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历代人口普查

中国历代人口普查

举报
开通vip

中国历代人口普查:xx古代人口曾八落八从2010年11月1日零时开始,新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正式拉开帷幕。人口普查是现代各国政府获取人口资料、掌握国情国力的一种最基本的调查方法。早在遥远的古代,中国就已经开始了人口普查。那么,中国最早的人口普查究竟从何时开始,在技术条件落后的过去,人们又是如何进行大范围的人口普查并会遇到哪些问题呢?大禹传说中最早的人口普查人口数字具体到个位令人生疑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的徐铭东老师说,西晋皇甫谧在《帝王世纪》一书中曾讲到,从原始社会末期大禹治水以后,就有统计人口的数据,为。但专家认为,这个数据肯定不能...

中国历代人口普查
:xx古代人口曾八落八从2010年11月1日零时开始,新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正式拉开帷幕。人口普查是现代各国政府获取人口资料、掌握国情国力的一种最基本的调查方法。早在遥远的古代,中国就已经开始了人口普查。那么,中国最早的人口普查究竟从何时开始,在技术条件落后的过去,人们又是如何进行大范围的人口普查并会遇到哪些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呢?大禹传说中最早的人口普查人口数字具体到个位令人生疑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的徐铭东老师说,西晋皇甫谧在《帝王世纪》一书中曾讲到,从原始社会末期大禹治水以后,就有统计人口的数据,为。但专家认为,这个数据肯定不能作为准确数据,因为并没有文献流传下来,且这个数据具体到个位数,更难使人相信了。徐铭东说,在中国古代,智慧的先民们就意识到人口普查的重要性,比如春秋时期的管仲就曾经提出实行四民分业定居及书社制(按社登记户口),强调城乡人口、军民人口的适当比例,认为“其野不足以养其民”,比例失调,则“国贫民饥”。而战国时期的韩非子也指出,如果人口与资源失衡会带来很严重的问题,他说,过去男人不耕田、女人不织布,还是有丰富的草木果实和野兽的皮衣可以穿,因为人少资源多,而如今一个人有5个儿子不算多,但如果每个儿子又有5个儿子,如此往复,人口越来越多,而资源还是那些,那分到的就变少。正因如此,所以了解人口数量以实施相应措施显得相当重要。那么,中国有文献记载,最早实施的人口普查开始于何时呢?xx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人口普查为“避税”夸大官奴婢数量1/10《汉书·萧何传》中记载,在反秦战争时,刘邦的军队进入秦都咸阳,萧何就先把秦朝丞相御史收藏的图书收缴上来了,所以刘邦知道此时的人口已由原3000万降到1300万左右。可见秦朝时期是做过户口统计的,但是后来这些户口资料全部散佚。所以现在我们知道的最早的人口调查数据是在西汉末年,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的户口数,这是中国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第一个比较完整的户口统计。不过这些户口统计数据还是存在误差,主要是夸大了官奴婢的数量。徐铭东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这是当时的社会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造成的,西汉时期,很多奴仆被编入官府的户籍,没有徭役,但要对官员加倍征收人头税。但是有一种是不收税的,就是官奴婢。元帝时朝廷各官府奴婢就有十余万,很多贵族官僚也是奴婢成群,他们将其他人员也算作官奴婢不上报。东汉最为细致的古代人口普查人口普查与选美同时并进西汉末年,战乱和天灾使人口从6000万降至2100万。这2100万的数字是经过东汉对户口调查得来的。东汉对户口调查,有一套严格的制度。东汉时的户口调查称为“案比”,即案验、比较。常常在每年8月举行,同时,宫廷还会派人来“算人”,就是朝廷派人挑选少女入宫,凡是良家少女“年十三以上,二十以下”,如果姿色端丽的就可以入宫选妃子。东汉每年的户口调查规模也是非常之大,从县到乡,上至80岁老人,下到岁以下孩童,都要一一进行调查。东汉户口调查的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也很细,连身高、相貌都要调查,这些从现在一些考古实物中也可得到证明,在一片汉代的《居延新简》上就写有:“戍卒南阳武当县龙里张贺年卅长七尺二寸黑色”。这里面包括的信息有郡、县、里、姓名、年龄、身高、肤色。2/10这个叫张贺的人出生在南阳郡武当县龙里,30岁,身高七尺二寸,肤色黑。因为东汉重视人口管理,所以人口数量比之前增长不少。据《晋书·地理志》记载,桓帝永寿三年有口,是史籍记载的东汉最高人口记录。隋朝古代比较近于实际的人口普查挨家挨户当面看相貌东汉末期群雄割据混战。公元3世纪初,中国进入三国鼎立时期,,三国战乱又使人口下降至1660万。西晋统一全国后人口恢复到4000万左右。但西晋后期的八王之乱使人口降至1200万。隋朝建立后,对户口管理很严格,多次进行全国规模的户口大检查,并且实行“貌阅”,就是对每户的家庭成员都要当面验视,看性别、年龄是否符合,防止有成丁年龄人口脱漏。并发动检举,凡是户口不实的,不仅户主要受罚,乡长里正也要发配服苦役。所以史学家一般都认为隋朝户口统计比较近于实际。据隋朝大业五年清查,当时的户总数是户,人口总数是人。不过经考证,这只是中原地区人口,江南和边远地区还有大量人口没有统计进来。后期的户口管理尤为混乱不xx不核实按上年人数主观增减唐朝中期,因为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人口急剧增长,最初的户口管理也很严格,但从高宗开始,管理逐渐松弛,由于地主阶级对人民的剥削日益加重,户口逃亡现象越来越严重,到玄宗开元年间后期,户口管理十分混乱,长期不做调查统计,“死不除名,生不入籍”,每年只是按照上年的户籍,稍事增减,然后就上报了。并且出现这样一种怪现象,在《旧唐书·玄宗纪》里记载了两个数据,天宝十四年比天宝十三年,户数突然降了740815户,但人口却增加了38821口,这都是户口管理混乱造成的结果。3/10宋朝最具有性别歧视特质的人口普查女性不算人口数宋朝初建,人口已由唐时的5300万锐减为1628万。宋朝政府对户口统计又设立了一些新的制度,比如丁籍制度。丁籍专指用于征役催税的簿籍,又称丁簿。在宋代的户口调查统计系统中,以丁籍使用时间最长,也最为重要。但是,徐铭东说,所谓的丁籍制度和现代人口普查是不一样的,丁籍制度只调查每户家中的壮丁,“男夫二十为丁,六十为老,女口不须通勘”。就是说这个调查只统计壮年男子,对老人、小孩和女子都是不统计的。除了丁籍制度,宋朝还有保甲簿统计,这是王安石提出的主张,但不管是丁籍还是保甲簿,都只统计男性人口而不包括女性。所以这时的每户平均人口都很少。但专家估计宋鼎盛时期的人口达到1.1亿。明朝古代内容最为宽泛的人口普查人口、家产、牲畜通通查经过元末战乱,明初的人口甚至没有明确数字。1370年,朱元璋为了整顿元末的混乱局面,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户贴制度。由政府发给每户户贴,要求各户详细填写人丁的数目、姓名、年龄、与户主的关系以及该户所有的产业。登记完成后调派军队协助地方政府去核实,对隐瞒或做假的,进行严惩。户贴登记完成后由户部负责管理,各地每年上报户口增减情况,以便及时更正。这时候的户贴制度登记可没了性别歧视,男性女性都包括,比如有个洪武四年(1371年)的户贴,上面就包括:成丁二口、不成丁一口、妇女二口等。并且还有他们的年龄。4/10但到了洪武十四年(1381年),该制度被黄册制度取代。黄册把户口、田产和赋税三者合一,是明代主要的户口册籍,并且十年就重新登记一次,上面登记的有丁口、田地、房屋、牲畜、赋役等,以及十年间的变化情况都详细写了进来。清朝古代最为实际的人口普查“摊丁入亩”致人数突破亿口xx明末战乱使得人口数量下降很快,只有四千二百多万。清朝的户口制度发展为每三年编审一次。但是,清代的人丁编审又出现了变化,直接为了收税而将人划分等级进行登记。清初的所谓“丁”,已经不是单纯意义上的16~60岁的男丁,而是承纳丁银(赋役)的人丁定额,不是实际的人数,是丁银的代名词。他们把贫富不均的人分几等,不同等级的人收的丁银都不同。在赋税记载中会出现“半丁”以及分、厘、毫等数,所以这时候所记载的人丁数已经不是实际人数,只是统治者为了收多少税而设计的。徐铭东说,这其实是清朝摊丁入亩制度的一部分,摊丁入亩就是不收人头税了,根据田产来收税,因此带来一个后果,就是导致清朝人口激增。因为之前生一个孩子就多收一份税,现在没有人头税了,农民敢多生孩子了,而且多个人多干活,可以多点收获。于是从乾隆开始,中国人口数字首次突破了1亿,接着突破2亿、3亿,到清朝末年已经超过4亿。民国出现了现代意义的人口普查“四万万同胞”之说由此开始徐铭东说,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人口调查是在民国时期,当时人口统计成员主要是警察,而警察不是挨家挨户地上门调查,是要各地方人口自己到指定地点进行登记。此间,曾调查出中国人口达到四亿七千多万,这样的统计当然是不太精确的。但“四万万同胞”之说因此开始。5/10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在1953年,新中国开始了第一次规模巨大的全国范围的普查,这是中国第一次有了现代意义上的人口普查,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今天。民国普查真离谱,一户不到一口人人口普查,任务艰巨而繁杂。不同的时期,因不同的原因,在实际的人口调查中,会出现百姓隐瞒不报、官员闭门伪造的现象。那么,如何防止“人口普查”中的瞒报和伪造行为呢?历代统治者是各想各的招。比如,明朝就出动军队核实数据,民国让官员立下保证书。而东汉时期的“人口普查”,甚至连选美也一并给办了,你别说,还真的就因此出了一位皇后⋯⋯人口普查中选出的皇后曾权倾天下东汉的户口调查,在每年的八月进行。炎热的八月里进行户口调查登记,居民衣着单薄,身形如何,一窥就知。汉灵帝干脆就命人在调查户口时,顺便带上专门看女人的相工,再相相良家十三岁到二十岁的女孩,容貌出众的,立即就带到后宫去。你看,这皇帝当的,多会算计,天下的人口心里有谱了,选美女入宫也没耽搁,真是一举两得啊。可别小瞧了这顺带的选美,汉灵帝的何皇后就是在一次人口普查的时候被选中入宫的,她的哥哥就是《三国演义》中有名的大将军何进。何皇后是今天河南南阳人,虽然生在屠夫家,但天生秀丽。本来选美是有条件限制的,要求“良家”,这良家指的是有一定家世和背景。那么,出身低微的她如何能顺利入宫呢?可别小瞧了她那杀猪的老爹,有心计。女儿长得好,天天看也不觉得。但看到来调查户口的人被自己女儿的容貌给“震住”了,就知道这女儿不是一般的俊啊,就动了心思。知道自己这杀猪的活计是没法让女儿走正常途径入宫的,就心一横,把家里的老底子都掏了出来,全部塞给了相工。灵帝很快就对她宠爱有加,不久,她就为灵帝生下了皇子刘辩。这灵帝虽然之前有过数名皇子,但都夭折了。为防刘辩步几个兄长的后尘,就把他寄养到一个道士的家里。她也母凭子贵,最后被封为皇后,也因此跌进了权力之争的漩涡里。6/10何皇后好妒,后宫的人都很惧怕她。同样被灵帝宠爱的王美人知道自己有了身孕,惶恐不安,就主动去找了堕胎药吃下,谁知腹中胎儿坚如磐石。后来,王美人生下皇子刘协。何皇后知道后,一杯毒酒就杀了她。董太后决定亲自抚养刘协。这董太后也是权力欲望很强的人,少帝刘辩即位后,她便专权,何皇后借助兄长的力量,除去了这个威胁,一度权倾天下。但董卓入京后,废少帝,立刘协,何皇后也很快被他毒杀。东汉末年陷入群雄争霸,天下很快就被三分。如果东汉的户口调查没有顺带选美,这东汉的历史是否会被改写呢?估计后来人会明白,人口普查就人口普查呗,还选什么美,不带这么玩的。明朝出动军队核实人口普查数据明太祖朱元璋认为,皇帝不知道国家的人口数,就像家长不知道孩子有多少。于是,1370年11月,朱元璋下令,命户部调查并汇总天下户口,每户给予户帖。皇帝直接下的命令,谁敢怠慢,户部立刻行动起来,详细地调查并记录了每户的籍贯、人口数量、姓名、年龄等。户帖由居民自己保管,户籍则由户部收藏。在户帖制度中,规定了一套相当完整的办法,户帖的格式和调查项目,由中央户部统一规定,全国一致。户帖上首印着“钦奉圣旨”4个大字,下面依次填写户主姓名、籍贯以及全家人口数。再下面就是全家其他成员的花名册,包括家庭成员的姓名、性别、年龄、与户主的亲属关系等。最后一项是户别,即标明该户是属于居户、军户还是匠户等。户帖登好以后,集中存档,封存于户部。户帖由户部统一印发全国各州县,各州县官领到户帖后,必须派员按户调查询问,取得各户的口供,然后逐项填入帖内。户帖一式两份,在帖的左端编印字号,加盖户部官印。调查项目填好后,截取一份交本户收执,另一份交回户部,户部据此编制全国的户籍。各地每年都要上报一次人员的增减,便得出全国准确的人口数字。7/10可各地上交的人口数字准不准确、真实与否呢?这么大的工程可都是靠下面的人完成的,如何能得到真实可靠的数据呢?朱元璋有办法,他可是行伍出身,这江山都打下来了,这个问题还不好解决吗?拿到数据之后,他就立即派出军队,分赴各地挨家挨户地查对,一旦查出有误,立即追究第一责任人,是官员没尽责,斩!是百姓隐瞒人口,充军!你想想,这样一来,这人口普查,谁敢含糊。清朝:亲自制订普查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却半途而废历史进入近代后的第一次人口普查,是由肃亲王爱新觉罗·善耆推行的。说到善耆,你可能不熟悉,但是提到川岛芳子,你一定会如雷贯耳。善耆就是川岛芳子即金璧辉的父亲。这位爱好京剧的王爷实际上很有作为,他在担任民政部尚书一职时,就提出了要进行人口普查工作。在这次人口普查之前,中国的人口数字是40900万人。这个数字是根据道光年间18个省上报的数字推算而来的,是个估计数,并不被其他国家承认。当时驻清朝的美国公使对中国人口进行了长期跟踪分析后认为,中国那时的人口应该不超过两亿八千万。善耆为了人口普查专门制订了计划,决定从1908年开始到1910年完成户数登记,在1912年10月完成人口调查。善耆的计划很详实,只不过他没料到,清王朝没法走到1912年。清王朝的灭亡,使得这近代的第一次人口普查因此被迫中止。不过,即便如此,也已经统计户数有户。按当时一般大户算一户,每一户平均10口人计算,也有两亿三千五百余万人了。如果全国都报来有可能达到4亿人口。此数字只是人口普查工作开始一年的数字,远没有反映全部数据,只能作为参考数据。民国:警察胡编乱造人口数据错得离谱民国元年,北洋政府组织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人口普查。此次人口普查的主力是警察。8/10但是,当时的警察却无法胜任这份工作。其原因是,一、人手不够。民国刚刚成立,许多警察只部署到县城一级,乡镇警察在上世纪30年代以前基本没有配备过。政府对乡镇的治安管理还处于失控状态,而警员不足也是当时的常态。根据1931年的调查,仅河南一省,警额不足的就有三十多个县。为了多拿补贴,各县就虚报警察人数,比如,当时河南的信阳县,上报警察名额为九十名,而实际名额才五十多。二、警察素质太低,难以胜任户口的统计工作。当时的户口调查,1913年国民政府内务部规定的人口统计表有23种,由县统计的有22种。这就需要统计者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和最基本的人口统计知识。但是,民国初期各地警察素质不是一般的低,就连警官许多都是由退伍军人担任,甚至都没有具备警察该有的学识和经验。虽然当时对录用警察的文化水平已作了要求,比如,要高小毕业或者相当程度,要文理粗通,具有普通常识。但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则是另外一回事了,走后门的,拉关系的,导致民国初年的警察队伍是老弱参差不齐,素质高低不一。在这种情况下,当时的人口普查可谓漏洞百出,许多地方甚至不进行调查,就直接上报数据。稍有常识的人,拿到基层上交的人口统计表都会哭笑不得:普查出来的人口,有的县男女人数完全相等,有的县男女比例相差六十四倍以上。还有更出格的,有一个县的人口数平均下来,致使每户达到三百三十四人,而有的县人口平均下来,每户不到一人。瞧瞧这些警员,编出来的数据都与众不同,太离谱了。为了保证户口调查的准确性,上世纪四十年代,每到人口调查时,许多省不得不要求各乡镇长在上报户口登记表时必须写下保证书,以保证上报的数据是真实有效的,如果被查出不实情形,就甘愿受严厉处分。这人口普查可不是一般的折腾人啊,都做到这份上了,还有什么好说的。1953年:9/10居民换上新衣排队登记曾在北京担任1953年人口普查“志愿者”的刘义荣老先生回忆说,1953年的人口普查,许多人都有点顾虑,说刚刚登记完户口,怎么又要去登记?许多人还在担心,如实填报会不会影响个人的切身利益,比如,年轻人害怕影响到结婚,老职工担心会影响到养老金的领取,还有人担心会不会影响日常生活用品计划票的发放。“所以,需要我们加强宣传。”刘义荣当年是北京一家工厂的职工,工作热情很高,一听说可以为人口普查贡献力量,就第一时间报名了。他负责到北京的乡下进行登门调查。“那次人口普查主要以居民到流动人口普查登记站主动登记为主,但还有一些地区很偏远,不好设站,就靠我们这些年轻人利用星期天的时间跑了。”在刘义荣的记忆里,他当年解释最多的,就是“周岁”与“虚岁”、“阴历”和“阳历”的区别。在设立流动站的地区,为了避免群众弄不清状况、跑冤枉路,在流动站设立的头一天,刘义荣就和同伴们挨家挨户地通知。在登记过程中,他们又帮助维持秩序,分批次地通知群众依次到站登记。每次通知三到五户。“就和我们现在去银行拿号排队差不多。那时做事的效率高啊,平均每分钟能登记一个半,群众从到站至离开十分钟就差不多了。”刘义荣还告诉记者,当时的居民对人口普查相当重视,“几乎都穿了自己最好看的衣服出来排队,登记完了,就又换下了,那可是会客的时候才舍得穿的。”10/10
本文档为【中国历代人口普查】,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3.0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is_090281
常年从事设计、施工及相关教育工作,一线工作经验丰富。
格式:doc
大小:58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21-10-18
浏览量: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