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元代的纸币制度

元代的纸币制度

举报
开通vip

元代的纸币制度中国古代铜铸币流通中的短陌现象80=100?770=1000=1贯文?南梁的短陌现象“人以铁贱易得,并皆私铸。及大同已后,所在铁钱,遂如丘山,物价腾贵。交易者以车载钱,不复计数,而唯论贯。商旅奸诈,因之以求利。自破(庾)岭以东,八十为百,名曰东钱;江郢已上,七十为陌,名曰西钱;京师以九十为百,名曰长钱。中大同元年,天子乃诏通用足陌。诏下而人不从,钱陌益少。至于末年,遂以三十五为百云。”——《隋书》卷二四《食货志》唐代短陌制度化“内外用钱,每缗垫二十外,复抽...

元代的纸币制度
中国古代铜铸币流通中的短陌现象80=100?770=1000=1贯文?南梁的短陌现象“人以铁贱易得,并皆私铸。及大同已后,所在铁钱,遂如丘山,物价腾贵。交易者以车载钱,不复计数,而唯论贯。商旅奸诈,因之以求利。自破(庾)岭以东,八十为百,名曰东钱;江郢已上,七十为陌,名曰西钱;京师以九十为百,名曰长钱。中大同元年,天子乃诏通用足陌。诏下而人不从,钱陌益少。至于末年,遂以三十五为百云。”——《隋书》卷二四《食货志》唐代短陌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化“内外用钱,每缗垫二十外,复抽五十送度支赡军。”——《新唐书》卷五四《食货志》长庆元年(公元821年)九月敕:“……如闻彼来用钱,所在除陌不一……从今以后,宜每贯一例除垫八十,以九百二十文成贯。不得更有加除及陌内少欠”。——《册府元龟》501《钱币》3宋代的“省陌”后汉隐帝时,三司使王章“聚敛刻急,旧制钱出入皆以八十为陌,章使令入者八十,出者七十七,谓之省陌”。——《文献通考》卷九《钱币考》二“太平兴国二年,始诏民间缗钱定以七十七为百。自是以来,天下承用,公私出纳皆然,故名省钱。”——《容斋三笔》卷四《省钱百陌》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1)铜铸币由辅币转化为主币:短陌根源。现代短陌:高于主币价值的辅币兑换主币。符号媒介:大家都认可一定的数量就能够代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获得商品的价值。问题(2)短陌的功能=劣币的功能货币从实价货币向名目货币过渡铜铸币的名义价值不能提高黑田教授的自问自答白银1两≠1300文1元≠10角地域流动性存在的原理∆手交货币—货币的层次结构∆地域商品的贩卖可能性—本地货币的创出∆蒙代尔最优货币区理论—“一国一通货”制度的历史性六、元代的纸币制度与纸币流通 元代纸币概况 元代纸币制度 元代纸币通货膨胀 白银地位的增强及其与纸币的关系(一)元代纸币概况 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落(1206)开始建国。1234年灭金。1279年灭宋,元世祖忽必烈时(1260-1294)在中原建立了元朝,并以中国本土为中心,形成一个横跨欧亚的大帝国。 生产衰敝:农民沦为农奴,半农奴;百万计工匠沦为工奴。 商业呈现畸形的发展:统治区横跨欧亚,广设驿站,旨在加强统治,却便利了交通,为商业及城市创造了条件。杭州、开封衰落,但京城大都(北京)及少数海外贸易港市,如泉州、广州等,却畸形繁荣。 商业:奢侈品贸易最为繁荣,如香料、珠宝、金银器等交易。 货币流通方面:统一与发展了纸币制度。政府强制发行的不兑换纸币,成为元代基本的货币制度。(二)元代的纸币制度 元初仿宋、金旧法,各地分散发行纸币。 元太祖铁木真末年(1227):何实于博州发行丝会;太宗窝阔台八年(1236),曾发行交钞; 十三年,刘肃在邢州发行楮币; 宪宗蒙哥初(1251):各地多自行发钞。 钞法的三次演变 元代统一的纸币制度,建立于元世祖中统元年(1260)。其纸币流通经历了三个时期。中统钞时期 中统元年(1260)七月,元政府始印行“中统元宝交钞”。十月,又印行“中统元宝钞”。自此,纸币发行权专属中央,建立起统一的纸币制度。 中统元宝交钞——以丝为本钱,以两为单位,丝钞2两值白银1两; 中统元宝钞——以贯、文为单位,有10、20、30、50、100、200、500文,一贯、二贯等。后来,还曾发行10文以下的“厘钞”。票面虽以贯、文计,但与铜钱无联系,因并无铜铸行。 宝钞每贯=丝钞1两,钞2贯=白银1两 中统钞与白银相联系,初行时有现银作保证,而且银钞可以互易。允许纸币兑现。故后中统钞亦往往以两、锭计,1贯为1两,50两为锭,每钞2锭=白银1绽。至元钞时期(1) 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发行“至元通行宝钞”。 新钞与中统钞并行流通,2者比价为:至元钞1贯=中统钞5贯。 新钞面额有11等:5、10、20、30、50、100、200、300、500、1贯、2贯。 其实,政府岁赐、军饷仍规定以中统钞为计薪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但实际上流通中主要为至元钞。至元钞流通,前后超过60年,是元代最重要的通货。至元通行宝钞至元钞时期(2) 至元钞期间,武宗至大三年(1310)改革币制:发行至大银钞,且铸铜钱流通。 至大银钞:正式规定纸币与白银的关系,面额均以银两计,计自2两一2厘共定为13等,至大银钞1两=至元钞5贯。 至大通宝(汉文),大元通宝(蒙文)铜钱:至大通宝1文=大银钞1厘,大元通宝1文=至大通宝10文。并允许历代旧钱并用。 未及一年,武宗死而废,恢复至元钞制。至正钞时期 顺帝至正十年(1350),发行至正交钞,钞面文字仍为“中统元宝交钞”。 新钞一贯=铜钱1000文=至元钞2贯 采用至大银钞制度的纸币、铜钱相辅而行的办法,铸至正通宝钱与历代铜钱并用。元代纸币制度的性质(1) 最初是信用兑换券——与白银相联系。 有充足的白银以作发行准备金(“钞本”、“银本”); 全国各地,包括蒙古、新疆均设交钞库,平准库,掌管纸币的发行、换易及兑现事宜; 市面纸币过多,随时出银收钞,以保持纸币购买力的稳定。 不久,印成为不兑现的信用兑换券。无车之钞,政府不兑换纸币。 信用兑换券发行准备金交钞库平准库出银收钞不兑现信用兑换券元代纸币制度的性质(2) 除此,采取了系列措施: 禁用金银、铜钱,专用纸币,集中金银于国家,禁止金银交易与出口,买卖金银,平准钞法。 元代叶李(1242-1292)拟定的《至元宝钞通行条划》(《叶李十四条划》),是中国也是世界最早最完备的币制条例。 确定了以银为本以及纸币的法偿性质,规定政府税收、俸薪,民间市易、借贷等均以宝钞为则;规定宝钞票面的单位、种类,至元钞与中统钞的比价,发行与换易的方法,以及有关设置发行准备金,买买金银的具体制度与办法;对私易金铅、伪造宝钞的惩处。集中金银专用纸币币制条例(三)元代纸币的通货膨胀 从至元十七年(1280)以后,纸币通货膨胀的现象便显露了。 其时回纥人阿合马擅权,将各地平准库金银悉数运至大都,以致“所行皆无本之钞”。 至元二十三年,中统钞的发行额已增至2,181,600锭。 至元二十四年,元政府乃根据叶李的十四款条划整顿钞法,发行至元钞,且规定至元钞一贯=中统钞5贯,两钞并行使用,公开承认旧钞贬值。 元中叶此后,政府财用不足更趋严重。“物价腾踊,奚至十倍。”——《元史•刘宣传》(三)元代纸币的通货膨胀 武宗即位(1307)后,中书省称: 政府见补锐收入为钞400万锭,归中央的280万锭。常年支出270万锭,但当时实际支出已达420万锭,且有应支未支款100万锭。 仁宗:每岁支出额为钞600余万锭,但各处土木营缮用钞数百万锭,赏赐用钞300余万锭,北边军需6-700万锭,而国库只有钞11万余锭。 天历二年(1329),7个月的政府支出已超过岁入的几倍。 顺帝即位后(1331),更趋恶化。(三)元代纸币的通货膨胀 纸币大量发行: 天历二年(1329),纸币量已较至元钞发行前约增加了7-8倍,较至元三、四年时,则增加了30-60倍。 物价上涨: 天历二年,关中饥荒,米价每斗13贯。 而元代前期,至元十三年平江南时,米石仅值中统钞1贯;至元钞发行时(1287),米价涨成10倍,每石亦仅中统钞10贯,或至元钞二贯。 元顺帝发行至正新钞时(1350),米每石值旧钞67贯,较当初涨至67倍了。图表1 1 10 13 67米价元代米价变化(单位:贯)Sheet1 1 至元钞发行时 10 13 至正新钞发行时 67Sheet1 米价元代米价变化(单位:贯)Sheet2 Sheet3 (三)元代纸币的通货膨胀 元顺帝纸币制度崩溃: 各地农民起义军兴 各地交易只用铜钱,公私所积之钞,人们均视为“弊楮”,故流通纸币有所谓: “观音钞”、“画钞”、“折腰钞”、“波钞”、“火鹿不烂”等名目。“军储供给赏赐犒劳,每日印造不可数计,舟车装运,轴轳相接,交料之散满人间者无处无之,昏软者不复行用,京师料钞十锭,易斗粟不可得。”——《元史·食货志》五钞法(三)元代纸币的通货膨胀 从京师至江南有民谣曰: “堂堂大元,奸佞擅权,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贼做官,官做贼,混贤愚,哀哉可怜!”——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23《醉太平小令》(四)白银地位的增强及其与纸币的关系——宋 缗钱在宋代仍为法定的支付手段,交易、计价亦皆以钱文计,但是,一些公私间的支付,则往往是金银、绢帛与缗线杂然并列,计算单位则以匹、两、贯计。 白银与纸币的关系:南宋时没有直接联系。 但用白银易钱收兑会子,以维持纸币的价值;吴玠在河池发行“银会子”(与以钱为本的“川引”相联系),但以银两为纸币单位这一事实,亦显然反映着白银货币作用的增强。(四)白银地位的增强及其与纸币的关系——金 金人,原即有用银习惯,承安二年(1197章宗)还曾铸“承安宝货”银币。 金人纸币与南宗同,与铜钱相联系,场以钱文计,但末期通货膨胀严重时,宣宗兴定元年(1217)发行“贞祐通宝”,即规定钞四贯=银1两。五年又发行“兴定泉宝”,则规定2贯当银一两。 哀宗正大年间(1224-1232)十月,蔡州发行“天兴宝会”,钞面便直接以银两计,而不计钱文了。(四)白银地位的增强及其与纸币的关系——元 蒙古人在铁木真时,因受金人及中亚邻近民族的影响,便很快使用白银。故铁木真开始统治中国初,物价及民间交易等,往往用银。当初各地分散发行的纸币,亦往往以白银为本钱; 到忽必烈时,遂正式建立以银为本的,统一的“中统钞”纸币制度。 为推行纸币制度,元禁止金银行用,但事实上民间使用白银的情形还存在。禁令本身即说明问题所在。 元代白银作锭形,是沿袭金人的银锭。 《金史·食货志》:“旧例,银每锭五十两,其值百贯。” 元代仿金银锭,至元三年(1266)始铸50两的银锭,“文以元宝”(元史·杨湜传),后来,又有扬州元宝、辽阳元宝等名称。这样,重50两的元宝银便固定下来,元宝多有发现; 1956年,江苏句容赤山湖畔,曾出土元银锭两只: 中间一行有铭文:“平准至元十四年银五十两”; 右旁一行为:“铸银官提钦大使副使库子杨良珪”; 左旁一行为“提举司银匠彭兴祖刘庆库子韩益”; 背面则有阴文“元宝”二大字,重合市两60两7钱1分一只(16两市称) ——倪振逵《元宝》《文物参考资料》,1957-5形制铸银官提钦大使副使库子杨良珪平准至元十四年银五十两提举司银匠彭兴祖刘庆库子韩益问题1:中国纸币何以未发展成为信用货币?马克思: 国家纸币——货币流通手段职能中产生出来 信用货币——自然根源是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问题2:为什么历代发钞的效果都不好? (1)理论基础:货币口宝说 (2)历史背景:解决财政军需 (3)发钞动机a.以济国用b.置办军需c.增加国家财富 (4)流通混乱 信用基础、物质基础、法制基础
本文档为【元代的纸币制度】,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7.0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云淡风轻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1M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9-08-19
浏览量: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