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 全套导学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 全套导学案新人教版

举报
开通vip

八年级历史下册 全套导学案新人教版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课程标准】     讲述开国大典的史实,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简述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实。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了       解 第一届中国人民协商会议、开国大典、西藏和平解放等知识要点 掌       握 新中国建立的主要标志(施政方针、国家机构、国旗、国歌、首都、公元纪年等)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阅读资料概括表达 毛泽东为人民英雄纪念碑所题文字的历史含义和现实意义,开国大典的盛况,祖国大陆统一的实现 对比鉴别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

八年级历史下册 全套导学案新人教版
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课程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     讲述开国大典的史实,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简述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实。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了       解 第一届中国人民协商会议、开国大典、西藏和平解放等知识要点 掌       握 新中国建立的主要标志(施政方针、国家机构、国旗、国歌、首都、公元纪年等) 能力训练过程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阅读资料概括表达 毛泽东为人民英雄纪念碑所题文字的历史含义和现实意义,开国大典的盛况,祖国大陆统一的实现 对比鉴别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首次会议的异同 讨论探索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新中国建立的历史意义、基本经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 爱国情感 新中国是在经历了百余年的屈辱、抗争和探索之后,才建立起来的。我们一定要热爱祖国,把她建设得越来越繁荣富强 民族团结 新中国在维护民族团结方面做了许艰苦细致的工作,实现了西藏的和平解放,这个大好局面是必须加以珍惜的 【学习目标】 1、了解第一届中国人民协商会议、开国大典、西藏和平解放等知识要点 2、阅读资料概括表达 毛泽东为人民英雄纪念碑所题文字的历史含义和现实意义,开国大典的盛况,祖国大陆统一的实现 3、感悟新中国是在经历了百余年的屈辱、抗争和探索之后,才建立起来的,我们一定要热爱祖国,把她建设得越来越繁荣富强 【学习重点】: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开国大典 【学习难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对于重要年代、事件、概念等做读书标记,思考完成下列问题。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对以上问题进行研究探讨,达成共识。 1、 阅读教材第一段归纳第一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时间、地点和内容。 2、学生观看第2、3页记载开国大典盛况的4幅插图,开展“接力讲述开国大典盛况”的活动。(可以按照时间、地点、人物、重要讲话、庆典议程等基本要素分解提问、回答) 3、简答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4、简述西藏和平解放的背景、时间和意义? 二、互动提高:这节课你有收获吗?和你同组的同学比一比,看谁学得更好。比一比:谁掌握的知识更多?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于 年 月在 召开。 (2) 参加政治协商会议的有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各民族、人民团体代表等这说明了 ; (3)大会的内容: ①制定《共同纲领》内容:确定了新中国的名称、新中国的性质;《共同纲领》性质:起了 作用, ②大会选举 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③大会确定了 、 、 、 。 (4)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一次会议任命 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 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5)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①标志着 革命取得胜利; ②标志着中国人民 时代已结束 ③中国人民是国家主人 (7) 年 月西藏以 方式解放的。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 为首的代表团与中央政府谈判。 三、问题大盘点:请你归纳和回忆本节所学内容,认真想一想,你还有哪些疑难问题没有解决,说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1、我的问题: 2、我们的问题:(交流作答,请同学们相互排忧解难) 3、老师的问题:思维比拼 (1)根据第3页“动脑筋”回答:为什么把《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 (2) 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目的是什么?你能说出碑文的三个时间的含义吗?站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你想到了什么? 四、拓展、延伸、提高 1、组织学生进行第5页“活动于探究•2”:如何理解“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2、同学们想一想:“中央解决西藏问题为什么一面向西藏进军,一面力争西藏和平解放?” 3、自西藏和平解放50年以来,西藏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后走向进步、从封闭走向开放,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发生了以往任何时代都无可比拟的巨大变化。 搜集有关材料,说一说50年来西藏的巨大变化,想一想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变化,谈一谈你的体会。 五、巩固归纳: 回顾本节内容,和其他同学一起归纳本节要点。 准 备 开国大典 新中国成立 西藏和平解放 政治协 时间 国际意义 时间和意义 商会议 过程 国内意义 六、能力训练: 1.确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的会议是( )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重庆政治协商会议 C.中共“八大”         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2.下列选项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的是( ) ①通过了《共同纲领》②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③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④采用公元纪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选举的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是( ) A.毛泽东  B.朱德  C.周恩来  D.刘少奇 4.新中国成立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 A.《共同纲领》       B.《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5.下列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 B.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奴役的屈辱历史 C.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社会主义力量 D.新中国的成立表明全国大陆全部解放 6.今年(2008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多少周年?( ) A.30周年  B.40周年  C.50周年  D.59周年 7、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的标志是( ) A.三大战役 B.渡江战役 C.西藏和平解放 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8、2、材料分析: (1)、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3页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想一想:“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一千八百四十年”的含义,你能讲述有关的史实吗?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开国大典,是新中国成立过程中的重要事件,请结合课文相关内容回答: (1)一届政协会议通过的一个重要的纲领性文件是什么?除此之外,该次会议还作出了哪些重要决定? (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以哪首歌曲为国歌,为什么? (3)在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向世界庄严宣告了哪些问题?新中国的成立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 七、练习巩固 1 、完成作业:填充图册第2——3页。 2、完成练习册 第2课《最可爱的人》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人:车军、聂林山 【课程标准】 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事迹,体会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了        解 中国政府派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 掌        握 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和中朝人民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阅读资料获取信息 有效利用课本插图和《历史地图册》第6页的图片,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大致过程,理解抗美援朝的必要性和历史意义 讨论探索 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他们“最可爱”之处 情感态度价 值 观 学习英雄热爱祖国 志愿军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被誉为“最可爱的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自觉拥军加强国防 人民军队是战胜国内外敌人的重要法宝,是维护新中国安全统一和开展经济建设的重要保证,也是青年人经受锻炼和考验的好学校 【学习重点】:抗美援朝战争的大致过程和志愿军将士的动人事迹 【学习难点】:抗美援朝的必要性和历史意义 【学习目标】 1、了解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美国对中国人民的挑衅; 2、掌握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时间、目的和结果; 3、理解抗美援朝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4、初步理解志愿军战士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认识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是为了保家卫国,支援朝鲜人民,其性质是反对侵略的正义战争。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对于重要年代、事件、概念等做读书标记,思考完成下列问题.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对以上问题进行研究探讨,达成共识。 1、阅读教材第一、二段归纳抗美援朝的原因、目的、时间和司令员。 2、简述抗美援朝的经过及结果。 3、在抗美援朝涌现出了哪些的英雄人物?他们有那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二、互动提高: 这节课你有收获吗?和你同组的同学比一比,看谁学得更好。比一比:谁掌握的知识更多? (1)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以国为主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侵略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一直打到中朝边境____边;美军飞机入侵中国领空,轰炸扫射中国____边境城市;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____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为了____、____,___年___月,以____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侵略者。 (2)抗美援朝过程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涌现出无数的英雄人物,他们发扬了高度的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像誓死坚守上甘岭的钢七连,用身躯堵住敌人机枪的____,为不暴露部队潜伏目标而宁愿被烈火吞噬的____等等。 (3)___年__月,朝鲜战争的作战双方在签署停战协定,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三、问题大盘点:请你归纳和回忆本节所学内容,认真想一想,你还有哪些疑难问题没有解决,说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1、我的问题: 2、我们的问题:(交流作答,请同学们相互排忧解难) 3、老师的问题:思维比拼 (1)《人民日报》主编邓拓读了军旅作家魏巍在朝鲜战场上写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后,非常感动,破例将该文登载在1951年4月11日《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报纸送到中南海,毛泽东读后立即批示“印发全军”。这篇文章曾收入语文课本,你读过吗?为什么称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谈谈你的感想。 (2)你能说出抗美援朝胜利的原因吗? (3)抗美援朝胜利的历史意义有哪些? 四、拓展延伸 有人认为,朝鲜战场上,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劳师袭远,后勤补给困难,所以遭到了失败,你对此有何看法,说说你的理由 五、巩固归纳 原因 时间: 司令员: 抗美援朝 经过:五战五捷 (50—53) 结果:胜利 意义:提高了 巩固了 六、能力训练: 1、.抗美援朝发生在( ) A.1950年6月  B.1950年10月  C.1951年6月  D.1951年10月 2、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用身躯堵住敌人枪眼而牺牲的英雄是( ) A.黄继光  B.邱少云  C.刘伯承  D.彭德怀 3、“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这是什么战争中的一首战歌 A抗日战争 B北伐战争 C抗美援朝 D解放战争 4、1950年10月以 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 A朱德 B彭德怀 C贺龙 D刘伯承 5 、朝鲜战争中中国军民,五战五捷,并将美军赶回 附近 A汉城 B副山 C金边 D“三八线” 6 、黄继光是什么战役中的战斗英雄 A上党战役 B辽沈战役 C上甘岭战役 D淮海战役 7 、遵守潜伏纪律壮烈牺牲的英雄是 A黄继光 B邱少云 C雷锋 D赵尚志 8 、 被誉为“最可爱的人”的是哪一个军队 A解放军 B八路军 C红军 D志愿军 9、 材料题: 阅读右图,回答问题。 (1) 该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_,该事件开始于_____年,结束于____年。 (2) (2)当时部队的司令员是__________。 (3)当时涌现出的两位英雄人物是_______。 (4)我们应该学习这些英雄人物的哪些优秀品质? 10、史料分析: 材料1: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 材料2:朝鲜战争是在一个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同错误的对手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 —美军参谋长联席主席布莱德雷 请回答: (1)材料1“跨过鸭绿江”的军队名称是什么?这支军队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请举出典型代表。 (2)哪些事件证明美国人选错了“战争对手”和“地点”? (3)“打败美国野心狼”的标志是什么? (六)当堂反思:说出本节课的收获和不足 第3课 土地改革 设计人:车军、聂林山 【课程标准】 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理解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了     解 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土地改革的开展及基本完成 掌     握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整理资料形成概念 收集整理课本图片、历史网站、文学作品、乡土教材等课程资源中有关土地改革的信息,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 讨论探索 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及其历史意义 情感态度价 值 观 爱党爱国 中国农民在两千多年来所憧憬的“耕者有其田”的理想,终于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祖国是值得我们热爱的 辩证唯物 土地改革的胜利作用与抗美援朝的胜利一样,都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还为即将到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准备了条件 【学习重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学习难点】: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关系 【学习目标】 1、了解土地改革的必要性; 2、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时间和主要内容; 3、掌握和理解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对于重要年代、事件、概念等做读书标记,思考完成下列问题.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对以上问题进行研究探讨,达成共识。 1、阅读教材第一段和第二段概括土地改革的原因、起止时间和基本内容。 思考:土地改革的起止时间与抗美援朝的起止时间有什么异同?出示解放前我国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从这份表格中我们可以得出哪样一些结论?这样的土地占有状况,会对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带来什么样的不利影响?你认为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新成立的人民政府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2、简述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二、互动提高: 这节课你有收获吗?和你同组的同学比一比,看谁学得更好。比一比:谁掌握的知识更多? 1、旧中国的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人口___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___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____,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_______,实行农民的_____。到____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2、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_____制度,_____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_____,成为_____的主人。这使_____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_____,_____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_____建设准备了条件。 三、问题大盘点:请你归纳和回忆本节所学内容,认真想一想,你还有哪些疑难问题没有解决,说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1、我的问题: 2、我们的问题:(交流作答,请同学们相互排忧解难) 3、老师的问题:思维比拼 (1)1.在土地改革中,为什么给地主也分土地?为什么对地主和富农、中农区别对待?土改完成后,我国的土地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其实质是什么? (2)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为什么要保存富农经济? (3)你知道现在的土地所有制和土地改革完成后的所有制有什么不同吗? 四、拓展延伸 你知道我们现在农村施行的是什么政策吗?他和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共同作用是什么?你能为党和政府为 “三农”建设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吗? 五、巩固归纳: 土地高度集中 土地改革 历史意义 农民无地 颁布《土地改革法》 阻碍农村经济 基本内容 废除、巩固、解放、准备 和社会发展 六、能力训练: 1、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是在( ) A.《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宪法》 2、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土地改革是在( ) A.1950年  B.1951年  C.1952年底  D.1953年 3、下列选项中,属于土地改革意义的是( ) ①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③建立了土地公有制④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土地改革后,农民分子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他们早出晚归,积肥、修堤,添置耕牛和农具。1950年冬,湖南省就动工建水塘九万八千多个,修堤坝二万二千多座,修沟渠四千多公里,受益田地七百五十万亩。辽宁全县二十里堡梅家村的翻身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一千多亩盐碱地改变为良田,种上花生和棉花。由于翻身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粮食产量不断增加。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4000万吨,比1949年增长26.9%。 (1)依据材料所述,说说土地改革的意义。 (2)解放后,土地改革以哪一年颁布的什么法为指导? (六)当堂反思:说出本节课的收获和不足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 设计人:车军、聂林山 【课程标准】 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知道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教学目标 基础 知识 了       解 “一五”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和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掌       握 “一五”的主要任务(从背景、目的分析其合理性)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阅读资料联系理解 利用《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说明“一五”期间我国交通运输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其分布特点 归纳分析 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性质 情感 态度 价值 观 爱党情感 “一五”计划的提前超额完成,使我国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证明了中共在经济建设方面“进京赶考”的成绩斐然 唯物史观 全国人大的召开和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已经基本形成 学习目标: 1、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2、掌握“一五”计划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1954年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并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认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标志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的基本形成。 学习重点:“一五”计划的成就和作用 学习难点:制定“一五”计划的背景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对于重要年代、事件、概念等做读书标记,思考完成下列问题.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对以上问题进行研究探讨,达成共识。 1、阅读教材第一段归纳建国初期新中国的经济状况。 2、阅读教材第二段找出“一五”计划的的目的和基本任务及开始的时间。 3、阅读教材第三、四段归纳“一五”计划的主要成就和作用。 4、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哪年哪次会议颁布的什么法律?它规定了什么内容? 二、互动提高:这节课你有收获吗?和你同组的同学比一比,看谁学得更好。比一比:谁掌握的知识更多? 第一个五年计划 1、时间与目的:________~________年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党和政府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2、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________,建立___________和国防_________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3、建设成就: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________帮助兴建的_______个项目为中心,先后施工的工业项目有一万多个,形成了以_______________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______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在_____、________建立了一批新工业基地。 (5)意义:从此,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______年9月,____________________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内容: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性质:这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__________类型的宪法,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_____________的宪法。 三、问题大盘点:请你归纳和回忆本节所学内容,认真想一想,你还有哪些疑难问题没有解决,说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1、我的问题: 2、我们的问题:(交流作答,请同学们相互排忧解难) 3、老师的问题:思维比拼 (1)阅读教材18页左边毛泽东的话和中国与印度、美国钢和电产量的比较表,说明什么问题?为改变这种状况,我国政府制定了什么计划?这一计划取得那些成就,起到什么作用? (2)“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选自毛泽东词《水调歌头·游泳》 (1)“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中的“ 一桥”是指?“一桥”是什么时候建成的? (2)同一时期,在工业、交通运输业上还取得了哪些成就? 四、拓展延伸 编制一张《“一五”计划主要成就表》。 五、巩固归纳: 建国初期工业落后 制定“一五”计划,着力发展重工业 取得的成就 作用 时间和基本任务 改变工业落后,向工业化迈进 六、能力训练: 1、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毛泽东这句话的意思是( ) A.对我国建设十分悲观 B.人民生活亟待改善 C.我国工业农业发展不平衡 D.我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 2、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一时期我国的政治建设最重要的成就是( ) A.选举产生了新中国党和政府的领导人 B.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确立了人民政协制度 D.颁布了《宪法》《民法通则》等法律 3、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要任务是( ) A、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农业和商业员 B、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农业和商业 C、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D、以发展重工业为主,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4、下列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中不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是( ) A.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 B.建成武汉长江大桥 C.东北工业基地形成 D.大庆油田建成 5、今年我们已进入第十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你知道我国编制的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指 A1949年~1953年 B1952年~1956年 C1953年~1957年 D1950年~1954年 6、毛泽东在《水调歌头•游泳》中描绘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宏伟蓝图这里的“一桥飞架”指的是 A武汉长江大桥 B南京长江大桥 C宜昌长江大桥 D黄浦大桥 7、2003年8月,温家宝总理在长春召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决策会议,正式把振兴东 北老工业基地列为国家发展战略。东北老工业基地形成于 A新中国成立时期 B解放前 C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时期 8、开始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的是 A、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我国第一辆汽车 B、东北工业基地的形成 C、“一五”计划的完成 D、“一五”计划开始实施 (六)当堂反思:说出本节课的收获和不足 七、练习巩固:完成填充图册、练习册 第5课 《三大改造》 设计人:车军、聂林山 课程标准 知道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了    解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形式,三大改造的实质、意义和缺点 掌    握 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创造性政策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阅读资料联系理解 三大改造在当时推动了我国的社会发展,迅速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过渡,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归纳分析 三大改造的原因和必要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 爱党情感 在过渡时期中,我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唯物史观 土改消灭了地主阶级,公私合营后的资产阶级也多已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中国几千年来的剥削历史已经基本结束 教学重点 三大改造的形式 教学难点 三大改造的实质 学习目标: 1知道三大改造的原因、形式和结果。 2分析三大改造的原因、实质和意义。 3、理解三大改造的完成,使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我国实现从新民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对于重要年代、事件、概念等做读书标记,思考完成下列问题.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对以上问题进行研究探讨,达成共识。 1、 首先阅读课文标题及两个大标题,明确对哪三大产业进行改造? 2、 阅读第二段找出对农业手工业进行改造原因、方式及结果。 3、 阅读第三、四段找出对资本主义工商改造形式政策及实行这种政策意义。 4、 阅读理解三大改造意义,找出完成时间及改造过程中存在哪些不足。 二、互动提高: 这节课你有收获吗?和你同组的同学比一比,看谁学得更好。比一比:谁掌握的知识更多? 农业 背景: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地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工具。影响了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的需要。 改造方式:组成_________合作社,走_________和_________的社会主义道路。 结果: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1956年,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手工业 改造方式:__________________合作社 资本主义工商业 方式:_________年起,实施__________,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 政策:_________政策。使用这种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结果: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的高潮。 三大改造的意义 到_________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① 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我国初步建立起__________________的基本制度 ③ 从此,进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问题大盘点:请你归纳和回忆本节所学内容,认真想一想,你还有哪些疑难问题没有解决,说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1、我的问题: 2、我们的问题:(交流作答,请同学们相互排忧解难) 3、老师的问题:思维比拼 ①你认为三大改造当时对推动我国社会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②三大改造的完成有什么意义在改造过程中存在什么不足? ③理解什么是公私合营和赎买政策? 四、拓展延伸 分析三大改造的实质认识三大改造是我国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深刻社会变革。 五、巩固归纳: 学生根据自己本节课学习内容用框架形式总结本节问题 原因: 形式: 结果: 资本主义工商业 形式: 意义 政策: 结果: 六、能力训练: 1、 选择: (1)关于1956年前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前的具体情况,你认为说法正确的是( ) A、农民已经能够合理地使用耕地 B、农村已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C、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D、农产品能够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2)下列关于手工业改造的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推动了农业合作化运动 B、1955年,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C、1956年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手工业合作社的建立,使个体所有制成为集体所有制 (3)、我国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方式是( ) A、 租赁 B、借用C、赎买 D、没收 (4)、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的时间和标志是( ) A、 东南沿海地区 B、东北地区 C、西北地区 D、西南地区 (5)、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 A、实行农业合作化B、建立国营经济 C、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D、恢复国民经济 (6)、新中国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形式有( ) A、互助组B、供销合作社C、生产合作社D、公私合营 2、 回答下列问题: (1)三大改造的实质是什么? (2)三大改造的形式有哪些? (3)三大改造完成有什么重要意义? 六、通这节课我最大收获 我还需解决问题 。 七、练习巩固:完成填充图册、练习册 第6课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设计人:车军、聂林山 课程标准 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讲述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先进人物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了   解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和国民经济的调整 掌   握 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先进人物的贡献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阅读资料辨别图片 通过认识“大跃进”时期的壁画,了解“左”倾错误实质;通过先进人物图片,感受他们崇高品质 对比鉴别 辩证分析取得建设成就和造成探索失误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 情感态度价值观 崇敬楷模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是民族脊梁,值得学习 唯物史观 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产生失误后,党和人民有能力自我纠正,并经过艰苦努力取得新成就 学习目标: 1、 掌握中共八大召开的时间、主要任务及意义;归纳探索中出现的失误;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出现的英雄人物的事迹。 2、 分析失误出现的原因及危害并思考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什么启示?认识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 学习重点:中共八大的任务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学习难点;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对于重要年代、事件、概念等做读书标记,思考完成下列问题.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对以上问题进行研究探讨,达成共识。 1、 中共为什么要召开八大?八大确定了什么任务?八大以后社会主义建设形势如何? 2、 为什么说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3、 1958年的“总路线”主要内容是什么?怎样评价1958年的“总路线”?此后,党中央发动了哪些错误的运动? 4、 根据课本28页插图《浮夸风》和相关课文思考:这些严重失误表现怎样?为什么会产生这些严重失误?这些严重失误产生了什么危害? 5、 国家什么时候全面调整国民经济?结果怎样? 6、 中共八大后的十年间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请列举出这一时期的模范人物。 二、互动提高: 这节课你有收获吗?和你同组的同学比一比,看谁学得更好。比一比:谁掌握的知识更多? 中共八大 时间:_________年 指出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提出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_____________,实现____________,逐步满足憖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______________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总路线 时间:__________年 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价:反映了广大群众要求改变经济落后的愿望,但忽视了客观的____________。 严重失误 内容:“________”和__________运动(在工农业上的表现:大幅度提高计划指标,大炼钢铁) 标志:高指标、瞎指挥、_________和“_________” 后果:1958年到1960年三年困难时期; 建设成就的模范人物 大庆石油工人________、两弹元勋邓稼先、县委书记_______、雷锋(精神:爱国主义的精神,为社会主义奋斗的精神,艰苦创业的精神,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三、问题大盘点:请你归纳和回忆本节所学内容,认真想一想,你还有哪些疑难问题没有解决,说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1、我的问题: 2、我们的问题:(交流作答,请同学们相互排忧解难) 3、老师的问题:思维比拼 ①结合总路线的内容和课本27到28页材料分析总路线是否正确?小组进行讨论并思考导致什么左的错误泛滥? ②结合课本和老师讲解理解什么是“左”的错误?以及这一时期的它的主要标志? 三、拓展延伸 1、结合课本27到28页课文思考这一时期的错误带来哪些危害并讨论我们今天应接受什么教训? 2结合课本30页动脑筋思考我们应学习英雄人物的哪些品质? 四、巩固归纳 1、 知识建构 良好开端(中共八大)→失误 表现 原因 →建设成就 工业成就 后果 英雄模范 五、 巩固训练 ⑴“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出现于( ) A三大改造时期 b一五计划期间C大跃进时期D十年文革时期 ⑵中共八大后十年间被称为党的好干部的是( ) A王进喜 B邓稼先 C焦裕禄 D雷锋 ⑶1958年中共中央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这是由于( ) A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 B对国情没有认识清楚 C苏联撕毁 合同 劳动合同范本免费下载装修合同范本免费下载租赁合同免费下载房屋买卖合同下载劳务合同范本下载 D急于求成 ⑷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探索社会主义过程中出现那些失误?失误的原因是什么?这些教训对我们今天社会主义建设有什么意义? ⑸科学探究 大跃进时期有许多口号如“没有万斤思想,就没有万斤收获,没有万斤指标,就没有措施”;“只要想的到就能做得到”。你认为这些“豪言壮语”有道理吗?为什么? 六、 当堂反思 通过这节课我最的收获是 我还需解决的问题 第7课“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设计人:车军、聂林山 【课程标准】 简述"文化大革命"中民主法制和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的主要史实,认识"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了   解 中央“文革小组”的成立、二月抗争、国民经济出现转机 掌   握 “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全国动乱局面的出现、林彪反革命集团和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覆灭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阅读资料概括表达 研究与本课内容相关的课程资源,由表及里、去芜存精,提取有效信息,正确剖析历史事实,客观归纳“文革”原因和危害 联系综合 “左”倾错误在新中国历史上的主要表现及其所造成的危害 情感态度价值 观 爱党情感 面对“文革”造成的动乱,老一辈革命家挺身而出,在政治上进行抗争,并使得国民经济出现转机,说明中共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 唯物史观 “文革”不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和进步,而是一场历史性的动乱和灾难,它使新中国的民主法制和国民经济都遭到严重破坏 学习目标: 1、 掌握文化大革命的经过、两个反革命集团及其灭亡的标志。“二月逆流”。 2、 理解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经济有一定好转原因和文化的革命发动的原因,认识它的发生是“左倾”错误发展的结果。 学习重点: 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及其危害、“二月逆流” 学习难点: 认识文化的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危害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对于重要年代、事件、概念等做读书标记,思考完成下列问题.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对以上问题进行研究探讨,达成共识。 ⑴阅读32页第一段说出文化大革命发动的原因、开始标志。 ⑵阅读32页第二段回答文化大革命中老一辈革命家是如何斗争的? ⑶阅读33页A找出文化大革命被哪两个反革命集团利用?他们灭亡的标志分别是什么?B回答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经济为什么有一定好转? 二、互动提高:这节课你有收获吗?和你同组的同学比一比,看谁学得更好。比一比:谁掌握的知识更多? 开始标志:1966年,中共中央接连发出开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成立__________,对所谓的__________、邓小平资产阶级司令部进行错误的斗争。 “一月风暴”:1967年1月,由_______、姚文元策划,上海造反派头头______夺取上海市的党政领导权,全国各地掀起夺取党政各级领导权的“一月风暴”,很快形成“打倒一切”的全面内乱。 1.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全国出现了 、工厂停工“ ”的动乱局面。 二、粉碎林彪和江青反革命集团 1.1976年, 被粉碎,标志着文革的结束。“四五运动” 1976年清明节,群众自发在天安门广场悼念周恩来,反对“四人帮”。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粉碎“四人帮” 1976年10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代表中央政治局采取果断措施,一举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三、问题大盘点:请你归纳和回忆本节所学内容,认真想一想,你还有哪些疑难问题没有解决,说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1、我的问题: 2、我们的问题:(交流作答,请同学们相互排忧解难) 3、老师的问题:思维比拼 A、结合前一章相关内容和本课动脑筋思考毛泽东为什么发动文化大革命“ B、思考既然老一辈革命家反动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做法,为什么错误在当时得不到纠正呢? 四、拓展延伸 A、结合课本33页动脑筋评论一下“文化大革命中”“打倒一切,全面内战”的种种现象。 B、启发学生联系中国共产党几次纠正错误认识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党,能不断纠正自身错误向前发展。 五、巩固归纳: 文化大革命 原因 发动: 1966年 结束 1971年 1976年 六、能力训练: 1、 文化大革命得以发动的根源是( ) A党中央对国内外形式估计过于严重。B党内存在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 C左倾错误发展到一阶级斗争为纲 D当内民主制度不健全 2、 文化大革命中,与周恩来一起扭转经济下滑局势的人物是 A毛泽东 B邓小平 C叶剑英 D华国锋 3、 1966年中共中央发出 的通知,文化大革命开始。 年十月中共中央粉碎 反革命集团,文化大革命结束。 4、文化大革命对我国经济造成的损失约五千亿元,这十年间我国经济也有一定发展,你能说出其中的原因吗? 七、练习巩固:完成填充图册、练习册 第8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设计人 :车军、聂林山 【课程标准】 认识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了     解 平反冤假错案工作在全国展开,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 掌     握 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及其历史意义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比较分析完整领悟 联系“文革”事实,认识“两个凡是”的错误,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联系八大等历史,领悟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 综合归纳准确评价 归纳 “左”倾错误在新中国历史上的主要表现,评价其危害性,树立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正确观念 情感态度价值 观 民族复兴责 任 感 邓小平理论的正确性经过了新时期实践的检验和证明。我们必须在这个理论指导下,推动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在各方面取得更大成就 唯物史观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探索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成就辉煌 学习目标: 1、 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内容、时间、历史意义。 2、 理解十一届三中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3、 归纳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民主与法制建设取得了哪些进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学习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 学习难点:关于真理问题的讨论与十一届三中召开的内在联系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对于重要年代、事件、概念等做读书标记,思考完成下列问题.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对以上问题进行研究探讨,达成共识。 1、 阅读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个框题理解它召开的背景(关于“两个凡是‘问题的讨论为它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可组内讨论。 2、 标出并记住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时间、内容、意义。 3、 阅读民主与法制加强这一框题,知道1980年平反了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找出并记住文化大革命后颁布哪三部法律、它们颁布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二、互动提高: 这节课你有收获吗?和你同组的同学比一比,看谁学得更好。比一比:谁掌握的知识更多?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 1. 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彻底否定“ ”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 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 上来,实行 的伟大决策;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 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2. 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 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 的新时期。 二、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 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的工作在全国展开。 三、问题大盘点:请你归纳和回忆本节所学内容,认真想一想,你还有哪些疑难问题没有解决,说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1、我的问题: 2、我们的问题:(交流作答,请同学们相互排忧解难) 3、老师的问题:思维比拼 A为什么两个“凡是”是错误的? B、结合“文化大革命”的史实,你能说说为什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转折吗? 四、拓展延伸 1、 对比中共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结果分析它们有什么不同? 2、 结合所学的政治知识谈谈依法治国的重要性。 五、巩固归纳: 1知识建构 伟大的历史转折 十一届三中全会(背景、内容、意义) 民主与法制建设加强(①1980年②成果③意义) 六、能力训练: 1、 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转折意义的会议是(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大C十三大D十四大 2、 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 ) A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 B阶级斗争上来 C工人队伍的整顿上来 C解决工人下岗问题 3、 文革结束后,导致我国在前进道路上出现徘徊局面原因( ) A修正主义B自由主义 C“两个凡是”D坚持社会主义 4、新时期比较完善的宪法是 年颁布的第四部《 》。 5、1980年,党中央为 恢复名誉,使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6、比较中共八大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不同之处(从时间、内容、意义、结果)四个方面。 七、练习巩固:完成填充图册、练习册 第9课 改革开放 设计人 :车军、聂林山 【课程标准】 知道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认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给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以深圳为例,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知道国有企业改革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了     解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掌     握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国企的改革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以史带论理解原理 了解农民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拥护和农村面貌的改变,理解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识图分析判断特征 利用教材有关对外开放地区的地图,理解并掌握“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对外开放格局的特征 评价政策 通过经济开放区的建设业绩,说明改革开放政策是完全正确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 民族复兴责 任 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发生巨变的事实,证明了这是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有志者应当学好本领,沿着这条道路完成民族复兴大业 唯物史观 我国目前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体制,汲取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多样性的成果,符合国内外实际情况。青年学生必须具备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才能肩负起实现伟大理想的重任 情感体验适应环境 调查了解国企改革成就和家庭生活变化,感受市场经济带来的好处,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承受挫折、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学习目标]: 1. 了解和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家庭联产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迅速发展: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国有企业的改革。 2. 通过指导学生利用《早期对外开放地区示意图》,说民经济特区|沿海对外开放城市 经济开放区的地理位置,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 3. 通过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农村、城市变化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学会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逐步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 [学习重点]: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学习难点]:理解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原则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对于重要年代、事件、概念等做读书标记,思考完成下列问题.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对以上问题进行研究探讨,达成共识。 1.阅读教材42页内容,概括一下我国的对内改革在农村如何进行的?起了什么作用? 2.阅读教材43页内容,结合44页《早期对外开放示意图》,描述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过程如何? 3.阅读教材45页,说出对内改革在城市改革的情况/ 二、互动提高: 这节课你有收获吗?和你同组的同学比一比,看谁学得更好。比一比:谁掌握的知识更多?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 开始: 的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到户、自负盈亏的 制,随后农村逐步实行。 二、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外开放也开始起步。首先在广东的 、珠海 和福建的 建立四个经济特区。现在,对外开放已从沿海地区向内地发展,形成经济特区- - -内地,多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三、国有企业的改革 1. 从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 的改革。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 体制,促进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 三、问题大盘点:请你归纳和回忆本节所学内容,认真想一想,你还有哪些疑难问题没有解决,说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1、我的问题: 2、我们的问题:(交流作答,请同学们相互排忧解难) 3、老师的问题:思维比拼 (1)为什么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生产大大发展了? (2)请你试着评价一下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 四、拓展延伸 我们今天的对外开放玉清朝后期开放的通商口岸,在目的和作用方面有何不同? 五、巩固归纳: 强国之路 六、能力训练: 一、选择题: 1.1980年我国最早开放的四个经济特区是:①深圳、②上海 ③ 广州 ④汕头 ⑤ 珠海 ⑥厦门 2.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是( ) A珠海 B汕头 C深圳 D厦门 3.我国对外开放的主要内容是引进外国的( ) ①资金 ②先进科学技术 ③企业管理经验 ④思想意识形态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春联往往折射着一个时代的社会风貌。1974年春联:过年只有两斤米,压岁并无一分钱。1980年春联: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1980年春联所反映的社会现象与1974年相比发生了显著变化,这是由于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2.我国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主要在农业、建立特区和国有企业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其先后次序是: ①农业 ②国有企业 ③建立特区 A.①②③   B.②③①   C. ③②①  D.①③② 3.中国有一个城市在近代史上最早被迫开放为五个通商口岸之一,改革开放后又最早主动开放为经济特区之一。它就是 A.厦门 B.上海 C.广州 D.福州 4.歌曲《春天的故事》歌词中所说:“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指的是 A.实行国有企业改革 B.实施“一国两制”政策 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D.在沿海建立经济特区 5. 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层次是: ①沿海开放城市 ②经济特区 ③沿海经济开发区 ④内地 A. ① = 2 \* GB3 ② = 3 \* GB3 ③ = 4 \* GB3 ④ B. ② = 1 \* GB3 ① = 3 \* GB3 ③ = 4 \* GB3 ④ C. ③ = 4 \* GB3 ④ = 1 \* GB3 ① = 2 \* GB3 ② D. ④ = 3 \* GB3 ③ = 2 \* GB3 ② = 1 \* GB3 ① 二、填空题: 1党的十一界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首先从 开始。 2.我国最早开放的四个经济特区是 、 、 、 。后又增设了 3.农村改革中,随着农业向专业化       发展,农村       也迅速发展起来。 七、练习巩固:完成填充图册、练习册 第10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设计人 :车军、聂林山 【课程标准】 认识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了    解 “四项基本原则”内容、邓小平理论形成及其指导地位确立的过程 掌    握 十二大、十三大、邓小平视察南方重要讲话、十四大、十五大的内容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顺时归纳整理知识 运用列大事年表方法,“以史带论”地形成“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这个历史概念 识图分析判断特征 利用教材有关邓小平南巡活动的照片及其说明文字,强调他的愿望是 “让全国人民都发财”(体现了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情感态度价 值 观 衷心敬仰总设计师 邓小平解决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成为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他的丰功伟绩将永载史册 正确树立人生理想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有志者应该沿着他所指引的道路前进,确立起为祖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学习目标] 1. 了解和掌握: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的“四项基本原则”,邓小平的南巡讲话,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的重要内容。 2. 从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到期指导地位的确立过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历史的看问题和按时序整理历史知识的能力。 3. 通过对“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介绍,使学生认识到他解决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激发学生对中设计师的敬爱之情。 [学习重点]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学习难点]为什么说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学习过程] 一、 自主学习: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对于重要年代、事件、概念等做读书标记,思考完成下列问题.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对以上问题进行研究探讨,达成共识。(自学教材,并进行圈、划、写、记) 二、互动提高: 这节课你有收获吗?和你同组的同学比一比,看谁学得更好。比一比:谁掌握的知识更多? 一、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1.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 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他是我国实行 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 二、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的确立 1.邓小平关于 的思想,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这一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的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 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1997年中共 通过党章,把它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三、问题大盘点:请你归纳和回忆本节所学内容,认真想一想,你还有哪些疑难问题没有解决,说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1、我的问题: 2、我们的问题:(交流作答,请同学们相互排忧解难) 3、老师的问题:思维比拼 为什么说邓小平是中国给个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四、拓展延伸 根据48页“活动与探究·2”, 建议学生请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帮助收集、整理亲朋好友的相片,按照下表所列的内容选出若干张,自己执笔撰写说明文字: 相片题目 拍摄时间 相片人物与你的关系 相片景物与你家的关系 你觉得这张相片有什么意义                                         备注: ①假如具体年代记不清楚,只要标明大约时间即可。例如:解放前、建国初期(抗美援朝时期、土地改革时期)、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大跃进时期、困难时期、文革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等,也可以根据相片具体内容进行调整。 ②意义部分可以反映亲友关系的和谐美满,也可以反映整个社会的前进步伐、日常生活的不断改善、家乡面貌的巨大变化等。 ③不必局限在哪一天完成,可以一边收集一边填写。表格填不下的,可以用其他纸张誊写,粘在课本上。 ④极力建议同学们整理成家庭相册或个人相册,热切呼吁有电脑的同学制成电子相册类作品参加信息技术竞赛。 十五大是继往开来的重要会议,庆列举我们以前学过的重要会议,并进行一下比较。 五、巩固归纳 大会名称 召开时间 主要内容 十二大 十三大 十四大 十五大 六、巩固训练: 一、选择题 1.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明确提出的? 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2.中国共产党第三大领导集体的核心是(  )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4. 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的“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针对(  ) A.资产阶级自由化    B.姓资姓无的问题 C.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  D.姓资姓社的问题 二、填空 1.在党的“十三大”会议上,邓小平阐明了         的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作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   步走的战略部署。 2.邓小平南方讲话情调,特区姓 不姓 ;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 。 才是硬道理。 3.1997年,在党的:十五大:会议上,江泽民做出了《 》 的报告。 三.简答题 简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 七、练习巩固:完成填充图册、练习册 第11课:民族团结 设计人 :车军、聂林山 【课程标准】 了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史实。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了    解 各民族分布特点、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及其作用 掌    握 民族团结的概念: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和睦、友好、互助、联合的关系,以及各族人民齐心协力促进祖国发展和繁荣的状态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整理知识提炼结论 通过学习“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培养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良好习惯,获得正确分析问题的能力 识图想象知识迁移 利用教材有关照片及其说明文字,结合本校西藏班网页介绍的内容,通过汉藏“民族团结”的感性认识,联想到全国各民族的大团结 情感态度价 值 观 继承传统树立责任 通过了解一些少数民族文化习俗,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民族大家庭的认同感,自觉承担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责任 学习英模积极进取 了解孔繁森的感人事迹,自觉学习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确立起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远大理想 [学习目标] 1. 了解和掌握: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内容和意义;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少数民族地区的迅速发展 2. 通过对教材中吉付出的讲解,使学生逐步形成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通过对一些少数民族文化生活、民俗的极少,使学生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学习重点]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学习难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学习过程] 一、 自主学习: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对于重要年代、事件、概念等做读书标记,思考完成下列问题.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对以上问题进行研究探讨,达成共识。自学教材,并进行圈、画、写、记。 一、 二、互动提高: 这节课你有收获吗?和你同组的同学比一比,看谁学得更好。比一比:谁掌握的知识更多? 一、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 1.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 制度,我国共有五个省级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 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自治区。 2.民族区域自治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 和地区发展有重大意义,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是解决 问题的基本政策。 二、各民族共同发展 1.旧社会,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新中国建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实行 的政策。 2.中央提出实施 战略以来,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了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 三、问题大盘点:请你归纳和回忆本节所学内容,认真想一想,你还有哪些疑难问题没有解决,说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1、我的问题: 2、我们的问题:(交流作答,请同学们相互排忧解难) 3、老师的问题:思维比拼 A通过阅读教材,说说我国对待少数民族问题采取了哪些政策,取得了那些成就? B讨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意义。 四、拓展延伸: 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请同学民回忆一下秦汉以来我国各民族的关系如何? 。 五、巩固归纳 多民族 56个民族大杂居、小聚居 充满快乐 一律平等相互尊重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共同发展 六、巩固训练 一、选择题 1.“56个星座,56枝花,56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这首歌曲表达的主旨是( ) A 民族平等 B 民族团结 C 民族共同繁荣 D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 2. 下列哪一地区是我国第二橡胶基地 ( ) A. 西藏 B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区 C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D宁夏回族自治区 3.孔繁森是( ) A.援藏干部的杰出代表 B援蒙干部的杰出代表 C援疆干部的杰出代表 D援回干部的杰出代表 二、填空题。 1.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我国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逐步形成了以 为主体的各民族 、 的格局。 2.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西藏地区胜利完成 ,废除了 制度,百万农奴翻身当家作了主人,进入了社会主义阶段。 3.党中央提出 战略以来,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了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 三、简答题: 民族区域自治是哪部法律规定的?有何重要意义? 七、练习巩固:完成填充图册、练习册 第12课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设计人 :车军、聂林山 【课程标准】 简述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认识“一国两制”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了    解 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回归的时间、意义,主权的含义 掌    握 “一国两制”的提出和含义、香港和澳门的区旗、区徽及其含义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顺时归纳整理知识 联系近代列强侵华等史实,归纳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形成初步的历史归纳能力 综合分析认识意义 通过教材有关“一国两制”和香港、澳门回归等历史事实的描述,认识其历史意义,培养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 值 观 热爱祖国向往统一 通过课本插图激动人心的情景,体验香港、澳门与祖国大家庭血脉相连的深情,从而进一步巩固爱国情感,深化追求祖国统一的理念 自觉拥护党的领导 通过香港和澳门的回归,进一步认识到只有坚持党的领导,中国人民才真正走上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培育热爱共产党的情感 [学习目标] 1. 了解和掌握“一国两制”的提出和含义,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及意义。 2. 通过会议学过的内容,总结出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大家初步的历史归纳能力。 3. 通过港澳的回归,使学生认识到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才能真正走上独立自主发展的道路,才能真正实现港澳的回归,最终实现台湾的回归。 [学习重点]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 [学习难点]“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含义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对于重要年代、事件、概念等做读书标记,思考完成下列问题.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对以上问题进行研究探讨,达成共识。全面阅读教材,圈、划重点,同时完成学案 1邓小平为什么要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2怎样理解“一国两制”的含义?( 3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有什么历史意义? 4香港和澳门分别在哪一年回归祖国? 二、互动提高: 这节课你有收获吗?和你同组的同学比一比,看谁学得更好。比一比:谁掌握的知识更多? 一、“一国两制”的构想 1.香港问题、澳门问题、 问题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 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 ”的伟大构想。“一国两制”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实行 制度。 “一国两制”是新时期 的指导思想。 二、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1. 年7月1日,中 两国在香港举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2.1999年 月 日,中 两国在澳门举行澳门政权交接仪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三、问题大盘点:请你归纳和回忆本节所学内容,认真想一想,你还有哪些疑难问题没有解决,说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1、我的问题: 2、我们的问题:(交流作答,请同学们相互排忧解难) 3、老师的问题:思维比拼 (1) 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情解释“一国两制”的含义。 (2) 中国政府解决香港问题的方针是什么?香港回归有何历史意义? (3) 请你说明一下香港区旗和区徽的图案含义。 四 拓展延伸 1. 回顾中国近代史,想一想香港是怎样逐步被英国占领的?香港是何时回归的?从香港的失去到回归,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 2. 结合教材63页活动与探究中的材料,谈谈“一国两制”的构想是怎像照顾到香港和台湾的历史和实际情况的? 五、 巩固归纳 六 巩固训练 一. 选择题 1.“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歌词中的“MACAU”是指什么地方?她又在什么时候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A.香港;1997.7.1    B.澳门;1997.7.1   C.香港;1999.12.20    D.澳门;1999.12.20 2.“一国两制”的构想最早针对哪一地区提出的? A.香港 B.澳门 C.台湾 D.西藏 3.某历史兴趣小组的成员自制了一把历史年代尺。它展示了中国共产党80余年的奋斗历程。其中①②③处填写正确的是 A.①开天辟地 ②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③澳门回归 B.①伟大转折 ②遵义会议 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①开天辟地 ②遵义会议 ③香港回归 D.①开天辟地 ②长征开始 ③“十五大”召开 4.澳门和香港回归祖国后保持了经济繁荣,再次证明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强大生命力,坚定了我们用这一方法解决台湾问题的信心。“一国两制”的基本内不容包括( ) A.“一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B.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C.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D.港、澳、台地区拥有绝对的自治权 二. 填空 1.实现祖国统一,是包括 同胞、 侨胞和 同胞在内的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 2.一国两制为实现 大业指明了前景,赢得海内外人士的好评。 3. 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七、练习巩固:完成填充图册、练习册 第13课时 《 海峡两岸的交往》 设计人 :车军、聂林山 【课程标准】 了解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状况。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了    解 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江泽民提出的八项主张;两岸交往概况 掌    握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汪辜会谈”及“九二共识”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归纳分析认识趋势 从课本中归纳两岸关系从隔绝到交往日益密切的变化,认识到祖国统一是历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并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处理资料史论结合 结合教材与其他课程资源,证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并且在国际上得到大多数国家的承认 情感态度价 值 观 爱党情感 中共从客观实际出发,与时俱进地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是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忠实代表 唯物史观 归纳两岸交往日益密切的实际,联系港澳回归后的发展,认识到中国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树立起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 反对台独 体验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亲情,坚决反对台独分子的分裂活动 学习目标 1、 简述党和政府在不同时期的对台政策,了解“汪辜会谈”、“九二共识”的内容。 2、 理解“一国两制”的含义、原因、重大意义。 3、 运用史实说明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对祖国统一充满信心,增强维护祖国统一的使命感。 学习重点:党和政府确立的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 学习难点:一国两制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对于重要年代、事件、概念等做读书标记,思考完成下列问题.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对以上问题进行研究探讨,达成共识。 1、 阅读读材第65、66页,回答下列问题: (1)、找出党和政府在不同时期的对台政策: (2)、说出“一国两制”的含义,并用史实说明其重大意义。 2、 阅读教材第66页前两段和67页第一段,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两岸是怎样一步步交往的。 (2)、两岸授权交往的团体是( )、( ) (3)今天民进党搞台独违背了两岸达成的哪一共识?( )并说出这一共识的内容。 (4)找出什么是“汪辜会谈”,会谈有什么意义。 3、思考为什么要实行“一国两制”? 二、互动提高: 这节课你有收获吗?和你同组的同学比一比,看谁学得更好。比一比:谁掌握的知识更多? 一、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1.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形成了“ ”的对台基本方针,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缓和海峡两岸关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二、日益密切的交往 1. 20多年来,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引下,海峡两岸在 以及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往蓬勃发展。海峡两岸经济上 、互补互利的局面初步形成。 三、问题大盘点:请你归纳和回忆本节所学内容,认真想一想,你还有哪些疑难问题没有解决,说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1、我的问题: 2、我们的问题:(交流作答,请同学们相互排忧解难) 3、老师的问题:思维比拼 A你怎样认识两岸统一这个问题? B组织学生根据64页“动脑筋”讨论回答:两岸经济、文化交流迅速发展的基础是什么? C请你说说两岸交往日益密切的重要表现。 四、拓展延伸:近年来,台湾民进党搞“台独”,请同学们运用所学知识,说明这种图谋能不能得逞,并描绘一下两岸关系的前景。 五、巩固归纳:简述你本节课学过的知识。。 六、能力训练: 1.台湾著名作家余光中先生在《乡愁》中写道:“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目前指导我国解决这一“乡愁”的基本方针是 A.战争解决    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民族区域自治    D.“三不政策” 2.邓小平说:“统一后,台湾仍然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仍是一个统一的中国。”这一观点表明 A.“一国两制”只适用于台湾 B.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C.反对美国插手中国内政 D.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是一个中国原则 3.海峡两岸同胞近38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是在 A.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后 B.“九二共识”后 C.“汪辜会谈”后 D.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后 4.当前阻碍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是 A.民间交往 B.两岸“三通” C.台湾分裂势力 D.日本对台湾的支持 七、练习巩固:完成填充图册、练习册 第14课《钢铁长城》 设计人 :车军、聂林山 【课程标准】 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空军和战略导弹部队的建立与发展为例,理解科技强军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了    解 导弹驱逐舰、核潜艇的成功研制和现代化海军的多兵种建制;国产飞机的不断更新换代和战略导弹的威慑力量 掌    握 人民海军、人民空军、导弹部队建立的历史及其发展壮大的趋势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阅读资料获取信息 有效利用课本图片和课外网络等资源,收集整理海、空军和导弹部队发展过程的资料,体验国威军威 讨论探索 钢铁长城形成的原因,认识科技强军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价 值 观 爱国情感 祖国民族日益强大与军力增长的相互作用,标志着新中国国际地位正在不断提高起来,成为炎黄子孙振奋精神、继续图强的强大动力 国防观念 坚固的国防钢铁长城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青年学生应该树立起为国防建设贡献力量的责任感 学习目标: 1、 了解: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的建立、我国制造导弹驱逐舰、核潜艇、现代化海军的兵种、人民空军的诞生、飞机国产化、空军现代化、导弹部队建立、导弹部队的装备。 2、 运用教材图片、收集资料、说明人民空军海军、空军、导弹部队的装备。 3、 感受国防力量的壮大,,增强国防观念,增强为国防贡献力量的责任感。 重点:现代化海军、空军的建立。 难点:理解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对于重要年代、事件、概念等做读书标记,思考完成下列问题.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对以上问题进行研究探讨,达成共识。 1、人民海军是怎样建立起来的? 2、新中国的空军怎样建立和发展起来? 3、什么时候开始组建战略导弹部队?导弹部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4、 20世纪50——70年代,人民海军有哪些发展?20世纪90 年代以后,又有哪些提高? 二、互动提高: 这节课你有收获吗?和你同组的同学比一比,看谁学得更好。比一比:谁掌握的知识更多? (1)、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 建立,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建立了 、 、 舰队 。 (2)、找出在20世纪70年代、90年代以后我国海军建设分别取得哪些成就? (3)、人民空军在 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空军刚诞生后,在 战争中取得辉煌成就。 (4)、人民空军在早期、改革开放以来又有哪些发展? 1、 阅读“导弹部队的发展”,完成以下问题。 (1)、1966年,我国组建 部队。 (2)、我国导弹部队不断壮大,陆续装备了 、 、 、 核武器,具有较强的战斗力。导弹部队是现代军队不可缺少的,主要担任 任务。 年,我国组建导弹部队。 三、问题大盘点:请你归纳和回忆本节所学内容,认真想一想,你还有哪些疑难问题没有解决,说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1、我的问题: 2、我们的问题:(交流作答,请同学们相互排忧解难) 3、老师的问题:思维比拼 四、 拓展延伸: 为什么旧中国有海(军)无队?而新中国的海军却能保卫祖国的海疆?小组讨论后派代表回答。 。 五、 巩固归纳: 学生自己复述本节课所学内容。 六、 巩固练习: 我国战略导弹部队组建于  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答案:B 1.新中国成立前夕建立的第一支海军是 A.北海舰队 B.东海舰队 C.南海舰队 D.华东军区海军 2.关于中国空军建设,说法不正确的是 A.空军刚诞生,即面临抗美援朝的考验 B.人民空军建立早期,即走上国产化的道路 C.五十年代中期,我国仿制成“歼5”型歼击机 D.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空军已拥有飞机三千架 3.导弹部队是现代军队不可缺少的,我国开始组建导弹部队是在 A.1949年 B.1956年 C.1957年 D.1966年 4.我国导弹部队担任的主要任务是 A.核反击 B.核攻击 C.核威胁 D.核追击 七、练习巩固:完成填充图册、练习册 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设计人 :车军、聂林山 【课程标准】 知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简述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史实。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了    解 新中国外交走向成熟的过程和新中国对世界外交所作的贡献 掌    握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方针;周恩来作为新中国外交家的风范和贡献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识图解图概括表达 引导学生利用教材所给的四幅插图,说明新中国积极主动的外交态度,独立自主的外交思想和周恩来在建国初期的外交活动 对比鉴别 新中国和平独立外交与旧中国屈辱外交之别 讨论探索 周恩来为什么能够改变万隆会议的航向 情感态度价 值 观 爱国爱党情感升华 新中国在国际上确立起独立自主形象,是中国共产党人与帝国主义的干涉破坏进行了复杂斗争的结果,表现了中国共产党把民族利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的非凡气度 注意修养 周恩来作为新中国外交家,具有高雅的风范,所以能够为国家赢得荣誉、为世界和平作出贡献。他的个人修养值得我们景仰和学习 学习目标: 1、 知道: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建国初期美苏对华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 2、 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 3、 对比新中国和旧中国两种截然不同的外交政策。认识弱国无外交的道理 ,增强社会责任感,认识到是中国共产党使中国人真正站了起来,进而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 重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难点:建国初期帝国主义国家敌视中国的原因。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对于重要年代、事件、概念等做读书标记,思考完成下列问题.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对以上问题进行研究探讨,达成共识。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这些原则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来的?(可以分解为以下小题目提问、回答。) A. 新中国刚建立时,奉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独立自主) B. 首先与中国建交的是哪个国家?(苏联) C. 当时美国怎样在外交上对付中国? 3在上述情况下,周恩来作出什么贡献?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意义? 万隆会议 1这次会议的主题是什么? 2遇到了什么困难? 2周恩来与哪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二、互动提高: 这节课你有收获吗?和你同组的同学比一比,看谁学得更好。比一比:谁掌握的知识更多? 1.1953年底, 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按照互相尊重 、互不侵犯、 、平等互惠、 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 。 三、问题大盘点:请你归纳和回忆本节所学内容,认真想一想,你还有哪些疑难问题没有解决,说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1、我的问题: 2、我们的问题:(交流作答,请同学们相互排忧解难) 3、老师的问题:思维比拼 归纳建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四、拓展延伸:小组讨论新中国和旧中国的外交成就和外交地位有何不同?为什么? 五、巩固归纳: 复述建国初的外交成就。 六、巩固练习: 下列关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 ) A.在国际上产生很深远的影响 B.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 准则 租赁准则应用指南下载租赁准则应用指南下载租赁准则应用指南下载租赁准则应用指南下载租赁准则应用指南下载 C.在与印度等国家的交往中多有体现 D.只适用于亚非拉发展中国家 1.2006年新年来临之时,胡锦涛主席发表了题为《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新年贺词,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这与20世纪50年代中国提出的哪一原则的基本思想保持了一致? ( ) A.一国两制 B.民族区域自治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科教兴国战略 2.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 ( ) A.1953年 B.1955年 C.1971年 D.1972年 3.我们“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这是周恩来总理说于 ( ) A.访问印度和缅甸时 B.日内瓦国际会议上 C.万隆会议上 D. 第26届联合国会议上 4.下列不属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是 ( ) A.互相尊重领土主权 B.独立自主C.互不侵犯 D.平等互惠 七、练习巩固:完成填充图册、练习册 第16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设计人 :车军、聂林山 【课程标准】 讲述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实。 以我国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活动等史实为例,说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了    解 中美关系改善、中国外交事业重大发展的过程及其原因和表现 掌    握 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 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日建交、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阅读资料获取信息 指导学生利用课本图片和课外网络等资源,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中美关系出现转机的原因 探索归纳 指导学生用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事件,总结中国外交所取得的重大成就,理解其原因,并与现实比对,以史鉴今 情感态度价 值 观 爱国情感 上个世纪70年代,出现了许多国家争取与我国建交的热潮,证明美国原先“遏制中国”而进行外交封锁的僵局已被打破,我国外交出现新局面,值得炎黄子孙引以为荣 开放观念重视外交 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加入WTO等外交成果,直接推动了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统一大业的进展,同时也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学习目标: 1、 能列举20世纪70年代的重大外交成就,了解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2、 分析20世纪70年代中国取得重大外交成就的原因,培养分析能力,认识到新中国国力的提高,增强民族自豪感。 重点:尼克松访华 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难点: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对于重要年代、事件、概念等做读书标记,思考完成下列问题.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对以上问题进行研究探讨,达成共识。 1、美国怎样敌视新中国? 2、20世纪70年代,中美两国怎样改善关系? 3、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在什么时候、什么会议上得到恢复?这件大事引发什么热潮? 4、“APEC”是什么意思?这次会议的主题是什么?根据这个主题,上海APEC会议取得哪些成果?后来又成立了第一个由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叫作什么? 二、互动提高: 这节课你有收获吗?和你同组的同学比一比,看谁学得更好。比一比:谁掌握的知识更多? 一、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 年10月25日,第 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阿尔巴尼亚、等23国提案,恢复 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中国的席位。 二、中美关系正常化 1. 年1月1日,中美发表《中美建交公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只有一个 , 是中国的一部分。从此,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三、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1. ,简称APEC。它是亚洲太平洋地区最重要的政府间合作组。 年,第九届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及相关会议在中国 举行。 三、问题大盘点:请你归纳和回忆本节所学内容,认真想一想,你还有哪些疑难问题没有解决,说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1、我的问题: 2、我们的问题:(交流作答,请同学们相互排忧解难) 3、老师的问题:思维比拼 四、 拓展延伸: 小组讨论归纳新中国取得重大外交成就的原因? (1)、归纳中美关系是怎样一步步走向正常化的? (2)、结合教材第80页第一段小字部分,分析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 (3)分析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的意义。 五、 巩固归纳: 小组讨论制作新中国外交成就的大事年表。 六、巩固练习: 1.1991年我国作为主权国家加入了“APEC”,“APEC”这一国际组织指的是 A.联合国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世界贸易组织 D.亚太经合组织 2.下列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②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③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②①③ 3.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外交开创了新局面,下列事件可以证明这一观点是 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②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国的合法席位 ③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④上海APEC会议的召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1969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十年后,到中国在核武器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的时候,我们就没有选择的余地了。”“十年后”中美之间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A.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 B.中美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C.尼克松访华 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七、练习巩固:完成填充图册、练习册 。 第17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一) 设计人 :车军、聂林山 【课程标准】 知道"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推广等标志性成果,以及"863"计划的制定。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了    解 以邓稼先和袁隆平为代表的杰出科学家为国争光的动人事迹 掌    握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阅读资料获取信息 有效利用课本图片和课外网络等资源,分析新中国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原因和几位科学家成功的共同原因,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网络探索 通过历史网《史海荡舟》,创造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处理历史资料、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 值 观 爱国情感 通过学习建国以来科学技术的成就,让学生明白我国有些科技领域已经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继承传统立志成材 通过学习老一辈科学家为振兴中华而刻苦钻研、奋发图强的先进事迹,增强学生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信心和决心 学习目标: 1、掌握建国后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杰出科学家的事迹; 2、分析科技发展的原因和意义; 3、通过学习几位科学家的事迹,找出这些科学家成功的共同原因,学习他们为振兴中华刻苦钻研、奋发图强的优秀品质,继承和发扬他们的光荣传统。 学习重点:建国后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和杰出科学家的事迹 学习难点:建国后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因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对于重要年代、事件、概念等做读书标记,思考完成下列问题.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对以上问题进行研究探讨,达成共识。 1、原子弹是世界上杀伤力最强的核武器之一,美国在20世纪40年代最早制造出原子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首次应用,分别投放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是在什么时间?由哪几位科学家主持研制成功的?有何重要意义? 2、_____年6月,我国设计的中近程地地导弹在西北地区进行飞行实验获得成功。 _____年10月,装有核弹头的中进程地地导弹点火发射,我国有了可用于实践的导弹。 3、_____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 成为继苏联、______、______、______、之后,世界上第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此后,我国在航天领域又取得了哪些成就? 4、他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江泽民主席亲自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颁发给他,请你说出他的提出贡献及其历史意义。 二、互动提高: 这节课你有收获吗?和你同组的同学比一比,看谁学得更好。比一比:谁掌握的知识更多? 一、“两弹一星” 1. 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 2. 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 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3.1999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飞船“ ”。 二、籼型杂交水稻 1. 于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被称为“ ”。他因此被国际农学界誉为“ ”。 三、问题大盘点:请你归纳和回忆本节所学内容,认真想一想,你还有哪些疑难问题没有解决,说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1、我的问题: 2、我们的问题:(交流作答,请同学们相互排忧解难) 3、老师的问题:思维比拼 ○1请根据课本图片,介绍我国的科技成就 ○2原子弹杀伤力极强,中国为什么还要研制并拥有它?对此,你如何看待? ○3另外,你还知道哪些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四、拓展延伸: 本课提到的邓稼先、袁隆平等杰出科学家,他们具备哪些优秀品质?谈谈你如何看待。 五、巩固归纳: 1、知识建构: 建国后科技成就 {工业:两弹一星 农业: 籼型杂交水稻}原因 杰出科学家:两弹元勋______ 杂交水稻之父_______ 2、方法归类:列举建国后的主要科技成就 六、巩固训练: 1、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在( )年。 A、1964年 B、1966年 C、1970年 D、1978年 2、他是感动中国的人物、是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的科学家,他是( ) A、邓稼先 B、焦裕禄 C、袁隆平 D、汪道涵 3、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 ) A、神州一号 B、东方红一号 C、风云一号 D、长征一号 4、2001年袁隆平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的主要贡献是( ) A、较早把数学研究应用到生产领域B、首先用人工方法合成牛胰岛素 C、主持建造我国第一台质子静电加速器D、首先培育成“籼型杂交水稻”优良品种 2.我国研制”两弹一星”的辉煌成就令世人瞩目,我国打破帝国主义核垄断的事件是(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第一颗导弹发射成功 C.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D.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3.神州五号、神州六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向世界证明了中国航天事业的辉煌成就。我国第一艘无人飞船成功发射是在 A.1964年 B.1970年 C.1999年 D.2000年 4.“喜看稻菽千重浪,要数风流是此翁”,人们常用它来称赞右图所示农业科学家,赞扬他“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2004年,这位科学家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这位科学家是 A.邓稼先 B.钱学森 C.袁隆平 D.焦裕禄 5、按时间先后顺序归纳本课科技成果 七、练习巩固:完成填充图册、练习册 第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二) 设计人 :车军、聂林山 【课程标准】 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为例,说明信息技术在促进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了   解 863计划的涵义,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掌   握 四位老科学家的建议、邓小平的批示,《“863”计划纲要》的形成及其涉及的领域,计划的总体目标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搜集资料处理信息 指导学生利用课本图片和课外网络等资源,分析863计划制定的必要性以及如何正确运用QQ 和论坛提高个人素养,培养他们辩证处理问题并且有效地进行语言组织和口头表达的能力 主动探索实际应用 通过《史海荡舟》专题网及其“友情链接”的许多历史网站探索相关知识,正确运用其中的留言板、论坛或电子邮件等工具传递短篇文本、交流见解、切磋问题,创造自主学习环境,培养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价 值 观 爱国情感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老一辈科学家和国家领导人高瞻远瞩,系民族发展为已任的爱国主义情感 继承传统立志成材 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863计划实施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从小树立起献身于祖国科技事业的远大理想 学习目标: 1、初步掌握863计划和我国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应用; 2、分析863计划制定的必要性、紧迫性; 3、探究计算机网络给青少年网民带来的影响; 学习重点:863计划的制定 学习难点:理解863计划制定的必要性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对于重要年代、事件、概念等做读书标记,思考完成下列问题.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对以上问题进行研究探讨,达成共识。 1、阅读:教材94—95页,说出1986年3月,哪四位科学家联合向中共中央写了一封信,引起 当时哪位领导人重视?半年后,形成我国一项重要发展纲要,其名称是?涉及哪些领域? 2、请你阅读教材95__96页后,谈谈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世界范围和我国的发展应用情况 二、互动提高: 这节课你有收获吗?和你同组的同学比一比,看谁学得更好。比一比:谁掌握的知识更多? 1.20世纪末,人类进入了高度的 时代,以 为主要特征的数字化正在改变着世界,引起经济和社会的深刻变化。 2.网络是一把 ,有利也有弊,如果网络使用不当,也会产生负面影响。所以我们提倡文明健康的网络生活。 三、问题大盘点:请你归纳和回忆本节所学内容,认真想一想,你还有哪些疑难问题没有解决,说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1、我的问题: 2、我们的问题:(交流作答,请同学们相互排忧解难) 3、老师的问题:思维比拼 ○1中国现在的经济还比较落后,为什么还要花那么多的钱去发展高新科技的研究? ○2找几个高科技影响我们日常生活的例子 ○3你对互联网了解多少?请举例说明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 四、拓展延伸: 1984年2月,邓小平在上海观看小学生操作电子计算机时说:“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作起”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计算机的普及,一些青少年却上网成瘾,深陷虚拟世界不能自拔,对此, 谈谈你的看法。 五、巩固归纳: 1、知识建构;科学技术的成就: {863计划:形成、领域、成果 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概况、正负面影响} 2、方法归类:讨论863计划制定的必要性及上网的利弊 六、巩固训练: 1、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一项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称之为:( ) A、科教兴国计划B、863计划 C、星球大战计划 D、尤里卡计划 2、人类进入高度的信息化时代是在:( ) A、19世纪末 B、20世纪初 C、20世纪末 D、21世纪初 3、我国科学家建议中共中央要跟踪世界战略性高科技的发展的真正目的是: (1)想出人头地(2)想表明他们有远见(3)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4)受历史使命感的驱使关注祖国的前途和命运( ) A、(1)(2)B、(1)(3)C、(2)(4)D、(3)(4) 4、到2001年,我国上网人数已达2000多万人,青少年占:( ) A、60%以上 B、70%以上 C、80%以上 D、90%以上 5、863计划当时得到哪位领导人批示?涉及我国哪8大领域?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我国哪位领导人提出的? 七、练习巩固:完成填充图册、练习册 第19课《改革发展中的教育》 设计人 :车军、聂林山 【课程标准】 列举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和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史实,认识教育发展在"科教兴国"战略中的地位。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了    解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的发展规划及其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掌    握 邓小平“三个面向”;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运用资料理解分析 指导学生利用课本图片和课外网络等资源,理解邓小平“三个面向”题词的意义,认识青年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必要性 调查研究创新求异 通过“动脑筋”、“活动与探究”、“自由阅读卡”等项练习,营造自主学习氛围,培养社会调查基本功,形成创新求异思维趋势 情感态度价 值 观 爱国情感 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教育事业的辉煌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增强刻苦学习、立志成材的自觉性,升华爱国主义情感 树立科教兴国意识 通过调查家乡教育事业发展脉络的活动,加深对基本国情的认识,从小树立起学好本领,建设好祖国和家乡的远大理想 学习目标: 1、掌握新中国教育方针、政策及取得的成就; 2、认识教育发展在“科教兴国”战略中的地位; 3、通过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教育事业辉煌成就的教学,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加深对我国基本国情的认识,树立科教兴国的意识。 学习重点:党后政府发展教育的政策、措施及成就; 学习难点:深入理解和领会《义务教育法》、三个面向、科教兴国战略的指导意义,展望我国教育发展的前景。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对于重要年代、事件、概念等做读书标记,思考完成下列问题.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对以上问题进行研究探讨,达成共识。 阅读教材,完成知识梳理: 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 80年代:{措施:_______年颁布实施《 》 意义:各地____得到改善,_____年,全国基本实现普及______,我国__、__发展水平已居于发展中人口大国前列。} 90年代以来 {(1)实施____战略,提出把___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___作为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 (2)实施___教育} 高等教育的大发展 整体水平:新中国成立以来 ,形成相当的____,学校____大大增加, ___比较齐全,___日趋合理,在____和___也有明显提高。 新举措:90年代,教育部启动将____、____等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工作。 科研工作:承担国家___项目,占1/3以上,获得的____占1/3左右,科学研究成果已达到和接近___发展中教育 二、互动提高: 这节课你有收获吗?和你同组的同学比一比,看谁学得更好。比一比:谁掌握的知识更多? 三、问题大盘点:请你归纳和回忆本节所学内容,认真想一想,你还有哪些疑难问题没有解决,说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1、我的问题: 2、我们的问题:(交流作答,请同学们相互排忧解难) 3、老师的问题:思维比拼 ○1教育的三个面向是谁提出的?内容是什么?有和意义? ○2高等教育的发展对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四、拓展延伸: 阅读《义务教育法》,你如何理解法律条文中上学是你所享受的权利,也是应尽义务, 联系今天实际,说说我国政府为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发展,采取的新举措。 五、巩固归纳: 1、知识建构: 改革发展中的教育:基础教育的发展:措施、方针、国策、成就 高等教育的发展:{整体水平 显著成绩} 2、方法归类:社会调查法 六、巩固训练: 1、九年义务教育属于:( ) A、高等教育 B、中等教育 C、基础教育 D、小学教育 2、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以什么为国策,确立了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 A、863计划 B、希望工程 C、科教兴国 D、科技兴国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的重大成就有: (1)基本实现九年义务教育(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3)高等教育迅速发展(4)制定了《863计划》 4、教育部启动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工作,开始于20世纪: A、80年代 B、90年代 C、70年代 D、2001年 5、填空:______年,全国基本实现九年义务教育;______是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 6、简答: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在什么时间?其主要内容有哪些? 七、练习巩固:完成填充图册、练习册 第20课《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设计人 :车军、聂林山 【课程标准】 了解我国文化艺术和体育事业的主要成就。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了    解 新中国诞生后,文学艺术和体育事业也步入了新时代,成就辉煌 掌    握 两个文学艺术创作高峰期里出现的代表性作品,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的重要标志(重大赛事中的夺冠人物)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阅读资料获取信息 有效利用课本图片和课外网络等历史资源,收集整理自己所喜爱的文学艺术作品、体育明星等相关资料,形成准确的历史概念 讨论探索 文艺作品与社会与人民大众的关系,体育事业与综合国力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 值 观 爱国情感 体育事业摆脱“东亚病夫”地位冲出亚洲走向世界,是新中国历程的缩影和代表,体育健儿为国争光的拼搏精神值得大力颂扬和学习 溯源固本立志奉献 文艺作品源于社会又反映社会、取之于民又奉献于民,这是文艺作家获得成功的历史经验,我们也要为将来事业的成功而不懈努力 学习目标: 1、归纳掌握新中国诞生后文学艺术、体育的发展情况; 2、分析我国文学艺术、体育蓬勃发展的原因; 3、通过学习“走向世界体育强国”,了解中国体育从“东亚病夫”到亚洲体育强国, 再迈向世界体育强国的路子,是中华民族崛起的一面旗帜。是新中国综合国力增强的一个缩影,激励青少年积极进取,奋发向上。 学习重点:文学艺术创作的两个高峰,走向世界体育强国 学习难点:文学作品与生活的关系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对于重要年代、事件、概念等做读书标记,思考完成下列问题.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对以上问题进行研究探讨,达成共识。 1、新中国成立之处,文学艺术创作出现崭新的局面,你知道原因是什么?请你举出几部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 2、文革后,文艺创作又迎来一个春天,其类别有哪些? 3、新中国影视艺术发展迅速,请你举出五部 优秀作品, 4、新中国诞生后,群众性体育活动普遍开展起来,毛泽东更对学生提出________的要求, 20世纪90年代,国家把_______作为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内容,建立完整的________制 度,大力开展______运动。 5、新中国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高,请举出几项重大体育成就,说明中国正在走向世界体育强国 二、互动提高: 这节课你有收获吗?和你同组的同学比一比,看谁学得更好。比一比:谁掌握的知识更多? 三、问题大盘点:请你归纳和回忆本节所学内容,认真想一想,你还有哪些疑难问题没有解决,说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1、我的问题: 2、我们的问题:(交流作答,请同学们相互排忧解难) 3、老师的问题:思维比拼 ○1你知道文学艺术作品有哪些形式? ○2调查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各自所喜爱的文学作品及其内容,对比你所喜爱的,比较后谈感悟 ○3为什么建国后,我国体育事业发展迅速? 四、拓展延伸: 2001年中国取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你认为举办奥运会对中国有何意义?你能为此做点什么? 五、巩固归纳: 1、知识建构:新中国 {文学艺术的发展:成就 体育 ——〉走向世界强国:表现} 原因 2、方法归类:列举文学艺术与体育的成就 六、巩固训练: 1、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提出于: ( ) A、1949年 B、1956年 C、1978年 D、1986年 2、下列长篇小说中,描写改革开放后农民走上致富之路的是 :( ) A、《红岩》 B、《青春之歌》 C、《暴风骤雨》 D、《平凡的世界》 3、下列作品中获矛盾文学奖的有(1)《班主任》(2)《李自成》 (3)《许茂和他的女儿》(4)《冬天里的春天》( ) A、(1)(2)(3)B、(1)(2)(4)C、(1)(3)(4)D、(2)(3)(4) 4、为中国夺得第一块奥运金牌的是射击运动员:( ) A、容国团 B、许海峰 C、邓亚萍 D、李宁 5、列举:中国体育史上的第一 6、简答:中国是怎样成为体育强国的? 七、练习巩固:完成填充图册、练习册 第21课《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设计人 :车军、聂林山 【课程标准】 以人们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变化为例,说明改革开放对人们生活方式所产生的影响。   知道就业制度的变化,认识社会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就业观念。   以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为例,说明社会保障制度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了    解 改革开放前后,在就业制度、社会保障体系方面的变化 掌    握 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的不同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结合调查纵横比较 预先调查亲邻好友近20年来生活方式的变化,通过数字、票证、图片、影象等历史资源,体会改革开放为我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好处 探索理解 提高生产力、发展经济对于人们改善生活所起的决定性作用 情感态度价 值 观 爱国爱党与时俱进 小康生活的来临与祖国的日益强盛反映出我们的社会正在突飞猛进,这是党和政府坚定不移地改革开放、与时俱进的成果 能者发展适者生存 改革就业制度,打破“铁饭碗”是社会进步和人才竞争的需要,有利于进一步挖掘人的潜力;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保证了民众的基本生活,有利于民生安定、社会团结 学习目标: 1、掌握改革开放前后,人们衣食住行的不同及就业制度、社会保障方面的变化 2、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发生变化的原因 3、通过对“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学习,认识到就业制度的改革,打破“铁饭碗”,并不是社会就业制度的倒退,而是社会进步的要求,是人才竞争的需要。 学习重点: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的变化 学习难点:对改革开放后,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的把握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对于重要年代、事件、概念等做读书标记,思考完成下列问题.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对以上问题进行研究探讨,达成共识。 1、阅读教材112__113页,简述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的变化情况。 2、改革开放后,我国在就业和社会保障方面发生了哪些变化? 二、互动提高: 这节课你有收获吗?和你同组的同学比一比,看谁学得更好。比一比:谁掌握的知识更多? 1.改革开放前,人们服饰 ,营养严重不足,居住条件差,出行不方便。改革开放后,服装 ,食物丰富,居住条件改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2.改革开放后的这一系列变化反映了我国 的提高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三、问题大盘点:请你归纳和回忆本节所学内容,认真想一想,你还有哪些疑难问题没有解决,说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1、我的问题: 2、我们的问题:(交流作答,请同学们相互排忧解难) 3、老师的问题:思维比拼 ○1过去人们吃的野菜、窝头,今天吃起来好象味道还不错,为什么还要说过去的生活不好呢? ○2收集过去的布票、粮票或其他购物票证,思考为什么以前非要用这些才能买东西 ○3改革开放后,人们生活方式为什么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四、拓展延伸: 1哪位同学来介绍一下改革以前人们衣着有什么特点?现在你和你的亲朋乡邻怎样使用服饰? 2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共同富裕的理想。对于改革过程中产生的“弱势群体”应该怎么帮助? (四)巩固归纳: 1、知识建构: 人们的生活方式改革开放-->变化:{衣 食 改革:就业制度 住 行} 社会保障制度 2、方法归类: 对比分析改革开放前后,人们衣食住行的变化 六、巩固训练 1、我国人民生活整体进入小康社会是在( ) A、20世纪80年代B、20世纪90年代C、20世纪末D、2010年前后 2、解决城市交通堵塞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 ) A、实行“工交优先” B、加强交通管理 C、减少汽车数量 D、发展道路、地铁、轻轨等硬件设施 3、下列不属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是( ) A、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 B、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C、国有企业的“铁饭碗” D、医疗保险制度 4、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立后,职工的医疗保险费用的支付者是( ) A、社会统筹 B、职工单位 C、个人 D、以上三方各承担一部分 5、列举:改革开放后,我国就业制度变化的表现。 6、就衣食住行某一方面,展开调查收集材料,写成调查报告 七、练习巩固:完成填充图册、练习册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邓小平提出要实行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必须坚持 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了建设 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了党在 内容: 1992年南巡 意义: 1992年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 1997年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 强调 特区姓社 胆子要 发展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背景 政策 :在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应实行-------------。 民族区域自治 意义:对-----------、-------------、----------------、--------------具有重大意义,成为---------------------------。 民族团结 政策措施 实行各民族---------------的政策 中央提出了------------------战略。 各民族共 同发展 香港顺利回归 台湾肯定会回到祖国怀抱 一国两制的构想 澳门顺利回归 中国共产党成立 新中国成立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 ③ ) ( ② ) 1921年 1935年 1949年 1978年 1997年 当家作主 伟大转折 洗雪国耻 ( ① ) 生死攸关
本文档为【八年级历史下册 全套导学案新人教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1.9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资源文库
从事幼儿保育多年。
格式:doc
大小:454KB
软件:Word
页数:48
分类:高中语文
上传时间:2018-12-27
浏览量: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