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弯曲剪力图与弯矩图

A弯曲剪力图与弯矩图

举报
开通vip

A弯曲剪力图与弯矩图第7章弯曲强度(1)-剪力图与弯矩图工程力学(静力学与材料力学)第二篇材料力学返回总目录工程中的弯曲构件剪力方程与弯矩方程弯曲时截面的剪力和弯矩剪力图与弯矩图结论与讨论第7章A弯曲强度(1)-剪力图与弯矩图返回总目录工程中的弯曲构件第7章A弯曲强度(1)-剪力图与弯矩图返回工程中可以看作梁的杆件是很多的:桥式吊车的大梁可以简化为两端饺支的简支梁。在起吊重量(集中力FP)及大梁自身重量(均布载荷q)的作用下,大梁将发生弯曲。工程中的弯曲构件第7章A弯曲强度(1)-剪力图与弯矩图工程中可以看作梁的杆件是很...

A弯曲剪力图与弯矩图
第7章弯曲强度(1)-剪力图与弯矩图工程力学(静力学与材料力学)第二篇材料力学返回总目录工程中的弯曲构件剪力方程与弯矩方程弯曲时截面的剪力和弯矩剪力图与弯矩图结论与讨论第7章A弯曲强度(1)-剪力图与弯矩图返回总目录工程中的弯曲构件第7章A弯曲强度(1)-剪力图与弯矩图返回工程中可以看作梁的杆件是很多的:桥式吊车的大梁可以简化为两端饺支的简支梁。在起吊重量(集中力FP)及大梁自身重量(均布载荷q)的作用下,大梁将发生弯曲。工程中的弯曲构件第7章A弯曲强度(1)-剪力图与弯矩图工程中可以看作梁的杆件是很多的:石油、化工设备中各种直立式反应塔,底部与地面固定成一体,因此,可以简化为一端固定的悬臂梁。在风力载荷作用下,反应塔将发生弯曲变形。工程中的弯曲构件第7章A弯曲强度(1)-剪力图与弯矩图弯曲时截面的剪力和弯矩第7章A弯曲强度(1)-剪力图与弯矩图返回梁的内力及其与外力的相互关系应用平衡的概念和截面法,不仅可以确定梁上任意横截面上的内力——剪力和弯矩,而且可以确定剪力和弯矩沿梁长度方向的变化规律。平衡包括:整体平衡和局部平衡。第7章A弯曲强度(1)-剪力图与弯矩图刚体平衡概念的扩展和延伸:总体平衡,则其任何局部也必然是平衡的。总体平衡与局部平衡的概念梁的内力及其与外力的相互关系第7章A弯曲强度(1)-剪力图与弯矩图刚体平衡概念的扩展和延伸:总体平衡,则其任何局部也必然是平衡的。总体平衡与局部平衡的概念梁的内力及其与外力的相互关系第7章A弯曲强度(1)-剪力图与弯矩图应用截面法可以确定杆件任意横截面上的内力分量用假想截面从所要求的截面处将杆截为两部分考察其中任意一部分的平衡由平衡方程求得横截面的内力分量FQM梁的内力及其与外力的相互关系第7章A弯曲强度(1)-剪力图与弯矩图所谓剪力和弯矩变化规律是指表示剪力和弯矩变化的函数或变化的图线。这表明,如果在两个外力作用点之间的梁上没有其他外力作用,则这一段梁所有横截面上的剪力和弯矩可以用同一个数学方程或者同一图线描述。梁的内力及其与外力的相互关系第7章A弯曲强度(1)-剪力图与弯矩图描述内力变化规律有两种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1.数学方程——剪力方程与弯矩方程;2.图形——剪力图与弯矩图。两种描述方法都要:1.确定变化区间;2.遵循正负号规则。梁的内力及其与外力的相互关系第7章A弯曲强度(1)-剪力图与弯矩图根据以上分析,在一段杆上,内力按某一种函数规律变化,这一段杆的两个端截面称为控制面(controlcross-section)。据此,下列截面均可为控制面:集中力作用点的两侧截面;集中力偶作用点的两侧截面;均布载荷(集度相同)起点和终点处的截面。变化区间——控制面梁的内力及其与外力的相互关系第7章A弯曲强度(1)-剪力图与弯矩图外力规律发生变化截面——集中力、集中力偶作用点、分布荷载的起点和终点处的横截面。变化区间——控制面梁的内力及其与外力的相互关系第7章A弯曲强度(1)-剪力图与弯矩图剪力与弯矩的正负号规则弯矩M的确定:使梁产生上凹、下凸变形的弯矩为正;反之为负。梁的内力及其与外力的相互关系第7章A弯曲强度(1)-剪力图与弯矩图FQFQ梁的内力及其与外力的相互关系第7章A弯曲强度(1)-剪力图与弯矩图剪力FQ的确定:使截开部分杆件产生顺时针方向转动者为正;逆时针方向转动者为负。剪力方程与弯矩方程第7章A弯曲强度(1)-剪力图与弯矩图返回剪力方程与弯矩方程指定横截面上弯矩和剪力的确定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的建立第7章A弯曲强度(1)-剪力图与弯矩图指定横截面上弯矩和剪力的确定剪力方程与弯矩方程第7章A弯曲强度(1)-剪力图与弯矩图应用截面法确定某一指定横截面上的剪力和弯矩,首先,需要用假想横截面从指定横截面处将梁截为两部分。然后,考察其中任意一部分的受力,由平衡条件,即可得到该截面上的剪力和弯矩。剪力方程与弯矩方程第7章A弯曲强度(1)-剪力图与弯矩图剪力方程与弯矩方程第7章A弯曲强度(1)-剪力图与弯矩图FPll例题1ABCD一端固定另一端自由的梁,称为悬臂梁(cantileverbeam)。梁承受集中力FP及集中力偶MO的作用。MO=2FPl试确定:截面C及截面D上的剪力和弯矩。C、D截面与加力点无限接近。剪力方程与弯矩方程第7章A弯曲强度(1)-剪力图与弯矩图FPFPllABCDMO=2FPl解:1.应用静力学平衡方程确定固定端的约束力。2.应用截面法确定C截面上的内力分量用假想截面将梁C截面处截开,以左边部分为平衡对象。因为外力与梁轴线都在同一平面内,而且没有沿杆件轴线方向的外力作用,所以横截面上没有轴力和扭矩,只有剪力和弯矩两种内力分量。MA=0AClFPMA=0剪力方程与弯矩方程第7章A弯曲强度(1)-剪力图与弯矩图FQCMCFPMA=0FPllABCDMO=2FPl解:2.应用截面法确定C截面上的内力分量CAFPlMA=0假设截开横截面上的剪力和弯矩均为正方向。根据截开的局部平衡建立平衡方程:所得结果均为正值,这表明所假设的C截面上的剪力和弯矩的正方向是正确的。剪力方程与弯矩方程第7章A弯曲强度(1)-剪力图与弯矩图FPMA=0FPllABCDMO=2FPl解:3.应用截面法确定D截面上的内力分量AFPMA=0llMO=2FPlD用假想截面将梁D截面处截开,以左边部分为平衡对象。剪力方程与弯矩方程第7章A弯曲强度(1)-剪力图与弯矩图FPMA=0FPllABCDMO=2FPl解:3.应用截面法确定D截面上的内力分量假设截开横截面上的剪力和弯矩均为正方向。根据截开的局部平衡建立平衡方程:因为D截面无限接近B截面,所以式中MDFQDAFPMA=0llMO=2FPlD剪力方程与弯矩方程第7章A弯曲强度(1)-剪力图与弯矩图解:4.讨论本例中所选择的研究对象都是C、D截面以左部分梁,因而需要首先确定左端的约束力。如果以C、D截面以右部分梁作为平衡对象,则无需确定约束力,计算过程会更简单。FPMA=0FPllABCDMO=2FPl例题1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的建立剪力方程与弯矩方程第7章A弯曲强度(1)-剪力图与弯矩图为了建立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必须首先建立Oxy坐标系,其中O为坐标原点,x坐标轴与梁的轴线一致,坐标原点O一般取在梁的左端,x坐标轴的正方向自左至右,y坐标轴铅垂向上。建立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时,需要根据梁上的外力(包括载荷和约束力)作用状况,确定控制面,从而确定要不要分段,以及分几段建立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确定了分段之后,首先,在每一段中任意取一横截面,假设这一横截面的坐标为x;然后从这一横截面处将梁截开,并假设所截开的横截面上的剪力FQ(x)和弯矩M(x)都是正方向;最后分别应用力的平衡方程和力矩的平衡方程,即可得到剪力FQ(x)和弯矩M(x)的表达式,这就是所要求的剪力方程FQ(x)和弯矩方程M(x)。剪力方程与弯矩方程第7章A弯曲强度(1)-剪力图与弯矩图建立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的方法与过程,实际上与前面所介绍的确定指定横截面上的剪力和弯矩的方法和过程是相似的,所不同的,现在的指定横截面是坐标为x的横截面。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中,x是变量,而FQ(x)和M(x)则是x的函数。剪力方程与弯矩方程第7章A弯曲强度(1)-剪力图与弯矩图剪力方程与弯矩方程第7章A弯曲强度(1)-剪力图与弯矩图例题2悬臂梁在B、C两处分别承受集中力FP和集中力偶M=2FPl的作用。梁的全长为2l。试写出:梁的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FPllABCMO=2FPl剪力方程与弯矩方程第7章A弯曲强度(1)-剪力图与弯矩图解:1.确定控制面和分段本例将通过考察截开截面的右边部分平衡建立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因此可以不必确定左端的约束力。2.建立Oxy坐标系以梁的左端A为坐标原点,建立Oxy坐标系。由于梁在固定端A处作用有约束力、自由端B处作用有集中力、中点C处作用有集中力偶,所以,截面A、B、C均为控制面。因此,需要分为AC和CB两段建立剪力和弯矩方程。FPllABMO=2FPlCOyx剪力方程与弯矩方程第7章A弯曲强度(1)-剪力图与弯矩图解:3.建立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FPllABMO=2FPlOyxCx1x2在AC和CB两段分别以坐标为x1和x2的横截面将梁截开,并在截开的横截面上,假设剪力FQ(x1)、FQ(x2)和弯矩M(x1)、M(x2)都是正方向,然后考察截开的右边部分梁的平衡,由平衡方程即可确定所需要的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剪力方程与弯矩方程第7章A弯曲强度(1)-剪力图与弯矩图解:3.建立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FQ(x)M(x)对于AC段梁的剪力和弯矩方程,在x1处截开后,考察右边部分的平衡。FPllABMO=2FPlOyxCFPMO=2FPll2l-x1CB根据平衡方程x1剪力方程与弯矩方程第7章A弯曲强度(1)-剪力图与弯矩图解:3.建立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得到AC段的剪力方程与弯矩方程:FQ(x1)M(x1)FPMO=2FPll2l-x1CB剪力方程与弯矩方程第7章A弯曲强度(1)-剪力图与弯矩图FQ(x2)M(x2)解:3.建立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得到CB段的剪力方程与弯矩方程:FPllABMO=2FPlOyxCFP2l-x2B上述结果表明,AC段和CB段的剪力方程是相同的;弯矩方程不同,但都是x的线性函数。对于CB段梁的剪力和弯矩方程,在x2处截开后,考察右边部分的平衡。根据平衡方程x2一端为固定铰链支座、另一端为辊轴支座的梁,称为简支梁(simplesupportedbeam)。梁上承受集度为q的均布载荷作用,梁的长度为2l。试写出:该梁的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qllBAC例题3剪力方程与弯矩方程第7章A弯曲强度(1)-剪力图与弯矩图解:1.确定约束力llBACqFRBFRA因为只有铅垂方向的外力,所以支座A的水平约束力等于零。又因为梁的结构及受力都是对称的,故支座A与支座B处铅垂方向的约束力相同。于是,根据平衡条件不难求得:剪力方程与弯矩方程第7章A弯曲强度(1)-剪力图与弯矩图Oyx解:2.确定控制面和分段因为梁上只作用有连续分布载荷(载荷集度没有突变),没有集中力和集中力偶的作用,所以,从A到B梁的横截面上的剪力和弯矩可以分别用一个方程描述,因而无需分段建立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llBACqFRBFRA3.建立Oxy坐标系以梁的左端A为坐标原点,建立Oxy坐标系,剪力方程与弯矩方程第7章A弯曲强度(1)-剪力图与弯矩图xxFRAFQ(x)M(x)OyxllBACqFRBFRA解:4.确定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由左段梁的平衡条件以A、B之间坐标为x的任意截面为假想截面,将梁截开,取左段为研究对象,在截开的截面上标出剪力FQ(x)和弯矩M(x)的正方向。剪力方程与弯矩方程第7章A弯曲强度(1)-剪力图与弯矩图OyxllBACqFRBFRA解:4.确定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由左段梁的平衡条件得到梁的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分别为这一结果表明,梁上的剪力方程是x的线性函数;弯矩方程是x的二次函数。xFQ(x)M(x)FRA剪力方程与弯矩方程第7章A弯曲强度(1)-剪力图与弯矩图剪力图与弯矩图第7章A弯曲强度(1)-剪力图与弯矩图返回梁的横截面上剪力FQ和弯矩M两种内力分量。表示剪力和弯矩沿梁轴线方向变化的图形,分别称为剪力图(diagramofshearingforces)和弯矩图(diagramofbendingmoment)。剪力图与弯矩图第7章A弯曲强度(1)-剪力图与弯矩图绘制剪力图和弯矩图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根据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在FQ-x和M-x坐标系中首先标出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定义域两个端点的剪力值和弯矩值,得到相应的点;然后按照剪力和弯矩方程的类型,绘制出相应的图线,便得到所需要的剪力图与弯矩图。载荷集度、剪力、弯矩之间的微分关系第7章A弯曲强度(1)-剪力图与弯矩图剪力图与弯矩图的绘制方法与轴力图和扭矩图大体相似,但略有差异。主要步骤如下:根据载荷及约束力的作用位置,确定控制面。应用截面法确定控制面上的剪力和弯矩数值(假定剪力和弯矩都为正方向)。建立FQ-x和M–x坐标系,并将控制面上的剪力和弯矩值标在相应的坐标系中。建立各段的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剪力图与弯矩图第7章A弯曲强度(1)-剪力图与弯矩图根据各段的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在分段控制面之间绘制的剪力图和弯矩图。绘制剪力图和弯矩图的第二种方法是:先在FQ-x和M-x坐标系中标出控制面上的剪力和弯矩数值,然后应用载荷集度、剪力、弯矩之间的微分关系,确定控制面之间的剪力和弯矩图线的形状,因而无需首先建立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载荷集度、剪力、弯矩之间的微分关系第7章A弯曲强度(1)-剪力图与弯矩图第二种方法参见结论与讨论部分内容,我们不作要求解:取轴x与梁的轴线重合,坐标原点取在梁的左端。以坐标x表示横截面的位置。只要求得x处横截面上的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即可画出其弯矩剪力图。试作图示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xqlxAB例题4根据左段分离体的平衡条件便可列出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有FS(x)=-qx(0≤x<l)M(x)=-qx2/2(0≤x<l)由此可根据方程作图,剪力为x的一次函数,即剪力图为一斜直线,而弯矩则为x的二次函数,弯矩图为二次抛物线。FSOxqlxM2ql2Ol/2ql2/8xqlxAB右图所示为一受满布均布荷载的简支梁,试作剪力图和弯矩图。解:此梁的支座约束力根据对称性可知:FA=FB=ql/2梁的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分别为FS(x)=ql/2-qx(0<x<l)M(x)=qlx/2-qx2/2(0<x<l)qlABxFAFB例题5FSql/2ql/2xMxql2/8qlABxFAFB图示为一受集中荷载F作用的简支梁。试作其剪力图和弯矩图。解:根据整体平衡,求得支座约束力FA=Fb/l,FB=Fa/l梁上的集中荷载将梁分为AC和CB两段,根据每段内任意横截面左侧分离体的受力图容易看出,两段的内力方程不会相同。FAFS(x)M(x)FFAFS(x)M(x)lABxFAFBabFCx例题6AC段:CB段:FS(x)=FA=Fb/lM(x)=Fbx/l(0<x<a)(0≤x≤a)FS(x)=Fb/l-F=-Fa/l(a<x<l)M(x)=Fbx/l-F(x-a)=Fa(l-x)/l(a≤x≤L)FAFS(x)M(x)FFAFS(x)M(x)lABxFAFBabFCx例题6xFSFb/lFa/lxMFab/lAC段:CB段:FS(x)=FA=Fb/lM(x)=Fbx/l(0<x<a)(0≤x≤a)FS(x)=Fb/l-F=-Fa/l(a<x<l)M(x)=Fbx/l-F(x-a)=Fa(l-x)/l(a≤x≤L)lABxFAFBabFCx例题6结论与讨论第7章A弯曲强度(1)-剪力图与弯矩图返回载荷集度、剪力、弯矩之间的微分关系第7章A弯曲强度(1)-剪力图与弯矩图返回这一部分在教材的结论和讨论部分,我们不作要求根据相距dx的两个横截面截取微段的平衡,可以得到载荷集度、剪力、弯矩之间存在下列的微分关系:载荷集度、剪力、弯矩之间的微分关系第7章A弯曲强度(1)-剪力图与弯矩图将FQ(x)对x求一次导数,将M(x)对x求一次和二次导数,得到OyxllBACqFRBFRA载荷集度、剪力、弯矩之间的微分关系第7章A弯曲强度(1)-剪力图与弯矩图式中等号右边的负号,是由于作用在梁上的均布载荷是向下的。因此规定:对于向上的均布载荷,微分关系式中的载荷集度q为正值;对于向下的均布载荷,载荷集度q为负值。载荷集度、剪力、弯矩之间的微分关系第7章A弯曲强度(1)-剪力图与弯矩图上述微分关系,也说明剪力图和弯矩图图线的几何形状与作用在梁上的载荷集度有关。载荷集度、剪力、弯矩之间的微分关系第7章A弯曲强度(1)-剪力图与弯矩图剪力图的斜率等于作用在梁上的均布载荷集度;弯矩图在某一点处的斜率等于对应截面处剪力的数值。如果一段梁上没有分布载荷作用,即q=0,这一段梁上剪力的一阶导数等于零,弯矩的一阶导数等于常数,因此,这一段梁的剪力图为平行于x轴的水平直线;弯矩图为斜直线。如果一段梁上作用有均布载荷,即q=常数,这一段梁上剪力的一阶导数等于常数,弯矩的一阶导数为x的线性函数,因此,这一段梁的剪力图为斜直线;弯矩图为二次抛物线。弯矩图二次抛物线的凸凹性与载荷集度q的正负有关:当q为正(向上)时,抛物线为凹曲线,凹的方向与M坐标正方向一致,:当q为负(向下)时,抛物线为凸曲线,凸的方向与M坐标正方向一致。载荷集度、剪力、弯矩之间的微分关系第7章A弯曲强度(1)-剪力图与弯矩图FA简支梁受力的大小和方向如图所示。例题71kN.m2kN1.5m1.5m1.5m试画出:其剪力图和弯矩图,并确定剪力和弯矩绝对值的最大值。解:1.确定约束力求得A、B两处的约束力FRA=0.89kN,FRF=1.11kNFRAFRF根据力矩平衡方程剪力图与弯矩图第7章A弯曲强度(1)-剪力图与弯矩图解:2.确定控制面在集中力和集中力偶作用处的两侧截面以及支座反力内侧截面均为控制面,即A、B、C、D、E、F各截面均为控制面。3.建立坐标系建立FQ-x和M-x坐标系。xFQ/kNOxM/kN.mOBCDEFA1kN.m2kN1.5m1.5m1.5mFRFFRA剪力图与弯矩图第7章A弯曲强度(1)-剪力图与弯矩图5.根据微分关系连图线因为梁上无分布载荷作用,所以剪力FQ图形均为平行于x轴的直线。xFQ/kNOxM/kN.mO解:4.应用截面法确定控制面上的剪力和弯矩值,并将其标在FQ-x和M-x坐标系中。1.11f0.89dd,e1.665f0b1.3351.11eb0.89,ca0a0.89FA1kN.m2kN1.5m1.5m1.5mFRFBCDEFRA弯矩M图形均为斜直线。于是,顺序连接FQ-x和M-x坐标系中的a、b、c、d、e、f各点,便得到梁的剪力图与弯矩图。剪力图与弯矩图第7章A弯曲强度(1)-剪力图与弯矩图c0.335xFQ/kNOxM/kN.mO1.11f0.89dd,e1.665f0b1.3351.11eb0.89,ca0a0.89FA1kN.m2kN1.5m1.5m1.5mFRFBCDEFRAc0.3355.确定剪力与弯矩的最大绝对值从图中不难得到剪力与弯矩的绝对值的最大值分别为(发生在EF段)(发生在D、E截面上)剪力图与弯矩图第7章A弯曲强度(1)-剪力图与弯矩图从所得到的剪力图和弯矩图中不难看出AB段与CD段的剪力相等,因而这两段内的弯矩图具有相同的斜率。此外,在集中力作用点两侧截面上的剪力是不相等的,而在集中力偶作用处两侧截面上的弯矩是不相等的,其差值分别为集中力与集中力偶的数值,这是维持DE小段和BC小段梁的平衡所必需的。建议大家自行验证。剪力图与弯矩图第7章A弯曲强度(1)-剪力图与弯矩图xFQ/kNOxM/kN.mO1.11f0.89dd,e1.665f0b1.3351.11eb0.89,ca0a0.89FA1kN.m2kN1.5m1.5m1.5mFRFBCDEFRAc0.335例题8qBADa4aqaFAyFBy梁由一个固定铰链支座和一个辊轴支座所支承,但是梁的一端向外伸出,这种梁称为外伸梁(overhangingbeam)。梁的受力以及各部分尺寸均示于图中。试画出:其剪力图和弯矩图,并确定剪力和弯矩绝对值的最大值。解:1.确定约束力根据梁的整体平衡,由求得A、F两处的约束力剪力图与弯矩图第7章A弯曲强度(1)-剪力图与弯矩图qBADa4aqaFAyFByCOxFQOxM解:2.确定控制面由于AB段上作用有连续分布载荷,故A、B两个截面为控制面,约束力FBy右侧的C截面,以及集中力qa左侧的D截面,也都是控制面。3.建立坐标系建立FQ-x和M-x坐标系剪力图与弯矩图第7章A弯曲强度(1)-剪力图与弯矩图qaqBADa4aFAyFBy9qa/4a7qa/4bdqacqaab,cqa2解:4.确定控制面上的剪力和弯矩值,并将其标在FQ-x和M-x坐标系中。剪力图与弯矩图第7章A弯曲强度(1)-剪力图与弯矩图OxFQOxMdqaqBADa4aFAyFBy5.根据微分关系连图线对于剪力图:在AB段上,因有均布载荷作用,剪力图为一斜直线,于是连接a、b两点,即得这一段的剪力图;在CD段,因无分布载荷作用,故剪力图为平行于x轴的直线,由连接c、d二点而得,或者由其中任一点作平行于x轴的直线而得到。剪力图与弯矩图第7章A弯曲强度(1)-剪力图与弯矩图9qa/4a7qa/4bdqacqaab,cqa2OxFQOxMd5.根据微分关系连图线对于弯矩图:在AB段上,因有均布载荷作用,图形为二次抛物线。又因为q向下为负,弯矩图为凸向M坐标正方向的抛物线。于是,AB段内弯矩图的形状便大致确定。为了确定曲线的位置,除AB段上两个控制面上弯矩数值外,还需要确定在这一段内二次抛物线有没有极值点,以及极值点的位置和极值点的弯矩数值。从剪力图上可以看出,在e点剪力为零。剪力图与弯矩图第7章A弯曲强度(1)-剪力图与弯矩图eeEqaqBADa4aFAyFBy9qa/4a7qa/4bdqacqaab,cqa2OxFQOxMdqAExE6.确定弯矩图极值点的位置81qa2/32剪力图与弯矩图第7章A弯曲强度(1)-剪力图与弯矩图eeEqaqBADa4aFAyFBy9qa/4a7qa/4bdqacqaab,cqa2OxFQOxMd7.确定剪力与弯矩的最大绝对值从图中不难得到剪力与弯矩的绝对值的最大值分别为剪力图与弯矩图第7章A弯曲强度(1)-剪力图与弯矩图81qa2/32eeEqaqBADa4aFAyFBy9qa/4a7qa/4bdqacqaab,cqa2OxFQOxMd注意到在右边支座处,由于有约束力的作用,该处剪力图有突变(支座两侧截面剪力不等),弯矩图在该处出现折点(弯矩图的曲线段在该处的切线斜率不等于斜直线cd的斜率)。剪力图与弯矩图第7章A弯曲强度(1)-剪力图与弯矩图81qa2/32eeEqaqBADa4aFAyFBy9qa/4a7qa/4bdqacqaab,cqa2OxFQOxMd剪力图与弯矩图的绘制方法小结:根据载荷及约束力的作用位置,确定控制面。应用截面法确定控制面上的剪力和弯矩数值(假定剪力和弯矩都为正方向)。建立FQ一x和M一x坐标系,并将控制面上的剪力和弯矩值标在相应的坐标系中。应用平衡微分方程确定各段控制面之间的剪力图和弯矩图的形状,进而画出剪力图与弯矩图。剪力图与弯矩图第7章A弯曲强度(1)-剪力图与弯矩图dxxFQFQ+dFQMM+dMq(x)考察dx微段的受力与平衡剪力、弯矩与载荷集度之间微分关系的证明Oxydx结论与讨论第7章A弯曲强度(1)-剪力图与弯矩图ΣFy=0:ΣMC=0:剪力、弯矩与载荷集度之间微分关系的证明FQFQ+dFQMM+dMq(x)dxCOxy结论与讨论第7章A弯曲强度(1)-剪力图与弯矩图略去高阶项,得到此即适用于所有平面载荷作用情形的平衡微分方程。根据上述微分方程,由载荷变化规律,即可推知内力FQ、M的变化规律。ΣFy=0:ΣMC=0:剪力、弯矩与载荷集度之间微分关系的证明结论与讨论第7章A弯曲强度(1)-剪力图与弯矩图根据上述微分方程,由载荷变化规律,即可推知内力FQ、M的变化规律。例如,如果两个相邻控制面之间没有外部载荷,则有平行于x轴的直线斜直线剪力、弯矩与载荷集度之间微分关系的证明结论与讨论第7章A弯曲强度(1)-剪力图与弯矩图根据上述微分方程,由载荷变化规律,即可推知内力FQ、M的变化规律。例如,如果两个相邻控制面之间作用有均匀分布载荷,则有斜直线抛物线剪力、弯矩与载荷集度之间微分关系的证明结论与讨论第7章A弯曲强度(1)-剪力图与弯矩图
本文档为【A弯曲剪力图与弯矩图】,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机构认证用户
希望图文
公司秉着用户至上的原则服务好每一位客户,专注课件、范文、教案设计制作
格式:ppt
大小:3M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78
分类:其他高等教育
上传时间:2022-05-05
浏览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