了多样性景观和娱乐场所。另外,增加软地面和植被覆盖率,种植高大乔木,以提供遮荫和减少热辐射。城市水滨的绿化应多采用自然化设计,植被的搭配—地被花草、低矮灌丛高大树木的层次的组合,应尽量符合自然植物群落的结构。在驳岸的处理上可以灵活考虑。根据不同的地段及使用要求,进行不同类型的驳岸设计,如自然型驳岸。生态型驳岸除了护堤防洪的基本功能外,还可治洪补枯,调节水位,增加水体的自净作用,同时生态驳岸对于河流生物过程同样起到重大作用。3、充分利用历史人文景观资源,展现滨水开放空间景观特色结合滨水区的传统建筑,发掘利用当地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形成历史人文景观。滨水区沿岸建筑的形式及风格对整个水域空间形态有很大影响。滨水区是向公共开放的界面,临界面建筑的密度和形式不能损坏城市景观轮廓线,并保持视觉上的通性。在滨水区适当降低建筑密度,注意建筑与周围环境的结合。建筑高度应进行总体的城市设计,并在沿岸布置适当观景场所,产生最佳景点,保证在观景点附近,能够形成较为优美、统一的建筑轮廓线,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建筑造型及风格也是滨水景观的重要因素。滨水区作为一个较为开敞的空间,沿岸建筑就是对这一空间进行限定的界面。当观者在较远的距离观看时,城市轮廓线往往成为最外层的公共轮廓线,时剪影式的,缺乏层次的;而当视距达到一定范围内,建筑轮廓的层次性便显得极为重要;在近一些视点往往使观者对建筑物的细部甚至广告、标识和环境小品都一览无余,城市两岸的景观不再局限于单纯的轮廓线。在大规模的城市滨水区更新改造和在开发过程中,还应充分尊重地域性特点,与文化内涵、风土人情和传统的滨水活动相结合,保护和突出建筑的形象特色,以人为本,让全社会成员都能共享滨水的乐趣和兴趣。由于城市滨水区场所意义内容多样,我们可以从生活的内容、社会背景、历史变迁、自然环境等众多因素中发掘,形成独具一格的滨水景观特色。4、根据亲水性的设计理念,创造各种亲水景观亲水是人类的特性;水是园林的灵魂。留恋与水天之间,徜徉在余辉之下无疑心旷神怡的大乐事。因此,充分展现人和水的景观关系,是滨水开放空间的又一设计理念。但很多城市的滨水区往往面临潮水、洪水的威胁,设有防洪堤、防洪墙等防洪公共设施。这些设施可采用不同高度临水台地的做法。芝加哥湖滨的断面示意,按淹没周期,分别设置了无建筑的低台地,允许临时建筑的中间台地和建有永久性建筑的高台地三个层次,有效解决了这个。5、利用自然地理生态资源营造滨水带景观在滨水开放空间中,有的地段对自然地理生态资源是可资利用、充分发掘,为风景旅游光事业服务。滨水区的自然地貌景观,都是自然历史遗留和演替形成的,经过人为加工整理、再生利用,形成著名自然地貌景观。还有一类滨水自然地貌景观,是大自然赋予的,要加以保护,才能永续利用——即滨水自然湿地景观。6、环境保护与生态化设计水的质量是滨水区开发的关键,很多城市的滨水区开发都是从河道清污、净化水质开始的。四川成都的府前河综合整治工程就是以防洪、治污、绿化、文化、安居、道路网六个子项实现、、环境三个目标的融合,形成了城市可持续的模式。由中、美、韩三国的水利、城建、环保、园林和家共同设计建造的活水公园,使一个以水的整治为主体的生态环保公园,受到污染的水从府南河抽取出来,经过公园的人工湿地系统进行自然生态净化处理,最后变为“达标”的活水回归河流,不仅丰富了府南河沿岸景观,而且促进生态环保概念在市民中的普及。城市滨水带景观设计的发展方向和趋势1.生态化趋势(1)水体护岸的生态化发展通过多年实践和向发达国家的学习,我国水体护岸设计有了极大的转变,由早期的水泥护岸、石砌护岸到自然化护岸,从真木桩、仿木桩护岸到现在的生态护岸。生态护岸的设计尊重水岸的自然形态,采用自然原有的材料,尽量创造自然的生态河堤。(2)河道形态向自然化靠拢城市河道的形态和断面设计方面,起初,城市河道尽可能裁弯取直,河道断面多为相同的矩形断面;岸边距离水面较远,且有护栏相隔离。目前,河道设计已逐渐向自然靠拢,将自然河道形态的特点通过设计手段加以精炼,并引入河道横截面设计中去。现在简单的矩形或梯形做法已逐渐被复式断面取代,使得河岸景观功能在枯水期、丰水期都可以合理开发利用。此外,双层河道断面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上层明河具有安全、休闲、亲水等功能,下层暗河具有泄洪、排涝功能。总之,根据地形特点设计河道线形,利用多变的河流断面,最大程度地横拟生态河道,已经成为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宗旨。(3)水体更新的生态化处理现在一种水质生态化更新与水体景观相结合的“水景观绿化”方法,已经在水景观的设计中得到广泛运用。水量方面,以前大面积盲目地填湖降低了湖泊的调蓄能力,造成城市原有降水和蓄排水之间的平衡关系被破坏,使城市在暴雨时极易发生内涝。如今设计师尽量保留城市水体、湿地,经过精心设计后与建筑环境有机结合的水体景观,不仅具有很好的景观价值,而且具有不可估量的生态价值。2人本化趋势(1)亲水空间的立体打造现代滨水景观设计更多地考虑“人与生俱来的亲水性”,将水体与人的精神需求紧密结合起来。以往的河岸设计只考虑防洪目的,建造高厚的堤岸,将人与水远远隔开,而在现在已经能够较好掌握河湖涨落特性的基础上,河岸设计也趋向亲水性。在亲水设计方式丰富多样的今天,设计师们对亲水空间的打造已不仅仅局限于色彩、造型和材料的运用,在岸线的立体化处理方面有着很好的发展。其中包括横向和纵向的立体处理:横向立体处理打破原有滨水岸线单一的结构模式,结合场地环境设置节点空间,通过广场或者景观节点丰富原有岸线的平面布局;纵向立体处理则是指利用岸线的高差,通过设立多级平台或台阶以及随水位变化的浮台等方式,丰富空间层次。(2)滨水景观设施的完善滨水景观设计中的人本化趋势还体现在另外两方面:1)更加注重人们在场地活动中的各种功能需要;2)加入对行为心理学的研究,体现人与场地、环境的和谐。随着法规的出台,设计师更注重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如残疾人坡道、残疾人卫生间以及盲道的设置等,以形成系统化的景观设施,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同时,一些滨水或是水上的休闲娱乐设施逐渐增多,不但在功能上满足了人们亲水的要求,在视觉形态上也增加了空间的丰富性和趣味性,形成城市滨水空间的开放性节点。它不再以滨水景观的附属出现在规划设计中,而成为了不可缺少的滨水景观节点。(3)滨水交通的合理规划步行交通的组织不再局限于以往的形式,而采用建筑酋层架空的柱廊,作为联系室内外的步行区,形成内外交融的空间组合:或设置临水空中走廊,形成多层次、立体化的人行网络,游人可自由地在高度不同的平面上往返,使步行空间更加活跃,并获得多层次、多视角的滨水景观。车行交通,以往城市的滨水区都设有与河道平行的车行道路,步行者很难便捷地到达滨水区。宽阔的街道和拥挤的车流截断了滨水区与城市的联系,也破坏了滨水区的空间完整性和环境品质。因此,现在设计师更着重于改善滨水区外围道路,加强道路绿化建设,形成过渡地带,减少过往车辆对滨水区的有害影响,并增加安全、便捷的过街通道,保证二者之间的紧密联系。(4)公众参与理念的深入城市滨水景观设计越来越强调反映公众意见,通常在前期调查阶段,将人的心理和行为特征调查作为重点,如调查滨水空间的利用目的是体育锻炼、休闲还是聚会活动,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3、多元化趋势(1)滨水景观的声光设计现在的景观设计师更注重环境对声音效果的塑造,对于植被的阻音、抗噪,对于广场的回音、混响以及对于水体的流动音效等,设计师都会有不同的侧重。这在以往的设计中很少涉及。灯光照明同时注重滨水景观的衬托,灯具的设置不再局限于岸上:也不再局限于静态:更不再局限于只通过灯具来表达效果,而是与景融为一体,结合声、光、电艺术综合表达。优美的音乐喷泉,壮观的水幕电影,还有大型电子显示屏,这些高科技产物已成为当今滨水景观设计中常见的运用元素。它们的运用和滨水景观的声学和灯光设计是分不开的。(2)滨水建筑和城市设计以往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着眼点只是在水面和岸线景观,而现在的设计师已经意识到,城市滨水区建筑群体的平面布置和空间布局,对营造良好的滨水景观也有重大意义。滨水区建筑布局要为建筑争取尽可能多的观水视线走廊。设计师将滨水地带建筑高度分区控制,并在建筑布局和建筑形体塑造时有意识地预留视觉廊道,既使建筑群体本身具有很好的层次感,又保证建筑物和滨水区之间的视线走廊通畅。中国古代的理水理念中国风景园林理水的特色说明自然的美往往不仅是引起人们生理上的视听美感,更主要是体现于理水的人文景观和意识形态的共鸣,与之相随则是来源于中华民族一向遵循的自然观中国园林理水是源于自然,高于自然。1、借自然之水古代园林,特别是大型皇家园林中的水,大多直接利用大自然的江河湖海或泉池。秦始皇所建兰池宫就是引渭水为池,上林苑也是引渭水为源。隋唐时代大型园林的理水在引水入园方面则更见完善。为了构成一个城市供水、游览乃至运输的诸多需求,而有“一引二凿”的理水、治水经营相结合的完整水系。宋代艮岳引景龙江之水构成雁池、大方沼、凤池等较大的水面,甚至创造了河湖、溪涧、潭瀑等诸多的自然水态于园中。南宋宫苑之水借引钱塘江和西湖之水。元代大内御苑太液池的水引自金河,并由此创造了万岁山蟠龙昂首喷水的人工喷泉形式。明清以来,除沿袭元代引永定河、金河、长河之水入宫苑三海之外,西郊的三山五园也无不引玉泉山的山泉及池沼之水为园。总之,园林之水,尤其是大型园林之水,都是引自大自然的水。即使在没有大的江河湖海之处,也是借用地下水形成的池沼水,而不是完全由人工集雨水而成的。2、仿自然之形理水的形式是与整个园林的面积、地形、地势等环境因素有关,但中国造园的因地制宜、造景随行以及建筑物布局比较灵巧、分散的特点,也是源于自然的一种倾向。在规整式的建筑群中的理水多为整形的湖池,以与建筑物相衬。但是即使是这种非自然式的池形,其池岸的砌石也仍然采用伸缩有致、高低错落的自然形式,甚至—条笔直的小溪流也在溪旁两边的叠石上下功夫,形成—条有曲有折,有宽有窄,池中植些水草的自然式溪流。至于园林内的各种水态,也是仿自大自然的水态,并借助于其他的园林自然物如山石、檀物等。园林造景如能仿自然之态,必是水与山、水与石之相依,而不能单以水论之。而从营造水景来说,更须有植物,尤其是耐冰湿及水生植物相配,才能构成完整的园景。3、引自然之象自然界的天象是丰富多彩的:日、月、星、光、阴、睛、雨、雾等都能被引入园林中来。如影娥池可以乘舟弄月影:网狮园中的月到风来厅;避暑山庄的日月同辉之景。而如果要使水景之美具有文化气息,更富诗情画意的话,就一定要因借一年四季的天气变换,也缺少不了大自然中的生物现象(植物、小动物)等而产生的形、色、声、光等,使水景更美。比如九寨沟的水乃至吉林的树挂也变成了离开水面的水景或水态的树景。可见水引自然之象就能产生四季的美景:春水绿如油,复听池蛙声,秋江红色半(树影),冬看雪挂松的极视听之娱的丰富多彩的水景。4、循自然之理从园林理水的形来看,任何的水都是有源的。中国人对水的欣赏并不止于水的形、色、声等外在美,而是能深入到水所体现的人生哲理的隐喻。无论江河湖海、潮瀑雨泉均能给人以“理”的联想与启示,而获得一种深层次的美育的感染与熏陶,这就是水的自然特性的体现。5、传自然之神自然界丰富多彩的水体是客观存在的物质,通过欣赏者的诗情画意,可以使水景出神入化,提升到更高的艺术境界,表现出一种神韵。中国传统园林许多水景理水都能传达大自然水景的形、色、声的神韵,如八音涧;而现代人工水景借助于高科技的力量几乎达到了“无所不能”的技艺水平,其广度和深度都大大超过了古代的理水。 -全文完-
本文档为【浅析城市滨水带景观设计】,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IT人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70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21-10-19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