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西方传教士与近代中国慈善事业

西方传教士与近代中国慈善事业

举报
开通vip

西方传教士与近代中国慈善事业西方传教士与近代中国慈善事业 班级:历史1001 姓名:冉标学号:100201122 摘要:鸦片战争的炮火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传教士在西方列强与清政府所签订的一系列条约中获取了在中国自由传教的特权,大批的传教士涌入中国传教。另一方面,近代中国战祸连年、天灾不断,造成社会上需要救助的难民不断增多,传教士利用这一契机,在中国开展医疗、慈幼、赈济等慈善活动以吸收广大的普通民众入教。无可否认,最初的教会慈善机构的确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和殖民主义色彩,一些传教士也涉及到在华情报的收集工作,充当了西方侵略者的角色,但从客观上来...

西方传教士与近代中国慈善事业
西方传教士与近代中国慈善事业 班级:历史1001 姓名:冉标学号:100201122 摘要:鸦片战争的炮火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传教士在西方列强与清政府所签订的一系列条约中获取了在中国自由传教的特权,大批的传教士涌入中国传教。另一方面,近代中国战祸连年、天灾不断,造成社会上需要救助的难民不断增多,传教士利用这一契机,在中国开展医疗、慈幼、赈济等慈善活动以吸收广大的普通民众入教。无可否认,最初的教会慈善机构的确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和殖民主义色彩,一些传教士也涉及到在华情报的收集工作,充当了西方侵略者的角色,但从客观上来说,近代西方传教士在中国开办的一系列慈善事业,促进了中国医疗卫生事业、慈幼事业和赈济事业等慈善事业的发展,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传教士近代中国慈善事业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列强的不断侵入、不平等条约不断签订,清政府的禁教政策逐渐松弛,西方传教士攫取了各种在华自由传教的特权,各国传教士纷纷涌入传教。为了更有效地吸引中国人入教,各国传教士利用中国国内天灾、战祸造成民间民不聊生这一机遇,兴办了许多教会医院、慈幼机构和赈济事业等慈善事业,这些事业确实吸引了一些中国人入教、促进了基督教各教派在中国的传播。但传教士兴办的这些医疗慈善事业的影响远不止促进宗教传播这一层次,当我们从今天回过头去看我们国家的近现代医疗慈善事业发展历程的时候,这些传教士们所做工作无疑是一个开端,对我国现代慈善事业的建立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如此,传教士们所做的这些事也都是实实在在的对普通民众、对社会有益的事业,对促进中国社会的进步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对传教士与近代中国慈善事业这一课题的研究,前辈学者们已经做了很多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1 本文将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继续对了这一课题进行探讨。由于所选 材料 关于××同志的政审材料调查表环保先进个人材料国家普通话测试材料农民专业合作社注销四查四问剖析材料 的范围有限,可能在论述过程中会产生很多问题,出现谬误的地方还恳请老师给予批评指正。 一、教会医疗事业 医疗事业是基督教会最早在中国创办的一项事业。这是因为,医学从诞生之始就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这基于宗教和医学的目的的一致性。医学与基督教的联系极为密切。基督教的创始者耶稣就负有传教和治病两大使命他认为疾病乃人的罪性或精神因素所致,这就需要信仰上帝,因为信仰可以产生力量和奇迹,藉此可医治百病与起死回生。很显然,他的信徒们也深信这一理念,并且将这一理念广泛的运用到了传教事业当中,收到了很大的成效。而在近代,中国社会濒于国贫民弱的境地,百姓不独衣食有虞,还时常罹遭疾病而缺医乏药。在这种境况之下,向中国贫苦大众施医散药,无疑是基督教最能树立起其良好社会形象的一剂妙方,逐渐形成了最利于其传教的一项慈善活动。1835年,在东印度公司服务的医生哥利支就向英美两国的基督教差会发出呼吁:“为了改善中国人俗世的和社会的状况……请医务界的善士们前来行好事,以博取人民的信任,由此而为……基督教铺平道路。”①也就是在这一年,美国公理会传教士伯驾在广州创办了近代中国第一所教会医院——眼科医院,由此而揭开了基督教在华医疗慈善事业的先河。但在最初的时候,伯架还不敢在医院里面公开的传教,直到鸦片战争后一些有利于传教的条约签订之后,他才敢在重开的广州医局里公开地向病人传教。这所医局免费为贫病者施医,并趁机向他们散发福音书,进行传教活动。但广州医局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便毁于战火。1859年由美国北长老会传教士在广州择新址重建,更名为博济医院,仍旧施医散药,成为19世纪中后期基督教教会在中国颇有声望的慈善医疗机构。 除广州博济医院以外,还有苏州中西医院(后更名为“博习医院”)、上海仁济医院、同仁医院、西门妇孺医院、通州的通州医院、汉口仁济医院、汕头福音医院、天津马大夫医院等等一系列的教会医院。这些医院诊所大都分布在广西、广东、福建、浙江、江苏等沿海省份,主要为英美基督教系统和法国天主教系统。在1890年中华博医会成立之前,教会在华的医疗事业虽有了一定的规模,但仍处①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4月第1版,第275页。 于初创阶段,医院的收容能力极为有限。为了传教的需要,它们在创立之初都施行免费诊疗,因而具有一定的慈善性质。后来有的教会医院虽也实行收费制,但对于一些贫病者仍然免费施诊送药。 1890年在华新教传教士大会和中华博医会第一次大会相继召开,对教会医疗事业的相关问题都进行了充分讨论,并制定了今后的发展规划。随后,传教士除对原有医院扩大规模外,又在各地新设了不少医院和诊所,教会慈善医疗事业亦得到进一步拓展,已经由最初的通商口岸扩展至山西、安徽、云南、四川等内陆省份。这与清政府的禁教政策的松弛有很大关系,也反映了基督教会各差会对医疗慈善事业的重视,他们在沿海和内地设立医院时,在医疗设备、医院建筑等方面都有所更新。 进入民国时期以后,基督教各差会在中国的医疗慈善事业仍然在不断地拓展,教会医院几乎遍布中国的华东华南诸省份及北方的各大中城市中。不过,在1937年抗战爆发以后,英、法、美等国在华的慈善医疗事业也因战事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少教会医院或毁于战火,或因人手、经费不足难以正常运转,逐渐停办。 在早期创办的教会医院里,为了方便招徕中国人,一般情况下是不收取医药费用的,大部分都是依靠商人捐款来维持运转。但在进入二十世纪以后,一般的教会医院都要收费,甚至更为昂贵,只对极少数的贫病者免费施医给药,且必须以信教作为条件。20世纪20年代掀起了基督教本土化运动,中国的教会慈善医疗事业在经济上对西方国家差会的依赖也日渐减少,转而寻求中国社会各阶层人士的捐赠,或以院养院,寻求自给自足之道。 教会医疗事业最初“作为传教的婢女”传入中国,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但在这一点上它所取得的成绩却是相当有限的,而更为有意义的是其对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乃至整个社会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第一、改善了中国人的医疗条件,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中国人对外国传教士及西医学的敌视与偏见。西方传教士在中国设立的这些医院诊所治愈了不少的疑难杂症病人,他们的医术不仅赢得了中国普通民众的赞誉,在中国的上层人士中间也产生了极大的震动。在1844年7月1日的《澳门新闻报》有这样一篇报道:“中国之人民,平常尽很我等,不欲与我等往来,况又官府之严禁,致我虽用尽法子 欲解除中国人之恨无我等之心,惟总不能得之在我等各项事业之中,只有医学乃系中国人颇肯信之……然斯时以来,中国人亦颇信欧罗巴医道之妙手……医痊之人,多有写信到来致谢,致医道之多传遍各处。”①从这篇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出,通过传教士们在华设立的这些医疗事业的传播,中国人对传教士的仇视和对西医的偏见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转变。 第二、促进了西医药学在中国的传播。西方传教士在中国建立的医疗慈善事业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促进了西方医学的传播,这首先体现在西医眼科技术的传入。1834年,专长为眼科的美国医药传教士伯驾来华,并在1935年在广州开设了眼科医局他在为中国人医治眼疾的时候,也同样是在传播眼科医疗技术。另外,在1836年10月,伯驾、郭雷枢和裨治文筹划在中国建立一个负责筹措经费并向医药传教士提供帮助的机构,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在1838年的2月21日在广州建立了“中国医药传教会”,医药传教会的医疗工作也并不局限于广州,后来逐渐扩展至香港、澳门、舟山、上海、北京、宁波、厦门等地。1850年英国传教士医生合信在中国编译出版的《全体新论》、美国传教士罗孝全翻译的《家用良药》相继出版之后,更多的西医西药书籍被翻译成中文,有力地推动了西方医学药学在中国的传播。 第三、促进了近代中国医院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的建立。近代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较之以前发生了很多革命性的变化,这主要体现在西医对中国社会医疗事业的影响越来越大,而这种变化的发生也正是建立于西式医院在中国建立的基础之上的。“近代意义上的‘医院’应包括候诊室、门诊室、住院部、病房、手术室、药房等”,②传教士们在中国建立的医院都具备了这些结构:在医院业务运作方面,医疗上实行的专业分工、与医疗相配套的护理 措施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软件质量保证措施下载工地伤害及预防措施下载关于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 以及护士制度等,都对中国现代医院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传教士们在中国设立的教会医院对开创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建制做了奠基性的工作。 第四、培养了中国第一批西医学人才。随着传教士在中国建立的西医医院逐渐受到中国人的亲睐,光靠传教士医生们施医已经不能满足逐渐扩大需求,传教士医生们便逐步在中国人助手中间培养医学人才,后来还正式建立了华南医学院来为这些传教士医院输送人才。自此以后,我国的医学教育才逐渐发展起来。 ①谭树林:《美国传教士伯驾在华活动研究(1834-1857)》,群言出版社,2010年5月第1版,第146页。 ②谭树林:《美国传教士伯驾在华活动研究(1834-1857)》,群言出版社,2010年5月第1版,第155页。 二、教会慈幼事业 教会慈幼事业主要包括育婴堂、孤儿院、盲童学校、聋哑学校等慈幼机关,同教会医疗事业一样,传教士们兴办慈幼事业的也是为了吸引中国人皈依基督耶稣。在近代中国,战乱和天灾交替呈现,人们的生活极端困难,因而出现了很多丢弃孩子的现象。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先天残疾的婴儿也遭到遗弃。传教士们便把这些遭到遗弃孩子收集到教会设立的各种慈幼机构,一来可以增加教徒的数量,二来可以从小就灌输宗教意识和为教堂提供劳动力。 在教会设立的这些慈幼机构当中,占主要地位的是育婴堂。而对于那些带有残疾的孩童,则主要聚集在孤儿院、盲童学校、聋哑学校等机构,在那里他们除了接收一些基本的文化、艺术、音乐等方面的知识外,还会学到一些谋生技能,而这些技能所获得的经济效益最终将被这些慈幼机构和教堂所无偿占有。另外还必须强调的是,这些孩子们所学的最主要的还是宗教方面的知识,他们所学习的那些美术音乐等都是以宗教内容为核心的。 教会把这些可怜的弃婴、孤儿和盲童收留在育婴堂等慈幼机关,挽救了他们幼小的生命,这一点是值得称道的。但另一方面,教会慈幼事业给中国人的印象却不及教会医疗事业,甚至产生了非常负面的影响,在中国引起了一系列的教案。在有关义和团运动诱因中就有这样一种观点:“原教案之发生,由于双方之误会,彼此之隔膜,愚民无知,妄听谣言,而祸起矣。其攻击天主教最大之理由为天主堂收买婴儿,挖眼剖心,作为药材……”①,这是慈幼事业所带来的负面的影响。相比之下,其积极意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更为深远一些,教会慈幼机构在中国各地的广泛创办及其采用“养”、“教”、“工”结合的施善之举,无疑为中国传统慈善事业吹来了一股新风,注入了一股活力,对慈善事业的近代变革与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甚至到今天举办的各类福利工厂也依稀可见教会慈幼机构的一些踪影,或学工,或习艺,以达到能够自力更生、部分或全部解决自身的衣食问题的目的。 三、教会赈济事业 ①徐宗泽:《中国天主教传教史概论》,上海书店出版,1990年10月第1版,第277页。 传教士在华赈济事业起步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在1876年至1879年间,华北的山东、直隶、山西、陕西、河南五省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旱灾,其中尤以1877和1878年最为严重,这两年在中国旧历上分别为丁丑年、戊寅年,故史称“丁戊奇荒”。这次灾荒还波及了苏北、皖北及陇东等地,其受灾地域之广、持续时间之长、受灾人口之众、饥民数量只之多、死者人数之巨,不仅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灾荒,也是前所未见的。当时的各大报社对灾情的报道引起了在中国活动的各国传教士们的注意,他们纷纷涌入灾区活动。其中最活跃、最具代表性的传教士当属李提摩太。 李提摩太是一位多年来一直在山东青州一代传教的英国浸会礼教的传教士,灾情发生之后,他就亲自前往灾区开展赈济活动。1876年夏秋之交灾情加重,李提摩太通过各大新闻报刊通报了山东的灾情,并呼吁侨居各通商口岸的外国官商捐资救济。在他的推动下,1877年3 月,一批传教士、洋商及外交官员在上海联合成立了山东赈灾委员会,是年11月,赈灾委员会便筹得了大量的善款,为缓解山东的灾情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 1877年的夏天,灾情蔓延华北五省,更多的传教士涌入灾区,他们的赈济事业也在不断的拓展。1878年1 月26 日,西方来华的传教士、外交官和外商在山东赈委会的基础之上,联合组成了中国赈灾基金委员会,总部设在上海。在这期间,英美的一些大城市也发起了为中国受灾地区筹集善款的捐赠活动,这些筹集到的善款由传教士们辗转到各个受灾地点进行救济。 在“丁戊奇荒”中,许多传教士不辞辛劳,甚至冒着疫情前往灾区开展赈济活动,有的甚至因劳累而死在了灾区;那些在中国各商埠居住的外国商民,大多数也是基于对中国灾区的同情与怜悯而踊跃捐输,解囊相助,这就体现出近代慈善事业所蕴含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当然,对于一些参与募捐放赈的传教士而言,除出于同情心之外,一开始也抱有一种实用主义的传教动机,他们在放赈的同时,始终不忘向灾民传播福音,有的甚至以皈依上帝为赈济条件。但不管怎么说,他们的赈灾活动对于濒临绝境的中国人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对于缓解中国的灾情是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的。此外,对中国社会影响更为深远的是,西方传教士在“丁戊奇荒”的赈济活动中还将近代西方组织严密、募捐散赈科学的办赈模式第一次引入和运用到中国,催生了中国东南地区绅商的大规模义赈,对我国的慈善赈济 机制 综治信访维稳工作机制反恐怖工作机制企业员工晋升机制公司员工晋升机制员工晋升机制图 的建立意义重大。 在“丁戊奇荒”之后,中国近代的屡次天灾、战祸中都可以见到西方传教士们的身影,尤其在进入20世纪之后,传教士们在华的慈善活动中最重要的便是赈济事业。在日俄战争期间,传教士们参与组建了“上海万国红十字会”,在东北地区开展战地难民救助事业;1906年江淮地区发生洪水灾害时,传教士们与绅商联合在12月4日成立了“华洋义赈善会”,上海及外埠乐善好施者皆解囊慨助,随后再由传教士赴灾区散赈,救济灾民;1920年,华北地区再次发生大灾荒,在华传教士和外籍人士在汉口、天津、南京、上海、长沙等地陆续成立了华洋义赈会形式的慈善团体,为了更好地组织赈济活动,各地义赈会召开联合会议,号召建立一个全国性的常设机构,经过协商讨论,1921年11月16日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华洋义赈救灾总会”(简称“华洋赈济会”)以有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地统筹全国水旱灾害的赈济救助工作;在抗战期间,一些外国传教士还参与了赈济兵灾、救护与遣送难民以及掩埋遗体等善举。西方传教士们的慈善赈济事业救济了大量的灾民这些对中国社会是有益的,对中国赈灾机制的近代化转变产生了重要影响。 西方传教士们在中国的传教确实带有文化侵略的殖民主义色彩,但他们在中国所开办的医疗事业、慈幼事业和赈济事业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其有益的影响,这些事业不仅改善了中国的医疗卫生状况、推动了中国医学的发展、促进了中国赈灾机制的建立、开创了中国慈善事业,还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现代化转变,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参考论著: 1.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4月第1版。 2.徐宗泽:《中国天主教传教史概论》,上海书店出版,1990年10月第1版。 3.王俊秋:《中国慈善与救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9月第1版。 4.谭树林:《美国传教士伯驾在华活动研究》,群言出版社,2010年5月第1版。 5.王国平:《从苏州博习医院看教会医院的社会作用与影响》,《史林》,2004年第3期。 6.周秋光,曾桂林:《近代西方教会在华慈善事业述论》,《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 7.邱广军:《日俄战争期间传教士的难民救助活动》,《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
本文档为【西方传教士与近代中国慈善事业】,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9662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4KB
软件:Word
页数:9
分类:
上传时间:2019-02-12
浏览量:46