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庆市普通高中新课程信息技术教学指导意见

重庆市普通高中新课程信息技术教学指导意见

举报
开通vip

重庆市普通高中新课程信息技术教学指导意见重庆市普通高中新课程信息技术教学指导意见 (试行) 为贯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推进我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实施,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内容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的要求,结合我市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际,特制定本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一、课程的性质 信息技术既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分支,又是所有学科发展的基础。信息技术既是一个重要的技术分支,又已经深化为改造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基本手段。信息技术因信息交流需要而产生和发展,信息技术的进步又扩...

重庆市普通高中新课程信息技术教学指导意见
重庆市普通高中新课程信息技术教学指导意见 (试行) 为贯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推进我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实施,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实验)》、《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内容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实验)》(以下简称《标准》)的要求,结合我市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际,特制定本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一、课程的性质 信息技术既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分支,又是所有学科发展的基础。信息技术既是一个重要的技术分支,又已经深化为改造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基本手段。信息技术因信息交流需要而产生和发展,信息技术的进步又扩展了信息交流的时间与空间。文化形成和发展的最本质要求是交流,随着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教育、经济和政治等领域,席卷全球的信息文化业已形成,并推动着全社会的“文化重塑”,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从社会发展的现实出发,在普通高中设立信息技术科目,为培养适应信息社会未来公民奠定基础,是我国在全球性信息化建设竞争进程中,抓住机遇,赶上世界发展的步伐,抢占制高点的必要保证。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目的。信息技术课程不仅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形成个性化发展,还要使学生学会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交流与合作,拓展视野,勇于创新,提高思考与决策水平,形成解决实际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明确信息社会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伦理与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与责任感,为适应未来学习型社会提供必要保证。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表现如下。 (一) 基础性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性表现在,它是信息技术在各个学科中应用乃至全部教育活动的基础,是学生在今后工作与生活中有效解决问题的基础,是学生在未来学习型社会中自我发展、持续发展的基础。 (二) 综合性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综合性表现在,其内容既包括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等技能性知识,也包括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对信息技术过程、方法与结果 评价 LEC评价法下载LEC评价法下载评价量规免费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 的方法,信息技术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以及相关权利义务、伦理道德、法律法规等。 (三)人文性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人文性表现在,课程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设置,既表现出基本的工具价值又表现出丰富的文化价值,既有恰当而充实的技术内涵,又体现科学精神,强化人文精神。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 提升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 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公民必备的素养。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以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为基础,以进一步提升 1 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强调通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使高中学生发展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 (二) 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 以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为契机,充分调动家庭、学校、社区等各方力量,整合教育资源,为高中学生提供必备的软硬件条件和积极健康的信息内容,营造良好的信息氛围;既关注当前的学习,更重视可持续发展,为学生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 (三) 关照全体学生,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 充分考虑高中学生起点水平及个性方面的差异,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选择和自我设计;提倡通过课程内容的合理延伸或拓展,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关注不同地区发展的不均衡性,在达到“课程内容标准”的前提下,鼓励因地制宜、特色发展。 (四) 强调问题解决,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强调结合高中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设计问题,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鼓励学生将所学的信息技术积极地应用到生产、生活乃至信息技术革新等各项实践活动中去,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 (五) 注重交流与合作,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鼓励高中学生结合生活和学习实际,运用合适的信息技术,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在此过程中共享思路、激发灵感、反思自我、增进友谊,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 三、课程设计思路与模块结构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信息素养日益成为信息社会公民素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信息技术教育已经超越了单纯的计算机技术训练阶段,发展成为与信息社会人才需求相适应的信息素养教育。因此,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设计体现如下三个特点:第一,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人文素养培养相融合的课程目标;第二,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求的课程内容;第三,有利于所有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课程结构形式。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包括必修和选修2个部分,共6个模块,每个模块2个学分。课程各模块之间的关系结构如下表: 课程结构 课程内容 必修 必修 信息技术基础 2学分 选修 选修1 算法与程序设计 2 每模块2学分 选修2 多媒体技术应用 选修3 网络技术应用 选修4 数据管理技术 选修5 人工智能初步 (一)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 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是全体高中学生共同学习的基础内容,是高中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的基础,也是学习各选修模块的前提,具有普遍价值。本模块以信息处理与交流为主线,围绕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需求,强调信息技术与社会实践的相互作用。它由4个主题组成:信息获取、信息加工与表达、信息资源管理、信息技术与社会。 它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相衔接,是信息素养培养的基础,是学习后续选修模块的前提。该模块以信息处理与交流、信息技术与社会实践为主线,强调让学生掌握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基本方法,在应用信息技术解决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通过亲身体验与理性建构相结合的过程,感受并认识当前社会信息文化的形态及其内涵,理解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构建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建议该模块在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 (二)选修模块 选修部分强调在必修模块的基础上关注技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双重建构,是信息素养培养的继续,是支持个性发展的平台。模块内容设计既注重技术深度和广度的把握,适度反映前沿进展,又关注技术文化与信息文化理念的表达。在选修部分的五个模块中“算法与程序设计”是作为计算机应用的技术基础设置的;“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是作为一般信息技术应用设置的;“人工智能初步”是作为智能信息处理技术专题设置的。为增强课程选择的自由度,五个选修模块并行设计,相对独立。 1、算法与程序设计 “算法与程序设计”以算法和程序设计、问题解决为主线,从实际需求(问题)出发,分析问题,发现问题的本质,构建相应的算法,通过程序设计语言实现问题的解决。学习算法与程序设计是为了让学生理解问题解决过程中采用的思想和方法,掌握常用的算法,建构问题与算法之间的关系,归纳算法思想与程序设计方法的一般规律。 2、多媒体技术应用 “多媒体技术应用”以作品开发的方法为主线,通过规划设计、素材采集加工、作品集成、测试、修改、发布和评价这一过程组织教学内容,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开发多媒体作品的过程。 3、网络技术应用 3 “网络技术应用”以网络技术基础知识、因特网应用基础、网站设计制作的基本技术为主要内容,逐层开展,围绕任务进行学习,通过网络技术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让学生在进行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培养信息意识、协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数据管理技术 “数据管理技术”遵循从实践到理论的认知规律,结合数据管理技术的特点,按照“分析问题—建立数据库—使用数据库—开发数据库应用系统”的线索组织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数据管理技术在日常事务管理方面应用的重要性,理解使用数据库技术的必要性。 5、人工智能初步 “人工智能初步”从适应于高中学生知识的角度入手,引入人工智能的概念;让学生通过观摩或实际操作,体验人工智能在“模式识别、专家系统、问题求解”等方面的典型应用;初步掌握知识的分类及知识表达的基本方法,了解人工智能语言的相关概念;感受使用“专家系统”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 修满4学分是取得高中毕业资格的最低要求。其中必修2学分,选修2学分。建议有兴趣、有潜能的高中学生再加修若干个学分,为今后发展创造条件。 四、课程设置方案 重庆市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设置方案见下表: 重庆市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设置方案 课 程 设 年级 模块名称 模块性质 周课时 学分 高一年级上期 信息技术基础 必修 2 2 高一年级下期 选修3网络技术应用 选修 2 2 高二年级 选修1、2、4、5任选一模块学习 选修 1 2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设置方案说明: (1)高一年级上期开设“信息技术基础”模块,为必修模块,每周2课时,得2学分。 (2)高一年级下期开设选修模块三“网络技术应用”供学生们学习。每周2课时,得2学分。通过高一年级的学习可以完成信息技术所要求的基本学分4分。 3)高二年级开设选修模块一“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模块二“多媒体技术应用”、选修模块四( “数据管理技术”供学生们选择,有条件的学校可开设选修模块五“人工智能初步”。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选修模块,以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水平和信息技术学分。学校要善于发现确有信息技术天赋和特长的学生,并给予专门的培养。 五、课程目标 4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表现在: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 知识与技能 1. 理解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概念与特征,了解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的基本工作原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2. 能熟练地使用常用信息技术工具,初步形成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的能力,能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 (二) 过程与方法 3. 能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 4. 能根据任务的要求,确定所需信息的类型和来源,能评价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5. 能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信息采集、存储和管理。 6. 能采用适当的工具和方式呈现信息、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 7. 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通过有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的、合理的信息加工进行创造性探索或解决实际问题,如辅助其他学科学习、完成信息作品等。 8. 能对自己和他人的信息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能归纳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9. 体验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激发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10. 能辩证地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日常生活学习的影响。 11. 能理解并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负责任地、安全地、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 上述三个层面的目标相互渗透、有机联系,共同构成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培养目标。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要引导学生在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过程中,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不同层面信息素养的综合提升和协调发展,不能人为地割裂三者之间的关系或通过相互孤立的活动分别培养。 六、教学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 (一)信息技术基础(必修,共36课时) 本模块由4个主题组成,结构如下: 5 信息技术基础 信息处理与交流 信息技术与社会 信息获取 信息加工与表达 信息资源管理 “信息技术基础”以信息处理与交流为主线,围绕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需求,强调信息技术与社会实践的相互作用。本模块是高中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的基础,也是学习各选修模块的前提,具有普遍价值,为必修模块。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基本方法;能够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信息技术交流思想,开展合作,解决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理解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明确社会成员应承担的责任,形成与信息化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 1、信息获取 (1)课程内容标准 ? 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列举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 知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实际意义;学会根据问题确定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获取信息。 ? 掌握网络信息检索的几种主要策略与技巧,能够合法地获取网上信息。 ? 掌握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学会鉴别与评价信息。 (2) 课时安排 信息与信息技术 1课时 信息的获取(3课时) 获取信息的方法 1课时 获取网络信息的技巧与信息的甄别 1课时 (3)活动建议 信息技术使人们能在最短的时间里(甚至是同步)了解到世界各地发生的事情。比如在因特网上,天气信息可以随着气象台的预报同步更新。但是,并不是所有做天气预报的网站都充分利用了这个优势。试就这个专题展开调查,了解相关网站上的天气预报情况,就其更新速度、准确性(与实际情况相比较)等指标进行统计和分析,寻找更新最及时和最可信赖的天气预报网站。 2、信息加工与表达 (1)课程内容标准 ? 能够根据任务需求,熟练使用文字处理、图表处理等工具软件加工信息,表达意图;选择恰当的工具软件处理多媒体信息,呈现主题,表达创意。 6 ? 合乎规范地使用网络等媒介发布信息、表达思想。 ? 初步掌握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几种基本方法,认识其工作过程与基本特征。 ? 通过部分智能信息处理工具软件的使用,体验其基本工作过程,了解其实际应用价值。 (2) 课时安排 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2课时 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2课时 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6课时 信息的加工与表达(24课时) 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 8课时 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 1课时 信息的发布与交流 3课时 综合活动 2课时 (3)活动建议 ? 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除可使用文字处理、图表处理或加工软件进行信息处理以外,直接使用计算机程序解决实际问题也是一个基本方法。教师可以演示并解剖一段实用的计算机程序实例,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让学生使用一种高级语言编程工具解决一个简单问题。 ? 使用双向翻译软件,先将一段英文短文翻译成中文,然后将该中文内容再次翻译成英文,考察机器翻译的准确性,讨论机器翻译的优缺点。 ? 访问一个自然语言处理网站如:或,用自然语言与其中的机器人对话,通过寻找其“谈话”的破绽,讨论当前使用计算机理解自然语言的局限性。 3、信息资源管理 (1)课程内容标准 ? 通过实际操作或实地考察,了解当前常见的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与方法,描述各种方法的特点,分析其合理性。 ? 通过使用常见的数据库应用系统,感受利用数据库存储、管理大量数据并实现高效检索方面的优势。 ? 通过对简单数据库的解剖分析,了解使用数据库管理信息的基本思想与方法。 (2)课时安排 认识信息资源管理 1课时 信息资源管理(6课时) 使用数据库 2课时 7 剖析数库 2课时 综合活动 1课时 (3)活动建议 ? 在教师的引导下,选择一个与课程学习有关的专题,分组讨论建立数据库的方法,设计建立数据库的方案。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度参加学校教学资源库建设。 ? 访问某个在线数据库,譬如“科学数据库”(),就某一个主题进行查询,如“眼睛与视力”,并对查询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就资料的准确性、丰富性、权威性等进行讨论。 4、信息技术与社会 (1)课程内容标准 ? 探讨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个人生活与学习的影响。 能利用现代信息交流渠道广泛地开展合作,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 ? 增强自觉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意识,负责任地参与信息实践。 ? 在使用因特网的过程中,认识网络使用规范和有关伦理道德的基本内涵;能够识别并抵制不良信息;树立网络交流中的安全意识。 ? 树立信息安全意识,学会病毒防范、信息保护的基本方法;了解计算机犯罪的危害性,养成安全的信息活动习惯。 ? 了解信息技术可能带来的不利于身心健康的因素,养成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 (2)课时安排 信息技术与社会 1课时 信息安全及系统维护 1课时 信息技术与社会(3课时) 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及道德规范 1课时 (3)活动建议 ? 假定学校要为学生开设网上讨论区,需要制订一份守则规范大家的行为。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展开调研并撰写这个守则。 ? 有一幅著名漫画,题目为“在因特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又有人撰文说“别以为你是一条隐藏很深的狗”。组织学生讨论:网络中的匿名化活动带来哪些新的伦理问题。 ? 从传播结构上看,电话是点对点的信息传播网,广播电视是点对面的信息传播网,计算机网络是点/面对点/面的信息传播网。结合具体实例,讨论信息传播结构的不同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5、综合案例 标 题:南极洲探险 学习目标: 8 (1)说明当前信息技术的变化及这些变化对学习、工作和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2)能够选择恰当的工具和软件来支持学习和研究。 (3)与他人合作,利用远程通信手段和协作工具来研究与课题相关的问题。 (4)选择和利用适当的工具和信息资源完成各种任务并解决问题。 (5)研究和评价在实际问题中,信息资源的可靠性、相关性、综合性。 过程设计: (1)将全班学生分组,3--5人一组,各组确定一名组长,并填写下表1。 表1 小组分工表 组长: 组员 性别 年龄 分工 主要工作 1(收集资料 2(整理资料 3(问题解决 4(演示制作 5(汇报讲演 (2)每组从后面的主题选择建议中,通过抽签方式任选一个主题进行研究。 (3)为了更好地探讨研究主题,每个小组要列出所选主题所应研究或解决的若干问题,并填写在下 表2中。 表2 研究问题及计划 项目主题: 需要研究或解决的需要使用的工具、软 编号 所需时间 可能出现的困难 问题 件、手段 1 2 3 4 5 6 9 (4)确定获取资料的来源(因特网、报刊书籍、广播电视、访问科学家或研究人员或家庭成员),通 过各种手段获取资料,并按一定规则或原则对资料分类。形成小组资料文件夹(表3给出了一种参考的分 类方式) 表3 资料的分类 编号 资料主题 资料类别 已有资料 需要搜集的资料 负责人 文本 图像 音频 1 动画 视频 其他 文本 图像 音频 2 动画 视频 其他 文本 图像 3 音频 动画 视频 (5)各组选派一名代表,共同整理各组获取的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有效管理,供各小组共享。分类 方法可参考表3。 (6)小组讨论确定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并开始实施。 (7)每组选择一种或多种方式(电子文档、多媒体、动画、表格、网页、程序设计等)呈现所研究 的结果。 (8)完成主题研究后,各组在全班对其研究结果进行汇报演示。 (9)师生共同制定评价内容、标准,各小组间对汇报进行自评、互评。可参考表4。 10 表4 评价参考表 评价内容 分值 标准 小组自评 小组互评 教师评价 (10)师生对所做主题研究进行总结。 主题选择建议: (1)利用因特网获取有关人类在南极定居的历史、文化以及环境变化的信息,采用适当方式展示出来。 (2)利用书籍、文章、因特网研究一名南极探险者,并用文字处理软件来创办一份期刊,假设内容是一位探险者写的。 (3)利用因特网获取和记录南极的天气统计数据。编制一个图表,把这些数据与自己家乡的天气统计数字作比较。创立一个数字化的天气预报,进行报道,并比较这些数据。 (4)创建一个有关南极动物指南的网页,包括企鹅、海豹、鲸、海豚、磷虾群、鱼和鸟类等。 (5)研究埃里伯斯火山,制作这个火山的多媒体演示作品,内容可包括:火山的类型、结构,火山在极地板块构造学中的重要性,火山给生态系统带来的威胁„„ (6)创建一个板块构造学的动画演示作品,说明南极洲是怎样与大陆分开而漂移到现在的位置的。 参考网站: (1)世界地理网: (2)南极洲旅行: (3)自然地理杂志: (4)Historic timelines: 5)Gas Concentrations-ozone:( 案例评析: 本案例以“南极洲探险”为主题,整合了信息技术、天文、地理、生物等学科进行研究。通过这一主题活动,培养学生选择合适工具、熟练运用信息技术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的能力,以及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案例从多个角度提出子课题,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完成一个子课题。其意义在于:第一,每组学生都可以经历一次完整的专题研究活动;第二,全班学生针对不同子课题的活动,在资源、方法、过程、成果等方面可以相互支持和共享,即协作不仅发生在小组内,还发生在小组之外;第三,合理解决了任务 11 多与时间紧的矛盾,既完成了综合性主题活动,让学生多方位了解了南极洲,又相对节省了学生的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1 共36课时) 本模块由3个主题组成,结构如下: 算法与程序设计 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程序设计语言初步算法与问题解决例举 本模块旨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算法思想,了解算法和程序设计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能从简单问题出发,设计解决问题的算法,并能初步使用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编制程序实现算法解决问题。 本模块的教学,应注意与数学课程中有关内容的衔接,要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引导学生注意寻找、发现身边的实际问题,进而设计出算法和计算机程序去解决这些问题。教师要注意发现对程序设计有特殊才能的学生,根据具体情况为他们提供充分的发展空间。 1、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 (1)课程内容标准 ? 结合实例,经历分析问题、确定算法、编程求解等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认识算法和程序设计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 ? 经历用自然语言、流程图或伪代码等方法描述算法的过程。 ? 在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通过观看演示、模仿、探究、实践等环节,了解顺序、选择、循环三种基本结构及其重要作用,掌握计算机程序的基本概念,能解释计算机程序执行的基本过程。 ?了解程序设计语言、编辑程序、编译程序、连接程序以及程序开发环境等基本知识。 (2)课时安排 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 1课时 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算法和算法的描述 2课时 (5课时) 程序与程序设计语言 2课时 (3)活动建议 有专家认为,对于能够借助计算机技术来解决的问题,可以按照其结构化程度划分成三个类型:结构化问题,是能够通过形式化(或称公式化)方法描述和求解的一类问题;非结构化问题难以用确定的形式来描述,主要根据经验来求解;半结构化问题则介于上述两者之间。请依照该思路,调查结构化问题的实例,并归纳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规律。 12 2、程序设计语言初步 (1)课程内容标准 ?理解并掌握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知识,包括语句、数据类型、变量、常量、表达式、函数。会 使用程序设计语言实现顺序、选择、循环三种控制结构。 ? 理解模块化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初步掌握其基本方法。 ? 初步掌握调试、运行程序的方法。 ? 在使用某种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思想与方法,熟悉对象、属性、事件、事件驱动等概念并学会运用。 ? 能够说出程序设计语言产生、发展的历史与过程,能够解释其意义。 (2)课时安排 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知识 1课时 程序的顺序结构 2课时 2课时 程序的选择结构 程序设计语言初步 3课时 程序的循环结构 (11课时) 模块化程序设计 2课时 综合活动 1课时 (3)活动建议 ? 选择实例,根据解决问题的要求分析设计算法,恰当地使用三种控制结构编写源程序,调试并运 行该程序,在过程中体验程序设计语言的逻辑特点。 ? 分别就模块化程序设计的思想与方法、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的思想与方法展开讨论,展望计 算机程序设计的发展趋势。 3、算法与问题解决例举 (1) 课程内容标准 ? 解析法与问题解决 了解解析法的基本概念及用解析法设计算法的基本过程。 能够用解析法分析简单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求解问题。 ? 穷举法与问题解决 了解穷举法的基本概念及用穷举法设计算法的基本过程。 能够根据具体问题的要求,使用穷举法设计算法,编写程序求解问题。 ? 查找、排序与问题解决 了解数组的概念,掌握使用数组存储批量数据的基本方法。 13 通过实例,掌握使用数据查找算法设计程序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实例,掌握使用排序算法设计程序解决问题的方法。 ? 递归法与问题解决 了解使用递归法设计算法的基本过程。 能够根据具体问题的要求,使用递归法设计算法、编写递归函数、编写程序、求解问题。 (2)课时安排 用解析法设计程序 2课时 用穷举法设计程序 2课时 2课时 用查找法设计程序 2课时 用排序法设计程序 算法与问题解决例举 2课时 用递归算法设计程序 (20课时) 2课时 综合活动 4课时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 4课时 程序设计实践 (3)活动建议 ? 从其他科目的学习或者生活实际中选择问题,确定解决该问题所需要的算法和计算公式,用流程图描述问题的计算过程,编写程序,调试并运行该程序,获得问题的答案,并讨论该问题解决过程与所得答案的特点。 ? 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调查和讨论对算法和程序设计进行更多了解,探讨待解决的问题与其相应算法之间的关系,尝试归纳算法与程序设计应用的一般规律,讨论使用计算机程序设计解决问题的优势和局限性。 (4)案例 标 题:画100个同心圆 涉及标准:程序设计语言初步 学习目标: (1)让学生体会并理解循环结构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 (2)掌握循环语句的用法。 (3)能够用循环结构解决问题。 过程设计: (1)教师给出题目“编程实现:在屏幕的中央画1个圆”。 (2)学生使用已有知识完成该题目。 14 (3)教师继续给出题目“编程实现:在屏幕的中央画10个同心圆”。 (4)学生做题,教师观察。可能出现的情况:一部分学生直接写出10条语句;一部分学生写出一条语句,利用复制命令复制九次;一部分学生感觉很繁琐,不愿做。 (5)教师继续提出问题“编程实现:在屏幕的中央画100个同心圆”,同时观察学生的反映。 (6)学生会发现,画100个同心圆的方法虽然简单,但用已有知识解决该问题很繁琐,可操作性差。 (7)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如果写出100条画圆语句,它们有什么特点,能不能像数学中的通式一样,用一条画圆语句概括描述100条语句,最后让学生总结出:(以下以QBASIC语言为例) Circle(320,240),R,1 其中R代表半径。 (8)教师继续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提出“通过改变R的值,重复执行一条语句,画出100个同心圆”,这正是循环结构程序的思想。 (9)教师引出循环语句、循环结构程序的概念与功能,写出: FOR R=2 TO 200 STEP 2 Circle(320,240),R,1 NEXT R (10)同类迁移:要求每个学生举出1~2个利用循环结构解决的实际问题,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11)教师提问,循环结构程序与其他结构程序有什么关系,能不能用一个实例将它们综合起来, 案例评析: 本案例通过设置认知上的冲突,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继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此基础上,引入新知识——“循环结构程序”的概念,使学生感受到循环结构解决问题的优势。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要活动是积极思考、广泛交流、主动探究。他们学到的不仅仅是新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知道了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去应用所学的知识。 本案例是一个典型的以知识与技能为内容的课堂教学实例,也说明了在程序设计语言的教学之中,最最重要的是基本思想和方法的教学,而只要能够恰当地引导,就能够使学生准确地领悟思想,从而较好地掌握基本方法。 (三)多媒体技术应用(选修2 共36课时) 本模块由3个主题组成,结构如下: 多媒体技术应用 多媒体技术与社会生活多媒体信息采集与加工多媒体信息表达与交流 15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应该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认识多媒体技术对人类生活、社会发展的影响;学会对不同来源的媒体素材进行甄别和选择;初步了解多媒体信息采集、加工原理,掌握应用多媒体技术促进交流并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与方法;初步具备根据主题表达的要求,规划、设计与制作多媒体作品的能力。本模块教学要密切结合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实际,注重利用多媒体表现创意、表达思想,实现直观有效的交流。 1、 多媒体技术与社会生活 (1)课程内容标准 ? 能说出多媒体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关注多媒体技术对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的影响。 ? 通过调查和案例分析,了解多媒体在技术数字化信息环境中的普遍性。 ? 通过网络浏览、使用多媒体软件或阅读相关资料,体验和认识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信息、交流思想的生动性和有效性。 ? 体验并了解多媒体作品的集成性、交互性等特征。 (2)课时安排 认识多媒体技术 1课时 多媒体技术与社会生活 (3课时)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2课时 (3)活动建议 ? 通过阅读资料、网络浏览或参观多媒体技术产品展览等途径,在自己感兴趣的多媒体技术应用领域(如教育、商业、医疗、军事、新闻出版、娱乐等)选定一个主题(如阅读、电脑、风筝、足球等),就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多媒体技术对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影响进行归纳与分析,将结果制作成演示文稿在小组或班级内交流。 ? 多媒体技术在宣传、广告等方面有很好的呈现效果,但另一方面多媒体信息的泛滥也给人们带来诸多麻烦。试分析网络浏览时“无用”信息对感官的干扰以及对注意力的强占等负面作用。在此基础上,就“读图时代”“眼球经济”等概念与多媒体技术应用之间的关系问题开展讨论。 2、多媒体信息采集与加工 (1)课程内容标准 ? 了解常见的多媒体信息如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的类型、格式及其存储、呈现和传递的基本特征与基本方法。 ? 能选择适当的工具,分别对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信息进行采集;能解释多媒体信息采集的基本思想。 ? 能根据信息呈现需求,选择适当的工具和方法,分别对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媒 16 体信息进行适当的处理。 (2)课时安排 多媒体作品的规划与设计 2课时 图形、图像的采集与制作 6课时 多媒体信息采集与加工 声音的采集与制作 6课时 (22课时) 动画、视频的采集与制作 6课时 综合活动 2课时 (3)活动建议 通过实例分析,研讨多媒体信息存储、呈现与传递的特点,总结不同的媒体信息对表现主题、表达思想的作用;分析合理选择与恰当运用不同类型的媒体,对表现主题、传递信息所产生的影响。 3、多媒体信息表达与交流 (1)课程内容标准 ? 通过网络浏览、软件使用和资料阅读,理解多媒体技术是人类在信息社会中表达思、实现交流的一种的有效技术。 ? 通过案例分析,了解从问题解决的需要出发,规划、设计、制作多媒体作品的一般方法。 ? 学会使用非线性方式组织多媒体信息。 ? 能根据表达、交流或创造的需要,选择适当的媒体和多媒体编辑或集成工具完成多媒体作品,实现表达意图,并能够对创作过程与结果进行评价。 ? 能使用一种常用的工具制作简单的虚拟现实作品,并能描述其基本特点。 ? 通过鉴赏他人的多媒体作品,体验其创作思想,明了其中所蕴含的意义。 (2)课时安排 多媒体作品的集成 5课时 多媒体作品的发布与评价 2课时 多媒体信息表达与交流 (11课时) 虚拟现实与流媒体技术 2课时 综合活动 2课时 (3)活动建议 设计并制作一个多媒体作品,例如“可爱的家乡”“保护水资源”等等。采用小组合作方式确定主题、规划内容、选择媒体、策划创意、设计信息呈现方式,完成作品。在班级或年级内展示,相互交流、共同欣赏。 17 (四)网络技术应用(选修3 共36课时) 本模块由3个主题组成,结构如下: 网络技术应用 网络技术基础 因特网应用 网站设计与评价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应掌握网络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技能;掌握网站设计、制作的基本技术与评价方法;体验网络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带来的变化。 本模块的教学,要注重激发学生对网络技术和参与创造性活动的兴趣;要结合实际条件,把网络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整合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去,避免技术与应用、理论与实践相脱节;要充分展示网络技术发展的指导思想,展示网络技术与现代社会生活的相互作用。 1、因特网应用 (1)课程内容标准 ? 通过使用因特网,了解因特网服务的基本类型、特点与应用领域;了解因特网服务组织的类型、提供的服务与服务特点。 ? 通过尝试与分析,了解因特网信息检索工具的类型与特点;知道搜索引擎、元搜索引擎(又称集成搜索引擎)等因特网信息检索工具的产生背景、工作原理与发展趋势;掌握常用因特网信息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能熟练使用检索工具获取所需信息。 ? 通过使用或演示,了解与人们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因特网应用技术的基本使用方法,初步了解其基本工作思想。 ? 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恰当的方式方法,利用因特网获取所需信息、实现信息交流;体验因特网在跨时空、跨文化交流中的优势,分析其局限性。 (2)课时安排 因特网上的信息资源 1课时 因特网上的信息检索 1课时 因特网应用 因特网上的信息交流 1课时 (6课时) 因特网上的多媒体技术 1课时 综合活动 2课时 (3)活动建议 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网络浏览,了解不同类型网站(如政府网站、商业网站、教育网站、新闻网站、 18 娱乐网站等)在内容、呈现方式以及所发挥作用等方面的差别。进一步就某一类因特网服务的一个专题进行网络调查研究,如浏览商业网站,就因特网在商务活动中的应用价值、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前景开展调查和讨论。 2、网络技术基础 (1)内容标准 ?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分类与拓扑结构。 ? 理解网络协议的基本概念,能描述网络的开放系统互联协议(OSI)分层模型的基本思想,能描述因特网TCP/IP协议的基本概念、思想与功能。 ? 能列举并解释网络通信中常用的信息交换技术及其用途。 ? 能描述浏览器/服务器(B/S)结构、客户机/服务器(C/S)结构的概念与特点。 ? 理解IP地址的格式与分类;知道域名的概念和域名解释的基本过程。 ? 知道因特网IP地址、域名的管理办法及相应的重要管理机构。 ? 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小型局域网的构建方法与使用方法;知道网络服务器的主要作用与基本原理;能说出代理服务器的概念并知道其作用。 (2)课时安排 认识计算机网络 2课时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网络中的数据通信、网络协议和连接设备 1课时 因特网应用 接入因特网 1课时 (7课时) IP地址及其管理 1课时 网络域名及其管理 1课时 综合活动 1课时 (3)活动建议 ? 选择校园网或当地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画出网络拓扑图,对该网络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并就如何进一步提高网络使用效率展开讨论。 ?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让学生分组合作搭建简单的局域网,安装代理服务器软件,使多台计算机同时联入因特网。 3、网站设计与评价 (1)课程内容标准 ? 知道WWW、网页、主页、网站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 理解动态网页的概念,能解释其工作过程。 19 ? 能够根据表达任务的需求,使用常用的网页制作软件制作与发布动态网页。 ? 通过开发实践,学会规划、设计、制作、发布与管理简单网站的基本方法。 ? 能够根据网站主题要求设计评价指标,对常见网站的建设质量与运行状况进行评价。 (2)课时安排 网站的规划与设计 1课时 网页设计、制作与美化 6课时 网站的发布、管理与评价 2课时 网站设计与评价 (14课时) 动态网页的制作 10课时 网络安全技术 2课时 综合活动 2课时 (3)活动建议 对于给定的主题,以小组合作方式制订网站开发计划、设计网页结构、确定制作方案,并通过比较与评价,选出最佳方案,根据方案完成网站建设。例如,围绕“家乡旅游资源”或者其他科目学习的主题进行网站设计。 (五)数据管理技术(选修4 共36课时) 本模块由3个主题组成,结构如下: 数据管理技术 数据库的建立、使用与维护 数据库应用系统 数据管理基本知识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数据管理的基础知识和数据库设计的一般方法,学会使用大型专业数据库,初步学会使用数据库技术管理信息,处理日常学习与生活中的问题,体验并认识数据管理技术对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影响。 本模块的教学,要突出对数据库技术中“关系”这一核心特征的理解,着眼于数据管理技术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关注相关技术的发展趋势。在具体教学活动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介绍一种常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1、数据管理基本知识 (1)课程内容标准 20 ? 知道数据管理技术的基本概念,能说出数据管理技术的产生历史与发展趋势。 ? 能够使用现有数据库辅助学习,开展专题研究。 ? 掌握关系数据库中的库、表、字段、记录等概念,理解“关系”所表达的含义。 ? 通过调查与实例分析,了解数据库在多媒体和网络方面的应用方法与应用价值。 (2)课时安排 感受数据库管理技术的应用 1课时 了解数据库管理技术的变迁 1课时 数据管理基本知识 (4课时) 认识关系数据库 1课时 综合活动 1课时 (3)活动建议 ? 通过参观或使用各种数据库应用系统(如图书馆图书查询系统、医院管理系统、全国联网火车售票系统等),分析其中基本数据的组织结构特点。 ? 以小组为单位,每组确定一个研讨专题,如“珍稀动物保护”,通过上网或其他途径查找相关数据库,写出专题报告。 2、数据库的建立、使用与维护 (1)课程内容标准 ? 通过实例分析,初步掌握数据收集、数据分类和建立关系数据模型的基本方法。学会使用实体—关系图描述关系数据模型。 ? 熟悉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掌握建立数据库结构、添加数据和编辑数据库的常用方法。 ? 掌握数据检索及报告输出的基本方法;掌握常用的数据筛选、排序及统计的方法。 ? 掌握同类数据库之间的链接、数据导入导出的基本方法。 ? 了解结构化查询语言SQL的基本概念;掌握SQL的基本数据操作与数据查询语句(SELECT、INSERT、DELETE、UPDATE)的使用方法。 (2)课时安排 数据的分析与建模 1课时 建立关系数据模型 1课时 数据库的建立、使用与维护 创建数据库 2课时 (24课时) 编辑数据库 2课时 数据库的维护 2课时 21 数据的排序和筛选 2课时 数据的查询 2课时 数据的统计和报表输出 2课时 数据的导入、链接和导出 2课时 结构化查询语言SQL 4课时 综合活动 4课时 (3)活动建议 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某科目教学的过程性评价要求,为该科目设计学生“个人学程档案”数据库方案, 经过小组讨论比较,选一个最佳方案推荐给老师,将其应用于实际教学活动中。 、数据库应用系统 3 (1)课程内容标准 ? 理解层次和网状数据模型的基本概念。 ? 通过案例分析?理解数据库、数?库管理系统、数据库应用系统的概念及相互关系。 ? 初步掌握设计和实现简单的数据库应用系盟的基本方法。 ? 能描述数据库应用系统在信息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 明确数据规范化的思想、意义,知道其在数据库应用系统建设和使用中的价值与作用。 (2)课时安排 数据库应用系统简介 1课时 需求分析与系统设计 1课时 系统功能的实现 1课时 数据库应用系统 (8课时) 软件测试与数据库维护 1课时 综合活动 2课时 数据库技术新发展 2课时 (3)活动建议 ? 设计一个管理家庭光盘资料或个人图书的数据库应用系统,使之具有友好的数据输入、数据查询 及统计界面。 ? 收集数据库应用方面的相关资料,把它们分类、编目并建立一个数据库,供同学、老师共享。 (六)人工智能初步(选修5 共36课时) 本模块由3个主题组成,结构如下: 22 人工智能初步 知识及其表达 推理与专家系统 人工智能语言与问题求解 人工智能技术是当前信息技术应用发展的热点之一。与一般的信息处理技术相比,人工智能技术在求解策略和处理手段上具有独到之处。“人工智能初步”模块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和人工智能领域内容易为高中学生所理解和掌握的部分内容。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应能描述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会使用一种人工智能语言解决简单问题,把握其基本特点;能利用简易的专家系统外壳开发简单的专家系统;知道人工智能对人类学习、生活的影响;通过感受人工智能技术的丰富魅力,增强对信息技术发展前景的向往和对未来生活的追求。 本模块的教学应强调让学生体验若干典型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要根据高中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本校实际情况开展教学;要发现有特长的学生并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本模块对采用的人工智能语言与专家系统工具不作具体要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主选择。 1、知识及其表达 (1)课程内容标准 ? 能描述人工智能的概念与基本特点;知道人工智能技术随着计算机硬、软件技术的进步和应用需求而发展的事实和客观规律。 ? 列举人工智能的主要应用领域;通过演示或实际操作,体验人工智能的若干典型应用,知道其发展现状。 ? 掌握知识的概念;学会知识表达的基本方法。 (2)课时安排 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 2课时 人工智能的应用 2课时 知识及其表达 (9课时) 知识的概念、知识的分类和知识的表示方法 4课时 综合活动 1课时 (3)活动建议 ? 就下列话题展开讨论:利用符号运算软件能解决中学课程中的哪些问题,具有哪些优点, ? 对产生式规则、与/或图、框架等常用的知识表示方法的特点、适用场合进行比较。 ? 人工智能的基本思想已经在许多领域中得到了应用,“在家里寻找外星人”(SETI@home)项目就是 23 利用人工智能的神经网络和分布计算思想的一个成功案例。该项目由美国行星学会和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于1999年5月开始实施,它利用特定屏幕保护程序调用全球上网的个人计算机的闲置能力,分析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获得的数据,帮助科学家探索外星生物。 教师先向学生简单解释神经网络、分布计算的基本思想以及SETI@home项目的社会意义,学生登录网站了解或亲自参与该项目。通过该活动使学生知道人工智能领域中神经网络、分布式计算的概念,了解SETI@home项目的具体内容,感受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于人类文明的价值。 2、推理与专家系统 (1)内容标准 ? 演示或使用简单的产生式专家系统软件,感受用专家系统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了解专家系统的基本结构。 ? 通过实例分析,知道专家系统正向、反向推理的基本原理;会描述一种常用的不精确推理的基本过程。 ? 了解专家系统解释机制的基本概念及其在专家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 了解专家系统外壳的概念;学会使用一个简易的专家系统外壳,并能用它开发简单的专家系统。 (2)课时安排 认识专家系统 1课时 专家系统的知识获取 1课时 专家系统的推理过程 3课时 推理与专家系统 (11课时) 专家系统的解释功能 1课时 专家系统的开发 3课时 综合活动 2课时 (3)活动建议 ? 针对学生熟悉或感兴趣的一个分类问题,利用简易专家系统外壳开发一个简单的专家系统。例如,用于识别校园中植物的专家系统。 ? 有人认为:“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经历了数值计算、数据处理、知识处理三个阶段,专家系统是知识处理阶段的典型代表。”在学习了专家系统的相关内容后,让学生从信息技术的应用对象、策略与方法等方面对上述三个阶段的特点进行比较。 3、人工智能语言与问题求解 (1)内容标准 24 ? 了解一种人工智能语言的基本数据结构和程序结构,掌握相关概念,知道人工智能语言的主要特征。 ? 初步学会使用该语言设计程序求解简单问题,并能够上机调试、执行相应的程序。 ? 了解状态空间的概念与方法,学会用该方法描述嶅求解的问题。 ? 通过简单博弈问题的分析,了解用盲目搜索技术进行状态空间搜索的基本过程,知道启发式搜索的基本思想及其优点。 (2)课时安排 初识人工智能语言 1课时 人工智能语言的基本数据结构和程序结构 3课时 用递归法解决实际问题 2课时 状态空间的概念与方法 2课时 人工智能语言与问题求解 (16课时) 基本搜索方法 4课时 启发式搜索方法 2课时 盲目搜索方法 1课时 综合活动 1课时 (3)活动建议 ? 以小组为单位,对本模块教学中尚未涉及的人工智能应用问题展开调查,就它们的应用情况、工作过程、优点与局限性以及对人们生活和工作所产生的影响进行讨论与分析。 ? 观看、阅读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影视作品或文学作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描述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前景,以班级网站或板报的方式展示和交流。 4、案例 标 题:“植物分类顾问”专家系统的设计 涉及标准:推理与专家系统 学习目标: (1)调查校园或所在社区的常见植物,总结、归纳它们的分类特征信息。 (2)用产生式规则来表示植物分类知识。 (3)利用给定的专家系统外壳,构建一个简单的植物分类专家系统。 (4)演示所完成的专家系统,并通过电子讲稿展示小组的工作成果。 过程设计: (1)教师向学生讲解专家系统的基本原理以及一个简单的产生式专家系统外壳的使用方法。 25 (2)教师介绍简单“动物分类”专家系统实例的规则集,教师指导学生自己提出植物分类的基本特征、分类规则的组织方法。 (3)学生以3,8人为一组,分工合作开展实地考察,查阅网站和图书资料,收集、总结相关植物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应用价值等信息。经过分析,组织出分类规则(20条以上),画出这些规则所对应的“与/或图”(层次大于2层)。 (4)各组将规则输入计算机,通过专家系统外壳进行调试,实现相应的专家系统。 (5)演示、交流与评价:各组在全班范围内演示自己的成果,教师和其他小组给予评价。可以参照学习目标来制定具体的评价标准,从小组调查、分析与设计过程中的协作程度,所编写的产生式规则的科学性、产生式规则与层次的数量,所实现专家系统的实用性,电子讲稿的展示效果等多方面综合考虑。 (6)师生总结专家系统的基本思想,专家系统适用的问题解决类型,专家系统的应用对于社会经济活动的意义。 (7)该项活动的一部分工作需要在课余时间进行,在此期间可以通过E-mail联系或向教师请教。 案例评析: 本案例通过基于项目的学习,能够使学生体验到利用产生式规则的专家系统解决实际问题的全过程。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学会使用专家系统外壳开发实际专家系统的基本方法,而且可以通过该过程感受人类专家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体会到用专家系统进行问题求解的优势。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的精神。 本案例说明了针对看起来比较难的专题,也可以使学生通过亲自参与体验其基本方法与思想,取得成果获得成就感,从而形成有效学习。 本案例还说明,“人工智能初步”模块既适当地介绍了一些简单的人工智能应用,也介绍了人工智能语言的基本使用方法,其目的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人工智能技术思想与方法的特征,而不是要求学生掌握过多过难的技术。比如专家系统外壳的获得、修改或制作,技术难度较高,不能够硬性地要求学生去做,应该由教师来完成。 七、评价建议 评价是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应围绕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规定的培养目标评价教与学,保证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达成。应通过评价的合理实施,不断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水平,激发学生学习、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帮助学生逐步提高信息素养。 (一)评价原则 、强调评价对教学的激励、诊断和促进作用,弱化评价的选拔与甄别功能 1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应通过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激励和引导学生学习,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全面发展。教师应注意观察学生实际的技术操作过程及活动过程,分析学生的典型信息技术作品,全面考察学 26 生信息技术操作的熟练程度和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向学生呈现评价结果时应多采用评价报告、学习建议等方式,多采用鼓励性的语言,这一方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不足和努力方向,促进学生进一步的发展。要慎用定量评价,呈现评价结果时要尽量避免给学生贴标签或排名次,弱化评价对学生的选拔与甄别功能,减轻评价对学生造成的压力。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状况的同时,也要利用评价结果反思和改善自己的教学过程,发挥评价与教学的相互促进作用。 2、发挥教师在评价中的主导作用,创造条件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教师应注意发挥在信息技术评价中的主导作用,同时充分利用学生的评价能力,适时引导学生通过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以评价促进学习;组织学生开展互评,在互评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3、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鼓励学生的创造实践 高中学生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水平、学习风格和发展需求等方面的差异很大,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要正视这种个别差异。同时,高中学生个性特征分化更为明显,进行信息技术创造的欲望也更为强烈,评价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的确定和选用,要在保证达到最低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允许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展示自己。一方面,不同起点学生在已有基础上取得的进步都应该得到认可,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另一方面,要尊重学生在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过程中表现出的个性和创造性,对同一信息作品的不同设计思路和不同设计风格、对同一问题的不同技术解决方案等,都应给予恰当的认可与鼓励。 (二)评价内容与评价方式 1、综合运用各种过程性评价方式,全面考察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过程 信息技术课在进行过程性评价时,应针对不同评价内容和相应的课程目标,适当选择和灵活运用评价方式,适当渗透表现性评价的理念,以学生在信息技术操作或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的表现和成果作为评价依据,全面评估学生在信息技术操作能力、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相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 要正确理解过程性评价的特点,处理好以下关键环节,切实发挥过程性评价的功能。 (1)根据教学目标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和评价量规 首先应根据评价内容和相应的教学目标明确具体的评价目的,然后根据评价目的确定评价标准。应将评价标准进一步分解为评价指标,并对评价指标进行量化,构建规范的评价量规。 在制定评价标准或评价量规时,首先要根据评价目的划分出能客观反映有关学习过程和结果的重要维度或重要方面,然后为每个方面制定不同水平的评价等级。必要时,可以为不同的指标制定不同的权重。对于比较重要的评价,要在正式评价之前挑选部分学生进行预试或预测验,考察评价指标是否合适,并进 27 行调整和修改。评价量规的指标要全面、精练、可行。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制定量规,或者在评价前向学生说明量规和评价标准,以引导和激励学生的学习。 例如,要求学生就某一主题分组合作开展研究,研究结束后要求学生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展示研究结果并进行口头报告。对此,可以从以下方面制定评价量规。 评 价 量 规 评 价 等 级 评 价 内 容 A B C 得分 观点是否准确,论证是否清楚 内容是否全面,能否包括任务要求 的所有基本主题及其他相关主题 对研究主题的理解和表现(30分) 主题内容逻辑顺序是否清楚,重点 是否突出 主题的表达能否引发思考和探询 更多信息的动机 能否准确、合理地应用声音、动画、 视频等多媒体素材表达主题 整体布局是否平衡合理 页面设计是否与主题风格一致,界 面是否美观并具有一定的艺术性, 图片、动画的使用是否合理并有助 于理解相关文本 多媒体作品制作水平(50分) 是否提供了用于导航和检索的目 录页和准确的链 是否体现了学生的技术创新和创 造性,例如能将以前学到的信息技 术知识、技能创造性地运用到当前 任务中,或根据任务主动学习和应 用新的信息技术等 语言是否准确、生动 表达是否条理清晰,易于理解 语言表达能力(10分) 能否根据听众的特点灵活地使用 信息传递和交流技巧 分工是否明确 小组协作(10分) 小组成员能否在完成各自任务的 同时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2)通过日常观察或设置真实任务搜集评价资料 在信息技术课的过程性评价中,可以通过现场观察、档案袋或成长记录的方式,系统客观地观察和记录学生在自然情境中的真实表现,也可以设置特定的作业、项目或任务来引发学生某种特定的行为,搜集有价值的评价信息。用于过程性评价的作业、项目或任务应指向具有普遍意义的目标,任务应该是多层次 28 的,可考察学生综合的信息素养,不能过偏;任务应密切联系学生的学习或生活实际,避免设置脱离学生生活或学习经验的任务情境;任务对所有学生都应是公平的,不能偏难或过于偏向某些学生的生活经验。 (3)评价结果的处理 评价结论既可以针对某一学生的整体表现进行全面分析,也可以针对学生在不同方面的表现分别进行分析。评价结论中的分数或量化评价结果主要提供有关学生表现水平的参考依据,必须将这些量化结果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切忌单纯利用量规分数对学生的学习下结论或排名次。在使用评价结果时要注意考察不同评价者的评价结果是否一致,如果出现较大差异,应注意分析其中的原因,减少评价者的主观因素对评价结果的不良影响。 2、评价与教学过程相结合,动态把握、及时引导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 学生对待信息技术的态度、信息技术的使用习惯以及在信息活动中表现出的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是在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的活动中逐渐形成的。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过程,通过适当的过程性评价方式随时把握、及时引导。可以向学生呈现蕴含人文、道德、社会冲突的案例或问题情境,如“信息技术的使用与知识产权”专题,让学生对这些案例或情境进行讨论、分析,或撰写短文,再根据学生表达的观点把握他们的情感、态度以及对有关问题的认识和理解。要注意观察学生在教学过程和各种信息活动中的实际行为表现,考查学生是否真正将有关的法律、法规、道德规范等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并自觉指导自己的实践。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最终要落实为教师对学生的适时预防、关怀或引导,要避免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简单量化或脱离实际单纯打分。 3、纸笔测验和上机测验相结合开展总结性评价 应正确认识期末考试等总结性评价的作用和功能。期末考试的主要功能是考察学生所学模块的基础知识、实际操作技能和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诊断本学期教学存在的问题,帮助教师和学生改进随后的教与学。 在组织期末考试等总结性评价时,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具体考试内容选择合适的题型和考试方式,综合运用纸笔测验、上机测验等多种评价方法;要创造条件全面考察学生信息素养的协调发展,避免只重视知识记忆和计算机操作,忽视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倾向;要注意结合学生平时学习表现和过程性评价结果,改变单纯以一次测验或考试为依据,评定学生一学期或整个学段学习情况的局面,适度加大过程性评价在期末成绩评定中的比重。 纸笔测验和上机测验各有所长,适合不同的评价内容和目标,应相互补充,综合运用。纸笔测验的效率较高,适于短时间内对大量学生进行集中考察,适于考察学生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但不适于评价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信息技术的纸笔测验,要控制选择题、填空题等客观题型的比例,适度设置和增加要求学生通过理解和探究来解决的开放性题目,如问题解决分析、作品设计、短文写作等,以拓展纸笔测验在评价内容和评价目标等方面的广度。上机测验是信息技术课总结性评价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 29 成部分。可供选择的上机测验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通过实际操作完成的独立任务,如软件操作水平测试、作品设计与制作等;另一类是综合任务中的上机环节,如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项目研究过程中的上机活动。期末考试等总结性评价一定要安排上机测验,设计一定比例的联系实际的设计、制作或其他类型的信息处理任务,以评价学生使用信息技术工具或软件的熟练程度,测查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方法和能力。教师和有关机构要针对具体评价目的,灵活选用上机测验的题型和考试方式,不能单纯依赖题型单一、只考察基本知识与操作能力的机考系统,否则容易对信息技术教学产生误导。 4、学分认定 学分认定是模块学习完成后的总结性评价。学生根据《标准》要求,修满某一模块规定学时,经测验合格后,向学校教务管理部门提交学分认定申请表和过程性评价表,由学校审核并公示后方可认定。 对学分认定不合格的学生,按要求进行重修。 对于学生的学分认定,要体现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改变单纯以一次测验或考试为依据,评定学生一学期或整个学段学习情况的局面,将过程性评价、典型作品评价、综合活动评价、总结性评价等结合起来,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信息技术教育的不断发展。不得仅凭借模块最终测验成绩作为学分认定的惟一依据。 学生学分认定由学校依据相关规定予以实施。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教研部门组织对学校学分认定情况进行监督和随机抽样,将发现问题即时反馈学校,并督促学校改正。 30
本文档为【重庆市普通高中新课程信息技术教学指导意见】,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37320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77KB
软件:Word
页数:44
分类:
上传时间:2017-12-10
浏览量: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