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建设信息化科普 推进供给侧改革

建设信息化科普 推进供给侧改革

举报
开通vip

建设信息化科普 推进供给侧改革建设信息化科普推进供给侧改革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科学普及可谓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传统的运动式、阵地式、广场式科普已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科普信息化意味着知识的获取和传播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对科普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作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牵头实施单位,科协组织理应积极顺应新形势、新要求、新常态,着力推进科普公共服务的供给侧改革,大力推进以信息化为重点的科普创新,服务全民科学素质提升,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一、准确把握发展大势,改革科普服务供给 当今世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

建设信息化科普 推进供给侧改革
建设信息化科普推进供给侧改革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科学普及可谓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传统的运动式、阵地式、广场式科普已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科普信息化意味着知识的获取和传播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对科普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作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纲要》的牵头实施单位,科协组织理应积极顺应新形势、新要求、新常态,着力推进科普公共服务的供给侧改革,大力推进以信息化为重点的科普创新,服务全民科学素质提升,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一、准确把握发展大势,改革科普服务供给 当今世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使泛在、精准、交互式的科普服务成为现实。 (一)信息化科普是信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目前我国网民规模达6.7亿人,其中通过网络获取科技信息的公众达53.4%。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在调研科普信息化建设时说:“科普工作要与时俱进,保持技术先进性、手段先进性和理念先进性,适应社会变化,保持与群众的紧密联系,科普方式、科普阵地要与群众活动空间一起转移。”“互联网+”信息化手段的运用,使科学知识0.12秒即能传到世界的每个角落,科学传播更加高效、便捷 并充满乐趣。 (二)信息化科普是提升科学素质的现实路径 当前,江苏正处在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动力已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关键是科技创新,基础在全民科学素质。江苏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提出,“到2020年,我省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4%,继续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加强科普信息化建设,建好用好网上科普阵地,与科普对象保持紧密联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满足信息时代公众科普的需求。 (三)信息化科普是推进科普创新的发展方向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传播科学知识,不仅是实现传播方式多样化,更重要的是实现传播内容丰富化、公众参与即时化和服务推送精准化。为此,科普信息化建设必须突出互联网思维,坚持需求导向,适应时代要求,着力科普信息内容和传播渠道建设,着力科普信息资源的传播应用,着力科普信息化建设社会动员和保障机制的建立完善,在打造科学传播方式现代升级版的同时,实现对传统科普的全面创新和再继承、再发展。 二、推进资源共建共享,改革科普内容供给 传统科普是自上而下的单向信息输出,以报刊、图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广播、电视为主要媒介,而“互联网+科普”是以双向互动、 多渠道等形式通过个性化分析,以多媒体的传播和社交互动为平台,对科学知识的传播与扩散。 (一)以内容为主做科普 在铺天盖地的科普知识里,怎样缩短科普与公众“最后一公里”距离?其关键无疑就是以客观事实为基础,对科学知识进行通俗易懂地内容表达,而且能够让公众相信、记住,进而继续传播扩散内容。除优化网站版面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外,要以“关注科技前沿,紧抓社会热点,图文视频并举”为目标,建立热点监控、受众定制、研发创作、实时发布、精准推送、信息反馈的网络科普体系。要强化科普与人文、艺术的整合,综合运用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等多种表现形式,增强科学传播的吸引力。江苏省先后有5部科普作品被科技部评为2015年全国优秀科普微视频作品。 (二)调动社会力量做科普 充分发挥省级学会科普主力军作用,动员鼓励会员参与科学传播,强化科普信息传播的专业性。发挥省科普作协等科技社团的作用,围绕公众关切的科技问题,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科普信息化建设,使广大公众成为科学传播的受益者、传播者和建设者。探索建立包括认证、考核、监督、评价、奖励为一体的激励机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作品征集、荣誉评级评奖等方式,推进科普文章、视频、微电影、动漫等原创科普资源创作。以推动“全民阅读”、建设“书 香江苏”为契机,加大对优秀原创科普作品的奖励力度,持续深入开展“江苏省优秀科普作品”“江苏省科普公益广告大赛”等评选活动,向社会推介一批优秀科普作品(产品)。 (三)集聚市场力量做科普 充分利用国际、国内市场科普资源,原创开发和引进吸收相结合,运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手段,创新内容表达形式,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公众,突出科普内容的新颖性、趣味性和原创性。江苏省科协积极依托直属单位《科学大众》杂志社,建立“PPP模式”,运用社会资本合作建设江苏省科普云信息服务平台。大力发展科普信息化事业,目前已建成视频、音频、图片、文章、游戏等5大类科普资源库,科普公共服务产品供给水平不断提升。依托《江苏科技报》等媒体,与《扬子晚报》共建“科普江苏”网络平台,阅读量突破15万人次。 三、创新信息传播方式,改革科普供给渠道 (一)构建线上传播体系 牢固树立借助为主、自建为辅的渠道建设理念,充分利用和借助现有传播渠道开展科学传播,构建门户网站、科普大屏、手机终端、微博微信“四位一体”的服务系统。加强与互联网企业等专业机构的合作,拓宽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科学传播渠道,充分利用社交网络和即时通讯工具等新媒体平台,加大移动端的科学传播力度。推动“科普江苏” 等科普网站和门户网站科普栏目建设,丰富内容和形式,扩大传播范围和影响力,打造一批精品科普栏目和科普创作团队。 (二)构建线下传播体系 以参与、互动、体验的实体科技馆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建好一批数字科技馆示范项目,实现科技馆的在线虚拟漫游和互动体验。推动和支持科普教育基地、科普惠民服务站等各类科普设施,积极主动地利用现有科普信息平台获取科普信息资源,加强线上线下科普信息资源的转化应用和互动体验。推动流动科技馆展品展项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实现瞄准世界前沿、体现江苏特色、适应现代科技、符合未来发展的动态改造升级。 (三)巩固传统传播格局持续发挥传统媒体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的渠道作用,推动各类报纸杂志开设科普专栏或增加科普专栏版面,推动更多县级以上电视台、广播电台开设科教栏目,增加科普内容播放时间和传播频率,支持传统媒体集成现有科普资源内容实现线上线下融合传播,鼓励推动省科协直属单位开展科普报纸杂志数字化出版的 有益探索。积极推动与学校、社区、医院、地铁、公交、车站、机场、电影院线等公共服务场所以及移动服务运营商、移动设备制造商的合作,将优质科普内容作为公益性的增值服务提供给公众,实现“科普动视”在各省辖市地铁、公交 全覆盖。 四、积极整合各方资源,改革科普供给机制 (一)创新科普运营机制 弘扬“开放、平等、协作、共享”的互联网精神,通过政策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大力搭建“共建共享、相互协作”的工作平台。有效利用市场机制和网络优势,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源开展科学传播,逐步探索形成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可持续的科普运营模式。要积极争取将科普信息化建设纳入本地公共服务政府采购范畴,充分运用市场机制,依托社会各方力量,创新和探索建立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共建、互利共赢、良性互动、持续发展的科普服务产品供给新模式。 (二)创新科普活动机制 充分发挥科普示范县市创建、科普日、科普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金钥匙”科技竞赛等活动品牌效应,将信息化理念融入科普活动之中。广泛开展线上线下活动,利用网络降低科普成本,利用线上报名和选拔、线上网络直播、线上投票和评奖、专家解读、互动众创、扁平化等方式,把活动办“活”,解决脱离群众需求、缺乏吸引力影响力的问题。用众筹、众包等方式吸引企业、科研院所、高校、新媒体和科技工作者、科普创作者、青少年以及社会大众都来做科普、用科普。以高端学术交流活动为平台,鼓励引导科普 研发机构与海外高端研发团队合作,研发设计新型科普展教品。 (三)创新科普人才机制 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科技传播队伍建设,深入推进“三百工程”,省市共建科普演讲团、科技传播专家服务团,建 立城乡一体的精准对接机制,不断满足市县科普需求。加强高端科普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培养高水平科普创作设计人才、科普产业经营人才、科普活动策划与组织人才。健全科技传播服务常态长效机制,积极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的推广运用。健全科普志愿者服务激励机制,优化信息化动态管理,以学会会员、在校大学生为主体,争取年内全省注册科普志愿者突破60万人。
本文档为【建设信息化科普 推进供给侧改革】,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3342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8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9-09-04
浏览量: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