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宋代书院与宋代蜀学

宋代书院与宋代蜀学

举报
开通vip

宋代书院与宋代蜀学2001年第1期Nol200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套科学版)Jo,amlof51ehuanUniverty(s0cia1ScienceEdition)总第ll2期SaraNoll2宋代文化研究宋代书院与宋代蜀学胡昭曦(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四川成都61o064)【摘要】就学术思想而言,束代蜀学经历了以苏氏蜀学为主转为以洛学为主的局面。蜀学的这种变化转型.与书院有密切关系。苏氏蜀学诸嚣不如洛掌诸儒重视书院教育,是苏学逐渐衰隐的原因之一。而张拭之学及其通过书院返传蜀、魏了翁所进行的书院教育.又使洛学大举深四川,从而...

宋代书院与宋代蜀学
2001年第1期Nol200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套科学版)Jo,amlof51ehuanUniverty(s0cia1ScienceEdition)总第ll2期SaraNoll2宋代文化研究宋代书院与宋代蜀学胡昭曦(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四川成都61o064)【摘要】就学术思想而言,束代蜀学经历了以苏氏蜀学为主转为以洛学为主的局面。蜀学的这种变化转型.与书院有密切关系。苏氏蜀学诸嚣不如洛掌诸儒重视书院教育,是苏学逐渐衰隐的原因之一。而张拭之学及其通过书院返传蜀、魏了翁所进行的书院教育.又使洛学大举深四川,从而促成了洛学取代苏氏蜀学。【关键词】宋代;书院;蜀学【中国分类号】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766(ol】01—00Bl一09AeaddesorclamtcalLeananganduXuetheSongl>smstyHLf口xif鼬矿H/.Coe/andCure,嘶+础}610064)Abreact:InIlles0I.gDynasty.ShuXue唧日tram/donfi,ansIShuXuetoh10Xueacademicll1ou出isonoemed.Suchchar学曲ofuXueateconnectedwithacademies0fehssicalleamingSholarsofsIShlShaXuepaylessatlenfiontoeducationinaeademies0fclasalcallearningthanthose0rIⅢXue.whichispanIyreslxsibleforIlledecline0fsIShishuXue.Shi’sl1.0‘咖anditsndmgbaekto$ichuanmeans0racademy0relassicaIl㈣吨andweiLiaoWeng'steach吨吐academies0fdassicaIlearningonbute1odeepⅢ吨。fLuoXueinS/chuanandlyLaoXue㈣sIShiShuXue.Keywords:Illes0r.gDynasty;舵日d哪0rclassicallearning;ShaX嘴在宋代学术的发展中.蜀学是其重要内容之一。就学术思想而言,宋代蜀学经历了萌芽与草创、形成与初盛、低谷与转型、定型与鼎盛的进程.概而言之,即以苏学为主(初盛)转为以洛学为主(鼎盛)的局面0。自南宋中期以降.苏氏蜀学便趋向冷落以致衰隐,即使在其发源地区并占主导地位的四川,也经过“洛蜀会同”而主要被洛学(理学)所取代,使宋代蜀学出现了以程朱理学为主的鼎盛局面。为什么曾经显耀一时的苏氏蜀学会逐渐衰隐呢?有学者认为是,北宋末年党禁、学禁的打击:朱熹贬斥;苏氏的成就偏重于文艺方面⋯。或认为是,苏学正统意识不强;苏氏哲学本体论与伦理观的结构较松散;苏氏不以道成圣为治学宗旨.又不注意传道授业;朱熹对苏学的批判J。这些分析是中肯的。笔者还以为,促使洛蜀会同、苏学衰隐、洛学显扬、蜀学转型的重要因素与书院有密切关系。本文就宋代书院与宋代蜀学的关系作些初步探析。关于米代蜀学的发展变化,胡昭曦、刘复生、粟品孝《宋代蜀学研究>(巴蜀书杜1997年版)有较全面系统的论述。【收稿日期】20.09.0982·四川太学擘报(哲学社套科学版)总第112期一、书院与苏氏蜀学北宋中期,蜀学崛起.异常活跃。其中主要是以苏轼、苏辙为代表的苏学(苏氏蜀学),还有范氏之学(以成都人范镇、范百禄、范祖禹为代表)和被《宋元学案》称为“蜀学之先”的绵竹宇文之邵、“蜀学之魁”的成都吕陶以及阆中鲜于优等知名学者。苏学自成一家.震耀一时,影响很大,在与王安石“新学”、二程洛学的对立论争中.得到了广泛传播,形成了颇具阵容的苏氏学派,甚至形成了同伊洛学派在政治上的斗争即“洛蜀党争”,并且一度势倾洛党。后来,《宋元学案》为其专列“苏氏蜀学学案。宋哲宗“绍述之政”,打击“元桔之学”,实行党禁、学禁,苏学亦在其列,遭受重创而消伏。宋室南渡.党禁、学禁被解除,统治者又褒扬苏学,如乾道九年(1173年)宋孝宗为苏轼文集“御制”赞并序,称苏轼之文“雄视百代.自作一家⋯⋯常置左右,以为矜式,信可谓一代文章之宗也”口】。苏学再度显耀.流传四方,南宋的一些著名学者(包括四川的)如李焘、李心传、张浚、张拭、吕祖谦、汪应辰等都在深受洛学影响的同时,也深受苏学的影响。这时洛学也有很大发展,特别是朱熹崛起以后,学者逐渐多所归依,以致“洛蜀会同”,苏学衰隐,洛学盛行。苏学也有众多门人弟子,据《宋元学案》所列,有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张未(并称“苏门四学士”)、李麝、王巩、李之仪、孙勰、蔡肇、李格非及二苏的子侄迈、迨、过、元老、迟、适、逊等。然而.无论是深受苏学影响的著名学者,或是苏学的门人子侄,都没能阻止苏氏蜀学的衰隐,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而疏于书院教育是其重要原因之一。重视书院教育是洛学诸儒的一个重要特点.从一些学者录载的宋代书院,可以见到其大致概况。河南伊川(今属洛阳)有伊皋书院(伊川书院).“程颐在此讲学二十余年”。大观三年,曾师事程颐的周行己罢官返还家乡浙江温州,置办浮址书院传习关洛之学”。至于朱熹,更为突出,他主持并讲学的书院有考亭书院、白鹿洞书院、武夷精舍;他讲过学的书院有月泉书院、龙津书院、石洞书院、艺堂书院、美化书院、旭山书院、云兴书院、东山书院、鹅湖书院、岳麓书院、城南书院;此外,还给有的书院写过文字,如《衡州石鼓书院记》。其门人也建立一些书院,供祀纪念朱熹,传授其学问。可见,无论是北宋中期或南宋前期,洛学的代表人物都重视书院教育,在书院著书立说、讲学授徒。与洛学不同,苏氏蜀学的主要人物则对书院教育不重视,很少同书院有直接联系,也很少建立书院或在书院讲学。苏轼、苏辙是这样,其门人弟子也是如此。据《中国书院辞典》所录,宋时河南许昌有西湖书院,“原为苏辙讲学处”。广东惠州有丰湖书院,是宝桔二年知州刘尧将淳桔四年知州所建供祀苏轼、苏过等十二先生的聚贤堂.改为书院。至于广东的文明书院(遂溪)、松明书院(廉江),海南的东坡书院(琼山)、桄榔书院(儋县),江苏的东坡书院(宜兴),广西的东坡书院(钦州),河南的东坡书院(开封),湖北的东坡书院(黄州),都是后世所建带有纪念性的书院,且不以播扬苏氏蜀学为主要教学内容。下而,再来看看苏氏蜀学在其故乡四川地区与书院的关系。首先,对宋代四川地区书院作一考察。《中国书院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研究》统计,宋朝书院总数为711所,其中四川书院3l所,占4.3%,该书未具体列出书院名称等简况。据笔者翻检资料.可考者如下“:张九宗书院,遂宁,唐时建,宋时仍有。修文书院,洪雅;果山书院,蓬州(今蓬安),均太宗时建。岳阳书院,普州(今安岳);东台书院、太元书院.均在盐亭,为仁宗时建。柳沟书院.富顺,徽宗时建。东馆书院,眉州(今眉山);栅头书院、巽岩书院,2001年第1期胡昭嚷:宋代书院与末代蜀荦83·均在丹棱,高宗时建。龙门书院,江安;云山书院,潼川府(今三台);静晖书院,夔州府(今重庆奉节),均孝宗时建。蟠龙书院,宜宾;五峰书院,泸州;江阳书院.泸州;玉渊书院.黎州(今汉源);鹤山书院.蒲江;北岩书院,涪州(今重庆涪陵);同人书院,夹江;沧江书院,成都.均宁宗时建。穆清书院,泸州;凤山书院,大宁监(今重庆巫溪);山阴书院,长宁军(今长宁);瑞应山房,合州(今重庆合川),均理宗时建。宏文书院.成淳府龙渠县(今重庆万州东南).度宗时建。少陵书院.夔州府,建置年代不详。以上共计27所书院。过去,学者列出宋代四川书院有3所”】,或云11所】,均为列举,不足为据。《中国书院辞典》中所附《中国书院名录》宋代还有江津县五峰,铜梁县龙门、庹子等三个书院。又有文章说青神县有中岩书院.苏轼曾在此读书,因均未见所据.并存待查。至于有的论著将湖北竹林书院(公安书院)和南阳书院、元代绵竹紫岩书院、射洪金华书院、明代邛州州治(今邛崃)鹤山书院、清代成都锦江书院、犍为子云书院、夔州(今重庆奉节)莲峰书院等亦列A宋代四川的书院,笔者已在拙著《四JrI书院史》中作了考辨,此不赘述。令人惊奇的是,作为苏轼父子的故乡、苏氏蜀学的发源地,四川地区竟然没有苏氏及其门人弟子建立的书院。倒是理宗时合州有瑞应山房(即后来的渡溪书院).祀周敦顾和聚徒讲学⋯;嘉定十年(1217年)知涪州范仲武把程颐注《易》处建为北岩书院m]。据笔者所见资料,只有明代在嘉定卅l(今四川乐山)龙泓山有一所东坡书院.其取名与苏东坡曾游此地有关。为什么在宋代少有苏学人物建立的书院呢?主要原因有二:第一,苏轼、苏辙离川后即未返蜀,其嫡出子孙返蜀者亦少。有学者研究,二苏在世时,子孙分散各处.轼、辙两房大小,团聚一处,皆居颍昌(今河南许昌)。两宋之际.苏氏子孙再次分散,大致分为四支.即许昌、屑山、宜兴(今江苏宜兴)和婺州(浙江金华)。白轼、辙二人于熙宁二年离蜀.“屡次欲返,皆未成行。其子辈,仅苏辙三子曾经蜀⋯⋯但都未在蜀中定居,亦不见在蜀中留下子息的记载。二苏孙辈A蜀定居者,有苏符、苏籍,皆苏轼孙”“。苏学主要人物定居蜀外,与家乡关系渐失密切;其子孙返蜀者亦少,纵使返蜀也未见其与书院有直接关系。第二,苏氏蜀学本身的特点。苏氏父子虽是思想家.但更以文学家著称,因而其学术的显耀和传世重在文学。在儒学研究方面,苏氏蜀学的正统意识不强,不以直接承继孔盂道统和一代宗主自居,不严门户,不强调师承学统和学术派系。教学是书院的主要事业。在宋代特别是南宋时期,许多学者或开办、主持书院.或在书院任教.推动了书院的发展和制度化。与此同时,许多学者也在书院著书立说.并在书院的传道授业过程中,宣讲学术,形成学派。在十分尊敬业师、强调“立师道”的宋代,道统、师承和学统是很被重视的,这在激烈的党争、学争中尤为重要,书院教学中形成的师生关系,加上书院学规的约束和供祀先师先贤的濡染,增加了学派的凝聚力。洛学诸子十分重视书院教育,周敦颐、程顾等所到之处,著书讲学.会友授徒,胡宏、朱熹等人更热心书院教育。吕祖谦曾谈到淳熙六年朱熹在白鹿洞书院废址讲的一段话:“是盖唐李渤之隐居,而太宗皇帝驿送九经,俾生徒肄业之地也。书院创于南唐,其事至鲜浅.太宗于迅扫区字日不暇给之际.奖劝封殖如恐弗及,规模远矣。中兴五十年,释老之宫圮于寇戎者,斧斤之声相闻.各复其初,独此地委于榛莽,过者太息,庸非吾徒之耻哉?郡虽贫薄,顾不能筑屋数楹,上以宣布本朝崇人文之大指,下以续先贤之风声于方来乎于是,朱熹恢复这所书院,白兼书院洞主(山长)并亲自讲学。南宋前期洛学之所以迅速传播,师徒嬗传.学派繁衍,形成强大的学术阵营和理学学统,以致南宋后期为官方提倡,是同重视和充分运用书院四J【l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巷第112期教育有密切关系的。然而.苏氏蜀学则与洛学不同.没有抓住书院教育。还值得注意的是.苏学主要以诗文书面相传,而书院教学多是直面口授。北宋中期,胡瑷在湖州州学的教学法,受到宋仁宗的赞赏,并以之为太学法,即:“使论其所学,或定其理,或白出一义,使人人以对,为可否之。当时政事,俾之折衷。”其特点在于口授和讲论.既直面教学,又可各抒己见。这种教学方法为当时书院广泛采用。较之书传,口授效果更佳,不仅可以言尽其意.因人施教,反复释惑,还可以启迪引发,相互论辩.及时检验,直接交流.更有助于建立稳固的师徒关系和学派体系。苏学不运用书院,则失去了繁衍和发展其学术思想的重要阵地,这是苏氏蜀学最后衰隐的重要原因之一。二、书院与张植之学返传蜀两宋之际.在苏氏蜀学逐渐衰隐的过程中,洛学(理学)逐渐传播入蜀,蜀学逐渐以苏学为主转向以洛学为主,从而在南宋中期完成了这一转型,即“洛蜀会同”,并且出现了谯定、张拭、魏了翁这样著名的理学家。洛学入蜀、蜀学转型的重要场所和关键人物都同书院密切相关。早在仁宗嘉桔元年至五年(10.56—1060年),周敦颐签判合州,“当时乡贡之士闻先生学问,多来求见”,“从者甚众”】,这应是理学之最早入蜀.也可说是洛学之源入蜀。洛学人蜀是从北宋哲宗以后开始的,其中突出的人物是程顾、谯定,重要场所是涪陵北岩的普净院(即后来的北岩书院)。谯定,两宋之际涪州人,少时学《易》于南平(今重庆綦江)郭曩氏,后在洛阳从程颐学。绍圣四年程顾贬居谯定家乡涪州,谯定得以更近程顾。谯定遂成程门一大弟子,其门人和再传弟子有二百人以上,其中不少是蜀中著名学者.所以王梓材说,谯定固程门一大宗也c雹。有学者称之为洛学的涪陵学派】。这是洛学大举人蜀的开始。洛学比较广泛地传播入蜀是南宋中期张拭之学返传蜀。四川绵竹人张拭(号南轩,1133—1180年)从小随父张浚在外.后徙居湖南衡阳(今长沙).其学师承著名洛学传人胡宏,也有其父张浚(苏轼再传、谯定门人)家传之学。张拭是宋代与朱熹齐名的著名理学家,他们共续濂洛学统,促成理学史上著名的“乾(道)淳(熙)之盛】【。张拭于绍兴三十一年拜在衡山的胡宏为师,受教于“碧泉书院”、“文定公书堂”(文定书院)。这两所书院均为胡安国创筑,后其子胡宏在此建楼祀父.并正式命名,著书、讲学其中二十余年“。张拭于此.深得胡宏所传伊洛之学的要旨。乾道初,张拭在长沙南门妙高峰下创办城南书院.与“学者讲诵”其间;与此同时,他又受聘主讲于岳麓书院]。通过这些讲学活动.培养了一大批学子,使伊洛之学大昌于湖南.形成了湖湘学派。但是,作为蜀人的张拭没有返四川讲学,张拭之学是通过他的门人和私淑返传蜀的。据《宋元学案》所载,这些门人、私淑,有的“得张宣公之学于广汉”(潼川人杨云山),有的“以书问学”(普城人陈概).有的则“游南轩之门”(成都人范仲黼、范子长、范子该).其中最为突出者是范仲黼.“从南轩学,杜门十年.不汲汲于进取。鹤山(魏了翁)谓其‘剖析精微,罗络隐遁.直接五峰(胡宏)之传’。晦翁(朱熹)、东莱(吕祖谦)皆推敬之”。范仲黼在成都沧江书院讲学,虞刚简“因是得以和齐斟酌,尽闻胡文定公父子以至南轩所讨论于岳麓(书院)者.而致精焉”。这里是说虞刚简从范仲黼处“尽闻”张拭之学,也反映出那些“游南轩之门”的学者,是在岳麓书院接受了张拭之教。可见,无论是张拭之学的师承、发2001年第l期胡昭曦:宋代书院与宋代蜀学·85展或传授,都同书院有密切关系。然而,正如《宋元学案·二江诸儒学案》所说,“南轩虽蜀产,而居湖湘,其学未通于蜀”。经过一些学者的努力,南宋中期张拭之学返传蜀,大大促进了洛学的传播和蜀学的转型,并形成了“蜀学再盛”的局面,所以有学者说:“南轩之学,盛行于湖湘.流衍于西蜀。”Ⅲ在张拭之学返传蜀.促进洛学的传播和蜀学的转型上,沧江书院和其他几所书院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沧江书院.虞刚简建。虞刚简(1164—1226年).仁寿人.虞允文之孙、虞公亮之仲子。26岁时“始监成都府郫县犀浦镇酒税.次华阳县丞”。自到成都,他就在这里筑室,名日“沧江书院”,学者们经常在这里“会文讲学”.活动长达20年之久“。沧江书院之设当在宋光宗时至虞刚简去世(理宗宝庆二年)期间.即公元1190—1226年。魏了翁所撰《虞刚简墓志铭》记述道:“为华阳(虞刚简知华阳县),又得与成都范 公文 公文种类及格式公文写作资料选粹公文的语言应当是常见公文批示用语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 叔仲黼、季才荪、少才子长、少约子该,豫章李思永修己,延平张子真士(仕)俭,汉嘉薛仲章绂,同郡陈(程)叔达遇孙、李微之心传、贯之道传,唐安宋正仲德之,汉嘉邓元卿谏从,相与切磋于义理之会。⋯公(虞刚简)自上华阳.即筑室成都之合江⋯⋯秀才范公为榜日‘沧江书院’。公已尽屏幼志,非益友不亲。自绵州(虞刚简任通判绵州)后.则又弃去科举业,于圣贤求仁立德之要益审思不释。沈潜‘六经’,于《易》尤为精诣,以周、程诸子遗言与邵子先天书、汉上朱氏变玄之说参贯融会,随文申义,阅十有六年。⋯⋯士之请益.有肩摩袂属,谒无留门.坐无虚席,爨无停炊。自二十年来,知与不知皆日沧江先生。张拭之学返传蜀的重要人物有宇文绍节、陈概、范仲黼,均是“南轩门人”。虞刚简常请学者讲学沧江书院,在沧江书院的讲学中,范仲黼用力最多,“晚年讲学二江之上,南轩之教遂大行于蜀中”J{、。虞刚简也是在这些讲学中得到张拭之学的。在沧江书院“相与切磋于义理之会”的学者中,范仆黼、范荪、范子长、范子该(皆成都人)、薛绂、邓谏从(汉嘉今芦山人)、程遇孙(仁寿人)、宋德之(唐安今郫县人)和虞刚简被称为“二江九先生”;李修己(丰城今江西丰城人)、张仕俭(延平今福建南平人)皆“南轩门人”;李心传、李道传(井研人),则是谯定的再传。除这些知名学者外,到沧江书院的士人颇多,“士之请益,有肩摩袂属,谒无留门,坐无虚席,爨无停炊”,这种讲学局面持续了近2o年,张拭之学在蜀大盛。除沧江书院外,在张拭之学返传蜀中起过积极作用的还有以下书院。云山书院,在潼川府治(今四川三台)之南山.其设置大致是在孝宗淳熙(1174年之后)至理宗宝庆二年(1226年)之间。当地人杨云山,号云山老人,“得张宣公之学于广汉.归而喜,授其子”,是“南轩门人”“。云山书院是其子杨子谟所设,在“县之南山筑室聚友”,后“被命兼权嘉定府”.“自是得请去.不复出矣,即云山书院讲授j。他“卧家十年”.“讲学于云山书院,与诸生敷陈《论》、《盂》、《学》、《庸》大义”J【彻】。江阳书院,在泸州,嘉定八年(1215年)知泸州范子长建。魏了翁为篆额,薛绂为之记0。范子长.成都人,与其弟子该“同游南轩之门”,是“南轩门人”、“二江九先生”之一。“鹤山(魏了翁)之初志学也,由先生(范子长)及薛符溪(绂)以得门户”“】。玉渊书院,在黎州(今四川汉源)城内.开禧(1205—1207年)初知州薛绂建】。薛宋代江阳书院的记载,见于明初修纂的《泸州志》卷2(铅印本,四川大学图书馆藏)。此书是近代学者缨荃孙从《永乐太典》中辑出的。四Jll大学学报(哲学社喜科学版)总第112期绂“知黎州⋯⋯筑玉渊书院以讲学,学者称符溪先生,二江讲学九子之一也”“。此外,与沧江书院有关,在蜀中研讨和讲授张拭之学的还有魏了翁建立的蒲江鹤山书院、泸州穆清书院,高定子建立的夹江同人书院等。从上述可见,具有蜀学传统的张拭,徙居湖南以后,在碧泉、文定书院接受了洛学的教育。以后,在城南、岳麓等书院著书讲学,张械溶家学与胡宏之湖湘学于一炉,从而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成为了与朱熹齐名的理学家。张拭之学返传蜀,是通过其门人(有的曾就学于岳麓书院)、私淑进行的。而这些门人、私淑叉把书院作为返传张拭之学的重要场所之一,其中成都沧江书院尤为突出,活动近20年,“讲明南轩之学e;并以沧江书院、二江九先生为中心,向其他地方辐射,创办一些书院传张拭之学。当然,不能认为理学在蜀中的传播,书院是唯一的途径,但它确实是一个重要的场所,所以全祖望写道:“宣公(张弑)居长沙之二水,而蜀中反疏。然自宇文挺臣、范文叔(仲黼)、陈平甫(概)传之入蜀,二江之讲舍不下长沙。⋯⋯蜀学之盛,终出宣公之绪。”“书院在返传和研讨张拭之学、传播理学、促进蜀学转型和再盛中的作用非常显著。三、书院与蜀人尽知义理之学”开始于哲宗元祜时期的“洛蜀党争”,历经150年左右,至宋理宗时大致完成了“涪蜀会同”。张械之学返传蜀,推进了“洛蜀会同”、蜀学转型,而最后完成这一转变的著名学者有刘光祖(四川简阳人)、李壁、李埴(四川丹棱人)和魏了翁(四川蒲江人)。黄宗羲写道:“盖元事占有洛蜀之争,二百年中,其学终莫能合。及后溪(刘光祖)与先生兄弟(李壁、李埴)出,鹤山(魏了翁)继之,遂合其统焉。”“静这一概括是符合实际的。其中最为突出的是魏了翁。魏了翁(1178—1237年),号鹤山,是继张械、朱熹之后的著名理学家。他私淑张拭、朱熹,尊奉程朱理学,对蜀中学术(包括苏学)也很熟悉,因而在继承濂洛学统,吸收理学的同时,也重视研究和融合苏氏蜀学,既集宋代蜀学的太成,又融合蜀学、洛学,使蜀学完成了义理化过程。他的学术生涯同书院关系密切,魏了翁曾经创办过几所书院。()蒲江鹤山书院。嘉定二年(1209年>魏了翁因丁生父忧,辞官归里,一面为其父就近守墓,一面读书著述聚友授徒,于嘉定三年在邛州蒲江县(今四川蒲江)创办了鹤山书院。次年冬天因被任知汉州而离去。嘉定十一年其生母亡故,魏了翁乡守制,又在鹤山书院教授学子,直到嘉定十四年离乡赴知潼川府任。总计,魏了翁前后在此讲学授徒共4—5年。他写有《书鹤山书院始末》、《赠王彦正》等文记述这所书院的情况5‘。宋代这昕书院具体在什么地方,自明代以来就有不同说法,有的认为在I州州治(今四JII邛崃),笔者不同意此说。有的认为是在蒲江,其中有两说:一说是在蒲江“治北一里许”的山顶上,明成化七年蒲江县知县邵有良撰写的《重惨鹤山书院记》即持此说lc。另一说是在蒲江县北三里的白鹤山下,并进而联系“县北一里许”之说,认为书院原址在今蒲江县城北蒲江中学内果园一带,1992年修《蒲江县志》持此说。以前笔者对此也不甚了了,最近因为探究书院问题,遂对此进行清理,并于2000年初偕同两位年轻宋史学者专程去蒲江了解,拜访了一些学者和有关负责人,发现当地学者已有新的看法,确定宋代蒲江鹤山书院的原址,在今蒲江县城关东南约l0公里的隈支山顶(今名玉芝山,山顶在今鹤山镇樱桃村境)l【。经过我们的访问与实地考察,认为此说符合实际,而在蒲江县2001年第l期胡昭曦:采代书院与采代蜀学北1里、今蒲江中学果园一带的鹤山书院,应是明成化七年蒲江知县邵有良重修的。(二)靖州鹤山书院。宋理宗宝庆二年魏了翁为权相史弥远所陷,被罢官贬靖州(今湖南靖县)。宝庆三年(1227年)夏天到达贬所。当年,魏了翁就在靖州城北之纯福坡筑鹤山书院,作为读书治经、教授生徒的场所,这就是魏了翁亲手刨办的第二所鹤山书院。一直到绍定四年(1231年)秋复官离靖,共5年之久。魏了翁先后创办了两所鹤山书院,教学时间共计l0年左右。端平二年(1235年)十二月,宋理宗为表彰魏了翁的教学活动,。面赐御书唐人严武诗及‘鹤山书院’四大字”f州軎时一】J删,足见当时最高统治者对魏了翁进行书院教育的重视。据统计,已知宋代书院有700余所,而得到皇帝赐额的仅有34所,鹤山书院便是其中之一。还需要说明的,有的论著录载宋代在苏州有鹤山书院,如《续文献通考》卷50,《中国书院辞典》第47页、《宋代书院与宋代学术之关系》第331页(该文注明资料来源于《江南通志》卷9o)均沿袭此说。实际上,苏州的鹤山书院是元代初年“隐居吴中”的魏了翁曾孙魏起,奏请朝廷同意而在魏氏宅第建立的,由当时著名学者虞集奉敕题“鹤山书院”额,并作记jI。苏州鹤山书院建于元代,而不是宋代。魏了翁创办两所鹤山书院外,还在为官期间十分重视教育,他在绍定六年(1233年)春至端平元年(1234年)十月第二次知泸州期间,叉创办了穆清书院。在魏了翁所办书院中,以蒲江鹤山书院同宋代蜀学的关系最为密切。蒲江鹤山书院,原是魏了翁守墓读书会友之处,因当地应科考之士“未有讲肄之所”,乃于此地设馆教学。由于四方来学“负笈而至者.襁属不绝”,乃于嘉定三年以后加以“增广”。这时的鹤山书院,已具备较大规模,有前堂、二堂、尊经阁(藏书用)、事心堂、花圃、房屋、池塘、小亭等。在这“广二百尺、纵数里”的全县最高峰的山颇乎袤之地,为师友生徒提供了教学住用的条件,并且营造了一个有山水花木的优美环境J【。魏了翁在《书鹤山书院始末》中说,该书院藏书l0万卷,包括“家故有书”、“得秘书之副而传录”、访寻于公私所板行者”。当时,宋朝国家秘府藏书也还不到l0万卷,《文献通考·经籍考》载:“承平时,三馆所藏不满十万卷,《崇文总目》所载是也。”有学者说,蒲江鹤山书院的藏书,“其规模之宏富,实为宋代各书院之首,亦使当年国家藏书瞠乎其后,”】。这就为书院生徒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在这些书籍中,有不少是魏了翁自京师返蜀时携的朱熹著作(包括受赠和购买的)。他在《朱子语类序》中说:“开禧中,予始识辅汉卿(广)于都城。汉卿从朱文公(熹)最久.尽得公平生语言文字,每过予,相与熟复涌味.辄移晷弗去。予既补外(指四川).汉卿悉举以相畀。”可以说.魏了翁几乎得到了朱熹的全部论著。这样的藏书结构,自然很有助于魏了翁研究和传播二程、张拭、朱熹之学,向生徒们讲授儒学特别是理学,这就是鹤山书院的主要教学内容,正如叶适在《魏华甫鹤山书院》的诗中所称:“程张之师以道俱”。蒲江鹤山书院在培养人才上有明显效果。据《书鹤山书院始末》载,“嘉定三年春,诏郡国聘士,邛之预宾贡者比屋相望,未有讲肄之所,会鹤山书院落成,乃授之馆”。结果,“其秋试于有司,士自首选而下.拨十而得八,书室俄空焉,人竞传为美谈”。由春至秋的书院学习,这批生徒参加类省试的考试结果很好,取得了考中“十而,得八”的好成绩,其中还包括考取第一即“类元”的王万里。魏了翁在《赠王彦正》中写道:“由是,即其地成室,是为今白鹤书院。⋯⋯余乃约十余士之当赴类省试者会文其上。是岁,自类元王万里而下,88·四川大学辛报(哲学社套科辛版)总第112期凡得七人.其不在得中者,后亦接踵科第,或以思得官,莫有遗者。”0但魏了翁并不以记览文词以通过科举而获取利禄为教学目的,而是为了传播先王之言.随事省察”.以不违其善良之本心,即以义理思想教授生徒。秋试以后.魏了翁又召四方之士共学.负笈而来者络绎不绝,并将鹤山书院加以扩建。魏了翁乡丁母丧时,再次在鹤山书院讲学,又有不少学士登门求学有多少人曾经在蒲江鹤山书院得到魏了翁的教授.现在已难知其详。仅从记载中了解到有几位著名学者曾在蒲江鹤山书院求学.即王万里、吴泳、史绳祖、高斯得等。此外.其门人弟子还有游似、牟子才】【誊蚰、郭黄中、程掌、史守道、税与权、虞航、唐季乙(以上皆四川人)、蒋公顺、滕处厚、蒋重珍、蒋山、许月卿、叶元老、许、严植、张端义等人。卫。形成了理学的鹤山学派.宋时即有“南方共宗鹤山老”之说J.魏了翁与另一著名理学家真德秀(西山先生)并称。真、魏二人是南宋时期继张拭、朱熹之后的两大理学家。黄百家评价:“从来西山、鹤山并称⋯⋯然百家尝闻先遗献之言日:‘两家学术虽同出于考亭,而鹤山识力横绝,真所谓卓荦观群书者;西山则依门傍户,不敢自出一头地,盖墨守之而已。充分肯定魏了翁杰出的理学造诣和他在宋代理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宋史·魏了翁传》写道:“(魏了翁)丁生父忧,解官心丧.筑室白鹤山下.以所闻于辅广、李燔者开门授徒,士争负笈从之。由是蜀人尽知义理之学。”0明人张之厚也指出:“历魏晋唐宋二千余载.而蜀人成知义理之学,自鹤山先生始。”“所谓“由是蜀人尽知义理之学”,是充分肯定魏了翁创办书院、传播理学之举。事实也是如此,造诣甚高的理学家魏了翁.在四川地区以书院教育等方式大力传播理学,不仅形成了理学的鹤山学派.而且大大推进了宋代蜀学的发展,完成了蜀学的转型,完全实现了“洛蜀会同”,理学已居于蜀学的主导地位.从而发展到宋代蜀学的定型与鼎盛。书院是中国历史上的一种特殊的教育组织和教育系统,肇始于唐代.于宋代有很大发展并形成制度。书院是教育和学术研究的重要方面军,又是传播文化、进行教化的重要场所。自有书院以来.中国历史上学术思想的发展变化就同书院教育有密切联系,书院教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书院史的研究已经取得了明显成绩,出版了一些书院史著述。但是,尚处于方兴未艾之势.还需要广泛发掘资料、深八研究,尤其是要注意书院史的断代研究、地区研究和专题研究。笔者这篇不成熟的文字,只是就宋代书院史中的一个问题略表一孔之见,希望得到指教。l参考文献】[1]王国炎.苏氏蜀学为什么长期被埋设[J]江西社会科学,1985+(5).[2]粟品孝论苏氏蜀学衰隐的原因[J】社会科学研究.1995.(1).[3]苏东坡全集[M].北京:中国书店影印本,1986.卷首.[4]季啸风.中国书院辞典[z】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5]陈谷嘉,邓洪嫂.中国书皖制度研究[州.杭州:浙扛教育出版社,1991[6]胡昭曦四川书院史[I]成都巴蜀书社20OO.0《鹤山集)卷92。王万里(?一1234年),名万,万里是其字,邛州蒲江人。与他同时代还有一个王万浙江人。为了便于区分.于邛州王万迳用其字王万里。0《束史)卷437。有学者考证.这段文字中的李燔应为李方子。辅广、李方子都是束熹弟子,魏了翁京任学官时f嘉泰、开禧之际)与二人相识并共掌朱熹著作。见蔡方鹿f魏了翁评传'第页(巴蜀书祉1993年版)2001年第1期胡昭曦:宋代书院与宋代蜀学·89[7]樊克政中国书院史[M].台北:台湾文津出版社,1995,21—90.[8J曹松叶.宋元明清书院概况[JJ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1929—1930,(111—115)[9J艾泽飞,雷建民.苏东坡成才与中岩书皖[JJ.西部旅游,1999,(4).[10J魏了翁.台州建濂溪先生祠堂记[AJ.鹤山集[M】卷44[11J万历.台州志[MJ卷7.[12J宋本方舆胜览[MJ.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卷6.[13J曹彦约.朝议大夫直焕章阁范季克墓志铭[AJ昌谷集[MJ卷19.l4J东坡书院记[AJ.同冶.嘉定府志[MJ卷44.[15J舒大剐.三苏后代研究[MJ成都:巴蜀书社,1995.4—6.[16J吕祖谦.东莱集[MJ.卷6.[17J朱熹五朝名臣言行录[MJ卷10.[I8J胡昭曦.宋代蜀学的转型[AJ.胡昭曦宋史论集[CJ.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9J度正.周濂溪先生年谱[AJ.周濂溪集[M]卷10.北京:商务印书馆,193/.[20J费广.养心亭记AJ.万历台州志[MJ卷8.[2I】胡昭疃谯定张拭与朱熹的学术联系[AJ.中国哲学(16)[C].长沙:岳麓书社.1993.[筮】柬元学案[M】.:23】杨金鑫.程朱理学与书院[JJ.哲学与文化(台湾).1990,(6)[24J胡昭疃.论张拭的学术源流[AJ.邓广铭,菇侠.国际宋史讨论会论文选集[CJ.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1992【25】张试.答陈平甫[A】.张拭全集[M】卷26.长春:长春出版社,1999.[26J朱汉民.湖湘学的发源地——谜胡安国、胡宏父子所创碧泉书院、文定书堂[JJ.岳麓书院通讯,1985,(I)[刀J杨慎初,朱汉民,邓洪波.岳麓书院史略[MJ.长沙:岳麓书社,1986.[28J杨东莼.中国学术史话[MJ.北新书局,1932.218.【29】魏了翁.虞公墓志铭[A】.鹤山集【M】卷76.[30J陆心源.虞刚简传[AJ.宋史翼[MJ.卷16.[3IJ魏了翁.杨公墓志铭[A].鹤山集[MJ卷74[32J大明一统志[MJ卷73.133】陈谷嘉.张拭与湖湘学派研究【M】.长沙;硝南教育出版社.1991.7.[34J胡昭曦,刘复生,粟品孝.宋代蜀学研究[MJ.成都:巴蜀书社.1997.101—181.[35J鹤山集[MJ.[36J光绪.蒲江县志[MJ:]陈少林,程仁忠鹤山书院考[J】.成都文物.1986.(2)[38J龙腾蒲江出土明奉直大夫孙礼墓志铭[JJ.四川文物1998,(6).[39J宋史[MJ.[40]魏了翁.陛辞奏定国论别人才天怒图民怨疏[AJ.鹤山集[MJ卷.【41】吴万居宋代书院与宋代学木之关系【M】台北:台湾文律出版社,1991.61.42J虞集.鹤山书院记Aj.道园学古录[MJ卷7.[43J光绪苏州府志[MJ卷26.[44J魏了翁.泸州重修学记[AJ.鹤山集[M】卷45.【45】民国.岳与县志【M]卷4.[46J胡昭曦.四川书院的藏书事业[JJ四川田书馆学报2O00.(I).47J眉州刊朱子语类序[AJ朱T/,类[MJ.北京:中华书局.1986.卷首.[48J水心集[MJ卷7.【49】家铉翁则堂记[M]卷6.(责任鳊辑:黎原)
本文档为【宋代书院与宋代蜀学】,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96835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699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9
分类:
上传时间:2017-06-09
浏览量: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