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领导科学课件

领导科学课件

举报
开通vip

领导科学课件900900320领导科学4必考2011年版主编/黄强彭向刚第一章 绪论第二章 领导与领导者、被领导者第三章 领导的职能和原则第四章 领导观念第五章 领导决策第六章 领导用人第七章 领导的思想政治工作第八章 领导体制第九章 领导者的素质第十章 领导方法第十一章 领导艺术第十二章 领导作风 第十三章 领导绩效题型与分值从题型与分值来看,本课程共有五种题型模式;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和案例分析题。题型与分值情况如下:单选(共25小题,每题1分,共25分);多选(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简答(共5...

领导科学课件
900900320领导科学4必考2011年版主编/黄强彭向刚第一章 绪论第二章 领导与领导者、被领导者第三章 领导的职能和原则第四章 领导观念第五章 领导决策第六章 领导用人第七章 领导的思想政治工作第八章 领导体制第九章 领导者的素质第十章 领导方法第十一章 领导艺术第十二章 领导作风 第十三章 领导绩效题型与分值从题型与分值来看,本课程共有五种题型模式;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和案例分析题。题型与分值情况如下:单选(共25小题,每题1分,共25分);多选(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简答(共5小题,每题5分,共25分);(3~5行作答)论述(2小题,共25分);(5~10行作答)案例分析(共1小题,共15分)。(10~20行作答)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领导活动的历史演变第二节领导科学的产生与发展第三节领导科学的对象、范围和特点第四节学习领导科学的意义和方法第一节领导活动的历史演变一、领导活动的产生领导活动是与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人类最初的领导活动在原始社会就有了。二、领导活动的发展原始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三、现代领导发展的基本趋势P42(201110多选)(一)决策工作专门化(201210多选)决策与执行分离,决策内部又有咨询与决策,即“谋”与“断”的分离。领导不再与管理混为一谈,领导活动有其特有的领域、规律。(二)领导主体集团化领导的集团化不只是趋势,而且是现实,这为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提供了可能。(三)领导方式民主化民主化趋势的另一表现是监督的独立化。领导方式的民主化必然要求法治化。(四)领导方法科学化一是遵循严格的程序;二是运用科学的理论。第二节领导科学的产生与发展一、应把领导活动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200910论述)1.应不应该把领导科学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回答是肯定的。2.领导活动之所以是一门科学,还由于它有其他领域所不能代替的特殊规律和科学内容。3.领导活动之所以是一门科学,还由于它是一门高度综合的科学。4.以上情况说明,确实应把领导活动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二、领导科学产生的历史条件现代社会的发展,是一个极其复杂社会系统工程,其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社会活动越来越复杂其次是社会活动变化越来越迅速再次是社会活动变化越来越的影响越来越大领导科学正是在人们不断发展的社会实践中产生的,它由实践赋予活力,绐予推动,并接受实践的检验。三、领导科学在我国的兴起的条件(考点)P46首先,领导科学的产生是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其次,领导科学的产生是总结党的丰富领导经验和领导理论的需求。再次,领导科学的产生是借鉴古今中外领导思想和管理理论的结晶。领导科学在我国建立于20世纪80年代,发展于90年代,完善于21世纪后。几十年来,领导科学在我国方兴未艾,发展迅速,成果丰硕。第三节领导科学的对象、范围和特点1一、领导科学研究的对象(领导者、被领导者、群体目标和客观环境)(200804多选)二、领导科学的范围和特点(一)领导科学的范围1.领导本质的理论;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领导活动有其不同的本质。2.领导观念的理论;领导行为是由领导观念支配的,观念不同,领导活动的方式和效果就会不一样。3.领导职能的理论;领导职能是领导者根据客观情况而开展的必要的领导活动。4.领导体制的理论;领导体制是实现领导的工具,包括组织机构的设置和权力的划分等。5.领导者的素质和修养的理论;领导行为的主体是领导者。6.领导方法、艺术、作风的理论;在领导活动中,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有科学的方法。7.领导绩效考评的理论;领导绩效是领导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指领导者实施领导的行为能力、工作状态和结果。领导科学大致可以概括为:领导活动的主体,包括领导者的观念、职能、素质等问题。领导活动的结构,即指领导体制等问题。领导活动的过程,包括领导职能的运用、展开,领导方法、艺术、作风的发挥以及领导绩效的考评等问题。第三节领导科学的对象、范围和特点2二、领导科学的范围和特点(二)领导科学的特点(201101多选)1.综合性。这是由领导活动本身及领导科学的研究对象所涉及的领域决定的。2.应用性。这是由领导的社会功能和作用决定的。3.社会历史性。这是由领导行为的社会历史性决定的。三、领导科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考点)P50(一)领导科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二)领导科学与政治学的关系(三)领导科学与管理科学的关系(四)领导科学与党的建设学说的关系除此之外,领导科学与人文科学中的法学、经济学、历史学、语言文学、心理学、社会学、民族学以及自然科学第四节学习领导科学的意义和方法1一、学习领导科学的意义(考点)P51学习领导科学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首先,学习领导科学,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需要。其次,学习领导科学是深化全面改革的需要。再次,学习领导科学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需要。最后,学习领导科学是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挑战的需要。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领导科学(考点)P52首先,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其次,必须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出发,面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再次,必须继承和发扬我党的优良传统,认真总结我党的领导实践经验。最后,必须有分析地借鉴国外和我国古代的领导思想。我国千百万领导者,应该并且也能够在火热的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学习,边应用,边创造,边总结,为建设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领导科学做出自己的贡献。第四节学习领导科学的意义和方法2三、学习领导科学的方法(考点)P541.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是我党一贯倡导的根本学风,也是学习领导科学的根本方法(1)要重视学习理论(2)要加强理论的应用,坚持理论密切联系实际2.学习领导科学还要注意以下几种重要的方法(1)实证方法,又称调查研究方法’(2)历史方法(3)比较方法(4)案例方法(5)系统方法(6)借鉴方法,即注意吸收国外先进的领导经验(7)其它方法:生理研究方法、心理研究方法、行为研究方法、量化研究方法第二章 领导与领导者、被领导者第一节领导第二节领导者第三节被领导者第四节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第一节领导1一、领导的含义领导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组织群体内,领导者运用其法定权力和自身影响力,采用一定的形式和方法对被领导者施加影响并共同作用于各个客观对象,以实现预定目标的行为过程。(一)领导的属性(考点)P56(某一事物和其它事物发生联系时表现出来的性质)1.领导首先是社会共同劳动和共同生活的自然需要2.领导活动不仅具有自然属性,尤其还具有社会属性领导的社会属性规定着领导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决定领导活动中主导要到素得以形成社会属性规定着领导活动基本要素的相互关系④社会属性不受自然属性改变的影响,仍然决定着领导的本质(二)领导的特征(考点)P58领导是一个丰富的活动过程,既有认识活动又有实践过程,即领导认识和领导实践。1.领导认识的特征。(201101简答)领导认识也是一种认识活动,具有认识的一般性,如客观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等,除些之外,它还具有以下五个特征。(1)原则性。领导在一定社会中存在与发展,离不开政治、经济、文化环境。(2)超前性。领导是一种趋向未来的活动,总是建立在对世界科学预测的基础上。(3)综合性。领导认识的综合性,就是指领导认识是一种多视角、多层次、多方面的知识的综合。(4)创造性。领导认识的创造性是指领导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形成新的概念和范畴,善于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本质规律。(5)系统性。系统是各个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具有一定功能的整体。第一节领导2一、领导的含义(二)领导的特征(考点)P582.领导实践的特征(200810、201001简答)领导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不仅具有一般社会实践的共性,而且具有它自己实践的七个特征。(1)权威性。领导意味着权威,领导实践开展的前提和基础是具有权威性。(2)依附性。领导实践不是领导者的独立活动,而是建立在其他实践之上,随着其它社会实践的变化而变化的。(3)目标性。领导实践的本质和目的在于实现目标。(4)组织性。领导是一种组织活动。(5)协调性。现代社会的高度复杂性与高度关联性,社会的各个因素联系日益紧密,要求领导必须具有协调功能。(6)超脱性。由于领导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是一种高层次的管理活动,领导实践必然具有超脱性。(7)服务性。领导就是服务,为人民服务,为群体成员服务,为公共使命和群众利益服务是“领导活动的根本价值取向和归宿”,是领导活动的本质。(三)领导的类型(10种)1.以领导的历史进程为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2.以领导的行为方式和特征为标准、以生产关系为标准、4.以领导的工作领域为标准、5.以领导成员为标准、6.以领导的层次为标准、7.以领导关系为标准、8.以领导工作的重心为尺度、9.以领导所拥有的权力和影响来源为依据、10.以领导手段为标准第一节领导3一、领导的含义(四)领导的基础(考点)P60(是指的领导活动赖以存在并发挥作用的根本条件)外在权力,即法定权力,或称职位权力,主要是指依据职位而产生的权力,包括奖惩和各种法定职权等内在权力,即个人权力,包括威信威望、模范感召和专长权、参考权等(201201多选)对权力的双重效应要有清醒的认识:一方面,权力可以带来威势推进决策执行,实现自己想实现的目标。另一方面,权力也可以腐蚀人、贻害人。二、社会主义领导的本质属性(考点)P611.领导属性的一个深刻内容是领导的本质。领导本质,是领导者、被领导者与掌握生资料的阶级之间的内在联系。2.历史的车轮已经进入21世纪,人们对于领导本质的研究始终未曾停止,理论上的推陈出新仍在继续。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共产党处于执政党的地地位,领导人民实现当家做主。3.服务是内涵丰富的概念,有指导性的服务、管理性的服务、事务性的服务等形式。4.强调领导就是服务,就必须正确处理指挥员和勤务员、主人和公仆、教育者和学生的关系。5.社会主义的领导,肩负历史重任,指挥社会活动的运转。6.从领导要素角度看,领导就是服务,必须要处理好公仆与主人的关系。7.领导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教育,要对广大群众进行宣传、动员、培养和训练,努力从各方面提高他们的素质。第二节领导者1一、领导者的含义领导者是指在社会共同活动中,在一定的职业体系中担任一定领导职务的个人或集体(一)领导者的本质(考点)P62领导者本质是领导者与其他社会实践主体联系时所表现出来的属性,是领导者内在的固有属性社会主义领导的服务本质决定了社会主义领导者的性质和作用应当是当权者、负责人和服务员三位一体的有机统一(二)领导者的特征(200804多选、201010简答)P63(领导者的出现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人类社会分工的必然要求)1.拥有职权。领导者首先必须担任一定的职务,然后根据职务的性质、轻重赋予一定的权力。职务是领导者行使权力、履行职责的身份发。职权是组织赋予,为实现组织目标的工作权力、职权有明确而严格的限制范围、职权有客观内涵,与领导者的个人的主观特征无关。2.负有责任。依据权责一致原则,领导者的职权越大,其责任也越重。政治责任、工作责任、法律责任3.提供服务。领导者之所以存在,是因为组织或群体的共同劳动、共同生活需要领导者的服务,这种服务包括指导性的服务、管理性的服务、事务性的服务等内容。4.富于创新。这是领导者区别于普通社会成员的本质所在。5.多重角色。一个领导者,不仅在社会中充当一般人所有的角色,而且还担任领导角色。第二节领导者2二、领导者的地位和作用根据马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主体是认识和实践对象性活动的发动者、实施者和责任承担者。主体性可概括为:自然性、主动性、主观性、④创造性领导者是领导活动的主体,在领导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首先,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居于中心地位。其次,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起发动作用。再次,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起统率作用。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的作用就是‘领路’和‘引航’。第三节被领导者1一、被领导者的含义被领导者是指在领导者在领导下,按照领导的意图,为实现组织目标,从事具体实践活动的个人或集团。一般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绝对被领导者;另一类是相对被领导者(一)被领导者的本质(考点)P65被领导者的本质是指被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内在属性;社会主义社会的被领导者的本质是社会的主人。(二)被领导者的特征P65(200901、201210、201010多选、200910简答)1.服从性。被领导者是在领导者的组织、指挥下进行社会活动的,被领导者要服从于领导者,这是古今中外任何组织都通行的原则。2.受动性。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带动被领导者努力实现组织目标。3.对象性。领导者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服务性,那么作为领导者的对应方,就具有领导者服务时的对象性。4.源泉性。这是相对于领导者所具有的创新性而言的。被领导者是广大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他们在实践活动中不断积累知识,总结经验,提出新问题。它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学习和接受教育的过程中继承、借鉴或发展前人实践的产物;二是从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中直接“拿来”的或是对其强烈愿望、意识意向、创作雏形等进行加工、整理、提炼而成的。5.不担任领导职务或担任较低领导职务。前者是针对绝对被领导者而言的,后者是针对相对被领导者来说的。第三节被领导者2二、被领导者的地位和作用1.被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并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第一,被领导者是领导者的对应面第二,被领导者起着产生与选择领导者的根本作用第三,被领导者对领导效能起决定作用2.什么样的被领导者才是“好的被领导者”(200807多选)(1)要服从领导。从根本上说,被领导者服从领导,是领导活动客观规律决定的。(2)要支持领导。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但被领导者并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因素,而是达到一定群体目标的积极主动的力量。(3)要监督领导。被领导者对领导的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体现,是实现人民民主权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使领导者保持公仆本色的有力措施。这种监督有两种方面的内容:其一是看领导者是否切实按照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履行职责。其二是对领导者的成绩和能力进行恰当的评价。当然,这种监督必须是站在国家和人民利益之上,秉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与人为善的态度去实现。第四节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201201简答)正确处理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领导科学的基本问题。这既是理论问题,又是实践问题。二者关系如何,直接制约领导目标的实现程度,直接影响领导活动的运行状况。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里,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只是分工的不同,他们的关系主要是:(一)相互信任的关系:社会主义一切国家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在管理国家事务中,通过一定形式选举代表,确定组织活动的领导者;人民既是国家的主义,又是被领导者。(二)相互促进的关系:领导者推选出来作为群众意志的代表者和组织活动的带头人,一般来说,要比被领导者站得高一些,看得远一些,要具备较好的领导素质。(三)相互支持的关系:领导者与被是社会组织内部的不同分工。社会分工是社会进步的表现,社会分工是与合作联系在一起的。(四)相互转化的关系:对某个人来说,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地位不是固定不变的,更不是终身的。(五)相互监督的关系:领导活动的重要作用是监督检查。这种监督是双向的,既有领导者对被领导者的监督,又有被领导者对领导者的监督。最重要的是,被领导者通过监督,有权罢免“坏”的领导者第三章 领导的职能和原则第一节领导的职能第二节领导的原则第一节领导的职能1领导职能,就是领导的职责和社会功能,它是领导本质的具体表现。一、领导职能在领导活动中的地位(201101多选)1.领导职能是确定合理的组织机构,实现领导科学化的一个重要标志2.领导职能是领导活动科学化的依据3.领导职能的实现情况是检验领导活动结果的依据二、领导的一般职能怀特就认为领导的职能包括:①决定重要的决策;②发布必要的命令和指示;③协调组织的内部关系;④授权下级处理一般事务;⑤控制财务的运用;⑥工作人员的任免;⑦监督、控制并考核工作的执行;⑧处理对外的公共关系。第一节领导的职能2二、领导的一般职能(200910多选、201210简答、200810论述))社会主义条件下领导的一般职能。具体来说,包括:(一)引导;领导的具体任务就是为群众引路和导航,为此就要正确规划目标、提出任务和制定实现任务的方法。这是领导者最基本的职能。(二)指挥;指挥就是运用组织权责,发挥领导权威推动下属为实现既定规划目标任务而努力。这是领导者权力的突出表现。指挥一般可采取命令、说服、示范等三种方式。(三)(201001多选)组织;组织就是按照目标合理设置机构,建立体制,分配权力,使用人员等,这是实现领导任务的可靠保证。(四)协调;协调就是领导者运用各种措施和手段,使其所领导的系统同外部环境之间以及系统内各部分和组成人员之间通过不断、及时的调整,达到协调一致,相互配合,以便高效率地实现领导目标的行为。领导协调一般有两种形式:其一,是通过积极的促进来达到新的平衡。其二,是通过严肃的纠偏来维护正常的秩序。(五)监督;监督,就是经常检查规划目标任务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确保任务的完成。它是领导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而且是目前比较薄弱亟待加强的环节。(六)教育;教育就是对广大群众进行宣传、动员、培养、训练,从各方面提高他们的素质,改正错误。教育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包括帮助群众提高政治思想、科学文化、生产技能等方面的水平。一般可以将教育划分为政治思想教育和业务技术教育。第一节领导的职能3三、当代领导的基本职能(201110简答)(一)科学决策科学决策是领导活动的最基本的职能。领导者在科学决策中值得注意的是:一是善于审时度势,利用机遇;二是不仅实事求是,还要恰如其分,所谓有节,就是恰到好处;三是善于运用冲突,论证中的冲突有利于激发想象力,相反,轻易地“一致”却可能造成假象;四要具有自我否定的批判意识,这是充分发挥“外脑”作用的主观条件;五要善于评价,可以说,评价能力是决策的基础。(二)选才用人1.用人是领导者的一项重要工作。2.领导者的选才用人,离不开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3.现代人才观认为,凡具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并能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服务的人,都是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4.用人艺术,从来不是技艺问题,它同领导者的素质密切相关。第一节领导的职能3三、当代领导的基本职能(三)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也是贯穿领导活动始终的一项基本职能。根据我们党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丰富经验,并参照心理学等现代科学的某些成果,正确处理好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应做到:1.内容和方法必须适应被教育者的思想发展变化规律2.依靠群众力量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第一,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形成文明的社会风气、正确的思想和行为得到公众的赞扬和效仿。这是依靠群众做思想政治工作的社会途径。第二,在一个单位里,充分运用人们自然形成的各种交往和关系,组织互相之间的思想帮助活动。这是依靠群众力量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个体途径。3.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教育者(包括领导者和思想政治工作者)自身的思想、行为和能力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思想政治工作的成败。因此教育者必须弄懂马克思主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还要懂得一些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逻辑学、美学的知识,并具有综合运用这些理论的知识和能力。第二节领导的原则1一、领导的总原则(200801简答)领导原则,就是领导者在进行领导活动的过程中必须把持和遵循的标准和法则。它是实现领导职能的根本途径,同时又是领导原理在不同环境或条件下的具体体现。(一)党的基本路线原则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我们党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就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二)实事求是原则“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活的灵魂,是邓小平理论中一条根本的思想路线和核心。(三)民主集中制原则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所谓民主集中原则,也就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原则。(四)群众路线原则(200901、201010简答)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几十年来,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根本方法和原则。要用正确的方法领导群众,最根本的是贯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第二节领导的原则2二、领导的基本原则(201201试述)领导的基本原则,又称领导的一般原则,是反映贯穿在领导活动各个方面、具有普遍性的共同规则的领导原则。领导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一)统一领导原则统一领导原则要求领导活动在一定时期内必须有统一的意志、统一的目标、统一的行为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统一领导是实质内涵,是领导活动成立的原因。统一领导有两方面的意思:①组织体制应该坚持统一领导的原则;②人员序列应该坚持统一领导的原则。为了实现统一领导,还必须解决这两种关系:第一,处理好集权和分权的关系。第二,处理好原则性和灵活性的关系。(二)分层领导原则这就是要在领导系统中建立合理的层次系列,掌握适当的领导幅度,正确处理层次之间的关系。可以说领导层次的划分,是适应了领导活动客观规律的内在要求。首先,分层领导由领导幅度所决定。其次,分层领导与领导职能相适应。再次,分层领导应该促进领导工作的有效性。(三)系统整体原则这一原则要求领导者用系统的观点去观察和处理问题,正确处理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形成最佳的整体效能。第二节领导的原则3二、领导的基本原则(四)权责一致原则这一原则要求各级领导者都应具备一定的职务、权力、责任和利益,并使它们相互一致,努力做到事有人管,管事有权,权连其责,利益与成绩相关。1.职务与权力分离,就会使领导出现工作“虚位”2.权力与责任的分离是官僚主义产生与泛滥的基础。3.职务与利益相脱离会使领导工作缺乏必要的动力。(五)民主公开原则这个原则要求在领导活动中必须高度重视发扬民主,公开办事制度,公开办事结果,接受群众监督。1.在领导活动中贯彻民主公开的原则,能较好地体现社会主义领导的本质就是服务。2.贯彻民主公开原则,将有助于领导决策。3.贯彻民主公开原则,办事程序公开,是群众对领导实行民主监督的前提。4.贯彻民主公开的原则,也是提高领导效率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第二节领导的原则4二、领导的基本原则(六)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原则这主要指工作中重大问题要由领导集体讨论和决定,集体决定的事情就要分头去办,各负其责,失职者要追究责任。这个原则实际上是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具体表现。1.凡是涉及组织或团体的一切重大问题的决策,必须由领导班子的成员共同讨论,按照民主集中制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共同决定,不能由个人或少数人时行专断。2.实行集体领导必须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这是相辅相成、相互结合的同一问题的两方面。对上述领导活动的基本原则,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加以灵活运用。我们只有把从领导经验中总结出来的科学原则作为指导,发现具体领导工作中的特殊规律,才能有效地推进领导活动,把领导工作做得富有活力、更加出色。第四章 领导观念第一节领导观念概述第二节现代领导的基本观念第一节领导观念概述1一、领导观念的基本内涵观念,就是人们的思想意识。所谓领导观念,不是泛指领导者头脑中的一切观念,而是专指领导者对领导活动过程及其规律性的本质认识或反映。领导观念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其形成是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它既带有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印记,又具体地受到人们主观心理特征的影响。二、现代领导观念的基本特征从根本上说,领导观念是人们思想观念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因为领导观念不能脱离时代特点和人们普遍接受的思想观念而独立存在。但是,领导观念也不能等同于普遍人的观念,它具有与领导活动特点相适应的鲜明特征。有社会主义条件下,领导的本质就是为人民服务,领导者要做人民和社会的公仆。我国各级领导者的领导观念具有以下基本特点:第一,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具备坚定的、鲜明的政治立场。第二,既要继承优良传统,又要充分体现时代精神,既要摒弃或改变那些已经过时的、错误的、落后的、腐朽的旧观念,又要树立符合时代需要的正确的、进步的新观念。第三,既要在中国的民族特色,立足本国与当前,又要面向世界与未来,适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任务的概要。第一节领导观念概述2三、领导观念的重要作用领导观念影响和制约着领导工作的方向和水平,对领导活动的影响和作用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第一,领导观念指导领导者的思维活动,制约领导思维活动的过程和结果第二,领导观念决定领导行为和领导方式,影响领导活动的成败总之,有什么样的领导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领导行为和领导方式第二节现代领导的基本观念1现代领导者应树立哪些新的领导观念(201001简答)思想支配行动,观念引导行为。有什么样的领导意识就有什么样的领导模式,有什么样的领导观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领导行为和领导风格,所以,树立现代领导观念,是领导者做好领导工作的重要思想前提。一、政治观念(一)政治观念的基本内涵政治观念是指领导者对国家、民族、阶级、政党、社会集团和社会势力等在国家生活和国际关系等方面的制度、政策、活动、作用及其相互关系的看法和意识。一句话,就是领导者对政治现象和政治本质的意识和看法。(二)领导者树立政治观念的必要性领导者树立清醒的政治观念的必要性:第一,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政治观念第二,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需要正确的政治观念第三,密切党群干群关系需要树立清醒的政治观念第四,坚持执政党的性质和宗旨需要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第五,做好对外工作,有效抵制和平演变,需要坚定的政治观念第二节现代领导的基本观念2一、政治观念(三)领导者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的基本要求是领导者对立正确的、清醒的政治观念的基本要求是:第一,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努力奋斗第二,要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坚定地站在工人阶级、人民大众的立场上,甘当人民公仆,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真心实意为人民谋利益第三,坚持正确的政治观点,自觉地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用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理论统领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全局第四,坚持严肃的政治纪律,保持敏锐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感性二、人本观念(一)人本观念的基本内涵从人类文化史上看,“以人为本”的思想源远流长。可以说,这是人类认识世界、人类自身以及世界与人类关系的一个带有总结性的论断,是人类智慧的一个结晶。以人为本是关于发展的人本主义思想,是关于发展目的、发展主体和发展成果分配的高度概括,要解决的是为谁发展、依靠谁发展发及发展的成果由谁享有的根本问题。第二节现代领导的基本观念3二、人本观念(二)领导者树立人本观念的必要性第一,坚持以人为本是由领导工作中的主要矛盾决定的现代领导工作是一项比较复杂、特殊的综合性的社会活动,既有人的因素,又有物的因素,在现代社会条件下,还有信息、知识、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等因素,而且往往情况瞬息即变。第二,坚持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社会对领导者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制度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社会制度,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对各级领导者的本质要求。在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里,任何领导者都具有双重身份发:一方面是代表剥削阶级利益的领导者,另一方面是压迫广大人民群众的统治者。(三)领导者树立人本观念的基本要求(201110简答)第一,强化为人民服务的理念。人是目的,人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第二,坚定先人后事的立场。人是主体,先人后事。社会实践的主体是人,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而且是最重要的资源。第三,坚持依靠关键人才的原则。要善于发现和依靠关键人才。“二八法则”第四,树立人尽其才的观念。人尽其才,各尽所能。领导者在重点依靠少数关键人才的同时,还要使用所有人各尽其能。社会在分工中运行,事业在合作中完成。第五,鼓励人才竞争的意识。激发潜能,消解惰性。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发现了优胜劣汰、物竞天择的规律。这一规律也适用于人类社会。第六,倡导人文关怀。以人为本就是要提倡用善意和真诚处理人际关系。现代社会,人与人的关系越来越成为关乎个人身心健康和事业长远发展的重要因素,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第二节现代领导的基本观念4三、权力观念(一)权力观念的基本内涵权力,是主体所具有的资格和能力。在领导活动中,权力是指能够支配和影响他人行为的一种控制力,或者说是一种把个人意志强加在其他人的行为之上的资格和能力。履行领导职责要求领导者必须拥有决策权、用人权等。所谓权力观念,就是领导者对权力的来源、性质、内容及行使等方面的系统认识或根本看法、态度,是领导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体现。大而言之,有两种权力观:一种是为人民服务的权力观;另一种是利用手中权力谋取个人或小集团利益的权力观。第一,对权力内容的正确认识。领导者的权力是由所在组织为保证其履行领导职能赋予的强制性支配力量,是领导者履行领导职责的基本条件。第二,对权力来源和性质的正确认识。领导者的权力来源于人民的授予,意味着人民的信任与委托,必须用于为人民服务。第三,对权力行使原则的正确认识。领导权力的行使要遵循一定的原则。第四,对权责关系的正确认识。领导者行使权力意味着承担相应的领导责任。领导责任通常指领导者履行工作职能的义务和行使权力必须承担的后果。第五,对用权监督的正确认识。领导权力的行使过程需要监督。权力监督是权力正确运行的可靠保证。第二节现代领导的基本观念5四、法治观念(一)法治观念的基本内涵领导者树立健全的法治观念是现代社会的必然要求,是领导者在法律范围内有效活动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所谓法治观念,是人们对国家法律制度的性质、地位、作用等问题形成的认识和态度。领导者的法治观念就是指领导者轻围绕领导权力和领导职能所形成的依法用权、依法领导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意识,实质是对法律精神和法治价值在领导观念上的认同与贯彻,表现为在领导活动中对宪法和法律的信仰与遵从、对民意的尊重与服从、对权力的敬畏与慎重。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二)领导者树立法治观念的必要性法治观念是法治社会形成和运转的重要影响因素。正所谓“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第一,树立并增强法治观念是贯彻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古语云:“法令行则国治,法令驰则国乱”。第二,树立并增强法治观念是切实依法行政的首要条件。依法行政是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志。第三,树立并增强法治观念是建设法治政府的必要条件。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制度创新,但首先需要观念的更新。第四,树立并增强法治观念是保障人权的需要。只有牢固树立法治观念,才能增强领导者依法用权、依法领导的自觉性,切实尊重、服从和维护保障人民权利的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依法保障人民的生命权、自由权、财产权、尊严权、获助权、公正权、发展权等基本人权。第二节现代领导的基本观念6四、法治观念(三)领导者树立法治观念的基本要求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已经昭示出权力从“一已之私器”走向了“天下之公器”,“权利”本位取代“权力”本位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第一,自觉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法律至上是人类法治发展进程中提出的基本原则之一,旨在强调法律在整个社会规范体系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其他任何社会规范都不能否定法律的效力或与法律相冲突。第二,自觉抵制特权思想,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法律至上的又一重要内涵。第三,自觉维护人民合法权益,树立人权保障的观念。人权保障是法治国家的显著标志。人权范围的大小与保护第四,自觉坚持依法领导,树立依法用权的观念。依法治国、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第二节现代领导的基本观念7五、市场经济观念(一)市场经济观念的基本内涵所谓市场经济,就是指社会资源主要通过市场进行配置的经济运行方式,它是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市场经济体制是与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经济体制相对应的一种经济运行模式,不代表根本的经济制度。所谓市场经济观念,是指领导者对市场经济要正确的、深刻的、全面的认识。传统的观念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特征。(二)领导者树立现代市场经济观念的基本要求1.认清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必然性。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其客观必然性。首先,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是我国必须实行市场体制的根本原因。其次,市场经济体制表现出来的优越性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原因。再次,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是我国改革开放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最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需要。2.熟悉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了解市场经济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3.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性。了解市场经济特征,是强化市场经济观念的前提。平等性、法制性、竞争性、开放性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4.明确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任务。第二节现代领导的基本观念8六、改革创新观念(一)改革创新观念的基本内涵所谓改革创新观念,是指人们对改革创新的总体看法和基本观点,具体说来包括:什么是改革创新、为何创新、为谁改革创新、怎样改革创新以及评价如何评价改革创新等基本观点。(二)领导者树立改革创新观念的必要性(201201简答)第一,树立改革创新观念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发展观与改革观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发展观决定并检验改革观;改革观体现并保障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坚持改革开放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动力。第二,树立改革创新观念是应对时代变革的客观需要不断地变化与永恒的变革是当今时代发展的显著特征。任何组织机构每时每刻都必须面对变化与变革的挑战。第三,树立改革创新观念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要求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独具特色、前无古人的。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新的事物和新的问题层出不穷,改革开放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第四,树立改革创新观念是保证领导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现代领导观认为领导是推动组织变革的力量。改革创新是领导活动的永恒主题,推动变革是领导行为的本质。第二节现代领导的基本观念9六、改革创新观念(三)树立科学的改革创新观念的基本要求第一,认识改革创新的性质和目的。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第二,明确改革创新的价值和作用。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创新是发展的源泉。第三,坚定改革创新的立场和方向。改革创新说到底是为了加快发展,为了增强人民福祉,为了提升综合国力。第四,始终保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解放思想就是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第五,善于合理的改革策略和方法。一方面,要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方向,坚定改革的信心和决心,坚持用改革和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第二节现代领导的基本观念10七、政绩观念(一)政绩观念的基本内涵所谓政绩观念就是对领导干部或党政机关施政作为取得的成绩形成的总体看法和基本观点,具体说来,就是对什么是政绩、为谁创造政绩、怎样创造政绩以及如何衡量政绩等问题的基本观点不。(二)领导者树立科学的政绩观的基本要求第一,明确什么是政绩。政绩就是各级领导干部在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指导下形成的施政积极成果。第二,明确为了谁创造政绩。科学发展观强调了“以人为本”,认为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第三,明确看待政绩的标准。要用全面的、实践的、群众的观点看侍政绩。第四,明确怎样创造政绩。创造政绩是根本途径是大兴求真务实之风。要将人民群众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尊重客观规律,提高领导水平,脚踏实地工作,俯首为民办事。第五章 领导决策第一节决策及其在领导工作中的地位第二节科学决策的原则、程序和方法第三节决策中的领导者第一节决策及其在领导工作中的地位1一、决策的概念所谓决策,其一般含义就是作出决定,是选择对策的决定。决策一般主要由决策者、决策目标、决策备选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决策环境、决策后果等要素构成。决策活动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①针对性;②目的性;③实施性;④选择性;⑤优化性。(200901、201201多选、201101简答)决策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决策专指决策者对行动方案的最终选择,即通常所说的最终“拍板”。广义的决策是指把决策理解为决策者制定、选择、实施行动方案的整个过程。决策活动古而有之,决策的历史源远流长。古今中外许多的政治家、军事家,表现了高超的决策艺术,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决策范例。《孙子兵法》《史记》《资治通鉴》《三国演义》古代的决策,通常来说属于经验决策的方式,它主要凭借决策者个人的知识、才智和经验而作出的决策。经验决策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决策方式,它的主要的特点是:第一,这种决策方式一般说来是个人的决策活动,主要依靠决策者个人的素质作出决策。第二,这种决策方式本质上讲是以决策者的经验为基础,所能处理的信息量有限,一般说来是一种定性不定量的决策。当今社会状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化程度更高,社会组织的规模扩大,社会活动的变化加剧,社会的信息量剧增。科学决策是现代的决策方式,它是同社会化的大生产相联系的。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各种新问题新情况不断出现,需要采取的各种重大的政治、经济、科技和社会决策越来越多。第一节决策及其在领导工作中的地位2二、决策的分类(一)高层决策、中层决策和基层决策。(201210多选)依照决策者在管理组织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可以划分为高层决策、中层决策和基层决策。(二)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战略决策是关系到全局性、方向性的重大问题的决策主要表现为制定路线、方针、政策及重大方案。(三)最优决策和满意决策。最优决策是指决策者追求理想条件下的最优目标,选择最优方案的决策。(四)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程序化决策又称常规型决策,是指行动中重复出现的例行的决策,解决这类问题的决策,通常是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非程序化决策,又称非常规型决策,是指决策者对偶然发生的或首次发生的新问题所进行的决策。(五)确定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和风险型决策。确定型决策是指提供绐决策者选择的每个方案,只有一种确定的结果,这种结果又是事先可以准确知道的,决策者只要比较各方案的结果就可以确定最好的方案。第一节决策及其在领导工作中的地位3三、决策的模式(一)理性决策的模式理性决策的模式是随着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而出现的,它首先被广泛运用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决策中。(二)渐进决策的模式渐进决策模式是由美国的林德布洛姆提出来的。他认为决策过程并非完全是一种理性的过程,理性决策模式不能够适应现实决策过程中的实际要求。(三)综合决策的模式理性决策模式强调决策的数量化、技术化、技术化、程序化和最优化,从而使决策走上科学化的轨道,但却过于理想化了,它难以适应实际决策过程中的现实条件。四、决策在领导工作中的地位(200910简答)1.决策在整个领导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决策是领导者首要的基本职能。2.任何领导工作都工作离不开决策。3.决策是贯穿领导过程始终的活动。4.决策是领导者履行各项职能的基础。5.决策的正确与否关系到领导事业成败。6.现代社会的变化,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对领导的决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7.决策是领导的基本职能,领导者都必须学习并掌握好科学决策的理论和方法,提高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的水平。第二节科学决策的原则、程序和方法1一、科学决策的原则科学的决策一般说来必须符合以下四个基本标准:(201201案例题)第一,具有准确的决策目标。1.正确;2.明确第二,决策的执行结果能够实现确定的目标第三,实现决策目标所付出的代价要小第四,决策执行后的副作用相对较小科学决策必须遵循下列几条基本的原则(一)客观原则;客观原则是科学决的首要原则,其他原则都从不同的方面体现了决策的客观性原则。(二)信息原则;信息是决策的基础,决策的过程就是信息的输入-处理(决策)-输出(执行决策)过程,决策的科学性是同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适用性成正比的。(三)预测原则;科学的预测是科学决策的前提。因为决策是对未来行为的决定,所以就必须事先预测未来的各种情况和趋势,这样才能作出科学的决策。(四)程序原则;这是区别于传统经验决策方式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传统的决策体制中,缺乏严格的决策程序,凭经验盲目拍板的事屡见不鲜,这样往往造成决策失误。(五)可行原则;可行原则就是要求对决策方案进行充分的可行性研究,只有在可行性分析论证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最终选择。(六)选优原则;决策就是对行动目标和方案的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和选择。没有选择,就没有决策。(七)“外脑”原则;现代决策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谋”与“断”的相对分离,由此出现了由各种专家组成的智囊团,它们成为领导决策不可缺少的“外脑”。第二节科学决策的原则、程序和方法2二、科学决策的程序(201110、201010论述)(一)明确问题、确立目标明确问题,确立目标是决策活动的起点,是决策过程的第一个步骤。准确的决策目标是科学决策的首要标准,目标错了,一切皆错。(二)集思广益,拟定方案决策目标确定之后,就要解决如何达到目标的问题,决策进入第二阶段:集思广益,拟定方案。简单的决策问题可以直接设想几个备择方案。而较为复杂的决策问题,往往难以直接形成可供选择的几个方案,通常可以分两步走:第一步是轮廓设想,第二步是细部设计。(三)分析评估,选择方案分析评估,选择方案是决策过程的关键步骤。对方案进行准确的评估和选择,要看其是否能够实现决策目标,这是衡量决策优劣的第一标准,也是最主要的标准。(四)实施方案,反馈修正决策方案的实施,是决策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决策是行动的选择,行动是决策的执行。在实施阶段主要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编制实施计划,把决策具体化。决策方案并不等同于实施计划,没有具体的实施计划,就无法很好地实施决策方案。2.组织实施力量。为了圆满地实施决策方案,必须组织起方案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是实施方案所必需的物质保障。3.落实实施责任,建立严格的责任制4.建立反馈系统,及时检查发现决策方案实施中的问题第二节科学决策的原则、程序和方法3三、科学决策的方法(一)德尔菲法德尔菲法是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兰德公司的专家们为避免集体讨论存在的屈从于权威或盲目服从多数的缺陷提出的一种定性预测的情报分析方法。它有区别于其它专家预测方法的三个特点:第一,匿名性。第二,多轮反馈性。第三,最终结论的统一性。德尔菲法的具体实施步骤如下:1.组成专家小组2.向所有专家提出所要预测的问题及有关要求,并附上有关这个问题的所有背景材料,同时询问专家的其他相关要求。然后,由专家做书面答复3.各个专家根据他们所收到的材料,提出自己的预测意见,并说明自己是怎样利用这些材料并提出预测值的4.将各们专家第一次判断意见汇总,列成图表,进行对比,再分发绐各位专家,让专家比较自己同他人的不同意见,修改自己的意见和判断5.将所有专家的修改意见收集起来汇总,再次分发绐各位专家,以便作第二次修改6.对专家的意见进行综合处理第二节科学决策的原则、程序和方法4三、科学决策的方法(二)头脑风暴法头脑风暴法出自“头脑风暴”一词,最早是精神病理学上的用语,现在用来表示无限制的自由联想和讨论。其目的在于产生新观念或激发新设想。头脑风暴法是一种激发个人创造性思维的方法,运用这一方法必须遵循下列原则:1.自由畅言;2.强调数量;3.禁止评论;4.相互借鉴;(三)决策树法决策树法是风险决策的基本方法之一。决策树法的步骤为:①根据决策问题绘制决策树;②计算概率分支的概率值;③计算各概率点的收益期望值,确定最优方案。(四)试验决策法试验决策法是针对一些新出现而且重要的问题,在没有经验、不能确切评价各备选方案、无法对方案进行最优抉择的情况下采用的方法。第三节决策中的领导者1一、现代决策体制决策体制是由承担决策的机构和人员所组成的组织体系,是决策活动得以进行的组织形式。现代决策体制形成了决策中枢系统(简称决策系统)为核心,以决策的信息系统居外围,决策的智囊系统居于二者之间的组织结构形式。现代决策体制有两大特点:第一,决策中的“多谋”与“善断”相对分工,智囊系统的主要任务是参谋咨询,负责设计可行方案,中枢系统则负责作最后的方案选择。第二,决策制定与执行相对分工。重大问题的决策集中于核心领导者,由其选择方案,作出决定,而一般领导者则负责决策方案的执行。(一)决策的信息系统决策的信息系统,是由掌握信息技术的专门人才组成的,它专门从事收集、统计、贮存和传递等信息处理活动,为决策提供情报信息资料。(二)决策的智囊系统决策的智囊系统,是由各种专家组成的参谋咨询机构,它集中了专家们的集体智慧,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为决策提供咨询意见和方案,帮助领导决策。(三)决策的中枢系统决策的中枢系统,是由拥有决策权的领导集体和个人构成的,它是现代决策体制的核心。在决策活动中,领导者的主要职责是:1.考虑决策目标的确立;2.组织决策方案的制订;3.负责决策方案的抉择;4.领导决策方案的实施;第三节决策中的领导者2二、领导者的抉择(一)抉择方式领导者对决策方案的抉择有集体抉择和个人抉择两种方式。1.集体抉择是由具有决策权的领导集体共同作出抉择的一种方式。具有决策权的全体人员,以多数通过的形式,作出选择方案的决定。优点:能够集思广益,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利用集体抉择也有利于避免个人意见的片面性局限性,从面有利于提高决策的成功率和科学性。缺点:有两个方面:第一是速度慢,有时议而不决,贻误时机;第二是职责不清,因为每人分担一份责任,往往会导致互相推诿,无人负责。2.个人抉择是由具有决策权的个人作出抉择的一种方式。具有决策权的领导优点:责任明确,抉择迅速。采用个人抉择方式时,由于抉择权高度集中于最高首长手中,个人对抉择后果负完全的责任,责任十分明确,因而就可以避免互相推诿、来回扯皮的现象。缺点主要是:第一,个人抉择难免受个人知识、经验的限制,“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第二,个人抉择容易造成个人专断,如果决策者思想不好,就会滥用滥用权力,营私舞弊。集体抉择和个人抉择的方式,各有长短,各有其适应性。现代社会的复杂性,要求决策时集思广益,深思熟虑;而现代社会的多变性,又要求决策时迅速果断,反应灵敏。采用何种决策方式,应根据实际的问题和情况来确定,把这两种方式有效地结合起来,用其所长,避其所短。第三节决策中的领导者3二、领导者的抉择(二)对领导者抉择的基本要求(201210多选)1.时效性。在一定的时间内,某个方案可能是最佳方案,而超过一定的限度,就可能成为不佳方案。2.系统性。领导者对决策方案的抉择必须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追求整体最佳的决策目标,要考虑决策所涉及整个系统和相关系统的相互联系及相互作用。3.民主性。决策的科学化和决策的民主化是不可分的,决策活动的全过程都应遵循民主化的原则。4.合法性。各种决策所必经的法定程序必须严格遵守。5.灵活性。决策不仅是一门科学,还是一门艺术,决策上的灵活性就体现了决策的艺术性。第三节决策中的领导者4三、领导者与智囊团智囊团是领导者在决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依靠力量,充分发挥智囊团的作用,是领导者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保证。智囊团在决策中的作用,就是要填补领导职责与与其能力的差距,充当领导的“外脑”。各级领导者必须在思想上重视并充分发挥智囊团的作用。为此,还必须从组织上健全决策的智囊系统,扶助智囊机构,挑选优质的智囊团成员,使之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智囊团。智囊团成员必须以下基本条件:1.应当是二博才的专家,是既有一门专业知识,又是学识渊博、思想开阔、目光敏锐的人。2.应当具有服从科学、服从真理、服从事实的品质,而不能是看着领导的眼色行事、报喜不报忧的人。在决策过程中,领导者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好智囊团的作用:1.对决策问题进行科学预测2.对决策方案进行具体的设计,并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论证3.对决策问题的有关方面进行咨询4.对决策的实施情况进行反馈分析智囊团与领导者的关系是“多谋”与“善断”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而不是相互取代。智囊团与领导者应是各负其责,相互补充,相互配合,
本文档为【领导科学课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0.0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腐朽的灵魂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438K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21-07-20
浏览量: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