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归类

学习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归类

举报
开通vip

学习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归类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归类 第一种模式 分析意境型   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4答题步骤: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来源梨苑语文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

学习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归类
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归类 第一种模式 分析意境型   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4答题步骤: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来源梨苑语文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5答题示例: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来源梨苑语文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第二种模式 分析技巧型   1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3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   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是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托物言志,如《墨梅》、《石灰吟》,一般是咏物诗;托物寓理,如“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般是哲理诗。   描写手法主要有:(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正衬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反衬又有动静衬,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声寂衬,如“日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以乐景衬哀情,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等。(2)联想和想像,又叫虚实结合,如“野花留宝靥,碧草见罗裙”。(3)对比。(4)白描。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田野无闲田,农夫皆饿死”。   修辞手法在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有:(1)比兴。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先言它物引起所咏之物。(2)比喻。(3)拟人。(4)夸张。(5)双关。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暗指感情的“情”。(6)用典。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此外还有设问、反问、反语等。   4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 早行转载本站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 第三种模式 分析语言特色   1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3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   4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5答题示例: 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一),“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二)。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三)。 第四种模式 炼字型   1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2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3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4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5答题示例: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第五种模式 一词领全诗型   1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2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3答题步骤:(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4答题示例: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2002年高考题)   答:“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步骤一)。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步骤二)。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如2004年北京春季卷:  读下面的诗,完成①-②题。 红 梅   苏 轼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注]诗老:指苏轼的前辈诗人石曼卿。  ①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C)  A.“独开迟”既点出了红梅晚开,也赋予了她不与众花争春的品性。  B.“自恐”句不是说自己真的担心,而是含蓄地表达了不愿趋时的情感。  C.“尚余”句在写红梅“雪霜姿”的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无奈。  D.“酒晕”句是说梅花之色仿佛是人饮酒后脸上泛起的红晕。  ②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A.诗人使用拟人手法,以红梅自况,表达了与桃杏一起装点春天的愿望。  B.心境幽寒的红梅“怕愁贪睡”,不肯随“春”,故而未能及早开放。  C.红梅生机难抑,烂漫开放,冰容雪姿,孤瘦高洁,自成一片春光。  D.面对百花盛开的“春态”,红梅仍深自怵惕,保持自己的节操。 13.读下面苏轼的诗论并回答问题。(5分)   林逋《梅花》诗云,“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决非桃李诗。皮日休《白莲》诗云,“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坠时”,决非红莲诗。此乃写物之功。若石曼卿《红梅》诗云,“认桃无绿叶,辩杏有青枝”,此村学中至陋语也。 说出苏轼赞扬写梅花、白莲的诗而批评石曼卿《红梅》诗的理由,并作具体分析。 答:第一问两个要点。①赞扬的理由是,写梅花、白莲的诗能做到神似,表现了神韵、精神品格、内在特点;②批评的理由是,石曼卿《红梅》诗不能抓住梅花的品格特征,仅作了外形描写。 第二问3个要点。①“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写出了梅的清幽、高洁;②“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月风清欲坠时”,写出了白莲的素洁、清雅;③“认桃无绿叶,辩杏有青枝”,仅从“绿叶”、“青枝”等外形上把握红梅的特征,未见红梅的精神品格。 如2004年高考北京卷: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3)题(6分) 新沙   陆龟蒙  渤澥声中涨小堤, 官家知后海鸥知。 蓬莱有路教人到, 应亦年年税紫芝 (1)对《新沙》一诗的内容解说恰当的一项是(D) A渤海岸边形成了一块新的沙田,官家知道以后海鸥也知道了。 B渤海岸边形成了一块新的沙田,官家从蓬莱岛请人来栽种紫芝。 C渤海岸边形成了一块新的沙田,官家马上修了一条去征税的路。 D渤海岸边形成了一块新的沙田,官家马上就想到来征税。 (2)下列诗句与《新沙》的主题接近的一句是(C) A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蜂》) B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聂夷中《田家》) C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杜荀鹤《山中寡妇》) D狡吏不畏刑,贪官不避赃。(皮日休《橡媪叹》) (3)简要分析《新沙》诗后两句在表达上的作用。 (用夸张、讽刺、诙谐、幽默、虚拟等艺术手法明确并深化了诗的主题。这是一首讽刺晚唐赋税之重的诗。在渤海的涨落潮声中,海滩边淤积起一条沙堤,官府知道后海鸥才知道。如果有条通往蓬莱仙境的路,那么官家也会年年去那里收紫芝税呢。诗人以高度的夸张,尖刻的讽刺,用近乎开玩笑的幽默口吻揭露了官家搜刮的触须无处不到的现实。)    其他12套题都采用了主观命题的形式。因此可以预测,这种形式的命题将会继续延续下去。 三、考查目标的设置上有鉴赏有评价,以鉴赏为主 《考试说明》关于古诗的鉴赏评价,要求主要有两点:一是能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二是能够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鉴赏评价是一种综合的带有整体素质性的能力体现,属于阅读能力的最高层次,它直接表现出一个人的审美认识水平,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感悟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味作品的艺术魅力这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也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之一。2004年的高考也体现了《考试说明》对考生的能力要求。 “能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是要求对古典诗歌从表达形式上给予理解,包括词语的解释、句意的理解、内容的概括、常见的修辞方法和写作手法的分析、典故运用和对意境、风格的体会。 如2004年高考福建卷就是从语言的把握和意境的体会上来考查的。 秋 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 “凉”。“凉”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孤寂(或心凉)。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过渡(顶针)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离愁别怨)的意境。(答“缺”字,言之成理亦可。)  “能够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主要考查作者在文中体现出来的人民性和封建性(民主性、科学性和专制、愚昧、落后)或进步性和局限性(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等人文因素。是要求考生对古典诗歌从内容上给予评价。 如2004年广西、海南、西藏、陕西、内蒙古等地区卷就是从考查作者的观点态度上入手的。  鹧鸪天   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 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古人认为杜鹃的啼叫声好像在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这首词的主题是游子思乡,最适宜从描写杜鹃的啼叫声入手。最后两句是说:不是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决定回去的日期。表达了作者无法主宰自己的生活,浪迹天涯有家难归的感慨。)      鉴赏和评价这两种能力,鉴赏是基础,是对诗歌的基本内容的赏析,如果没有对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鉴赏,就谈不上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评价。 四、考查能力的要求上有知识有能力,以能力为主 通过2004年15套高考试题中有关“古代诗歌鉴赏”的分析,不难发现这一内容的考查题型越来越灵活,对考生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它要求考生既要掌握古代诗歌的有关知识,又要了解鉴赏古代诗歌的一些方法技巧。关于古代诗歌的一些知识散见于中学课本中,复习时一定要掌握,如2004年上海卷中“律诗中的颔联和颈联”,如果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就无法理解。对许多考生而言最难的莫过于鉴赏的方法技巧,因为文学鉴赏作为一门学问有它独特的方法,有它独特的语言体系,中学生接触这方面比较少,课文中有关文学鉴赏的范文并不多,所以说中学生这一能力相对普遍薄弱。 在备考古诗鉴赏这一考点时,首先要掌握古典诗歌的分类(内容上可分为抒情诗、言志诗、名理诗;也可分为山水诗、田园诗、边塞诗、咏怀诗、讽谕诗、闲适诗),诗歌的句法特点(语序、对仗),诗歌的用典,诗歌的表达技巧,诗歌的艺术风格。其次要掌握诗歌的鉴赏技巧,如诗歌的意象,意境,情境之间的关系(融情于景、借景抒情、触景生情、以景衬情)以及鉴赏诗歌的术语。考生有了这些知识和方法的储备,并做到灵活运用,方能应付自如。 五、在命题的趋势上有继承又发展,新题型值得重视 对联是一种独立于诗词曲赋等形式之外的传统文学样式,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2004年高考15套试题中有5套在语言运用命题上考查了它,上海卷第16题采用诗歌和对联结合的方式,找到了之间的关联,命题新颖,是一种创新。作为一种新的题型,关顾诗歌对联二者各自的特点,如稍加处理,不失为一种好题型。 如福建卷:请补写一句与上联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下联。(平仄不论)(3分)      上联:爱国诚信乃做人根本     答:下联: 老课程卷(内蒙古、海南、西藏、陕西、广西等地区):下面两题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其中一题对出下联。(4分) 第一题    ○1爆竹声声脆                      ○2满园春色好                         第二题    爆竹声声旧风俗旧习惯随旧岁离去                                    如2004年高考上海卷的16、17题: 湖北卷 1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来两岸失,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北临长江。此诗或题《江南意》。    此诗第二联“潮平两岸失”,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阔”,你觉得“失”与“阔”,哪个字更好,为什么?解释第三联的意思,并分析情与景的关系。    答案: 两字各有其妙,因此说哪个字都不能算错,只要能把妙处体会得比较准确就行。说“失”字更好,因为它生动地描摹了江岸因春潮高涨而与水面平行似乎消失了的主观视觉形象;说“阔”字更好,因为它直抒胸臆地表达了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所以视野十分开阔的强烈感受,且读起来与“悬”字对应,声调似也更为响亮。如果有学生说两个字都好,而且把各自的妙处都体会得比较准确,也应给分。 湖南卷 1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根据提示,赏析第四句。(6分) 听邻家吹笙 郎士元 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 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    这是一首颇具特色的听笙诗。笙是一种由多根簧管组成的乐器,其形参差如凤翼,其声清亮如凤鸣,故有“凤吹”之称。传说仙人王子乔亦好吹笙作凤鸣,此诗有以此相喻的意思。    第一句,写宛如凤鸣的笙曲似从天而降,极言其超凡绝俗。“隔彩霞”三字,不直接描摹笙声,而说笙声来自彩霞之上,通过想象中的奏乐环境之美,烘托出笙乐的明丽绚烂。    第二句,紧承上句,写诗人对笙声实际来源的悬想揣问。笙声奇妙,引得诗人寻声暗问。这一句不仅点了题,同时也间接地表现了笙乐的吸引力。    第三句,承第二句而来,但诗情产生了跌宕。一墙之隔,竟无法逾越,咫尺天涯,顿生“天上人间”的怅惘和更加强烈的憧憬,从而激发更为绚丽的幻想。    第四句,答案:写诗人寻访不得之后的想象;与首句呼应,仍然从奏乐环境着笔;通过花的繁盛烂漫,写出乐声的明丽、热烈、欢快;一个“疑”字,写出了似真似幻的感觉;以视觉意象写听觉感受(通感),别具一格。 江苏卷 16.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答案: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    (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答案: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怨气候酷寒,怨景色单调。 辽宁卷 16.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蝶恋花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1)“绿水人家绕”中的“绕”字,有的版本写作“晓”。你认为哪个字更恰当?为什么?请简要赏析。(3分)  答案:①“绕”字好,因为它切实具体地描绘出了绿水环抱人家的场景,生动形象,具有动态美。    ②“晓”字好,因为它既点明了时间,又渲染了早晨的清新氛围,能够使读者有更自由、更广阔的想像空间。    只答“绕”字好或“晓”字好,而不作具体分析,不给分。只从字音角度来比较“绕”与“晓”的,言之成理,给2分。答案不必拘泥,言之成理即可。    (2)俞陛云在《宋词选释》中对这首词的上阕作过这样的整体评价:“絮飞花落,每易伤春,此独作旷达语。”你同意他的看法吗?为什么?请结合词的内容简要赏析。(5分) 答案:①同意。起句“花褪残红青杏小”,虽写了花之凋零,却又写了青杏新生,显示出生机与活力;二、三句则又移向更广阔的空间,燕子轻飞,给画面带来了盎然生气,而绿水绕人家也饶有情趣,这样一来,人的心情也自然随之敞阔;末句虽言萋萋芳草,却以“天涯”起笔,意境开阔。总之,词的上片虽写“絮飞花落”的暮春之景,却处处可见旷达之语。    ②不同意。起句写花之凋零,青杏酸涩,为整首词投下了悲凉的阴影;二、三句写燕子翻飞、绿水绕人家,虽富情趣,也不乏暖意,但却是以乐景衬哀情;四句说柳絮飘飞,着一“又”字,则又表明词人之看絮飞花落,非止一次,伤春之感、惜春之情自然流出;“芳草”   在古诗词中常用来写愁情,此处亦然,“天涯何处无芳草”即言愁情无限。因此,这首词中对“絮飞花落”等景物的描写,依然浸透着伤春之情,并非旷达之语。 答案可以有两种,答其中一种即可。     吉林、四川、黑龙江等地区卷  1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木  兰  花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注]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残照。 〔注〕縠皱:皱纱,此处比喻水的波纹。 这首词的上半阙是如何描写春色的?试对此进行分析。对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  的“闹”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答案:春天美景富有层次感:首先看到了东风乍起,春波绿水,波面生纹,如细皱纱縠;然后是杨柳初醒.嫩黄浅碧,遥望一片轻烟薄雾;再望去杏花怒放,如喷火蒸霞。春的风光正是这样一层层展开,故用了“渐觉”一语。 作者用一“闹”字,不仅使人觉得杏花绽放得热烈,甚至还使人联想到花丛中蜂蝶飞舞,春鸟和鸣,杷一派春意盎然、生气蓬勃的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 全国卷,(山东、河南、河北、安徽等地) 16.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秋 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    答案: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作者客居洛阳见秋风起,从而引起对家乡亲人无限的深切思念,所以又打开信封补写。 浙江卷: 16.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⑴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2分   答案: “空”字表达了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    ⑵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     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  答案:游子思归乡:一、二句是游子眼前所见之景;三至六句是游子触景生情,设想家人盼望自己归去的情景;最后两句游子感叹旅途漫漫,归乡无期,更添愁苦。 思妇盼归人:上片写思妇见晚景而生愁情;五、六句写思妇伫立玉阶,见鸟归而怀游子;最后两句写思妇设想游人归途艰难,感叹相逢无期。 二者兼有:全词以游子思归乡和思妇盼归人相互渲染,传达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情思。 天津卷: 16.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听蜀僧濬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①,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②,余响入霜钟③。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① 绿绮:古代名琴。 ② 流水:借用“高山流水”典故。    ③ 霜钟:《山海经•中山经》载,丰山有九种,霜降而鸣。    (1)诗的第二联中“一挥手”和“万壑松”分别表现了什么?    答案:“一挥手”写蜀僧弹琴的姿态(动作、技艺)“万壑松”写出了琴声的音乐效果。    (2)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理解。    答案:① 写出了曲终时的景色。② 写出了作者沉醉于琴声之中的状态,侧面描写了琴声的魅力 上海卷 阅读下面的诗和对联,完成第16—18题。(8分)  赤壁 杜庠①     水军东下本雄图,  千里长江隘舳舻②。     诸葛心中空有汉,  曹瞒③眼里已无吴,     兵销炬影东风猛,  梦断箫声夜月孤。     过此不堪回首处,  荒矾鸥鸟满烟芜。     [注]①杜庠:明朝诗人,曾任知县,不久罢归;不得志,放情诗酒。 ②舳舻;船只首尾相接非常多的样子。 ③曹瞒:即曹操。     客到黄州,或从夏口西来,武昌东去     天生赤壁,不过周郎一炬,苏子两游     ——郭朝祚题湖北黄冈东坡赤壁门楼     16.对联在语言形式上的最大特点是     ,律诗中的颔联和颈联也具有这样的特点。(1分) 对仗(或:对偶)         17.对联中的“周郎一炬”与上面诗歌中的“___________”一句同说一事;“苏子两游”与上面诗歌中的“____________”一句同说—事。(2分) 兵销炬影东风猛    梦断箫声夜月孤       18.就诗歌中画线的句子,结合全诗,从—个角度(如景和情的关系)写一段鉴赏文字(8 0字 个人自传范文3000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故事100字新时代好少年事迹1500字绑架的故事5000字个人自传范文2000字 左右)。(5分)    从角度、内容、语言三方面综合考虑 上海春季卷:   (四)阅读下面两首诗及背景材料,完成第17—19题(8分)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相思 王维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安史之乱中)唐明皇幸岷山,百官皆窜辱,积尸满中原,士族随车驾也。……李龟年奔迫江潭,杜甫以诗赠之曰:“岐王宅里寻常见……”龟年曾于湘中采访使筵上唱:“红豆生南国……”又“清风明月苦相思……”,此词皆王右丞所制,至今梨园唱焉。歌阕,合座莫不望行幸而惨然。(唐•范摅《云溪友议》卷中《云中命》) 17.上面的背景材料表明:唐代绝句是可以与_________艺术结合在一起的。(1分) 音乐(歌唱、说唱) 18.红豆又叫相思子。王维诗歌中的“红豆”,表达的是__________;李龟年在安史之乱中唱曲里的“红豆”,表达的是__________。(3分) 爱情(或:友情)  故国(或:故君、家国)之思 19.联系上面的背景材料,分析杜甫诗中的“落花时节”,含有哪些寓意。(4分) (1) 具体的时令,在晚春与李龟年相逢。 (2)象征二人飘泊无依、由荣而衰的身世命运。 (3)象征着大唐在安史之乱后,由极盛而衰的社会真实,表达家国之痛。(写出两点即可) 03年北京春季高考题涉及到对大雁意象的考查。阅读诗句,回答问题:    闻 雁 韦应物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    寒 塘 赵 嘏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    (1)填空:这两首诗从体裁上看都属于_____。这两首都是抒发____。    (2)简答:这两首诗为什么都写到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五言绝句 思乡之情(回答“秋思”也可以)    (2)雁是候鸟,春秋迁徙。秋天,大雁仿佛在奋力飞回故巢。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    《闻雁》中夜的深沉、秋的凄寒、高斋的空寂,不免触动归思。“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我的故园是那样的渺远,我的归思正绵远悠长。正当怀乡之情不能自控时,独坐高斋的诗人听到了由远而近(“来”)的雁鸣之声。这声音在秋天的雨夜显得格外凄清,引发诗人联翩的浮想;雁是南归了,我却不能归去!    《寒塘》“乡心正无限”便极有力度。“一雁过南楼”,看似写景,言外之意其实是雁归人未归。因此本诗写雁,与韦应物写雁,其作用是相同的。有此理解,形成后两问的答案便很容易了   高考语文古典诗歌鉴赏三字“秘诀” 通过对历年高考诗歌鉴赏试题的研究,总结了答题的三字秘诀——“象”“情”“法”,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在此作一介绍,以飨即将参加高考的莘莘学子。    综观历年高考古诗鉴赏试题,命题者命制的古典诗歌鉴赏试题所考查的内容无外乎三方面:作者借助“什么”,运用哪些“表现手法”,抒发了何种“情感”。三字秘诀中所说的“象”即“意象”。也就是说作者寄托情感的“附着物”是什么。“情”即“情感”。“法”即“表现手法”。因此,在鉴赏古典诗歌时,最重要的是要抓住这三方面,做到一审意象,二找表现手法,三品思想感情。下面就这三方面进行分析。    一审意象。所谓意象,简单地说,就是作者主观感情化了的外界客观事物,作者借助这些客观事物来营造意境抒发情感。例如,张籍在《秋思》一诗中,“秋风”“家书”这两个意象就是理解这首诗的关键,“秋风”为思乡营造了氛围,“家书”则是寄托乡思的直接“工具”。    宋祁的《木兰花》这首词中,“觳皱”“客棹”“绿杨”“红杏”“斜阳”“花间”把生机勃勃、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色刻画得淋漓尽致。欧阳炯的《江城子》这首词中,众多写景的意象中,“无情水”和“姑苏台上空有之月”最为典型,它们暗指六朝统治者荒淫奢侈的生活一去不复返。晏几道的《鹧鸪天》一词,“杜鹃啼鸣”这一意象始终贯穿整首词中,它是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一把钥匙。李白的《听蜀僧俊弹琴》中“一挥手”“万壑松”“碧山暮”“几重秋云”是写琴声的非常重要的意象。杜庠的《赤壁》中“水军”“长江”“兵销炬影东风”“萧声夜月”“荒矶鸥鸟”这些意象为作者抒情奠定了物质基础。梅尧臣的《东溪》中“眠岸有闲意的野凫”“著花无丑枝的老树”抒发了作者喜爱自然、追求恬淡闲适的情趣。苏轼的《红梅》通篇以“红梅”为描写对象,把梅花这一意象渲染得淋漓尽致。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青山”“绿水”“江岸潮涌”“风抚船帆”“海日”“乡书”“归雁”把那种春意盎然、时光易逝、游人未归的情思写得无以复加。李白的《菩萨蛮》中“平林”“寒山”“高楼”“玉阶”“宿鸟”“长亭”“短亭”烘托了游子思归的氛围。朱淑真的《秋夜》中离愁别怨意境的营造,“凉床”“月影”“梧桐”“愁情”功不可没。柳中庸的《征人怨》中,“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杜甫的《江汉》乃高中语文课本上选的名篇,题目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者以“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让考生分析情景交融的意境,更是对诗歌的意象青睐有加。    二找表现手法。所谓表现手法,也就是作者在写作中运用的写作手法。当谈到意象时,就不能不说到意境,简单地说,意境就是作者营造的抒情艺术氛围,如果把意象比作珍珠,意境就是装珍珠的玉盘,表现手法则是串起珍珠的彩线,情感则是珍珠在读者心灯照耀下的熠熠生辉的光环。表现手法,简单地说,就是作者把寄托自己的情感的意象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表达出来。这也是高考出题人考查考生分析鉴赏能力的一个重点。例如:张籍在《秋思》一诗中“行人临发又开封”的细节描写可谓是寻常中见奇崛。宋祁的《木兰花》这首词中的“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个“闹”字,化静为动,巧妙拟人,境界全出。苏轼的《红梅》通篇以“红梅”为描写对象,拟人手法的运用,物我一体,情景交融。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潮平两岸阔”与“潮平两岸失”里的“阔”跟“失”哪个更好,以及李白的《菩萨蛮》中“玉阶空伫立”的“空”好在哪里,都是古典诗词讲究炼字的典型例子。苏轼的《蝶恋花》中“绿水人家绕”中的“绕”字,有的版本写作“晓”,哪个字更恰当,为什么?也是炼字的典范之作。郎士元的《听邻家吹笙》中“疑有碧桃千树花”中以视觉写听觉,通感手法的运用,别具一格。总之,诗人为了表达所要表达的情感,总要精心构思,采用不同的写作手段,达到抒情这一共同目的。要么是即景生情,要么是间接抒情,要么是直抒胸臆,要么是托物言志,要么是借物隐喻,要么是注重细节,要么是巧用修辞,要么是炼字显意,要么是对比衬托,等等,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三品思想感情。诗言志,诗含情。说白了,诗歌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抒情。无非是,作者写作的意象不同,表现手法不同罢了,当然抒发的情感也各有千秋。因此,我们要求考生在鉴赏古典诗歌时要“知人论世”。有的诗人抒发的是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之情,有的则是游子思归、念家思亲之意,有的是友谊长存、知音相知之思,等等,不以而足。高考命题人若问张籍在《秋思》一诗中表达了什么情感,“秋风”“家书”这两个意象让人不难想起思乡之情。晏几道的《鹧鸪天》一词,“杜鹃啼鸣”这一意象无不表达了作者无法主宰自己的生活、浪迹天涯、有家难归的感慨。梅尧臣的《东溪》中“眠岸有闲意的野凫”“著花无丑枝的老树”抒发了作者喜爱自然、追求恬淡闲适的情趣。    总之,我们只要在鉴赏感知诗歌时,抓住以上三个方面,认真总结,反复练习,在高考古典诗歌鉴赏这方面,取得高分也不是高不可攀,因为高考选择的诗歌大多都是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大家没有多大争议的诗歌。 浅谈如何鉴赏诗歌的语言 诗歌鉴赏的内容共有两个大方面:1.形象、语言、表达技巧。2.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而在这两个方面中,鉴赏诗歌的语言是关键,因为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作品的思想内容、作者的观点态度都要通过语言这个载体表现出来。   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应从下两个角度入手:     (一)理解关键词语   理解诗歌中的关键词首先要抓住其中的动词。因为一个动词尤其是非动词活用为动词的词往往能够使全诗的语言生动形象,它常常是一首诗歌中的诗眼。古人在创作、欣赏诗歌时,十分注意咀嚼字词,宋朝有一个姓陈的人读杜甫的诗,读到《送蔡都尉》一首时,有"身轻一鸟□,枪急万人呼"一联,上句最后一个字被虫蛀破了纸页而看不到了。这个人便同他的朋友来揣度那该是一个什么字,有的说是"疾"字;也有的说是"落"字,还有人说是"起"字或者"下"字。后来找着善本,原来大家猜的都不对,杜甫用的是"过"字。"过"字表现人物的身影象飞鸟一样从眼前飘掠而过,形象地写出了蔡都尉矫健的身手,且正与下句气势相应。又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绿"字,"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破山寺后禅院》)中的"悦"字和"空"字均为非动词活用为动词的典型,一词活而全句活,全句活而全诗活。   其次要抓住诗歌中的形容词。形容词不仅可以从形、声、色、光等方面点出形象的特点,还能传达出作者的感情。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中"直"和"圆"字,两字不仅准确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诗人真切的感受,画面开阔,意境雄浑。又如"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一句中的"重"和"迟"字,用意精深:细雨湿帆,帆湿而重;飞鸟入雨,振翅不速。颈联中是"深"和"远",着意渲染了一种迷蒙暗淡的景色。四句诗动静结合,整个画面富有立体感,笼罩在烟雨薄暮之中,含蓄而深沉地写出了离愁别绪。    第三,要注意诗歌中名词的使用。名词在古代诗歌中主要表现为一些典型的意象。在抓名词的时候,尤其要注意那些具有特定意义的意象及多个意象叠加的现象,因为意象的独特性或代表性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o秋思》)中前三句用九个意象勾勒出一幅深秋晚景的凄凉画面。再如"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一句中(温庭筠《商山早行》)共写了六种景物:鸡声、茅店、月亮、脚印、小桥、霜,本联纯用名词组成诗句,将六种景物作意象的叠加,如一个特写镜头,营造出特定的意境。   此外,有些诗歌中还应注意数词和副词的使用。数词不只可以写出事物的数量,它在诗歌中的巧妙使用常收到出人意料的表达效果。如"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齐己《早梅》)中的"一"字使用即为传神之笔。据《唐才子传》记载,齐己曾以这首诗求教于郑谷,诗的第二联原为"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读后说:"'数枝'……未若'一枝'佳"。齐己深为佩服,便将"数枝"改为"一枝",并称郑谷为"一字师"。"一"是点睛之笔:梅花开于百花之前,是谓"早";而这"一枝"又先于众梅,悄然"早"开,更显得此梅不同寻常。紧紧地扣住了题目"早梅"。   副词常用来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以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意义。巧妙地使用副词,常能使诗歌的内容变得深刻。如"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中的"尽"字,写出了戍边将士一无例外的思乡之情。又如"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杜荀鹤《山中寡妇》)一句中的"犹"和"尚"字,深刻地揭示了由于战争的破坏,桑林伐尽,田园荒芜,而官府却不顾人民的死活,照旧逼税和"征苗"的严酷的社会现实。   (二)鉴赏语言风格   所谓语言风格,是指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是诗人的个人气质、诗歌美学观念在作品中的凝结,是具有恒定性的区别于其他诗人的艺术特色。风格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诗人、同一诗人的不同作品往往表现出不同的风格。择其要者,有以下几类。   豪迈雄奇:此种风格的诗,多用具有气势和节奏奔放的语言来塑造博大新奇的形象,营造恢弘阔远的意境,表现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如"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沉郁顿挫:沉郁就是深沉蕴藉。沉郁的诗作者似乎有千言万语积压在胸,而后沉吟再三,勃发于笔端。如"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悲壮慷慨:此风格的作品,含思悲壮,出语高昂,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时,或时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朴素自然:其语言力求平淡,不追求词藻的华丽,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于平淡中蕴含着深意。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婉约细腻:这种风格往往体现出"曲、细、柔"的特点,曲径通幽,情调缠绵,表达感情细如抽丝。如,"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含蓄委婉:即含有深意,藏而不露。这种风格往往不把意思直接说出来,而是藏在形象中,让读者自己展开想象,思而得之。如"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朱庆馀《闺意献张水部》)   清新明丽:这种风格往往用清丽的语言来营造优美的意境,表达怡然喜悦的感情。其艺术境界多如大雨过后的清清柳色、荷叶上颤动着的晶莹水珠。"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   幽默讽刺:在诗中多指诙谐、风趣或辛辣的笔调和趣味。如,"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章碣《焚书坑》) 文言句式及用法复习方法和应试策略 一、吃透考纲考卷,把准考查走势    1.范围   依据考纲规定,“句式”主要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等四种。依据现行高中课本第三册第94页的单元知识,“用法”主要包括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用作动词,名词用作状语等四大类七种情况。   2.题型   高考命题中,句式往往是单独命制选择题或隐含在文言文主观 翻译 阿房宫赋翻译下载德汉翻译pdf阿房宫赋翻译下载阿房宫赋翻译下载翻译理论.doc 题中作为“采分点”,从命题的技术处理层面来讲,后一种的可能性更大。   例如 ①(1993年全国试题)在下列句子中,“走”字在用法上与其它三句不同的一句是(2分)( )   A.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B.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C.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   D.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分析 选D,D项的“走”字是使动用法,其它三句都是一般用法。   例如 ②(2004年全国试题)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   隐处穷泽,身自耕佣。邻县士民慕其德,就居止者百余家。   答案 隐居在偏远的湖泽,亲自种田做工。邻县的士人民众仰慕他的道德,到他那里定居的有百余家。   分析 该句“处”“就”后面分别省略了介词“于”、动词宾语“其(孟尝)”,翻译时必须将这些省略的成分增补出来。考生在翻译时如果不能将省略的成分增补出来,就要扣1分。   二、精研高考试题,动态把握考点   高考对文言句式和用法的考查,都是放在具体语境中动态进行的。为此,精研高考的典型试题,对于考生准确地把握该考点的设题方式和考查的难易程度,是大有裨益的。近年高考中的主观翻译题几乎覆盖了该考点范围内的11个小点,考生需特别留意:   1.四种文言句式   ⑴判断句   例如 (2004年全国试题)“此金者,圣主所以惠养老臣也,故乐与乡党宗族共飨其赐”。   分析 该句中的“者……也”表判断,翻译时应译为判断动词“是”。   ⑵被动句   例如 (2004年江苏试题)“尤为帝所礼重,而不至大用,时议惜之”。   分析 该句中的“为……所”表被动,翻译时应译为表被动的介词“被”或“受”等。   ⑶宾语前置   例如 (2004年福建试题)“欲而得之,又何请焉?”   分析 该句中的“何请”是一个宾语前置结构,翻译时应按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将“何”调到动词“请”之后,译为“请求什么”。   ⑷成分省略   如第一部分题型示例中的例②。   2. 七种词类活用   ⑴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   例如 (2004年广东试题)“自古及今,未有穷其下而能无危者也”   分析 该句中的“穷”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翻译时应译为“使……穷困”。   ⑵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   例如 (2002年上海试题) “然亦奇其不用吾言而行其志也”   分析 该句中的“奇”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翻译时应译为“以……为奇” (对……感到惊异)。   ⑶名词用作动词   例如 (2004年湖南试题)“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 分析 该句中的“名”是名词用作动词,翻译时应译为“闻名”。   ⑷名词用作状语   例如 (2004年天津试题)“卿新有功,今西见上,宜勿自伐,应对常若不足者”   分析 该句中的“西”是名词用作状语,翻译时应译为“往西”。     三、充实备考武库,优化训练方法   1.充实一份备考材料   这份材料的蓝本就是现行高中课本第三册第94页单元知识中的《词类活用》和《文言常用句式》,鉴于其在示例上比较简约,考生必须再充实一些阅读材料和近年来高考试题中的典型实例。   2.明确一个指导思想   对“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把握,仅仅识记住空洞的语法规则无异于“纸上谈兵”,必须将其与典型例句的理解有机结合起来,即把语法规则带进典型例句中去阐释,从对典型例句的剖析中总结出语法规则,互相印证,相得益彰。   3.强化种训练方法 该考点重在动态运用,考生若想在文言文翻译主观题上得高分,因其会涉及到“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就必须在平时的演练中强化“三步走”训练:一是圈。圈出含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词语或句子,以激起自己的有意注意;二是注。在草稿纸上注出这些词语或句子的翻译;三是对。在完成全句的翻译后,再核对一下在草稿纸上注出的翻译是否切合语境。只有在这种严格的“三步走”训练中,大家才能练就出一种敏感(看得出采分点)和一种技能(译得准采分点)。   以上是高考文言句式和用法复习的大致要点,旨在帮助考生明确复习范围,学会复习方法,提高复习效能。这里值得一提的是,高考文言句式和用法的复习一般应在平时的演练中就要逐步分解、渗透和积累等相关工作,只有这样, 但如果在冲刺强化阶段感觉仍很多疑问,侧静下心来认真做好几篇好的练习,也许会对你大有帮助。   【强化训练】   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邹与鲁哄。穆公问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孟子对曰:“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也。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君无尤焉。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十二章》)   ⑴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也。   译文:.⑴官吏没有人把(如此严重的情况)禀告(君王),这就是处在上位的人怠慢残害百姓呀。(注意判断句式)   ⑵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   译文:⑵您施行仁德的政策,这些百姓(就会)爱护自己的上官,为自己的上官效死了。(注意“死”的为动用法)   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子列子穷,容貌有饥色。客有言于郑子阳者曰:“列御寇,盖有道之士也,居君之国而穷,君无乃为不好士乎?”郑子阳即令官遗之粟。子列子见使者,再拜而辞。使者去,子列子入,其妻望之而拊心曰:“妾闻为有道者之妻子,皆得佚乐。今有饥色,君过而遗先生食,先生不受,岂不命邪!”子列子笑谓之曰:“君非自知我也。以人之言而遗我粟,至其罪我也又且以人之言,此吾所以不受也。”其卒,民果作难而杀子阳。(《庄子·杂篇·让王第二十八》)   ⑴君无乃为不好士乎?   译文:⑴您恐怕是不喜欢士人吧?(注意固定结构“无乃……乎”的翻译)   ⑵以人之言而遗我粟,至其罪我也又且以人之言,此吾所以不受也。   译文:⑵(他)根据别人的话才(派人)送给我粮食,他将来加罪给我也(一定)会根据别人的话,这就是我不愿接受的原因。(注意判断句式)   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墨者有巨子腹暾,居秦,其子杀人。秦惠王曰:“先生之年长矣,非有他子也,寡人已令吏弗诛矣。先生之以此听寡人也。”腹暾对曰:“墨者之法曰:‘杀人者死,伤人者刑。’此所以禁杀伤人也。夫禁杀伤人者,天下之大义也。王虽为之赐,而令吏弗诛,腹暾不可不行墨者之法。”不许惠王,而遂杀之。子,人之所私也;忍所私以行大义,巨子可谓公矣。(《吕氏春秋·卷一·去私》)   ⑴“杀人者死,伤人者刑。”此所以禁杀伤人也。 译文:⑴“杀人的人要被处死,伤人的人要受刑罚。”这是用来禁止。(注意被动句式和判断句式) ⑵子,人之所私也;忍所私以行大义,巨子可谓公矣。   译文:⑵儿子,是每个人偏爱的;忍痛(杀掉)偏爱的人来施行大义,腹暾可称得上大公无私了。(注意判断句式)   4.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士不以利移,不为患改,孝敬忠信之事立,虽死而不悔。智而用私,不如愚而用公,故曰巧伪不如拙诚。学问不倦,所以治己也;教诲不厌,所以治人也。所以贵虚无者,得以应变而合时也。(西汉·刘向《说苑·卷十六·谈丛》)   【注】虚无:虚心、谦虚的意思。   ⑴士不以利移,不为患改。 译文: ⑴士人的志向节操不会因为私利而转移,不会因为祸患而改变。(注意互文现象) ⑵所以贵虚无者,得以应变而合时也。 译文: ⑵(士人)崇尚谦虚的原因,是(这样)能够顺应变化而又符合时宜。(注意判断句式) 5.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唐·柳宗元《哀溺》)   ⑴吾腰千钱,重,是以后。 译文: ⑴我的腰中围着千文钱,很重,因此落后。(注意“腰”“后”名词用作动词) ⑵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 译文:⑵你太愚蠢!太(被钱)蒙蔽了!人将要死了,(还)要钱干什么呢?(注意固定结构“何以……为”的翻译) 高考文言虚词复习对策 摆正四个关系,提高复习效能。 1.用法与意义的关系。 在比较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异同的考查中,考生多注重意义,而不注重用法,这极易导致判断的失误。同一意义,可有多种不同的表述;而文言虚词在特定句子中的用法是有语法规则的,具有稳定性。因此,文言虚词的“意义”是缘“用法”而生的,我们在辨析其异同时,应该遵循先“用法”后“意义”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化繁为简,绕开误区,准确作答。近五年高考试卷中“虚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选项,就是最好的例证: ①1999年第12题D项: ②2001年第13题B项: ③2003年第12题B项: 例①加点虚词“且”,在上句中是时间副词,在下句中是层进连词;例②加点虚词“于”,均为介词,但在上句中的作用是在主动句中引进动作涉及的对象,在下句中的作用是在被动句中引出动作的施事者;例③加点虚词“焉”,在上句中是语气助词,在下句中是兼词。由此可见,虽然题干有“意义”和“用法”两个方面的考查要求,但题眼基本都设在用法的异同上,解题进展到“用法”层次,正确答案就已豁然开朗了,无须再在表述不一的“意义”上耗时费神。 2.常见与特殊的关系。 高考试题考查的文言虚词用法都是“常见”用法,基本没有触及词典中列举的冷僻的“特殊”用法。阅读浅易文言文遇到的文言虚词多为“常见”用法,在掌握文言虚词用法时,应该着力于“常见”用法,理清主干知识,力避“眉毛胡子一把抓”。请看下面一组对文言虚词“因”考查的高考试题: ①1997年第13题: 飞骑因番请见 ②2000年第12题C项: ③2001年第13题D项: ④2003年第12题D项: 《古汉语词典》和某些高考复习资料所列举的“因”的用法达15种之多,而现行高中语文课本中列举的“因”的用法只有两种:一是作介词,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二是用作连词,表示顺接上文。例①③④中的“因”属于第二种用法(可译为“于是”、“就”),例②中的“因”属于第一种用法(可译为“通过”),四年的高考试题考查“因”的用法都是这“常见”的两种用法。它启示我们:无论是从浅易文言文的阅读实际来看,还是从高考指挥棒的考查实际来看,对文言虚词用法的把握都应该紧紧围绕“常见”用法,切不可“漫天撒网”,更不可“舍本逐末”。 3.寻同与析异的关系。 近五年来高考试题对文言虚词的考查,采用的都是“比较异同”题型,而且命题者所设计的“意义和用法不同”选项都具有“同中有异”的特点,探究其具体情况,大致有以下两种类型: (1)句位相同,词性不同。如2000年高考第12题A项: 两句中的“故”句位相同,都放在后续分句的句首;但词性不同,上句中“故”是连词,下句中“故”是副词。 (2)词性相同,作用不同。如2002年高考第12题A项: 两句中的“以”词性相同,都是介词;但上句中“以”的作用是表示率领,下句中“以”的作用是表示工具。 从上述剖析可以看出,正是因为有“同”,才具有干扰性;正是因为有“异”,才构成可比性。为此,考生在答题时,不仅要运用求同思维,善于发现例句中虚词用法的共同点;而且要运用求异思维,仔细探求例句中虚词用法的不同点。其基本的思维流程应该是“看句位——辨词性——析用法——比语意”。 4.选文与课文的关系。 近五年来高考试题对文言虚词的考查,采用的都是给出4组8个例句,每组内部两两比较,辨析异同的方法。为了降低难度,同时也为了把考生在中学学过的既有知识与考卷需要解答的新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用来比较的8个例句中,除考卷选文外,其余4个均选自中学课本。选择课本用例时甚至考虑到句式上的完全相同。如2003年高考语文试卷第12题: 四组例句的后一句依次选自中学课本中司马光的《伶官传序》、司马迁的《鸿门宴》、韩愈的《师说》、汉乐府《孔雀东南飞》。命题人这样做旨在考查考生对课本知识进行迁移,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课文是“知识基点”,它具有恒常性;选文是“实际语境”,它具有可变性,联结这二者的纽带是“迁移能力”。只有“以本为本”(以课本为蓝本),将中学课文中涉及的有关虚词用法的典型例句揣摩清楚,领悟透彻,积累厚实的“知识基点”,才能为“迁移”积蓄底气和实力,从而“以不变应万变”。 三、做好三项工作,夯实知识技能。 1.梳理好知识网络。 要以2004年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中规定必须掌握的文言虚词为“经”,以高中语文课本(含归类练习)介绍的文言虚词用法为“纬”,以“词性——用法——意义”为序,对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进行一次梳理,形成一个全面而系统的知识网络。在梳理过程中要做到“三个突出”:一是突出“主干”知识,避免繁琐分类;二是突出“常见”用法,避免偏难冷僻;三是突出“具体”运用,避免名词术语。在此基础上编制一张“常见文言虚词用法表”。如近7年来考查频率最高的“因”: 2.精选好典型例句。 对文言虚词用法的把握,仅仅识记住空洞的语法规则无异于“纸上谈兵”,必须将此与对典型例句的理解有机结合起来,即把语法规则带进典型例句去阐释,从对典型例句的剖析中总结出语法规则,互相印证,相得益彰。如对上表中所列虚词“因”,可依次精选如下四个典型例句: ①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因为)(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②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凭借)(贾谊《过秦论》) ③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通过)(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于是)(司马迁《鸿门宴》) 精选典型例句,有两个基本途径:一是课本归类练习中的例句,这不仅是因为这些例句都是教材的编写者精选出来的,而且从近年来高考试题所选用的课本例句来看,有相当一部分就直接取材于这些例句,1999~2003年高考试题选自课本的20个例句中就有10句直接取材于这些归类练习,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二是课本中的文言文基本篇目,这不仅是因为这些基本篇目都是能充分体现古代汉语语法规则典范的古代文学作品;而且这些作品也是《教学大纲》规定的作为一名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应该娴熟掌握的,近年来高考试题选用的课本例句基本没有超出这个范围。在精选过程中,还要注意这样两点:一是要精选用法比较典型、能充分体现古代汉语语法规则的,不要选那些在语法上尚有争议的;二是要选字句比较浅易的,不要选那些字句冷僻的,因为例句本身是为了帮助考生掌握语法规则的,不要“旁生枝节”,再在“语法规则”之外增加字句理解的障碍。 3.训练好迁移能力。 近年来高考文言虚词考查题体现了由课内向课外迁移的良好导向。为此,师生在平时的训练中要有意识地进行迁移能力的训练,高考试卷目前采用的基本都是“4词4组8句,选出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的题型,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可适当加大训练量,改用“4字8组16句”的题型,即每个“虚词”都设计出“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和不相同的一组”,让考生既寻同又析异,用课文例句中的虚词用法去解读选文中的“虚词”,再带着对选文中“虚词”用法的揣摩到课文例句中找“娘家”,双向迁移,寻同析异,反复比较,不断增强自身的迁移能力。 以上是文言虚词复习的大致要点,旨在明确复习范围,指点复习方法,提高复习效能。这里值得一提的是,高考文言虚词的复习不能把担子全部压到高三,在高一、高二年级就要做好逐步分解、渗透、积淀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高考文言虚词的得分率。  2005年将迎来“新教材”首次高考,文言文考题“言文并重”的特点,将进一步凸现。   课内联系紧密   值得考生注意的是:文言考题的材料虽然都取自课外,但是知识点一般都是课内学过的。即“材料取自课外,答案源于课内”。这里“课外”的含义一般指“选材”是学生没学过的,题目是没做过的;“课内”的含义可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指测试的知识是学生“课内”学过的,二是学生可以利用学过的知识加以推断。如 2003年的考题中,三个语段都是课外的,但是,4个加点词“延”、“苟”、“亟”、“绝”和句子翻译中“盖”的含义理解,都是课内学过的;“猿挂蛇行” 中“名词作状语”的用法,“奈为医者戒余勿食何”中“奈何”的固定句式,也是课内文言学习必须掌握的知识点。2004年考察的字词句题目,都可以从课文中找到直接的依据。文意的理解与分析题也没有超出考生的认知范围。   题目重点明确   试卷中的第五大题、第六大题,从2002年开始有了明显的侧重点。从选材看,一则是故事性较强的语段,近似于寓言故事,题材较虚,意在通过它来说明某一个道理;另一则是以人物为中心的叙事性语段,取自于历史上的真人,来自于生活,题材较实。从能力看,一个大题侧重考察字词句的理解,另一大题侧重考察文意的分析。   因此,复习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注重课本的学习文言文的学习,特别强调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就要求考生必须抓住课本不放松,抓根本,可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先课内后课外,把课本上的文言篇目学懂弄通,做到字词落实,篇篇过关,应是考生不可忽视的复习方法。同时,高考文言文命题的指导思想一直定位在:“能够阅读浅易文言文”,选入课本的文言文一般是比较典范的的例子,尤其要注意从汉魏到唐宋这一时期的文章的学习,因为从整体上看这一阶段的文字,语言平易规范,既无先秦文章言辞的简约、深奥难懂,又不像明清某些文章的东施效颦而艰深晦涩。就难易程度来说,像《史记》、《资治通鉴》等就是非常典型的材料。   ● 注重知识的积累文言文的考点主要是:理解文中常见的实词、理解文中常见的虚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文言文的分析和综合。这样能力点都要熟练的文言知识积累作基础。具体来说,主要是120个常见文言实词的一词多义,18个常见文言虚词的一词多类异用,与现代汉语不同的7种特殊句式和三大实词的特殊用法, 6种常见的翻译方法等。   ●注重灵活的运用是指解题时,要依照文言语境,不要生搬硬套。命题点往往强化理解因素,淡化识记因素,即要求运用已有知识去理解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要求知识的简单重复。如2003年考题“人迹绝矣”中“绝”的含义,按照“词典义”解释为“断绝”,就不够妥帖。在“余与二奴东越二岭,人迹绝矣”的语境中,应解释为“不见”,就比较准确。 命题趋势     近十年尤其是近三年上海卷以及今年其他单独命题省份的文言文阅读题,为我们备考2005年高考文言文阅读提供了新的思路。那就是,在对比借鉴上做文章,在领会把握“四个一”上下功夫。     关注一种命题趋势。选材范围越来越广。今年的十五套试题中,文言文的选材范围越来越广,不再是二十四史中的史传文一统天下了。如继2003年的北京秋招卷打破了传统的人物传记的选材方式之后,今年高考湖南卷选取的是苏轼的散文《放鹤亭记》,广东卷选取的《孔子家语•颜回》,而全国卷(四川、吉林、黑龙江等省)从《欧阳文正公集•桑怿传》中选材,湖北卷从《资治通鉴•唐记》选材,也不是传统的人物传记模式。阅读量的增加,是另一个关注的趋势。北京卷和福建卷出现了两篇文言阅读材料。第Ⅰ卷中的人物传记,领奖考查实词、虚词、筛选信息、分析概括,均为选择题,北京卷还考查了省略成分(也是选择题)。第Ⅱ中的阅读材料则较为短小,命题重点和赋分也不同。北京卷考查的是断句,从一段无标点的语段中抽出5个句子,要求考生用斜线为其断句。福建卷考查的是翻译,从一篇短文中抽出三个短句,要求考生翻译成现代汉语(1个反问句,2个省略句)。这两种方式都能有效地检测考生阅读文言文的真实水平。     确立一个正确观点:整体阅读观。高考文言文选材范围的扩大,阅读语段的增加,要求我们在备考时要确立整体的阅读观,提高阅读效率。高考中的文言语段,无论何种体裁,考生对字词句的理解、文章内容的把握是关键。在平时的阅读训练中,我们往往是在了解文章大意之后,再回头揣摩其中的文言实词、虚词、词类活用、文言句式等。因此,针对高考选材等方面的变化,熟悉高考文本的语言特点,确立以实词为核心的文言文整体阅读观,迁移拓展,贯通文意,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按语法系统强化词汇、句式之类的训练,只会事倍功半。     纠正一项错误认识:忽视文言句式和词类活用。2002年至2004年的《考试说明(大纲)》都将“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列入不考范围,因而考生容易忽视对它的掌握。其实只要我们分析近五年的试题,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现象频频出现在文段或试题中,并且屡屡作为文言文翻译的采分点。如,2003年全国卷文言文翻译“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中的“廷”、“面”都是名词作状语;2003年春招卷第8题考查了被动句;2002年全国卷文言文考查了“其……之谓”的句式和省略句等等。今年高考十五套试卷中文言文翻译,除北京卷外(未设题,考的是断句),都涉及了文言句式和词类活用现象。文言句式和词类活用有助于阅读全文,因为语段中有不少词类活用的词语或常见的文言句式。     重视一种语法现象:复句,复句在上海卷的文言文翻译中是每年必考的。全国卷和其他省市卷也一样,如2002年考查了让步从句(尽管没有出现关联词),2003年考查了并列复句,2004年的转折复句(河北、河南、江西、山东、安徽等地区)、并列复句(广西、陕西、海南等地区),等。北京卷2002年的2个句子、2003年的1个长句都考查了转折复句。今年新增加的九个省市卷,也都在翻译题加强对复句的考查。     三、备考策略     抓住中心,以纲为纲。这里说的第一个“纲”是指考纲(《考试大纲》)和大纲(《课程标准》)。考生在复习中应紧扣“考纲”和“大纲”。因为“考纲”是命题的依据,为考生指明了复习的方向,考纲的每一次变化都会在高考题中体现出来,也反映出一定的命题趋势。如近两年《考试说明》对文言句式不作要求,文言句式翻译改客观为主观,2003年全国卷中出现的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题等等。还要注意的是,考纲的变化是适应了大纲(新课标)的要求的。在高考试卷中表现为对要求掌握的文言虚词量的减少,考查理解运用、分析综合、评价鉴赏能力的试题增加,这些都与新课标中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的要求相适应。     夯实基础,以本为本。这里所说的第一个“本”指的是课本。首先,考生要加强文言文学习实践,将课本的篇目熟读,有的篇目要按要求背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大阅读量,认真阅读《语文读本》中的相关篇目,以增强语感,拓宽知识面。其次,要重视积累,重新梳理教材中每篇课文后面的词句练习,归纳教材每个单元后的文言文知识专题,《读本》中有关如何阅读各朝代作品的专题文章,由点到面,使之形成一条“知识链”。第三是在平时的语段阅读训练中,有意识地将训练题中的考查点与学过的课文中的知识联系起来,逐步形成“对知识进行迁移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命题人语)     四、文言文试题的解题方法     1.“对接”现代文阅读,确立整体、全面的阅读观念。上文已经提到,《考试大纲》已“移植”现代文阅读的能力层次到文言文阅读中,分析综合、评价鉴赏题在文言文阅读中占了很高的比例。因此,考生应转变阅读观念,在复习中确立全面、整体的阅读观,在“对接”现代文的阅读技巧上下功夫。先快速阅读全文,初步把握文意:“写谁”、“怎么样”、“哪几件事”,其间关系怎样,“说明了什么道理”。同时对一些关联词、代词及议论性的句子作好标志,因为这些词句往往是解题的切入点。还可以采用“题目锁定法”,先仔细读懂文后各题干的要求,并快速浏览选项中的内容。这样可以确定文段的考查重点,确定自己阅读的方向。然后带着题干要求阅读文段,对符合题干要求的有关句子要作标志,如下划线、旁标“3A”、“4C”等。最后,通过筛选、比较等方法答题。     2. 有关考查点的解题方法     (1)文言实词。试题的第一题,落实《考试大纲》“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要求。设题形式为挑选4个包含常见实词的句子,并给出词语释义,要求选出有错或正确的一项。“从解题方法考虑,最直接的莫过于将各个解释放入各自的具体语境中去贯通文意,解释准确而无滞碍之处者应是正确的。”(命题人语)关键是要了解加点的词在古汉语中有几种词义,然后联系具体语境,用排除法加以选择。还可以运用语言结构、语法分析等方法推断词义。     (2)文言虚词。设题方式为给出4组8个例句,每组内部两两比较,考查异同。其中有4个句子选自教材中,降低了难度。首先,考生应掌握《考试大纲》中规定的18个虚词的用法,落实在教材的具体例句中。其次,要分清虚词的词性,因为有的虚词兼有实词的作用,如“为”,既可作连词,也可作动词。  “若”,既可作连词,也可作代词。再次,对句子中的虚词理解不清时,可将其放到语段中,通过上下文来推断。     (3)筛选文中的信息。设题方式往往是给出6个句子分别编为4组,要求选出与题干要求有密切关系的一组。这实际上是建立在考生对句子理解的基础上的。解这类题目常用的方法是:首先,读懂题干要求。因为题干要求指明了考生须筛选什么样的信息,是解题的方向。如2002年全国卷:“全部都说明李广对待部下宽缓不苛的一组是    ”第一步要了解“宽缓不苛”的含义。第二步再看要求:“谁”(李广),“怎么样”(对待部下“宽缓不苛”)。然后逐句分析六个句子,筛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句子。最后再对照编组情况判断选择。此外,还应注意此类题目干扰项的设置:①符合题干要求的句子有时是通过间接意思表现出来的;②语段中涉及几个人,把别人的言行当成题干中的人的言行;③设置不符合题干要求的句子,答非所问,如要求筛选“宽缓不苛”,但所给句子体现的是“专以射为戏”。     (4)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这类题目考查的是考生的分析综合能力,是在考生能够读懂全文基础上设题的,其设题方式是给出四项对语段相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要求考生选出不正确的一项。解答方式通常是首先将阅读材料分类,选取其中的若干个作为切入点。如2002年全国卷中第15题的切入点是:李广初显功名、设计脱险、廉洁自好、承担过错引刀自刎。然后了解干扰项的设置:在大体正确的文意概括中夹杂一两处不正确的表述,或无中生有、曲解文意,或把两件不相干的事放在一起,强加因果。最后把选项的内容放到语段中作比较,落实原意,确定答案。     (5)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2003年全国卷中对此设题,尽管考试说明有要求,但多年未考,考生比较陌生。解答这类题目的常用方法是在议论性的词句上下功夫,充分理解议论性词句的含义,因为它包含了作者的观点和态度。这也许是命题者连续3年从《史记》、《资治通鉴》中选材的原因。     (6)文言文翻译。这类题目也是建立在理解整篇文意基础上的,因而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尤为重要。字字落实,字从句顺是根本要求。所给的翻译句子,要理解其中的关键实词、虚词,对地名及各类专有名词可不译。如2004年全国卷I第15题 “与交陟比境”中的“交陟”是地名,无须译出。又如2003年全国卷第16题的文言文翻译:“裴矩遂能延折,不肯面从。”这句话的关键词是“遂”。当不能准确理解其含义时,可把它放到语段中去。原文是说唐太宗在了解裴矩的为人以及在隋朝的表现后,觉得裴矩的言行出人意料,用“遂”表明了裴矩的言行出乎唐太宗的意料,因此要将“遂”译成“竟然”而非“于是,就”。  古汉语常见凝固结构举隅 古汉语凝固结构,即是指文言文中某些词语经常结合在一起使用,已经形成的固定形式,也叫固定结构。研究并掌握古汉语凝固结构,对于阅读,甚或研究古文献,对于从事中学文言文教学,都大有裨益。本文就文言文中,特别是中学语文教材所选文言文中常见的凝固结构,例列十五类,见教于方家。 一、“以为”、“以……为” 文言中的“以为”,可以作为一个双音节词,和现代汉语的动词“以为”、“认为” 相当。如: 1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石钟山记》)——而浅陋的人竟用斧头敲打石块来探求命名为“钟山”的原因,还自以为得到了它的实情。 然而,在更多的场合,“以为”却是“以……为……”的紧缩,常见的有如下两种情况。 第一,在“……以为……”、“以……为……”句式中,“以”是介词,组成介词结构,作动词“为”的状语,此时的“……以为……”、“以……为……”相当于“用……做……”或“把……当作……”。如: 2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黔之驴》)——老虎看见驴子,是个庞大的家伙,把它当作神怪。 3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一定要把长安君当作人质,才肯出兵。 4夫以铜为鉴,可正衣冠。(《新唐书·魏征传》)——把铜板当作镜子,可使衣冠端庄。 5至丹以荆轲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到了太子丹,用派荆轲行刺作为计策,这才招致祸患啊。 第二,在“……以(之)为……”、“以……为……”句式中,“以”是动词,“认为”的意思;“……为……”是主谓词组,作“以”的宾语。这种句式,相当于“认为(觉得)……怎么样”或“认为(觉得)……是……”。如: 6(满座宾客)以为妙绝。(《口技》)——(满座的宾客)认为它(口技)奇妙极了。(按:“以为妙绝”,即“以(之)为妙绝”,原句省略“以”的宾语“之” 。) 二、“所以” 在文言文里,“所以”是两个词,其中,“所”是特殊指示代词,作介词“以”的前置宾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手段、方式、工具或产生的原因。由于介词“以”具有表原因、凭借等功能,因此,“所以”这个凝固结构大致有两种情形。 其一,“以”字当“因为”讲,“所以”相当于“……的原因”、“……的缘故”,用来表示原因。如: 1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前出师表》)——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兴盛发达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衰败灭亡的原因。 2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强暴的秦国不敢出兵侵犯赵国的缘故,仅仅是因为有我们两个在呀。 3此世所以不传也。(《石钟山记》)——这就是世上不能流传(石钟山命名)的缘故。 其二,“以”字当“拿”、“用”或“凭借”讲,“所以”相当于“……的办法”或“用来……的”,用来表示手段、方法、根据、工具等。如: 4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墨子·公输》)——我知道怎样抵御你的办法了,我不说。 5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前出师表》)——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尽忠陛下的职责和本分啊。 6先王之所以为法者,民也。(《吕氏春秋·察今》)——先王制定法律的根据,是老百姓。 7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教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 三、“如……何”、“奈……何”、“若……何” 古汉语中,“如(若)”、“奈”是动词,“何”是疑问代词,而这两个词经常连在一起用,组成凝固结构。“如何(若何)”、“奈何”,可译为“怎”、“怎么办”、“怎么样”或“怎么对付”等。如: 1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诗经·豳风·伐柯》) ——砍个斧柄怎么办?没有斧子砍不成。娶个妻子怎么办?没有媒人办不成。 2王曰:“取吾璧玉,不予我城,奈何?”(《廉颇蔺相如列传》)——赵王说:“秦王如果拿去我的璧,不给我城,怎么办呢?” 3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鸿门宴》)——刘邦说:“现在已经出来,没有告辞,那么办呢?” 如果将“如何”(或“奈何”、“若何”)二字拆开,当中夹进名词或代词,就形成表示疑问的凝固格式“如……何”、“奈……何”、“若……何”,这种格式可用“对(拿、能)……怎么样(怎么办)”来对译。如: 4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凭你的力量,竟不能削平魁父这座小山,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 5西门豹顾曰:“巫妪、三老不来还,奈之何?”(《西门豹治邺》)——西门豹回头(看大家)说:“巫婆、三老不来回话,对这事怎么办呢?” 6若先生与百姓何?(《国语·周语》)——对先生与百姓怎么样? 有时,“如何”、“若何”又变作“何如”、“何若”的形式,可以作为疑问形容词用,译作“怎么样”。如: 7曰:“今日之事何如?”(《项羽本纪》)——樊哙问道:“现在的情况怎么样?” 8“……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捕蛇者说》)——“……更换你的差事,恢复你的赋税,那怎么样?” 9此为何若人?(《墨子·公输》)——此人是怎么样的人呢? 四、“何以……为” 文言中,“何以……为”也是表示疑问的一种格式。其中“何以”的意思是“怎么用得着”,“为”是语气助词。“何以……为”用现代汉语可译为“要(拿、用)……做(干)什么呢”或译为“怎么(为什么)用得着……呢”。如: 1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汉书·霍去病传》)——匈奴还没有消灭掉,要家做什么呢? 阅读文言文时,要注意“何以……为”形式的变化,主要有这样几种: (1)压缩为“何以为”结构,意义不变。如: 2坐卧念之,何以为心?(《朱浮·为幽州牧与彭宠书》)——对自己的举止行为起居要自问,怎么对得起良心? (2)有时省去了“以”字,形成“何……为”式,这时,意义发生些变化,“何……为”可译作“为什么……”或译为“做(干)什么……”。如: 3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项羽本纪》)——现在人家正处在宰割者的地位,我们处在被宰割的地位,还告辞做什么? 4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项羽本纪》)——项王笑着说:“老天要灭我,我还渡江做什么呢?” 5(子鱼曰)必如公言,即奴事之耳,又何战为?(《子鱼论战》)——(子鱼说)一定按您(宋襄公)所说的办,那就向敌人屈膝投降好啦,还打仗干什么呢? (3)“何以……为”中的“何”字,有时换作“奚”、“恶”;“以”字有时换为“用”字,这样便形成“奚以……为”、“何用……为”等形式,意义不变。如: 6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哪里用得着飞到九万里的高处再向南飞呢? 五、“何……之有” “何……之有”式表示反问,是“有何”的倒装。“何”是动词“有”的前置宾语,“之”是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何……之有”可译为“有什么……呢”或 “有什么……的呢”。如: 1譬如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列传》)——这好比是把肉投给饥饿的老虎一样,有什么功效呢? 2姜氏何厌之有?(《郑伯克段于鄢》)——姜氏有什么满足呢? 3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宋国有什么罪过呢? 4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何……之有”式有时变化,压缩为“何有”,成为一个凝固的形式,往往是对前文所叙述的内容,表示“有什么……”的意思。如: 5除君之恶,唯力是视,蒲人、狄人,余何有焉?(《左传·僖公二十四年》)——除掉君王的敌人,瞧着力量去办,我有什么舍不得(杀)呢? 有时,在“何……之有”的压缩式“何有”的前边加“于”字,或在后边加“于”字,形成“于……何有”或“何有于……”的形式,这两种形式所表示的意义基本相同,都可以用“对于……来说,又有什么……呢?”的格式来对译。如: 6王曰:“六国之后君,吾不能封也。远世之王,于我何有?”(《孔丛子》)——(陈)王说:“六国的后代,我是不能封他们为诸侯的。那些远世的国君,对于我来说,又有什么关系呢?” 7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论语·雍也》)——子贡通达事理,对于治理政事有什么难处呢? 8劳之不图,报于何有?(《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没有想尽什么劳力,对报答来说,又有什么呢? 9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孔子说:“口里不说而心里记住它,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对于我来说,又有什么呢?” 六、“不亦……乎” “不亦……乎”是古代一种比较委婉的反问(含有探问)句式。句式中的“亦”字是副词,可译为“也”;“乎”字是疑问语气词,可译作“吗”。“乎”字与前面的“不亦”呼应,构成反问句式“不亦……乎”,可以用现代汉语“不也……吗”或“岂不也是……吗”对译。如: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孔子说:“学到了知识,再按一定的时间温习不也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道而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恨,不也是有道德修养的人吗?” 2外内称恶,以待强敌,不亦殆乎?(《五蠹》)——(他们)在国内外呼应配合干坏事,国家在这种情况下去对付强大的敌人,不也是很危险吗? 3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逍遥游》)——而彭祖是今天独以长寿闻名于世,众人要比彭祖,不也感到悲哀吗? 4阻而鼓之,不亦可乎?(《子鱼论战》)——(利用敌人在地形上)受困的机会向他们发动进攻,岂不是很好吗? 5若移陈少却,使晋兵得渡,以决胜负,不亦善乎?(《淝水之战》)——如果秦军从淝水岸边稍向后撤,使晋军得以渡过淝水与秦军决一胜负,这岂不是很好吗? 七、“无乃……乎” “无乃……乎”是表示一种委婉商量的疑问语气,对某种情况加以测度。句式中的“无”为副词,表示的意义相当于“非”;“乃”字,无实际意义,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无乃”,表示“不是”的意思,与疑问语气词“乎”相呼应,构成“无乃……乎”的凝固结构,这一凝固结构可以用“恐怕(只怕、大概)……吧”对译。如: 1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栖会稽》)——如今君王已经退守到会稽山上,到了这种地步才寻求有智谋的大臣,恐怕太晚了吧? 2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左传·僖公三十二年》)——部队(因长途行军)筋疲力尽,郑国又有了准备,这样做恐怕不行吧? 3居简而行简,无乃太简乎?(《论语·雍也》)——在简单的基础上,再行简单,恐怕是过于简单了吧? 有时“无乃……乎”中的“无”字换成“毋”字,成为“毋乃……乎”的形式,其意义不变。如: 4君反其国而私也,毋乃不可乎?(《礼记·檀弓》)——您一返回国家便有了私心,这样做恐怕不可以吧? 值得一提的是,“无乃……乎”切忌用“不是……吗”去对译,因为在古汉语中,“无乃……乎”表示委婉商量的语气,而“不是……吗”则偏重于反问。 八、“得无……乎” “得无……乎”是一种表示疑问的固定格式,在一般情况下,译为“能不……吗”或“能没有……吗”。如: 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能不有所不同吗? 然而,当“得无……乎”用于表示猜想性、推测性的疑问时,“得无”则为“该不会(是)”的意思,“得无……乎”可用现代汉语的“该不会(莫非、只怕、恐怕)(是)……吧”对译。如: 2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您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 3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如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乎?(《晏子使楚》)——老百姓生长在齐国不偷东西,一到了楚国就偷东西,该不会是(莫非是)楚国的水土使老百姓善于偷东西吧? 4高帝曰:“得无难乎?”(《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汉高祖说:“(拟定朝廷礼仪之事)只怕是不容易吧?” 有时句末与“得无”呼应使用的疑问语气助词“乎”省而不用,或换作“耶”字,其意义不变。如: 5今天下得无有至德之人放在民间?(曹操《举贤勿拘品行令》)——现在国家只怕是有高尚品德和才能的人才流散在民间? 6成反复思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成名反复思量,只怕是(岂不是)给我指点捕捉虫的地点吧? 另外, “得无”中的“无” 有时还换成“微”或“非”,构成“得微……乎”或“得非……欤”的格式,其意义也不变。如: 7堂下得微有疾臣者乎?(《韩非子·内储说下》)——堂下莫非有厌恶我的人吧? 8余以为周之丧久矣,徒建空名与公侯之上耳。得非诸侯之盛强,末大不掉之咎欤?(柳宗元《封建论》)——我以为周王室事实上老早就灭亡了,不过在诸侯之上保存个空名罢了。这恐怕是诸侯强盛,好比尾巴大了便摇不动的弊病吧? 九、“有……者” 文言文中,常用“有……者”这样的凝固结构,叙述某个特定的人物的行为事迹,以突出所要叙述的对象。“有……者”可译作“有(个)……的”或“有(个)……的人”。如: 1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揠苗助长》)——宋国人有个担心庄稼长得太慢就去拔苗助长的。 2楚人有涉江者。(《吕氏春秋·察今》)——楚国人有个乘船过江的。 3有敢为魏王使通者,死。(《史记·魏公子列传》)——有敢替魏王的使臣来通报的,处死。 4门下有毛遂者。(《史记·平原君列传》)——门客中有个叫毛遂的人。 十、“孰”、“……孰与……” “孰”字,作疑问代词为常见的现象,它可以就人就事提出疑问。指代人时,可译作“谁”,指代事物时,用“哪”或“哪个”对译。如: 1孰知道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谁知道赋税的毒害有比这毒蛇更厉害的呢? 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知识的,谁能没有疑难问题? 3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这样的事可以忍受的话,哪样事不可以忍受呢? 另一种用法是,“孰”字之前如有先行词,即表示人或事物的词语,而这个先行词是表示“孰”字所代的范围的,这时,“孰”字就有从中“选择其一”的意思,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哪一个”或“哪一件”。如: 4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我跟徐公哪一个美? 5哀公曰:“弟子孰为好学?”(《论语·雍也》)——哀公问:“学生们哪一个算是好学呢?” 例4中的“孰美”和例5中的“孰为好学”都含有二者或多者比较的意思,这种“比较”的意思,古人用另一种形式“孰与”两词连用,就不是表示抉择,而在于表示比较,并成为固定格式。如: 6沛公曰:“孰与君少长?”(《项羽本纪》)——刘邦说:“(他)比起您来年纪谁小谁大?” 7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对他的妻子说:“我跟城北的徐公比,谁漂亮?” 8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坚决制止他们,说:“各位看廉将军跟秦王比哪一个厉害些呢?” 9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荀子·天论》)——观望等待时机,哪里比得上顺应并利用它呢? 从上面例句可以看出:“孰与”若用在名词或代词前,则表示在比较中询问,一般对译为“……比……怎么样”或“……跟(与)……比谁(哪一个)……”,如例678;若用在动词前,则表示在比较中反问,意在肯定后者,一般译为“……哪里比得上……”或“……怎比得上……”、“……怎如……”,如例9。“孰与”这个凝固结构在文言文中常常遇到,要注意两点:一是不能拆开理解,二是要译出它的“比较”意义。 十一、“与其……孰若……”和“与其……岂若……” “与其……孰若……”和“与其……岂若……”是表示在反问中有比较而抉择(肯定)其中之一的两种凝固结构,可用现代汉语“与其……不如……”或“与其……怎么赶得上……” 对译。如: 1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与其有人称赞在事前,不如没有人批评在事后。与其得到快活在身体上,哪如没有忧愁事在心里? 2与其杀是童,孰若卖之?与其卖而分,孰若吾得专焉?(《童区寄传》)——与其杀死这个孩子,哪如卖掉他?与其卖掉而分得利益,怎么赶得上我独得利益呢? 3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论语·微子》)——且说你与其跟着躲避坏人的人,哪如跟着躲避恶世的人呢? 有时,“与其……孰若……”格式中,“与其”不出现,单用“孰若”关联。如: 4……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耶?(《童区寄传》)——……做两个人的僮仆,哪如做一个人的僮仆呢? 5……从天而颂之,孰若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天论》)——……顺从天而歌颂天,怎么如掌握天行的规律而利用它呢? 十二、“与其……宁……”和“宁……无(不)……” “与其……宁……”和“宁……无(不)……”是表示抉择的两种格式,其抉择是在比较中肯定其中之一的。“与其……宁……”是肯定后者,“宁”是语气副词;“宁……无(不)……”是肯定前者,舍其后者。这两种格式可用现代汉语“与其……宁可……”和“宁可……不……”对译。如: 1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论语·八佾》)——礼仪,与其奢华过分,宁可(倒不如)俭朴;丧事,与其治理的完备,宁可(倒不如)哀戚。 2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新注四书白话解说》)——与其有聚敛民财的臣,宁可(还不如)有偷盗的臣。 3与其害于民,宁我独死。(《左传·定公十三年》)——与其对民有害,宁可我一个人死去。 4汉王笑谢曰:“吾宁斗智,不能斗力。”(《项羽本纪》)——汉王笑着推辞说:“我宁可斗智慧,也不能较量力气。” 5孙叔曰:“进之!宁我薄(通‘迫’),无人薄我。”(《左传·宣公十二年》)——孙叔说:“进军!宁可使我们的军队逼近敌人,不让敌军逼近我们。” 有时,在“与其……宁……”格式中的“宁”字后加“其”字,构成“与其……宁其……”的形式,意义不变。如: 6与其杀是人也,宁其得此国也。(《勾践栖会稽》)——与其杀死这些人,不如得这个国家。 也有时在“宁”字前加否定副词“毋”,构成“与其……毋宁……”的形式,意义仍然不变。如: 7与其饥死道路,为群兽食,毋宁毙于虞人,以俎豆于贵家。(《中山狼传》)——与其饿死在路上,被别的野兽吃掉,还不如死在猎人手中,把我放在贵族家的食具中当食品。 还有时“与其”中的“其”字不出现,构成“与……宁……”的形式,其意义也不变。如: 8与人刃我,宁自刃。(《史记·鲁仲连列传》)——与其让别人用刀子杀死我,宁可自杀。 十三、“……有……以……”、“……无……以……” “……有……以……”、“……无……以……”中的“有”、“无”都是动词(谓语),“以”字用于另一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与“有”、“无”之间,表示关联,可译作“用来(拿来)”、“来”等。如: 1吾侪小人皆有阖庐以辟燥湿寒暑。(《左传·襄公十七年》)——我们这些小人物都有一个住屋用来避干湿冷热。 2布衣相与交,无富厚以相利,无威势以相惧也,故求不欺之士。(《五蠹》)——一般平民互相交友,既没有财产来彼此贪图,又没有权势用来彼此威胁,所以他们要找忠实不欺的人(做自己的朋友)。 有时,动词“有”、“无”的宾语省略,这时,便成为“……有以……”、“……无以……”的形式,可用现代汉语的“有什么可拿来”、“没有什么可拿来”对译。如: 3项王未有以应。(《项羽本纪》)——项王没有什么话可回答。 4……诸侯皆有以镇抚王室》(《左传·昭公十五年》)——……诸侯都有办法拿来镇定安抚王室。 5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羽本纪》)——希望大王赶紧渡江,现在只有我这儿有船,等汉军到了,没有什么可拿来乘渡的。 6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项羽本纪》)——(项庄)说:“君王与沛公共饮,军营中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拿来作乐,请让我舞剑助兴。” 有时,也遇到“足以”连用,形成了固定格式,意义与“有以”、“无以”相近,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能够拿来”或“足够拿来”的意思。如: 7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项羽本纪》)——估计大王的兵力能够拿来抵挡住项王吗? 十四、“……有所……”、“……无所……” “……有所……”、“……无所……”是文言中常见的格式,“所”字,经常用于动词、主谓词组的谓语动词之前,组成“所……”词组,也叫做“所”字结构,具有名词性,经常用在动词“有”或“无”之后,作宾语形成“……有所……”、“……无所……”的形式,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有什么……”、“……没有什么……”的意思。如: 1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项羽本纪》)——我进入关中以后,一点点东西也不敢有所贪图。 2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现在先生在我的门下为客整整三年了,左右没有什么人谈论的,我也没有听到什么,这可见先生没有什么擅长的。 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烛之武退秦师》)——如果您放弃郑国,让它存在,以郑国为秦国东边道上的主人,秦国的外交人员经过郑国,郑国可以供给他们所缺少的粮食,您也没有什么害处。 有时,“所……”词组用在“何”字后边,组成“何所……”形式,这也是文言中常见的格式。如: 4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以义兵从思东归之士,何所不散!(《史记·淮阴侯列传》)——现在大王果真能一改项羽的做法:任用天下英武勇敢的人,还有什么敌手不被你诛灭的!把天下的城邑分封给立功的臣子,还有什么人会不服从你!率领正义之师加上思念家乡的军队去打仗,还有什么人会不被你打败! 应指出的是,“何所……”式中,“何”是谓语,“所……”词组是主语。如“何所不诛”,即为“所不诛(者)何”,意思是“所不诛灭的是什么”,也就是“什么都能诛灭”。可见,“何所……”形式,是谓语提前,有突出谓语的作用。 十五、“……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矣”、“其……之谓乎” 文言文中,尤其是议论文,常出现“……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矣”、“其……之谓乎”的格式。就表达方式来说,它们是总结性的判断。这种格式的使用,往往是作者先提出一首诗或一个典故,然后来判断前文讲的道理或现实的人或事。 “……之谓也”是总结性判断的基本形式。“之”是动词“谓”的宾语前置的标志,这种形式可以翻译为“说的就是……啊”或“这就叫……啊”。如 1故君子不傲、不隐、不瞽、谨慎其身。诗曰:“匪交匪舒,天子所予。”此之谓也。(《荀子·劝学》)——所以君子是不急噪、不隐瞒、不盲目,谨慎严格地要求自己。《诗经》说:“不过于急切,也不有意怠缓,能受天子的赏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2诗曰:“礼义之不愆,何恤人之言兮!” 此之谓也。(《庄子·天论》) ——《诗经》说:“君子既遵守礼义,而行为无差错,又何必担心旁人说闲话呢!”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3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听到过许多道理,便以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知道得多,说的就是我啊。 “其……之谓也”的形式,是在“……之谓也”形式中动词“谓”的前置宾语之前加一个“其”字,这个“其”字是语气副词,意思是“大概”。这样就舒缓了“……之谓也”的肯定语气,增加了商量、推测的语气。如: 4太史公曰:“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史记·李将军列传》)——太史公说:“《传》(论语·子路篇)说:‘在上位的人本身行为正当,不发命令事情也行得通;如果在上位的人本身行为不正当,即使下命令也没有人听从他。’说的这不正是李将军吗!” “其……之谓矣”、“其……之谓乎”与“……之谓也”、“其……之谓也”的作用和意义基本一样,只是语气词“也”改换成“矣”、“乎”,表示了他们之间在语气轻重和口吻上的差异。“其……之谓也”的形式所表示轻度语气。如: 5诗曰:“自诒伊戚。”其子臧之谓矣!(《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诗经》上说:“自己给自己留下忧患。”大概说的就是子臧这种人啦! 6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其是之谓乎?(《左传·隐公元年》)——《诗经》里说:“孝子的孝是没有穷尽的,永远把它留给你这样的孝子们。”大概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吧? 应当指出的是,本文只是就古汉语中常见的凝固结构进行粗浅的研究,所依据的也只是大家所熟知的古代文作,那些不常用的及一些特殊句式所涉及的部分格式未作探究,诸如“……者哉”、“……者……也”之类;同时还应当指出的是,对于古汉语凝固结构的诠释不能死搬教条,还要据其在不同时期的演变而定酌。 几组带“而”虚词的含义与应用辨析 虚词“而且”和“反而”、“从而”和“进而”、“继而”和“既而”、“然而”和“因而”,一般做连词或副词,一般放在后一分句的开头,表示前后两个分句之间递进、承接、转折、因果等关系。   一、“而且”和“反而”   “而且”和“反而”都表示递进,前面照应的关联词都有“不仅”、“不但”等。“而且”表示向同方向的递进,与之照应的关联词是“不仅”、“不但”等;“反而”表示向反方向的递进,前面呼应的是“不仅不”、“不但不”、“非但没有”等。例如:行动描写不仅要写人物的一系列动作,而且要注意一些细节描写。   二、“从而”和“进而”   “从而”是连词,表示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两分句间是相因相成关系。“进而”表示在前一个行动的基础上进一步的行动,表递进关系。例如:我们要正视困难,充分地认识分析困难,从而以足够的精神准备来战胜困难。   三、“继而”和“既而”   “继而”是状态副词,表两事发生的紧紧相接,往往紧随在某一情况或动作之后,相当于“紧接着”,用在后一分句的开头。“既而”是时间副词,表示两事发生的时间相继不久,用在全句或下一分句的开头,表示上文所说的情况或动作发生后时间不长,相当于“过了一会儿”,常在文言文中出现。例如: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口技》)   四、“然而”和“因而”   “然而”是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用在后一分句的开头,一般单独表示转折,不与“不但”等关联词语配套使用。“因而”是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也用在后一分句的开头,一般单独表示因果,不与“因为”、“所以”等关联词语配套使用。例如:下游河床狭窄,因而河水容易泛滥。 注意同义词中的“包含”现象 同义词是指几个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它是高考试题考查的一个重点。关于如何辨析同义词,材料已经非常多了,本文仅从词义的范围这个角度再来分析一下。 同义词当中有一类词,它们的意义非常接近,但有范围大小的区别,一个范围大,一个范围小,前者包括后者,两者的关系,借用数学上的一个术语,就是“包含关系”。比如同义词“泄漏”和“泄露”,“泄露”的意思是不应该让人知道的事情让人知道了,如泄露机密、泄露风声。而“泄漏”有两个意思:①(液体、气体)漏出,如管道破裂,石油大量泄漏;②同“泄露”。可以看出,“泄漏”的范围较大,它含有“泄露”的意思,这也就意味着在我们答题时,可以用“泄露”的地方,一定可以用“泄漏”,而在用“泄漏”的时候就不一定可以用“泄露”。类似的词语还有贯穿、贯串,浮浅、肤浅,功夫、工夫,溶化、融化,临近、邻近,界线、界限,施行、实行等,我们如果在做题时能够抓住这个特点,就可以利用排除法,快速而准确地做出答案,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训练] 1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为了迅速扭转连年亏损的局面,厂党委决定——精通业务、有决策能力的退休科技人员。 ②几个老朋友在一起,感情非常——。 ③经过几天的苦思冥想,他终于——了,取消了先前的打算。 A 起用 融合 醒悟 B 起用 融和 省悟 C 启用 融合 醒悟 D 启用 融和 省悟 2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这条铁路——本省十几个县。 ②凡具有高中文凭或同等——的社会青年,且某在一方面有自己的专长,公司将优先录用。 ③我们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和——教育。 A 贯串 学力 法治 B 贯串 学历 法治 C 贯穿 学历 法制 D 贯穿 学力 法制 [参考答案]:B D 辨词义,找对应 正确使用虚词和实词在高考卷第一卷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的第3小题,分值3分,形式多为选词填空,一般是出三个句子留三个虚词和实词的空格选项让考生选择。本文拟就“正确使用实词虚词”谈谈备考策略。     解答正确使用实词虚词这一考题,有两个技巧,一是明词义,找对应。明词义是关键,找对应是检验。什么意思呢?就是只有明确词义,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在做出正确的初步判断以后,同时在文中找到对应词,检验意思是否协调一致,检验并从中得到解题的钥匙。二是正确选出其中的两组词语是关键,选择第三组词语作为是否做得正确的检验。因为ABCD四个选项中实际上是三组词的比较筛选。一般而言,在三组虚词中认准了一组,就可以排除两个选项;再准确地辨析了另一组虚词,就可以得出答案了。但是,为了稳妥起见,再按照明词义找对应的方法对第三组词语做出选择,检验答案是否唯一和准确。 一、如何明词义: 由主到次的方法是求异法、组词造句法、反义词法和代入换元法。虽然是在不同的情况下使用不同的方法,但是使用时可以灵活些,如果将以上方法套用效果更佳。 1、求异法,就是将两个实词的不同语素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差别来。这是区别实词的最主要最常用的方法,几乎区别每一组实词都要用到它,我们也就无须死记词语解释了。此法适用于有一个相同语素的一组实词。 示例1: 终止——中止 终止——终,结束。结束停止。   中止——中,中途。中途停止,还可能继续。 示例2: 墙角——墙脚 墙角——墙的一个角落。墙脚——墙的基脚,墙根。 2、组词造句法。 适用情况:(一)、运用求异法明词义觉得还觉得不很踏实时,实际上就是与求异法套用。(二)、自己无法对两个词语的不同语素使用求异法做出正确解释时。如:竦然——悚然。(三)、两个词语没有相同语素时,比如:问鼎——夺冠。 运用情况:将一组词语中的两个实词词各自组词造句,从而悟出它们的区别来,再把感悟出的区别代入试题中进行比较。 示例1:侦察——侦查     求异:侦察:“察”,观察。侦查:“查”,查办。     组词造句:侦察。。。。。。解放军侦察敌情。   可见,“侦察”多半与军事有关               侦查。。。。。。公安侦查案件。     可见,“侦查”多半与案件有关 示例2:问鼎——夺冠       组词造句:问鼎。。。。。。大军问鼎中原。   可见,“问鼎”多半与政权有关                 夺冠。。。。。。运动员力争夺冠。 可见,“夺冠”多半与比赛有关       苍茫——苍莽 组词造句:苍茫。。。。。。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暮色苍茫  可见“苍茫”与大地暮色有关            苍莽。。。。。。莽:林莽。  可见,“苍莽”多与林木有关 示例3:竦然——悚然     求异:“竦”“悚”这两个字不常见,无法做出正确解释。但是我们能够组词造句:竦然。。。。。。我们对此竦然起敬。可见,竦,恭敬。 悚然。。。。。。这事令人毛骨悚然。可见,悚,从心,意即“害怕”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这些方法对于学习“正确使用一般实词”也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如2004年全国高考卷第3小题就比较了“终止——中止”“退化——蜕化”,你只要用求异法就能够迅速地找到二者的区别,从而准确地作出解答。 3、反义词法,就是寻找两个实词各自的反义词,此法适用于两个实词虚词虽然有相同语素,但是不适宜于使用求异法时。例略 4、代入换元法:在运用求异法、组词造句法、反义词法辨别词义后,还可以将悟出的区别意义代入试题原句中去试,去感悟,去揣摩。例略。 二、如何找对应 可以这样说,明词义是关键,找对应是检验。所以只要运用以上方法明白了词义,就基本上能够做出解答了。之后再找句中的对应词,就能够检验解答得是否正确了。 找对应的方法有: (一)、主干对应:寻找句子相互搭配的主干成分的对应关系,比如主语与谓语,谓语与宾语就构成搭配的对应关系,它们之间就是相互的对应词。 比如:凡在本店购货满300元者,本店将(惠赠——敬赠)一份精美的礼品。 压缩句子主干:本店(惠赠——敬赠)礼品 既然是“本店”,那就只能选择敬辞“敬赠”,可见,“本店”就是“敬赠”的对应词。 (二)、修饰语与中心词的对应。即寻找中心词与修饰语之间的对应关系。词不离句,词语当然得和句子意思协调一致。正因为如此,句中一定有与之对应的字眼。这就是我们才常说的根据句中意思作答。 比如:平静的(明亮、敞亮)的湖水像半根玉带把对岸环抱着 我们抓住句中对应词“湖水”,就能够做出选择。明亮——光明鲜亮。敞亮——宽敞明亮。既然是“湖水”,那就只能用“明亮”作修饰语。 (三)、综合运用寻找对应方法解题示例: 下面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实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呼唤伟大个人的人,十有八九会以此暗暗——,《新青年》的大多数同人,恐怕也都意识到自己所站的历史——,以“开风气之先”的使命——。因此,他们总是相信真理在手,越是看出文化运动的重大意义,就越未免会——那份救世主的意识。 A自许    位置    自励   强化      B自诩    地位    自励   强化 C自许    地位    自命   强调      D自诩    位置    自命   强调 解析:第一空,既然为“伟大个人的人”,那肯定不能够选用贬义词“自诩”了。第二空,谈谈找对应词。第二空的前面是“所站的”三字,据此可与表示具体意义的“位置”对应,“站”的是“位置”。第三空,“使命”岂可与贬义词“自命”搭配对应?第四空,看看谓语和宾语的搭配就可以了,“意识”需要的是“强化”,“强调”只能和“作用”等搭配。 据此,答案就是A了。 需要说明的是,高考中往往是把正确使用实词虚词结合在一起考试,我们解答实词的方法大体也适用于正确使用虚词,只是略有差异而已,但无非也是运用已知解答未知。 高考虚词辨析方法例谈 正确使用虚词是近几年高考考查的一个能力点,其考查形式一是辨析句中虚词使用的正误,二是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空,重点在虚词的用法上。因此,在辨析虚词时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结合词性、词义和语境等方面来辨析一般虚词,二是从句间关系入手弄清语句之间的关系来决定选择符合关系的关联词语。具体辨析方法如下: 一辨词性。词性不同,其语法特点与功能也不同,确定了词性基本上就能辨析出该词的用法。如:“偶尔”与“偶然”,前者只作副词,充当状语,而后者还可作形容词,充当定语。如:一次偶然的相遇,使我们成了好朋友。再如:“忽然”与“突然”,前者是副词,只能作状语,而后者是形容词,可以作状语、补语、宾语。 二辨构词语素。词是由语素构成的,辨析时要比同求异,重点辨析相异的语素。如:“逐步”与“逐渐”,重点区分“步”“渐”,“步”是步骤,“逐步”强调一步步,表示动作或情况要经过的过程或步骤。“渐”是渐渐,“逐渐”强调动作行为等变化缓慢。再如:“恰好”与“恰巧”,前者重在指“好”正好。如你来得恰好,我正要找你。后者重在指“巧”凑巧。如我来找你,你恰巧不在。 三辨词义侧重点。有些近义虚词表达的角度和意义有差异,辨析时就要抓住其词义的侧重点来辨析。如:“未免”与“不免”,前者表示委婉的否定,侧重于评价。如你这样做,未免有点太过分了吧。后者表示免不了、不可避免,侧重于叙述。如他第一次上台表演,心里不免有些紧张。再如“以致”与“以至”,都可表示结果,但前者侧重于表示由于某种原因而造成的不好的或说话人不希望出现的结果。如他的腿受了重伤,以致几个月都不能下床。后者则侧重于表示由于程度加深而形成的结果。如他把书念得非常熟,以至有些地方都能背出来。 四辨词语适用对象、范围。这一般是同义虚词表现出来的细微差别,辨析时要注意。如:“一律”与“一概”,都是范围副词,表示没有例外,有时可以通用。但前者强调“全部一样地”既可以用于人的动作、行为,也可用于事物。如非本机关工作人员,不经允许,一律不得入内。而后者强调“概括全部”,多用于概括事物。如他们的事情,我一概不清楚。再如:“对”与“对于”,前者适用范围比后者广,一般来说,用“对于”的地方都能用“对”,但用“对”的地方,有些不能用“对于”。如表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只能用“对”。如:小李对我笑了笑。 五辨语气。主要指表示语气的副词和助词。如“难道”与“莫非”,前者是用来加强反问语气,后者多用于揣测语气,有时也用来加强反问语气,但不如前者强烈。如:过去有多少难关都闯过来了,难道不能克服眼前的这点困难吗?今天他没来,莫非生病了不成?再如“简直”与“几乎”,前者表示完全如此,语气带有夸张。如:我简直不能相信。后者只表示接近于、将近于,无夸张语气。如:我几乎不相信。 六辨感情色彩。有些虚词也带有感情色彩,从感情色彩上易于辨析。如:“径自”与“径直”,前者表示自作主张、擅自行动,多含贬义。如:他没等会议结束就径自离去。后者表示动作行为一直进行、不绕弯、不费周折,无贬义色彩。如:你径直写下去吧,等写完了再讨论。 七辨语体色彩。主要指书面语与口语的差别,书面语庄重,口语通俗。如:“反而”与“反倒”,都表示跟前面说的相反或出乎意料、违反常情,在句中起转折作用,但前者一般用于书面语。如:有个别人对犯错误的同志不但不给予帮助,反而幸灾乐祸,这是非常错误的。而后者一般用于口语。如:她姐姐不但没有生气,反倒亲切的笑了。再如:“究竟”与“到底”,都表示追究,但前者多用于书面语,后者多用于口语。 八辨句间关系。有怎样的句间关系,就需要怎样的关联词语,因此在弄清分句间关系的基础上就可以确定选用的词语。如“进而”与“从而”,前者一般表示递进关系,用于递进关系的分句之间,而后者一般表示承接或因果关系,用于因果关系的分句之间。再如:“只要”与“只有”,前者用于充分条件,后者用于必要条件。 九辨词语搭配。主要指关联词语的搭配使用,许多关联词语的搭配都是固定的,不能交叉。如:表示并列关系的是“不是……而是……”,表示选择关系的是“不是……就是……”,表条件关系的“只有”与“才”搭配,“只要”与“就”搭配,不能随意调换。 综上,谈了虚词辨析的九种方法,其实,在具体的辨析时可灵活运用一种乃至多种方法,结合具体语境,细心揣摩体会,定能作出正确的选择。 高考语文易混虚词误用例析 虚词辨析是高考语文“语言基础运用”的考查内容之一,然而很多考生对虚词的用法掌握得不够好,特别是一遇到意思相近,容易混淆的虚词,就不知所措。针对考生中存在的这一问题,笔者归纳了几组常见易混虚词,以错题解析的形式帮助考生正确辨析这些虚词的用法。   毕竟 究竟   (错句1)有人说日本汽车比德国汽车更舒适,也有人说德国汽车比日本汽车更稳重,但这究竟只是个人的不同感受,购车人还是要亲自驾驶一下才能作出判断。   (错句2)比如说,歌颂呢,还是暴露呢?这就是态度问题。毕竟哪种态度是我们需要的?   “毕竟”用在肯定句中,强调原因或结果;“究竟”可以用于疑问句中,追究事情的本相,而“毕竟”不能。例中两词应互换。   大抵 大概   (错句3)我们鲁镇的习惯,本来是凡有出嫁的女儿……夏间便大概回到母家去消夏。   (错句4)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虽然与死者毫不相干,但在生者,却大概只能如此而已。   “大抵”能表示数量范围,有“大半”、“大部分”之意,而“大概”却只是表示约数。在表示估计语气的时候,“大抵”重在肯定,“大概”重在猜测。两例中的“大概”都应换成“大抵”。   何况 况且   (错句5)语法知识是每个人都必须具备的,况且你这个搞编辑工作的人。   二者都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但“何况”还有以下用法,即它引出的后分句重在与前分句构成对比,用甲烘托乙,表示甲如此,乙更是如此。例中“况且”应换成“何况”。   径直 径自 竟自   (错句6)他这样迟疑时,思想又上了相反的两种循环起伏的老路,所以提起笔来又放下,不能径自写下去。   (错句7)没有人教他,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他径自学会了画画;又没跟家人商量,竟自辞职办起了一个书画社。   “径直”修饰动词表示动作行为不间断;“径自”表示某一个人或某一方面单独做某事,多含贬义;“竟自”,竟然,多用于表现人们对某人做事的结果感到意外。(错句6)中的“径自”应换为“径直”;(错句7)中的“径自”、“竟自”互换。   未免 不免   (错句8)他是刚进车间的新工人,做起活来未免慢一些。   (错句9)老吴不免太不会说话,本来挺简单的事叫他弄复杂了。   “未免”同一些词语搭配表示前面所说的情况不合适或对某种过分情况的不以为然,含有委婉批评的意味。“不免”表示某种结果在客观上不可避免,上述两词应互换。   格外 分外   (错句10)得知儿子今年春节不回家,他心里分外不高兴。   (错句11)战斗经验告诉他,现在分外需要头脑清醒和冷静的思索。   二者都有“更加”、“特别”的意思,但“分外”后面不用否定式,也不能修饰一般动词,“格外”不受这些限制。上述“分外”均应换为“格外”。   约略 大约   (错句12)今年美国宣布找到了迄今为止人类所知的最遥远的“邻居”——距离地球约略130亿光年的微型星系。   “大约”可指数量或时间。“约略”多指心理活动,有“稍微”、“稍稍”的意思,表示某种感觉隐约粗略,如“对于那篇文章的意思,我已经约略知道一些”。(错句12)中的“约略”应换为“大约”。   尔后 而后   (错句13)我和老丁共事多年,退休后,他回了广东老家,而后再无消息。   (错句14)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尔后才能写作。“而后”,表示紧接着上面的动作去做。“尔后”,从此以后。   鉴于 由于   (错句15)由于省实验中学推广普通话的成效,我校已参照他们的经验,制订了实施办法。   “由于”表示原因或理由;“鉴于”表示感觉到,考虑到,有借鉴或吸取教训的意味。例句表示借鉴经验,应该用“鉴于”。   还是 或者   (错句16)先去北京,或者先去上海?   二者都表示选择,但是“或者”只能用在陈述句中,不能用在疑问句中;“还是”则相反,即使用在陈述句中,也仍含有疑问语句,如“我也搞不清楚他是先去的北京,还是先去的上海。” 做标点题的几个小窍门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了几个做标点题的几个小窍门,自觉经济实惠,在此说出,但愿能有“引玉”之功。 窍门一:图示法解决句末标点在引号内外的问题 例⑴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做好一件事往往需要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写作更是“路漫漫其修远兮。” 用图示法表示为“--------------。”①------------,-----------“-------------。”② ①句引号内独立成句,故句号应在引号里;②句,如果认可引号内的句号,那么全句就没有了句末标点,不伦不类,所以,句号应在引号外。 窍门二:层次分析法确定顿号、逗号、分号 例⑵ 美国的纽约、洛山矶、①日本的东京、②法国的巴黎、③英国的伦敦、④中国的北京、上海,都是世界上著名的大城市,都有申办奥运会的实力。 例⑶ 季羡林先生的饮食十分简单:早餐一杯牛奶、一块面包、一把炒花生米;①午餐和晚餐则多以素菜为主。 在例⑵我们可以看出各国家之间应是并列关系,属于并列词组作主语的现象,可是有的词组内部又有小并列,如美国、中国,如果一味用逗号,则层次不明,这样就必须把①②③④处的顿号改为逗号,这样就清晰多了。 例⑶中的①处用了分号,可是,全句连一个逗号都没有,怎么会有分号的出现呢?一定是用错了,分号属于越权了呀,所以要将此处的分号改为逗号。 窍门三:成分分析法确定逗号、顿号 例⑷ 台湾与大陆,同根同源、同文同种,为了民族的利益,两岸应尽快携起手来。 本句中的“同根同源、同文同种”在句中做谓语,所以,它们之间不能用顿号,应用逗号。 例⑸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在新世纪头20年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在句中做定语,它们之间必须用顿号,用逗号则割裂了他们与中心词的限制关系了。 例⑹ 老李的包子做得好,馅大、皮薄、味香。 “馅大、皮薄、味香”在句中做补语,做补语的并列词组之间应该用逗号。 窍门四:语意分析法确定标点 例⑺ 他在“铁道游击队”里担任队长职务。 例⑻ 他在《铁道游击队》里扮演队长角色。 同样一个词,但在例⑺中必须用引号,例⑻则用书名号。主要原因是语境不同。 窍门五:拟用答语判断逗号、问号 例⑼ 你是懦弱地等待?①还是勇敢的应对呢? 例⑽ 茫茫宇宙到底有没有外星人,②生命能不能合成,③人果真由命运主宰?这一切都引起人们深深地思考。(2004年浙江卷) 在给例⑼的拟答语时,我们只要选择其一,或等待,或应对,就可以了。在给例⑽拟答时,则不能这样简单,每一句都得回答。 这也就告诉我们例⑼是选择问句,是一句话,中间不能用问号的的,应把①处改为逗号。例⑽又是多重问句,各自独立,所以②③处的逗号应改为问号。 窍门六:主动划句号,品评冒号的用法 例⑾ 鲁迅认为,中国的历史只有两个时代:①“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②“这一种循环,也就是‘先儒’之所谓‘一治一乱’”。 从“两个时代”看,句号应加在②处,既然②处用了逗号,说明与后面还是有密切关系的,而后面的内容又不是“启示”的内容,所以说,①处的冒号属于用错情况。 标点符号的复习并非无章可循,笔者根据近几年的全国高考试卷,参考有关资料,整理出了常用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与注意事项、常见标点符号使用中易出现的差错,希望给我们的学子提供一个复习的参考。    一、标点概    点号: 句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分号>逗号>顿号(停顿),不能放在一行的开头,表示语言中种种停顿. 引号、括号、书名号、省略号、破折号、 前半边,不能放在一行的末尾;后半边,不能放在一行的开头,标明词语或句子的性质和作用\间隔号、连接号、着重号、专名号       高考对标点符号的考查,着眼于应用。    从考查范围看,以点号为主,兼顾常用的标号。94年至98年主要考查了问号、句号、叹号、逗号、分号、顿号、冒号七种点号的用法,标号只考 查了引号、书名号和括号三种。    从考查的题型看,主要有选择、改错两种。    99年高考没有考标点符号的用法,2000年高考对此不作要求,2004年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再度将“正确使用标点”这一考点列入考试范围。    二、常用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及使用注意事项    1、句号    表示陈述句末尾的停顿。    使用注意点:不用句号情况    书名、篇名、标题、章节题目的末了。    2、问号    表示疑问句末尾的停顿。疑问句包括一般疑问句和特殊疑问句(反问句)。    使用注意点:    (1)第一注意选择问,全句末尾才用问。    (2)第二注意倒装问,全句末尾才用问。如“怎么了,你?”    (3)第三注意特指问,每句末尾都要问。(连续发问时)    (4)第四注意无疑问,陈述语气不用问。如“谁”、“什么”、“怎么样”。    例①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主意。(1993年全国高考题)    “今天……明天去呢?”是一个选择问句,所以只能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分句“今天去呢”后面应该改用逗号。    例② “到底去还是不去?我的小姑奶奶。”    这是一个倒装句,“我的小姑奶奶”是全句的主语。凡是倒装问句,问号应置于句末,才能准确表达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不能一看到发问就加问号。句中,问号应置于句末,前置谓语“到底去还是不去”之后应改用逗号。    例③除了他能去,还有谁呢?你吗?你能去吗?我看你不能去吧?    例④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株树木将怎么办?(1994年全国高考题)    该句中虽含有两个疑问词“怎么”,但都在谓语动词“关心”的统领之下,整个句子表达的并不是疑问语气,而是陈述语气。所以,该句第一处问号应改用逗号,第二处问号应改用句号。    3、叹号    表示感叹句末尾的停顿。    使用注意点:    (1)叹号用来表示强烈的感情,如惊喜、赞叹、愤怒、请求、命令、祈使、悲伤、惧怕等,只要是抒发强烈感情的语言,句末均用叹号。    (2)反问句如感叹语气强烈,可用叹号。如:我哪里比得上他呀!    (3)几个叹词连用,一般是最后一个叹词后用感叹号。例:啊,啊!又到了春天了。    (4)倒装叹,全句末尾才用叹。例:多美呀,祖国的春天!    4、顿号    表示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1990年全国卷、1993年上海卷、1995年全国卷、1996年全国卷、1997年全国卷等五年的高考题都考到了顿号的用法:    1.但他们却喜欢仿造国外厂家的商标,冒充洋货,或者在商标上、包装上、 说明书 房屋状态说明书下载罗氏说明书下载焊机说明书下载罗氏说明书下载GGD说明书下载 的图片和文字上印上些中文,甚至连一个中国字也没有。(1990年全国卷)    2.一起去的有十七、八个人,有我的姐姐、表哥、表妹、同学…… 等。(1993年上海卷)    3.小河对岸三、四里处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宛延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1995年全国卷)    4.我校有自己的教学楼,图书楼,教学设备及教师队伍。(1996年全国卷)    5.今年春节,这个省的沿海地区要完成3700 万土方的河堤加高和河口截流改道工程,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1997年全国卷)    使用注意点:不用顿号情况    (1)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顿。即有的句子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大的并列词语要用逗号,小的并列词语之间要用顿号。    例: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标志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    (2)并列谓并列补,中间不要插进顿。(并列短语作谓语、补语时。)    例:①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②这个故事讲得真实,动人。    (3)集合词语连得紧,中间不要插金顿。(“中、小学生”,“大、专院校”,“指、战员”,“司、乘人员”……这些词语中的顿号都是不该用的)    例:这次“严打”的成功,和广大公安干、警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和公安干、警家属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公安干警”是集合词语,“干”指干部,“警”指警察。集合词语是紧密结构,不能用顿号分隔开来。)    (4)概数约数不确切,中间也别带上顿。    例:这瓷器有五六百年历史了。    1993 年高考上海卷的“十七、八个人”,1995年全国卷的“三、四里”的错误正在这儿。    (5)“或”、“和”、“及”等连词,只用其中一种即可。    例:观众长时间地等待,只为一睹她的风采、或签上一个名。    (6)在没有明显停顿的并列词语间,如“工农兵”“风马牛不相及”。    (7)并列成分已经有问号或感叹号等。    例:这时,教室里响起了响亮的口号声:“向战斗英雄学习!”“向战斗英雄致敬!”    (8)分句之间用顿号。    1997年高考全国卷中的“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是三个主谓俱全的短句,也不是句中词语的并列,中间不能用顿号,应改为逗号。    5、逗号    表示句子内部的一般性停顿。    使用注意点:    (1)并列短语之间可以用逗号,较长的并列短语之间用逗号,而不用顿号。    例:    桐木岭,黄洋界,朱砂冲,八面山及双马石,是井冈山五大哨口。(并列词语之间也可以改用顿号)    铅笔,橡皮,电子计算器,各式圆规,大大小小的塑料三角尺,占据了半张办公桌。(因并列的各个成分有的较长,停顿大)    水稻、小麦、棉花,化肥、石油、煤炭,这些都是国家统购统销的物资。(因各项之间有不同的层次分别,逗号用来区分不同的并列层次,顿号用来表示同一层次中各个成分的并列)    6、分号    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使各分句间的层次清楚。    使用注意点:    (1)分句内部有了逗,分句之间才用分。    例: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平考进了中等技术学校。    (2)句中已用句号,就不再用分号。    例:一、学习贵在自觉。要有笨鸟先飞的精神,自我加压;二、学习贵在刻苦。要有模而不舍的精神,持之以恒;……(句号是句末点号,分号是句内点号。既然已经用了句号,表明整个句子已结束,再用分号,便显得不伦不类。或者将句号改为逗号,或者分号改为句号。)    7、冒号    表示提示性话语之后的停顿,用来提起下文。    使用注意点:    (1)用在提示性话语之后的冒号,其提示作用发挥到句子的末尾;用在总括性话语之前的冒号,以总结上文。    (2)不是一见到“说”、“道”之类的词语后面就用冒号,间接引语时应用逗号。    他十分惊讶地说:“啊,原来是你!”    “你看,”母亲无可奈何地说,“就剩这点钱了。你全拿去吧。”    “你们几个先回家吧。”班主任说。    在句中点号中,若按停顿时间的长短依次排列,应是顿号最短,逗号次短,分号较长,冒号更长。    8、引号    标明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还可用来标明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或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    使用注意点:    (1) 如改动原话或原文变为转述,不能再加引号。    (2)引号中的原话或原文里还有引用部分,应加单引号(‘ ’)。    9、括号    标明行文中注释的话。    使用注意点:    (1)括号里的话如是注释句子里的某些词语,这种括号称为句内括号。句内括号紧贴在被注释或说明的文字之后,括号内的语句末尾不可用点号(除问号、叹号外)。    (2)括号里的话如是注释整个句子的,这种括号叫句外括号。句外括号用在被解释的句子或段落末的标点之后,括号内标点符号照旧,后括号外一般不用标点。    (3)如果句子是句子是一句完整的引文,后面是引文的出处。例:菱很小,但很嫩,味道十分鲜美。(茹志鹃《静静的产院》)    10、破折号    标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除解释说明外,破折号还可标明话题的突然转变,表示声音的延长、事项的列举分承。    *破折号与“即”“就是” 只用其中一种即可。    破折号和冒号用法不同:    (1)从语句的前后意思看,破折号往往对前面的某一词的解释说明(例①、例②);而冒号的语言往往是对前面整个语句的分述(例⑥)、总述(例⑦)和解释说明(例⑧)。    (2)从语句的前后形式看,破折号可以对把注释部分删去,句子的中心内容或形式仍完整(例①);冒号的语言应该一直句末,而且其语言绝对不可以省略(例⑤)。    (3)从语气上分析,破折号表示注释时,无需表示停顿或停顿的时间很短(例③、例④);而冒号有时比分号停顿的时间还要长。    例:    ①我有四年多,曾经常常,——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和药店里。(《<呐喊>自序》)    ②带工老板或者打杂的拿着一叠叠的名册,懒散地站在正门出口——好像火车站剪票处一般的木栅子前面。((包身工))    ③我国的四大发明——火药、印刷术、指南针、造纸术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伟大的贡献。    ④啊,紫藤花!……我怀念你的姊妹们——一架白色的紫藤,一架青莲色的紫藤——在那个园中静悄悄地消受了一宵风雨,不知今朝还能安然无恙否?    ⑤桂林的美可以概括为八个字:山青、水秀、石美、洞奇。    ⑥《为了忘却的记念》共有三处用了典故:写柔石时想到了方孝孺;讲官厅“寻找”作者时,引用了《说岳全传》(清·钱彩著)高僧坐化的故事;第五段中提到了年青时读向子期《思旧赋》的情形。    ⑦直到十几天之后,这才陆续的知道她家里还有严厉的婆婆;一个小叔子;十多岁,能打柴了;她是春天没了丈夫的;他本来也打柴为生,比她小十岁:大家所知道的就只是这一点。(《祝福》)    ⑧ 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纷繁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    11、省略号    标明行文中省略了的话。常见的省略有两种:一种是引文的省略,一种是列举的省略。省略号还可用来表示说话的断断续续。    使用注意点:    (1)省略号前如果是问号、叹号则仍照点;如果是顿号、分号、逗号应省去不点,因为省略号本身就表示应有停顿,但意思未完。    (2)省略号后的标点,除后引号外,一般因文字已经省略,标点也应省略不点。    (3)省略号和“等等”只用其中一种即可。    12、书名号    标明书名、篇名、报刊名、戏剧名、电影名、电视剧名、歌曲名、图画名、碑帖名、章程名、法令名等。    使用注意点:    (1)书名号的里边还要用书名号时,外边一层用双书名号,里边一层用单书名号。如:《<中国工人>发刊词》    (2)不可用书名号:机构名、报刊的栏目名、短语不是文章(召开《社员大会》、举办《高考补习班》、以《清晨》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13、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和专名号。    着重号标明要求读者特别注意的字、词、句;    连接号的作用是把意义密切相关的词语连成一个整体(连接汉语拼音时占半个字的位置,而连接铁路、公路等交通部门标志的起迄时为两个字的位置);    间隔号表示外国人或某些少数民族人名内各部分的分界以及书名与篇(章、卷)名之间的分界;    专名号表示人名、地名、朝代名等。    三、历年高考试卷中的标点符号考题。    1、在下文的空缺处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85年高考副题)    病菌危害作物 必须突破作物的第一道防线 表皮 病菌突破表皮本领各有不同 有的能 分泌出一种物质 溶解作物的表皮 有的能凭自己的力量 钻入作物的表皮 有的只能从作 物的自然孔口 如气孔 水孔 钻进去 有的只能通过作物的伤口钻进去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①—⑤五个标号处的正确的标点符号是( )(91年高考题 )    恩格斯说过:“言简意赅的句子,一经了解,就能牢牢记住,变成口号;而这是冗长的论述 绝对做不到的①毛泽东同志也强调过,讲话、写文章“都应当简明扼要②我国历代作家常以 “意则期多,字则唯少③作为写文章的准则,力求“句句无余字,篇中无长语④(姜夔《白石诗说》)⑤    ① ② ③ ④ ⑤    A. ”。 。” ”, ” 。    B. 。” ”。 ” ” 。    C. ”。 。” ”, ” 。    D. 。” ”。 ” 。 ”       3、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93年六省市题)    A.“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厂长严肃地说。    B.我要给爷爷理发,爷爷笑了:“你?笤帚疙瘩戴帽子——充人哩。”    C.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    D.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主意。    4、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94年高考题)    A.耿大妈对儿子说:“大成,见人该问好就问好,该行礼就行礼,别怕人笑话,俗话说:‘ 礼多人不怪嘛’。”    B.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将怎么建?那里的近千 株树木将怎么办?    C.蝉的幼虫初次出现于地面,需要寻求适当的地方——矮树、篱笆、野草、灌木枝等——蜕掉身上的皮。    D.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神形兼备,充满生机。”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95年高考题)    A.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宛延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B.证券交易所内那些穿红马甲的人便是经纪人,穿黄马甲的人则是管理和服务人员;这是全 世界都统一的。    C.他从报上看到某大学研究生院和《中国文化》编委会联合主办《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暑期讲习班》的招生启事,立刻写信去报名。    D.“唉!”作家叹道,“红尘之中,人海茫茫,要找出个不知姓名的陌生人来,这不是大海捞针吗?”    6、下面是从一则乱办学的招生广告中摘录出来的话,除内容方面的问题外,在标点 、语法、句意表述上也有不少毛病。读后完成(1)(2)两题。(96年高考题)    我校是×××捐资百万美元 跨省办起三所外语培训 学校之一,    ① ②    有自己的教学楼,图书馆,教学设备及 教师队伍。 由于办学成绩突出,    ③ ④    国内外80多家新闻界报导了我校。 我校饮誉于东南亚, 除了越南、柬埔寨,    ⑤ ⑥ ⑦    某些国家都有姊妹学校。    ⑧    (1)有毛病的四处是(只填序号) 、 、 、 。    (2)选三处改正    a(只填序号) ,改为:    b(只填序号) ,改为:    c(只填序号) ,改为:     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97年高考题)    A.这个经济协作区,具有大量的科技信息,较强的工业基础,巨大的生活资料市场,较丰富的动植物、矿产、海洋、旅游等资源。    B.当太阳完全被月亮的身影遮住时,与神女般若隐若现的“海尔—波普”慧星相比,清晰的水星亮晶晶地伴在被遮黑的太阳旁边,金星、木星也同现在天宇。    C.出版社在1997年第一季度社科新书征订单上提醒邮购者:务必在汇款单上写清姓名及详细 地址(汇款单附言栏内注明所购的书名、册数)。    D.今年春节,这个省的沿海地区要完成3700万土方的河堤加高和河口截流改道工程,任务重 、工程难、规模大。    8、依次填入下面一段话中画线处的标点,恰当的一组是(98年高考题)    “画人画鬼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①这是郭沫若为蒲松龄纪念 馆聊斋堂写的对联。“画人画鬼”,指《聊斋志异》的题材内容② 它借 狐鬼故事来达到“刺贪刺虐”的目的;“高人一等”,是评价蒲松龄在文学史上的贡献;“ 入骨三分”,则概括了他在创作上的成就。今天这节课要学习他的名篇③促织,让我们来看看这个评价是否恰当④       ① ② ③ ④    A. , , 《》 。    B 。 ; “” 。    C , ; 《》 ?    D 。 , “” ?   标点符号的学习虽说没有捷径,但笔者认为,了解标点符号的常见设错方式将会快速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及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1. 概数中间加顿号。例如1995年全国高考题5题A项:    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解析〕:根据《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领近的两个数字并列连用,表示概数,其间不能用顿号隔开。此题邻近两个数字连用表示概数,中间不能加顿号。值得提醒的是这里的数字表示的是概数,如果是数字表示的是确数,则需要加顿号。例如句子:    今天下午一、二组的同学打扫教室,三、四组的同学打扫清洁区。    2. 并列词语之间用逗号。例如:    小道理,是指站在个人的立场,局部的立场,眼前的立场上看,有道理;而大道理,是指站在大多数人的立场,整体的立场,长远的立场上看有道理。    〔解析〕:从顿号的概念可知,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因此,“个人的立场”“局部的立场”“眼前的立场”这三个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下句中的“大多数人的立场”“整体的立场”“长远的立场”之间也应用顿号。注意区分的是较为复杂的句子中,有的看似词语,实则是独立分句,中间不能用顿号,应用逗号隔开。例如1997年全国高考题3题D项:    今年春季,这个省的沿海地区要完成3700万土方的河堤加高和河口截流改道工程,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3.非疑问用问号。例如1994年全国高考题6题B项:    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将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株树木将怎么办?    〔解析〕:从问号的概念可知,整个句子有疑问才用问号,即需要人回答(或反问中)才用问号。有些句子虽含有疑问词,但整个句子表达的是陈述语气,句末就应该用句号,而不应用问号。该句是陈述语气,因而该句中的前一问号应为逗号,后一问号应为句号。需要注意的是反问句的答案就在问句中,即无疑而问,但常需要表示强调,所以,句末要用问号。例如1995年全国高考题5题D项:    “唉!”作家叹道,“红尘之中,人海茫茫,要找出个不知姓名的陌生人来,这不是大海捞针吗?    4.选择问句用多个问号。例如1993年全国高考6题D项:    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主意。    〔解析〕:选择问句虽然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择项,但仍然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因而只能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句中各项之间应用逗号。需要注意的是,这里强调的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如果是由相关的几个疑问句组成的选择关系的句群,则各句的句末都要用问号,例如:    站在他们前头领导他们呢?还是站在他们后头指手画脚地批评他们呢?还是站在他们的对面反对他们呢?    5.“某某说(道、讲、问、答)”后标点滥用。其滥用的情形有以下两种类型:    (1)在引用话语间插入动作神态,其后用冒号。例如:    “他说得到做得到,”拿侬嚷道:“先生,你一生一世总得讲一次理吧。”    〔解析〕:在一个人的话语间插入说话人的动作神态,说(道、讲、问、答)后要用逗号,不能用冒号。    (2)在话语的最后用逗号等。例如下面的对话:    他(霍永诚)问:“有事?”    “有事。”高旭初答,这两个字吐得很重,像两块石头,砸得霍永诚有些发蒙。    〔解析〕:在引用的话语结束后,在“说”(道、讲、问、答)之后的标点只能用句号,不能用逗号及其它标点符号。    6.引用的话语结束后,句号位置不对。有两种情形:    (1)全引句,句号放在引号外。例如:    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    〔解析〕:这是全引句,句号在引号内部。    (2)部分引用句,句号放在引号内。例如:    抽签的结果,辩题为“儒家思想是‘亚洲四小龙’经济快速成长的主要原因。”    〔解析〕:这是部分引用句,句号应放在引号外部。    还需注意的是:句末是问号或感叹号,都应放在引号内。    7.倒装成分之间用句末点号。例如:    ①多美啊!济南的冬天。(主谓倒装)    ②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没精打采的。(定语和中心语倒装)    ③你到哪儿去了?今天上午。(状语和中心语倒装)    〔解析〕:倒装句虽然有句子成分的倒置,但仍然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因而全句只能用一个句末点号,倒装成分之间应用逗号。所以①中叹号改为逗号, ②中前一个句号改为逗号,③中的问号改为逗号,句号改为问号。    8.标点与同它功能相同的字词并用。有两种情形:    (1)省略号与“等”“等等”并用。例如:    参加这次献爱心活动的有公务员、警察、教师……等社会各界人士。    〔解析〕:有省略号和“等”“等等”都可以表示列举的省略,但两者不能同时使用。    (2)破折号与“即”“就是”等词语并用。例如:    生长在人际罕至的雪线以上的灵花异草,据说是稀世之宝——即一种很难求得的妇科良药。    〔解析〕:破折号和“即”“就是”等词语都可以表示解释说明,但两者不能同时使用。    9.随意加引。常见的有两种情形:    (1)加引范围不清。例如1994年全国高考题6题A项:    耿大妈对儿子说:“大成,见人该问好就问好,该行礼就行礼,别怕人笑话,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    〔解析〕:此题两处错误:一处是加引范围不清。一般情况下,引号标明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一些特定的称谓,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或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从此句来看,加引的应是俗话“礼多人不怪”,因此“嘛”字应放在单引号之后,因为它是说话人的语气词。另一处是“熟话说”后冒号应删去。    (2)滥用加引。例如1997年全国高考题3题 B项:    当太阳完全被月亮的身影遮住时,与神女般若隐若现的“海尔-波普”彗星相比,清晰的水星亮晶晶地伴在被遮黑的太阳旁边,金星、木星也同现在天宇。    〔解析〕:根据《标点符号引用法》引号的加引范围可知,句中的“海尔—波普”不是要着重论述的对象,也不是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因此加引不当,属于滥用,应去掉。    10.滥用书名号。例如:    ①试以《鲜花与鸦片》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②王芳每天都收看《中央电视台》(第一套)主办的《焦点访谈》。    〔解析〕:书名号标示的有书名、篇名、报刊名、图画名、歌曲名等,并且都是已经存在的。报刊中的某个栏目或将要写的文章题目,不能用书名号。因此,①中的书名号去掉,②中的第二个书名号去掉。 
本文档为【学习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归类】,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26067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76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高中语文
上传时间:2018-09-09
浏览量: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