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肢动物门Arthropoda

肢动物门Arthropoda

举报
开通vip

肢动物门Arthropoda第七章节肢动物门Arthpropoda第七章节肢动物门第一节概述第二节三叶虫纲(Trilobita)1门类最庞大,占现生动物的85%,如虾、蜘蛛、蚊子、苍蝇等。节肢动物是由环节动物发展来的一个比较高级的无脊椎动物类别,无论种类和数量都占统治地位。2身体多呈左右对称,分节,具三胚层及真体腔,体节进一步分化,主要器官向前集中。整个身躯又分为头、胸、腹三部,或头胸部和腹部,各部包括若干体节,每个体节具一对分节的附肢,因而得名。附肢分节。第一节概述3身体被以几丁质甲壳,支持软体,附着肌肉,御敌和保持体内水分,因而才有可能进...

肢动物门Arthropoda
第七章节肢动物门Arthpropoda第七章节肢动物门第一节概述第二节三叶虫纲(Trilobita)1门类最庞大,占现生动物的85%,如虾、蜘蛛、蚊子、苍蝇等。节肢动物是由环节动物发展来的一个比较高级的无脊椎动物类别,无论种类和数量都占统治地位。2身体多呈左右对称,分节,具三胚层及真体腔,体节进一步分化,主要器官向前集中。整个身躯又分为头、胸、腹三部,或头胸部和腹部,各部包括若干体节,每个体节具一对分节的附肢,因而得名。附肢分节。第一节概述3身体被以几丁质甲壳,支持软体,附着肌肉,御敌和保持体内水分,因而才有可能进入空中和干燥的陆地上生活,有时在几丁质中还加入碳酸钙和磷酸钙,使甲壳更坚固。甲壳虽然是节肢动物比环节动物进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可是它又限制虫体的增长、发育,因此只有借助于周期性的蜕壳进行生长。4神经系统发育,具有脑、眼等高级器官,能主动地适应外部世界。另外还有心脏、血液、鳃、气管和肺等器官。5节肢动物由于辐射适应而得到广阔的发展,既可在水中生活,又可在干燥的陆地和空中生活。生态领域极广,几乎遍布所有生态领域,部分寄生。6分类非常复杂,共有九大超纲:三叶虫超纲、有鳌肢超纲、坚角蛛超纲、甲壳超纲、多足超纲、六足超纲、有爪超纲、五口超纲、慢步超纲等。第二节三叶虫纲(Trilobita)一特点1三叶虫是节肢动物门中已绝灭的一个纲,仅在古生代的海洋中生活。2身体扁平,背部被以坚固的甲壳,成份以碳酸钙和磷酸钙为主。腹侧为柔软的腹膜和附肢。3背甲被两条背沟纵分为一个轴叶和两个肋叶,因而得名。自前而后又横分为头部、胸部和尾部。通常长3-10cm,最小不及5mm,最大可达70cm。4背甲分为若干节,头部和尾部的节与节之间彼此愈合成为一块板,因此常常保存完整。胸节常常分散保存。5个体通常长3~10厘米,小者不及6毫米,大者可达30厘米。6浅海底栖为主,也有浮游和游泳类型7寒武纪至二叠纪,寒武纪是三叶虫的时代,二叠纪末期绝灭。二背甲构造(一)头甲是分类和属、种划分的主要依据,多呈半椭圆形,中间有隆起的头鞍和颈环,其余称颊部。颊部中央常具眼和眼叶,在多数三叶虫中通过眼的内侧与眼叶之间有一对狭缝切穿颊面,将头部分为头盖和活动颊。主要构造有:头鞍、面线、眼、头盖1头鞍是头部中间隆起部分,两侧为背沟所限,其形状有两侧平行的,有向前收缩的,有中部收缩的,也有向前扩大等等。头鞍沟—头鞍有时光滑,有时具成对的沟,为头部分节的痕迹,称头鞍沟或鞍沟,鞍沟把头鞍分成若干鞍叶。鞍沟一般小于5对。颈环—头鞍之后为颈环,其间以颈沟为界。颈环上可具瘤和颈刺。2面线通过眼的内侧与眼叶之间有一对切穿头甲的狭缝,称为面线。面线有四种类型:(1)后颊类面线——面线后支切于头甲后边缘。(2)前颊类面线——面线后支切于头甲侧边缘。(3)角颊类面线——面线后支切于头甲的颊角。(4)边缘面线——面线切于头甲的腹边缘,背视看不到,也称无面线类。3头盖面线之间部分统称头盖,是固定颊和头鞍的统称。固定颊——面线和头鞍之间的区域称固定颊。活动颊——面线外部的颊面,常脱落保存。活动颊——面线外部的颊面,常脱落保存。4眼三叶虫的视觉器官。眼叶——在面线内侧头盖外缘有一对半圆形隆起部分称为眼叶,对眼起支持作用。眼脊——眼叶前端有一条凸起的脊线与头鞍相连。5前边缘——是头鞍之前背壳的总称,被边缘沟分为外边缘和内边缘,其发育程度与头鞍向前延伸的程度成相互消长的关系6颊角、颊刺——头甲的后缘与侧缘之间的夹角,它可向后伸长成颊刺。(二)胸甲构造1由若干形状相似,相互连衔接并可活动的胸节组成,胸节数目最少2节,最多40节2每一胸节上都有一对背沟,把胸节分为中央的轴节和两侧的肋节3间肋沟、肋沟:各肋节之间的为间肋沟,每个肋节上的沟为肋沟。肋沟深而宽,间肋沟窄而细。4肋节末端钝圆,或延长而成的刺为肋刺。轴叶各轴节之间以半环和关节沟相互衔接,只有身体卷曲时才能见到。5关节半环——每个轴节均向前伸出一个突出面。关节沟——关节半环与轴节之间的分沟关节面——肋节末端的前方有一斜面,称关节面(三)尾甲多呈半圆形或近三角形由若干体节愈合而成,少则1节,多达30节中央为尾轴,两侧为肋部肋沟较间肋沟深而宽边缘宽窄不一,有时具有各种尾刺(侧刺、末刺)尾刺叉尾虫(Dorypyge)中寒武世末期—晚寒武世初期三叶虫(尾刺发育)Drepanura蝙蝠虫Damesella德氏虫尾甲类型尾甲类型—据尾甲与头甲的比例:(1)小尾型——尾极小(2)异尾型——尾<头甲(3)等尾型——头、尾等大(4)大尾型——尾>头三叶虫背甲四周都弯向腹面,延伸成宽度不等的腹边缘。三叶虫壳面多光滑,有的具大小不同的瘤点,有的还具线纹状构造三三叶虫的生态全部海生,生活方式多种多样:1底栖型:浅海底栖爬行:身体扁平、眼在上。挖掘泥沙:头甲坚硬,前缘似扁铲,肋剌发育,尾刺发达,无眼或眼不发育。如三瘤虫类2游泳型:个体小,身体流线形,眼在头侧方或腹方3漂游型:个体小而轻,刺多而长;球状,无眼四三叶虫的地史分布分布时限:寒武纪至二叠纪最繁盛期:寒武纪,占统治地位退居次要:奥陶纪,不占统治地位急剧衰退:志留纪至二叠纪,只留少数类别绝灭:二叠纪末1三叶虫始现于早寒武世,寒武纪最为繁盛,地层意义最大。(1)早寒武世以莱氏虫类最重要,其特征为头大尾小胸节多。头鞍长,眼叶大,鞍沟显著。(2)中晚寒武世以异尾型为主,胸节减少。头鞍短,多具内边缘,眼叶减小,鞍沟数减少。(3)另外,球接子类开始大量出现并繁盛2奥陶世仍较繁盛,但由于头足类和笔石兴起,三叶虫在海洋中不再是居统治地位的生物。多为等尾型,胸节进一步减少。头鞍向前扩大,鞍沟不发育,愈合程度高。3志留纪至二叠纪,三叶虫的繁衍急剧衰退,只留下少数类别。形体特化,如卷曲、厚壳等。4二叠纪末绝灭。小结第一节概述—节肢动物一般特征第二节三叶虫纲(Trilobita)重点掌握三叶虫的硬体构造、地史分布
本文档为【肢动物门Arthropoda】,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机构认证用户
希望图文
公司秉着用户至上的原则服务好每一位客户,专注课件、范文、教案设计制作
格式:ppt
大小:3M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52
分类:其他高等教育
上传时间:2022-05-06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