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考试]环境科学基础知识要点

[考试]环境科学基础知识要点

举报
开通vip

[考试]环境科学基础知识要点[考试]环境科学基础知识要点 环境科学原理 知识要点 1. 在环境科学中,环境指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主要是地球表面与人类发生相互作用的自 然要素及其总体。 2. 自然环境指的是一切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类生活、生长的自然界中的物质和能量的总体。 3. 次生环境问题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引起的环境问题,也称第二环境问题。 4. 人类生存的环境由自然环境、工程环境、社会环境共同组成。 5. 人工环境的特点:人类作为主导因子,环境人工化明显;多样化;脆弱性;环境污染严重; 危害人类健康的因素增多。 6. 环境问...

[考试]环境科学基础知识要点
[考试]环境科学基础知识要点 环境科学原理 知识要点 1. 在环境科学中,环境指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主要是地球表面与人类发生相互作用的自 然要素及其总体。 2. 自然环境指的是一切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类生活、生长的自然界中的物质和能量的总体。 3. 次生环境问题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引起的环境问题,也称第二环境问题。 4. 人类生存的环境由自然环境、工程环境、社会环境共同组成。 5. 人工环境的特点:人类作为主导因子,环境人工化明显;多样化;脆弱性;环境污染严重; 危害人类健康的因素增多。 6. 环境问题的分类: 原生环境问题:火山、地震、台风 次生环境问题:水土流失、沙漠化、盐泽化、物种灭绝等 环境污染与干扰:环境污染——水、大气、土壤污染; 环境干扰——噪声、震动、电磁波干扰、热干扰 7. 1992年6月,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标志着人类寻求社会与环境协调 发展的新阶段,环境与发展成为世界环境保护工作的主题。 8.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威胁的发展称为可持续发展。 9. 1979年环境保护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颁布。 10. 现代环境问题的特点:已是全人类所面临的共同性问题;已从局部扩展到区域甚至全球,从 地表延伸到高空及地下,呈立体态;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已严重损害 人类的健康与福利,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 11. 二十个世纪50年代前后出现的“八大公害”事件中,有五个为大气污染事故,分别为:马斯 河谷事件;多诺拉事件;洛杉矶光化学污染事件;伦敦烟雾事件;四日市哮喘事件。 12. “伦敦烟雾事件”的主要污染物为烟尘及SO。 2 13. 富山事件(骨痛病)主要由镉污染物造成的。 14. 日本发生的水俣病事件主要由甲基汞污染物造成的。 15. 过氧乙酰硝酸酯为二次污染物。 16. 根据燃料性质和大气污染物的组成和反应,可将大气污染划分成煤炭型、石油型、混合型、 特殊型。 17. 降尘一般将粒径大于10μm的粉尘,它们可以在重力作用下降落下来。 18. 粒径小于10μm的烟气、煤烟及雾在内的颗粒状物质,称为飘尘。 19. 还原型(煤炭型)大气污染发生时,其天气状况中,逆温类型为辐射型逆温。 20. 漂浮在空气中的各种不同粒径的液体或固体微粒(粒径在100μm,0.1μm)的总量称为总悬 浮颗粒物。 21. 臭氧层破坏主要由氟氯烃污染物造成。 22. 氧化型(汽车尾气型)大气污染发生时,其天气状况中,逆温类型为沉降型逆温。 23. 人类活动直接作用于自然生态系统,造成生态系统的生产功能显著下降和结构显著改变,从 而引起的环境问题称为生态破坏。 24. 氰化物进入人体后,能在人体内产生氰化氢,使细胞呼吸受到麻痹引起窒息而死亡。 25. 上个世纪50年代,日本发生的米糠油事件主要由多氯联苯污染物造成的。 26. 水体中的污染物按其种类和性质一般可分为无机无毒物、无机有毒物、有机无毒物、有机有 毒物四大类。 27. 生态农业特点为多样性、综合性、高效性、稳定性、持续性、有机性。 28. 人们不需要听到或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声音称为噪声。 29. 一种声音是否是噪声是由主观评价来确定的。 30. L为测量时间内,10,的时间超过的噪声级,相当于噪声的峰值。 10 31. L为测量时间内,50,的时间超过的噪声级,相当于噪声的平均值。 50 32. L为测量时间内,90,的时间超过的噪声级,相当于噪声的本底值。 90 33. 噪声作为一种感觉污染,可分为过响声、妨碍声、不愉快声 、无影响声。 34. 水污染防治的根本原则是将防、治、管三者结合起来。 35. 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R.卡逊出版了《寂静的春天》一书,通俗地说明杀虫剂污染造成 严重的生态危害,为近代环境科学开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标志性著。 36. 城市环境是以城市人口为主体,与各种自然要素相结合的总和。 37. 城市生态系统是以人类生活和生产为中心,由居民和城市环境组成的自然、社会、经济复合 生态系统。 38. 城市生态系统包括自然生态系统、经济生态系统、社会生态系统 39. 按照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进行集约经营管理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称为生态农业。 40. 生物富集指生物从周围环境(水体、土壤、大气)吸收并积累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的物质,使 其在有机体内的浓度超过周围环境中浓度现象。 41. 环境背景值亦称自然本底值,是指在不受污染的情况下,组成环境的各要素,如大气、水体、 岩石、土壤、植物、农作物、水生植物和人体组织中与环境污染有关的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 及其基本的化学成分。 42. 城市生态系统以人类生活和生产为中心,由居民和城市环境组成的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 态系统。 43. 污染物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入土壤,其主要发生类型可归纳为水污染型、固体废弃物污染 型、农业污染型、大气污染型。 44. 土壤污染指人类活动所产生的物质(污染物),通过多种途径进入土壤,其数量和速度超过了 土壤容纳的能力和土壤净化的速度,因而使土壤的性质、组成及性状等发生变化。 45. 防止土壤污染的措施主要有:利用植物吸收去除重金属;施加抑制剂;控制氧化还原条件; 改变耕作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客土、深翻。 46. 目前国际社会最关心的全球环境问题主要有:温室效应;厄尔尼诺现象;水资源危机;生物 多样性减少;森林锐减;酸雨污染;臭氧层破坏;土地利用格局改变;土地荒漠化;垃圾成 灾等。 47. 造成城市地下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地下水严重超采,引起水位下降和地下水水位降落漏斗, 改变了水动力条件,为地下水污染创造了便利条件;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量大,处理量 低;施用化肥、农药和污灌对地下水造成污染;人为经济活动造成城市地下水污染。 48. 水资源与其他自然资源相比,具有明显的特点:维护生态平衡和环境的基本要素;利用上的 多用性;经济上的双重性;补给上的循环性;时空分配上的可变性。 49. 水体富营养化指外源性和内源性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汇入水体,导致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 急剧和过量地生长,使水体溶解氧降低,水质恶化,鱼类和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50. N和P是水体富营养化中重要的两种营养物质。 51. 化学需氧量即COD,指在一定条件下,氧化一升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 52. 在有氧的情况下,由于微生物(主要是细菌)的活动,可降解有机物稳定化所需要的氧量, 称为生化需氧量即BOD。 53. 水体污染指污染物进入水体后,其含量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体的水质和水体底质的 物理、化学性质或生物组成发生变化,从而降低了水体的使用价值和使用功能的现象。 54. 向水体排放或释放污染物的来源和场所都称为水体污染源。 55. 水体中重金属污染: (1)重金属的概念——一般认为重金属是比重大于5或4的有毒金属。在环境污染方面所说的重金属主要指汞、镉、铅、铬以及类金属砷等生物毒性显著的元素,也指具有一定毒性的一般重金属锌、镍、钴、锡等。目前最引入注意的是汞、铬、镉、铅、等。 (2)水体中重金属的来源: 重金属是构成地壳的物质,在自然界分布非常广泛,在自然环境的各部分均存在着本底含量,在正常的天然水中金属含量均很低。重金属作为有色金属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因此在环境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重金属污染源。如采矿、冶金、生产、生活中均产生大量含重金属的污染物。 (3)重金属污染水体的方式及危害: A、在天然水中重金属的毒性效应有时是微量金属所致。 B、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毒性几乎都通过与有机体结合而发挥作用。 C、重金属不能被分解,生物从环境中摄取重金属可以通过食物链的生物放大作用,逐级在较高的生物体内成千万倍地富集起来,然后通过食物进入水体,而在人体的某些器官中积蓄造成慢性中毒,影响人体健康。 D、重金属的毒性与金属的形态有关。如六价铬的毒性是三价铬毒性的10倍。 56. 我国近年来通过对自然保护区的研究和工作,提出按保护对象,将自然保护区划分为生态系 统自然保护区、珍贵植物或特殊植被及水源涵养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森林公 园(自然公园)、自然历史遗迹保护区五个类型。 57. 高架源烟羽有不同形态,通常有:翻卷型(波浪形)、锥型、扇型(长带型)、屋脊型(上扬 型)、漫烟型(熏烟型)五种类型。 58. 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人类活动强烈地改变着地球大气的组成,排放出的多种气体中,有许多能够吸收红外辐射,随着吸收热能气体浓度的增加,地球平均气温会逐步上升,这种现象称为温室效应。最引人注意的是二氧化碳的作用。 危害:(1)对农业影响,既有正效应(增产),也有负效应(减产)。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的综合效应,将使中国农业生产能力下降至少5,。 (2)对中国水资源的影响非常严重。根据多种模型(气候和水文)计算,由降水量、径流量、蒸发量形成的水资源增加或减少的地区差别很大。 (3)海平面上升将对中国造成很大的损失。预测2030年海面上升20厘米左右,中国东南沿海现有的盐场和海水养殖场将基本被淹没或破坏。 (4)对有些树种生长带来不利影响,生长分布区域发生变化,产量将严重下降。 (5)将使永冻土融化消失,并发生大面积的热融下沉与斜坡热融坍塌。 59. 酸雨的形成。对环境和人的危害。从企业、社会和个人两方面来看,有什么可以减少酸雨的 办法。 60. 为了自然保护的目的,进行特殊保护的具有代表性的自然景观地域称为自然保护区。 61. 贵州省1978年建立了第一个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即梵净山自然保护区。 62. 1956年我国建立的第一个自然保护区为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63. 1969年,美国首先提出环境影响评价概念的国家。 64. 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质量评价简称环境评价。 65. “三同时”制度指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其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设施, 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制度。 66. 环境评价按评价的时间要素可分为环境回顾评价、环境现状评价、环境影响评价。 67. 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应当包括:项目概况与项目周围环境状况;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 的分析和预测;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经济、技术论证以及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对项目实施 环境监测的建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1、某河流,经监测分析,BOD浓度为5.6mg/L,COD浓度为7mg/L,NH-N浓度为0.5mg/L,DO浓度3 为3.6 mg/L,试用黄浦江水质指数评价该河流的水质状况。 附表 黄浦江水质质量分级 PI ,0 0,1 1,2 2,3 3,4 ,4 分级 良好 较好 一般 开始污染 中等污染 严重污染 解:各污染因子的分指数为 I= 5.6/4 = 1.4; I= 7/6 = 1.167; BOD COD I= 0.5/1 = 0.5; I= 3.6/4 = 0.9; NH3-N DO 综合指数为 PI , I , I, I , I BODCOD NH3-NDO , 1.4 , 1.167, 0.5 , 0.9 , 2.167 查附表知,该河流已开始被污染。 332、某工厂附近,污染源调查中测出总悬浮颗粒物浓度为1.5mg/m,SO浓度为0.6 mg/m,NO浓度22 3为0.3 mg/m,试计算得出该工厂的大气首要污染物是什么, 333(选取国家二级标准GB3095-1996: C , 0.15mg/m;C , 0.1mg/m;C , 0.3 mg/m)SO2NO2TSP 解: 各污染因子的分指数为: I = 1.5/0.3 = 5 I = 0.6/0.15 = 4 TSPSO2 I = 0.3/0.1 = 3 NO2 故首要污染物为总悬浮颗粒物。 3、有8个声源作用于一点,声压级分别为 70、70、75、82、90、93、95、100dB,求它们合成的总声压级。声压级差与其增值见下图。 图:两噪声源的叠加曲线 解: 4、设有三个噪声,其声压级分别为97、100、97分贝,试求叠加后的声压级,
本文档为【[考试]环境科学基础知识要点】,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91127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42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7-10-17
浏览量: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