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模块政治史第四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检测试题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模块政治史第四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检测试题

举报
开通vip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模块政治史第四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检测试题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模块政治史第四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检测试题 编者选题表 考点 题号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1、2、3、4、5、6 新中国的外交 7、8、9、10、11、12 综合 13、1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5衡阳三模)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这标志着我国人民民主政治和人民民主法制建设进入新阶段。这里的“新阶段”主要是指(  ...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模块政治史第四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检测试题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模块政治史第四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检测试题 编者选题表 考点 题号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1、2、3、4、5、6 新中国的外交 7、8、9、10、11、12 综合 13、1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5衡阳三模)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这标志着我国人民民主政治和人民民主法制建设进入新阶段。这里的“新阶段”主要是指(  )                     A.人民政协代行全国人大职权的结束 B.社会主义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在我国宣告确立 C.国家根本大法和人民民主政权建立 D.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与宪政基础奠定 解析:D A项是旧阶段结束的内涵,但不是新阶段的内涵,错误;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B项错误;1949年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C项错误。1954年宪法的最大特点是社会主义属性,它的颁布意味着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有了宪法依据,D项正确。 2.《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写道,(中国)新政府24个部长中的11个是小党派的代表或无党派“民主人士”,“虽然政权显然由中共掌握,但这些职位不仅仅是形式。更广义地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初期,对有威望的非党人士的意见是真心去征求的。”这说明(  ) A.中国特色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确立 B.新中国诞生为民主党派的创立创造条件 C.中国特色的政治协商制度已经形成 D.新中国使民主党派获得了执政权力 解析:C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同于某些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一党制,又根本有别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两党制或多党制。中国的多党合作以共产党的领导为前提,政治协商是其主要形式,故C项正确。A项与材料中的政党制度无关。B项中民主党派在新中国成立前已经存在。在新中国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不能获得执政权力,D项表述错误。 3.(2015郑州二模)1975年,全国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任命了13位政府领导人。其中,劳动模范陈永贵和吴桂贤都是从基层被火速选拔成为副总理的,他们在工作上实行“三三制”,即每年三分之一时间在中央工作,三分之一时间回原单位劳动,三分之一时间到各地调查研究。这说明(  ) A.中央政府被全面夺权 B.人大制度基本不能实行 C.中央注重走群众路线 D.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 解析:C 材料只是体现中央政府领导人任命情况,看不出中央政府被全面夺权,A项错误;从材料可以看出,政府领导人是由全国人大任命,B项错误;在材料中看不出社会秩序遭到破坏的状况,D 项错误,用排除法选C。 4.(2016晋冀豫三省联考)近年以来,国家正式启动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这是一项由教育部、发展改革委、国家民委、财政部、人事部等五部委联合实施的人才培养计划。这一计划的启动说明(  ) A.民族自治区自治权从此有了国家保障 B.落实民族平等和发展政策须与时俱进 C.少数民族地区已率先完成了义务教育 D.当前民族政策的贯彻表现为人才培养 解析:B 民族自治区的自治权早在《共同纲领》中已经有了明确的规定,A项错误;从培养人才的角度实现民族平等和共同发展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政府落实民族平等和发展的新举措,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B项正确;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教育发展一般落后,在完成义务教育方面落后于其他地区,C项与史实不符;少数民族人才培养计划,反映了当前民族政策的一个方面,并不能反映当前民族政策的全部内容,D项以偏概全。 5.(2016晋中摸底)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1957年8月3日,国务院正式公布“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2013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废止有关劳动教养法律规定的决定,这意味着已实施50多年的劳教制度被依法废止。材料说明了(  ) A.国务院当年的规定缺乏法律依据 B.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核心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结果 D.劳教制度的制定与废除体现了时代的要求 解析:D “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说明有法律依据,A项错误;材料仅是一部劳动教养法律的废立,不能说明“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核心”,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市场经济发展”,两者无逻辑关联,C项错误;法律法规因时而变,“1957年8月3日,国务院正式公布……2013年12月……废止”,体现了时代的要求,D项正确。 6.1979年1月1日,祖国大陆宣布:“台湾当局一贯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反对台湾‘独立’。这就是我们共同的立场,合作的基础。”这一宣布(  ) A.放弃了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 B.正式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方针 C.提出了和平解决港澳问题的设想 D.意味着统一祖国的方针调整 解析:D 中国在台湾问题上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A项错误;“一国两制”的方针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邓小平提出的,B项错误;材料是针对台湾提出的,C项错误;用排除法,选D。 7.有学者批评新中国某项做法,认为其“造成中国几乎与世隔绝,对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了解很少,一切以意识形态划线,使国家经济达到崩溃的边缘”,该学者批评的是(  ) A.反右派斗争 B.“大跃进”运动 C.三大改造 D.“一边倒”政策 解析:D “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以意识形态划线”,使中国丧失了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外交关系的机会,从长远看,不利于国家经济的发展,D项正确。 8.(2016石家庄调研)1972年2月,尼克松访问中国,成为第一位访问中国的美国总统;1972年5月,尼克松同样成为访问苏联的第一位美国总统,两国元首一致表示“尽最大努力避免军事对抗”。这主要说明(  ) A.中美建交推动了美苏关系正常化 B.战略平衡与缓和是美国的外交目标 C.20世纪70年代,苏联居争霸优势 D.两极格局中,美国居于主导地位 解析:B 中美建交是在1979年,A项错误;尼克松改善中美关系是为了制衡苏联,寻求战略平衡,而访问苏联说明美苏关系也有缓和的一面,B项正确;题干没有突出苏联居争霸优势,C项错误;D项与史实不符,当时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战略守势,D项错误。 9.1950年,英国政府认为,承认新中国虽不是保护英国在华利益的“灵丹妙药”,但至少可以提供一定程度的保护。而且,“如果不与这个政府建立关系,我们就不能对它将来的发展施加影响”。当时英国的对华认识(  ) A.反映出中英双方的战争危机消失 B.反映出新中国不承认旧的中英关系 C.没有预料到新中国会倒向苏联一边 D.与美国的对华政策高度一致 解析:B 1950年处于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时期,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采取“冷战”政策,中英双方的战争危机并没有消失,A项错误;材料“承认新中国虽不是保护英国在华利益的‘灵丹妙药’,但至少可以提供一定程度的保护”说明新中国不承认旧的中英关系下英国所享有的特权,B项正确;1950年中国已经明确表达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C项错误;美国对华政策是孤立、封锁,不承认新中国,D项与材料内容不符。 10.(2016河北联考)下图是某个历史时期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国示意图节选(深色部分为建交国,法国1964年与中国建交)。从中可以看出(  ) A.欧共体奉行相对独立的外交政策 B.新中国在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已得到恢复 C.中美关系的缓和对中法关系影响很大 D.法国与新中国关系正常化走在西方大国前列 解析:D 从图片信息看,图中与中国建交的国家,除了法国外,其他都是社会主义国家,说明法国与新中国关系正常化走在西方大国前列,D项正确。欧共体成立于1967年,A项错误;新中国在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得到恢复是在1971年,B项错误;1964年的时候中美关系还没有缓和,C项错误。 11.“尼克松通过中美和解得益匪浅。……在新的三角关系中,美国明显保持了平衡。……尼克松在某种意义上把中国拉过来矫正了世界的平衡。”“三角”分别指(  ) A.中国、美国、苏联 B.中国、美国、西欧 C.美国、日本、西欧 D.美国、日本、中国 解析:A 题干描述的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霸权地位衰落,拉拢中国,对抗苏联,A项正确。 12.有西方学者认为,上海合作组织是前苏联国家和中国合力对抗美国与西方的一个形式。而俄罗斯有学者则呼吁建立一个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代表的“新华约”之类的某种“反北约”的组织。下列对上海合作组织的评述最准确的是(  ) A.体现了多国结盟的特点 B.是新世纪“冷战”思维的产物 C.主要目的是应付地区反恐 D.是全面合作的新型国际组织 解析:D 上海合作组织主张“结伴而不结盟”,A项错误;上海合作组织旨在加强成员睦邻互信和友好合作,维护地区安全稳定,促进地区和成员的经济发展,与“冷战”无关,反恐也不是其主要的目标,B、C两项错误;上海合作组织是一种新型区域合作模式,是全面合作的新型国际组织,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其中13题25分,14题12分,共 37分) 13.(2015长沙一模)2014年全国人大将每年的12月4日定为“宪法日”,依法治国再迈新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清末西方宪政思想传入中国以来,中国先后制定了多部宪法和宪法性文件。为了实现国家富强的目标,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立宪派推动清政府制定了《钦定宪法大纲》。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共和主义者在辛亥革命之后参照美国宪法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制定是中国历史上具有进步意义的事件之一,但它的内在缺陷也使得这部宪法最终沦为废纸。而北洋军阀控制下的北洋政府,动辄以各省军政长官通电的形式干预立宪活动,甚而武力威胁国会的存在,此时的宪法成为了一种“文饰工具”。 ——张晋藩《中国宪法史》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时起,就非常关注、重视宪法的制定和立宪实践。土地革命期间,在苏联宪法的影响下,中国共产党制定并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1949年新政协通过的《共同纲领》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1954年,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制定并通过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此后由于“左”倾错误思想的盛行,民主集中的决策机制被专断的领导意志所取代,出现了类似“文化大革命”那样肆意侵犯人权的惨痛教训。在吸取历史教训的基础上,1982年宪法首次以根本法的形式,将“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规定为“今后国家的根本任务”,从而将近代以来的制宪者所追求的富强梦想与实现民主、文明的现代需要结合起来,既表达了实现中华民族富强和独立的历史使命,又突出了推进民主和文明建设的时代性特征。 ——何勤华《论中国共产党人的 宪法观念与实践历程》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现代宪法制定历程中呈现的特点。(12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近现代宪法制定历程曲折的历史原因。(13分)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现代宪政制度的发展演变。第(1)问,从问题的分值12分可以判断答案要从多角度分析,可以从背景、目标、过程、作用等角度归纳。第(2)问,“历史原因”一般是通史性的答案,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角度回答。 答案:(1)特点:(背景)受西方和苏联宪法理论和实践的影响;(或清末西方宪政思想传入中国;在苏联宪法的影响下,中国共产党制定并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参照美国宪法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目标)始终以实现国家富强为目标;(或为了实现国家富强的目标;近代以来的制宪者所追求的富强梦想;或1982年宪法首次以根本法的形式,将“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规定为“今后国家的根本任务”。) (过程)宪法的制定和实践受到重视;(或中国共产党从诞生时起,就非常关注、重视宪法制定和立宪实践;中国先后制定了多部宪法和宪法性文件。) 宪政的过程充满曲折;(或宪法最终沦为废纸;宪法成为了一种“文饰工具”;出现了类似“文化大革命”那样肆意侵犯人权的惨痛教训。) (作用)推动了中国历史的进步;(或《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制定是中国历史上具有进步意义的事件之一;1982年宪法突出了推进民主和文明建设的时代性特征。) (力量)是不同阶级、集团斗争的结果。(或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立宪派推动清政府制定了《钦定宪法大纲》;北洋政府,动辄以各省军政长官通电的形式干预立宪活动;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制定并通过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12分) (2)(历史因素)缺少妥协精神;(或专制主义的浓厚影响) (经济因素)缺乏足够社会力量的支持;(或民族资本主义的不发达) (社会因素)统治者在社会危机面前缺乏改革的主动,从而一再丧失行宪的良机;(或既得利益阶层的阻碍) (政治因素)“左”倾错误思想的盛行;(或民主集中制原则受到破坏) (思想因素)人权意识的淡薄。(或出现了类似“文化大革命”那样肆意侵犯人权的惨痛教训。)(13分)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下面是台湾中学历史教科书1949年后的中国历史目录摘编。 第三节 大陆政权的演变 一、大陆政权的建立与巩固 二、“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 三、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摸索 四、创造两岸双赢,华人屹立世界 1.两岸关系的发展 A.军事冲突时期 B.冷战对峙时期 C.交流对谈时期 2.影响两岸关系发展的内外因素 A.国际因素 B.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 C.台湾内部因素 3.两岸交流的现况 4.当前的两岸问题 焦点:统独之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12分) 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问题,依据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相关史实提出修改建议,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建议1:增加社会主义制度在大陆的建立。 理由: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以三大改造为代表的社会主义革命,1956年中国大陆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体现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 建议2:增加台湾问题与国际认知。 理由:台湾问题是内战遗留问题,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唯一合法政府,已为联合国和国际社会公认。(言之成理即可)(12分)
本文档为【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模块政治史第四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检测试题】,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沙漠骆驼
一线教师,从教多年,教学经验丰富。
格式:doc
大小:164KB
软件:Word
页数:5
分类:高中语文
上传时间:2019-06-07
浏览量: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