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北京金融运行中宏观调控政策效应的回顾

北京金融运行中宏观调控政策效应的回顾

举报
开通vip

北京金融运行中宏观调控政策效应的回顾     2005年北京金融运行中宏观调控政策效应的回顾                  回顾此轮宏观调控伊始,各种有关调控将怎样着陆、能否着陆的争论就不绝于耳。两年过去了,随着调控政策效应的逐步显现,尽管有些争论还在继续,但是,当初的某些观点也在逐步澄清,如全国信贷膨胀由2003年10月35%的高峰已经回落至2005年9月的14%,投资规模增幅则由2004年2月的53%高峰回落至2005年9月的28%。那么,在此轮宏观调控的政策效应下,北京的金融运行又做出了何种反应,2005年北京金融运行处于怎样的水平,这种效...

北京金融运行中宏观调控政策效应的回顾
     2005年北京金融运行中宏观调控政策效应的回顾                  回顾此轮宏观调控伊始,各种有关调控将怎样着陆、能否着陆的争论就不绝于耳。两年过去了,随着调控政策效应的逐步显现,尽管有些争论还在继续,但是,当初的某些观点也在逐步澄清,如全国信贷膨胀由2003年10月35%的高峰已经回落至2005年9月的14%,投资规模增幅则由2004年2月的53%高峰回落至2005年9月的28%。那么,在此轮宏观调控的政策效应下,北京的金融运行又做出了何种反应,2005年北京金融运行处于怎样的水平,这种效应中还蕴涵哪些不确定因素,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和化解这些因素等问题。本文希望通过下面的分析对上述问题予以回答。一北京金融运行对宏观调控政策的反应2005年,随着宏观调控政策效应的逐步显现,许多经济指标开始转入正常。下面,我们分别从贷款的增速、规模及其结构的变化和投资的规模、增速及其结构等方面的变化考察这些政策效应的显现情况。(一)在调控贷款的政策效应方面我们从两个方面考察,首先是调控政策对北京贷款增速和贷款规模的影响,其次是调控政策对北京贷款结构的影响。1.宏观调控对贷款余额增长速度的政策效应北京贷款余额的增长速度从2003年第四季的28%开始拐头向下,在2004年,贷款余额增速逐月持续回落,由20%降至10%,2005年贷款余额的增速在2004年基础上又下了一个台阶,增速回落至个位数,即由第一季度初的13%逐步降至第三季度的9%。回顾此轮调控对北京贷款规模增长速度的政策效应,有两点值得我们注意:首先,此次北京贷款余额增速的连续回落,已经向下突破了北京贷款余额增速长期(包括宏观调控前)在25%左右徘徊的局面;其次,此次北京贷款余额增速的回落,自2004年初回落至15%,创2001年以来的增速新低之后,在2005年第三季度再创新低,更进一步降至9%,已经大大低于宏观调控前的水平,见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1。表12005年2~9月贷款余额增长速度2.宏观调控对贷款余额净增额的政策效应在宏观调控背景下,与2003年相比,北京2004年贷款余额较年初净增加额呈现逐月大幅度下降的态势,如2004年前三季度,贷款余额净增额分别是212.0亿元、709.9亿元、941.5亿元,比2003年分别减少了245.9亿元、383.9亿元、654.3亿元,下降幅度分别是-53.7%、-35.1%、-41.0%。宏观调控的政策效应非常显著,降幅之大是这些年所罕见的。到2005年前三季度,贷款净增加额分别是208.9亿元、536.3亿元、757.2亿元。继2004年大幅回落之后,继续收缩,分别下降-1.5%、-25.5%、-19.6%,贷款规模收缩之势还在继续,见表2。表22004年2~9月贷款各月净增加额及增长率3.宏观调控在贷款结构方面的政策效应自此轮宏观调控以来,2004年前三季度,北京中长期、短期和消费贷款余额的增速呈现大体同步下降的态势,但是在下降过程中,在时滞和幅度等方面也存在一些差异,比如在宏观调控中,最先做出下降反应的是北京中长期贷款的增长速度,随后分别是消费贷款和短期贷款的增长速度。而且中长期贷款增速的反应最大、降幅最大,其次是消费贷款和短期贷款。但是需要注意的是,2004年5月份后,消费贷款的增速下降趋势开始明显加速,进入6月份以后,短期贷款的增速也突然呈下降的态势。到2004年第三季度,中长期贷款、短期贷款、消费贷款余额的增长速度分别从27.1%、19.7%、38.1%降至16.6%、13.4%、26.8%。进入2005年以来,增速继续上年的下降态势,中长期贷款、短期贷款、消费贷款余额的增长速度都非常明显地呈现出逐月稳步下降的趋势,到2005年第三季度,三类贷款余额的增速已经分别回落至10.7%、2.5%、11.4%,具体参见表3。表32005年2~9月贷款余额增速结构变化随着不同类型贷款余额增长速度下降出现差异,北京贷款结构也发生相应变化。在贷款存量方面,2004年前三个季度末,长期贷款比重分别是50.1%、50.1%、50.2%,短期贷款比重分别是39.4%、38.6%、38.6%,消费贷款比重分别是15.1%、15.3%、15.9%。2005年前三个季度末,长期贷款的比重有所提升分别占到56.1%、56.3%、56.4%,短期贷款比重分别是27.9%、37.4%、36.4%,消费贷款比重分别是16.0%、16.1%、16.3。由上可见,与不同贷款余额增速随调控政策大幅、持续回落的情况不同,贷款余额的结构并没有特别明显的变化。目前,我们在贷款存量结构对宏观调控政策的反应中所看到的情况是,北京贷款存量中的中长期贷款比重有所上升、短期贷款比重有所下降、消费贷款比重有所上升。我们继续从贷款增量方面考察北京贷款结构对宏观调控的反应。2004年前三个季度末,在贷款余额净增量中,中长期贷款比重分别是90.0%、60.9%、60.7%,短期贷款比重分别是81.3%、38.7%、38.7%,消费贷款比重分别是36.9%、25.6%、30.9%。2005年前三个季度末,中长期贷款比重分别占14.5%、45.2%、47.7%,短期贷款比重分别占88.5%、45.1%、29.9%,消费贷款比重约占5.2%、13.5%、14.1%,见表4。表42005年2~9月贷款净增额结构变化由上述对北京贷款结构的存量和增量的分析可见,目前我们很难从贷款结构的波动数据中,看到宏观调控对北京贷款结构产生的持续、明显的影响,特别是联系到此轮调控前的2002年的北京贷款结构中中长期贷款比重较高的情况看,宏观调控对北京贷款结构的政策效应就更加不明显。综上所述,到2005年第三季度,此次宏观调控政策,在抑制北京贷款规模的增长速度方面的效果是十分显著的。北京贷款增长速度从经济局部过热时期的27%,经过近两年持续回落,已经回落到2005年第三季度的9%。如前所述,这一增长速度比调控前的2001年15%的增幅还要低得多。但是,目前看,此次宏观调控政策,在调整北京贷款结构的中长期贷款比重偏高方面并没有取得明显的成效。这样一种贷款结构格局从调控前的2002年一直延续至今,基本没有变化。(二)在调控的投资政策效应方面分析宏观调控对投资活动的政策效应,我们从分析调控政策对北京投资规模和投资结构两方面的影响着手。1.宏观调控对投资规模及其增速的政策效应2005年,北京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变化的基本情况见表5。表52005年2~9月北京固定资产投资基本情况2005年北京前三个季度投资规模的变动情况。前三个季度中,第一季度的固定资产投资513.3亿元,同比增加10.1%;第二季度的固定资产投资653.6亿元,同比增加13.9%;第三季度的固定资产投资724.2亿元,同比增加10.9%。各季度的投资规模呈逐步增加态势。由表6可以看到,2005年北京各月与各季投资规模的变动方向一致,各月投资规模也表现为逐月增加的趋势。比较2003、2004和2005年各月投资规模的变动情况,我们可以看到,2005年各月的投资规模较2004年各月的投资规模有不同幅度的增长,2004年各月的投资规模较2003年各月的投资规模有不同幅度的增长。表6三年各月投资额及变化表比较2003、2004、2005年前三个季度北京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扩张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在宏观调控背景下,北京投资规模没有出现明显的收缩扩张现象或趋势性的变化,即投资规模的活动节奏似乎没有受到调控政策的太大影响,这一点,我们也可以从投资规模在调控前、调控中的各年中基本保持逐月稳步、有规律扩张的现象中看到,如图1。图12003~2005年各月固定资产投资额由于北京投资规模没有出现明显的波动或趋势性的变化,所以我们难以从投资规模的变化看清楚此次宏观调控对北京投资产生的政策效应。下面,我们通过考察北京投资规模增长速度的变化,来观察此次调控的政策效应。比较2003、2004和2005年北京各月投资规模增长速度的变化趋势,我们可以看到,2003年全年北京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增长速度基本是一路攀升的,由年初的低于5%升至第三季度末的30%以上,而随着调控政策的逐步到位,2004年全年北京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增长速度则基本是一路回落的,由年初的30%回落至第三季度末的-1.6%。进入2005年后,随着调控政策效应的逐步显现,北京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增速呈现横向上下波动的态势,但是其未来走势还不甚明朗,具体情况可参见图2。图22003~2005年各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2.宏观调控对投资结构的政策效应2005年北京固定资产投资结构的基本情况见表7。由表7中,我们看到2005年前三个季度,北京固定资产投资的结构基本保持稳定,房地产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始终占据最高的份额,房地产投资的比重基本在56%上下波动,基本设施投资的比重始终在17%左右徘徊。对比北京2003、2004年固定资产投资的结构情况,可以看到,房地产投资也始终占据最高比重,这两年都在55%上下徘徊,所以我们由此基本看不到局部经济过热和宏观调控对固定资产投资结构的明显影响。表72005年北京固定资产投资结构情况从上述三类投资的增长速度看,北京2003、2004年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速度,如前所述,先是一路攀升,达到高峰的30%,随后又一路盘落,甚至出现负值。在这一过程中,2003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的不断加快,是由基本建设投资起伏较大的增长速度和房地产投资相对平稳的增长速度共同推动的,而随后2004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的逐步回落,又是与基本建设投资增长速度大幅回落和房地产投资增长速度的平稳运行共同推动的。到2005年,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速度基本止住下滑势头,出现横向波动的态势,其中,基础设施投资的增速大幅波动,房地产投资增速基本稳定,但出现小幅下滑,参见图3。图32005年各类投资增长速度变化由于房地产投资状况不仅在北京固定资产投资中占有最高份额,而且对北京金融稳定和宏观调控具有特殊影响,故而,我们有必要对北京房地产投资的基本情况做一考察和分析。北京房地产投资的增长速度在2002年处在10%以下,呈“进二退一”式的攀升,到2003年上半年增长速度起伏较大,在-6.6%到20%之间震荡,下半年增长速度开始稳步提高,在18%到25%之间。2004年上半年,房地产投资增长速度明显回落,从近30%回落至7%,下半年见底之后开始稳步回升,在14%到19%之间。2005年北京房地产投资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上半年基本在5%以下,下半年第三季度更是出现8月、9月两个月的负增长。总体看,由于此轮经济局部过热中北京房地产投资规模的增长速度基本没有出现提速过猛的现象,大体保持着一种平稳提高的态势,所以面对宏观调控的政策影响,其回落中也大体保持平稳,见表8,图4。表82003~2005年房地产投资月净额及增长率图42003~2005年房地产投资增长速度二北京金融运行中仍然存在的不稳定因素应该说,由于相对于全国经济局部过热情况而言,北京信贷和投资扩张的速度和幅度均相对温和,而且经过两年左右的宏观调控,北京金融运行中的一些消极因素得到了消除、抑制,北京经济运行整体上继续保持平稳发展的态势。但是我们也要看到,随着宏观调控的持续和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一些老问题的调控效果还存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一些新的不确定因素也在逐渐显现。(一)老的问题北京房地产业连续保持了6年高增长,增长率长期保持在20%~30%。进入21世纪后,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一直在50%~60%之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一倍以上,也高于同类型城市(如上海市)近20个百分点。同时,在房地产热的推动下,北京房地产价格节节攀升,短短几年里,住房价格就增长了约300%。北京房地产业的繁荣,一方面吸引大量信贷资金不断流入并囤积于房地产业中,另一方面大量信贷资金的流入又进一步推动了房地产的增长。从2000~2004年以后,在银行信贷的存量方面,房地产贷款在银行全部贷款中的比重保持持续上升的态势,由17%逐年上升至31%。在银行信贷的增量方面,2003、2004年,房地产类新增贷款占金融机构全部新增贷款比例分别是45%、49%,比重也仍在上升。所以保持北京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对保持北京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特别是保持北京金融的平稳运行,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要保持北京房地产的健康发展,最核心的问题就是要使房地产的发展速度与其真实的社会需求相平衡。这就需要在控制房地产业对信贷的过度依赖,控制房地产信贷的规模增长过快的同时,多管齐下避免房地产投资和房地产价格的增长速度脱离社会真实需求的增长速度而上涨过快的所谓“泡沫”问题。如何判断北京房地产投资的旺盛和房地产价格的持续攀升,目前,我们一方面可以举出诸多理由去证明它的合理性,比如土地资源的稀缺性、不可再生性和城市人口在不断增多,必然导致都市房地产价格长期性的只涨不跌或大涨小跌。而现实房地产市场供给约束的进一步增强、社会消费结构的升级、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住房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的改革、北京奥运及相关项目将进入建设高峰期以及外埠和国外投机资金的流入等因素又都使北京房地产市场需求保持了旺盛的增长态势。但是在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从以下现象中感到北京房地产投资和价格持续坚挺背后的丝丝凉意。比如就产业的商业周期而言,无论什么产业,长达6年的上升,总要有一个正常调整的要求,这是因为,一方面购房需求超前性或集中性的释放削弱了购买力的可持续性,另一方面投机炒作在获利和政策挤压下也有回吐要求。其次,在北京房地产价格攀升背后是2005年9月末北京商品房空置数量大幅上升,其空置面积高达1054万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增长21.1%,其中一年以上的空置房较上年同期增长高达25.3%,增幅比上年同期高32.9个百分点。而且,由于今后一段时期商品房供应量可能有较大增加,北京商品房空置数量还会进一步增加。再次,周边城市,特别是上海开发商新盘定价难和房价的持续走低也似乎成为北京房地产价格未来走势的先行指标。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目前北京商品房平均售价为5052元/平方米,高出全国平均售价2758元/平方米近1倍,在北京居民实际收入并未高出全国平均收入水平1倍,但在购买住房上却要支出高于全国平均房价水平的近1倍的情况下,这种价格显然是缺乏实力支撑的。另外,拿发达国家,如日、韩、美、欧等国家住房的每平方米价格、价格/收入比率等指标比较,可以看到,北京广大居民实际面对的是更高的房地产价格。总之,判断北京房地产的发展态势是否健康,最基本的尺度就是要坚持总量平衡的观点,看北京房地产的发展是否脱离了北京真实需求的发展。因为,只有这个老问题解决了,北京房地产发展的基础才是扎实的,而不是虚幻的。(二)新的问题2005年以来,全国经济运行中出现了企业利润增长速度回落的现象。北京经济运行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上半年,北京工业发展出现了一些下滑的迹象,1~5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04.5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0%,降幅比第一季度扩大6.3个百分点。全市规模以上企业的亏损面达到47%,较上年同期扩大8.5个百分点,企业亏损总额达到52.5亿元,增长61.4%,已经超过上年全年的亏损额。分析其原因,这显然与经济发展的大环境有密切关系,一方面是上游原材料产品价格的快速上涨逐步向下游行业波动,导致下游行业,特别是制造业产品成本的上升。另一方面是市场需求的疲软和市场竞争的激化,致使这些企业产品的市场价格不升反降。同时,在贷款增长放缓和增幅收缩的情况下,银行贷款进一步向少数领域、少数企业集中,中小企业特别是一些成长型科技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就更加突出。这也是导致2005年上半年,北京中关村科技园一些企业出现效益下滑、经营困难的重要原因。目前,如何看待和分析上述现象,对下一步宏观调控的政策取向至关重要。一方面,我们应该看到,由于抑制全国局部经济过热本质上是对传统发展模式和传统投融资体制的纠正,企业暂时的效益下滑和普遍的资金紧张有其合理的成分。我国的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长期以来都是在一种旧的发展模式中发展的,这种模式的特征就是以大量的资金和资源的消耗换取经济的增长。但是,在宏观调控背景下,当旧的资金和资源消耗模式受到抑制时,宏观经济运行和微观企业效益自然会受到影响,出现增速和效益下滑等现象。所以,我们目前也并不能因企业一时的利润下滑和资金紧张做出宏观调控已经矫枉过正的判断。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此轮宏观调控影响最大的是贷款增长的放缓和增幅的收缩,其中北京贷款增速甚至回落到2000年以前的水平。对此,我们应该认识到,就像贷款规模的过速膨胀必然给经济运行带来不稳定一样,贷款规模的过速收缩同样会给经济运行带来不稳定,尤其在我们的经济增长仍然基本是靠大量资金、资源投入来支撑的情况下,资金供应的过猛收缩必然引起经济过大波动。同时,前期大量投资可能形成的大量潜在过剩产能的逐步释放,而调控带来的信贷增长和增幅的较大收缩所导致的对投资和消费需求的抑制,共同作用可能会进一步加大供大于需的压力,形成“通缩”的诱导因素。所以,在“急风暴雨”式的调控政策推出后,为了保持北京经济运行的持续、稳定发展,我们有必要对各种可能的有害因素防微杜渐,对调控政策进行适时、适度地微调,避免调控矫枉过正。三坚持宏观调控,更要标本兼治由以上分析,我们看到,两年的宏观调控在北京金融运行中呈现了明显的政策效应。但是我们也看到,在不同的调控领域,政策效应的表现也是不同的,比如在控制信贷规模的增长速度方面的效果更为显著,而在控制固定资金投资规模的增长速度方面的效果则相对平缓。特别是进入2005年第三季度以后,在北京信贷规模的增长减速的趋势仍在延续的同时,北京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速度已经开始拐头向上。目前,宏观调控所显现的这种政策效应特点给我们的启示是:(一)宏观调控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在目前体制下,一方面,由于经济增长基本是靠资金、资源等大量要素的投入所推动的,“投资饥渴”、“投入饥渴”始终伴随着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另一方面,现有简单的资金、资源成本的调整并不能对经济活动的扩张或收缩产生有效的引导和约束。所以,在我国现有体制下,宏观调控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而且只有在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相互配合的基础上才能奏效。(二)宏观调控要标本兼治所谓“标本兼治”就是要营造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体制环境。其实,转变增长方式并不是个新问题,早在“九五”计划(1996~2000年)中就提出来了。当时,中央在做出“九五”建议时,提出了实现“两个根本转变”,即经济体制转变和增长方式转变的任务,并且指出实现经济体制转变是实现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从这些年的实践看,实事求是讲,我们在转变增长方式方面并没有取得明显的进展,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我们还没有实现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这其中最主要的标志,就是我们在经济运行中还没有真正实现在讲求效率的地方尽量交给市场去做、在讲求公平的地方尽量交给政府去做的原则。比如,数据表明,银行信贷资金中,国有企业大约占50%以上;就投资而言,全国固定资产总投资来自于政府、国有企业以及国有控股企业的也在50%以上。除了直接控制的资源,政府还通过价格管制,包括存贷款利率、汇率、股市的市盈率,间接进行资金配置。在政府仍然主导资源配置的情况下,配置资源的目标就不可能是效率,必然是其他一些的指标,如速度、规模、市政形象等等。在这种体制下,经济增长的模式就不可能转换。 - 全文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方案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安全文明施工及保证措施创建安全文明校园实施方案创建安全文明工地监理工作情况 完-
本文档为【北京金融运行中宏观调控政策效应的回顾】,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IT人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MB
软件:Word
页数:13
分类:
上传时间:2021-12-07
浏览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