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商业和服务业区位论

商业和服务业区位论

举报
开通vip

商业和服务业区位论会计学商业和服务业区位论1978-2011年北京三次产业从业人数第4章商业和服务业区位论第4章商业和服务业区位论第1节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第2节零售业区位论第3节服务业区位论第1节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一般商业和其他服务业的区位决策都具有市场取向性,而中心地理论是研究市场中心区位的重要理论。中心地理论也称作中心地方论,是由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在其重要著作《德国南部的中心地原理》中提出的。著作对零散的中心地研究成果加以系统化和理论化。1.1中心地理论产生的背景与目的进入20世纪,城市在整个社会经济中逐渐占据了主导...

商业和服务业区位论
会计学商业和服务业区位论1978-2011年北京三次产业从业人数第4章商业和服务业区位论第4章商业和服务业区位论第1节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第2节零售业区位论第3节服务业区位论第1节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一般商业和其他服务业的区位决策都具有市场取向性,而中心地理论是研究市场中心区位的重要理论。中心地理论也称作中心地方论,是由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在其重要著作《德国南部的中心地原理》中提出的。著作对零散的中心地研究成果加以系统化和理论化。1.1中心地理论产生的背景与目的进入20世纪,城市在整个社会经济中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成为工业、交通的集中点,商业、贸易和服务行业的聚集点。许多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和地理学家在城市的社会和经济行为研究基础上,对城市的形态、空间分布和规模等级也开始了研究。中心地理论就是在这种社会、经济背景下产生的。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的最大目的就在于探索“决定城市的数量、规模以及分布的规律是否存在,如果存在,那么又是怎样的规律”这一课题。1.2基本概念1.中心地中心地是周围区域的中心,是指能够向周围区域的消费者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点。中心地可以是一个城市可以是一个镇或大的居民聚集点可以是一个商业或服务业的中心2.中心性中心性是指就中心地的周围地区而言,中心地的相对重要性。也可理解为中心地发挥中心职能的程度。中心性一般可用下式表示:C=B1-B2式中:C中心地的中心性;B1中心地供给中心商品的总量;B2中心地供给中心地自身的中心商品的数量。中心性即中心地供给自身中心商品后的剩余,即从中心地供给其周围区域的中心商品的数量。3.货物的供给范围由中心地供给的货物能够到达的范围。当消费者到中心地购买货物时,它是指消费者从居住地到中心地的移动距离;如果由商店送货的话,是指发货的移动距离。不管哪一种情况,对于双方都有一个经济许可的空间界限。货物供给范围的最大极限为货物供给范围的上限或外侧界限。供给货物的商店能够获得正常利润需要的最低限度的消费者的范围为货物的供给下限或内侧界限。如果货物的供给范围的上限和下限都大的话,说明中心地具有供给高级货物和服务的职能,即中心职能高,一般形成的是“高级中心地”;相反,如果两个界限都小,说明中心地的中心职能地,形成的是“低级中心地”。货物供给上限货物供给下限低级中心地高级中心地4.中心地的等级中心地提供的货物和服务有高低等级之分。中心地的等级取决于其能提供的货物和服务的水平,一般能够提供高级货物和服务的中心地等级相对较高(如珠宝店、大型超市),反之则较低(如小百货、零售市场)。克里斯泰中心地理论最大特征之一是中心地的等级和中心职能是相互对应的。最低等级的中心地具有最低的中心职能,而比其高一级的中心地不仅具有自己的固定职能,同时也兼有最低中心地的中心职能。以此类推,最高级的中心具有所有等级的中心职能,同时,同一等级的中心地以一定的间隔布局。低级中心高级中心低级中心低级中心1.3中心地三原则与中心地系统的空间模型克里斯泰勒认为中心地的空间分布形态,受市场、交通和行政因素制约,形成不同的中心地系统空间模型。(一)市场原则与中心地系统市场原则是建立中心地系统模型的基础。假定前提条件:(1)中心地分布的区域为自然条件和资源状况相同、且均质分布的平原;人口分布均匀,居民收入和需求及消费方式相同。(2)具有相同的交通条件,且运费与距离成正比。1.3中心地三原则与中心地系统的空间模型(一)市场原则与中心地系统假定前提条件:(3)消费者都利用距离最近的中心地,就近购买物品。(4)相同的商品和服务在任何一个中心地价格都一致,消费者购买商品和享受服务的实际价格=销售价格+交通费。在四个假定前提条件下,中心地均匀地分布在平原上,同类中心地间的距离也相同,且每个中心地的市场区域都为半径相等的圆形区域。(1)单一企业形成的圆形市场区(2)多个企业形成多个圆形市场区(3)多个企业的多个圆形市场区竞争达到均衡形呈正六边形的市场区结构。2.中心地系统的构造:一种产品市场的空间均衡初始时某一区域的任何地点的消费者都可接受均匀分布的中心地提供的商品服务半径相同(克里斯塔勒设定为21km)的商品服务。根据前提条件,初始状态中心地(B级中心地)分布将呈六边形结构。六边形结构从数学来看,其面积是仅次于圆的最优结构。比如商品服务半径为20km的商品时,若仍然只靠原有的中心地供应,在每3个相邻中心地(B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域之间都将存在着一个空白区(阴影部分),空白区得不到该级中心地的服务。会在空白区出现一个次一级中心地(K级中心地),以满足空白区居民的需要。而这个次一级的中心地一定位于这一空白区的中心,也即上级(B级)中心地市场区域的顶点上。这是因为只有在这点上供应服务范围的运距最短。市场原则下中心地系统交通原则下中心地系统行政原则下中心地系统图4-3市场原则下的中心地系统中心地等级中心地数服务区数服务半径/km服务范围/km2提供商品的种类数中心地的人口数服务区人口数M4867294.0444010003500A1622436.913490200011000K548112.0400180400035000B182720.7120033010000100000G6936.0360060030000350000P2362.11080010001000001000000L11108.03240020005000003500000合计729………………表4-1 市场原理基础上的中心地及其服务范围(二)交通原则基础上的中心地系统特点:各个中心地布局在两个比自己高一级的中心地的交通线的中点。比如m-1(m>1)级中心地是布局在两个m级中心地连接线的中点(如图4-5)。因此,如果同一级的中心地间铺设一条交通线,那么在这条交通线上布局着比它等级低的所有中心地。在交通原则基础上形成的各等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域具有什么关系呢?如图4-5,1个m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域内包含着1个完整的m-1级中心地和6个1/2(总数为1+6×1/2=4)的m-1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域。各等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域关系为:1,4,16,64,256,…。因此,在交通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也称为K=4的中心地系统。交通原则下的中心地系统行政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不同于市场原则和交通原则作用下的中心地系统,前者的特点是低级中心地从属于一个高级中心地。其来由是在行政区域划分时,尽量不把低级行政区域分割开,使它完整地属于一个高级行政区域。(三)行政原则基础上的中心地系统行政原则下的中心地系统如图4-6所示,m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域大致包含了7个m-l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域,而且,m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域内拥有m-l级中心地数量为6个。因此,各等级的中心地的市场区域数为:1,7,49,343,…,以7的倍数增加。因此,在行政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也称作为K=7的中心地系统。(三)行政原则基础上的中心地系统(四)三原则适合的条件三原则中市场原则是基础,交通原则和行政原则可看作是对市场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的修改。克氏并且进一步分析了三原则的中心地系统在怎样的条件下能够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市场原则适用于由市场及其市场区域构成的中世纪的中心地的商品供给情形。(四)三原则适合的条件交通原则适用于如19世纪交通大发展时期,以及新开拓的殖民地国家。另外,也适用于新开发区、交通过境地带或聚落呈线状分布区域。克氏还认为,在文化水平高、工业人口多(人口密度高)的区域,交通原则比市场原则的作用大。(四)三原则适合的条件行政原则比较适用于具有强大统治机构的绝对主义时代,或者象社会主义国家以行政组织为基础的社会生活。另外,自给性强、与城市分离的山间区域内形成的以某一中心地为核心的自给区域,其行政原则的作用相对较强。克氏进一步强调,高级中心地对远距离的交通要求大。因此,高级中心地按交通原则布局,中级中心地布局行政原则作用较大,低级中心地的布局用市场原则解释较合理。1.5中心地理论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一)意义第一,克氏的中心地理论是地理学由传统的区域个性描述走向对空间规律和法则探讨的直接推动原因,是现代地理学发展的基础。克氏作为地理学者初次把演绎的思维方法引入地理学,研究空间法则和原理,无疑是对地理研究思维方法的一大革命。也正因为这样,他被后人尊称为“理论地理学之父”。(一)意义第二,中心地理论是城市地理学和商业地理学的理论基础。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关于城市等级划分的研究;二是关于都市与农村区域相互作用的研究;三是关于城市内和城市间的社会和经济空间模型的研究;四是关于城市区位和规模,以及职能为媒介的城市时空分布的研究;五是关于零售业和服务业的区位布局、规模和空间模型的研究。第三,中心地理论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理论基础之一。中心地与市场区域(也可看作为腹地)间的关系,对研究区域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区域规划中,按照中心地理论可合理地布局区域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其它经济和社会职能。在这方面德国的研究成果和实际经验可值得参考。(二)存在的问题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尽管对地理学、城市经济学和区位理论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当然这种缺陷是从现在的眼光来看的。第一,克里斯塔勒只重视商品供给范围的上限分析,即中心地的布局是按照上限大小来决定。虽然他也提出了商品的供给下限,但缺乏详细分析。对各种商品得到怎样程度的超额利润论述也不明确。第二,在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系统中,K值在一个系统中是固定不变的。事实上,由于区域的各种条件作用,所形成的区域模型各等级的变化用一个固定的K值无法概括。(二)存在的问题第三,克里斯塔勒把消费者看作为“经济人”,认为消费者首先是利用离自己最近的中心地。但在现实中,消费者的行为是多目标的。因此,消费者更倾向于在高级中心地进行经济或社会行为活动。这样会导致高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域范围扩大,使中心地系统结构发生变形。第四,克里斯塔勒忽视了集聚利益,事实上,同一等级或不同等级的设施集中布局会产生出集聚利益。而克氏只重视各等级中心设施的出现,对出现的数量不感兴趣。第五,克氏的中心地理论对需求的增加、交通的发展和人口的移动带来的中心地系统的变化没有进行论述。第二节零售业区位论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是研究零售业区位决策的基本理论,中心地理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零售业的区位决策具有重要意义。2.1影响零售业区位决策的基本因素消费市场状况:消费者数量、收入、人口构成和生活方式。购物空间的接近性:空间距离和交通条件。零售业间竞争状况:同行业竞争者的数量以及发展水平等。地价:地租支付能力。(一)消费市场状况市场区域的大小、贫富和构成等对零售业选择和规模具有重要影响。零售业最大特点是消费者指向,即零售业区位与人口分布密度呈比例。消费者收入。市场区域内的总购买力和收入等级决定购买行为差异。(二)空间距离和交通条件消费者克服空间距离的作用所要付出的空间费用或时间费用是决定消费者选择购物地点的一个重要因子。一般随距离购物中心地的距离增加,在该中心地购买家庭数减少,特别是日常生活用品。Q消费量P1商品价格K距离F交通费用需求曲线a需求曲线bK距离P2购买价格K距离Q消费量如果需求曲线变换平缓,即距离费用完全可忽略,说明所有的购物在一个或几个大的零售中心进行,表示零售区位具有极强的空间集聚性;如果需求曲线变化陡,表示市场区域被若干个零售商业中心分割,零售区位趋于分散。交通条件好,购物时间短,空间费用降低;对零售区位而言,其商品的销售范围会扩大,商业规模等级也可能扩大。因此,交通枢纽中心能形成大型的商业中心。分散集聚需求曲线c需求曲线d(三)零售业间的竞争零售企业的区位选择和与其在同一区域经营同种类型的零售企业数量和竞争力有密切的关系。区位的空间竞争,如果是属于同业种间的竞争,可能会出现两种趋势:一是相互排斥趋于分散(珠宝业);一是在竞争中产生联合,即由于外部规模经济而形成各种专业化的商业中心(餐饮业)。(四)地价的作用地价是土地价值的反映,是指用来购买土地的效用或为预期经济收益所付出的代价。地价高低与区位条件相关。市中心交通便捷性和可通达性好,空间关联最好。追求收入最大化的零售企业而言,无疑最高地价区位是最佳的选择。不同类型零售业选择区位存在差异。2.2零售业空间模型零售业活动的空间模型大致分为两大类:(1)零售业活动的空间分布和职能结构模型:从空间角度研究零售业集聚的形态和职能;(2)零售业活动区位模型:以中心地理论和地价理论为基础研究商业活动的区位模型。(一)零售业空间类型划分1.M.J.Proudfood,1937年提出美国零售业的五种类型:中心商业区外围商业区主要商业街近邻商业街孤立商店群2.贝利1963年以芝加哥为例,将零售业空间分为三大类型:第一种:在中心存在一个核心商业设施,以此为中心,商业职能呈同心圆分布,进一步分为:CBD、区域中心地、社区中心地和近邻中心地。第二种:沿道路和街道呈带状分布的零售业空间,可分为:传统购物街、沿主干线分布的零售空间、郊区零售业空间和街道带状分布零售空间。第三种:追求类似零售业活动集聚利益和接触利益在某一地点集中而形成的专业化空间。可分为汽车街、印刷区、娱乐区、家具区等。(2)戴维斯中心商业区空间融合模型1972年,戴维斯(Davies)总结贝利等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了更一般的中心商业区空间融合模型。基本思路:中心商业区核心部,首先以核为中心各职能呈同心圆布局,在此基础上重叠着沿交通线呈带状分布的零售业区,这些零售区是按照等级职能的高低由内侧依次布局。在同心圆和带状相互重叠的模型上,再叠加上特殊专业化职能空间,就形成一个空间融合模型。模型意味着即使种类同样,但等级不同,最终选择的区位空间也不同。图4-7零售业区位空间融合模式(二)中心商业区的内部结构1.霍伍德(Horwood)和博伊斯(Boyce)提出“中心-边缘模型”具有代表性。中心商业区由核心部和边缘部两部分组成。核心部具有土地利用、空间垂直发展、白天人口集中和特殊职能布局等特征。边缘部土地面积较广、土地利用密度不高,区域的最大特征是职能的空间分化。图4-6中心商业区的核心-边缘模式第3节服务业区位论3.1服务业的类型与区位特征第1类:以个人和家庭为对象,提供日常服务活动的服务业。这类服务业具有零售业的特征,由各种店铺组成,如理发和美容院、洗衣店、照相馆和修理店等。因此,区位布局也类似于零售业,即尽量接近消费者。第2类:以企业(或行政机关等办公机构)为对象,是为其提供运营活动产生的服务性需求的经济活动。这类服务业代表性的行业有广告业、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业、信息服务业、复印和复印机的维修业、计算机软件开发和销售业等。与第一类服务业不同,这类服务业的对象是企业或机关等,因此,在区位布局时,接近居民消费者的区位因子并不重要。第3节服务业区位论第3种类:具有办公机构性质职能的服务业。这类服务业主要是行使各种管理职能,如企业的管理部门等。这类服务业的区位特点与第二类具有相似性,也主要在中心区布局。可分为三大类:一是发挥着管理性职能的业务中心和办公机构,如各企业的管理总部等。二是企业的子公司和部门中心,从职能来看,企业以具体的营销管理活动为主,但一般不进行实物的交易活动,这类服务业多布局于城市的次级中心区。三是从外部支援企业活动的职能,如金融、保险、房地产等行业,这类服务业也具有很强的向心性。3.2服务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分析营利性服务企业区位选择的层次性:其区位选择一般分为以下三个层次。一是服务企业对不同城市的选择;二是对城市内特定区域的选择;三是对具体区位地点的确定。一个服务性企业选择在某一个城市布局时,至少要应该考虑以下几个因素:①该城市能够接受企业服务的规模和范围;②服务区的人口数量和消费偏好;③总体消费能力和消费量的分配状况;④不同服务行业的总体消费潜力;⑤其他竞争者的数量、规模和质量;⑥竞争程度等。3.2服务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分析在确定了具体的城市,进一步选择城市内部某一个区域时,企业经营者要分析以下几个因素:①服务区和具体服务设施对顾客的吸引力;②竞争企业的量与质;③到达该服务设施的交通通达性;④该区域的居民特性和风俗习惯;⑤该区域的空间扩展方向;⑥该区域的基本概况等。3.2服务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分析准确确定地点是服务企业在空间上的具体落实,是区位决策的最终阶段,在选择具体地点时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①经过该地点的交通状况和交通发展潜力;②相邻企业的基本情况;③停车场的充足性;④在该地点布局的综合费用等。3.3服务业区位选择的理论(一)中心地理论服务业的最佳区位模型是在中心地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中心地理论对服务业的区位选择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根据提供的服务或产品的等级,企业有不同的门槛和范围。高级产品或服务要求规模更大的消费或服务市场,受距离衰减规律限制也较低。销售商之间的距离也相对较远;低级产品或服务购买率较高,市场范围小,销售商之间的距离很近。中心地理论也适用于办公机构区位选择。服务业的办公机构与其它中心性职能一样,存在着等级性,不同等级的办公机构布局于不同等级的中心地内部。3.3服务业区位选择的理论(二)集聚理论服务业在空间上的集聚是追求企业间商务交流和合作的便利性和互补性,以及高度熟练的劳动市场。从区位指向理论来看,服务业在空间的集聚的原则为:一是集聚利益指向,即为了得到外部经济利益和减少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在空间上的集聚;二是劳动力指向,在城市CBD具有各种高度熟悉的技术和业务管理人员,因此,为了获得这些人才,管理机构的区位多选择于中心商务区。服务业同种行业和异种行业在空间上的集聚都可得到集聚利益,因此,不论是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在空间上的集聚都有利于情报和信息的收集和交流。企业管理职能的办公机构一般都布局在城市中心区,其原因为:一是这种区位选择可以使情报和信息的输送和收集的距离摩擦费用最小化,二是这类服务业能够支付高额的地租。3.3服务业区位选择的理论服务业如保险和银行等金融业在特定的地点发展有时也具有历史的偶然性,其形成与城市的发展历史有关。一般保险和银行集中的城市大多是贸易港口,如伦敦、纽约、香港、东京、上海等城市在历史上就是主要贸易港口。与航海、远洋运输相关联首先发展起来的是保险业和银行等金融业,因为保险和金融业是海运业发展的保障,这样在各大港口周边地区也就成为保险和金融业高度集聚的地区。思考:验证家乡特色产业区位选择现状与所学的农业、工业、商业和服务业区位论的一致性和差异性,并详细阐述造成这种差异性的原因。初始时某一区域的任何地点的消费者都可接受均匀分布的中心地提供的商品服务半径相同(克里斯塔勒设定为21km)的商品服务。根据前提条件,初始状态中心地(B级中心地)分布将呈六边形结构。六边形结构从数学来看,其面积是仅次于圆的最优结构。(四)三原则适合的条件三原则中市场原则是基础,交通原则和行政原则可看作是对市场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的修改。克氏并且进一步分析了三原则的中心地系统在怎样的条件下能够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市场原则适用于由市场及其市场区域构成的中世纪的中心地的商品供给情形。
本文档为【商业和服务业区位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莉莉老师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4M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管理学
上传时间:2021-10-09
浏览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